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制造2025》(通用8篇)
解读《中国制造2025》 篇1
解读《中国制造2025》
2015-07-15 12:39:00 来源:今日中国 作者:张莉
继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中国制造2025”之后,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任务、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推动“中国制造2025”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政府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根本目标在于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为到2045年将中国建成具有全球引领和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背景和意义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也是一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德国凭借强大的制造业优势依然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成为受危机影响最小的国家。德国提出的“工业4.0”被誉为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开始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并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制造业回流”,英国提出了“高价值制造业战略”,日本提出了“产业复兴计划”、法国提出了“新工业法国”等。制造业的竞争将成为未来大国竞争的关键。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也需直面这场竞争,以大国战略思维和战略布局,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大而不强”,一直是困扰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难题。虽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国,产值占全世界的20%,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超过210多种,但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电力、煤炭、建材等15个行业,技术水平普遍比国际落后5至10年,有的甚至落后20至30年。技术差距主要在于技术指标水平低、数字化技术运用低、自动化水平低等方面,即使在具有较高技术的通讯、半导体、生物医药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出口产品中,国内企业获得授权的专利数也还不足40%。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产品的附加值偏低,出口效益未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多数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在世界知名品牌中,中国产品的品牌寥寥无几,几乎没有占领发达国家市场的知名品牌。中国迫切需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出口具有中国自主品牌的产品。
中国作为一个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落后于早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发达国家也是客观必然,但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中国已建成由完整的原材料能源工业、装备工业、消费品工业、国防科技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组成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丰富的产业配套能力,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出口产品占世界总出口的比重达到12%。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出口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为19%,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25%。家电、皮革、家具、羽绒制品、陶瓷、自行车等产品占国际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这些都成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坚实基础。
推动“中国制造2025”旨在通过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中国的制造强国进程。对现阶段的中国,其战略意义尤其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顺应国际经济发展的大势。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产业结构的演进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趋势,以技术和服务为主要拉动力的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信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加速,绿色经济成为主流,中国需要加快跟进。二是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地位。国际分工已由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发展,欧美国家将加快自身“再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发挥在新技术、新产品领域的创新优势。中国需要逐步向国际分工中高端发展,谋求参与国际分工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提升。三是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国际竞争已全方位展开,围绕制造业的技术、品牌、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化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将进一步增加对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控制和主导。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唯有提升制造业的发展层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正如《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所言,中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必须放眼全球,加紧战略部署,着眼建设制造强国,固本培元,化挑战为机遇,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目标和任务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确立了更明确的目标,即中国建设制造业强国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十年,要进入世界制造强国之列;第二个十年,要进入世界强国的中等水平;第三个十年,即到2045年,要进入世界强国的领先地位,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和影响力的制造强国。第一个十年,又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到2020年,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稳固全球制造业中心地位,形成一批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优势产业;到2025年,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形成一批跨国集团和优势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明显提升。
根据行动纲领,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需完成九大任务,包括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和任务与德国“工业4.0”、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相比,重点在于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这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基础和现实条件是相符合的,并没有将目标和任务定的过于“高大上”,而是更多立足于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升。
德国与美国因为制造业本身就在中高端,国内研发技术、创新能力、资本充足度都较强,其目标和任务要明显高于中国。美国、德国的制造业发展计划,核心是“制造+信息化+服务”,具体表现为“软硬兼施”,即以软件为主导,以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提升制造业研发和生产水平;双管齐下,以制造+服务延长制造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以柔性的定制化和个性化服务将制造业与消费者直接连接;互联网+制造,以电子商务的渠道和网络信息技术将制造业与市场紧密相连。可见,德国与美国是在实现中国制造第二个甚至是第三个十年的目标和任务。因此,中国制造并不是要和德国、美国的制造业计划相比拼,而是要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走好自己的路。
九大任务可以提炼出六个关键词,这六个词相加就是“中国制造2025”的内涵,即“创新+融合+品牌+绿色+服务+国际化”。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也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内生力量,政府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为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互联网+”就是实现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推动智能制造,以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为中国制造的产品拓展营销渠道。品牌是中国商品综合品质的体现,是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方式,中国制造需要更多的品牌产品,甚至是国际品牌产品来支撑。绿色制造是中国制造的必由之路,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将逐渐被淘汰,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将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主流,将服务融入产品生产与销售过程中,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销售与售后服务,使商品与服务资源获得最优化使用,形成制造+服务的最优化效应。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利益最大化。
路径和措施
提高创新能力是“中国制造2025”的首要任务。《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明确提出,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其具体路径包括: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创新设计能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强化知识产权运用等。提高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水平,并非仅采取这些措施就能达到,关键还在于理念创新,要摒弃对传统路径的依赖,既要能够引进和利用国际先进的技术创新成果,还要重视自主创新的技术成果的推广和产业化,形成全社会鼓励创新、重视创新的氛围。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行动纲领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一言概之,就是要推动互联网+制造业,通过互联网制造业的融合,引领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物联网+工业,云计算+工业,移动互联网+工业,网络众包+工业等模式,通过互联网与工业的聚合裂变,实现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迈进。
品牌建设是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品牌是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中国制造业的品牌塑造面临三重困境:一是中国企业品牌意识不足,打造品牌的能力不够;二是中国企业品牌难以打入国际市场,难以与具有悠久历史的国际品牌抗衡;三是打入国际市场的中国品牌受到恶意打击,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利用中国品牌进行资本炒作等。《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加强品牌建设的路径,包括: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加快提升产品质量、完善质量监管体系以及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等。品牌建设包含质量和营销多个层面,只有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中以人为本,以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融入企业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与产品特色,才可能打造出被市场接受与认同的品牌。
