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讲座心得

2024-10-22

大学生就业讲座心得(通用9篇)

大学生就业讲座心得 篇1

整个讲座主要围绕“就业”的主题及“心态”、“能力”这两个核心点来叙述,讲座前的宣传幻灯片介绍了佰仟奇茶艺公司的经营现状、公司合作业绩、发展方向及企业文化,它的“b”型公司抽象艺术化标志也很鲜明,因为没有记录,所以现根据我的记忆和理解加以总结我所认同的这次讲座的几个有益要点:

1、心态很重要,心态决定人生,在现实职场上很多时候在于我们自己的心态,在于我们对待就业、工作以及人生的正确的心态!正如我在《对社团管理的感悟》这篇文章中最后一段所说的:心态决定人生,性格决定人生,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比别人差,差的只是输在了心态上,以及在这种错误心态的指引下缺乏了一种坚持与奋斗的激情!

2、这一点也是我们大家最容易忽视的,我也一直坚持这样一种观点,学历仅仅只是一方面,很有限的一方面,更重要的应该是自己的真正的实实在在的能力。但能力只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什么是能力,我想凡是能创造出人生价值的人都是有能力的人。

3、学校、社会和家庭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但也有不小的区别,你在大学混得好,今后在现实职场中就不一定也一样的出色!但你如果在大学中生活得很消极,那你以后在社会中也会同样的消极!关键还是一种心态,我们应始终树立一种开放、高远、不为学校所局限的积极感悟及体验并适应社会的心态!融会贯通、积极感悟、积极实践、不断提高!

4、在社会最重要的是交往及做人做事的技巧,在这种正确交往技巧的指引下,我们会逐渐形成很好、很投和的人脉群,必要的人脉群又会促进你的腾飞!

5、这一点也是微软终身名誉总裁、曾盛大ceo、现新华都总裁兼ceo唐骏所说的—大学生所找的第一份工作不要只图高工资,一定要去一家比较规范、比较出色的企业,因为这家好企业将使你学到更为规范、更为正确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管理技巧及运行模式,为你今后的职场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正确的职业化理念的指引下,你将会少有不少弯路!

6、余振宾这一点说得很好—很多人的职业生涯必经这3个阶段:就业—职业—事业,一切人都要从打工开始,积累经验,开创事业,这是一个必经之路,从低层到高层。专注、专业、情商(包括交往技巧、为人处事、坚韧性等)和必要的智商是对你提拔的个人动力指标,能给公司带来切实的利润和高绩效是一个最终的指标!

7、公司提拔你的唯一指标就是你的努力是否可以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能带来很好的价值,那你就是人才,可以提拔,而且其价值越大,你被提拔的空间也就越大!

8、不要攀比,这时我想到了初中看到的一句话—“你再强也不要和别人比,再弱也要和自己比,你把从前的你比下去了,你就会比别人强!”说得很好!

9、余振宾说得这一句话也颇有道理—富人有富人的烦恼,穷人有穷人的快乐!有钱了就要考虑到更多的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虽然没有钱,但如果家庭美满、爱情美满,同样会很幸福!但不论富人还是穷人,美满的爱情与美满的家庭都是生活幸福的基础!谁都不可否认!

大学生就业讲座心得 篇2

关键词:职中学生,合格的劳动者

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中国不缺专家、教授, 不缺老师、医生, 更不缺乏优秀的公务员, 中国要搞产业技术升级, 要生产出高科技以及附加价值高的产品, 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 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 中国缺乏大量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有文化的、有纪律的、有过硬专业技术的合格产业技术工人, 为此, 我把自己长期担任职中学生班主任及长期驻外就业带队的一些经验体会, 具体总结如下与大家分享:

诚实:现在的学生, 在校期间多少都有些喜欢撒谎, 学些投机取巧, 速成获利的方法, 这与中国搞了几十年改革开放、社会整体因极端趋利行为使整体社会道德水准下滑有关, 学生作为社会人, 生活在现实社会中, 必定受社会影响较大, 所以学校教育、班主任工作就是要教育他们踏实做事, 老实做人, 不要过分的追求急功近利, 要教育他们首先学会做一位诚实守信用的人, 然后他才能成为国家的一名合格劳动者。

勤奋: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 家长带小孩很娇气, 在家不做体力劳动, 在学校也不开展运动量大的体育活动, 贪图安逸, 生活中、学习上很少刻苦, 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矛盾, 无法负担来自国家、社会和家庭的重担。美好的生活不是等来的, 所以, 日常教育中老师要给他们一些身心方面的压力训练, 特别是要首先让他们懂得一个合格的劳动者, 一定是一个能吃苦耐劳的人。

节俭:节俭是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美德, 职中学生一旦结束学校生活, 马上就要走入社会, 成为一名打工者, 一名自食其力的人, 如果不节俭, 只知道自己买名牌服装、手机, 甚至到处交酒肉朋友吃喝玩乐, 自己不留余钱, 以后如何成家立业?如何孝顺自己的父母?如何哺育自己的下一代?节俭是一种好习惯, 需要长期的教育和培养才能养成, 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做好学生的节俭教育工作。特别要提出来的是, 学生学会了节俭, 手中有了余钱, 在将来其他条件成熟的前提下, 还可以自主创业, 来解决就业难问题。没有余钱一切都是空谈。

孝顺父母, 感恩社会:父母亲辛苦把孩子们拉扯大, 很不容易, 我们要尽孝道, 要善待父母, 要赡养他们, 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在外打工要多打电话问候他们, 向他们报平安, 逢年过节也要常回家看看。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 也要尽量的回报社会, 回报国家。多参与做志愿者、慈善者的工作。

遵纪守法:在就业带队中, 有个别学生不听老师的劝导, 出现了违法行为, 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违法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轻则要给受害方经济赔偿, 重则要坐牢, 要失去自由。我时时刻刻给学生敲警钟, 要他们在社会上遵纪守法。

