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技术员的岗位职责

2024-05-14

微生物技术员的岗位职责(共11篇)

微生物技术员的岗位职责 篇1

岗位职责:

1. 原料,半成品,成品及包材的无菌检查、生物负载测试;

2. 水系统的监测,洁净区环境监测;

3.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培养基的配置及其管理;

4. 产品的稳定性考察试验等微生物实验室检验工作;

5. 实验室微生物实验耗材的订购与管理;

6. 指导微生物检验员技能的提高。

岗位要求:

1. 大专及以上学历,生物、制药等相关专业;

2. 三年以上药品、无菌医疗器械微生物检验经验;

3. 接受过微生物检验培训并有上岗证;

4. 细致认真,沟通协调能力良好。

微生物技术员的岗位职责 篇2

关键词:食品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21世纪生物技术成为了“带头学科”, 它与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将决定新世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竞争力, 食品科学是其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或个人都不可能离开食物长期生存, 而面对逐渐贫乏的食物原材料问题就迫切需要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来解决原材料浪费、污染和贫乏问题, 同时随着功能性食品日益深入人心, 这样就显示出其应用性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现状分析

针对我院的具体情况, 我们对该专业的发展做了以下客观评价。

1.1 特色不够明显

我院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设高职技术类的食品专业。根据社会需要、学生就业情况和教育部专业设置目录等, 食品类专业在2004年开办了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由于是一个新兴的专业,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发展的不成熟, 同时由于行业形势的不断变化、调整, 使得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和建设目标不明确, 还没有形成课程特色和专业特色, 长期面临着被人把该专业与食品加工技术或者生物技术相混淆的尴尬局面。

1.2 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的变化

专业的适应性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迅速, 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经常变化。且现代社会, 人们终身从事一种职业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能够适应岗位变动的职业迁移能力也是高职人才培养要解决的问题, 其关键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适应性。原有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满足岗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1.3 办学效益不高

从1999年开始, 学校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期,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专业增设比较迅速, 从原来的十几个增加到现在的几十个。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也是一个新兴的专业, 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往往面临较大投入, 而这一时期, 也正是校、院建设的重要时期, 资金、师资队伍成为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瓶颈。同时, 专业的独立建设难免出现重复投资资金利用率不高, 缺乏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师资队伍不合理等现象, 从而提高了专业建设的成本和办学成本, 降低了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导致该专业的招生情况一直不如人意。

1.4 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许多不足

如实验内容陈旧, 一直从事着传统的发酵食品的生产;脱离现实生产;验证性实验多使学生缺乏创造性;实验设备陈旧更新慢;实验教学管理混乱;学生难于做到严格规范操作安全隐患大等。诸多问题使传统的实验教学已远不能适应新世纪高职教育的发展。

总之, 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及社会岗位群对人才的需求, 迫切需要对面高职食品生物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进行研究与实践。

2 改革的实践内容与成果

2.1 构建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群内的专业由于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 反映在课程内容上有相当一部分共同的理论、技术、技能基础, 因此, 基于专业群建设的课程体系, 适合采用“平台+模块”式的模式构建, 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微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等课程作为职业技术平台课程。各模块的课程学时数大致相等, 学生在修完“平台”课程后, 获得专业群共同的职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 具备在行业内从事专业群所包含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在此基础上, 我们尝试设置食品分析技术、酒类生产技术及调味品生产技术等作为工学结合的模块教学课程,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就业需要自由选择其中的模块进行学习, 主要实现按不同职业方向进行人才分流培养, 较好地解决了专业群内各专业的针对性问题。

2.2 改革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实验教学

这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改革整个实验教学体系, 加快实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受到较为完整与系统的知识与操作性能的训练, 激发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 迅速适应国家现代化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打好基础。我们的实践主要表现在:以学生为本, 增加实验形式的多样性, 把校内及校外实训结合起来, 通过多样性的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体会到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客观性;改革课程体系, 全面更新实验内容, 把传统的发酵食品生产的实训课时进行压缩, 针对市场行情对新型食品的需求增加设置新实验内容, 比如功效成分的提取、香菇呈味肽的提取与研究等;创新实验教学手段, 将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从示范形式改革为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项目要求, 查阅文献资料后拟定实验方案并经过教师审核后进行试验;改革实验教学的考核和评价方式即将原来考勤和实验报告的成绩综合改成实验方案的设定及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与实验结果的正确性相结合的方式。

2.3 培养专业岗位群教师团队

专业岗位群建设有利于教师团队的形成, 在专业岗位群的基础上, 必然形成某类专业建设的良好的师资队伍环境。我们教师团队中大多数老师根据专业需求攻读了博士学位, 学院也先后选派专业老师到有经验的院校或相关企业进修学习 (实现了学院3+2的教师培养模式) , 巩固和提高了师资力量。

2.4 立足于同企业合作, 共同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在食品相关企业领导、专业委员会的委员的参与下, 把岗位群中每一个就业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具体描述, 提炼出该岗位从业人员所需的技能素质要求, 从岗位描述出发, 对所有职业岗位的职业素质能力进行分析, 得出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的能力, 根据企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 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 然后由企业提供实习机会, 给学生真是岗位的操作锻炼, 使学生真正成为适应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

食品行业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变化的, 我们会根据食品类行业的特征, 定期开展专业需求市场调研活动, 对食品行业密切关注。通过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反馈体系, 经常性地开展专业跟踪调研活动, 对历届毕业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 同时通过建立教师下企业调研制度, 作为对专业群进行评价更新的依据, 并用以指导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另外, 根据现代食品工业的需求, 适时调整专业教学内容, 使课堂教学内容能及时更新, 对于新兴的食品行业进行及时关注, 便于不断拓展食品生物技术专业。

参考文献

[1]王瑞兰, 苏新国, 王尔茂.高职食品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以“食品微生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2) .

微生物技术员的岗位职责 篇3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师 角色 职责 转变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角色与职责也应当相应的发生转变,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对于高中生物课程而言,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注重从多方面展开对于学生的引导也非常重要。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与协调的角色,透过积极的教学引导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不断提升。

一、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想要更好的适应新课改背景下对于课堂教学提出的更为全面的要求,这首先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己。教师要有意识的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要透过有效的知识储备来带给学生们更有营养的课堂。生物学习进入到高中阶段后,学科间的关联性体现的越来越明显。很多时候,想要了解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通常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作为辅助。正是因为如此,教师首先要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要对于相关学科以及一些特定领域的知识有更好的了解。这样在给学生们授课时才能够将很多问题讲的更加深入,这也是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前提所在。

新的高中生物教材内容非常丰富,注重了现代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加强了健康知识、保健知识、医学知识、环保知识、物理知识、化学知识、数学知识等多领域知识的整合,更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探究。很多新课题、新模式都超出了教师的知识能力范围,教师不再是课堂上学生们唯一的知识供给来源。想要给予学生更多有效的教学引导,这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造性学习能力,并且要有意识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自身的生物学素养,进而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只有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够将很多问题讲的更加透彻,这也是深化学生对于很多教学内容的理解与体会的方法所在。

二、善于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

教师要善于使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这不仅能够极大的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也更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理念。很多现代化教学工具都能够为生物课程的教学带来极大的辅助,不仅能够让知识的呈现更加直观,也能够将很多复杂问题简单化,将很多学生不容易理解的问题讲明白、讲清楚。因此,教师要多接触这些好的教学设备,并且要善于利用这些辅助工具来提升知识教学的效率,这才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有的积极的角色与职责转变。

