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等教育学题库

2024-10-27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题库(精选7篇)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题库 篇1

高等教育学 第一章导论

1.高等教育的概念

1)高等教育是指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进行的各种教养性、学术性、专业性的教育.P3 2)高等教育具有历史性、比较性和延展性。P1 [1].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创办的学园被看作是雅典第一个永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 [2].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概念。[3].20世纪60年代,第一所开放大学在英国出现。3)研究对象: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和特殊规律。2.高等教育学的作用

1)引导观念更新 2)服务政策咨询 3)推动实践发展。

3.高等教育学的作用(简答题、论述题,P12-15)

二、题库 1.1984年,()先生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A谢冰

B洪秋雨

C潘懋元

D.孟宪承

正确答案:C

2.恩格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基础上,对科学知识作了 P10 A、主观性分类

B、客观性分类

C、“解剖分类”

D、理论性分类 标准答案:C

3.培根按照人类理性的哪三种能力对科学知识做出了主观性分类(30分)P10 A、记忆

B、想象

C、判断

D、分析 标准答案:A,B,C

4.在古希腊时期,哪位哲学家于公元前387年创办的学园被看作是雅典第一个永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30分)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康德 标准答案:B

第二章高等教育发展

1.西方古代高等教育

1)专门学校:修辞学校,哲学学校

2)西方古国的一些博物馆、图书馆,也是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场所。代表:亚历山大大学(缪思翁博物馆)。古伊斯兰国家的许多清真寺也是传授高深知识的教育场所。

2.中国古代高等教育

1)西周时期就已萌芽。

[1].西周大学:西周时期已建成比较严密的学校体系,分国学、乡学两轨。大学旨在培养统治人才,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2)私学: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官学衰败,私学繁荣的局面。代表:齐国的稷下学宫。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衡阳石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

3)太学:公元前124年,汉武帝“置明师”,“兴太学”。太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的标志,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教育水平上,都堪称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高峰。

3.欧洲中世纪大学

1)中世纪大学的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宗教性。

2)中世纪大学实行专业教育,早期中世纪大学主要有四大学科:文、法、医、神。3)学位制度的雏形也始于中世纪大学。学完文学学科的学生,可称为“学士”。学完法、医、神等科的学生,可称硕士或博士。

4.德国:洪堡和柏林大学:确立了大学新的社会职能:发展科学的职能。

1)洪堡的大学教育思想(简答题、论述题,P26):第一,“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大学的教学应该在科研的过程中进行,以科研的方式进行,师生一同“为学术而共生”;第二,“学术自由”的原则。

5.美国:

1)1636年建成第一所大学——哈佛学院。2)第一所州立大学——佛吉尼亚大学 3)“威斯康星思想”: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包括:1.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2.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和文化;3.把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本地社会和经济服务。(特别强调了直接为本地社会和经济服务的职能)。4)研究型大学:霍普金斯大学。

5)到20世纪初,美国基本完成了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建构。层次上有二年制学院、本科院校、研究型大学。性质上有私立大学、州立大学、社区学院,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6.清末高等教育

1)洋务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最有代表性的洋务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专门学校。2)新式高等学堂:1905废除科举制度;该书院为学堂;1898年设立京师大学堂。3)清末学制: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颁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1].初等 [2].中等 [3].高等

a)高等学堂:相当于大学预科 7.8.9.10.二、题库

1.美国的第一所大学(30分)A、亚历山大大学

B、哈佛大学

C、麻省理工学院

D、爱资哈尔大学 标准答案:B

2.在霍普金斯大学的激励之下,美国大学协会于何时成立(30分)A、1920年

B、1930年

C、1900年

D、1910年 标准答案:C

3.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特点包括(40分)A、行会性

B、自治性

C、国际性

D、宗教性 标准答案:A,B,C,D

4.古埃及亚历山大城的缪司翁博物馆,该馆创建于公元前三世纪,下设文学、数学、天文、医学四部,由皇室提供丰厚的待遇,吸引著名学者来此讲学。后被史家称之为:(30分)A、亚历山大大学

B、哈佛大学

C、麻省理工学院

D、爱资哈尔大学 标准答案:A

5.学完文学学科的学生,即可称:(30分)A、学士

B、硕士

C、博士

D、院士 标准答案:A

6.到20世纪初,美国基本完成了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建构。在这个体系中,层次上有: A、二年制学院 B、本科院校 C、研究型大学 D、学术性大学 标准答案:A,B,C

7.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高等教育法是(30分)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C、《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D、《高等教育学》 标准答案:B b)大学堂:经学、法政、文、医、格致、农、工、商 c)通儒院:是中国近代最早的研究生教育机构

199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1999年:扩招;2003年底,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已达到20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美国学者马丁·特罗于1973年提出“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 1)毛入学率低于15%:精英阶段; 2)15%-50%:大众化阶段; 3)超过50%:普及化阶段。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大众化,国际化,信息化,众生花。

8.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我国仿照苏联高等教育的模式,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30分)A、一

B、二

C、三

D、四 标准答案:B

9.下列书院哪些属于宋代四大书院(40分)A、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B、湖南衡阳石鼓书院 C、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

D、湖南长沙岳麓书院 标准答案:A,B,C,D

第三章高等教育理念

一、知识点

1.高等教育理念的构成要素

1)教育理念

[1].自由教育理念 [2].通识教育理念 [3].专业教育理念 [4].职业教育理念 2)学术理念

[1].学术自由 [2].学术中立

[3].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3)机构理念

[1].大学自治:最经典。[2].教授自治 [3].学生自治 [4].校长职业化 [5].管理专业化

2.教育理念主要流派

1)理性主义:纽曼、赫钦斯、维布伦、佛莱克斯纳 2)功力主义

3)实用主义:皮尔士、詹姆斯、杜威(胡适)3.高等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关系(P66)

1)理念源于实践; 2)理念引领实践; 3)理念超越实践

二、题库

1.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大学人特别看重学术研究层面的理念,把哪个理念称为大学的灵魂。(30分)A、学生自治理念

B、教授治校理念

C、学术自由理念

D、大学自治理念 标准答案:C

2.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制度性机构,在其发展历史上先后产生过诸多理念,其中,最经典的是(30分)A、学生自治理念

B、教授治校理念

C、管理专业化理念

D、大学自治理念 标准答案:D

3.高等教育理念的三个主要构成要素包括(40分)A、教育理念

B、学术理念

C、研究理念

D、机构理念 标准答案:A,B,D

4.中国最著名的杜威思想的解读者是(30分)A、陈鹤琴

B、陶行知

C、胡适

D、蒋梦麟 标准答案:C

5.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有(30分)A、博克

B、杜威

C、克拉克•克尔

D、德雷克•博克 标准答案:B

6.高等教育实践与高等教育理念的关系包括(40分)A、从源头上看,一定是“实践在前、理念在后”

B、从发展上看,理念产生以后,往往又是“理念在先、实践在后” C、从源头上看,一定是“理念在先、实践在后”

D、从发展上看,理念产生以后,往往又是“实践在前、理念在后” 标准答案:A,B

第四章高等教育制度

一、知识点

1.高等学校分类

1)根据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层次

[1].高等专科学校 [2].学院 [3].大学

2)根据设立性质和经费来源:

[1].公立高校

a)中央政府(部属)b)省政府(省属)c)市政府(市属)[2].私立高校

3)根据教育对象和教育形式

[1].普通高等学校

[2].成人高等学校:函授大学、夜大学、职工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大学)、网络大学

2.高等教育分类

1)学历高等教育: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

2)非学历高等教育:夜大学、职工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网络大学。3.学历是指受教育者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4.学位是授予个人的一种学术性荣誉称号。

5.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类型

1)欧洲模式:政府与社会双主体办学体制 2)美国模式:政府、非营利部门和营利部门

3)日本模式:政府与非营利部门双主体办学体制。7.高等教育管理制度

1)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制度:国家、社会管理高等教育的制度。

[1].中央集团型:法国 [2].地方分权型:美国

[3].集权与分权结合型:日本

2)高等教育微观管理制度:高等学校管理制度

[1].学术权力主导型:欧洲:以讲座为基本单位的学术权力占有主导地位。[2].行政权力主导型:美国,校董事会和校长。[3].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结合型:英国

8.学校领导制度

1)校长负责制

[1].特点:校长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外代表学校,对内领导全校工作。[2].优点:决策程序相对简单、决策效率较高。

[3].缺点:校长自身思想、认识与能力水平的有限性,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和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本身的不公正、低效率等问题。

2)理事会或校务委员会制:

[1].构成: 9.10.11.12.a)非学术人员:美国 b)学术人员:法国、德国

c)学术人员和非学术人员结合:英国

[2].优点:集思广益和民主管理,决策程序科学。[3].缺点:决策过程繁琐,决策效率较低。

3)董事会制:私立高校集体决策。优点:通过董事会成员的多元化,促进了社会参与办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高等教育评价制度: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建立管、办、评分开,以高校自我评价为基础,以政府行政性评价为指导,以第三方评价为核心的多元化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以保障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问责

1)契约型高等教育问责:政府与高校之间。政府有权对高校进行契约型高等教育问责,要求高校(对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办学水平)履行“解释说明”的责任,并对高校履行职责的过程与效果进行监督。

2)道德型高等教育问责:社会中的学生或家长、普通公民和专业人士对高校的问责。3)自律型高等教育问责:高校的自我问责。高校按照自身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活动,向内部成员或内部其他成员进行解释说明。高等教育评价制度类型 1)政府行政性评价

2)第三方评价制度:独立与政府和高校之外

3)高校自我评价制度:高校自身发展的理念、目标、活动,评价方式为自我评价,经由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评估、自我诊断、自我调控等环节。

二、题库

1.在硬件方面,基本的逻辑是(30分)A、“越发达、越复杂”

B、“现存即合理” C、“教育受制于社会”

D、“突出差异” 标准答案:A

2.在习俗方面,基本逻辑是(30分)A、“越发达、越复杂”

B、“现存即合理” C、“教育受制于社会”

D、“突出差异” 标准答案:D

3.高等学校按照教育对象和教育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40分)A、省属高校

B、普通高等学校

C、市属高校

D、成人高等学校 标准答案:B,D 4.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典型类型之一的日本模式是(30分)A、政府和社会“双主体”办学

B、政府、非营利部门和营利部门“三主体”办学 C、政府和非营利部门“双主体”办学 D、政府和营利部门“双主体”办学 标准答案:C

5.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提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多少时称为大众型高等教育发展阶段(30分)A、15%∼50%

B、20%∼55%

C、25%∼60%

D、30%∼65% 标准答案:A

6.依据办学主体的性质和构成,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典型类型有(40分)A、欧洲模式

B、美国模式

C、日本模式

D、中国模式 标准答案:A,B,C

7.董事会制的优点是(30分)A、决策程序简单、决策效率高 B、有利于集思广益和民主管理 C、决策程序科学,决策质量有保证

D、通过董事会成员的多元化,促进了社会参与办学 标准答案:D

8.校长负责制的优点有(30分)A、决策程序简单、决策效率高 B、有利于集思广益和民主管理 C、决策程序科学,决策质量有保证

D、通过董事会成员的多元化,促进了社会参与办学 标准答案:A

9.以下属于学术权力主导型特点的是(40分)A、大学内行的教授会与外行的董事会共同管理大学 B、典型代表是欧洲大陆国家

C、校董事会和校长集中掌握校级权力

D、欧洲大学具有学术自由和自治的深厚传统,高校内部以讲座等机构的学术权力为主导,主持讲座的教授自中世纪以来一直主宰着高校的教学和学术领域。标准答案:B,D

10.第三方评价采用的是什么权力(30分)A、行政权力

B、市场权力

C、自治权力

D、教师权利 标准答案:B

11.高等教育评价制度的评价主体是(30分)A、高等教育的内部评价机构或外部评价组织 B、一定的规则、标准和程序

C、评价主体按照依据对高校据进行评价 D、高等学校教师 标准答案:A

12.按照作用和时段划分,教学评价可以划分为(40分)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他评

D、终结性评价 标准答案:A,B,D

第五章高等教育功能

一、知识点 1.个人发展

1)全面发展

[1].劳动能力的发展

[2].各种素质和具体能力的协调发展 2)个体发展

[1].人的基本素质(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技术素质、文化审美素质以及心理生理素质)

[2].个体独特的个性与特长 3)终身发展 2.人发展的维度

1)身体发展 2)心理发展 3)社会性发展

3.高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P111):

1)高等教育可以促进个体生活能力的发展; 2)高等教育可以促进个体社会化;

[1].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2].促进个人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社会化 [3].促进个体角色的社会化

[4].培养个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 3)高等教育可以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发展。

[1].促进个体的主体性发展 [2].促进个体的差异化发展 [3].促进个体的自由发展

[4].发展个体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5].促进个体独特价值的实现

4.高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的特征与表现

1)难以消除性:盲目追求高学历 2)延迟性

3)可减低性:人们通过女里可以减少或者降低其负向功能的影响程度。5.高等教育的功能:

1)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P118):

[1].高等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 [2].高等教育通过形成舆论对政治产生影响; [3].高等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化。2)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P120):

[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a)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资源

b)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知识基础和先进的科技成果 c)高等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向实际的生产力转化 d)高等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 [2].高等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受制于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果。

a)经济增长为教育协调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b)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

3)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P123):

[1].高等教育的文化保存、继承功能:高层次、专业化、系统化 [2].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播和交流功能

a)高等教育是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推动力 b)高等院校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c)高等教育传播深层次的文化

[3].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自主性、时代性、丰富性 [4].高等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a)高等教育创新文化的途径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b)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与学生是高等教育创新文化的主体

6.当代高等学校职能的构成(P130):

1)培养人才的功能;

[1].高等学校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

[2].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具有多类别与多层次性

2)发展科学的功能;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性研究 3)服务社会的功能。

4)高等学校各职能之间的关系:

[1].高等学校的三种职能各自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职责,满足着不同的社会需求,因此高等学校的三种职能是不可互相取代的,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2].高等学校的各种职能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 [3].高等学校的三种职能具体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其职能的数量和侧重点也会有所区别。

二、题库

1.人的发展不包括(30分)A、人的全面发展

B、人的个体发展

C、人的终身发展

D、人的心理发展 标准答案:D

2.高等教育在实然层面所发挥的这些负面功能已经发生,下列不属于正视问题并且通过更好的教育来弥补和矫正的是(30分)A、学校教育需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B、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

C、培养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的学生 D、偏重于书本知识,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标准答案:D

3.高等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有哪些功能形式?(40分)A、为个体提供生活能力的功能

B、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C、促进个体化发展的功能

D、促进个体身体健康 标准答案:A,B,C

4.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反作用不包括(30分)A、政治制度决定着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制度决定着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C、政治制度制约高等教育的发展

D、政治制度决定高等教育目的和内容 标准答案:C

5.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反作用不包括(30分)A、经济增长为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B、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制约作用 C、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D、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标准答案:D

6.政治,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政党或国家为实现经济奋斗目标而采取的政策和活动方式,其含义包括(40分)A、政治就是阶级斗争

B、政治就是从事国家的经济建设

C、政治就是人民群众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监督和管理活动 D、政治就是开展思想领域的斗争 标准答案:A,B,C,D

7.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反作用不包括(30分)A、政治制度决定着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制度决定着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C、政治制度制约高等教育的发展

D、政治制度决定高等教育目的和内容 标准答案:C

8.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是指(40分)A、高等教育能培养高级政治人才

B、高等学校是开展思想领域斗争的场所 C、灌输统治阶级的政治意识和观念

D、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 标准答案:A,C,D

9.从11世纪到18世纪,是高等学校的职能演变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职能是(30分)A、培养人才

B、培养人才、发展科学

C、发展科研与社会服务

D、培养人才、发展科研与社会服务 标准答案:A

10.高等学校发展科学的职能主要内涵表现在(30分)A、高等学校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

B、高等学校在继续承担大部分基础性研究的同时,更多地面向社会需求,开展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

C、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具有多类别与多层次性

D、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等推广、应用于社会 标准答案:B

11.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职能主要内涵表现在(40分)A、高等学校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

B、高等学校在继续承担大部分基础性研究的同时,更多地面向社会需求,开展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

C、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具有多类别与多层次性

D、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等推广、应用于社会 标准答案:A,C

第六章高等学校课程

一、知识点

1.高等学校课程的含义:课程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可以分解为“目的的确定与表述”、“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2.高等学校课程理解的多种视角

1)大学课程是一种政治

2)大学课程是一种制度。制度是课程的重要形态。3)大学课程是一种文化 3.高等学校课程观

1)普遍知识课程:以统一性为本质诉求的知识形态可以称为普遍知识,基于普遍知识构建的大学课程称为普遍知识课程。特征如下: [1].强调知识本身就是目的 [2].其核心是理智的培育 2)高深学问课程:以多元化为本质诉求的知识形态可以称为科学知识,基于科学知识构建的大学课程称为高深学问课程。[1].特征:

a)知识的专业性强

b)包含对未知领域的探究 c)面向少数精英人群

[2].这些特征的生成基于四个现实条件

a)中等教育的大众化

b)人才的专业化称为社会的普遍需求 c)研究成为大学职能之一 d)大学享有学术自由

3)多元教育课程:以个人自主建构为本质诉求的知识形态为个人知识,基于个人知识构建的大学课程称为多元教育课程。

4.高等学校课程规划的文件构成

1)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是教育部制定与修订的有关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目录。明确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要求、核心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修业年限。2)学校人才培养计划:每个高校 3)院系专业课程方案:专业课程方案是教师编制与实施课程的刚性指导文件。包括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分规定、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学时安排、考核要求。

5.高等学校课程类型

1)文化素养课程:属于单纯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整个课程结构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2)多学科交叉课程: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的有机结合。

