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指导材料

2024-10-07

听课指导材料(共8篇)

听课指导材料 篇1

小学预约听课通知听课评估指导工作方案

一、思想认识

通过听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探索特色的教学模式,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组织体验教学,旨在感受教学工作力度,转变工作作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二、预约听课、通知听课的安排

1.预约听课、通知听课的运行方式

预约听课为事先与上课教师进行预约,以利于上课教师充分准备,每组配备一名组长,组长统筹小组活动,由相关行政或教研组长带领1-2两位中青年教师参加听课,并进行评议,既促进相关行政或教研组长听、评课的水准,又提高参与听课的中青年教师的听、评课的能力。每组按要求每周至少听一节课。

通知听课为在听评课的.过程中发现教师存在很大问题,由校长室会同教导处发通知,通知该教师去听相关有经验教师的课(校内、校外的均可),并做详细听评课记录和基于本人近阶段教学内容不少于1200字的自我教学反思总结(手写稿)。

2.组成若干小组,各小组分配如下(有☆者为组长):

语文分两组:语文一组:☆z,语文二组:☆zz,语文三组:☆zz。

数学分两组:数学一组:☆zz,数学二组z。

英语组:☆zz

三、操作办法:

1.每组要有计划安排听课对象,扩大预约听课的听课面。

2.听课者要认真填写听课笔记,然后与被听课者进行交流,及时将情况反馈给被听课者。特别是相关行政或教研组长带领1-2两名中青年教师参加听课,指导参与听课的中青年教师的听、评课。

3.对实行阶段中出现教学很大问题的,在发通知听课前与其交流谈话,促进其提升,视效果后再决定发通知听课。

4.行政会集中反馈,反馈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共性优缺点,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下一阶段本学科教学要提出指导意见。

5.分学科由相关行政与学科组教师进行交流,促进教师们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质量。

听课指导材料 篇2

关键词:材料力学,教学效果,学习兴趣

材料力学是土木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课, 学科特点是理论性质较强, 教学中推导较多, 工程应用较为广泛, 材料力学课程是从基础课程向专业课程过渡的重要课程。虽然课程体系完善, 但由于内容繁杂、公式较多、概念抽象, 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 严重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如何提高材料力学课堂学生听课兴趣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材料力学教师也一直都在探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大都从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变、与后续课程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忽略了学生是否接受这一因素。因此本文从提高学生听课兴趣入手, 研究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大学生听课兴趣缺失的原因

高校学生对上课缺乏兴趣的原因很多, 例如所学专业与理想不符、学习目标模糊、基础知识欠缺、自控能力差、课程内容枯燥、教学环境差、反感教师等。有研究者调查发现, 不感兴趣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下:发呆、看考研及考证资料、聊天、睡觉、看小说杂志、吃东西、听音乐、看手机等。

针对上述学生的种种消极行为, 一般可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入手。学生可以从自身出发, 提高学习质量;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了解, 改善教学行为;学校要发挥基础作用。本文选择从教师的角度出发, 探讨如何提高学生上课兴趣。

二、提高材料力学课堂兴趣的措施

1. 消除学生对材料力学的恐惧。

随机挑选学生沟通, 发现学生对这门课存在恐惧心理, 因为很多学生高中就害怕力学, 高年级的学长也会传播下来不利信息, 因此在上材料力学的第一节课, 就要做好消除恐惧的准备。

上第一节课, 我首先要问一个问题:大家觉得英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高等数学等考90分以上甚至满分的难度有多大?很多人回答很难, 花费大量精力也不一定能成功。然后我会把以前材料力学考90分以上的学生名单给他们, 证明材料力学相对那些课程还是较简单的。留给学生第一印象是不难。

然后我会结合绪论讲解中外历史上的典型工程, 比如金字塔、赵州桥、安澜竹索桥等是如何利用了材料力学。结合材料力学中的著名人物, 讲解他们的研究, 甚至生活逸事, 比如达·芬奇最早利用实验方法测材料强度、欧拉28岁一眼失明但仍取得很大的力学成就。

为了让学生有亲近感, 还可以讲一下现当代工程实例及人物。加拿大魁北克大桥坍塌是由于压杆失稳, 宁波轨道交通垮塌可能就是由于贝雷梁局部失稳导致。钱令希先生设计的鲇鱼湾输油栈桥, 充分说明工程设计中避免应力集中的重要性。介绍武际可先生的《拉家常·说力学》, 说明力学和生活密切相关。引导学生参加力学竞赛, 例如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 就是把生活中的现象用力学知识抽象成力学模型, 再用数学模型求解。

还可以经常给学生讲一下设计、施工等工程实际中的一些案例, 讨论案例背后的力学解释, 以及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力学知识, 使得学生对工程结构的设计、施工有一定的认识。还有强调工程事故往往是由于忽视力学规律、粗心大意、缺乏经验等造成的, 让学生学知识前, 先建立起来责任意识。还会结合时事新闻, 引导学生去了解我们国家在国外的工程建设情况, 让学生认识到学土木也是可以出国的。

2. 利用好课余时间。

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已有较成熟的方法, 本文主要探讨课余时间的利用。一是课前预习, 把学生分组, 每组学生要在一学期内准备1~2次的课前预习汇报, 比如讲到圣维南原理的时候, 让学生准备圣维南的生平、成就等。二是作业的布置, 主要是占用课余时间, 材料力学有作业的是10章内容, 每个学生完成100道作业即可, 可以按自己情况选择章节, 为了避免抄袭, 可以把题目中涉及到数值的地方跟学号的后两位联系起来。三是要布置一个大作业, 可以是科技论文, 也可以是试验报告, 让学生熟悉科技论文的写作。

3. 引入其他课程。

把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放在一块儿进行比较, 使学生明白他们各自的特点, 研究对象的不同以及带来的研究方法的不同等。把计算机程序语言和材料力学结合起来, 让学生使用计算机程序语言编写截面几何特性的计算程序等。把有限元知识引入材料力学的计算, 例如可以使用有限元软件演示梁弯曲的截面应力, 介绍材料力学的软件, 例如MDSolids、材料力学求解器等, 当然也可以介绍一下常用的商用有限元软件, 不要介绍有限元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只需他们会操作软件, 能够建立一些模型即可。由于我所带班级是道桥专业, 我给他们介绍的是设计中常用的Midas civil软件, 以及研究中常用的ANSYS软件。还有就是把外语学习带入课程, 我要求大作业如果是科技论文, 是要有英文题目、摘要的;每个专业名词都会配上英文等外文翻译;我把材料力学的英文经典教材作为一个课程参考教材, 学生可以选做上面的题目抵消课后作业。

