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与植树的名人故事

2024-10-05

名人与植树的名人故事(通用13篇)

名人与植树的名人故事 篇1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倡导植树造林的人。1893年,他起草了著名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指出中国欲强,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进行植树造林的计划,规划了农业现代化的远景。1924年,他在广州的一次讲演中强调:“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此后,他在许多著作和讲演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1915年,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规定了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后因清明节对我国南方来说植树季节太迟,同时也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政府又将孙中山先生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79年,新中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再次决定确定每年的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以纪念一贯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

除孙中山先生外,历代许多名人与植树有联系,传出了不少趣闻佳话。

名人与植树的名人故事 篇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课题组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年—2013年》表明只有不到一半的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 愿意相信陌生人的只有两到三成, 中国当前社会的总体信任感逐步下降, 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

从“南京彭宇案”引发的老人跌倒是否该将其扶起、到贵州新建教学楼竟无法承受住37名学生的重量引发的质量恐慌, 这些都是发生在大家周围的铁一般的事实, 不得不让我们再一次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产生质疑。截止至2013年发生在长春的被盗遇害婴儿事件, 又一次直击社会的薄凉、冷漠。

青少年生活在这种社会氛围中, 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 对形成自己今后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然而, 青少年更需要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正确判断社会现象中的各种是非。

二、宁波帮人士成长教育意义

(一) 调研目的

历史名人, 浓缩了一座城市发展的精华, 永恒了城市回忆。

19世纪80年代, 动荡的年代, 宁波帮人士将商业利润投资于航运业、金融业、工业等新兴领域, 形成实力雄厚的宁波帮金融资本和工业资本, 创造了第一家华人银行、第一件西服、第一条公共汽车线等近一百个左右的第一, 为民族复兴和百姓生活带去了希望和便利, 实实在在地回报社会。宁波帮创造着从无到有的辉煌, 见证着“宁波人”的智慧结晶。

对宁波帮人士成长教育故事的研究, 适用于青少年的价值观培育。结合之前, 党中央在全国开展“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 宁波帮精神作为民族精神之一可以是应对社会上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成为青少年的精神支柱, 使当代青少年的意识得到改变, 从而树立起新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念。

(二) 宁波帮的发展

直至现在, 宁波帮的发展已遍布世界各地, 涉及范围涵盖商业界、政治界、港台时尚界、文化界等领域。

2012年4月16日, 首届世界“宁波帮”大会在宁波大剧院隆重召开, 千名海内外“宁波帮”人士齐聚故园, 共商开创未来大计, 共谋振兴家乡大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出席会议并讲话, 宁波帮的优秀品质, 比如敢闯天下、勤劳节俭、团结互助、爱国爱乡、诚实守信、报效桑梓等, 已经成为当代宁波精神的重要源泉和核心内涵。让我们全球“宁波帮”一起携起手来, 同源同根闯世界, 合心合力兴家乡, 为家乡宁波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共同奋斗。

这表明宁波帮离我们很近, 其精神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三、宁波帮人士的成长故事

据不完全统计, 青少年对于历史名人多半处于只知他成功时的名, 而不知其机遇与努力的状态。为此, 我们选择一些影响力大、贴近生活的典型人物作为意见领袖。

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之一、余姚四大先贤之一、“日本的孔夫子”的朱舜水是一位崇尚儒学的思想家。

然不可忽视的是他的成长时期, 正值明朝的“多事之秋”。清兵入关后, 他毅然投身抗清。即使流亡在外仍继续参加反清复明的活动。是他的民族正义感, 使他即使明亡也不愿降清, 流寓日本。强烈的民族正义感, 使他以泰然处之的态度对待流落异乡。

提到跨海大桥, 我们总忘不了杭州湾跨海大桥, 世界上最大的跨海大桥, 对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影响深远。而这座大桥的最初提议者是原上海市副市长、原上海浦发银行、上海银行首任董事长庄晓天。

庄晓天是宁波人。在他十三岁的时候就离开宁波去了上海, 成为一名上海的宁波人。然, 他对宁波满怀故乡情, 家乡的晚报是天天看。对故乡的深情, 使他一直关注宁波的经济发展, 跨海大桥更是缩短了他回家的路程。正是由于他的努力与坚持, 宁波与杭州一起成为他创办的上海浦东银行的分行地之一, 这在当时已经是破格之事。

余秋雨是当代中国文化史学者、文学家、散文家, 是耳熟能详的上海九九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的名誉董事长。他的成长伴随着文化大革命, 他的家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文化大革命的迫害。随后, 他被下放五七干校农场劳动。在这期间, 他仍然不忘看书在恩师盛钟健先生的帮助下, 到浙江奉化县一所半山老楼里苦读中国古代文献, 研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他这种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仍坚持不懈、刻苦求学的精神, 很适合用于激励当代青少年克服学习道路上困难的斗志。

从小受父亲的影响, 丁磊对电子管件、半导体之类的东西特别着迷。在学生时代, 他组装了一台在当时是最复杂的六管收音机。进入大学后, 他经常到图书馆翻阅外文科技尤其是计算机书籍, 了解世界最新动态、把握时代格局。这些, 为他以后的成就奠定了充实的基础。

我们需要透过名人现象看到事物发展的本质, 他们有所成就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努力, 更因为他们从小就有的一种意识, 可以是兴趣、志向,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发酵成的影响自己深远的无意识的价值观。

四、赢在起跑线上

(一) 结论

“我们不穷, 只是缺钱”。这种矛盾心理, 代表着大多数人的心声。就像闹剧世界末日———在人心浮动的浪潮, 面对专家的辟谣, 可有谁主动将心沉淀, 去思辨对错?心理发生错乱, 产生莫名的恐慌, 也许是这生活太过安逸了、也许是这生活太过绝望了。传言的流行, 恰恰显示内心的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一种深深的社会焦虑和生存危机感。

面对既有的现实, 积极面对,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明白祖国、社会给予我们的物质条件、再而通过对祖国、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创造人的价值。

幸福的生活现状, 一步一步减少了青少年居安思危的观念, 使得青少年安于享受生活, 缺少思辨独立能力。

没有长辈愿意自己的小辈丧失生活的能力, 没有父母愿意自己的孩子失去征服世界的魄力, 没有孩子从小就希望自己没有踏遍世界的勇气。

选择有效的传播方式, 使当代青少年从上一辈的成长故事中明确“立志、立身、立言、立德”即做人、做事、做学问、增强社会责任感与民族自豪感的意义。

从小树立志向、懂得如何做人做学问、沿承中华传统美德, 才能在混杂社会里, 保持好修养、真节操。经过熏陶的青少年, 步入社会, 会对不良风气产生正确导向, 有效地改变社会现状。

(二) 建议

1. 宁波帮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方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互联网的普及, 多数青少年更加倾向于网络阅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新闻信息迅猛增加、科技信息急剧攀升、广告信息和娱乐信息铺天盖地等, 已导致各种信息泛滥, 百度、酷狗等搜索网页可以在同一话题下产生各种信息, 这正在造成信息消费者头脑混乱、无法对相关有用信息进行准确利用和选择。

