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的性格特点

2024-07-17

分析人的性格特点(共11篇)

分析人的性格特点 篇1

当一个内向的人试图变得外向的时候,他可能失去了自我内心的安宁,也失去了命运的眷顾!

经验上人们判断一个人的内向性格或者外向性格是从行为与情绪类型来判断的。这个判断不太可靠,因为人的行为可以在后天通过学习与强化得到,人的情绪也可以因为经验和年龄变得和谐。在心理学涵义上内向外向主要指人的精神指向,比较关注内心的是偏内向,比

较关注外部世界的是偏外向。关注内心的人着力发展自我感,首要面对的是如何喜欢自己;关注外在的人着力发展能力,首要面对的是被人喜欢与被环境认同。两种力量对每个人都必不可少。

经常遇到内向的人为自己的个性烦恼,其实这样的人应该感谢上帝让他获得如此重要的个性倾向。仔细想想,没有内在肯定和自我认同的人不可能有持续的力量去发展朝外的进取与奋斗,一个只关注外界从不自省内心的人也不可能获得成功。我们的文化对个性的描述一直存在着一种无意识的割裂,以为这两种个性是恰好相反的,二者只能择其一。其实这可能是人类非此即彼的观念得出的最荒诞的偏见。内向的力量是树根与树干,外向的力量是枝叶、花蕾与果实。这两种心理力量恰好是并存相依的。

文化习惯把外向的人想象为乐观、开朗、热情、自信、进取,把内向者联想为保守、压抑、退缩、不安、胆怯、不合群。差不多会识字的人都会说外向是社会欢迎的,内向却不那么好。当然,内向的人很自我、内省、另类,不按常规出牌,自然难得文化的喜欢。外向的人不坚持己见,从众,随同,喜欢分享,依赖规则,服从环境,追求社会认同,自然容易成为文化价值导向下的可爱一族。

区别内向与外向的一个简单可信的依据是问问自己的快乐从哪里来。内向把心理能量指向自己,因此快乐也主要由心而生,不那么依靠外部世界的认同与赞许;外向把心理能量指向外部世界,喜欢人际接触,好奇,富于冒险精神,对主流文化比较认同。内向为主的人比较有意志、理想,追求个性、特色的美感、兴趣,爱学习、没事偷着乐,外界不管有多大的变化、干扰甚至打击都妨碍不了他生活的目的与信念。为了一个梦想或观点常常会独自坚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外向为主的人比较灵活、顺从、不跟别人或自己找麻烦,审时度势,喜欢顺水推舟,不好逆水行船。

很多人陷入社交的烦恼,害怕人际关系,胆怯,退缩,自认为是内向的。其实他正好缺少内在的精神指向,内心根本就没有快乐,期待被别人喜欢、认同来快乐,这样的人恰好是外向的,也恰好缺乏内向的心理能力。

人的一生两种个性力量是同时存在的,不夸张地说内向的个性能力是获得外向个性能力的前提。正如埃里克森在《同一性危机》中说的,自我认同是一种精神朝内的关注。其实,人的个性是复杂的,不可能像文化标定那样是单一的。社会是个舞台,只要喜欢,人可以表演出不同的个性色彩。如果真能单一的话,我猜单一的内向还是比单一的外向好。很多科学家,哲学家,伟人,艺术家,创业者都因为发展了很好的内向能力而让自己能在浮躁的社会里沉静下来,独立思考,富于创意,最终获得成就。

被文化描述的个性其实是人的社会性格,而非人内心本质的心理性格。要让偏内向的人喜欢自己,就要思考我们的文化定义给内向人带来的观念困境。如果社会把内向与外向等同起来看,并给不同性格的人相同的笑脸,那么内向的人可能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存在的方式。强迫内向的人按照文化导向的外向模式去生活会让他们产生很大的不适应。

人只有发展好内向的力量,让心灵成为快乐的源泉,外向的个性才能慢慢有根基,既能沉静得下来,也能放得开去。不喜欢自己,不接纳自己,你的灵魂会远离你,终身漂泊。自己爱自己,从内心世界去找到存在的意义,这样的快乐是随时可以自给自足的。

分析人的性格特点 篇2

一、要素分析法提出的背景

现行中学小说教学中, 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时运用的主要方法是分析作家描写人物的手段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等) , 通过对人物言行举止描写的分析, 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进而分析其性格形成的原因, 探讨人物形象的意义。这种人物性格特点分析方法有一个先天缺陷, 即它有一个不能成立的预设前提:每个学生都有通过察言观色来判断他人性格特点的本领。不可否认, 每个学生都不是一张白纸, 在他们的人生历程中, 都积累了不少关于人生的体验, 但学生毕竟不是成年人, 他们的体验并不足以能让他们去判断作品中人物, 特别是性格比较复杂的成年人。虽然不同年级的学生接触的作品不同, 但是从我们的教学实践所遇到的情况来看, 每个年级都有很多学生的能力与阅读作品的要求有相当大的距离, 其原因如前所述, 学生对作家所描写刻画的人物的特点难以把握, 具体说来, 就是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表现难以理解, 如沈从文《边城》中翠翠的心理, 微妙难测, 有多少人能真正体会;高晓声《陈焕生上城》中陈焕生可笑又让人深思的言行, 又有多少人能体会。这是现行分析方法难以跨越的障碍。

二、要素分析法的含义及依据

小说人物的特点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内在特点 (思想认识特点、性格特点、教养等) 、外在特点 (身份、职业、外貌等) 。其中思想性格是最核心的内容, 也是作家重点营造的对象, 文学理论中所指的典型, 更多是从思想性格特征来衡量的。其中思想特点侧重于社会性, 而性格特点侧重于个体性。思想特点影响性格特点, 思想特点形成于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受的教育, 社会舆论与教育使一个人的思想认识形成、发展, 并打上特定社会文化的烙印。而性格特点是一个人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 是一个人处理事物的特点。思想认识会改变人的性格特点。作为社会的人, 是很难将思想认识与性格特征截然分开的。本文的要素分析, 主要指思想性格特点的要素分析。

要素分析法, 顾名思义, 就是分析构成事物的要素, 通过对事物各要素特征的分析, 进而把握事物整体特征。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可以分解成各个要素的, 作家对人物的塑造也可以看作是将人物的各种要素进行组合, 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作家塑造的典型人物, 性格丰富多彩, 主要有四种表现:一种表现为性格内容的多侧面性。如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 悭吝、敏捷、怀复仇之念头、机智灵活。这类性格是多元的。第二种表现为性格内容的多层次性。如果第一种丰富属于横向的广度, 那么这种丰富属于纵向的深度。柯云路的作品《新星》和《夜与昼》中的主人公林虹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她聪明而有才干, 自信好强, 但屈辱的经历使她暗含着痛苦和自卑,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内外不协调的双层的深沉的性格。第三种表现为性格上两种内容的相反相成性。两种似乎相反的性格特点, 统一在一个人物身上而相得益彰。《红楼梦》中的刘姥姥, 朴实、迟钝, 乡里乡气, 见少识浅, 可偏偏喜欢讨好, 善于凑趣, 而把自己当作笑料的时候, 又不失善良和忠厚。第四种表现为性格上两种内容的矛盾对立。 (1) 如鲁迅《阿Q正传》的阿Q, 有人发现阿Q性格中有十组矛盾着的侧面:质朴愚昧但又圆滑无赖, 率真任性而又正统卫道, 自尊处大而又自轻自贱等。 (2) 人物的性格特点虽然复杂, 但不论怎样复杂都是基本要素的组合。如夏洛克, 其性格要素就是悭吝、敏捷、机智灵活和仇恨之心四个要素。作家对塑造人物的基本模式是主要特征加上各个侧面的特征, 从而构成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我们由此出发, 逆向解析, 便可将人物的特征分解成若干要素来把握, 从而达到把握人物形象的目的。