4. 适当奖励。

对学生要实施一定的激励、奖励措施, 对他们的努力给予一定的认可和鼓励。要在课堂适当地表扬学生的进步, 并鼓励学生的特长。例如, 有些学生写字漂亮, 我会有意识让他们上讲台做题, 展示他们的作业等;有学生热衷钻研计算机知识, 我会跟他们沟通能不能把材料力学的东西用计算机表现出来等。

具体的奖励可以实行积分制, 例如大作业交得早并且通过, 可以积分;能够建立结构模型, 可以积分;参与老师项目, 可以积分;编写出程序, 可以积分;所积分数可以当作平时成绩, 也可以抵消课后作业, 也可以抵消出勤率等。

三、效果

通过对比使用以上措施前的2012级和使用后的2013级的两届两个班的学生, 有如下效果:首先学生觉得材料力学也不是那么面目可憎, 好像还有点趣味, 出勤率明显提高, 实施后仅有个别学生因病假缺勤。其次课堂气氛变化了, 原来学生参与讨论很少, 被动听课, 讲完课没有学生咨询;现在学生会主动参与讨论, 提问题, 课后经常问问题。还有就是作业质量有提升, 由于每个同学的作业和学号相关, 抄袭现象减少;好多同学对大作业很感兴趣, 例如有学生就做了硬纸卷成的柱子, 测量其承载力的试验;科技论文交上来的内容丰富多彩, 比如有应力集中在生活中的利用与避免、低碳钢刻槽后为什么是脆断等, 还有学生准备在科技期刊上发表文章。通过计算机语言、有限元软件的引入, 有学生用Excel编写了截面的几何特性的计算程序;有学生反映材料力学求解器等对应力圆的理解很有帮助;有学生用商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桥梁模型, 并计算了内力、变形等, 还能参与到学院老师的一些科研、生产项目里面。外语的引入课程使得学生认识到外语就是一门工具课, 有个学生把外文教材的专有名词进行了汉英互译, 还整理了外文课后作业。最后是学生成绩, 对比了两届的期中成绩, 无论是及格率还是题目的正确率都有大幅提高。

四、结语

教师环节是提高学生听课兴趣的重要一环, 本文从教师角度出发, 通过消除学生恐惧心理, 利用好课余时间, 引入与材料力学相关的课程, 适当激励等措施, 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学生听课兴趣提高, 课堂氛围改善, 学生积极主动性提高, 提高了动手能力和专业素养, 提高了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孙立红, 吴云鹏, 刘宝良.深化材料力学教学改革提升学生专业素养[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25 (3) :54-55.

[2]张洪霞.“材料力学”教学与考试改革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25 (9) :75-76.

[3]卢会芳, 贺东青.土木工程专业材料力学教学与后续课程衔接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5 (19) :234-234, 235.

[4]张宁, 殷妍, 张磊.提高大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研究与实践[J].才智, 2011, 11 (7) :164.

[5]程辰.大学生课堂消极行为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3.

[6]宁民霞, 邹彩凤, 闫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材料力学》的兴趣[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7) :239.

[7]闫冰洁.案例教学在材料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2 (7) :256-257.

[8]李颖.材料力学教学中的一些生活和工程实例[J].力学与实践, 2005, (27) :79-80.

[9]陈茹仪, 孙洪军.“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与改革[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7, 9 (3) :133-134.

“沉香”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篇3

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发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写作提示】这则寓言性材料,立意有三个角度:

第一,从青年的角度看,寓言的主人公“青年”,将“沉香”当“木炭”,表现出“没有自信”、“不能坚持既定的信念”、“处事浮躁”、“急功近利”等缺点,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立意点。

第二,从“沉香”的角度看,“沉香”比喻有才能的人,有才能的人不可一味地等待别人去“发现”,要有“毛遂自荐”的精神,勤于“积才”,还要善于“亮才”,如此,才可以避免被埋没的厄运。

第三,从现实的角度看,“沉香”沦为“木炭”,“千里马”沦为“驽马”,其实是一种严重的社会现实,就此呼唤建立良性“选才”、“用才”机制,为“人才”的成长创造优越的社会条件。

【误区提醒】注意避免以下几个误区:

第一,审题偏颇。如写“心底无私天地宽”、“不畏浮云遮望眼”、“严以责己,宽以待人”等。

第二,照搬或拉长材料。不会“首段破题”,而是将材料照搬上去当开头;有意将材料拉长到500多字,然后议论一番,致使文体不清。

第三,以叙代议。写议论文,简单地引入两个事例,不对事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不能指出引述事件的本质特性和意义(或危害)等,用“叙事”代替“说理”,或议论蜻蜓点水,思想浮浅。

【例文点评】

例1. 坚持,铸就辉煌

太康一高理科1班 李肖伟

明代贤哲,胡居仁有一联曰:“贵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于一日曝十日寒”。其中真谛流溢于词间:成事贵在坚持!

坚持,是坚强的力量。坚持的力量源于信念与意志,正是对目标的坚持,方有默默迈过足下无尽路途的动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坚持的硕果。

坚持,是坚韧的意志。苏轼曾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依靠自己的坚持,这位东坡居士铸成了那个时代的神话。从年少时“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到晚年“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背后的博学强识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之功,终了的豁达乐观是对生命价值的坚持之效。凭借这股坚持的力量,跻身于唐宋八大家之列;任凭这股坚持的力量,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坚持,是超凡的自信。青莲居士酒入豪肠,歌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因为自信,所以坚持,自信力使铁杵磨砺成绣花针,坚持寒窗苦读数载,终于使李白从顽劣成性的孩童嬗变成“海上钓鳌客”。陈涉的坚持,源自“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自信,这种自信使这个“瓮牖绳枢之子”动摇了大秦王朝的根基,在万古流传的史册中,留下了浓浓的墨香。

坚持,是强劲的驱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重复单调的攀登动作会使人乏味,却在不断地接近峰顶。”坚持是成功的驱动力,它能使释迦牟尼,为了参悟佛法而面壁十年;它能使愚公家族,为了移山代代挑土担石;它能使晋之董狐笔、齐之太史简,为了历史真相浸染鲜血。