职中学生还有一项最大困扰———就是青春期的情感问题以及性教育和女生的自我保护问题。他们正处在花儿般绽放的年龄, 情窦初开, 懵懵懂懂, 思想行为叛逆, 情感方面也最容易出问题, 像洪水, 堵是堵不住的, 只能通过疏导。毕竟男女之间的情感也是人世间最美好最幸福的事物之一, 但同时情路艰辛, 这一点老师要提前警醒他们。它的坏处, 伤害也要提前告诉他们, 处理不好, 一是在学校会影响学习, 二是走入社会后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家庭生活, 更会影响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劳动者。根据报纸网络上的公开资料, 我国每年有1300 万女性做人工流产手术, 有数百万对夫妇进行不孕不育治疗。这一铁的事实证明我国在性教育方面的缺失。可见, 青春期的情感教育和性教育, 对职中班主任和驻外就业带队老师而言, 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务必引起大家的高度共识, 此事处理不好, 特别是对女劳工会造成极大伤害。

职中学生经过专业知识学习, 再经过班主任, 就业带队老师在思想道德、为人处世、遵纪守法、青春期情感处理、社会安全知识等方面的精雕细琢, 就会成为一个个合格的劳动者。祝愿我们的祖国早日成为一个真正的创新型国家并完成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就业讲座总结心得 篇3

主办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学生会

就业与创业指导部

一、活动意义: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的道路。但由于缺少相关经验,多数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创业更难”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一名自主创业的模范人物来充当我们的导师。在建党九十周年和校庆六十周年大好形势下,就业创业部本着创业、创新、创优的思想,为本校大学生提供一个就业、创业的指导,培养其对就业、创业的危机感和现实感。

二、活动目的:为增进同学们对创业形势的了解,并对自己的专业前景进行准确的分析,最终制定出适合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本着“一切为同学服务”的原则我们开展了这次就业创业知识讲座。

三、活动效果:本次活动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宣传了创业理念,培养了创业精神,丰富了大学生的创业知识,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解答了同学们的实际问题,给了他们一定的指导及建议,使其在走向社会和创业的道路中更有竞争力。

四、本次活动的优点:

1.宣传方式多样:这次活动我们采取了LED电子屏,展板,人工语音等方式来进行宣传,使本次活动的影响力大大增加。

2.到会人数众多:这次讲座到会人数约有300人,规模宏大,充分体现了工大人积极创业的精神。

3.邀请的主讲及嘉宾是亮点:本次讲座我们邀请到找查发的郭彩荣

作为我们的主讲,邀请到招就处的张老师作为我们的嘉宾。郭姐是公益性网站找查发的创始人,张老师作为工大招就处老师也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两位使这次讲座影响力大大提升,就业与创业兼顾。

4.讲座内容丰富:本次讲座内容由郭姐承担,演讲结束后设有互动环节,可使学生与郭姐、张老师零距离接触。演讲内容不仅涉及创业知识,还涉及到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使同学们受益匪浅。其中还添加了公益性内容,具有教育意义。

5.现场气氛活跃:本次讲座期间多次响起掌声,在结尾的献花阶段更使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

6.摄影留念及签名留念:在这次讲座期间有摄影师记录下了郭姐的精彩演讲,在结束阶段郭姐为我们签名留念。

五、缺点及今后怎样改进

1.本次活动整体略显仓促,郭姐的演讲有些准备不充分,下次应留给演讲嘉宾更长的准备时间。

2.现场设备不能提前试用,使演讲准备阶段手忙脚乱。下次应提早和管理设备的老师联系,做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嘉宾席茶托不够。下次应多准备茶杯,茶托等。

4.演讲内容力度不够,这次演讲没有很多激励人的话。

六、总结

听就业讲座的心得体会 篇4

在大三下学期,参加了学校的顶岗支教活动之后,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我心生敬畏。从上学以来,老师就一直在自己身边。当我遇到不负责任或者对待学生不人性的老师,我总会说“如果我以后当老师,我一定要做一个让学生喜欢,认真负责的老师”。这也许是逞一时之勇,但是现如今,我竟然真的站在了那五尺讲台上,成为了真正的教师。顶岗期间,我担任了一个班的班主任以及四个班级的生物教师。这份实习经历使我对教师这一行业有了第一次亲身体验,也使我爱上了教师这一职业。

在顶岗实习结束之后,在考研和直接就业之间我进行了选择,最后,我选择了考研。考研对于来说,应该是一场战役,打好了,进入社会后就有更高的起点,打不好,我也不会后悔,因为已经尽力。在大四上半年的考研期间,我全身心地准备,没有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比如说接二连三的招聘会。因为我认为,即使考研失利,凭借顶岗期间的经验以及对教师职业的体会,我也有信心在毕业之前找到心仪的工作。在考研结束之后,感到自己的情况不太乐观,所以在寒假期间就开始关注各种就业信息了,并且开始翻阅高中生物课本,查阅资料。我一直相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所以,在开学之后,我一边等待考研初试成绩,一边关注各中学的招聘情况,同时认真备好每节生物课,尤其针对学校招聘时经常出现的题目。此外,班里的很多同学在大四上学期已经签约成功,所以我也经常向他们请教求职经验。我能够在考研失利之后,能够较快地找到工作,真的非常感谢他们的帮助。

大学生就业讲座策划书 篇5

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分析当前商业形式,发展方向。以便同学们能够更好的走向社会,找到满意的工作,走向自己满意的人生路。

时间:暂定于10月25日下午六点半,因为那天是周日方便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听到。

地点:本协会决定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因为图书馆是知识的天堂,而此次的讲座将会讲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所以希望广大同学们前来听讲座。

嘉宾;各协会负责人,院团委领导、主席。

宣传部:张贴海报宣传此次讲座。

外联部;邀请嘉宾前来。

秘书部:负责会场的考勤情况。

财务部;负责场内嘉宾的饮料水果等。

讲座的过程安排如下:

1、组织部;负责安排场内布置。(四点)

2、讲座开始前准备一只优美的舞蹈,缓解台下气氛。(六点十五分)

3、舞蹈结束有人宣布讲座正式开始。(六点三十分)

4、讲座开始(持续一小时)

5、讲座结束(七点三十)

6、有会长送讲师出校。

7、有组织部与财务部负责整理会场的卫生。

策划大致如下;可又具体事情略加变化。

大学生就业讲座心得 篇6

1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讲座

现代社会相对以往对人的心理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才能从容面对现代社会生活, 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现代人。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卡耐基调查了社会各界许多名人后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 只有15%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术, 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1.1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有助于造就大学生趋向成功的素质。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有助于促进智能的开发。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 有助于他们树立远大目标。自信心强的人, 敢闯难关, 不怕困难, 志存高远, 志向远大, 易于成功。

