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2024-07-25

微生物的检测方法(精选10篇)

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篇1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 目的:

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参照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1995、《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1-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日本东京冷冻食品检验方法。采样与检测方法:

3.1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 3.1.1样品采集:(1)取样频率:

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2)采样方法

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内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 min。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3.1.2菌落培养:

(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7℃±1℃培养24 h,取出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培养基剔除。(2)将已采集样品的培养基在6 h内送实验室,细菌总数于37℃±1℃培养48h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3)菌落计算:

a)记录平均菌落数,用“个/皿”来报告结果。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不可遗漏。

b)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 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3.2工作台(机械器具)表面与工人手表面采样与测试方法: 3.2.1样品采集:(1)取样频率:

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擦拭检验,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全面擦拭检验。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可疑处进行擦拭,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擦拭检验。

d)实验新产品,按客户规定擦拭频率擦拭检验。e)对工作表面消毒产生怀疑时,进行擦拭检验。f)正常生产状态的擦拭,每周一次。(2)采样方法:

a)工作台(机械器具):用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签在被检物体表面(取与食品直接接触或有一定影响的表面)取25cm2 的面积,在其内涂抹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含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送检。

b)工人手: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湿生理盐水的棉签在右手指曲面,从指尖到指端来回涂擦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含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送检。(3)采样注意事项: 擦拭时棉签要随时转动,保证擦拭的准确性。对每个擦拭点应详细记录所在分场的具体位置、擦拭时间及所擦拭环节的消毒时间 3.2.2 细菌·大肠菌群的检测培养: 样液稀释:将放有棉棒的试管充分振摇。此液为1:10稀释液。如污染严重,可十倍递增稀释,吸取1ml 1:10样液加9ml无菌生理盐水中,混匀,此液为1:100稀释液。3.2.2.1 细菌总数:

(1)以无菌操作,选择1~2个稀释度各取1ml样液分别注入到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平行样),将已融化冷至45℃左右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倾入平皿,每皿约15ml,充分混合。

(2)待琼脂凝固后,将平皿翻转,置36℃±1℃培养48 h后计数。(3)结果报告:报告每25cm2食品接触面中或每只手的菌落数 3.2.2.2大肠菌群:(1)平板法: a)以无菌操作,选择1~2个稀释度各取1ml样液分别注入到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平行样),将已融化冷至45℃左右的去氧胆酸盐琼脂培养基倾入平皿,每皿约15ml,充分混合。待琼脂凝固后,再覆盖一层培养基,约3-5 ml。

b)待琼脂凝固后,将平皿翻转,置36℃±1℃培养24h后计数。c)结果计算:以平板上出现紫红色菌落的个数乘以稀释倍数得出。d)结果报告:报告每25cm2食品接触面中或每只手的菌落数(2)试管法: a)以无菌操作,选择3个稀释度各取1ml样液分别接种到BGLB肉汤培养基中,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

b)置BGLB肉汤管于36℃±1℃培养48±2h。记录所有BGLB肉汤管的产气管数。

c)结果报告:按BGLB肉汤管产气管数,查MPN表报告每25cm2食品接触面中或每只手的大肠菌群值。

3.2.3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1)定性检测

a)取1ml 稀释液注入灭菌的平皿内,倾注15-20ml的B-P培养基,(或是吸取0.1稀释液,用L棒涂布于表面干燥的B-P琼脂平板),放进36±1℃的恒温箱内培养48±2小时。b)从每个平板上至少挑取1个可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作血浆凝固酶实验。

c)结果报告:B-P琼脂平板的可疑菌落作血浆凝固酶实验为阳性,即报告手(工器具)上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2)定量检测 a)以无菌操作,选择3个稀释度各取1ml样液分别接种到含10﹪氯化钠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中,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

b)置肉汤管于36±1℃的恒温箱内培养48小时。划线接种于表面干燥的B-P琼脂平板,置36℃±1℃培养45~48小时。

c)从B-P琼脂平板上,挑取典型或可疑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接种肉汤培养基,36℃±1℃培养20~24小时。

d)取肉汤培养物做血浆凝固酶试验,记录试验结果。

e)报告结果:根据凝固酶试验结果,查MPN表报告每25 cm2食品接触面中或每只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值。

3.3工厂环境中病原体的检测计划与方法

检测计划: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工厂应该对生产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和评估,检测项目包括李斯特菌,沙门氏菌等病原体微生物,化验室应该按照一定的计划对生产场所环境中的病原体进行检测,其中包括地面、下水道、排水沟、墙壁、天花板、设备框架、运输的支架,冷藏装置、速冻机、传送带、设备的螺丝、维修工具等部位。当某个点检测到病员微生物时,应该对环境中的相似点加大检测频率;在把所有的预定点检测完后,应该对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存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在下一次环境检测循环过程中加强检测容易出现病原体的环境点,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检测频率: 每月两次,每次每个区域至少选取5个检测点,分别进行检测。

3.3.1 环境李斯特菌的检测方法(3MTM PetrifilmTM 环境李斯特菌的测试片)3.3.1.1 用涂抹棒,海绵或者其他采样设备收集环境样本。

3.3.1.2 将收集的样本添加10毫升灭菌的缓冲蛋白胨水,将样本与缓冲蛋白胨混合1分钟,将样品置于室温(20-30℃)1小时,最久不超过1.5小时,以修复损伤的李斯特菌。3.3.1.3 将测试片放在平坦处,掀起上层膜。

3.3.1.4 用移液器垂直滴加3毫升样品到下层膜中央,将上层膜缓慢盖下,以免产生气泡。3.3.1.5 轻轻将塑料压板放在位于接种区上层膜上,不要压,扭转或者滑动压板。提起压板等至少十分钟,以使胶体凝固。

