模具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2024-09-12

模具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通用14篇)

模具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篇1

模具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模具制造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查看报告详细内容。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模具工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领域,模具工业地位之重要,还在于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机械、电子、汽车、石化、建筑,都要求模具工业的发展与之相适应。

模具制造业发展现状:

我国现代模具工业起步较晚,但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六五”(后两年)以来近30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模具工业体系;技术水平也有了长足进步,部分模具的设计制造水平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我国模具的生产能力受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拉动,也得到了快速增加,销售额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0亿元,快速增加到2011年的1240亿元;进入21世纪,我国模具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高以及国外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推动了我国模具大步走向国际市场,我国模具出口额从1999年的1亿美元,快速增加到2011年的30亿美元,年平均增速超过20%。2012年1-12月全国模具累计总产量21,140,392.82套,同比增长46.58%。

目前,我国模具产业正在从较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向内地和北方扩展,在产业布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模具生产较集中的地区,有北京、天津、黄骅模具城、长沙、成渝、武汉、皖中等地区,模具集聚发展成为新特点,模具园区(城、集聚地等)不断涌现。在东部地区,已形成昆山、无锡精密模具产业集群生产基地;泊头、芜湖汽车模具产业集群生产基地;宁波、黄岩、深圳、东莞大型、精密模具产业集群生产基地。

模具制造业前景趋势分析:

模具的下游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的生产性需求中,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直接相关度较小。而在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为主要内容的固定资产投资未来面临降速,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有望保持较高增速的情况下,模具市场将具有更旺盛的下游需求。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模具制造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模具的基本概念及主要产品,接着细致分析了国际国内模具产业的发展及中国模具制造业的财务状况。然后对塑料模具、冲压模具、压铸模具、汽车模具、轮胎模具、IT模具及我国主要地区模具制造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随后,报告对模具制造业做了原材料市场分析、相关行业分析、前景及趋势分析。最后报告对模具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及重点企业的经营状况做了详实的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模具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篇2

1.1 模具加工方法的现状

1) 实体层面模具加工方法。在现代模具加工过程中通常运用的方式是电火花。电火花加工作用在仪器工具和产品中间通过持续的形成脉冲式的放电现象, 在局部形成瞬间的极高温度将蚀除去。它的作用原理主要是形成电火花, 形成局部高温发生电蚀反应进行对金属的切割, 制造产品合适的大小与规模。

2) 软件层面的模具加工方法。整体使用CAD/CAM/CAE计算机程序实现模型设计。其它模型设计方式还包括:有快速模型设计技术、虚拟模型设计技术、反 (逆) 求工程技术、有限元仿真及模型设计等。快速模型设计技术 (RPM) 被称为是在数控 (NC) 制造方式过后崭新的技术革命, 或将成为模具生产的热点和主要的发展趋势[1]。除了表面建模方式外, 还存在浇铸建模方式、冷挤压及超塑性成形建模等多种方式, 目前也在快速的进行技术的更新与完善。逆向工程方式是先对要加生产的物品进行数据扫描, 转换成多种样式的CAD数据, 再放入CAD/CAE/CAM等其它分析工具中完成产品的改造设计, 该种方式是目前模具制造中最常见现代工具的应用。

1.2 模具种类的设计方式

1) 冲裁模的设计。第一步要完成对冲裁件的数据分析, 最大地节约材料、简化生产方式、使模具生产更加快捷、模具使用时间加长、操作程序简单, 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第二步需要依照对产品分析设计加工方案, 主要是保证冲裁的组合方式与加工的顺序, 最后一步进行数据的计算, 包括排版技术、使用压力的范围、压力面积的标准等等。2) 橡胶硫化模具的设计。硫化模的通常需要三道程序: (1) 设计前的准备。主要包括了设计的大致内容、朔件材料的主要性能测试、成型标准的规定等。 (2) 结构的设计。其中包含了对型腔数量、多样的尺寸结构与脱模方法、设计整体结构草图等。 (3) 图案的审核。主要是对橡胶件尺寸和规模进行检查、对运用的硫化机机械完成审核、对模具结构的审核及对图样的审核。

2 现代模具设计与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2.1 生产的专业化与规模化

现代化生产的主要特点就是生产比较专业, 规模比较庞大。目前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生产规模化已超过80%。这种专业化规模较小的成产厂更加方便掌控, 适应能力强, 生产质量稳定和工作效率极高, 更加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求[2]。标准化的生产为模具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是实现整体行业水平提升的重要方式和提高经济效率的主要手段, 从而推动了我国机械生产向着更深入的技术领域出发。

2.2 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

模具制造的过程中包括了加工方式与工艺技术, 随着经济快速提升, 技术和工艺二者在模具制造中的重要性发生了转变, 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生产已经从传统的加工技术 (数控、自动) , 正在向着无人化生产的方式快速发展。但是目前我国仍然处于机械制造向数控制造的方面转变, 从国际市场分析模具制造行业的前景, 能够得出模具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强, 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就是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缩短生产时间, 提高产品质量。设计方式的高效率、自动化器械的使用, 快速的成型机械加上优秀的模具设计, 大大提升了生产的稳定性, 从而节省了模具生产的成本。

2.3 数控铣削机床的应用

模具与零件不同, 在加工时的难度较大, 形状较多,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型腔自由曲面的加工。而型腔自由曲面的加工最常见的使用方式就是铣削加工, 这种当时非常适合运用与偏大类的模具生产, 传统的加工都非常依靠工作者的操作技巧和熟料度, 模具钳工打磨及抛光的难度很大, 这样通常会增加模具的生产时间, 又不能对生产质量做出保障。目前因为数控机床的运用, 模具生产中自由曲面和型腔的加工都在数控机床中完成, 使型腔的规模大小非常接近产品形状, 大大缩短了工人铣削的时间, 还降低了样品和靠模的生产难度, 增加了产品的质量, 提高了生产效率。

2.4 电加工机床的应用

为了达到模具表面质量的生产标准, 解决一些铣削难以实现的问题, 通常运用电火花制造方法。它的主要特征是制造效率高、平均生产量大、自动器械普及率高, 适合加大规模的模具生产。非常适用于深槽、深型腔、筋肋、多型腔及多件制造。如深型腔通常结构繁杂、过渡曲面复杂、型腔较深, 偶尔还要求使用的刀具形状, 因此不能确保制造形状和大小的准确性。就像汽车中仪表盘的制造、保险杠塑料等需要采取电火花方式进行加工。另外慢走丝线切割机床的使用, 提升了冲压模、级进模等精确度, 对一些精密器械的制造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许多机床都拥有大锥度、上下异型的性能, 从而非常适用于一些特殊模具的制造。除此自动穿丝、自动定位技术能够使操作更加便捷, 而且运用与无人化的加工中去。因为使用计算机先进的数控技术, 现代的模具工作者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检测产品的规格与年质量, 从而大大增加了模具产品的质量。

