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中虚实的运用论文

2024-07-18

室内设计中虚实的运用论文(共10篇)

室内设计中虚实的运用论文 篇1

一、“虚实”的室内设计运用

1、室内设计中的三维形态虚实

空间是室内设计的第一要素,设计是附着在空间上的。空间往往由物体定向围合而成,长、宽、高都是空间形式的表达要素。而空间在某一特定意义上来说,由于空间的参照物的不同,可以将空间划分为内部围合空间和外部延展空间。在空间的虚实性上,中国古代建筑的内部设计是最能体现虚实结合的。“借景”不仅在园林中使用,在室内也同样如此。例如窗棂的应用,常常以镂空的特点取景。月洞门也是以镂空隔断的形式划分空间。空间与空间之间这种通透的隔断就是空间形态的虚实结合,使得空间有一定的关联性。除此之外,屏风,帷幔,珠帘,玻璃都是这种虚空的空间构成。现代室内设计中,不管是东方风格的装饰还是西方风格的装饰,隔而不断的空间形态常常用于玄关、序厅、展墙、展示柜等空间的划分中。在诸多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贝氏公司设计的南京六朝博物馆。展厅设计凸显园林风貌,移步换景。展厅内几乎没有实墙,而是用竹子、荷叶等植物置景进行隔断,再运用光影效果,使得馆内视觉通透、移步换景。另外随着展示行业的兴起,一种新的心理围合空间形态正在形成。在以往的空间限定中,都是由顶面、地面以及墙面等 6 个面形成,而在现在的一些展示空间中,往往利用顶面的限定性造型与地面铺装分区,间接性地形成了虚拟的围合空间。这种空间表面上是没有四周围合的,但是通过顶面与地面的呼应,使得参观者心理形成了固定的区域空间划分。相对虚体的空间而言,实体空间更容易被人所理解。固定的实体空间能够给使用者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因而在设计手法上,往往采用不透光的材料,且分隔手法为从顶面到地面的整体分隔法。不存在半镂空的造型。例如轻钢龙骨隔断的使用以及轻质砌块的使用。随着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以及材料的更新,更多的虚实空间变得更具有流动性。例如趟门的运用、磨砂玻璃的运用,这些具有延展性又具有私密性的空间分隔材料更丰富了设计师的语言,取得了虚实空间的多样与统一。

2、室内设计中二维形态的虚实

当所有的设计都把功能的空间划分做为第一要素之后,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于整体空间的各个面的把握。而具体到细部,其实就是对于平面二维空间的塑造。现代设计对于平面设计的视觉冲击力或者说意向的表达力要求特别高。那么如何利用虚实关系达到这一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种常用手法就是留白。留白是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留白不仅仅存在于绘画中,诗词的留白、戏剧的留白以及歌曲的间断同样是给人以无限想象。俗话说留白非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设计层面也一样。我们往往看到,在玄关前面摆放以佛头或一折枝,整个空间的禅意氛围立刻浮现。在巨大的水池中央塑几只仙鹤,云中小雅的高贵立即体现。最具代表性的留白设计是现代建筑大师莱特设计的古根海姆美术馆。在美术馆内部,除了建筑上蜿蜒而上平坦的交通流线外剩下的只有清一色的展墙,没有任何修饰,在静谧的空间中使参观者能聚精会神地欣赏每一幅作品所散发出的思想与启迪。留白除了对特定对象留白之外,还有节奏性的留白,就是通常所讲的布局。例如对博古架空间的处理上,既不能太满又不能太少,要有节奏地合理摆放物品,巧妙地留出空白,使得二维视觉效果上更具有韵味与想象力。第二种是视觉错觉艺术。视觉错觉是利于人对光线与色彩和形状的感知系统,巧妙对其进行设计进而创造出视觉上的错觉。这种艺术处理手法更多的是从平面设计借鉴过来的。目前市场上出现的 3D 背景墙就是利用光影效果对墙面进行彩绘,营造出似有似无的错觉。

3、室内设计中其他因素的虚实

室内设计的虚实性除了体现在空间以及平面上之外,在材料、色彩以及灯光上同样存在。不同的材料有不同质感与肌理。室内材料的装饰美是调节冰冷的建筑材料与人心理距离的一种粘结剂。重视材料对人的心理效应已经称为设计师追求的目标。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虚实感觉。最能体现虚实感的是材料的透光性。例如建立在有机玻璃之上衍生出的夹娟、夹丝、磨砂玻璃。建立在镜子之上的烤漆、茶镜、银镜等各种镜子。这些透光性好的材质使得空间得到最大化的拉升,同时沟通了同外界的联系。而另一些木材、石材等透光性较差的材料则给人以实的感觉。在设计时,设计师往往在粗糙的大理石内部镶嵌以不同种类的镜子达到虚实的结合。或是在墙面的布局中采用黄金比例巧妙分隔镜子与实体墙面的关系,又或在划分窗户形态是与墙面材质做好虚实的处理,让整个空间虚实搭配更协调。

二、结语

室内设计的虚实关系,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的辩证体现,只有把握虚实的关系,借用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与感悟,才能设计出具有东方精神的作品。

室内设计中虚实的运用论文 篇2

版式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 是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有限的版面空间里, 将版面的构成要素——点、线、面, 根据特定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排列, 并运用造型要素以及形式原理, 把构思与计划以视觉形式表达出来, 寻求艺术手段来正确地表现版面的信息。表面上看, 它是一种关于编排的学问;而实际上, 它不仅是一种技能, 更是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版式设计的范围可涉及到报纸、杂志、书籍、画册、产品样本、挂历、招贴、唱片封套等平面设计的各个领域, 他的设计原理和理论贯穿于每个平面设计的始终。

版式设计中的“白”是指版面上文、图之外的空白处, “黑”指版面上文、图的实体。在版式设计中一般设计师都会把重点放在“黑”的设计上, 却容易忽视“白”的设计。“黑无白不显, 白无黑不彰”“虚实相生”“计白当黑”“密不透风, 疏可走马”等画理都强调“虚实留白”的重要地位。

版式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让版面产生清晰地条理性, 用悦目的组织来更好的突出主题, 达成最佳的诉求效果。它有助于鲜明地突出主题、让读者安安静静地读书, 而不是用“艺术”去打扰读者。版式设计应该“静”, 而不应该乱。

版面中的“实”, 可以是醒目的字体、厚重的色块;版面中的“虚”可以是空白, 也可以是细弱的文字、图形或色彩, 要依具体的版面而决定, 为了突出主体, 可有意将其他部分削弱为虚。从近几年国内国际获奖版式作品中可以看出:优秀的版式设计都应具备饱满和谐的虚实空间、拥有清晰合理的视觉脉络、遵循形式美法则有白, 黑色才得以存在。在版面上, 黑与白的关系是辩证的, 它们既相互对立, 又相互依赖;既相互映衬, 又相互制约。版式设计要多给读者留一点“空白”。让读者有一点思考空间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塑造意到而笔不到的效果。在处理留白的问题上, 我们要知道正是这种留白才给了我们更多, 空白让眼睛得以休息使眼睛不再酸涩, 让大脑不再疲劳、心灵不再紧张, 也能衬托内文。因为在版式设计中设计中必须处理好黑、白这二者的辩证关系。

留白在版面上有两个作用:一是帮助读者目光的移动, 就是如何看;二是帮助你要给读者看的东西跳出来, 以便更好地阅读。留白在版面上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留出适当的空白能更好的烘托主题, 渲染气氛, 使版面更臻完美。