正是缺少了这份精神坚持,那个寻宝的年青人才与稀世珍宝擦肩而过;正是丢弃了生活信仰的坚持,骆驼祥子才从一个血性方刚的青年堕落为无耻的社会渣滓。

请以自信作基石,以意志为框架,以理想为目标,坚持你所坚持,世界必如你所期待。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后记

【技法借鉴】

1.切合题意。准确地把握了寓言故事的核心思想,从“坚持”与“成功”的关系间立意,提出“成事贵在坚持”的观点,切合题意。

2.结构严谨。开篇破题之后,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围绕中心设置“坚持,是坚强的力量”、“坚持,是坚韧的意志”、“坚持,是超凡的自信”、“坚持,是强劲的驱动力”四个分论点,将发散的思维,用整齐的结构形式统一起来,论述深刻,结构严整。

3.思想深邃。名言警句、文史典故,俯拾皆是,表现出开阔的视野,深厚的积淀,非凡的才识,深邃的思想。

例2. 没有伯乐的“千里马”(节选)

太康一高理科20班张炯辉

人们都相信伯乐能发现“千里马”,可是,没有伯乐的“千里马”是怎样的呢?

拥有满腹才学,一腔热血的蒲松龄屡试不第,在无奈和失望之中埋头著述《聊斋志异》,在当时却因被视为“怪异”而束之高阁。他的学问在那个时代天下才子无人能及,可是,正是缺乏“伯乐”导致这位少年英才直到老年也没有被人认可。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年轻人将自己跋山涉水苦苦寻找的“沉香”当做普通的木头烧成木炭卖了。人们自然会哂笑这个年轻人没有独具慧眼的能力,可是谁又为那些“沉香”想过呢?它们在燃烧时发出凄厉的哭泣,是的,“他们”在哭,哭自己没有遇上“伯乐”而被摆放在厅堂之中,哭自己还没有散发自己的香味就这样被人遗弃。

古往今来,又能多少人和这“沉香”在共同流泪呢?他们勤奋努力,希望用自己所学建功立业,他们“醉里挑灯看剑”,却被无情地“闲停云枫断桥处”;他们“臣心一片磁针石”,却最终只能“零丁洋里叹零丁”不是他们才学不够,只叹虽是“千里马”,“伯乐”却难求。

才高八斗之人,未必得志于天下,而施之于天下;精明能干之人,未必取信于权者,而用之于社会。……古有文王得姜太公而建立周朝,刘备得诸葛亮而三分天下,今有毛泽东得周恩来而创立新中国,吴宗宪发现周杰伦而引领中国乐坛。可是,也有被项羽弃置的“亚父”范增,被秦始皇冷落的英雄蒙恬。他们的能力足以移山河,定乾坤,足以使他们的主公成为一代圣贤王者,可是,项羽不是伯乐,秦始皇最后也走向偏信偏听,他们的错误固然造成了应有的失败,可是,想想范增和蒙恬,一代英豪,不被重用的失落,只落得抱恨而终。

…… ……

没有伯乐,千里马奔跑于荒野,到哪里寻找自己的归宿……

【技法借鉴】

1.切合题意。考生有感于“沉香”的不幸命运,联系到社会生活中的埋没人才的残酷现实,由此呼唤“伯乐”的现世,切合题意。

2.材料丰富。行文之中涉及姜太公、秦始皇、蒙恬、项羽、范增、刘备、诸葛亮、辛弃疾、毛泽东、周杰伦等十多位古今人物的故事以及相关名言、诗句,丰富材料的同时,带来文章的厚重感和深沉的天下意识。

3.情感真挚。写议论文而能融入对世相人生的思考和情感,用情感化的语言进行真切表达,实属难能可贵。

例3. 坚持中绽放高贵

太康一高文科1班 王 晶

在高峻的山崖处,一粒百合种子被风儿吹着,从遥远的地方落在此地。这儿真荒凉呀,只有一些无名的杂草生长,时不时会刮来一阵冷风,草儿都被吹弯了腰呢,柔弱美丽的百合花能在这里成长吗?土壤疑惑着。

小百合种子可没想这么多,她努力地扭动着身子,让泥土把自己藏起来。她要钻在土壤里深一些,免得风儿把她刮起来,就这样,小百合种子慢慢地发芽了,噢,终于可以打量周围的景色了,她心里很快乐。

她慢慢地探出头来,身边的小草零稀地分散着,歪着身子,斜躺在一边,懒洋洋,一副无精打彩的样子。小百合好奇地问:“你们生病了吗?春天到了呀,为什么不快乐呢?”

一棵小草瞥她一眼,说:“你是新来的杂草吧,这里没有春天的温暖,生活没什么希望。”“不,我是一株百合,我要绽放,让这里美丽繁华。”小百合坚定地说。

小草纷纷轻笑起来,是的,小草们不相信,不相信百合花。

风依旧吹着,山顶的太阳依旧软绵绵的,小百合感觉有点冷。是啊,这里没有百合花齐放的繁华,没有温暖怡人的气候。可是,作为一朵花儿,有什么能够阻挡她去绽放生命的绚烂呢?是的,她决心要开花。

小百合努力地撑着腰杆,风沙袭来时,她用叶子遮挡而不倒下;雨雪来临时,她昂起头来迎接滋润身体;狂风吹打时,她把根深深插入地下不被刮走;小草儿讥笑她时,她却一心地向上长高长壮。是的,小百合经历了一年多的风刮雨打,长成大百合啦!

