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现状分析

2024-05-18

中国制造业现状分析(共12篇)

中国制造业现状分析 篇1

1 跨国经营总体规模

2006年末我国对外企业投资非金融类累计存量为750亿美元, 是2002年末的3.3倍, 占世界FDI存量的0.85%, 排第13位。2012年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 同比增长28.8%, 其中, 对俄罗斯投资实现高速增长, 达117.8%, 对美国、日本、东盟、中国香港的投资均实现两位数的较快增长。目前已有5000多家国内企业在世界的17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10000多个分支企业。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也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规模也迅速壮大。2004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45.4亿美元, 占总存量的4%。截至2010年底,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3172.1亿美元, 其中制造业对外投资占对外投资总量的5.6%, 中国1.3万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国 (境) 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6万家, 分布在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据商务部统计, 2011年, 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的339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 (1)

2 跨国经营主体特点

2.1 所有制分布

从所有制结构的特点来看, 中国制造业跨国经营主体构成正在经历着从国有企业主导到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变化趋势。

在一定时期内,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制度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对外直接投资制度, 这就决定了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境外投资微观企业主体必定是国有企业, 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和国有股占控制地位的国有企业 (2) 。虽然从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数目来看, 近年来国有企业所占比例在下降。但中央直管的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方面, 占有绝对优势, 约占80%以上。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民营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 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我国民营企业产值所占份额, 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不足1%上升到“十五”末期的2005年的49.7%, 外商和港澳台经济比重约为15%~16%, 两者相加约占65%左右;民营企业的出口创汇迅速增加, 由改革开放初期几乎为零发展到2005年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高达77.8%。 (3) 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力不断增强, 虽然在投资金额存量上国有企业继续领跑我国对外投资业务, 但按新增对外投资企业数计算, 民营企业已经占据半壁江山。2005年, 在我国新增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中, 民营企业在总体中的比重已经达到64%, 在2006年新批对外投资企业中, 浙江省的90%以上, 江苏省和福建省的65%以上均为民营企业, 尤其是在工业制造业与分销领域, 民营企业更是占据主导地位。2011年民营企业进出口500强企业的进出口总额为2511.53亿美元, 占当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的6.9%;其中, 进口总额为1472.84亿美元, 占当年我国进口总额的8.45%, 出口额为1038.69亿美元, 占2011年我国出口总额的5.47%。2011年民营企业进出口500强进出口总额比2010年的1714.71亿美元增长了46.47%, 其中进口额比2010年的1472.84亿美元增长64.04%, 出口额比2010年的816.845亿美元增长了27.16%。 (4)

2.2 规模分布

从跨国经营主体规模的结构上看, 当前大多数我国制造业跨国经营企业的规模都不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项目中平均投资额低于发达国家海外投资项目的平均投资额 (600万美元) , 而且也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投资水平 (450万美元) 。 (5) 投资规模偏小, 不仅自身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提高效益, 而且竞争力较弱难以与其他跨国公司抗衡。不难看出, 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投资的数量、规模与发达国家企业的跨国投资的发展趋势相比是有很大差距的。

3 跨国经营的产业结构

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仍然集中于加工制造业领域。从2003年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看, 加工制造业20.7亿美元, 占6.2%, 主要分布在纺织业、造纸及制品业、木材加工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 (6) 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75亿美元, 主要投资于纺织业、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业 (7) , 高科技产业投资有所上升, 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国内一些高科技制造业企业纷纷到欧美等发达国家设立研发中心, 充分利用欧美信息渠道多、信息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 及时跟踪国际科技最新动态, 直接利用国际先进技术, 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从2009年开始, 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从行业分布上呈现出由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的趋势, 对技术密集型项目的投资有所增加, 新建了若干高科技企业。但从总体上讲, 中国目前在海外投资企业中高技术企业的比率还很低, 对外投资的低技术格局仍未改变。

4 跨国经营区域分布

4.1 跨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特点

一般认为, 跨国投资在其发展的初期, 通常是按照由近及远的原则选择那些相邻或相近的区位开展投资活动, 这不仅可以消除“心理距离”, 而且容易产生文化认同感, 从而为企业的跨国经营创造有利条件。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跨国经营基本上反映了这一就近投资原则。但随着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的规模扩张, 其投资的区位格局也不断地发生变动。近年来, 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重点由港澳、北美向亚太、非洲、拉美、东欧等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 多元化的对外经营格局正在形成。

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分布在全球71%的地区, 其中亚洲和欧洲地区投资的覆盖率为91%和80%。投资区域流向具有较高的集聚度, 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分布于拉丁美洲, 主要流向开曼群岛;亚洲主要流向香港、印度尼西亚等;欧洲主要流向哈萨克斯坦、德国、俄罗斯等;非洲主要流向尼日利亚、南非、马达加斯加等;北美洲主要流向美国;大洋洲主要流向澳洲利亚。 (8) 以家电、纺织为代表的加工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分布于拉丁美洲 (18%) 、东南亚 (20%) 、非洲 (32%) ;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分布于美国 (9%) 、欧洲 (11%) 、澳洲利亚 (5%) 。

4.2 跨国经营分布的主要问题

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投资区域分布明显地呈现出相对集中的特点。这种相对集中的区位分布, 反映了中国制造业企业进行区位选择共同的特征。一是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投资。二是直接向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投资。三是向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投资。从流向上看, 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投资区域过度集中在美国、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而对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较少。

5 跨国经营的进入模式

从进入方式的角度, 中国制造业企业采用对外投资进行跨国经营大体上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 从境外企业的产权结构来看, 以合资合作居多。一些调查分析显示 (9) , 在被调查的制造业企业中, 企业在境外与东道国或第三国共同举办的合资与合作企业, 约占境外企业总数的70%以上, 合作伙伴以华裔为主。

其次, 从企业设立方式来看, 这些企业多数是新设创立企业, 近年来并购方式等其他方式有所增加。按照新设企业的方式, 这种方式有利于企业以机器、原材料等非货币要素作为投入资本, 也便于企业独立地实施自己的经营战略, 但它耗时长, 难以简捷快速地进入市场。

统计数据表明, 制造业范畴内最为活跃的是通讯设备、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 2001-2005年累计并购交易12笔, 平均交易价值在2亿美元左右。较为活跃的还有汽车制造业, 消费电子类行业、生物医药业也都有一定数量的跨国并购交易。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国外企业或者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 开发技术资源, 以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能力和全球品牌影响力。

摘要:本文从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的总体规模、主体特征、产业结构、区域分布等角度分析了近年来, 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关键词:制造业,跨国经营,现状

参考文献

[1]李敬, 冉光和, 万丽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变迁及其特征[J].亚太经济, 2006.

[2]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3]www.sina.com.cn, 中国民营企业进出口500强发展状况分析, 2012, 8, 12.

[4]博阳.中国企业跨国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5]司岩.中国企业国际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6.

[6]国家商务部、统计局、汇管局:2006年度中国对外投资统计公报.

[7]国家商务部、统计局、汇管局:2011年度中国对外投资统计公报.

[8]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R].北京: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杂志社, 2005.

[9]杜德斌.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区位模式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10]波士顿咨询公司.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和并购报告[R].2011.

中国制造业现状分析 篇2

2在能源成本、环境成本不断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低能耗低排放的铁路运输重新展示出朝阳行业的发展活力。随着各国纷纷掀起了修建高速铁路的热潮,铁路产业链市场将越来越广阔,铁路运输行业正变成一个朝阳行业。从铁路未来发展的趋势上来看,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是客运的高速化,另外一个是货运的重载化。在综合运输体系中,铁路运输最大的优势就是低碳。

低碳经济给铁路工业、铁路交通带来了二次革命。

2009年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闭幕。哥本哈根协议第一条便强调,气候变化是我们当今面临的最重大挑战之一。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大势所趋,是未来全球各国共同努力的目标。

铁路运输低能耗,成本优势突出。交通运输是石油消耗大户,全球超过40%的石油消耗在交通运输部门。据测算,在等量运输下铁路、公路和航空的能耗(油耗)比为1:9.3:18.6。

从总体运输成本上看,铁路运输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的客运成本之比为 1:1.59:6:5.54;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的货运成本之比为1:6.23:0.64:17.2。

在能源成本、环境成本不断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低能耗低排放的铁路运输重新展示出朝阳行业的发展活力。随着各国纷纷掀起了修建:高速铁路的热潮,铁路产业链市场将越来越广阔,铁路运输行业正变成一个朝阳行业。从铁路未来发展的趋势上来看,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是客运的高速化,另外一个是货运的重载化。在综合运输体系中,铁路运输最大的优势就是低碳。

低碳经济给铁路工业、铁路交通带来了二次革命。

一、低碳引领趋势,铁路借势腾飞

在我国 ,自2004年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来,铁路建设开始

大踏步前进。2007年4月 18日凌晨,第一列动车组由上海发往苏州,开启了我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把我国的铁路运输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客运专线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高铁时代的到来,从此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了史无前例的高速发展时期。

2008年,我国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了调整:到2020年,我国将建设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至2012年我国将建成1.3万公里的高速铁路主干线,客运专线总计49条线,截止 2010年2月已建12条,在建24条,筹建7条,规划 6条;全国铁路建设资金投入将达到2万亿元,规划建设“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及 3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2010年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表示,未来三年(20 10年到20 1 2年),新线投产达到2.6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9200公里。到20 1 2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将达到1.3万公里。依此数据推算,未来三年高铁建设投资总额将超过9000亿元。

快捷发达的高速铁路运输网将进一步改写中国经济版图,同时也给我国铁路装备制造业带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高铁投资一般分为三大块:铁路建设(土建)、车辆设备(动车组)、ATC(控制系统),按京沪高铁1 3 1 8公里2209亿元的投资计,三者大概比例关系为60:30:1 0。高铁国内造价一般1~1.5亿元/公里(包含路、站和车),国外一般3亿元/公里,按我国中长期铁路客运专线网规划,到20 1 2年建成1.3万公里的客运专线计,总投资约1.4 1万亿元;到2020年将建成1.6

万公里的客运专线计,预计总投资1.8万亿元。其中动车组的需求是个持续的过程,预计20 1 O~20 1 2年年均市场规模为587亿元,投入运营的动车组将达到800列以上,时速350公里540列,时速250公里260列。

二、走自主创新之路,收获累累硕果

目前,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客运的主体共有三大块,分别是时速200公里以下的铁路客车、城市轨道车辆(轻轨和地铁),以及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客车(动车组)。铁路客车生产厂家主要有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南车南京浦镇机车车辆厂、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等。按照“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为了达到通过采购实现引进技术和国产化的目的,我国铁路系统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通过与庞巴迪、阿尔斯通、西门子、川崎重工等国际高速列车生产商的通力合作,成功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时速200km及以上动车组技术、大功率电力和内燃机车技术,并在这一技术平台上建立、完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强的时速350km及以上我国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并取得了一系列技术成果。

