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观后感(共12篇)
《热爱生命》观后感 篇1
《生命的奇迹-生命的定义》观后感
——用科学定义生命
视频由讲述蜻蜓在水下生活5个月,以及其捕食的过程和极具活力的成虫期行为作为开端,引出对生命的思考。蜻蜓早在恐龙出现之前便生活在地球上。自然选择赋予了它们在飞行中捕食的生存技能和360度的视角。蜻蜓是生物学的杰作,是精妙而复杂的机器。但是短暂的生命一旦结束,活力也就此沉寂。故而提出了三个问题:是什么让生命存活?生命是如何开始的?生和死有何区别?
视频中,布莱恩教授拜访了著名的“环太平洋火山带”(Ring of Fire)的东南亚地区。在这个世界上火山活动最活跃的地方,他检验了生与死的一线之隔并提出了最古老的问题:什么是生命?传统的答案往往牵涉到神灵;这在菲律宾山区每年的“亡灵节”(Day of the Dead)庆祝仪式中可见一斑。当地人人们依旧十分相信神灵的存在,相信前世今生。“人们难以接受死后自己的生命、本身不复存在,故而相信灵魂,相信转生。”所以,科学有义务回答,“是什么赋予我们生命?”直至今年,科学才开始试着解答这些深奥的问题。
从科学的角度,从物理、生物、化学等方面去看待宇宙和生命。“生命是一个过程,是物理与化学定律中,物质与能量间的相互作用。”,“地球不过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团”,生命的进程,也就是“生命如何运用能量”的过程。布莱恩教授认为“能量即时空矢量在时间方向上的投影长度”。
这里所说的能量,遵循着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能量是永恒的,守恒的,它永不枯竭,以不同的形式相互转化着。宇宙的演变进化,只不过是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的过程。
生命并不是一个“事物”;它是一个化学过程,这个过程利用了在宇宙中流动的能量并通过DNA的精妙化学运作而代代相传。与神秘的说法相去甚远,生命的出现也许可以看作是物理学定律的必然结果。布莱恩教授将“质子梯度”称为“生命之花”,并讲到“所有形态各异的生物都有着共同的祖先,而它们的祖先是生活在古老海底喷口中的一种生物”,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是当时将祖先冲出海底的能量,转化成了我们的生物能。
这部纪录片,通过真实的影像资料和一些科研数据以及现实实验现象,向我们展示了科学所定义的生命。它不再是有关乎各种信仰、宗教、神灵的传说,而是变身成为了一个个可以验证的物理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相比之下,后者的神秘度减少,但科学性有了极大的突破。相信,此后我们对于生命的探讨和认识,将有更深一步的发展。生命是伟大的,因为它未知,所以对于生命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我们对于过去,对于历史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于人类未来的历史发展进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是一名无神论者,我不相信世界上有所谓的鬼魂亦或是神灵的存在。对于哪些目前无法解释的谜题,我不将其归因于迷信,我反而觉得,那是我们的科学不够发达,还不足以涉足到这些地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演变,科学的不断发展,这些困扰人类的疑团终将解开。所以说,当我们站在科学的角度上去定义生命,生命才能不断进步。反之,将止步不前。
13财务1 项秋霞
《热爱生命》观后感 篇2
一、故事内容好
张艺谋的《归来》在这一点上是成功的。我几乎是流着眼泪看完了这部影片, 同时也看到坐在前排的人在不停地拭泪。父亲潜逃, 女儿不能演《红色娘子军》的主角吴清华, 工厂与街道办找母女二人谈话, 女儿明确表态“他是阶级敌人”。丈夫从烟囱爬上爬下爬到了自家门口, 妻子却在矛盾与犹豫中错过了相见, 只收到从门缝里塞进来的对联一角, 上面写着“明天八点, 火车站天桥见”。女儿此时却把楼道中碰到的“陆焉识”让她告诉妈妈的话告诉了来自劳改场准备抓捕父亲的邓指。各种细节将观众的心抓得紧紧的, 让观众为这个家的每个人紧张, 期待着故事将怎样进行下去。
婉瑜带着前一天晚上蒸好的馒头, 准备好的被褥, 第二天一早来到了火车站。陆焉识在天桥下像个乞丐, 却用污水擦干净了脸, 他们已经有十多年没有见面了。最后, 他们看见了彼此, 却也同时看到了邓指。陆焉识还是往天桥上跑, 他想跑到婉瑜跟前, 他就想好好看她一眼, 但婉瑜却喊道“焉识, 快跑!”
焉识被揪着头发抓走了, 婉瑜因为女儿的大义灭亲将女儿赶出了家门。三年后, “文革”结束。父亲归来, 急急归家, 婉瑜却因为心因性失忆已经不再认识他。他通过种种“似曾相识”的场景让婉瑜想起他, 但他没有成功, 直到他们慢慢老去, 他以一个“读信的同志”这个身份陪着她每月五号去等待婉瑜心目中的“陆焉识”的归来……
电影在温婉动人的乐曲中结束, 眼睛酸涩生疼, 我只想着, 假如生命可以重来。假如生命可以重来, 婉瑜和陆焉识能在家中相认, 接续起对彼此的记忆;假如生命可以重来, 丹丹不会剪掉家中所有照片中的父亲, 不会和父亲划清界限, 不会阻止父母的相见, 更不会去告密……但生命之河是前行的, 这不禁让人为他们三口之家感到惋惜, 感到遗憾, 却又感到欣慰, 因为他们可以这样相陪着慢慢老去。很难得看到讲了这么一个好故事的电影, 短短几十分钟, 通过一个小家庭的小历史浓缩了生命、人性精华, 张艺谋的叙说能力是如此让人惊讶!电影观后, 我还想到了我的父母、公公婆婆, 还有自己的婚姻。生命不可能重来, 这一点对于人类是多么残酷, 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珍惜父母, 珍惜彼此!
二、场景道具自然
这部电影给我的另一个感受就是场景、道具设置非常自然。电影开头丹丹的芭蕾舞蹈动作就鲜活再现了样板戏的一招一式;《红色娘子军》演出后, 所有的演员和观众一起挥舞着毛主席语录唱“大海航行靠舵手”看来也是非常震撼;所有人胸口别着的毛主席像章、公交车、火车站的宣传彩页以及所有人的服装等等, 都是随着年代发展而变换着, 加之IMAX所带来的清晰度和感染力, 让人深深体会到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原来如此。
三、演员表演到位
电影聚集了一帮真正的老戏骨, 这个“骨”, 我想是“骨髓”的意思。演员与角色合二为一, 他们抓住了人物形象的精髓。语言的轻重缓急、情感表达的张弛有力, 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陈道明、巩俐自不必说, 每一颗泪珠都掉得恰如其分;首次演电影的张慧雯也是亮点频频, 青春年少意气风发, 成年后内心的隐隐懊悔, 中年对父母的理解和欣慰, 都被她的眼神、脸部表情、一举一动表现得淋漓尽致;郭涛、刘佩琦、祖峰、闫妮、张嘉译、丁嘉丽中, 除了闫妮的配音有些单薄感之外, 其他诸位的表演可谓精湛至极, 尤其是丁嘉丽那一段“宣言”, 与陆焉识背后的勺子为影片增加了一处让人极为心酸的笑点;辛柏青、陈小艺、李纯戏份较少, 但也形象鲜明。张艺谋的号召力和眼力真是让人惊叹!
