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产业联盟章程

2024-05-23

中国传媒产业联盟章程(精选8篇)

中国传媒产业联盟章程 篇1

中国传媒产业联盟章程

(2008年12月第一版)

(经联盟成立大会50多家参会媒体集体表决通过)

第一章 联盟总则

第一条 中国传媒产业联盟(下称联盟),英文名称为“China Media Industry Union Association”,英文缩写为“CMIUA”。本联盟的一切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准则。

第二条 联盟的性质:本联盟由中国境内从事新闻传播、广告传播等知名媒体、企业、机构、社团、教育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等自愿组成,是一个非法人行业联盟组织。

第三条 联盟的宗旨:通过长效、严格的联盟机制,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传

媒产业科学运营、健康发展规律,促进媒体遵纪守法、加强自律、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良性运营有机结合,提升我国传媒产业整体管理和运营水平。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 联盟发起单位:传媒杂志社、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报业传媒集

团、辽宁日报传媒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东方卫视、湖南卫视、航美传媒、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联盟指导单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联盟执行单位:中国传媒产业联盟秘书处。

第五条 组织机构及职责

本联盟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最高权力机关是中国传媒产业联盟大会。1.联盟大会代表由中国传媒产业联盟各成员单位委派副总经理或副总编辑职位以上人员参加。联盟大会代表的产生由联盟成员单位自主产生。联盟大会代表享有中国传媒产业联盟大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联盟大会每三年召开一届全员大会。

2.中国传媒产业联盟年会,即“中国传媒产业高峰论坛”每年举行一次。3.联盟秘书处为联盟日常办事机构,归由联盟执委会领导。秘书处设在传媒杂志社。

第六条 中国传媒产业联盟大会职责: 1.修改并通过中国传媒产业联盟章程。2.监督中国传媒产业联盟章程执行情况。

3.审批联盟秘书处提交的工作总结和工作报告。4.选举产生中国传媒产业联盟执委会委员。第七条 中国传媒产业联盟执委会:

1.中国传媒产业联盟执委会是联盟大会闭会期间最高决策机构,指导联盟秘书处开展工作,对外代表本联盟。中国传媒产业联盟主席、副主席、执行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由联盟执委会委员中产生。秘书长由执委会指定人员担任。

2.中国传媒产业联盟执委会委员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届。第八条 联盟执委会秘书处办事机构:

1.联盟秘书处为联盟大会执委会常设机构,设秘书处秘书长一名,副秘书长五名。

2.联盟秘书处职能:秘书处负责中国传媒产业联盟各项日常工作,定期与成员单位进行互动沟通,及时收集各成员单位对联盟相关工作的建议,组织开展联盟赋予的有关活动,撰写工作总结和工作报告。3.每年召集举行一次中国传媒产业联盟年会。

第三章 加盟条件

第九条 凡承认本联盟章程,履行会员义务的媒体及其相关机构、企业、团 体、院校和个人,均可申请成为中国传媒产业联盟的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其中申请企业、团体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独立法人单位,在行业拥有良好的知名度、美誉度。2.热衷于推动中国传媒产业科学健康发展。

3.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传媒产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个人均可申请成为联盟的个人会员。

第四章 加盟程序

第十条 申请加入联盟的程序如下: 1.填写《加盟登记表》。2.秘书处初审。

3.经执行委员会授权,秘书处可审批新会员并报请下次执委会确认。4.联盟成员有义务提供适量的版面或时段资源支持联盟的发展。5.交纳联盟会费。

第十一条 联盟成员平等享有联盟章程规定的各项权利: 1.享有联盟的品牌、广告和信息等所有资源。2.分享联盟研究成果及相关资讯。

3.有权参加联盟举办的年会、论坛、考察、调研和培训等活动。4.提出联盟章程修改草案;听取和审查执行委员会的报告并出席联盟代表大会。

5.对联盟发展具有建议权,参与讨论和决定联盟的重大事项。6.享受联盟提供的免费或优惠服务。

7.经联盟秘书处书面批准,联盟成员可以联盟名义举办或承办活动。8.联盟媒体、院校和学术机构等内部资源优惠共享。

9.《传媒》杂志作为联盟指定宣传刊物,条件成熟时,由秘书长牵头编撰内刊。

第六章 联盟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第十二条 联盟成员应履行联盟章程规定的各项责任和义务: 1.遵守《中国传媒产业联盟章程》,执行联盟决议。2.分享在传媒产业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3.按统一格式在其宣传资料的显著位置标注联盟徽标和名称。4.支持和参加联盟活动。

5.在条件允许下,为联盟活动免费提供资源支持。

第七章 退出和除名

第十三条 凡依法破产、关闭、解散、注销的联盟成员,即自动失去团体成员资格。联盟成员因自身原因退出联盟需提交书面申请。退出联盟的成员,不得再以联盟成员的身份发表言论或开展活动。

第十四条 凡言行有违联盟章程及宗旨的会员,联盟将做除名处理,并通报联盟所有成员,停止其一切联盟内部活动。

第八章 其 它 第十五条 本章程未尽事宜或有关条款,经执行委员会通过,可对章程进行补充或修正。

第十六条 本章程由联盟成立大会讨论通过后生效,并报指导单位备案。第十七条 本章程解释权归联盟所有。

中国传媒产业联盟章程 篇2

吴渺:第六届新媒体节11月8日在京开幕, 共举办了九大主题活动, 来自全国各地及港澳台地区的业界嘉宾、代表共上万人参加了相关活动。本届新媒体节是历届参与人数最多、涵盖领域最广的一届, 获得了媒体和参与企业的一致好评, 各项活动指标均创历届新高。新媒体节作为行业年度盛会, 始终关注行业年度热点领域的发展和新媒体人才培养、创就业问题。第六届新媒体节联合传媒大学、新媒体协同创新中心等机构共同主办了2013中国新媒体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国际新媒体文化节颁奖盛典、新媒体教育论坛等活动, 从新媒体热点领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专业人才输出等方面, 多角度、多途径积极推动着人才体系建设的发展。

未来, 新媒体节希望能有更多的新媒体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以及更多的国际机构参与进来, 形成国际新媒体产业的品牌盛会, 从而推动国内新媒体、数字媒体产业与世界同步发展, 获取更多前沿的发展理念和技术支撑。今年我们与新加坡、加拿大和亚太地区国家新媒体主管部门、行业组织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想法, 2014第七届新媒体节将呈现更多的国际化元素, 这也是主办新媒体节以来最大的期望。

记者:“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狄更斯在几百年前的呐喊也是对如今的新媒体时代最好的写照。新媒体时代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营销环境, 网络的兴起使得中小企业似乎站在了同一个营销传播平台上。然而, 正是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营销环境, 又使得企业过往的品牌营销经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企业该如何实现新媒体时代的品牌突围?

