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通用14篇)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1
诵读《弟子规》它让我懂得了人生道路上做人、处事,有了一很好的启示。就像大海中的一只帆,让我有了自己的行驶方向.
自从学习了《弟子规》使我知道了很多道理,也让我增长了智慧.“做人要知恩图报、待人待物要具有恭敬心、为人要谦虚谨慎、找准人生目标……”这些都是从《弟子规》里学到的,让我深有感触。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里开头就是【入则孝】 仅仅只有24个字而已。我们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这两句话是在教育我们,听到父母的呼唤,应该立即答应;父母有什么事让我们做,不要拖拖拉拉 懒懒散散。并且,父母的教诲一定要恭恭谨谨地听;如果父母责备你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你要虚心接受。看到这两句话让我无言以对,是自己想起了以前经常和父母顶嘴不懂事贪玩。不过现在好啦!我每天都在尽量做到,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到的。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这两句话是《弟子规》里的【出则弟】。这是在教育我们,做哥哥的要善待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哥哥;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就包含其中了。彼此不贪图财物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仇;言语上互相忍让愤恨就自然消除了。学到这时,让我想起自己作为姐姐竟然去跟弟弟抢东西吃,简直就不敢相信。然而,我相信的是学习了这两句话过后,自己肯定能和弟弟相处地更好更和睦。因我与弟弟相处不太融洽,导致我的父母对我们相处的问题又担忧起来了。更是让我过意不去。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它出自于《弟子规》里的【信】。这虽是20几个字,可我却远远没做到。它告诉了我们如果穿着不如别人的好,饮食不如别人的丰盛,心里不要自卑难过。讲到这让我想起自己之前看到别的女孩穿的衣服是多漂亮,而自己呢?却......因此我经常吵闹着妈妈,让她给我买漂亮的衣服。真是的,自己那时候太不懂事啦!真应该好好改改了。
在没有学习《弟子规》之前认为自己什么都懂都会,可学了之后才知道原来自己根本就什么都不懂不会。是《弟子规》像一面镜子似地,让我看清了自己身上的污点。我觉得字典是我们学习中不会说话的老师,而子规》则是我们生活中不会说话的老师。
《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因此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我决定以后会认真学习这本书,并且学会去做到。不再让我的父母为*那么多心。我还要感谢蔡礼旭老师,因为你所讲的《幸福人生讲座》让我学习了这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学了《弟子规》之后我明白了不少道理,面对它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入则孝” 、“出则悌” 、“谨” 、“信” 、“泛爱众” 、“亲仁” 、“余力学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系统,其核心是做人的“道” 和“德” ,就是通常说的“道德” 。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翻开《弟子规》一读,就仿佛置身于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 道当中。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女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孝,以为赚大钱给父母并能照顾好兄弟姐妹就是孝,以为会赚钱就是有能力,就可以居高临下说教任何人。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不仅是赚钱给父母,必须从细小入手,身有伤,贻亲忧,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是切身处地站在父母亲的角度体察到老人家的需要,不管多忙“常回家看看”,让父母安心,放心。养父母之身、心、志、慧。小时候妈妈经常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弟子规》让我更明白了“感恩”:感恩天地给予阳光空气和水,感恩国家培养护佑,感恩父母给予的生命、感恩领导的教导,感恩同事的关心帮助,感恩亲友批评指正。 读了《弟子规》之后,我才发现,以前自己习以为常或自己认为对的言行,原来都这样或那样地存在着不足。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是对心灵的一次大洗礼。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2
我园作为张家港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协作课题“国学经典课程教学研究”的协作单位, 通过课题组成员的研讨以及全园教师通力合作, 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学习特点, 深入分析教材, 确定我园国学教育的教材为小班《弟子规》, 中班《三字经》, 大班《古诗》, 这些国学教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经典传统文化, 是历代先贤们的总结记录和文化积累的总籍,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结晶。在幼儿时期, 孩子的记忆力好, 对于诵读的内容很容易熟记于心, 到了他们能理解的年龄, 自然会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因为没有“厚积”就不会有“薄发”, 就不会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二、幼儿园的办学特色