3.3.1.6 将测试片透明面朝上,可叠放至十片,在37℃±1℃培养26-30小时,可以用标准菌落记数器或者其他光学放大器判读,不要记数圆形轮廓上的菌落,因为他们不受选择性培养基的影响。

3.3.1.7 对于定性检测,根据紫红色菌落是否存在,结果记为检出或者未检出。3.3.2 环境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

3.3.2.1采样地点: 选取采样点时因尽量选取微生物容易滋生的地方 冷冻车间

FD车间

东区初加工

传递窗口表面、排水沟、排水沟出口、墙壁、地面

卸料间 墙壁、墙角、地面、天花板、物料车表面

东区精加工

地面、墙壁、墙角、排水沟、排水沟出口、速动机链条、天花板

暂存间

墙壁、地面、天花板、墙角、墙缝

西区初加工

传递窗口表面、地面、墙壁、排水沟、排水沟出口

挑选间

墙壁、地面、天花板、墙角、垫板

西区精加工

地面、墙壁、墙角、排水沟、排水沟出口、速动机链条、天花板

包装室

墙壁、地面、天花板、金探传送带表面、落地料存放处

3.3.2.2 操作步骤

3.3.2.2.1采样应在生产开始后进行,用已浸润过的棉拭在选定的被测表面旋转涂抹约100cm2的面积,然后将棉拭放回涂抹试管并盖紧。3.3.2.2.2将样品带回实验室,每5个点混合成一个样品, 登记编号,按照SN0170-92标准及时检测,若有阳性结果出现,应逐步对所混合的每个点分别检测。

物体表面涂抹菌落总数计算方式:物体表面细菌总数(cfu/c㎡)=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采样液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m2)

根椐GB15979-2002《一次性卫生用品卫生标准》的标准,生产环境卫生指标 1 装配与包装车间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应≤2 500 cfu/m3。2 工作台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应≤20 cfu/cm2。

3.工人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应≤300 cfu/只手,并不得检出致病菌。人员和环境卫生检测方法

一、空气采样及检验方法

1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按GB4789.28中3.7条配制 2采样(空气沉降法)

2.1布点:面积小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一对角线,在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在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面积大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东、西、南、北、中5个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米。

2.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2.3采样方法;用直径为9厘米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上暴露20分钟盖上送检培养。3培养:于37℃培养24小时。4检测频率:每周 空气质量标准:

生车间、熟车间、成品车间:低于100个 半成品库、成品库:低于10个

二、设备的采样与检验方法

根据生产过程所要求的重点卫生部位,实验室对其进行涂抹采样,进行细菌总数检验。1采样方法

1.1涂抹法(适用于表面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产品接触面)

取经过灭菌的铝片框(框内面积为50平方厘米)放在需检查的部位上,用无菌棉球蘸上无菌生理盐水擦拭铝片中间方框部分,擦完后立即将棉球投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1.2贴纸法(适用于表面不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接处面)

将无菌规格纸(5×5厘米,纸质要薄而软)用无菌生理盐水泡湿后,于需测部分分别贴上两张,两张纸面积共50平方厘米,然后取下放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2检验方法

2.1细菌总数的检验

将上述样液充分振摇,根据卫生情况,相应地做10倍递增稀释,选择其中2-3个合适的稀释度作平皿倾注培养,培养基用普通营养琼脂,每个稀释度作2个平皿,每个平皿注入1毫升样液,于37℃培养24小时后计菌落数。结果计算

表面细菌总数(cfu/cm2)=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样液稀释倍数/30×2 2.2致病菌的检验

沙门氏菌,参照GB4789.4进行 金黄色葡球菌,参照GB7918.5进行

4.检验合格标准:细菌总数10-100个∕cm2,5.关键点:细菌总数≤10个∕cm2 一般区域:细菌总数≤100个∕cm2

三、人员手表面细菌污染情况的检验

1.采样方法:用一支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涂擦被检对象手的全部,反复两次,涂擦的时候棉拭子要相应地转动,擦完后,将手接触部分剪去,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送检培养。

2.检验方法:同工器具表面细菌总数检验方法。

3.结果计算:每只手表面的细菌总数(cfu/只手)=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样液稀释倍数

四、消毒液药效的微生物学鉴定法

1采样对象:正常使用的消毒液,和已知配制好备用的消毒液 2采样及检验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吸管吸取1毫升样液,加入9毫升稀释液中混匀,对于醇类与酚类消毒剂,稀释液用普通营养肉汤即可;对于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0.1%硫代硫酸钠,对洗必泰、季铵盐类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3%(W/V)土温80和0.3%卵磷脂;对醛类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0.3%甘氨酸;对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复方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W/V)土温80,以中和被检样液中的残效作用,将注入了样液的稀释液充分摇匀,取1毫升注入平皿,随之倒入普通营养琼脂,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皿,将平皿于37℃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计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3结果分析

平板上有菌生长,表明被检样液中有残存活菌,若每个平板菌落数在10个以下,仍可用于消毒,若每个平板菌落数超过10个,说明每毫升被检样液含菌量已超过100个,即不宜在用于消毒。

该公式是一个经验公式.它的理论模式依据是:100CM2的面积上10MIN降落的菌落数, 等于1升空气中所含的细菌总数.系数50000基于上述假说和单位换算而来.细菌总数(CFU/M3)=5/10T*100/A*1000*N=50000*N/AT

5/10T:实际放置了5MIN;

100/A:A单一培养皿面积;

1000:1M3=1000L啊,换算成m3

1、空气细菌落菌数单位既然是cfu/m3,那采样时应该还要记录放置平皿的高度。

2、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罐头行业有个标准如下:

落下菌数

空气污染程度

评价

30以下

清洁

安全

30~50

中等清洁

50~70

低等清洁

应加注意

70~100

高度污染

对空气要进行消毒

100以上

严重污染

禁止加工

3、是否可根据企业相应的加工产品微生物指标进行自行制定?

