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教心理学

2024-06-07

学与教心理学(通用8篇)

学与教心理学 篇1

1、试论述加涅关于学生心理构成及其分类的观点

(一)先天的素质(The Nature of Learner Oualities)在心理学中,传统的素质概念指人的心理发展的先天遗传基础,主要指神经解剖学基础。加涅分析了影响学习的先天素质:1.信息输入阶段的感受性;

2.内部加工阶段的工作记忆容量;3.信息提取阶段的速度。先天素质为学习提供可能性,教育无法影响它们,但应避免超越它的限制,“避免超越人类的潜能”

(二)发展中形成的素质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由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易改变的特征。1.能力(abilities):(1)一般能力(测验得到的智商):核心是认知能力。

(2)差别能力:言语流利、数字推理、空间定位等;2.人格特质:其中对学习影响较大的是学习动机与焦虑。发展中形成的素质(能力与人格特质)虽不直接参与新的学习,但会加快或减慢学习的速度,对学习起支持性作用;本身并不构成学习的必要条件。

(三)后天习得的素质(Qualities that are Learned)

1.智慧技能2.认知策略3.言语信息4.态度5.动作技能 { 五种学习结果(习得的性能)}直接参与到新的学习中去,是新的学习的必要组成成分。

2、怎样理解学习概念

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练习获得个体行为经验的过程。学习是有机体凭借经验的获得而产生的比较持久的行为的变化

1、学习的发生时由于经验的获得所引起的

2、学习的结果是使个体的行为发生了持久的变化

3、不能简单的认为凡是行为的变化都意味着行为的发生

4、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人类普遍具有学习行为,而且动物也能学习

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情境中在教师指导下,有目地的、有计划的、有系统地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已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

3、试论述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张

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

是在解释现实,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这与皮亚杰关于通过同化与顺应而实现的双向建构的过程是一致的。只是建构主义者更重视后一种建构,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发展起供日后提取出来以指导活动的图式或命题网络,相反,他们形成的对概念的理解是丰富的、有着经验背景的,从而在面临新的情境时,能够灵活地建构起用于指导活动的图式。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都不像在白纸上画画,学习总要涉及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即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因此,学习不是像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应”那样。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建构主义者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

4、试论述品德及其品德的结构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

(1)品德心理结构,是指品德的组成成分。品德是由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方面组成,品德的这四个方面表现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2)道德认识是指对于道德行为准则中的是非、好坏、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它是社会上的道德要求转化成为个人需要的第一步,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等。(3)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以实现所引起的内心体验,是对于某种道德义务产生爱慕或憎恨、喜爱或厌恶态度的情绪体验。它伴随道德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又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4)道德意志是指人在产生道德行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它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的能力和毅力,是为达到既定的道德规范而自觉努力的心理过程。(5)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志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个体道德认识的外在表现,是人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6)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成分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道德认识是前提和基础,道德情感是内在的必要条件,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巨大动力;道德行为习惯是道德品质的总的表现和检验依据、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习惯的精神支柱和重要环节。尤其是在道德情感受阻、道德行为不能实现时,道德意志的作用更加明显。

5、试论述目标导向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

1、设臵并陈述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 这是一个教案首先要明确的。如何明确?

 要求教师要对学生所学内容作知识分类学方面的分析,以确定属于哪一类知识,有助于确立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结果进行评测。

2、分析教学任务

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教师需要:  明确学生学习的起始状态;

 分析从起点到终点之间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或行为倾向 

3、根据任务分析,导出适当的教学过程、方法、技术

 课的类型不同,教学步骤、方法、技术也不尽相同,课的类型可以从两方面分:  第一,根据广义知识分类,有三类课:  1)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  2)以程序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  3)两类知识兼有或并重的课。

 第二,根据两类知识的学习都要经历三阶段,亦可划分为三类课:  1)以知识理解为主要目标的课

 2)以知识的巩固和转化为主要目标的课, 以知识的巩固为目的——复习课  以知识的转化为目的——练习课。 以学生活动为主。

 3)以知识的应用或检测为主要目标的课;  在一个教学单元之后,或期中、期末进行。 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试卷,并对学生的反应作出评价。

4、对照教学目标,检测与评价教学结果

6、试论述奥苏伯尔学习动机观

在奥苏伯尔看来,学习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的内驱力所组成:

1.认知内驱力

认知驱力(cognitive drive)是成就动机三个组成部分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它大都是存在于学习任务本身之中的。所谓认知驱力,就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简言之,即一种求知的需要。这是意义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种动机。它发端于学生好奇的倾向,以及探究、操作、理解和应付环境的心理倾向。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心理倾向最初都是潜在的动机因素,它们本身既无内容也无方向。这些潜在的动机因之所以变为实际的动机因素,一方面是成功学习的结果,学生预期到未来的学习可能会得到满意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家庭和社会中有关人士影响的结果。

2.自我提高内驱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它与认知内驱力的区别在于:认知内驱力的指向是知识内容本身,它以获得知识和理解事物为满足;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指向的是一定的社会地位,它以赢得一定的地位为满足。由于在社会中,一定的成就总能够赢得一定的地位,成就的大小决定着他所赢得的地位的高低。所以,取得成就成了赢得地位的前提。又因为成就的取得与能力水平是相称的。这样,对地位的追求就导致了成就的取得和能力的提高,成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由此看来,对地位的追求是动机的直接目标;成就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是间接的目标。显然.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外部动机。