我园的特色是“在多元阅读中促进幼儿的社会性情感发展”, 国学经典课程教育作为它的一个分支, 我们将认真落实开展, 在幼儿园生活的各领域潜移默化、不断渗透, 具体表现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包括了幼儿在园的户外活动、游戏活动、教育活动等一系列在园活动。我们国学教育的落脚点将不仅仅局限于“教育活动”。而是渗透在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之中, 比如:午餐前让幼儿诵读“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教育幼儿饮食时不要挑挑拣拣, 偏食会营养不良;吃东西也要适可而止, 饮食过量会损伤脾胃。这样的国学启蒙教育更符合幼儿的年龄及身心特点。
三、如何让国学经典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
1.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渗透。
在幼儿来园和离园时段, 我们精心选择的经典诗歌和歌曲, 韵味十足地飘扬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 幼儿和家长们浸润在优美的古典文化中, 增加了孩子们学习经典的兴趣, 同时丰富了家长们的国学经典知识, 这样潜移默化的熏陶让大家爱上国学, 喜欢诵读。在早操活动中, 我们选择的韵律操音乐充满浓郁的国学气息, 下午操也尽量融入国学元素, 如小班的《弟子规》, 中班的《三字经》, 大班的《江南》, 教师编排的动作充满古韵, 也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在午餐活动中, 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诵读活动和餐前感恩。“集体荣, 我才荣。食堂里, 有规矩;勿喧哗, 食不语。爱公物, 惜粮米。”“先长辈, 坐端祥, 食勿喧, 嚼勿响。双手递, 稳端放;心愉悦, 食饭香。”通过这样的方式向幼儿传递知恩、感恩、报恩的信息。
2.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渗透。
在课程安排表中, 我们将国学经典教育融入到活动中, 每周一次, 教师在学期初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 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在活动中, 教师通过生动的动画视频, 激发幼儿诵读的乐趣。在每月的课例研讨中, 我们也将国学教育内容融入其中, 结合幼儿园的感恩节, 老师们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设计课程, 大胆创新教学方法, 把教育寓教于游戏中, 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 在游戏中体验, 同时通过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手段、生动形象的语言引起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 激发幼儿学习国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使幼儿处于愉快的气氛中, 真正达到“快乐学国学”的课堂效果。国学观摩研讨活动的开展, 使我园教师对国学活动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对于国学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3.在幼儿园环境板块中的渗透。
“用环境文化当教材, 不仅让学习变得更为有趣, 更能使孩子们更容易掌握和运用知识。”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教师应该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在环境的创设上, 坚持以幼儿为本, 创设让幼儿健康、智慧进行更好的和社会化发展的环境。在幼儿园进园的长廊上, 我们精心布置了图文并茂的《弟子规》图片, 选择的内容都是贴近幼儿和家长生活的, 如:“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家长们在离园活动中能带着孩子在那看一看、读一读, 这些博大精深的句子悄无声息地进入幼儿的心中。在二楼的通道里, 布置着我们开展国学教育活动的各类照片, 有教师的参与、幼儿的参与、家长的参与, 看着孩子们在“国学经典”中表演的照片, 我们仿佛又看到他们在台上自信地演出, 穿着古时模样的汉服, 手拿书籍, 大声诵读, 作为教师的我们很感动。幼儿在经过这里时, 还会停下来说一说, 兴致高的时候还会说上两句国学经典的句子, 这里让他们感受到了诵读国学带来的自信。
通过这些国学经典教育的活动, 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浸润”教育, 教师凭借和筛选“经典诵读”的精华,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已有一年多的时间, 教师自身的素养得到了提高, 幼儿的行为得到了规范。在园时, 幼儿懂得了分享和谦让;在家里, 他们会给爸爸妈妈拿上拖鞋, 为爷爷奶奶端上一杯茶, 吃过晚饭还会主动地收拾碗筷等等。这些都说明, 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必要的, 也是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总则第七条》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国学经典教育, 让孩子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健康成长。