吴渺:如果将企业新媒体品牌营销的核心诉求归结为一句话, 那应该是“花对的钱找对的人讲对的故事”。新媒体给予传统企业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陌生的、复杂的, 但新媒体往往能精确锁定目标消费客群, 投入的营销成本转化率相对传统媒体有绝对性的优势, 尤其对于营销投入无法与大企业PK的中小品牌主来讲, 无疑是一个“福利”。

就目前来讲, 进行新媒体营销可选的无外乎以下几个主要渠道:传统WEB网站、APP、微博、微信、电商、团购以及以数字屏幕为主的户外新媒体。

品牌主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渠道, 如何实现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突围, 确实值得深入思考, 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1.加强自身新媒体建设势在必行:企业新媒体营销团队的建设应放在首位, 新媒体营销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是集合创意、策划、公关、新媒体语言、渠道特性、舆论营销等诸多能力的一项工作。一定要有熟悉企业自身品牌诉求和时刻把握新媒体发展动向的专业人才运筹帷幄, 熟悉新媒体传播规律才能更好的实现转化率和品牌价值提升。单纯依靠外包模式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

2.有效利用新媒体营销的叠加效应:由于新媒体多平台融合的发展特性, 同一营销过程, 势必会采用多个渠道覆盖更多的优质受众人群, 而各渠道的传播方式又区别明显, 这一叠加效应的出现, 也会给品牌带来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我们经常会发现每天的行为轨迹被某一品牌信息所包围, 到闲下来网购的时候, 品牌信息再一次出现, 有力的强调了购买的意愿。

3.新媒体营销应逐渐“去工具化”:自媒体时代使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到了广告和营销的原理, 受众对于推广痕迹明显、一味阐述产品卖点、广告味十足的品牌信息往往产生抵触情绪, 这一点在年轻族群众尤甚之, 不难看出, 企业把新媒体平台作为营销工具的目的性太过明显。新媒体十分贴近人们的生活, 品牌主如能在这一平台上多做互动、真诚沟通, 多做品牌价值层面的传播, 传递正能量, 打造受新媒体用户尊敬的品牌也许效果会事半功倍。

记者:广告是报纸的生命来源, 新媒体的出现让所有的报纸在广告竞争上集体失语。因此, 报纸也开始照猫画虎, 设立各种所谓新媒体机构、研发各种新媒体产品, 试图在广告市场的争夺上夺回失地。但是, 梦想很丰满, 现实却很骨感, 向新媒体转型似乎并不如愿, 试问, 新媒体营销的本质规律是什么?纸媒在发展新媒体方面的漏洞在哪里?

吴渺:现在更多的广告主把预算投放到数字媒体, 但不是所有的投放都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这其中不乏跟风者, 新媒体营销的本质和传播规律没有被品牌主充分的领会到, 是主要原因之一。我认为新媒体营销的本质体现出互动性强、海量资讯、社群化、即时分享等主要特点, 规律在于信息流传播往往是在具有一定共性的群体中快速发散, 通过互动分享、转发评论等操作使得长尾效应凸显。由于受众多为浅阅读模式, 加之新媒体的及时性、海量资讯等特点, 因而传播力在短时间内会快速衰变, 品牌主多会采取多个新媒体渠道制造叠加效应, 使受众获得重复记忆。这些传播规律和渠道特征完全颠覆了报纸的静态化信息传播规则。

纸媒在发展新媒体方面的漏洞在哪里?我认为现在传统的报业真正做转型的不多, 深入做内容互动运营的成功案例还比较匮乏, 大部分是单纯的将内容平移到互联网和移动端, 坐等新媒体用户会自发产生对纸媒原有公信力、权威性以及新闻价值的依赖性, 用传统媒体的经营套路来运营新媒体, 这些现象折射出转型期的纸媒缺乏对用户使用新媒体平台的行为分析, 布局新媒体平台的决策过于依赖业内不成熟的经验, 往往忽略了对新媒体行业运行数据、新媒体用户使用习惯数据、新媒体广告投放规律、转化率等数据的科学分析, 这方面的功课应不断加强。

记者:时代在变, 营销方式也在变。由于互联网传播面广, 传播率高的特点, 口碑在今天尤为重要。坏事传千里, 好事同样也传千里。苹果的成功也在于全民营销, 果粉的奔走相告。可不可以说, 全民营销是微博、微信时代的主要互联网营销模式?

吴渺:对于全民营销的概念和传播效果, 比较适用于大众消费类品牌, 很多成功案例表明, 这一模式具有很好的数据表现, 可以定义为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主流营销模式。如碧桂园地产, 利用全民营销模式创造了业界神话, 今年上半年实现合同销售额同比增速94%, 居全国第一名。而9月底的数据表明碧桂园合约销售额就已经达647亿元, 超越620亿元的全年销售目标。

而对于行业性强、地域性强的品牌, 如饭店、KTV等积极运用微信的LBS营销功能, 推广成本极低, 效果异常明显, 直接拉动客户进店率变得轻松自然。这种属地化微营销会成为2014年新媒体营销的一个亮点。

记者:传统媒体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 广告收入和订阅收入都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营销模式和运营模式需要重新洗牌。尽管网络营销是大势所趋, 但是世界是多元化了, 传统媒体有其存在和发展价值, 您认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如何保持或者尽可能的争取市场份额的那一杯羹?

吴渺: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我们在每年的新媒体节上都会设置相关的论坛议题。当前, 传统媒体长期独占内容优势的地位已经不甚明显, 各类新媒体平台层出不穷, 内容获取更加便捷高效。我们也不难看出, 传统媒体单位也在积极借鉴新媒体的发展经验, 国家政策层面对于传统媒体转型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扶持, 这是非常可喜的一面, 传统媒体发展的机遇应该大于挑战。

无论新老媒体, 对其价值的认同, 是用户选择的首要因素。其实, 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与内容优势是与生俱来的, 现在的关键是如何进行内容的创新、整合, 如何进行传统内容的网络化经营。另一方面, 传统媒体将在政策的引导下逐步进行区域性、行业性的整合。如广东电视台, 在原有新媒体中心的基础上, 将电视台旗下IPTV、手机电视、网络电视台、客户端等新媒体资源进行整合, 成立了南方新媒体公司;时尚传媒集团进行内部资源整合成立了全媒体中心;湘西土家族自治州正计划将州内广电新媒体资源、报业新媒体、新闻客户端等资源进行整合, 重新设立新的运营机制和品牌。这些举措将形成优势内容的集群效应, 从而扩大用户的覆盖率, 提升整体品牌价值, 其运营效果虽然有待市场检验, 但至少证明这是传统媒体转型期非常积极而有力的举措。

记者:报纸报业发展到现在已有140多年的历史, 但近几年来却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下显出陌路的凄凉。甚至《消失的报纸》一书的作者预测称报纸终会在2040年4月灭亡。您如何看待这个观点?到底报业在新媒体包围下有无突围的可能性?

吴渺:人类的阅读习惯已经延续数千年之久, 报纸会因为数字媒体的发达而市场萎缩是必然趋势, 报纸内容的新媒体发行仍是必由之路, 终有一天纸质的报刊会退出历史舞台, 而且印刷业的污染问题和对林业资源的依赖也会加速这一进程。但从认知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看, 阅读报纸的人群和阅报习惯至少在2040年不会彻底消失殆尽, 另一方面从消费者行为学的角度看, 报刊未来可能会作为奢侈品出现在上流社会也不无可能。

报业无需“突围”, 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把传统纸质媒体打造成立体化运营的融合媒体, 进一步提升自身媒体公信力, 积极履行媒体社会责任, 也必将缓解用户流失的现象, 而与新媒体之间不应是博弈和斗争的关系, 更应结成合作与创新的伙伴。

记者: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 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 大众媒体时代正逐渐让位于个人和参与性的新媒体时代, 尽管电视媒体在传统媒体领域独树一帜, 生命力相对旺盛, 但是在新媒体出现后, 其受到的影响也不断增强, 也有人预言, 电视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被互联网电视所取代, 您怎样看待此观点?

吴渺:近期新媒体节组委会将在京筹备互联网电视产业趋势论坛, 这一产业一直是我们非常关注的热点领域。电视和报业一样, 都是内容的传播介质, 内容不会消亡的前提下, 形式发生变化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在很多家电卖场已难觅传统电视机的身影, 下一代电视正悄悄走进人们的生活, 智能电视的发展速度在国内异常迅猛, 从侧面折射出收看电视和操作电视的习惯正在发生变化。我认为只要满足大部分人的收看习惯和操作体验, 互联网电视取代传统电视是很现实的。话说回来, 即使家庭中使用了互联网电视, 除了信息量大和互动娱乐功能会颇受欢迎之外, 电视节目内容的观赏性还是放在首位的考量要素。目前电视上频繁的相亲、选秀、狗血剧和不胜其烦的电视购物, 极大的挑战着电视观众的关机底线。期待在拥有了网络电视这一智能平台后, 观众能观看更多定制化、个性化甚至小众化的优质内容, 这也应该是用户选择更新换代的基本诉求。

记者:如今, 媒体传播已由大众时代迈向分众时代和个人化传播时代, 传播理念也由“以内容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您认为在以用户为中心的粉丝经济时代, 最重要的理念是什么?