在版式设计中, 大部分同学们在做作业时总喜欢大版面地统统利用, 只着眼于版面上文、图的排列组合, 却被忽视了轻视版面上文、图实体以外的空白布置。总是希望把画面挤得满满的, 当生怕浪费了每寸空间。例如, 某位同学在版面设计中, 运用较大号标题文字及大量图片进行自由摆放, 标题和图片布满整个版面, 本来是为了追求画面视觉冲击力但这样的画面却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无法喘息, 难以认清主题, 还给受众的认知制造了麻烦。相反有的广告设计中, 让空白占了画面的五分之四以上的面积, 而把文字和图都压缩到仅占整个画面不到五分之一的地方。虽然, 这仅占画面不到五分之一的文字和图, 却能引人注目, 这样的画面冲击力甚至更强于文字和图占版面较大面积的画面。这就叫“黑从白现”“以虚显实”。因此在版式设计中, “黑”的元素如何在版面中里显示最恰当的视觉张力及良好的视觉效果, 与“白”的运用有直接关系。每一处的留白处理, 都应该是设计者深思熟虑后的安排。

“白”不仅指版心周围空白的安排, 还有字组与图片之间的空白, 及字形之间单个文字之间的空白, 甚至到一个字内的笔画之间的空白。“白”是贯穿于书刊版式设计的全过程的。试想如果每篇文章之间、每个专栏之间、每篇文章之内, 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如果不留空白, 那么篇、栏、章都会混淆不清, 字不成行、文不成篇, 根本无法阅读。如果理解为只要能在整幅版面中留有大面积的空白就是一副优秀的作品, 这种理解是很肤浅的。空白的位置, 空白的大小、形状等方面都要讲美感的同时也要根据其内容使空白产生妙境。空白不能给人空洞的感觉, 要此地无字胜有字, 要讲究“灵性”。一幅设计作品就是设计师把各种文字、图形, 按照视觉美感和内容上的逻辑进行排列使其统一起来, 形成一个具有视觉魅力的组织严密的“织体”, 这个过程就是给予平面完整的生命过程。它使原来物质的东西变成具有精神的东西。一个被设计者赋予情感的作品, 是最能打动观赏者的。

合理的留白能增添情趣、深化意境, 使版式具有理想的视觉冲击力, 但处理“留白”要比处理画面实景难得多, 对于空白的适当处理是版式设计的一个大学问。在版式教学中有些同学在设计中为了追求某种艺术形式, 无谓地制造空间。例如:某位同学将每行文字之间的距离留得比正常的行距大两三倍, 将字距排列得疏可跑马。由于行距、字距过大, 形成行与行之间的空白过大, 加上字距过宽, 字与字无法连接, 读起来非常吃力。如此版式文字排列, 似乎非常“艺术”, 但忽略了版式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让版面产生清晰地条理性, 用悦目的组织来更好的突出主题, 达成最佳的诉求效果。这样的版面设计使读者阅读起来是非常困难。在版式中这种空白显然留得不合适, 由于行距和字距过大, 造成视觉传达的中断, 从而失去连贯性。因此, 留白“度’的把握是很重要的, “度”的衡量标谁就是看它是否有利于读者清楚易读。

那么究竟留有多少空白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呢?认知心理学教授海保博之通过反复测试分析后发现:画面空白在三分之二或三分之一大小刚刚好。同时证明:如果画面留白超过三分之二的话, 成败之间的变化就显得更加突出。

任何视觉作品的形式都是由它所要传达的内容来决定的, 不同内容的书籍、刊物在版式中要求也不一样, 比如文学杂志的版式与娱乐杂志版式就完全不一样, 因为内容太不相同, 同时它的读者对象也不一样, 读者有社会、文化、民族、风俗、习惯的不同, 所以对版式的要求也不相同。文学杂志主要是以阅读文字内容为主, 设计时字体选择就不宜变化太大, 然而, 对象是一般是一些年轻人群, 故在设计版式时与文学杂志的版式完全不同。娱乐性刊物是以图片为主, 配以的文字说明, 字体, 颜色的选择就相对活波, 自由些。同时同一主题在其表现形式上也是多样的。

水墨画通过水墨虚实变化, 表达意境美, 使客观事物与人之间形成一种默契, 进一步使人的精神思想超越表象。而一个平

托斯卡纳艳阳下的浪漫邂逅

——记天津某项目售楼处景观设计

张媛媛章锦荣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300401)

摘要:意大利中西部的托斯卡纳区, 那个既乡野又浪漫, 既简朴又奢侈的地方, 令人们不禁神往, 如此美妙极致的精神享受如何营造呢?结合天津某项目售楼处景观设计为例, 为大家详细介绍。

关键词:托斯卡纳;意大利;欧式;乡村;自然

一、景观风格概述

托斯卡纳 (Toscana) :意大利的一个区, 比萨斜塔下最美丽的艺术摇篮。弗朗西斯·梅耶斯的《在托斯卡纳艳阳下》对于托斯卡纳的描述是这样的:不与时间计较, 不会在乘地铁坐公交时还看书读报以致一直路过一直错过。拥有被杜鹃叫醒的早晨, 沿着梯田散步, 在葡萄园中歌唱、背诗, 随手采摘下李子, 品着温和葡萄酒……在这里行走, 阳光簇拥在身边, 仿佛永远也不会知道什么叫悲伤, 什么叫沮丧。

意大利:罗马帝国的发祥地, 欧洲文艺复兴的摇篮, 艺术的天堂……

如果让我用最简单的字眼来形容托斯卡纳风情, 那就是乡野、浪漫、优雅、自然。托斯卡纳通过采用自然弧线的设计语言, 利用天然材质及自然的精致的水景结合富有乡野气息的造景方式打造好似未经人工雕琢的托斯卡纳乡村风格;铺装以自然质感的砖石为主;墙面用灰泥或者涂刷鲜艳的颜色, 木质结构的廊架等构筑物;装饰元素较多使用铁艺桌椅、赤陶花器、石雕花器和兽头水口等;对于植物的搭配, 多以自然式种植为主, 周边除了密林外, 大量的常绿植物如桧柏也是比较经常使用的;户外家具的设计例如铁艺加软垫的座椅、马赛克拼花桌面的茶几或者咖啡桌, 或者直接用砖石砌筑后刷涂料的沙发椅。当然这些并不是绝对的, 对于一种风格的把握, 还需要设计师植根于当地文化中细细品味, 进行发展, 做出设计。

二、案例分析

下面以天津某项目售楼处景观设计为例, 在拿到项目之后, 第一件要做的就是分析, 分析该项目地理位置特点、周边环境、地形特征、项目难点等, 项目位于天津郊区, 天津是有着极为特殊的时代背景的, 有浓郁的殖民地文化, 当年欧洲各国人纷纷在此建造家园, 使得天津建筑有浓郁的欧洲情调, 留给后人的便是这宝贵的文化融合。因此, 该项目风格定位为托斯卡纳风情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浓郁的欧洲文化的基础上, 做出自然、浪漫的乡野气息。本地块特征为横向展开, 纵向面发挥余地不大, 如何组织过长的横向面, 便成为该项目的难点。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对设计风格的认真研读, 以及对相类似项目的搜集, 通过这些资料的搜集进一步的理解该项目, 找出解决设计难题的方法。

经过设计师得分析, 最后把整个区域划分为三个区域:入口区、活动区、庭院区。入口区指的是从区域入口到售楼处这段窄长的空间, 设计师通过运用对称的设计语言, 打造颇有气势的、尊贵的入口仪式感大道。环抱式的入口景墙, 层叠的毛石, 告诉大家即将走进托斯卡纳的花园, 然后是极富欧洲色彩的大型圆形喷泉水景, 紧接着便是对称的水晶墙, 两侧高大的观赏乔木犹如着盛装的仪仗队, 引领人们来到售楼广场, 正对售楼处大门