1.2 应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高校图书馆有丰富的藏书、有海量的电子文献资源, 在育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图书馆可设立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图书专架, 有意识的引导大学生去阅读这方面的书籍, 以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图书馆也可通过开展与心理健康有关的读书会、演讲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使学生相互交流, 共同提高心理素质。更重要的, 要通过系列讲座, 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1 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讲课、讲座, 对大学生进行培训, 使他们对自己有一种高尚而且重要的自我评价, 相信自己有非同一般的前途。由此而产生的精神动力会帮助他们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自信心会让大学生明白人生的意义和方向, 象指南针和地图那样, 指引出大学生要去的目标。

(1) 引导大学生树立全新的理念。要让大学生接受并坚守这样一种理念:在改变任何人之前, 先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则要从作出决定开始。在完成一个目标之前, 先做一个决定:我一定要成为我理想中的人物, 尽最大努力来发展自我。在人生的竞赛场上, 缺乏自信心的人, 是不容易得到成功的。如果对自己充满信心, 就会充满激情和勇气, 乘风破浪, 勇立潮头。

(2) 引导大学生不断训练自信心。如果一个人下决心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或者下决心要做什么样的事, 那么, 意志或者说动机的驱动力会帮助他如愿以偿。基于此, 要引导大学生始终保持自信乐观的态度, 每天用这样的态度调整自己的行动, 克服某一事实对自己造成的困难。如果大学生的生活态度中自信心增强了, 他们就会感受到一股巨大的力量。

1.2.2 培养大学生战胜困难的意志和勇气

一个勇于面对压力的人, 他就具有战胜压力的潜能。所有那些被压力击垮的人, 大多是由于不敢面对压力。

要培养大学生敢于挑战困难的勇气, 善于把逆境变成前进的动力。大无畏的人, 逾为环境所迫, 愈加奋勇, 不战栗, 不胆怯, 意志坚定, 敢于应付任何困难。忧患困苦不但不足以损他毫厘, 反而足以增强他的意志、力量与品格, 使他成为了不起的人物。

1.2.3 培养大学生的恒心和毅力

坚持不懈与充分的自信一样, 都是取得成功的必备素质。有些人遇到了一次失败, 就往往一蹶不振, 从此失去了进取的勇气。可是, 在刚强坚毅者面前, 却没有所谓的难关。那些一心要得胜、立志要成功的人即使失败, 也不以一时失败为最后结局, 而是会继续奋斗;在每次遇到挫折后再重新站起, 比以前更勇敢的向前努力;不达目的, 决不罢休。

1.2.4 培养大学生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态

愉快乐观的心态是成功者关键性品质之一, 他们把自己的思想和谈吐引导为振奋鼓励的念头和看法。乐观开朗的人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抓住生活中有趣的一面, 容易有个好心情, 容易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

引导大学生培养广泛的兴趣与爱好。引导大学生广交善友。从而获得安全感、归属感, 缓解与释放学习与生活中的压力.要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幽默感, 以使得大学生更乐观、更豁达。

2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讲座

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现代人已经不再把职业仅仅作为谋生的手段, 而试图通过对职业的合理规划来实现自己美好的人生理想。同时, 时代变化的迅猛步伐也使得职业选择多样化、复杂化。社会发展和职业结构的不断变化, 劳动力市场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和日新月异的职业演变常常令大学生无所适从, 难以做出合理的抉择。大学生毕业后该怎样更好的适应工作要求和环境的变化?大学毕业生该如何在日益频繁的工作变动中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这一切都使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2.1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

有人说过:选择职业是人生大事;职业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在个人的职业决策过程中必不可少, 它有助于个人发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平衡家庭与朋友、工作与个人爱好之间的需求。如果我们从人的整个职业生命周期这一角度来理解职业生涯选择, 那么, 职业生涯选择就是人生职业发展的起点。选择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人生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失败。从这个角度看, 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一种生存性的技能, 还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2.2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在职业岗位上所度过的、与工作活动相关的连续经历。它不仅表示工作时间的长短, 而且内含着职业发展、变更的经历和过程, 包括从事何种职业、职业发展的阶段、由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转换等具体内容。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生涯。我们所熟知、所判断别人的一个很普遍的标志就是他做什么工作、工作做到什么程度。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根据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 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 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 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 采取必要的行动来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职业生涯管理是一个长达一生的过程。它通常通过选择工作、选择工作组织、选择工作岗位, 在工作中使技能得到提高、职位得到晋升、才干得到发挥等来实现。

2.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步骤

2.3.1 确定志向与目标:

立志是人生的起点, 反映一个人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 影响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及成就的大小。所以, 在制定生涯规划时, 首先要立志。

设定人生目标, 确立职业前景:“我想干什么?”是对自己职业发展的一个心理趋向的检查。职业前景就是你感兴趣并愿意花时间来研究的潜在选择。每个人在不同阶段, 兴趣和目标并不完全一致, 有时甚至是完全对立的。但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 会逐渐变得理智与现实起来, 并最终锁定自己的终生理想。要对你的职业生涯规划承担责任, 并积极投入到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中, 积极筹划你的未来, 把握你的职业发展方向。

2.3.2 自我评估:

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我能干什么?”是对自己能力与潜力的全面总结。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学识、技能、需求、目标和价值观, 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路线。一个人职业的定位, 最根本的还要归结于他的能力。而他职业发展空间的大小则取决于他的潜力。所涉问题包括:我有能力和精力完成职业所需的教育吗?我的人生价值与职业所反映的相称吗?

2.3.3 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

主要是评估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收集并研究关于你的职业前景的准确信息。比如:这份工作报酬够你过你想要的生活吗?工作能给你心理上的满足吗?你能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并承担工作责任吗?