吴渺:自媒体时代和粉丝经济正在把品牌营销和内容传播拉回理性的起跑线上, 积极利用新媒体传递正能量, 传达更多的人文关怀, 更加切实履行媒体社会责任感, 建立以公信力为重心的品牌效应才是新老媒体可持续发展之本。

记者:新媒体的一个重要属性就是技术, 而技术在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社里却往往又是不受重视的。纵观近年来在新媒体领域取得突出进展的各大报业集团, 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新媒体项目大多数都是一把手工程, 只有一把手的执行力才能确保项目的完成, 但是, 从另一方面来讲, 我们的很多报社的一把手都对传统媒体游刃有余, 但是对新媒体却缺乏深入了解, 这就走进了新媒体项目虽然可以完成, 却还无法真正发挥作用的怪圈, 最后只能是变成业绩、政绩。请问您认为传统媒体的领头人应该以怎么样的一种管理方式或者说怎么样的一种胸怀来对待新媒体的建设?

吴渺:体制的诸多限制, 是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可喜的是政策正在逐步放宽对传统媒体的束缚, 取而代之的是鼓励和扶持, 在这一背景下, 只要充分的尊重新媒体发展规律、以开放共赢的心态和专业精神进行新媒体平台建设, 应该说结果是很令人期待的。

中国传媒产业制度变迁 篇3

关键词:中国传媒业;二元性;产业制度演变

一、 前言

一般而言,公共政策具有导向、调控和分配的功能。而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产业政策为核心的经济政策,则对产业发展、企业行为和相关的区域经济发展会直接或间接地起到调控的作用。就中国而言,产业政策通常是宏观经济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产业的市场化推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不同的产业,产业政策往往带着明显的产品属性的侧重点和调控时期的侧重点。

中国传媒业自诞生即具备了强烈的中国特色“二元功能”(龚周方,2008;周鸿铎,2003、2006):中国传媒机构作为传播党和国家政策的重要工具和国家机器,承担着事实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公共事业;自1979年之后,历经市场经济的转型与改革,传媒机构在不改变其政治属性和功能的前提下进行一系列具备市场经济特征的行为,以此盈利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因此,从传媒机构的企业性质来看,中国传媒既具备事业单位特质,又衍生出市场经济运行的能力--这使得新闻产品既有传播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公共物品性质,又有可交易的商品特性,例如广告版面/栏目。

从传媒机构与社会的政治关系来看,中国传媒既基于苏联共产主义理念的传统媒介观,同时又开始具备新闻专业主义和社会责任相融合的新型媒介观--这使得新闻内容既有宏观叙事的严肃内容,又有反映社会真实面目的其他内容,并且包括能满足或迎合受众对娱乐和消费信息的使用功能。

这种“二元性”在中国传媒制度演变的过程不仅是其演变的政治基础也是指导策略。

纵观中国传媒业自1978年以来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传媒业经历了多种经营、集团化运营、资本进入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的渐进过程,这一过程的制度主要决策者仍是政府,而不是传媒机构本身;并形成了市场竞争与行政垄断并存的多元制度环境。本文认为,中国传媒业从1978年以来至2010年的有关产业政策变迁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年~2003年,是中国传媒产业正处于由政府主导的、逐步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并进行了多种经济活动的转型时期;但从其内容和影响来看,产业政策尽管有开放,仍是以准入监管为主;第二个阶段从2004年~2011年,产业制度转变为结构性市场推进,并对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 准入监管为主的“事业单位”制初级发展

中国传媒机构自诞生以来一直以行政事业单位作为运营主体。制度改革始于1978年中央8家新闻单位首次实行企业化管理方式,随后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对新闻媒体的计划经济的财政投入逐年递减。

第一阶段为1978年~2003年,这是一个由政府主导传媒业进行自我改革的初级探索过程,一系列政策的颁布的重点并非在于机构的市场化行为,而是在保证传媒机构的“事业单位”的政治身份的前提下,关注政府与传媒机构之间的财政关系——在促使传媒机构的财政收紧和减免的同时鼓励进行企业化经济行为的尝试。在这个阶段中,国家相关主管部门还出台政策,分别对报刊、出版社、广电媒体提出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分开并转制改企的政策要求;但只有极少数传媒机构尝试从事业单位向企业法人制改革并走了改制上市的路径。

有三个产业政策对中国传媒机构转型时期的制度改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个政策是1978年1月,国家财政部核准《人民日报》等8家中央新闻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从此中国传媒业开始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管理制度改革,以取代传统的“机关报”的纯事业单位管理方式。这种管理制度既保证传媒机构作为国家事业单位和其新闻产品作为公共产品的重要的政治属性,同时又开始在经营盈利的市场化路径上进行尝试。第二年1月,上海《解放日报》率先刊登了文化大革命后我国大陆的第一则报纸广告,也是第一份媒体广告。

第二政策是关于1985年广播电视被列入第三产业进行统计,这表明政府开始承认了广播电视的产业属性,同年,家财政部决定对新闻媒体的投入开始逐年递减。1986年12月15日广东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逐步建立有特色、能体现自己广播媒体理念的品牌识别系统,广播品牌识别系统主要包括频率标识、呼号、宣传语、台标、台歌、节目名称、包装、主持风格,等等,广告收入直线上升,曾经创下每半小时广告时长12分钟的惊人记录,引起了很大的反响①。1987年12月在广州召开的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广播理论研讨会上,与会代表提出了电台、电视台不断扩大有偿服务、逐步缩小无偿服务节目服务范围,并提出了广播电视二重性的基本观点②。“二元性”首次明确成为中国传媒机构市场化运作改革的重要制度特征。

第三个政策是著名的“17号文”。200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简称〔2001〕17号文,以集团化建设为重点和突破口开始了,开始了跨地区、多媒体大型传媒集团化改制的大幕。这是首份关于中国传媒机构进行集团化和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文件,并制订了延续至今的集团化改制的产业制度。

新闻出版总署③随即制订了相应的实施细则,例如规定报业集团属于事业性质,实行党委(党组)领导下的社委会(编委会)负责制,党委(党组)书记兼任社长。报业集团应认真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换,从而增强舆论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并特别强调加强选择并积极培育和扶持十余家名社、大社作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试点,将组建“广东省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辽宁出版集团”、“中国科学出版集团”和“山东出版集团”地方出版集团,实行“政事分开”,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行使行政监管职能。但是,出版集团和报业集团一样,仍属“事业性质”,实行党委(党组)领导下的管委会负责制,党委(党组)书记兼管委会主任。

紧接着,国家广电总局《影视制作经营机构管理暂行规定》(原广电部令第16号)、《电视剧管理规定》(国家广电总局令第2号)就加强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发行行业准入管理,制定了实施细则。例如规定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务的机构,必须取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简称“制作经营许可证”),有主管部门、注册资金不少于300万元、从业人员不少于2年的新闻宣传工作经验、并有固定场所均可申请这个“制作经营许可证”。国家广电总局对制作经营许可证实行总监控制、分级管理。这是首次对中国企业进入传媒产业进行了“准入机制”的设计。当年12月,中国最大的新闻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正式挂牌成立。

同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了新版《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将传播与文化产业明确定为13个基本产业门类之一,尽管将传媒业与文化产业合并一类有可能存在一定歧义,但也意味着将传媒业作为“产业”首次做出了明确的界定。2001年,根据国家对传媒产业分类的制度,广播电视总局提出了有线电视台与有线电视网分离、节目制作与播出分离、节目采编与经营分离的各项举措,使得业外资本可以绕过媒体的新闻宣传职能,投资于有线电视网、广告代理、节目制作等经营性领域。