一部电影的成功, 在我看来不仅仅是票房, 还在于它的持久力!不得不说, 这部电影是每个人的电影, 我今天看过了, 我还想为他人推荐。因此, 这部电影不仅有潜在的观众群体, 它还有未来的观众。
摘要:2014年5月16日, 张艺谋的《归来》在全国上映, 上映之前已是万众瞩目, 催人泪下的预告片让人对电影充满了期待。电影上映后, 票房势头高涨, 但各角度影评亦是毁誉参半。单就电影来说, 《归来》好在三个方面:其一, 故事内容非常好;其二, 场景道具非常自然;其三, 演员表演非常到位。一部电影的成功不仅仅在于票房, 还在于它的持久力, 在于它是否有潜在的、未来的观众, 《归来》就是这样一部影片。
《生命因你而动听》观后感 篇3
《生命因你而动听》主要讲的是:1964年的秋天,在美国俄勒冈州。心怀远大理想的作曲家格兰·霍兰为了挣钱完成他的音乐事业,在一所中学谋到了一份音乐教师的工作。他这么做完全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家庭生活的重担使得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他到学校上课的第一天,音乐基础极差的学生们便给了他一个难堪的下马威。因为学生在弹奏乐器时不但走调,甚至连大名鼎鼎的古典作曲家巴赫也没有听说过。霍兰的信心遭到了沉重的打击。由于自己从教經验浅薄,教学方法欠佳,女校长杰克布多次向他提出善意的批评,这更使他失去对教育学生的信心。在丈夫的工作遇到挫折时,从事摄影工作的妻子在一旁耐心地劝解和宽慰他;好友体育教师比尔·梅斯特也用自己从教以来的亲身经历,向霍兰证明教导学生需要无私的爱心和充分的时间。
可后来,在霍兰的悉心培育下,原本对音乐一窍不通的白人学生葛楚·凌和黑人学生路易斯·鲁斯,分别学会了单簧管和大鼓这两种乐器。就在霍兰醉心于教学生活的时候,他的儿子降生了,谁知却是个先天性的失聪患儿。这一重创使霍兰对家庭的重心有所转移,消极彷徨中和漂亮的女学生露韦娜?摩根有了一段朦胧的恋情。妻子察觉到了丈夫的细微变化,但并没有点破。摩根去纽约深造后,霍兰便将全部的身心转移到了儿子和教学上,和妻子的关系也冰释前嫌。之后的30年间,霍兰不但提高了学生们的音乐素养,而且还用爱心、信任和理解赢得了大伙的尊敬和爱戴。在他退休前,深怀感激之情的历届学生们欢聚一堂,为老师开了一场盛大的欢送会,管弦乐队奏响了一支激昂雄壮的“美国交响曲”向霍兰表示了最崇高的敬意。真是:有爱就有信心,有付出就有收获。
这对于刚实习完的我来说,且说是看了一部精彩的电影,不如说是上了一堂成功生活哲理课。作为一个音乐老师是很光荣和骄傲的事情。影片中的Mr.Holland从一开始的不愿意教学和对学生的忍让到最后的循循善诱和对学生的喜爱这是一个从根本上的心态改变的过程。记得影片中有这样的一段:有一个吹黑管的女学生,她很刻苦练习却始终吹不好,就在她要放弃时,Mr.Holland抢走了她的乐谱,告诉女孩说曲子都在心里,不需要再看了。当女学生依然毫无进展时,他问女孩子一个非常奇怪的问题:“你最喜欢自己脸上的哪一部分?”女学生回答是头发,因为她父亲说她的头发像是日落黄昏。于是,霍兰德先生在女学生耳边低语:“那么,吹奏日落吧!”这一次,女学生真的做到了。这一段场景深深感动了我,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当教学遇到瓶颈时,我们应该想一想,换另外一种方式、方法来教学,或者根据学生的心理、兴趣、偏好、习惯来进行教学,有的时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影片的最初,Mr.Holland只是想要快点结束他的教师生涯好去完成他作曲的梦想。而在影片的最后,当Mr.Holland被迫要离开学校,离开他心爱的职位和心爱的学生时,他是多么恋恋不舍。从一个最初的作曲的梦想,最后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人民教师,虽然研究音乐的途径不同,却仍然成就了自己最初的梦想。是啊,只要有理想,生活的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只要奋斗,道路就会越走越宽。
而在这最初和最后的30几年时间里,就像影片的最后他的学生葛楚·凌所说的:“Mr.Holland对我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对许多人的一生亦然。也许他会认为他的一生是虚度的,据说他经常在写交响乐,那些可以令他名成利就的交响乐,但是Mr. Holland却并没有发达,也没有成名,所以他或许会以为自己很失败,但是他错了,因为我认为他的成功比名利成就更甚,环顾他四周的人吧,那里没有一个人不曾受他的影响,全因为他,他们成了更好的人,他们是他的交响乐队,他们是你作品的音符和旋律,他们是你生命的乐章!Mr. Holland用他人格的魅力,特殊的教学方法,出色的音乐才能征服了每一位学生,一个最成功的音乐老师不在于教会学生学一首歌或者是一种乐器,而是在于教会他们人生的真谛,把他们培养成做怎样的人,如何生活,怎样生活更有意义。要教他们学会不气馁,教他们要正直,教他们追寻梦想,教他们走好自己的路。
在最后的最后,葛楚·凌把一支指挥棒交给Mr.Holland,大幕徐徐拉开,热泪满脸的霍兰德走向舞台,最后一次指挥他用生命谱就的华彩乐章。由他历届学生组成的管弦乐队奏响了一支激昂雄壮的《美国交响曲》,向霍兰德表示了最崇高的敬意。在激昂雄壮的交响乐中,我感触很多,我知道:兴趣是陪伴每一个人走向成功的伙伴。愿我们每一个即将迈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插上智慧的翅膀,用自己的勤奋更用自己百般的工作热情,去感染学生,让自己的教学之路也能像霍兰德那样,步入人生的辉煌。
《热爱生命》读后感 篇4
记得有一个文学家曾说过:“我热爱生命,热爱生命的真实和生命的偶然,以及瞬间形成的美。”这句话正应验在《热爱生命》这本书上。读了这本书后我的心情就像起伏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美国着名作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通过一个淘金者在冰天雪地的北极圈内遇难后,被朋友抛弃以后,战胜了饥饿、恐惧、伤痛、以及病狼的威胁,依靠自己坚韧不屈、顽强的意志最终得救的事,表达出作者非常热爱生命的情感。
以前,我认为生命只不过是包含肉体的躯壳罢了,支配着我们的思想、意志和行动。没有认识到生命也是我们的一切,失去它就等于失去了所有。许多人都受着肉体的支配,像行尸走肉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受外界压力困惑着,折磨着自己的生命,完全忘记生命的可贵;学习只不过是为他人学习,从而忘记了学习的本质,忘记了学习是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丰富精彩。如今,我对学习和生命都有了新的见解,明白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现在有的学生不顾生命的危险,染上了吸烟、酗酒、赌博、吸毒等等一些恶习,摧残着自己宝贵的生命。而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们,他们是多么的热爱生命啊!每一天都生活的非常快乐幸福,为别人着想,并且善良、和睦的与别人生活,他们的生命是高尚的、纯洁的,他们的心是晶莹透亮,闪闪发光的。读了《热爱生命》这本书,我知道了一个人不管遇到多大的麻烦,多大的困难,都要坚强。如果你懦弱,那么你将永远逃不出困难的泥潭。
热爱生命读后感 篇5
你们想想,这个人过的生活是多么艰苦啊!而我们却生活得那么幸福。有时,为了一点小事,就跟爸妈吵架,而那位淘金青年呢?他多么坚强啊,在那样的环境中,还能生存。
话题作文热爱生命读后感300字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节日作文及各类中小学生作文。没有饭吃,就挖野菜,吃小鱼。哪像我们啊?他是那么热爱生命,毅力很强,就是因为这几点,他才死里逃生啊!