3)专业课程:是融高深学问、专业文化、职业取向于一体的课程设计。兼备通识教育的责任,课程的目的最终是促进人的发展。4)科研项目课程:主要以为学生开发的科研活动项目为载体而设计,包括学生直接申请研究项目、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的项目。5)学生咨询课程:包括学术咨询、道德咨询和自我了解。6)隐性课程(潜在课程):大学的组织特征、生活方式、历史文化、学院经历、校园环境等对学生所产生的类似课程的作用。

6.高等学校课程结构

1)高等学校课程的纵向结构

[1].普通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

[2].学科基础课程:使学生获得自然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收到分析、运算、实验、概括等技能的训练,特别是科学方法的训练。

[3].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技术基础课程,是某一“专业类别”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包括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内容,相邻专业的基本知识的内容

[4].专业课程:某种专业根据社会对该专业人才业务上的特殊要求设置的课程。2)高等学校课程的横向结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7.高校课程编制

1)影响因素

[1].社会力量 [2].学生需求 [3].学科发展 [4].专业架构 [5].教师素质

2)高等学校课程编制的任务

[1].调查课程需求 P156 [2].确定课程目标:来自学科专家的建议,学生的需要,社会生活。[3].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必须遵循五条原则,整体性、量力性、满足性、效用性、经济性。

[4].制定课程评价标准和方式。首先要制定课程评价的标准与方式。

8.高等学校课程管理

1)基本制度

[1].选修制 [2].学分制

[3].评课制:学生评教制度 2)课程管理基本过程

[1].课程审定:以教师为主体的某门课程的编制,由院系组织课程审定专家小组负责审议。专家小组成员包括院系领导、学科专家、教育专家。[2].课程督导 [3].课程评价:通常采用学生、专业和同行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课程质量进行评估,以学生评估为主。

[4].课程更新:在课程更新的审批中,学科教学专家小组和院一级的教学委员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题库

1.下列属于多元教育课程的特征的有(30分)A、强调知识本身就是目的 B、其核心是理智的培育

C、从统一知识转向多样知识、从已知信念转向未知领域、从知识本身转向知识探究,是新课程体系与旧课程体系的主要区别

D、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程结构状态,所有的活动都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它以学习项目为载体,生成一种跨学科的探究状态 标准答案:D

2.基于高深学问的大学课程从理论上说有三个特征,不包括(30分)A、知识的专业性强

B、包含对未知领域的探究 C、面向少数精英人群

D、面向普通大众教育 标准答案:D

3.下列属于普遍知识课程的特征的有(40分)A、强调知识本身就是目的 B、其核心是理智的培育

C、从统一知识转向多样知识、从已知信念转向未知领域、从知识本身转向知识探究,是新课程体系与旧课程体系的主要区别

D、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程结构状态,所有的活动都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它以学习项目为载体,生成一种跨学科的探究状态 标准答案:A,B

4.下列属于单纯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整个课程结构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的是(30分)A、多学科交叉课程

B、文化素养课程

C、科研项目课程

D、专业课程 标准答案:B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原则上多少年修订一次(30分)A、10年

B、5年

C、1年

D、3年 标准答案:A

5.下列属于科研项目课程的有(40分)A、学生直接申请研究项目

B、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 C、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的项目

D、教育教学实习标准答案:A,B,C

6.各高等学校积极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整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40分)A、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B、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C、高端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模式

D、推进以学院为基本实施单位的人才培养综合改革 标准答案:A,B,C,D

7.进行课程评价, 首先要(30分)A、确定评价主体

B、确定评价对象

C、制定评价过程

D、制定课程评价标准和方式 标准答案:D

8.美国斯坦福大学以舒尔曼为首的“关于教师专业性的专门小组”特别强调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是(30分)A、专业知识

B、教学设计的知识 C、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D、教学管理知识 标准答案:B

9.调查结果的描述包括(40分)A、简单描述该门课程

B、学生、教师、系、学院要为该课程的开设各做什么贡献 C、该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及其原因

D、描述编制和讲授该课程的潜在的复杂因素 标准答案:A,B,C,D

10.每门课程结束前或是每学期的最后几周都要求学生对该课程及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以便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反馈信息,为学生选课、选教师提供信息。这属于(30分)A、选修制

B、必修制

C、学分制

D、评课制 标准答案:D

11.在学校规定范围内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的制度是(30分)A、选修制

B、必修制

C、学分制

D、评课制 标准答案:A

12.以教师为主体的某门课程的编制,由院系组织课程审定专家小组负责审议。专家小组成员包括(40分)A、院系领导

B、学科专家

C、校方领导

D、教育专家 标准答案:A,B,D

第七章高等学校教学

一、知识点

1.教学的基本任务:P170 1)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2)传播知识与发展智力; 3)形成技能与培养能力; 4)培养与发展个性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学生认识的特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3.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体现专业目的性;

2)突出自觉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3)注重科学研究

4.高等学校教学原则及运用(结合自身,论述1~2个原则,P174):

1)讲述思路为主的原则;

[1].教师应做好教学设计

[2].教师提供阅读书目,学生撰写读数报告。

[3].教学进程中,教师应注重心路历程和思维方式的呈现 2)增强学生参与的原则;

[1].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 [2].做好教学安排 [3].有效利用各种资源 3)强化问题意识的原则;

[1].指导学生学会选题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在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自觉性、创造性与独立性的原则;

[1].要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 [2].善于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 [3].要多用启发式教学,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4].要多学生严格要求

5)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

[1].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与智能结构

[2].用系统化、整体化的观点对待每一门课程和每一种教学活动 [3].在专业教育的前提下,扩宽专业口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6)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1].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教育

[2].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3].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5.教学方法概述(简答题,P180)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双方在共同的活动中所采取的办法。6.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特点:

1)强调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7.8.9.10.11.12.13.14.15.2)重视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 3)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体现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渗透和融合。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1)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2)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 3)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高等学校常用的教学方法

1)第一类,运用语言传授教学内容的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2)第二类:通过直观感知传递教学内容的方法,如实验法,演示法,参观法;

3)第三类: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的独立活动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如练习法、实习法等。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有(简答题,P183): 1)做好教学设计; 2)注重内容的逻辑性; 3)提现语言的艺术性。

高等学校主要教学环节:备课、上课、考核与评价 备课(简答题,P193):

1)第一步:研究和熟悉教学大纲;

2)第二步:钻研教材各章节内容,熟练驾驭教学内容,掌握教学目标、要求、重点和难点;

3)第三步:研究教学方法; 4)第四步:编写教案。

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其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分组教学、远程授课等。

班级授课制(起源于16世纪西欧国家,经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总结后初步形成,我国创始于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优点和缺点(简答题,P197): 1)优点

[1].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育对象数量,提高教学的效率;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缺点:难以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1)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 2)教学活动的短学程化; 3)教学活动场所多样化。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结果的功能 1)诊断与反馈功能; 2)导向与调节功能; 3)激励与促进功能; 4)教育功能。

二、题库

1.循序而渐进教学原则是哪位教育家提出的(30分)A、孔子

B、朱熹

C、孟子

D、荀子 标准答案:B

2.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等原则出自哪里(30分)A、《论语》

B、《大学》

C、《中庸》

D、《学记》 标准答案:D

3.我国高等学校的原则主要有(40分)A、讲述思路为主原则

B、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原则 C、增强学生参与原则

D、强化问题意识原则 标准答案:A,B,C,D

4.从做中学、兴趣和主动参与等教学原则是由谁提出的(30分)A、杜威

B、布鲁纳

C、叶圣陶

D、胡适 标准答案:A

5.下列属于增强学生参与原则的基本要求的有(40分)A、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

B、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 C、做好教学安排

D、有效利用各种资源 标准答案:A,C,D

6.实验法是指(30分)A、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一定的问题,经过一定的准备,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B、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特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以获得直接经验、培养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C、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取、巩固或检查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D、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 标准答案:B

7.讨论法是指(30分)A、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一定的问题,经过一定的准备,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B、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特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以获得直接经验、培养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C、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取、巩固或检查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D、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 标准答案:A

8.下列属于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的独立活动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的有(40分)A、练习法

B、实习法

C、实验法

D、演示法 标准答案:A,B

9.课堂教学的核心是(40分)A、备课

B、上课

C、课外作业布置与检查

D、辅导答疑 标准答案:B

10.从学生的角度看,学习的具体环节有(30分)A、预习

B、上课

C、作业

D、自我检查与小结 标准答案:A,C,D

11.备课的具体内容就是人们常说的9个字,是指(30分)A、备教材

B、备学生

C、备状态

D、备方法 标准答案:A,B,D

12.从教师教的角度看,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有(30分)A、备课

B、辅导答疑

C、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D、自我检查与小结 标准答案:A,B,C

第八章高等学校学科

一、知识点

1.学科:以独有的领域为研究对象,按照专门的属于和方法家里起来的概念一致、体系严密、结论可靠的专门化知识体系。包括教学科目、学问分支、学术组织三层基本含义。2.19世纪初,洪堡将科学引入大学之后,科学研究才逐渐开展起来。3.学科建设的内容

1)学科体系规划,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前提 2)学科方向建设,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基础。3)学科梯队建设,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关键。4)学科基地建设,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依托。5)学科建设管理,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保障。4.学科建设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高校、基层学科组织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对于学科建设实施的侧重点与切入点不同。

1)政府层面主要是政策引导与支持,建设经费的投入和学科建设成效的评估检查 2)高校层面是高校领导层从全校角度来规划和领导学科建设,包括学科的布局和调整、重点发展学科的确定以及学科建设的立项论证等。3)基层学科组织层面主要是落实高校的政策与决策,负责具体学科建设项目的实施等。5.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

1)学科与科研的关系:一方面,通过科学研究可产出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提高学校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促进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成长,带动学科建设的发展,培养更多高水平的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学科建设,引进高水平学术带头人,改善科研条件,提高科研事例,从而可以争取高级别科研项目,产出高水平、原创性研究成果。2)基于学科推进科研

[1].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该决定科研水平[2].学科建设是高校实现科技创新的关键 [3].学科建设有利于凝聚高级研究人员 3)通过科研建设学科

[1].科研有利于促进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2].科研可以改善学科建设的基础条件 [3].科研是发展新兴学科的有效途径 [4].科研可以保证学科的学术声誉

二、题库

1.我国现行的分类,共有多少个学科门类(30分)A、12 B、13 C、14 D、15 标准答案:B

2.对比中国和西方,两种学科制度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30分)A、高等学校在学科设置上有无自主权 B、学科门类体系 C、学科分类方法 D、制度制作主体 标准答案:A

3.对学科制度化的发展描述正确的有(40分)A、19世纪以来,学科的分化不断加速,新的独立学科大量增加

B、我国民国以来,随着高等学校的建立,现代学科大量涌入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才开始了制度化进程

C、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重建中迅速发展,学科制度建设问题才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

D、19世纪以来,相应的学科规范也逐步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制度化学科大致形成 标准答案:A,B,C,D

4.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是学科建设的依托和保障是(30分)A、学科体系规划

B、学科方向建设 C、学科梯队建设

D、学科基地建设 标准答案:D

5.学科建设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高校、基层学科组织等多个层面,下列属于高校层面的是(30分)A、政策引导与支持

B、建设经费的投入 C、学科建设成效的评估检查

D、学科的布局和调整 标准答案:D

6.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40分)A、要科学定位,确定学科发展方向 B、要突出重点,建设具有特色的学科

C、落实高校的政策与决策,负责具体学科建设项目的实施 D、要克服封闭保守,面向经济社会需要 标准答案:A,B,D

7.高等学校的核心职能是(30分)A、教育教学

B、科学研究

C、学科建设

D、招生就业 标准答案:B

8.知识的生产和应用过程的集中表现在(30分)A、大学科研活动

B、教育教学活动

C、学科建设活动

D、教学管理活动 标准答案:A

9.基于学科组织建制推进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具体体现在(40分)A、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决定科研水平B、学科建设是高校实现科技创新的关键 C、基于学科组织建制推进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开展科研工作的主要方式 D、学科建设有利于凝聚高级研究人员 标准答案:A,B,D

10.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30分)A、专业

B、学科

C、高等学校

D、学院 标准答案:B

第九章高等学校教师

一、知识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

1)高等学校教师具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法律地位 2)高等学校教师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3)高等学校教师具有主导性的教育地位 4)高等学校教师具有独立自主的学术地位 3.高等学校教师的权力与义务

1)权力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力 [2].从事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的权力 [3].指导学生和评定学生的权力 [4].按时获取报酬的权力

[5].对学校教学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力 [6].参加进修和培训的权力 2)义务

[1].认真教学的义务 [2].告知义务

[3].保护学生权益的义务 [4].尊重给学生人格的义务 [5].树立教师积极形象的义务 [6].提高自身水平的义务

[7].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的义务

4.高等学校教师的劳动特点:

1)复杂性

[1].首先,高等学校教师的劳动对象既不是自然资料,也不是动物和植物,而是活生生的人。[2].其次,高等学校教师劳动的过程是一种以知识信息的传递和转化为主要形式的过程,是一种综合运用、消化、传递知识与技能的复杂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3].再次,高等学校教师劳动的任务是多方面的。2)创造性:

[1].首先,高等学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对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

[2].其次,高等学校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也是创造性的劳动; [3].再次,高等学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3)示范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高等学校教师劳动必须带有强烈的示范性;高等学校教师劳动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模仿是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4)长期性:

[1].首先,人才培养的周期长,见效慢; [2].其次:高等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会随着学生学业的结束而消失,而是会在5.6.7.8.学生长期的实践中更趋于完善和成熟。

5)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高等学校教师的劳动价值

1)社会性价值:传递知识,传播文化 2)对象性价值:开启心智,塑造人格 3)主体性价值:完善自身,自我实现 高等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P245): 1)专业知识; 2)专业精神; 3)专业信仰; 4)专业人格; 5)实践智慧。

高等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 1)教学关注阶段论

[1].任教前关注阶段 [2].早期关注生存阶段 [3].关注教学情境阶段 [4].关注学生阶段 2)心理发展阶段论

[1].自我保护期 [2].墨守成规期 [3].尽责期 [4].自治期 3)职业生涯周期论

[1].入职期 [2].稳定期

[3].实验与重估期 [4].平静和保守期 [5].退出教职期 4)综合发展阶段论

[1].获得教学的基本技能 [2].拓展灵活性

[3].逐渐摆脱教学常规的束缚 5)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共同特征

[1].教师的发展是动态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

[2].教师专业发展同时受到生命因素、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以及自身因素的影响。高等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

[1].树立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确立专业自我 [2].接受岗位培训,成为“技术熟练者” [3].进行教学反思,成为“反思型实践者” [4].开展校本教研,称为“研究型实践者”:校本教研包括专业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研究。

二、题库 1.对学术声誉的重要性的理解正确的有(40分)A、它是一所大学的品牌

B、它不是短期内可以形成的,而是一所大学在创建、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 C、代表社会的认可度

D、学术声誉与科研水平密切相关 标准答案:A,B,C,D

2.高等学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30分)A、辅助

B、主导

C、引领

D、实施 标准答案:B

3.对象性价值表现在(30分)A、传递知识、传播文化

B、开启心智、塑造人格 C、完善自身、自我实现

D、创新文化、培养人才 标准答案:B

4.高校教师这一职业有什么的特点(40分)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标准答案:A,B,C,D

5.利思伍德综合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模式,其主体是(30分)A、心理发展

B、职业周期发展

C、专业知能发展

D、多维度发展 标准答案:C

6.专业素养的基本要素是(30分)A、专业知识

B、专业精神

C、专业信仰

D、专业人格 标准答案:A

7.从心理发展阶段论出发,教师的专业发展划分为(40分)A、自我保护期

B、墨守成规期

C、尽责期

D、自治期 标准答案:A,B,C,D

8.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主要包括

A、树立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确立专业自我 B、接受岗位培训,成为“技术熟练者” C、进行教学反思,成为“反思型实践者” D、开展校本教研,成为“研究型实践者” 标准答案:A,B,C,D

9.高校教师的校本教研主要包括

A、专业学术研究

B、教育教学研究

C、学科研究

D、创新研究 标准答案:A,B

10.“校本培训”的核心理念是 A、立足本校

B、以满足教师的需要为宗旨 C、以高效、实用为目标

D、由学校发起、组织、规划 标准答案:A,B,C

11.用人单位向社会公开、择优选拔具有教师资格的所需人员是(30分)A、招聘

B、续聘

C、解聘

D、辞聘 标准答案:A

12.教师主动请求用人单位解除聘任合同的行为是(30分)A、招聘

B、续聘

C、解聘

D、辞聘 标准答案:D

13.我国职称制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40分)A、技术职务任命制阶段

B、职称评定阶段

C、技术职称制度恢复与整顿阶段

D、职称制度成熟与全面落实阶段 标准答案:A,B,C,D

第十章高等学校管理

一、知识点

1.高校教师的职业特性(P265):1.教育性;2.知识性;3.专业性;4.超越性 2.高等学校的“举办者”是指依法举办高等学校的政府、组织和个人,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和个人

3.高等学校的“管理者”是指有权对高等学校进行行政管理的主体,主要由政府来承担。4.高等学校的“办学者”是依法管理学校内部诸事务的主体,即高等学校自身是高等学校的办学者。

5.高等学校的管理过程

1)学术管理过程

[1].教师的学术自由 [2].学科的学术自由

2)行政管理过程:主要表现在决策、执行、调控、评估等方面

[1].高校管理人员的行政化管理 [2].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化管理

a)我国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化管理具有“计划发展”的特点

b)我国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化管理主要通过拨款制度和考核制度来实现 c)我国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化管理常常体现在招生、学科专业设置、教学、机构和认识以及其他办学自主权等方面。

6.高等学校治理

1)内部治理

[1].教师通过完善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实现参与治理 [2].学科通过同行评议和中介组织实现参与治理 [3].高校管理人员改进管理:去行政化 2)外部治理

[1].教育行政部门保障高校自主办学

[2].教育行政部门保障高校治理的多元参与

二、题库

1.高校依法管理学校内部事务是指高等学校的(30分)A、“举办者”

B、“管理者”