相较于计算机前辨别消息的真伪, 我们建议青少年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尤其是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宁波帮图书馆。

位于宁波市高教园区北区的宁波帮图书馆, 设一个综合陈列, 六个专题陈列 (中国近代金融业、中国近代商业、中国近代实业、中国近现代航运业、中国近现代教育、当代宁波帮专区) 。

青少年可以利用课余时间, 养成利用图书馆资源阅读的习惯。宁波帮图书馆不仅有丰富的图书可以提供青少年宽广的阅读视角, 还可以使青少年对宁波帮有一个印象、慢慢接受宁波帮精神的影响。这, 对青少年的自身修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社会与家庭“双管齐下、刚柔并济”, 其效果是显著的:社会各界各司其职、共同关注可使社会风气得到有效的改良, 良好的成长氛围得以呈现, 家庭主动结合社会现状, 帮助孩子树立“立志、立身、立言、立德”的价值观。

政府结合现下党中央主题, 出台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政策。

当青少年还是婴孩的时候, 父母都对他们寄予厚望:希望他们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因此, 他们的言传身教分外重要, 在平时与孩子嬉戏时不时地贯穿一些小知识, 让他们对世间的善恶对错有一个很好的认识。

其次是学校的教育, 老师在备课的时候, 可以根据题材在课前讲一些有启发性的小故事、小寓言, 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有更深的兴趣, 也在他们心里埋下了好学、博学的种子, 伴着四季逐步发芽、开花、结果。

广告也是中坚力量, 大众媒介所提供的电影、电视剧等经常植入广告, 易产生视觉冲击力, 使受众在接受媒介内容的同时受到植入品牌潜移默化的影响。各大众媒介在传播内容中可适当结合宁波帮人士成长故事, 并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放。出版社也可结合社会需求, 出版相关青少年读物, 封面可选用色彩鲜艳的图片。

希望青少年借鉴宁波帮人士青少年时期的成长故事, 用行动改变自己, 影响他人, 放大沉默螺旋理论———放大正能量, 使社会风气好转。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 标榜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走向。

摘要:以宁波帮人士成长教育故事为研究视角, 从中总结出典型的宁波帮人士成长教育故事的例子, 为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提供借鉴、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传承宁波帮精神并与培育当代青少年价值观达到“双赢”, 从而使当代青少年的意识得到改变, 进而树立起新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青少年,价值观,传播方式,宁波帮

参考文献

[1]周春英.近代宁波帮的经营管理思想与实践[J].广西社会科学, 2004 (3) .

[2]张跃.孙善根.论宁波帮精神——宁波帮精神的一种历史诠释[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2 (4) .

[3]项枫.宁波帮精神与品牌战略[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4]陶云飞.宁波帮的成功之道对当代宁波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2, 24 (5) .

[5]应金萍.“宁波帮”精神传承与宁波商贸教育发展研究[J].宁波工商职业技术学报, 2009 (1) .

[6]周方怡, 陈丹燕, 徐一昕, 陈吉露, 杨悦.弘扬“宁波帮”精神, 重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J].考试周刊, 2012 (76) .

名人与植树 篇3

1915年,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规定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后因清明节对我国南方地区来说,已不适合植树,同时也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国民政府又将孙中山先生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79年,新中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再次确定每年的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以纪念一贯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

除孙中山先生外,历代许多名人都爱植树,并传出不少趣闻佳话。西周“常胜大将军”沙俊其,每打一场胜仗,都要命令全军将士在沙场上“人种一树,以庆武功”。三国东吴名医董奉,医术精湛,济贫善施,为人治病不收钱财,只有一个别的条件:治好一个普通病人,种一株杏树;治好一个重症病人,种五株杏树。天长日久,他的房前屋后竟有10余万株杏树,他自己也被人称为“董林杏仙”。后来,每当杏子成熟,董奉就把它换成粮食,赈济穷人,这就是历代传为美谈的“杏林佳话”。唐代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她从长安带去柳树苗,种植于拉萨大昭寺周围,以表达对柳树成荫的故乡的思念。因此,这些树被称为“唐柳”或“公主柳”,现在已成为藏汉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近代爱国名将冯玉祥爱树如命,曾在军中立下护树军令:“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栽十棵。”他驻军北京,率领官兵广植树木,被誉为“植树将军”。

[快乐思维]

关于目标与成功的名人故事 篇4

能够捕获到角马群中最大的角马,难道不是最好吗?刚成年的狮子,都有这样的雄心壮志——这当然最好!

只是,高而大的角马,都是角马群中最为强壮、最为凶猛的分子。因此,狮子在捕获他们的时候,风险也就增大了好几倍,不但会让角马逃脱,还会常常被角马顶伤或是踢残,十有八九无功而返。

责任与爱情名人故事 篇5

晏婴:忠于爱情富不易妻

春秋时,齐景公想把爱女嫁给晏婴。一次,景公在晏婴家饮酒,酒兴正浓时,景公见到晏婴的妻子趁机问他:“这是你的妻子吗?”当晏婴回答后,景公就说:“是个又老又丑的妻子呀!我有个女儿,又年轻又漂亮,让她做你的夫人吧!”

晏婴离席回答说:“我的妻子又老又丑,是因为和我生活时间太长的缘故,原来她也是又年轻又漂亮啊!人都要由年轻变衰老,由漂亮变丑陋,我妻子的变化,是我亲身经历的,难道我能抛弃老伴接受您的恩赐吗?能再娶个年轻而漂亮的公主吗?晏婴谢绝了景公的恩赐,与老妻白头偕老。

与墨子有关的成语_名人故事成语 篇6

成语介绍

坚甲利兵:坚固的盔甲,锋利的兵器。形容精锐的部队。

暖衣饱食: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手足胼胝:胼、胝:手掌、足底的老茧。手掌足底生满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

以卵投石: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东西易面:指东西方向颠倒。后比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

避毁就誉:回避诋毁而追求称誉。

绝长继短: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双足重茧:形容奔走劳苦。

以人为镜: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

致远任重:指担负重任而行于远方。常比喻人的才干卓越,可任大事。亦作“任重致远”。

发宪布令:犹发号施令。

苍黄翻覆:苍:青色;苍黄:青色和黄色;反覆:反复无常。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兼而有之:指同时占有或具有有关的各方面

百舍重茧:形容走远道的辛苦。

不可胜数:胜:尽;计:核算。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不偏不党:不偏向任何一方。

不知甘苦:甘苦:甜和苦,多偏指苦。分不清是甜还是苦。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对前人的艰辛没有体会。

高不可攀:攀:抓住高处的东西向上爬。高得手也攀不到。形容难以达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

功成名遂:遂:成就。功绩建立了,名声也有了。

成语出处

百舍重茧:形容走远道的辛苦。

《战国策・宋策》:“公输盘为楚设机,将以攻宋。墨子闻之,百舍重茧,往见公输盘。”

被发文身: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 与墨子有关的成语

《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

禹入裸国,~,墨子入楚,锦衣吹笙,非乐而为此也。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避毁就誉:回避诋毁而追求称誉。

《墨子・耕柱》:“且翟(墨翟)闻之:‘为义非避毁就誉。’支之苟道,受枉何伤?”

