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名人名言

2024-06-24

杜威名人名言(精选10篇)

杜威名人名言 篇1

1、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因此,经常而细心地观察儿童的兴趣,对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杜威

2、只要把学校和生活联系起来,那么一切的学科就必然地相互联系起来。——杜威

3、为什么教师要研究心理学,教育史,各科教学法一类的科目呢?有两个理由:一、有了这类知识,他能够观察和解释儿童心智的反应——否则便易于忽略。二、懂得了别人用过有效的方法,他能够给予儿童以正当的指导。——杜威

4、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薰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杜威

5、现代工业因为各种科学发明而日趋复杂,渴望真正成功的工人,必须要有一种普通教育的良好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培养他的专门技能。——杜威

6、对我来说,信念意味着不担心。——杜威

7、一个人没有养成科学的精神,他就没有为人类有效的指导的思考所设计的最好的工具。——杜威

8、以事物对于社会的功用为标准而施教育,实为养成道德,增长知识所决不可少。儿童所学与社会情况愈有密切的关系和直接的联络,则所得知识亦愈加正确愈有实用。——杜威

9、通过教育,社会却能够明确地表达它自己的目的,能够组织它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因而明确地和有效地朝着它所希望的前进目标塑造自身。——杜威

10、把全班儿童笼统的看作一样,不去辨别他们的个性,决不会有真正合于科学原理的教育发生。——杜威

11、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12、教师在学校中并不是要给儿童强加某种概念,或形成某种习惯,而是作为集体的一个成员来选择对于儿童起着作用的影响,并帮助儿童对这些影响作出适当的反应。——杜威

13、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它的每个方面,都必须参照这些考虑加以掌握。——杜威

14、这种职业教育,并不使青年屈服于现今制度的要求和标准,而要利用科学和社会的因素发展他们的胆识,并且培养他们实际的和执行的智慧。??——杜威

15、教育的任务在于发现各人的特长,并且训练他尽量发展他的特长,因为这种发展最能和谐地满足社会的需要。——杜威

16、教育上所订新试验的成败只有一个法子可以试出来,这个法子就是检查受过新教育的儿童看他们的生活是否有益于社会。——杜威

17、教师总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杜威

18、所谓教育目的就是训练儿童使他们对于自己的能力,自已的环境能够运用得非常适当。——杜威

19、我们所需要的是儿童整个的身体和整个的心灵来到学校,并以更圆满发展的心灵和甚至更健全的身体离开学校。——杜威

20、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杜威

21、教育是一种包括科学在内的活动。正是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更多的问题以便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又反应到教育过程中去,进一步改变教育的过程,因此又要求更多的思想,更多的科学,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杜威

22、生命之舟如果缺少知识的重载,就会摇晃不停。——杜威

23、所谓学习“使用书中材料的方法”就是提出种种问题,启发学生兴趣,使他们无论在校内的时候或离开学校以后,能够自己在历史、科学、传记、文学中间发现种种有价值的材料,不把时间枉费在那些“多而无用”的废纸上。——杜威

24、所谓恶人,无论有过多么善良的过去,也已滑向堕落的道路而消逝其善良性;所谓善人,即使有过道德上不堪提及的过去,但他还是向着善良前进的人。——杜威

25、社会环境养成个人智慧行为、倾向;养成的方法在使个人从事唤起和增强各种行动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是有某种目的和承担某种后果的。?——杜威

26、教育不但能发展儿童与青年,并能发展将来的社会,这种儿童与青年,就是这种将来社会的分子。——杜威

27、学校之中儿童常在一处作事,所以要有这种学校的理由就是儿童必须学习怎样去和别人共同作事。原由是使个人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杜威