面的版式是应该是充满空气的、流动的、富于生命力的。只有把两者完美结合在一起才是一份优秀的书刊设计。

的景墙, 成为整个入口区得总结。入口区的小品设计多体现欧式风格的尊贵感, 传统的线脚以及墙面浮雕无不透露着尊贵奢华感。设计师在小品的设计过程中, 大量翻阅意大利的建筑图片 (图一) , 从它原汁原味的建筑细节中寻找灵感, 线脚的运用以及尺度的把握都做到极为考究。活动区的设计重在考虑通过统一的设计元素, 体现整个社区的品质, 加入水元素, 提升社区的艺术氛围。售楼处西侧整块的、纯粹的木铺装连接大片的水面, 结合吐水雕塑的运用, 使该小环境富于趣味性, 售楼处广场一侧的树池同样运用欧式传统的线脚以及装饰浮雕, 体现尊贵感, 同时也是入口区与活动区的衔接。经过木平台, 便是一处幽静神秘之地, 弯弯曲曲的鹅卵石小路会把我们带到哪里呢?路两旁黄色的小花星星点点的延伸进去, 穿过一个个爬满紫藤的花架, 来到小溪边, 犹如穿行于画面中。从木平台的另外一侧沿着岸边一路向西便到了中心景亭, 欧式的景观亭临水而建, 成为来此之人亲水好去处, 坐在亭子里望着夕阳洒在金黄色的鹅卵石小路上、一缕缕金黄撒在水面上, 宁静而又惬意的享受。活动区大水面的西侧利用竖向高差做了叠水景观, 水流穿过巨石, 奔流而下, 汇入湖面。整个社区的品质于此进一步得意体现。整个区域的最西侧为庭院区, 即样板间展示区, 该区重点打造将来社区宅前屋后的景观特点, 以小尺寸景观环境为主, 创造舒适的小空间, 多为植物造景, 廊架下、大树旁处处是托斯卡纳的惬意;经过活动区溪边的小桥, 沿着台阶一步步往上走, 两侧的花卉陶罐引领着大家从北侧来到庭院区。活动区和庭院区的小品设计, 设计师通过对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的考察, 采用类似托斯卡纳当地的石材用于挡土墙墙面的设计, 以及用原石进行压顶 (图二) 。用陶土做的陶罐当花钵, 座椅采用具有古典纹样的铁艺座椅, 仿佛把浓郁的托斯卡纳的一个小镇搬来了这里。

综上所述:托斯卡纳那个带有浪漫、自然、乡野气息的地方, 虽然离我们大多数人比较远, 可能一直也不曾有机会去到托斯卡纳, 亲身享受沐浴在阳光里的山坡、农庄、葡萄园以及朴实的田园生活, 但是可以通过设计师的智慧, 在人们的身边可以到达的地方, 通过景观小品、地面铺装、植物等的设计, 创造犹如身在托斯卡纳的感受。

参考文献:

1.《世界四大园林风格之一托斯卡纳风格》.

2. 弗朗西斯·梅耶斯《在托斯卡纳艳阳下》.

摘要:中国艺术从来就是讲究“虚实留白”, “虚实留白”是中国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 也是构成中国艺术之美的重要因素。在版式设计中一般设计师都会把重点放在“黑”的设计上, 却容易忽视“白”的设计。文章以版式设计教学为例, 阐述虚实留白在版式设计中的作用及其地位, 并探讨版式设计中如何恰当使用空白。

关键词:虚实,留白,版式设计,文字

参考文献

[1]曹军.齐应龙.佟海丰.版式设计.第1版.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9.

[2]张娴.计白当黑——试析书籍版式设计中的空白.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 28 (7) .

[3]赵炜.浅谈版式设计中的留白.美术大观, 2007, (1) .

论素描中虚实空间的运用 篇3

关键词:素描;虚实;精神

中图分类号:J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5-0232-02

素描是艺术创造思维的“语言”媒介,在画面中直接反映事物表象,作为一种呈现方式,始终伴随着人类温馨的情愫。素描艺术的生命是人内在情感的体验,画面语言表现因有情感的推动而生动感人,情感也为画面语言表现,带来丰富多彩的审美境界。素描中的虚实空间是人类的现实世界在画家的笔下的情感再现,并按照一定的审美理念在画面上进行复制,创造,超越,以一种新的视觉图式呈现给人们。它是一种情感的凝缩,是画家心物迹化所表现的精神现实,它是对艺术本质的诉求,给人以极大的心灵冲击和审美震撼。

素描作为一门造型艺术,是一种在画幅平面上进行有趣的,有表现性的视觉创造。它有其自身独特的表达优势和审美趋向。在素描作品中,画家通过一定的素描材质,包括铅笔、炭笔、丙烯、石墨等在各种素描纸上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并在画面留下自己思索和对世界的认识,同时带给观者视觉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慰藉。很多时候,感动我们的不仅是画面所表现的主题,而是绘画本身,画面中,那灵动的线条,飞扬的笔触,强烈的意向,虚实的空间,随意而自然的存在着。在素描艺术中由于虚实的画面表达,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精神性的思考,丰富了我们对素描的深度认识,充分传达出画家深厚的文化素养、真挚的情感、独特的审美趣味。

一、东西方传统的虚实空间论

西方艺术是一种不同于中国线的艺术的体面的造型,西方古代艺术的虚实关系是因为透视因素形成的客观对象的真实表现,是画家在现实世界中把握了的客观规律。然而,东方虚实相生的哲学源于中国古代老庄哲学。老子认为“道”是本体,而“物“是道的表现形式,万物皆源于道。道是无,物是有,道是虚的,物是实的,强调虚实结合,以虚为主。虚实相生,必须通过审美联想审美想象。清人笪重光说过:“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王谷石、恽南田在评语中进一步解释说,有此“妙境”方能“通幅皆灵”。这里的虚实就是到,就是物,它们组成一幅画面,给人以情感和精神上的享受。画面中虚实穿插组成的状态,都是画家精心设计的,或粗或细,或虚或实,或激昂奔放,或柔媚和谐所构成的视觉图式,给人以鲜明的节奏感。其实,东西方的虚实空间观在人的精神领域里是一致的。只不过是东西方的呈现方式不一样,由于文化的差异,彼此强调的侧重点不一样。可以这么说,好的作品,到了一定境界都是相通的,是没有国界的,都是人类的财富。

二、虚实空间在素描中的运用

景物的虚实是自然本身的视觉差异。远处的景物模煳不清,雨雾中的风景朦朦胧胧,逆光阴影里,景物似有若无,都是由于光照的亮度不够,能见度低所致,绘画中称之为“虚”。与之相反的是阳光充足的晴天,景物距画家不远,一切都在视线清晰可辨的范围内,描绘在作品中谓“实”。素描艺术中的虚实源于物体本身固有的受光程度和画家对物体有选择性表象描绘对象而引起的,它是一种客观和主观的视觉表现。在素描作品中,虚与实的交替穿插,对比衬托,构成了画面中的空间、深度与自然类似的真实感,同时也产生亦真亦幻的美感。

在素描作品的再创造中,虚实变化的手法还可以建立画面的主次关系。观众最容易被真实清晰的描绘所吸引,模煳不清的画面总是排在视觉顺序的后面,清楚的东西看完了才逐渐地去看模煳的若隐若现的事物。如果正确地处理好主要部分与次要部分的虚实关系,观众的目光只能依照画家设计的先后次序去欣赏作品,画家就可以把所要表达的意思准确传递给观众。

素描作品中的实是作者用于寄托情思的直接展现于画面的着色部分,虚是作者有意隐去不画或笔墨较轻但并非一定不重要的部分。素描的虚实可以说是画家在凝神观照笔墨构成有序形态而萌生、发展意象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愉悦,一种以情感运动为特色的综合心理活动。画者保持了对自然物体视知的映像,进行表象活动,融入了主观情思意趣,造成了一种特有意象。就其本质而言,素描虚实空间是主观和客观,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