对于学生来说,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成就动机的第二个组成部分。它可以促使学生把学习的目标指向将来要从事的理想职业或学术上的成就,以便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在学习期间,自我提高的成就动机可以促使学生去追求优秀的学习成绩或较高的排列名次。总之,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会使学生变得更加努力,会使学生努力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努力地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在同伴中赢得优越的地位。显然,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重要动力源泉。

3.附属内驱力

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或权威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学习或工作做好的需要。对于学生来说,附属的内驱力表现为,学生为了赢得家长或教师的认可或赞许而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的需要。附属的内驱力与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有明显的不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1)两者追求的目的不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追求的是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附属的内驱力追求的是长者或权威人物的认可。(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以自我能力的提高和学业成就的提高为中介,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得到公众的认可为满足;而附属的内驱力以满足或达到长者或权威的要求为中介,以得到长者或权威人物的认可和赞许为满足。(3)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所对应的奋斗目标是在客观社会的影响下内化而成的个人确立的目标;而附属的内驱力所对应的奋斗目标则是由长者或权威人物给确定的。

(4)学生在附属的内驱力的促使下,从长者或权威人物的认可和赞许中也会获得一种派生的地位。但这种地位与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所赢得的一定的社会地位不同。这种派生的地位不是由学生本人的能力或成就水平决定的,而是从他追随和依附的长者或权威人物所给予的赞许中引申出来的。

附属的内驱力有比较明显的年龄特征。在年龄较小的儿童身上,附属的内驱力是成就动机的主要成份。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性地增强,附属的内驱力不仅在强度上有所减弱、而且在附属对象上也从家长和教师转移到同伴身上。在青少年时期,来自同伴的赞许或认可将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动机因素。

学与教心理学 篇2

参与讨论:

葛大汇: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主任,教授

栾兆祥:《现代教学》杂志主编,副编审

方有林:上海商学院办公室主任,副教授,博士

语文该如何学

●学习方法是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如何学好语文,每个语文教师可能都有自己的招式。从学科特点来说,有朗读记诵的技巧指导,有知识点的分解记忆等。不过,本文讨论的不是习惯意义上的学习方法,而是根据学习者的文化背景,从关注生命质量、生存质量的角度来探讨语文学习的问题。

葛大汇:今天,我们来谈谈如何学习语文的问题。首先要谈到语文与学习者所处环境的关系。我认为,孩子的家庭背景不同,他们所用的词汇、讲话的腔调,语言系统的特征是不一样的。

方有林: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味道。

栾兆祥:确实如此,干部与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孩子,在语言学习方面,与普通市民阶层的孩子相比,其所处的语言环境是不一样的。虽然我们讲究教育平等,但首先要正视教育对象成长环境的不同。

一般说来,干部与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孩子,他的“语言情商”要高于普通市民阶层的孩子,他的语言系统更为柔性,更具张力。所谓柔性,就是指他讲话听起来让人感觉到更舒服。所谓有张力,就是指他的语言富有回味和表现力。而普通市民阶层的孩子的语言,是刚性的,虽然也很到位,但是有时候,他们的语言可能与出身环境有关系,过于直接,缺少回旋余地。

葛大汇:柔性?好像不准确,我觉得用“韧性”一词来表达更准确。干部与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人,他会把语言作为一种资源,而不仅仅是思维的外壳,语言本身就是内容,用以说明、获取、表现和交换。

栾兆祥:中国有句俗话:一句话把人说得跳起来,一句话把人说得笑起来。其核心意义就是语言的魅力。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讲,他应该学习一些语言艺术。

方有林:栾主编讲到语文与一个人的社会阶层有密切的联系,这话可能听起来令人感到不太舒服。但从学理上来说,这个讲法是有一定依据的。我们知道,学生语文能力的强弱,具体体现在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的能力上,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时时处处要得到充分的应用。我们很难设想一个不能与人进行很好交流、沟通的人,不能把握全局,缺乏说服力的人,他会有比较强的管理能力,或者更容易胜任管理岗位。

葛大汇:我们来归纳一下。第一,我们谈的是语文学习与个人发展密切的关系;第二,是语文学习与学习者所处环境的密切关系;第三,是语文学习与学习者所处的社会形态的关系。

栾兆祥:语文学习与学习者所处的文化背景有密切的关系。为什么要讲文化背景呢?因为中国人有一个很奇特的文化现象,就是心里想的不说出来,心口不一。

葛大汇:这个现象归纳得好。

栾兆祥:西方人在他的文化背景制约下,基本上是心里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语言方式是不是也要与西方接轨?我看没有必要。因为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就是数千年来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演化而成的,自有其道理。所以我们现在教孩子学语文的时候,首先就得承认这种文化差异。

葛大汇:说得非常好!关于文化背景对语文学习的制约,我的意见和你差不多。侯外庐有篇著名的论文,谈到马克思关于东西方文明与地理政治的关系的论述,这一论述有助于我们深入探讨这一话题。西方文明产生于希腊,这个大家都清楚,希腊是个地理位置分散分割的岛国,通过水路相连,所以人们的社会生活源自交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发达的市民文化。因此,民主意识和交换原则奠定了希腊文化乃至整个西方文明的根基。

中国疆域辽阔,相对封闭,不同于岛国间便捷的航运沟通,也因此孕育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和以集权为特征的东方文明。这两种迥异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中国人和西方人在语言表达上的不同特色,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讲,文化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方式和特征。

西方人讲话比较直接外露,而中国人讲话比较含蓄。所谓含蓄,其实就是在一种以集权为特征的文化背景下的语言风貌。:这种背景下的语言学习更加注重范文和范本的学习,我们中国人的这种学习方式,从科举制度到现在的高考,循着传统的惯性,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它是被禁锢的、小心翼翼的、有范文和标准的。