又是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醒了,呀!她长了好几个花骨朵呢。她欣喜极了,花叶上,晶莹的露珠在流动,滋润着新生的希冀,抚慰了长久以来的坚持之心。

她不动声色地呵护着花骨朵,日复一日地看着她们成熟。看着它们日渐丰盈,在一个美丽的午后,所有的草儿惊讶着睁圆了眼睛,看到花瓣轻轻地舒展开来,那么洁白,那么高贵,是他们一生不曾见过的风景。

百合花开了。

请原谅百合在小草中的固执。

请理解百合在逆境中的坚持。

【技法借鉴】

第一,切合题意。由青年没有坚持自己的信念,轻易放弃,将“沉香”变“木炭”入手,表现“坚持方能成功”的主题,切合题意。

第二,文体创新。以百合花为主角,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引入对话、心理描写,编写生动感人的故事,文体有创新。

第三,描写细致。采用故事的方式写作文,围绕“坚持”这个中心,将主要精力放在对百合花成长经历的描写上,特别是大量拟人化的动态词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课外阅读指导课听课心得体会2 篇4

高新区(新市区)小学语文“十二五”课外阅读指导课既评优课大赛

冶春蕾

3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高新区(新市区)小学语文“十二五”课外阅读指导课既评优课大赛》的研讨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聆听了王暁露老师、丁丽老师、田乔丽等五位老师不同风格的课外阅读指导课。通过这五节课的学习,使我感受到了课外阅读课的精彩纷呈,也使我认识到在教学课外阅读指导课时的方法不同,学生学法也各不相同。

通过这次听课,我个人认为课外阅读课最核心的目标是激发学生课外的读书兴趣。通过课外阅读指导课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课外阅读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激发学生主动地、积极地阅读课外书的兴趣。课外阅课不一定要学生在课堂上有过于精彩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课外阅读指导课使学生产生“我要读”、“我想读”的想法。51中学的王暁露老师向学生介绍的是童话《月光下的肚肚狼》,这本书真正的主角是肚肚狼和仓鼠玉硕先生。王老师在处理教学环节时却是峰回路转,布满悬疑。一开始王老师以书中主人公来引入展开教学,同时板书简笔画。王老师通过介绍肚肚狼和仓鼠玉硕先生在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小事,让学生续编结果,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接着王老师又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故事还没有结束,王老师的介绍戛然而止。王老师告诉学生精彩的故事都在这本书里。大家阅读后就会知道了。王老师的教学设计一步接着一步,步步引人入胜,总是能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这正如名家所说:“什么样的戏剧最扣人心弦,不是高潮那一瞬,而是高潮前的那一瞬。”因为这样留给了学生很多想象的空间,使学生都想迫切地读这本书。

三十五小的丁丽老师和36小的田乔丽老师讲授的都是《儿童诗》,这两位老师在授课中指导学生诵读方法到位,从读、说、悟、写这几个方面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当学生掌握了这个方法后,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读书带着问题读,带着目标读,会读,也能读懂。这两位老师在课堂上把大部分时间放手留给学生,交待学习方法后,让学生多读、多说、多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真是学生受益颇多的一节高效课,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兴趣。

通过这次听课我明白了课外阅读课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好书的推荐课,由教师将一本书的精彩情节串连起来引导学生去思考,激发学生想知道故事情节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此书产生极大地阅读兴趣。××学校的×老师就是采用的这样的课型,她向学生推荐的作品是《佐贺的超级阿嬷》。《佐贺的超级阿嬷》是日本喜剧艺人岛田洋七回忆童年生活的自传体小说。老师在介绍这本书时,先介绍了作者以及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重点介绍了这本书在日本以及全世界上的巨大影响力和这本书所获得的各项殊荣。我觉得这也是本节课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眼球的地方之一。好书人人想读。然后老师 在课堂上带着学生去阅读书中的精彩片断,以引起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让学生明确读书从哪些内容、哪些方面进行积累,例如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等等。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模式更适用于高年级。

听课材料 篇5

三年级数学 郑宝生

时间:2012年2月15日

教学内容: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材第6—7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体会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过程,掌握算法。

2、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算法,使学生在计算知识的学习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重点: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并理解算理。

教学方法:探索法,迁移法

教具准备:

课件、教材第6页的例题图。

教学进程:

一、教学例11、出示例1

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平均每只猴能采到几个桃?

2、根据学生回答,列式: 6÷3=0÷3=

6÷3得几?0÷3呢?你是怎么想的?(树上一个桃也没有,平均每只猴采桃的个数是0,所以0÷3=03、计算0÷20÷40÷70÷50÷34 „„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0除以任何数都得0)

二、教学例2(商中间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出示例2

平均每天产鸡蛋多少千克?

题目中告诉了我们那些条件?要求问题怎么列

式?

板书306÷3

商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出的。谁会列?

讲解竖式的一般写法,强调商中0的对齐数位。

三、商中间有0的除法

试一试先估计商比100小还是比100大,再计算。306÷3

(1)估计完后,先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然后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竖式的写法,一人板演。

(2)全班交流

(3)独立完成另一题

312÷3一人板演

四、试一试。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说自己的做法,师生一起评议。

五、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2完成在书上。

2、第3题,先找出错在那里,再改正。

修改后同桌互对。

3、第5题(强调:从8时到12时经过4小时)

五、质疑小结。

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提出疑问。

庐山的云雾

三年级语文王小录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教学进程:

一、检查复习

听写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朗读引背。

第一句:“秀丽”是什么意思?(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用“秀丽”说一句话。齐读这句,突出“十分秀丽”。

第二句:“尤其”是什么意思?(“特别”。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庐山的云雾特别在哪里?(引导读书,找出“变幻无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词的意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句。

第三、四句: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云多)启发想象: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漂浮的是云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驾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上指导朗读,体会这种情境。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引导背诵。

三、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2、齐读中心句,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哪个特点来写的。(板书:千姿百态)

3、轻声读文,联系情境,说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哪些语句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

4、再读课文,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体地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的。(打比方)

5、齐读第一句,引读分述部分:(感悟总述和分述的关系,体会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千姿百态”的)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7、联系语境说说“笼罩”、“缠绕”、“弥漫”的意思;练习用“千姿百态”造句。

8、小结:这一段围绕中心句,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

9、讨论学法: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请总分关系——感受云雾现象——练习背诵课文(以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四、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五、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布置作业:

仿照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景物。

板书设计:

千姿百态

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听课反思汇报材料 篇6

间活动的初探

摘要:本文以小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行动展演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小学生参加体育大课间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做好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各项实验工作,力求让体育大课间活动在方法、内容、模式等方面有所创新,应用范围有所突破,使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模式与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结合点,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增强,自我锻炼能力提高,锻炼习惯养成,体质明显进步,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关键词: 大课间活动;活动模式; 身心和谐发展; 校本课程

一、前言

随着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实践的发展,许多学校的课间体育活动还仅限于学生做操,并且多年来同做一套广播体操或健美操等,其内容单