不拔一毛:比喻非常吝啬。同“一毛不拔”。

宋・秦观《浩气传》:“为己者至于不拔一毛,兼爱者至于摩顶放踵。”

墨子之学术贵俭,虽天下以我为~不恤也。明・李贽《孔明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

不可胜数:胜:尽。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墨子・非攻中》:“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

不知甘苦:甘苦:甜和苦,多偏指苦。分不清是甜还是苦。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对前人的艰辛没有体会。

《墨子・非攻上》:“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辨矣。”

苍黄翻复:苍:青色。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南朝・齐・孔稚《北山移文》:“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复。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

相关阅读

典故

墨子收徒

鲁国有个人,让儿子跟墨子学本事,不承想儿子却死在战场上。做父亲的自然要责怪墨子,墨子却说,你让自己的儿子来学本领,本领学会了,打仗打死了,父亲却怒气冲冲,这就好比准备卖粮,粮食卖完了,你却生气了,岂不荒唐!

墨守成规

战国时期,有一回,楚国要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国特地设计制造了一种云梯,准备攻城之用。那时墨子正在齐国,得到这个消息,急忙赶到楚国去劝阻,一直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国的郢都立刻找到鲁班一同去见楚王。墨子竭力说服楚王和鲁班别攻宋国。

楚王终于同意了,但是他们都舍不得放弃新造起来的攻城器械,想在实战中试试它的威力。墨子解下衣带,围作城墙,用木片作为武器,让鲁班同他分别代表攻守两方进行表演。鲁班多次使用不同方法攻城,多次都被墨子挡住了。鲁班攻城的器械已经使尽,而墨子守城计策还绰绰有余。

鲁班不肯认输,说自己有办法对付墨子,但是不说。墨子说知道鲁班要怎样对付自己,但是自己也不说。楚王听不懂,问是什么意思。墨子说公输子是想杀害自己。以为杀了自己,就没有人帮宋国守城了。鲁班哪里知道墨子的门徒约有三百人早已守在那里等着楚国去进攻。楚王眼看没有把握取胜,便决定不攻打宋国了。

快马寓人

墨子学生耕柱子,聪颖过人,但不知发奋努力,墨子总是责备他。耕柱子说:“先生,我真的没有什么比别人强的地方吗?”墨子说:“我将要上太行山,乘坐快马和牛,你打算鞭策哪一个呢?”耕柱子很自信地说:“我要鞭策快马。”墨子追问:“你为什么要鞭策快马?”耕柱子说:“快马值得鞭策。因为它感觉灵敏,鞭打它可以使它跑得更快!”墨子的用意是启发耕柱子,让他努力求学,奋发上进,现已水到渠成,就对耕柱子说:“我也认为你是值得鞭策的!你应该象快马一样力求上进啊!”以后耕柱子发奋读书,力求上进,再也不用老师整日督促了。

名人与植树的名人故事 篇7

沈万三:不懂“天文”, 梦碎“第一桶金”

“南京的沈万三, 北京的槐树湾。人的名儿, 树的影儿。”号称“明初第一富”的沈万三富可敌国。但在他初出茅庐时, 却曾犯过一个低级错误。

沈万三从小就对经商表现出浓厚兴趣。开始只是拿小本钱“小打小闹”, 到二十出头那年初夏, 他决定正式创业, 好不容易筹得本钱800两白银。在确定货物时, 他没有选择市面畅销的丝绸布匹, 而是在苏浙地区很有名气的苏伞、苏扇 (苏州产的雨伞和扇子) 。在今天看来, 苏伞苏扇颇有紧俏物资的味道, 沈万三自己也认为, 因为不走寻常路, 这趟生意一定能够大赚特赚。没想到的是, 到了京城之后, 连续三个月凉风习习, 根本没人买扇子;雨伞生意更惨, 这三个月京城极少下雨, 偶尔下一点也是毛毛雨, 不需要打伞。而此时, 沈万三因为把本钱都投在了货物上, 本来就不多的钱越花越少, 最后竟连住店钱都拿不出。无奈之下, 只好折价把货物抵了店租。没了盘缠, 只好一路乞讨回到南京老家。原本想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结果初次创业就一败涂地。

败因简析

沈万三之败, 第一是对季节性商品的认知不足;第二是不懂“天文”, 忽略了气候因素。有道是“百里不贩柴, 千里不贩粟”, 跟柴火、粮食一样, 雨伞和扇子都属于季节性商品, 并且受天气影响很大。除非确实掌握了目标地真实的天气、气候现状, 或者拿到了实实在在的订单, 否则这样选择货物就不像是做生意, 而更像是赌博。其次, 即使掌握了确切信息, 为降低风险, 也会在主要货物之外搭配一些其他的畅销货。沈万三两手准备都没有, 不失败反而是怪事了。

黄光裕:不知“地理”, “国美王府井商城”昙花一现

有人说, 沈万三是古代“首富”, 当代人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那就说说当代前首富, 电器销售巨头黄光裕。

1996年, 正值黄光裕事业的扩张期, 为了快速占领市场主导地位, 黄光裕当时看中王府井商圈的影响力, 就斥巨资着手打造名噪一时的“国美王府井商城”。按理说, 以黄光裕的生意眼光和魄力, 敢在王府井这个寸土寸金的地带玩大手笔, 这次投资肯定不会出错。结果如何呢?很快黄光裕就发现了问题:第一, 房租过高, 短期收回资金很难;第二, 交通不便, 特别是所处位置紧邻夜市。顾客那边急着催货, 但进货的车辆必须要等到半夜之后才能开进来。如果仅仅是短期回收资金问题, 黄光裕还可以等;但后一个问题基本无法解决。最终, 他不得不在亏钱的情况下, 提前跟场地出租方终止了合同, 黯然撤出王府井商圈, “国美王府井商城”的大手笔也成了昙花一现。

败因简析

黄光裕之败, 第一是只看高人气, 忽视交通难;第二是一时冲动, 忘了生意自身与选址之间的关系。卖东西要选好地点, 这个认识估计人人都懂, 实际应用时却未必都能做对。为什么?好地点不是光能卖得好, 还要有好的配套设施。黄光裕做的是大宗电器销售, 进货量相当大。因此, 他最应该关注的是确保销售地点周边交通环境而不是地点本身。而这一次, 显然他的关注点出现了问题。

宋卫平:入错行, 地产大佬玩不转小足球

宋卫平, 浙江绍兴嵊县人, 其创办的绿城集团被称作浙江最大的地产企业, 宋本人也多次荣登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地产大佬搞投资, 应该是“手到擒来”吧?可是, 宋卫平功成名就之后居然也曾失过手。