2.3.4 作出决定, 选择合适的职业:

职业选择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否。

整理关于职业前景的所有信息, 以选择职业方向。可先找出最佳选择, 再找出次优选择。对职业前景的判断和评估将导致最后的决策。

2.3.5 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

这意味着将你的职业决策付诸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行动部分主要包括如下的活动和技能:

教育培训:确定职业选择所需的专业、教育程度、费用、培训时间和地点等。

工作经验:兼职和暑期工作经验如能跟一个明确的职业目标相结合会更好。

写作技巧:学会写求职材料如自荐信、简历、感谢信和申请函等。调查能力:在开始工作之前, 要学会先对地理环境和工作地点进行调查, 以确定你想在哪里工作和生活。

表达能力:有能力应对各种面试和访谈。

获得反馈:反馈或再评估使个人的职业决策更为动态和开放。

2.3.6 评估与调适:

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 就须不断的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修订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 自身条件及外部环境条件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职业生涯规划也要随之而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以后, 要有意识的回顾自己的言行与得失, 审视自己的目标是否妥当, 检验自己的职业定位与职业方向是否合适。在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 自觉的总结经验与教训, 及时评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修正对自我的认知。通过反馈与修正, 调适最终职业目标与分阶段职业目标的偏差, 保证职业生涯规划的行之有效。

总之, 有各种各样的人需要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更是如此。大学生首先要意识到自己需要作出职业决策, 然后去研究自己所处的环境并进行自我探索, 尤其是要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找出备选职业;通过培训和求职来实现你的职业决策;用所得到的反馈信息对决策进行评估。

3 大学生信息技术教育讲座

随着信息激技术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应用日渐普及, 其应用范围几乎涉及到人类各个活动领域。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了。信息技术知识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重视。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资源共享成为现实, 也为服务创新提供了技术平台。[2]高校图书馆可利用信息技术平台, 开展信息技术讲座, 主动为大学生服务, 并提供优质、完善的服务。

3.1 高校图书馆应教会大学生学习使用字处理软件

计算机作为学习工具, 可帮助学生获取、存储、处理和交流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等。图书馆可利用诸如微机数量多、多媒体资源丰富、技术人员充足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对大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讲座教育, 让大学生掌握如下一些软件的应用。

(1) 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 主要包括字处理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绘图软件等。

(2) 各种专业软件, 如数据统计软件、动画制作软件等。

(3) 计算机程序语言以及著作语言, 如C语言、Logo语言等。

3.2 高校图书馆应教会大学生广泛而有效的获取各种信息资源

3.2.1 教会学生使用远程教育手段, 使得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更加方便和有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信息高速公路的拓展, 远程教育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大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远程教育手段, 可充分发挥信心技术与信息高速公路的优势, 参加各类职业素质教育以及职业技能培训, 通过反复的模拟训练, 来获取系统知识, 强化提高技能。

3.2.2 教会学生检索各种数据库资源。

图书馆的资料检索平台由海量数据及资料基本信息组成, 可为读者提供数以百、千万种中文图书题录信息、期刊资料以及报纸、论文、词条、人物和外文资料等一系列资源的检索和使用。学生学会了检索方法, 就可对图书和期刊进行目录和全文检索, 可获得图书、知识等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源服务。要教会学生熟练掌握以下数据库的使用:中国知网CNKI、超星数字图书馆、地方文献大典、、读秀中文学术搜索平台、中科VIPExam考试题库等。

总之, 高校图书馆应立足于新的服务理念、新的服务方式、新的服务内容, 成为知识的管理者和用户在知识海洋中的导航员。[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高校图书馆应充利用其资源优势, 发挥其应有的育人功能, 以讲座的形式, 搞好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信息素质教育。S

参考文献

[1]刘红菊.图书馆在大学审美教育中的作用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0 (5) .

[2]马翠凤, 李淑英.专业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资源建设与服务创新[J].图书馆学刊, 2006 (4) .

大学生就业指导讲座策划书张召 篇7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日益蓬勃发展。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招纳贤士来提高企业的效益,但是高校教育的素质人才逐渐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出现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象,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而大多数毕业生再就业是不善于策划,不讲求方式方法,目标不明确造成盲目就业。所以明确大学生就业策划,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职业生涯设计三方面也就成为高校的另外一项重要的任务。

就业及创业指导讲座策划旨在指导高校学生从思想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做好中长期的职业规划,不急于求成,不能只在乎眼前利益,也不能以薪水来衡量工作的好坏。

一、活动背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就我们身边的事情来说,最近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参加不少的企业招聘会,然而被招聘的人数却不尽人意。可见竞争的严峻,为了提升我校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竞争力,做好我院的就业工作,院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协会特邀知名讲师经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旭光老师开展此次大学生就业及创业指导讲座活动。

针对大一新生,他们一下子从高中时代如上弦箭般沦落到无拘无束的大学生活,他们就很容易变得慵懒。习惯了高中时代的生活,上课、作业、考试即活动,都是有老师或班主任统一安排,而到了大学我们就像缰绳的野马,容易迷失方向,所以对于刚进大学的我们来说,要先把目标定下来,想想我们将如何度过我的大学生活?圣诞节作文三年以后、四年以后的我决定怎么走?作为一名新生,应该树立一个全新的意识:独立自主,自己来规划好已经开始的大学生。当然这也是校创协的宗旨,帮助大家做好大学生活的规划。

二、活动名称:

大学生就业及创业指导讲座

三、活动主办单位: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协会

联合单位:

蚌埠学院就业指导中心

四、活动目的和意义:

当前有不少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够规范,细致。不知道怎么样的单位合适自己的事业发展,找不到真正展示自我的平台,为了使我院学生更好的形成符合个人需要并兼顾社会利益的就业观念,清楚地认识到择业的盲目性,我协会特举办一次大型的大学生就业

及创业指导讲座,这无论是对大一新生,还是大二,以及对即将实习的学生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他将影响到个人的事业和人生的前途。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就业”的宗旨,本次活动旨在加强我校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了解、明确就业目标、增强就业技能,为进一步提高个人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为了更好的指导大学生择业,了解社会整体求职状况,针对大学生目前存在的客观实际情况及自身特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就业,掌握求职技巧,制定切实可行的求职方法,激发大学生就业积极性,特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讲座活动,使学生对本社团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提高个人技能和实践工作技巧,增强在校大学生应聘技巧和社会竞争力,架起学生与社会沟通的桥梁,搭建学生求职交流的平台。

通过这样的现场指导和解释一方面指导学生规划好职业生涯与就业,另一方面给未毕业的大学生敲响认真学习的警钟,提高自身修养即文化知识,以在他们毕业的时候,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五、活动概括:

1、活动的面向群体:全院学生

2、活动时间:待定

3、活动地点:阶梯教室

六、活动计划:

1、活动宣传:

(1)横幅(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协会就业及创业指导讲座)

(2)海报

(3)板报

(4)展板

(5)单页

2、活动场地布置

3、活动管理部:(创协)

为了确保讲座的顺利开展,需要协会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具体分工如下:

组织部:做好主持人、院领导、外来嘉宾、院学生的邀请。对本次活动的活动情况做好收集,整理,归档。

活动管理部:准备讲座的物资并维持现场秩序,确定讲座主持人、院领导、外来嘉宾、院学生的接待,并做好各方面的指导工作。

宣传策划部:在讲座开展之前做好讲座的宣传工作,配合多种宣传方式,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讲座的信息并积极参与其中!做好现场的摄影工作。为后期的宣传工作奠定基础。

网络部:通知会员,做好讲座场地的布置安排。联系会员,做好现场与会员的宣传沟通工作。

财务管理部:做好讲座所需物品(接待水)的采购工作。

七、活动前期准备

1、前期宣传

(1)在活动前五天将活动具体细则发放到各部,对策划存在的问题进行磋商(各个部门领导人负责)。

大学生就业讲座心得 篇8

心理学院举办“经营未来的智慧”大学生就业指导讲座 为深入贯彻落实“美丽中国梦”的精神,帮助广大学子科学有效地确立就业目标并及早为之准备,11月20日,心理学院在长清校区综合教学楼C区121教室举办“经营未来的智慧”大学生就业指导讲座。国家一级职业指导师、山东师范大学学生处就业办公室主任褚庆成担任主讲人,心理学院2010级辅导员曹宇作为嘉宾出席。

本次讲座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人生目标,增强自信心,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讲座伊始,褚庆成以视频“小崔会客——我是大学生,我要找工作”为切入点,通过视频中两名大学生的求职经历以及专家的点评自然引出“大学生应努力积累实力”的观点。随后,褚庆成从“从高中生成功转换为成熟的社会人”和“自我管理”两方面,引导、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形势,并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综合素质。其中,他着重强调大学生要注重知识和实力的积累与储备,注重发散思维。针对现下“读研热”问题,他提出,“未来的发展高度与学历没有必然联系”,学生要端正态度、科学读研。在接下来的互动环节中,学生根据自身需求积极提问,咨询就业相关问题,褚庆成一一认真解答。最后,褚庆成深入地剖析了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心理学的就业前景,同学们获益匪浅。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此次“经营未来的智慧”大学生就业指导讲座的成功举办,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对学院开展就业创业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学生就业讲座心得 篇9

一、学科与大学学科制度

学科的基本含义是指分门别类的知识,这是学科最广义的解释。对学问和知识进行分类是人类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与知识范围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所致。为了便于对知识的管理和保证人类认知活动的正常开展,人类很早就进行了各种知识分类方法的尝试,例如古希腊时期哲学就被分为逻辑、物理和伦理三个方面,中世纪文科七艺(语法、修辞、辩证、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就涵盖了当时人类的全部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科早在大学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

但是,自大学在中世纪晚期诞生以来,学科就与大学学术活动结下了难以割舍的联系,因为学科不仅是学问的分支,学科还有规约知识行为的含义,这一点可以从西文对学科一词的释义上窥出分晓。“学科”在英语中的词形为“discipline”,主要包括如下含义:(1)(智力的、道德的)训练、训导;(2)纪律;(3)处罚、惩罚;(4)学科、(大学里的)科目。在法文、德文以及拉丁语中,“学科”一词都有类似的含义[1]。因此,学科既是专门化的知识形态,同时也是规约知识主体和学术活动的基本制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科制度化的过程就是人类知识不断发展的过程。在中世纪大学诞生以后,大学成为人类知识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场所,学科制度的成熟与大学知识发展形成了密切的关系。这不仅是因为,华勒斯坦所言的学科制度成熟的三种制度性场所都发轫于大学,如研讨班1737年始于德国大学,实验室1780年间始于法国大学,课室1760年始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19世纪的大学形成了生产新知识和培养知识创造者的制度结构,正如华勒斯坦所言,“19世纪思想史的首要标志就在于知识的学科化和专业化,即创立了以生产新知识、培养知识创造者为宗旨的永久性的制度化机构”[2]9。由于,学科制度成熟所需的生产新知识和培养知识创造者的制度结构与大学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两种职能相互交叠,因此学科与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关系紧密。狭义上的“学科”就是指大学里以分门别类的知识为基础来组织教学、科研工作的基本单位,在学科制度化条件下,“学科”通常与“大学学术组织”被视为同义语。1809年,柏林大学在学部下面设立由讲座教授主持的研究所,并通过制度化的途径使得讲座组织成为德国大学最基本的教学科研单位。讲座制度的确立与完善标志着现代大学学科制度的成熟,也加深了大学学科制度化的进程。

二、讲座制与大学学科制度化

从词源的角度来说,大学里的讲座(chair)来源于中世纪基督教会。在中世纪时,讲座原指基督教主教布道专用的座椅,基督教会中高级牧师的职位。大学成立后,大学借用了教会名称用以指代教师授课的座椅,并隐喻着具有教学资格的职位[3]。中世纪大学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所谓大学也仅仅是学生围绕学者而形成的行会组织。因此,讲座在中世纪大学就已经存在,但那时讲座既不是一项基本的学术制度安排,也不是大学基层的学术组织,而是指代大学教师职位的一个称谓。文艺复兴以后,大学讲座制逐渐形成。在19世纪,以洪堡建立柏林大学为标志,强调学术声望和研究能力的讲座组织逐渐制度化。洪堡在柏林大学设立现代学科讲座,并从欧洲聘请第一流的学者担任讲座教授,主持运行围绕讲座成立的集教学科研功能为一体的研究所,将科学研究确立为大学的首要职能,大学讲座制因此而得到确立。

从讲座制的形成过程和19世纪德国大学讲座制度的内涵看,讲座制首先是一种新型的大学学术制度安排,在讲座中大学采用与中世纪和近代早期大学所不同的教学方法,使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统一,形成了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稳定的制度结构;另外,讲座制是围绕讲座教授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大学学术组织,在这样的组织框架下,大学学术资源是按照讲座教授的学术偏好来进行配置的,设立讲座组织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教授的学术自由得以实现,并且使得科学研究能够制度化,从而保证知识生产的高效率。由此可见,讲座制的建立对于大学学科制度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按照本·戴维的说法,“科学制度成熟的标志是科学研究与科学教育的一体化,这首先并主要发生在1825年到1900年的德国”[4]211。下面就具体分析讲座制是如何通过一系列的知识制度创新来实现对大学学科制度化的推动作用。