《热爱生命》读后感 篇6
生命是一部书,所有的章节都必须用我们的双手撰写,生命是一次竟技,他没有看台,现实的生命历程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有阳光明媚的春天当然也有冰封雪盖的冬天;
生命不同于舞台采排,走的不好还可以重新再来。可上苍绝不会给我们第二次生命。走过了就无法回头,只留下遗憾,所以我们要学会享受生活,珍惜生命,做到心中有爱,爱自己,爱别人,学会发觉他人的闪光点。更重要的是关注生活,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一个人关注自己的生活程度越深,他的生活就乐趣就越大,这是蒙田大师给我们的启迪。
人生短暂,艺术永恒。“热爱生命,增加生命的分量”,蒙田的<<生命的分量>>告诉我们,要用迅速抓紧时间的办法留住稍纵既逝的日子,靠有效的利用时间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是啊!人不一定可以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让自己变得高尚。抓紧时间,使自己的生命过得更丰富多彩。增加生命的价值,那么我们的生命将会熠熠闪光。
食指《热爱生命》的教学解读 篇7
在本单元第二部分的五首诗之中, 闻一多的《死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食指的《热爱生命》采用了古典诗词的格式和现代诗歌内容结合的方式。虽然都是现代诗歌, 五首诗的年代也不尽相同。食指的《热爱生命》写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代人的心声, 并深深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笔者选择这篇课文, 在于它工整的诗歌格式和韵律, 更在于它蕴含的民族的不屈的精神内涵。
一.教材价值发现, 郭路生的诗填补了特殊时期文学空白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可是提起中国的诗歌, 我们先想到的往往是唐朝的李白杜甫白居易, 宋朝的柳永苏轼李清照, 近代的徐志摩闻一多毛泽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文革动乱十年, 除了毛主席语录以外, 其他有生命力的文学只能作为暗流涌动, 但是历史是公平的。被称为一代诗魂的郭路生以他高超的文学才华和知识分子的傲骨和良知填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特殊时期的空白, 为这一时期添了浓重色彩的一笔。对后来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正视历史, 是教材的进步。《热爱生命》不能和《相信未来》割裂。作者在疯狂的特殊年代, 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 写下了知识分子离开北京的真实感受, 看透了那个时代的荒诞, 鼓舞着无数青年人。这样的作品比之大唐盛世百花齐放时的诗歌更有意义, 有如雪中送炭。仅仅凭着《相信未来》一诗, 食指 (即郭路生) 名满天下。他的诗在当时的青年中间秘密流传甚广。无论是在山西、陕北, 还是在云南、在海南岛、在北大荒……只要有知青的地方, 就秘密传抄食指的待。后来成名的诗人北岛在法国回答记者提问, 回忆说他当时为什么写诗, 就是因为读了郭路生的诗。
二.作者在逆境中不屈的精神体现中国很多知识分子缺乏的骨气
《相信未来》写于1968年北京。敏感的年代, 又于中国政治中心北京。《热爱生命》写于1979年, 文革结束三年, 中共党中央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为文革中蒙受冤屈的一批知识分子平反昭雪。
虽然我们不愿回顾那段历史, 但是没有正视历史和反思就不能进步。在文革时, 不同的知识分子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张爱玲远离了政治的是非去了美国, 胡适跟随蒋介石去了台湾, 傅雷夫妇、老舍等人因不堪忍受文革的折磨自杀, 王蒙选择去远离政治中心的新疆, 郭沫若已经沦为了政治上的御用文人。但是像郭路生这样迎难而上敢于说真话的, 不正是巴金老先生倡导的?这正是作者的可贵之处, 将自己个人的命运和时代紧紧相连。
十年前他写《相信未来》时, 就已经预见到时代的的颠覆和终结, 相信未来。这首诗已经远远超越了文学本身的意义, 甚至为中国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如果说一首诗的诗词格律方面可以象征一个诗人文学的素养, 那么这首诗的生命力可以看到郭路生作为有脊梁的中国知识分子的骨气和良知, 敢于公然和江青的高压政治作对。
十年以后,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似乎已经预言成功。他又写出了《相信未来》的姊妹篇《热爱生命》。“但我有着向命运挑战的个性, 虽是屡经挫败, 我绝不轻从。我能顽强地活着, 活到现在, 就在于:相信未来, 热爱生命。”在那个最荒唐的年代, 郭路生的诗再次实现了艺术的尊严与光荣。
三.读者应结合食指的个人人生经历, 理解《热爱生命》的内容
如果我们不了解郭路生的人生历程, 我们无法对热爱生命理解得如此透彻。一个生活在太平盛世走过普通人生的平凡人很容易热爱生命, 抑或是生于富贵之乡坐享其成的人很容易对生活满足。
以郭路生的文学才华和地位, 我们今人可能以为他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名气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抑或是移民海外, 更会被推崇备至。但是历史上真正被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崇敬喜爱的诗人屈原用自己的生命殉葬楚国, 杜甫晚年漂泊凄凉, 苏轼无数次被贬, 我们的诗人郭路生也不例外。
1968年后, 郭路生到山西省插队, 1970年进厂当工人, 1971年参军, 1973年复员。与李立三之女结婚, 后离异。至此, 郭路生“文革”期间的诗歌创作大体结束, 诗人因患精神分列症而深深地陷入新的一轮肉体和精神的磨难。身体康复不久, 郭路生再次外出各地游历, 为诗歌的创作收集素材。不幸的是, 这次外出诗人在火车站将钱丢失, 使得他的精神失常病症再度复发, 而长期住院。1974年后, 由于脑病缠身和不间断的住院治疗, 郭路生的境遇愈加清苦和悲凉。
诗人郭路生的精神崩溃, 本身就构成了一首悲壮的诗篇!
四.郭路生的诗对现当代社会的意义
诗人大仙说, 食指 (郭路生) 是一位逝去时代的天才诗人, 是共和国饱经沧桑的同龄人。尽管对更新一代的诗人来说, 郭路生的创作已成历史, 但他诗中的原始冲动, 仍会使每一个具有艺术审美力的人为之所动;每一部真正的中国当代文学史, 也绝不会忽略他的历史成就和永恒价值。诗人郭路生的名誉与光荣, 还有待更多的人给予公正的历史性的评价。
如今的世界早已不属于诗人, 时代的变迁也没有给诗人带来福音。现实又迫使诗人不得不回到他已习惯了的福利院。唐晓渡认为, 这并不是因为诗人郭路生的神经太脆弱, 而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越来越萎缩、坍塌、沙化, 越来越和诗格格不入。商品化大潮和世纪末恐慌的多重暴力, 终于使诗成为一种迹近多余的东西。真的, 现在还有多少人会像郭路生那样, “拾起一片无人理睬的落叶仔细端详”, 并为此而“心中一片迷茫”呢?