2.5 新型模具制造工艺的快速发展

气体辅助注射成形是一种塑料成形的新工艺, 它具有注射压力低、制品翘曲变形少、表面好以及易于成形壁厚差异较大的制品等优点, 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 大幅度降低成本。国外, 已经较成熟。国内现代在汽车和家电行业中使用越来越广泛。气体辅助注射成形包括塑料熔体注射和气体 (一般均采用氮气) 注射成形两面部份, 比传统的普通注射工艺有更多的工艺参数需要确定和控制, 而且气体辅助注射常用于较复杂的大型制品, 模具生产难度非常大, 而且不容易控制。所以, 开发气体辅助成型流动分析程序, 对模具的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 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制造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面。此举将会推动模具行业的持续发展, 运用科学的技术, 统筹的管理方式, 来增加生产效率, 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静媛.模具行业设计制造技术现状与趋势[J].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7, (2) :174-176.

模具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篇3

【关键词】模具制造;快速成型;技术分析;发展趋势

1.快速模具制造技术概述

速成型与制造技术(rapidprototypingandmanufacturing,RP&M;)是一种可以从CAD模型驱动直接得到实体模型或模具的全新技术,不需传统加工工具和模具,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成为支持快速市场响应的必要工具之一,近年来获得广泛的应用。众多的国内外企业都在积极应用RP&M;技术加快产品开发和技术进步,在产品的设计检验、外观评审、装配实验、动态分析、应力分析、风洞实验和快速模具中都取得了成功。

2.快速模具技术分类与应用

根据快速模具是否由快速成型机直接制造,快速模具又可分为直接制造和间接制造两类,其应用工艺各有各的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2.1快速模具直接制造

快速模具直接制造是由CAD模型驱动直接由快速成型机分层堆积形成所需要的模具。由于工艺流程短,模具成型更加快捷,工艺过程更易控制,直接制造金属模具成为最被看好的先进技术,是快速模具制造技术所追求的目标。

2.1.1激光选区烧结技术

快速模具直接制造最成功的快速成型工艺是激光选区烧结(selectivelasersintering,SLS)。工艺过程为:高能量激光选择性地将粉末烧结为层片,逐层烧结后,将未烧结的松散粉末除去,然后经过高温烧结及渗铜后即可作为模具使用。该方法在小型注射模和吹塑模上已得到成功应用。直接金属激光烧结(directmetallasersintering,DMLS)工艺是德国EOS公司基于SLS工艺开发的一种新型模具直接制造技术,不用中间粘结剂而直接烧结金属粉末,所制造出的模具密度接近纯金属。DMLS模具不必再进行后期的高温烧结和渗铜,但需在表面渗入一层高温环氧树脂,目前模具的精度能达到0.05mm,用于注射模能注射出高达1.5万件的塑件,用于压铸模可以铸造几百件金属零件。

2.1.2激光粉末熔覆近净成型技术

激光粉末熔覆近净成型(laserengineerednetshaping,LENS)是一种基于激光熔覆技术的快速金属零件和模具制造工艺,成型零件组织致密,具有明显的快速熔凝特征,力学性能高,并可实现非均质和梯度材料零件和模具的制造。不过,由于热应力的影响和缺乏支撑材料,制造的模具在表面粗糙度值和尺寸精度方面尚不能满足大部分模具的要求,限制了LENS工艺在模具制造领域的应用。

2.1.3薄层物体叠加技术

薄层物体叠加(laminatedobjectmanufacturing,LOM)工艺是用加热辊和激光束对背面涂有热熔胶的薄片材料(纸、塑料、金属等)进行逐层粘结和切割,以形成模具的各层截面轮廓,最终制成模具。由于金属片的粘结温度和环境温度难以协调和控制,金属片经过加热、粘结和冷却很容易发生扭曲,模具成型质量不是很高。

2.1.4三维打印技术

三维打印(3Dprinting,3DP)工艺利用粘结剂喷头有选择地喷涂粘结剂,使金属粉末如不锈钢、碳化钨等粘结成截面轮廓,一层层粘结形成三维形状,这种低密度的成形件在经过高温烧结和渗铜处理,便可得到致密度达到92%以上的金属实体,对其表面进行抛光打磨处理后就可作模具使用。

快速模具直接制造的工艺还有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lasermelting,SLM)、电子束选区熔化(electronbeammelting,EBM)、电子束自由制造(electronbeamfreeformfabrication,EBF)等,这些工艺都是利用高能量使粉末材料选择性熔化而形成金属零件的。CarnegieMellon和Stanford大学开发的形状沉积制造(shapedepositionmanufacturing,SDM)快速成型工艺,结合了材料增长和材料去除2种成型方法。首先微滴金属液根据CAD模型的二维层片信息沉积为实体层片,然后通过数控加工形成精确尺寸和形状的层片,每一层的制作过程都是一个结合微型铸造和数控加工的工艺,在快速制造大型模具方面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2.2快速模具间接制造

快速模具间接制造就是以快速原型作为母模,然后转用其他工艺在快速原型的基础上复制出所要求的模具。实际上该工艺的实践基础在模具行业中早就存在,即以母模或者样件通过各种方法如铸造、喷涂和电铸等制造相应的模具,因此技术开发和应用都很实用。尽管直接快速制模法的工序少,但是模具精度和性能很难满足要求,而间接制造方法是快速原型和传统成型工艺的结合,可以根据模具的应用要求选择不同复杂程度和成本的配合工艺,模具的精度、表面质量、材质要求和力学性能等更接近实际应用情况,因此目前工业界多使用快速模具间接制造方法。

2.2.1粉末成型法

粉末成型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3DSystems公司开发的3DKeltool工艺。这种工艺是SLA法快速成型技术、硅橡胶模、粉末成型和金属浸渗的结合,一般可在10余天得到模具,比CNC加工方法节约25%~40%的成本,模具材料的性能与常规钢制模具接近,用于热塑性塑料寿命可达百万次。该方法的缺点是模具尺寸太大时在渗铜过程中会发生明显变形,因此仅适合制造小尺寸的模具镶块。