推行绿色制造是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保障。绿色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国政府向世界承诺的减排整体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5%。对于碳排放总量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的大国而言,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唯有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绿色制造的路径包括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到202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推动绿色制造的关键是要全社会都形成绿色发展的理念,否则,发展绿色制造的企业可能会因为成本高而不去采取绿色发展模式,在市场上难以与后者竞争。因此,要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标准体系,开展绿色评价;强化绿色监管,健全节能环保法规、标准体系,加强节能环保监察,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引导所有生产者从事绿色生产。
此外,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国际化、强化工业基础、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都是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支撑。在此基础之上,行动纲领还提出了要重点发展十大领域和实施五项重点工程。十大领域分别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五项重点工程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同时,提出了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保障措施,包括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以及健全组织实施机制等。
要实现和完成“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和任务需要采取多种路径和措施,甚至各个地区都需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基础和特色采取相应的路径和措施,不能盲目趋同,一蹴而就。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国际环境之下,制定制造业发展计划,要贯通生产、流通和消费,不能将生产制造孤立于供应链体系之外,尤其是不能将重点鼓励性产业集中在某一个甚至某几个领域,否则,很可能又重复产能过剩之路,甚至形成中国制造的产量第一,但市场需求却不高的局面。所以,在各地执行《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时,还是要鼓励特色发展,创新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更要避免在国际市场低价倾销,自相残杀。推进《中国制造2025》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市场主体乃至各个领域的共同努力。
解读《中国制造2025》 篇2
宏伟蓝图
实施《中国制造2025》, 建设世界制造强国, 是我们吸取错失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 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选择。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推动制造业跨越发展, 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需要。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 是实现经济稳增长、调结构、提质增效的客观要求。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新的阶段
党的十八大提出, 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作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主导力量, 我国制造业肩负着由大变强的新历史使命。
一、我国制造业国际地位大幅提升, 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
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部分关键领域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三、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 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四、工业资源能源消耗强度逐步降低, 绿色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五、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工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
形势和环境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 将给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带来深刻变革
二、全球产业格局重大调整, 国际贸易规则正在重构, 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严峻的外部形势
此外,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强化与全球贸易规则重构相交织, 我国也将面临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新挑战。一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强化。近年来, 我国成为遭受贸易救济调查最严重国家, 2014年上半年的涉案金额52.9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36%。可以预见, 未来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摩擦将更为激烈, 对我国制成品出口将造成不利影响。二是全球贸易规则也处于重构过程。美国极力推动打造跨太平洋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 (TPP) , 在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劳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高门槛, 将进一步削弱我国工业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 也将影响我国工业实施的“走出去”战略。此外, 美国推动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 (TTIP) , 美欧双方互相降低非关税壁垒, 统一各类认证等监管标准, 也将挑战我国参与的金砖国家准贸易联盟。全球贸易投资秩序的重建, 可能对国内贸易投资产生替代效应, 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压力将会增大。
三、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资源环境和要素成本约束日益趋紧, 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四、国家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 内需潜力和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为制造业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任务艰巨
经过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 我国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 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 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 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未来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紧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主创新能力弱, 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 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就, 专利申请数量大幅上升, 2014年我国授权的发明专利共计23.3万件, 连续4年位居世界首位。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大量的关键零部件、系统软件和高端装备基本都依赖进口。例如, 2013年, 我国80%的芯片都依赖进口, 进口总额达到了2313亿美元, 同比增长了20.5%, 进口额超过了原油, 是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制造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活动不够活跃, 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不足, 是缺乏重大突破性、颠覆性创新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 我国基础研究比例不足5%, 仅仅是发达国家比例的1/4。原隶属于各工业部门的院所改制为企业之后, 更多的资金、人力和管理开始从共性技术领域转到应用技术和商业化领域, 不再从事共性技术的研发, 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主体弱化。同时, 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拥有不同的评价机制和利益导向, 各自创新活动的目的严重分化, 科研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 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由于创新能力不强, 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尚处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制造—加工—组装”环节。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 推动我国制造业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
二、产品档次不高, 缺乏世界知名品牌和跨国企业
我国制造业竞争力不强, 缺乏世界知名品牌, 领军企业发展不足, 在有些国家和地区, “中国制造”已成为质量低劣的代名词, 严重损害了国家信誉和形象。首先, 我国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整体水平不高。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率高达10%, 出口商品长期处于国外通报召回问题产品数量首位, 制造业每年直接质量损失超过2000亿元, 间接损失超过万亿元。以玩具生产为例, 从2013年7月到2014年6月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全面实施一年来, 欧盟RAPEX通报、召回中国大陆制造、出口到欧盟国家的玩具产品共498起, 每月都有20起以上中国大陆产玩具因质量安全问题被欧盟RAPEX通报/召回。其次, 我国企业在品牌设计、品牌建设和品牌维护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 品牌化展滞后。2014年, 在世界品牌500强中, 我国内地仅有29个品牌入选, 远低于美国、法国和日本。第三, 标准体系整体水平不高。据统计, 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占比不到0.5%, 标准更新速度缓慢, “标龄”高出德、美、英、日等发达国家1倍以上。第四, 我国行业领军企业发展水平与我国的制造业大国地位也很不相称。2013年,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34.3万家, 工业增加值达到21.07万亿元, 居全球第一, 但中国大陆地区进入“世界500强”的工业企业仅36家, 领军企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要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的名牌产品, 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 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质量转变。
三、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 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我国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导致资源能源需求强劲,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而且, 一些地方和企业单纯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 造成能源资源利用率偏低和环境污染严重。据英国BP公司统计, 我国单位GDP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9倍、美国的2.4倍、日本的3.65倍, 同时高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资源与环境成本低廉, 资源与环境价值未能得到体现, 市场机制难以发挥合理配置资源环境要素的基础性作用。环境监管不力与违法成本偏低也是诱发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2013年全国平均霾日数为35.9天, 为1961年以来最多, 华北中南部至江南北部的大部分地区雾和霾日数范围为50~100天, 部分地区超过100天。《2013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 我国地下水质为较差和极差的占比合计约60%。要大力研发应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 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 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 能力建成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推进资源利用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