愿人们因心灵的堕落而失去的天堂, 能从郭路生的经历和他的诗歌中重新获得, 以重建生存的高贵信念和生命的疯狂热爱。
一.关于课堂教学建议
课堂教学可以重视朗读。
如果我们用平淡的语调朗读这首《热爱生命》, 我们对不起《热爱生命》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作者沧桑挫折的人生。我们从两个角度把握对这首诗的朗读。第一:这首诗本身的音韵格律美。第二:这首诗丰富的精神内涵需要磅礴大气的朗读。
郭路生早期曾向何其芳、贺敬之等著名诗人学习过, 并得到过他们的称赞。因此诗人多多说过:“郭路生的老师是贺敬之, 其作品还有讲究词藻的特点。”林莽也认为, 就诗歌的本体而言, 郭路生的作品是传统的, 无论是语言、音韵及形式都是严谨的。他的每一句、每一行都经历了反复的敲打。他的作品非常适于朗读, 节拍有力, 意味隽永, 充满了激情。
当读到“痛苦”“乞丐”等词时语调要低沉, 当读到每小节最后的“热爱生命”时, 要气势磅礴, 一次比一次富有激情。
抑扬顿挫的朗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二.分析意象时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
如果我们仅仅从字面上理解这首诗, 对于高中生是很容易的事情。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热爱生命的道理我们都懂, 但是我们给学生引导的不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把这首诗还原那个年代。对于那个年代, 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客观公正的介绍和评价, 还原历史。简单介绍十年动乱前后的历史, 也可以扩展阅读巴金的《怀念萧山》, 让学生知道在那个年代说真话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那么我们就会对诗人油然生敬意, 更难感受文字背后厚重的历史感。再结合食指个人的人生经历, 解读他的热爱生命, 直到现在, 他依然是很多人的榜样, 与世隔绝, 潜心写作, 用自己的仁爱之心爱着时间的人, 并解读这个世界。无论受到怎样的不公, 依然热爱生命, 热爱世界。
三.郭路生的诗给当代中学生的启示。
还原历史, 正式现在, 展望未来。我们给学生的启示是, 不是复制某个作者的人生, 而是传承这个作者的人文精神。也许在今天的太平盛世和教育制度下, 我们培养的也许只是考试的工具, 很难培养出李白杜甫曹雪芹巴金。但是我们一定要清楚我们文学的历史, 清楚在如此黑暗的岁月我们中国文人的顽强的精神和不屈的灵魂。我们不拒绝今天当下五花八门的信息来源。
热爱生命 关爱健康 篇8
一年一度的暑假已经到来,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放飞身心、畅享生命的季节。此时,也许你正和家人一起游览名山大川,或者与同学们一道行进在夏令营的路上,也或者哪儿都没去,就在家里或图书馆静静地阅读、休憩。
无论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欢度暑假,我们都必须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安全。同学们,生命是脆弱的,尤其一到假期,大家就常常松懈了神经,对一些安全隐患置于不顾,以至出现了很多安全事故。
就在6月9日这一天,就有山东莱芜市杨庄中学7名初三学生结伴在莱芜汇河下游游泳时溺水身亡;湖南省隆回县桃洪镇文昌村5名小学生在桃洪镇竹塘村向家山塘游泳时溺水身亡;黑龙江哈尔滨市呼兰区7名学生在松花江边游玩时,4人溺水身亡。同一天中竟有16名学生溺水身亡,令人十分痛心!
同时,暑假是我们中小学生外出较多的时期。每到这个时候,中小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由于心情放松,安全意识低,许多学生在走路、骑车时,往往意识不到危险的存在,乱穿道路、车前车后急穿、车辆临近时突然拐弯、骑车带人、双手同时脱把等冒险举动常现街头,以至事故频出。仅据天津市120急救中心统计,该市去年暑假期间就发生学生车祸事故近20起,已经成为学生暑期意外伤害的最大“杀手”。除此之外,烧烫伤、运动伤害、摔伤、吃坏东西导致食物中毒的患者也有增加。
由此看来,珍惜生命、关爱健康当成为假期里我们要自觉学习的必修课。作为中小学生,我们如何做到热爱生命、呵护健康呢?
首先,要培养安全意识。要树立交通安全意识,注意出行安全;要树立游玩意识,注意用水安全;要树立食品卫生意识,注意饮食安全……总之,不管外出还是在家,心里都要安一根安全的弦,时刻注意自身健康。
其次,要学会热爱生命。也许有的同学会说,谁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呢?我们都对生命很珍惜。但事实上,许多同学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因此也就没有正确地对待这一生只有一次的生命。他们大都以为只要吃好、穿好、睡好就是对生命、对健康的呵护。
其实,生命的内涵是博大精深的,一个健康的躯体固然是幸福人生的基础,但保持积极的心态、乐观的精神更是对生命的守卫和保护。因此,我们除了要增强安全意识,还要懂得怎样去珍惜、热爱自己的生命。我们要学习张海迪阿姨和奥斯特洛夫斯基身残志坚的精神,我们也要学习谷超豪、袁隆平等科学家勇攀高峰的生命态度,我们更要学习身边的许多平凡劳动者热爱本职工作、享受平凡人生的宽容豁达的性格。
总之,生命是平凡的,也是宝贵的,在多姿多彩的夏日里,我们既要尽情享受生命赋予我们的快乐权利,也要时刻注意珍惜我们仅有一次的生命的安全,呵护幸福人生赖以寄存的人身健康。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热爱生命》读后感精选 篇9
《热爱生命》讲的就是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
“生命属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愧疚。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奋斗。”
《热爱生命》表现出的强烈的大自然气息,勇敢和冒险的浪漫精神,还有人“要活下去”的坚强意志深深地吸引着我,使人读来激动不已: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狠心的抛弃了,他独自跋涉在广袤的荒原上。冬天逼近了,寒风夹着雪花向他袭来,他已经没有一点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伤,鞋子破了,脚在流血。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蹒跚在布满沼泽、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艰难地前行着。甚至到了最后,他只能用爬的才能勉强前进。就在他的身体非常虚弱几经昏倒的时候,他的危险来临了!他遇到了一匹同样饥饿不堪的病狼!这匹病狼紧紧的跟随在他的身后,舔着他的血迹。就这样,一场激烈的生死争夺战开始了!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躯壳在荒原上互相猎取对方。为了活着回去,为了战胜这匹令他作呕的病狼,尽管病饿交加,筋疲力尽,仍然在徒手搏斗中用尽所有力气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最终通过冰天雪地的荒野挣扎着来到海边,终于被一艘捕鲸船救起。
这个悲壮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人性的伟大和坚强。这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在重重艰难险阻面前,想要放弃生命,选择死亡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但他却没有甘心就死,他选择了抗争。这与现在社会的人形成了多大的反差啊——现在电视,网络,报纸上,随便一看都会看到几则自杀的新闻。什么职场压力太大、学习不好自卑拉、感情遇到问题拉,这些小事情也都能让人联想到死亡。可见现在社会上的人类比起小说的主人公来是多么的卑微啊。
即使一个人穷的什么都没有,那有什么大不了的呢?还有生命啊。一个人身上最宝贵的东西不就是生命么!生命有的时候是非常脆弱的,一瞬间,它可能就会化为乌有;可是生命有时却又如此强大,强大得令人惊叹。这种力量让你不管面对什么,哪怕是荒野、野兽,还是饥饿、疾病的折磨,都会支撑着你勇敢地战胜它。而在背后支撑生命、提供能量就是坚定的信念啊。只要你心中还有生存的信念,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那么再窘困的处境也能绝处逢生。
而这个小说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却是狠心丢弃脚受了伤的主人公的朋友--比尔。曾经是那样的同甘共苦,却为了求取自己的生命,放弃深厚的友情……那时候我很疑惑,生命难道真的那么重要么?难道真的为了生命,连爱情,友情都可以失去?但后来我发现:人生在世,靠的不都是亲情,爱情,友情么?如果失去了其中的任何一项,这样的生命是没有意义的。然而,比尔可能到死的时候,才会体会到这一点吧!