摘要: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 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 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这就表明了作为教师的我们责任重大, 特别是在幼儿的启蒙阶段, 性格形成期显得尤为重要。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徐梓教授认为:“国学经典教育就是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和素质教育。”因此我园也开展了国学教育, 通过诵读经典, 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情感, 从而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定一生基础。
诵读中华经典传承民族美德 篇3
国家教育部在2014年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学校教育要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分学段有序推进。琴湖小学自2005年起,就坚持走以“经典诵读”为特色的实践探索之路。10年的坚持,所收获的不仅有孩子们语文修养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变化和道德情操的养成,更有学校内涵的提升、特色的彰显和品牌的形成。
一、文化熏陶,书韵飘香
琴湖小学简约精小,朴素雅致,飘逸着宜人的书香气息。漫步校园,大到门厅、走廊,小到办公室、教室,每一处角落,每一个细节都设计独到,“润物细无声”。大厅内《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小诗,以儿童的视角提醒人们每日自省。南侧“历代名人咏常熟”经典诵读墙,仿佛在告诉孩子们诵读经典就从赏读家乡诗词文化开始。拾级而上,所见的便是古代著名诗人诗作,以及“从这里出发”“诗雨润新芽”“我们爱阅读”“好书推荐”“书海拾贝”等经典诵读专题版面等。走廊里吊牌上的“求真、储善、尚美”几个大字是琴湖人共同的价值取向。每一层面都设有开放阅览室,这里是孩子读书的乐园。“与书为友,悦纳经典”的校园文化布置,充盈着琴湖师生和谐、进取的校园生活。中华经典的文化气息,每时每刻在校园流淌。
二、科研引领,课程支撑
在經历了“诵读中华经典,积淀民族文化底蕴”“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校园”“诵读中华经典,提高学生素养”的三轮新教育课题研究后,学校制定的“基于儿童成长的中华经典诵读体系构建与实施的研究”的课题方案,被批准为江苏省“十二五”规划重点立项课题。
1.实践开发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学校在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诗词和古文中,遴选出适合学生诵读的优秀文本编印校本教材。2006年,首次编印校本教材《中华经典诵读》,2009年进行修订,并编印第二版——《相约经典》。秉承“始于喜悦,终于智慧”的阅读观,各年级学生背诵大量唐诗宋词,并且熟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等经典名著名篇。2014年,学校以中华传统美德为主线,弘扬“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的“中华十德”,开展“一月一德”主题教育和诵读活动。
2.合理设置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实施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根据新课程改革和学校特色建设的需要,1-6年级每周开设一节经典诵读课,专门用于校本教材和名著名篇的教学;二是每天早中晚进行晨诵、午读、暮省,形成常规;三是每节语文课前1-2分钟,开展“课前一吟”活动。有了这三方面的日常举措,学生的诵读时间、诵读内容得到有效落实和保证,诵读效果显著。
3.定期开展传统文化校本研讨 学校先后组织开展了“相约经典”校本教学研讨、课外名著阅读专题研讨等活动,《秋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相约白居易》《与苏轼有个约会》……在这一堂堂优美灵动的诗词名著鉴赏课、汇报课中,教师们把经典诗词的研究性学习与课外诵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名著推荐和导读搬进了课堂,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
4.研究实施经典诵读与学科整合 诵读中华经典作为学校的特色,已渗透到各个学科和各项活动中。学校在全体任课教师中开展“如何在学科教学中结合或渗透经典诗文学习实践”的研究。体育课上,学生吟诵着诗词玩着游戏,趣味盎然;美术课上,学生们创作诗配画,浮想联翩;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教师与学生围绕诗歌、诗人开展探究之旅;音乐课上,教师与学生在古诗新唱的优美曲调中边歌边舞;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辅导学生编辑经典诗文小报等……各学科与诵读活动的自然交融,丰富了经典诵读的形式和内容。
三、活动推动,三位一体
活动是经典诵读教育的推进器和生长点。几年来,学校坚持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初步打造了“以学校诵读为主体,以家庭互读为辅助,以社会共读为推动”的“三结合”活动模式。
1.举行校园科技艺术节、文化体育节 学校每年举办以“诵读经典”为主题的校园科技艺术节和文化体育节,内容丰富,有经典名画的临摹与欣赏、节日小报的创作比赛、中队主题活动观摩、学堂新歌演唱会、经典诗文诵读擂台赛、经典诗文吟唱比赛、红领巾小书市等。开启文学之门,师生们徜徉在中华经典的书海,吟咏历史长河中的美文著作;走进音乐的殿堂,去聆听美妙旋律奏出的生命乐章;跨入美术的名画长廊,去体悟经典名作的意蕴和情趣,享受文化与美的盛宴。活泼欢快的儿歌旋律、耳熟能详的中华经典诗词,加上队员们稚嫩而饱含深情的吟唱,还有图文并茂的诗配画,无不给人以美的熏陶。
2.开展“相约经典”主题队活动 队会是少先队员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各中队利用队会定期开展“相约经典”“我与经典有约”“诵千古名篇,启智慧之门”“阅读伴我成长”等主题教育活动,每逢季节变换或重大节日,各中队便会围绕“经典诵读”开展“春夏秋冬”四季诗歌会,开展诸如“柳”之歌、“月”之颂等主题诵读活动。队会上,单纯的背诵演变为鲜活的少先队活动,给人以美妙的经典艺术享受。