一、乏味,形式机械、呆板,学生早已厌倦,不仅体育锻炼的效益低下,而且还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大课间体育活动与课间操相比,活动时间长、内容多而丰富、组织形式多样化,练习强度适宜,能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如:学生的大课间活动在轻松和谐的音乐中活动,可以有效地调整学生的身心疲劳,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陶冶学生的情操,振奋学生的精神,加深师生、同学之间的友谊,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给学生创造多彩的锻炼天地。所以说“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课外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保证。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必然产物,它将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⑴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构建了体育与健康的大课程体系,丰富了体育课程理论,拓展了学习体育的空间,增加了学生体育活动总量,通过大课间的活动,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运动能力;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⑵相比于广播操,大课间活动更能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课间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灵活的组织形态受到了

学生普遍的欢迎,也满足了学生活动的需要,重视学生个体的互动作用,把学生从被动状态下解放出来,使其以完全主动的状态投入到大课间中去。在乐中求学,学中健体,扭转了学生被动学,违心练的局面。

⑶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练习、自我锻炼的能力。体育大课间以其灵活性,自主性特点深受学生喜爱,满足了学生对运动的需求,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兴趣爱好等,选择运动项目。在教师的引导下,努力提高技术技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实现了活动课程化;锻炼形式群体化;组织管理网络化;使每个学生在体育方面都有全面自由的发展空间。

⑷大课间体育活动做到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做到德育为先。增强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在活动中学生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符合自身条件,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的项目,作为稳定的锻炼内容,深化练习,日积月累,形成特长,逐步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了学生终身锻炼的观念和习惯。

⑸促进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很多教师教学论文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获奖,4位体育教师参加市、区级体育优课比赛均获一等奖。学校参加市、区校园集体舞比赛分别获得市特等奖和区第一名的好成绩。

⑹大课间活动是开展素质教育贯彻新课标的重要体现,也是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有效途径,为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为归宿,拓展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空间,活动时间一般都在30到40分钟,从而实现增强学生体质及身心和谐发展。

⑺阻碍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浪费在无用环节的时间太多,真正锻炼的时间太少。其次是受场地、设施等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学生无法正常参与大课间活动。

⑻组织管理的不严密、活动的内容,练习的手段和组织形式单

一、领导、老师的不重视以及没有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等因素成为影响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杨贵仁.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在全国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现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教育出版社

[2] 基础教育热点:政策与行动.教育管理干部研修资料.基教,2007.3

[3] 体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一、摘要: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仪式于2006年12月23日在京举行。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这次全国“阳光体育运动”明确提出三句话:“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还将体育课、体育活动课、课间操(包括大课间活动)和眼保健操列入课表,并且要求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削减、挤占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通过实施“大课间活动”,可以明显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心理健康,表现出乐于与人合作,关心他人与集体,并能将这种良好的思想转移到日常学习与生活中。

二、关键词:大课间小运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

三、前言

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素质教育要求学校的体育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开展切实有效的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而大课间活动是基于广播操发展起来的,其丰富多彩的内容,活泼自由的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它不仅发展学生的体育,增强学生心理健康,还能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团结协作、关心集体等忧良品质。

1、大课间体育活动要为终身体育服务

好的大课间活动可以影响到人的一生,其动听的音乐,优美大方的动作,吸引人的游戏,不但使人身体得到锻炼,还可以使人思想上健康向上。我们在编排大课间活动操时,不但要考虑动作的规律和锻炼价值,还要考虑整套操所表达的思想意义,爱生活、爱学习、爱运动、爱学校、爱祖国,要做到催人向上,积极进取。

2、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体艺是不分家的,通过大课间活动配以节奏明快、富于律动的音乐,使此项活动更有艺术性,更吸引人去共同参与,学生边做操边欣赏音乐,心情轻松愉快,动作不拘一格,感觉是一种享受,既能强身健体,又能陶冶情操。

3、大课间体育活动使领导、教师观念发生转变

领导与教师转变了观念,认识到体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极大地激发了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增强了科研意识,提高了科研素质。从学生来看,参加课间体育锻炼的自觉性、积极性、锻炼质量与效果都大大提高了。如今大课间活动,老师参与进来了,改变了过去只是一遍一遍走过场,像领导视察似的情景,如今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操、一起玩耍,成为了好朋友。大课间,让师生走得更近,老师和学生一起活动,多了平等交往,老师得到了锻炼,学生也得到了放松。

4、“大课间、小运动”的活动空间还需拓展

毕竟全校师生,在室外统一时间、有限空间内开展不同的体育活动项目,是一项严密而复杂的管理工作。除了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外,提供相对开阔的活动空间显得尤为重要。拥挤的环境容易产生烦躁、焦虑、拥挤等不安全的因素,因此,根据现有的场地条件,我们还有拓展的空间,学校还要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更大的支持。

5、“大课间、小运动”的课程资源开发还需不断地与时俱进,在“老底子”游戏的基础上,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发适合的游戏资源,并与校本培训相结合,通过专家的引领,以课题为载体,促进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提升

6、大课间活动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大课间活动的分小组练习,分小组比赛过程中,小组学生互相支持、合作愉快。在小组比赛时,学生表现相互关心互相提醒。在班级比赛,好多同学又表现关心班级、关心学校的一面,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对手,关心他人,比赛第二,友谊第一。通过自编教学与练习,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和关心和度都得到提高,这种精神也往往迁移到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协调配合意识与能力,增强了情感的体验与

七、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

1、《体育教学》国内统一刊号:CN11—3145/GB2004年第6期第5题

2、《中国学校体育》国内统一刊号:CN11—2999/G83、《21世纪体育教学网》http:∥

4、曲宗湖、杨文轩、《课余体育新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5、《中国学校体育》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会实践2004年平3期、6期,2005年2期

6、杨贵仁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在全国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现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15日

7、许舒翔《广东省教育厅在全国“落实中小学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现场研讨会上的发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15日

8、闫海涛《辽宁省鞍山市教育局在全国“落实中小学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现场研讨会上的发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15日

实践证明,在广义的体育课程体系中,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失为一种解决学生锻炼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好手段。因为,大课间体育活动正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鼓励各个学校挖掘区域资源,结合学校特色,遵循课程特点所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它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以学生兴趣爱好

为出发点,以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为归宿,拓展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空间,活动时间一般都在30~40分钟,为实现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从而实现体能的增强及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会出现与之相适应的课程理论,由于社会是不断前进的,所以课程理论的发展也应该有一定的前瞻性。从我国现阶段的历史现状和实际情况看,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兴起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应该说是历史的必然,它不仅是学校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双主育人的阵地,还是增强学生体质,对学生进行身、心、群教育的良好手段,同时,也丰富了学校体育课程理论。可以说,大课问体育活动是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的历史产物,作为学校体育课程的一部分,不论现在和将来,它都会永葆“青春”的活力,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2007—02中国学椒传育4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学校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因为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指导意见 篇7