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在讲光合作用时,教师可以给大家播放动画,直观地展示水的光解、碳的固定、能量转化三个主要阶段。在讲述细胞的全能性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克隆羊多莉的产生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屏幕上,引导学生愉快进入教学情境中,领略生命的奥秘。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领悟在生物体内细胞并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器官,这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这些都体现了现代化教学工具的辅助功效,这也是教师应当加强探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注重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的另一个教师角色与职责的重要转变就是培养目标的转变,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并且在此基础上发挥多样化的教学角色,展开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这才是教师应当关注的要点。与传统的教学观念相比,新课程背景下更加注重对于学生能力与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学生对于很多问题的理解与思考能力,这一点也应当在生物课程的教学中得以体现。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要透过知识教学帮助学生构架正确的价值观,这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将会有着非常正面的意义。

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世界观和发展观,在知识教学中要渗透对于学生环保理念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这些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例如,在学习生态学后,要结合近年来世界各地生态危机的实例,引导学生对身边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和原因分析,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后,要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艾滋病病人,不要歧视艾滋病人。教师要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社会问题,在知识运用中服务于社会,使学生感受到热爱生活、自然和谐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对于很多课程的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随之教师的角色与职责也在发生相应变化。对于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而言,想要更好的适应这种变化,这首先需要教师不断充实与完善自己,并且要加强对于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的使用,这些都会促进教师角色朝着正确的方向转变。教师也要加强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要透过知识教学帮助学生构架正确的价值观,这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将会有着非常正面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强. 提高高中生物学科探究性学习实效的思考[J]. 中学时代,2013年24期.

[2] 陈晓丽. 浅谈高中生物教师底蕴的形成[J]. 中学教学参考,2013年35期.

[3] 贾灵枝. 如何确定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目标[J]. 高中生学习(师者),2014年01期.

微生物技术员的岗位职责 篇4

岗位说明书

一、职位基本信息

所属部门

技术部

岗位名称

技术部经理

职级

直接上级

总经理

直接下级

实验室主任

晋升方向

技术部总监

二、主要工作职责1、1、根据公司总体规划及经营目标,协助制定技术发展规划,拟制订并推进、2、实施技术研发项目和方案。

制定技术部门的计划,并指导、检查监督下属岗位人员按计划组织实施。

3、指导研发工作,负责公司研发项目的立项、试验、验证工作。

4、负责技术部门的组织架构和下属岗位人员的定岗、筛选、录用及绩效考核管理

工作,组织技术部相关制度、流程、标准的规划、建立与完善,对项目工程师、5、打版员、技术文员的工作进行指导和评估。

负责组织客户样品的打样供样工作,负责公司产品的内容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监督工作。

6、负责公司技术文件规范建档工作,负责配方及产品文件的归档管理工作,对所

有开发报告、开发结果负责。

7、8、负责并组织主持各项目技术研发讨论会议,并组织每月一次的新品发布会。

组织处理生产中发生的技术异常,对于质控部判定为不合格的原料,半成品,负责制定和拟批准处理方案,并组织处理和结果跟进。

9、负责半成品生产配料单的审核和公司业务部门的样品制作单的审核,组织实施

工作。

10、负责公司库存吊滞半成品及原料的处理方案的制订。

11、协助质量控制部门制订原料检验标准,协助原料采购工作,对新原料的采购及

原料的替换,变更进行确认。

12、协助客服部门完成产品投诉内容物的异常核实及回复工作。

三、主要权限

1、研发方面:

a、对公司所有新产品配方与工艺文件的审核权

b、对公司所有新产品配方与工艺文件的调用权

c、对所有提供给客户的样板及说明资料的审核权

d、对公司原料供应商及价格的知情权

e、对新原料使用与采购的审核权

2、质量管理方面:

a、对半成品以及原料异常的处理建议权

b、对涉及到半成品相关各环节的监督权

c、对公司环境卫生的监督权

3、人员与物品方面:

a、对部门人员的任免与调动的审核权,以及绩效考核权

b、对部门所需物资的申购的审核权

四、任职条件

性别

不限

年龄

岁以上

大专及以上

化工

工作经验

年以上相关行业工作经验

知识要求

对化工相关专业知识熟悉,了解人体生物学

技能要求

熟悉化妆品行业,具有扎实的技术功底。了解行业市场,明确开发方向。了解化妆品行业规则,了

解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熟悉产品制作过程,熟悉质量化妆品质量控制的整个过程。

素质要求

责任心,严谨,具有开性和市场思维,具有自律性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五、编审批

编制

审核

审批

关于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 篇5

微生物采油技术采即Microbial Enhana nced Oil Recovery, 简称为MEOR[1]。通过微生物在油藏内的活动产生代谢, 而微生物代谢以及代谢生成的产物又能够提炼油藏中的残余油, 从而改善原油、水界面、岩石的性质, 最终促进原油的流动, 增加石油的收采率, 属于一种高新的生物技术。微生物原油技术的重点在于在地下层注入微生物之后,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其代谢的产物能不能对原油起作用。相较于其他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技术来说, 微生物采油的优点在于投资少、效率高、操作简单、更环保、适用范围广。

2 MEOR的国内发展状况

早在20世纪20年代, 美国相关的科学家就曾经设想过利用微生物细菌来进行采油的可行性, 并与1949年研究出一种在砂体中注入厌氧硫酸盐还原菌后, 使其分离出原油的机理, 从此揭开了微生物采油的帷幕[2]。除此之外各国的科学家针对微生物细菌采油这一项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性研究, MEOR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 马来西亚的科学家们在Bo kor油田MEOR技术做先导性的矿物实验, 使Bo kor油田的产量提高了50%。相较于其他研究微生物细菌采油的国家来说, 在全球处于一个领先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 在美国, 运用微生物采油技术来提高石油产量的油井就有超过900口以上, 并且在有效减低含水量以及提高采油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我国的微生物细菌采油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 相对来说起步较晚, 发展也较缓慢。并且于20世纪的80年代末期, 在大庆油田的两口井内进行地下发酵试验。接着胜利、新疆、辽河、大港等地方的油田开始于美国相关的公司进行合作, 开始了单井吞吐试验[3]。直至1994年, 由南开大学与大港油田合作进行的微生物采油试验, 在培养以食用无机盐以及原油的微生物, 通过降低原油的胶质以及蜡质含量来提高采油量, 减少含水量。此次合作在菌种的选择与培育, 菌剂的生产等方面取得了建设性的成功。

3 MEOR机理

微生物细菌采油的过程牵扯到包括化学、物理、生物在内的因素。微生物细菌采油不仅具备化学驱增加原油采集率的机理, 另外微生物的生长、活动过程也具备了增加原油采收率的机理。总的来说微生物采油技术的机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3.1 微生物细菌代谢产物的用途