2.2.2 NCC制造技术

NCC(nickel-ceramiccomposite)工艺结合了镀镍工艺和陶瓷复合材料背衬。该方法以高分子快速原型为母模电镀一层厚约1~5mm的镍,然后在镍壳的外表面填充陶瓷粉与有机粘结剂的混合物,分离原型后得到模具。这种复合材料的模具非常适合制造尺寸较大的模具(大于250mm@250mm@250mm),用于注射件时寿命可达5000件。

2.2.3喷涂法

喷涂法是一种制造金属模具的常用方法。由于快速原型表面在喷涂过程中要受到热冲击,对原型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有较高的要求。一般喷涂材料为低熔点金属,如果原型能够耐受高温,也可喷涂高熔点金属如不锈钢。喷涂法间接快速模具制造工艺简单,模具型腔表面的精细纹路可以一次成型,尺寸精度高。关键问题是解决好涂层与快速原型表面的贴合和脱离问题。

3.我国快速模具制造的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和市场对快速产品制造的需求增加,快速模具制造必然获得迅速的发展。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已经体现了极大的优势,国内外都投入了很大的力量进行开发研究,但是目前应用还不广泛,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其发展和应用问题。从近几年的发展状况看,对于快速模具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体现为:

(1)快速模具制造的主要目的之一就在于快速开发、制作用于传统制造工艺的模具,在这方面,目前RT技术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但离实际应用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进一步扩大快速模具的适用范围,并降低快速模具的制造成本。尤其对于大型模具的快速低成本制造,将成为快速模具迅速发展的重要突破方向。

(2)目前快速模具制造都是采用传统模具材料,由于快速制模是一种新工艺,针对其特点开发新型模具材料和成型工艺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中包括新型合金材料、梯度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等。

(3)与高速铣削相比,快速模具制造在表面带精细复杂形状的金属模具,难以省去电火花加工工序(即用RT代替电火花加工)的金属模具制造方面将会占有优势,模具表面精细复杂花纹直(下转第65页)(上接第26页)接成形将是RT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4)金属壳体+树脂或者陶瓷背衬等间接快速模具的使用范围和性能受到限制,以材质选择灵活度高的铸造方法制造全金属材质的注射、冲压和压铸等主导模具将得到迅速发展,占据快速模具间接制造的主要份额。将快速成型、特种铸造、喷涂或者化学镀等表面处理方法结合起来制造高性能快速模具将具有极大的优势。

(5)直接快速模具制造方法由于不需中间工序、工艺流程短,在表面和尺寸精度、力学性能和模具种类等得到改善以后,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以低成本且适于精细加工及多种材料成型的堆积和去除成型技术的集成技术,将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材质和成本方面的制约使得间接法仍将是快速模具制造的主要工艺。

(6)间接快速制造法控制精度难度大,应着力开发短流程的快速制造工艺、精度损失小的成型方法,实现工作环境的稳定以提高间接法制造精度。

(7)为了有效地改善快速模具的性能,将进一步采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与虚拟制造技术,使模具材料的选择与组合、模具的结构设计等趋于优化,产品的品质与生产率更高。

4.结语

物流中心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篇4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物流中心开发运营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物流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大规模集结、吞吐货物,因此必须具备运输、储存、保管、分拣、装卸、搬运、配载、包装、加工、单证处理、信息传递、结算等主要功能,以及贸易、展示、货运代理、报关检验、物流方案设计等一系列延伸功能。

物流中心行业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商业形式发生重大变化,徘徊了十年之久的超市突然之间被人们接受,大型超市、连锁店蜂涌而起,百货公司也在走向联合,并扩大自己营业规模,配送中心应运而生。随着我国集装箱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新式的物流中心开始在中国兴起。

近几年,各种形式的物流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我国各地城市为构筑现代流通平台,集聚物流,加快经济发展,纷纷大力发展物流中心:2010年11月16日,山东省最大的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在济南市槐荫工业园区奠基;2011年1月24日,贵阳西部化工物流中心项目正式启动;2011年4月8日,珠海保税区亚太国际物流中心项目奠基启动;2012年4月8日,黔中商贸物流中心破土动工;2012年5月27日,营口港现代物流服务中心正式开工;2013年7月,温州开建浙南闽北规模最大的现代冷链物流中心,天津物产迁安综合物流中心在迁安北方钢铁物流产业聚集区开工建设……

物流中心行业前景趋势分析:

2013年以来,物流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目前中国已初步具备了大力发展物流中心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从长远来看,在不断推进改革的条件下,中国物流中心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其前景十分可观。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物流中心开发运营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共十五章。首先介绍了物流产业及物流中心的相关概念和国内外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物流中心的发展概况。然后分别介绍了城市物流中心、综合型物流中心、区域型物流中心以及应急型物流中心的发展。随后,报告对物流中心做了区域发展分析、管理分析、规划设计分析和建设分析,并分析了物流中心运输体系和配送体系的发展情况。最后对物流中心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的预测。

箱包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篇5

资料来源:前瞻网:中国箱包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随着人们生活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箱包已经成为人们身边不可或缺的饰品。人们要求箱包产品不仅在实用性上有所加强,装饰性也要有所拓展。

箱包行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国箱包行业呈现出以区域经济为格局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已形成了从原料、加工,到销售、服务一条龙的生产体系,成为箱包行业“十一五”期间发展的中流砥柱,同时也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国初步形成了广州花都区狮岭镇、河北白沟,浙江平湖、浙江瑞安、浙江东阳、福建泉州等箱包特色经济区域。这些特色区域的形成,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中国箱包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至今已占了全球70%以上的份额。中国箱包业在全球已占霸主地位,不仅仅是全球的制造中心,更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作为世界生产制造箱包的大国,中国拥有2万多家箱包生产企业,生产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箱包,其市场份额不可小觑。

2012年1-12月我国规模以上箱包企业1172家,工业总产值1,149亿元,同比增长8.60%。国内箱包企业积极地整合资源,以产品质量为基础,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将箱包设计、制造与国际趋势相结合,生产高质量、独有特色的产品,借助经济回暖的势头,内销出口同时发力,继续巩固“内外兼修”的销售战略,藉此赢得市场的一席之地。

箱包行业前景趋势分析:

国家“三农”政策的落实、和谐社会的构建、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国内消费措施的不断深入以及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为国内箱包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十年仍是中国箱包行业发展的大好时机。