28、学校课堂要有使学生能够产生问题运用思想的情境,那就必须设置主动的作业和足以运用的资料。——杜威

29、个性是某些发展中的而且继续地在完成着的东西,而不是某些一下子什么都已经具备的和现成的东西。它只能在生活的历史中,在它的继续生长中看得出来;这好比是一个历程,而不只是从生活的一个特殊侧面所能发观的东西。教师们完全有可能会对个别的儿童这样的大惊小怪,为他们的特点、他们的好恶、他们的弱点和缺点而过分操心,以致她们没有觉察到真正的个性,而且的确倾向于采取对于个人的才能显然不忠实的各种方法。一个儿童的个性不能在某一瞬间他做什么,或者他有意识地喜爱什么就看得出的;它只能在他的行动的相连续的过程中才看得出。——杜威

30、我们如能承认兴趣在教育的发展上面,有发动的功用,这种觉悟便能引导我们注意各个儿童有他的特别能力,特别需要、与特别趣问。……承认兴趣在教育上的重要位置,便不至埋没个别的特殊个性。——杜威

31、科学不问现在和过去,是对一切可——杜威

32、劳动受人推崇。为社会服务是很受人赞赏的道德理想。——杜威

33、问题不在于使学校成为工商业的附属机关,而在于利用工业的各种因素使学校生活更有生气,更富于现实意义,与校外经验有更密切的联系。……这种改造标志着一种社会,其中人人都应从事一种职业,使别人的生活更有价值,更能认识连结人们的纽带,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这种改造意味着一种事态,每个人对他的工作兴趣,不是勉强的,而是明智的,即每个人的工作部是和自己的能力倾向志趣相投的。——杜威

34、读书是一种探险,如探新大陆,如征新土壤。——杜威

35、一个人离开学校之后,教育不应停止。——杜威

36、失败是一种教育,知道什么叫“思考”的人,不管他是成功或失败,都能学到很多东西。——杜威

37、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是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每个教师应当认识到他的职业的尊严;他是社会的公仆,专门从事于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并谋求正确的社会生长。?——杜威

38、我们的社会生活正在经历着一个彻底的和根本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生活必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变革。——杜威

39、无论何种事业,如商业、政治,均不能与教育分离,无教育则无各种事业。——杜威

40、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改革仅仅依赖法规的制定,或是惩罚的威胁,或仅仅依赖改变机械的或外在的安排,都是暂时性的、无效的。教育是达到分享社会意识的过程中的一种调节作用,而以这种社会赏识为基础的个人活动的适应是社会改造的唯一可靠的方法。——杜威

41、提倡职业教育固然不错,然而要明白职业教育不单是教学生一种比人家好些的职业,使得他容易赚钱,因为赚了钱不必一定是快乐的;同时,需要教学生知道这种职业本身的好处,使得他对于这种职业有精神上的快乐。——杜威

42、为了提醒社会认识到学校奋斗的目标,并唤起社会认识到给予教育者充分设备来进行其事业的必要性,坚持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最基本的和最有效的工具,是每个对教育事业感兴趣的人的任务。作这样设想的教育是标志着人类经验中所能想象得到的科学和艺术最完善、最密切的结合。这样形成人类的各种能力并使它们适应社会事业的艺术是最崇高的艺术;能够完成这种艺术的人,便是最好的艺术家;对于这种事业,不论具有任何见识、同情、机智和行政的能力都不会是多余的。——杜威

43、科学最伟大的进步是由崭新的大胆的想象力所带来的——杜威

44、儿童能力初期萌芽是尤其可贵的,我们引导儿童初期自然趋向的途径能固定儿童的基本习惯,能确定后来能力的趋向。——杜威

45、如果对于个人的心理结构和活动缺乏深入的观察,教育的过程将会变成偶然性的、独断的。——杜威

46、没有那个年龄该有的知识,就有那个年龄该有的一切痛苦。——杜威

47、儿童必须接受有关领导能力的教育,也必须接受有关服从的教育。他必须有管理自己和指挥别人的能力,行政管理的能力,担负负责岗位职务的能力。这种有关领导能力的教育,其必要性在工业方面和政治方面同样重大。——杜威