三、作品中人物性格特征的要素分析

要素分析法的原则是把握模式, 调动体验, 丰富认识, 提高能力。其中把握模式是指, 各个要素有其相对固定的特征, 这些特征大多数学生都有过体验, 但缺乏明确的认识。有意识的认识是一个事半功倍的过程, 如, 具有迷信思想的人有哪些特征呢?学生都能举出一些例子来, 如求神拜佛、畏惧鬼神等, 但是如果认为说好话就吉利, 说坏话就不吉利, 这种想法是不是迷信思想呢?这对学生来说, 有点拿不准, 当我们明确告诉他们, 这也是迷信思想, 那么他们的认识就明确了。而调动体验则基于学生的体验是丰富的, 但他们多处于一种朦胧的阶段, 或是一种睡眠阶段。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情绪可能会触发他们曾经的体验, 也可能难以沟通, 但当学生对要素内容有了明确的认识后, 这种体验的沟通和认识就会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如鲁迅《药》中华大妈听到康大叔说“什么痨病都包好”时, 脸色就变了。为什么会变脸色呢?学生调动自身体验, 就会明白, 华大妈不高兴是因为忌讳“痨病”这个词, 那么这种忌讳又说明华大妈什么样的性格呢?这时学生就会比较容易地知道华大妈很迷信。

作家塑造人物, 不外乎是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来对他们进行真、善、美或假、恶、丑的刻画, 通过各个基本要素的组合, 塑造出各色各样的人物来, 寄托作家的创作理想。如下图:

其中真包括假, 善包括恶, 美包括丑。真指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 包括规律、事实和人的逻辑能力和思维模式, 在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系统中, 指人物符合人的特征。善指人物的道德状况, 简单地说, 他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美是一种审美感受, 它包括人们对事物的各种审美追求。知指关于人的思维、知识、能力、阅历等方面的特征, 如聪明与愚蠢、直爽与油滑等。情指人的感情, 既是自身情感的发泄, 也有对他人评价的感情倾向, 如乐观与忧郁、旷达与沉郁等。意是关于人生理想、人生追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特征, 如积极上进与颓废消沉、志存高远与鼠目寸光等。行是指人的各种言谈举止, 如谨慎与轻率、文静与活泼、勤奋与懒惰、善思与迟钝、能言善辩与笨嘴拙舌等。这两组基本要素组合, 就形成了人物的各种基本特征。如, 他是一个真的、不那么善的、有一点丑的小人物;她是一个美的、有点虚伪的、让人讨厌又让人可怜的平凡人物……

真、善、美是小说创作的追求, 也是人物塑造的最终目标, 对于人物的把握, 应以真、善、美为终极标准。知、情、意、行是人物的四大属性, 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 可从这四大属性入手。那么对人物的分析, 就可以将真、善、美与知、情、意、行相互交织, 构成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

从“知”的方面, 我们可以了解人物的知识水平、能力状况、生活阅历, 以及由此形成的个性特征;从“情”的方面, 我们可了解人物的心理状况、喜怒哀乐, 以及由此反映出的性格特征;从意的方面, 我们可以了解人物的志向、追求, 以及由此表现出的道德品质;从行的方面, 我们可以了解人物的外在行为特征, 由特征来把握人物个性。综合这四个方面, 就完成了对人物的全部特点的把握。对人物特点进行真、善、美或假、恶、丑的评价, 就可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全部分析。

四、要素分析法的操作

就现行高中课本中小说中的人物特点来看, 所有性格都是相对鲜明的, 而且我们都可以从《现代汉语词典》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人物性格的词语有800个左右, 可以把它们分为十类:处世情怀、自我认知、待人态度、感情特点、思想特点、精神面貌、认知水平、意志特点、能力特点、行为特点。其中, 自我认知、能力特点、认知水平、思想特点可归纳到“知”, 处世情怀、待人态度、感情特点可归纳到“情”, 精神面貌、意志特点可归纳到“意”, 行为特点可归纳到“行”。每类都可以归纳出核心词, 如, 处世情怀:乖僻与媚世, 朴实与圆滑, 淡泊与要强。自我认识:自大、自知与自卑。待人态度:热情与冷漠, 和蔼与粗暴, 宽容与刻薄, 谦逊与傲慢, 直爽与虚伪, 自私与无私。情感特点:真实与虚假, 豪爽与含蓄, 沉稳与急躁。思想特点:高雅与粗俗, 开明与保守, 奸诈与正直, 粗率与缜密, 单纯与复杂。精神状态:积极与消极。认知水平:聪明与愚笨。意志特点:坚定与软弱。能力特点:老练与稚嫩, 果断与拖沓, 能干与平庸。行为特点:稳重与浮躁, 仁慈与毒辣, 放荡与严谨, 轻佻与庄重, 真实与圆滑, 勤劳与懒散。这些核心词即要素。教师强化学生对核心词的理解与扩展, 可以从概念上加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一) 对知的理解与分析

“知”是关于认识的领域, 它指人的逻辑能力、思维模式等。人的知识水平、能力状况、生活阅历, 直接影响到他对事物的认识和处理。在认识和处理事物的过程中, 表现出各种特征, 如聪明与愚蠢、谨慎与草率、高瞻远瞩与鼠目寸光、深谋远虑与草率肤浅等, 这些特征的表现内容和方式, 基本上是学生体验过的, 或是一经教师点拨即可体会的。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在分析人物性格过程中点拨学生找到并分析这样的要素。

(二) 对情的理解与分析

感情更直接地反映了一个人对人对事的态度, 从态度中, 我们可以看到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行为方式既受人的生理特征的影响, 又反映了人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

情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 情绪最能表达人的内心状态, 而一个最真实的表现, 往往从情绪中表现出。感情又是表现一个人性格特征最直接的形式, 也是学生体验最丰富的。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感情, 就可以看出不同的特征, 如对于打架行为, 有的厌恶, 有的羡慕, 有的冷漠, 这三种不同的态度, 就反映了三种不同的性格特征, 这是学生不难把握的。

“情”, 指感情, 它包含情绪与情感。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 如高兴时手舞足蹈, 愤怒时暴跳如雷, 情绪变化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常指那些具有稳定特征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 如对祖国的爱, 对敌人的恨, 对美好事物的欣赏等。“情”也表现在“行”之中。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人类的基本情绪有11种, 即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轻蔑、自罪恶等, 由此产生上百种复合情绪。