3.倡导家庭亲子共读 为激发家长参与阅读的热情,学校以告家长书、编印家校小报、举行家长会、集中家访或邀请家长参与学校读书节等形式,将学校营造书香校园的信息传递给家长。在集中家访中,向受访学生以及家长赠送书籍,传递读书理念;学校举办“和孩子同看一本书”的亲子交流活动、家庭亲子阅读比赛、家庭小书屋评比,倡导亲子共读,共同成长,有效地促进了家庭文化建设和学习型家庭的形成。
4.参加社区读书节 常熟市每年举办全民阅读活动,这是虞城百姓“尚知好学、崇文兴教”的重要见证,也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精神的最强举措,更是全面提升公民素养,丰富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为此,学校每年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图书馆,积极参加常熟市阅读节等活动,切实将书香校园和学习型社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4
《三字经》在我看来是教我们如何做人,尽善,尽孝,尽忠,还有人生的道理等它将这几类等都编成三个字的类型,如“人之初,性本善”,意思是,人最初本性是善良的。
《百家姓》原本是一个书生所编撰的一本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正如赵孙钱李,周吴郑王。其中周便是我的姓氏,虽然排在第五,但比起五百零四个姓,我的姓也算名列前茅了!
《千字文》是一本公认为编得好的识字书,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成为世界上现存出书最早,使用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其内容包括天地、历史、人事、修身、读书、饮食、居住、农艺、园林、以及祭祀等文化活动。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意思是苍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黄色的,茫茫宇宙辽阔无边。除了这些,还有许多古诗有唐诗宋词元曲、二十四孝、歇后语、谚语、汉子等。这些都记录着伟大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1000字 篇5
节目中设计了一些环节我觉得挺有意思,比如说参赛选手在帮导演买东西的时候有陌生人来借钱,选手们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道理,这就很有意义,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考验他们内心对那些道理的认识和领悟。学习经典传承美德就是这样,要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从内心真正的领悟,而不是一番纸上空谈。如果所有人都是一味地学而不思,知行不合一,那么学习这些知识就毫无用处了,反而是一种人才浪费。以现在的条件来说,不求甚解也不是什么值得赞扬和学习的,毕竟“五柳先生”的境界是少有人达到的。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亦复如是,相信那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都是众所周知的。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的社会问题变得严重,所谓的传统美德只不过是说说而已,哪里有什么真正的意义,但是这个节目就完美的诠释了中国的传统国学文化,也告诉了人们,中国的精粹并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丧失,反而历经沧桑而不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一代代传承下去。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等等学派创下的优秀思想成就一直熠熠生辉,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发展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要相信,几千年的文化素养绝不是什么东西可以轻易代替的,既然先人为我们留下这些经典,就一定有它不可估量的内涵。众多传统中,我认为孝道理应排第一,从古代卧冰求鲤的王祥到今天背起母亲上学的孟佩杰,从感动中国的孝道大事到点点滴滴的家庭小事,无数的事例证明了孝是中国千百年的传统,是必不可缺的品德。第二,就是要“仁义礼智信”,“五常”在封建社会中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此为伦理原则,做个大写的人,不失风范,这也是中国优秀的传统。
如果要论孔孟之乡的哪座城市最优秀,那么我会果断说“临沂”。我相信,临沂是个神奇的地方,这座地处沂蒙山区的古老城市,不敢说是天府之国,但也富有特色。回望当年抗日战争时,沂蒙红嫂的奋勇,沂蒙人民的赤城,我相信我们不会忘记!当历史的脚步再次创造新的传奇,临沂,也正慢慢变得更优秀,临沂人吃苦、诚实、进取的革命传统,另外还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交通环境,成为名副其实的引领潮流之城。近几年的实力飞进,无疑是最好的证明。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作文 篇6
大家肯定知道,中华从古至今就有传承美德的良好风范。为了使美德发扬光大,山东电视少儿频道播出了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播出节目后,让我们大开眼界。来自各地的名士,汇聚一堂,展开了没有硝烟的战争。
第一轮我爱记诗词考验了选手的古诗积累能力和古诗记忆能力。第二轮名家对对碰考验了选手对事物的理解。第三轮美德大考验是我最喜欢的一轮,因为它考验了选手对国学是否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传承美德靠的不是嘴皮子功夫,而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在生活中,肯定有一些会说:你看我的美德多么好啊!可实际却是恰恰相反的。当有人把纸扔到地下时你捡起,这就是美德;当有人欺骗你时你宽容他,这也是美德……
让我们携起手,一起学习美德、传承美德!