经过5年的持续发展,我们的高铁装备技术通过自主开发,走过了“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已经完全掌握了高速动车组的总成、车体、转向架、牵引变流、牵引控制、牵引变压、牵引电机、列车网络控制和制动系统等核心技术,形成了高速列车的研发和批量制造能力,到了“打造中国品牌"的阶段。

目前国际高速动车组主要厂商包括西门子、阿尔斯通、庞巴迪、川崎重工、CAF、韩国企业等跨国公司,它们分别以西门子约为1 3%、阿尔斯通约为1 8%、庞巴迪约为24%、川崎重工约为9%的国际市场份额占据国铁高速列车市场的主导地位。然而我国两大主要铁路装备制造企业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占有我国市场95%以上份额,占据我国市场领导地位,并分列2008年全球机车新造第四和第三位。我国自主开发的高速列车系列产品相继实现批量商业运营,截至2009年年底,单中国南车交付运营的动车组达到了220多列。同时,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业技术在技术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也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高铁技术出口的实力和条件,且中国是未来几年高速列车的主要市场,因而中国在世界高速列车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不会遥远。

三、赶超国际巨头,仍需继续努力

我国铁路装备技术水平和制造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就目前而言,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跨国公司在系统集成技术、牵引传动技术、制动控制技术、列车信息传输与网络控制技术、轻量化技术、实验验证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完善,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我国产品再创新能力不够强,系统集成、交流传动等核心技术不够成熟,关键配件、基础配件等国内市场不能满足要求致使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技术水平落后于国际水平。

除了总体技术水平的差距外,中国的设计技术平台以及研发资金与投入也有明显差异。首先,国外传统铁路装备制造业在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产品设计已形成系列化、标准化、模块化、信息化模式,在时速200km以上动车组产品上具有较高设计水平。我国企业在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平台上与国外先进企业存在差距。由于缺乏时速200km及以上速度级动车组运营经验,相关数据采集和归纳不够,没有形成经验证可靠的专有设计软件。在产品系统集成、车体轻量化设计、转向架可靠件设计、窄气动力学及减振降噪技术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其次,国际主要铁路装备制造业研发资金一般占销售收入5%~8%及以上。我国以中国

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研发人员所占员工比例约为5%,然而同西门子等公司12%左右的研发投入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相比之下,跨国公司在研发能力与研发投入上均有明显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

据统计,截至2009年7月,世界范围内的高速列车专利、发明数量约有3800项。这些专利分别为车体和设备,转向架,制动、内装和排水,电器控制和设备及其他未分类关键设备及技术,主要出自阿尔斯通、阿尔斯托姆、西门子、川崎重工、庞巴迪等国际装备制造业巨头。

中国制造业现状分析 篇3

关键词: 国际分工 世界工厂 贴牌生产 品牌创造

国际分工是世界上各国或各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没有分工,就没有交换,就没有市场。由于世界各国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差异和联系,产生了超越国界的劳动联系,这种劳动联系的广泛化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国际分工。在日益全球化的国际体育用品市场中,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现在“水平型”国际分工成为主流,发达国家自己进行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序,而将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工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设计和制造之间产生了分工,即发达国家进行产品研究和设计,发展中国家进行产品制造,成为发达国家的“加工厂”,我国成为为发达国家贴牌生产的“世界工厂”。

1.相关理论基础

1.1绝对成本理论

绝对成本理论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从而使该国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成本绝对低于他国。资源、劳动力和资本优势可以使一国在生产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比其他国家有利的地位,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各国再进行专业化分工和交换,不仅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能增加物质财富。此理论说明在某些产品的生产中,具有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才能获得利益。现实中,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在任何产品生产中都不存在比别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地位,他们生产的所有产品效率都低,成本都高。

1.2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认为,只要各国之间产品在生产成本上存在相对优势,就可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即使一个国家在每种产品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只要各国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存在相对差异,就会出现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从而使各国不同产品都具有比较优势,就可以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该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会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有利。相对优势的关键在于比较,其精髓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较取其轻”。该理论认为,国际间的分工和贸易能为各国带来实际利益,因而主张各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讲,比较成本论是发达国家的理论。

2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中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一方面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中国的比较优势所在,由于中国经济增速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从单个企业的角度看,日益扩大的市场意味着中国内需的日益增强,中国市场已经成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新兴产业的竞争力日益增强,在全球生产链中占有的环节不断扩展。近年来,中国出现了一批具有自有知识产权、自有创新技术、自有品牌和产业化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中国不仅是外来投资的受益方,还正成为重要的对外投资方。产业内分工参与程度的提高,会带动中国制造业企业产业利润和附加值的提升。

3.耐克产品中国制造的现状

3.1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被取代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融入世界经济中,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吸引了世人的高度关注并被称为“世界工厂”。以耐克产品在中国制造为例,2005年耐克披露的生产工厂名录中,服装鞋类多为中国制造。据《中国时尚品牌网》报道,耐克公布的海外生产商名单包括:中国的124家,泰国的73家,韩国的35家,越南的34家,此外,还有亚洲其他地区及南美、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墨西哥、土耳其等地的工厂。

据《法制晚报》报道,2009年耐克公司给中国的订单缩水,在越南大规模扩充生产线。耐克公司的发言人Erin Dobson表示:“目前我们已经开始减少订单。但是中国仍然是耐克公司在全世界工厂最多的地方。”此时,中国共有200家工厂为耐克供货。据《财新网》报道,2010年,越南生产了37%的耐克运动鞋,份额跃居第一,结束了中国连续10年的老大位置,越南取代中国成为耐克鞋最大的生产基地。

3.2中国制造的“贴牌生产”

美国的耐克公司,年销售收入高达20亿美元,自己却没有一家生产工厂,只专注于研究、设计及行销,产品全部采用OEM方式。耐克为业内称道的是其“轻资产运营”的模式,耐克公司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加工任务通过合同订购方式委托同类产品的其他厂家生产。之后将所订产品低价买断,直接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这种模式不仅降低公司资本投入,还提高资本回报率,但是中国本土的代工企业却只能从耐克鞋生产中获取非常有限的利润。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一双在美国零售价100美元的耐克鞋的材料费只有15.67美元,在中国工厂的出厂价只有24.71美元,其中包括2.58美元的直接劳动力成本、4.56美元的管理费用和1.9美元左右的工厂利润。当这双出厂价24.71美元的耐克鞋运到美国时,耐克公司将这双鞋的批发价定为52.03美元,当这双鞋到达消费者手里的时候,价格已经高达100美元。据测算,在这整个价值链中,耐克鞋的品牌溢价和销售渠道的成本和收益占到了总价格的70%,而中国生产耐克鞋的工厂的价值增值,包括直接劳动力成本、管理费用和工厂利润,加起来所占比例只有9%左右。由此可见,中国企业给耐克等国际品牌做代工,只能赚取微薄利润。

4.中国体育产品制造业现状的SWOT分析

4.1优势(Strength)

4.1.1社会经济条件优势

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国际分工产生的决定性因素,而科技的进步则是国际分工得以发展的直接原因。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人口众多,且劳动力价格低廉,劳动力素质还在不断提高;基础设施障碍已经基本消除,有一定的加工生产体系;中国社会与政治环境比较稳定。

4.1.2比较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处于低要素价格状态,无论是土地成本、环保成本、社保成本,还是资金成本,特别是资源成本及人力成本一直较市场合理水平偏低,客观上形成中国在制造业方面相对其他国家的比较优势。由于中国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等条件优势,从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角度出发,中国理所当然成为全球资金聚集地,通过吸引大量发达国家到中国投资,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在中国迅猛发展,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4.2弱势(Weakness)

我国体育事业的产业化发展仍然处于摸索阶段,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体育产业收入普遍较低。中国制造业无论是企业规模、投资回报率,还是财务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明显差距。总体水平依然停留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阶段,不仅产品的技术含量低,而且创造的附加值占整个产业价值的比重非常小。正如郞咸平教授所说,中国如今正处在产业链的最低端,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4.3机会(Opportunity)

随着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组织,中国逐渐扩大对外开放政策,更积极地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中国更大范围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有了更多与世界各国知名企业交流学习、取得进步的机会,而且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融入世界经济中,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吸引了世人的高度关注并被称为“世界工厂”。国际分工带来的垂直专业化生产有利于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且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提高程度大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4.4挑战(Threat)

從2005年开始,掌握着耐克5.5%生产的丰泰集团把许多中国订单下到了越南,同时大规模扩充在越南的生产线。到2010年,越南生产了37%的耐克运动鞋,份额跃居第一,已经取代中国成为耐克鞋最大的生产基地。随着中国制造业人工成本等的上升,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度上涨,代工业务向劳动力价格更低廉的国家转移。据报道,近年来,越南正以免税、廉价土地和更廉价的劳动力等优惠条件吸引鞋、服装及计算机芯片的制造商。越南工人每个月的平均工资在50至60美元,只有中国沿海制造业中心的一半左右。越南的吸引力如此之大,甚至连中国企业都开始迁往越南。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受到威胁。

5.体育产品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5.1干中学

由于产品内国际分工网络内部的发达国家企业大多是先进技术的携带者,“嵌入”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为发展中国家企业提供了一条从发达国家学习的便捷通道,具有带来“干中学”和“技术外溢”效应的实现可能性。在我国与国外上流企业的合作过程中,由于技术、管理方面的“梯度差”,外企不得不安排高技术人才与高管理人才过来,不仅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保证产品的质量,而且带来国际管理水平的学习机会,这些“外溢效应”促进我国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进步,提供“干中学”的学习基础,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并逐渐为我所用,为以后更高更好地发展积累基础。

5.2产业转型

低成本制造业可以为一个国家最初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动力,但是随着成本的提高每个国家都会遇到发展瓶颈,能够突破的途径便是产业转型,从低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高端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这也是一个国家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移的途径。在产业转型过程中,那些没有高技术含量、位于产业链低端的企业,必须通过增加技术和管理的投入,向产业链高端转移,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提升自身品牌效应缓解成本上升的压力,而经受不住新的竞争压力的企业将被迫退出市场,留下能够迎接更多挑战、给我国制造业带来进步希望的优秀企业。

5.3创造品牌

经济竞争日益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品牌价值越来越重要。低端制造业必将在某个时期离开中国,而中国也必将迎接境外高端制造业的进入,更为重要的是本土自主品牌的崛起。引进外资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中国企业创造国际性企业及创造国际性品牌。创造品牌需要体育用品企业建立属于自己的体育产品科技研发中心,以高科技、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为重点,强化产品的国际标准,促进体育产品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还应该引进高科技人才,注重科技开发,并且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这样才能推进我国体育民族品牌国际化发展。

5.4政府支持

政府要在制造业转型和升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需要加快培育自己的跨国性大型企业集团。从长远利益出发,制定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际分工参与战略,不仅能提高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价值链层次,而且是实现我国国际竞争优势和整体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金芳.国际分工深化趋势及其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03(3).