(一)分科教学的制度化

分科教学制度是讲座制的重要内容,分科教学的制度化对讲座制的形成发挥了关键作用。分科讲座的制度起源于16世纪的苏格兰大学,梅尔维尔在格拉斯哥大学和圣安德鲁斯大学设立专科教师职位以取代传统的全科教师制度,新制度使得苏格兰这个相对贫穷的国家的大学学术水平达到欧洲领先的高度。“数学、医学、天文、自然哲学、道德哲学、法律、人文学科(古典科目)等单独讲座的设立,对知识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各科教授都把自己的学科发展到使苏格兰成为欧洲思想启蒙先锋的高度。”[5]37虽然这样的做法没能持续下去,但对德国大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德国16世纪也出现了大学分科设讲座的做法,为了避免全科教师制度下教师为高额讲课费而争夺,大学不允许教师自由选课,而是按照抽签和资历深浅进行安排。“到了16世纪初期,抽签的方式多被弃之不用,而是采取由资深教师组成的学院学术委员会来决定。”[3]这样的做法也客观上改变了每个教师负责全部学科的局面,出现了少数教授固定负责单门学科的现象。贺国庆教授在评价16世纪的德国大学时就曾说道,“在从前的大学文学院,每位教师须负责教授所有学科或课程,如今,几门学科已设讲座,由讲座专门讲授”[6]18。另外,16世纪德国大学讲座教授的薪水已经由政府统一支付,这也从一个方面稳固了教授分科教学的局面。根据克拉克教授的研究,“从1558年莱比锡大学的发展,可以看出讲座制度已经基本成型,这主要表现为:第一,教授及其薪金不再是按照课程进行划分,而是按照讲座进行划分。第二,每位正教授都持有一个讲座,所有讲座都拥有法律认可的资金来源。讲座教授薪金纳入政府年度预算,不得外部兼职。第三,编外教授阶层开始出现,但其薪金最初只是来源于学生学费”[7]。应当说,讲座资金来源于政府预算,是德国脱离中世纪大学影响,向现代大学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政府稳定的经济支持保证了讲座教授不受教会影响自由地开展学术研究,而且确立了讲座教授在讲座中的支配地位。到了19世纪,这种强调教授分科教学的理念在柏林大学得到强化,洪堡的柏林大学在神学、法学、医学、化学、农业、语言、物理和数学等学科设立讲座,并从欧洲聘请第一流的学者担任讲座教授。由教授进行分科教学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知识传播的专门化水平,也为科学研究确立为大学的职能奠定了基础。

(二)习明纳的制度化

习明纳是一种强调师生互动、共同研讨的新的教学方法,是讲座制的主要特色之一,最初运用于文科讲座中,又被称为习明纳研讨班。在德国大学出现习明纳之前,习明纳已经“存在了大约两个世纪”。最早习明纳出现在培养传教士和中学教师的场所,“从教授和学生非正式的集会演进而来,以师生对话取代教师的独白”[8]28。“格斯纳最先将研讨班引入大学教学之中,并于1737年在哥廷根大学创办了哲学习明纳。”[6]581778年,沃尔夫在哈勒大学创办了著名的语言学习明纳,推动了习明纳在大学的发展。但是在1820年之前,习明纳并没有在大学广泛采用,而且仅仅在语言、哲学等古典学科中存在。

1820年以后,德国大学的习明纳有了明显的发展,不仅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学科范围也从原来的哲学和神学领域向自然科学领域扩张,最为重要的是习明纳得到了德国邦政府的支持。早期习明纳多带有私人性质,即由教授个人举办,并未经邦政府的明确认可,一般在教授家中开展活动,没有经费保证,规模很小,往往随着举办者的去留而废存。19世纪中叶以后,由政府支持设立的永久性习明纳和研究所成为主流,根据资料记载,“1882-1907年,普鲁士文化部高等教育处负责人阿尔特霍夫(F·Althoff)在柏林、波恩、布雷斯劳、哥廷根、格莱福斯瓦尔特、哈勒、基尔、柯尼斯堡和马尔堡等9所大学建立的习明纳共达到176个”[9]。由于得到政府的支持,习明纳规模日趋扩大,形式日益正规,并有了固定的场所、独立的图书馆和有保障的活动经费。“以柏林大学为例,1820年用于习明纳和研究所的经费为37500塔勒,1870年达到375500塔勒,50年增加了10倍。”[6]64这样,习明纳就突破了作为教学制度的单一含义,而成为大学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本学术单位。与古典大学有着根本的不同,习明纳已经不再以训练学生掌握经典、熟读文献为首要目标,而是以提升学生思考能力,培养学生从事创造性研究的能力为价值导向。正如柏林大学的首任校长费希特所言,传统大学只能培养“有知识的书呆子”,习明纳则可以培养“有思维的头脑,……把阐述的、解释的内容完全转变到生动的、活泼的认识中去”[6]。因此习明纳又被称为“科学研究的苗圃”[6]60。

(三)实验室的制度化

实验室是讲座教授开展自然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场所。科学研究特别是自然科学研究需要建立在观察、实验、实践的基础上,有学者就认为“大学实验室对科学的价值如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画室”[8]27。虽然早在1789年前法国科学家蒙热就在墨西耶学院开始利用实验室进行教学[10],然而由于大学知识传统对实验科学的排斥,直到19世纪初,实验室都没有成为大学教学科研活动中的一项正式制度,即便在洪堡创建的柏林大学中也是如此。因为洪堡所提倡的科研是纯粹科学的研究,是以数理知识为基础的新哲学研究,在洪堡看来实验科学所带有的应用性和技术性与他新人文主义的教育理想不相符,不应作为大学研究活动的内容。不过随着生物、化学等学科相继从自然哲学中独立,实验科学进入大学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受法国的影响,德国大学19世纪早期也初步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的尝试,以化学教学为例,有资料表明,当时在哥廷根、耶拿、布雷斯劳等德国大学中已经开始了初步的实验教学活动。只是实验室带有私人性质,规模小且方法落后,不能适应学生开展实验操作训练的需要[11]。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1826年化学家李比希在吉森大学创建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中,李比希致力于科学教育的发展和完善,彻底打破自然哲学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把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在完成理论教学的同时组织学生开展系统的实验研究训练,使得学生有可能很快掌握并且利用实验仪器开展科学研究。这个实验室不仅是为了教学而存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实验室在教给现有知识的同时不断贡献新的知识。为此,李比希实验室被学者称为“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的近代教学-科研实验室”[8]25。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李比希创建实验室的想法与洪堡原则发生了直接的冲突,而遭到了大学评议会的否决,但是由于得到邦政府的大力支持,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很快就体现了优越性,吸引了大批的求学者,并在与对手的竞争中获得了竞争优势,后来被世界各国大学所效仿[8]26。