与这种市场化的尝试性制度相对应的是,中国传媒机构开展了经营模式,但比较单一,主要是“拉广告”,尽管广告规模增长速度很快。据有关资料显示,1979年,全国广告行业从业人员为1 000人左右,广告经营单位只有十几户,当年的广告营业额约1 000万元;1981年广告营业额突破1亿元,1987年超过10亿元,1993突破100亿元,2003年突破1 000亿元大关,而各个传媒机构的广告员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2004年广告从业人数已经超过93万。

三、 多元化结构并存的制度与市场发展

第二阶段为2004年~2010年,在经过市场化准备后,中国传媒业开始迎来了发展的市场转制的实施期并步入高峰期,涉及领域包括企业改制、资本运作、政策和制度关注的焦点是外来资本准入、传媒企业产权归属以及退出机制,以往坚守的“二元特性”诸多制度底线不断被突破。本文认为,有三个产业政策对2003年后的传媒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第一个政策关乎外来资本进入中国传媒业。尽管中国在入世的承诺中并不包括中国传媒业的开放时间表,不过,在2005年8月,由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委仍联合制定《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规定》,首次明确了非公有资本及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方式与限定。允许外商以独资或合资、合作的方式设立包装装潢印刷、书报刊分销、可录类光盘生产、艺术品经营等企业;在中方控股51%以上或中方占有主导地位的条件下,允许外商以合资、合作的方式设立出版物印刷和只读类光盘复制等企业,或以合资、合作的方式设立和经营演出场所、电影院、演出经纪机构、电影技术等企业,参与国有书报刊音像制品发行企业股份制改造;但是,禁止外商投资设立和经营新闻机构、广播电台(站)、电视台(站)、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及播放公司、电影制作公司、互联网文化经营机构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港澳除外)、文艺表演团体、电影进口和发行及录像放映公司以及出版业。这个政策与以往政策不同的是,“事业单位”的制度底线已经演变为“中方控股51%以上或中方占有主导地位的条件”。

第二个政策关乎传媒产权的归属。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这是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总结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制定的,对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明确指出转制企业要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产权归属,做好资产评估和产权登记等工作。根据这个意见,新闻出版总署和广电总局所管辖的传媒机构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政策和执行细则,自此“转制改企”全面推开。

第三个政策是2009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颁布了报刊评估和退出机制:以市场评估制度替行政退出。例如,中国报纸出版机构尽管在2003年有600多种退出,尚余二千多家,但这些报纸“只生不死”,即使有些报纸无法继续生存,仍可以售或出租刊号而维持生计。建立评估和报刊退出机制可实施报刊资源的科学配置,使优势资源向综合性传媒集团、专业性企业传媒集团和转制后有能力的经营性报刊出版企业倾斜。退出机制实施后,不少省份对报刊进行了“退出”尝试,例如辽宁省,以年度核验为基础,以市场化选择和结构调整为主线,明确五类情况作为退出主体:一是经营不善,长期亏损,负债严重的都市类报纸,如《沈阳今报》、《都市青年报》,两报已负债4 807万元;二是发行量很少的专业类报纸,如《北方体育报》、《青年知识报》;三是经济效益逐年下滑,需要逐步调整结构的广播电视类报纸,如《葫芦岛广播电视报》;四是按规定已不具备继续出版资质条件,存在严重出版安全隐患的报刊,如《中外服装》、《市场与消费》;五是整改验收不合格,未通过报刊年度核验的报刊,如《辽宁汽车》。

在这个中国传媒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后期,产业政策对传媒企业的市场化进程是显而见的。但是,有一个企业行为现象仍然值得特别关注:即传媒机构的“转制改企”仍实施较慢,这其中既涉及产权改革的问题,也涉及资本多样化的问题。

有些机构的下属子公司已成为上市公司,母体机构仍属于无“法人性质”的事业单位,直到2009年才陆续实施改制。例如在广电系统方面,尽管根据国家对传媒产业分类的制度,广播电视总局在2001年就提出了有线电视台与有线电视网分离、节目制作与播出分离、节目采编与经营分离的各项举措,但是像上海文广传媒,直到2009年才开始(在全国电视机构中属于率先)整体实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2009年10月21日,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分拆而成的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揭牌。这标志着全国广电系统制播分离试点拉开大幕。自2009年1月起,湖南卫视对旗下10个频道重新调整定位,并以主推原创综艺节目的湖南娱乐为“创新节目孵化器”;2010年,根据湖南卫视的第三轮改革,即“制播分离”的规划,湖南广电中的经营性资产、业务和团队将会逐渐装入“市场主体”芒果传媒;当年6月28日,湖南广电总台和芒果传媒同日挂牌,当天,湖南广电宣布欧阳常林兼任总台台长与芒果传媒董事长。

2009年的广州日报进行了自身最大规模的一次改革,即传媒类主营业务的整体上市规划。首先将符合要求的综合类报纸《广州日报》,以及文化、生活、娱乐、资讯类报刊《老人报》、《舞台与银幕》、《岭南少年报》、《广州早报》、《新现代画报》等进行了采编与经营的两分开,其次将符合政策要求且整体经营状况良好的全部传媒类经营性资产——约为42亿资产划拨到经营不良、2008年公司营业利润亏损8 779.78万元的实际控制子公司粤传媒(深圳:002181),实现广州日报社传媒类主营业务的整体上市。

但是,根据采编与经营两分开的相关政策,《广州日报》及系列报的采编业务和人员不进入上市公司,采编分离及采编费用补偿方案至今未确定。而这个方案关系到未来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

传媒企业资本多样化的尝试仍属少数。辽宁北方联合传媒通过资本多样化达到了改制转企的目的。作为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与天津出版集团、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成功实现跨地区合作;又与民营出版公司合作——收购“湖南蓝猫”绝对控股权以及与上海盛大文学、国内最大的教辅民营书业公司北京金星国际教育集团等合作组建子公司。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自2007年以来已与二十多个国家知名出版公司实现合作,2009年被商务部授予中国文化产品重点出口企业。从2010年开始,集团与台湾著名图书用品公司合作,拓展了大陆简体字版图书在台湾市场以及东南亚市场的销售。

从上述两个阶段的分析来看,中国传媒产业的制度演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经历了财政免除、承包经营、企业化改制以及公司上市等市场化特征的运作方式,但是,产权的进一步市场化改革和资本如何多样化仍然是目前传媒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而从中国产业发展路径来看,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必须从产业制度上消除其阻碍,否则中国传媒业未来发展势必受到明显牵制。

注释:

①见《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品牌探索之路》,范驰,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网站http://www.rgd.com.cn/rgd/xxyd/ nfgbyj/zl/9135.shtml。

②见《广播影视产业研究》,郑大群,http://ytv.blo g.hexun.com/1927642_d.html。

③见“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的通知”http://www.chuban.cc/cbfg/dlcbfg/zl/200701 /t20070104_8339.html。

参考文献:

1. 崔保国.改制与转折:2004-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总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05.

2. 龚周方.传媒资本运作: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小企业”.岭南新闻探索,2008,(1).

3. 龚彦方.转型改制时期的中国传媒现状分析.学术研究,2011,(6).

4. 孙正一,农秋蓓,柳婷婷.我国新闻媒体资本运营情况初探.中国记者,2001,(5).

5. 周鸿铎.传媒产业经营实务.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1-45.

6. 周鸿铎.传媒经济“三论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5-89.