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篇2

免疫检测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ATP发光检测技术

ATP生物发光技术是生物领域中的重点技术之一,该种检测技术主要是借助ATP生物特性发现食品中目标微生物。其基本原理为:以荧光酶素、荧光素、三磷酸腺苷(ATP)、氧气为底物,与食品微生物中所含的镁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将镁离子中所含的化学能转换为光能。三磷酸腺苷在未饱和的浓度范围内,其浓度与镁离子的发光程度成线性关系。对食品中的微生物细菌ATP进行测量,经过线性推算可计算出食品微生物含菌量。该种方式较简单,无需对食品微生物进行培养,灵敏度较高。

乳胶凝集反应

乳胶凝集反应与ATP发光检测中生物化学反应相比,其实验现象较直观,能通过人的肉眼观察。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进行特异性结合,在该反应中加入人工大分子乳胶颗粒,进而发生直观的颗粒凝聚反应。在检测食品样品中所含有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在实验样品中加入乳胶粒子试剂,A蛋白能够与Ig G结合,凝聚酶与鞭毛抗原结合。该反应的反应时间为1 min。该种方式能迅速鉴定出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该种方法充分利用生物化学实验的优势,借助直观的实验表现,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微生物群。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PCR技术

食品微生物种类有很多,不同的检测技术所能检测出来微生物不同。PCR检测技术能针对食品中的乳酸菌、双歧杆菌等进行准确测定,特别是对啤酒中的淀粉酵母和水体中的大肠杆菌群。但PCR检测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在实际食品微生物检测中仅限于核苷酸序列已知的微生物鉴定。PCR检测技术对于食品中的细菌检测较简单,且对于细菌的灵敏度较高。

自动检测技术

随着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逐渐发展,一种基于生物检测技术的自动化检测技术应运而生。该种自动检测技术由美国某保健系统公司研发,最大优势在于能对食品中的微生物群进行直接的分离与提纯,将微生物进行分类。该技术所能实现的检测效果与其他实验检测技术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优势。美国麦道公司在原微生物自动检测技术基础上,推出二代微生物检测系统,该种系统也是免疫诊断检测系统,集固相吸附、酶联免疫、乳胶凝集等检测技术的优势于一身,在微生物的检测上速度更快。

传感器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基于传感器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分为基因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种。其中,基因传感器借助DNA序列的唯一性,识别出所检测出食品中微生物的信号。基因传感器能将已知的核苷酸序列半侧链DNA分子在传感器探针上进行固定。然后选取食品微生物目标DNA半侧链进行杂交,从而形成双链的DNA。经过杂交而成的DNA具有特殊的物理信号能在能量转换器中反映出来。该DNA基因检测的时间较短,在实验操作上简单,且实验的灵敏度较高。目前,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基因传感器主要有石英晶体振荡器、光学式DNA传感器等。

生物传感器是区别于基因传感器的一种的微生物检测传感器,其主要原理为将微生物检测中的被测分子与固定的生物接受器上的敏感材料相互结合,二者能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且产生一定的物理效应。在反应中,敏感材料自身将会出现离子强度、p H值、颜色等方面的变化。这些信号的变化会转换为一定的数学关系,在实验分析中比较精确。例如,采用光传感器与聚合酶链式反应生物相互结合产生了链式反应,该反应能检测出食品中少量的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结语

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篇3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微生物分离分析检测中的应用方式

近年来随着毛细管电泳技术的不断发展,不论是伪固定相技术还是如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技术,都是通过相辅相成分离原理完成日常工作的,是一种最基本的色谱以及电泳机制形式。毛细管电泳代指在高压场驱动力条件作用影响下,将毛细管作为主要通道,根据样品分组情况而实现的一种分离技术形式。CE和传统平板电泳工作模式相比,不仅分离柱效比较强,而且分析速度也比较快,整体自动化水平比较高,分析对象也相对比较广阔。毛细管电泳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已经成功应用到各种食品微生物分析检测当中,和CC以及HPLC等方式相比,处理起来更加简单,而且无需提取物,速度更快。CE可以将细菌当成离子来处理,而且细菌在特定条件下,表面的基团会受到电离状态以及双电层厚度等方面的影响,不论是离子强度还是温度阐述函数,都可以通过优化参数的方式来分离不同细菌种群的。CE的理论指出,分离柱效会随着样品分子的扩散系数或者是分子量的不断提升而发生改变,这也代表了CE在细胞分离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分别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以及毛细管凝胶电泳等形式,单独培养纤维单细胞菌,对根癌土壤进行分离处理。混合菌液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分离之后,可以分别对其进行收集。从整体情况上来看,经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之后的不同菌纯度都在90%以上。

CE将细菌表面特征信息作为分析的基础,所以CE是可以反馈出细菌特征信息的,比如表达产物表面累计程度等。不同的发育阶段菌体细胞对应不同状态下的特征峰,并且绝大部分细菌在受到电泳的影响之后还是可以继续保持活体状态的。活体状态的在线监测也可以为当前微生物分析工作提供许多切实可行的分析方式。