方有林:是的。我们的语文学习方式过于重视范本,从读经时代的四书五经,到今天的现代文阅读和作文教学,都过于重视说话的标准。仅以高考为例,每年全国有十几套高考语文试题,看起来已经够丰富了,但是仔细审视,每套试题的命题思路和答题套路基本一致。

栾兆祥:我们今天的语言和语文学习的焦点如果总是放在学习那些规范的文本和格式上,恐怕是找不到出路的。语文学习只有放到这样一个更宽泛的背景下,放到生存质量的高度来考虑,才会有出路。

葛大汇:放到生存质量的高度来考虑,很好!我认为这里不应该用宽泛两个字,而应该用广泛两个字。

栾兆祥:有鉴于此,我建议我们的中小学教师,不仅仅是中小学的语文教师,一切与中小学语文相关联的教育工作者们,都应该更多地从关注生命质量、生存质量这个角度来考虑学生的语文学习。

语文该如何教

●语文如何教,这是语文教师比较关心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谓如何教,指的是学科教学方法。这涉及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内容。在这里,我们不讨论具体教法问题,而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这一根本点出发来探讨。

方有林:刚才我们从个人发展、学习环境以及文化背景的角度讨论语文如何学习。现在我们讲语文如何教的问题。

葛大汇:先讲我的一个故事。六年级的时候,我写了一篇作文,给新疆大哥哥大姐姐的一封信。这篇作文的命题是给大哥哥大姐姐的一封信,写给邢燕子等人。

栾兆祥:这里我插一句,介绍一下邢燕子。这个名字今天的年轻读者可能不知道是谁了。她1940年出生,父亲是天津市一家工厂的副厂长。1958年,高小毕业后她没有回父母所在的天津市区,而是回到老家务农。当时正是农村遭受天灾人祸最困难的年头,需要树立一个“发奋图强,扎根农村,大办农业”的青年典型,1959年到1960年,邢燕子的事迹在全国造成了一个空前的宣传声势。毛泽东、周恩来多次接见过她。后来她曾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2009年她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葛大汇:是的,她是我们那个时代的英雄。我当时想到的是戈壁滩、骆驼、歌舞、遥远而寒冷的新疆,看到身边的大哥哥大姐姐跑到那个地方去“远征”,就有了一种青年人的冲动,体会到一种勇往直前的艺术形象,由此写了给他们的一封信。当时,我们的老师给我打了比较高的分数,并在课堂上读了我的文章。读完以后,我知道凭借我的笔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可以得到我渴求的某种激励与表扬,所以说我在语言学习上得到真正的滋养和鼓舞是从这篇文章开始的。现在,我已经年过半百了,我依然保留着这一本封面残缺的作文本。

方有林:是啊,儿童时期受到的激励可能影响人的一辈子。

葛大汇:下面再讲一个故事,我教我的儿子的故事。我儿子五六岁的时候,语言能力很强,表达准确,语言漂亮。可到了三年级,他的语言变得贫乏、干瘪,十分糟糕,简直让我无法忍受。

栾兆祥:学校里的语文教学教会了学生一些语言规范,但有可能同时扼杀了孩子的语言灵性。

葛大汇:我无可奈何地告诉儿子,你要把自己的情感说出来,为什么不能顺畅地说出来呢?为什么写的句子不像是人在讲话呢?儿子有些委屈地告诉我,说他其实很羡慕别的同学优美流畅的表达,他说,一个同学在上课的时候讲了一句诗,得到了全班同学和教师的推崇。我问哪句诗,他说“教我怎能不忆上海”。我说这哪是他的诗,这首诗就是来自白居易的《忆江南》,我立刻把全诗背了一遍,并逐一解释给儿子听。

栾兆祥:语文教师如果在课堂上推崇什么,学生受到的影响是很大的,包括语言表达的技巧和文字的风格。

葛大汇:后来,我看到书里有一首我比较喜欢的普希金的《致大海》,我就用标准的普通话,很有激情地给他朗诵起来:“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在你的荒漠之中,有一样东西它曾使我的心灵为之震惊。那是一处峭石,一座光荣的坟墓……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庄严的容光,我将长久地,长久地倾听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方有林:葛教授声情并茂,把我们带到了十九世纪初俄罗斯的大海上。

葛大汇:当我把这首诗读好以后,我的儿子突然抓住我的臂膀,说:“爸爸,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也来给你作一首诗。”他开始作诗了,“啊,我的父亲”。此时,他在模仿普希金的语言。我非常激动,立刻用笔记下来。“当我谦卑的船帆驶过父亲宽阔的胸膛,我震颤,我害怕,我恐惧”。然后,他当着我的面讲了许多歌颂父爱的话,还讲到了他的恐惧。因为他成绩不好,我一瞪眼他就知道我讨厌,他就恐惧,他知道我喜欢刚强明亮的色调,讨厌懦弱。好像是诗歌打动了他,他又讲了很多这样的话,我当时就把这些像诗句一样的心里话记了下来。

这两件事让我深深地感觉到,语文教学里有两个问题要重视。第一,要激发孩子说话的欲望。第二,在语文课堂上要给孩子足够的说话时间。我觉得在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中,这样的让孩子能够表现自我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点。

栾兆祥:还有一个作文问题。口语交际缺乏,书面表达也是“众口一词”,千人一面。阅读鉴赏如何教,表达交流如何教,有许多东西值得探讨。

方有林:我介绍一下美国NAEP (全国教育进步评估)的作文,他们的作文明确依据交际目的,将试题分为:为了劝说的写作试题,为了解释说明的写作试题,为了传递经验的写作试题等三类,按不同年级提出了不同的层级要求。学生写作不是讨考官或者阅卷教师的欢心,而是为了训练交际能力。比较我们的写作训练和高考作文,早有教师指出,我们学生的作文其实是没有读者的。因为我们的作文命题本身就是虚拟的,语文任课教师或者高考阅卷者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因为我们的写作不是为了交际。