48、我们能有意地利用教育,使青年从正路开始,由此排除显著的社会恶习,我们可以利用教育作为实现人类更好希望的工具。——杜威

49、教育乃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杜威

50、科学的伟大进步,来源于崭新与大胆的想像力。——杜威

杜威名言名句大全

杜威的名言有哪些

约翰·杜威

杜威

读《小猫杜威》有感 篇2

它所写的是身世悲惨的小猫杜威在还书箱中发现,被图书馆馆长薇奇・麦仑这位单身母亲发现并收留。小猫杜威获救后勉强撑起一瘸一拐的腿脚,以充满感激和爱的心,赢得了众人的喜爱。在随后的十九年里,小猫杜威用热情、温暖、、乖巧牵动着小镇的所有居民,小猫杜威的名气越来越广,最终闻名世界。

一个动物会有多大的影响力呢?

一只猫可以多少人呢?

一只被遗弃的猫,为何能如此呢?

如果不是杜威,我们根本无从回答。

杜威特别,但它未做不寻常之事,因为它本不寻常。像有些人,普普通通,但一深入,就会觉得他们出类拔萃。他们不怠慢工作,不工作,从不抱怨,兢兢业业。他们是那些根据惯例提供优质服务,而且超出自己的职责的人,因为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对工作有一份热烈的激情。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需要做什么,做的出色。可惜世界只承认声音最高、非同凡响的人,而不是平凡的冒尖者。而杜威同他们是一样的,它的职责:把它的激情、决心,就是要让这个小镇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夏洛的网》中的那只猪和杜威这只猫是一样的:热情、、、乐观、谦虚,是每一个人的,在杜威有非凡的人格魅力,他会永远活在所有人的心里。

浅谈杜威教育思想 篇3

在瑞吉欧·艾米莉亚地区的尔内思多·巴度奇学校内,一群4到5岁的幼儿进行了一项“超级市场”的主题。幼儿多次去参观超市,可以能够看见超市的多种面貌,并且可以简单的描绘出令他们印象深刻的众多商品与周遭环境。孩子们在走道上跑上跑下,注意并且记下有趣的设施和发现,包括在这样一个大的封闭空间内,幼儿自己所造成的效果。幼儿们可以详细的描绘出超级市场内的构造,和自己的所见和所闻,自己看到的人和物。幼儿也在超级市场内购物,事先列出购物清单,付账、找零并且把买回来的物品带回家烹煮。有些小孩还访问了超市经理,并且问了一堆当“老板”必须做的事情。幼儿们也向经理提出了他们的“愿望清单”,列出了他们认为超市应该增加的设施。在进行项目的时,幼儿自己就可以胜任领导,负责观察、收集资料与搬动或安排物品,能全心全意地投入真实现象的探索过程,有机会让他们发挥一些自己与生俱来的才能,体验角色,像是好奇的自然科学家或人类学家。这些由幼儿运用技巧创造出来的表现,能够作为教师修正、发展以及深刻了解教学活动的依据,更能作为假设、讨论以及辩论的基础,导致更进一步的观察,产生更新的表现。教师带领幼儿去观察发现身边事物的细节,启发幼儿对世界进行探索和研究。

课程:瑞吉欧教学以方案课程为主。由教师引导,儿童围绕某个主题或任务,展开探索性学习的课程形式,它是过程模式课程的实践形态。以过程为中心,一种师生共同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儿童身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选取主题,以此为中心自然地融合常识、图画、手工、语言、计算等各学科内容,在各种知识间形成有机的联系。方案课程非常重视环境的创设和美化,突出自然。强调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与分享。活动没有时间限制,强调探索的连续性和师生情感的相互依恋。项目活动跟随儿童的兴趣反复探索并不断向新的问题挑战。