作者简介:龚彦方,主任记者(副高),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博士生,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讲师;王胡瑞,广东省新闻学会副研究员(副高)。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章程 篇4

贵州省辣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章

随着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顾客需求偏好的日益多样化和产业边界的日趋模糊,企业间竞争的时空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创新者间的横向和纵向交流的重要性迅速提高,孤立的创新者和企业已经无法跟上技术创新的步伐,传统的企业之间的个体竞争模式逐渐被结盟企业之间的群体竞争模式所替代,形成了以合作竞争为基本特色的“新竞争”格局。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合作方式,技术联盟已经成为许多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新模式。尤其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形成的广泛的技术联盟,如联合研究和产品开发,不仅成为产业发展的必要途径,而且带来了高水平的知识交流和技术转移,促进了企业创新的快速发展。

辣椒产业作为技术相对薄弱的涉农业产业代表,企业间技术力量和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故企业急需从单纯的技术自给转变为技术相互合作和技术相互依赖,利用合作伙伴的产品开发设施或市场渠道是促使辣椒产业企业积极寻求战略联盟的重要因素。因此“贵州省辣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孕育而生。

为进一步明确“辣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各成员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确保联盟的有效运行,特制订本《章程》。第一章

第一条

为推进辣椒产业关键、共性及重大前沿技术的研发,加快成果转化,推广新技术、提高贵州省辣椒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延长产业链,支撑和引领产业技术进步,做强做大贵州辣椒产业,提高辣椒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战略思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保障科研与生产紧密衔接,实现创新成果的快速产业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贵州省辣椒产业发展,根据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08〕770号)和省有关精神,特成立“贵州省辣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

第二条

本章程所称的联盟是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为主体,以企业的发展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建立的一种共同投入、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为非盈利性组织机构。

第三条

联盟宗旨

立足缔约各方共同利益,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整合有关科技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集聚创新要素,持续解决辣椒产业共性、关键性、前沿性技术难题,形成技术创新链,为辣椒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辣椒产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搭建技术支撑平台,引领辣椒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四条

成立联盟的基本原则:

(一)遵循市场经济规则。立足于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合作各方的共同利益,通过平等协商,建立有法律效力的联盟契约,对联盟成员形成有效的行为约束和利益保护。

(二)体现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符合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等政策导向,符合建设创新型城市、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三)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有利于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有利于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有利于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有利于促进贵州省辣椒产业的发展。

(四)坚持重点突破原则。立足自身产业特点,着力构建优势,按照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思路,分类确定创新联盟的重点行业和企业。

第五条

技术创新联盟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第二章

联盟任务

第六条

聚合资源,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技术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创造知识产权重要标准,保障知识产权共享。

第七条

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用,实现创新成果的快速产业化,提升联盟整体竞争力。

第八条

联合培养人才,加强人员的交流互动,为联盟成员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九条

共同进行市场开拓,积极为联盟成员发展争取政府部门的政策、项目支持,争取在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组织实施重大项目过程中的话语权。

第十条

联盟主要工作内容

(一)加强科技投入,提高辣椒育种水平

加大投入力度,主攻辣椒育种,加强地方特色辣椒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围绕辣椒深加工对专用型辣椒原料的需求,加大辣椒新品种选育、引进和推广力度,研究开发辣椒专用品种,提高辣椒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

(二)大力发展深加工,提高辣椒产业发展效益

充分发挥贵州辣椒品质优良、深加工产品市场竞争潜力大、开发空间十分广阔的优势,开发如辣椒红色素、辣椒碱等深加工产品,加大培育和催生以辣椒深加工产品为主的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加强基地建设,强化基础与市场、企业的关系

搞好辣椒生产基地布局,着力改善辣椒种植区的交通条件、水利设施、市场网络等环境条件,同时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抓好辣椒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按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与市场、企业的关系,切实改变目前大部分加工企业缺乏稳定的优质原料基地,或配套原料生产基地规模小、辣椒加工企业与基地之间联系松散、产业链衔接不好等问题,促进辣椒产业良性发展。

(四)加强市场建设,完善市场服务功能

加快辣椒市场的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国际化建设,充分发挥批发市场的集散、价格信息、促销服务功能,把辣椒市场建成辣椒产品、技术与服务的集散中心,同时健全辣椒市场网络体系,从而加快辣椒产品的流通进程,拓展新的流通空间,解决辣椒生产中常常出现的区域过剩、品种过剩、时段过剩等问题。

(五)强化质量意识、提高产业质量安全水平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无公害、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辣椒制品加工方面,切实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加强产品安全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原产地认证等工作。

(六)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型合作机制

建立辣椒产业内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有关科技资源的共享平台,建立基于辣椒产业技术创新链的新型合作机制,开展国内外的科技合作和交流,开展科技招商与技术合作,联合培养科研、技术工艺、实用技术推广及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提高联盟成员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章

联盟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十一条

联盟组织机构设置为理事会、秘书处和专家委员会。

(一)理事会由联盟大会选举产生,理事成员数额在联盟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届任期三年,换届时由全体成员选举产生;

(二)秘书处负责联盟大会的日常工作;

(三)专家委员会成员由联盟成员(只限科研院所、院校和生产力促进中心)和联盟常务理事会聘请的在辣椒产业领域中的资深专家组成,每届任期三年。

第十二条

联盟理事会

理事会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决策机构,其职责是:

(一)维持联盟稳定运行,制订和修改联盟章程;

(二)批准和取消联盟成员资格;

(三)选举联盟理事长、技术委员会主任、秘书处秘书长;

(四)听取和审议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报告;

(五)根据技术委员会的建议,决定联盟技术发展方向与重点工作任务,协调资金筹措、使用、成果转化及收益分配方案等重大事项;

(六)审议、批准和修改联盟内部管理条例;

(七)决定联盟组织的变更和终止;

(八)决定秘书处内部机构的设立和撤销;

(九)审议财务预、决算报告;

(十)讨论和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理事会以会议作为其决策方式。理事会每年定期召开,经四分之一理事提议可以召开临时会议。必要时可增加、提前或延迟,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召开通讯会议。理事会由理事长或受理事长委托的副理事长负责召集和主持,实行一人一票表决制,须有理事会成员2/3 以上代表出席方为有效会议。理事会形成的决议,应由出席理事会成员2/3 以上同意方能有效。但以下事项须经出席理事会的成员一致同意方能生效。

(一)修改联盟章程及有关专利许可的协议及相关约定;

(二)联盟的终止、解散、分立、合并;

(三)其他规定的需理事会成员一致通过的其它事项。

第十三条

秘书处

秘书处是联盟的常设办事机构,是联盟具体事宜的执行组织。秘书处设在遵义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秘书处职责是:

(一)秘书处主要行使协调责任,遵循以较小的协调费用保持联盟高效运行的原则,负责《联盟项目管理办法》、《联盟经费使用与管理办法》、《联盟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等协议起草。协调联盟各方工作进度,协调各方的责、权、利以及工作方式,加快文化整合,寻找各方的最佳契合点,提高联盟经营效率;

(二)具体执行理事会的决定、决议,协助理事会管理各专业部门及成员在联盟内的活动;

(三)对成员单位承担的战略联盟各项工作的进度进行督促,协调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合作;

(四)向成员单位提交工作报告,及时准确地披露联盟相关信息,提高各方信任度;

(五)负责收取会费及财务管理工作;

(六)负责联盟文件的收发、起草、存档等日常事务工作。

秘书处实行秘书长负责制,设秘书长一人,由遵义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派出人员担任;副秘书长一人,由遵义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派人担任。秘书处工作人员二人,由秘书长聘任,任期三年。秘书处办公地点设在遵义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秘书处所需公用办公经费由联盟理事会根据秘书处工作计划负责提供并给予切实保障。

第十四条

专家委员会

联盟专家委员会是为提高联盟开展创新项目研究的科学化水平而设立的。其主要任务是为创新联盟在辣椒领域开展的科技活动提供决策依据,并对科技活动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

专家委员会的工作职责:

(一)负责制定联盟的技术发展方向与重点项目,并积极争取国家立项和资金支持;

(二)对项目进行论证、监督、评审,根据辣椒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制定联盟内项目滚动计划;

(三)指导项目负责人提出制订与该项目有关联的技术战略方针;

(四)审查各课题技术方案,检查和评定项目及课题的执行情况。

(五)技术委员会可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形成共识后向理事会提出建议;

(六)定期召开联盟成员单位之间的技术交流会,构建其交流、合作平台,协助联盟内的企业解决其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