前瞻网:中国箱包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共十二章。首先介绍了箱包及箱包行业的定义、分类、特点等,接着分析了中国箱包行业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现状,并对中国皮箱、包(袋)制造行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了细致的透析,然后对中国箱包市场的发展进行了详实的分析。随后,报告具体阐述了旅行箱包、户外运动箱包、休闲箱包、商务箱包、专业箱包、夹带的市场发展状况,介绍了中国主要地区箱包行业的发展情况,并对箱包行业做了进出口分析、关联产业分析、国内外主要箱包品牌分析、国内重点箱包生产企业分析。最后,重点剖析了箱包行业的投资状况,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做出了科学的预测。您若想对箱包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箱包制造,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零售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篇6

资料来源:前瞻网:中国零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随着零售商业在国民经济中作用的日益增强,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扩大,零售商业已开始成为引导生产和消费的先导型行业。此外,由于国家经济危机往往都通过零售商业销售危机表现出来,所以零售商业的兴旺发展,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持续景气的必要条件。

零售行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零售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从传统到现代的不断发展过程。零售业是全国最先开始市场化、最先实现市场化的产业。同时中国在世界零售市场中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

“十一五”时期,国内广大零售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企业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探索和创新营销模式,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十一五”期间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1%,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201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919亿元,比上年增长17.1%。2012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167亿元,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01129亿元。2013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764亿元,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55251亿元。

2012年2月6日,商务部发布《“十二五”时期促进零售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十二五”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零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商品零售规模继续保持稳定较快增长。

零售行业前景趋势分析:

未来几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将保持稳健增长,从而推动消费与零售持续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中国零售业将迎来高速增长阶段。

前瞻网:中国零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共二十章。首先介绍了零售业的定义、产业特点等,接着深入分析了国际国内零售业的发展状况,然后具体介绍了超市、便利店、购物中心、百货商店、大卖场、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专卖店的发展。随后,报告对零售业区域发展、国际化、连锁经营、信息化及电子商务、物流体系、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竞争格局、品牌营销做了细致的解析,最后重点分析了零售业的投资状况,并科学预测了其未来前景趋势与走向。

模具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篇7

中国数控切割机制造业已初步形成以环渤海、长三角地区为核心,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东北地区、中部的湖南、江西以及华南的珠三角地区也已呈现明显的产业集聚特征。数控切割机产业空间集聚趋势凸显。

从区域分工来看,数控切割机制造产业区域发展得到强化,分工更加明确。环渤海地区是国内重要的数控切割机研发、设计和制造基地,其中北京是全国航空、卫星、数控机床等行业的研发中心,辽宁、山东和河北依托其海洋优势,在原有装备工业基础上已逐步发展成为海洋工程装备、数控机床以及轨道交通装备的产业聚集区。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在内的较完整的装备制造产业链,在航空、海洋工程、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特色较突出。中西部地区以川陕湘为中心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

同时,一批与数控切割机产业相关的新型工业化基地正在逐步形成,目前数控切割机产业相关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共有14家,分布于9个省市。其中,环渤海地区有5家,西部地区1家,长三角地区4家,华中地区1家,珠三角地区1家,东北地区2家。未来中国数控切割机制造业的重点新兴城市将不断涌现,并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形成区域性的产业集群;区域分工将在各区域性产业集群中得到体现;中西部地区在政策扶持下,依托其资源优势将加速发展。

未来数控切割机产业的布局将呈现进一步的区域特色。研发与总部环节将进一步集中到区域中心城市,而中心城市周边区域及三线城市将进一步强化制造环节的招商引资并承接产业转移。东部沿海地区的综合实力将进一步增强,而中西部地区在轨道交通、卫星和数控机床等细分领域将有更大突破,并有望成为中国数控切割机制造产业增长最快的区域。

模具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篇8

关键词:模具表面处理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Abstract: It is analyzed the trends abou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die surface treatment technology from this article, the certain view has been provided for die surface treatment technology to go the roads on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stable and healthy.

Key words: the die surface treatment technology, the status ,the trends about development

1、引言

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模具的加工质量,表面精度和光洁度以及使用寿命是各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表面处理技术使得模具行业焕然一新。表面强化技术以其广泛的功能性、手段的多样性、潜在的创新性、很强的实用性、良好的环保性以及巨大的增效性等优势正逐步成为提高模具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途径。而模具型腔研磨、抛光技术是模具制造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获得高质量产品的关键技术。

2、模具表面处理技术现状的分析

模具热处理是保证模具性能的重要工艺过程。它对模具的如下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具体影响如下:

a)、模具的制造精度:组织转变不均匀、不彻底及热处理形成的残余应力过大造成模具在热处理后的加工、装配和模具使用过程中的变形,从而降低模具的精度,甚至报废。

b)、模具的强度:热处理工艺制定不当、热处理操作不规范或热处理设备状态不完好,造成被处理模具强度(硬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c)、模具的工作寿命:热处理造成的组织结构不合理、晶粒度超标等,导致主要性能如模具的韧性、冷热疲劳性能、抗磨损性能等下降,影响模具的工作寿命。

d)、模具的制造成本:作为模具制造过程的中间环节或最终工序,热处理造成的开裂、变形超差及性能超差,大多数情况下会使模具报废,即使通过修补仍可继续使用,也会增加工时,延长交货期,提高模具的制造成本。

模具在工作中除了要求基体具有足够高的强度和韧性的合理配合外,其表面性能对模具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这些表面性能指:耐磨损性能、耐腐蚀性能、摩擦系数、疲劳性能等。这些性能的改善,单纯依赖基体材料的改进和提高是非常有限的,也是不经济的。而通过表面处理技术,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正是表面处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

模具的表面处理技术,是通过表面涂覆、表面改性或复合处理技术,改变模具表面的形态、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应力状态,以获得所需表面性能的系统工程。从表面处理的方式上,又可分为: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物理化学方法和机械方法。虽然旨在提高模具表面性能新的处理技术不断涌现,但在模具制造中应用较多的主要是渗氮、渗碳和硬化膜沉积。

渗氮工艺有气体渗氮、离子渗氮、液体渗氮等方式。每一种渗氮方式中,都有若干种渗氮技术。其可以适应不同钢种不同工件的要求。由于渗氮技术可形成优良性能的表面,并且渗氮工艺与模具钢的淬火工艺有良好的协调性,同时渗氮温度低,渗氮后不需激烈冷却,则模具的变形极小,因此模具的表面强化是采用渗氮技术较早的,也是应用最广泛的。