四、产业结构不合理, 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长期以来, 我国制造业发展主要依靠要素低成本优势、通过引进技术和管理迅速形成生产力来实现规模扩张, 依靠投资进行拉动, 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工业发展尚缺乏统筹协调, 区域产业发展同质化问题严重。在产业结构方面, 我国制造业中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 技术密集型产业偏低, 钢铁、电解铝、平板玻璃、水泥等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 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也开始出现产能利用不足。据统计, 2014年中国有24座新增高炉投入运行, 年设计产能为3500万吨, 产能仍将持续被增强。但是目前在建、拟建生产线仍有30-40条, 新产能仍以10%的幅度递增。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主要停留在批发零售、运输仓储等低端服务领域, 许多关键领域自主研发能力不强, 直接影响到向服务转型的程度和效果。在集群发展方面, 部分传统行业集中度相对偏低, 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水平不高, 工业发展尚缺乏“全国一盘棋”的统筹协调机制。要推进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优化制造业布局, 逐步化解产能过剩, 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 推动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服务化方向转变。
五、信息化水平不高, 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
两化深度融合是建设制造强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转变发展方式注的重要动力, 是打造工业竞争新优势, 在向工业化迈进的过程中抢占先机的重要条件。不过, 我国的信息化水平仍然不高, 两化融合仍有巨大潜力可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水平仍然滞后于发达国家。2012年我国网络就绪度指数 (NRI指数) 为4.03, 低于美、日、德、韩等国, 由51位下滑至2013年的58位。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的意愿偏低, 大部分地区和行业仍处于以初级或局部应用为主的阶段, 且不同地区、行业及不同规模企业间信息化水平差距明显。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的高端核心工业软件主要依赖进口, 信息化与信息安全相关领域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目前, 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开始步入制造业与信息技术全面综合集成, 以数字化、网络化应用为特点的新阶段。例如, 德国的制造水平、信息化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已经开始推进工业4.0战略。而按照德国的划分标准, 我国工业企业整体处于2.0的水平, 需要补上从工业2.0到3.0的差距, 才能实现4.0的方向发展。要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 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 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推动我国制造模式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六、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 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
提高产业国际化程度、鼓励企业“走出去”是我国制造业发展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全面建设制造强国, 实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路径。据商务部公布的数字, 2013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量达到1078亿美元, 比2002年增长了近40倍, 境外中资企业数超过2.5万家。不过, 我国的工业企业“走出去”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投资规模上, 我国对外投资的存量只占世界的2.5%, 相当于美国的10%左右, 中国的海外净资产相当于日本的一半左右。产业类型上, 主要集中在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等能源资源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许多企业欠缺对外投资的长期发展战略与人才储备, 缺乏大型投资管理和大型资本运作管理等方面的经验, 对国际市场变化做出的反应也相对滞后。同时, 中国本土企业对各个东道国的投资环境、法律体系、文化底蕴、外商投资政策点等总体上缺少深入了解, 投资风险。另有一项统计显示, 我国海外矿业收购失败率高达70%-80%, 显示出我国在提高产业国际化程度、提升全球化经营能力等方面任重道远。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 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 推动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 引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推动我国制造业国际地位进一步跃升。
总体上看, 建设制造强国的任务艰巨而紧迫, 如能加快推进, 就能推动我国制造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如果行动迟缓, 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承载, 而且会错失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必须积极创造有利条件, 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 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 加快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转变。
总体要求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 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二是坚持质量为先, 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内核。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 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
四是坚持结构优化, 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突出重点。
五是坚持人才为本, 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前提。
“三步走”战略
一、对制造强国的基本认识
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强”、“弱”是与他国比较而言的, 是相对的, 因此对于制造强国的判断应突出与其他国家相比较的优势。纵观美欧等发达国家的强国之路可以看出, 具备规模雄厚、结构优化、技术创新能力强、发展质量好、产业链国际主导地位突出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繁荣及国家安全的基础。
(一) 制造强国的基本内涵
目前国内外对于“制造强国”的概念和内涵没有统一的描述。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工业发达国家进行梳理和研究, 大致上可以将“制造强国”的内涵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规模和效益并举。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公认的制造强国的发展历程来看, 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制造业规模日趋壮大, 产业质量不断提高。二是具有较高国际分工中地位。当今多数制造强国中, 高技术产业和服务型制造占比较高, 在国际分工中大多处于产业链高端地位, 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其拥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不论是既有的制造强国, 还是具有后发优势的“潜在”强国, 都要求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制造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发展, 保持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 制造强国的主要特征
现有的制造强国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拥有雄厚的产业规模。反映了制造业发展的实力基础, 表现为产业规模较大、具有成熟健全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有相当比重。二是优化的产业结构。反映了产业间的合理结构, 各产业之间和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密切联系, 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基础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水平较高、拥有众多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企业。三是良好的质量效益。体现了制造业发展质量和国际地位, 表现为制造业生产技术水平世界领先、产品质量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创造价值高、占据价值链高端环节等。四是持续的发展能力。体现高端化发展能力和长期发展潜力, 表现为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
二、提出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的主要依据
《中国制造2025》结合我国制造业发展实际和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根本要求, 提出实施“三步走”战略, 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基于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基本认识。
二是基于对世界制造强国发展水平的总体研判。
三是基于对我国制造强国进程的前瞻预测。
三、中国制造“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内容
《中国制造2025》对构成制造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具体指标进行逐项的发展目标预测, 将建设制造强国的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到2025年, 综合指数接近德国、日本实现工业化时的制造强国水平, 基本实现工业化, 中国制造业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在创新能力、全员劳动生产率、两化融合、绿色发展等方面迈上新台阶, 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 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阶段, 到2035年, 综合指数达到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前列国家的水平, 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在创新驱动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 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
第三阶段, 到2045年, 乃至建国一百周年时, 综合指数率略高于第二方阵国家的水平, 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一方阵, 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 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主要目标
经研究, 《中国制造2025》采用了创新能力、质量效益、两化融合、绿色发展4大类共12项指标。
二、主要规划目标
(一) 体现创新能力的指标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核心, 是实现我国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 加快推动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举措。《中国制造2025》提出, 到2020年掌握一批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 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到2025年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从定量指标看, 确定了两个目标任务:
一是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与国际具有可比性, 该指标的预测, 使用OECD的统计数据。未来十年, 以OECD统计的1999-2012年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年均增速5.9%进行测算, 2020年和2025年指标将分别达到1.26%和1.68%。
二是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据统计, 2006-2013年, 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从0.16件增加到0.36件, 年均增长12.4%, 平均每年增加约0.029件。未来十年, 按照12.4%的年均增速测算, 2020和2025年指标分别达到0.83件和1.48件;按照年均增加0.029 (件) 测算, 2020和2025年分别达到0.57件和0.71件。为提高指标预测的准确性, 取两者均值, 2020和2025年指标分别达到0.70件和1.10件。
(二) 体现质量效益的指标
工业发展质量效益指标主要包括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制造业增加值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三个指标。
一是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该指标为国内独创, 是反映我国制造业质量整体水平的经济技术综合指标, 由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两个方面6个维度12项具体指标计算得出。未来10年, 预计国际市场需求不足的局面难有根本改观, 传统低端产业竞争优势走弱不可避免, 质量竞争力将继续保持中低增长速度, 为此以年均增长0.19分 (2010-2013年平均增长0.19分) 计算, 2020年和2025年分别达到84.5分和85.5分。
二是制造业增加值率。受世界金融及经济危机影响,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2008-2011年下降速度较快, 近两年来开始止跌回稳。从2012年情况看, 发达国家一般在35%以上, 美国、德国、日本甚至超过45%, 我国仅为其一半左右。未来十年, 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重化工业和加工贸易比重降低, 制造业将逐步向价值链高端提升, 预计“十三五”期间制造业增加值率将走出低谷期, 2020年比2015年提高2个百分点, 到2025年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
三是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我国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但增速远远高于仅为0.5%-2%的美、日、德等发达经济体。未来十年,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进入新常态, 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将逐步放缓, 而制造业就业人口规模将相对稳定并突出结构优化, 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与制造业增加值变化正相关并略高于后者增长速度。预计“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 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分别为7.5%和6.5%左右。
(三) 体现两化融合的指标
未来十年, 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 两化融合迈上新台阶, 宽带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关键工序制造装备数控化在规上企业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 宽带用户数。“十三五”期间,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发展目标, 2020年我国固定宽带接入用户将达到4亿户, 其中家庭宽带用户约3.3亿户, 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将超过70%。“十四五”期间, 我国固定宽带发展进入缓慢增长的饱和阶段, 预计宽带用户年均净增规模在1100万, 据此估算2025年我国固定宽带接入用户将达到4.8亿户, 其中家庭宽带用户将达到3.9亿户, 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82%, 达到发达国家当前的平均发展水平。
其次,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参照2011-2014年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年均增加3.1个百分点, 并遵循指标超过60%增速将放缓的普遍规律, 预计“十三五”期间,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年均增加2.7个百分点, “十四五”期间,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年均增加2.4个百分点, 2020年和2025年指标将分别达到72%和84%。
(四) 体现绿色发展的指标
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工业, 难点也在工业。由于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70%以上, 工业排放污染是我国污染的主要来源。《中国制造2025》提出, 到2025年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制造2025》还确定了4个定量指标, 即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020年和2025年分别较“十二五”末降低18%和34%;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2%和4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降低23%和4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十二五”末的65%分别提高到73%和79%。
三、实现规划目标的保障措施
《中国制造2025》规划期限长, 且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我国经济也处于快速发展之后的转型期, 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 为促进《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实现, 必须加大政策支持, 加强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与调整。
一是加强组织实施保障。成立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组长的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 统筹推进《中国制造2025》各项战略任务实施。设立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 为规划实施提供持续的、高水平的决策咨询。
二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规划提出了深化体质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等保障措施, 通过制定部门分工, 落实责任, 加强督促检查, 推动规划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
三是加强监测评估。建立《中国制造2025》第三方评价机制, 利用社会智库、企业智库等第三方机构, 定期发布《中国制造2025》实施进展, 推动公民广泛参与实施和监督, 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权威解读《中国制造2025》 篇3
2015年5月,国务院颁发了《中国制造2025》(以下简称《2025》),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就《2025》出台的背景、具体内容和影响,《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了《2025》规划起草组组长、规划编制负责人、时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苏波。在完成编制该规划后,2015年3月,苏波调任中纪委统战部纪检组组长。
从《2020》到《2025》
中国新闻周刊:《2025》在发布后引起了国内外的很多关注。你领导了这一规划编制的全过程,你对规划怎么定位?
苏波:编制《2025》,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高度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它立足于我国制造业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快速发展形成的雄厚基础和完整体系,提出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奋斗,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新闻周刊:编制《2025》的设想是如何提出的?经历了什么样的决策过程?
苏波:《2025》的编制源于一项重大课题研究。2013年初,为进一步理清国家四化目标中“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基本内涵,加快新时期重大技术装备的发展,工信部和中国工程院拟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因研究中涉及产品质量品牌建设和标准制定等,请国家质检总局也参与进来,组成了由中国工程院、工信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共同研究的《制造强国战略研究》课题组,周济、朱高峰任组长,干勇、邬贺铨、苏波、柳百成、吴澄任副组长,动员了50多位院士和100多位专家参加。
当时专家组对问题的分析已经比较透彻了,对我们工业发展的阶段以及在国际上处于什么位置,有详细的指标分析。作为课题组副组长,我自己参加了历次中间成果讨论,当时工信部也在研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后西方国家再工业化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我国工业的影响问题,我国制造业发展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必须有新战略、新思路,需要一个战略规划。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应该在这一过程中承担重要角色。
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编制一个《制造业强国规划》,而三部门正在开展的课题研究,为制定这份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在中间成果讨论会上,我代表工信部提出要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制制造业强国发展规划的建议,得到了院士、专家和工程院领导的一致赞成。
2013年11月,就《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国工程院向国务院上报了书面报告。在报告中,对编制《制造业强国发展规划》和成立国务院领导小组提出了建议,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审阅了报告,马凯副总理作了重要批示。
2014年1月7日,马凯率相关部委领导赴中国工程院,听取周济代表三部门关于研究成果的汇报。在这次汇报中,马凯决定:一、同意着手制定《2025》,明确由工信部牵头,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质检总局和工程院等部门共同完成;二、同意成立国务院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以统筹推进强国建设。
中国新闻周刊:《2025》的编制,从规划编制到审定发布,主要经历了哪些过程?
苏波:按照马凯2014年1月7日的指示,工信部成立了以苏波为组长,相关部委司局、工信部相关司局及院所人员组成的规划起草组,启动编制工作。马凯始终关注规划的制定。在2014年1月7日听取工程院汇报时,他就建议把研究报告提出的第一阶段目标年份由2020年改为2025年,为规划名称《2025》奠定了基础。
2014年9月10日,马凯听取工信部关于规划第四稿的汇报,他指出,规划不是政治宣言,要有前瞻性、战略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做到目标宏伟、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抓手实在。他说:“发展中国制造业,重点是重大技术装备。”并就原来五大部分的内容修改提出明确意见。
在起草期间,工信部先后召开十余次座谈会,分别听取各省、市、区意见,两次征求国家20多个有关部委意见,征求30多个地方工信部门、20多个协会学会、100多家中央和地方骨干企业、科研院所意见,两次征求课题组50多位院士和100多位专家、学者的意见。2015年1月13日,马凯在中南海召开国务院专题会议,听取工信部关于《2025》第10稿汇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23个部门的领导与会,并就规划提出了修改意见。马凯提出将原“战略任务”和“重点发展领域”两部分整合,规划总体框架由五大部分合并为目前的四大部分。
按照马凯的要求,我们又一次征求国务院各部门意见,对文稿进行全面调整、充实和修改,并按照国务院要求,请专家对《2025》进行评审。2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路甬祥院士主持评审会,到会院士、专家对《2025》给予充分肯定。
3月12日,《2025》文本在会签23个部委后正式上报国务院。3月2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2025》,李克强、张高丽、刘延东、汪洋、马凯等国务院领导及各部委对《2025》规划给予高度肯定,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
“三步走”
中国新闻周刊:在编制《2025》时,主要考虑了哪些背景?