C、“办学者”

D、“引领者” 标准答案:C

2.有权对高等学校进行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指高等学校的(30分)A、“举办者”

B、“管理者”

C、“办学者”

D、“引领者” 标准答案:B

3.行政权力在高校管理中具有合法性和必要性体现在(40分)A、高校内部行政人员享有行政权力 B、实施行政管理

C、发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与监督等职责

D、促进了管理的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 标准答案:A,B,C,D 4.在高校外部,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化管理的特点不包括(30分)A、管理活动一般由专职行政人员承担,在学校层面表现最为集中 B、我国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化管理具有“计划发展”的特点 C、拨款制度和考核制度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抓手

D、我国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化管理广泛存在于高校办学的各个环节 标准答案:A

5.学科参与治理的组织载体是(30分)A、学校学术委员会和学院教授委员会 B、同行评议、基于学科的中介组织

C、去行政化、落实战略管理、增强校长治校能力

D、教育行政部门扮演好自身角色,既保障自主办学,又保障多元参与 标准答案:B

6.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的过程,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0分)A、决策

B、执行

C、调控

D、评估 标准答案:A,B,C,D

第十一章高等教育研究

一、知识点

1.高等教育研究的意义:

1)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有利于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思想和观念; 2)加强高等教育研究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3)开展高等教育研究有利于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提高教学水平;

4)开展高等教育研究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管理者素质,增强决策科学性。2.高等教育研究的类型

1)按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性质和功用划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2)按高等教育研究的层次划分: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

3)按高等教育研究所采用的一般方法的不同划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 4)按高等教育研究的目的划分:描述研究、分析研究和规范研究 3.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以文献为主要证据进行研究的方法。

2)调查研究法:在一定方法论的指导下,运用一种或多种方式,对所要研究的兑现改进型考察,搜集有关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获得结论并形成调查报告。

3)实验研究法:通过控制影响因素,主动对研究对象加以处理和干预,从而“创造”出事实,以验证假说并揭示对象的因果性联系的研究方法

4)比较研究法: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情况下的高等教育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从现象的异同及其联系中认识事物、探索高等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4.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1)选题:提出问题和确定课题。2)查阅文献

3)形成假设,制定研究计划

4)开展研究活动,收集资料和数据 5)分析资料

6)解释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二、题库

1.以文献为主要证据进行研究的方法是(30分)A、文献研究法

B、调查研究法

C、实验研究法

D、比较研究法 标准答案:A

2.通过控制影响因素,主动对研究对象加以处理和干预,从而“创造”出事实,以验证假说并揭示对象的因果性联系的研究方法是(30分)A、比较研究法

B、调查研究法

C、文献研究法

D、实验研究法 标准答案:D

按照高等教育研究的层次划分,高等教育研究可以分为(40分)A、质性研究

B、微观层次

C、宏观层次

D、量化研究 标准答案:B,C

3.研究的起点是(20分)A、问题

B、文献

C、假设

D、计划 标准答案:A

4.比较常见的学术失范现象主要有(40分)A、抄袭

B、剽窃

C、不良引注

D、虚假署名 标准答案:A,B,C,D

5.选题包括(40分)A、提出问题

B、解决问题

C、确定课题

D、发现问题 标准答案:A,C

6.研究的起点是(20分)A、问题

B、文献

C、假设

D、计划 标准答案:A

7.要将发现的问题确定为研究课题,则要顾及多方面因素,如(40分)A、该问题对高等教育理论或实践的意义 B、个人的学术兴趣 C、前人已有的相关研究

D、完成该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标准答案:A,B,C,D

8.研究方案主要包括(40分)A、明确研究目的 B、选定研究类型 C、择取研究方法

D、确定研究对象 标准答案:A,B,C,D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题库 篇2

一、试题库管理系统平台的建立

(一) 试题库管理系统功能

建立一个能自动抽取试题、自动组卷及下载试卷的试题库管理系统, 应具有如下功能:

(1) 同时存放试题及相应的标准答案, 根据组卷要求, 能够快速准确地随机抽取试题, 试卷和标准答案同时生成。 (2) 试题多样, 涵盖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多种题型, 难度可选。方便地对试题库进行增加、删除、备份、导人及导出等维护工作。 (3) 能对试卷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等维护工作;对试卷进行预览、自动排版、下载等操作;可以对试题包含的题目统计和分布。 (4) 教师通过个人账号进行登陆试题库管理系统, 保证试卷的保密性。系统具备完善的帮助、操作提示和错误提示等。

(二) 试题库系统的结构设计

根据对试题库管理系统功能的分析, 设计了命题管理, 组卷管理, 自动组卷三个模块。命题管理包括用户登陆、密码管理、数据备份;组卷管理包括试题库的各种管理, 可以实现浏览试题内容、录入新题、删除试题、试题信息的配置与修改;自动组卷可以根据试卷参数设置生成试卷, 按照系统设置的试卷模板样式自动进行试卷的排版并生成Word文档, 试卷的浏览、修改、存储和打印可以在Word中非常方便地完成。还可实现试卷预览, 调整试题分数, 试题信息统计等功能。

二、试题库项目的设计

(一) 《电力系统分析》试题的特点和要求

《电力系统分析》是高等院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和“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 包括“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和“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两部分, 学时量很大。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与电力系统生产过程密切相关, 考试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理解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命题过程中, 要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 教材为范围, 使试题覆盖全面;试题难度适中, 试卷中70%左右为容易题, 20%左右中等较难题, 10%左右为较高难度和深度的试题, 主客观题对不同难度的题目有所体现, 能够体现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题型要丰富, 客观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和理论, 包括选择题, 填空题和名词解释。主观题以考查知识的综合应用为主, 包括问答题、计算题、设计题和综述题等, 应以主观题为考查重点;题量要适度, 试卷应保证有恰当的题量, 一般按120分钟考试时间设计试卷;题目要贴近生产实际, 根据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 试题库中的题目应着眼于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实际问题, 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试题库项目的设计

教师可以通过通用的试题库输入和操作界面, 在“创建试题”窗口中选择题型, 重点等级, 试题性质, 参考分数, 所属知识点, 难度等级和适用对象等约束条件后输人试题和相应的参考答案, 直接存入Word文档中。还可以对已输入的试题进行修改;按照不同约束条件, 如难度等级, 所属知识点, 对已输入的试题信息进行统计;检查错误信息, 使教师能够方便的进行试题库的管理。

1.入库试题的字段: (1) 试题编号:自动生成。 (2) 试题内容:文本+图片。 (3) 重点等级:分为3级普通内容—重点内容—核心内容。 (4) 难度等级:分为4级。1—4 难度逐级升高。 (5) 试题性质:分为7类。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综合应用—创新能力。 (6) 适用对象:分为3类:专科—专科、本科—本科。 (7) 题型编号:分为7种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计算题—设计题—综述题—其他, 其中1~5为客观题, 6~9为主观题。 (8) 知识系列:按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及其层次 (章、节、知识点) , 细分为若干个知识范围。用x.y.z.n为每个知识范围设置标记, 组合试卷时, 用此标记防止出现重复的内容。例如:2.3.1.10, 表示第2章、第3节、第1小节、第10个知识范围。 (9) 试题分值:单选题≤1分、多选题≤2分、填空题 (每空≤1分) 、名词解释≤3分、问答题4~12分、计算题5~12分、设计题10~20分、综述10~20分、4级难度试题 (每题≤10分) 、3级难度试题 (每题≤15分) 。 (10) 评分标准和答案:文本+图片。 (11) 历史记录:前次考试未用—前次考试用过 (该字段与教师无关) 。

2.每门课程的题库要求:

(1) 主观题总分值的比例≥60%。 (2) 重点与核心试题总分值的比例≥70%。 (3) 试题难度总分值的比例分布:4级≤10%、3级≤25%、3级+4级≈35%;2级≤40%、1级≤50%、1级+2级≈85%。 (4) 题库的总分值≥1000分。

3.组合试卷的约束条件。

(1) 主观题总分值的比例≥60%。 (2) 重点与核心试题总分值的比例≥70%。 (3) 试题的知识编号不能重复。 (4) 覆盖面≥70% (知识体系) 。 (5) 难度约束条件:按难度分为5级:A-E级。

三、主要模块介绍

(一) 试卷定义模块

在新建试卷之前, 教师通过定义试卷界面对试卷名称, 适用对象 (包括本科和专科学生) , 卷面总分, 试题覆盖面, 试题难度等级, 主客观题及重点题比例和适用班级, 学期进行选择和填写。抽取成功的试卷中将显示试卷名称, 适用班级和使用学期等信息。同时教师需根据教学考试要求完成对试卷题量的设置, 包括题目数量, 题型和分值。确认提交后, 系统将自动显示试卷设置题型和各类题型分值。待教师确认开始抽题后, 系统进行自动组卷工作。

(二) 试卷维护模块

完成组卷后, 教师可以对试卷明细进行查看, 可以实现对试题内容的查看, 选择替换或保留试题, 还可以调整试卷分值分配, 试卷预览, 按照试卷模板样式生成试卷。若对所抽取的试卷不满意, 可进行重新抽取。生成试卷后, 教师可以方便地下载试卷和答案, 并进行打印。

(三) 试题总结模块

试卷成功抽取后, 教师可以对试卷信息进行查看。试卷信息包括;主客观题目比例, 试题性质涵盖分值, 重点题比例和各难度等级试题所占比例。

四、结论

结合高等院校《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特点, 完成了对试题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本系统采用Word文档存储试题, 具有自动组卷、试题浏览、试卷维护、下载输出、系统帮助等模块, 操作方便, 界面友好, 实践结果表明本系统可以从库中抽取多套满意的试卷。利用该试题库完成的试卷, 经任课教师审阅通过, 近20个专业班级在考试中使用, 学生考试成绩符合正态分布, 能够正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试题库系统的开发, 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使考试更加规范化, 提高了教学质量。

摘要:结合高等院校理工类《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特点, 设计了试题库管理系统, 系统实现了自动组卷、试卷管理和下载功能, 界面友好, 操作方便。本文阐述了系统的结构设计方案, 试题库项目设计策略和主要模块的功能。系统应用效果良好, 实现了命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关键词:电力系统分析,试题库管理系统,自动组卷

参考文献

[1]郭兰英, 梁波, 孙朝云.高校课程考试自动组卷算法的研究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 2009, (16) :86-88.

[2]段颖妮.《自动控制理论》试题库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12) :125-128.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题库 篇3

关键词: 题库建设 考教分离 教学考核 人才培养

考试题库是以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为依据,按照一定的规范编制、收集的有相当数量和较高质量、附有试题性能参数并经过分类编码的大量题目的科学集合[1]。可以说任何一门学科的题库都是考试的试题集,题库的出现最终使考教分离理论得到升华,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笔者以吉林大学考试题库建设为例进行阐述。

一、吉林大学题库建设的现状及意义

笔者历经前期对吉林大学本科考试之题库建设开展调研工作后,结合工作实际,在本科教学改革走向层面引发以下思考:本科考试是否需要建设题库?应该建设什么样的题库?什么样的学科适合建设题库?建设题库的意义何在?题库建设对提高高等教学质量有哪些帮助?笔者认为在回答这几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弄清楚几个问题:第一,目前吉林大学本科教学考试实施现状如何?第二,在了解考试实施现状基础上,题库建设能给本科教学带来怎样的变革?第三,本科教学考试之题库建设需要什么样的条件?第四,题库建设终将有哪些局限性?第五,题库建设怎样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改革?

目前吉林大学每学期教学计划内的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等)及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实践性教学必须进行考核(考试、考查)。考核(考试、考查)后,成绩合格者才可获得相应学分。本科教学的一般性考试采取闭卷笔试的形式,可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口试、笔试、上机考试等多种形式进行。但考核的内容依然延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变的“考教不分离”模式——由授课教师命题并完成阅卷工作。但是这种由传统命题方式所取得的考试成绩有一定弊端,它不能真实反映学生掌握该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情况,教学单位无从评估教师的教学成果。因为授课教师命题的知识点一般是考生非常熟悉的内容,甚至同一授课教师可能连续几年命题内容都相仿。

虽然传统的命题方式对目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笔者的目的不在于否定授课教师的命题内容,毕竟传统命题内容和模式是从长期的教育和教学实践中总结和继承出来的,应该指出的是“考教合一”难以保证试题的客观性、实用性和命题质量,授课教师在对教学大纲的理解、出题的难易度方面可能会带有浓厚的主观倾向性。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另一方面在成绩的评定上有随意性和人为因素。经过前期对19个学院1927名学生的问卷调查,67%的学生认为授课教师没有严格的评分标准,37%的学生认为评分可能完全按照授课教师日常的评分习惯或对考生的熟悉度打评,20%的学生认为存在感情分、照顾分。以上这些数据说明部分考生的成绩缺乏真实性和科学性的依据。因此,传统的考教合一不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不利于学生个人能力发展、不利于推陈出新,二会降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和标准,最终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经过前期对七大类基础学科的对比和调研,发现题库建设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教学考核,在适用范围上存在局限性。一是课程的选择,只能选择那些知识点相对稳定、基础性的核心课程建设试题库,才不至于劳而无获,造成资源的浪费。二是因为题库中的命题类型(客观题居多)和标准化答案一定程度上限定了题库只能满足基础教学应用,即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无法进一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即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三是标准化答案束缚考生的发散性思维,如果考生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任何问题上不愿意发表见解,只默认标准答案是唯一答案,那么长此以往,学科发展就失去新鲜的血液供养,更何谈创新性人才培养?

二、加强题库建设促进实现考教分离

加强题库建设不但有利于实现考教分离,而且能有效避免出题和评分的主观随意性,是教和学真实效果的体现。考教分离是指让考试与教学基本或完全分离,即授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相关规定只负责教学工作并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将考试的命题工作完全交托给相关专业的专家或学者从事。这种由专家或学者按照教学大纲完成的考试命题,对检验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完成情况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一要根据高等院校每学期的考试成绩情况的研究分析,组织任课教师、有关专家进行认真的审核,定期向题库中输入相应质量、难度的试题以备考试期间抽取,取代以往短时间内临时组卷。二要组织相关专家或学者按照试题的考察内容情况,整个命题过程需要经过多名专家或学者的反复论证、推敲甚至测试,是一个不断摒弃偏离教学大纲试题、淘汰无法完成教学考核目的的过程。三要考前审核。只要是通过试题库、试卷库出题的试卷,在正式使用前都必须经过专家认真的审核,审核者可以不是任课教师,但必须是与任课教师同样精通这门课程的专业人士。

三、加强题库建设有助于考试向常规化、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一)有助于规范考试纪律。严肃考试纪律是所有考试的先行条件,考试只有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开展,才能真实有效地体现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运用情况。以往,考教不分离也是导致考生作弊、抄袭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因为考生熟知本专业授课教师的授课重点,甚至一些文科专业,授课教师会在考前集中圈画考试重点范围,这就为考生在考前提供了作弊、抄袭的可能,不真实的考试成绩最终会给成绩评定带来不公正和不科学,使考试失去本色,然而从题库里面抽取试题能有效避免此类作弊、抄袭现象的发生。试题的抽取具有随机性,而且试题内容并不一味只迎合某位授课教师的授课重点,让考生在考前无法押题、猜题,无从作弊、抄袭,甚至可以根据考试内容分类出题,每个考试的题完全不一样。这就令考生要取得优异成绩,必须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没有任何“捷径”可寻。

(二)有助于严格试卷保密。以往的传统命题工作多集中在考前几天集中开展,有的授课教师甚至在家独自完成命题工作,这种命题方式在时间上具有随意性、在教学态度上也有失严谨。传统命题工作完成后,授课教师将试题交由学院教学秘书保管,教学秘书待开考前再统一打印。这种看似合理的工作流程,实际存在诸多问题。对于试题的保存方式而言,可能仅仅将试题存储于电脑里,它难以保证试题的安全性,容易导致试题外泄。虽然命题工作完成后,能接触试题的人不多,但命题教师和教学秘书均有外泄试题的可能,同时不乏“有心人”可能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取试题内容。教学秘书一人同时保管几十门学科试题,工作量非常大,有时会出现少印刷试卷、错误印刷试卷的工作失误,从而耽误一部分考生的考试时间。这些问题的出现最终归因于考试缺乏科学性、不规范化,然而题库建设能够保障试卷的安全。

(三)有助于考试成绩评定科学化。在传统考试中,试题答案可能因授课教师对试题的认知度不同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评分标准不尽客观。由题库提供的标准化考试,其试题都配有标准答案,教师在阅卷时可避免给人情分、感情分;客观题可以全部用计算机辅助阅卷,提高阅卷速度。另外,从题库抽取的试卷题型分布均衡,难易程度基本接近,避免每次由授课教师出题导致的或难或易,最终影响成绩的正态分布。

四、题库建设的现实需求

题库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探索、修改并完善的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它所涉猎的专业知识繁杂,所涉及的专业技术人员众多,一个高质量的题库建设通常需要不同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精诚协作才能完成。题库从建设到维护、从聘请专家学者到后期组卷生成试题,都需要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做支撑,所以题库建设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建设题库虽然成本不菲,但题库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专业考试机构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此外,题库建设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一)做好前期关键环节的准备工作。传统命题一般由出题人在短时间内集中完成,然后马上投入使用,只注重时效。与传统命题方式相比,题库建设需要充分的时间保证各个环节的完成。以英国剑桥评价的题库生成为例,英国剑桥评价是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个非教学部门,主要负责剑桥大学的对外公开考试。它的试卷生成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规范,在流程上有征题、编辑、试题入库、试测组卷、试测、评卷与分析、试测评价等十几个环节,整个试卷生成过程一般历时两年半左右[2]。