栾兆祥:我觉得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种表达的功利需求,要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这种欲望从哪里来?从功利需求中来。

方有林:对,这就是我刚才说的交际目的。

栾兆祥:比如,学生离开家长远行,需要借助书信来向父母报告在外面的情况;你要入团入党,就得写申请报告;你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你得写述职报告;你谈恋爱了,需要写情书等。这就是一种现实的功利需求。那么,对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我们可以用功利性的题干来激发他们。

教师要设法让学生明白,语文教材里学习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有应用价值的,都可以满足功利性的需求。再通过教师的实际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这些内容的迫切性,如能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就不愁找不到好的出路。现在的问题是,目前每篇作文题,题干几乎都是直接指向考试本身,而远离了学生的功利需求。我觉得,即便是中考和高考作文都应该照着学生表达的功利需求来考虑,惟其如此,作文教学在内容上才能找到突破的方向。

葛大汇:功利这个词提得很好。不要以为这是一个贬义词,实际上所谓功利就是让学生有话可说,我们要让学生意识到:你说话是有用的。不管对人对己,总是有好处的。我觉得应该确立学生学习的“功利”目的,这个思想应该建立起来。

栾兆祥:“功利”是兴趣之源泉。

学与教心理学 篇3

【关键词】《学与教的心理学》 课程改革 实施方法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43-02

《学与教的心理学》是一门面向师范生的公共必须课。开设该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树立起科学的心理教育观,同时提高未来教师的心理素质[1]。在心理学公共课的教学实践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教育工作者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与教的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一、《学与教的心理学》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相对落后,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如今高校《学与教的心理学》公共课的教学手段总体上仍然比较落后,教学方法比较单一[2]。传统的课堂讲授仍然在实际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根据调查采访,学生对于传统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满意度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课堂上教师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公共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虽然部分高校尝试采用了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比如电化教学和试验教学,但是有时候师生并不适应这种教学手段,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造成了教学效果不明显的情况。这就需要教育者对于目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不断的改进。《学与教的心理学》这一门学科本身所占的课时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联合起来,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积极性。

(二)考核方式单一,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考核方式单一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质量,虽然目前通常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但是平时成绩都是以作业的方式来进行的,作业形式通常比较单一。面对考试学生往往学会了投机取巧,特别是一些学生的知识并不扎实,主要对理论进行背诵,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掌握,这也是一大消极现象。面对公共心理学课程成绩评定中存在的问题,教育者需要进行反思并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此外,教师在《学与教的心理学》这一门课程上起到的是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素质,从而对学生起到间接的影响。目前一些高校新入职的教师自身比较年轻,虽然具备足够的理论知识,但是对于实际情况却并不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效果。《学与教的心理学》课程的任课教师需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了解新一代的青少年学生,然后将最新成果运用到教学之中,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

二、《学与教的心理学》课程改革中教学策略的优化

(一)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公共课的心理学并不是普通心理学,而是一门综合性的心理学学科,教师要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出适合新时代的基础教育教师,帮助未来的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形成较好的心理素质,完善结构体系,根据实际的需要,形成完善的教学方法。教学的内容应该着重关注未来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关注未来教师的情感与人格方面的完善,促进未来教师能够掌握基础理论并积极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此外,教师还需要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教学。除了利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利用情景分析、小组讨论、点拨研讨等方法。此外应该积极探索慕课的教学形式,实现课堂教学的部分翻转。由于现行教育制度的制约,慕课还只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尽管如此,慕课的改革实践已经在公共心理学的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改革考核方式,加强团队建设

《学与教的心理学》应该采取多种考核方式,教师布置的作业需要全面且精细,不能是单纯的一种理论性的作业[3],需要让学生进行思考并且进行丰富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从根本上诊断并反馈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教师平时要严格把关作业成绩,对于操作的过程以及任务完成的各项标准进行明确地规定。同时教师的专业素质需要不断提高,因此需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利用团队的力量进行课程建设和改革。团队建设不仅弥补了教师个人素质的不足,而且为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总结

《學与教的心理学》重点突出“学与教”,同时兼容和整合了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内容,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属于高等师范公共心理学课程自身独特的体系框架[1]。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掌握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4],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高效且丰富多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授课技巧;教学单位要加强团队建设,从而为课程改革提供充分的人员和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曹明月.高校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18:157-158.

[2]石岩,姜俊红.高师公共心理学课教学改革构想与实施[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5,06:72-76.

[3]栗波.关于心理学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4,13:218.