苏波:当时提出要编制强国建设规划,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这是应对新一轮工业革命和西方强国“再工业化”的战略举措。金融危机后,西方工业大国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以期保持在高端制造领域的优势地位。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正在引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的产生和加速更迭。中国作为制造业第一大国,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不断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
二、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支撑。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
三、我国已具备建设制造强国的基础和条件。经过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已建成全球门类最为齐全的完整工业体系。《纽约时报》今年1月4日的调查称,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供应链条。多年的发展使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轨道交通装备、发电和输变电装备、航天装备、通信装备、工程机械等一批产品具有全球竞争优势。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实力,已进入仅次于美国、德国、日本之后的第三阵营。
中国新闻周刊:《2025》这个名称,跟传统的规划不太一样,这个名称的选择有什么考虑?
苏波:关于规划的名称,曾有不同考虑,但最终建议用《2025》,认为其不仅简洁、明了、寓意清晰,还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一、特殊性。本规划不同于每个五年编制的许多常规性发展规划,它不仅担负着未来十年制造业发展的传统性任务,还是制造业强国建设的总体蓝图。二、阶段性。本规划要分阶段实施,2025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定名《2025》体现本规划的实施时段,与下一步的2035、2045形成阶梯式发展。三、时代性。德国工业4.0提出了新时期工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图,而应对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是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重大任务,必须有清晰、全面、完整的发展战略,《2025》体现了这一时代性要求。
中国新闻周刊:公众现在也比较关注德国工业4.0。《2025》与其有什么不同?
苏波:二者均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针对制造业发展提出的一个战略举措。二者的不同主要表现为:一、发展阶段不同。德国是工业强国,具有强大的技术基础,所以它可以直接实施工业4.0,在两化融合、“互联网+”方面具有优势。我国是在工业2.0、3.0和4.0发展阶段推动实施4.0,既要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要实现高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任务比德国实现工业4.0更加复杂,更加艰巨。二、规划内容不同。德国工业4.0就是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制定的规划,《2025》从始至终贯穿着应对科技革命、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任务和措施,但它还要兼顾规模庞大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由2.0、3.0向4.0迈进。三、规划制定及实施体系不同。德国工业4.0主要由相关技术研究机构、战略咨询机构和企业研究人员发起并研究完成,主要体现产业界的意图。《2025》是我国政府牵头,会同产业界共同制定,体现国家战略意图。规划的实施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和必要的政策支持作用。
中国新闻周刊:《2025》是十年规划,为什么要在目标中提出第二个十年和第三个十年的目标?
苏波:建设制造强国是有力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选择,是制定《2025》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三十年,有一个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问题。目前,美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强国,列第一阵营,德国、日本列世界制造强国第二阵营;中国、英国、法国、韩国等列第三阵营。按照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5年缩小差距,重点突破,进入第二阵营,迈入制造业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巩固地位,提升层次,站在世界制造强国第二阵营前列,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创新引领,实现跨越,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总体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但如果不描述三步走架构和后两个十年的目标,那就无法体现编制强国规划的总体设想,《2025》作为总体规划的第一步就缺乏依存的整体,因而就无法呈现强国战略的完整蓝图,进而会削弱《2025》规划的影响力和实施效力。
核心是装备制造业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制定了《2025》,一些制造业强国也出台了相应的规划,怎么能保证中国经过30年发展,就能赶上世界最先进水平?
苏波: 我国用六十年走过了工业发达国家二百多年的历程,但我们仍处于追赶和跨越阶段,如果说“入世”之前,我们与最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可能有30步。这十年他们进了10步,但是我们进了20步,差距从原来的30步缩短到20步了。如果我们用三个十年,来缩短与发达国家这最后20步差距,我们就能在一些领域不断接近甚至超越西方发达国家,走到世界前列,高铁装备、电力装备领域就是例证。在这方面,我们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中国新闻周刊:十大重点发展领域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主要是重大技术装备?
苏波:对轻工、纺织、冶金、石化、建材、医药及普通机械制造等量大面广、市场化程度高的领域,主要靠行业自身去竞争发展。而对一些重要领域,则需要在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发展。这十大重点领域的确定,是工信部结合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及与国外差距,该产业对满足我国重大工程建设需求的重要性、紧迫性,其产业发展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带动性等因素提出的,同时也是在深入研究高端产业发展与建设制造强国指标充分衔接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比如,尽管我国已在通信装备、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发电和输变电设备等方面具有了较强国际竞争力,但与美、德、日等制造强国比,我国综合实力仍然不强。又比如,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我国均为第一制造和消费大国,但核心关键技术和零部件仍然受制于人。
至于十大重点领域为什么主要是重大技术装备的问题,这是因为重大技术装备是制造业中制造最为复杂,工艺、技术、材料要求最高,最能体现制造技术水平和国家实力的领域。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强大,核心是重大技术装备实力的强大。马凯副总理在听取工信部关于《2025》汇报时,明确指出:“发展制造业,重大技术装备是重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李克强总理在6月15日视察工信部时说:“我认为,《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做大做强中国装备。”习近平总书记7月17日在吉林调研时也说:“要把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
中国新闻周刊:实施《2025》这样一个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政策保障,在规划制定中对此有些什么考虑?怎么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苏波:在《2025》征求意见时,对“战略支撑与保障”部分怎么把握,确实有一些不同意见。有些人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了,应该主要由市场自由发展推动制造业结构调整,政府不应过多介入。但大多数人认为,作为强国建设的重大部署,在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政府也要发挥组织、协调、政策制定和引导的作用。为此,规划制定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等8个方面的保障措施,明确了23个部门的分工和责任。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已经成立,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任组长,国务院23个部门是小组成员。7月2日,马凯副总理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对下一阶段落实《中国制造2025》规划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工信部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规划还明确设立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研究制造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对制造业重大决策提供咨询评估。
中国新闻周刊:落实这个庞大的工程,有一些什么重要抓手?