模具渗碳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模具的整体强韧性,即模具的工作表面具有高的强度和耐磨性。由此引入的技术思路是用较低级的材料,即通过渗碳淬火来代替较高级别的材料,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硬化膜沉积技术目前较成熟的是CVD、PVD。为了增加膜层工件表面的结合强度,现在发展了多种增强型CVD、PVD技术。硬化膜沉积技术最早在工具(刀具、刃具、量具等)上应用。其效果极佳。多种刀具已将涂覆硬化膜作为标准工艺。模具自1980s开始采用涂覆硬化膜技术。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硬化膜沉积技术(主要是设备)的成本较高,仍然只在一些精密、长寿命模具上应用。如果其采用建立热处理中心的方式,则涂覆硬化膜的成本会大大降低。更多的模具如果采用这一技术,可以整体提高我国的模具制造水平。

目前,模具制造企业主要应用的表面处理技术仍是以传统的表面淬火、渗碳/氮技术、电镀与化学镀技术为主。而这些技术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表面硬度分布不均、热处理变形等难以解决等多方面的问题。对于今后的技改方向,大家的共同关注点在于新技术的应用,诸如表面涂层技术、TD覆层处理技术、激光表面强化技术和电子束强化技术等。以下我们就特别邀请了几位业界的技术专家,分别对用户的这些关注点做深入探讨,希望有益于广大模具企业的技术升级。

3、依靠技术进步,以促进模具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

1980s以来,国际模具热处理技术发展较快的领域是真空热处理技术、模具的表面强化技术、模具表面抛光技术和模具材料的预硬化技术。

a)、模具的真空热处理技术

真空热处理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热处理技术。它所具备的特点,正是模具制造中所迫切需要的。诸如采用防止加热氧化和不脱碳、真空脱气或除气,消除氢脆等措施,从而提高材料(零件)的塑性、韧性和疲劳强度。真空加热缓慢、零件内外温差较小等因素,决定了真空热处理工艺造成的零件变形小等作用。

按采用的冷却介质不同,真空淬火可分为真空油冷淬火、真空气冷淬火、真空水冷淬火和真空硝盐等温淬火。模具真空热处理中主要应用的是真空油冷淬火、真空气冷淬火和真空回火。为保持工件(如模具)真空加热的优良特性,冷却剂和冷却工艺的选择及制定非常重要,模具淬火过程主要采用油冷和气冷。

对于热处理后不再进行机械加工的模具工作面,淬火后尽可能采用真空回火。特别是真空淬火的工件(模具)。它可以提高与表面质量相关的机械性能,诸如疲劳性能、表面光亮度、而腐蚀性等。热处理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包括组织模拟和性能预测技术)的成功开发和应用,使得模具的智能化热处理成为可能。由于模具生产的小批量(甚至是单件)、多品种的特性,以及对热处理性能要求高和不允许出现废品的特点,又使得模具的智能化热处理成为必须。模具的智能化热处理包括:明确模具的结构、用材、热处理性能要求模具加热过程温度场、应力场分布的计算机模拟模具冷却过程温度场、相变过程和应力场分布的计算机模拟加热和冷却工艺过程的仿真淬火工艺的制定热处理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国外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在真空高压气淬方面,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技术研发,主要针对目标也是模具。

b)、模具表面强化技术

①、常用的渗碳/氮技术

渗碳技术是对含碳量在0.11 %-0. 25 %的钢进行增加模具表面层的碳浓度,以在后续的热处理中提高模具表面耐磨性和疲劳强度,而芯部仍保持良好韧性的一种技术。其处理技术工艺简单,成本低,应用范围广。渗碳技术主要包括固体渗碳、气体渗碳和液体渗碳。把氮渗入模具表面可以增加其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抗咬合性,抗蚀性及抗高温软化性;其主要包括气体渗氮、液体渗氮、辉光离子渗氮。

②、表面喷丸强化技术

喷丸强化的机理是大量高速运动的弹丸喷射到模具表面,使表面产生极为强烈的塑性变形。这种变形使模具表面产生了一个应力状态和组织结构与基体完全不同的加工硬化层和残余压应力层。在压力层上有相当高的表面压应力,能够大大推迟其疲劳破坏,即使在很高的外部应力作用下,也不产生表面失效。所以,强化层会显著地提高模具在室温和高温工作下的疲劳强度,达到提高模具寿命的目的。

③、化学气相沉积技术(CVD技术)

化学气相沉积(CVD)是把一种或几种含有构成薄膜元素的化合物、单质气体通入置有工件的反应室,借助气相作用或在工件上的化学反应生成所希望的薄膜。它几乎可以制备任何金属、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如碳化物、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硅化物、金属间化合物等)的沉积层。CVD能够在模具表面沉积一些如TiN、TiC、TiCN、Al2O3 等硬质膜,大大提高了模具的耐磨、耐蚀性。

④、物理气相沉积(PVD技术)

物理气相沉积(PVD)包括蒸镀、离子镀、溅射三类。模具表面主要沉积TiC 及TiN,特别适用于承受高负荷的模具。如对Cr12MoV 钢落料模、拉深模、弯曲模、冲孔模等采用PVD 或CVD 沉积TiC,模具寿命提高3 倍以上。各高速钢制冷作模具,沉积TiN 和TiC 后,使用寿命提高6倍-10 倍。在模具表面若采用CVD 技术沉积金刚石或类金刚石模,则会使该模具获得最高的硬度和最好的耐磨性,最长的使用寿命。但目前,价格也最贵。

⑤、热喷涂层

热喷涂层具有耐磨、耐蚀、减摩、抗咬合等性能。可为模具提供耐磨而坚韧的热喷涂厚涂层。其特别适用于大型模具、严重磨损条件下的模具,例如冷拔无缝钢管内模,原采用45钢渗碳再镀铬,使用寿命为冷拔20根-40 根;采用火焰喷涂镍基耐磨涂层,可拉拔无缝钢管250 根。用灰口铸铁制作的玻璃模具,热喷涂镍基自熔合金,寿命提高5 倍以上。热喷涂几乎可以将所有的金属或非金属(包括金属、合金、氧化物、碳化物、塑料、尼龙、石墨等)喷涂于金属或非金属基材料上,硬度可以视需求而确定。

⑥、高能量密度能源表面处理技术

新型热源如激光束、电子束、离子束的出现,为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另辟蹊径。由于这些热源具有能量高、加热迅速、加热层薄、自激冷却、变形很小、便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 因此其会大大促进了其在表面强化方面的开发和应用。