教学:教师需要运用一种智慧对话的方式进入到儿童小组里,感受他们的激动和好奇。“接住游戏中儿童抛给我们的球,然后再用一种可以促进游戏可持续进行的方式抛还给儿童”这个最为经典的比喻在瑞吉欧深受教师们喜爱。马拉古齐说明了为什么如此形容师生彼此的相互关系:“如果要保持比赛的继续进行,成人和儿童的技巧都应该做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的技能。”关于教学,在戴安娜幼儿园的小册子中,有一份“大阳是地球的朋友”的案例。案例档案中包括3 岁儿童的画作和所说的话,以及教师日积月累的问题。针对儿童想要了解的内容,教师每天提出新的问题,回应儿童拟人化的想法,也表现出他们对其他任何事物的好奇。如:时的太阳在哪里? 太阳干什么事情? 太阳是如何停留天空中的? 儿童思考太阳是否有朋友,谁是太阳的朋友。他们对比太阳和月亮的区别,晚上或下雨的时候太阳在哪里呢? 我们是不是可以摸到太阳,能否到太阳上面生活呢? 在讨论天黑了,太阳做什么事的时候,他们说: “太阳到黑夜里去了。” “它不见了。

“它回家了,它是黄色的,离我们很远。” “晚上它来到地球,到地球里面,到海洋里面,星星出来了。然后白天的时候,星星又到海洋里去了。” “晚上,月亮会出来。”

瑞吉欧的教学另一个观点是要为儿童提供新的时机,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设想探究如何描绘操作方式,帮助他们更加明确其中的原理。教师旨在运用教学策略进行拓展儿童的智力、耐力和注意力的活动,提升他们的探究技巧,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努力程度,同时让儿童充分体验游戏的乐趣。由此可见瑞吉欧的教学方法是以启发性原则为主,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这一基本的教育途径,使个体接受系统全面的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性,能使个体接触更为广泛的间接经验,提高个体的发展水平。

师生:对瑞吉欧教育来说,教师的角色既不是母亲、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同伴,而是“以专业的眼光赋予学习者和学习以价值的人”。首先,教师是一个倾听者、观察者、理解者和欣赏者。“倾听”(包括观察)在瑞吉欧教师的工作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不仅要牢固树立“幼儿是自己生长过程中强大的、积极主动的、有能力的主角”的观念,而且还必须要在行为上让儿童相信教师们确实是这样认识的。倾听(包括观察)行为无疑能向孩子传达教师对他们的关注、重视、尊重和欣赏。“倾听意味着赋予对方以价值,对他们及他们所说的话持欢迎态度”。倾听“既丰富了倾听者,又刺激了讲话者”。因此,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倾听。倾听(包括观察)并不只是对儿童的语言和行为的知觉和记忆,而且包括对它的意义的建构和解释。这个过程,不仅直接表达了教师的态 度,而且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孩子,理解他们的学习方式。第二,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和引导者。瑞吉欧教师对儿童学习的支持、引导行为有一些独特的理解。

教育目的:瑞吉欧的教育主要是想把幼儿培养成为精英的教育,让幼儿能够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他是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对儿童的潜能的激发着重培养。瑞吉欧非常注重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教师通常会让儿童在与同伴、大人之间分享自己的家庭活动,增进幼儿对人际关系重要性的认知。

小猫杜威读后感 篇4

杜威是一只才出生不久的小猫,被遗弃在美国小镇图书馆的还书箱里,当图书馆馆长薇奇・麦仑无意中发现它的时候,它已经奄奄一息。经过馆长的救护和照料,杜威成为了图书馆的一员,受到了大家的喜爱。以后的日子馆长和杜威一起生活了十八年,最后杜威因生肿瘤而死亡。

在书尾声,作者写了一段这样的话:“善待每一个人。过一种好的生活。不是关于物质,而是关于爱。”我想说:生命不分贵贱,爱心没有界限,善待每一种小动物,让生命中只有爱。

街上,比比皆是流浪狗,有些没有人抚养,有些被遗弃,有些狗生出来就失去了依靠,没有人照顾,但苟且活了下来。狗狗们四处流浪,少数人会给它们些吃的,或是抱回家,但大都数人连看都不看一眼,甚至碰上了也要绕道走。或者有人会说:流浪狗身上有病菌,不能靠近,但是,有头发谁想做秃子?有人照料它们,它们会到处流浪,沾染病菌吗?如果社会上多一点像薇奇馆长这样有爱心的人,我们的狗狗猫猫们或许有更好的生活环境。