1“十一五”墙体材料革新取得显著成效

1.1 城市城区“禁实”任务基本完成

截至2010年底, 全国600多个城市已基本实现城市 (城区) 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以下简称“禁实”) 。部分地区在完成城市“禁实”的基础上, 开始向县城推进, 已有16省 (区、市) 的487个县城实现“禁实”。部分地区已经开展禁止生产和限制使用粘土制品 (以下简称“禁粘”) 工作。

1.2 新型墙体材料快速发展

2010年全国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已占墙体材料总量的55%, 比2005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以新型墙体材料为主的生产和应用格局基本形成。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新建节能建筑累计面积48亿m2, 比“十五”末增加3倍多。新型墙体材料年产能6000万块标砖以上的企业达到5 000多家, 比“十五”末增加50%以上, 改变了传统墙体材料企业以砖瓦窑为主小而散的局面。

1.3 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新型墙体材料装备产业得到壮大, 全国年产值过亿的新型墙体材料装备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30多家。新型墙体材料的产品质量和应用水平明显提高, 呈现出系列化、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和应用, 满足了城乡建设对墙体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成套技术装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已出口到80多个国家。

1.4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企业技术改造、建筑应用, 共实现节约标准煤约2 500万t, 减少CO2排放约5500万t, 减少SO2排放约50万t。全国共关停粘土砖瓦企业1.4万家, 淘汰落后产能1 000多亿块普通砖。

1.5 利废节地效果突出

新型墙体材料发展消纳煤矸石、粉煤灰、尾矿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约15亿t, 减少毁田烧砖、堆存占地、关停企业腾退、淘汰粘土砖产能, 合计节约耕地300多万亩, 为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作出了积极贡献。

“十一五”期间墙体材料革新工作虽然取得显著成效, 但实心粘土砖在城镇和农村居民建房中仍有较大市场;新型墙体材料品质需进一步提高;墙体材料革新推进能力有待加强。随着“十二五”时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 大宗固体废弃物产生和堆存占用大量土地, 污染环境的问题仍相当严重。同时随着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居住水平的不断提高, 迫切需要大量品质优良的新型墙体材料, 满足绿色节能建筑发展的需求, 墙体材料革新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

2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2.1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以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重心, 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 以服务建筑、保护耕地、资源综合利用为目标, 强化政策调控, 发挥市场导向, 深入推进“城市限粘、县城禁实”工作, 大力发展节能、节地、利废的新型墙体材料,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2.2 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加强部门协调配合, 完善法规政策, 依法推进;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新型墙体材料的市场需求。

坚持因地制宜与区域特色相结合。统筹兼顾各地资源状况、气候条件以及建筑结构等因素, 积极发展适合当地实际的新型墙体材料;综合考虑区域经济水平、文化风俗, 打造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

坚持技术创新与节能环保相结合。加强共性和关键性技术的研发, 引进、吸收、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促进先进装备生产的国产化;适应建筑使用功能和绿色节能建筑的新要求, 不断提升新型墙体材料节能环保等性能。

2.3 发展目标

到2015年, 全国30%以上的城市实现“限粘”、50%以上县城实现“禁实”;全国实心粘土砖产量控制在3 000亿块标准砖 (折合) 以下, 新型墙体材料产量所占比重达65%以上, 建筑应用比例达75%以上;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生产能耗下降20%;新型墙体材料技术装备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3“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重点工作

3.1 深入推进“禁实”工作

在巩固城市城区“禁实”成果基础上, 向广度和深度推进。新型墙体材料能够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地区开展城市城区限制使用粘土制品 (以下简称:“限粘”) 工作, 限制使用粘土成分在20%以上的墙体材料, 分批发布“限粘”城市名单;推动县城“禁实”, 分批发布“禁实”县城名单, 确保2015年全国半数以上县城实现“禁实”目标;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禁粘”, 有序推进乡镇、农村“禁实”工作。

3.2 加快新型墙体材料发展步伐

鼓励新型墙体材料向轻质化、高强化、复合化发展, 重点推进节能保温、高强防火、利废环保的多功能复合一体化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应用。大力发展以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等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在大宗固体废弃物产生和堆存量大的地区优先发展高档次、高掺量的利废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在人均耕地少、沙石资源比较丰富地区优先发展混凝土制品;在自然资源匮乏、粘土资源比较丰富地区适当发展空心化、多功能的粘土砌块制品。各地区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进一步明确区域主导产品, 提高产品档次, 促进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3.3 推动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升级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 适时调整发布鼓励、限制、淘汰的墙体材料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及产品目录。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建立墙体材料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加快落后产品、技术和设备的淘汰, 推进结构调整, 转变发展方式, 重点做好烧结制品企业的整合改造提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 大力推广大断面隧道窑、节能变频技术、窑炉余热利用等先进生产工艺技术, 提高企业节能减排水平。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从源头减少污染排放。积极推进品牌战略, 引导企业争创品牌产品, 鼓励规模企业、优质产品走品牌经营之路。鼓励企业多元化发展, 支持各种形式的重组联合, 提高产业集中度, 推动新型墙体材料产业规模化、管理现代化、装备自动化、生产标准化。

3.4 组织新型墙体材料示范

组织实施示范工程, 强化生产和应用示范, 提升新型墙体材料整体水平。一是实施利废新型墙体材料示范工程, 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 通过技术研发, 支持企业利用建筑废弃物、城市污泥、尾矿、磷石膏等固体废弃物生产新型墙体材料, 提高综合利用效率。二是实施新型墙体材料推广示范工程, 在县城及周边加大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力度, 结合安居工程、保障房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阻燃防火的新型墙体材料;在有条件的乡镇农村, 引导农村自建房使用节能环保的新型墙体材料, 加大在新农村示范工程的应用。三是实施多功能复合一体化新型墙体材料示范工程, 选择若干中心城市, 有重点、有目标地培育建设多功能复合一体化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基地, 推动多功能复合一体化新型墙体材料在城市建筑中的应用示范。四是实施龙头企业示范工程, 选择骨干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 采取扶优扶强政策,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培育具有技术优势、品牌优势、管理优势、文化优势的10家装备制造、100家生产示范龙头企业。