情感分三类, 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道德感, 有自我感受的, 如幸福感、自豪感和自慰感, 相反, 则有不安、自责和自疚等;有评价他人的, 如爱慕、崇敬、尊重、钦佩, 相反, 则有厌恶、反感、鄙视、憎恨等。理智感, 是在智力过在程中, 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如人们在探索未知事件时所表现出的求知欲望、认识兴趣和好奇心,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的迟疑、惊讶、焦躁, 以及问题解决后的喜悦、快慰, 在评价事物时坚持己见的热情, 为真理献身感到的幸福与自豪, 等等。审美感, 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人的审美标准既反映事物的客观属性, 又受个人思想观点和价值观的影响。客观情境触发审美感, 或肯定或否定。人类社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特征也能引起审美感, 或肯定或否定, 如善良、纯朴被认为是美的, 虚伪、凶恶被人厌恶、憎恨。

情绪表现有三方面: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面部表情, 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 如“眉开眼笑” (高兴和兴奋) 、“怒目而视” (气愤) 、“目瞪口呆” (恐惧) 、“两目无光” (悲伤) 、“双目凝神” (惊奇) 、“含情脉脉” (爱慕) , 从眼神可以了解人的内心思想和愿望, 推知人的态度。艺术家在描写人物特征、刻画人物性格时, 都十分重视通过眼神描述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绪和情感, 栩栩如生地展现人物精神风貌, 如鲁迅对祥林嫂眼神的刻画。口部, 如“咬牙切齿” (憎恨) 、“张口结舌” (紧张) , 口部肌肉的变化也是表现情绪和情感的重要线索。姿态表情, 分身体表情和手势表现。身体表情如“捧腹大笑” (高兴) 、“紧缩双肩” (恐惧) 、“坐立不安” (紧张) 、“双手一投” (无可奈何) 、“振臂高呼” (激奋) 、“手舞足蹈” (高兴) 。手势常和语言一起使用。语调表情, 如朗朗笑声表达愉快的情绪, 哈哈大笑表达痛苦的情绪, 尖锐、急促、声嘶力竭表达一种紧张而兴奋的情绪, 缓慢、深沉则可能表达一种悲痛而惋惜的情绪。

从感情的有与无、强与弱、多与少、对与错、隐与显等方面, 我们可以去判断一个人的“情”的特征, 进而把握其性格特征。

(三) 对意的理解与分析

意, 包括人的道德品质、意志能力、精神风貌、人生观、价值观。价值观是为人处世的原则、信念和标准, 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如果人认识到事物有价值, 那么他就会去做或为之奋斗。按对事物价值的认定程度, 人们往往对事物表现出有兴趣、有信念和有理想等不同层次的形式, 如有能力、有勇气、有独立意识、有抱负等。意志是指人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 如意志坚定与薄弱、倔强与随意、执着与懈怠等。从“意”方面可以看出人的本质特征, 当然, “意”也通过“行”表现出来。从意志的有与无、强与弱、多与少、好与坏等方面, 我们可以断定一个人的“意”的特征, 进而把握其性格特征。

(四) 对行的理解与分析

人的行为是表现人物的最重要的属性, 它指人的各种行为活动, 它既是人外在的行为特征, 更表现为知、情、意等内在的精神活动。各种特征不同的行为活动, 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如, 做事过分谨慎或拘束是拘谨, 与之相反则称之为活泼;顽皮、不驯顺是调皮, 与之相反是静;办事果断有魄力是大刀阔斧, 与之相反是畏手畏脚;言语轻率任意、毫无顾忌是放肆, 与之相反是知书达理。我国的古典小说就擅长从行为中展示人物的性格, 来表现人物。

(五) 整合分析

对知、情、意、行的特征进行分析, 整合后就能把握一个人的思想性格特征了。以《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为例。杜十娘为妓院名妓, 她美丽、聪明、重情、刚强不屈而有胆有识。这些特点是怎样知道的呢?美丽的外貌特点, 可从作品的直接叙述中发现, 但聪明、热情、刚强等则要从人物的知、情、意、行中去分析。从“知”的方面看, 杜十娘身为名妓, 见识过各种各样的人物, 虽“久有从良之计”, 但也要觅得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 “见李公子忠厚志诚, 甚有心向他” (但李甲惧怕他父亲, 不敢答应, 这也为杜十娘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她趁鸨母恼怒失言, 为自己赚得一个低价赎身的机会;为考验李甲的诚意, 她要他费尽心机去筹款;她料到鸨母会让她净身出门, 早就将自己的积蓄藏在姐妹处;在李甲没有万全之策对付父亲时, 便设计先在苏杭一带暂居, 等候争取他父亲的原谅。这样与学生一一罗列分析杜十娘的聪明有谋识, 学生是能很好理解与接受的。从“情”的方面看, 李甲钱财耗尽, 但杜十娘“见他手头愈短, 心头愈热”;几日不见李甲的面时, 就十分着急, 派人去打听, 用纯真的爱情去鼓励李甲;当鸨母有反悔之意时, 她以自尽相逼;当夫妇谈及往事, 李甲感激涕零时, 杜十娘曲意抚慰。从这些可以看出她的温柔及对感情的十分执着与呵护。从“意”的方面来看, 首先, 她追求爱情意志坚定, 从前面的分析中, 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其次, 她失望之后, 自尽之心坚决。当得知自己被李甲出卖, 她猛然省悟到自己不可改变的命运, 在绝望之中前, 她没有半点犹豫, 她盛妆打扮, 当着李甲、孙富的面将珍宝抛入江中, 拒绝李甲的哀求、孙富的劝解, 抱匣怒沉江心。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杜十娘的刚烈性格。从“行”的方面来看, 为能从良, 她对鸨母的言语、对李甲的资助, 可看出她的聪明;对爱情失望后, 她临行前的盛妆打扮、临死时的抛撒珍宝、跳江前的怒言斥骂、跳江时的坚决勇敢, 无不表现她的刚烈与胆识。

杜十娘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讴歌, 对假、恶、丑的谴责。这样一个美丽、多情、聪明而又刚烈的女性, 勇敢地追求自己美好的理想, 不惜牺牲一切, 到头来却被无情抛弃, 自沉江心, 引发了无数读者的感叹。而李甲的胆怯、软弱、自私与背信弃义, 则受到读者的鄙弃。

六、运用要素分析法的注意点

要素分析法不是一股脑地把各种要素的特征都告诉学生, 让他们记住, 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分析人物, 这种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是不现实的, 也是错误的。一方面要素太多, 学生无法记住, 另一方面要素组合无穷变化, 学生即使掌握了所有要素, 也难以把握无穷变化的特征。所以, 要素分析法的立足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 它着重唤醒学生已有的人生体验, 并引导学生对已有的基本体验进行分析、再认识, 从而迁移到阅读对象, 遵循“分析—整合”、“部分—整体”的认知过程。学生通过对要素特征的分析把握, 认识到人物的各个特征, 然后进行整合, 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达到对人物形象全面准确认知的目的。在整合过程中, 强调学生自身体验的参与。教师通过要素分析降低分析的难度, 让学生能真正从各种对人物的描写中把握人物的特征, 而不是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

参考文献

[1]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5, 第二版.