继吉森大学之后,德国大学又产生了一批具有广泛深远影响的实验室,如生理学家米勒1833年在柏林大学建立的解剖学与生理学实验室,成为进行精确研究的代表之一;化学家本生1838年和1852年分别在马堡大学和海德堡大学建立化学实验室,训练出很多优秀的青年化学家,他们成为19世纪后半期化学界的重要学者;生理学家路德维希1865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起一个由解剖学、化学、生理学组成的新型生理学实验室,训练了一批又一批的生理学家,使他居于现代生理学鼻祖的地位;心理学家冯特(1832-1920)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学实验室,首创科学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开启现代心理学的新纪元。可以说,正是实验室这样新型的研究机构在大学的建立,为大学自然科学研究的制度化提供了有效的制度安排。

(四)教授聘任的制度化

讲座教授的资格身份起初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对教师提出知识创新要求的,要从18世纪哈勒大学和哥廷根大学改革开始。在哈勒大学,“1730年,政府部长在评论哈勒大学入学人数下降时,强调讲座必须使那些不但拥有卓越才能,而且已经建立起世界性学术声望的纯粹教授来担当……1756年,政府部长在拒绝一名讲座申请者时,声明年长不得成为晋升的因素,讲座任命的唯一标准是有价值的著述、理性的作品以及突出的教学”[7]。德国著名的改革家闵希豪生在创办哥廷根大学时提出大学教授应该是能够发表著作的学者,大学教师应该在他所从事的领域学有专长并具有传授自己知识的能力。闵希豪生尤其偏爱著述丰厚的学者,他高薪聘请了当时最为优秀的学者如哲学和物理学教授霍尔曼、古典语言和考古学教授格斯纳、匈牙利医学教授赛格纳、瑞士医学家哈勒等,“虽然不足以证明闵希豪生对著述丰厚的学者的偏爱明显导致了19世纪德国大学注重研究和出版的风气,但结果还是鼓励了发表著作的教师,他们的著作有助于世人对他们所在的机构的认识和重视”[6]26。洪堡在创建柏林大学时则对讲座教授的聘任和晋升资格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柏林大学从最初就把致力于专门科学研究作为主要的要求,把授课效能仅作为次要的问题来考虑;更恰当地说,该校认为在科研方面有卓著成就的优秀学者,也总是最好和最有能力的教师”[12]。洪堡在柏林大学建立收费讲师和教授制度,前者保证了研究不受外来势力的干扰,学者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开展科学研究;后者则表明教授是私人讲师的高级职位,私人教师要晋升为教授就必须开展科学研究,并且凭借科研成果的水平接受教授会的评议。要想获得教授职位,必须要先取得教授备选资格———博士后研究人员,并被成为私人讲师(privatdozenten)。私人讲师不拿薪水[13],他们要想获得地位高、收入稳定的教授职位就必须开展科研活动。这样的教师职位和职称晋升制度,使得在柏林大学从教的人员都必须坚持不断地开展科学研究,从而保证了大学的科研水平。

(五)形成了教学科研相统一的制度结构

教学科研相统一是讲座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无论是习明纳还是实验室,他们既是科学研究的制度安排也是教学活动的有效载体,以著名的兰克习明纳和李比希实验室为例,他们在改进大学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保证科学教育成功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兰克1825年被聘为柏林大学的历史学教授,1833年开始创办习明纳(历史研究班)。兰克习明纳的特点在于,不仅仅传授历史知识,而且训练学生开展历史研究的方法,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开展研究活动。兰克要求学生“弄清史实真相并深钻资料来源”,并要学生记住工作的三条准则,“批判、准确、透辟”[6]60。兰克去世后,他的一位学生曾有过这样的评价:“‘习明纳’是为那些选择史学为其职业的人创设的,他允许自由选择研究课题,但是随时愿意提供建议,他对于违反原则的过错给予严厉的批评,但措辞则婉转。老师鼓励每人按自己的才能发展专长。”[14]据统计,“兰克的习明纳直接、间接地为德国大学培养出一百多位卓越的学者。这些学者又根据兰克的传统培养学生,不知为德国而且还为美国培养了不少历史家”[6]59。从兰克习明纳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出,习明纳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教学制度,更是一种师生共同探讨的科研活动,或者是未来科学研究者的训练营。

李比希在吉森大学的实验室中一改过去大学只讲授教材并根据教材进行试验的做法。在谈到自己的教育方法时李比希说,“普通概念上的实验室教育,在这所教室里只是由熟练的助手教给初学者的,而我负责指导的学生是根据各自情况来学习,具体的方法是我给我每个学生以研究专题,并检查他们实践的情况,如同一个圆的半径有共通的中心一样。我没有对学生进行一般定义的那种指导”,为保证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和科研能力的训练,创造性地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在完成理论教学的同时使学生在实验室中受到系统的训练,然后学生转入独立的研究阶段。“李比希这种让学生在实验室中从系统的训练逐步转入独立的研究的教学体制在他之前并未被人们认识到,从而为近代化学教育体制奠定了基础;从此以后,不但在化学方面,世界各国大学在其他自然科学中也都开始仿效这种科学人才培养方法。”[11]20

随着教学科研相统一的制度结构的形成,研究也第一次成为大学制度化的行为,大学形成了发展科学的职能。这不是说19世纪以前大学没有科研活动,其实自大学诞生以来,教授们对未知知识的探究一直都在进行,只是这种科研活动尚停留在教授的个体层面,尚未制度化,大学也缺乏将科研作为正式职能的制度基础。讲座制通过习明纳、研究所、实验室等制度化的形式,要求教师不仅只传授现成的知识,还要传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开展发现式的学习,把学习知识与探索真理结合起来。德国大学这一变革就初衷而言是要改变大学僵化的教学方式,尝试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实际结果是由于师生普遍从事研究活动,科学发展在大学获得了持续的制度支持,大学学术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可以说,正是由于科学研究制度化为大学职能,以及教学科研相统一的制度结构的形成,近代德国大学才迅速发展成为当时世界大学的领头羊。