2002年, 一场全国足球“反黑行动”使做事低调的宋卫平从幕后转向台前, 成为关注焦点。原来, 从小喜爱足球运动的他, 在地产事业取得成功之后, 开始谋划进入这个全新的领域。2001年, 绿城集团“下血本”斥资8500万元人民币投资足球。然而不久之后, 全国足球反黑行动开始, 宋卫平做了一件被外界看来“明智”的事, 远赴澳大利亚“公干”, 才从这潭深水中脱身。此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 做事低调的宋卫平向媒体大吐苦水, 表示足球行业“水太深”。并且从此, 对“此事” (投资足球) “不愿多提”。

败因简析

宋卫平之败, 第一叫做水深未必就能捞到鱼, 也可能身陷泥潭;第二是入错了行, 光靠兴趣和热情成不了事。足球的问题不在探讨之列, 光说宋卫平的这次投资。其实他这种行为与其说是投资, 倒不如说是为了一种“想为足球做点什么”的冲动。当然, 这背后也有其他原因, 比如说, 在地产事业上顺风顺水, 未必就代表能在其他领域大展身手。隔行如隔山, 光靠兴趣和热情成不了事。更重要的是, 一旦选错了项目, 再大的本事、再使劲施展, 也不过是错上加错。

叶立培:赌性重, 欠赌债被黑社会寻仇

叶立培, 澳大利亚籍华人, 仲盛集团董事长, 国内第一家外商独资房地产公司的创始人。本人也曾多次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业界人称“上海地产大王”。出过洋, 干过大买卖, 荣誉等身, 这样的人会犯什么错误?

2004年初, 媒体爆出惊人消息, 仲盛集团董事长叶立培在香港遭疑似黑社会人员袭击, 并被送医院救治, 一时间坊间各种消息和猜测声不断。了解叶立培的人都知道, 叶曾公开向国外媒体表示, “我的确酷爱的是赌博……去赌场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而据知情者称, 此次遭袭事件, 起因与叶在澳门豪赌跟赌场放高利贷者发生冲突有关。

败因简析

历史名人宋徽宗赵佶与肇庆的故事 篇8

肇庆的历史曾经很“辉煌”,做过南明王朝皇都,做过两汉时期苍梧郡郡治,又是明清时期两广总督府所在地;同时在肇庆起家的皇朝亦有数个,比如南北朝的陈国,五代十国的南汉,除此之外还有一位在肇庆发迹的皇帝不得不提——他被就是史家称为“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的宋徽宗赵佶,这位中国艺术上史上独一无二的全能天才,在政治史上却是不称职的最高领导,背着昏庸荒淫的骂名,最后被金兵俘虏北上,做了亡国之君,死后尸油被点了天灯。这样一位历史名人,却跟肇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肇庆地名之来就跟他登上皇位有关,近日记者翻阅各种史料和采访有关专家,就“宋徽宗与肇庆”的话题进行追溯。

在宋徽宗的慷慨拨款下,郡守郑敦义在1113年将土城扩大,筑为砖城,从而有了今日宋城墙之雏形。西江日报记者 钱荣森 摄

肇庆之名的由来,相信很多市民都了然。肇庆古称端州,改名为肇庆是在900多年前的北宋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宋徽宗亲笔御书“肇庆府”三字,端州故有此名,并沿用至今。

端州虽然历史悠久,但由于古代各朝各代行政区划与地名不断变化,在唐宋之前,端州并没有作为固定的历史地理概念被人熟知,相反今隶属于肇庆的高要、封开(封州),却频繁在出现在历史记载中。记者翻阅史料得知,端州作为地区中心形象出现,应该是唐宋之后,尤其是以端州荣升为“府”,改名肇庆为分界点,自此以后现在的城区所在地开始统领其他地区,逐渐以西江甚至岭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的形象登上政治舞台。这一点跟宋徽宗的破格提升有紧密联系。宋徽宗为什么要如此看重肇庆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背后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1、非嫡非长

赵佶是如何当上皇帝的?其中的偶然与必然,让史家每写到此都不免感叹。明代学者张溥就认为,北宋的覆亡就源于这样一次阴差阳错的任命。

宋徽宗的父亲宋神宗生有十四子,宋徽宗排行第十一,赵佶的生母御侍出身,身份低微,生下他不久就过世。按照立储规矩,赵佶非嫡又非长,自然是继位的冷门。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驾崩,赵佶的异母兄赵煦即宋哲宗继位。其他继位无望的诸子相继被封为王,其中赵佶被封为端王,享受端州百姓的供奉。

出人意料的是,1100年,在位15年年仅24岁的赵煦突然病死了,病因是纵欲过度,导致“精液不禁”,但又膝下无子。怎么办?只能从哲宗兄弟中找继承人。而这时端王赵佶同样是冷门,哲宗有皇弟13人,其中8人已死,5人尚在,即申王赵佖、端王赵佶、莘王赵俣、简王赵似、越王赵偲。5人之中,申王赵佖是老大;简王赵似是哲宗的同母弟,是被尊为皇太妃的神宗朱德妃所生。历朝历代的皇位继承原则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死去的皇帝无皇子,则论血缘关系亲疏,立同母弟;入无同母兄弟,就立长者。简王赵似无疑是一大热门人选,申王赵佖次之。

据《曾公遗录》记载,在立帝朝议中曾发生激烈争吵。神宗遗孀向太后主持会议问大臣,皇帝已弃天下,未有皇子,当如何?曾残酷迫害司马光、苏轼的新派、当时权倾朝野的宰相章惇提出“简王乃母弟之亲,当立。” 皇后痛斥:“都是神宗儿子,有何区别。”同时她解释说按立长的规矩,当立申王,但“申王是个独眼龙,所以次当立端王。”朝下大臣见太后执意立端王,掂量利害得失后纷纷附和太后意见。章惇恨恨地说,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向皇后为什么执意要立端王,学界还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赵佶能做上皇帝,跟皇后喜欢他的才气以及孝顺有关,同时不排除她有打击简王母亲,排挤章惇的的嫌疑。但端王“轻佻”预言却被不幸言中,这位风流才子走上政治舞台后,重用蔡京、童贯、高俅等奸臣,亲手将北宋江山毁了。以至于有学者认为,北宋江山的覆灭便源于这次阴差阳错的安排。

丽谯楼是古代肇庆府衙的所在地,为古代肇庆的政治中心,建于宋重和元年(1118年)是为供奉宋徽宗赵佶亲笔御书“肇庆府”而建,故称“卸书楼”,明代改为“丽谯楼”,明末,朱由榔在肇庆建都抗清,在此楼登基,改作“永明宫”。西江日报记者 钱荣森 摄

2、荣升为“府”

肇庆——寓意好运的开始

18岁的赵佶当上了皇帝,对这份上天赐予的“好运”,连他自己都始料未及。据史料记载,赵佶本人非常迷信,笃信谶纬之学。南宋《曲洧旧闻》记载: 1102年有人上了一道奏本说:十二属相中狗居戌位,是陛下本命,如今京城到处都在杀狗,是对陛下的大不敬。徽宗听后马上下旨,严禁天下杀狗。