掩卷长思,我们在《小猫杜威》里关注到的难道仅仅是一只猫吗?不,我们要关注的是身边所有的弱者。其实社会上会有很多这样的弱者或弱势群体,需要我们去帮助。

一些身患重病而又没有医疗保障的人,因付不起医疗费而要忍受病苦的折磨;一些患有特殊传染病的人,不但要忍受病痛,而且要忍受他人的歧视,生活在极度痛苦之中;对于一些残疾人来说,除了病痛之外,最大的痛苦是就业,他们往往因为无法就业而生活没有着落,他们非常需要社会给以特殊的关照。

再如我们的同龄人。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等弱势儿童生活情况不容忽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很多弱势儿童无法接受最基本义务的教育。对于这样的状况,我们的社会是不是应该有更多薇奇馆长这样的爱心人士站出来。我想,除当今社会很多企业家、富商完全有能力来资助我们这些同龄人外,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泱泱大国,巍巍华夏,助人为礼仪之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杜威道德观略论 篇5

杜威道德观略论

杜威的.道德观颇具影响,颇有特色.本文将杜威道德观的特点归纳为以下三点:时代性、多元性、用科学方法研究和解决道德问题.

作 者:陈锐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068刊 名:成都行政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U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年,卷(期):20027(1)分类号:B82-064关键词:杜威 道德观 特点

浅谈杜威的教育思想 篇6

摘要:约翰.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儿童中心论等教育主张,一直是整个20世纪教育革新的思想源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它的理论是尽善尽美的,我们应该用辩证唯物主义眼光正确认识杜威的理论思想。

关键词: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 儿童中心 从做中学

一、杜威简介

约翰·杜威(JohnDewey,1859—1952)是现代著名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理论家和心理学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他一生著述甚多,涉及各个领域。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学校与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教育上的道德原理》(1909年)、《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等等。其中《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一般认为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它是现代世界中理论体系相当完整和系统的教育巨著。杜威的教育理论是在批判、继承和发展了卢梭的教育思想,进行了长达8 年的教育改革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的, 它影响了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教育发展进程。虽然这一教育思想曾经遭到其他学者的猛烈抨击, 但是, 杜威对教育的贡献是空前的。正如美国学者罗思(R.J.Roth)所说:“未来的思想必定会超过杜威⋯⋯可是很难想像,它在前进中怎么可以不经过杜威而超过杜威。”① 在西方哲学史上,特别是在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杜威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多年从事教育工作和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杜威建立了一个十分庞杂、影响广泛、又颇有争议的教育思想体系。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二、杜威的教育思想简介

杜威用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作为武器,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无目的”等观点。

(一)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②、“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在他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 “生活”既包括个人生活, 也包括社会生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生活。他认为, 教育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 教育的开展及过程就是眼前生活的本身, 而

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如果把教育看作是为儿童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必然要教给儿童以成人的经验、责任和权利,而忽视了儿童此时此刻的需要与兴趣,教育仍然会成为一种“外铄”的东西,重复了以往旧教育中儿童的被动地位。

(二)学校即社会

“学校即社会”也是基于“教育即生活”的观点而提出的,它的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应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他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 一个雏形的社会”。在学校里, 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 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但是,“学校即社会”并不是社会生活在学校里的简单重现,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环境,应该具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功能:一是简化和整理所要发展的倾向的各种因素;二是把现存的社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三是创造一个适合青少年接触的更广阔、更美好的平衡的环境。他要求必须把教育与儿童眼前的生活溶合为一,使儿童学会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特别强调教育要与儿童参与其中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学校教育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而不是学习既定的、系统的文理科目的科学知识。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社会的组成是因为人们具有互通的信仰、目的、意识和情感,是由于人们之间的联系和交际,而教育正是实现有效联系和交际的渠道。教育的职能就是延续社会生命,即教育能传递人类世代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维系和发展社会生活。不管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实际上都在进行经验的改造。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了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和发展起来。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育即经验连续不断的改造”。