(二)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及软硬件建设。题库建设与传统命题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需要有明确的工作计划、严格的程序控制和科学的质量评估标准,因此,制定《题库建设工作手册》、《试卷生成程序》、《工作人员操作守则》等制度规定,严格加强管理。硬件建设必不可少,还需配备计算机、服务器、专线网络等用于题库建设的电子硬件设备,以及精心研制试卷生成所需软件。然后,根据实际需求,给适合先行开展题库建设的学科应给相关教学单位下发关于《题库建设通知》及相关实施方案,并告知具體实施细节、目的、原则、时间等。只有将上述机制和程序完善,各项工作事先考虑周全,题库建设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与进行。

(三)建设高素质命题队伍及题库动态管理队伍。命题队伍建设是题库建设的基础,要集中全校甚至社会上的专家学者和学科带头人对题库进行顶层设计,制定相关规则、命题程序和命题原则,再邀请有多年教学、命题经验,能熟练掌握教学重点的专业教师进行系统命题。要求命题人员签订保密协议。然而,题库建设是一个动态维护过程,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有专业的管理队伍。除了要有负责日常维护系统的专业计算机人员外,题库的建设人员也要时刻根据教学大纲的新变化,或者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变化及时对试题内容做出调整,或增删试题或修改试题参数,使试题常变常新,保证试题具有严谨的思想性、科学性及进步性。

(四)加强对题库建设意义的宣传。题库建设是考试命题工作从传统向现代的一次历史性转变,也是一次教考分离的一种创新实践,这种转变和实践不仅涉及教学工作者思维方式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将其工作方式彻底革新。一些教学工作者可能因习惯传统的命题形式、怕教学改革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新麻烦而反对题库建设,所以在题库建设初期,遇到的最大阻力往往是自身对考试题库建设的认识不足、了解不深。这就需要考试组织机构不断加强对题库建设意义的宣传,多开展与题库建设、命题业务相关联的研讨工作、科研工作,并定期举办业务培训,让相关教学单位主动适应题库建设,最终满足题库建设对人员的要求。

五、题库建设未来的方向

(一)实行教分离制度。高等教育改革一直提倡和推广考教分离制度。因为考教分离后考试的命题工作更严密、客观、公允。一是它不再按照授课教师的主观意愿或情感倾向出题,防止个别教师因怕承担教学成绩不理想的后果而私自降低考试难度的可能。二是它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除了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组织教学外,教师还要刻苦钻研业务,分散教学难点、突破重点,并让学生理解与掌握。三是考教分离后的评分均按照统一的评分标准,不再有人情分,增加透明度,使成绩更真实可信。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考试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并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使海量考试数据的采集、存储成为现实。“网上评卷”技术在各类大型考试中的广泛运用,计算机智能考试在英语人机对话考试、会计资格考试等多类考试中的逐步应用,使得考试数据的采集更高效、便捷、准确、客观、全面,从当前高等院校教育的角度看,无不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由考试产生数据的挖掘成为提高高等院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收集考试中的各种数据资源进行分析,教育政策、教与学方案的形成与评价方式都将发生革命性变化。

题库建设只是高等教育改革洪潮的一部分,它不能代替其他考核形式。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课程,考试的命题形式和题型设计、答题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应按学科、专业、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组织考试,命题形式要灵活,题型设计要有特色,高等教育的考核要从知识的科学性、基础性和系统性出发,突出综合性、灵活性,尽可能多地引导、启发学生的创新性,只有这样才符合高等教育的教学宗旨。

参考文献:

[1]黄光扬.教育测量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37-342.

2021年《高等代数》试题题库 篇4

一、选择题

1.在里能整除任意多项式的多项式是()。

.零多项式

.零次多项式

.本原多项式

.不可约多项式

2.设是的一个因式,则()。

.1

.2

.3

.4

3.以下命题不正确的是

()。

.若;.集合是数域;

.若没有重因式;

.设重因式,则重因式

4.整系数多项式在不可约是在上不可约的()

条件。

.充分

.充分必要

.必要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5.下列对于多项式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如果,那么

.如果,那么

.如果,那么,有

.如果,那么

6.对于“命题甲:将级行列式的主对角线上元素反号,则行列式变为;命题乙:对换行列式中两行的位置,则行列式反号”有()。

.甲成立,乙不成立;.甲不成立,乙成立;.甲,乙均成立;.甲,乙均不成立

7.下面论述中,错误的是()。

.奇数次实系数多项式必有实根;

.代数基本定理适用于复数域;

.任一数域包含;

在中,8.设,为的代数余子式,则=()。

....

9.行列式中,元素的代数余子式是()。

10.以下乘积中()是阶行列式中取负号的项。

.;

.;.;.11.以下乘积中()是4阶行列式中取负号的项。

.;

.;.;

.12.设阶矩阵,则正确的为()。

...

.13.设为阶方阵,为按列划分的三个子块,则下列行列式中与等值的是()

...

.14.设为四阶行列式,且,则()

...

.15.设为阶方阵,为非零常数,则()

...

.16.设,为数域上的阶方阵,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

.17.设为阶方阵的伴随矩阵且可逆,则结论正确的是()

...

.18.如果,那么矩阵的行列式应该有()。

.;

.;

.;

.19.设,为级方阵,则“命题甲:;命题乙:”中正确的是()。

.甲成立,乙不成立;.甲不成立,乙成立;.甲,乙均成立;.甲,乙均不成立

20.设为阶方阵的伴随矩阵,则()。

...

.21.若矩阵,满足,则()。

.或;.且;.且;.以上结论都不正确

22.如果矩阵的秩等于,则()。

.至多有一个阶子式不为零;

.所有阶子式都不为零;.所有阶子式全为零,而至少有一个阶子式不为零;.所有低于阶子式都不为零

23.设阶矩阵可逆,是矩阵的伴随矩阵,则结论正确的是()。

.;.;.;.24.设为阶方阵的伴随矩阵,则=()

...

.25.任级矩阵与-,下述判断成立的是()。

.;

.与同解;

.若可逆,则;.反对称,-反对称

26.如果矩阵,则

()

.至多有一个阶子式不为零;.所有阶子式都不为零.

所有阶子式全为零,而至少有一个阶子式不为零;.所有低于阶子式都不为零

27.设方阵,满足,则的行列式应该有

()。

...

.28.是阶矩阵,是非零常数,则

()。

.;

.;

.29.设、为阶方阵,则有()..,可逆,则可逆

.,不可逆,则不可逆

.可逆,不可逆,则不可逆.可逆,不可逆,则不可逆

30.设为数域上的阶方阵,满足,则下列矩阵哪个可逆()。

...

31.为阶方阵,且,则()。

.;

.;

.;.32.,是同阶方阵,且,则必有()。

.;

.;

33.设为3阶方阵,且,则()。

.;.;

.;.34.设为阶方阵,且,则()...或

.35.设矩阵,则秩=()。

.1

.2

.3

.4

36.设是矩阵,若(),则有非零解。

.;

.;

.37.,是阶方阵,则下列结论成立得是()。

.且;

.;

.或;

.38.设为阶方阵,且,则中()..必有个行向量线性无关

.任意个行向量线性无关.任意个行向量构成一个极大无关组

.任意一个行向量都能被其他个行向量线性表示

39.设为矩阵,为矩阵,为矩阵,则下列乘法运算不能进行的是()。

...

.40.设是阶方阵,那么是()

.对称矩阵;

.反对称矩阵;

.可逆矩阵;

.对角矩阵

41.若由必能推出(均为阶方阵),则

满足()。

...

.42.设为任意阶可逆矩阵,为任意常数,且,则必有()

...

.43.,都是阶方阵,且与有相同的特征值,则()

.相似于;

.;

合同于;

.44.设,则的充要条件是()

.;

(B);.

.45.设阶矩阵满足,则下列矩阵哪个可能不可逆()

...

.46.设阶方阵满足,则下列矩阵哪个一定可逆()

.;

.;

.47.设为阶方阵,且,则中()..必有个列向量线性无关;.任意个列向量线性无关;.任意个行向量构成一个极大无关组;.任意一个行向量都能被其他个行向量线性表示

48.设是矩阵,若(),则元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

..的秩等于

.的秩等于

49.设矩阵,仅有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的行向量组线性相关

.的行向量组线性无关

.的列向量组线性相关

.的列向量组线性无关

50.设,均为上矩阵,则由()

不能断言;

.;.存在可逆阵与使

.与均为级可逆;.可经初等变换变成51.对于非齐次线性方程组其中,则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若方程组无解,则系数行列式;.若方程组有解,则系数行列式。

.若方程组有解,则有惟一解,或者有无穷多解;

.系数行列式是方程组有惟一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52.设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是,则这个方程组解的情况是()..有唯一解

.无解

.有四个解

.有无穷多个解

53.为阶方阵,,且,则

()。

.;.;.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解;.54.当()时,方程组,有无穷多解。

.1

.2

.3

.4

55.设线性方程组,则()

.当取任意实数时,方程组均有解。.当时,方程组无解。

.当时,方程组无解。.当时,方程组无解。

56.设原方程组为,且,则和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为()。

.;.(为初等矩阵);.(为可逆矩阵);

.原方程组前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57.设线性方程组及相应的齐次线性方程组,则下列命题成立的是()。

.只有零解时,有唯一解;.有非零解时,有无穷多个解;.有唯一解时,只有零解;.解时,也无解

58.设元齐次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的秩为,则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59.维向量组

线性无关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存在一组不全为零的数,使

.中任意两个向量组都线性无关

.中存在一个向量,它不能用其余向量线性表示

.中任意一个向量都不能由其余向量线性表示

60.若向量组中含有零向量,则此向量组()

.线性相关;

.线性无关;

.线性相关或线性无关;.不一定

61.设为任意非零向量,则()。

.线性相关;.线性无关;.

线性相关或线性无关;.不一定

62.维向量组线性无关,为一维向量,则()..,线性相关;.一定能被线性表出;

.一定不能被线性表出;

.当时,一定能被线性表出

63.(1)若两个向量组等价,则它们所含向量的个数相同;(2)若向量组线性无关,可由线性表出,则向量组也线性无关;(3)设线性无关,则也线性无关;(4)线性相关,则一定可由线性表出;以上说法正确的有()个。

.1

.2

.3

.4个

64.(1)维向量空间的任意个线性无关的向量都可构成的一个基;(2)设是向量空间中的个向量,且中的每个向量都可由之线性表示,则是的一个基;(3)设是向量空间的一个基,如果与等价,则也是的一个基;

(4)维向量空间的任意个向量线性相关;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有()个。

.1

.2

.3

.4个

65.设向量组线性无关。线性相关,则()。

.线性表示;.线性表示;

.线性表示;

.线性表示

66.设向量组Ⅰ(),Ⅱ()则必须有()。

.Ⅰ无关Ⅱ无关;

.Ⅱ无关Ⅰ无关;.Ⅰ无关Ⅱ相关;.Ⅱ相关Ⅰ相关

67.向量组:与:等价的充要条件为()..;

.且;.;.68.向量组线性无关Û()。

.不含零向量;

.存在向量不能由其余向量线性表出;

.每个向量均不能由其余向量表出;

.与单位向量等价

69.已知则a

=()..;.;.;..70.设向量组线性无关。线性相关,则()。

.线性表示;.线性表示;

.线性表示;.线性表示

71.下列集合中,是的子空间的为(),其中

...72.

下列集合有()个是的子空间;;

;;

73.设是相互正交的维实向量,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

.;

.;..1

.2

.3

.4个

74.是阶实方阵,则是正交矩阵的充要条件是()。

.;

.;

.;

.75.(1)线性变换的特征向量之和仍为的特征向量;(2)属于线性变换的同一特征值的特征向量的任一线性组合仍是的特征向量;(3)相似矩阵有相同的特征多项式;

(4)的非零解向量都是的属于的特征向量;以上说法正确的有()个。

.1

.2

.3

.4个

75.阶方阵具有个不同的特征值是与对角阵相似的()。

.充要条件;.充分而非必要条件;.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76.对于阶实对称矩阵,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一定有个不同的特征根;.正交矩阵,使成对角形;.它的特征根一定是整数;.属于不同特征根的特征向量必线性无关,但不一定正交

77.设都是三维向量空间的基,且,则矩阵是由基到()的过渡矩阵。

...

.78.设,是相互正交的维实向量,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

.二、填空题

1.最小的数环是,最小的数域是。

2.一非空数集,包含0和1,且对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封闭,则其为。

3.设是实数域上的映射,若,则=。

4.设,若,则=。

5.求用除的商式为,余式为。

6.设,用除所得的余式是函数值。

7.设是两个不相等的常数,则多项式除以所得的余式为____

8.把表成的多项式是。

9.把表成的多项式是。

10.设使得,且,,则。

11.设使得=____。

12.设使得=___。

13.若,并且,则。

14.设,则与的最大公因式为。

15.多项式、互素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多项式、使得。

16.设为,的一个最大公因式,则与的关系。

17.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

18.设。,若,则。

19.在有理数域上将多项式分解为不可约因式的乘积。

20.在实数域上将多项式分解为不可约因式的乘积。

21.当满足条件

时,多项式才能有重因式。

22.设是多项式的一个重因式,那么是的导数的一个。

23.多项式没有重因式的充要条件是

互素。

24.设的根,其中,则。

25.设的根,其中,则

=。

26.设的根,其中,则。

27.设的根,其中,则

=。

28.按自然数从小到大为标准次序,排列的反序数为。

29.按自然数从小到大为标准次序,排列的反序数为。

30.排列的反序数为。

31.排列的反序数为。

32.排列的反序数为。

33.排列的反序数为。

34.若元排列是奇排列,则_____,_______。

35.设级排列的反数的反序数为,则=。

36.设,则。

37.当,时,5阶行列式的项取“负”号。

38.。

39.。

40.。

41.。

42._________________。

43.________________。

44.,_________________。

45.,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设两两不同,则的不同根为。

47.=______________。

48.,,则=。

49.设行列式中,余子式,则=__________。

50.设行列式中,余子式,则=__________。

51.设,则。

52行列式的余子式的值为。

53.设,,则

____________。

54.设,,则____________。

55.设,,则

____________。

56.设,则=_____________。

57.设,则=_____________。

58.设矩阵可逆,且,则的伴随矩阵的逆矩阵为。

59.设、为阶方阵,则的充要条件是。

60.一个级矩阵的行(或列)向量组线性无关,则的秩为。

61.设、都是可逆矩阵,若,则。

62.设,则。

63.设,则。

64.设矩阵,且,则。

65.设为阶矩阵,且,则

______________。

66.,则________________。

67.,则________________。

68.已知其中,则_________________。

69.若为级实对称阵,并且,则=。

70.设为阶方阵,且,则,的伴随矩阵的行列式。

71.设,是的伴随矩阵,则=。

72.设,是的伴随矩阵,则=。

73.____________。

74.设为阶矩阵,且,则

____________。

75.为阶矩阵,则=()。

76.设,则____________。

77.是同阶矩阵,若,必有,则应是

_____。

78.设,则的充要条件是。

79.一个齐次线性方程组中共有个线性方程、个未知量,其系数矩阵的秩为,若它有非零解,则它的基础解系所含解的个数为。

80.含有个未知量个方程的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是。

81.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82.方程组有解的充要条件是。

83.方程组有解的充要条件是。

84.是矩阵,对任何矩阵,方程都有解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

85.已知向量组,,则向量。

86.若,则向量组必线性。

87.已知向量组,,则该向量组的秩是。

88.若可由唯一表示,则线性。

89.单个向量线性无关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

90.设为维向量组,且,则。

91.个维向量构成的向量组一定是线性的。(无关,相关)

92.已知向量组线性无关,则

_______。

93.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的定义是___________。

94.设两两不同,则线性。

95.二次型的矩阵是____________.96.是正定阵,则满足条件__________________。

.当满足条件,使二次型是正定的。

98.设阶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中有个为正值,有为负值,则的正惯性指数和负惯性指数是。

99.相似于单位矩阵,则

=

_______________。

100.相似于单位阵。

101.矩阵的特征值是____________。

102.矩阵的特征值是____________。

103.设为3阶方阵,其特征值为3,—1,2,则。

104.满足,则有特征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5.设阶矩阵的元素全为,则的个特征值是。

106.设矩阵是阶零矩阵,则的个特征值是。

107.如果A的特征值为,则的特征值为。

108.设是的任意向量,映射是否是到自身的线性映射。

109.设是的任意向量,映射是否是到自身的线性映射。

110.若线性变换关于基的矩阵为,那么线性变换关于基的矩阵为。

111.对于阶矩阵与,如果存在一个可逆矩阵U,使得,则称与是相似的。

112.实数域R上的n阶矩阵Q满足,则称Q为正交矩阵。

113.实对称矩阵的属于不同特征根的特征向量是彼此。

114.复数域作为实数域上的向量空间,则_____,它的一个基为____。

115.复数域作为复数域上的向量空间,则____,它的一个基为_____。

116.复数域作为复数域上的向量空间,则___________。

117.设是数域上的3维向量空间,是的一个线性变换,是的一个基,关于该基的矩阵是,则关于的坐标是____________。

118.设是向量空间的一个基,由该基到的过渡矩阵为___________________。

119.设是向量空间的一个基,由该基到的过渡矩阵为__________。

120.设与都是上的两个有限维向量空间,则。

121.数域F上任一维向量空间都却与

。(不同构,同构)

122.任一个有限维的向量空间的基是____的,但任两个基所含向量个数是_____。

123.令是数域上一切满足条件的阶矩阵所成的向量空间,则=。

124.设为变换,为欧氏空间,若都有,则

变换。

125.在。

126.在欧氏空间里的长度为__

_

__。

127.在欧氏空间里的长度为_________。

128.设是欧氏空间,则是正交变换。

129.设,则在=。

三、计算题

1.把按的方幂展开.2.利用综合除法,求用去除所得的商及余式。。

3.利用综合除法,求用去除所得的商及余式。。

4.已知,求被除所得的商式和余式。

5.设,求的最大公因式。

6.求多项式与的最大公因式.