[2]童炳庆.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9.11, 第1版.

人的性格特点和身心健康 篇3

——衡阳市郑心

西方有句谚语:“乐观的性格是长寿的秘诀”。这话说得非常合乎科学道理。因为有一个乐观的性格就能使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保持着开朗,豁达和愉快的心境,从而使人的身体活动总是处在一个最佳状态,这样自然就会增强躯体的抗病能力,延长人的寿命。所以,一个人的性格与其身心健康确实息息相关。

性格特点对身心健康有什么影响?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性格表现为他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活动方式、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方式;也就是说,一个人总是按照他所具有的性格特点来体验外界刺激物的作用,并作出某种反应,同时伴随一系列相应的情绪活动,还会引起一系列相应的躯体变化。因此,良好的性格可以给人们提供一整套恰当的、适度的和平稳的行为方式;所引起的身体反应既不会过高,也不会过低,既适中又平稳。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精神状态和躯体活动及其各部分的器官就能避免各种心理矛盾冲突和突然变化的情绪的冲击,自然对人的身心健康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反,不良的性格则能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例如国外有人研究发现,一种称为A型性格(或称A型行为模式)的表现特点与冠心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种人的性格特点是;第一,争强好胜,热衷于竞争,追求成就,有较强的事业心,而且不甘人后,即使在娱乐游戏活动,体育活动或其他业余活动中,也力图超过别人;第二,性情急躁,常有时间紧迫感,几乎有目的地去运用每一分钟,并把工作以外的事情均视为“浪费时间”,做事快,工作效率较高;第三,容易对人产生戒心和敌意的情绪与态度,特别是在受到挫折和失败时更是如此,情绪易于波动,且常容易处于愤怒和焦虑的情绪状态之中。具有这种所谓A型性格的人比较容易罹患冠心病。和A型性格相对的称为B型性格,这种人喜欢轻松自在,不慕功名,不在乎成就,不爱与人竞争,对人随和,做事不慌不忙,只求生活舒舒服服、安安稳稳便心满意足。据调查研究发现,A型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比B型人高二倍,心肌梗塞的复发率则高五倍。有人研究发现有B型性格特点的人,行为常表现为退缩和防御,心情不开朗,情绪状态偏于抑郁、低沉和内蕴,对自己过于克制。常把怨恨和愤怒情绪压在心里的人,往往较容易罹患癌症。还有一种性格的人,他们对自己要求过分严格,谨小慎微,兴趣狭窄,凡事追求完美和精确,过分墨守成规,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遇事优柔寡断,常顾虑小事而忽略大事,并容易后悔等,这种人常常在某种精神因素的作用下而发生强迫性中经宫能症。

国外有人对许多种疾病的病人的性格特点进行研究,归纳说明性格特点与某些疾病(主要是心身疾病)的关系如下。

哮喘过分地依赖和顺从,幼稚,胆小,希望得到别人照顾,易受暗示,好幻想,自我中心,对挫折耐受力差,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偏头痛较敏感多疑并固执己见,容易烦恼,嫉妒、好争,较为呆板。

高血压症有雄心壮志,好争强、易激动,对自己要求过高,较为固执、保守或过分耿直,常有不安全感。

溃疡病因循守旧,不好交往,被动、顺从,依赖性强,缺乏创造性,情绪不稳定,而且过分地关注自己,情感活动容易受挫。

结肠炎谨小慎微,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大,凡事拘泥于形式,性情和顺,不爱激怒。

为什么与身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关于人的性格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密切关系这一点,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性格指的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态度和行为反应方式中独特的和稳定的特征,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由人们的经济条件、政治地位、教育方式、生活状况和职业活动等社会因素所决定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由于性格是人的心理因素中最本质的东西,因此,它直接制约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特别是情绪反应活动。一个性急暴躁而又争强好胜的人,比别人更容易情绪波动并引起较强烈的情绪反应,尤其容易陷入焦虑、愤怒和仇恨的情绪状态之中。我们知道,情绪体验的中枢部位在大脑边缘系统,而边缘系统又直接控制着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和整个植物神经系统,并进而控制着人体的所有脏器的活动。一个易于情绪激动而且较经常地产生焦虑和愤怒等情绪的人,就特别容易激发儿茶酚胺等生化物质的分泌;而血中儿茶酚胺的升高,就会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血糖增加,从而使心脏活动的负担大大加重起来。具有这样性格特点的人,由于经常处在这种情绪状态和身体变化之中,因而就特别易于造成心血管系统的毛病。这就是性格特点为什么与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的道理。

同时,人的性格特点所以和人的各种疾病有密切关系,是由于性格特点既可以影响到许多疾病的发病基础,又可以改变许多疾病的发病过程。科学研究和实践都表明,病人的性格特点往往比引起该病的病原性质更能决定疾病的表现。因为病人总是按照自己所特有的性格特点来体验身上所患的疾病,并根据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来对致病因素或已经形成的疾病作出反应。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所患的病其实并不严重,但病人却感到非常沉重,有如大病在身,四处寻医觅药。而有些人则刚好相反,经检查化验表明病情已十分严重,自己却若无其事。由此可见,性格特点的不同,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疗程的转归都可能产生重要的作用。因此,即使是同样的致病因素,作用于不同性格特点的人,就会出现很不相同的结果。特别是在各种慢性病人中,性格特点的影响尤其明显。

分析人的性格特点 篇4

人的性格 各不相同 重难点分析

一、性格的含义

它既是学习的重点,又是学习的难点。之所以是学习的重点,是因为只有先弄懂性格的概念才能理解性格的两个表现,为学习本课打好基础。为此,必须抓住性格的表现“做什么”和“怎么做”,前者是讲人的态度,后者说的是人的行为。之所以是难点,是因为性格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特征,同学们很难把握住这一抽象概念。要把握这一概念,首先应知道性格是表现在一个人态度和行为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其次要把性格与个性、气质区别开来。知道性格与个性,性格与气质不能完全等同,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人的性格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

这也是学习重点。在性格形成中,后天的因素是主要的,家庭、学校教育对一个人性格形成有重要作用,而自己的生活经历则起到关键作用。可见,性格是可塑造的。理解这个问题,还要正确理解“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不变观点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可塑性观点。二者并不矛盾,“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说人的性格具有一定的惰性,并不是说不可以改变,但是也应看到克服性格弱点的.艰巨性,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三、良好性格的特点

四大名著原文人物性格特点分析 篇5

爱憎分明,刚爽豪迈,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疾恶如仇:他非常同情关心被当地恶霸镇关西欺侮的金家父女,在倾听完金氏父女的控诉后,主动向金氏父女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等到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他才来到镇关西肉铺前激怒郑屠,让其对自己动手,最终为民除害,这些表现了他扶危济困、济人济贫、疾恶如仇的优秀品质。[2]

重义疏财

慷慨大方,重义疏财:与金家父女没有任何关系,但当倾听完金家父女的控诉后,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家父女盘缠让他们回东京,当他掏出自己所有的银子觉得不够时,便向旁边的李忠求助银两,当李忠不爽利地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李忠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到后来不慎失手打死郑屠,他也是随机应变,遇险不惊:“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这些都表现了鲁达的勇而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2]

