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10金融管理与实务2班九月工作总结(共2篇)
Z10金融管理与实务2班九月工作总结 篇1
Z10金融管理与实务2班九月工作总结
九月是收获的季节,我们二班的同学聚到了一个班级,在未来的日子中,我们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度过三年的大学时光,在这三年的日子中,大家也将在学习和工作中学习和成长,下面,我就来总结下我们班这个月来的工作。
一. 开展军训,加强同学们的国防意识
在九月份的时候,我们参与了军事训练,加强了同学们的国防意识,提高了同学们的身体素质,让大家认识到了县如今的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位置和军事训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了同学们的纪律性,让同学们了明白了一个团队的纪律性是多么得重要,让同学们以军人的身份要求自己,让同学们获益良多。
二,我们班班干部队伍的建设情况
本月份我们班级进行了班干部的选举工作,初步确定了班干部队伍,目前班干部队伍建设情况基本完善,班干部也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应该要尽得责任和义务,目前,我们班班干部队伍在工作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通过各种活动的不断组织,班干部工作能力,应变能力,服务意识将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班级存在的不足
1.班级同学的普遍存在说过于重视协会和部门的实务,出勤率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班干部在管理班级事物的时候,开展班级工作的方式方法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3.天气突变,班里同学生病较多,身体素质有待提高。
四.班级问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班干部的交流与沟通,让大家认清班干部是光荣的,做好自己责任范围内的事情,热心的帮助同学们届,让大家在班级里感受大家庭的温暖,让大家可以开心求学,让老师可以快乐从教,而且班级可以用班费买一些常用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Z10金融管理与实务2班九月工作总结 篇2
关键词:高等职业,课程体系,构建
当前, 随着知识经济、网络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 岗位和工作过程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顺应这种变化, 各国职业教育相继提出了新理念, 倡导新经济条件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在新理念的指导下, 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和体系进行着改革。
一、课程模式的转变
为了应对传统教育学科本位课程体系的挑战, 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不断地进行着探索, 课程模式逐渐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在西方国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MES (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 课程模式, 强调操作技能为主的职业能力训练;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90年代在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流行的CBE (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课程模式, 着重于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结合的能力;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德国努力开发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 该模式关注在复杂工作情境中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培养, 关注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标志着西方国家职业教育课程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我国职业课程改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历了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是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基于实践本位的课程改革, 主张在原有的学科课程中, 加入实践环节和实训课程, 第二次浪潮是始于21世纪初的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改革, 倡导职业教育要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三次浪潮产生于2004年左右, 是基于工作过程本位的课程改革, 提出职教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 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发展联系起来。
综合上述内容可以看到,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基本上沿着西方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对于目前最新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或者我国称之为的“工作过程本位”的课程模式, 要求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 与传统的课程模式相比较, 工作过程本位课程模式更加体现了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基于工作过程和行动导向的课程中得到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从理念上看, “工作过程本位”课程模式适合学生特点, 既强调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又突出了工作实践在课程体系中的逻辑主线地位, 将职业教育与工作实践结合在一起。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优化, 需要基于学生特点和市场需求, 按“工作过程本位”课程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 应坚持两点:
第一, 以行业需求确定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职业教育课程应立足行业需求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 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通过对行业和企业人才的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明确专业所对应的职业面向, 以职业面向为逻辑主线进行工作分析, 通过对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进行系统化分析, 总结提练工作项目和职业能力要求, 明确课程的设置。
第二, 以能力为本位制订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为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是职业教育的目标。课程体系和体系中的每一门课程, 必须对应相关的能力标准, 明确能力培养的内容和方式。这种能力既包括某一岗位工作所需要的技能, 又包括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态度。
这里以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为例, 对课程结构及其确定步骤进行说明。
第一步, 行业调研和职业面向分析。进行行业调研, 根据对金融企业、行业协会、以及主管部门的深度访谈, 确定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当前的人才需求特点, 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职业面向、工作领域和职业能力。
需求说明的是, 对于其他专业的行业调研, 调研对象主要是行业企业负责人、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一线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职业培训机构主要负责人等。相关企业的选择必须考虑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 、规模 (选择有代表性的大、中、小型企业, 且应当有业内知名企业) 、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关系 (合作时间长、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交流比较多的企业) 等。调查样本的确定要考虑企业代表性和足够的数量, 可依靠行业协会扩大样本量, 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