《学与教的心理学》读书笔记 篇4

沛县湖西中学蔡可升

《学与教的心理学》(主编皮连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本书集中阐明了学习与教学中的心理学知识、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分三个部分具体讲述了教师与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的大量知识。其中第三部分有一章专门讲述“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给我留下了颇深的印象。

本章内容主要围绕影响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来探讨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介绍动机的基本性质及其对学习活动的 一般作用,然后分别从学习者自身因素(内部)和环境因素(外部)两方面论述影响学习动机的各种因素及相应的激励措施。

心里学家一致同意将有机体的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起因归结于它具有某种动机。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或力量,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的等。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些需要是生而具有的,但人类大部分的需要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则是指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学习动机是指向学习活动的动机类型,是直接拖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有意义的学习,动机是必不可少的。

一般来讲,影响个体学习动机激发和维持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求知欲、焦虑水平和能力信念等。具体的控制内部因素的方法有:一唤醒学习需求,激发求知欲;二.控制焦虑 ; 三 正确认识学业的成败,建立积极的学习期望。

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三大方面:学习任务、反馈与评价、课堂活动的组织。一.学习任务要有价值,可操作,风险性适中。二.评价是对学习进展及成绩的价值进行评判,并给予相应的强化: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反馈与评价通常难以分割。三.组织合理的课堂活动结构 —— 竞争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单干式学习。

关于内部因素中“唤醒学习需求,激发求知欲”的内容,我颇有体会。联系我们日常教学,我把自己具体的激发求知欲的做法分解为三点: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和剖析众多历史事实,让师生共同置身于创设的特定的历史情景中,通过掀起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深刻剖析特定的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唤起学生相应情感,通过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感人肺腑的语言,可以扣击学生的心弦,产生情感共鸣。在古代,满怀豪情讲述“四大发明”,还有如高风亮节堪称爱国典范的苏武,“精忠报国”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等。在近代,如讲到“南京大屠杀”,义愤填膺、声泪俱下,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一节时,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同时向学生说明:这场战争是日本为实现其“大陆政策” 而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完全是一次反抗侵略的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这次战争的失败,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战争为后人提供的宝贵经验。毛泽东说:“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在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中,中国爱国军民继承了这一历史光荣传统,奋起抵抗,涌现出众多的民族英雄,他们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光辉业绩,是近代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压迫、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而不断斗争的新篇章。总之,一个好的历史教师,不仅绘声绘色地再现历史,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而且语言神态带感情,使学生每每激愤、扼腕冲发,壮怀处可歌可泣,深沉处再思再叹,欢悦处抚掌称快。

2丰富材料呈现方法。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其知识的过去性、具体性、综合性的特点使该科难教难学,我们教师要注重化难为易,通过历史材料的合理组合,去生动、形象、具体的再现历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历史的这种过去性的特点,同现实生活的距离拉得越远,学生的感受力、接受力就越差。特别是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知识范围狭小,难以对人类社会的过去作出较理性的反应,但他们对现实生活中所及的东西很敏感,容易产生较直接、形象、生动的感受。从视听触知的心理空间讲,这就是所谓的求近心理。由于历史具有连续性,现实社会是历史的产物,历史与现实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加强情境刺激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加强学生的求近心理,使历史教学紧密联系现实,以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赋予的情感色彩去观照一去不复返的历史,使历史内容在抚今追昔的对比、衬托和观照中,变成学生容易,也乐于接受的知识。

例如,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主观上是中原统治阶级用来抵抗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的,是千百万劳动人民的白骨垒筑而成的,但客观上又体现了我们祖先勤劳、智慧的一面。该怎样对这个问题作出辩证地理解呢?根据学生的求近心理,教师可以联系北京亚运会,自豪地指出:“同学们,你们可知道,由万里长城和亚运火炬组成了十一届亚运会会徽,带着长城缩影的雄伟庄严的亚运会旗飘扬在北京,吸引了多少国家的英豪竟逐亚运圣会、多少外宾登临长城。他们追溯、他们惊赞这条中华巨龙的惊人奇迹。今天,长城已经告别了那个民族间撕杀、峰烟弥漫、人民受苦受难的苦难时代,失去了原有的功用,它凝聚着的智慧和它的巍巍雄风,象征着我们伟大的统一的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东方!”通过抚今追昔的观照、对比,我们不仅缩短了历史的今昔距离感,而且使学生作为一个中国人,对长城产生更赋深情的认识。

3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利用学生已有的对其他活动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历史人物中人格榜样作用,加强学生模仿心理的刺激,如讲述“徙木赏金”的战国商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等等,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风范,都会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耀眼明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以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革命先烈,他们那忠贞不渝、前仆后继、顽强奋斗、一心为革命为人民的优良革命传统,必将会强烈地感染学生,在其心灵深处,产生难以估量的巨大冲击力。从而使学生自动摈弃浮夸虚假的陋习,自觉坚持“诚信为本,学做真人;诚信为荣,失信可耻”,逐渐养成学生崇尚诚信的优良品质,进而增强学生为祖国学习的信心和责任感。

《学与教的心理学》读后感 篇5

应素珍

看了这本书,第一个感受是纠正了我对一些心理学原理的认识。具体地讲,以前关于教学方面的心理学理论自己是知道一点的,但是看书之后发现,有些理论不是自己以前认识的那样,以前的认识是片面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

当前在讨论教学问题时,经常听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说法。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一般的说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尊重学生,跟着学生的思维走,等等。这些当然是对的,但显然是不具体的。当今建构主义学习观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教学时应仔细考虑学生带到教学情境中的已有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同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教学责任。在“规则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一节中更是明确指出: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完全由学生独立发现规则的情况较少,更多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这样的观点让我联想到,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的发起者是教师,同时教师也是确保这个“过程”得以顺利通畅的关键因素。

类似地情况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常说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一直以为这种教学论是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然而事实是这些教学论就是哲学取向的教学论。科学取向的教学论在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兴起。还有,如看了“学习心理”部分就会发现,机械学习在学习心理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强化刺激这些手段具有正统的心理学意义。

看了这本书,第二个感受是让我看清了我们平时一些看似“不太好”的做法,其实具有重要的心理学原理。具体地说,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有一些教学方法被“素质教育”或者“新课程”套着一些“帽子”,殊不知,在这些“帽子”下面,隐藏着重要的心理学原理。