三、讲座制与大学学科制度化的变革意义

讲座制顺应了大学学科制度化发展的要求,这对于激发大学知识生产活力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第一,讲座制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大学知识生产的专门化水平,而且彻底改变了大学知识生产传播方式,从此学科制度成为大学学术活动的基本制度。在19世纪的德国大学,大学通过设立讲座,保证了生产新知识和培养知识新人的连续性和制度化,导致众多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产生。可以说,学者的研究疆域拓展到哪里,新的研讨班、讲座就在哪个知识点上建立,教授们不断创造新纪元的科学活动使各知识领域旁枝茁生,知识的专门化程度不断提高。因此,讲座组织是大学里第一个以学科边界划分为组织建制的基层学术组织,学科正是通过在大学里设立讲座组织而完成在大学建制的过程。讲座制保证了学科成为大学学术活动的基本单元,讲座制的确立标志着大学学科制度化水平的提升。在学科制度化的条件下,学科不仅为大学学术活动提供了基本的“工作材料”,同时也是大学组织教学、科研等活动的基本单位,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说,“学科明显是联接化学家与化学家、心理学家与心理学家、历史学家与历史学家的专门化的组织方式,……主宰学者工作生活的力量是学科而不是所在院校”[5]。这彻底地转变了中世纪和近代早期大学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的图景。从此,大学的学术活动开始以学科的面目出现,大学知识生产的分工也主要是基于研究对象差异的学科分工,而学科知识又是以学科内部进一步分化为“二级学科”和不同学科下的专业方向为主要特征,每一个学科都试图确定自己同其他学科的界限,学科自由意识因之而加强,以学科为基础的学术共同体开始出现,教授们被分割在不同知识领域的科学共同体内,并逐渐向下延伸分裂为多个亚层,形成新的更加细小的知识领域。新的知识领域形成后,又努力确立各自不同的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并努力在大学里获得独立的学术建制。如此循环往复的结果是,大学知识的版图不断扩张,大学知识体系专门化和精细化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而使得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效率大大提高。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这样评价道,“科学已经进入一个先前所不知道的专业化阶段,并且这种情形将永远保持下去”[15]。

第二,讲座制度所孕育的制度创新适应了自然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从而保证了大学重新回到知识生产的中心位置。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后,虽然在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下,大学开始逐步摆脱经院哲学的束缚,但是又陷入了古典文献研究和古典语言学习的泥沼中,面对17世纪爆发的“科学革命”,大学无动于衷,甚至一度丧失了知识生产的中心地位,17、18世纪被称为欧洲大学的黑暗时代。讲座制诞生为大学消解知识困境提供了组织上和制度上的条件。无论习明纳、实验室还是研究所,它们自身既是大学开展科学教育的场所又是开展科学研究的机构。因此讲座制度的建立表明了自然科学在德国大学里获得了培养学科人才和促进知识创新的制度化场所,也就加快了自然科学摆脱自然哲学获得独立建制的进程。历史事实也是如此,19世纪,大学知识分化的速度大大加快,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分别从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产生了现代意义的自然科学学科。

从著名社会学家本·戴维和华勒斯坦等人的著作中也可发现大学讲座制度的建立在科学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本·戴维在研究德国在19世纪是如何领先英法等国家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时认为,发展的大学系统是主要原因,其中讲座制建立起了德国大学在科学人才选拔制度上的优越性[4]127;而华勒斯坦则直接断言,“研讨班”、“实验室”、“教室”是推动大学知识体系分化的革命性的要素,正是这些新的教育要素的出现,大学知识活动形成了的新的制度化行为,促成了人文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在大学的形成。可以这样说,讲座制的出现是大学的知识创新和创新知识人才的培养获得了制度化形式的标志,大学进行持续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能力得到保障,也使得大学重新获得复兴,重新成为知识生产的制度性场所。

距离大学讲座制度的形成,历史已经过去了近200年。在这段时间中,讲座制在推动大学人才培养和发展科学方面创造了辉煌,也面临着危机和挑战。特别是在20世纪下半叶,伴随着跨学科组织在大学的兴起,学科过度分化和知识壁垒导致了讲座制的合法性遭受批评和质疑,世界各国大学学术组织的结构与功能都进入转型发展阶段,如何重构大学学术系统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亟待探索的难题。作为高等教育后发国家,我国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透露出更加强烈的赶超情结,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等战略的指引下,面向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组建大团队,构筑大平台,承接大项目,成为当下大学学术组织改革与重建的主流。但是,重建大学学术系统仍需理性认识传统学科组织的历史贡献和存在的现实价值。虽然组建跨学科组织,促进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合作,打破学术资源分散,是我国大学学术组织改革的当务之急。但这并不能由此否定传统学科组织存在的合理性,学科组织仍然是大学运行的基础,激发传统学科组织的学术活力依旧是大学组织结构功能转型发展的任务之一。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言,“历史上高教系统的变化通常采用这样一种折衷方式,即新的单位绕过旧的单位,而旧的单位依然存在”[16]。我们不能在强调跨学科组织的作用和意义的同时偏废学科组织在大学学术系统中的存在价值,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发展也绝不意味着传统学科组织在大学即将走向历史终结。相反,我们仍需要加强对讲座制等传统学科组织推动大学学科制度化,激发大学知识创新活力作用的认识与反思,尊重大学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避免急躁冒进和急于求成。通过探索多样化的学科组织形态和弹性灵活的学科组织结构,来消除知识分化带来的学科壁垒,建构出促进学科融合的制度结构,或许将成为大学组织与制度重建的基本路向。

(伍醒,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副研究员,浙江宁波315100;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杭州310028)

摘要:讲座制是19世纪大学重要的基层学术组织,它的形成对于促进大学学科制度化具有重要意义。讲座制的建立为大学带来了分科教学、习明纳、实验室等新的教学科研方式和鼓励知识创新的教授选拔晋升制度,由此,大学形成了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相统一的制度结构,成为知识生产的制度性场所。回顾讲座制的起源,对于加深认识大学学科发展规律,理性推动大学学术组织变革具有重要的实现意义。

上一篇:小王子读后感700字以内下一篇:的通知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关于2010年国库集中支付年终结余结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