解读《中国制造2025》 篇4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更多依靠中国品牌”,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从而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这一提法,对于正在大力推进的质量品牌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是在形势分析中明确指出“质量水平不高,世界知名品牌匮乏”是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重要表现,也是制造强国必须突破的瓶颈,从而为《中国制造2025》质量品牌建设的战略目标、任务、路径措施提供了实证基础。
二是将质量品牌建设作为建设“制造强国”几大战略任务之一,从而从国家层面确立了“质量品牌建设”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无疑将极大调动全社会的质量品牌创建热情,推动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为指导思想的品牌建设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向纵深发展。
三是作为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从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加快提升产品质量、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推进品牌建设等方面对质量品牌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为质量品牌建设指明了方向和工作着力点,为树立中国品牌的良好形象提供了具体、可靠、操作性强的思路、方法和路径。
在《中国制造2025》20字的指导方针中,“质量为先、创新驱动”放在突出位置,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的双轮驱动战略。
“质量为先”具有深刻内涵,从广义讲,这是与我国经济转型,从追求速度规模转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促进制造业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的目标高度一致的.质量是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大力实施“质量为先”战略对于建成制造强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特定的含义上讲,“质量为先”就是要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特别是突出了品牌建设的内涵,质量是品牌创建的基础和关键。从产品到品牌,必须以“质量为先”实现质的转变。
当前形势下,贯彻“质量为先”的方针,首先要增强企业质量品牌意识,引导企业坚定不移地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二是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部署,扎实做好构建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打造区域品牌,建立品牌文化,树立品牌消费理念,开展品牌价值评价,推进品牌国际化进程,加大品牌宣传推广等各项工作,使质量品牌建设落到实处。
纺织行业品牌建设在制造业中起步很早,早在90年代初就提出了“三名战略”,也涌现了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品牌及品牌企业。但总体看,品牌发展还很不平衡,还缺少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强势品牌,企业的品牌建设还存在两个突出问题:
一是品牌意识尚待加强,特别是上游企业普遍认为品牌建设是终端企业的事儿,对创建品牌重视不够;企业的品牌创建也往往局限在少数部门,各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配合协调,尚没有形成全员品牌意识。另一方面则是缺少品牌建设方法。
按照《中国制造2025》“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的总体要求,中纺联品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将在继续巩固、完善已开展的品牌工作基础上,继续推进行业品牌建设:
中国制造2025心得体会 篇5
2015年7月14日,工信部XX博士为我们详细解读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现就XX博士的解读,谈谈我对《中国制造2025》的理解认识。
一、总体认识
近十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规模大幅提升,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如今,全球正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以及新兴市场国家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新阵地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双重挑战。为了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中国制造2025》重大部署。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世界制造强国,是我们吸取错失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选择。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的核心是变革,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迭代更新。《中国制造2025》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重大技术装备需求为目标的指导思想,正是为了适应新常态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下面我将从人才建设和质量和品牌建设两个具体方面谈谈我对《中国制造2025》的认识。
二、人才建设
在实现制造强国的道路上,人才为本是核心。XX教授在解读《中国制造2025》时,强调要以人才为本,打造创新型人才、技术技能人才和企业家人才三支人才队伍,这也是我非常认同的。只有健全完善中国制造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为推动中国制造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提供人才保障。
与制造业发展要求相比,我国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制造业人才培养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制造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制造业人才总量短缺,结构不合理,领军人才匮乏;二是制造业人才培养投入总体不足,培养培训机构能力建设滞后,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三是对制造业人才的认识仍有偏差,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的观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企业职工和青年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不高,制造业人才仍然面临发展渠道窄、待遇偏低等问题,人才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面对制造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供支撑,从根本上解决制造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有如下推进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一,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二,以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性人才为重点,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先进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制造业人才培养计划;三,以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为核心,依托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开展校企合作,强化技能培训;四,加强制造业人才需求预测,建设信息化平台;五,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六,选拔优秀人才赴国外培训,加大制造业引智力度。
三、质量和品牌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质量和品牌已经成为制造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信誉和形象。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质量与品牌代表着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代表着市场竞争力。
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发展品牌文化是制造业发展的方向。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的过程中,文化起到一个促进作用。过去给别人的中国制造是低档品的印象,不仅需要在政策、技术、标准层面改进,而且要从工业文化方面改变世界对中国制造的看法。在工业文化中,品牌文化是一个重要部分。目前我国,制造业品牌建设与制造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相比较明显滞后。知名品牌数量及影响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与制造大国的地位、制造强国的需要极不相称。多数企业市场营销和战略管理能力弱,缺乏面对国际竞争的经验。
《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品牌管理咨询、市场推广等服务。健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管理制度。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品牌文化,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树立品牌消费理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加速我国品牌价值评价国际化进程,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加大中国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树立中国制造品牌良好形象。
品牌文化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品牌中的凝结,是文化特质在品牌中的沉积,是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的高度融合。另外,品牌管理本身是一项社会性活动,它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为保障,通过激励机制、团队精神等有效手段去实现,因而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品牌文化一旦在消费者心目中注册,它所代表的功能和利益与消费者认同的价值产生共鸣,就会将无形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有形的品牌价值,把文化财富转化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使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品牌文化在带来企业利润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四、总结
解读《中国制造2025》 篇6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巡视员王继平指出,必须把制造业人才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人才在制造强国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人才培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我国高等学校本科工科类专业点约1.6万个,工科类专业本科在校生525万人、研究生在校生69万人;高等职业学校制造大类专业点数约6000个,在校生13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点约1.1万个,在校生186万人。