3.5 强化基金和税收政策引导

充分发挥专项基金和税收政策的引导作用。严格执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综[2007]77号) 规定, 进一步加强专项基金征缴工作管理, 确保应缴尽缴, 不得随意减免, 杜绝挤占、挪用专项基金。加大专项基金对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支持力度, 提高专项基金投入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和科研开发的比例。进一步研究完善和落实有关税收政策, 引导企业,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新型墙体材料发展领域。

3.6 增强能力建设

健全墙体材料革新工作管理机制, 形成管理、监察、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 加强行业管理能力建设, 强化基础管理。加强墙体材料革新工作队伍建设, 确保机构稳定, 人员充实, 完善目标管理机制。强化人员培训, 培养一批高水平墙体材料革新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 提高执法能力, 增强服务意识, 提升技术、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统计制度, 完善统计体系。构建墙体材料革新工作信息化平台, 提升管理水平。建立科学规范的墙体材料革新工作评价机制。

4 政策措施

4.1 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 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协调机制, 指导和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要将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 制定发展规划, 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研究制定墙体材料革新的发展目标、政策措施等, 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各地墙体材料革新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墙体材料革新工作的组织领导, 健全机构, 落实责任, 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 完善考核机制。

4.2 完善政策措施

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有关要求, 研究制定促进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法规政策, 加快依法“禁实”, 依法“推新”的步伐, 依法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工作。适时修订《新型墙体材料目录》, 促进优化产业结构。制定和完善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发展的有关财税激励政策, 研究出台取用粘土资源烧砖课以较高资源税的限制性政策。逐步拓宽财政、金融、投资支持渠道, 加大对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支持力度。各地要完善墙体材料革新的相关配套政策。

4.3 强化技术支撑

鼓励产学研、生产应用的结合, 加强共性和关键性技术的研发, 组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研究、开发科技含量高、利废效果好、节能效果显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技术和装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支持骨干企业设立技术研发中心,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促进先进装备生产的国产化。

4.4 健全标准体系

进一步加强新型墙体材料产品标准体系建设, 完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标准, 提高标准的技术水平, 研究制定多功能复合一体化新型墙体材料技术标准。加快完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应用的技术标准、规程和图集, 满足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施工对新型墙体材料提出的更高要求, 促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 拓宽新型墙体材料应用范围。

4.5 加强监督管理

加强对粘土砖生产用地的监督管理, 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严格控制粘土砖生产企业取土范围和规模, 严禁占用耕地建窑或擅自在耕地上取土;加强对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的监管, 规范新型墙体材料的认定管理,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对无照生产经营、销售使用国家明令淘汰产品的行为, 要坚决依法严肃处理;加强对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的环境监督执法, 依法处罚污染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据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严格监督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的销售行为, 禁止质量未达标的墙体材料产品出厂销售。

4.6 加强交流合作

研究出台相关措施, 加快各地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在管理、标准、检测、应用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开展新型墙体材料国际技术交流, 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合作机制, 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不断拓展新型墙体材料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4.7 加大宣传力度

材料作文“狼”素材运用指导 篇8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两只狼来到草原,一只狼很失落,因为它看不到羊,这是视力;另一只狼很兴奋,因为它知道有草就会有羊,这是视野。

综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叙述你自己或别人的经历,也可以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名师题解】

这则寓言材料,由一个并列复句组成,前一个分句表明一只狼局限于“视力”,只看到眼前,只关注到表面现象,于是“很失落”;后一个分句表明另一只狼因为视野开阔,不只看到眼前,而是看到更远的目标,于是“很兴奋”。鲜明的对比让人倍感视野的重要。“视野”的表面意思是“眼睛看到的范围”, 其实“视野”也指眼光、眼界、阅历、境界、人生的理想。生活中不乏像这两只狼一样的人,由寓言联系现实人生,我们可以选一个角度来恰当立意。

角度一:每个人都有眼睛,都有视力,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视野。有视野的人表现在眼光长远。一个人要学会开拓视野,才能取得成功。有眼光才有智慧。视野决定人生,视野决定境界。

选材小贴士:方仲永的父亲目光短浅,才导致一个五岁就能作诗的天才最终“泯然众人矣”。方仲永的人生遗憾告诉人们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远大的志向,应该让视野更远一些,从而使个人得到长足的发展。刘翔为耐克运动服等做代言,是因为他有独特的眼光和广阔的视野。本角度可以从历史长河中去选材。

角度二: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只有具备了广阔的胸怀,谦虚谨慎的态度,才能接触到更广阔的视野,使自己得到发展。打开心灵的视野,拥有更宽广的胸怀。

选材小贴士:青藏高原上的藏民们在马路上小心翼翼地捡拾毛毛虫,是为了把这些毛毛虫送到草原上去,是为了让他们变成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藏民们打开了心灵的视野,才拥有更宽广的胸怀,从而如此敬畏生命,为生命让道。本角度适宜从社会生活中选材。

角度三:高尔基说:“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广泛地阅读,让知识丰富大脑,就能视野开阔。只有视野开阔,才能看得更远。

选材小贴士:钱钟书博览群书,学贯中西,学术视野开阔,写成令人惊叹的《管锥编》。读书能让我们开拓视野,看见心灵的宝藏,看见门外的风景,看到人间的繁花满树与灯火辉煌,勇敢地走向光明的未来。本角度适宜从热爱读书而拥有精彩人生的名人中去选材。

角度四:“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一个人的视野有多广,取决于他的行为。要想看得远,使自己的视野更广,就要站在更高的地方看。孔子曾说:“登泰山而小天下。”视野开阔的人,总会得益于自己站得更高,而站得高无疑提升了自己的境界。

选材小贴士:唐太宗推行兼容并蓄的文化政策,将丝绸之路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中国的视野也随着唐朝的“巨无霸”海船远及世界各国;慈禧太后视野狭窄,闭关锁国,大清王朝江河日下,走向没落。本角度适宜从拥有广阔的视野和狭窄的视野的文化名人中选材。

【高分素材】

经典素材:苏轼因乌台诗案,锒铛入狱,仕途坎坷,一贬再贬,在人生的低谷,却不“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而是认为“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为官一方,造福一方,写下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素材点拨:苏轼集儒、释、道于一身,他具有开阔的视野,他的达观,他的洒脱,皆源于他审视生命的宽阔视野。