传承中华美德 赏析国学经典 篇7
明确目标,强化保障
学校在教师中积极倡导“厚学养德”的思想,开展读专著、赏名著、诵经典、写反思系列读书实践活动,将朴素的“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实现专业成长,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在学生中以“经典诵读”为切入点,以课标要求为落脚点,扎实推进阅读教学工作,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诵读和阅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为了确保学校浓厚的“书香氛围”,让校园里处处充溢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中小学副校长为副组长,级部主任、班主任、语文教师等为成员的“经典诵读”活动领导机构,全面负责活动计划的制定、检查督导及考核评估等工作。同时,学校完善各种制度和评价机制,激发师生读书的热情。学校还成立了校本课程编订小组,经过反复研讨论证,最终分别编订印刷了小学生诵读教材《弟子规》《三字经》《论语》《道经》《德经》和初中部国学赏析教材《弟子规》《三字经》,其中初中的国学赏析教材是小学诵读教材的加深,从而使整个活动具有完整的课程支撑和依托。
强势活动宣传,造浓书香氛围
首先,加强宣传,强化师生诵读意识。学校采取召开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主题班会以及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宣传开展此活动的意义。充分发挥宣传栏、黑板报和广播站作为宣传主阵地的作用,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国学经典的魅力和熏陶,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达到背诵记忆的目的。
其次,打造文化长廊,渲染校园文化气息。打造书香校园,就要让书的味道充满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让书遍布于师生视觉所及的每一个角落,让书的内容在不知不觉中深入师生的心灵深处,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因此,学校建立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道德经》《孝经》《千字文》等经典长廊;在校园八棵古树下面放置了八部石书,“孝、悌、忠、信;礼、义、仁、耻”这人生“八德”体现着做人的根本。
最后,创办国学赏析刊物,加强新闻宣传。学校在初中部成立了“海浪花”文化社团,成员全部由学生竞聘组成,主要刊发学生在国学经典赏析中的感悟、体会和成长故事,供班级学生阅览。
强化诵读过程,创建展示平台
学校不断创设条件和机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活动,努力把学生推向展示个性特长的舞台。
学校扎实开展“一诵三读”活动,即把上下课的铃声用《唐诗宋词》等不同的内容代替,铃响后学生自动站起来跟读;早晨每班级安排一名学生到讲台前进行经典诵读;每天中午在播放名家对国学经典解读的同时,在班级中组织学生观看钱文忠的《弟子规》国学经典的解读视频;每天晚上布置半小时的阅读作业,由家长监督完成。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通过《经典诵读活动家长评价表》、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及时跟家长了解学生的诵读情况,从而引导家长自觉完成学生诵读的监督工作。
在按照计划组织学生开展诵读活动的同时,学校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搭建学生展示的平台,促进经典诵读活动向纵深发展。如每学年一次的课本剧比赛、每学期一次的经典诵读比赛,以及百家小讲坛、读书征文、读书交流会、读书手抄报、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从而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了解经典、接触经典、阅读经典的兴趣。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孩子在读经典中养德行、学做人。
诵读经典传统美德征文 篇8
第一环节,一共有五位选手。规则是根据题目来轮流背诵古诗词。每一位选手都能熟记很多古诗词,朗朗上口、滔滔不绝,这样我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大脑不断的运转中,总后出现一点差错,随着倒计时的不断减少,我的心情也跟着紧张起来。只剩下两位选手了,四号选手在倒计时间中,临危不乱,最终想出答案,赢得这个环节的胜利。此时,我由衷地钦佩她,在这样紧张的环境中,还可以沉着冷静的思考,确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下一个环节,是美德大考验。导演带选手去吃饭,可这是一场特殊的比赛:比的是选手们是否在生活中行知合一,学以致用,比的是谁更有礼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选手们在入座前互相谦让,还有一位选手上厕所说是更衣,一开始我并不明白,后来我才知道,这是礼貌用语。后来上菜时,一共有六人而只有五只大虾和五个鸡蛋,这时选手们互相谦让让我很感动。因为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当成了小皇帝,所以在生活中没有意识到谦让的重要性。最后,选手们还总结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这使我想到自己平时有错误就想隐瞒的不好的习惯,真是受益匪浅。
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中华美德并没有多大,它只是生活中一些点点滴滴的普通小事。而在生活的小事中,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眼神,都可以度量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