[2]李戴克.中国制造业:路在何方[J].小康·财智同,2012(11).

[3]胡迟.从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看我国制造业存在的差距与成长路径[C].经济研究参考,2008(69).

[4]张京红,王生辉.从代工生产到OBM:路径依赖的束缚与路径突破的选择[C].河北大学学报,2010,VOL35(2).

[5]张明之.“世界工厂”的变迁[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336.

[6]张纪.产品内国际分工动因、机制与效应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193.

[7]宾建成.新国际分工体系下中国制造业发展方向与对策[J].亚太经济,2013:1.

中国制造业现状与国际竞争力分析 篇4

自改革开放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以来, 中国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不断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 世界经济持续低迷, 欧债危机愈演愈烈, 各国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在外部需求有所放缓和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 中国制造业正面临严峻挑战。在全球制造业调整的过程中, 如何发现、培育以及发挥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向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发展, 对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世界竞争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一) 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位

2008年, 中国制造业以1.37万亿美元出口额与11.3%的全球制造业出口份额位列全球制造业出口第一位。2010年, 中国制造业产值高达1.955万亿美元, 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为19.8%, 超过美国 (19.4%) 。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计算, 2000—2005年,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 (10.74%) , 不仅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 (3.38%) , 也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 (6.74%) ;2005—2010年,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年均增长率为11.8%, 而同期的发展中国家为7.06%。

(二) 人均增加值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逐渐提高, 以2000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 200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是6.67%, 5年后比重上升到9.4%, 2010年提高到15.33%, 虽低于美国 (24.04%) , 但是超过同期日本 (14.13%) , 也高于新兴经济体印度 (2.03%) 和巴西 (1.71%) 。在制造业人均增加值方面, 按2000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 中国在2000年是303美元,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2%, 2005年提高到480美元,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6%, 2010年达到820美元, 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78%, 一直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加明显, 2010年中国制造业人均增加值只相当于美国 (5522美元) 的14.8%, 德国 (4667美元) 的17.6%, 日本 (7994美元) 的10%。

(三) 吸收外资规模逐年扩大但所占比重波动下降

在吸引外资方面, 2001—2011年中国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率为6.5%, 2011年总额达到521亿美元, 但占全年非金融领域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比重却呈现出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 自2004年达到最高占比71%以后开始逐年降低, 2011年约占44.9%。

(四) 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

加入WTO以后, 中国装备制造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2000年, 中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1.44万亿元, 2005年4万亿元, 2010年达到14.38万亿元, 2000—2010年年均增长25%;据统计, 2009年中国机械产品销售额达到1.5万亿美元, 超过日本 (1.2万亿美元) 和美国 (1万亿美元) , 跃居世界第一位, 成为全球第一大机械制造销售国, 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5%。且在太阳能面板、无线电通信、煤电设备、铁路车辆和风能与电力传输五个行业中均有中国企业进入世界前五名。

(五)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明显增加

2011年, 中国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制造业总产值达到9.2万亿元, 比2006年翻了一番, 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二位, 移动电话、彩电、计算机等主要高新技术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已达到5488亿美元, 占全国外贸出口的39%, 居世界第一位。

三、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或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 并且形成了基于国家或地区层次的国际竞争力评价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 将产业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背景下, 在产业发展的特定阶段, 一国产业通过对各种可利用资源的不断整合和创新, 在国际市场上相对他国竞争对手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产品或服务。本文用相对出口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来分析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一) 相对出口优势指数

相对出口优势指数 (又称“显示性比较利益指数”) 指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出口值占该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该种产品的世界出口总值占所有产品的世界出口总值的份额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Xi/Xt) / (Wi/Wt) , 其中, Xi、Xt分别表示一国i商品的出口值、一国商品总出口值, Wi、Wt分别表示世界i商品的出口值和世界商品出口总值。一般认为, 该指数大于2.5表示该类产品具有极强的出口竞争力;介于1.25和2.25之间表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介于0.8和1.25之间表示具有中等竞争力;小于0.8则表示竞争力较弱。2001—2008年, 中国制成品相对优势指数逐年提高, 2008年达到1.4,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9年有所下降, 但从2010年开始重新上升, 2011年已经达到1.44, 具有较强竞争力。

就制造业的各个子产业而言, 2011年中国相对出口优势指数超过2.5的有电脑及办公设备;介于1.25~2.5之间的有办公和通讯设备、电信设备、纺织品和服装;介于0.8~1.25之间的有集成电路及电子元件;0.8以下的有钢铁、化工产品、制药和汽车产品 (如表1) 。

从2001—2011年的指数变化趋势看, 各产业的指数没有明显大幅波动, 中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是电脑及办公设备、办公和通讯设备、电信设备、纺织品和服装, 这是中国充分利用劳动力优势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成果, 其中服装的指数是唯一一个呈下降趋势的, 说明劳动力成本上升正逐渐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出口产生影响。竞争力较弱的产业是钢铁、化工产品、制药和汽车。虽然中国是钢铁生产大国, 但却没有铁矿石等原材料的定价权, 这在无形中推高了中国钢铁生产的成本, 且高品质钢铁的生产量较低, 使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制药和汽车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 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全球化的生产、销售和品牌管理, 整个产业已经逐渐形成由少数跨国公司垄断的局面, 中国企业正处在发展阶段, 可以在中药和新型能源汽车等领域有所创新, 形成独特的国际竞争优势。

数据来源:根据2002—2012年WTO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计算

(二) 贸易竞争指数

贸易竞争指数 (又称“贸易特化系数”) , 计算公式为: (Ej-Ij) / (Ej+Ij) , 其中, E、I分别代表出口和进口, j表示某产业或产品。如果指数为正, 表示该国j类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 具有较强的出口能力;指数为负, 则指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 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如果指数为零, 说明生产效率与国际水平相当, 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

中国的服装、纺织品、电信设备、电脑及办公设备等产业具有较强出口竞争力, 其中纺织品的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该产业的贸易竞争指数从2001年的0.14提高到2011年的0.67。处于明显劣势的产业有化工产品、集成电路及电子元件和汽车, 均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进口额超过出口额, 虽这种状况在持续改善, 但贸易竞争指数依旧为负, 没有实现从净进口到净出口的转变。其中汽车产业在2008年无限接近国际水平, 2009年的出口情况恶化, 近三年的贸易竞争指数持续为负, 说明出口情况并没有好转。钢铁产业在2006年实现从净进口到净出口的转变, 虽然贸易竞争指数在2009年只有-0.04, 但2010年和2011年分别达到0.23、0.34, 迅速摆脱出口困境, 表现出良好的国际竞争力, 详见表2。

数据来源:根据2002—2012年WTO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计算

(三) 国际市场占有率

产品市场占有率是竞争力强弱的直接体现,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 中国制成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基本呈上升趋势, 2011年中国制成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电脑及办公设备 (39.50%) 、服装 (37.29%) 、电信设备 (32.96%) 、纺织品 (32.15%) 、办公和通讯设备 (29.57%) 、集成电路及电子元件 (14.10%) 、钢铁 (10.43%) 、化工产品 (5.76%) 、汽车产品 (2.92%) 、制药 (2.40%) 。服装、纺织品、电脑及办公设备和电信设备上升幅度最大, 分别代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表现出良好的国际竞争力, 占有率一直较低的是化工产品、制药和汽车产品。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 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中国自加入WTO以来, 制造业迅猛发展, 制造业产值和增加值以及制成品出口额占世界总额的比重越来越高, 但制造业人均增加值仍然较低, 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有着较深影响。中国依然保持服装、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的竞争力, 并逐渐培育出电脑及办公设备、电信设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但化工产品持续出现逆差, 制药、集成电路及电子元件和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依旧很弱。反映出我国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仍不高, 生产效率较低, 还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如何在新一轮全球经济和产业调整中抢占先机, 获得更多收益, 对增强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提高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 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知识和技术对提高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 中国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就需要改革科研体制, 营造公平竞争、具有激励和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 建立健全科技评价体制和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强调以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 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力度, 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参与企业科技创新, 形成科研投入来源多元化, 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行业协会之间开展深入合作,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实现科学研究与生产应用有机结合。

2. 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得益于将劳动力成本优势与外商投资、技术以及市场相结合, 通过扩大出口, 增加外汇收入和就业, 逐渐提升产业结构。目前国内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 而印度和东南亚国家以劳动力优势异军突起, 中国传统的比较优势正在衰退。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不仅可以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创造增长的市场需求, 也可以为产业技术链条循环和技术结构升级提供技术基础, 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深加工和细加工, 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实现从轻型制造向高附加值加工制造转化。

3. 提高引进外资质量,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

外资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绝大多数制造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011年, 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1230亿美元, 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是8.1%, 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 中国需要引进更多高质量的外资, 特别是吸引跨国公司把高技术水平和高附加值的制造环节转移到中国, 使国内企业能够零距离学习, 尝试开发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而对于有实力的企业, 中国应该在对外投资核准制度、外汇和资本账户管理制度、金融和外交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 鼓励其“走出去”获取战略资源, 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获得知识、技术、管理、营销和研发能力, 提高国际竞争力并打造国际品牌, 在全球配置生产过程中延伸价值链并逐渐主导价值链, 达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得更多利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志, 董敏杰, 金碚.产业竞争力研究进展评述[J].经济管理, 2009 (9) :30-37.

[2]金碚.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J].中国工业经济, 2011 (7) :5-14.

[3]李钢, 董敏杰, 金碚.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是对立的吗?——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 2009 (9) :95-101.

[4]金碚, 李钢, 陈志.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及提升对策[J].财贸经济, 2007 (3) :3-10.

[5]金碚, 李钢, 陈志.加入WTO以来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6 (10) :5-14.

[6]毛日昇.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及其决定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 2006 (8) :65-75.

[7]文东伟, 冼国明.垂直专业化与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 2009 (6) :77-87.