王继平指出,目前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源结构逐步优化,制造业人才聚集高地初步形成,制造业人才发展环境逐渐改善。
王继平表示,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制造业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二是制造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三是企业在制造业人才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四是制造业生产一线职工,特别是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整体较低、发展通道不畅。
为此,《指南》列出了7部分的重点任务:一是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改革,二是加快实现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三是提升与先进制造业相适应的关键能力和素质,四是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五是造就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六是建设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七是优化制造业人才发展环境。
据悉,《指南》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配套文件,是1+X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制造业人才发展、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证的重要举措。
“中国制造2025”的基石 篇7
5月1日,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对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贡献给予崇高评价, 对劳动和创造的价值给予充分肯定。习总书记说到:“今天, 伟大的事业呼唤着我们, 庄严的使命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勤奋劳动、扎实工作, 锐意进取、勇于创造,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上再创新的业绩, 以劳动托起中国梦。”5月10日, 李克强总理对第一届职业教育活动周作出批示, 批示指出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5月19日, 《中国制造2025》应运而生, 而一技傍身的高素质劳动大军正是中国制造强国梦的筑梦人。
这是属于创造的时代, 拿起厚重而锋利的冲锋锯时候, 你的灵魂仿佛与百万年前那个举起木棒的先祖相连。这, 就是工程师 (也就是我们国家所说的工人) 。从古至今, 工程师往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群体, 动力则来自于改造这个世界的不安分。造船大师让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瓦特实现了动力升级, 珍妮则让纺织交由机器完成;工程师出生的乔布斯及他身后的一群技术人才用他的苹果梦改变了世界, 硅谷的工程师让世界互联成为了可能, 领先于世界的工程师队伍正把德国推向工业4.0这一工业金字塔的顶端。
正如上文所说, “中国制造2025”也需要一大批领军人物和更加庞大的技术工人群体。然而事实证明, 这些人目前中国还比较少。
从我国技术人才的培养现状来看,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社会浮躁这一副产品也随之而来。全社会的目光都集中在贸易、金融等流通领域, 逐渐轻视实体经济的发展。企业家们更乐于通过炒股、炒房、炒期货获取财富, 年轻人则更愿意接受白领、金领、公务员这样的称谓。社会观念转型及经济结构的变化, 使得高技能人才严重缺失。
掘金·中国制造2025 篇8
2014年以来由工信部牵头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质检总局、工程院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联合编制了“中国制造2025”,2015年5月19号由国务院正式发布。这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述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也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行动纲领。
在“中国制造2025”文件中对汽车领域具体核心的政策描述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明确新能源升级技术线路
“中国制造2025”文件指出,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这对燃料电池的技术线路更为强化。目前主要是强化电动车的产品突破,实际的技术线路在乘用车中包含插电混动和电动两个方向,而2025的燃料电池的产业定位很高,是在诸多领域的产业突破。尤其是从燃料电池的应用面看,汽车、备用电源、深海潜器等燃料电池通用化技术研究也是以汽车为突破的前沿,汽车的产业优势能为新的动力能源领域突破提供前瞻的指导。
厘清智能汽车概念
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这是多维度的发展概念。国内在智能化和互联网的概念上仍不清晰,许多互联网公司都说要发展智能汽车,但许多互联网公司与汽车企业进行的互联网+合作实际是信息化的角度合作较多,而车辆智能化的合作不多。工信部解读中提出,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化决策、自动化控制功能,使车辆与外部节点间实现信息共享与控制协同,实现“零伤亡、零拥堵”,达到安全、高效、节能行驶的下一代汽车。车辆的物联网体系的智能化是需要车企更多靠自己的设计能力为主去发展。
美国近几年的再工业化政策强调传统产业的重要性,美国的制造成本已经相对较低,很多美国造的汽车流向中国;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也在模仿中国的发展而承接低端制造业,我们很被动。但我们的优势是产业链的体系性优势和高素质的人才体系的优势。因此发展汽车等具有综合性的最大的民用消费品是工业化发展的最大机会,抓住未来汽车行业的国际化竞争力也会有巨大的工业体系能力提升。
汽车工业走出去是重点
此次政策明确了不同产业的发展重点,修订钢铁、化工、船舶等产业政策,推动利用外资由重点引进技术、资金、设备向合资合作开发、对外并购及引进领军人才转变。探索利用产业基金、国有资本收益等渠道支持高铁、电力装备、汽车、工程施工等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实施海外投资并购。
以上的政策条款组合起来也就是汽车行业的现行产业政策,而汽车行业走出去同样也是重点。我国的汽车出口不足百万,而且目前出现萎缩的危险局面,此次提出利用产业基金和国有资本收益等支持车企走出去,这也是很好的政策促进。由于目前的人民币强势升值,最好能有汇率风险的补偿机制,设立相应基金保障企业利益。
政策引导之下积极备战
按照“中国制造2025”对汽车行业的要求,既要加大力度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要做好传统内燃机汽车的节能减排工作,并将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汽车上,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国家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巡视员瞿国春针对“中国制造2025”对于汽车领域的影响谈到,“节能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发展领域是实现2025的重要抓手和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我国汽车强国战略的重要机遇。”
他强调,“汽车工业涉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多个方面,规模效应大,产业关联大,是一个国家制造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欧美日等制造强国无一不是汽车强国,同时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汽车工业面临人员、环境、安全的压力。从可持续发展来看,汽车产业必须突破能源紧缺、环境污染、驾驶安全和交通拥堵等外部的制约,低碳化与智能化已被认为是解决的方向。目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深度的调整和技术变革的关键时期,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化的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成为全球汽车发展的又一个新的趋势。根据各大公司发布的计划,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将实现大众化并推广普及。在重大的机遇面前,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汽车产业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能够为汽车强国战略提供重要的支撑。”
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是今后时期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主要任务。瞿国春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坚持创新推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的原则。具体到汽车行业应该做好以下各项工作:突破产业共性技术,完善汽车产业体系;创新组织模式,夯实产业基础;持续深入开展技术发展路线图的研究;不断完善技术标准体系;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统筹安排集中支持。”
加大投入应对挑战与任务
汽车是个传统产业,而在这个产业中,新能源汽车又是新兴产业。实现“中国制造2025”,汽车业首先要把注意力放在新能源汽车上。从目前的情况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2014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总目标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同时,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的力度还不够,核心技术还没有完全突破。
最为关键的是,对于中国汽车业而言,只有在新能源汽车和传统内燃机汽车上双双发力并取得突破,才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
在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看来,现在的制造业是规模化制造,未来的制造业是个性化、定制化制造,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国汽车业面临三个重大挑战。首先,未来消费者对车型配置需求将更趋于个性化,汽车企业能否通过不同组合实现制造的高端化定制,将是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第二,能源环境对汽车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在发展中做到更节能环保也是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来自互联网的挑战。互联网浪潮下,谷歌、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进入汽车行业,对汽车行业发展方式、运营模式、商业模式等产生重大影响,汽车企业需要引进新的观念打造汽车生态圈。
nlc202309042316
汽车业是综合性较强的行业,同时也属于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所以,汽车工业的水平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徐和谊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在制造业中处于领军位置,甚至是核心地位,因此,汽车业应该领跑‘中国制造2025’。”
汽车产业要如何实现“中国制造2025”,需要完成五大任务。