7.求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以及满足等式的和。

8.求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以及满足等式的和。

9.令是有理数域,求出的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并求出使得。

10.令是有理数域,求的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

11.设,求出,使得。

12.已知,求。

13.在有理数域上分解多项式为不可约因式的乘积。

14.应该满足什么条件,有理系数多项式才能有重因式。

15.求多项式的有理根。

16.求多项式的有理根。

17.求多项式的有理根。

18.求多项式的有理根。

19.求多项式的有理根。

20.求多项式的有理根。

21.求一个二次多项式,使得:。

22.问取何值时,多项式,有实根。

23.用初等对称多项式表示元对称多项式。

24.用初等对称多项式表示元对称多项式。

25.请把元对称多项式表成是初等对称多项式的多项式。

26.求行列式的值。

27.求行列式的值。

28.求行列式的值。

29.求行列式的值。

30.求行列式的值。

31.求行列式的值。

32.求行列式的值。

33.求行列式的值。

34.把行列式

依第三行展开然后加以计算。

35.求行列式的值。

36.求行列式的值。

37.求行列式的值。

38.求行列式的值。

39.计算阶行列式

40.计算阶行列式

41.计算阶行列式

42.计算阶行列式

43.计算阶行列式

44.计算阶行列式

45.计算阶行列式

46.计算阶行列式

47.计算阶行列式()

48.计算阶行列式

(其中)

49.计算阶行列式

50.计算阶行列式

51.计算阶行列式

52.计算阶行列式

53.计算阶行列式

54.计算阶行列式

55.解方程。

56.解方程。

57.解方程。

58.解方程。

59.设为矩阵,把按列分块为。其中是的第列。求(1);(2)。

60.)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试求:①

;②。

61.已知,求

62.设=,求。

63.设=,已知,求。

64.求矩阵的秩。

65.求矩阵=的秩。

66.求矩阵=的秩。

67.求矩阵=的秩。

68.求矩阵=的秩。

69.求矩阵的逆矩阵。

70.求矩阵的逆矩阵。

71.求矩阵的逆矩阵。

72.求矩阵的逆矩阵。

73.设,给出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并在可逆时求其逆.

74.设矩阵,问矩阵是否可逆?若可逆,求出。

75.设矩阵,问矩阵是否可逆?若可逆,求出。

76.设矩阵,判断是否可逆?若可逆,求。

77.设,请用两种方法(行初等变换,伴随矩阵)求。

78.已知矩阵=,用矩阵的初等变换求的逆矩阵。

79.已知矩阵=,用矩阵的初等变换求的逆矩阵。

80.设为三阶矩阵,为的伴随矩阵,已知=,求(1)的值;

(2)的值。

81.设为阶方阵,判断与是否一定可逆,如果可逆,求出其逆。

82.设矩阵=,求矩阵,使得。

83.用求逆矩阵的方法解矩阵方程。

84.解矩阵方程。

85.解矩阵方程。

86.解矩阵方程

87.解矩阵方程

88.求解矩阵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89.判断齐次线性方程组是否有非零解?

90.用求逆矩阵的方法解线性方程组

91.用求逆矩阵的方法解线性方程组

92.用克莱姆法则解线性方程组

(其中

93)____________________444.用克莱姆法则解线性方程组(其中)

94.用克莱姆规则解方程组

95.讨论取何值时,方程组有解,并求解。

96.讨论取什么值时,方程组有解,并求解。

97.选择,使方程组无解。

98.确定的值,使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____________________5252552298.取何值时,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

99.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则为何值?

100.问,取何值时,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

101.问取何值时,非线性方程组

有无限多个解?

102.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则应满足什么条件?

103.确定的值,使线性方程组无解?有惟一解?有无穷多解?

104)____________________515.取怎样的数值时,线性方程组有解,并求出一般解。

105.问当取何值时,线性方程组有唯一解?无解?有无穷多解?并在有解时写出解。

106.问取何值时,线性方程组有唯一解?无解?有无穷多解?并在有解时写出解。

107.设线性方程组为讨论为何值时,下面线性方程组有唯一解?无解?有无穷多解?并在有无穷多解时求其通解(要求用导出组的基础解系及它的特解形式表示其通解)。

108.设非齐次线性方程组为试问:取何值时,方程组无解?有唯一的解?有无穷多个解?有解时请求出解。

109.设非齐次线性方程组为试问:

取何值时,方程组无解?有唯一的解?有无穷多个解?当有解时请求出解来。

110.求线性齐次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111.求线性齐次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112.求线性齐次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113.求线性齐次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114.求线性齐次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115.求线性齐次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116.求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117.求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

118.求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

119.求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

120.求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

121.问下列向量组是否线性相关?

(1)(3,1,4),(2,5,-1),(4,-3,7);(2)(2,0,1),(0,1,-2),(1,-1,1)

122.判别向量组=(0,0,2,3),=(1,2,3,4),=(1,2,1,1),=(1,0,1,0)是否线性相关,并求,,的一个极大线性无关组。

123.求向量组,的一个极大线性无关组,并将其余向量表为该极大线性无关组的线性组合。

124.求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并求出组中其余向量被该极大无关组线性表出的表达式。

125.已知向量组(Ⅰ),(Ⅱ),(Ⅲ),若各向量组的秩分别为(Ⅰ)

=

(Ⅱ)

=

3,(Ⅲ)

=

4,证明向量组(Ⅳ):的秩为4。

126.设矩阵,求矩阵的列向量组的一个最大无关组。

127.已知向量,线性相关,求的值。

128.设矩阵,其中线性无关,向量

求方程的解。

129.判断实二次形10是不是正定的。

130.取什么值时,实二次形是正定的。

131.取何值时,实二次型是正定的?

132.取何值时,二次型正定。

133.取何值时,二次型正定。

134.取何值时,二次型正定。

135.求一个正交变换把二次型化为只含有平方项的标准形。

136.求一个正交变换把二次型化为只含有平方项的标准形。

137.将二次型化为规范形,并指出所用的线性变换。

138.用正交线性替换化实二次型为典范形,并求相应的正交阵。

139.已知向量组=(1,1,0,-1),=(1,2,3,4),=(1,2,1,1),=(2,4,2,2),试求它们的生成子空间(,,)的维数和一个基。

140.求的特征值。

141.求的特征值。

142.求的特征值。

143.求矩阵的特征根和相应的特征向量。

144.设,求一个正交矩阵为对角形矩阵。

145.设,求一个正交矩阵为对角形矩阵。

146.设,用初等变换求一可逆矩阵是对角形式。

147.设,用初等变换求一可逆矩阵是对角形式。

148.设,求可逆矩阵,使是对角形矩阵。

149.设,求一个正交矩阵,使是对角矩阵。

150.设矩阵与相似,求。

151.,,求关于基的坐标。)____________________66152.已知是线性空间的一组基,求向量在基下的坐标。

153.设中的两个基分别为,,(1)求由基的过渡矩阵。

(2)已知向量在基下的坐标为,求在基下的坐标。

154.已知是的一个基,求在该基下的坐标。

155.已知是的一个基,求在该基下的坐标。

156.考虑中以下两组向量;,证明和都是的基。并求出由基到的过渡矩阵。

157.设上三维向量空间的相性变换关于基的矩阵是,求关于基的矩阵。

158.中的两向量组,(1)证明它们都是的基,(2)并求第一个基到第二个基的过渡矩阵,(3)如果在基下的坐标为(3,1,2),求在基下的坐标。

159.设在标准欧几里得空间中有向量组,,,求的一个基与维数。

四、判断题

1.判断中的子集是否为子空间。

2.判断中的子集是否为子空间。

3.判断中的子集是否为子空间。

4.判断的向量是否线性相关。

5.判断的向量是否线性相关。

6.判断的向量的线性相关性。

7.若整系数多项式在有理数域可约,则一定有有理根。()

8.若、均为不可约多项式,且,则存在非零常数,使得

。()

9.对任一排列施行偶数次对换后,排列的奇偶性不变。()

10.若矩阵的所有级的子式全为零,则的秩为。()

11.若行列式中所有元素都是整数,且有一行中元素全为偶数,则行列式的值一定是偶数。()

12.若向量组()线性相关,则存在某个向量是其余向量的线性组合。()

13.若两个向量组等价,则它们所包含的向量的个数相同。()

14.若矩阵、满足,且,则。()

15.称为对称矩阵是指.若与都是对称矩阵,则也是对称矩阵。()

16.设级方阵、、满足,为单位矩阵,则。()

17.若

是方程的一个基础解系,则是的属于的全部特征向量,其中是全不为零的常数。()

18.、有相同的特征值,则与相似。()

19.若无有理根,则在上不可约。()

20.两个本原多项式的和仍是本原多项式。()

21.对于整系数多项式,若不存在满足艾森施坦判别法条件的素数,那么不可约。()

三、简要回答

1.设,,若,则

成立吗?为什么?

2.设,则当满足何条件时,?

?为什么?

3.若与均相关,则相关吗?为什么?

4.若、均为级阵,且≌,则与的行向量组等价吗?为什么?

五、证明题

1.证明:两个数环的交还是一个数环。

2.证明:是一个数环。

3.证明:是一个数域。

4.证明:,是映射,又令,证明:如果是单射,那么也是单射。

5.若,则,。

6.令都是数域上的多项式,其中且,,证明:。

7.和是数域F上的两个多项式。证明:如果整除,即:,并且,那么。

8.设。证明:如果,且和不全为零,则。

9.设是中次数大于零的多项式,若只要

就有或,则不可约。

10.设,证明:如果,那么对,都有。

11.设是多项式的一个重因式,那么是的导数的一个重因式。

12.设,且,对于任意的,则有。

13.设,试证:(1);

(2)

14.试证:。

15.设,.(1)计算及;

(2)证明: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3)证明:当时,不可逆。

16.若阶矩阵满足,证明可逆,并求。

17.若阶矩阵满足,证明可逆,并求

18.设阶方阵的伴随方阵为,证明:若。

19.设是阶可逆矩阵,证明:

(1);

(2)

乘积可逆。

20.证明:一个可逆矩阵可通过行初等变换化为单位矩阵。

21.证明:1)若向量组线性无关,则它们的部分向量组也线性无关。

2)若向量组中部分向量线性相关,则向量组必线性相关。

22.已知为阶方阵,为的伴随阵,则的秩为1或0。

23.设为阶阵,求证。

24.设是一个阶方阵,其中分别是阶,阶可逆阵,(1)证明,(2)设,求。

25.设阶可逆方阵的伴随方阵为,证明:.26.已知阶方阵可逆,证明:的伴随方阵也可逆,且。

27.设,均为阶方阵,证明:

28.令是阶矩阵的伴随矩阵,试证:(1);

(2)。

29.设,,都是阶矩阵,其中并且,证明:。

30.已知方阵满足,试证:可逆,并求出。

31.设是一个秩为的矩阵,证明:存在一个秩为的矩阵,使。

32.证明:设是正定矩阵,证明也是正定的。

33.证明:正定对称矩阵的主对角线上的元素都是正定的。

34.设是一个正交矩阵,证明:(1)的行列等于或;(2)的特征根的模等于;

(3)的伴随矩阵*也是正交矩阵。

35.设是一个正交矩阵,且,证明:①有一个特征根等于。②的特征多项式有形状,这里。

36.设矩阵满足,为阶单位阵,证明是对称阵,且。

37.设向量组线性无关,而向量组线性相关,证明:可以由线性表出,且表示法唯一。

38.证明向量()线性相关必要且只要其中某一个向量是其余向量的线性组合。

39.设向量可由向量组线性表示,证明表法唯一的充要条件是线性无关。

40.设在向量组中,并且每一都不能表成它的前个向量的线性组合,证明线性无关。

41.不含零向量的正交向量组是线性无关的。

42.证明向量()线性相关必要且只要其中某一个向量是其余向量的线性组合。

43.设向量组线性无关,而线性相关,那么一定可以由相性表示。

44.设线性无关,证明也线性无关。

45.设向量组线性无关,且

证明线性无关的一个充要条件是

46.设,,证明向量组线性相关

47.已知,试证向量组能用,线性表示。

48.设是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个解,,…,为实数,且,证明也是它的解。

49.设是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一个解,是对应的齐次线性方程组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线性无关。

50.设是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一个解,是对应的齐次线性方程组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线性无关。

51.设是向量空间的两个子空间,那么它们的交也是的一个子空间。

52.设是向量空间的两个子空间,那么它们的交也是的一个子空间。

53.(维数定理)设都是数域上的向量空间的有限维子空间,那么也是有限维的,并且。

54.个变量的二次型的一切主子式都大于零,则是正定的。

55.设是三维欧氏空间的一个标准正交基,试证:

也是的一个标准正交基。

56.设是线性变换的两个不同特征值,x1,x2是分别属于的特征向量,都是非零常数,证明:向量不是的特征向量。

57.设的特征值为,如果可逆,证明:的特征值为。

58.令是数域上向量空间的一个线性变换,如果

分别是的属于互不相同的本征值的本征向量,证明线性无关。

59.令是数域上向量空间的一个线性变换,如果分别是的属于互不相同的特征值的特征向量,那么线性无关。

60.设是维欧氏空间的一个线性变换,如果是正交变换又是对称变换,证明是单位变换。

61.设是维欧氏空间的一个线性变换,如果是对称变换,且是单位变换。证明是正交变换。

62.证明:两个对称变换的和还是一个对称变换,两个对称变换的乘积是不是对称变换?找出两个对称变换的乘积是对称变换的一个充要条件.63.设是维欧氏空间的一个线性变换,证明,如果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两个,那么它必然满足第三个:(i)是正交变换,(ii)是对称变换,(iii)是单位变换。

64.证明,一个正交变换的逆变换还是一个正交变换。

教育学(绿色本)预测题库 篇5

1.2.学校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包括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主要是以人或人际关系为基础构成的文化标志。P77 环境决定论:所谓环境决定论是指,在对待环境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上,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决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这种观点片面地夸大了环境和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P109 3.教育机智:是指一种面对新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的做出判断,随即应变的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4.5.课程设计:就是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P242 教育的国家化:是指由于教育向世俗化过度和公共的国民教育的迅速普及,教育开始成为对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社会性事业,这就要求扩大国家直接干预和调整文化教育发展的职能,更有效的发挥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作用。因此,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把教育纳入国家活动之中,用行政手段发展公立学校体制,用法律的手段的手段确立义务性的国民教育制度,这样一种趋势在教育史上被称为教育的国家化。P393 6.教育学的概念有一个演化的过程,从内涵上说,“教育学”这个名词在我国基本上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与“经济学”、“哲学”等一样属于一级学科。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学”是各个师范学校所开设的一门带有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该课程也往往称为i“教育学原理”等等,三是指一种教材的名称,这种教材也就是“作为一门课程的教育学”所使用的教材,其名称也随着课程名称的不同称谓而有所不同。P4 7.双轨制:就是指在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制度有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一个是专门为资产阶级子弟服务的,配备有良好的师资和设备,学生们沿着这个系统深造,就可以升入一些有名的高等学校,毕业以后直接成为统治阶级和各级管理人员。另一个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准备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都比较差,主要是学习一些实用知识和技能,很少有升入大学的机会,一般在上中学之前就进入劳动市场了。P68 8.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个人本为的教育目的论,与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相反,其观点强调人的自我发展,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的职能就在于使人的本性不受影响的得到完善的发展,所以应当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往往强调人的自然本性,希望教育按照人的本性而不是违背这一本性办事。P161 9.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任何组织起来的群体,只有符合一定的要求才能成为集体。集体是一个有意识地加以组织的群体,是具有共同规范、共同活动目的和共同活动组织的整体。P311 10.轶事记录法:它是观察法的延伸,是将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流露出的行为进行客观的记录。轶事记录法所记录的情景时一些典型行为,从中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基本特点,特别是性格与品德方面的特点。P384 11.学校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P86 12.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他规定着从事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条件。P141 13.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P182 14.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他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程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P234 15.学校事故:是指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内,以及虽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之外,但是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中发生的,由于学校、教师的疏忽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而导致学生人身伤害的事故。P414 16.教育规律:是指教育活动中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和内在的联系,是潜藏与教育现象背后的,不是通过感官可以把握的,必须通过科学的研究才能把握。P6 17.教育影响: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 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P39 18.教师职务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岗位设置及各级岗位职务条件和取得该岗位职务的程序等方面规定的总称。P146 19.教学模式:所谓教学模式,则指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P261 20.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教育评价包括对于教育活动一切方面的评价,狭义的教育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发展的评价,又称为学生评价。P376 21.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P90 22.教师聘任制:就是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聘任制度。P147 23.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教学组织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以什么样的形式将学生组织起来,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与学生发生联系,教学活动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展开,教学时间如何分配和安排等问题。P278 24.学生集体的基本功能:通过集体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培养自主、自立、自治的能力,学习您住精神和民主集中制的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这是学生集体所具有的基本功能。P309 25.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一级依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损害行为。

26.受教育者:即各级各类学生,也即教育的对象。学生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既有人类实践活动对象的一般特征,又有自身的特殊性。一般特征体现在他们有自己身心发展的规律,实践活动必须认识和遵循这个规律。特殊性表现在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外界影响下不断变化的,是有鲜明个性特征的。P38 27.行政管理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组织和领导者的权利,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指令等手段直接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按行政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P92 28.广义的教育活动:是指所有能过传递人类生产生活经验和精神文化的活动都是广义的教育。学校教育产生以前,人类的教育本来是与生产、生活一体的。但是如果不是纯粹动物性的本能魔方,人类最早的教育也仍然是有一定的意向性。这种意向性就包含了早期人类的教育目的。P156 29.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安排的。P218 30.学能测验:又称学能倾向测验,他考察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所获得的能力,与学业成就有较大关系。学能测验部局限于某门课程,关心各门课程都需要具有一般能力,主要包括文字推理测验和数字推理测验。一般在小学毕业前进行,请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学生的发展潜能。P366 31.教育者: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P38 32.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者认为,人的知识,才能,品格等人性的个体差异是有个体的遗传素质中的某些特点所决定的,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没有或很少起作用。这种观点吧遗传素质的作用夸大到极不适当的程度,因而是荒谬的。P107(写)