《热爱生命》观后感 篇10
《生命,生命》这一课就给了我答案:生命就是在作者手中奋力求生的飞蛾;生命就是作者家墙缝中长出的前几天那瓜子壳的“新种”;生命就是作者那一声声有规律的、跃动的心跳,作者自己也震惊了,因为生命居然那么顽强。最后总结出了一句话:“生命虽然短暂,但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这就是生命。
每人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生命,可像我的生命就险些在小时候结束了。
我老家后面有个小池塘,水清而明亮。5岁那年,有一天我和大哥哥一起去池塘边玩。我在岸上看见一只蜻蜓。我马上扑过去,一看跑了,又去追。那一时刻,哥哥在我身后随我走动。我一滑,“哎呀!”半个身子都滑入了水中还好哥哥在后面使劲把我往上拉。我终于“获救”了。暂时吸取教训,我哭笑不得。
为什么说暂时呢?因为三年级的一件事。
三年级上期,一位同学正在和我玩。那位同学拿起刀子,架在我脖子上,滑稽地说“别动!”这时,不知谁推了我一把,我的脖子被刀割出血来。我马上去了医务室。老师和同学们全部不安的、伤心地在门外等我,老师都快哭了。幸好医生说没割中动脉,只是受了皮外伤。这次我是永远吸取教训了。
热爱生命与艺术的灵魂 篇11
他的作品自有风格,线条大胆、构思新颖,作画时全靠灵感。因此,为了怕灵感枯竭,他不断尝试各种不同媒材的艺术创作。早年他对摄影近乎狂热,也常替艺文界的朋友绘制书刊插图、设计海报,后来又一度迷上了木刻版画,还拜廖修平为师,甚至就连舞台布景、服装造型、室内设计等也都不乏有他的身影,成就斐然,堪称“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
大学念的是企业(工商)管理,课余之暇跟溥心畬老先生学了些国画、书法,而当他的插画开始频频出现在《皇冠》与《联合报》时,却又经常教人惊奇连连,不自觉地深感赞叹与欣赏。在每一幅手绘图画作品当中,凌明声几乎都会留下他特有的题款签名式“SUN”,意即英文单字“太阳”,代表着个性活泼、开朗,带有喜乐的象征,同时也表示他本人名字里的“声”字谐音。
过去,认识了解凌明声的人,往往都会敬服于他平日待人处事所呈现的那份坦率和坚毅,凭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生命的热爱,使得从小就有天生缺憾的他,得以自信满满、气宇轩昂地站在我们面前。天秤座B型、个性爽朗直率的他,尽管外表个头不高——只有一百三十公分,但是在面对艺术创作上,他的精神高度与器量却很高、很广,说做就做、毫不畏缩,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巨人”。
值此,他毕生努力工作,也很重视生活情趣、强调衣着品味。他做版面设计、画水彩插图,也搞摄影写真,喜欢谈女人,用作品歌颂风华卓绝的美女,甚至还把新婚太太的黑白艺术照片高挂在家中客厅。
平心而论,尽管他的绘画基础与技巧并不是最好的,但他却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以及敢于探索、尝试新概念投入创作的勇气。综观其短短五十多年的生命旅程,他活得愉快而突出。你可见过这般顽强的灵魂?
“装甲兵”的年少岁月:从上海到台北
对日抗战爆发的前一年(1936),凌明声出生于浙江绍兴。父亲凌巨元在上海从事纺织生意,家境优渥、门风严谨,从小即在父亲的严格督促下练字、习书法。童年时期的凌明声住过上海、杭州,置身于十里洋场的旖旎风光、百乐门的锦歌繁华,耳濡目染熏陶下,使得他骨子里早有着上海人的风趣幽默。他认为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是要懂得幽默、自娱娱人,才能够享有真正的快乐。
6岁时罹患了脊椎结核症的他,从小就比一般人的求学过程多有坎坷,甚至一度病危,从鬼门关外转了一圈。彼时在抗战时期沦陷区的上海,虽然是大都市,家里的环境也算过得去,靠着亲人的照拂和几分运气,病情虽未见恶化,却也只能任其蔓延。之后,凌随家人辗转来台,寓居在台北南京东路。及至初中一年级那年(15岁),因痼疾发作,凌明声在床上躺了一年多,有一段时间甚至不能下床走路。“幼年的病变,使我身体因而积弱变形,强忍嘲弄中过完了童年,也挣脱了死亡的阴影。所幸,禀赋的坚毅与达观的个性使我愈挫愈强”(凌明声《达观、进取、自信、谦逊》,未发表手稿)。对此,凌明声自云人生遭此大难之后,生命反而更具韧力,能够坦然面对困境,也因此养成了他往后一贯乐观、开朗的个性。
1953年,17岁的凌明声复学进入师大附中初中部就读。当时,在医师指示下,为了避免刚刚治愈的脊柱再遭受外来的冲击,并藉此稳定骨骼组织,凌明声必须整天贴身穿着一件特制的金属背心,将上半身躯前后绑起来,直到晚间休息方可脱下,同学们替他取了个绰号叫“装甲兵”(凌明声《装甲兵的骄傲——凌明声的年少岁月》,载自《少年十五二十时》,台北正中书局出版。)。
升上高一那年(20岁),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透过父执辈的介绍,凌明声正式拜入国画大师溥心畬(1896-1963)门下学画。“说实在的,那时候也谈不上兴趣或了解,而我对国画的画风、笔调心里一直觉得遥不可及……溥老师的教育方式也很特殊,他一直认为画画是文人最下层的功夫,先决条件是要会读书、作诗、写字,因此我们固定花在上面的时间不少,加上他是一面画画、一面讲解,你想学得更多,就必须有更多的时间和他接近……”(黄湘娟访谈凌明声,《恶补的联想-现代人与多元化生活》,载自1986年10月《雄狮美术》第188期,页81~86。)。念及早年这段奇妙的师生缘,带给凌明声最大的获益,并非在于绘画方面的技艺,而是溥师对学问、对生命的独到看法。