第一,提升创新能力,主动拥抱“互联网+”。要实现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离不开自主创新,而今天创新型汽车企业的内涵,已远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企业需要对科技、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及整个商业的生态进行重新审视。车企不仅要主动运用互联网思维,拥抱“互联网+”,抓住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变革以及制造技术融合创新的重大机遇,还要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以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使制造业向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转变,延伸产业链、培育新业态,走出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第二,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因此,汽车企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重中之重。
第三,打造世界知名的中国品牌。与由小变大相比,由大变强要难得多。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无论是钢铁还是汽车,都是大而不强。中国汽车产业要做强,一方面要在全球有叫得响的品牌,另一方面是要在世界范围内有重量级的跨国公司。
第四,车企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车企必须坚持以“创新”为核心,在研发、制造、采购、营销、服务等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实现突破,形成企业的体系竞争力。同时继续坚持国际合作,逐步掌握动力总成、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技术,取得关键突破,形成局部优势,实现中国汽车产业又快又好地可持续发展。
第五,智能制造是解决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根本路径。智能制造一定会伴随着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管理方式不断变革,汽车业要在方方面面做好准备,拥抱机遇,迎接挑战。
提振汽车产业信心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汽车工业作为消费需求的集中体现,处于制造业引领地位,可称得上国家间工业制造水平比拼的“前沿阵地”。“中国制造2025”展现出强大的国家意志,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在政府强有力的组织动员能力之下,汽车产业必将得到极大发展,自主品牌的信心必将得到更大提振。
“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对汽车行业的方向性引导意义较大,也更深刻地揭示了汽车产业在未来工业现代化中的绝对龙头地位,而且揭示了汽车行业的先进技术突破对国防等重大产业的支撑意义,是中国工业现代化的核心突破载体。汽车行业处于“中国制造2025”的风口,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声音
[人民日报]
中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
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眼下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未来10年,制造业将因此出现哪些改变?与另一个制造业大国——德国提出的“工业4.0”相比,有哪些异同?一时间,社会各界对“中国制造2025”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通常认为,目前美国处于全球制造业第一方阵,德国、日本处于第二方阵,中英法韩处于第三方阵。当前全球正在兴起新一轮工业革命:生产方式上,制造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本地化、绿色化等特征;分工方式上,呈现出制造业服务化、专业化、产品链一体化、产业链分工细分化等特征;产业组织方式上,出现网络化、平台化、扁平化的特点;商业模式上,将从以厂商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体验和个性成为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和利润的重要来源。
适应这种新态势,需要及时制定相应的战略决策和部署。此时,“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制造业发展的目标、重点领域、主要任务和战略支撑,有利于指导中国制造业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和路径。
[广州日报]
从“中国制造2025”中能读出什么
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业4.0概念引领了全世界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其强调的工业化和智能化融合发展道路,已被我国一些制造业发达的地区率先借鉴。中国要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当然不能在这一波全球性的产业革命中落后。
那么,制造业要变,究竟怎么变?从“中国制造2025”的提法中,也可以读出一些信息。首先,制造业的提升不会是一个短期工程,将年限定在了十年之后的2025年,提醒地方政府和企业家要对制造业转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思想准备。要实现这一罕见的“十年计划”,打一场“持久战”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强调“中国制造”,意味着不能用完完全全的“拿来主义”对待工业4.0,将外国的具体做法原封不动地复制在中国制造业上。德国是一个制造业积淀深厚、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老牌工业国家,而中国的制造业发展速度虽然冠绝全球,但论技术含量、人才数量、企业类型,都有非常大的区别。囫囵吞枣,只会落得“消化不良”。
因此,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制造2025”是一部“接地气”的规划,立足于中国制造业的具体实际,研究的是中国制造业的具体问题。“创新驱动”虽然只有短短四字,但在“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计划下,必将大有文章可作。
nlc202309042316
把握趋势抓住机遇 促进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
当今世界,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无论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发展中的新兴经济体,都纷纷制定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制造业再次加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
必须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全球制造业发展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科学分析我国制造业阶段的关键特征,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我国制造强国建设进程。“中国制造2025”一是强调创新驱动,二是质量为先,三是绿色发展,四是结构优化,五是人才为本。另外,“中国制造2025”将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世界各国有一个共识,所谓智能制造就是要研发出一批智能化的产品。
在未来20年中,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至少可带来三万亿美元左右GDP增量。应用工业互联网后,企业的效率会提高大约20%,成本可以下降20%,节能减排可以下降10%左右。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组织论证工业互联网的整体架构。
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凝心聚力、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共同努力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向中高端迈进。
2015年5月19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是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来的。
李克强说,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如何提出“中国制造2025”,主要原因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业4.0概念引领了全世界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其强调的工业化和智能化融合发展道路,已被中国一些制造业发达的地区率先借鉴。中国要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当然不能在这一波全球性的产业革命中落后。
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生产往往是滞后于需求的,当下国人消费需求的提升,更应看作是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的有利东风。只有市场需要高端产品,企业家才有动力将其千方百计生产出来。以此观之,当下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内外部条件,都已成熟。
“中国制造2025”体现为四大转变、一条主线和八大对策。
四大转变:一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二是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三是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四是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一条主线:是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
八项战略对策,即: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中国制造2025”领导小组班底
备受关注的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于6月24日正式出现在公众面前,主管工业和金融的马凯副总理领衔,国务院24个部门相关领域的负责人作为小组成员出现,辅佐马凯组长的5位副组长分别来自于工信部、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财政部。
马凯的左膀右臂是5位来自国家最权威部门的相关领域的负责人,他们分别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国务院副秘书长肖亚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财政部副部长刘昆。从公开的资料便能看出,5名副组长既是代表所在部门参与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工作,同时又都具备不同的特殊履历和经验,涵盖产、学、研各领域。
苗圩、肖亚庆曾分别担任过东风汽车公司、中国铝业公司的掌门人,熟悉大型制造企业,在“2014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排行榜”中,这两家企业分别排名第四和第十。他们这种执掌大型企业的经历,对于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大有裨益。
技术派的官员,非曹健林莫属,他是中国光电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曾担任过中科院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副院长兼光电研究院院长等职,在推进制造业技术创新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另外,林念修曾在机械电子工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等部门工作,兼具信息化与工业化双方面的经验。
跨界的特性还体现在来自其他20个国务院部门机构的高官,包括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王昌顺、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等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室主任由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担任。
【解读《中国制造2025》】推荐阅读:
官方解读-《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农业机械装备领域10-24
中国癌症发展解读10-21
解读中国民居艺术09-28
解读中国饮料市场09-30
中国医药市场全景解读09-29
中国环境保护税解读11-09
生态文明的中国式解读05-21
西方经典的中国式解读10-05
关于中国梦的解读与行动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