33.美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得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P206 34.标准化测验:标准化测验在试题编制,实测和评分过程中有着严格的规范,是由测验专家和教师共同编制的,实体质量较有保障。为了便于评分及保证评分的客观性,多采用学则,判断等客观题。评分程序也有严格规定,评阅者血药根据评分细则打分,有时还要对评分结果进行复核。P365 35.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些小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作出的处理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有关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P424 36.教育影响:是指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P39 37.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P90 38.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P36 39.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P288 40.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P157 41.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P192 42.课程标准:又称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他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P234 43.学校咨询与辅导:学校咨询与辅导是学校咨询工作者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以及对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进行诊断校正的过程。P341 44.教科书:简称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P234 45.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实践活动。P36 46.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为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P264 47.测验信度:是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了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P268 48.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他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P66 49.体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的促进学生体质、体能、体魄发展的教育活动。P200 50.效度:效度指测验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P369 51.实习作业法: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运用与实践的教学方法。P290 52.教育法:位于我国教育法体系的第一个层次,是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的基本法律,主要规定我国教育的基本性质、地位、任务、基本法律原则和基本教育制度等。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P397 简答题

1.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P21 答:(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5)教育学加强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2.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P101 答:(1)根据子女情况,制定家庭教育的佳话和措施,并与学校密切配合做好教育工作。(2)加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教育(3)为子女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4)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 3.儿童个体发展的普遍特点是什么?P118 答:(1)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2)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4)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5)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4.非指导教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P298 答:(1)极大的依赖于个体成长,健康与适应的内驱力,坚决排除各种有碍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障碍(2)强调情感因素,强调学生情境的情感方面而不是理智方面(3)强调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不关心她过去的情感和经验(4)强调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在教学中的地位 5.简述我国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P142 答:(1)必须是中国公民(2)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3)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4)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6.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P175 答:(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7.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P305 答:(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适当(4教学过程紧凑(5)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8.学生集体有哪些教育作用?P312 答:(1)集体通过有机的组织对其成员施加教育影响(2)集体组织活动比教师个人对学生教育的范围大,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灵活。学生易于接受(3)集体的教育影响是通过舆论实现的,集体舆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4)在集体中,个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人人都成为教育者 9.简述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P130 答:(1)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2)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3)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4)具有充分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的专业组织对行业服务,培训及资格认证进行管理 10.简述关于课程本质的三种代表性观点P216 答:(1)课程是知识(2)课程是经验(3)课程是活动 11.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P335 答:(1)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2)促进办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 12.简述中小学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P382 答:(1)建立评价目标(2)选择评价样本(3)收集评价信息(4)报告评价结果 13.简述国家对中小学管理和监督的具体内容P94 答:(1)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和颁行制度(2)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制度(3)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4)教师人事管理制度

14.简述美育的主要任务P210 答:(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得能力(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15.简述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P282 答:(1)组间同质,组内异质(2)设立小组目标(3)实施小组评价与奖励的机制(4)明确个人责任(5)成功机会均等

16.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P316 答:(1)善于想学生提出教育要求(2)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3)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4)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17.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P62 答:(1)现代教育的公共性(2)现代教育的生产性(3)现代教育的科学性(4)现代教育的未来性(5)现代教育的国际性(6)现代教育的终身性

18.课程设计主要包括哪些层次?P242 答:根据所承担的任务和产生的结果,可以将课程设计大致分为三个层次:(1)宏观的课程设计工作(2)中观的课程设计工作(3)微观的课程设计工作 19.学校咨询与辅导有哪些主要工作P345 答:(1)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2)在班级中开展以心理卫生为主要内容课程辅导(3)为其他教师和家长担任顾问或间接咨询(4)配合学校教育需要开展必要的心理测评工作(5)协调学校和社区咨询 20.简述我国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P139 答:(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于在教师岗位上无私奉献(2)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3)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21.简述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P166 答:(1)教育目的的确定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2)教育目的的确定受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制约(3)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历史发展进程(4)教育目的的确定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22.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是什么?P46 答: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教育水平低。有产生制度化的教育机构,教育的内容是非常贫乏的,教育的方法也主要是口耳相传和实践中的模仿。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第三,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原始宗教或仪式本身承担着一定的教育功能,对于传递原始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经验,约束和塑造人们的社会行为起到重要的作用。23.中小学德育的任务是什么?P188 答:关于中小学德育的任务,199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所制定的饿《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是这样表述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么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24.教学的任务有哪些?

答:(1)关于教学任务的传统表述:传统的关于教学任务的认识,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①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③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品质。(2)近些年我国关于教学任务的不同表述。改革开始之后,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此对上述教学任务的表述的合理性开始产生了怀疑,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按照国内传统表述的逻辑,科学知识是形成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发展各种能力的最根本的基础,离开了科学知识的学习,其他任务就都谈不上。这样的逻辑,一方面对于科学知识的教学提供了强大有力的保证,但另一方面,很容易将思想情感与能力的培养发展当做学习知识的结果,似乎得到了知识,也就提高了思想品德,发展了能力,从而导致在事实上将教学的这两项任务架空。目前,在国内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推行的以及由各种学术团体发起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在任务和目标的表述上做了许多改革,表现之一就是不再恪守国内的传统,采用了类似发达国家的方式,将思想感情和能力的培养置于教学任务中居前的位置,同时将学习知识的任务放在靠后的位置。显然,这昂的变化,意在改变长期来在我国中小学活动中过于强调知识,以致忽视了思想感情和能力培养的倾向。

25.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有哪些?P105 答: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有:(1)(2)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关心了解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表现。

学校应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予具体的指导;应经常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和要求;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校外教育的重要意义;应动员学校的人力和物力,为校外教育机构的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3)学校利用社会各种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响。学校应充分利用对社会各种团体所提供的条件,丰富和补充学校教育,使学生在这些场所学习在学校中学不到的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开阔眼界。(4)学校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成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社区教育委员会有助于学校与社会各界的互相沟通、理解和支持,及时反馈有关青少年教育的信息,共同做好教育工作。26.如何理解知识与智力的关系?P198 答:一方面,二者相互联系。一定科学知识的获得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而智力的发展又能加快知识获得的进程。另一方面,二者互相区别。知识获得与智力发展又不可替代的关系,智力发展除受知识学习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同理,知识的学习也并不只有发展智力的意义,并不必然带来智力的同步发展。知识学习只有在它能够充当提高心智发展的条件时,才能构成智力发展的积极因素。27.我国教师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有哪些?P402 答:我国教师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有:(1)(2)(3)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和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4)(5)(6)爱护关心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的害于学生成长的现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8.奴隶社会的教育特征是什么?P48 答:奴隶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古代学校的出现,据可查证的资料,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的第一次分离。第二,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奴隶社会的学校从一开始就是奴隶主国家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奴隶社会教育的阶级性非常明显。第三,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由于不劳而获的奴隶主对学校教育权的控制,他们是不会允许在学校中向自己的子弟传递那些只有奴隶们才需要的生产知识和技能的。生产劳动的经验一开始就被排斥在学校的大门之外。29.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P114 答:正确的儿童发展观应主要包括下述三项基本内容:(1)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但是,遗传素质为儿童的发展指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并不会确定的转变为儿童发展的现实。(2)儿童的发展蕴含与儿童主题的活动之中。儿童的发展,是因为作为一个生命 成长是内在于生命之中的特征。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社会生活的性质、社会所赋予他的种种责任和义务,需要他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获得并展现社会文化。30.“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P169 答:这里所谓“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尤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具体界定。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两个层次上谈论人的全面发展的。其一,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则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运用和发展,实现体力和智力在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完整结合。显然,在现代社会,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但这个过程的完成则有待于社会生产更高度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更高水平的完善。其二,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由于社会生产的高度发展,使社会成员能够自由和全面的发挥法所拥有的各方面的才能。这种人通晓整个生产系统,可以根据社会需要或个人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 31.学校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答:学校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他的存在使学校的所有成员,尤其是学生受其规范及影响。学校文化的形成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特定要求及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精心设计和有意安排的文化,即为了使学生顺利的完成社会化过程,学校和教师必须对进入学校领域的各种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惊醒精心取舍、组织,建立适宜的文化环境,这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来源。二是年轻一代的文化,主要是来自学生团体中的各种习惯、风俗、民约、传统、时尚、规范、词汇、价值观等,这种文化就其本源而言是承认文化的一种反映,但其内容则与成人文化有别,是区别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亚文化。

32.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P204 答:中小学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是:(1)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所谓增强体质,主要内涵有三。一是要是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体格。二是要全面的发展学生的体能。三是要提高学生身体的适应环境和抵御疾病的能力。所谓“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是指中小学体育应当有基础教育的意识。其主要任务是要促进学生的正常的身体成长,在此基础上去谈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培养后备人才。(2)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体育活动只能在人们掌握了专门的知识、技能、技巧的前提下才能真正进行。学校教育一方面要教会这些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运动实践中掌握支配动作的能力。(3)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体育或运动的兴趣不仅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显示的教育意义,而且会对学生未来生活情趣和质量的提高也有长期的功效。此外,学校体育还应当注意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公正、诚实、谦逊、礼貌以及团结互助、集体主义等优良品德,形成尊重规则、珍视友谊、尊重他人的体育风尚,锻炼学生坚毅、果断、坚定、坚忍不拔等意志品质。33.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教育法》上享有哪些权利?P403 答:(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2)按照国家规定获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34.封建社会的教育特征是什么?P51 答:第一,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合统治姐姐所需要的官吏、牧师或骑士。第二。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第三,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经典为主。进入封建社会以后,高明的统治者除了能够运用传统的暴力统治手段获得和巩固政权外,还必须能够很好的运用道德力量或宗教力量,把被统治阶级的任何反抗说成是不合天理或不合上帝旨意。第四,教育教学方法主要以严格的纪律约束为主,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封建社会的教育教学既强调学生要遵守一些严格的纪律,又强调他们要独自反省和自觉修行,把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要求。第五,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比较丰富非 教育教学思想。35.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新时期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P175 答: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36.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P279 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有人班、课、时三个字来概括。(1)班: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程度大致相同,并且人数固定,教师同时对整个班集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2)课:把教学内容以及是实现这种内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展开的教学活动,按学科和学年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分量不大,大致平衡,彼此连续而又相对完整,这每一小部分内容和教学活动,就叫做一课,一课接着一课地进行教学。(3)时吧: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的单位时间里进行。单位时间可以是50分钟,45分钟或30分钟,但都是统一的和固定的。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

37.简述客观题和论文题得区别P372 答:(1)在考察方式上,前者选择正确答案,后者自由表达看法。(2)在考察内容上,前者能考察各种技能,但不适于考察选材、组织、书写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有效测量记忆性知识,后者能考察高层次思维能力,如选材、组织、书写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不能有效测量记忆性知识。(3)在试题编制上,前者较难编制,后者较易编制。(4)在题目覆盖面上,前者题目较多,内容代表性强,后者题目少,内容代表性差。(5)在激励功能上,前者激励学生广泛了解知识,后者激励学生深入分析问题,并有效表达。(6)在答题过程上,前者避免书写技能对考试的影响,后者答题受到书写技能的影响。(7)在评分上,前者答案对错分明,评分容易,不易出现评分偏差,评分信度高,后者评分费时,评分信度低。38.教育学的价值是什么?P25 答:无论是作为一类学科名称的教育学,还是作为一门课程名称或教材名称的教育学,其价值都是多方面的,这里择其要者加以阐述。(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的领悟教育的真谛。(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宽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39.近代以来世界上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出现了哪些趋势?P281 答:近代以来,班级授课制成为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但人们并没有停止有关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而这些探索又相当几种的围绕着对于班级授课制的改革展开,人们一直努力,试图在保持克服班级授课制优越性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克服它的局限性。(1)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讲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在西方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十分流行,一般在中学,有些学校在小学高年级实行。(2)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为主体,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机制,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组织形式。(3)小班教学。在发达国家基础教育个阶段已经普遍实行,许多国家在教育法中规定的每班学生人数通常在15—25人之间。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也开始了小班教学的尝试。40.班集体对班主任工作的反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P339 答:在班主任与班集体这对教育关系中,班主任是教育的主体,班集体是教育的客体,良好的班集体一旦形成,他就会成为教育、影响班内每个学生的巨大力量,这样班主任、班集体、班内学生就形成一种连锁互动关系。就办集体对班主任工作的反作用而言,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1)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实施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集体本身会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这种影响来自两个方面,其一,学生回到来自阶梯组织、干部所给予的纪律的影响;其二,学生会在这种集体氛围中产生自律的感觉。这种他律与自律使班内学生在班主任或任课老师空缺的情况下,自觉进行活动和学习,这就为班主任实施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当然班风不正的班集体也会为班主任工作带来诸多障碍。(2)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获取工作经验的宝贵资源之一。好的班集体是一个智慧群,班主任会从这些年轻人身上获取灵感,不断修订完善自己的工作计划,提高其工作效率。41. 人文主义课程的特点是什么?P226 答:(1)在课程目的上,重视人,崇尚个性。课程的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和幸福服务,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育、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人文主义课程所追求的目标。简言之,注重课程对于整个人的塑造和影响。(2)在课程内容上,提倡广泛的课程范围。因为标榜人性的完满、个性的丰富,必然的要求课程本身基础和内容的广博。人文主义课程对于科学的进步也表现出容纳和肯定,但是这种容纳和肯定是从个性完满发展的需求出发,与科学主义课程完全不同。(3)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的尊重儿童,热爱儿童。重视受教育者的需求和兴趣,讲究教学方法,提倡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42.学校咨询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348 答:(1)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2)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咨询者要切实的,敏锐的从来访学生身上发掘积极地,值得肯定的,有价值的地方,并对学生在咨询过程中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3)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对咨询过程的主动参与是咨询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4)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保密是学生对咨询和咨询者产生信任的基础。来访学生在咨询中谈论到得个人问题和看法,不经过本人同意,不应当透漏和扩散给其他任何人。

论述题:

1、如何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P177 答: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核心,教育工作者应当特别重视教育目的的落实。要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我们必须对当代社会和未来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有清醒的认识:第一,创造精神。第二,实践能力。第三,开放思维。第四,崇高理想。

此外,要认真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我们还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1)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更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除了考虑落实教育目的之外,教育目标还应结合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以及特定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及其规律来确立。(2)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教育目的,如从内容结构上说,可以理解为应当进行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几个方面的全面教育;如从受教育者的素质结构来说,是指应求得德、智、体、美几个方面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在诸育关系的认识上,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诸育均有相对的独立性。应当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或领域的特点实施合乎规律的教育,有重点地完成整体教育目标,同时使德、智、体、美诸育相互配合、互相促进。二是现实或真正的教育应是一体的。在实际工作中虽然有所分工,但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兼有完成德、智、体、美诸育的任务,都应是德育兼智育、体育和美育工作者。(3)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这实际上是我们教育目的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的一个具体要求。全面发展的一个维度是自由发展,全面发展不仅不排斥个性发展,而且是以个人合乎本性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或平面的发展,不同个体所处环境不同,具有的自身素质和客观条件也不同,因而会形成不同的个性、兴趣和特长。所以,必须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对学生因材施教,在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长处的同时求得他的全面发展。(4)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在义务教育阶段,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使有特殊个性和才干的受教育者更有可能适应未来不同社会工作的需要;在义务教育完成之后,各学段的教育则都直接具有职业定向的性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终究要在一定社会中生活、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就必须为不同的社会岗位培养人才。如果不管不同教育的性质和实际,一味片面强调划一的全面发展,反而会葬送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2、在儿童发展中,如何有效地保证教育者的主导作用?P121 答:教育在儿童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的这种主导作用,是相对于影响儿童发展的其他因素和影响力度而言的,而不是就教育与儿童发展本身的关系而言的。要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必须做到教育的科学性,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的发展。教育目标的确定,要以真实地反映社会的时代性价值标准和社会发展水平、发展趋势为基础。(2)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科学的教育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处理好尊重成熟与引导发展的矛盾。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等特点表明,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活动内容和教育要求不能超越儿童生理机能发展水平的支持作用,更不能要求儿童包括那些看起来“已经长大成人”了的孩子们像大人一样做事与思考,拔苗助长是教育的大忌。(3)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科学的教育要处理好注重整体教育与允许儿童个体充分地展现个人发展的独特性的关系。教育与教学活动是一种整体发展的集体活动过程。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以受教育的儿童整体情况为基础,选择适宜的内容和方法,以整体的发展阶段性特点确定发展的任务,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做准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儿童个体的差异性和个体发展的特殊性。(4)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儿童既是接受的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但是,学生作为教育适动主体这一特征更为重要,因为接受教育也必须以学生主体活动形式表现出来。

3、试分析班级授课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怎样克服其局限性?P280 答:(1)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①班级授课制使得教学获得了巨大的效率,一位教师同时向几十个学生教学,使得教育的普及成为可能。②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有计划地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③由于学生是按照年龄和程序编成班级,水平接近,有利于他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启发。

(2)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①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比较多地的是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现成知识。②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机会比较缺乏,因此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③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比较固定化,缺少灵活性。④强调统一性,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⑤每个学生实际上分别地对教师负责,彼此之间没有分工与合作,因此学生的互相交流和启发难以保证。由于具有这样一些局限性,人们一直在致力于班级授课制的改革。