从这些可以推断,迷信的赵佶认为,封地端州给自己带来了做皇帝的好运气,是福地。1100年宋徽宗登上皇位,当年十月,就将端州升格为“兴庆军”,寓意“兴旺喜庆”的意思,军是宋朝当时军事重镇的名称。为什么要升级?记者从《宋大诏令集》查到当年徽宗发布的《端州升为节镇诏》—— “惟高要之奥区, 乃南国之旧壤。土风淳厚, 民物夥繁。朕诞受多方, 绍承大统, 顾启封于兹土, 实赐履于先朝。茅社之荣, 是为基命,节旄之重, 宜锡隆名。”大有没有端州就没有我今日的意思。

政和三年(1113年),宋徽宗拔钱八万贯,叫节度使郑敦义将兴庆军的土城拓建为砖城,驸马都尉王诜见皇上高兴,乘热打铁劝宋徽宗将兴庆军再升一级,宋徽宗便在十一月初六将兴庆军升格为“兴庆府”。记者翻阅史料得知,北宋将“州升府”称为“升大藩”,兴庆府是当时岭南唯一一个府级行政区,足见徽宗对封地的恩宠。

5年后,去广东的做转运判官燕瑛又建议改名,他查到,八十多年前,北宋死敌西夏曾将首府兴州改名为“兴庆府”。他觉得堂堂大宋沿用西夏国首府旧名,实属不妥,恳求宋徽宗赵佶改名。宋徽宗认为当初端王的封号实在祥瑞,想把端州封地改为“辛庆府”或者“升龙府”,征求他的意见。燕瑛经过反复思考,提议改名“肇庆”,寓意开始带来吉庆之意。宋徽宗认为:“肇”乃发端也,“庆”乃可喜可贺,合二为一,即“喜事是从这里开始”之意,乃同意此名。于是不假思索执起朱砂笔御批准奏,并用独特的瘦金体亲笔御书“肇庆府”三字。燕瑛欣喜异常,陪同钦差大臣到肇庆,并在知府衙前筑楼,悬挂宋徽宗御书,号为“御书楼”,即今“丽谯楼”。如今,这牌匾肇庆仍然挂在丽谯楼的前宇上。

3、地位提升

专家:并不仅是宋徽宗的恩宠

据了解,宋朝封王并无实封,封国但取空名,而没有其地。因此,端州只是宋徽宗的潜邸。那么,宋徽宗是否来过肇庆,我市多位文史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目前所查到的史书对此并无记载。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肇庆在宋朝非常受重视。文史学者陈大同介绍,肇庆在宋代隶属广南东路(今广东省名的来由),岭南地区为数不多升级为“府”的地方。此后,宋徽宗之子、宋高宗赵构未登基前亦被封为康王,登基后便把康州改为德庆府。南渡后,肇庆府与德庆府是广南东路三个“府”当中的两个。

由州升为府,单单是徽宗的恩宠?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学者鲁延召就认为除了因徽宗潜邸这个特殊的政治原因外,实际上也这一地区经济、政治地位情况的反映。肇庆地区在宋朝以前一直是西江流域的军事重地,是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咽喉。正因为此,这里成为多个王朝的发迹地。

除了军事方面,隋唐以来,端州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人口一直位居广东前列。《刘伟铿史学文集》中提到,据《元丰九域志》,北宋端州有主户(占有土地者)客户(无土地的佃农)共25093户,是《新唐书》所载端州9500户的2.7倍,由此加速了西江沿岸端州、康州、封州的开发。肇庆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愈加突出。宋代经过冯拯、陈尧叟、包拯等人的努力, 已使端州完成了从单一的两广重要军事城堡向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多层次演变,而当时的广州在农耕经济与广府文化人户总量仍比不上端州。而不得不提的是,广州只是在南宋灭亡时才临时升为府的。

4、重视端砚

宋朝端砚生产贸易十分繁荣

宋徵宗亲笔题写的“肇庆府”三字既秀丽飘逸又挺拔瘦硬,这正是他自成一家的瘦金体书法。宋徽宗是中国古代帝王中最富艺术气质而才华横溢的皇帝,他广泛涉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在书画方面的造诣更是无与伦比。而他的“瘦金体”和许多画作都是借助端砚流芳百世。

宋代是书画艺术发展的高峰期。广东省旅游特级教师谈雅伦告诉记者,宋徽宗不仅创作大量书画精品,还积极推动北宋文化艺术的发展,他建立健全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相应地提高了画院的政治地位,还设立了专门培养绘画人才的画学。宋徽宗对书画艺术的重视,营造了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大大增加了文房四宝的需求量,端砚不仅为宫廷画师所用,在民间也颇受文人青睐。

据史料记载,宋代是端砚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市博物馆馆长陈羽在《端砚民俗考》一书中提到,宋徽宗对肇庆恩宠有加,不仅拨巨款修葺城墙”,同时征来大量端砚赏赐功臣。由于皇帝对端州和端砚的重视,加上文人士大夫的推崇,使端砚的生产和贸易十分繁荣。仅宋代开采的砚坑就有10多个,成为全国两大产砚区之一,其中坑仔岩和宋坑等名坑均开采于宋代。

名人故事:一只烂西瓜与诺贝尔奖 篇9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菌能分泌一种物质杀死细菌,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青霉素,但他未能将其提纯用于临床.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发表后一直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10年后,德国化学家恩斯特?钱恩在旧书堆里看到了弗莱明的那篇论文,于是开始做提纯实验。1940年冬,钱恩提炼出了一点点青霉素,这虽然是一个重大突破,但离临床应用还差得很远。

1941年,青霉素提纯的接力棒传到了澳大利亚病理学家瓦尔特?弗洛里的手中。在美国军方的协助下,弗洛里在飞行员外出执行任务时从各国机场带回来的泥土中分离出菌种,使青霉素的产量从每立方厘米2单位提高到了40单位。虽然这离生产青霉素还差得很远,但弗洛里还是非常高兴。一天,弗洛里下班后在实验室大门外的街上散步,见路边水果店里摆满了西瓜,这段时间工作进展不错,买几只西瓜慰劳一下同事们吧!想着,他走进了水果店。

这家店里的西瓜看样子都很好,弗洛里弯下腰,伸出食指敲敲这只,敲敲那只,然后随手抱起几只,交了钱后刚要走,忽然瞥见柜台上放着一只被挤破了的西瓜。这只西瓜虽然比别的西瓜要大一些,但有几处瓜皮已经溃烂了,上面长了一层绿色的霉斑。

弗洛里盯着这只烂瓜看了好久,又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忽然对老板说:我要这一只。

先生,那是我们刚选出的坏瓜,正准备扔掉呢?吃了要坏肚子的。老板提醒道。

我就要这一只。说着,弗洛里已放下怀里的西瓜,捧着那只烂瓜走出了水果店。

先生,您把那几只好瓜也抱走吧,这只烂瓜算我送你的。老板跟在后面喊。可我抱不了那么多的瓜啊,再说,要是把这只打烂了怎么办?