就读师大附中期间,美术老师在课堂上提及“图案画”概念,让他初步开启了对于所谓“设计”(Design)的想象。从初中到高中的六年里,凌明声几乎是如饥似渴、毫无限制地参加了所有校内关于墙报、手工艺、绘画等艺文性质的课外活动,举凡办墙报、画插图、参加书法、图画比赛等都由他一手包办,而这些工作虽看似琐碎,却每每总是让他乐在其中,也令他种下了往后毕生投身于艺文生涯的远因。
随之,到他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凌明声一度想考建筑系,因为当时台湾尚无专为“设计”开办的科系,故退而求其次,若能当一名建筑师,心想那也一样可以在平面蓝图上驰骋他的“设计欲”(凌明声《装甲兵的骄傲——凌明声的年少岁月》,同上)。然而,凌的父亲却希望他选择比较实用的商学科系,以利替未来谋一条踏实谋生的路,于是在几经考虑下,便决定选择了商学院,入学中兴大学工商管理系。
设计观念的启蒙:自学插画与广告设计
在大学里,凌明声曾经参加校内摄影社与美术社,当时他在课堂上选修了一门广告学,让他开始意识到“设计”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以及现代生活层面所扮演角色(包括日常习见的各种家具、服装、商品包装、广告设计等)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自此便暗下决心立志要朝向广告设计之路迈进。
1962年,“中国美术设计协会”正式成立。那年凌明声26岁,彼时才刚从学校毕业不久、正欲积极找寻机会进入广告公司工作的他,无意间在台北西门町“艺林画廊”参观了“省立师范学院艺术系”(今“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学生联合筹办的“黑白展”,展出内容包括海报、月历、唱片封套、书籍封面等各类作品琳琅满目、形色缤纷,足足令他眼界大开,从而兴起一股“有为者亦若是”的自许。
看过展览之后,为此大受感动的凌明声,忍不住跑到美国新闻处向“黑白展”参展者之一的高山岚请教如何自修学习设计理论与方法。高山岚表示,台湾有关设计方面的书籍仍相当缺乏,于是便指点他到台北早期中山北路与西门市场附近买了不少外文杂志,凌明声十分用心揣摩、研究其版面设计与商业美术等相关知识。
有趣的是,除了美术设计与绘画领域之外,聆听西洋热门音乐,亦为学生时代的凌明声另一样痴迷的休闲嗜好。其兴之所在,不惟经常参加当年在国际学舍或中山堂举办的Rock and Roll音乐会(早期Rock and Roll并不叫“摇滚乐”,而是称作“热门音乐”),凡是每周歌曲排行榜的变化情形,无不了如指掌。据说有一次,凌明声和同学报名中广举办的“热门音乐猜谜晚会”,该活动先设有笔试一关,而同学们都已全军覆没,最后只剩下凌明声一人得以进入播音室,和其他参赛者做抢答游戏。凌明声回忆道:“当时现场气氛虽然紧张、令人屏息,可是只要一播放乐曲的前奏,我十之八九都可以立即猜出歌名,又快又准,叫旁人都瞪大了眼”(凌明声《装甲兵的骄傲-凌明声的年少岁月》,同上)。后来那次比赛结果,果然是由凌明声夺得了猜谜冠军。
阳光下的忧郁:从插画到设计
及至27岁那年(1963),凌明声大学毕业。同年九月,琼瑶在皇冠出版社发表生平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书中主要以作者亲身经历为原型,讲述了一段发生于女学生和男老师之间跌宕起伏、离经叛道的师生恋,于当时开启了无数青年男女对于爱情的想象,并由凌明声绘制封面插图。凌氏擅长将小说女主角具备古典美的人物形象用现代插画的简约笔触来呈现,搭配画面中鲜明醇厚的蓝色背景,毋宁更加衬托出一股忧郁、迷蒙而予人幻想的浪漫气氛。
1964年,台湾与法国“断交”,石门水库完工。这时甫从大学毕业的凌明声初入广告界时到处碰壁,经过学长韩湘宁(五月画会成员)推荐后进入“国际工商传播公司”担任设计员,一年多后转入“华商广告公司”工作(待了六年),并且开始大量替出版社及报纸副刊绘制插图、设计封面。约莫1970年代左右,彼时凌明声的插画密集且频繁出现在《联合报》《皇冠》等艺文报章杂志版面,激起读者广大的回响,尤其是青年学生,几乎为他那简明、朴拙的,甚至带有一种现代感的线条而着迷。
自小养成乐观性格、平日与人谈话声若洪钟的凌明声,其作品包括封面或插图,所画内容几乎都是很阳光、直白的风格,让人看了后会觉得心情非常开朗。但是,在这表面明朗的阳光下,凌明声早期描绘许多插画人物的眼睛却都是空白的、没有眼珠(或将眼睛涂以单一颜色),一如上世纪初意大利画家莫迪利亚尼(Amedeo Modigliani,1884-1920),似乎感觉很忧郁、看起来仿佛心事重重的样子。有些即使画了双眼,人物的眼神也茫然空洞,似乎对外部世界视而不见,但却意味着一种内向的自我凝视。这是凌明声特有的一种创作语汇。
在设计与插图观念上,凌明声自承受到了美国普普艺术画家彼得·迈克斯(Peter Max,1937- )的影响。话说这位当年被誉为“全美国顶富有的艺术家之一”“作品既前卫又能赚大钱”的彼得·迈克斯,1937年生于德国柏林(和凌明声只相差一岁),童年在中国上海与以色列度过,深受中国的古典国画熏陶。五○年代初期全家移民美国,之后进入纽约艺术名校 PRATT 就读深造,并广泛吸收欧洲艺术思想,不久便在封面设计、海报插画与广告设计方面获得极大成功、风靡一时,尤其对于美国六、七○年代广告设计界、商业设计领域影响深远,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明显带有他风格的仿效追随者,当然也包括凌明声本人在内!