(3)通过实行小班化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和现场教学来克服其局限性。

4、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P257 答:教学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认识活动,因此它应该服从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其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认识活动,既要受到这些认识规律的制约,又表现出了它自己独特的特征。教学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1)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学生的认识过程。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认识主要指中小学生的认识,这是教学认识最具决定性的特性。教学活动必须考虑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方式,教育者应当尽可能地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是怎样认识的,这些认识阶段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在这样的基础上设计和实施教学。(2)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间接性的认识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识,主要是为了掌握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确定的,通过教科书具体陈述体现出来的。学生的这种认识在认识的对象和方式上都具有间接性的特点:首先,认识的对象是间接的。学生学习的知识不是本人亲身获得的,而是现成的、前人的认识结果,主要表现为书本知识和理论知识。其次,认识的方式是间接的。学生不是直接同事物打交道去获得对于事物的认识,而是通过读书、听讲、观察等方式接受现成的知识,然后通过作业、实验等方式应用。应当指出,教学活动虽然是以间接认识为主,却不等于无视直接经验。而且,是否善于利用学生的直接经验,是否能够将间接经验转化为学生的直接经验,或者与学生的直接经验联系起来,对于教学活动的成功是举足轻重的。(3)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在教师领导下的认识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识是在教师领导之下进行的,学生的任何学习活动都不可能没有教师的指导而孤立存在。教学活动的方向、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主要都是由教师决定和负责的。教师的领导作用的发挥必须注意以下两点: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领导的方式应当是多样化。(4)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有教育性的认识过程。学生在教学认识中,不仅仅是掌握各种科学知识,他们的各种情感、态度、价值观,他们的各能能力也在经历着变化发展。中小学生是正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个体。人的发展总是在环境中通过各种活动实现的,毫无疑问,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生活中最重要是环境是学校,他们的各方面发展受到教学活动和教师的影响是客观必然的。无论这种影响是正面或是负面的,自觉的或是不自觉的,总是会在小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上留下深刻的痕迹,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5、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基本任务是什么?P343 答:不同处境的学生所需要的帮助可能是不同层次的,这就决定学校咨询是任务是多层次的,一般可分为缺陷矫正、早期干预、问题预防和发展指导。(1)干预与矫正:①缺陷矫正。对于极少数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下已经积累产生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的学生,需要进行系统的矫正。②早期干预。早期干预就是指在问题出现初期给学生以帮助。(2)预防与发展:①问题预防。问题预防就是指在可能的问题发生之前,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工作,提高学生应付将来问题的能力。②发展指导。学生在不同的时期,面临不同的适应和发展的任务,可能会出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在此之前,我们就应该开展必要的指导活动,帮助学生成功完成心理——社会发展任务。(3)预防与干预的平衡。从实际情况看,在学校咨询开展起来的地方,干预和矫正的任务比较容易受重视和强调,但这项任务由于多数是以个别咨询和小组咨询的方式进行,而且时间较长,而学校咨询工作者本身数量就严重不足,工作时间也有限,所以即使完全投入在此项任务中,影响面也是有限的。相反,预防和发展指导的工作是面对多数或全体学生进行的,如果开展比较得力,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和适应能力的提高,也可以有效减少需要干预的严重问题的数量,使咨询工作者摆脱不停地忙于救火的处境,从而又有更多的精力加强发展指导的工作。

6、如何处理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系?P104 答:(1)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与配合。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类情况:①一般性指导;②针对性指导;③分类指导;④个别指导。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互防;②家长会;③家长委员会。(2)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配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有:①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活动中的表现。②学校应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予具体的指导;应经常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和要求;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校外教育的重要意义;应动员学校的人力和物力,为校外教育机构的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③学校利用社会各种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响。④学校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7、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家族的八代136名家庭成员,发现其中50名男子都是音乐家。有人认为,这是遗传决定的,这种观点对吗?应当怎样看待这一现象?P107(写)

答:认为这是遗传决定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遗传素质只能为家庭后代提供发展的物质前提,只具有这种前提条件,而没有后天的环境与教育条件以及个体的努力实践,是无法将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的。这种现象应如此看待:

(1)有共同爱好者的结合,其遗传基因会给下一代形成有利于发展音乐才能的生理特点,如声带、听觉器官等特点,为后代发展音乐才能提供了物质前提。

(2)音乐爱好者常常聚会、演唱、演奏等,形成特定的音乐环境,对后代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3)家庭成员与有共同爱好的人对孩子的引导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教导,促进着他们音乐才能的发展,为深造创造了条件。

(4)在音乐环境中有不少后代产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形成内部动力,发挥着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努力实践。这样,先天条件与后天条件结合,外因和内因结合,出现了人数众多的音乐家。但也不是人人都成为音乐家,这主要是某些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所致。

8、试述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和改革策略。P385 答:(1)存在问题:①重知识轻能力;②片面追求分数;③影响学生心理健康;④制约教学改革。

(2)发展和教学改革策略:①从侧重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需要考虑:a、重视高层次认知能力的考察;b.重视对学习过程的检测;c.注重对各种活动表现的检测;d.用多种方法收集评价信息。②从侧重总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形成性评价已经是比较主流的评价方法。具体方法有:a.考试和考察相结合;b.评分与评语相结合;c.允许考第二次、第三次;d.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③从侧重区分性功能到发挥激励性功能。为了让学生体验成功,加强评价的激励功能,可以采用以下具体方法:a.将课程分成小的单元,在每一单元内考核;b.要扩展评价的范围,如语言教学把说话、写字、课外阅读都列为评价范围,实现“东方不亮西方亮”;c.记录学生学业之外的突出表现,增加学生的成功感觉;d.注重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评价,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进步。

9、论述讲授法的含义、特点及贯彻要求。P287 答: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的基本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具体地说,又可以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

讲授法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学生在细弱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讲授法的缺点在于,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而且地依赖于教师个人的语言素养。

教师运用讲授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教师讲授的概念、原理、事实、观点必须是正确的,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和教学。

(2)讲授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分明。讲授的逻辑清楚,学生的理解才能够清楚。

(3)讲究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水平直接决定着讲授法的效果,因此必须不断注重和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首先,要做到语言清晰、准确、精炼、既逻辑严密又清楚明白;其次,要努力做到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最后,还应当注意语言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讲究抑扬顿挫。

(4)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学生的注意时间有限,在整节课中完全采用讲授法很难取得良好效果,教师应当善于将讲授法与其他教学方法和手段交叉替换使用,避免学生因长时间听讲出现疲劳和注意涣散现象。

10、论述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问题及其关系。P221 答:关于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问题,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伴随着课程的成长与成熟,在课程理论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两种截然对立的声音。一种声音是,课程应当给予学生间接经验;另一种声音是,课程应当使学和获得直接经验。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学科课程,认为课程应当是一系列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学生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发展能力。这是课程论中有代表性的两种主张。

(20)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不能截然分开。这是面对这一关系时首先应当强调的。没有任何知识能够完全凭借“灌输”而为学生所掌握,总是需要个体凭借一定的能力才能得到,因此,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反过来说,也不存在完全不依赖于任何知识的能力,无知必然愚昧,能力的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学生只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并且在这些活动中形成、运用和提高能力,因此,知识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但是知识与能力又各自具有独立性,从存在方式上分属于不同范畴。在发展上,彼此的独立性就更加明显,知识在量上的积累并不必然地导致能力的提高,能力的形成除了与知识相关外,还有自己的规律和特征。为了处理好这一基本关系,使得课程能够将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真正统一起来;一个必须解决的任务就是建立起不同的学习方式。为此,课程应当给予学生各种积极开放的机会,为他们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创造机会。

(3)分科与综合。分科与综合的关系在课程发展的过程中也是由来以久的,但是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并不是课程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只是在当代才成为课程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十分突出的课题,成为今天人们制订和设计课程时不可回避、必须考虑和处理的关系。综合课程成为关注的焦点,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即分科课程的局限性,尤其是分科课程发展和相对成熟后显示出来的弊端。具体说,即过分强调分科,或分科过细过繁琐导致的学科之间相互隔膜、相互封闭甚至相互重复的状况。人们希望通过综合课程,打破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建立彼此之间的联系。

(4)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今天人们经常提的人文主义课程或课程中的人文主义,主要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这种传统的最重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课程目的上,重视人,崇尚个性。②在课程内容上,提倡广泛的课程范围。③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地尊重儿童,热爱儿童。

科学主义的课程也有许多具体的流派,但在各种流派差异之中,科学主义的课程传统是共同的,这种传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①在课程目的上,强调科学本身的价值和力量,课程要为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服务。②在课程内容上,提倡和推崇科学,重视各门科学知识在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并不断增加自然科学的内容,及时吸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③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于方法和形式同样讲究科学性,讲究效率。

11、“法官的儿子当法官,贼的儿子做贼。”请运用所学的教育原理分析这句话。P108(写)

答:这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观点。此观点夸大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把遗传看做人的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因而是错误的。因为它抹杀了个体实践活动及其在活动中人类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所以,法官的儿子是否一定成为法官,贼的儿子是否一定成为贼,并不完全取决于他们的遗传素质和家庭环境的感染和熏陶,还取决于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是否发挥以及发挥的程序。

12、中小学智育的任务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P197 答:智育的根本任务当然是要培育或发展学生的智慧,尤其是智力。智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应当是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力。此外,要充分发展学生的智力,还需要努力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中小学智育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传授知识。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聚聚线索,因而能够直接为的知识,是一种狭义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则是指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的知识。广义的知识应当包括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真知”形式。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人与专家在处理问题时的主要差异是专家的知识结构中有较多的程序性知识。就智育而言,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也会产生学习心智的变化。但是过于强调陈述性知识的结果不仅影响知识掌握的程度本身,而且会窒息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可能,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增长。所以,发展智力的要求注意知识尤其是程序性知识的教与学。

(2)发展技能。形成必要的技能也是智育的重要任务。所谓技能是指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动作的能力,还包括进行智力活动的智慧能力和对认识活动本身的反省认知能力(也叫“元认知技能”)。这样,实际上有三种技能类型存在。外部身体动作技能必然伴随一定的认知、判断、推理和协调的心智活动。动作的学习可能是体育的内容,但动作相关的心智发展却是智育的目标。至于进行智力活动的智慧能力,实际上是人们借助于内部语言以极其简约的形式进行的智力活动所表现出的能力。随着认知心理学对认知策略的研究逐步深入,人们发现,有关人的认识过程存在一些知识和技巧,可以作为一种可迁移的能力来培养。

(3)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自主性是一种人格特质而非智力本身,亦是个体智力品质的重要特征之一。自主性是个体一种能够独立做出判断,批判地反思这些判断,以及依据自己的判断信念和行动整合起来的心理倾向。自主性与智力活动的联系可以通过智力活动对批判性思维的需要而得到说明。任何智能活动都需要联想等将已知条件和未知的结论连接起来。如果这一连接不是幻想,就必须有一种自主的批判性思维。同时,正常或健康的智育也能够包括自主性的培养。创造性是人具有较高智力尤其是良好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和标志。由于现代社会对创造性的迫切需要,创造性培养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另外,创造性或创造性思维并不能够和发散思维划等号。这是因为,发散思维本身并不能够独自完成所谓的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的全过程。

13、试述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的含义和贯彻要求。P266 答:(1)直观性原则,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这是针对教学中的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其贯彻要求是:①要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②直观是手段而非目的;③要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

(2)启发性原则,又称启发自觉性原则或自觉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其贯彻要求是:①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②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③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3)系统性原则又称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有系统地进行。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其贯彻要求是:①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②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4)巩固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牢固地掌握和保存。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其贯彻要求是: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保证巩固的科学性;③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④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5)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序而提出的。其贯彻要求是:①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②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③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6)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是为了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而提出的。其贯彻要求是:①坚持正确的方向;②严格遵守职业道德;③实事求是。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是为了解决和防止理论脱离实际、书本脱离现实而提出的。其贯彻要求是:①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②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③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④帮助学生总结收获。

(8)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而提出的。其贯彻要求是:①充分了解学生;②尊重学生的差异;③面向每一个学生。

14、论述谈话法的含义、特点及贯彻要求。P288 答:谈话法师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谈话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进行学习。谈话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比较充分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谈话法的缺点是,与讲授法相比,完成同样的教学任务,他血药较多的实践。此外,当学生人数较多时,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谈话法经常与讲授法等其他方法配合使用。教师运用谈话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做好充分的准备,(2)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3)在谈话结束时进行总结。

15、学校美育的实施应注意哪些方面?P212 答:美得基本形态是艺术美和现实美。现实美又包括自然美、社会美、教育美等。所以学校美育的实施,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艺术美艺术美是一种以现实美为基础,但是又经过艺术加工,因而是高于现实美的美得形态。艺术美则是指以艺术美为内容的美育活动。艺术美育应当成为学校美育的核心内容。艺术美育在学校教育中主要是靠艺术类课程去实施的,由于艺术形式品种繁多,学校艺术美育课程应当选择那些基础性强,受学生喜爱,同时又适合学校实际的艺术形式开展艺术美育。(2)自然美育。自然美是指自然物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美得形态。大自然是学生审美情感体验的最丰富的源泉,与艺术作品所不同的是,它是现实的,生动、丰富和多变的,具有非常的的生动性和随机性。儿童天然具有对自然美得欣赏兴趣。自然美育往往具有很大的普遍性的基础,可以作为进一步开展其他美育形式的起点,郊游、远足、户外劳动等都可以成为进行自然美育的良好方式。(3)社会美育。也叫生活美,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美的的形态。它包括人格美、劳动与生活过程的美,产品以及环境美。社会美育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同时社会美具有较大的实践性,应当努力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中发现生活之美,并努力创造社会美。社会美育还应当引导学生对于人格美的向往和追求,实现心灵美与形体美的统一。(4)教育美育。是说要使全部教育活动成为美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本身要努力做到审美化。

16、有人认为“智育”等于“教学”,试评价这种观点。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智育与教学是一个交叉概念。智育与德育、体育、美育等相并列,构成一个教育内容的完整构架。他们的上位概念或种概念是“教育”。而教学则是所有各育都可能具有的教育形式。换言之,教学并不仅仅只是智育的活动方式,德育、体育、美育等都需要教学途径去完成,而各育在教学过程、原则和方法上也都有各自的特殊性。同样,智育以教学为自己的重要途径,但这一途径又并不是智育的唯一途径。将两个交叉概念完全等同起来,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极易引起实践上的混乱。长期以来,正是因为将智育与及教学相等同,人们往往忘却在教学中的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任务。也正是这一概念上的混同,许多人也误以为只有在教学中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这两种倾向都给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大的混乱和危害。

17、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说:“给我一打婴儿,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强盗。请运用所学教育原理分析这句话。P109(写)

答:这一论断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者的观点。这种观点片面地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否定了各项生理遗传性和系统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忽视或否定了个人的实践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把个体的发展看做是对环境的消极适应,步入了机械唯物论。

18、在我国中小学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P135 答: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血药具有规定的素质要求,才能有效地履行教师的教育职责。一般来讲,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事业道德素养。(1)文化素养和学科专业知识。为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中小学教师需要具备相应文化素雅和学科专业知识。具体而言,中小学教师的文化素样与学科专业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具有所学科得全面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首先,教师要对所教学科的课程知识和技能有全面而扎实的掌握。其次,在全面扎实掌握的基础之上,要进一步精益求精。再次,教师要在掌握所教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相关领域的知识。②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首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是充实和丰富教育教学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需要。其次,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也是满足中小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和发展学生多方面兴趣和才能的需要。再次,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也是指导学生课外、校外活动和生活的需要。最后,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也能够提高教师的威信,提高教育的效能。(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既骄傲是作为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如何教育学生的专业知识,才能把自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有效地解决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此,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具体而言,中小学教师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㈠①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理论知识,并有吧他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作为中小学及搜视,主要应该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各科教学法知识。在学习教育科学知识的同时,要注意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培养自己把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使教育科学理论真正发挥作用。②教师应具有观察儿童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教育观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中小学教师应善于从儿童的言语、行为、喜怒哀乐的观察中获得第一手资料,注意研究他们的需要、性格、知识水平和心理水平,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依据。③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包括顺利完成教学所必须具备的一系列能力,如研究和掌握教学大纲的能力,科学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组织和管理课堂与班级活动的能力,与家长、社会建立联系的方法和技能等等。既骄傲是的语言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教师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思想表达的效果,也会影响到中小学生语言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发簪。因此,教师职业的一个重要素质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④教师要具有运动教育机智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所谓教育机智,就是指一种面对新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的做出判断,随机应变的采取恰当而有效地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运用教育机智时,应把握这样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教师应最遵循因势利导、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达到正面教育效果的指导原则。第二,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优点和长处,蕴藏着等待诱发的积极因素。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及时捕捉教育学生的恰当时机,加以引导和激发。(3)职业道德素养。教师除了应具有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外,还应具备职业道德素养。在我国,教师应具备如下职业道德素养: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于在教师岗位上无私奉献。②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③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教师一身立教,为人师表,首先,表现在履行教师的义务方面,及时必须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努力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再次,教师要协调哈人际关系,搞好团结协作最后,教师应具有文明的言行风度。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对学生其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求教师言行举止要主义风度,注意讲究文明。

19、如何理解儿童个体的发展?P116 答:儿童个体的发展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把握儿童个体发展概念,需要澄清一下几个问题:(1)发展不是简单的变化。儿童个体得发展,不是简单的“变化”两个字就可以概括得了的,“变化”在儿童个体的生长过程中,既可表现为进步,也可表现为退步,但“发展”是一个有方向、有价值选择成分的概念,即只有儿童个体身心的发展是沿着有简单到复杂、有触及到高级的序列演变是,我们才将这种变化成之为发展。(2)发展不是单纯的生理成熟。儿童个体的发展是其生理成熟与生活的社会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理成熟的过程。(3)教育不等于发展。儿童个体的发展,也不等同于儿童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儿童个体的发展是一个量变和质变不断的转化、互为基础的复杂过程,其中既包含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跟以儿童个体知识结构、认知方式和个性心理特征结构变化表现出来。自主学习与接受教育,只不过是个体和社会我俄日促进个体发展而做出的努力,他们不肯能代替发展本身,而且这种努力的结果也未必一定会如愿以偿。

20、有两位教师同时教“机器”这一概念。一位老师咋甲班说“电动机、拖拉机、织布机….都是机器。”另一位老师在乙班说:“机器有三个要素,一是人为的构建组合体,二是构件之间具有明确的相对运动,三是能代替人们做功或转换力能。”课后提问检查:“时钟是不是机器?”甲班学生说:“不知道,老师没有讲。”乙班说:“钟表不是机器,它不能做功。”请运用所学的教育原理分析这一事例。(写)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题库 篇6