经过总结近期来的工作情况发现,蓝细菌是导致饮用水出现毒性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可以通过对蓝细菌毒素进行检测和鉴定的方式来评判饮用水安全性。EC可以通过毛细管区带电泳以及毛细管等速聚焦电泳等,对饮用水中的各种蓝细菌毒素进行检验。

毛细管电色谱

毛细管电色谱也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分离技术,对蛋白质以及多肽、生物分子的探索也已经得到了相关人员的肯定。在毛细管的两侧位置增加高电压,通过EOF对其进行处理。作为推动力的一组,工作你人员可以根据样品不同组别的情况,在固定相以及流动相间分配系数差异,并且在电场当中控制迁移速率。利用不同迁移速率来实现微分离,是一种将高效液相色谱与高校毛细管电泳相互结合的工作技术。这种工作模式不仅可以打谱液相色谱当中存在的压力流问题以及流速问题,同时还能控制峰扩展。峰扩展和溶质扩散系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该方式来获取一些和毛细管电泳水平高柱效相同的结果,还可以具备液相色谱选择性特点。CEC通过高压直流电源来代替高压泵进行工作,并利用电渗流等实现流向的驱动。流苏在管中不会呈现抛物轮廓,而谱带的宽展效应是比较小的,这也是导致CEC比HPLC柱效高的原因之一。

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是比较理想的,并且可以从根本上提升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效率。上文分别从毛细管电色谱、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微生物分离分析检测中的应用方式两个方面,对工作模式进行了阐述。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日后工作参考,促进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单位: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

实验3 环境微生物的检测 篇4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2.懂得无菌操作在微生物实验中的重要性。3.了解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特征。

二、实验原理

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存在着种类繁多的、数量庞大的微生物。土壤、江河湖海、尘埃、空气、各种物体的表面以及人和动物体的口腔、呼吸道、消化道等都存在着各种微生物。由于它们体积微小,人们用肉眼无法观察到它们个体的存在。但是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可以在发霉的面包、朽木上看到某些微生物群体。这些现象表明,自然界只要有微生物可以利用的物质和环境条件,微生物就可以在其上生长繁殖。据此,我们在实验室里就可以用培养基来培养微生物。

培养基是用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养料。其中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气体和水分。此外,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的要求,在配制培养基时还需用酸液或碱液调节至适宜的pH。配制好的培养基必须进行灭菌。所谓灭菌是指采用各类的物理或化学因素,使物体内外的所有微生物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经过灭菌后的物体是无菌的。消毒是与灭菌完全不同的概念,它是指用较温和的物理因素杀死物体表面和内部病原微生物的一种常用的卫生措施。

灭菌的方法较多,广泛使用的是高温灭菌,其中最常用的是高压蒸汽灭菌法。此法是把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可密闭的加压蒸汽灭菌锅中进行的。在1.05kg/cm2的蒸汽压力下,温度可达121℃。一般只要维持15~20min,就可杀死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和它们的各种孢子。

微生物的接种技术是生物科学研究中的一项最基本操作技术。为了确保纯种不被杂菌污染,在整个接种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无菌概念,经常保持实验台及周围环境的清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杂菌的污染,这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如将微生物接种到适合其生长的固体培养基表面,在适宜的温度下(一般细菌37℃:霉菌等28℃),培养一段时间(一般24~48h)后,少量分散的菌体或孢子就可生长繁殖成肉眼可见的细胞群体,此即菌落。如平板上的菌落是由单个细胞(或单个孢子)生长繁殖而成的,就是一个纯种细胞群或克隆;若培养后大量菌落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为菌苔。不同种的微生物可形成大小、形态各异的菌落,根据微生物菌落形态的不同,可初步鉴别出四大类微生物: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

细菌的菌落呈圆形、较小而薄、透明或不透明、质地“细腻”,有的具有色泽,有的边缘不整齐,有的表面湿润、光滑,有的表面干燥有褶皱。此外,细菌常因分解含氮化合物而产生臭味。

酵母菌的菌落通常比细菌菌落大,圆形、厚、不透明、色素单一,多为乳白,少数为橙或红色。酵母菌因普遍能发酵含碳有机物产醇,故菌落多伴有酒香味。

防线菌菌落小而致密,或坚硬、或呈粉状。不少放线菌还产生特殊的土腥味。

霉菌菌落大而疏松、或大而紧密。气生菌丝会发育形成一定形状、构造和色泽的子实器官,所以菌落表面往往有肉眼可见的构造和颜色。

三、实验材料

人体表和空气中的微生物。

四、实验器材与试剂

1.器材

恒温培养箱、无菌平皿、电炉、酒精灯、火柴、无菌棉签和记号笔。2.试剂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酵母膏葡萄糖培养基(简称YPD)、高氏一号培养基和查氏培养基。

五、实验操作

I.融化培养基

将装有无菌培养基的三角瓶置水浴中煮沸,待培养基融化后取出,当冷至50~60℃左右时,进行下一步。II、倒平板

有持皿法和叠皿法,操作要点如下: 1.持皿法

(1)将无菌培养皿叠放在酒精灯左侧,以便拿取。(2)点燃酒精灯。

(3)酒精灯旁,左手握三角瓶底部,倾斜三角瓶,右手旋松棉塞,用右手小指与小尾鱼际(即小指边缘)夹住棉塞并将其拔出(切勿将棉塞放在桌上),随之将瓶口在火焰上过一下(不可灼烧,以防爆裂),以杀死可能沾在瓶口的杂菌。然后将三角瓶从左手换至右手(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拿住三角瓶的底部)。操作中瓶口应保持在火焰2~3cm,瓶口始终向着火焰,以防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左手拿起一套平皿,用无名指和小指托住皿底,用中指和拇指夹住皿盖,食指于皿盖上为支点,在火焰旁,打开皿盖,让三角瓶伸入,随后倒入培养基。一般倒入15ml左右培养基即可铺满整个皿底。盖上皿盖,置水平位置待凝。然后将三角瓶移至左手,瓶口在次过火并塞紧瓶盖。2.叠皿法