中国制造业现状分析 篇5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模具制造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查看报告详细内容。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模具工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领域,模具工业地位之重要,还在于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机械、电子、汽车、石化、建筑,都要求模具工业的发展与之相适应。

模具制造业发展现状:

我国现代模具工业起步较晚,但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六五”(后两年)以来近30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模具工业体系;技术水平也有了长足进步,部分模具的设计制造水平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我国模具的生产能力受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拉动,也得到了快速增加,销售额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0亿元,快速增加到2011年的1240亿元;进入21世纪,我国模具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高以及国外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推动了我国模具大步走向国际市场,我国模具出口额从1999年的1亿美元,快速增加到2011年的30亿美元,年平均增速超过20%。2012年1-12月全国模具累计总产量21,140,392.82套,同比增长46.58%。

目前,我国模具产业正在从较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向内地和北方扩展,在产业布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模具生产较集中的地区,有北京、天津、黄骅模具城、长沙、成渝、武汉、皖中等地区,模具集聚发展成为新特点,模具园区(城、集聚地等)不断涌现。在东部地区,已形成昆山、无锡精密模具产业集群生产基地;泊头、芜湖汽车模具产业集群生产基地;宁波、黄岩、深圳、东莞大型、精密模具产业集群生产基地。

模具制造业前景趋势分析:

模具的下游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的生产性需求中,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直接相关度较小。而在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为主要内容的固定资产投资未来面临降速,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有望保持较高增速的情况下,模具市场将具有更旺盛的下游需求。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模具制造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模具的基本概念及主要产品,接着细致分析了国际国内模具产业的发展及中国模具制造业的财务状况。然后对塑料模具、冲压模具、压铸模具、汽车模具、轮胎模具、IT模具及我国主要地区模具制造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随后,报告对模具制造业做了原材料市场分析、相关行业分析、前景及趋势分析。最后报告对模具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及重点企业的经营状况做了详实的分析。

对“中国制造”现象的分析 篇6

“中国制造”现象产生的国际、国内环境

国际上,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以及以计算机、通信、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第三次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产业的技术创新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企业之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跨国公司的全球网络中,生产制造中心、研究开发中心和管理营运中心是三个重要的环节。其中,研究开发环节属于关键地位,管理营运环节能获取较多的利益,而生产制造环节处于较低的层次。这样,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面对加剧了的竞争,跨国公司不得不进行战略调整,把竞争的重点从产品制造转向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从硬件产品转向利润丰富的软件产品、系统产品。技术领先、创新,从而占领市场、领导市场上升为跨国公司发展的第一目标。这样,跨国公司从全球化战略考虑迫切需要将低层次的制造环节从母国转移出去,集中力量在母国从事高附加值的产业。另外,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当今国际分工格局发生了变化,主要发达国家由汽车经济的水平国际分工转变为信息经济时代的垂直国际分工。正是由于这种垂直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造成了美国长达10年的经济繁荣、欧洲经济低速增长和日本的经济衰退。所以,发达国家为了跟上信息经济的步伐,振兴本国经济,保证国家的竞争优势,相继实行产业结构升级,把重点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实现经济的柔性化发展。从国内看,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政治稳定,经济高速增长,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了外商前来投资办厂。此外,中国加入WTO可看作是一次“经济地理大发现”。世界突然发现了一个拥有13亿人口与超过1万亿美元的GDP的新市场,并且是增长速度最快、未来潜力最大的市场。所以,各国纷纷到中国来投资办厂,占领市场。目前,世界500强跨国企业已经有400多家到中国投资办厂。

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下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跨国公司竞争战略的调整,而中国又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使中国制造业的兴起处于良好的外部环境之中。

对“中国制造”现象的理论分析

H—O模型是分析一个国家如何参与国际分工的理论。该模型认为一个国家出口的是它在生产上大量使用的该国比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的是它在生产上大量使用的该国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各国比较利益的地位是由各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相对充裕程度来决定的。

H一0模型属于静态的比较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则从动态角度丰富了比较优势学说。按该理论,许多新产品都有一个划分为四个阶段的生命周期。第一阶段是创新国对某一种产品的出口垄断时期(该阶段产品为技术知识密集型);第二阶段是其它发达国家开始生产这种新产品时期(此阶段产品为技能型或资本密集型);第三阶段是外国产品在出口市场上进行竞争时期;第四阶段是创新国开始进口竞争时期。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费用低廉,地价便宜,生产极具竞争力。所以,当生产过程标准化和创新国的技术专利失效后,生产便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同时,这些国家最终会成为该产品的净出口国,把该产品出口到创新国和其它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许多产品都经历了这样的生命周期,如纺织品、皮革制品、橡胶制品和纸张在20世纪80年代就进入了产品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而汽车在90年代也开始标准化生产进入第三阶。新产品的国际贸易模式之所以会发生有规则的变化,是因为不同类型的国家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比较优势不一样,而这又是与新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产品要素密集度联系在一起:第一阶段为知识技术密集型,可获取超额利润;第二、三阶段为资本密集型,可获取高额利润;第四阶段为劳动密集型,只能获得一般利润。

对“中国制造”现象的实证分析

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一方面发达国家依据其技术、知识、资本方面的优势,强化了其创新中心的地位,并且仍然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一、第二阶段;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群体被解体,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未能抓住发展机遇而日益被边缘化。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制造业转移的同时,能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及成为现代制造业中心的毕竟只有少数几个发展中国家,而中国就是其中之一。中国具有世界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特点有:

1、劳动力资源优势。我国劳动力便宜,供给充沛,根据H—O模型,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据统计:我国劳动力成本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处于低水平。中国的周工资报酬平均水平低于印尼、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韩国、台湾、香港等。然而,制造业人均劳动力生产率与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差距则小于劳动力成本(工资)的差异。另一方面,像我国这样一个拥有如此众多成本低廉而且大部分受过初中以上教育的劳动力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可见,我国的劳动力不但成本低廉而且素质相对较高,所以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是明显的,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2、我国目前形成了系统、全面的产业基础。成为制造业中心不仅要具备便宜的劳动力,还要有坚实的产业基础作支撑。我国经过计划经济时代建立完整国民经济体系的努力和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为我国奠定了强大的制造生产能力。目前,我国拥有从基础产业到汀等高新产业的完整工业体系。其中,重化工业基础雄厚,可以为制造业的扩展提供原料和中间产品。

3、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成为支撑制造业中心的关键因素。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收入稳定增长,消费潜力正在膨胀,同时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这些对于国内、外企业而言,都具有重大的吸引力,因为现实和潜在的国内市场需求可以为企业扩展奠定基础。

4、制造业中心同时也是物流中心。基础设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运输成本、运输时间和信息的流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状况日益完整,尤其是近几年,以扩大内需为目的而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兴建了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诸如修建铁路、公路、通信设施等,使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一次飞跃,为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中国由于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全面的产业基础,广大的市场空间和完善的基础设施,逐渐具备可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条件。尽管中国目前被外界称为所谓的“世界制造业中心”,但是中国现在只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还不能说是一个制造业强国。

首先,附加值很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中国的出口占有很大比例。从产业结构看,我们现在只是在劳动密集型如纺织、服装、制鞋、玩具、日用品等低附加值的领域以及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相结合的组装加工业如家电、电脑制造等领域具有比较优势,从产品生命周期看,这些都处于新产品生产的第四个阶段,都是从创新国和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产业,所以只能获得一般利润。此外,虽然中国在低附加值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但是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结构趋于相同,比较优势也相近,大部分产品生产也都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第四阶段。导致出口竞争的加剧,使得目前影响世界市场的主要因素不再是供给而是有效需求不足。所以,中国在参与国际分工的时候,一方面,考虑由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时,不仅要注意出口数量的增长,还要注意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多出口些技术密集型等高附加值的产品,否则会导致“增长中的贫困”。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来自世界市场的需求约束,根据世界市场的需求来引导生产,只有这样,才能扩大“中国制造”在世界上的影响。

其次,中国制造业缺乏世界公认的技术和品牌。尽管目前中国制造业水平居于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但中国是以加工贸易为中心,许多企业多以贴牌生产(OEM)的方式,成为境外企业的生产基地,因而,企业没有获得足够多的利润。以浙江嵊州为例,这个县级市有1000多家领带生产企业,其产品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的80%以上,皮尔·卡丹,金利来、鳄鱼等知名晶牌的领带生产厂家就在这里。若仅从数量上看,嵊州领带已占据了世界市场的30%,但其产值不到10%,利润不到5%。这意味着,领带利润的绝大多数到了世界晶牌企业中,它们不仅已经获取了产品生命周期第一、第二阶段的超额利润,而且在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后,还利用其晶牌优势,继续获取高额利润。

第三,中国制造业整体规模小。其规模仅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另外,我国的制造业人均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仅为美国的1/25,日本的1/26,德国的1/20。出口贸易差距也十分明显,尽管我国跻于世界第六大出口贸易国,2001年的出口贸易为2661亿美元,但与2000年的德、日、美相比,仅为德国的48%多一点,日本的55%左右,美国的34%。

可见,由于中国制造业缺乏创新,缺乏先进技术和晶牌等,尽管有比较优势,但只能从事产品生命周期第四阶段的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获得一般利润。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与发达国家的水平还相距很远,所以中国的制造业距离真正意义的“世界工厂”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中国制造业与服务贸易的关系

目前,国际贸易经历了从制造时代到资本时代再向服务时代的变化。相应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将资本、劳动力等各种经济因素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也即经济的柔性化过程。同时,国际服务贸易比重也加迅速增长。例如1970年,当时国际服务贸易出口额为710亿美元,而1999年为13400亿美元,增长了17.8倍,年均增长了10.7%,高于同期货物贸易增长率(9.9%)。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起点高,历史悠久,服务部门专业化水平高,经济发展注重与环境相适应,因而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的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不强。要在我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提升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就必须大力发展制造业。只有制造业高度发展,才能为服务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一方面,只有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收入相应增加,人们才能消费更多的服务,刺激其发展。另一方面制造业的发展为服务业提供了需求动力以及技术硬件的支撑,同时高质量的服务能提高企业资金融通,研究开发等方面的水平,但在这一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制造业的发展居于主导地位。从世界各国、各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演进的历史进程看,主要经济大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都是伴随制造业的发展而发展,都是在实现了工业化后实现国民经济柔性化,都是首先立足于本国,本地区制造业的基础上,然后向海外拓展服务贸易。

总之,从国际分工的格局看,制造业正在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尽管所转移出来的也多为低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不高的产品生产,但我们要利用这个机会,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吸引外资,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要“边干边学”,大力发展制造业,增加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积累,从而促进我国工业化的实现,变制造业大国为制造业强国,真正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加212212厂”。同时制造业发展也为服务贸易打下坚实基础,使我国顺利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中国制造业现状分析 篇7