在地下层注入微生物时候, 经过其生长以及代谢所产生的例如酶等的物质, 它能够把原油中的长链饱和烃转变成短链烃, 从而起到稀释原油粘性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能分解石蜡, 缓解石蜡的沉淀, 进一步促进原油的流动。例如将脱硫脱氮细菌注入原油中, 则能够分离出原油内含有的氮、硫, 是原油水界面的张力减少, 从而增加原油的流动。另外, 微生物在生长与活动中产生的气体有:C3H、CH、CO2、CO、H、N2等气体[4]。气体的产生能够对地层的压力进行提高, 在气体融入原油之后而产生的气泡膜也能够有效缓解原油的粘性, 促使原油膨胀, 增加渗透率。

3.2 微生物细菌采油的调剖增油机理

在微生物细菌的代谢过程中, 其产生的代谢产物与其他生物相结合造成了微生物的堵塞, 从而起到调节吸水的剖面, 扩大水区吸油的效果, 在一定程度稍减少了原油中的含水量, 也就是调剖增油作用。利用这一要点, 有选择性的调整微生物的堵塞方向, 使水流方向改变, 进一步提高采油的效率。

3.3 原油溶解机理

微生物细菌代谢所产生的物质, 其表面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活性剂以及另外的一些有机溶剂。它不仅能降低原油、岩石以及水界面张力, 促使原油化成水乳状的液体, 也就是所谓的水包油, 另外, 还能够改善岩石表面的湿润性, 提高原油的渗透率, 缓解原油的粘性, 减少原油中的含水量。

3.4 界面效应机理

微生物细菌在渗透到地下层之后, 迅速的覆盖岩石的表面, 然后形成沉积膜, 改变岩石表面的性质, 彻底分离出岩石表面的原油, 并且在微生物渗透到岩石孔中后, 使驱油面积扩大, 增加采油量[5]。

4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运用

目前, 能够进行开发并且易于开发的油藏越来越少, 因此更要注重微生物细菌采油技术的应用, 尤其针对一些低产的油井。一般情况下, 微生物细菌采油技术的应用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微生物细菌水驱技术

微生物细菌水驱技术通过将营养液与菌种相结合而生成的微生物注射到地下层中, 让微生物在油层中生长繁殖, 进行代谢。微生物在其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 能够经过化学、物理的作用使岩石表面以及岩石空隙中所附着的原油分离出来, 使那些固态的原油变成水乳状, 然后流入水驱的生产井内, 使原油的生产量增加。

4.2 微生物细菌防蜡技术

例如蜡分散剂、降倾点剂、晶体调节剂在内的传统油田化学剂其作用于微生物细菌所产生的代谢物质作用大同小异。微生物所产生的代谢产物能够放射出微生物化学剂, 使之覆盖在岩石的结蜡表面膜, 从而防止油井与地层的结蜡堵塞现象发生。

4.3 微生物细菌单井吞吐技术

微生物细菌但井吞吐技术的核心类似于酸化技术,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要将油井关闭, 使微生物在封闭的油藏中生存与代谢, 增加油藏的渗透性, 促进原油的流动。在技术研发的早期, 主要是相井中倾入厌氧发酵菌以及营养素, 而目前的单井吞吐技术则可以直接倾入营养素, 从而使原本存活在油藏中的微生物发挥作用。在我国的12个油田600口左右的油井中均采用单井吞吐技术, 并实现油产量增值7.2×115t左右。有研究显示, 当油藏内的温度小于85℃使, 单井吞吐技术的渗透率较大, 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油井, 甚至是低产油井。但单井吞吐技术在实施过程中的相关参数, 例如实施周期、注入细菌及营养的数量、关井天数等方面还需完善。

4.4 微生物细菌采油技术的增产功效

在使用常规的增产方法中, 往往会出现地层损害与井壁堵塞的问题, 不仅没有起到增产的作用还对油井产生了一定的损害。微生物细菌采油技术则没有这一方面的隐患, 这些微生物通过在地下层的自由生长与代谢, 从而生出有机物, 将岩石空隙中的烃类沉积物进行溶解。不仅能够净化油井中的杂质以及垢颗粒, 使原油更纯净, 更能增加原油的产量。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 在微生物采油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目前我国应能够自主进行菌种的筛选、培养以及分离, 对微生物采油的数值模拟以及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 并在国内的大部分油田上展开了采油矿场试验。微生物细菌采油技术具有安全、环保、效果好、成本低的优点, 在油藏的开采方面有着一定的经济潜力。虽然我国在这一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 但是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全面推广与应用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宋红霞, 罗金海, 王彦龙, 黎力, 杨易凡.微生物采油技术在子长油田的应用[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 (04) :111-115[1]宋红霞, 罗金海, 王彦龙, 黎力, 杨易凡.微生物采油技术在子长油田的应用[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 (04) :111-115

[2]黄永红, 袁红梅, 丁海燕, 张虹, 卞立红, 宋考平.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采油中的应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9 (05) :120-124[2]黄永红, 袁红梅, 丁海燕, 张虹, 卞立红, 宋考平.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采油中的应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9 (05) :120-124

[3]陈文新, 胡荣, 贺琦.微生物采油技术及国外应用研究进展[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9 (04) :240-246[3]陈文新, 胡荣, 贺琦.微生物采油技术及国外应用研究进展[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9 (04) :240-246

[4]Song Shaofu.Progress of 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 in LaboratoryInvestigationpetroleum Science, ..2004:245-250[4]Song Shaofu.Progress of 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 in LaboratoryInvestigationpetroleum Science, ..2004:245-250

微生物技术员的岗位职责 篇6

关键词:污染土壤;土壤污染;微生物修复

中图分类号:X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079-2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以及农用化学物质用量和种类的增加,土壤污染日趋严重,污染程度不断加剧,污染土壤面积逐年扩大,土壤污染成了全世界普遍关注和研究的主要环境问题。

1 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及危害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从而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及性状等发生变化,导致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积累,破坏了土壤的自然生态平衡,使土壤的自然功能失调、土壤质量发生恶化的现象。

1.1 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

我国目前土壤污染主要表现在土壤污染程度加剧、污染类型复杂多样以及对土壤污染认识和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依据及有关土壤环境评价标准体系不完善,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等。

1.2 土壤污染的危害

土壤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有极大的不同,具备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不可逆转性和难治理性等特点,土壤一旦受到污染,则需要很长的治理周期和较高的投资成本,造成的危害也比其他污染更难消除,因此其造成的危害也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2.1 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 土壤污染后,有机、无机毒物在土壤中过多滞留,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盐碱化、板结,破坏土壤生态平衡,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严重的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就达200亿元。

1.2.2 土壤污染导致生物品质不断下降 因农田施用化肥,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镉、砷、铬、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或接近临界值。有些地区污灌已经使得蔬菜的味道变差,易烂,甚至出现难闻的异味;农产品的储藏品质和加工品质也不能满足深加工的要求。

1.2.3 土壤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土壤污染后一方面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另一方面,污染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也有可能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引起人的疾病,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1.2.4 土壤污染导致其他环境问题 土地受到污染后,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污染表土容易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分别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其他次生生态环境问题。

1.2.5 土壤污染导致其他环境问题 土地受到污染后,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污染表土容易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分别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其他次生生态环境问题。

2 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原理

微生物对污染土壤中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是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的基础。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原理就是采用一定的工程技术,筛选能高效降解污染物的优良微生物菌种,人为创造有利于优良降解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结合工程技术,促进微生物对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使污染土壤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根据污染土壤类型的不同,主要介绍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有机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原理。