(一)虚实相生,相应成趣

英国美术理论家、画家菲利普·罗森曾在素描研究中提出了负空间的概念,它是指画面上包围着固体物体的空间,这空间又使这些物体具有形状。在艺术中,这样的负空间块面是极其重要的。他们能成形,以致于大大增强了被描绘物体积极地表达意味、。他又认为应当将实在形和负形状看作是归属于和交织在一起的,是彼此作用的”。罗森对实在空间与负空间有机联系的论述,也是对素描作品中虚与实很好的诠释。

在素描作品中,虚与实和谐的存在于画面的形象与非形象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看见的与看不见的部分之间。虚实之间都呈现为互动的关系,此起彼伏,此强彼弱,此显彼隐。虚与实在这种意义上说就是画面的秩序,就是结构。虚与实调动各种造型因素,使“自然形象”转化为“艺术形象”。在贾科梅迪的素描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往往是有一个暗示,轮廓的形象却不具体。他赋予了对象绝对的距离,并营造了令人信服的深度感,但最终形象消失在空之中。

画面上实向虚具体过度要得法、合宜。有时要视画面需要,据画家意匠,在虚处相应地进行渲染,或者在实线上罩以浅色、浅墨的晕影,或者对实体边缘的墨色线条组合作疏淡处理。或者全画取有色的画地,也有助于有实向虚过度。总之,宜从实景融入虚景,免去生硬、凝滞之病。在阿利卡的素描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虚实空间的特殊美感。他用各种材料来画素描,用纯真的目光去追踪和遭遇对象存在物进入主体的即时的存在过程之中有意义、有价值的瞬间,用非常生动的黑白关系去表现他所想表现的,画面吸收了中国画中的枯笔韵味,采用很写意的表现方式,虚实空间很自然的呈现出来,引领观者随着画家的笔尖去感受素描的美感和魅力。

(二)以实带虚,以虚衬实

从素描作品画面构成的角度来分析,虚与实是画面造型的重要元素,画里需要造型,就像菜里需要“盐”一样,素描语言中虚与实就要和谐的在画面上呈现,但不能平均分布,有时以虚为主,有时以实为主,合理的掌控虚实的关系对于一幅好的作品来说至关重要。但虚与实本是对立的东西,它们怎么能和谐共处呢?美术史上有很多优秀的大师们在素描作品中把虚实关系用在画面结构和画面造型上,他们以实带虚,以虚衬实,在画面上把笔墨和造型的关系,情节意趣与造型的关系都表现得非常到位。在他们的素描作品中,虚与实的关系就像浓云在山头绕、溪水在石缝间流、大树在风雨中摇。画面的虚实空间都刻意经营,使画面充满灵动之气,把素描艺术的魅力完全的释放出来。

在德国伟大的女版画家、素描家的作品中,她把人物通过夸张,结实厚重的人物结构通过虚实彼此协调并结合在一起,画面中基本上以虚而整体的面积占据整个空间,让人窒息的虚幻色域充满了孤寂和痛苦,只有在画面中人物的眼角和嘴角有一点实的刻画,使人的表情显得坚定而有力量。这种虚实关系的艺术表现在随意中达到高度完美。同样在瑞士著名雕刻家贾科梅蒂的素描作品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整个画面没有实的笔触,全部是虚幻的线条和空间,画家在画面中通过虚幻的线,隐藏在空间中的线来表现他的世界和物象的观看,这些虚实的线条和空间让我们的视觉和精神在不断游离、消失、出现、再消失、再出现。贾科梅蒂的每一幅素描作品都使我们回到虚无的创造的时刻。其实,在贾科梅蒂的素描作品中,他把虚实按自己的意志处理的非常微妙,在画面上,以实带虚,以虚衬实,实就是虚,虚就是实,虚实充斥着画面的每一个角落,彼此相互依靠,仿佛谁都离不开谁,只有彼此在一起,它们的存在才有意义。贾科梅蒂把素描的虚实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极具精神感染力。

在德国画家奥尔巴赫的素描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另外一番景观,画家在画面上用随意的线条、笔触在上面涂抹着,通过虚实的笔触表现混乱感和深层空间,在虚幻的画面上,会出现一些很实的线条和笔触,这些实的线条象音符一样飘在画面的上面,有种抒情诗般的肆意与放纵。由此可见,素描中的虚与实在画面上是非常重要的艺术语言,只有利用得当它们才能发挥彼此的作用,素描艺术也因为虚实关系才能呈现自己的独特魅力。

(三)虚空间体现了画面的精神品格

素描中的虚是指意旨、意趣,即审美主体的情思追求,呈现于作品中则成为素描作品的灵魂。虚空间激起观者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审美感受。虚是空间的延伸,使素描作品超越了作品本身。笔墨的虚实关系也是一种色彩关系,好好利用它们,照样能让画面绚丽多彩。虚境之处潜藏着画家某种情思意绪和画家的追求希翼。虚是道,虚空之处怎敢小觑?扩之于宇宙,万物皆在虚空中流动、演化。清布颜图说“笔墨能绘有形,不能绘无形,能绘其实,不能绘其虚。清笪重光也有“空本难图,神无可绘”的感慨。虚的事物有时会胜过实的描绘的感染力,更加耐人寻味。

然而,现代艺术观念中,对真与美的认识与传统大不相同,因而在许多地方与传统绘画背道而驰。一些素描作品故意不表现空间感,画面上每个细节都很具体,只有实而没有虚。制造一种特殊的视觉经验和欣赏效果,好像是从另外一个特别的角度诠释中国画论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三、结语

素描作为一种纯艺术进入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人们需要的不是纯粹的素描作品形象,而是一种精神满足和精神追求。随着素描作品的不断升华,所有的素描最终要忘掉线条、调子或肌理,忘掉所谓的方法,忘掉虚实,甚至忘掉修养,象孩子般自由地、快乐地、尽情地在纸上画着,表现着,诠释着,让所有的偶然都顺应必然,让笔下的形象成为本能的释放,成为境界,成为直觉流淌在画面上完美痕迹。如此素描最终成为素描艺术。

参考文献:

〔1〕[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宗白华.美学散步[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章仁缘.国外素描概念[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

高考诗歌鉴赏之虚实相生教学设计 篇4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及相关术语。2.了解古代诗歌中虚和实的含义及关系。

二、学习重难点:

1.准确把握古代诗歌中的虚景。

2.掌握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中虚实相生的分析方法及答题步骤。学习方法:

1.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归结分析方法及答题步骤。2.反复练习强化解题技巧,提升解题能力。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1.

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诗内容具体说明。2.