(四)教育无目的论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这是循序渐进的积极发展过程,教育目的就在于这种过程中。他说生活是为了更丰富、更完美的生活,教育也是为了更丰富、更完美的教育,不能任何外加于生活和教育的目的。他认为生长和生活是无

止境的,因而也无最后目的;儿童和青少年在生长和生活的过程中,在扩充、提高、更新、重组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并最终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这就是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批评传统教育为儿童确定他们不理解不需要的目的,把目的和手段分开;活动作为手段其价值取决于能否达到目的的要求,活动变成了苦役。然而,自由活动中出现的目的是与手段密切结合的。一项目的达到后,活动并不中止,已达到的前项活动的目的成为下一活动目的的手段,如此交替进行,目的也是手段,手段也是目的。其实,在杜威心目中教育是有目的的,即“民主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他的教育无目的论是为了纠正脱离儿童而由成人决定教育目的旧教育,并非根本放弃教育目的。

三、杜威的教学思想简介

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教学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从做中学

杜威从批判传统教育的“从听中学”出发, 提出了“从做中学”。他认为,“从做中学”是一种比“从听中学”更好的方法, 体现了知与行的结合。从学校角度而言,“从做中学”是现代教育的特征, 教师应该为儿童提供一个能够“从做中学的环境, 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变化和儿童的整体发展。对个体来说,使儿童能在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使学生将学校里的活动与生活中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 激发儿童自身对所学知识原发的兴趣和目的的理解, 促进儿童的生长和发展。杜威提出活动教学应具备四个条件: 必须具备兴趣的条件, 使儿童对活动有情感和需求;所从事的活动要表现着生活的价值;要能够提示问题, 唤起儿童新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要给儿童以充分的活动时间, 以求得作业的圆满完成, 使之不断地从一个境界达到新的境界。凡具备这些条件的教学,即为活动教学。杜威倡导活动教学, 绝不仅仅是为了使儿童获得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 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训练思维, 开发理智。一切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灵敏、缜密而透彻的思维习惯”,“学习就是学习思维。”杜威所说的思维, 并不是指对客观世界的感性知识进行理性概括的认识过程, 而只是有机体适应环境、解决疑难时的一种行为。他说:“思维是用来控制环境的工具, 这是通过行动完成的一种控制。”杜威要求在个人活动中展开思维, 在思维中取得个人的直接经验。

(二)儿童中心论

杜威是在批判旧教育的过程中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思想的,也就是说,是在“破旧”中“立新”的。在杜威看来,在传统教育那里,“学校的重心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教科书“是过去的学问和智慧的主要代表”,而“教师是使学生和教材有效地联系起来的机体,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及实施行为准则的代言人”。因而,传统教育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传统教学的计划实质上是来自上面的和外部的灌输。它把成人的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只是正在逐渐成长而趋于成熟的儿童。差距是如此之大,所规定的教材、学习和行动的方法,对于儿童的现有能力来说,都是没有关联的。„„尽管优秀的教师想运用艺术的技巧来掩饰这种强制性,以减轻那种显然粗暴的性质,它们还是必须灌输给儿童的。”由于传统教育把教育的“重心”放在教师和教科书上面,而不是放在儿童的本能和活动中,于是,儿童只能受到“训练”、“指导和控制”以及“残暴的专制压制”。去除这种弊病的出路是使教育实现重心的转移。“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把教育的重心从教师、教材那里转移到儿童身上,这就是杜威倡导的“新教育”(或“进步教育”),也就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