个性素材:康熙,他学数学、物理、生物解剖,用水平仪治理过黄河,用三角学测过敌人据点,还写了几十篇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他是中国帝王中第一个努力接受现代文明的人,是他让中国的视野第一次接触了现代文明,同样是他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三个盛世。

素材点拨:视野能超越表象,使人看到高远的目标。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这取决于你能不能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深层的可能性。康熙通过广泛学习,拓宽了视野,从而能接受现代文明,开创盛世。

名人素材:18岁的陈祖德访问日本,使出浑身解数与日本九段棋手杉内雅男过招,猛杀猛打,可是却一败涂地,连输三局。顾水如大师告诉陈祖德:“输赢迷惑了你的眼睛,所以你猛打猛杀,看不到远处的棋眼。围棋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因为,只有看得远,才能赢得下。”陈祖德开始阅读《老子》等古典名著,学习修身养性之道,一年后,再度和杉内雅男交手,战胜了對手,最终成为了世界围棋界泰斗。

素材点拨:看得远,才能赢得下。围棋是这样,人生也是这样。人都是有欲望的,只有克服自己的欲望,才能看得远;只有看得远,才能赢得未来。如果急功近利,利欲熏心,那么将必败无疑。

生活素材:曾国藩的一个远房亲戚,背着简陋的行李,衣衫褴褛,跟人说话时言语也很谨慎。一天,曾国藩和这位亲戚一起吃饭,因为碗里有一粒稗子,这人便皱了一下眉头,然后把稗子挑出来才继续吃饭。曾国藩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决定打发他回家。下属问原因,曾国藩说:“他离开农村不久,吃饭时这个举动像一个乡下人吗?他的谨慎是装出来的,我怕他将来做事不本分,会惹出麻烦来。”

素材点拨:一粒稗子虽小,却可以透过它看出一个人的品行。想要认识一个人的真面目,往往需要一双慧眼,更要有过人的视野。

【素材演练】

鼠目无暖光

张晨西

霞光璀璨,照亮孤寂,晚风凉凉成夏。微风习习中,有人寓情于景,感哀遭际,愤看时光垂垂老去,收获寥寥;有人视霞光如灿烂愿想,策马扬鞭,终而酿造雪香十里。故事里,两匹狼之间视力与视野的差距莫若这凉凉傍晚的思虑万缕。

鼠目无暖光,浅显来看,这大抵谬论。即便鼠目寸光,在极为狭窄的范围内,它也是能收获片刻温暖的。然而长久来看,失去视野的狼在情感的挣扎纠缠中只能沦为困兽,短暂赐予的欢乐尚可被岁月推翻,何况目光短浅如它,因为一开始的不存在而否定了全盘的不存在。

nlc202309082345

历史涌流,汩汩不息,感情似乎是其间叩问岁月坚贞的重头戏。《庄子·盗跖》篇里,蓝桥魂断,尾生抱柱而成一个哀婉凄迷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为人传颂。诗人洛夫取材于此,把智慧与思索凝成一题二式《爱的辩证》,辩证了爱,也辩证了视野与视力所带来的不同人生。

故事里的尾生,或是揮毫泼墨,书生气凝成眼里化不开的信誉;或是劳作田间,诠释着人性最初的憨厚朴实。大雨滂沱,硕大的雨滴拍打着被风吹动、泛起粼粼波光的水面,映衬着隐隐不安的心跳。洪水泛滥成灾,佳人迟迟不来。“水深及膝,淹腹,一寸寸漫至喉咙”,意识开始涣散,双眸依然炯炯望向青石小径,“两耳倾听裙带抚过蓟草的窸窣”。他在千寻之下等她,水来抱柱而亡,火来化为灰烬,耗用鲜活而完整的生命,让历史沦为泡沫。视野如此,把他封锁在时间的琥珀里,至此,他的生命千世万世。

洛夫笔不停留,漩涡逐渐扩大为死者的脸,等候的少年有了临流的怯意,短浅视力孤独而空虚。登岸离去之时不忘开脱,“非我无情,只怪水来得比你快”。鼠目无暖光,丢掉的玫瑰漂不到佳人手里,拔掉羽毛再难比翼。他在等待中幸存,却丢失了永生与爱情。视野与视力,公平的不对等。

视野广阔的人,在时间面前变得高大,在空间里面变得广袤。而只有视力的人,在时间的摧残之下很快便败下阵来,一降再降,退无可退,生命到最后只剩寒冰。

“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我几乎不敢去想象,这个除了母爱一无所有的人是怎样坚强地让自己在漫长的十六年坚持下来、一步步陪伴失聪的孩子走向璀璨的未来的;我也不敢去想象,若是时光倒流,而当年的陪读妈妈陶艳波选择放弃,选择眼前,选择折服,对于她的家庭来说又是怎样的损失。幸好,这一路坎坷她都披荆斩棘奋勇而过,以一种令常人崩溃的视野撑起了一个孩子无声世界里的繁花落地。母爱在长河里落满星光,像是阳光里所有的暖。

母爱是陶艳波的视野,带她撑过孩子成长途中的笑与泪;一池清荷、湘江沅水是沈老先生的视野,带他挺直脊梁行过很多地方的桥;良人明光里执戟的身影是节妇的视野,让她有勇气在孤独之中还君明珠;祖国的崛起是于敏的视野,让他在离乱之中许下一生,涤荡人心;现代文明是康熙的视野,让他励精图治,开创盛世。

夕阳西沉,月色照亮沉默。视野开阔的狼在草原上奔跑,自在悠闲,收获生命里长久的温暖;而目光短浅的狼郁郁寡欢,抑郁死去。

等待若长时,鼠目无暖光。

【教师评点】

文章内涵丰盈,文笔典雅,立意恰当。作者妙用洛夫的《爱的辩证》,紧扣主旨,诠释“视力”与“视野”的差异,论述“视野广阔的人”会“变得高大”“变得广袤”;“只有视力的人”,“生命到最后只剩寒冰”,对比鲜明。再以陪读妈妈——陶艳波为个例,她有开阔的视野,于是母爱创造了奇迹。最后用沈从文、于敏、康熙等一组例证,论述不同的人拥有视野的积极价值。例证典型,说理充分。句式多变,语言灵动,也是本文的突出亮点。

编辑/李跃

上一篇:社区文化建设策划书下一篇:幸福 小学生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