此法适于在超干净台上操作,基本步骤同持皿法。不同之处是左手不必持皿,而是将瓶皿叠放在酒精灯的左侧并靠近火焰。按上述方法用右手拿三角瓶,左手打开最上面的皿盖,倒入培养基,盖上皿盖后即移至水平位置待凝。再依次倒下面的平皿。操作中瓶口始终向着火焰,以防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III、贴标签

待培养基完全凝固后,在皿底帖上标签,注明检测类型,组别及日期(也可用记号笔书写在皿底)IV、检测方法

环境中微生物种类多样,检测方法也各异,先选几种列举如下: 1.空气 检测实验室空气中的微生物时,只要打开无菌平板的皿盖,让其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5~10min)然后将皿盖盖上即可。

2.桌面 检测实验台桌面微生物是,可用一根无菌棉签,先在无菌平板的

图4-1 含菌棉签平板划线示意图

左:开启皿盖法

右:划线示意图

一个区域内湿润和试划几下,然后用其擦抹桌面等物体表面,在以此棉签在平板的另一区域作来回划线接种(如图4-1)。本操作应以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即在火焰旁用左手拿起平板,用中指 无名指和小指托住皿底部,用食指和大拇指夹住皿盖并开成一缝,右手持棉签在培养基表面划线接种,无菌棉签湿润和试剂区可作为无菌对照。

3.头发 移去放在桌面上的无菌平板的皿盖,是头发部位位于平板的上方,并用手指拨动头发数次,在盖上皿盖即可。

4.手指 可用未洗的手指先在无菌平板的培养基一侧(约一半的面积)作划线接种,并在皿底作好标记。然后用肥皂、流水洗手,用洗净的手指于平板培养基的另一侧作同样的划线接种,盖好皿盖。待培养后比较两杂菌生长的情况。

5.口腔 打开无菌平板培养基的皿盖,使口对着平板培养基的表面,以咳嗽或打喷嚏的方式接种,然后盖上皿盖。

V、培养

将以上各种检测平板倒置于28℃培养箱中培养,至下周实验时观察并计数各平板上的菌落数。

VI、观察

注意观察不同类型菌落的大小、外形和颜色等特征,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上。

VII、清洗

观察记录完毕后,将含菌平板放在沸水中煮30min以上,杀死培养基表面生长的各种微生物,然后清洗并晾干培养皿。

六、思考题

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篇5

为了进一步了解活性污泥菌群结构及其功能,为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转提供理论参考,本实验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对活性污泥细胞悬浊液进行微生物细胞检测分析,结果发现污泥中α-,β-和γ-变形杆菌亚纲和丛毛单胞菌属的微生物相对含量分别为15.09%,20.50%,12.00%和8.37%;这表明β-变形杆菌亚纲的.含量最高,为活性污泥中的优势菌群.

作 者:赵现方 陈林海 李宗义 王振河 ZHAO Xian-fang CHEN Lin-hai LI Zong-yi WANG Zhen-he 作者单位:赵现方,王振河,ZHAO Xian-fang,WANG Zhen-he(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陈林海,CHEN Lin-hai(郑州大学,离子束生物工程实验室,郑州,450053)

李宗义,LI Zong-yi(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分析研究 篇6

自动旋转平板检测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倒入一薄层样品, 并使液体样品能够以螺旋转动的方式分布, 倒入之后, 液体慢速流出之后, 将会随着平板的旋转, 从中心向周围边缘部分分布, 保证了样品的均匀性。待被检测样品倒入到平板之后, 将激光检测设备放入到仪器的底部, 菌落数能够用激光菌落计数器进行计数。在实际检测的时候, 要使激光检测仪从上面对平板进行自动扫描, 当激光束通过菌落的时候, 能够降低光的强度, 进而检测出被测样品中菌落的位置。

这一方法手段能够应用在细菌、霉菌以及酵母等乳类样品的检测中, 及时的发现样品中存在的微生物细菌等。通过这种方式对食品中的菌落进行检测。

多聚酶链式反应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人工难以培养的微生物相应的DNA片段的扩增, 进而对扩增产物的含量进行检测, 及时迅速的检测出食品中致病菌的含量, 并加以解决。

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 必须要确保在95度以上的高温下, 使蛋白质发生变质, 并保证DNA由双链变成单链, 完成之后将温度迅速的降低到55度左右, 每条DNA单链退火, 将这一过程称之为热循环。在完成这一循环之后, 再将温度升高到95度, 开始新的循环。

经过21次到31次的扩增循环, 将一个单位自的DNA扩增到107分子, 这个完整的过程能够在一个小时内通过自动热量循环器完成。从理论上来讲, 只要被检测的样品中含有一份子沙门氏菌的DNA, 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方法的检测, 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该微生物细菌检测出来。

这一方法在实际中应用能够及时检测并迅速得出结果, 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加之检测成本低, 大受欢迎。

腺苷三磷酸检测方法

腺苷三磷酸检测方法即ATP方法, 这种检测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 最大的优点就是不需要培养基, 直接将ATP检测仪器和计算机进行连接, 就能够对检测的数据进行处理, 并第一时间显示出检测的结果。