四、结束语

杜威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博大精深,是我们进行教育革新的重要参考。但他的理论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我们应从历史的辩证眼光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的为我们所用。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学说,在克服脱离社会现实和不顾儿童身心发育的教育弊端方面,是富有积极意义的;但就人接受教育的实际途径看,除了通过直接经验接受教育外,通过间接经验接受系统的知识教育,才是更主要的。杜威强调教育与实际的社会生活协调一致。通过把学校办成小社会让儿童获得直接经验的设想对于过去只让儿童在读书的学校教育,应当说是一种进步。学校应当给儿童提供动手和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的场所与条件。但是,他把教育等同于生活,把学校等同于社会,则否定了学校教育的特殊职能。他过分强调儿童儿童的中心地位,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以及教师作用的发挥,会造成了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匮乏,是违反教育规律的。杜威主张“从做中学”,强调学习者个人的直接的主观经验,提倡学生的个人探索,重视知识的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就教学过程的一个侧面而言,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把“做中学”

绝对化,其结果必然导致否定间接的知识和系统知识的价值,把学生独立探索的作用同教师的讲授知识、指导与训练学生智力活动的必要性割裂开来,这又是片面的。

毕竟,杜威的教育理论产生于美国社会并且是为完善其制度服务的,所以必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他对传统教育的批判是深刻的,对进步教育的态度是热情的。他所提出的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发表的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主张还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总之,杜威对世界教育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参考文献

[1][美]杜威.杜威五大讲演[M].胡适,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2]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3][美]爱丽司.齐泊门.初等教育[M]/ / 杜威.杜威五大讲演.胡适,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4]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教育与经验[M].姜文闵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5]赵祥麟.外国教育史[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58.

[6]伊里亚斯·梅里安.成人教育的哲学基础[M].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1990.59.

[7]杜威.杜威五大演讲[M].胡适译.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37 ~ 138.注释:

论杜威主义的现实意义 篇7

论杜威实用主义的现实意义

杜威的实用主义,在许多方面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特别是他的探索和实验的方法论,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实践观,反对绝对主义,主张相对主义、工具主义以及真善美相统一的真理观,反对一元论主张多元论的社会历史观,自觉参与政治决策的民主观,反对消极自由,弘扬人性、共同创造条件、承诺群体行为、加入集体智慧、分享共同目的、实现突出个性并能够从中获得真正快乐的.积极自由,都仍然对现实、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实现现代化的现实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作 者:张之沧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7刊 名: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OF CHANGCHUN MUNICIPAL COMMITTEE年,卷(期):“”(4)分类号:B712.51关键词:杜威 实用主义 工具主义 实验主义 多元论

杜威思想启示录(史录选) 篇8

教育杂谈

2014-06-27 07:1

1教育家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有三方面一个是“生活”,一个是“儿童”,一个是“社会”。关于这三方面,杜威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践行者。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最核心的一个理论支点。

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增强用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发展起来。由于改造经验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连,并且在改造的过程中能够促进个人成长。因此,杜威将其总结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

杜威的这一思想,在今天的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事实上,生活中处处有教育,教育中时时有生活。现在的小学课本编排也是把重点放在了教学如何和生活紧密结合方面。很多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将学生带入到实际生活中教学文化知识,深刻领会文化精髓。

学习杜威,我们必须摒弃个人的功利色彩,纯粹的教育就是真正为学校、家庭、社会的生活服务。诸多教育家极力倡导教育改革,杜威的思想也不例外。杜威说,教育改革做起来其实很简单,比如,把教学课堂从教室挪到室外,这就是一种改革。可是,仅仅这一空间的移动,很多教师做起来又很艰难,因为有来自领导的指责,来自学生外部环境的考验,来自教学效果的压力。就这样,一部分教师不是半途而废,就是隔岸观火,使教育黯然失色。