2、根据《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即使当事人未主动询问,行政机关也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其依法享有的权利。(√)

3、行政行为一经撤销,其效力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无效。(√)

4、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5、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法定的教师职业行政指导制度。(×)

6、学生的高考准考证是由教育考试机构颁发,应属于考生,实践出现的学校经手保管或者持有学生准考证的情形属学校行使公权力的行为,不是民事行为。(×)

7、学生对教育机构提起行政诉讼,依据我国现行的国家赔偿法,教育机构的行政侵权行为只赔直接损失,不赔精神损失。(√)

8、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璜,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璜,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9、根据《<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要取得教师资格必须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10、用人单位自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11、在混合过失责任中,必须要求加害人和受害人均实施了违法行为且均存在过失。(√)

12、地方法院在判决中不适宜适用本行政区域外的其他地方性法规。(√)

13、颁发学位、学历证书、学校法人证书是行政许可。(×)

14、学生在校外遭受损害是由校外第三人的过错行为直接导致的,但学校也具有一定的过错,在这种情形下,应当先由学校承担责任,第三人仅在其过错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15、对抽象行政行为不服的,既不能复议,也不能依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申请审查。(×)

16、学校等教育机构对学生做出的开除学籍、记过等处分是行政处罚而非学校内部行政行为。(×)

17、只要行为人确实损害了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且与经营者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就构成不正当竞争。(×)

18、行政行为的撤销针对的只能是违法的行政行为,合法的行为不得撤销。(×)

19、人事聘用合同纠纷适用人事仲裁规定,当事人应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起仲裁。(×)

20、教育行政申诉的被申诉人,相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是相同的,被申诉人是其所在教育机构或政府有关部门。(×)

21、仲裁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应当记入笔录。(√)

22、不服教育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仍向教育部申请复议,不服复议决定,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

23、民事补偿是在不存在过错的情形下基于自愿的原则对受害人的损失作出的弥补性措施。(√)

24、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标准和考试大纲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定。(√)

25、连续旷工超过10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20个工作日的,聘用单位可以随时单方面解除教师聘用合同。(√)

26、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内的具体行政行为是一种外部性的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对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作出的有关其权利义务的行为。(√)

27、一般程序中,处罚机关应将处罚决定书送交当事人,送达在宣告决定时当场交付。当事人不在场的,应当在5日内按照法定的方式交付。(×)

28、简易程序主要适用于教育行政处罚执法人员依法对公民处以100元以下、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给予警告处罚的案件。(×)(50元以下)

29、我国现行高中教育阶段的奖励或者处分规则主要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规章加以规定。(×)

30、根据《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要发生人身损害的,直接推定教育机构承担法律责任,除非其能证明自己已经尽到教育、管理的职责。(√)

31、学校若与学生之间存在诸如拖欠学费等的民事合同纠纷,学校有权以此为由扣留学生的高考准考证,直至学生将学费还清。(×)

32、教育中的法律救济,其首要作用是预防控制教育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的职务违法侵权行为。(×)

33、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相关规定,教师体罚学生属教师个人行为,学校不应当对此承担责任。(×)

34、在共同侵权责任中,共同行为人必须存在共同的主观过错,且其侵权行为所导致的损害结果必须具有同一性。(√)

35、学生在学校为其选择的实习单位发生伤害事故,不管学校是否事先对实习单位履行了相关的审查职责,该伤害事故均只由实习单位承担责任,学校不承担责任。(×)

36、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的相关规定,中小学校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时,应当将处分情况告知学生本人,而对于学生家长,学校可以直接告知,也可由学生本人转告。(×)

37、一般程序中,处罚告知后,当事人有权在规定时间内提出质疑和申辩,行政部门可以因此加重处罚。(×)

38、补偿的前提是行为人的行为具有违法性,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应承担民事责任。(×)

39、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30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但延期不得超过15日。(×)

40、教师资格一经取得即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的适用效力。(√)

41、只有教育行政部门有权对学校进行行政处理。(×)

42、我国侵权责任法确立的一般规则原则是无过错原则。(×)

43、行政相对人的范围只能包括社会组织、我国公民以及在我国境内从事活动的外国组织和外国公民,国家组织只能作为行政主体,不得成为行政相对人。(×)个人和组织

44、仲裁庭处理的人事争议案件需要延期的,经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适当延期,但是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30日。(√)

45、学生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在征得学校同意的情况下,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46、民办学校应当贯彻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

47、学生对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产生异议,要求学校退还学生所交费用并赔偿相应损失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而非行政纠纷。(√)民事,平等主体行政,民与官

48、教师资格认定属于行政确认。(错误)行政许可

49、根据《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可以撤销。

(×)无效

50、学校仅对发生在校园范围内的学生伤害事故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对学生在校外场所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不承担责任。(×)

51、在过错责任场合,如果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存在故意,此时应减轻或免除加害人的赔偿责任,但是只有在损害是完全由于受害人的故意造成,即受害人的故意行为是造成损害结果发生的唯一原因时,加害人才能免责。(√)

52、对县级以上地方教育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只能向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53、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停止执行。(×)

54、对在试用期内不同意单位调整其工作岗位的教师,聘用单位可以随时单方面解除教师聘用合同。(×)

55、在校园伤害案件中,我国法律历来主张采用过错原则,《侵权责任法》也沿袭了这一原则,对此类案件一律适用过错原则。(×)一般原则为过错原则

56、对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教育行政行为不服的,向直接主管该组织的教育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正确

57、学校在处分学生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处分的同时,做好教育、疏导工作。从根本上讲,对学生的处分也是一种教育手段。(√)

58、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

59、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等级的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

60、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命令赋予相对人一定的权利。(×)义务

61、根据《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连带责任人应当按照平均承担赔偿责任原则承担连带责任。

(×)按份责任

62、在处理学生伤害事故时,学校违法行为与学生人身损害事实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是判断学校是否应当承担责任以及责任范围的关键,且确定学校是否存在过错的前提条件是

学校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61、根据我国现行法律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精神损失不能得到赔偿,赔偿范围仅限于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

62、用人单位只要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就要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63、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适用的主体仅限于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故不在此列。(√)

64、对于开除学籍的处分,学生可以直接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而无需先进行校内申诉的程序。(√)

65、根据《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两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对于共同危险行为,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不能确定的则由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66、公办学校编制内教师聘用的程序中,考试由事业单位自行组织,也可以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

67、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行政诉讼的前提是行政主体作出的是具体行政行为。(√)

68、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相关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免除其侵权责任。(×)

69、公示教师招聘结果时,对拟聘人员应在适当范围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30日。(×)

70、我国《民法通则》将监护人分为两类:一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二是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71、教师聘用合同解除以后,单位和个人应当在3个月内办理人事档案转移手续。(√)

72、对受委托的组织作出的具体教育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委托的教育行政机关的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或同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73、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74、教育中的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教育行政主体的具体教育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其上级机关或其他机关提出重新处理的申请,复议机关依法对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行政法律制度。(√)

75、发生劳动纠纷争议时,劳动者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76、在由校外第三人的过错行为造成的损害中,若校外第三人的过错行为是损害事实发生的唯一原因,即损害仅仅由校外第三人的过错造成,学校对此没有过错,则学校会免责,责任最终由校外第三人承担。(√)

77、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只要是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均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78、退学是学校因学生学业成绩不合格而责令学生退学,属于行政处罚。(×)

79、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0、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关于监护人补充责任的相关规定,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不论监护人是其亲友还是单位,都由监护人适当赔偿。(×)

81、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未成年人享有名誉权,但是由于未成年人未满18周岁,不具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故其在名誉权受损时无权得到精神损害赔偿。(×)

82、在混合责任中,不管加害人和受害人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只要其实施了违法行为,就应当承担混合责任。(×)

83、由于高校仅作为教育机构,不具有行政主体地位,所以针对高校均只能提起民事诉讼,不得提起行政诉讼。(×)

85、教育行政机关的一般程序包括立案、调查取证、处罚告知、决定和送达等环节。(√)

86、民办学校的教师与学校之间属人事关系。(×)

87、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者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

88、仲裁委员会应当在开庭审理人事争议案件5个工作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仲裁庭组成人员等书面通知当事人。(√)

89、依据《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90、教育行政申诉是一项法定的申诉制度。(√)

91、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共同侵权人应当承担按份责任。(×)

92、县级以上的教育行政部门是法定的教育行政许可实施机关。(√)

93、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按法定比例共同缴纳。(√)

94、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95、中等专业学校设置的教师职务为初级讲师、中级讲师和高级讲师。(×)

96、仲裁庭处理人事争议案件,以不公开开庭处理为原则。(×)

98、取得教师资格,必须是中国公民,即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

99、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只要是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均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题库 篇7

1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分析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将教育经费收入划分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又进一步分为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以及其他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社会捐赠经费、事业收入 (最主要是学杂费收入) 以及其他收入。在下面分析中运用该分类方法进行分析。

1.1 投入总量变化分析

将2008年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的各项数据假设为100, 然后再以此为基础分别计算2009年和2010年的数据, 得到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收入定比分析表, 详见表1。2008-2010年, 总体来看, 江苏省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收入总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分别为100、104和118。具体来看, 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呈现逐年增长, 分别为100、111和138, 与总量增长相比, 增长较快;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呈现增长趋势, 但规律不明显, 主要是投入者投入不均衡导致此现象;社会捐赠经费呈现逐年增长, 分别为100、105和117, 与总量增长基本持平;事业收入以及其中的学杂费收入都呈现增长趋势, 事业收入增长略高于总量增长水平, 其中的学杂费收入2009年增长比例高于总量增长, 但2010年低于总量增长;其他收入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2009年和2010年这两年大概是2008年的一半。

1.2 投入结构变化分析

根据2008-2010年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收入情况, 分别计算出当年各项来源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 具体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总收入比重逐年增长, 主要是由于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增长导致;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占总收入比重很低, 最高年份占总收入比重都没有达到0.5%;社会捐赠经费占总收入比重保持在0.75%左右;事业收入及其中学杂费收入2009年占总收入比重较高, 分别达到45.42%和38.14%, 2010年与2008年基本持平;其他收入占总收入比重2009年和2010年都呈现明显下降。

数据来源:根据2009-2011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2009-2011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1.3 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变化分析

2008-2011年江苏省高职高专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2009年约为2008年的0.96倍, 2010年约为2008年的1.05倍, 与江苏省本科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相比, 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各年低于本科约5 500元;2008-2011年江苏省高职高专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 2009年约为2008年的1.04倍, 2010年约为2008年的1.49倍, 呈现逐年提高趋势, 与本科相比, 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差距越来越小;2008-2011年江苏省高职高专生均事业费支出, 2009年约为2008年的1.04倍, 2010年约为2008年的1.38倍, 2011年约为2008年的1.38倍, 与本科相比, 2008-2010年生均事业费支出差距越来越小, 但2011年差距变得更大, 相差约6 570元, 具体情况见表3。

2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

从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来看, 主要来源有两个部分:一是政府财政投入, 二是家庭投入。除此之外, 还有企业和社会其他部门投入, 说明目前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主体已经实现多元化, 办学资本已经多元化, 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2.1 投资观念存在误区

政府、家庭和企业等投资主体都存在重本科教育、轻高等职业教育思想。从政府层面来看, 国家的高考选拔录取划定“一本线、二本线、三本线、高职高专线”4个分数线, 高等学校被人为划分成四等, 高职是最末一等。政府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投入也是按照“985”、“211”高校等划分等级, 区别投入, 自然高等职业教育生均公共财政投入是最少的, 但其办学成本不仅高于中等职业教育, 而且高于普通高等教育。根据发展中国家对教育成本统计, 高等职业教育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2.64倍[2]。

单位:元

数据来源:根据2009-2011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和苏教财[2012]9号文件整理计算

从家庭层面来看, 一方面, 江苏近几年高考录取分数线, 三本录取线明显高于高职;另一方面, 即使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就读的学生, 也在寻找各种途径获取更高的学历。尽管三本学费大约是高职学费的3倍, 但家庭更倾向于前者, 个中原因, 一是近几年家庭收入提高, 家庭培养孩子数量减少, 而学费基本没有上涨;二是观念导致的, 三本再差也是本科, 高职再好仍是专科。

从企业层面来看, 企业以利润为中心, 投资重心永远是主营业务。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认为, 现在社会上有两种观念必须扭转过来:一是部分企业把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等涉及核心竞争力的东西当作包袱甩掉了;二是有的人认为教育行政部门手伸得太长, 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东西当作教育行政部门的副业来抓[3]。教育的外部性很强, 而企业又是以逐利为目的的, 这样一来, 企业就很难在教育方面大量投资, 即使投入, 也更愿意投入普通高等院校。

2.2 投资总量不足, 投资主体结构不合理

衡量一个国家财政对教育支持水平的一般指标是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大小。20世纪末, 世界各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平均比例已达4.8%, 而目前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仍未达4%。将2008年江苏省高职高专教育经费的各项数据假设为100, 近几年, 江苏省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收入总量尽管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分别为100、104和118, 但不仅低于浙江 (100、126和148) 和广东 (100、124和140) 增长水平, 也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100、115和131) , 与上海 (100、109和111) 增长水平基本持平, 具体情况见表1和表4;也低于江苏本科增长水平 (100、107和137) , 具体情况见表1。从投资主体结构来看, 江苏省高职高专教育经费中家庭以学杂费投入占比不仅低于广东、浙江、上海, 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略高于江苏本科。社会捐赠教育经费所占比重约是江苏本科的1/3。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和学杂费总和占教育经费比例超过85%, 也体现出其他渠道投入不足, 形成目前不合理的投资主体结构, 具体见表2和表5。

2.3 投资方式过于单一

政府投资方式主要是财政拨款。财政拨款是指各级财政在预算内列支并拨付给高职院校的教育经费, 包括事业费、基本建设经费和其他经费拨款等。对于公办高职院校, 财政拨款包括正常经费和项目经费, 财政部门一般依据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人数或教职工人数, 根据一定定额核定其正常经费, 也有的是依据以前的经费基数按一定增长比例核定。建立起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基金和对特困生给予特殊补助、减免学杂费的“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 也是政府投资高等职业教育方式之一。

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方式主要有:企业建立员工大学或设置培训机构、企业全资或控股设立教育集团、企业向政府或社会主管的学校提供资助或捐赠以及向高等职业院校贷款 (例如, 银行贷款给高等职业院校) 等。

数据来源:根据2009-2011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2009-2011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家庭投资高等职业教育方式主要有:缴纳学杂费、支付选择性招生费用和捐赠等。其他主体投资高等职业教育方式主要是捐赠。

3 完善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建议

3.1 转变投资观念, 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地位

首先,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好顶层制度设计, 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将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大同属于国民教育的体系, 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培养通用型应用人才和研究型、学术型人才, 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岗位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将两类教育变成并列关系, 而不是高等职业教育为普通高等教育兜底。国家的高考选拔录取划定分数线是按照本科 (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 和专科 (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 两个层次划分, 从国家层面转变观念, 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地位。其次, 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如果将上述两个问题解决, 政府、家庭和企业等投资主体就会真正转变投资观念,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资金瓶颈就可以得到解决。

3.2 扩大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投资总量, 优化投资主体结构

(1) 江苏省政府要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达4%, 要做好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分配, 要做好财政性教育经费在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分配以及各种机制的建立。

(2) 构建江苏省高职高专教育经费多元主体投资模式, 优化投资主体结构。模式可以设计为“政府主导、家庭补充、企业参与和社会贡献”, 在确保总量前提下, 政府投入占50%, 家庭投入占30%, 企业投入占10%, 其他投入占10%, 形成“5311”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再进一步优化该结构, 形成多元主体合力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局面。

(3)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学杂费应实行弹性学杂费制度。建立学杂费支付与经济收入挂钩制度, 建立低收入群体学杂费支付保障机制, 低收入群体支付学杂费不足部分可以采取免费教育券制度, 较低收入群体可以采取优惠贷款制度, 其他群体正常收费。确定专业办学成本, 实行专业差别收费制度。建立预付、及时和延时支付制度等。

3.3 创新投资工具, 多元路径筹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资金

(1) 高等职业教育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 创新投资工具, 为社会闲散资金投入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投资路径。可以利用如下金融工具:公益性教育基金、教育股票和教育债券等。在利用这些金融工具筹集资金时, 必须创新投入资金获利形式, 不能单纯以货币形式支付, 还可以以提供教育培训、科研成果等形式来支付, 例如企业购买教育债券, 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采用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形式或为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形式支付债券本息。对于高等职业院校一些盈利性项目和有一定收费权的项目, 可以采用资产证券化、金融租赁、BOT、TOT等形式引入企业资金投入高等职业教育[4]。

(2) 多元投资主体需拓宽各自投入路径。政府除了直接拨款和“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外, 还可以利用税费减免方式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将资金投入高等职业教育, 例如, 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培训企业职工, 提高职工技能的支出可以税前全额扣除, 而不是现在的限额扣除, 企业和社会各界对高等职业教育公益性捐赠支出可以税前全额扣除等。政府拨款的方式从单一财政拨款转向绩效拨款, 将办学质量与资金效能相结合, “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促进发展;企业可以直接将资金投入高等职业教育, 兴办高等职业教育, 也可利用证券将资金投资于高等职业教育, 例如, 商业银行可以将高职院校借款部分转为股权投资, 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其他主体也可以采用直接投资或捐赠等方式将资金直接投入高等职业教育, 也可以利用资本市场进行投资。

(3) 可以探索教育彩票的发行, 将所筹集资金部分用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政策实效分析[J].教育与职业, 2011 (3) :9.

[2]李良斋.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08.

[3]李剑平.重拾国企参与办职教的责任[N].中国青年报, 2012-09-17 (11) .

上一篇:浅谈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下一篇:党员的 五好五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