第四章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

第十五条

联盟成员的组成和加入

联盟由辣椒加工生产、研究开发、技术服务和中介等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独立法人组成。企业(在贵州省工商部门注册)注重科技创新、具有一定发展规模、处于行业骨干地位;大学或科研机构在合作的技术领域具有前沿水平;其他组织机构也可成为联盟成员。

高新技术企业或承担过市级以上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单位可优先批准入会。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加入程序:

(一)承认并遵守联盟章程,自愿向联盟秘书处提交申请表;

(二)联盟秘书处初审申请表并上报常务理事会;

(三)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

(四)签署相关协议并缴纳年费;

(五)成为联盟会员。

第十六条

联盟成员的权利

(一)发起单位有直接成为理事会成员的资格

(二)可以使用联盟成员的标识;

(三)对联盟的各项事宜有质疑、监督、表决权;

(四)联盟成员有保守各自经营利润、核心技术、内部政策等商业秘密的权利;除此之外,对于有利于公共利益用途的信息应按照联盟要求提供;

(五)享受联盟提供的政策、技术等信息服务。

第十七条

联盟成员的义务

(一)遵守联盟章程,执行联盟决议,维护联盟合法权益;

(二)积极参加和支持联盟组织的各项活动,并严格遵守活动的有关规定;

(三)对联盟组织编发的有关信息资料,负有保密责任;

(四)承担联盟指派的科技项目;

(五)积极参与联盟的建设,为联盟发展献计献策;

(六)定期准确填报秘书处下发的各种报表;

(七)按本联盟章程规定,及时缴纳年费。

第十八条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的退出

(一)联盟成员退出联盟时,应提前三十日向秘书处提出书面通知,并补齐应交的年费。秘书处在收到书面通知后于三个工作日内报常务理事会批准,取消其成员资格;

(二)联盟不返还已交纳的年费;

(三)联盟成员退出后,一年内不得申请重新加入联盟。

第十九条

联盟成员的除名

(一)联盟成员严重违反联盟章程,损害联盟利益或声誉,经常务理事会审议批准,予以相应的处罚或除名;

(二)经常务理事会审议批准,可以对不履行义务的联盟成员做出除名的决定;

(三)联盟成员连续3次拒绝承担联盟指定的科技项目或连续2次不能完成所承担的项目计划任务的予以联盟除名处理;

(四)联盟成员被除名,联盟不返还已交纳的年费和赞助费;

(五)联盟成员除名后,两年内不得申请重新加入联盟。第五章

课题任务、联盟经费和财务管理

第二十条

常务理事会接受企业委托,责成专家委员会组织开展项目研究,形成企业项目来源。

第二十一条

常务理事会讨论形成的科技项目,由常务理事会指定联盟成员单位承担项目申报工作,项目成本费用由联盟经费承担。

项目立项后,项目承担联盟成员单位的项目执行情况受联盟专家委员会监督。

第二十二条

联盟秘书处负责管理联盟经费,政府资助经费的使用要按照相关规定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二十三条

联盟的经费主要由联盟成员交纳的年费以及项目经费等组成。

年费每年收缴一次,每年六月底前完成。联盟年费的收缴由秘书处负责联络办理,具体标准为: 联盟成员类型 年费标准 企业 10000元

第二十四条

联盟经费全部用于联盟专项工作及日常管理等有关开支。

第二十五条

联盟经费预决算由秘书处编制,经常务理事会审议批准,向联盟成员公布。经费的使用由秘书处负责财务核算,秘书长负责日常财务管理,由理事会进行监督。

第二十六条

联盟经费收入、使用情况应在工作报告中向常务理事会和联盟大会报告,秘书处每半年向联盟成员通报一次经费使用情况,并就经费使用情况接受联盟成员的质询

第六章

联盟知识产权管理

第二十七条

战略联盟全体成员单位将根据各自在项目合作研究中的贡献大小,合理分配项目所取得的知识产权,其比例在项目合作协议中另行约定。在实施和推广应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在联盟科研项目启动前,由各承担单位与项目组织单位共同签署知识产权协议,事先约定所产生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及推广应用时的利益分配原则,参与国家项目的各承担单位须对知识产权的共享原则做出承诺,项目完成后形成的科研成果,联盟成员享有优先使用权。

(二)对于以国拨(省拨)经费为主做牵引开发的共性平台技术,无偿向联盟内成员单位辐射和推广,充分体现国家利益和成员利益。当联盟共同开发的技术向联盟外辐射和推广时,将采取有偿转移方式,所形成的利润归联盟所有,促进联盟持续创新开发的良性循环。

(三)对于利用联盟共性平台技术深度开发的有特色的产品技术及工艺技术,所形成的知识产权在向联盟外其他企业辐射和推广时,将采取有偿转移方式,所形成的利润归深度开发联盟成员单位所有,不能作为“排他”技术由承担单位所垄断。

(四)联盟成员在完成科研技术成果,经专家委员会审查及合作各方一致同意,才能申请专利。合作各方共同申请专利前,应签署共同申请专利和确认专利权益的协议,明确申请专利的费用以及专利年费的分担内容,申请人排名按约定的单位排名执行;一方书面确认放弃专利申请权的,其他成员才可申请专利,其中申请费及专利年费由申请方承担。

(五)联盟项目所产生的专利、技术标准、技术秘密、非专利技术成果以及与技术成果开发内容有关的著作权属于项目责任方和合作方共同所有,其排名顺序按责任方和合作方的实际投入及具体贡献程度商定。

(六)联盟项目产生的专利、技术标准、技术秘密以及非专利技术成果向联盟外许可或转让须经理事会审议,以书面形式执行。其所获收益,各方按实际投入及贡献大小商定分配比例。

(七)联合承担科研项目各方可以在本单位无偿地使用本项目产生的专利、技术标准、技术秘密以及非专利技术成果。合作开发方均有在本单位的使用权,该使用权指将本项目开发的技术成果或产品应用于本单位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中使用。

第二十八条

联盟各方均有保护联盟知识产权及技术秘密的义务。联盟项目启动之前需签订技术保密协议,技术保密不得与联盟协议中相关规定矛盾。

第二十九条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相关条款的修改,由联盟成员提出并经联盟理事会讨论通过方可生效。

第七章

违约责任

第三十条

任何协议方违反本协议约定的义务,经联盟理事会决定,可从联盟中除名,由联盟理事长或联盟理事会指定的其他联盟成员代表联盟追回其承担联盟研发项目中政府资助资金和联盟配套资金,给其他联盟成员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一条

当联盟内某一成员单位主动提出退出联盟或被除名时,专家委员会应对申请退出单位进行知识产权和技术档案进行审查,不得将共有技术据为已有,并经常务理事会批准后方可退出。申请退出单位将作为自动放弃与联盟的合约关系,也不再享受其在联盟内对归属联盟的知识产权及其它资源的共享权利,但仍应承担保守联盟及联盟成员技术秘密的义务;对已经许可联盟其他成员在联盟项目中使用的知识产权,相应联盟成员仍有权按原有条件继续使用,对于已投入联盟的各类资金不予退还 第八章

解决争议约定

第三十二条

争议解决:因履行本协议而引起的任何纠纷应通过相关各方友好协商解决,或通过联盟理事会调解解决;协商或调解不成的,向联盟常设机构所在地(如联盟秘书处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约定向当地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法律适用:本协议及其解释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第三十四条

联盟的解散和清算

根据联盟理事会商定或发生重大事件时可解散联盟,解散程序和清算办法由理事会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决定,并通告各联盟各成员。

第九章

第三十五条

本章程由贵州省辣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会通过后生效。

第三十六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贵州省辣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理事会。

战略联盟成员单位签章

(签订协议日期:

2010年 09月18日)

贵州遵义县贵山红辣椒系列食品厂

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遵义县虾子辣椒专业合作社

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贵州省遵义县虾子朝天椒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遵义县磊鑫辣椒食品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遵义县康绿辣椒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战略联盟成员单位签章页

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贵州旭阳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贵州省遵义县辣椒食品厂

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贵州茯莹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贵州贵辣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遵义春禾绿色食品厂