1)、离子注入技术

离子注入技术是将注入元素的原子电离成离子, 在获得较高速度后射入放在真空靶室中的工件表面的一种表面处理技术。大量离子(如氮、碳、硼、钼等)的注入可使模具基体表面产生明显的硬化效果。其可大大降低了摩擦因数, 显著地提高了模具表面的耐磨性、耐腐蚀性以及抗疲劳等多种性能。因此近年来离子注入技术在模具领域中如冲裁模、拉丝模、挤压模、拉伸模、塑料模等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平均寿命可提高2倍-10 倍。表1为离子注入技术在模具中的使用效果。但是目前离子注入技术在运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诸如存在离子注入层较薄、小孔处理困难、设备复杂昂贵等缺点。其应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表1离子注入在模具中的使用效果

2)、激光表面强化技术

激光表面强化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有表面淬火、熔凝、合金化、涂覆等技术。在模具表面强化中,激光表面淬火应用最为普遍。激光表面淬火在其表面形成了一层硬度极高的特殊淬火组织。其硬度高,耐磨性可提高, 淬硬层深度可达0.1 mm-3.5mm, 即可大大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其适合于形状复杂、精加工后不易采用其他方法强化的模具处理。激光表面熔凝基本原理是利用激光束对模具表面进行熔融和激冷处理,从而使所获的组织非常细小,甚至可能获得非晶态组织。因而其表面强化性能更高。对低碳钢、中碳钢、低合金工具钢等进行处理后, 其表面性能几乎可与高强度模具钢相媲美。激光强化处理模具的使用寿命如表2。

表2激光强化处理模具的使用寿命

⑦、稀土和纳米表面工程技术

稀土表面工程是指在化学热处理、气相沉积等技术中掺入微量稀土元素CeO2、La2O3、LaF3、CeF3、CeS2 作为催化剂,起到优化工艺过程、增加渗(镀)层深度、改善渗 (镀)层组织和性能的作用。5CrNiMo热锻模经加稀土的 C-N共渗,模具渗透性与回火稳定性提高,寿命较常规热处理高2倍。

纳米表面工程是通过特定的加工手段,用纳米材料和其他低维非平衡材料对固体表面进行强化、改性、超精细加工,使加工表面被赋予新功能,产生具有力、热、磁等超强性能的低维度、小尺寸功能化表面。与其他表面工程技术相比,其削弱了基体性能和功能对表面功能的影响,扩大了表面改性、加工的自由度,而且加工表面的作用更加突出。

c)、模具表面抛光技术

①、抛光内涵

先引入研磨的概念所谓的研磨就是在不影响工件形状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工件表面粗糙度值的方法。研磨是使用氧化铝或碳化硅磨粒和以铸铁或氧化铝制成的研磨用平板从事玻璃透镜等工件研磨加工。而抛光主要是使工件的表面具有光泽的效果,即经过磨合后的工件,需再次经过抛光处理才具有光学性的光泽面。故抛光可以看成是研磨的最后工序,而我们常说的抛光往往是两者的结合。

抛光的种类比较多。其有手工抛光、化学抛光、电解抛光、超声波抛光、挤压珩磨抛光、使用抛光机械进行抛光等。但对于形状比较复杂的模具型腔来说、手工抛光仍然是目前主要的操作方法。

②、模具表面研磨抛光方法分析

模具表面的研磨抛光包括粗磨、精磨和抛光。粗磨使模具表面(构形) 接近几何形状精度要求,精磨使模具表面(构形) 达到几何精度要求,接近表面粗糙度要求,而抛光是使模具表面(构形) 达到表面粗糙度要求。根据磨石的运动方式抛光以分为往复式和旋转式。根据磨石与模具表面的接触方式又分为线接触和面接触。

提高模具研磨抛光的效率、改善模具表面质量的最主要方式是使用刚性磨石、旋转面接触的工艺。而这样的工艺仅在全自动抛光设备上实现。电动/风动砂轮机上的夹头全为刚性,不具备控制磨石方位的功能。而人为地控制磨石方位在高速旋转时是不可能实现的。运用刚性磨石进行粗磨、精磨及抛光,采用面接触是提高模具表面质量的较佳途径。用刚性磨石进行研磨抛光的最大优点是减小几何形状误差。只要是半波长小于或等于磨石线长度范围内的局部凸起或凹陷,在研磨抛光中全部可以去除。实现面接触的方式是旋转式和往复式。

d)、模具材料的预硬化技术

模具在制造过程中进行热处理是绝大多数模具长时间沿用的一种工艺。自1970s开始,国际上就提出预硬化的想法。但由于加工机床刚度和切削刀具的制约,预硬化的硬度无法达到模具的使用硬度。所以预硬化技术的研发投入不大。随着加工机床和切削刀具性能的提高,模具材料的预硬化技术开发速度加快。到1980s,国际上工业发达国家在塑料模用材上使用预硬化模块的比例已达到30%(目前在60%以上)。我国在1990s中后期开始采用预硬化模块(主要用国外进口产品)。

模具材料的预硬化技术主要在模具材料生产厂家开发和实施。通过调整钢的化学成分和配备相应的热处理设备,可以大批量生产质量稳定的预硬化模块。我国在模具材料的预硬化技术方面,起步晚,规模小。目前其还不能满足国内模具制造的要求。

采用预硬化模具材料,可以简化模具制造工艺,缩短模具的制造周期,提高模具的制造精度。可以预见,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预硬化模具材料会用于更多的模具类型。

4、结束语

正确选用模具表面技术是提高模具寿命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表面处理工艺技术成本较低,而模具寿命可提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合理的应用模具表面处理技术以获得高精度的模具表面,是生产精度高,且表面质量好产品的必要条件。模具表面处理技术应当逐渐向着自动化控制的方向来发展。

名人名言

人生至善,就是对生活乐观,对工作愉快,对事业兴奋。

模具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篇9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管道运输业发展前景与运营管理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管道运输是国际货物运输方式之一,具有运量大、不受气候和地面其他因素限制、可连续作业以及成本低等优点。管道运输已成为中国继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之后的第五大运输行业。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能源结构优化的推进,我国油气管道建设正迎来一个大的发展机遇期。

管道运输行业发展现状:

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建油气管道的总长度已突破9.5万公里,形成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连通海外的油气管网格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能源结构的改变,石油、天然气、成品油运输管道建设将进一步提速。截至2013年6月24日零时,我国首条跨境原油运输管道中哈石油管道管输原油累计进口突破5700万吨,达到了5744万吨。自投入商业运营以来,中哈原油管道进口原油量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西部能源大动脉”。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管道建设同样取得突破性进展,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顺利建成投产,来自中亚的管道天然气直达珠三角,延伸向香港,截至2013年4月13日,中亚天然气管道已累计向我国输送天然气达500亿立方米。2013年7月15日,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段投入使用,进入试运行阶段。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天然气管道的投产标志着另一条重要的中国战略能源运输线被打通。