比方像是他喜欢尝试各种不同媒介来创作(如油彩、水彩、染色、木炭、钢笔、彩铅、版画、绢印、雕塑、拼贴、摄影),其作品艺术风格多样化,画风简炼而写神、人物造型鲜明突出且线条明朗,这些所谓的“凌式风格”皆与彼得·迈克斯有着密不可分的深厚渊源。
整体而论,凌明声早期的封面设计,主要包括七○年代联合报系(联经出版社)与皇冠杂志书系(皇冠出版社)文学书籍装帧,大多皆属这类插画式的手绘,简单明朗、构图清新。对此,凌明声曾表示:“我不是在画一个插图,而是在设计一个插图”(黄湘娟访谈凌明声,《恶补的联想-现代人与多元化生活》,同上)。故而他的插画封面往往着重于构图上的设计趣味,并尝试用各种布局的方法去作配置,为自己创出另一种风格。
只要是美的事物,我都喜欢
观诸凌明声的插画,像一丛藤蔓般,盘据着他大部分的思想与工作时间,但他却不想永远局限在插画的领域里。同时由于凌明声非常喜欢摄影,所以除了图画手绘之外,经常也会使用那个年代流行的某些摄影技巧来做封面设计,如他绘制小说家萧飒的《日光夜景》一书封面,即是透过摄影冲晒技巧里的“色调分离”予以制作完成。同样类似手法,另一本作家季季的《泥人与狗》封面亦是采用摄影照片与图案剪影的拼贴方式呈现。
1969年,时年39岁、方从广告公司转职进入华视担任美术指导的凌明声,与郭承丰、叶政良等艺文界友人在台北市武昌街精工画廊举办“幻觉设计展”(Psychedelic Design)。展出内容包括凌明声的设计(主要为平面海报、插画作品)、叶政良的摄影、沙牧的诗、朱邦复的灯光、李信贤的音响效果、崔蓉容的舞蹈,画廊里的每一寸空间,从墙壁到天花板,甚至地面上,都布满了各种各样的美术设计、海报图片、摄影作品,加上现场的彩色灯光不时闪烁,人们在里面游走如卡通片,衣服颜色也产生变化,整个展览环境忽暗忽亮,并播放现代音乐,使之产生了充满幻觉的环境。其中,属于绘画与图案设计的部分,皆出自凌明声之手,其笔下勾勒画面前卫大胆,色调明朗鲜艳。
后来(1971),他也参与草创加入视觉影像团体“V-10视觉艺术群”(Group Visual-10),陆续举办“现代摄影九人展”、甚至还与郭英声等友人前往迪化街老宅拍摄陈清汾(当年赴法习艺的第一位台籍画家)家族故居的实验电影,并且担纲了云门舞集创团首次演出的海报设计(1973)。
看在多年老友们的眼中,凌明声始终都不是一个单纯的画家或设计家,而是比较接近于某种广义的、能够随时保持着多样性、开放性、包容力广泛的创作者。
幼时身体的孱弱,虽使得凌明声的童年生活并没有大多有趣、生动的记忆,却也因为病痛的体验,让他深刻了解到,唯有敞开自己的心胸结交朋友,在广阔的世界中不断地学习,才会拥有一个丰富而自在的人生。这种谦虚面对生活的诚恳心态,使得他并不会刻意强求外在的际遇,也总是让他懂得充份利用眼前的时间与机会来汲取不同的经验。
《热爱生命》观后感 篇12
在中学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名家名作在写人上都采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本文通过比较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和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从中找出二者的异同,以此来指导中学生学习心理描写,启发学生更好地掌握心理描写的方法,能熟练地运用到写作中去,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一、心理描写的方法相似
1. 内心独白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内心独白即让人物用独白、回忆等形式直接吐露或表现出特定环境下的某种心理状态或思想感情。它往往是通过人物“自言自语”道出心里话或说出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想法。这种手法在第三人称的作品里,就是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客观地叙述人物的内心活动或感受。
《孤独之旅》和《热爱生命》两篇文章都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写法,用了大量的笔墨进行客观描述,以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在文章中,多是在前面用“他想”“他寻思到”“他感到”“他体验到”这样的说法交代,然后像写人物对话一样,直接写出人物的思想活动。如:“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茫茫的水。”(《孤独之旅》)这些客观描述表现了主人公杜小康对前途的茫然、无奈和内心的恐惧。再如,“他端详着这些骨头,它们已经给啃得精光发亮,其中只有一部份还没有死去的细胞泛着粉红色。难道在天黑之前,他也可能变成这个样子吗?生命就是这样吗,呃?真是一种空虚的、转瞬即逝的东西。只有活着才感到痛苦。死并没有什么难过。死就等于睡觉。它意味着结束,休息。那么,为什么他不甘心死呢?”和“他已经不再像人那样挣扎了。逼着他向前走的,是他的生命,因为它不愿意死。他也不再痛苦了。他的神经已经变得迟钝麻木,他的脑子里则充满了怪异的幻象和美妙的梦境。”(《热爱生命》)这些描述表现了西部淘金者内心对生与死的思索。
这种客观描述,是这两篇文章在人物的心理描写上所表现的最突出的地方之一。两篇文章的作者都能够很好地运用细腻的笔调将人物的内心感受客观描述出来,不带任何修饰。特别是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好似一位旁观者看着主人公如何创造生命的奇迹,感情真实可信,令人叹服。
2. 自然环境烘托人物的心理活动
自然景物虽然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在小说中,这种客观存在往往明显地打上了观看这些景物的人的感情印记,与他们的处境和心情有着直接的关联。简单地说,小说中的自然景物多是通过人物的内心感受主观呈现出来。自然景物为表现主人公的心情和小说的内容服务。在《孤独之旅》中,“四周只是草滩或凹地,已无一户人家。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惟一的炊烟。”,“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这几段中的景物描写,“第一缕炊烟”是唯一的,绿色的芦苇像“浪潮”“万重大山”,“芦苇成了一片黑海”,甚至“风也是黑的”。这里把原本纯美的自然景物变成了主人公心里的内心感受,主人公那种害怕、胆怯的心情跃然纸上。
再如,《热爱生命》一文极力描写了荒野的景色,“狼嗥的声音在荒原上飘来飘去,在空中交织成一片危险的罗网,好像伸手就可以摸到,吓得他不由举起双手,把它向后推去,仿佛它是给风刮紧了的帐篷。”,“他慢慢地顺着河望去,宽广的河湾婉蜒在许多光秃秃的小荒山之间,比他往日碰到的任何小山都显得更光秃,更荒凉,更低矮。”,“他一动不动地躺了好一会,温和的太阳照在他身上,使他那受苦受难的身体充满了暖意。这是一个晴天,他想道。”“太阳亮堂堂地升了起来,这一早晨,他一直在绊绊跌跌地,朝着光辉的海洋上的那条船走。天气好极了。这是高纬度地方的那种短暂的晚秋。它可能连续一个星期。也许明后天就会结束。”这几段景物描写,将主人公和病狼在荒原里拖着垂死的躯壳,相互猎取着对方生命以及在与大自然搏斗时的形象烘托得高大起来。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主人公不是向命运低头,而是以自己坚忍顽强的信念一步步走向胜利,主人公的这些优秀品格就在景物描写的过程中烘托出来了。
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的性格只有在环境中才能够生动、丰富地表现出来。然而,每个人与环境所产生的行为,又必须、也只能通过自身性格的相互搏斗和碰撞来最后确定。从以上例子当中,我们就能明白环境描写不愧为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它能让我们直观地透视到人物的灵魂,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丰满。
3. 传神细节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细节描写是人物描写中较为突出的一种方法,人们往往只是注意到细节刻画的过程:动作如何生动、神态如何逼真。而忽略了细节描写对人物内心活动的作用。
这里《热爱生命》表现得较为突出。“他齐膝盖撕下了两截裤腿,用来裹脚。他总算还保住了那个白铁罐子。他打算先喝点热水,然后再开始向船走去,他已经料到这是一段可怕的路程。”,“他跟着那个挣扎前进的人的痕迹向前走去,不久就走到了尽头——潮湿的苔藓上摊着几根才啃光的骨头,附近还有许多狼的脚印。他发现了一个跟他自己的那个一模一样的厚实的鹿皮口袋,但已经给尖利的牙齿咬破了。”“他并没有听到这种喘息,他只是从梦里慢慢苏醒过来,觉得有条舌头在顺着他的一只手舐去。他静静地等着。狼牙轻轻地扣在他手上了;扣紧了;狼正在尽最后一点力量把牙齿咬进它等了很久的东西里面。可是这个人也等了很久,那只给咬破了的手也抓住了狼的牙床。于是,慢慢地,就在狼无力地挣扎着,他的手无力地掐着的时候,他的另一只手已经慢慢摸过来,一下把狼抓住五分钟之后,这个人已经把全身的重量都压在狼的身上。他的手的力量虽然还不足以把狼掐死,可是他的脸已经紧紧地压住了狼的咽喉,嘴里已经满是狼毛。半小时后,这个人感到一小股暖和的液体慢慢流进他的喉咙。这东西并不好吃,就象硬灌到他胃里的铅液,而且是纯粹凭着意志硬灌下去的。后来,这个人翻了一个身,仰面睡着了。”细节描写也是这篇小说非常突出的特点之一,作品中描写了撕毯子裹脚,砸猛兽吃剩的骨头等,特别是与病狼搏斗的那段,更是细腻剔透,吸引读者。“狼牙”扣在他手上,由“轻”到“紧”,主人公也“抓住了狼的牙床”,用“手无力地掐着”,并且把“全身的重量都压在狼的身上”“嘴里已经满是狼毛”。这些细节描写表现出主人公与狼搏斗的坚强意志,同时也能看出他心中那份求生的欲望,小说中的人物霎时真实、形象起来。