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遵义县永乐红辣椒专业合作社

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战略联盟成员单位签章页

陕西科技大学

企业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江南大学

企业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西南大学

企业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贵州大学

企业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企业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战略联盟成员单位签章页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遵义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贵州航天生产力促进中心

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遵义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中国传媒产业联盟章程 篇5

目录:

一、文明行车联盟暨车友会概况;(以下简称联盟)

二、联盟会员的入会资格;

三、联盟组织结构设置;

四、注册及车标发放;

五、联盟会员职责、权利、义务;

六、QQ群及车友网管理办法;

七、联盟活动免责条款;

一、联盟概况: ⒈联盟性质:

中国文明行车联盟是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起,旨在倡导文明出行、文明驾驶、全民参与共建和谐交通的全国性社会公益组织。组织全部由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无偿服务,向大众宣传文明出行常识、交通法律法规、行车知识,组织专题宣传活动、评选文明驾驶员、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2.联盟宗旨:(1)倡文明驾驶,建和谐交通.(2)以车会友,尽享轻松愉悦的汽车生活.(3)自助、自由、真诚、平等、自律、爱心、环保、拒绝功利思想.3.联盟发展目标:

⑴、面向全国,发展联盟会员;

⑵、根据实际情况可成立以省市为单位的分支组织;

⑶、联系与联盟车友利益有关的组织,确定一批车友服务项目(视情况提计划); ⑷、不断完善社区版块(论坛、QQ群),为车友提供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二、联盟暨车友会会员的入会资格: 1“一路上有你”栏目的听众、爱车人士;2年满十八周岁,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承担责任能力;

3对于有车会员,要求自身和车辆的法定手续真实、齐全、合格; 4具有团队精神,有勇于探索、挑战自我的决心和毅力; 5热爱自然,绿色环保运动的积极拥戴者; 6有爱心,热衷于各种公益事业。

三、组织机构设置: 会长、副会长 秘书长 各地分会长

四、会员注册及车标发放: ⒈会员注册渠道:

⑴、联盟网页及论坛注册:(待定)⑵、官方QQ群号码注册:(待定)(3)、官方MSN注册:(待定)

2、凡联盟会员均可向组织机构申请车标。

五、联盟会员职责、权利、义务: ⒈会员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⑴、遵守国家关于互联网络的各项法规、政策、条例;

⑵、不得在车友会论坛、MSN及QQ群发布任何色情、非法、暴力、恐怖以及其他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言论;

⑶、严禁链接或讨论一切违法信息;严禁擅自发布商业信息; ⑷、您需要承担由您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刑事或民事法律责任; ⑸、网友之间应互相尊重,遵守互联网络道德准则; ⑹、管理员拥有管理页面和用户的一切权力;

⑺、反对任何主张醉酒开车、狂野飙车、打架斗狠及侮辱谩骂的言论,类似言论行为一经发现将直接删除。

⒉联盟会员的权利及义务: ⑴、会员权利:

①、会员有权受到车友会的尊重与礼遇;

②、会员有权得到车友会每次活动的通知与计划,如遇大型活动,车友会应在网站、论坛提前予以公布;

③、会员有权在车会网站上发表文章、摄影等作品;

④、会员有权参加车会组织的聚会、比赛、休闲、旅游、团购等FB活动; ⑵、会员义务:

①、各会员有义务向社会各界宣传本车友会,倡导车友会理念与宗旨,并积极推荐和发展新会员,壮大车友会的队伍; ②、积极参加车友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原则上各地车友自行组织的各类活动费用由与会会员平均分摊,大型活动则根据活动公告为准); ③、遵纪守法,自觉维护车友会的公众形象;

④、自觉遵守车友会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反映各方面的问题,关注车友会的发展; ⑤、未经车友会授权,不得以车友会的名义组织和参加其他活动; ⑥、会员车辆应按车友会要求粘贴车友会标志; ⑦、车友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⒊联盟暨车友会职责:

⑴、联盟举行活动,由负责人负责筹划和组织,完成活动之后,有关负责人员应主动递交活动小结,以便会员在论坛进行交流;其他人等只有建议权; ⑵、联盟举行大规模活动,由联盟统一负责报名、组织工作,并且进行汇总,根据活动计划,统一安排活动,并且由联盟指定人员进行总结;

⑶、联盟负责出面与相关机构商榷,为会员提供各项服务(费用按照服务标准,另行确定); ⑷、在解决有关事件过程中,联盟应以会员利益为准,并且定期公布事件发展、公开解决结果及处理意见,发动会员讨论及参与;

⑸、联盟费用,入会免费,FB采用AA制,由联盟负责会员管理,并及时向当地会员公开、进行监督;

⑹、会员要求终止或更换会员资格的,车友会将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终止或更换。

六、联盟QQ群、MSN管理办法: ⒈ QQ群成员为联盟的注册会员;

2.为了大家有一个舒适、洁净的交流环境,禁止在群里使用不文明语言; 3.禁止长时间占用群私聊。

七、联盟组织活动免责条款:

⒈联盟所有活动的发起、联系、组织都是热心车友的义务工作,所以会员必须慎重考虑,自愿报名,这样是为了提醒会员亲自参与的重要性及自愿性。由于活动为自由组合性质,一但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将不承担事故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防止活动的组织者及参加人员在事故发生后承担不必要责任。⒉组织活动者免责声明:

凡报名参加联盟活动者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在活动中发生人身意外损害,组织者不承担赔偿责任,由受损害人依据法律规定和本声明依法解决。⒊车主免责声明:

由于驾驶员竭尽安全驾驶之原则,亦不能保证不发生交通意外或事故。如发生交通意外或事故造成搭车人伤亡的,搭车人自愿放弃向本车辆所有权人或者驾驶员索取赔偿和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自己负责治疗和处理交通事故带来的伤害。考虑到自驾游有一定的危险性,强烈建议参加者自行购买意外伤害保险。⒋参加活动者免责声明:

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招生章程 篇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招生工作,保证中国传媒大学本科、专科(高职)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及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名称: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上级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学性质:公办、全日制、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第三条 中国传媒大学招生工作将全面贯彻教育部2012年有关文件精神。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综合衡量考生德、智、体、美,择优录取。并接受纪检监察部门、考生及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 中国传媒大学设立招生委员会,全面负责学校全日制本科专业(含普通类、艺术类、非通用语类、自主选拔录取等)和高职专业招生工作。招生委员会制定招生政策、招生规模、招生计划,讨论决定招生重大事宜。招生委员会由主管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五条 中国传媒大学招生委员会下设招生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学校全日制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招生的日常工作,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代办。

第三章 招生条件

第六条 中国传媒大学招生条件按照教育部当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及《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执行。

第四章 招生计划 第七条 招生办公室根据学校发展规模、办学条件、人才需求、学科发展等因素制定本科招生计划,经学校招生委员会和校长办公会审定后,报教育部批准。

第八条 招生办公室依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和国家有关招生政策,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按照“以发展促公平”的原则,结合学校办学条件、考虑生源情况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做好招生专业结构、区域结构的调整,科学、合理地编制分专业、分省来源计划。分专业、分省来源计划经学校招生委员会和校长办公会审定后,报教育部批准。

第九条 招生办公室将教育部批准后下达的生源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寄(送)到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校招生办公室,并向社会公布。

第五章 录取规则

第十条 中国传媒大学招生录取工作在教育部领导下,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下进行,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

第十一条 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加分提档,但录取时以实际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为准。实际高考总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政策照顾加分考生和相关科目分数高的考生。

第十二条 外语专业只招英语语种的考生。除考生所在生源省招生主管部门不组织英语口试加试外,报考我校外语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英语口试加试且成绩良好。其它专业不限制考生应试的外语语种,但学校的公共外语课只开设英语,新生入学后外语课教学只安排英语。

第十三条 戏剧影视文学、录音艺术(音响工程方向)、数字游戏设计专业(游戏设计技术方向)属艺术类专业,其中部分专业计划学校不组织专业加试,按照普通专业录取原则进行录取。