我也要改变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一些不好的习惯,踏踏实实,学习知识,活学活用。在日常生活中尊敬长辈、关心他人。人生不会一帆风顺,而我们也要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诵读经典传承文明征文 篇9
中国有50的灿烂文明,传承并发扬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是当前教育工作应该担负起的重要使命。
早在68年前,毛泽东同志就曾批评过“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不去认真研究我们自己的历史”的学风,今天,我们要继续传承文明遗产,首先也需要纠正一些学风上的偏颇。例如,把传统文化机械地与封建制度联系甚至等同起来,忘记了中国文化的真正创造者是广大的劳动群众,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优秀因素依然活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再如,把传统文化理解为少数精英的爱好和修养,闭门造车,将传统文化精英化、博物馆化,乃至商品化,从而脱离普通大众和普通受教育者真正的、广泛的文化需求。还有:过分强调“传统”与“现代”的对立,造成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世界观的对立,甚至割裂传统文化与现代进步文化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意无意地割断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最近,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和国家语委推出的“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实际上既是针对上述情况所作出的回应,同时也是新时期以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为表,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里的新实践和新探索。在实践过程中,作为举办者、参与者和学习者,我们对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对于传统文明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继承发扬关系,对于传统文明对当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中华文明是汉字铸就的文明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灿烂的书写之邦,中华文明是用汉字建造的不朽文明。
文字的产生是文明发轫的最重要标志。从19世纪末期开始,河南安阳小屯出土了大量刻有文字的甲骨,这一发现将中国的书写历史上推到公元前左右。“惟殷先人,有策有典”,甲骨文的出土,也证明了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就已经存在大量文字书写的典籍。而与世界上其他文明不同的是:甲骨文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和玛雅文明所创文字虽并称“人类四大文字发明”,但是,后三种文字却随其文明湮灭而不复存在,并没有什么经典和文献流传下来。
由于甲骨文与今天的汉字属于同一书写系统,从那个时候起,中国就有大量的经典文献诞生并流传至今,并且仍然是当代中国人生活的圭臬,其中重要的格言和警句,依然活在中国人民言传身教、为人处世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汉张良的《素书》,通篇不过132句,1360字,却被称为奠定有汉以来中国社会规范的法宝,其言词朴素,含意深远,故能深入人心,古今传诵。现代华章,如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长不过千余字,而浩然长歌,如日月经天,与汉语同辉。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其实是与“经典”融合为一的,在人类文明史上,这是独一无二的。由于我们今天所运用的汉字,与4000年前我们前人的书写相同,正是通过这样的书写,通过浩繁的文献典籍,我们先人对于人生的理解、对于宇宙的参悟,就得以超越时空,依然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之中闪光。于是,历史与现实的交融、当代生活与经典的交融,就铸成了中国文明的基本特征:古老而又年轻。
中国自古以来在文化上就是统一的。“文化的大一统”作为中国文明的基本特征,是中国政治和行政统一的基础。而中国文化的统一,正是基于中国文字的特点:即使是方言和次生语言所产生的差异,也会被以文字统一为基础的语言统一性所消弭。同时,中国文字书写的统一性和方言的多样性,是中国文明“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产生的重要基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方式的基础,文字的统一性,更是我们推广普通话,完成中国文化共同体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的基本前提。
中华文明与当代生活
通过经典诵读活动,我们希望社会各界能够体会到:中华经典中所传达的道理,因为极其朴素,所以才会永恒,因为来自人民,表达了人民的心声,所以才深入人心。诵读活动的目的,更在于加强每一个中国人对于中华文明的`自觉、自信,加强人们对中华文明与当代生活密切关联的认识,加强对于中国历史和国情的了解,促成我们对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优秀文化因子的自觉传承。而这其中就包括:
其一,我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学习型社会”。我们文明的重要代表者是“教师”——孔子,孔子设想了作为美好的人际关系之一的师生关系,倡导尊重教育、尊重知识、坚持真理,这是中国文明优良的传统。从“学而时习之”到“改造我们的学习”,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到“向劳动人民学习,向世界上一切先进的东西学习”,中华民族始终把追求知识与真理,把“求道”、“求学”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理想,这形成了中国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