那、那我把刚才的瓜钱退给您吧!老板举着钱追了几步,但弗洛里己走远了。老板摇了摇头,有些不解地望着这个奇怪的顾客远去的背影。

弗洛里捧着这只烂西瓜回到实验室后,立即从瓜上取下一点绿霉,开始培养菌种。不久,实验结果出来了,让弗洛里兴奋的是,从烂西瓜里得到的青霉素,竟从每立方厘米40单位一下子猛增到200单位。

1943年10月,弗洛里和美国军方签订了首批青霉素生产合同。青霉素在二战末期横空出世,迅速扭转了盟国的战局。战后,青霉素更得到了广泛应用,拯救了数以千万人的生命。因这项伟大发明,弗洛里和弗莱明、钱恩分享了1945年的诺贝尔生物及医学奖。

当机会像一只烂西瓜一样被人扔在一边,你若能发现它,并如获至宝,那么,恭喜你,你将获得成功。

名人与创业:蔡东青的动漫生意经 篇10

模仿是入行的敲门砖, 但一要仿得准, 二要仿得像, 三要仿得“高”

模仿“市场”临绝境

1986年, 看当地很多制作塑料喇叭的小企业效益不错, 蔡东青产生了“学着做”的想法, 就借来800元钱, 购进简单的设备, 办起了小作坊。

尽管生意还算平稳, 但做这种小产品终究赚不到多少钱, 蔡东青整天想着“如何把事业做大”。后来他“听说”有个项目有前途, 就凑了7000元, 与人合作搞这个项目。由于盲目上马, 加之产品不对路, 投资很快失败, 做小喇叭赚到的几千元全部赔光。

模仿“源头”见成效

创业失败后, 蔡东青到一家塑胶店打工。一天, 老板拿了一支大喇叭给蔡东青看, 说:“你看看人家义乌的产品, 多好, 全国都畅销。你能不能生产这样的产品?这可是你翻身的机会!”

蔡东青经过反复努力后, 终于生产出了同样质量的产品。产品进入市场, 订单就纷至沓来, 20万支, 30万支……

看到前景, 蔡东青重新买了设备, 二次创业。靠着“仿得像”, 快速积累起事业的第一桶金。

模仿“高端”一炮红

1992年7月底, 在香港, 蔡冬青第一次看到日本的玩具四驱车, 马上意识到这个产品在国内将会有巨大的市场。回来后, 经过一番运作, 蔡东青正式引进生产四驱车, 于1993年办起了奥迪塑胶玩具有限公司 (奥飞动漫的前身) 。因为外观精美灵巧, 形态逼真多样, 动力简单, 1994年, 四驱车产品投放市场后, 迅速受到青少年消费群体的喜爱, 一炮而红。

创新是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要有目的, 二要有步骤

在生意最红火的时候, 蔡东青考虑的却是如何转型的问题。

为避免竞争及走出渠道单一的瓶颈, 蔡东青确定了三步策略。

第一步, 渠道——与电视台合作

通过1995年与广东电视台常识性搞了一个四驱车大赛引起关注、带动产品销售的大幅提升后, 蔡东青开始引入车模教练推荐, 在全国建立代理制模式。经过一年多努力, 1996年他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开展全国“奥迪杯”四驱车大赛, 吸引了全国28个城市近60万青少年参加, 兴起了全国性的“四驱车风潮”, 体育总局还把四驱车比赛纳入了国家比赛项目。在比赛的带动下, 蔡东青迅速建立起全国代理销售网络, 当年收入超过1亿元, 占领了中国同类产品的五成市场。

第二步, 产品———“动画片+玩具”

虽然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 但蔡东青清醒认识到, 自己还停留在“仿制”的层次上, 没有创新, 终难成大器。他开始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的研发队伍, 并开动智慧进行创新, 力争保持可持续性发展。

当时日本有一部动画片叫《四驱小子》, 蔡东青用110万美金把片子引进来。他认为, 通过动画片播放促进玩具销售, 反过来, 玩具销售又可以促进动画片的收视率。事实也证明这一点, 在“动画开路, 玩具收获”的新产品模式的带动下, 2002年, 奥迪销售额达到了3亿元。而这种模式也成为后来玩具动漫行业的一个经典。

第三步, 突围———完善产业链

树大招风。进入2003年, 奥迪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产品被仿冒严重, 销售滑坡, 销售团队信心低迷……蔡东青认真研究美国孩之宝和日本万代等国际知名企业的成功经验, 提出打造从动漫内容制作、图书发行、到玩具等衍生品开发制造、再到形象授权等的完整产业链。

名人与植树的名人故事 篇11

鲁迅与许广平: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

在与许广平结识、相爱之前,44岁的鲁迅虽有名义上的妻子朱安,但一直过着一种苦行僧似的禁欲生活,打算陪着朱安这个“母亲的礼物”“做一世牺牲”。是许广平对他的敬仰、理解乃至热爱打开了封冻已久的心田。从1925年3月11日他们开始通信,一直是许广平以自己的勇敢和坚定打消了鲁迅的种种顾忌,终于明白表示:“我对于名誉、地位,什么都不要,只要枭蛇鬼怪够了”。这所谓“枭蛇鬼怪”,就是又有“小鬼”、“害马”之称的许广平。而在1925年10月许广平所写的《风子是我的爱》中,有这样的爱的宣言:“即使风子有它自己的伟大,有它自己的地位,藐小的我既然蒙它殷殷握手,不自量也罢!不合法也罢!这都于我们不相干,于你们无关系,总之,风子是我的爱……”1927年10月,鲁迅与许广平在上海正式开始同居生活,在旧式婚姻的囚室里自我禁闭之后,他终于逃出来了。对于鲁迅和许广平说,这是他们生命中最有光彩的举动,鲁迅于1934年12月在送给许广平的《芥子园画谱》上所题的“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正是他们爱情生活的写照。

[名人爱情故事_感动世界的名人爱情故事]