2.1 重金属污染土壤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原理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固定、移动或生物转化,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环境化学行为,从而达到生物修复的目的,主要包括生物富集和生物转化。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本身存在或人为加入一些对有毒重金属离子具有抗性的特殊微生物类群,这些特殊微生物类群能够把重金属进行生物转化,其主要转化机制包括微生物对重金属的生物氧化、还原、甲基化、重金属的溶解和有机络合,从而改变其毒性,使重金属污染土壤得到修复。

2.2 有机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原理

有机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原理主要是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可以被微生物胞外或胞内降解、转化,降低其毒性或使其完全无害化。微生物对有机物的胞外降解主要是微生物能够分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胞外酶;微生物胞内降解主要是污染物能通过主动运输、被动扩散、促进扩散、基团转位及胞饮作用等进入微生物细胞内后,由微生物细胞分泌胞内酶降解。降解作用主要有氧化作用、还原作用、基团转移作用、水解作用以及酯化、缩合、氨化、乙酰化、双键断裂及卤原子移动等类型。

3 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

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过程实质上是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过程。因此,在选择利用和实施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时,一定要考虑其影响因素,以保证微生物修复的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3.1 微生物的种类和性质

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中,对修复起核心作用的是微生物。选择优良的微生物菌种,是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用作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的微生物有土著微生物,外来微生物,基因工程菌(GEM)三大类。土著微生物存在生长慢,代谢活性不高,但适应快,目前在大多数微生物修复工程中实际应用的都是土著微生物;外来微生物是指为了提高污染物的降解速率,人为接种的一些降解污染物的高效菌,采用外来微生物接种是会受到土著微生物的竞争,因此要加大接种量;菌因工程菌是采用遗传工程手段将多种降解基因转入同一微生物中,从而获得更广谱的降解能力,但基因工程菌的实际应用在美、日等国,受立法控制。因此,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中微生物的选择,对修复效果起关键作用。

3.2 微生物营养盐

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过程中,为使污染物达到完全降解或是降解更充分,必需供给处理微生物合理的营养。因为在污染土壤中,污染物过量积累,可能品种单一,营养元素严重失衡,因此,在处理过程中,一定要添加营养盐。营养盐的添加,一定要通过可行性实验确定。

3.3 溶解氧

土壤具有团粒结构,是气、固、液三相体系。污染土壤因污染物种类和数量不同,溶氧也有差别。良好土壤溶氧在5mg/L左右,污染土壤由于污染物而变低。为保证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和对污染物的充分降解及有效转化,一定要保证氧的供给。在工程实际中,常采用鼓风机向地下鼓风以补充污染土壤中的氧。

3.4 共代谢基质

微生物对环境中污染物质之所以有强大的降解与转化能力,除了因为它本身个体小,比表面积大,种类多,分布广,适应力强,代谢类型多样,代谢速率快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微生物具有共代谢作用。在污染土壤中添加化学结构与污染物类似的共代谢基质,一方面,可以富集共代谢微生物;另一方面共代谢基质能促使微生物对难降解污染物的分解。因此共代谢基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影响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效果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3.5 污染土壤的特性

污染土壤的特性影响修复过程中污染物和微生物的相对活性,最终影响修复速度和程度。土壤可分为气体、水分、无机固体和有机固体四个组分,有机固体能吸附阻留有机污染物,降低其在土壤中的运动性,同时这种固定化分延长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

3.6 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污染土壤中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也是影响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包括淋失与吸附、挥发、生物降解和化学反应四个方面的性质。了解污染土壤污染物的性质是判断能否采用微生物修复以及采取相应的对策,强化微生物修复过程。

3.7 微生物的环境因子

影响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的因素除了以上因素外,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子如温度、pH、水分等,也是影响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效果的重要的环境因素。

4 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前景

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耗资少,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我国也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旨在研究和推动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通过研究人员的努力,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已走出实验室,并在许多受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污染的土壤修复计划中得到应用,一些工程技术如原位处理、生物通风、挖掘堆置处理、反应器处理等已经比较成熟,随着土壤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趋重视,随着国民环保意识的增强,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必将展现更广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周群英等.环境工程微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孔繁翔等.环境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陈剑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4] 梁慧星,陈欣.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6,(08).

作者介绍:李晓楼(1974-),男,四川遂宁人,工程硕士,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微生物应用。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岗位职责 篇7

一、前台接待

岗位描述:负责公司前台来客来访接待、电话业务咨询、公司客户定期回访及内勤、文秘等工作。

岗位要求:

1、声音甜美,仪态大方,态度热情,熟练掌握公司各

类产品业务知识,善于沟通,能较好地建立公司与客户联系的平台,树立公司良好企业形象。

2、能及时按照公司要求完成内勤、文秘、资料收集等

相关工作,保证公司各项工作的高效、顺利开展。

3、安排好公司内部卫生保洁工作(人员轮值),确保

公司内部环境的整洁。

4、定期配合做好公司客户的回访工作。

二、门店营业:

岗位描述:声音甜美,仪态大方,门店人员上班必须统一着工作服,佩戴工号牌。在门店接待时必须态度主动热情,熟练掌握公司各类产品业务知识和销售技巧,针对上门的顾客做到主动营销,并根据用户情况准确营销。

岗位要求:

门店店长:

1、负责公司门店的日常销售及统计、上报工作,次日9:30前将数据报至公司财务,及时根据营业情况填写日统计报表、月统计报表、库存表,并负责每月25日与公司财务进行销售业绩、库存数量的稽核。

2、对所在门店的营业员进行考勤,科学排班,对门店销售人员的销售服务、销售质量、仪态仪表及门店的内部环境负责,公司每月将对上述重要指标进行考核。

3、及时建立健全门店销售单位、顾客资料,并定期向公司反映门店市场信息;

门店营业员:

1、根据公司统一着装,规范服务,语言规范,主动热情做好销售工作。

2、根据销售情况及进货情况及时做好收据、收货单、送货单、派车单的开具,同时及时向店长填写、上报日销售统计表、日库存表工作。

3、每日门店销售款在次日9:30前必须准确汇入公司账户,同时保存好银行解款相关凭据,以便与财务的稽核。

4、及时建立健全客户资料,并每月上报公司。

5、保持门店内部环境整洁。

6、及时根据顾客需求,结合路线情况科学派车。

三、销售经理职责:

岗位描述:主要负责所在区域的产品的销售、宣传推广,及时根据公司发展需要组织小区促销活动,对发展用户进行及时回访、维护,及时为公司的市场销售收集、反馈信息。

工作要求:

1、完成公司月销售指标。熟练掌握公司各类产品业务知识,具备较好营销技巧,善于市场开拓和营销,及时了解用户需要,准确营销,同时对销售过程中的市场动态及时向公司反馈。

2、定期参加公司组织的小区宣传活动。

3、对所发展用户做到定期维护和回访。

四、财务:

岗位描述:按照公司要求及时做好销售统计、归集、核查工作,根据财务制度执行好公司内部现金缴存,稽核、费用报销工作;配合总账做和财务票据的收集、统计工作。

岗位要求:

1、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工作细致耐心,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公司相关规定执行相关工作。