这一方法的应用原理即, 所有的生物当中都会含有能够传达能量的腺苷三磷酸, 利用仪器设备检测被测样品的腺苷三磷酸, 就能过清楚的知道样品中细菌的数量以及细菌活性。

电阻电导检测方法

在食品微生物检测的过程中, 电阻电导检测方法应用也较为广泛。当细菌生长繁殖的时候, 利用该方法将蛋白质以及糖类等大分子物质分解成为有机酸、氨基酸等带电荷的小分子物质, 进而改变培养液的电导度, 检测人员能够通过对电阻和电导度变化的测量, 进而推算出被测样品中期初含有的细菌数。

当前, 在检测的过程中应用的电阻电导检测设备主要有Bactometer, 这一设备能够对海产品、酿造液以及牛乳等食品进行检测, 对其中的细菌含量进行精确检测。

干片检测方法

干片检测方法主要是将没有毒的高分子材料做成培养基的载体, 定性、快速和定量检测试纸以及胶片的检测方法手段。这一手段充分的融合了现代化学方法、微生物方法以及高分子科学方法, 发挥三者的优势, 进一步提升了检测的水平和精准度。

利用干片方法对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 最大的优点是其具有较高的精准度, 且不需要配置试剂, 操作简单且检测迅速, 成本较低。同时, 这一方法检测能够进行消毒保存, 且有利于运输, 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检测, 除干片之外也没有任何废液废物的排放, 这样就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检测过程对环境的污染。

酶联免疫检测方法

抗原抗体检测方法是对特异性致病菌和其产生的毒素进行检测的最为常用的方法。而酶联免疫方法就是利用抗原以及抗体之间的反应效果而进行检测的。

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 较长应用的就是夹心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将第二个酶标抗体加入到样品当中, 之后再加入能够和第二个酶标抗体发生养性颜色反应的反应底物。[5]在这个过程当中, 如果被测的样品中并没有目的抗原, 酶标抗体就不会出现结合的现象, 也不会发生颜色上的改变, 这样就能够确定被检测样品为阳性。

如果应用这一方法检测结果呈现阳性, 则可以再利用其它方法, 如自动旋转平板检测法或者是其他方法进行检测, 进一步确定检测的结果, 通过多种方法相结合, 能够进一步提升检测的精准度。

结语

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篇7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检测 快速检测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TS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0-0033-01

1 传统检测法

琼脂平板平板培养法及显微镜镜检法是食品微生物检测的传统方法:

(1)琼脂平板培养法:①选择性培养基检测法,各种微生物对不同化学物质的敏感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在琼脂平板培养基中,适当加入对非目的微生物生长产生抑制效果的化学制剂,从而促进目的微生物生长并利于检测;②显色培养基检测法,其基础为生物化学反应,在琼脂平板培养基中加入细菌特异性酶显色底物,从而使不同菌落产生对应的颜色变化,根据所需检测目的微生物显色情况直接判断该微生物存在及数量,目前常用于检测食品中致病菌,但有研究显示,部分目标微生物存在混合感染情况时,利用该方法易出现假阴性影响检测结果。

(2)显微镜镜检法(油镜检测),使检测样品富集后(提高浓度)滴至载玻片,将盖玻片盖好后滴入香柏油镜检。

2 现代检测法

随着现代生物及化学技术不断发展,气相色谱法、免疫学检测法、传感器检测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法、自动检测法、抗阻测定法、“即用胶”测定法等新型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并取得显著效果。

(1)气相色谱法。经水解、分离提取(甲醇)、硅烷化、甲基化等处理后,微生物细胞将分离成多种化学组分,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仪对其进行分析后得出相应色谱,根据色谱所显示峰值准确鉴定食物中所含微生物,目前常用于检测霉菌、酵母菌及某些常见细菌等。

(2)免疫学检测法。①酶免疫检测法(EIA),包括均相法及非均相法,其分类依据为检测中抗原体反应是否需要对酶标记物进行分离结合及游离,非均相法是目前常用的酶免疫检测方法,其代表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固相载体吸附抗体或抗原后进行免疫酶染色,待底物顯色后对有色产物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从而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目标微生物及其数量,该方法特点为标记物稳定、操作简单方便、灵敏度高、可准确定量微生物、适用范围广泛、快速廉价等,可同时进行大量(上千份)样品检测;②免疫层析技术(IC),其原理为利用毛细管作用,在条状纤维所制膜上(含有相应配体)使样品泳动,目的在于使样品与膜上特定区域配体结合,利用酶促显色反应或直接着色标记物获得直观结果,该方法目前已开发出针对性的试纸条应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可快速获得检测结果,且准确性较高,但无法进行定量检测;③免疫磁珠分离法(IMS),其原理为免疫化学技术与磁性微球结合,使样品与磁珠(由抗体包被)混合后利用磁场将其收集;④免疫荧光法(IFT),在抗体或抗原上标记荧光色素,待相互结合后于荧光显微镜下利用荧光反应观察结果,需注意此方法中所用荧光色素应未对待检样品中目标微生物活性造成影响;⑤乳胶凝集试验(LAT),抗体使用人工大分子乳胶颗粒标记后,将待测微生物与其发生凝集,从而达到检测目的,该方法检测结果较为直观(肉眼可见);⑥酶联荧光免疫法(ELFIA),将酶免疫与荧光免疫结合,利用合适的荧光底物代替生色底物后进行酶免疫分析,可有效扩大检测范围及减少试剂使用量,灵敏度较高;⑦免疫印迹法(immunoblotting),用于对酵母菌及真菌进行有效检测,具有高分辨率、高敏感性及高特异性特点,主要步骤为聚丙烯泰安凝胶电泳-电转移-酶免疫定位。