关于勤劳的名人名言和名人故事 篇12

蜜蜂因夏天勤劳才能冬天食蜜 英国

勤学功深心似镜,苦练日久手出灵 -

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 唐·柳宗元

货美客来顾,店雅客来勤 -

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雷锋

一个从未有过交际的人,会把出于一般形式的礼貌而作的允诺当作殷勤的标志加以接受,当他感到失望时,他又会抱怨那是虚伪 席勒

勇敢,事情必成;勤劳,幸福必到 蒙古

矮脚母鸡勤生蛋,初出狸猫凶似虎 -

科学是为了那些勤奋好学的人,诗歌是为了那些知识渊博的人 约瑟夫·鲁

培育出一种小花要经过几十年的辛勤劳动 威·布莱克

一货有一主,货卖当令不违时,货底有千万,不如勤周转 -

千载一时的好机会对懒汉来说无足轻重,但勤勉者却会使最寻常的机会变成良机 欧洲

醴泉无源芝草无根人贵自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 -

笔勤能使手快,多练能使手巧 -

山花开处不知名,野水浇田细有声。经岁谁怜农父老,辛勤一半代牛耕 清·满保

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 -

成由勤俭破由奢 -

勤能补拙,省能补贫 -

欲求温饱,勤俭为要 -

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

慎而思之,勤而行之 唐·白居易

我在科学方面所作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而获得的 达尔文

科学是为了那些勤奋好学的人,诗歌是为了那些知识渊博的人 约瑟夫·鲁

我在科学方面所作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而获得的 达尔文

要使车子走得快,就得给轮子勤上油 美国

穿新鞋,走老路新旧 新来媳妇三日勤 -

万物土中生,全靠双手勤 -

辛勤劳动的人,双手是万物的父亲 维吾尔族

勤奋是世功之母 英国

谨慎的勤奋带来好运 英国

勤勉是好运之母 英国

一勤天下无难事 -

走遍天下爱勤 -

勤能补拙,俭可助廉 -

勤勉是幸运的右手,节俭是幸运的左手 英国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

能勤不能俭,到头没积攒;能俭不能勤,到头等于零 -

一根红线两枝花,勤劳节俭不分家 -

勤劳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日本

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

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

闲散如酸醋,会软化精神的钙质;勤奋像火炬,能燃起智慧的火焰 藏族

勤劳是穷人的财富,节俭是富人的智慧 英国

只有勤来没有俭,好比有针没有线 -

勤奋出天才,实践出真知 -

勤奋者废寝忘食,懒惰人总没有时间 日本

懒惰比勤劳理能消耗身休 -

懒汉一伸腰,勤汉走三遭 -

勤人过山易,懒人动指难 -

懒惰的人,吊死在苹果树下,勤劳的人,沙漠上可以种花 -

勤劳勤劳,衣暖食饱;懒惰懒民,日子难过 -

勤谨勤谨,衣食有准;懒惰懒惰,必定挨饿 -

不存在没有热情的智能,也不存在没有智能的热情,如果没有勤奋,也不存在热情与才能的结合 约瑟夫·伦米利

在热闹的宴席上不用打听哪位是主人。谁坐在最下手的位子上,伺候众人最勤,谁必定是主人 戴·休姆

勤攻吾之缺 三国·诸葛亮

货美客来顾,店雅客来勤 -

光阴有脚当珍惜,书田无税应勤耕 -

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朝鲜

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的悲哀 布莱克

勤勉的人,每周七个全天;懒惰的人,每周七个早晨 英国

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 威·霍格思

假如你有天赋,勤奋会使它变得更有价值;假如你没有天赋,勤奋可以弥补它的不足 乔·雷诺兹

天才是勤奋造就的 西塞罗

天才绝不应鄙视勤奋 史达尔夫人

如果没有勤奋,没有机遇,没有热情的提携者,人就是再有天才,也只能默然无闻 小普林尼

田多不勤没有谷,猪多不养没有肉 -

主雅客来勤 -

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富兰克林

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懒于天赋 约翰·塞尔登勤奋学习的故事

《悬梁刺股》

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读书,直至深夜。因为疲劳瞌睡,会不知不觉地打起盹来,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拴在屋梁上,一头系在自己的头发上。这样以来,如果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疼。另外,战国时的苏秦在游说秦国失败后,回到家里发愤学习,每当晚上读书读得疲倦打瞌睡时,他便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直至鲜血淋漓。他后来终于成为有名的政治家。这个成语形容人刻苦读书,坚韧不拔的精神。他后来终于成为儒学大师。

《燃糠自照》

在南朝时,有个齐人叫顾欢。他非常聪明,六、七岁时就能推算四时节气和六十甲子。邻居们都夸他,说他长大一定会有出息。

有一年秋天,稻谷熟了,爸爸让小顾欢去看稻田,还特意嘱咐他:“可别让麻雀把稻子给吃了。”小顾欢满口答应,还没等爸爸说完,就一溜烟跑了出去。他来到了稻田边,那金灿灿的稻子在阳光的照耀下,象一粒粒金豆子。在稻田上空有一群麻雀。小顾欢见麻雀叽叽喳喳怪好玩儿,突发奇想,坐在田埂边写起了《黄雀赋》。

晌午,爸爸来叫小顾欢回去吃饭,看见稻田里的稻子被麻雀吃掉了一大半,原先鼓鼓的谷粒,刹那间变成了空壳儿,稻杆东倒西歪的。爸爸火冒三丈,破口大骂:“你瞧瞧你,稻子都快给麻雀吃光了,你在干什么?”小顾欢战战兢兢地回答:“我……我在写《黄雀赋》呢!”“哦?《黄雀赋》?让我看看。”爸爸说。小顾欢用发抖的小手把写的文章递给爸爸。爸爸看了看,叹了口气,说:“可惜我们家穷,不能让你读书啊!” 顾家附近有个私塾,小顾欢白天常常跑去偷听。只见他拿着纸和笔,歪着小脑袋,仔细地听着,遇到精彩或重要之处就记下来。晚上,他就在家里复习。顾欢家里穷,买不起蜡烛,他就点燃稻糠、松枝照明。

顾欢就是这样勤奋好学,老了也是这样。朝廷要让他做官,他不肯,一直隐居在天台山。

这就是才子顾欢小时侯的《燃糠自照》的故事。

《凿壁借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囊萤映雪》

“囊萤映雪”这则成语的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车胤(yin)传》,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近代苏北名人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 篇13

一、名人与区域旅游发展的关系

名人旅游资源开发和区域旅游发展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名人资源其本身的价值可以影响区域旅游发展, 而区域的发展状况也影响了名人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和保护状况。

(一) 名人内涵影响区域旅游发展。

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来说, 名人旅游资源的竞争优势在于其深厚的内涵。名人旅游资源所具有的内涵是其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核心资源。一位名人旅游资源拥有的内涵越深, 所展现出来的谜团越多, 历史越神秘, 对游客的吸引力就越强, 就越值得开发, 其所产生的名人效应就越强, 当地就越能够“大做文章”, 旅游业发展也能更加快速, 那么对当地的社会经济产生的推动作用也越大[4]

(二) 名人遗存影响区域旅游发展。

名人旅游资源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展示其内涵, 这样的媒介可以是一座老房子、一座博物馆, 也可以是一条河、一面墙甚至是一幅画。名人旅游开发需要以实体的形式出现, 只有这样, 旅游者才能够通过这些实体来了解名人背后的价值, 才能满足游客猎奇的心理, 与游客的内心产生共鸣。一个好的名人景区开发也得看旅游资源的可整合程度。如果该旅游景区只是如上所述拥有一座老房子或是一面墙, 就难以开发成一个景区了, 只能称之为一个景点。而通常情况下, 一片区域里面如果只有一个景点, 那么这个景点就不会有生命, 很快就会被人忽视, 遭到破坏。这些实体的展现形式越多, 其能展示的内涵就越丰富, 越值得开发, 其所产生的经济文化价值就越大, 越有利于区域各方面的发展。