2、负责每日与门店稽核当日销售数量、金额,及时汇总销售情况,每月25日与门店核对销售及库存情况,要求做到准确无误。

3、公司内、外部财务现金工作,管理好备用金,根据公司规章制度流程进行现金报支。负责公司应到账款的催缴工作,确保每月帐实相符。

4、每月的盘库工作。

五、驾驶员:

岗位描述:负责送货工作。

岗位要求:

1、态度热情,仪表大方,统一着工作服,对客户必须做到文明礼貌,到客户家送货必须戴鞋套,规范用语。

微生物技术员的岗位职责 篇8

关键词:科学施肥;微生物肥料;菌肥;配方施肥

中图分类号:S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106-1

1 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技术

科学施肥是一项科学性、实用性很强的农业科学技术。其核心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做到配方施肥,必须依靠科学的手段,了解作物、土壤和肥料的情况,在测土配方施肥中我们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最大原则。科学施肥是以最小的肥料量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在土壤缺肥的情况下,根据作物的需要进行施肥,作物的产量会相应增加。当施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再多施肥料产量也不会增加,因此施肥的增产潜力并不是无限的,施肥要有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是过量施肥,必然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二是最小原则。作物产量受土壤中数量最小的养分所控制,产量的高低随着这种养分的多少而变化,所谓最小养分就是指土壤中最缺乏的那一种营养元素。它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有三点:

第一要想提高产量,必须增加土壤中最小养分。

第二当土壤中的最小养分元素增加到满足植物需要时,这种元素就不再是最小养分了,而另外一种元素又是了。

第三在施肥时,如果不是最小养分,施用再多,效果也不大。因为作物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都有一定的功能,相互之间不能代替。缺少什么元素,就必须施用含有该营养元素的肥料,施用其他肥料不仅不能解决缺素的问题,有些时候还会加重缺素症状。如土壤中缺氮时,氮素就是最小养分,必须提高氮的含量,也就是需要施氮肥,其他养分均如此。因此施肥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要缺什么补什么”。

掌握了以上两个原则,也就是掌握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增产原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增产原理是①通过调肥增产增效。在不增加化肥投资的前提下,调整化肥N:P2O5:K2O的比例,起到增产增收的作用。②通过减肥增产增效。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高产地区,由于农户缺乏科学施肥的知识和技术,往往以高肥换取高产,经济效益很低。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减少某一肥料的用量,以取得增产或平产的效果,实现增效的目的。③通过增肥增产增效。对化肥用量水平很低或单一施用某种养分肥料的地区和田块,合理增加肥料用量或配施某一养分肥料,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增产,从而实现增效。

2 微生物肥料的合理施用

2.1 分类

2.1.1 根瘤菌肥料 能在豆科植物上形成根瘤,同化空气中的氮气,供应豆科植物氮素营养。

2.1.2 固氮菌肥料 在土壤和很多作物根际中同化空气中的氮气,供应作物氮素营养;又能分泌激素刺激作物生长。

2.1.3 磷细菌肥料 能把土壤中的难溶性磷转化成为作物可以吸收的有效磷,改善作物磷素营养。

2.1.4 硅酸盐细菌肥料 能对土壤中的云母、长石等含钾的硅酸盐及磷灰石进行分解,释放出钾、磷等其他灰分元素,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

2.1.5 复合微生物肥料 含有解磷、解钾、固氮微生物或其他经鉴定的两种以上互不拮抗微生物,通過其生命活动能增加作物营养供应量。

2.2 特征、特性及合理施用

2.2.1 根瘤菌肥 根瘤菌能通过豆科作物的根毛从土壤侵入根内形成根瘤菌。根瘤菌能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态分子氮并转化为作物可以吸收的含氮化合物。根瘤菌的固氮量是很大的,据统计每亩豆科作物可固定氮素10千克左右。是值得重视的氮素来源。根瘤菌肥在使用上多用于拌种,用量因含菌数不同需参照说明书。用法是将菌肥倒入一容器内加水1-2千克,调成糊状,然后放入种子,混匀。放入种子量要以所有种子都能侵入肥内为益,种子风干后可以播种,拌种时要防止阳光直射菌肥,播后要立即覆土。

2.2.2 固氮菌肥 固氮菌肥与根瘤菌肥虽然都有固氮作用,但他们有本质不同。固氮菌肥是自生固氮菌,不与作物共生,独立存在与土壤中,能固定空气中游离的分子氮并转化为化合态氮素。它的适宜土壤是微碱性、磷钾较丰富的土壤。并切对湿度要求较高。固氮菌肥适用于各种作物,特别是对禾本科作物和蔬菜的增产效果比较明显。在使用上,过酸、过碱、杀菌剂农药都不能与之混施。土壤中施入大量氮肥以后应该10天后在施固氮菌肥,否则会降低其固氮能力。固氮菌肥可与有机肥、磷、钾肥及微量元素配合施用。菌肥保存时应在阴凉处,并保持一定湿度,严防暴晒。固氮菌肥可以做基肥、追肥和种肥。用量参照说明书。做基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沟施或穴施均可,施后立即覆土。

2.2.3 磷细菌肥 磷细菌肥中含有能转化土壤中难溶性硅酸盐的磷细菌。磷细菌除具有解磷的特性外还能形成对作物生长有刺激作用的其他物质。施用方式;做种肥:先将磷细菌肥调成糊状,加入种子拌匀,阴干后播种。做基肥用量没亩3-4千克,可与农家肥混合沟施或穴施,施后立即覆土。不能与农药或酸性肥料同时施用。做追肥:在作物开花前施用,菌液施与作物根部。

2.2.4 硅酸盐细菌肥料 硅酸盐细菌肥料就是生物钾肥,目前这种菌肥在市场上的菌肥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之所以称为生物钾因为它能强力分解土壤中硅酸盐类钾,使其转化为作物可以利用的有效钾。此外还兼有分解难溶性磷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生物钾能提供一部分钾,但不能代替化学钾肥。生物钾可做基肥、种肥、追肥或蘸根。

2.3 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与强酸、强碱、农药混合施用。

2.施后既用湿土掩埋,防止暴晒。

3.菌肥的存储期短,使用时看是否过期。如果结块、变味就不要使用。

4.生物菌肥是在化肥基础上施用的,它不能代替化肥。

微生物肥料种类繁多,功能多样。具有巨大的研究及应用潜力,特别是目前人类面临能源危机、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压力下为了我国农业能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研究和应用微生物肥料是一条必由之路。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应用 篇9

1 新猪舍的建设与传统猪舍的改造

1.1 新猪舍的建造要求

发酵床养猪的猪舍建设是发酵床养猪的重要环节, 一般要求猪舍建造在地下水位低、充分采光、通风良好处, 多采用单列式, 东西走向、坐北朝南, 跨度为8m左右。屋檐距发酵床面 (即饲喂平台与操作通道地面) 高2.2~2.6m。南北窗高1.5~1.8m、宽1.6~2.0m左右, 南窗台高约0.5m、北窗台高约为0.8m。在猪舍北端设置高度0.8~1m、宽1.2~1.5m并向北倾斜2%~3%的水泥饲喂与饮水平台, 以及等高、宽为1.0~1.2m的水泥操作通道。垫料池在整栋猪舍中相互贯通、不打横隔, 床上部分使用钢筋栅栏隔开 (根据要使用的发酵床面积, 隔4~5m使用一个钢筋栅栏隔断) 。垫料池四周有三面利用猪舍外墙, 另一面 (饲喂与饮水平台) 一般使用12cm或24cm厚的砖墙, 水泥挂面。垫料池下面直接使用原有土地面, 不用硬化处理。