风雪山神庙

这一部分既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故事的结局。共写三件事:一是荒庙借宿,二是真相大白,三是奋起杀敌。这里,作者借陆谦等人之口,将陷害林冲的阴谋诡计和盘托出,林冲和读者心中的疑团顿时解开。至此,林冲已忍无可忍,于是手起刀落,奋勇杀敌。其中“杀人可恕,情理难容”八个字,既表现了这个受尽奸贼迫害的英雄挥刀杀人举动的理直气壮,正义凛然,也充分揭露了高衙内、陆谦等人卑鄙狠毒和罪不容恕。

(一)、宋江形象分析

自从《水浒传》问世以来,一直对宋江的评价褒贬不一。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得起琢磨的一个人物形象。他是阴险奸诈,还是忠义两全?是道貌岸然,还是江湖好汉??? 宋江的绰号

《水浒传》里边的每一个英雄好汉,基本上只有一个绰号。宋江却有四个绰号: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而他每一个绰号,都表现了他在这个方面的特点,也表现出了这个人物的复杂性。《水浒传》第18回:

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住,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如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作及时雨。

呼保义第四个绰号就是“呼保义”。呼保义这个词,一直到今天,大家都无法把它解释清楚。有一种解释说,保义是南宋时候武官的一个称呼,叫保义郎。另外一种解释,说“保”,就是保持的保;“义”就是忠义的义,“保义”即保持忠义,呼的意思,就是大家都那样叫他。大体上说,呼保义这个词实际上讲的是宋江对待国家的态度,对待朝廷的态度,对待皇帝的态度。??

对宋江的第一个角度的理解: 《水浒传》第18回宋江刚出场的时候,就对他有一个全面的介绍。他是世代务农,世世代代种地,守一些田园过活。自幼攻读经史,受到传统的文化教养。更主要的一点??就是他所从事的职业。他在县衙里边当一个押司。所以从他的家境出身以及所受的文化教养和所从事的职业,我们可以判断,他的家境出身使他有一定的正义感,他的职业养成他处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的习惯,也培养了他喜欢玩弄权术的手段。这是我们对宋江的第一个角度的理解。??

对宋江的第二个角度的理解: 第二,宋江到底是仗义的英雄?还是国家的忠臣?我们可以从他上梁山之前和上梁山之后的几件事来分析一下。上梁山之前,他为了自己的心腹兄弟,私放晁盖。并且为了怕事情暴露,杀死阎婆惜。从这些事情上来说,我们可以说宋江是一个仗义的英雄。那么上梁山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义军的首领,他领导梁山兄弟的几次战役,都充分显示了他的指挥和组织才能。而在受招安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国家的忠臣。他把梁山的堂名由原来的“替天行道”改为“顺天护国”,这是一个国家的忠臣才有的行为。所以说无论我们以怎样的主观情感对宋江或褒或贬,或爱或恨,都不能否认他是中国古典文学人物画廊里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

(二)、林冲形象分析

《水浒传》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有生活的依据,而且能够随着生活矛盾的发展,他的性格要产生变化。《水浒传》写林冲的性格转变,写得非常出色,有根有据。他为什么要变化?什么时候变化?都是从生活出发,这是《水浒传》的现实主义。

《水浒传》中,林冲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一般的小说,要充分地理想化的写一个正面人物,往往一开始就要写他的优点。但是《水浒传》不一样,林冲在《水浒传》里边是个响当当的英雄,了不起,作者是热烈地歌颂他的。可是一出场就写他的弱点,写他性格里边的弱点,不好的一面,就是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

“忍”之一:

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奇耻大辱,不能忍受的。所以他非常气愤地去了。“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小说写林冲怒气未消,知道以后,扳过来,先自手软了。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小说在这里写得非常好,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活动。

林冲与鲁智深此时的比较:鲁智深就不买账,鲁智深有一段话是响当当的,跟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去了”。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疾恶如仇。一个是自己受侮辱、受压迫不敢反抗;一个是看见自己的朋友受压迫,就不能忍受,这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忍”之二:

接下来还是写林冲想苟安,忍。但想苟安也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所以小说接着写高衙内又收买了陆谦,让陆谦把林冲的妻子骗到他家里面楼上。林冲得知后,“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直奔到樊楼,前去找陆虞侯”。他拿起这个解腕尖刀不是去找高衙内,而是去找陆谦。也就说,林冲已经开始反抗了,但是他反抗的程度和范围有限。应该找高衙内,这里大概有两个意思。第一,还是怕高衙内,不敢惹他。前面说了,权且饶他这一次。这是第二次了,他又忍让了;第二,这是写林冲重义。就是说陆谦是林冲的结义兄弟,背信弃义,不讲义气的人林冲是最痛恨的。讲义气是林冲性格当中非常美好的东西,很宝贵的东西。这是他以后能够转变,而且转变以后革命性非常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忍”之三:

林冲发配沧州以后,还是能忍,还是忍辱负重。小说这里写得非常精彩,他临走之前写了一封休书。这纸休书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写出林冲的善良,他替妻子考虑得很周到;另一方面也写出他能忍的性格,也天真幼稚。你以为写了一纸休书以后高衙内就不来了?照样来。所以这些地方,一方面写出他的善良,引起读者对他的同情,另一方面,引起读者对于罪恶势力的更加憎恨。??

“忍”之四:

刺配沧州,有一个情节:押监他的两个差人董超、薛霸,一路上虐待他,用烫水让他洗脚,连读者都不能忍了,他还是“忍”,后来走到野猪林,就是董超、薛霸受高俅、高衙内之托付要杀害林冲的地方。到这个时候了,而林冲一点都没想到可能要杀他(武松到飞云浦就已想到差人要杀他),你要捆就捆吧。换成另外的人,像鲁智深也好、李逵也好,在这种情景下绝不会这样说。鲁智深救下了他,要杀两个公人,林冲极力阻挡。这时他还是忍,不想反抗。

“忍”之五:

到沧州牢营不久,他从李小二口中得知来了几个“尴尬人”,于是买了一把解腕尖刀,街上寻了几日不着,“心下且自慢了”,又“忍”过去了;

分析人的性格特点 篇6

在油麻地小学的所有孩子们中,桑桑无疑是最骄傲的,因为他是校长的儿子,还能住在学校的草房子里。他顽皮活泼,令人喜爱。在他的母亲晒棉被棉衣时,他想:在这样的天气里,我将棉衣棉裤都穿上,人会怎样?他记得那回进城,看到卖冰棍的都将冰棍捂在棉套里。他一直搞不清楚为什么被棉套死死捂着,冰棍反而不溶化。这个念头缠住了他。桑桑这个人,很容易被一些念头所缠住。