管道运输行业前景趋势分析:

“十二五”期间,全国将新增油气管道7.4万公里,其中,天然气管道4.5万公里、原油管道0.9万公里、成品油管道2万公里,总投资约3500亿元;预计到2016年底累计里程将突破17万公里。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管道运输业发展前景与运营管理分析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管道运输的基本概念、系统构成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管道运输行业的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原油、成品油管道、天然气管道的发展。随后,报告对管道运输行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分析和技术发展分析,最后分析了管道运输行业的投资潜力和未来前景。

模具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篇10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工业地产行业发展环境与趋势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工业地产是指在新经济、新型工业化背景下,以产业为依托,地产为载体,以工业楼宇、工业厂房、高新技术研究与发展用房为主要开发对象,集投资、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等为一体的工业物业总称。

工业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工业地产在一段时间内似乎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在2011年以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后,工业地产仿佛一夜之间,浮出水面,完全恢复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国家政策来看,国家的一系列调控政策意在坚决抑制房价过快增长,调控的锋芒直指商品住宅市场,而且已成为今后长期调控的主旋律。商品住宅市场的调控必然导致一部分的投资资源转向其他地产领域,其中包括工业地产领域,目前,已经有众多知名地产发展商在产业园区内发展。2011年,扩大的国内市场及更加频繁的国际贸易活动,优质物流面积的需求保持强劲。家用电器、电子商务行业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及中小企业制造业成为主要需求来源。2011年深圳、广州、武汉、成都、重庆、北京、天津、上海周边显现出强力的工业物业需求。2011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已达到124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在遍布全国的工业园区内建设工厂、仓库和研发中心。

2012年以来,随着宏观调控的不断深入,传统住宅市场几乎哀鸿一片,商业地产也因竞争激烈呈现过热迹象,地产多元化转型迫在眉睫,部分发展商寻求转型。在国家、地方政府、政策及银行利好因素的支持下,我国工业地产市场渐入佳境。

工业地产市场前景趋势分析:

工业地产往往是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经济支柱。从我国目前来看,在劳动力、工业配套能力、国内市场规模以及自身发展的速度等方面存在一定优势,使我国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最重要的区位之一。伴随着工业的成长,我国的工业地产也将高速成长。目前我国部分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完善,工业地产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载体,已迎来发展的窗口期,我国工业地产市场前景广阔。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工业地产行业发展环境与趋势预测分析报告,共十五章。首先介绍了工业地产的定义、类型、特征等,接着分析了中国工业地产的发展环境和政策背景,然后重点分析了国内工业地产市场的现状和工业地产开发的热点类型——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及物流园区的发展,并介绍了重点城市工业地产市场的发展情况。随后,报告对工业地产做了开发模式分析、盈利模式分析、开发与运营策略分析、开发案例分析和投资分析,最后预测了中国工业地产的未来前景与趋势。

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篇11

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发展速度正在从高速转入中高速,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和发展,从低端走向中高端,不仅仅是产品结构要向中高端迈进,也包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这里与大健康有直接相关的就是内需的拉动。

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至2014年全民医保体系已经覆盖13.25亿人民,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增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人民群众得到了明显的实惠。

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国务院在2013年9月印发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在坚定不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举措并举发展健康服务业。其中还指出要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和推进健康服务信息化,包括探索发展便携式健康数据采集设备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融合,不断提升自主化、智能化健康信息服务水平等。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还强调要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这些都为医药卫生事业和中医药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大健康行业整体来说也面临一个新的、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中国大健康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从产业发展趋势来讲,健康产业还会继续保持比较高速的增长,而且是加速度增长。同时,产业的融合、产业形态的交织,会是未来5年健康产业发展非常重要的特征。

中投顾问《2016-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认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是:

一、产品形态的多样化,健康产业已不仅仅是给病患提供诊疗、护理服务的产业,而是有着非常广阔的空间。

二、新兴业态正在不断引进和成形,养老、中高端医疗器械等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业态在中国已逐渐成形,并聚集了足够的产业技术力量、资本力量,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

三、新一代技术会推动中国健康产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升级产品形态。

新一代技术到底有多重要?无论是受资本机构委托去研究,还是从部分医疗服务机构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1页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院

(传统的非医疗企业,国际国内的巨头IT企业、传统的企业)的发展过程分析,都得出一个结论:新一代技术会成为健康产业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包括其中的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

未来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移动医疗服务,不仅能实时监测用户的健康状况,满足用户的健康需求,同时也是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好办法。

有些产品已经开始初步应用这项技术,比如三星galaxy4手机,集成了一些前端医疗应用和设备,它们可以每天实时监测用户的生命指标和状况,通过云技术把数据实时发送到云平台。

如果中国有五千万人甚至一亿人加入这个医疗数据库,就会拥有海量数据,基于这些数据,就能分析中国人的健康特征,包括不同地域、自然条件、饮食结构、年龄段的人的生命和健康指标,并实现进行提前介入和干预。

很多医疗机构非常关心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方面的应用。在美国,由于药方潦草导致拿错药的现象经常出现,给患者造成极大损失,加深了医患矛盾。现在,通过高价值医疗器械的管理,能避免类似的医疗事故。

互联网技术还能实施智能安防,对重要区域实施监控自动化。在医院还可以构建更高端的监测实施体系,比如高端穿戴健康设备定制,实现实时监护病患的生命体征,更有效地和他互动,介入干预活动。

还有医院转诊难等一系列问题,都可以通过医疗云构建的一系列跨平台调用数据、构建信息的交互得到解决,从而提升医院管理便捷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目前,我国急救车体系的效率比较低,而在日本,通过对云技术等新信息技术的导入,将病患从简单检测到分类送医的时间从10分钟缩短到5分钟,这5分钟,能挽救多少人的生命。

养老是未来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但养老产业的发展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修建养老机构场所,而是应当用新技术去构建虚拟技术,提升养老服务的专业化、远程化水平,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穿戴技术的应用能提供更多功能性产品,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比如应用于监测类产品,能使对老年人健康指标的监测更为方便。

生物医药是健康产业最关注的,目前投资最多的产业,在这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有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2页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院

可为。穿戴技术能够通过对预防和观察的对象进行实时、分布、移动式的监护,极大提高数据和信息采集的效率和精度,进一步提高研发速度。

通过云方式来集成不同地区的特定数据,并加以整合,运用大数据管理技术提高模型的效率,从而提高研发的速度,非常有助于生物医药的发展。

医疗器械方面,目前我国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未来,这个产业会向两极化发展,一个是高端大型设备,一个是便捷化的个性设备。这其中,可穿戴设备仍会有很好的前景,除了鞋之外,衣服、帽子、拐杖、智能轮椅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产品都会成为便携式的个人医疗器械,从而构成实时、动态、便捷的医疗信息系统的平台。