第二步, 能力领域和能力要素分析。根据行业调研的结果, 进一步提炼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所要培养的能力领域, 并对能力构成要素进行分解。能力领域包括关键能力、就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 这几种能力之间是递进关系:关键能力, 就是一种普遍的、可迁移的、对劳动者未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能力;就业能力, 是劳动者在工作中体现的职业素质;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则体现了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的所需具备的专业基本知识和能力。分解出来的能力构成要素必须具有职业典型性和代表性。
第三步, 课程体系组成和结构。基于以上分析结果, 制定出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结构, 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在设置课程体系的过程中, 需要体现了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学习规律,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注意课程体系不仅能体现出能力领域和能力要素的内涵, 还要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要求。
以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为例, 该专业的课程结构包括基本素质课和职业能力课两大类, 其中基本素质课主要立足于关键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能力课主要立足于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的培养, 但这两类课程也并非完全独立, 职业能力课程中也体现了关键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三、配套条件
(一)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践性教学在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保证实践性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物质条件, 是实现新课程体系的资源保证, 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由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构成。目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主要以下几种方式: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校内仿真实训基地。根据专业特性, 开发模拟金融机构, 建立仿真实训基地, 给学生提供学习性工作任务和模拟操作平台, 学生在老师指导和团队协作下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 以便使学生掌握操作技能, 体会工作程序和岗位要求, 实现学生学习与工作的“零距离”。
2.开拓校内真实工作岗位, 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比如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可以与商业银行合作建立简易银行柜台, 为全校师生提供的开户、账户查询、存取款等基本业务, 从而为学生提供真实工作岗位性质的实践机会, 通过长期建设, 将这些校内实习实训岗位稳定下来, 形成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3.与企业合作办学, 建立校外企业实训基地, 主要通过专业老师和行业内企业联系沟通, 开展各项合作, 逐步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挂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定期输送学生到该基地实习实训。由企业提供真实的工作任务, 学生在老师和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完成, 以此强化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的联接, 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4.订单培养、深度合作办学。订单培养是指学校和用人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 签订用人订单, 在师资、技术等方面全面合作, 学校根据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实际需求, 进行专业教学计划调整等, 用人单位为学校提供岗位供学生实习实训, 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通过这种“量体裁衣”的方式, 企业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学校实现了学生与岗位的对接。
(二) 师资队伍建设
1.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职业教育质量, 因此, 要以制度保证职业院校教师的能力, 这种制度保证立足于四个方面:
第一, 严格职业教育教师的准入机制。要成为职业教育教师必须具备专门的从教资格, 不仅要符合教师从业资格的特定规定和要求, 还要具备一定的行业和企业工作经历, 引进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
第二, 加强师资培训。注重现有师资队伍职业能力的提高, 鼓励教师通过在职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接受培训, 提升师资队伍职业能力;此外, 学院可邀请国内知名职教专家、国家级示范专业带头人、精品课程负责人等到校内举办培训, 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培训。针对青年教师, 开展“一对一”老带新等多种形式, 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技能, 鼓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增强师资队伍的活力。
第三, 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加强校企合作, 增加企业、行业的参与程度, 对教师赴行业和企业实践的时间提出相应要求, 促进教师与行业和企业的职业实践保持紧密联系, 在职业实践中不断学习行业和企业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机制, 以提高专职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第四, 培养专业带头人。重视对人才的选拔, 着力从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中选拔出优秀人才, 重点扶持, 提高中青年骨干教师业务水平, 充分发挥其专业发展带头人、教学团队带头人的积极作用。
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兼职教师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与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分别具有不同的优势和不足, 专兼结合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可以互相交流, 取长补短, 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职业院校除了要重视自身的老师队伍建设以外, 还要注意建立一支数量足、质量较高的兼职教师队伍。
兼职教师必须是在某一专业或技术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 或者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聘请行业内的专家、企业家、高技能人才担任客座教授, 聘请实习基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这样的兼职教师能够及时将最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全面了解企业最新的工作流程和信息。另外, 聘用兼职教师有利于促进学校的专业建设、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同时可以拓宽专职教师的视野, 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技能,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晓保.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J].教育与职业, 2007 (6)
[2]陈小青.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 2009 (11)
[3]王义宏.高职经管类专业培养体系的重塑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23)
[4]陈寿根.高职人才的素质结构与技能特征[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8)
[5]刘志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教育与职业, 2012 (15)
【Z10金融管理与实务2班九月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10-25
金融理论与实务第2章05-16
金融管理实务09-05
金融理论与实务试卷答案10-04
金融理论与实务第四章08-27
金融理论与实务第五章08-29
互联网金融理论与实务09-22
金融理论与实务第八章选择题及答案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