制造业对物流业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制造业订单需求的品种多变性和时间紧迫性。例如,2002年,美国的个人电脑订单80%以上的需求都小于100台/订单,50%以上小于20台/订单;要求5天内出货的订单占60%。由于在全球制造中分工的不同,中国大陆及台湾的制造业物流具有与日本不同的特点及挑战。

本文以电子制造为例,探讨了中国制造业物流的问题及对策,探讨的角度包括:产品设计与物流,生产与物流,PSI(Purchasing,Sale,Inventory/采购,销售,库存)与物流,以及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关系。

产品设计与物流

产品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流的效率。通过产品种类的系列化、功能的模块化、零部件的标准化和材料的环保化,可以在应对多变化订单的同时,在多个方面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例如,减少产品预测的项目,提高不同材料的需求预测精度,提高采购中零部件的同时到达比率,降低生产中的安全库存,减小供应商的信息共享难度,减轻对环境的影响等。全球供应链中有多家厂商和环节,并且全部信息要求经常更新。因此,产品种类及功能选择项目减少一倍,可以将供应链效率提高数倍。设计阶段确定的产品及零部件的种类和数量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了物流的装载效率。提高装载效率在日本企业提高物流效率最常用的方法中排在第二位。可以说,物流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是设计出来的。

在很多中国制造企业中,设计的要求即产品策划,往往由外国厂商提出。他们更多地关注给顾客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而较少关心后续设计中的各种要求。在具体设计上,台湾以及大陆需要考虑以最小的成本对应多变的订单,而且往往需要同时应对多家外国厂商的需求。中国大陆的工厂以及台湾的设计部门如何实现和支持上述设计原则,以及如何与不同厂商有效集成是一个难点。除了在自身的设计中贯彻上述设计原则之外,如何鼓励和参与外国厂商在产品策划上也采用序列化、模块化、标准化和环保化原则是一个重要途径。虽然外国厂商控制着订单,不一定考虑中国对于产品策划的要求,但是实践证明,与中国工厂集成越好的厂商,由于供应链的高度灵捷性,其在国际市场上更加具有竞争力。

生产与物流

生产对于物流最直接的影响在于是否能够准时出货以及生产周期的长短。

首先,影响准时出货的因素很多,在工厂内部主要是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

在生产能力方面,由于接收到的订单比较大,中国工厂在生产上多采用面向库存的大批量制造。除了特殊时间,例如春节,中国工厂的生产能力基本上都能够满足需要。与此相应的日本,生产线则多是针对多品种小批量的订单。例如在个人电脑生产线上,日本和中国的生产线的长度和员工数量都能达到1:4。作为世界工厂,大批量生产是必须的,但是为了应对未来发展,中国工厂需要具备和发展多品种小批量订单生产的能力。其对策包括:采用各种先进的制造模式,例如单元制造,可重构制造系统等。

在产品质量方面,在ODM和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制造模式中,中国方面负责质量管理,外国厂商多负责审查,特别是新产品审批。由于产品寿命周期的缩短以及普遍采用并行工程,新产品审批往往是新产品能够出货的关键因素。其对策包括有效实现设计进度和制造进度的可视化以及有效集成。

其次,在生产周期的要求上,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出货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国工厂多采用面向库存的生产,应对有紧急出货需求的订单通常比较困难。在日本,例如个人电脑制造,可以做到24小时,甚至12小时内出货。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例如在生产计划和排程上,通过多次(如一天6次)更新生产计划和排程,及时调整生产能力,来应对紧急订单;在工厂内部物流上,通过导入虚拟制造全程监控并实时模拟生产流程,以帮助现场管理人员决策和防范;应用工业工程技术等来提高生产效率等等。

PSI与物流

PSI是日本比较常用的一个名词,它涵盖了与物流直接相关的三个业务:产品采购、销售和库存。销售的预测是物流管理的起点,虽然有很多理论模型来支持预测,但是由于顾客需求的快速变化,预测的准确性往往不是太高。实践上多依据中长期的预测结果,结合短期的信息来调整预测。在某些行业由于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基于中长期计划的推动式生产,即面向库存的生产,占有很大比重。如果预测或者需求计划比较准确,采购就比较容易,通过利用JIT(准时制)、VMI(供应商管理库存)、安全库存等多种方法,降低采购成本,提高材料同时到达比率。与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类似,采购的问题在于运输网络的复杂性导致的材料到达计划的可信度不高。在全球市场中采购面临的风险还来自于全球市场中的突发因素,如地震、大规模零部件质量缺陷等。如何规避风险保证原材料的准时供应是一个难题。库存的精度依赖于预测和采购。由于预测的不精确以及采购的风险,实际操作上采用比较多的对策是基于大量的面向库存生产来消化小部分面向订单生产的不确定性,以及通过保持安全库存来应对采购的风险。

对于物流而言,PSI的三个方面都必需,并且三个方面的动态关联才是决定整个物流效率的关键所在。现行供应链管理软件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实现PSI三个业务的集成。为了让这些投资昂贵的软件真正发挥作用,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对中国大陆的工厂而言,精确把握工厂的库存、进料和出货等信息并且实时更新是一个必要条件。对于负责采购的台湾而言,精确把握物料的采购计划和到达计划,以及与国外厂商的材料信息连接是必要条件。此外,通过限制为顾客提供选择以减少供应链的多变性并提高供应链的敏捷性和效率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对策。

制造业与物流业

在行业发展上,制造业物流有别于专业物流。目前中国正在鼓励制造业外包物流业务以扩大专业物流的规模,降低物流成本并推动物流产业的发展。在这个发展方向上,中国与日本有着类似特点。依据日本物流系统协会的调查,日本企业的物流费用中,用于支付外包的比例由1996年的54%上升到2010年的68%;相应的销售额中物流成本从1996年的6.58%降低到2010年的4.79%。依据南开大学的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中国企业外包物流量在企业全部物流量的比率由2006年的58%上升到2008年的62%。对比中日的数据可以发现,中国制造业物流外包上还有发展余地。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篇8

目前, 江苏省正处于工业化的重要阶段, 江苏提出到2010年初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优势产业为支撑、关联产业集聚发展的国际制造业基地, 江苏要成为全国新型工业化的先行区和全球低成本制造业的密集区, 江苏制造业增加值在2010年末要达到1200亿元, 占全国的17%, 占全球的1.65%。针对目前的形势, 江苏乃至全国制造业的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 必须认清形势, 找准对策。

一、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中国的制造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方面, 强大的国内需求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 为了满足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 制造业的发展必须紧跟国民经济的步伐。另一方面, 国际产业的转移使得中国装备制造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 世界制造业排名第一的国家是美国, 第二是日本, 中国在2003年超过了德国, 现在位居第三。值得注意的是, 尽管美国的服务业已经超过80%, 但是它还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强的国家。可见制造业, 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始终是高于GDP的速度在增长, 它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和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制造业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较大, 主要表现在:

第一, 劳动生产率比较低, 能源消耗大。我国制造业产品技术、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研究、应用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特别是在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率、能源消耗等方面的差距更大。据统计, 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为3.82万元/人年, 约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07%、德国的556%;制造业的增加值率为26.23%, 与上述三国相比分别约低22.99、11.69和22.12个百分点。我国的制造业能源消耗大, 污染比较严重, 制造业的能耗占全国一次能耗的63%, 单位产品的能耗高出国际水平20%至30%。我国工业化正处于加速发展期, 制造业一方面缺乏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造成能源、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大, 人均能耗多。温家宝总理曾说过“中国任何一个数字, 如果除13亿就非常非常小, 如果中国一个很低的消耗乘上13亿, 那就是非常非常的大”。我们国家资源严重的不足, 尽管煤炭资源比较丰富, 但是储量也还不能够完全满足未来的需要, 石油和天然气只有世界人均储量的6%至8%。到2010年我们大量缺少石油1.2至1.7亿吨, 到2020年缺2.5至3.3亿吨。天然气2010年缺口是300亿立方米, 2020年缺口是700亿立方米;煤炭资源我们现在储量不足, 产能建设严重滞后。2010年我们可能煤炭也要缺口大概是5亿吨, 2020年缺口12亿吨。

第二, 结构不合理。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 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备的现代化。我国装备制造业占制造业的比重明显偏低, 发展严重滞后, 已带来严重后果。装备制造业普通产品总量过剩, 而体现竞争力的重大技术装备却不能满足要求。机械产品进出口逆差逐年加大, 长期以来缺乏具有工程设计、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工程公司, 致使大量附加值较高的成套装备市场不得不让给外商。

第三, 研发能力弱, 技术引进受限制。技术创新薄弱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的关键因素。我们许多产品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 做得虽然很大, 但是研发很多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比如彩色电视机, 我们的显像管都是买进的。我国主要机械产品的大部分技术依靠从国外引进, 原创性产品和技术极少;而企业又不能处理好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关系, 缺乏消化吸收及创新的资金和优秀人才, 基本停留在仿制、实现国产化的低层次阶段, 尚未形成自主开发的良性循环, 有些技术经过一段时间后还要重复引进。纵观当今世界, 各国国力的竞争, 说到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目前, 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

另外, 我国制造业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例如: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国际市场份额不高、缺乏资源整合, 小而全, 导致企业缺乏规模效益, 并且风险高, 退出门坎高。缺乏市场创新, 无法抢占世界市场份额, 无法形成新的增长点;企业管理粗放, 缺乏目标管理, 经营成本高。