题宗之家初序潇湘图

吴激

江南春水碧于酒,客子往来船是家。

忽见画图疑是梦,而今鞍马老风沙。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赏析。

二、整体感知 了解考点

三、问题诊断

学生答案归类

1.(1)手法:烘托、衬托,分析:以景来烘托思乡之情。

(2)手法:直抒胸臆,分析:翻译诗句或列举关键词句,直接抒发思乡之情。(3)手法:寓情于景,分析:通过景表达思乡之情。学生自己纠错,教师引导

答案:一二句写诗人除夜在清冷的旅馆里独对孤灯,心境凄凉不能成眠,是实写;三四句从对方起笔生情,想像故乡的亲人思念飘流在外的“我”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是虚写。全诗虚实相生,把诗人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淋漓尽致。

2.(1)手法:对比,画中的江南美景与现实对比,并分析画中之景和现实之境况。情感:爱国,思念国家,报效祖国 渴望回家而不得归家的心情,思乡 厌恶战争,向往和平生活 壮志难酬,难以施展抱负 年事已高,无能为力 物是人非(2)手法:比喻,主要是分析一、二两句,表达对江南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学生自己纠错,教师引导

答案:诗歌主要运用了虚实衬托的手法。

一、二句描绘了美如画的故乡潇湘山水美景,是画境,是虚写;“鞍马老风沙”是诗人现实生活的写照,关外风沙肆虐,生活凄苦,是实写。诗歌以虚景反衬实景,用乐于以船为家远行在潇湘美景中的“客子”反衬站在北庭风沙中忧郁南望的诗人自己,凄凉伤感、忧郁无奈之情跃然纸上。

四、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探讨解题方法和思路

五、师生互动

1.诗歌中的“实”

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 2.什么是诗歌中的“虚”

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作者用瑰丽的诗句写出了神仙世界的吉祥与美丽,反衬了现实世界的凶险和丑恶,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憎恶

(2)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作者把已逝之景写入诗词中,大多是通过与当前的实景构成某种关系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怀。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3)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古典诗词中有不少诗句是设想未来之境,诗人把它与当前之景当前之情进行对比或烘托,以虚衬实,来抒发心中的情怀。

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酒醒梦回所见到的景象。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这是虚写。词人设想的这种凄清的景象,为面前与恋人分别的场景平添了一层惜别感伤之情。

3.(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2)景物为实,情感为虚

(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

(4)有限为实,无限为虚(5)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指出下列诗句中的实景和虚景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归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实 荠麦青青、废池乔木、黄昏、清角、空城

虚 春风十里、杜郎难赋深情、二十四桥、冷月、桥边红药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

1.虚景与实景相对照,使某地和某地的不同景物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某种的感慨。

2.虚实相生,虚实相应,虚景与实景融合,互相映衬,渲染出一种浓浓的某种情感,或者是烘托出某种气氛。

虚实相生

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六、总结提升

学习虚实的关系离不开诗词的主题,碰到类似问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的问题时,只答虚实的关系是不够的,必须和主题或者是作者的感情联系在一起。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实景:“野草”、“夕阳”、“燕” 野草遍地,荒凉无比

虚景:六朝古都的繁华 可以想像出当年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

感慨:昔盛今衰、物是人非 答题步骤:(鉴赏表达技巧型)

1.准确地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 2.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3.分析作者选用这种手法的妙处(情感、旨趣)虚实结合 第一步:手法: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第二步:哪是实写,写的是什么 哪是虚写,写的是什么

第三步:虚实结合的妙处:表达„„情感;使„„形象更丰满;使„„感情表达得更充沛,更淋漓尽致;丰富了诗歌内容,扩大了诗歌意境,营构了一种朦胧迷离、亦真亦幻的境界。

七、当堂检测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南朝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此诗写于南归途中。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这首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一、二两句以流云南逝、大雁来归写出了自己南归的行踪和急切的心情,是实写;

三、四两句由实入虚,进入想象,揣测故园篱菊,花事如何。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008年高考语文江西卷

初入淮河四绝句

(三)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鹜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此诗用虚实结合手法进行写景,(第一步)

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 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国家不统一,人民不能自由往来的残酷现实。(第二步)

作者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渴望国家统一,人民能过上自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第三步)

八、自我检测、自我发展

送魏二

王昌龄

江南茶馆室内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篇5

1茶馆的历史简介

1.1起源

从神农时代到春秋前,人们大都把茶叶用做祭品。西周后,茶不仅作为药用、祭品,还开始被人们饮用,之后又被食用。唐朝饮茶趋于大众化和生活化,开始流传于各个阶层,而茶文化的载体茶馆也在唐朝应运而生。并且,唐代茶馆以卖茶为主。[1]

1.2发展变迁

宋代茶馆卖茶叶之外,兼营其他生意,酒馆、面食店也有茶水出售,注重摆设,讲究茶馆文化装饰,营造品饮优美环境。[2]明清时期,茶馆饮茶更为雅致,讲究茶、水、器的精致,讲究氛围、情趣、意境的营造。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由于政治**,经济衰退,茶馆业大也走向衰败。20世纪80年代人们经济水平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改善,茶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茶馆业复兴。同时,茶艺馆诞生。当代茶艺馆除了经营茶水、茶具、茶叶等,还经常举办茶艺讲座、开展茶文化活动。

2江南地方性元素的运用

地域文化是指具体差异的地域自然条件下,通过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人文。这种人文文化反映人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因而突出了地域特征。[4]在进行茶馆设计的时候,会将茶文化与地域文化进行综合性的运用,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加以创新。

2.1空间布局

建筑的空间布局与当地的气候、文化、习俗及建筑本身的功能等相关。[5]在江南古典园林基础上发展的园林式茶馆,具有园林院落的布局,一步一景,小中见大。如苏州私家园林中的茶馆,由于商业化及茶馆的复兴,将园林中原来的住宅建筑直接布置为向广大游客开放的商业性茶馆。

2.2室内色彩

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特性,含蓄的江南人民多爱黑白灰的冷色调,粉墙黛瓦的建筑,小桥流水人家,静然美好。江南茶馆室内多选用黑白灰为基调,配以柔和的灯光,点缀不多的跳跃色彩,一派江南园林的素雅古朴,在其中喝茶听曲,怡然自得。

2.3室内材质

不同地区、民族对材质有各自的喜好,通过材质的肌理、颜色等可反映他们的性格特色。当然,材质的选择也与当地木头或砖石的资源有关。[6]但是,现代材质的地域性差异越来越小,且一般的建筑多用砖石垒砌水泥混凝土贴砖。而江南茶馆的材料选择,配合茶馆主题,以砖石搭配木头、竹子等使用,体现材质本身质朴的特点,再结合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营造闲适的氛围。

2.4家具与陈设

具有江南特色的茶馆,多选择木色古雅的硬木家具,如红木、花梨等高档木料,以及资金有限时多用仿红木。采用明式桌椅,但不一定要照搬古家具样式,在体现地域性的同时,显示其现代化特点。用中国书画为壁饰,屏风作为隔断,辅以插花、盆景等。壁架空心雕刻或立体浮雕,上置花瓶、茶叶罐、绿植等,壁上悬挂各种与茶馆情景相关的茶联、字画。

2.5绿植

茶馆植物的选择主要考虑地域性、功能性、美观等方面特点,南北方气候、土壤等环境的差异,导致植物品种的不同。室内盆栽可塑性稍微大些,但局限性也很明显,除了特定主题的茶馆,江南茶馆多选择本土植物。植物的选择要符合主题,除了具有观赏性外,其形、色、香也当与整体室内环境相协调,并且可于壁架、屏风等相衬,营造清新的茶馆空间。[7]植物既可以自成一景,也可与家具陈设相呼应,营造自然轻松的环境。

3意境美的营造

3.1意境美含义

茶馆设计满足物质功能的同时,要注重与人精神层面的共鸣。茶馆精神功能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美感、气氛、意境。[4]美感是茶馆室内环境的审美属性,让人产生愉悦的心理状态。气氛主要是茶馆的环境给人的一种总体印象,江南茶馆的气氛多宁静、淡雅,充满茶文化与地域文化氛围。意境是茶馆室内环境形象所要集中体现的某种情趣、意图、主题思想。这三者虽然有层次上的差别,但总体相辅相成,使得整个茶馆空间充满意境美。

3.2意境美营造

意境美的营造可通过象征、比喻的手法来实现。[4]对室内环境进行渲染,对家具、陈设、植物的造型及摆放进行处理,来触发人们的情感,进而产生联想,通过近似、类似、对比的手法引起共识。如在江南茶馆内摆放花瓶和镜子,使人想到传统民居中的“平静”含义,寓意人淡泊名利,追求闲适自然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色彩在室内设计空间中的运用论文 篇6