《孤独之旅》的细节描写也很多,如“杜雍和沉着脸,绝不回头去看一眼。他对杜小康带着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儿赶向前方。”,“鸭们十分乖巧。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它们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唯恐自己与这只唯一的使它们感到还有依托的小船分开。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有时,它们会将头从翅膀里拔出,看一眼船上的主人。知道一老一小,都还在船上,才又将头重新放回翅膀里。”这里通过杜雍和(杜小康之父)撑船的细节,表现他不安于儿子跟着自己受磨难的痛苦;写鸭们“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睡觉时还时不时地看船上的主人,这一细节写出了连鸭子也感到孤独,那此时主人公会产生一种孤独感也是理所当然了。
二、心理描写的不同之处
1. 心理描写表现的感情不同
《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本是一个富裕人家的孩子,忽然家庭条件“一落千丈”,只好辍学跟父亲去放鸭,由此他的“孤独之旅”开始了。在他的旅程中,恐惧和无助时刻压迫着他幼小的心灵。恐惧过后孤独又来临,不能回家,又不能“回避”,只能习惯,这就像是被人抛弃的一种无可奈何的事。在他近乎绝望时,暴风雨找鸭的夜晚创造了奇迹——几个月来一直压抑的一种孤独、恐惧的心情在他经历了暴风雨、战胜孤独和恐惧之后,转眼间放松了。杜小康像一夜就长大了,他拢住走散的鸭子,哭了起来,但这并不是悲哀,而是激动的哭。因为这样艰辛的生活本不应该由他这样幼小的心灵和身体承担,他承受了这样的“磨难”,“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热爱生命》中,作者以雄健、粗犷的笔触,细腻、逼真地叙述了一个身处绝境、濒临死亡的人,在顽强的求生意识和钢铁般的意志作用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搏斗,终于战胜了饥饿、伤病、寒冷和野兽的威胁而起死回生的传奇故事。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他在返回途中被朋友抛弃,只好独自一人跋涉在渺无人烟的荒原上,不久就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困境中。更不幸的是,他的腿脚先后受伤,只能踉踉跄跄地行走在布满沼泽,随时有野兽出没的荒原上。在极度虚弱中,他发现有一匹病狼循着他的血迹紧紧跟随着他,显然是要把他作为猎物。于是,这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物”在荒原上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最终他咬死了狼,吞咽下狼的血,让生命重新放射出光彩。
由以上可见,二者虽然都写在这样的被命运抛弃的和绝望的心情之下,主人公却战胜了困难,敢于面对现实,创造重新诞生的奇迹。但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丰满起来的,他的内心经历了一次由恐惧到孤独再到成熟、坚强的成长过程;而淘金者这一形象却是通过主人公内心世界和细节动作的刻画、揭示出来的。主人公身处困境却不肯向困难低头,经历了一次生与死的考验。
2. 心理描写的篇幅不同
欧美和俄国的一些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描写,一般都较长,有的长篇小说人物心理分析甚至好几页或是几十页。而我国小说中的心理描写,一般较含蓄、简练、精当。
《热爱生命》中就有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如:“也许,他可以想办法确定自己的方位。他痛苦地使劲偏过身子,下面是一条流得很慢的很宽的河。他觉得这条河很陌生,真使他奇怪。他慢慢地顺着河望去,宽广的河湾蜿蜒在许多光秃秃的小荒山之间,比他往日碰到的任何小山都显得更光秃,更荒凉,更低矮。他于是慢慢地,从容地,毫不激动地,或者至多也是抱着一种极偶然的兴致,顺着这条奇怪的河流的方向,向天际望去,只看到它注入一片明亮光辉的大海。他仍然不激动。太奇怪了,他想道,这是幻象吧,也许是海市蜃楼吧——多半是幻象,是他的错乱的神经搞出来的把戏。后来,他又看到光亮的大海上停泊着一只大船,就更加相信这是幻象。他眼睛闭了一会再睁开。奇怪,这种幻象竟会这样地经久不散!然而并不奇怪,他知道,在荒原中心绝不会有什么大海、大船,正像他知道他的空枪里没有子弹一样。”而《孤独之旅》中的心理分析非常简练:“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直至夜里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将父亲惊醒。”
《孤独之旅》和《热爱生命》作为新教材被选入人教版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中,自然起了很好的典范作用。我们在分析作品的时候,不要忘记汲取文章的精华,学会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这对于指导中学生用真情实感写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中考作文中适当地运用心理描写,不仅能使文章内容具体生动,而且能使人物真实可感地凸现在我们面前。当然上述几种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我们运用的时候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下面我们简单地谈谈如何将所学的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在写作的同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要掌握心理描写的规律。在阅读大量的名家名作后,我们会发现其实心理描写是有规律可循的。写人,如果运用心理描写,就要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就要大胆发挥想象力,把自己置身于情节中,合理地去思考,去感受。因此,心理描写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符合生活实际,要真实可信。心理描写最基本的目的在于表现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思想感情,刻画出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不同的时间、地点、事件、场合以及人物关系,所构成的特定环境中人物感受是不同的,心理描写就必须写出在特殊环境下人物符合身份、年龄、区别于其他人物的真实、特殊的感受,绝不可能用作者自己的主观想法与感受来代替其笔下人物的心理。
其次,要合理自然地描写,分寸得当,不宜过多,反对冗长。
第三,要灵活地运用。我们在进行心理描写时,不能只局限在单一的手法中,而应根据塑造人物的需要,把多种心理描写的方法灵活地结合起来表现。有些心理描写,还常与比喻、映衬等修辞手法结合起来表现。
第四,要加强心理描写的训练。心理描写的训练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用心理描写改写文章片断,或是平时有意识地运用各种心理描写的方法来写作。如坚持写日记,将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通过日记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多积累生活中的见闻,可以用日记的形式来记录。
参考文献
[1].陈家生《文学写作技法入门》,海峡文艺出版社。
[2].王益祯《心理描写种种》,《语文天地》1998年第3期。
【《热爱生命》观后感】推荐阅读:
《热爱生命》700字读后感12-09
热爱生命读后感作文800字06-07
如何热爱生命06-15
《热爱生命》教案08-02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好句11-20
热爱生命名言名句07-14
热爱生命享受生活11-23
热爱生命故事作文11-27
热爱生命汪国真12-15
死亡意象与热爱生命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