用云技术分析数据,构建后端一系列模型,又会反过来使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加速。

除了关注医疗行业本身的发展,也可以跨界思考,利用交叉性的融合性的新技术,来促进健康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包括企业跨越式发展。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模具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篇12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钛白粉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查看报告详细内容。

钛白粉行业发展现状:

一个国家的钛白粉消耗总量是社会消费水平的重要参考标志,这是因为钛白粉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它是涂料、塑料、油墨、纸张、化纤、日化、医药、食品等行业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因此钛白粉的生产备受各工业发达国家的重视。中国钛白粉行业很早就进入国际钛白粉市场的竞争,国际钛白粉市场的盛衰,直接影响着中国钛白粉的生产。

随着对国内引进钛白粉装置的消化吸收,完成了国产化建设国内大型钛白装置的技术积累以及大型设备的国产化工作。近年来,中国钛白粉工业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生产规模持续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国钛白粉工业已经进入成熟期。

2011年,在全国能维持基本正常生产条件的规模以上55个生产商中,钛白粉综合产量为1754940t。其中金红石型产品(包括粗品)首次超过100万t,达到1175920t。在各企业产量中,前3名仍然是四川龙蟒钛业、山东东佳和河南佰利联,其中四川龙蟒钛业的产量为15.3万t,超过山东东佳,首次位居行业第一。

2012年,在全国现有正常生产的全流程型规模以上的49家钛白生产商(59家工厂)中,综合产量共1886024t,加上其它数家不符合正常生产条件的小企业在内,2012年全国钛白粉总产量为189万t,比之2011年的175.5万t,增加13.5万t,增幅为7.7%。2012年,四川龙蟒钛业以18万t的产量继2011连续第二年高居行业第一,山东东佳、河南佰利联和重组后的中核钛白分居第二、三、四位。

钛白粉行业前景趋势分析:

“十二五”期间,钛白粉扩产工程将达11个,计划产能为110万吨/年。截至2015年,我国钛白粉总产能将达415万吨。未来五年内,我国钛白粉需求量将维持在10%以上,我国有望成为全球钛白粉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行业前景可期。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钛白粉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共八章。首先介绍了金属钛、钛白粉、纳米钛白粉的特性及用途等,接着分析了钛矿资源和国际国内钛白粉行业的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涂料行业、塑料行业、橡胶行业、造纸行业等钛白粉下游关联产业的发展。随后,报告对钛白粉行业做了相关技术分析和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钛白粉行业的投资环境与未来前景。

模具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篇13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印刷机械制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查看报告详细内容。

印刷机械制造行业承担着为书刊出版、新闻出版、包装装潢、商业印刷、办公印刷、金融票证等专业部门提供装备的任务。我国印刷机械行业起步比较晚,属于一个新兴行业。

印刷机械行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国印刷机械行业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印刷机械基本实现了高、中、低端品种齐全,中低端设备不仅可以满足国内需要,还有部分出口到国际市场。企业新产品开发速度加快,新产品产值率超过50%。部分印刷技术装备研发取得重大突破。代表当代先进技术发展方向的计算机直接制版机、喷墨数字印刷机、卫星式柔性版印刷机等高新设备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民族企业。随着印刷机械制造企业加工技术手段和检测技术的升级,计算机管理在企业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大大缩短了新产品开发周期,产品标准逐渐与国际接轨。

经济全球化为印刷机械行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为国内的印机制造企业提供了走出去的机会;另一方面,为国外印机制造商进入国内市场打开了大门。伴随着国家关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我国印刷机械行业对外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截止到2012年11月,印刷设备、器材(不含制版软片)累计进口25.3797亿美元。其中,印刷设备进口21.6975亿美元;印刷器材进口3.6822亿美元。2013年1-5月印刷设备、器材的进口增长幅度在1%左右,出口增长幅度在5%左右,出口形势好于进口,设备出口又好于器材。

印刷机械行业前景趋势分析:

目前我国印机业有着良好的发展背景,国家针对印刷业提供了各种有利政策进行引导,数字印刷与印刷数字化、绿色印刷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和新兴生产方式的转变,也为印机制造行业开拓了新的发展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印刷机械制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印刷机械行业的发展状况,接着对印刷专用设备制造行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详实的分析,然后对国内印刷机械市场的发展进行了概述。随后,报告具体分析了胶印机和印刷机械的其他细分行业的发展情况,并对中国印刷机械行业的进出口状况、政策进行了重点介绍。最后,报告对印刷机械行业的投资情况及发展前景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还介绍了印刷机械行业重点企业的运营状况。

模具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篇14

我国集装箱运输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带动了集装箱制造业的繁荣。中国现已崛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化出口国,占据了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的三分之一。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虽然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欧美债务危机蔓延、发展,但是,并未对我国集装箱出口造成明显的影响,出口仍然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2011年1-11月,我国集装箱进出口总额106.09亿美元,进出口同比增长73.4%,进出口数量301.34万只,同比增长37.9%。其中,我国集装箱出口总额105.99亿美元,同比增长73.7%,出口数量300.98万只,同比增长38%;集装箱进口总额489.97万美元,同比下降49.2%,进口数量同比下降23.1%。

2012年,我国集装箱进出口总额84.35亿美元,进出口数量247.97万个。其中,集装箱出口额84.22亿美元,出口数量247.64万个,集装箱进口额1300.66万美元。2013年1-6月,我国累计出口集装箱138万个,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7%,累计出口金额达41亿美元,同比下降3.6%。

伴随着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市场需求的继续平稳回升,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的集装箱产销量仍然会保持上升态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新的足以取代集装箱运输的产业进而取代集装箱的产品还没有显露出诞生的迹象,因此,集装箱行业依然是前途光明,方兴未艾。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集装箱制造行业市场调研与领先企业经营分析报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绍了集装箱的定义、种类及集装箱运输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集装箱运输业和集装箱制造行业的现状,并对中国集装箱制造行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详实的分析,然后具体介绍了干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罐式集装箱和特种集装箱的发展。随后,报告对集装箱制造行业做了关联产业发展分析和未来前景趋势分析,最后分析了国内20家重点集装箱制造企业的运营状况。

上一篇:发展轨迹下一篇: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设计生活标志》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