1.色彩对视觉的作用

色彩是视觉在直观和客观上的一种语言,色彩在视觉上可以使人产生时远时近,或大或小的感觉,高纯度和高明度的色彩也会使人产生向前、轻柔的感觉;相反,低明度和低纯度的色彩会给人向后、深沉压抑的感觉。当色彩直观地植入人的眼睛里时,色彩的所有属性都是最直接的,人们看到的色彩不一定是它真实的色彩,也有可能是由人的心理感觉来决定的。因为不同的色彩在对人的视觉产生作用的同时也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反之心理也会对色彩做出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的是起积极作用的,有的是起消极作用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到某一个很小的色彩上,不同的色彩相叠加后会产生另一种颜色。就好像色彩的三原色—红、黄、蓝一样。它们分别融合就会产生这世界上所有的颜色。这是很神奇的。重复的颜色在室内设计中,设计师要依据色彩的特性来灵活准确地分析色彩,运用色彩。比如室内的天花板在色彩的选择上适合采用颜色比较淡的材质装饰,而地面的材质色彩适合采用较深色的材质,空间上的色彩搭配会取得视觉上的平衡和稳定。上轻下重的设计视觉审美会使人的心情和身体感到舒适,反之会使人头晕、目眩。

2.色彩对室内的点缀作用

色彩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它可以对室内空间在布局规划上具有点缀空间的色彩的作用。如背景墙、小景观、茶几、窗帘等软饰品、陈设品、植物等在颜色的选取上都是以在空间中起到点缀作用为目的的。点缀色彩在空间中使色彩的律动感更加强烈,它既丰富了空间的色彩趋向又决定了室内整体的空间走向。在室内空间的设计规划中,色彩的搭配运用是否突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装饰品在空间所起的点缀作用,从而影响了空间的整体氛围。同时,点缀色彩在手法的处理上一般要遵循室内色彩的设计原则,使它们既相互融合又协调统一,最后使它们相互碰撞产生的新奇色彩能与室内的整体色调相碰撞,达到既强烈又和谐的整体感觉是色彩在室内空间中的点缀作用。点缀的色彩是不宜大面积使用的,它是起到突出空间作用的。点缀色彩在空间的布局上也有一定的暗示作用。比如,当客人进入某一个公共区域的公共空间时,室内的点缀色彩要考虑其色调会给人带来什么感觉?是舒适的还是急躁的,是能被大众接受的,还是被大众排斥的。

二、色彩在室内空间对人产生的影响

1.色彩对心理和生理上产生的作用

从室内的空间布局到家具的陈列摆放,都要遵循色彩构成的基本原则。选用的颜色要与设计的目的相协调。不同的颜色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不同的心理暗示。依据人对色彩的主客观理解选用符合人性格特点的色彩会更好一些。就像世界上没有同一片叶子,也没有同样的人。所以每一个人喜欢的颜色是不一样的,不同的颜色代表的寓意也是不同的。色彩有冷色调和暖色调之分。红色、黄色、橙色等色调鲜明的颜色称为暖色调;因为它们会给人一种温暖、热情的心理感觉;相反会把蓝色、绿色等称为冷色调,它们给人一种稳重、安静的心理感觉。色彩具有精神层面的价值。人们常常能感觉到色彩对自己的心理影响,这些影响总是在不知不觉地发生作用,左右我们的精神情绪和心理情绪。色彩对人们的心理效应是不同层次的影响。有些是直接进入我们的大脑,有的是间接联想,还有更高层面的就是影响人的信念和信仰。

2.色彩对人们健康的影响

知觉情感也是可以通过色彩来传递的。同时知觉情感也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场景的色彩所营造的色彩氛围是不同的。色彩在不同空间氛围中有着不同的角色扮演,同时它们在不同空间格局的构成中起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娱乐空间中,在注重色彩功能性的同时要兼顾室内色彩的文化性和情感性,以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要。商业空间中大多数的色彩是绚丽多彩的;而在医疗等的空间中,色彩就必须是沉稳的,给人肃静庄严的心理暗示。不同的色彩会刺激人们的视觉感官,使其感到兴奋或舒和神经。比如,红色会给人一种较刺激性的视觉和心理感觉,长时间凝视红色过久就会影响视力,甚至产生焦虑和身心受压的情绪,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病患者应避免过分的红色刺激;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是环保的颜色,当人们长时间注视电脑或学习的时候,只要多看看绿色就会有镇静神经、解除眼疲劳的作用。而且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处在绿色的环境中是有利于恢复健康的。结语色彩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而有关色彩的研究却是一门相对比较新的学科。色彩的发展永远是以物理学为前提的,同时人们对色彩的感觉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对色彩做出的直观反应,同时色彩的不断变化又使人在室内空间中产生不同的联想。如今,人们对于色彩在室内空间中的研究是多样化的,但不论是怎样的发展都必须以色彩的基础原则为一切发展的原则。假想一下,世界没有色彩是怎样的。“抬头看见的不再是蓝天,草地不再是绿色,花朵不再是五颜六色的。”所有的色彩都变成了灰色,人类将会是以怎样的一种心情去面对这个世界。所以说,人们是离不开色彩的,它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生活中颜色的出现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具有丰富性,它使我们能看见这世界上所有的美好景象,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在进行室内规划设计时,需要对人需求的色彩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方案,并随后实施和继续整理。在此过程中,对颜色数据的精确把控、对技术的要求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德]海勒.色彩的性格.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2.[日]野村顺一.色彩心理学.南海出版社.2014

室内设计中虚实的运用论文 篇7

一、戏剧舞台美术设计概述

对于戏剧舞台美术设计而言,其主要是以戏剧舞台演出要求为依据,结合剧本的内容,通过多种美术造型和统一的构思来创设演出环境,渲染场景效果的深度与内涵,以此揭示戏剧主题,推动剧情发展。戏剧舞台美术设计最早源于古希腊戏剧,上场演员的人数很少,需要通过演员不断变换自身的服装和道具来完成演出,并且剧院的条件十分之差,舞台背景多是更衣棚[1]。戏剧发展到19世纪后期,舞台美术设计发生了质的飞跃,开始采用多样化的造型艺术手段和逼真的绘画,如夸张、比拟、暗示和象征等,从而促进了戏剧舞台布景艺术的广泛化、丰富化和多样化。

中国戏剧作为东方戏剧的主流派别,戏剧舞台美术设计基本是以人物的造型装扮为主,如戏剧人物扮相多是在演员的脸上化妆与涂面来加以实现,或者是扮鬼神时使用面具。中国戏剧布景艺术的发展起步较晚,经历了戏剧背景—剧情背景的过程,早期舞台灯光是采用瓦斯灯,而现代舞台灯光已经成为戏剧舞台美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有表现力的一种舞台词汇。此外,刺绣等传统手工艺术是中国戏剧服装的主要装饰手段,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工艺美术风格。

二、戏剧舞台美术设计中虚实情景的美学风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现代戏剧舞台美术设计变得更为多样化与多元化,呈现出开放的态势,增加了时代气息与新鲜活力,不断实现非幻觉与幻觉的交融、抽象与具象的交融、表现与再现的交融、写意与写实的交融。这些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丰富了多元化的戏剧理念,形成了多样化的戏剧舞台美术设计样式。虚实情景作为一种重要的美学风格,将其应用于戏剧舞台美术设计中,能够超越常规戏剧的运作模式,打破传统美术设计的整一性,强化美术设计的时空跨度,促进传统戏剧的发展和完善。虚实情景的设计,不管是在戏剧舞台美术设计手段与物质材料上,还是在观众的美学判断、艺术审美角度以及戏剧器具使用的丰富层面,都是历史性的更新与突破。