于是,桑桑穿着棉衣棉裤出现在教室中间的那片空地上,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桑桑觉得自己成了大家关注的中心,于是他卖力的表演,丝毫不在意肆意流淌的汗水,直到秃鹤过来抢走了他的关注。他才尴尬的矗立在人群外。因此当秃鹤的帽子被抢走乱传时,桑桑不仅传走了秃鹤的.帽子,还阻挡秃鹤抢帽子的道路,并且用计拖延秃鹤,让阿恕把秃鹤的帽子挂在了旗杆顶上,小小的报了仇。从桑桑的计谋中我们可以看出桑桑是个很调皮也很聪明的孩子。桑桑快乐的童年生活令人怀念和感叹。桑桑是调皮的也是善良的。在汇演结束后,人们沉浸在巨大的成功中,秃鹤不见了,桑桑第一个找到了秃鹤。孩子们的友谊是在打闹和矛盾中成长起来的。

从“廖案”看蒋介石的性格特点 篇7

一、蒋介石与廖仲恺的关系

蒋介石与廖仲恺关系甚为亲厚, 而黄埔时期是二者关系最为紧密的时期。蒋性格多疑暴躁, 不好与人相处[1], 而廖则忠厚坦率、任劳任怨、不计名利, 所以是蒋在广州时期少数几个交往较为亲密的朋友。当时的蒋夫人陈洁如曾说:“我们的好友屈指可数, 除孙逸仙博士外, 他的4个好友是他的亲信顾问和财务支援者张静江老先生、他的长官许崇智将军、财政部长廖仲恺和学者戴季陶。”[2]尤其是在黄埔时期, 蒋、廖分别为军校校长和党代表, 均在促成国共合作和创办军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除了公务上的交往, 蒋、廖两家也颇有私交。当时蒋在何香凝的介绍下, 在东山租住的房子就在廖家隔壁, 两家平时往来较多。蒋、陈的养女蒋瑶光 (后改名陈瑶光) 便是何香凝为他们抱回的。

二、“廖案”不应该成为悬案

1925年8月20日, 廖仲恺在赶往参加国民党中央党部会议时遇刺。此案虽发生突然, 但是侦破难度不算大, 不应该成为悬案。首先, 凶手陈顺被当场抓获, 并且只是击伤, 陈顺送到医院后时而清醒, 时而昏迷。当时国民政府秘书长陈树人、广州地方检察厅厅长区玉书等对其进行了盘问, 并作了笔录。陈顺供出朱卓文、郭敏卿、梁博等人涉案[3]。第二, 国民政府极其重视。廖仲恺时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黄埔军校党代表。面对汹涌的舆情, 国民党下全力彻查。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政府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 推举党主席汪精卫、粤军司令许崇智和黄埔军校校长、粤军参谋长蒋介石组成特别委员会, 授以政治、军事及警察全权。25日, 国民政府为审理“廖案”, 设立了“廖案特别法庭”, 后来, 又组织了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法处的“军法会审”, 为审判梁鸿楷、张国桢而专设的“军事法庭”和为审判林直勉而组织的“特别法庭”等。由此可见, 国民政府对“廖案”不可谓不重视。从以上两点看来, “廖案”凶手已落网, 作案动机明确、过程清楚, 国民政府又极其重视, 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成为悬案。

三、蒋介石对“廖案”的处理

蒋介石在“廖案”发生后不仅“抚尸大恸”, 且自案件发生后, “夜睡未足二小时”[4]。看似他在为朋友尽心尽力, 实际却并非如此。查办“廖案”的关键一幕发生在案发后第三天 (23日) , 粤军第三军长李福林向特委举报了胡毅生、魏邦平、朱卓文、林直勉扬言杀廖的情节。因此, 特委下令逮捕胡毅生等人, 而蒋却同时提出要剪除谋叛部队, 并在未知会许的情况下, 逮捕了粤军第五师师长张国桢和旅长杨锦龙。24日, 蒋就任广州卫戍司令职。次日, 他又出动兵力, 解散了许崇智麾下梁鸿楷、杨锦龙等人的军队。26日, 军事委员会决议编组国民革命军, 将国民政府军政统一于蒋。

为了进一步排许 (许崇智) 、吞并粤军, 蒋一方面得到汪、鲍 (鲍罗廷) 的支持, 将许遣送出国, 另一方面则赤裸裸地武力威逼。他派出军队包围了许的住宅, 接着, 派军队到东莞虎门、莞城、石龙一带解除了粤军第三师师长郑润琦和第三旅旅长莫雄的武装, 二人与“廖案”均毫无关联。

蒋介石逐许是得到汪精卫的支持的, 作为回报, 蒋支持了汪排胡 (胡汉民) 。胡汉民在成立特委时已被排除在外。而后, 其堂弟胡毅生牵涉入案, 他被遣送俄国。多年来, 关于胡涉案与否的问题依然是“廖案”最大也最令人费解之谜。然而, 令人玩味的是, 胡在“廖案”后仍然活跃于党内派系斗争中, 这对于解读蒋的性格有重要参考意义。胡牵涉入案不仅因为其堂弟, 而且曾多次有人提到他“默许”的情节[5]。汪在对待胡问题上耍两面态度, 他一面为胡开脱, 说:“汉民同志事前毫不知情, 何能代为负责”[6]。另一面则送胡出洋, 并顺带将与自己政见不同的邹鲁也赶出了广东。对此, 鲍、蒋都予以了默许。

1926年1月, 国民党召开“二大”, 此时正是查办“廖案”呼声最高的时候。然而, 不仅是胡汉民, 连胡毅生也仅被定性为“无聊政客”, 而洗脱了罪责。胡毅生的脱身恐怕跟胡汉民的政治地位变化有莫大关系。“二大”当中最为戏剧化的一幕是, 胡汉民在缺席的情况下, 高票当选为中央委员, 并进入中央常委。这主要是因为在1925年11月, 谢持、邹鲁、林森等人在北京成立了“西山会议派”。蒋、汪、鲍为了拉拢胡, 对付“西山会议派”, 向胡抛出了橄榄枝, 而对胡氏兄弟在“廖案”中的重大嫌疑无疑“忽略”了。

“廖案”的疑点不仅仅是胡氏兄弟, 还有许多相关人员的不同下场。蒋在20日的日记中狠狠地说:“刺廖案突然发生, 必为英虏走狗阴谋无疑。”[7]25“发见港英谋覆政府, 以梁鸿楷为总司令、魏邦平为省长之大阴谋”[4]。但“二大”上, 此梁、魏二人仅被定性为“失意军人”, 而同日因涉案而擒获的张国桢、梁士锋、杨锦龙等人则被枪决。这背后的奥妙在于梁鸿楷等人“报效”了一笔金额, 获得了释放[9]。而张国桢与蒋素有积怨, 早年二人同在援闽粤军总部任职, 案发后, 蒋不经许同意, 擅自逮捕处死了张国桢。

四、蒋介石处理“廖案”中表现的性格特点及影响

“廖案”发生时蒋38周岁, 此前尚未进入国民党的领导核心。蒋对此案的处理一方面反映了其个性, 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他今后看待事物的方式。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缺乏真诚远大的理想与目标。