(三) 区域发展影响名人资源开发。

一个地区的名人旅游发展程度与该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程度是密切相关的, 其中最直接的是经济发展。一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代表着这个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准。如果人民的生活水准没有提高, 收入水平没有提升, 就没有经济能力发展名人旅游。所以一个地区的名人旅游发展到什么程度是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二是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对这个地区的民众有着极深邃的影响。一个地区所传承的文化底蕴越深厚, 则这个地区的人民文明程度越高, 就如孔子故里, 现在的曲阜依然保留了孔子的儒雅之风, 对于外来的旅游者持一种欢迎和包容的心态, 促进当地的旅游发展。三是对旅游业影响最广泛的是社会发展。很多时候一个地区即使有非常丰富且值得开发的旅游资源, 但是如果当地的居民思想没有进步, 社会的发展没有与时俱进, 就会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尤其对于名人旅游而言, 这些东西对民众是一些虚无的事物, 也不会给他们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 所以名人旅游发展更加依赖社会广泛的关注和支持[5]。

(四) 区域发展影响名人资源保护。

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 便拥有了发展旅游业的能力。但现实是许多地区在经济发展后其历史遗存也被破坏了。很多城市为了经济发展, 拓宽城市范围, 进行大面积修建新城、引进工业, 促进现代化发展。但同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很多古建筑、古城墙、名人遗迹都在城市发展中被遗忘、被强拆、被改头换貌。当人们再回首想要找到这些名人遗迹的时候, 只能看到写着XXX故居的碑刻。区域发展要求人们有意识地去保护名人资源, 发展名人旅游, 进而带动区域的发展。

二、近代苏北名人旅游发展的问题

(一) 争抢名人旅游资源。

名人故居作为珍贵的人文资源, 是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灵魂, 是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名人旅游资源所拥有的价值深远, 其能够延续历史文脉, 提高历史文化价值, 传播历史文化, 通过人文景观的欣赏, 增强旅游吸引力, 同时具有教育意义和纪念意义。名人旅游资源还可以带来社会经济发展, 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增加社会就业机会等等。正因为此, 于是就出现了“抢名人”旅游资源的现象, 如“扬州八怪”的扬州、泰州、南通之论。抢名人就是抢名人效应, 抢到这些名人资源, 就能够以此打造相应的旅游项目, 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但是很多地方拥有了名人旅游资源后却不能进行好的开发。

(二) 名人旅游产品单一。

目前, 苏北关于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的景区都大同小异, 基本以名人故居、博物馆和名人主题公园为主, 没有特别突出的景区。造成这样尴尬状况的原因, 一是关于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不够广泛, 导致在开发上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和创新不足等问题;二是名人旅游资源局限于某一些固定的物产上难以开发;三是进行创新开发的成本高, 风险也大, 投资商对投资回报有较高的要求。

(三) 旅游专用设施落后。

苏北地区经济较发达, 然而本该充分开发的名人旅游资源却因为旅游设施的限制无法生动地向游客展示, 其文化内涵得不到体现, 如展馆里的灯光、色彩, 活动的参与体验等。另外, 由于名人旅游资源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深远, 对于很多普通民众来说算是晦涩难懂的, 所以有很好的讲解可以帮助旅游者提高旅游的兴致, 增加见闻, 提高满意度, 提高旅客回头率, 有利于形成旅游品牌。但是在很多的名人故居和纪念馆里, 缺少义务导游员, 也缺乏先进设施设备来给游客讲解。所以很多旅游者就像走马观花一般“闲逛”了一圈, 最后也不知道自己看的是什么, 觉得很无趣。

(四) 名人效应利用率低。

各地名人旅游资源缺乏深度开发, 只是按照一般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缺乏文化内涵挖掘, 缺少文化创意开发, 旅游者体验不足, 这不仅浪费名人旅游资源, 也无法真正带动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 如南通的张謇博物馆及张謇故居。张謇及其有关的事物可挖掘的东西很多, 然而南通的旅游产品里很难体现张謇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旅游资源,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形成城市独有的旅游品牌[6]。

三、近代苏北名人旅游开发对策

基于对苏北地区名人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 并结合具体的案例, 关于发展苏北名人旅游提出以下策略。

(一) 合理利用名人资源。

名人旅游资源若利用开发得好, 可以传播历史文化、教育人民群众、增强旅游吸引力, 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更可以体现名人的纪念意义。各地在名人旅游开发过程中, 可以着重开发某一方面或领域, 然后与名人在其他区域的贡献相联系, 让人们能更全面地认识名人的一生及其精神。

(二) 丰富名人旅游产品。

名人旅游产品不仅要以故居、博物馆来展示, 还要在视觉和听觉上去感受, 更要让其亲身体验, 加深其印象, 引起游客的共鸣, 也可以通过印刷一些纸质资料、记录游客参与的音像制品等, 让游客把名人“带”回家。开展名人文化创意产品、增强游客参与体验, 丰富名人旅游产品。

(三) 完善旅游相关设施。

苏北地区名人旅游开发要逐渐完善旅游设施, 要配备电子讲解器和多媒体设施, 要注重名人形象标识的营造, 要让旅游者深层次地了解名人以提升其自身的精神世界。

(四) 充分利用名人效应。

名人效应带来的好处是不可估量的, 其可以打造成一个城市的名片, 让人们提到某个城市就想到某个人, 或提到某个人就想到某座城市。如南通的张謇、淮安的周恩来、泰州的梅兰芳、徐州的李可染等。苏北地区应选取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名人来进行旅游开发, 通过名人效应来拉动经济社会文化效益。

(五) 开发保护同时进行。

名人旅游是要通过一些载体来体现的, 比如老宅、旧书籍、书信等等, 我们在挖掘这些载体的时候也要保护好, 让其保存的时间尽可能长。可以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控制参观的人数;可以适当收取旅游者的参观费用。对于博物馆, 可以建立副馆来减轻主馆的压力;建立游客体验场所来分散主体建筑的客流量等等, 这些都是对名人旅游资源的保护, 同时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结语

开发名人旅游资源可以将有形资源如故居故里等和无形资源如故事传说等结合将当地的和外地的同一名人旅游资源相整合, 避免重复, 各地可以各自着重开发某一方面, 然后再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在开发名人旅游资源上, 不仅要重视资源本身的特色, 还要考虑其对游客的吸引力, 要结合游客的需求来开发。

参考文献

[1] .王彩琴.河南名人文化与旅游开发[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80~82

[2] .秦春林, 谢雨萍.对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的探讨———以李宗仁故居为例[J].商场现代化, 2007, 9:32~35

[3] .杨海红.名人故里旅游开发的策略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3, 4:16~17

[4] .宿爱云.常州名人故居保护开发的意义及对策[J].商业经济, 2010, 11:107~108

[5] .王辉, 陈光.刍议名人效应对旅游地开发的影响、问题及思考[J].商业研究, 2007, 1:172~174

上一篇:鲁迅铸剑读后感下一篇:2023天津大学博士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