戏剧舞台美术设计就是戏剧既实用又美观的衣服,而戏剧来源和忠实于生活,又高于和超越生活。这就要求现代戏剧舞台美术设计能够在舞台上以美术方式来呈现生活的现实,又能够将其抽象化,更加直接与准确地传达戏剧的思想[2]。以新版《牡丹亭》为例,其没有采用复杂的布景,但是有效利用了虚实情景的美学风格。运用写意的方式来描会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梦中相会情境,利用各种科技手段的色、声、形、光等物理因素来描摹二人前世之缘以及偶遇,从而使人物塑造和戏剧情境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与感召力。又如莎士比亚的名著《哈姆雷特》中,巧妙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设计国王亡灵这一情节,有力结合与穿插虚幻的冥府和现实的场景,实现了戏剧舞台美术设计的时空穿越,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便于观众进一步解读戏剧本身。

总而言之,将虚实情景的美学风格应用于戏剧舞台美术设计中,能够对人物的不同性格加以有效刻画,展现人物的千姿百态,更好地塑造人物的形象与个性,烘托人物情感[3]。同时虚实情景的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现代戏剧的精神内涵、人文气质和文化,实现感觉上的逼真和视觉上的鲜明,突出展现戏剧的艺术特色及美学风格,进一步深化戏剧舞台表现的深度及广度。

三、结束语

戏剧舞台美术设计作为戏剧舞台演出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化妆、道具使用、服装搭配、布景设计以及灯光强弱等造型元素的美化与综合设计,能够有效展现戏剧内容,深刻表现生活的真实,充分发挥出舞台虚实造型技巧的作用。当然不管是戏剧界还是舞台美术界,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可以确信的是舞台不会再回到统一与固守的局面,美学风格与创造方法将会日趋多样性与多元化。因此设计者在进行现代戏剧舞台美术设计时,需要将创作手段与戏剧舞台进行有效融合,合理运用虚实情景的美学风格,这样才能有效塑造戏剧本身美,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舞台艺术精品,推动戏剧的发展,

摘要:虚与实是艺术创作技巧中的重要美学原则,将其应用于戏剧舞台美术设计中,能够有效凸显虚实结合的必要性与独特性,塑造戏剧的本身美,渲染舞台气氛,揭示演出主题。本文就对戏剧舞台美术设计中虚实情景的美学风格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戏剧舞台,美术设计,虚实情景,美学风格

参考文献

[1]邵力.浅谈戏剧舞台美术设计的发展及主要特点[J].美术教育研究,2012,(12):102.

[2]杜宇.戏剧舞台美术设计虚实情景分析[J].戏剧文学,2012,(12):106-107.

古典诗词中虚实手法的鉴赏 篇8

文学中的虚实,特别是古典诗词中的虚实,与其他艺术形式中的虚实究竟有何不同?如何引导学生对古典诗词中的虚实手法进行鉴赏?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肤浅的探讨。

一、古典诗词中虚实与情景的关系

人们在分析艺术作品虚和实的关系时常说:“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这一现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李白的诗《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诗形式上是写景,但这景中却包含了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厚谊,是抒情。写景是实,抒情是虚。这实际上是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写法。

又如朱熹的《水口行舟》:“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水多。”写舟行江上,是见闻,是实景;诗中让人感悟到的是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的,青山绿树总是永恒的,一切美好的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抑。诗人在绘景叙事中蕴含了人生的哲理,这是虚。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借景抒情、叙事抒理的写法。

以上两例,作者把主观上的情、志、理依托于客观的景物之上,“化景物为情思”。从表达的内容看,是情和景的关系;从表现手法看,是虚和实的关系。

二、古典诗词中虚实与烘托的关系

诗人在描写景物的时候,有时正面描写景物的特征即可以传神,但当有的景物的特征难以正面表达,或诗人着意追求一种委婉含蓄的美时,他们会采取侧面描写的方法,进行烘托或暗示,从而达到表现景物的目的。例如古人写女人美貌,常说羞花闭月、沉鱼落雁。虽然没有对其美貌作正面的描写,但却能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从而达到审美的体验。如《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悄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诗人通过对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失常反应(实)的描写来烘托罗敷的美貌无比(虚)。

又如《琵琶行》,诗人三次写到江中的月亮,但描写月亮的目的却是为了烘托诗人的感情。“别时茫茫江浸月”,烘托了诗人分别之时凄凉的心境。“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烘托出琵琶声美妙动人、引人入胜的效果。“绕船月明江水寒”烘托了琵琶女孤独悲伤的心境。景是实,而通过景物烘托出来的情则是虚。再如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诗人用滚滚东流的长江水(实)来烘托自己与金陵朋友的深情厚谊(虚),在以上这些诗句中,虚实是从景物隐显的角度而言的,显者为实,隐者为虚。而烘托则是从景物主次、表意目的的角度而言的。

三、古典诗词中虚实与比喻的关系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在古典诗词中,诗人经常用这种手法,通过对具体景物生动形象的描写来表达自己抽象的感情。

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国亡家破,妻离子散,一国之君,沦为囚徒,终身受辱,千古蒙羞,胸中怨恨,难以尽言。词人用一比喻,极言愁苦之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像东流。”词人化虚为实,以实写虚,把“愁”物化为一江东流的春水,多而不绝的愁绪被形象地表达出来。

这种周比喻来抒情的写法,以实写虚,化无形为有形,比直抒胸臆更形象,所以更富感染力。

以上虚实结合的三种类型在诗词中的作用与虚实手法在绘画、戏曲等艺术形式中的作用是相同的。但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虚和实的关系在其中还常常有特殊的体现。

室内设计中虚实的运用论文 篇9

在人们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渴望越发难以实现的今天,在室内营造自然意境,满足人们亲近自然、回归自然本性的室内景观设计成为人们普遍的追求。文章主要分析了植物、水景和山石三类自然元素在室内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并对这三种自然元素的具体使用原则进行了归纳梳理。希望能帮助设计者正确运用自然元素,真正实现室内景观的“自然化”,实现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设计目标。

【关键词】室内景观设计 自然元素 审美效果

中国古代园林设计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就是“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如今“向自然学习”成为主流设计理念,室内设计创作亦呈现出“自然化”的趋势。设计手法虽更为复杂多样,但无一例外都把运用自然元素作为首要方法,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健康生活的追求。

一、运用自然元素的审美效果

运用自然元素,首先获得的是视觉上的审美效果。植物、水、石等自然元素形成的景观,其形之美、色之美、声之美、韵之美,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并且可以柔化室内建筑构件和界面,创造具有亲和感的空间,极大提高了室内环境的品质和价值。同时,作为背景,在视觉上还能起到遮蔽死角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败景的作用。此外,运用自然元素,还能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效果。在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围的室内空间中,植物、水、石等自然元素的运用可以强化这种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

二、运用自然元素的具体原则

(一)植物的运用

在居室景观设计中,能从多方面满足人们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生活追求的自然元素首推植物。植物除了具有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生态功能和令人赏心悦目的观赏功能外,还具备独立构成空间或与其他自然元素共同构成空间的功能,使居室环境充满生机和美感。

1.生长需要原则选用植物时,首先应考虑如何在室内为植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如尽量营造开放或半开放的室内空间,将自然光的采用作为首选等。将室内空间打造成适宜植物生长的,可以构建绿色景观体系的空间。

2.比例适当原则设计时一般把室内植物分为大、中、小三类,在遵循空间审美比例的基础上,根据室内空间的实际大小以及室内各种陈设的体量,选择符合审美要求的室内植物,使其能适于室内观赏。

3.情调协调原则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不同的色泽和不同的造型,可以在一定的空间内营造出特定的情调。而不同功能的室内空间,所要体现的情调自然也会不同。因此,需要依据室内想要营造的情调来选择合适的植物,体现情调一致的协调之美。