第二,我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勤劳节俭的民族。我们民族的始祖,乃是亲耕和与民并耕的劳动者——神农氏,《吕氏春秋•爱类》中说:“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织者,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亲耕,妻亲织。”美好的社会是劳动的共同体,“不劳动者不得食”是我们社会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劳动光荣”既是当代的先进文化,也是我们文明中的优秀种子。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曾经这样说过:“人情多耽安逸而惮劳苦,懒惰为万恶之渊薮。人而懒惰,农则废其田畴,工则废其规矩,商贾则废其所鬻,士则废其所学,业既废矣,无以为生,而杀身亡家乃随之。国而懒惰,始则不进,继而退行,继则衰弱,终则灭亡,可畏哉!”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这既是古老的美德,而且也是当代社会先进文化的要求。
第三,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勇于改革,不断创新的文明。“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文明把改革、革命和创新提高到“天命”的高度,把敢于继承和勇于承担这种“天命”者,称为仁人志士,而中华经典对于当代青年最大的教诲和教益,就是要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为国家读书,为人民服务。所谓“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这也正是今天的青少年最应该具备的情怀。
第四,我们文明的基础和文明所追求的理想,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与和谐的世界。英国学者李约瑟曾经指出: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都认为宇宙和人类,乃是外在的造物主创造的产物,他们也都因此认为宇宙和人类社会是由造物主、上帝、第一因所决定的,而唯独中国文明把世界理解为本然自生的,认为世界是有机的整体和万物相关性的联系,自远古以来,中国文明就认为世界和人类社会是在阴阳、四季、五行的运动中生成的,因此,李约瑟将中国文明的宇宙观称为“没有主宰却和谐有序的世界”(an ordered harmony of wills without an ordainer)。上世纪6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牟复礼(Frederick W Mote)更指出了这种和谐世界观对于现代科学宇宙论的重大启发意义。1976年,为了纪念毛泽东的哲学著作《矛盾论》对中国和谐世界观的继承发展,以及对于现代科学世界观和宇宙论的重大贡献,在加拿大举行的世界物理学大会,决定将最小的物质元素命名为“毛粒子”,借以张扬中国和谐的宇宙论对于现代世界的重大意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明、中国宇宙论对于当代世界的重大影响和启发作用。这更加表明:关于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是当代中国对于人类文化的重要贡献,它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中华文明灿烂悠久,典籍浩如烟海,对于她的任何生吞活剥式的全盘继承和全盘接受,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的经典诵读工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让经典与当代生活相联,与现代科学精神相接,与中国革命传统相续,让经典成为鼓舞我们当代奋进的重要动力,我们认为,这也是目前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历史态度。
经典诵读:合众生为乐
汉语是单音节语言。汉语的这一重要历史特征,深刻地决定了汉语的音乐性、节奏感,也决定了中国文章的可诵读性。
讲究语言的音乐性、可诵读性,这是中华经典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传统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屈原、宋玉等人咏唱江湖芷兰,铺陈宗族神话,创造了以吟唱诵读为特征的“楚辞”,而在被称为“文的自觉”的魏晋时代,对文章的可诵读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从那时起,文章的直接应用价值被称为“笔”,而其可诵读性和音乐性则被称之为“文”,这就是所谓“文笔之分”。梁代的沈约进一步强调文章的感染力在于其音乐性,他更指出:“宫商之声有五,文字之别累万,以累万之繁,配五声之约,高下低昂,非思力所学。”而这种自觉运用汉语语言音乐性的传统,最终促成了灿烂的唐诗、宋词和元曲诸华章的推陈出新。
文化的统一既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统一和人民团结的重要基础,而经典的诵读活动,也一直是重要的社会组织和文化教育活动,这形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特色。在漫长的文明历史中,从国家典章到民间乡社,诵读活动就一直是以文化的方式将人民组织起来、团结起来的重要方式,是“合众声为乐”的重要手段。诵读活动,既需要人民广泛的参与,同时它更是以文化的方式将人民组织起来、团结起来,从而形成家家礼乐,户户弦歌的升平气象的有力抓手。