第十四条 普通本科专业录取原则 第一款 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提档比例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10%以内。其中,实行平行志愿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提档比例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05%以内。提档最低控制分数线不低于当地重点本科录取分数线。

第二款 普通本科录取考生实际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须不低于当地重点本科录取分数线。

第三款 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收服从所有专业调剂的非第一志愿考生,原则上其实际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不低于已投档的第一志愿考生的平均分。若符合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则将剩余计划调剂到其他生源质量好的省份完成招生计划。

第四款 确定考生录取专业时,在学校划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上,根据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设定专业志愿级差,第一、第二、第三专业志愿之间的级差为2分,第三专业志愿以后的专业志愿之间按平行专业志愿考虑;同等条件时,依次按英语(文、理科)、语文(文科)或数学(理科)、文综(文科)或理综(理科)科目成绩排队录取。

第五款 专业志愿无法满足时,若服从调剂,在学校划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上,按实际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从高到低(实际高考成绩相同时依次按英语(文、理科)、语文(文科)或数学(理科)、文综(文科)或理综(理科)科目成绩排队)调剂到尚未录满、且与所报专业志愿相近的专业,纯理工科类专业不接收所报专业志愿皆为文科类专业的理科调剂考生;专业志愿无法满足又不服从调剂的,作退档处理。

第六款 浙江省招生计划只录取参加第一类考试科目组考试的考生。第七款 江苏生源考生普通本科专业录取原则 第一 提档比例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05%以内。

第二 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B+ B,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不低于江苏省本科重点批次录取分数线。

第三 进档考生按照先分数后等级的方法排序,即按照考生“语、数、外三门原始分+政策性奖励分+附加分”(不含政策性照顾分)的成绩,确定考生录取专业。若该分数相同,则按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的原始分与附加分之和从高到低的顺序择优录取;若还相同,则将选测科目等级换算为分数,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若仍相同,则将4门必测科目等级换算为分数,从高到低择优录取。(A+=4分、A=3分、B+=2分、B=1分。)

第八款 少数民族预科生录取分数线不得低于当地本科二批控制分数线,按实际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从高到低录取。

第九款 对于其他实行高考改革的省份,学校将根据本条例的精神,制定相应的专门录取政策。

第十五条 自主选拔录取专业录取原则

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新媒体编辑方向)、英语(节目主持方向)及非通用语专业(法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语、朝鲜语)实行自主选拔录取,所有被认定为自主选拔录取对象的考生,参加当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须在高考志愿中重点本科批次的第一志愿填报我校。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新媒体编辑方向)专业的实际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达到我校在当地招生计划数1:1调档线下20分(满分750分),英语(节目主持方向)专业的实际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达到我校在当地招生计划数1:1调档线下30分(满分750分),且实际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在当地省重点控制线上,即予录取;非通用语专业实际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达到当地省重点控制线,即予录取。

第十六条 拔尖创新人才录取原则

获得拔尖创新人才录取资格的考生,参加当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艺术类专业中按高考成绩录取的专业,实际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达到我校在当地本专业录取最低控制线95%(满分750分),即予录取;按专业排名录取的专业,实际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达到我校在当地本专业录取最低控制线90%(满分750分),即予录取。自主选拔录取专业,实际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达到当地重点控制线(满分750分),即予录取。

第六章 招生监察 第十七条 学校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管理和监察工作的暂行规定》要求,成立以纪委书记为组长,分管招生工作副校长为副组长,由监察处等主要职能部门参加的招生监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招生监察工作。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招生监察力度,确保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和择优录取原则的贯彻落实。

第七章 附则

第十八条 中国传媒大学对艺术类等本科专业的招生事宜,依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本校的招生简章执行。

第十九条 中国传媒大学招生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相关文件执行。

第二十条 学费及住宿费标准按上级主管部门及北京市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一条 学校设有完善的奖学金制度。对于贫困学生设有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校外机构资助等措施组成的相互补充、较为完善的经济资助体系。新生入学时设有“绿色通道”以保证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第二十二条 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颁发中国传媒大学毕业证书;符合国家及学校有关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颁发相关的学位证书。

第二十三条 中国传媒大学网址:http:///cuczsb;

学校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010-65779370、65779256,传真:010-65779141。

第二十四条 本章程由中国传媒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中国传媒大学招生办公室

中国传媒产业联盟章程 篇7

2016中国(广州)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大数据分论坛暨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中国大数据创新应用产业联盟筹备大会目前在广州召开。会上,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执行秘书长高素梅为维云网副总裁梁毅授予联盟筹备组牌匾,正式宣布中国大数据创新应用产业联盟筹备启动。

经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研究、批准,由国家信息中心深圳大数据研究院、深圳市奥维云网大数据有限公司、北京勾正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数据产业联合会、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等企业、机构发起,在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下设筹备成立“中国大数据创新应用产业联盟”。据联盟筹备组副组长、国家信息中心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王强博士介绍,未来,联盟将从强化内在发展力、打造完善品牌服务体系、推进产业生态体系融合互动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与优化,以整合资源,服务于政府,服务于产业,服务于社会。

中国传媒产业联盟章程 篇8

1月21日,中国云产业联盟正式发布了《云计算技术与产业白皮书》V1.0。发布会上,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怀进鹏,以及百度、联想、中国联通等企业代表共同对目前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此次白皮书的发布,旨在为政产学研用各界提供云计算技术和标准的最新进展和产业应用的第一手数据,为云计算产业生态系统各主体形成合力、协调发展等提供前瞻性的洞察和预判。

拉卡拉助信用卡随时随地还款

春节期间,如何在异地按时还款成了持卡人不得不要考虑的问题。拉卡拉手机刷卡器就可以便捷地解决这一问题,将1/4名片大小、厚度与手机相当的刷卡器插入手机音频孔,即就可轻松完成支付。在兼容性上,拉卡拉手机刷卡器目前已经适配Android大部分主流型号的智能手机和iOS全线产品。此外,拉卡拉手机刷卡器还支持所有银联标识的银行卡,有理财达人计算过,转账3333元以上,用拉卡拉最划算。

巴可首款会议室协作解决方案登陆中国

巴可公司近日宣布“ClickShare”一键式会议协作系统正式在中国上市。这是巴可公司首款涉足会议室协作的解决方案,以一键式操作实现演示内容的快速显示,并允许多方会议内容的同时显示或相互切换,激发更多参会人员的参与感和互动性。该技术将改变未来会议办公的方式,大大提高会议办公效率和决策制定。

万维网联盟第四个全球总部落户北航

1月21日,国际互联网技术标准组织万维网联盟(W3C)宣布设立“北航总部”,并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了揭牌仪式。据了解,W3C的组织机构分为总部(全球)和办事处(国家或地区)两个层次,北航总部是继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欧洲数学与信息学研究联盟(ERCIM)和日本庆应大学之后的第四个全球总部。目前,W3C北航总部已经与百度、华为、腾讯、中国移动等国内著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了深入合作,有效促进一系列新兴Web标准在国内的推广、普及和应用。

UC浏览器发布云端下载解决方案

日前,移动浏览器厂商UC优视发布了针对iOS平台的云下载解决方案。据介绍,UC浏览器的云下载解决方案由云、端、资源聚合平台三个部分组成,通过UC云端与资源服务器交互,提高容错率,保证下载成功率和速度;自动对下载的音乐、图片等文件进行分类,下载之后的文件能够直接使用或调用第三方App打开直接使用等;还能通过对热门资源的导航和搜索引擎,整合互联网上的下载资源。

清华大学出版社与SAP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清华大学出版社与SAP公司日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以“创造价值、品牌传播、通力协作”为宗旨,在推广全球企业最佳实践经验、推动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国内信息化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建立长期稳定、优势互补的战略合作关系。

上一篇:心窗短文阅读答案下一篇:建筑企业领导在冬季消防安全工作推动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