比如桑代克根据迷箱实验,提出可以把学习看做是刺激与反应的联接,并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三大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这三个定律反应了学习动机、练习、强化和反馈在这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学习的实质是条件反应形成和巩固的过程,其中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动机和强化。虽然这些研究成果与当今建构主义心理学具有一定的差距,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习的本质。据此我不得不联想到 朱国荣老师在杭州的那堂《长方形面积》:课中,在学生已经发现“长乘宽”就是“每行几个乘几行”之后,朱老师安排了一系列的关于“每行几个,有几行”的强化练习。当时我觉得这个过程有点死板,或者说给予学生再次去体悟的成分少了一点,感觉“不太好”.但从今天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过程,才发现那是符合心理学规律的。

国内外心理学家、学者通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水平并无显著的相关,教师的知识水平同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无显著相关。但是不经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就成为专家教师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成为专家教师,就必须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学与教的心理探秘》读书笔记 篇6

在空间拥挤的情况下,没有经验的幼儿之间发生矛盾是正常的。教师应该首先告诉他们:挤有挤的乐趣!然后在引导他们去发现,挤在一起的时候,也有办法做相互不干扰的动作,这就把拥挤空间中共同游戏的乐趣和解决问题的智慧传递给了孩子们;书中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二、三,木头人》,教师发出指令“跑吧,要停了。”停,都别动,很好!”另外一个则是“一、二、三、跑!停,你别动,你们别动,我生气了,都上位!”同样是一样的活动,教师的提醒在前,让幼儿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收到的效果就会不同。

在舞蹈活动中,如果发生个别调皮的孩子“捣乱”怎么办?一位老师拉着这位小朋友的手说“我们一起跳吧!”而另一位老师则是大声训斥“谁让你们打架的?大家的不是好孩子!”,在上例中,教师适时地自然插入,让两个孩子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因而没有造成情绪的对立,活动得以继续开展。

另外,在娓娓道来体态语中,还提到了有关教师手指、眼神的正确运用,这些都是日常教学中的小细节,在这些小细节中,可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让孩子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很受用。书中还举了这么一个例子:在课堂上,一个小男孩想去摸摸前面一个小女孩的发夹是软的还是硬的,一个教师是用静悄悄的身体接触和柔和、坚定的目光,对他进行提醒,另一个教师则大声的呵斥“你怎么又乱摸别人?”同样遇到了这种情况,前一个教师的行为既保护了个别幼儿的自尊心,又不影响其他幼儿的活动。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如何更巧妙地采用空间接近、身体接触和表情、目光等体态语言和孩子们进行自然有效的沟通。

在集体舞组织的过程中,保持集体舞的整齐统一无疑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然而,如何才能保证“整齐统一”呢?书中举了这么一个例子,在组织《顽皮的小绅士》这一集体舞蹈中,教师为了帮助幼儿区分左右手,采用“标记“的方法,在幼儿的一只手戴上白手套,肢体一侧贴上标记的方法,在组织的过程中,这样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区分左右手这一难点,使活动更顺利地开展了下去。

在这本书最后的附录中,提到了四个论题:“幼儿园韵律活动的教学探秘”“幼儿园歌唱活动教学探秘”“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教学探秘”“幼儿园音乐舞蹈欣赏活动教学探秘”,这四个论题也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每一篇都蕴藏着丰富的教学理念以及方法,让人读了以后有种想上去试试的感觉。

浅析中学地理课的学与教 篇7

一、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

美国的莫威尔曾说过:“情绪是智慧的高级组织者。”乐观、稳定的情绪, 能使人保持积极的态度进行有效的学习、工作;悲观、动荡不安的情绪, 则会使人失去心理平衡, 降低学习工作效率, 甚至使人失去常态。教学中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 积极的评价来激发学生, 使教学真正成为一个知、情交融的过程, 学生就会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而这种良好的情绪状态, 也会大大增强学习的效果和效率。长此以往, 学生会对学习、生活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 并能适时调整。反之, 如果教师板着面孔上课, 对学生关注不够, 气氛紧张严肃, 学生就会厌倦、畏缩, 产生“情感饥饿”, 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逐渐失去信心, 消极悲观。这样下去, 学生的学习观和生活观就是消极的, 就会逐渐丧失进取心, 并且造成情绪多变和极端发展。因此, 课堂的创设, 对学生学习态度的确立和情绪健康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的营造, 需要的是教师开放的思想, 民主的观念, 实用多变的教法与和谐幽默的教学技巧。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随着教学的改革, 在教学模式中我们发现现有的形式是可行的:教师引导, 学生动脑、动手分析, 学生教师共同补充。课堂学习过程和人的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一样, 人类的发展是一个劳动、创造的过程。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脑力劳动、探究的过程, 请学生动嘴、动手才能达到勤于思考、理解。如同日常生活上, 作为家长应该多给孩子们做家务、参加劳动的机会, 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不断提高实际学习、工作、生活能力, 活跃思想, 达到我们期待的要求。

三、抓好基础教育为根本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是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 所以, 教师应当将课堂教学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基点上, 即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本, 以基础教育为本。学生没有最基本的基础, 哪来的综合、分析、比较?就如:学生没有“字”的认识, 就没有词, 也就不会有句, 有文章;认识地图要先从它的制作原理说起, 就是从比例尺的概念说起, 要给学生分析清楚, 接着才有方向和图例。

四、加强综合分析和比较

这是地理学习最为重要的学习方法, 是提高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也是地理知识不断积累的步骤和过程。例如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区, 要大致从七个方面去分析;了解这个国家和地区与其他的关系, 要用比较法去认识, 如同数学中的交集和并集;最后还要用探究的观念去理解这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况和发展前景。