“教育即儿童”,这是杜威最坚实的一个理论基石。

杜威是在批判旧教育的过程中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思想的。在杜威看来,在传统教育中,学校的重心在儿童之外,其弊病是显而易见的。杜威说,传统教学的计划实质上是来自上面的和外部的灌输。它把成人的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只是正在逐渐成长而趋于成熟的儿童。杜威认为,教育必须基于儿童而又发展于儿童,也就是说,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儿童,而不是教师。尽管现在很多教育者已经意识到这种角色的主次关系,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总是把很多东西强加于学生,甚至“运用艺术的技巧来掩饰对儿童的强制性,以减轻那种粗暴的方式”。

杜威说,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杜威倡导的“儿童中心论”,旨在强调发展儿童必须先发展教师。现在,一些学校的校长总是要求教师的课堂必须让“学生动起来”。为此,很多教师为了这种“动”,挖空心思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动起来,而教师却丝毫没动。杜威主张课堂教学的这种动,是教师和学生的一种联合互动,也是教师先动然后带动学生一起运动。纯粹的教师在动,或者学生在动,甚至一节课只是学生全动,教学效果未必就好。

“学校即社会”,这是杜威教育理论的进一步深化。

树立教育社会观,让教育深入社会,几乎是每一个教育家的共同话题。杜威的教育社会观,极力倡导学生必须深入社会,在社会中体验真实的生活,把这种生活的体验看作自己成长的一种途径。所以,我们的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学生活动的乐园,引导学

生积极投入到各种活动中,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品格,获取充足的知识,实现生活、成长和经验的改造。

杜威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但从他的言论中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这一点。我们学校的好几位教师,在进行科学课教学时,经常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农田村落实地察看。很多人都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安全工作,但我认为,任何形式的教学都面临危险,只有敢于面对危险才有可能避免危险的发生。杜威的这一教育思想其实就是一种“剽悍”的教育,这种教育的实质则是阳刚之气。

小猫杜威读后感600字 篇9

这本书主要是讲在那年最冷的一个冬日清晨,斯潘塞公共图书馆馆长薇奇・麦仑从图书馆的还书箱里发现了这只可怜的小猫――他漂亮极了。他的毛皮是鲜亮的橘黄色和白色,夹杂着隐隐的暗色条纹。他的脸庞十分完美。他的眼睛,那可是一双闪闪发光的金色的大眼睛!在随后的十九年里,杜威以他的热情、真诚、迷人、阳光、谦卑,俘获了薇奇的心,也俘获了斯潘塞以及全国人的心。 早上,杜威会在图书馆的玻璃窗旁朝他的妈妈――薇奇,挥着自己的小爪子;随后迎接爱他的员工们和顾客。杜威在午睡时最讨厌别人触碰他的小肚皮(一下也不可以);在员工们和妈妈离去时,杜威会想尽一切办法留住他们,陪他玩一会儿游戏,妈妈和员工们总是经不住杜威那副可爱样,和他玩一会儿捉迷藏。 杜威给予每个人自己的爱,杜威对大家来说并不是一只用来抚摸的猫,而是一个朋友,一个老朋友。

故事的结局是凄凉的,杜威最后还是离去了。杜威带给人们那么多美好的回忆,他的断然离去,使书中的所有人都留下了泪水,而我也为杜儿的离去流下了悲伤的泪水。给杜威守夜祈祷的人超乎想象的多,有些是只和杜威见过一面的人,但他们已经无法忘记杜威了,杜威的身影永远刻在了他们心中。

杜威对于传统哲学的分析和改造 篇10

杜威对于传统哲学的分析和改造

杜威对于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在西方哲学史上独树一帜.他从历史学-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传统哲学的起源,认为哲学并非起源于人类认知世界的需要,哲学的起源在于生活.受培根、达尔文的影响,杜威对传统哲学进行了改造,以经验、变化取代了超验、绝对,以关注生活取代了关注物自体.杜威的思路和孔德有相近之处,但在根本点上,即如何解释“经验”上他与孔德有着本质的区别.

作 者:陈亚军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南京,210093刊 名:南京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NANJING年,卷(期):“”(8)分类号:B712.51关键词:杜威 传统哲学 改造

上一篇:和孙悟空的一天的想象作文下一篇:布里斯托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