1.2 旧猪舍改造

对现有猪舍的改造要遵循夏天通风降温、冬天保温除湿的原则, 可根据条件拓宽南北窗户面积或加设机械通风等设备。我国农村的旧猪舍都是用水泥地坪, 墙体不高于2m, 这样对做标准的发酵床有一定的影响。靠猪舍北端向上建造高0.8~1.0m、宽1.2~1.5m并向北倾斜2%~3%的水泥饲喂与饮水平台, 以及等高、宽1.0~1.2m的水泥操作通道, 用钢筋栅栏将饲喂与饮水平台同操作通道隔开;四周墙壁和屋顶的高度与饲喂与饮水平台和操作通道的高度同步抬高, 使屋檐距发酵床表面 (即饲喂与饮水平台和操作通道地面) 高2.2~2.6m, 便于日常饲养管理的操作;在半露天式的猪舍上方建造防雨的屋顶, 避免雨水落在发酵床上引起死床现象。

2 微生物发酵床的建立

2.1 微生物发酵床制作的基本要求

2.1.1 选择适宜、高效的发酵菌种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发酵分解粪尿的过程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微生物在垫料中的发酵活动产生高温杀死很多有害病菌和虫卵等。所以选择适宜、高效菌种才能提高粪便分解和垫料发酵的效率, 是发酵床养猪的重要因素。要选择有正式批准文号、安全、应用效果好、性价比高的菌种, 并且要注意菌种的生产日期, 以免菌种过期影响发酵效果。

2.1.2 垫料原料的选择

垫料的选择比较宽泛, 如锯末、稻壳、树枝、玉米等植物类的秸秆等等。需要注意的是, 选择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发酵垫料时, 腐烂、霉变或使用过化学防腐物质的原料不能使用。

2.2 微生物发酵床的发酵制作

垫料制作的过程其实就是物料配合和启动发酵的过程, 其目的一方面在垫料里增殖相当数量的有益优势菌群, 为猪只入舍做好准备;另一方面通过发酵过程产生的热量杀死有害菌。

2.2.1 计算材料用量

根据各种材料比例、猪舍面积大小, 垫料厚度按体积计算出所需要的稻壳、锯末、秸秆的使用量。目前垫料理想的、可供选择的组合有: (1) 锯末30%+稻壳70%。以20m2为例, 一般育肥猪的发酵床厚度约1m, 那么需要锯末6m3、稻壳14m3。这种配比的垫料优点是使用年限长, 缺点是成本略高 (适当多预留出一部分, 以备日后添加) 。 (2) 锯末35%+稻壳35%+玉米秸秆30%。以20m2为例, 一般育肥猪的发酵床厚度约1m, 那么需要锯末7m3、稻壳7m3、玉米秸秆6m3。这种配比的垫料优点是成本低廉, 缺点是使用年限上略短, 需要多次补充垫料。垫料配好后, 根据菌种的使用说明添加菌种, 含量高的少放、含量少的适量多放。

2.2.2 垫料的制作模式

发酵垫料的制作主要分为分层垫料制作、均匀垫料制作两种模式。 (1) 分层垫料制作模式:就是将不同垫料按照先后顺序铺设, 每一层均匀撒一定量的菌种。养猪后通过猪的翻拱, 不断混合垫料。该模式操作简单, 所需劳动力少, 但易出现发酵效率不稳定、菌种需求量大等现象。此模式的垫料由下部 (约3/5的垫料池深度) 蓬松层 (一般是粗木断、整株玉米秸秆等) 和上部 (2/5垫料池深度) 发酵层 (一般是锯末、稻壳等) 组成。 (2) 均匀垫料制作模式:就是将各种垫料、菌种和辅料按比例投入, 混合均匀。该种模式发酵效率均匀, 但由于需要全面翻动, 花费劳力大。均匀垫料制作模式又包括直接制作法和集中统一制作法。①直接制作法:指将制作垫料的各种原材料按比例直接导入垫料坑中, 用器械混合均匀即可, 这在中小规模专业场户比较适用。②集中统一制作法:是在舍外场地由混合器械统一搅拌、发酵制作垫料再填入垫料池, 该法可用较大的机械操作, 灵活且效率高, 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猪场。

2.2.3 发酵

填入垫料池中的混合垫料, 需要经过发酵成熟处理 (即酵熟) 后方可放入猪只进行饲养。酵熟技术处理的目的:一是增殖优势菌种, 二是杀死大部分垫料原料中不利于养猪生产的微生物包括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和霉菌。正常酵熟过程一般在发酵第2天垫料温度即可上升到40~50℃, 4~7d垫料最高温度可达70℃以上, 以后逐渐降温到45℃左右的平衡温度, 此时即表明垫料发酵成熟, 一般夏天需7~10d左右, 冬天10~15d左右。酵熟过程的2个关键检查时期为发酵的第2天和发酵平衡温度时间 (夏天在第10天左右, 冬天在第15天左右) , 检查垫料温度是否符合垫料酵熟温度, 否则应尽快查明原因。发酵成熟的垫料, 握一把在手中散开, 其气味清爽, 无恶臭、无霉变气味, 如有恶臭等异味, 说明发酵不成熟, 尚需进一步发酵。发酵成熟的垫料, 在垫料表面铺设10cm左右的未经发酵混合后的垫料, 经过24h后即可进猪。

3 微生物发酵床的日常维护

发酵床维护的目的主要是2方面: (1) 保持发酵床正常微生态平衡, 使有益微生物菌群始终处于优势地位, 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病害的发生, 为猪的生长发育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 (2) 确保发酵床对猪粪尿的消化分解能力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 同时为生猪的生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发酵床维护主要涉及到垫料的疏粪管理、通透性管理、水分调节和垫料补充、垫料更新等多个环节。

4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对猪舍日常消毒的要求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并不排斥消毒措施, 要求正常管理条件下, 猪舍内, 特别是垫料范围不能直接用消毒药进行消毒, 也不提倡对猪群进行带猪消毒, 以保证舍内有足够的有益菌浓度。一般情况下, 猪舍内走道、饲喂台、墙壁等进行火焰消毒等物理消毒措施, 垫料区实行深翻、堆积提高发酵效率, 利用生物热来杀灭病原微生物。猪舍外, 可以正常消毒, 阻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整个发酵床正常工作后, 内部温度一般在四、五十度或更高, 病原微生物一般都是在低温或中温范围内才能生存, 所以即便猪场外面不小心带入了病原菌, 在发酵床内四五十度高温环境下也难以生存, 发酵床就成了真正的“消毒床”, 致病菌难以生存, 这样更加有益于保护猪的生长发育。

5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的注意事项

5.1 降温和排湿

猪舍内湿度的湿度关系着发酵床的含水量。湿度大不利于发酵床内的水分向空气中散发, 这样就会导致发酵床水分含量高, 特别是冬天, 猪舍内的湿度大, 常常“雾气蒙蒙”, 遇到温度较低的屋顶和墙壁就会形成水珠又回落到发酵床, 容易出现死床;湿度小发酵床内的水分迅速的被蒸发, 发酵床内的水分含量低时不利于菌的生长, 影响发酵床的功能。所以, 湿度的调节是微生物发酵床养猪的重要环节, 要注意夏天降温, 冬天排湿。