二、我国制造业发展对策

1、加强人才培养, 振兴制造业发展

目前, 从总体上看, 我国制造业人才短缺,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 我国拥有1.4亿产业工人, 其中技术工人为7000万人, 据世界各国之首。但是, 我们技术工人素质状况不容乐观, 高级工只有245万人, 仅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5%, 与发达国家高级工所占比重 (40%) 差距很大。目前, 全国拥有技师100余万人, 约占技术工人总数的1.4%, 约占职工总数0.4%, 而发达国家则分别占20%和10%。高级技师全国只有7万多人, 约占技术工人总数的0.1%, 约占职工总数的0.05%。也就是说, 每1000名工人中, 只有4名技师;每10000名工人中, 只有5名高级技师。更为严重的是, 目前, 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平均年龄在52岁以上。我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发布的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近八成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本企业的技术人员“短缺”, 由于高技能人才奇缺, 不少地方出现了“月薪6000元难聘高级工”, 硕士生收入不敌高级工的现象。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关键在于人才。成为制造强国、接纳国际产业转移, 需要大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需要大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现代管理知识和能力的企业管理人才, 需要大批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工艺和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制造业需要的人才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多层次”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高、中、低相结合;软、硬件相结合;研发设计、生产工艺相结合。“全方位”包括两层含义: (1) 纵向:机械设计、制造工艺 (冷加工、热加工) 、生产管理、自动控制; (2) 横向:机床工具、热能工程、造船、车辆、汽车、仪表等等。“复合型”是指管理与技术、传统专业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 为了尽快缩短与国际制造业强国的差距, 我国对制造业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 从主要依靠动手向依靠动脑转变。大量先进设备地投入使用, 如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数控机床的应用, 使人的工作性质从体力操作劳动为主向知识、信息处理即脑力劳动为主转变。 (2) 从单一的技术能力向岗位技术迁移能力转变。岗位技术的迁移能力要求能适应岗位的调整和变换, 可上可下, 随着工作范围拓宽, 专业间业务交叉, 人员需要多方面知识与技能, 不仅要懂技术, 还要洞悉技术的发展, 加强对技术的管理。 (3) 从注重个人分工向依靠团队协作转变。传统制造业的以个人分工、独立和串行操作为主的生产方式, 逐渐向团队工作和并行生产方式为主转化。 (4) 制造业人才要更加注重服务意识。随着制造业的服务特征日趋明显, 制造业人才要按照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工作。增强制造业人才的服务意识, 不仅能增加行业利润, 而且也为制造业的延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鉴于制造业人才需求的重大变化, 要求教育观念和教育体系随之作相应的调整,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 必须注重能力培养, 即学习能力、协同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和职业技能。对制造业, 尤其要重视实际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个零实习、零实验的科技人员, 不可能做出零缺陷的产品。要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职业教育, 加大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力度。

2、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企业全面升级

制造业企业是一个集合营销、生产、研发、供应、服务等诸多环节的系统, 需要从传统管理模式中摆脱出来, 进行企业的全业务流程再造, 进行高度智能化和网络化发展, 用信息化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 加快从制造车间向制造公司的转变。每一次产业结构的升级都是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结果。以信息化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 将带动传统制造业的升级, 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制造业并不等于傻大黑粗、粗制滥造, 制造业的高端技术从某些方面讲, 并不亚于IT产业。我们不能用信息化来代替工业化, 而只能用信息化来带动、促进工业化, 提高设计、生产、流通、管理的效率, 而工业、制造业也为信息技术提供了发展基础和用武之地。

3、积极实行“引进来, 走出去”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要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产业分工调整重组的机遇, 与跨国公司合作, 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近年来, 引进来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购买技术、消化吸收、形成产能已不适应快速发展的要求。目前, 要通过技贸结合、合作生产来掌握技术, 或者让出市场, 在不影响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前提下, 实现本土化生产。走出去的目的不仅限于拓展国外市场、获取自然资源等, 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国外的技术、人力资源来提高国内母体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科技投入;经济增.西息江2京信经20长;经程协整分析财工济0[摘均衡关要系分析方]根据法时, 对间序江列苏动省学学陈态大大●增7长的有关数1988~2007据变量进行协整分析贸济飞年科技投入与经济增国经理长年与因果关系检验, 建立二者之间, 学院江管理1学, 夏的江技投入与经济增的误差修正模型, 长的长期动态均揭示江苏省科西, 江院建伟协苏[文衡关系。南昌苏2献标识码]A[文章编33南京整省

号]1009-0061 (2008) 10-0117-02001321分R&

D

投入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方面, 经济的发展需要科技发展作为内在推动力;另一方面, 科技投入的资本积累需要经济发展作为其后盾支持。近年来, 江苏省的科技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 从总体上看, 科研重点和关键技术领域基本都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 但科技投入产出水平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目前大力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新形势下, 正确认识江苏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 对于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水平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协整分析的模型和方法

协整是用于动态模型的设定、估计和检验的一种新的技术, 可用于检验经济时间序列变量水平数据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协整分析的一般步骤如下:

1、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中国制造业现状分析 篇9

工业作为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 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以及水平。制造业作为一个国家工业的主导力量,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中国制造业已经通过国际分工进入到全球价值链体系。2011年, 中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102 594亿元, 同比增长31.8%2, 按产出计算, 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 超过了美国的19.4%3, 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中国制造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也出现了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侵害员工、消费者、资源及环境等利益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以期帮助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使中国真正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一、中国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整体现状

今天, 中国制造业已经普遍意识到经营环境发生了本质的改变,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员工、政府、社会、消费者等都已经作为变量在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企业经营已经进入到多元化的环境之中。但是, 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经营准则仍是中国企业家根深蒂固的观念。当下,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往往只是停留在政府号召及企业口头承诺的基础上, 还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与西方企业相比, 中国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社会责任理念认识不清, 尤其当短期经济利益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发生冲突时, 企业往往追逐经济利益忽视社会责任。由此来看, 中国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仅仅处于起步阶段, 整体状况亟待提高。

二、中国制造业对于利益相关者的责任缺失

(一) 企业对于员工的责任缺失

1. 工作环境枯燥, 缺乏企业关爱。

自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员工发生第一起跳楼事件起, 截至2012年6月13日, 共发生15起跳楼事件, 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富士康也一度被称为“血汗工厂”。这体现出企业在结果导向的过程中, 一味追求高效率, 没有给予员工应有的关爱和尊重, 没有将员工视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财富, 员工几近变为生产机器, 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几乎全部用在了生产线上, 也因为缺少信仰及沟通而造成人文沙漠。

2. 不签劳动合同, 侵害员工权益。

为了逃避法律约束, 很多制造业企业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只是一味压榨员工剩余价值, 当遇到工伤、职业病、劳资纠纷、无故被辞退等问题时, 员工往往成为弱势群体, 成为利益被侵害的对象。近年来, 农民工工资拖欠、工伤投诉无门等现象的集中出现, 正是这一问题的有力佐证。

3. 安全事故频发、职业健康无保障。

仅仅在2012年8月27日至9月2日这段时间内, 中国就发生特别重大生产事故1起, 死亡46人;发生重大事故4起, 死亡51人;发生较大生产事故22起, 死亡91人。事故死亡人数、较大事故、重大事故同比均呈上升趋势, 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与此同时, 很多企业无视《劳动者权益保护法》, 普遍存在过度加班问题, 这与制造业的行业特点有关, 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因此, 近年来过劳死、工作时猝死、职业病等情况频发, 严重侵害了员工权益。

员工为企业创造财富, 其合法权益理应受到企业的保护。但是, 有的企业往往由于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忽视员工的利益保障, 导致员工对企业的认同程度降低, 内部凝聚力下降, 影响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 员工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 出现高离职率和高人才流失率。

(二) 企业对于消费者的责任缺失

1. 产品质量安全。

2008年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导致4名婴儿死亡, 也使品牌价值曾经高达149.07亿元的中国知名乳品企业三鹿集团宣告破产。事件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和对乳制品安全的担忧。此外, 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内的多个厂家的奶粉均检出三聚氰胺。此事件重创了中国乳企的声誉, 引起国人对于中国食品制造业的严重质疑。截至2011年, 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调查发现, 仍有7成中国民众不敢购买国产乳制品。自此之后, 食品安全危机在中国一再爆发, 如双汇瘦肉精事件、地沟油事件、毒馒头事件等等。近日, 旗下拥有“太太口服液”、“鹰牌花旗参”等知名品牌的中国上市公司———健康元药业集团又被传出使用地沟油制药的消息, 食品药品安全再度引发广泛关注。同时, 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不完全统计, 2012年上半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56713件, 根据投诉性质划分:质量问题占52.2%, 安全问题占2.0%, 共计54.2%。由此可知, 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对消费者责任缺失的主要方面。

2. 虚假广告, 侵害消费者知情权。

制造业企业中普遍存在为了追逐短期经济效益、提高销售量而虚假宣传, 致使商品宣传内容与实际质量不符, 或诱使消费者对商品的真实情况产生错误联想, 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的问题。仅仅2012年上半年, 因经营者有欺诈行为而得到加倍赔偿的投诉就有3 320件, 加倍赔偿金额达到了555万元。与2011年同期相比, 该比例呈现上升趋势。

消费者作为制造业企业产品的主要购买者, 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 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 信息不对称, 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导致消费者利益被侵害的事件层出不穷。这将直接导致消费者对于企业产生畏惧心理, 企业品牌和信誉将消失殆尽, 严重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

(三) 企业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缺失

随着制造业经济的迅猛发展, 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国家提倡企业在发展的同时, 注重生态保护, 追求绿色发展。因此, 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 用以在衡量经济增长水平的同时, 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程度, 实质上反映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然而, 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导致众多制造业企业, 尤其是非国营企业, 在利益驱使下以污染和破坏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企业的短期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势必是一种短视行为, 随着资源的枯竭及环境的持续恶化, 势必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提升对策

(一) 政府层面

1. 健全法律制度, 推进法制建设。自中国于2001年加入

世贸组织, 已经制定诸多法律法规与世界接轨。但是, 在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方面, 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 政府还应该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出台相关法律文件具体规范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形成完备的立法体系;另一方面, 还要强化制造业企业的守法行为, 加强诸如公司法、合同法、劳动法、工会法、环境法、税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的执法力度[1], 推进法制建设。

2. 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积极应对国际标准挑战。

国际通行的社会责任标准SA8000, 对中国企业, 尤其是制造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是它作为一种道德层面的要求, 在发展中国家的约束力还极其脆弱。因此, 政府应将其视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基本条件, 结合中国发展国情, 构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不断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3. 加强政府监督职能, 完善督导机制。

在当今中国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认识亟待提高、实践尚待落实的背景下, 政府作为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 应进一步加强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督导职能, 继续推进企业追求社会与企业的共赢。

(二) 企业层面

1.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树立社会责任观。

与西方国家相比, 中国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普遍淡薄。意识决定态度, 态度决定行为。因此,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必须首先牢固树立起社会责任的观念,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制造业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意识到“社会责任就是品牌”, 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及长期发展联系在一起[2], 谋求可持续发展及企业竞争力的综合提升。

2. 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自律性。

纵观中国制造业实施社会责任建设的动力来源, 具有非常明显的政府驱动特征。根据《财富》2009年中国企业责任调查, 大多数企业管理者认为, 政府的政策和指导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最重要动力[2]。虽然现在的企业决策层已经认识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但与此同时, 这些企业经营者也在关注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 或者将其视为一种公关手段, 将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作为企业推行社会责任建设的唯一动因。实际上CSR建设能为企业带来的远不止于此:企业可以与利益相关者和谐相处, 实现共赢, 推动中国制造业整体良性、有序运转, 提升整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 能够改变企业形象, 改善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 降低交易成本。虽然这些不能在短时间内带来经济效益, 但是, 长远来看, 却能提高企业的持续获利能力[3]。企业只有认识到这一点, 才能获得持久的内部驱动力, 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自律性和积极性。

(三) 公众层面

当前, 中国公众法律意识、监督意识和维权意识的薄弱大大降低了CSR建设的外部监督力度。这就要求进一步以社会公众和团体为依托, 完善中国制造业CSR建设的外部监督机制。一方面, 公众应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 提高监督和维权意识, 加强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另一方面, 积极发挥社会团体的监督作业, 比如消协、环境保护协会等, 鼓励其发挥监督职能[4]。

摘要:制造业作为中国的支柱产业, 在国民经济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发展, 中国制造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 制造业生产总值已经成为世界第一, 中国已经成为制造大国。但是, 中国制造业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上还处于初级阶段, 长期以来, 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在发展中暴露出诸多问题, 如劳工问题、生产责任事故、偷税漏税、食品药品安全等。要想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进一步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已经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对策

参考文献

[1]张菊, 宋玲, 蔡敏.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15) :77.