4.视觉舒适原则室内植物的色彩选择应和整个室内的色彩,如墙面色彩、构建色彩、家具色彩等协调一致,营造出舒适的视觉环境,以更好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

5.空间效能原则在房价日益攀升的今天,在居室有限的空间内,应尽量利用不占室内面积之处布置植物,对多种不同叶形、色彩、大小的植物进行组织和简化,使居室空间充分发挥使用效能。

(二)水景的运用

与园林水景设计不同的是,室内水景更注重与室内具体空间与布局的紧密结合,可以说,室内的环境特点决定了室内水景的运用。

1.动静适宜原则从水的状态上看,室内水景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的水景在视觉上利用水面倒映周围的室内设施与景观,增加室内空间的层次感。静态水景的设计以浅水池为主要形式,池底、池壁最好为浅色,这样可以更好呈现出水面清澈见底的效果。设计动态水景,如在室内循环流动的小水渠、小溪流,配合假山的小喷泉、小瀑布等,既能在室内形成景观,又能在室内起到分界空间的作用。同时,动态水景还具有强烈的环境氛围创造力,这些都能增加室内空间的动态感。无论是设计静态水景还是动态水景,都要注意与室内空间的比例以及居室要营造的氛围相适宜。

2.主景强化原则在空间开阔的室内,建筑立面相对呆板,缺少自然灵动之美。因此,可将水景设计为主景,利用溪流、喷泉、瀑布等自然多变、极具动感的水体形态,与建筑空间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视觉上和听觉上强化室内大空间的表现力,营造出逼真的自然效果,令人心旷神怡。

3.主辅协调原则作为主景的室内水景在室内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周围的各种室内陈设都应成为与水景相协调的辅助景观或水景的背景。以室内墙面为例,设计者大都会把墙面作为室内水景的背景。设计静态的水景时,墙面要采用单纯淡雅的色调,以增强静态水面的倒映效果;设计动态的水景时,墙面则适宜采用较深且有变化的颜色,与动态水景呈现的白色在色彩上形成对比,增强水景的艺术审美效果。水景也可以作为辅景出现在室内,用来凸显室内植物景观或山石小品景观。无论是主景还是辅景,水景都要与室内的其他景观设计相协调。

(三)山石的运用

山石也是室内景观设计常用的自然元素,而且常与水、植物相配合,在室内营造艺术化的自然景观。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中,讲求“片山有致,寸石生情”的效果,这种追求同样适用于室内景观的营造。室内景观设计中常常将山石设计成两类,一类是假山,一类是装饰小品。

1.意境统一原则由不同的山石堆叠成的假山意境各不相同:有的秀美,有的雄奇;有的灵动,有的朴拙,这些意境的选择要与室内景观所构筑的整体意境相统一。这样的假山才不显得突兀,也才能达到“自然化”的效果。

2.和谐自然原则山石在室内景观中除了做假山之外,还可以设计成装饰小品,点缀主景。这种装饰小品既能丰富室内空间的层次,又能增添情趣,增强室内景观营造的意境氛围。在具体布置时,要注意与主景的协调,统一中要有变化,主次分明,聚散分明,为室内景观增加自然气息。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室内景观设计中恰当运用自然元素,可以营造极具自然特征的室内景观,让人有身临自然之感,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不同的自然元素在运用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在室内空间实现其审美效果,真正实现室内景观的“自然化”。随着人们对于改善居住环境,享受健康的、高品质的生活需求的日益迫切,以及建筑技术与设计理念的进步,相信自然元素的运用必定会成为室内景观设计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室内设计中虚实的运用论文 篇10

一、中国传统线性审美

1.线的情感性

从几何学角度来看,线是点与面之间的过渡。不像点拥有太强自由度,难以成型,也难以将思想感情寄托与其上,不具有表达功能。而面,太过拘谨,表现范围已被固定,所有感情都表露在外面,不符合东方含蓄审美思想,故许多国画在创作中都要进行艺术留白,将本来完整的图画故意去掉一部分,展现出意境美。从这点来看,线正好符合传统审美,可以灵动柔美也可以宁折不弯,依据设计者造型需要,随意改变。而且没有长度、宽度、厚度进行限制,更富有变化感,帮助设计者激发无限灵感。

2.线的装饰性

将情感寄托于线条之上,则使线条展现出装饰性。线条展示形态虽然只有直与弯两种,但两种形态都具有独特美感,直线设计可以使得整个作品看起来干净爽朗,就如书法中竖笔,不管是悬针还是垂露都要以直取胜,衬托出字整体气势,而且符合中庸之道思想,不偏不倚,适中为上。而弯线设计则使得整个作品自然质朴,因为自然万物在形态展现时,曲线居多。曲笔,更能体现道法自然之感。在传统设计装饰中,体现最多则是在工笔画与器物造型上,如“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在艺术创作中大量运用曲线使画中人物看起来有翩翩出尘之感,创造了一种满壁风动气势。3.线的民族性线条审美文化并非一夜之间养成,从先秦再到唐宋五朝,再至现代,线性审美在一代代设计者应用传承中,早已深入民族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一部分。线性审美也是民族文化展现的一部分。而现代设计者通过电子科技及现代装饰理论,几何学原理进行线条再创作,也是对于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

二、线性审美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室内设计中,立体造型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依据摆放位置占用空间不同,也具有不同功效,设计者不但要考虑到外在作用还要考虑到内部功用。而线既是设计作品沿边界线,也是图形构成的基本骨架。

1.空间结构中线的体现

如前所述线没有宽窄、薄厚之分,拥有较大自由度,在运用中可以随意搭配、划分长短与疏密。而人从视觉角度对于空间结构判断则是通过线形变化与长短比例为依据的,通过变化线条长短比例是整个空间看起来更符合人类视觉审美,而且使整个空间看起来不呆板充满活力,如最简单的沙发设计,现在很多沙发构成都为一个主体沙发,搭配单人沙发、贵妃榻或是双人沙发,在线条比例上为1:2:4,看起来更加合理,而在摆放过程中也很少并排摆列多为横-竖-横,横-横-竖,使房屋空间优化配置,看起来舒服大方。

2.分割与组合作用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线条也通过不同排列展示出立体化效果,为了更合理分配房屋空间资源线条也起到了分割与组合作用。在室内分割中,线条应要展示出一种隔而不离效果,不是直接将空间分成一格一格,而是加强视觉层次感,运用线条使空间看起来更加明朗。如在建筑物内电梯与楼梯设计,商场中,由底层直接通往顶层的大型电梯,是整个卖场空间向高处扩张,即使卖场内商铺布局较密,从整体视觉角度也会觉得开放,明亮。而很多西方建筑如教堂、剧院在楼梯设计中采用旋转设计,增加了空间层次感,站在楼梯顶端向下看,一重重螺纹也具有观赏功能。室内线条组合设计也是一种常见设计方案,如上文举例中沙发摆放,就是一种简单线条组合。而现代室内设计中墙面装饰也常用线条组合,如在照片墙设计中,通过墙上相框高低位置,大小不同使整个墙面看起来显得青春活力,而且这种装饰手法既起到了装饰效果也有效利用了墙面空间资源。

3.线性装饰作用

这是线条最普遍一项功能,在室内装饰中也有助于调整房间氛围,如房间色彩以冷色调为主,家居风格简约、硬朗,可增加一些曲线设计均衡氛围,增加房间亲和力;而房间色彩以暖色为主,家具颜色鲜亮、空间占用大,则可以装饰一些直线线条纹饰,或是多采用竖线设计,使整个空间看起来明朗不累赘。另外改变线条斜度与曲率有时也会起到一些意想不到的装饰效果。

三、总结

上一篇:炒锅工作流程下一篇:高中政治高效课堂优化策略的实践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