广东期间, 蒋的思想波动较大, 大致走过了一个“之”字形的发展道路:在1923年8月访苏前后思想出现重大变化, 从对苏俄和共产主义充满了好感转变为强烈地反共反苏;黄埔时期, 其“左”倾思想达到一个新高峰。“四·一二”之后, 蒋又变成了彻底的反苏反共派。总的来说, 他的思想新旧交杂, 没有真正虔诚的政治信仰。蒋曾毫不讳言自己服膺曾 (国藩) 、左 (宗棠) 、胡 (林翼) , 然而, 他又对孙之三民主义学说深深信服, 还涉猎共产主义, 但无论哪种主义都没有成为其虔诚的信仰, 在面对现实问题时, 往往选择实用主义, 查办“廖案”中所表现出其自私、嗜权的性格是最好的证明。由于没有真诚的信仰, 他往往沉醉于权力斗争的眼前胜利而不能自拔。数年后, 为了对付汪精卫, 蒋、胡二人又“眉来眼去”, 其后, 二人又决裂, 爆发“约法之争”。可见, 由于蒋缺乏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在政治上缺乏宏伟眼光, 决策中往往选择保守主义。

2. 沉溺权术。

通过处理“廖案”, 蒋实现了“一石三鸟”, 即进特委、排胡和逐许。之后, 他利用中山舰事件, 拉拢胡汉民, 逼走汪精卫, 登顶权力巅峰。得意忘形之时, 连他自己也说:“政治生活, 全系权谋, 至于道义, 则不可复问矣!”[9]这不仅定格了蒋自己的价值观, 且为他主政后的国民党内的政治生活定了调。对蒋有很深了解的周恩来这样描述蒋:“他用人的方法是制造矛盾、利用矛盾、操纵矛盾, 拿一个反动的看住一个进步的, 叫一个反左派的牵制一个左派的, 用反共的牵制相信共产主义的。”[10]这种沉溺权术, 利用矛盾的方法虽然一时起效, 但最终成为断送国民党大好前途的毒药。蒋利用“廖案”玩弄权术而上台, 对其个人而言失掉了道德人格, 其实算不上什么成功之道。而对于国民党而言, 蒋既不凭军功, 也不凭政治威望而上台, 这就几乎可以说是一场灾难。此后, 蒋将权谋之道一以贯之, 从用人、指挥战斗到战略决策, 这样的性格最终导致了其败退大陆的命运。正如金冲及先生说:“蒋介石是一个军人。但从他一生来看, 长于政治权术, 军事指挥能力却未见高明。”[11]

3. 心理缺乏安全感。

地域与人的性格   篇8

一个地区的历史进程和历史文化对人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满族等游牧民族多生活在中国东北,游牧生活要求他们必须有强健的体魄。游牧民族能歌善舞,鲁莽冲动,又很讲义气,这些性格特点流传下来。影响着现代北方人尤其是东北人的性格。

江浙地区土地肥沃,水源丰沛,人们生活富足安定,就会安心于自家生活。这些历史渊源也造就了江浙人安逸的生活态度和性格特征。

广东大部分地区都是沿海的,绝大多数人都以打鱼为生。在海上,每天都要经历大风大浪,并且需要很多人合作,这就促使广东人形成了勇敢的性格和极强的团队精神。

阳光的照射使人的大脑产生五羟色胺,五羟色胺使人产生良好的情绪。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人们大多在室内活动,接受阳光照射很少,五羟色胺分泌少,使东北人脾气暴躁。

2020年属鼠人的性格 篇9

2020年属鼠人的性格

2020年属鼠人的五行属金,所以称之为金鼠。属鼠五行动金的人这类属鼠人自我意识激烈,对外界十分灵敏。在思维方面侧重片面体会。感情方面也波澜起伏,是一名不错的说客和讲演天才。这种外显的性情会给人形成一种快乐、诱人的形象,并将其脾气暴躁、简单嫉妒、愤恨的情感粉饰起来,尤其是属鼠人天然生成的共性--占有欲、自私也会被掩盖。属鼠五行动金的人爱财、重物质,但存钱却不如其他属鼠人。若是能够,他会把储蓄花光。他喜爱有目共睹,比方把居室搞得宣丽堂皇,喜爱到热烈场合。若是能恰当掏暴怒的脾气和占有欲,金鼠是前途无量的。属鼠的人容易共处,工作尽力,日子节省,除非是你十分喜爱的人,不然你是不会助人为乐的。所以,假设有人隶属鼠人那里得到一件宝贵的礼物,那么,属鼠人对这自己的评估一定是适当高的。

以上是[2020年属鼠人的性格]的相关知识介绍,属鼠的人如何提升流年运势,可参阅[易久堂生肖运程],或访问易久堂风水官方网站了解详情,并可下载[六合贵神图]作为手机墙纸,以助旺运势。

通过就餐礼仪判断人的性格 篇10

“吃饭”是人维持自身生存的一种本能,有道是“吃相如人相”。日本著名学家涩谷昌三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一个人在吃饭这个本能行为中的种种不经意的表现的确可以深层次反映一个人的。

从找座位方式看

在带别人一起上餐厅的时候会环顾四周后找到空位,然后说:“坐那里吧!”带领大家就座的人,不仅判断力卓越,也极具,是会直接表达内心想法的人,但也容易流于独断而惹人厌。

带领着大家就座,却发现位子不够或是有他人先到,于是在店里四处徘徊重新寻找。有这种习惯的人判断力欠佳,且会做出错误判断,经常会出现小,不过却反而突显个人魅力,乐于配合他人,老实的受人欢迎。

总是跟在大家后面的人,是需要别人照顾或依赖心很强的人,凡事不会自己积极主动,却是配合周围人的举止而行动,是那种“不会在意细枝末节”、大方的人。

马上去问店员哪里还有空位的人,虽然做事会以合理化的方式往前迈进,不过会有以眼前结果(所有人都就位)为优先,而疏忽喜好与气氛等因素的倾向。也有不考虑别人意见与想法的一面。

从点菜方式看是否深思熟虑

速战速决点菜的人下决定速度快,但性子急,有想法太过天真、缺乏深思熟虑的一面,拥有者特质,但过于独断且不别人,有“凡事求快”、“不想落后于人”的心。

犹豫不决,无法下决定的人太过在意别人,缺乏决断力,会因为胃口太大,对不同事物都转移焦点而迷失。

“跟大家一样”的人没有主见,总是左思右想对自己缺乏,跟别人步调一致,行动不积极。

会问别人要点什么的人做事很有要领,个性亲切,虽然周详,却不会有更深入的想法,与总是跟人点同样菜的人相同,是“同调性”很高的.人,如果一边问别人,一边却点了跟对方不同的菜色,是不在乎他人而自行其道的人。

最后还是点了跟别人一样菜色的人遵从多数意见,希望与别人一样的倾向性很强,不会坚持己见,经常会因为配合别人而意见,是难以信赖的人,对自己所属的团体归属意识强烈,不离开集团或让集团产生混乱。

一次点了一大堆,“这个也要,那个也要”是心浮气躁的人,想法与需要非得直接表达才甘心,有点气,不照顺序来,一次全包,浮躁的,可说是对的可能性缺乏慎重思考的人,也欠缺“随机应变”的弹性。