[2]李颖.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事件的现状及成因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1, (24) :107.

[3]崔乐.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分析[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 2007.

手机产业折射中国制造现状 篇10

中国制造业的跑马圈地时代已基本结束, 很难找到产能不过剩的领域, 手机行业也是如此, 接下来必然要进入到优胜劣汰的阶段。

“电子产品中, 苹果的iPhone和笔记本、大部分的索尼PS3和全世界绝大多数的笔记本产品, 都是‘中国制造’, 或者至少是‘中国人制造’。各种名牌和非名牌的运动鞋, 基本上也是‘中国制造’。”深圳一家手机设计公司的果姓负责人坚信自己两年前注册的代工厂具备生产高质高价产品的能力, 但他同时表示, 相比“正规军”, “山寨厂商”对于生产、流通环节更不容易把控。

“前几年, 山寨机在质量和安全性方面的确有所欠缺, 但是这些缺陷的改进, 并不需要多大的成本, 只要用心, 是不难做到的。毕竟现在联发科、展讯提供的解决方案已经十分完备。”中关村IT从业者协会某副秘书长判断, 政府主管部门一直想推动有规模的山寨机厂家逐步转变成正规的手机企业, “3.15之前, 工信部强调‘治理手机生产’就是针对那些‘一点儿心都不用’、并生产假冒伪劣手机产品的企业”。

“害群之马”的危害

数据显示, 去年中国所谓山寨手机的出货量达到了1.45亿部, 其中有一半流入国内市场, 另一半则销往东南亚等国。对此, 果先生认为, 如果不是此前“害群之马”在东南亚销售低劣手机带来的“后遗症”, “数据应该还要增加”。

关于“害群之马”,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相关人士表示, “不光手机产业, 任何用低劣产品打开国际市场的企业都直接破坏了‘中国制造’的声誉。”去年, 该人士曾参与商务部《中国制造》宣传片的推广工作。对于这部曾在CNN投放的片子, 他表示, “我们想传达的信息就是:经过30年的努力, 中国产品正在同各国的商业和文化力量携手改善全球生活质量。”

“‘害群之马’的存在导致‘中国制造’逐渐成为欧美国家关于产品质量问题的挡箭牌, ”中国社科院某学者对本刊记者表示, “在很多国家, 商品一有问题就‘指责中国’成为大家的第一反应。原因有二, 第一, 我们自身不珍惜声誉;第二, 某些短期利益受损的国家伙同媒体一起唱衰‘中国制造’。”

“做精”应对产能过剩

前述深圳手机制造商果先生认为“手机等电子产品”具备扭转“长期被扭曲的中国产品形象”的所有要素, “其一, 现有一些国外著名电子品牌大多在中国生产, 这些产品本身具备良好的‘广告效应’;其二, 撇除一些像蔡司镜头之类的‘高科技’, 现时的手机技术可以说是毫无难处, 只要用心, 以中国目前的工艺、技术水平完全可以应付。”

“工信部‘治理手机生产’, 并打击销售‘翻新机’等黑色交易市场, 对于我们这些想做大的所谓‘山寨’厂商是好事。今年以来, 我们的产品已经成功进入印尼、文莱等国, ”果先生表示, “从价格层面, 我们绝对不惧怕任何传统手机厂商。唯一可能影响我们前行的就是‘中国制造’的声誉。”

该负责人把“康柏”当做自己学习的榜样, “‘山寨’并不是国人的专利, 联发科也不是‘山寨’的始作俑者。历史上曾经有一大批PC的“山寨机”厂商, 它们高举的大旗是‘IBM兼容机’, ‘带头大哥’就是‘康柏’”。

“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 ”果先生表示, “现在中国制造业已经进入到新的阶段, 跑马圈地基本上结束了, 很难找到产能不过剩的领域, 手机行业也是如此。接下来必然要进入优胜劣汰的阶段, 如何做到不被淘汰, 只有做精。”

这位“山大王”依然强调“‘用心’是‘做精’必须要有的态度”, “用心就是要做到不企图省略步骤和中间环节, 做到实事求是, 对于欠缺的要从头补课。任何企图投机取巧的企业都要在将来加倍地为此付出代价。”

“在现行发展阶段, 一些中国手机企业喜欢‘抄近道’, 很多低劣手机由此而来。”前述社科院学者表示, “一方面, 工信部对这些企业要予以打击;另一方面, 这些企业也会被市场自然淘汰掉。”

“这需要一个过程, ”该学者表示, “比如康柏, 再比如本田、丰田等日本品牌最初也是‘山寨’起家。当时, 日本或者韩国制造在国际上就是垃圾制造的代名词, 它们的经验是,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 政府利用政策倾斜大力扶持具备竞争力的企业, 同时, 又不遗余力地打击‘违法企业’, 保护本国品牌在国际上的声誉。”

采访实录

中关村IT从业者协会某副秘书长:“如果我们不戴有色眼镜, 这几年‘中国制造’在保证低价的同时, 质量已经很好了。中国人从来不缺乏精神, 十年前, 李书福自己办厂敲敲打打造冰箱和摩托, 后来把自己买的进口轿车拆了, 照猫画虎造汽车。当年我们看吉利车的‘破烂’样子, 能相信它在几年后自己造发动机和变速箱吗?手机从业者也应如此, 维护品牌、精益求精才能让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

中国制造业现状分析 篇11

摘要:人类历史上已经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工业革命,如今我们正要迎来举世瞩目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制造2025,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分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革命。其中,供应链管理在中国制造2025中的作用无疑是不可或缺的,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制造2025也是对供应链管理过程进行优化,本文介绍了在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下对供应链运作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供应链管理;优化

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及分析

纵观人类历史,已经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起始于18世纪末,称为蒸汽机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称为电气化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一直到如今,称为电子信息时代。而如今,我们即将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这是利用信息化将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同时也是将供应链管理过程利用信息化优化的过程。

第四次工业革命起源于德国,德国工业化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依托强劲的经济实力,提出工业4.0,工业4.0也是德国应对未来竞争的总体战略方案。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是想通过打造智能工业来巩固自己在全球工业制造界的领先位置。同时,工业4.0将会对世界传统制造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是将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结合的产物。其核心是“智能”+“网络化”,它通过建立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目的,利用智能工厂领先的供应商战略和领先的市场战略实行实现生产的定制化,节约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另一方面要建立智能工厂进行智能生产,这意味着工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智能通道,工业生产将脱离人工操作全面进入智能化生产,云技术将对整个生产过程监控起来,生成大数据,并将出现的问题自动修复。这样不仅对传统供应链管理过程完美继承,而且对其过程进行了优化。

二、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是在全球工业化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以及德国提出实施工业4.0战略。中国应对这种形势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永夜发展计划。中国制造2025阐述了其总体目标为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进入制造强国行列,打造中国制造升级版。具体目标为:制造业增加值位居世界第一;主要行业产品质量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一批优势产业率先实现突破,实现又大又强;部分战略产业掌握核心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三步走”战略中国制造业将在2025年进入世界第二方阵,迈入制造强国的行列;在2035年,中国制造业将会位居第二方阵的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最终在2045年中国制造业有望进入到第一方阵,成为全球真正的制造强国。

中国制造采用三步走战略,中国制造业将在2025年进入世界第二方阵,迈入制造强国的行列,我说的中国制造2025页是这个含义;在2035年,中国制造业将会位居第二方阵的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最终在2045年中国制造业有望进入到第一方阵,成为全球真正的制造强国。虽然中国制造业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国虽然为世界工业大国,但还远远达不到世界强国的标准,目前我国的制造业处在产业链中的低端位置,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缺乏,国际知名品牌太少,信息化水平低,并且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度不够,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国和德国同为工业大国,在进行产业转变战略时有着相似之处,并且都面临着新工业革命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以产业创新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转变国内中小企业的政策思路,使得国内的中小企业充分利用政策资源;重视企业管理的能力提升。我们应充分的利用德国对于工业4.0的政策趋势,结合中国发展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中国发展最优产业创新模式。

三、中国制造2005与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就是在满足一定的消费者需求的情况下,让整个供应链成本降到最低,使供货商、仓储、制造商、配送中心与渠道商等有机的组合在一起,进行的产品制造、运输、分销和销售的一种管理方式。在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德国4.0)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将供应链管理与中国制造2025深度结合起来。在供应链运行过程中,物流、资金流和作业流都紧密围绕信息流展开,只有以准确的信息为决策依据,整个供应链才能高效运作。同时,信息也是供应链中流动最频繁、结构最复杂、变化最快的一种流,是交易、决策分析、战略计划、管理控制等的依据。可见信息流是保证供应链协调运作至关重要的因素。然而,供应链上的信息流常常发生信息延迟、信息失真、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常常会引起整个供应链运作效率的降低。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将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起来,这样可有效解决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物流信息不对称等的问题。

基于中国国情,供应链在运作中会出现库存积仓,物流缓慢,信息传递不及时等不足,这些不足造成了资源利用率低下,有违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供应链是物联网下的供应链,物联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优化企业供应链中的运输、储藏、生产、配送以及零售等环节,促进各环节工作效率的提升,对企业发展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提高供应链存储情况的准确性以及及时性,避免仓库过度挤压货物,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率;物联网技术也可以推进供应链过程中生产线自动化进程,自动识别生产所需原材料,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追踪货物生产过程出现的错误,及时更改;

在货物配送阶段,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严格控制存储,降低分发的错误率,大大提高的工作效率。最重要的一点是可提高货物服务品质,实现定制化服务,定制化服务就是按照客户的需求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智能化生产,大大减少了商品生产过剩。

四、结论

实现供应链运作过程智能化是在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必然趋势,我们要仅仅跟随这个大趋势,大力发展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工作,实现物联网技术。借鉴德国工业4.0战略,走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推动企业创新和市场拓展,走绿色低碳建设道路和优化产业结构,在中国工业大国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三步走战略,实现中国制造2025。(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许珂瑞. 物联网应用下的供应链管理发展新趋势分析[J]. 中国商贸, 2014, (29).