5.2 饲养密度

适宜的饲养密度才能将发酵床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密度过大排出的粪尿多, 超出了微生物所能降解的能力范围, 长时间下去粪尿堆积, 最后出现死床;密度过小排出的粪便少, 不能供给发酵床内菌类生长的营养, 同时也浪费资源。最佳的养殖密度是:种公猪3m2/头、120~180日龄约占0.8~1.0m2/头、空怀母猪约占1.2~1.5m2/头、妊娠期母猪约占1.5~2.0m2/头、育肥猪约占1.3m2/头。

5.3 卫生与防疫

虽然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在过程中可以杀死大量的有害菌, 但是仍然要建立良好的卫生条件和免疫程序, 如定期的驱虫、灭蝇、灭鼠, 并且接种疫苗。

6 结语

PCR技术在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 篇10

课程论文

院: 课

程: 学

号:

名:

植物保护学院

昆虫分子生物学

任课教师:

职称:

教授

成 绩:

2015年8月29日

PCR技术在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突破,PCR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特别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细菌16S rDNA测序鉴定需进行DNA扩增、测序和分析,其设备条件和实验成本比传统的表型鉴定更高,从鉴定的准确率来看,其具有的优势毋庸置疑。同时,随着微生物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BOX-PCR技术在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中也已得到应用。使用真菌ITS区域序列通用引物PCR扩增和DNA序列测定的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稳定性好、结果可靠,适合实验室常规使用,可用于常见的和疑难真菌菌种快速鉴定。

关键词 PCR;16S rDNA;BOX-PCR;ITS;细菌;真菌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即聚合酶链式反应,它是一种体外酶促合成扩增特定DNA片段的方法,1985年美国Karray等学者首创了PCR技术并由美国Cetus公司开发研制[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突破,PCR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如微生物检测、兽医学、水产养殖、环境科学、食品安全等领域,包括基因的克隆、修饰、改建、构建cDNA文库、遗传病传染病的诊断、法医学鉴定、物种起源、生物进化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等。由于该技术具有较强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性,又能快速进行检测,因而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延伸[2-3]。随着PCR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常规PCR技术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许多技术,如多重PCR(mutiplex,PCR)技术[4]、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FQ-PCR)技术[5]、单分子PCR技术[6]等。PCR技术原理

PCR技术是根据待扩增的已知DNA片段序列,人工合成与该DNA 2条链末端互补的2段寡核苷酸,引物在体外将待检DNA序列模板在酶促作用下进行扩增。PCR的整个技术过程经若干个循环组成,一个循环包括连续的3个步骤:第1步是高温条件下的DNA模板变性,即模板DNA在93~94℃的条件下变性解链;第2步是退火,即人工合成的2个寡核苷酸引物与模板DNA链3’端经降温至55℃退火;第3步是延伸,即在4种dNTP底物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借助TaqDNA聚合酶的作用,引物链将沿着5’~3’方向延伸与模板互补的新链[7]。经过这个循环后合成了新链可将其作为DNA模板继续反应,由此循环进行。循环进程中扩增产物的量,以指数级方式增加,一般单一拷贝的基因循环25~30次,DNA可扩增l00万~200万倍[1]。PCR技术在细菌鉴定中的应用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应用 篇11

1 微生物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概况

1.1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原理

发酵床养猪又称为畜禽粪便原位降解健康养殖, 在国外又称深层垫料养殖或自然养殖, 是一种实现畜禽粪便原位降解的生态、环保、经济方式。发酵床养殖技术就是依据生态学原理, 利用益生菌资源, 集生物技术、发酵技术、养殖技术和工程技术于一体的现代综合养殖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在猪舍中填入深层有机垫料, 让猪粪便在有机垫料中通过微生物发酵降解, 充分运用空气对流和太阳高度角原理、生物发酵原理、温室和凉亭子效应原理、有益菌占位原理, 达到促进生猪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同时, 实现猪舍 (栏、圈) 免冲洗、零排放、无污染的和谐统一[1]。此项技术的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地选择和搭配稻壳、木屑、秸秆粉、米糠等有机物, 利用有益菌剂经过发酵处理制成养猪垫料层, 以猪粪尿为基础营养, 通过碳氮比、粒度、水分调节促使有益微生物迅速繁殖, 从而使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生猪生长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粪尿等排泄物也不断地被消化分解。

1.2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的优点

该技术具有“三节省, 两提高, 一增长, 零排放”等诸多优点, 即省水、省料、省劳力;提高抵抗力, 提高畜肉品质;增加养殖效益;无污染, 实现零排放。 (1) 彻底解决养猪对环境的污染, 解决粪便处理难题, 不仅使猪场环境得到改善, 而且推动了新农村建设[2,3]; (2) 改善猪生长环境, 促进猪只健康生长。由于发酵床猪舍采用全开放形式, 猪舍温湿度适宜, 光照充足, 通风透气性好, 利于猪的生长。猪粪尿在发酵菌的迅速分解下, 猪舍中不会臭气冲天和蚊蝇滋生。另外, 有益微生物能够提高猪只的抗逆、抗病、抗应激能力; (3) 提高商品肉的质量。饲养过程中抗菌性药物、抗生素用量少甚至不用, 能够提高猪肉的品质; (4) 变废为宝。垫料在使用3年后, 形成可直接用于果树、农作物的生物有机肥, 达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效果; (5) 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发酵床养猪技术, 每个人可饲养母猪100~200头或育肥猪500~1 000头, 养殖量大大提高, 这是因为该技术不用进行水冲猪舍和清除猪粪, 劳动生产率得到较大提高。 (6) 经济效益增加。发酵床养猪技术比传统养殖技术节约水用量75%~90%, 仅在水电、兽药、饲料等方面的节约, 每头猪可增效50~80元。

1.3 安徽省的推广应用情况

安徽省发酵床养猪技术从2006年开始在蚌埠地区试验应用。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针对我国南方地区, 特别是安徽省夏季高温高湿的自然条件, 在别国研究应用的基础上, 组织有关院校及推广部门开展了发酵床养猪技术研究。通过试点, 该项技术以“环保、安全、高效”等优点逐步得到广泛的认同, 已在16个市全部应用, 形成良好的推广氛围,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肥东县对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推广应用

作为“合肥东大门”的肥东县, 是生猪养殖大县, 年出栏生猪90余万头,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在该县的推广应用, 对推进肥东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肥东、改善新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县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在全县推广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 对验收合格的新建发酵床猪场进行奖励, 并成立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专家组, 重点从猪场规划、猪舍设计模式、发酵剂筛选、发酵垫料选择、发酵床日常管理、防暑降温、防疫消毒、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 总结出一套适合肥东县的发酵床养猪技术和模式, 已建成并产生良好效益的达7家, 建设面积超过5 000 m2。现就这几家的推广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2.1 推广应用范围及设计模式

根据发酵床要保持通透性、防雨淋、防水浸这一特点, 肥东县在推广应用时根据地理环境及地下水位的高低选择不同的设计模式:在南方, 靠近巢湖流域的养殖场, 选择地上槽模式, 推广面积超过1 500 m2;在北方, 地处江淮分水岭的养殖场, 推广地下槽模式, 推广面积超过3 000 m2;在南北之间的养殖场, 采用半地下槽模式, 推广面积超过600 m2。