五、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不断转变

我国的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 是不断摸索、探究的过程。从地理角度上看, 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把学生时期所学的知识真正能用在将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1. 课堂知识要简单、突出重点

在初中地理学习阶段教学课时安排中, 绝大部分处在下午或上午的最后一节课, 特别是下午又与体育、美术、音乐科目相连, 容易使学生处在兴奋之余的疲惫状态下。这样, 在上地理课时要求学生掌握许多知识内容、知识点, 是不切合实际的。

2. 学生学习地理要经过不断讨论、分析, 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

讨论是很好的一种教学模式, 主要以学生为主体, 由教师来引导。课堂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把知识点如数学教学中的公式、定理先作解释, 分析其原因、过程, 再通过新课本中的活动加以分析、讨论和扩展, 以达到学生学习领会的目的。在可能的情况下, 教师要关注差生的理解, 提出问题给他们, 请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 掌握他们的理解程度, 这样不仅能使他们精力集中, 而且能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和讨论中来。这样, 无论结果是对与错, 通过纠正, 都能使差生不断地提高学习兴趣和知识的积累。我认为知识的巩固, 不是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就能真正掌握和理解的, 它是通过学生不断讨论、分析、完善, 最后作出正确的理解, 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点。

学习不是死记硬背, 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 举一反三, 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学生在学懂的知识中也会不久又忘记, 需要教师再度引导, 使学生想起来, 经过反复浮现, 把地理的基础知识学扎实, 成为自己的“东西”。

3. 做好相应的课堂笔记, 为复习和将来运用作参考

我认为笔记是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补充、解释, 笔记应该做在书上 (地理方面) , 学生要保存一些所学知识的书籍作为以后的参考, 这是非常必要的。书一般会被人们保存, 而单独的笔记大部分人容易丢失。在地理教学过程中, 我要求学生把笔记做在书上, 甚至将步骤和过程写在书上相应的位置。由于现在所掌握的知识很多, 有一部分知识内容或许掌握得不够透彻, 容易忘记, 而做笔记是保存以前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体会, 这样在需要时翻一翻、看一看, 不仅能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同时也能将不清楚的、忘记的知识拣起来, 用在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

4. 加强作业的订正、讨论, 进一步理解有关地理知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虽然课堂上能领会地理知识点的含义, 但是他们没有真正融会贯通, 错误不断, 不会总结或回答不完整, 在作业上就能明显表现出来。所以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订正、修改作业, 讨论作业, 以达到进一步的理解, 加深印象。

5. 与生物、历史知识的联系, 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为一体

在初中地理教科书中, 有许多地理知识上参插着历史和生物的有关知识。如: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北京, 有许多历史的有关内容;第三节———台湾, 有一个“樟脑” (樟脑丸, 俗称卫生球) 的概念, 是要从生物角度去了解的, 这样的知识, 有许多学生知道, 但也有一些学生不知道, 要提出来, 让了解的学生和教师加以解释和补充 (上网查寻) ;生物教科书上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中的许多内容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与地理知识的联系非常密切, 可以在高中和初中的地理教学中联系、互补。

浅谈语文规则的学与教 篇8

语文规则这个概念从属于规则概念之下,研究语文规则的概念,我们要先对规则的概念有个清晰的了解。一般认为,规则是对概念之间关系的说明,以言语命题或者句子作为表达形式,人们把规则与原理、命题看做同一类概念。如“语序不同,语义也不同”,就是一条反映语序与语义两个概念间因果关系的规则。而心理学上的规则是指人们对一类刺激做出的一类规律性的反应,对人的行为具有规范和控制作用,具有类的推广性,是一种规律性。如“在动词和副词之间用‘得”,这一规则就可以在所有的动词与副词搭配时候加以规律性运用——他演得好,她跳得高等。关于语文规则的定义,大家较为认同的就是韩雪屛先生的观点。她指出,语文规则是从语文课程中所有的基础知识总结出来的,分为语言规则和言语规则两大类,语言规则是指语言基础性知识,是语言各级单位组合规则,如字词句篇章的组合规则,它是陈述性知识。而言语规则指的是可以指导学生从事读、写、听、说言语活动的方法系统。如教给学生略读这一阅读规则,属于程序性知识。

二、语文规则的学习

规则的学习主要包括三个阶段:首先,是对规则所涉及的概念的学习。二是理解规则所表述的概念间的意义关系,不拘泥于言语表述形式。最后能将规则内化为控制自己的行为反应的内在依据,形成运用规则的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语文规则的教学也是如此,如学生作答某一句使用了比喻的作用这一类型题目时,能明确比喻的作用这一规则所涉及的本体、喻体这两个概念,并知晓之间的关系,能自觉地运用“把本体比作喻体,形象生动地突出了本体某一特征”这一规则进行答题,就说明学生对于比喻的作用这一规则在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学习阶段后真正掌握了这条规则。

既然规则要经历以上三个学习阶段,那么,我们又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学习规则呢?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莫雷指出,规则的学习主要有“例—规法”和“规—例法”两种方式。“例—规法”是发现式学习方式,学生可以从众多具有典型性的例证中发现、辨别例证中所呈现出的共同的重要特征,提出规则假设,再进行验证,最后总结出规则。而“规—例法”属于接受式学习,教师可以用言语表述出具体的规则,再举例证反映这一规则。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例—规法”还是“规—例法”,教师或者学生所呈现的都要具有线索意义的例证,否则会干扰规则的正常学习。同时,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准确地学习规则,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回忆规则中所涉及的概念,并且在规则学习之后,要让学习者做些练习,以证实学习者是否已学会了这个规则。最后利用间隔复习的形式来加强保持的作用。