[2]娄宏毅. 关于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几个问题与对策思考.特区经济(11),(2006) . 218-219.

[3]胡立彪.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4年09期

[4]吕铁, 李扬帆. 德国“工业4·0”的战略意义与主要启示[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5, (3):36-39.

[5]李飒. 推动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研究[D]. 辽宁大学, 2014.

[6]哈玉涛. 供应链信息管理问题研究[D]. 大连海事大学, 2006.

[7]吴艳妮.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分析[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现状及发展 篇12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是实现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 对废旧汽车产品进行再制造是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按2008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第二条定义:“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是指把旧汽车零部件通过拆解、清洗、检测分类、再制造加工或升级改造、装配、再检测等工序后恢复到像原产品一样的技术性能和产品质量的批量化制造过程。”

2 再制造效益分析

中国汽车产业自2000年以来进入了快速成长阶段, 目前汽车年产量突破1 000万辆, 汽车保有量超过了7 000万辆。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截止至2009年末, 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达7 619万辆 (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车1 331万辆) , 2009年汽车报废量达270万辆。发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 再制造产业将成为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再制造是制造与修复、回收与利用、生产与流通的有机结合。再制造是指直接利用废旧零部件进行生产, 节省原材料, 并保留了原产品加工过程的附加值, 能最大限度地达到节省资金、节能、节材和环保效果。以汽车发动机再制造为例, 再制造与制造新品相比, 可实现节约60%的能源、70%的原材料, 降低成本50%左右, 降低排放80%以上。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的综合效益分析预测见表1。再制造有利于形成“资源-产品-废旧产品-再制造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 可以充分利用资源,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国外再制造发展模式及现状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起源于美国。据业内分析, 二战时期, 美军大量车辆用于作战, 损坏率非常高, 汽车制造和配件生产厂为满足战争需求而转产军品, 致使美国汽车零部件供应严重不足, 许多车辆因为配件缺乏无法继续使用。这就迫使一些汽车修理商不得不拆下报废车的零部件修理后继续使用, 从而逐步发展形成再制造的产业。二战结束后, 零部件再制造企业能够得以生存和快速发展, 主要得益于旧件的收集和再制造产品的加工。据此, 美国的再制造是从国防起步, 然后逐渐发展转到民用, 丰厚的利润和社会效益成为其再制造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动力。此外, 美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宽松的财税政策和法律。1989年美国的《再制造法案》通过以后, 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再制造产业的发展。

美国再制造企业运作模式如下。

a.独立的再制造公司, 根据汽车维修市场的需求生产再制造产品。

b.原制造公司组织自己产品的再制造, 产品直接进入原制造企业的备件和服务体系。

c.更多的小型再制造工厂, 他们以各种灵活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再制造服务, 面对市场竞争, 采取连锁经营和集约化的模式。例如, 美国NAPA (纳帕) 公司已经形成规模达7 000家的再制造零部件业务的连锁集团。

欧洲再制造产业主要是在汽车制造企业和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控制下发展, 大部分在原制造企业的售后服务网络中流通, 很少流向社会维修市场。

目前, 欧美回收利用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从技术标准、生产工艺、加工设备、供销和售后服务, 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 积累了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且已形成足够的规模。在再制造加工方面, 对于机械产品, 主要通过换件修理法和尺寸修理法来恢复零部件的尺寸。据统计, 美国拥有12 000多家报废汽车拆解企业, 大约有200家拆后报废汽车粉碎企业和大约20 000家零部件再制造企业。完全市场化运作的美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行业, 其中75%的报废汽车材料能够实现回收利用。在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带领下, 通过在2001年制订《未来报废汽车回收利用指南》, 明确了美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率要在2020年达到95%的目标。

4 国内再制造产业现状与差距分析

从整体上看, 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缓慢, 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无论从规模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再制造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再制造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等待我们去开发利用。我国的再制造工程虽然起步较晚, 但已受到政府重视。2005年, 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再制造。2008年3月2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的通知》 (发改办环资[2008]523号) , 选择确定了14家整车 (机) 生产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 并出台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试点期间进行再制造的汽车零部件产品范围暂定为发动机、变速器、发电机、转向器和起动机五类产品, 再制造产品不得用于新车生产。2010年5月31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 (发改办环资[2010]991号) 。2010年6月29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了《关于印发<再制造产品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工信部节[2010]303号) , 并于2010年10月15日制定了《再制造产品认定实施指南》 (工信厅节[2010]192号) 。2008年,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了“全国绿色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再制造分技术委员会”。全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联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门组织相关再制造企业抓紧进行汽车再制造标准的编制工作。

相比国外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 目前我国的再制造仍然是一个新兴产业, 尚未形成产业化发展, 在发展中会遇到诸多障碍。由于起步晚, 投入不够等原因, 存在长期发展滞后, 行业整体缺乏竞争力, 产业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a.再制造作为一个新的理念还没有被公众广泛认识, 甚至将其等同于现在的汽车大修, 各方面对发展再制造产业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 消费者一般都认为新产品比再制造产品好, 陈旧的消费观念限制了再制造产品的应用和市场占有率。

b.再制造还没有形成社会化生产体系, 没有形成再制造产品销售网络。我国地域广阔, 存在着回收半径大, 物流成本高, 造成销售成本增加的问题。此外, 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需求与再制造产品的供应之间很难保证平衡。参与企业数量少, 规模小, 支撑不了行业发展。我国再制造基础薄弱, 供给能力缺口大, 产业规模小, 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竞争力弱。

c.再制造产业体系不完整, 产品回收体系不健全, 存在零部件回收率低、回收体系混乱的问题。我国没有全国性的回收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 只有分散的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加工网络。由于缺乏报废汽车零部件回收体系, 正规回收再制造企业缺乏稳定的废旧物资供应, 导致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面临着“无米下炊”的尴尬境地, 无法获得规模效应。

d.现行法规政策在某些方面制约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 (国务院令第307号) 明确规定禁止报废的汽车整车、“五大总成”和拼装车进入市场交易或者以其他任何形式交易, 拆解的“五大总成”应当作为废金属, 交售给钢铁企业作为冶炼原料。现行的车辆管理制度, 如车辆档案登记要使用发动机号和底盘号, 也不利于再制造产品的应用。汽车再制造产品的回收、市场准入、质量标准、管理标准等方面的法规政策仍存在缺失。

5 中国汽车产业再制造发展路线分析

汽车再制造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应总结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 并结合中国国情, 从提高再制造技术水平、扩大再制造应用领域、培育再制造示范企业、规范旧件回收体系、开拓国内外市场着手, 加强法规建设, 强化政策引导, 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再制造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实现再制造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 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推进我国汽车再制造的发展,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路线见图1。

市场、社会和政府三方联动, 形成共同推动发展。制定扶植政策, 建立政府激励机制, 鼓励再制造业发展。促使再制造观念深入人心, 可持续发展思想需要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普及。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 加强国际间合作与交流, 引进国外再制造技术和管理模式, 借助国际合作途径以加速国内再制造产业的发展。

根据我国国情,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法律和法规体系。健全产业政策, 加强产业监督, 严格控制企业准入;严格产品监管, 建立再制造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监管制度;规范再制造企业行为和市场运作, 并且要鼓励、激励有条件的公司进入该领域, 使其尽快地发展成为一个对国家经济有影响的行业。

充分发挥整车 (总成) 生产厂的龙头作用, 整车 (总成) 生产厂具有较强的技术装备和较系统的工艺技术, 而且最熟悉本厂产品, 从事本厂产品的再制造, 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建立管理科学、运转协调的汽车回收物流体系, 形成汽车产品制造、使用、回收、再制造、再使用的闭环物流链。针对再制造生产的不确定性, 增加再制造生产企业数量, 减少回收物流半径, 降低企业运作风险;同时兼顾品牌保护、生产者责任及保证产品质量等要求, 采用由整车厂主导的技术推动的汽车再制造企业分布型运作模式。

加强技术创新, 逐步向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目标模式转变发展。从汽车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综合考虑其可拆解性、可回收性、可再生性。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工作, 包括废旧产品的失效分析、剩余寿命预测与评估技术、再制造产品的全寿命周期评价技术及零件表面修复系统工程的关键技术。

6 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实施效果预测

当今世界, 环保、节能、安全是汽车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环保不仅是指汽车要尽量减少尾气排放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 而且报废后的汽车能否回收和有效利用以减少对环境资源的占用和污染同样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汽车报废的处理比其他报废处理所需的资源和技术难度大得多, 这就为汽车再制造业提供了潜力巨大的市场。

2009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立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线, 目的在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保护和改善环境, 缓解现实对环境的压力, 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0年5月国家发改委会同11部门联合发出《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 从加强宏观指导力度、深化试点示范、加强关键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完善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加强宣传培训等方面来推动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2010年6月工信部下发《再制造产品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规范再制造产品生产, 引导再制造产品消费, 建立再制造产品认定制度。近期, 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编制《再制造产品目录》, 并研究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国家把再制造关键技术攻关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投入资金支持。国家强力扶持再制造产业, 推进法律法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行业标准不断完善。再制造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国家大、中型汽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蓄势待发, 再制造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将会有较快的发展。

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领域的开拓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提出:“中国特色的再制造是废旧装备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其重要特征是再制造产品质量和性能达到或超过新品”。其内涵在于再制造工程以表面工程技术为基础, 融合多种先进成型技术, 制造优于原零部件性能的再制造产品, 使零部件的摩擦磨损性能、抗疲劳和防腐蚀等多种性能得到提升。同时, 再制造工程技术能够促进先进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发展, 为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提供新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是一项具有巨大潜力的技术,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再制造工程技术, 加快创新技术的研发, 产、学、研紧密结合, 突破关键技术, 是我国再制造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主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徐滨士, 刘世参, 史佩京.再制造工程和表面工程对循环经济贡献分析[J].中国表面工程, 2006, 19 (1) :1-6.

[2]徐滨士, 刘世参, 史佩京, 等.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效益分析及对循环经济贡献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 2005, 18 (1) :1-7.

上一篇:3+1+3考核模式下一篇:中小学教室的照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