2.2 不同模式的设计技术要点

一是地上槽模式。在地面上建设垫料槽, 垫料槽底部与猪舍外地面基本持平或略高, 操作通道、硬地平台要垫高50~100 cm, 保育猪、育肥猪分别垫高50~80、100 cm左右, 利用猪舍外墙、硬地平台的一侧建设长槽, 并用铁栅栏进行分隔, 形成多个圈栏, 以免猪只相互串栏。二是地下槽模式。在地表面以下建设垫料槽, 槽深60~100 cm, 保育猪、育肥猪分别为60、100 cm左右。若是新建猪场, 地下长槽一次性开挖, 再用铁栅栏分隔成多个圈栏;若是旧猪舍改造, 则可以在原圈栏进行坑槽开挖。三是半地下槽模式。地上、地下各建1/2垫料槽, 操作通道、硬地平台用开挖的地下部分的土回填。保育猪、育肥猪的槽深分别为60、100 cm左右, 长槽的建设与分隔模式同地上槽。

2.3 发酵料的构成及床体养护

为使发酵床性能良好, 应科学选择垫料。实践表明, 发酵料以碳供应强度大、供碳能力均衡持久、通透性、吸附性好的材料为佳, 以提高碳氮比, 保证发酵床养猪垫料原料或原料组合总体碳氮比超过25∶1。

垫料的配比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获得原料的成本、难易进行适时调整。现以肥东土山生态猪场为例, 新建设计了300 m2锯末+玉米秸秆的地上槽模式和在地势较高的土山脚下改造设计了300 m2锯末+稻壳的地下槽模式。具体配方:锯末60%、玉米秸秆/稻壳35%、深层土5%;辅料:粗盐0.3%、米糠2.5 kg/m3;菌种:粉状菌种0.25 kg/m3、液体菌种2 kg/m3, 最好选择推广液体菌[4,5]。2种方式各有利弊, 锯末+玉米秸秆作为垫料原料组合, 由于玉米秸秆透气性较好, 发酵床散发温度较快, 所以适合夏季防暑降温, 也可省去硬地平台。但由于玉米秸秆比较松散, 长期拱压, 床体下降较快, 所以要适时翻床和添加锯末。锯末+稻壳作为垫料原料组合, 由于稻壳透气性差, 发酵床散发温度较慢, 所以适合冬季保温。但要保持通风透气, 适时掌握温湿度的变化, 加强疏粪管理, 调整饲养密度。发酵床的养护就是要长期保持垫料适当的通透性, 可经常翻动垫料, 翻动深度保育猪、育成猪分别为15~20、25~35 cm。为使垫料中微生物正常繁殖, 其水分含量通常应保持为38%~45%。因此, 要经常检查发酵床垫料的水分含量, 当垫料的水分下降时, 要采用加湿喷雾提高垫料的水分含量, 以免微生物的繁殖受阻。由于消化分解粪尿会损耗垫料, 所以为使发酵床性能稳定, 当其垫料减少10%时, 要及时进行补充, 并将新料与发酵床的垫料均匀混合, 调节好水分。

3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3.1 防疫和治疗问题

正常的免疫程序不可减少, 特别是规模化养猪场尤为重要, 但抗生素等药品的用量可逐步减少, 减少量一般可达50%以上。对严重感染或具有典型疾病特征的猪只立即隔离观察, 进行治疗或淘汰, 切实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

3.2 消毒问题

由于垫料中存在发酵菌种, 一旦发生疾病或疫病流行, 必须要进行消毒。而正常消毒几乎不影响发酵床的工作, 消毒时隔一段时间不要翻床。

3.3 温度控制问题

3.3.1 发酵床正常温度的处理。

影响发酵床温度的因素主要是水分和通透性, 有时表现为单因素影响, 有时表现为双因素同时产生影响。如果水分偏高和 (或) 垫料过于疏松, 发酵强度会加大, 温度就会过高, 常用的处理方法就是将垫料稍微压实, 或者补充部分干料后将垫料稍微压实;如果水分偏低和垫料透气性稍差时, 发酵产生的温度向空气扩散慢, 往往会形成局部高温, 通常可以通过适当补充水分、增强垫料通透性来解决;如果水分过高或过低也会导致发酵床温度过低, 解决的办法就是调节好水分;如果垫料通透性过低, 发酵床温度也低, 这时就要通过疏松垫料, 以增加垫料发酵强度, 从而提高发酵床温度。

3.3.2 夏季防暑降温措施。

一是提高猪舍外围防护结构的隔热能力;二是调整垫料厚度和湿度, 在我国南方地区, 炎热的夏季高温高湿, 通风降温已经不能起到明显作用了 (猪舍内外温度都会高达40℃以上) , 垫料如果过厚, 两者的热量叠加, 温度就更高了, 所以要把垫料的厚度降到45 cm左右;三是重视猪舍通风, 用水帘或冷风机降温;四是适当降低饲养密度;五是调整饲喂时间, 补充钠、钾、镁等微量元素。

3.4 湿度控制问题

垫料发酵过程中, 如果不升温, 则由于水分过高或过低, 可适当调节水分, 添加垫料原料或加水。若发酵床的湿度过大, 可以适当翻动垫料 (或者补充新的垫料) 来解决, 当猪舍的湿度过大时可适当通过负压抽风来解决或清出太湿垫料晒干后再入床;过干的话可以采用加湿喷雾补水, 也可以在补菌时补水。

3.5 夏季和冬季垫料的养护

夏季养护要尽量控制垫料水分, 降低发酵强度;疏粪时尽量将粪尿集中在比较小的区域范围内, 不必将粪尿均匀分布在整个发酵床。冬季养护除保育栏有特别要求外, 其他同常规。保育栏的冬季养护也要注意控制垫料水分, 因为保育猪粪尿较少, 垫料发酵强度相对偏低, 如水分过大会导致热量损失大, 同时还会导致保育舍空气湿度加大, 造成应激。

因此, 在肥东县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用锯末时, 最好不使用松木、桦木或者是含油的锯末, 因为此类锯末使用效果很差。二是地下水位高的地方, 发酵床的发酵池千万不要下挖, 一旦下挖, 夏季就有可能导致发酵床的底部渗水, 造成发酵床的失败。

4 应用前景

肥东县是生猪养殖大县, 市民关心的是畜产品安全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而微生物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是养殖业的一项技术革新,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此技术能节约资源, 改善环境, 提高畜产品品质, 符合低碳发展的时代需求。此外, 肥东也是一个种植业大县, 发酵床垫料可变废为宝, 循环利用, 生产有机稻、有机经果林。还可以结合新农村的“一池三改” (沼气池与改厨、改厕、改圈) , 加强立体化生态养殖, 促进养殖、环境、资源与人类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安徽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2]位孟聪, 杨瑞.发酵床养猪技术简介[J].科学种养, 2009 (12) :32-33.

[3]李连帅.发酵床养猪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 2009 (11) :73.

[4]钱传芳.发酵床养猪模式探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3) :332-333.

上一篇:YRH250矿用本质安全型红外热像仪辐射率确定方法下一篇:关于书写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