从吃法可了解是否在意别人言行

开始想吃别人菜肴的人,善变,无论如何也都无法得到感。对自己缺乏,经常在意别人的言行,是那种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就会产生自卑感的类型。在人前一副开朗的模样,但一落单后就会想不开,自寻烦恼。

一道一道吃的人,将好几盘菜从最边缘开始照顺序吃的人,眼前该做的事情就会勇敢直前,一旦开始埋头苦干,就毫不在乎周围人的眼光。一件事没有做完,就绝不会心有旁鹜。这样的人可以发挥卓越的集中力,对同时进行多项工作就不拿手了。要他以宽广的视野看待事物,做出权衡的判断是很困难的。在个性上,也有一本正经与顽固的地方。

不管别人,马上吃完的人,极度自私、性急,自以为是,不想配合他人的步调,虽然能处理较具积极与活动性的工作,但都以自己步调来进行。就算造成别人困扰也不以为意,神经超粗;也有的人一旦下定决心,就绝不会动摇信念,虽然强硬,但对批评毫不在乎,仍贯彻始终。

从剩菜残留方式,发现个性

分析人的性格特点 篇11

《红楼梦》被誉为“四大名著”, 其细腻的笔法刻画了以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为代表的封建时代典型人物形象, 虽然特质论由西方学者提出, 而《红楼梦》是东方名著, 但是其中的人物形象, 描写刻画出的性格特点, 则可以用特质论的观点完美诠释。

2、奥尔波特的特质论与红楼梦中人物的对照分析

奥尔波特不仅是特质论流派的创始人, 他首次提出了特质的概念, 为了阐述特质概念, 奥尔波特将其区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指全人类或一群人所共有的特质, 例如红楼梦中大多数的女人们所具有的共同文化认同和行为模式, 即保守、封建、自甘低下的特点。而个人特质则是指特定个体所独有的特质, 即个体与其他人所不同的特质, 在个人特质中, 奥尔波特又将其细分为首要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三类。首要特质是指个体最重要的、占主导地位的人格特质, 核心特质是能够代表个体主要特征的少数几个特质, 例如别人对你的描述, 次要特质则是指那些普遍性和一致性都较差的、不够鲜明的特质。在红楼梦中, “抑郁”便是林黛玉的首要特质, 安静、聪慧便是林的核心特质。

在对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中, 其首要特质是狠辣。如在元妃省亲那一章, 一个小厮不小心弄坏一个灯笼, 王熙凤便严加训斥, 并将其拖到马棚里等候发落, 虽然并未交代之后要如何发落, 但是小厮的命运可想而知;再比如, 在其小叔贾瑞窥视她的美貌调戏她时, 她便“毒设相思局”, 最终要了贾瑞的性命;并且, 在她朝三暮四的丈夫贾链偷娶尤二姐后, 她利用与尤二姐退亲的张华状告贾府, 最后不惜指使心腹小厮去杀害张华, 并且用借刀杀人的伎俩逼死尤二姐;与贾链私通的鲍二家的媳妇在被王熙凤撞破后也害怕得上吊自杀, 虽然并未直接描写王熙凤逼迫与她, 但是这一隐晦的描写也暗示了即使鲍二家的不选择自杀, 王熙凤也会想尽办法将其害死。由此可见, 王熙凤的首要特质便是狠辣的性格特征。

而王熙凤的核心特质主要有贪财、势力、渴望自我实现、渴望情感需求。

就贪财方面, 王熙凤私自用官中的月钱放高利贷, 中饱私囊;在扶秦可卿灵柩到水月庵的时候受庵里尼姑之托打赢一场官司之后便索要了三千两银子, 全然不顾因此而牺牲了的两条年轻的生命;在寒门亲戚贾芸送给她名贵的麝香等香料之后便笑逐颜开, 让贾芸承包了府内的工程;而即便是她的丈夫贾链请她帮忙从贾母大丫鬟那里借来一千两银子的时候, 王熙凤也不忘了要上二百两作为自己的报酬。由此可见, 王熙凤的贪财体现在各个方面。

就势力方面, 贾府女眷中最得意的便是贾政的母亲贾母和他的妻子王夫人, 因此, 王熙凤便事事以二人为先, 极力讨好笼络, 自己的婆婆邢夫人受到冷落, 而王熙凤也对其置之不理, 不屑一顾。对于贾母和王夫人都不喜欢的贾政的小妾赵姨娘及她的儿子贾环, 王熙凤更是处处刁难, 肆意辱骂, 旗帜鲜明地站在了贾母和王夫人一边, 并以她们的敌人为敌人。对于府中奴仆, 则更是管教严苛, 非打即骂, 不留情面。

在渴望自我实现方面, 王熙凤主管贾府事务, 尽心尽力, 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认可, 她常年患病在身, 每日三两个太医轮流服侍, 即使在流产后都不肯好好调养, 仍要为府中琐事操心。在宁国府秦可卿去世后, 王熙凤又不辞辛苦挑起宁国府管事的重担, 荣国府与宁国府这二府事务都要她一个人来操持, 每天深夜才休息, 天不亮就起床料理家事。而这样辛苦工作纯属王熙凤自愿为之, 并没有人强加要求。王熙凤在沉重的工作中乐此不疲, 可以看出她及其渴望自我实现, 以显示自己的人生价值。

就渴望情感需求方面, 王熙凤与宁国府的秦可卿交好, 在秦可卿去世后她悲痛欲绝, 在秦可卿的灵前愈发不可控制而悲怆大哭。在自己因惩罚了邢夫人的两个心腹婆子后被王夫人误会, 便感到心灰意冷, 在丈夫贾链出轨偷情后所表现出的心狠手辣, 及不自觉地红了眼睛的描写, 可以看出在强势异常的王熙凤的心理仍然十分渴望与别人亲近 (同秦可卿亲近) , 被别人认可 (被王夫人误会后的灰心) , 并且渴望丈夫的关爱与忠心 (丈夫出轨后的愤怒) 。

在对贾探春这一任务形象的刻画中, 探春所表现出来的首要特质则是自卑。由于探春是贾政的小妾赵姨娘所生, 在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情况下庶出的子女往往不如嫡出子女那样受重视, 而在这种艰难的生存条件下, 探春时刻与赵姨娘及亲兄弟贾环划清界限, 刻意地亲近王夫人, 这体现了她的自卑;探春十分反感别人提她是庶出, 在王熙凤生病期间由她来协助管家, 在赵姨娘来找她理论的时候她因为生母赵姨娘提起她是庶出而气得大哭, 因此, 也可以看出虽然探春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 但内心仍然是自卑的。

3、后记

《红楼梦》对人物的描写细腻而又深入, 可谓入木三分。在加以特质理论的理解与分析, 使得在对《红楼梦》人物的理解和把握上有了科学的解释。

摘要:《红楼梦》对人物的描写细腻而又深入, 可谓入木三分。在加以特质理论的理解与分析, 使得在对《红楼梦》人物的理解和把握上有了科学的解释。

关键词:特质论,红楼梦,人物性格

参考文献

[1]人格心理学导论[M].郭永玉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一分钟搞笑自我介绍下一篇:自费购买社保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