(3)自动检测法。是将酶联免疫、固相吸附、乳胶凝集试验及荧光检测等诸多方法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检测系统,由美国麦道保健系统公司研制开发,其特点为样品无需进行分离纯化,可直接对其进行目标微生物种类及菌群检测。

(4)抗阻测定法。将被检测样品分别接种于含有不同底物的培养基上,经正确培养后利用抗阻测量仪对其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检测,并根据其所表达的生长特征准确鉴定微生物种类。抗阻测定法特点为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较高,且获得检测结果所需时间较短,主要用于食物中霉菌、细菌、支原体、酵母菌等微生物的检测工作。

(5)“即用胶”测定法。在无菌液体培养基中加入样品并混匀,之后将所得混合物加入特殊培养皿(含胶质),使胶质与混合物接触后形成复合物(与琼脂类似),经适宜条件培养后计数其菌种及数量。该方法特点为“即用胶”是一种产品,具有独立包装,使用时无需对其进行灭菌处理,适用于实验室外环境食品微生物检测。

3 结语

综上所述,微生物快速检测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速获得结果、准确性较高、可重复性较强等诸多优点,在实际工作中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效果显著,有效保障食品安全,为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而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程燕,杨勇,秦丹,周小平.食品增菌液中细菌总DNA提取方法的比较[A].Proceedings of 2010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ellular,Molecular Biology, Biophysics and Bioengineering(Volume 5)[C].2010.

[2]王华丽,史贤明,杨官品.海产品副溶血弧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

[3]李永新,黎源倩,郑波,苏宁,何玲.降落PCR-微流控芯片电泳快速检测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A].转型期的中国公共卫生:机遇 挑战与对策——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世界公共卫生联盟第一届西太区公共卫生大会、全球华人公共卫生协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9.

食品微生物检测说课讲稿 篇8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食品微生物检测,我将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选取、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课程设置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职业学校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的一门方向课程,适用于中、高等职业学校和技工院校食品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科学,要求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实验课,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微生物的基本方法与实验技术,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以“工学结合”为原则,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根据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等专业岗位能力要求,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理清相应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与工作过程,按照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参照食品检验工、公共营养师等职业资格标准,选择教学内容。

2.课程定位

以人才市场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为依据,确定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拥有相应文化水平和职业素质、具备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食品微生物检测》是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针对新疆地区食品加工业的一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课程定位属于专业技能平台。本门课程是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二年级开设的课程,与其相关的前导课程有生物学、化学等,同时为后续课程果蔬、粮油加工等课程打下坚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另外《食品微生物学》还是国家职业技术资格证书食品检验工考核的主要考核模块。

3.课程目标:包括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三部分。素质目标:强烈的进取心与团队合作精神、交际沟通能力、快捷的获取信息与知识的能力与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职业操守。

知识目标:

1、掌握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与结构

2、掌握微生物的生理特点

3、了解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4、了解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之间的关系

5、食品生产中微生物的污染

技能目标:1.总结微生物的基本

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2.通过微生物种类的比较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学习微生物在生产中的运用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从以上的表述可以看出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职业能力目标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三位一体、互相支撑的。由这三个目标组成的课程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具体岗位指向主要有:多数食品企业的质检员;明确了课程目标与定位,我们就要选择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

二、课程内容选取

根据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等专业岗位能力要求,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理清相应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与工作过程,按照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参照食品检验工、公共营养师、ISO9001及HACCP内审员等职业资格标准,选择教学内容。授课结合实际条件,遵循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设计学习情境;以配合食品检验工作过程为主线,遵循“教、学、做合一”的行动导向教学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组织、实施教学。1.课程内容选取步骤

课程设计理念:紧紧围绕“双证融通,工学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

按照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教学项目-技能训练的思路来设计课程 以岗位需求为目标:明确课程定位——与职业岗位(群)对接。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教学内容——工作过程构建学习领域。以生产过程为载体:设计教学项目——实施项目教学法。以技能考核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2、课程选取

以食品微生物为主线,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职业成长规律,参照职业资格标准,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明确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确立了本课程的专业拓展课定位。

3、课程内容的安排与序化

以新疆地区农微生物生长特点以及本课课程标准,做出了具体的学时分配,本门课程共52学时,理论26学时、实践20学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点项目化,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场所,打破理论和实践的课时限制,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三、教学模式 2.教学方法 本门课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启发引导、现场体验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模拟企业实际工作环境来进行。案例教学法:我们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教学案例,师生共同判断问题原因,由学生形成解决方案,教师修改后发给相应的老师,听取反馈意见。无论是采取哪种教学方法,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职业能力训练贯穿始终。

《食品微生物检测》要求学生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实践经验、动手操作技能及自主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专业二年级的学生现状是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实践经验偏少、动手操作有激情、自主学习能力差、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稍弱。针对这种状况,教师通过将理论知识融入到项目教学中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而学生也要通过这5中方法(善观察、勤动手、多思考、多总结、善创新)弥补自身的不足,适应本门课程的教学特点。

四、教学条件建设 1.师资建设 2.校内实训基地 3.校外实训基地 4.教学资源

(1)教材的使用和建设

郭永主编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是我们主要应用的教材。

(2)立体教学资源:除了教材,课程的大纲、日历、教案、课件等,本课程全套的实训资料及视频、花卉图片光盘和网络资料等立体的教学资源保障课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课程考核

学生的考核强调过程性考核包括课堂表现10%、作业文本10%、考勤10%、期中、期末成绩70%。

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篇9

一、努力学习,完善自我:

由于工作需要,我努力学习酸碱滴定、微生物效价检测、配培养基、高压锅灭菌、无菌室操作基本要求等各项实验,并且熟练掌握,较好的完成了相关的工作任务。其次在工作中也经常遇到一些新的问题,通过向领导、同事们的请教最终得以解决。同时也对相关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工作内容与体会:

我的工作主要是配合上司做一些相应的小实验。第一,酸碱滴定:检测发酵液中糖、氮、磷的含量:第二,配置培养基;第三研发部的样品微生物效价检测;第四,摇瓶发酵液测OD、pH、镜检;另外在质量部也学习了公司其他成品的效价检测方法。

化验工作精细琐碎,而且由于我们主要是搞研发。我们会经常遇到不同的新问题。所以为了搞好工作,我不怕麻烦,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实践,认真学习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实验室工作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相当重要。所以我工作投入,能够正确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熟记各项安全措施,遇事不能慌。环保也是相当重要,做到每种化学试剂和需要处理的培养基,集中分类处理,不随意乱倒。这些对环境都很有影响。在刷洗瓶子时,不随便倒沾有油的污水。同时注意到实验室的通风和各种化学试剂及培养基的摆放问题。

三、环境卫生方面:做好化验室的卫生很重要,也很关键。我们所做的检测都是以干净、良好的环境卫生为前提的。各种玻璃仪器使用前后都必须洗净,待使用完毕后放回原位摆放整齐,并养成良好的实验素养。打开窗户使室内外保持空气流通,地面及工作台无尘土、碎屑纸片等,每天下班前打扫一次卫生,及时将废弃物倒弃清理干净。

四、工作态度与勤奋敬业:我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正确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在开展工作之前做好个人工作计划,有主次的先后及时完成各项工作。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在作风上,能遵章守纪、团结同事、务真求实、乐观上进,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总结这一年来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很多实验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操作而忽视了工作原理;实验过程中由于自己的粗心导致实验仪器损坏或实验结果误差较大等。还有个别实验做得不够熟练,不够完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实践,让我懂得从事实验分析工作一定要细心,不能放过一个疑点,有问题多请示,多汇报。

在今后的时间里,我将认真遵守各项考勤制度,努力学习有关化测和生测方面的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争取更上一层楼。

本人签名:

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篇10

关键词:食品  微生物检测工作  质量  策略

中图分类号:TS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87-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质量和安全,因此确保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质量是确保食物安全的重要举措,但是目前我国的食品检测工作还有待加强。食物微生物检测对于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意义重大。该文将会对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内容、影响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质量因素和如何确保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质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为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进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食物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内容

1.1 食物微生物检测概述

食品微生物检测是运用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检验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及其对人的健康的影响,以判别食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检测方法。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是食品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者减少食物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食品微生物检测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判定被检食品是否有食用价值的科学依据之一。通过食品微生物检测,可以判断食品加工环境及食品卫生情况,并且能够对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作出正确的评价,为各项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2 食物微生物检测的指标

目前,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微生物指标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三项。菌落总数主要是指食品检样在经过样品处理、培养基及其pH值、培养温度与时间、计数方法等条件的严格控制下的培养后,单位重量、容积或表面积上,所生成的细菌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来自人或温血动物肠道,这些细菌是寄居于人及温血动物肠道内的常居菌,它会随着大便排出体外。食品中如果大肠菌群数越多,说明食品受粪便污染的程度越大。故以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食品的卫生指标来评价食品的质量,具有广泛的意义;致病菌是能够引起人们发病的细菌。大肠菌群检验呈阳性,并怀疑食品可能受到致病菌污染时可进行致病菌检验。不同的食品和不同的场合,应选择一定的参考菌群进行检验。

2 确保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质量的策略

2.1 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

食物微生物检测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需要对检验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把握和科学的控制。为确保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质量需要提高微生物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检测人员必须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责任感,还要注重不断的提升自己。检测人员要接受定期的专业培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及时的发现和处理食物微生物检测工作中的问题,注重提高自身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2.2 保证食品微生物检测的设施和环境的质量

进行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实验室环境的优劣会对检测结果造成重大的影响,实验室环境一定要保持清洁卫生,这样可以减少交叉污染,同时还要对它的湿度、温度和光照等进行合理的控制,保证食物微生物检测工作环境的质量。食品微生物检测的设施一定要齐全,不仅要保证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要对检测人员配备一定的保护设施,使他们免受伤害,也有效的避免环境污染,提高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质量。

2.3 保证食品微生物检测仪器设备的质量

食品微生物检测仪器设备需要有专人保管并要对它们的使用和维护进行及时的记录,定期对这些仪器和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查,保证其能准确的为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服务。还要注意对食品微生物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杀菌处理和保存,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4 对食品微生物检测过程进行质量保证

在对食物进行微生物检测时,要严格按照科学的操作规程进行,规范检测过程。从食物微生物的取樣、培养一直到得到检验结果,中间的各个环节和相应的操作流程和规范都需要检测人员的严格履行。在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束后,必须及时的清理垃圾,将实验室消毒清洁。对食品微生物检测过程进行质量保证可以确保食物微生物检测工作的质量,进而保证食物安全和人们的生命健康。

3 结语

确保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质量,提高我国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的任务较为艰巨,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对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进行质量上的控制,保证食品微生物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需要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不断完善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努力实现食品安全的目标。总之,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食品检验部门要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质量,更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玮玮.浅析如何将食品质量检验结果精确度提高的方法[J].科技致富向导,2012,9(12):57-59.

[2] 王首忠.探讨如何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5(34):101-103.

上一篇:大学生班第一届掰手腕大赛活动策划书下一篇:谷歌金山词霸 2.0.1.170 免费正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