三、语文规则的教学

为了能使语文规则的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保证学生的规则学习过程更为顺畅。

第一,教师言语指令的设置。首先,语文教师要清楚自己对学生在学习规则后预期的行为表现是什么,如在教学“自然环境描写具有烘托人物心情作用”这一规则后,对学生产生的预期结果是其能在不同的情境中回答自然环境描写所起的烘托人物某种心情的作用。其次,师生共同回忆已经学会的组成新规则的概念及相关其他概念。然后,教师适当适时地运用言语提示,引导学习者将规则中的概念按照一定的关系和规则组成命题。同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用实例证明所学的规则,加深其对规则的理解。

第二,教师在规则的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规则的运用,不能把规则的教学仅仅停留在记忆的层面。但也要注意先设置与开始学习情境相似的情境的练习,之后再有变式,以免学生因为突然变式太快而“消化不良”。再者,教师要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来进行规则的教学,针对中小学生逻辑思维和认知发展水平有待逐步提升这一特点,多举一些形象化的例证以辅助规则的学习。此外,教师应该灵活地选择教学方式,视情况而采取“例—规法”或者“规—例法”进行教学,而不是千篇一律使用其中的某种方法。

四、语文规则教学案例

为了更有效地将语文规则的教学理论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来,笔者将举出直观性案例予以说明,结合目标导向教学理论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以“八年级学生学习自然景物描写衬托人物情感作用”一课为例。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准确指出文章中自然景物描写衬托人物何种心理情感。

(二)学习任务分析

1.学习结果: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属于智慧技能中的规则的学习,属于掌握知识的运用阶段。

2.达到目标的先行条件:按加涅的学习层次论,规则的学习以概念的学习为先决条件,此案例需提供“自然景物描写”“衬托”及“情感”概念,以及对于概念之间关系的相关辨析,由此决定教学顺序是概念学习——辨析概念之间的关系——规则学习。

3.学生起点能力:八年级的学生能够找出文中自然景物描写的词语或者句子,但要准确地分析其对人物具体心情所起的衬托作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4.使能目标分析:

通过练习能够自己准确地分析文章中自然景物描写能衬托出人物何种情感→掌握“自然景物描写对衬托人物情感的作用”,通过举例进行分析→辨析“自然景物描写”与“人物情感”的衬托关系→了解“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1.了解“自然景物描写”、“衬托”和“人物情感”的含义。

自然景物描写:是对自然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摹。

人物情感:是人对情感的抒发和表达。

示例:风从窗外吹进来,月光从窗外照进来,风和月同样冷。

自然景物:风、月光

人物情感:冷清、悲凉

2.辨析“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之间的关系

“一切景语皆情语”,通常很多文章都是借景抒情,以景寓情的,对景物的描写其实旨在表达情感,而非单纯的写景。抒情是目的,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只是手段。

示例: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分析:《天净沙》一曲,短短28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西风、瘦马这些自然景物勾勒而成的秋郊夕照图。融情于景,衬托出羁旅之人飘泊不定而又忧愁的情怀。

3.掌握“自然景物描写衬托人物情感”这一规则。

文章中的自然景物,都是为烘托气氛、抒发感情服务的,一般来说可分为“好的”和“坏的”两种。考虑到自然景物与情感的这种密切关系,我们将情感和景物分为“哀景”、“乐景”、“哀情”及“乐情”,下面,分四种情况简要举例介绍:

示例1:乐景衬乐情——当我知道自己在这次全省作文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时,我耳边响起了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眼前仿佛有一双美丽的蝴蝶跳舞。小草“唰唰”的,似乎在给我拼命的鼓掌。菊花似乎在为我组成一个小小的音乐队,有的吹喇叭,有的拉小提琴,有的敲锣,有的打鼓,还有的吹竖笛。可以说成一个不大不小的乐队。

分析:将鸟儿、小草、菊花拟人化,描绘出他们欢乐的情景衬托“我”作文获奖之后的高兴、欢快之情。

示例2:乐景衬哀情——又是一个好天气,清早的阳光温暖又明媚,空气清新而舒适,可是想到昨天我违反纪律而挨批的事情,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分析:用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来反面衬托“我”因犯错误而挨批的悲伤、忧郁。

示例3:哀景衬哀情——拿着沾着污迹的卷子,我无奈地走出了校门。夕阳无力地沉了下去,黑暗在一时间漫布了天空。一阵狂风刮过,路旁的树枝“啪啪”作响,继而被暴风卷走。枯黄的落叶,在树枝上做着最后的挣扎,尽管那样猛烈,但是被树枝无情地抛掉,砸落在地上,月亮好不容易从阴暗的云里冲出来,但却又立刻被云缠住。

分析:通过描写无力的夕阳、暴力的狂风、枯黄的落叶以及被乌云笼罩的月亮组成的“黑暗”景色,衬托出“我”拿着污迹试卷的无奈、难过的心情。

示例4:哀景衬乐情——天灰蒙蒙的,都以为是要下雨,结果只是起了风,落叶也多了不少,但乌云最终散去了,天空中的白云使人的心情舒畅。

分析:用灰蒙蒙的天色、风、落叶、乌云来反面衬托“我”舒畅、愉悦的心情。

(四)运用“自然景物描写衬托人物情感”这一规则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就“自然景物描写衬托人物情感”规则出现的四种情况分别举例,并予以简析。

上一篇:校长在教代会上的工作报告下一篇: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技能竞赛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