在现代民族解放战争和伟大的中国革命进程中,特别是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街头诗、群众朗诵活动,正是由于自觉继承了中华文明这一“乐”的传统,才使文章、诗歌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文化艺术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文化研究和批评与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相结合、文化艺术创造的主体与当代社会的主体——人民大众相结合,这就是繁荣中国文化、教育、艺术工作的必由之路。今天,我们希望以经典诵读的方式,再次使得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包括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产生的新华章,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到人民的生活中去,走进学校、城市、社区中去,成为我们团结向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精神动力。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10
摘 要:古诗文是我国古代艺术殿堂里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永恒的亮点。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更应该珍惜与传承, 重拾校园文化自信,让古诗文这股文化血脉不断流淌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关键词: 古诗文诵读; 传承 ;校园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0-011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074
顺时代之潮流,应传承之重任,甘州区南关学校充分彰显办学特色,于2007年尝试性地开展了古诗文诵读活动。多年来,学校坚持古诗文诵读活动与课堂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文艺竞赛活动、思想道德建设“四结合”的理念,采取“营”“读”“赏”“创”“赛”等模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古诗文诵读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了学生的文化底蕴,塑造了学生的良好品行,构建了真正的书香校园。
一、校园营氛围——润物无声春有功,让古诗文浸润学生的心灵
校园文化是学校一门重要的“隐性课程”,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为营造文化校园,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南关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进行了精心设计,做到了四化:净化、绿化、美化、文化;突出了四性: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人文性,以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嗅到文化的气息。当我们徜徉在校园里,花草树木错落有致,花坛草坪疏密相间,处处让人感受到的是“墙面文化”“草坪文化”“雕塑文化”“教室文化”“楼道文化”等诸多文化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气息。营造出了一种浓浓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南关学校的一砖一瓦皆有意、一草一木皆有情,他们都是会说话的,都带有一种智慧的风景,一种生命的灵动。
二、诵读明哲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领悟古诗文的韵味
在经典诵读实践中,学校坚持每天早读前10分钟,学生自由诵读校本课程《晨沐古风》;大课间由语文老师利用校园广播带领学生进行古诗文诵读与鉴赏;班主任每学期以古诗文为内容开展1—2次主题班会,使学生在诵读中升华心灵,塑造健康人格,养成良好习惯。诵读这一首首诗词,如同与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在谈心,耳边仿佛听到他们在谆谆教导,在循循善诱,学生从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做人。
三、赏析悟意境——言有尽而意无穷,让学生走进古诗文的意境
古诗词语言含蓄,句中有句、味外有味,意在言外,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联想、领悟和品味诗词的意境,可以达到学习诗词的目的,感受人生世相的新鲜有趣和丰富多彩。学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按照“知诗人,解诗意;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吟诗句,背诗文;仿古诗,写佳作”的古诗文教学五步法的要求,每学期由语文学科组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古诗文教学教研活动,要求教师有意识地精心给学生设计几堂古诗词鉴赏课,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教给学生鉴赏古诗文的技巧,讲解诗文的大意和所描绘的形象,讲解诗文的感受、心得和体会,讲解诗文的意境、情感和韵律,使学生能准确地领悟诗词的意境,沟通古今情感,陶冶道德情怀,净化自己的心灵,真正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鉴赏古诗文的能力。
四、咏唱创新意——操千曲而后晓声,让学生在求知道路上获取难忘而美好的记忆
古诗词是中华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灿烂文化,它短小精悍,并且富有韵律美、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回味无穷。我们通过品读、朗诵、咏唱,不但可以感悟欣赏诗文的意境美,而且还能够穿越时空,和诗人进行交流,进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部分古典诗词通过谱曲,改编成歌曲,充分利用古诗文课堂这一舞台,组织学生反复咏唱,要求唱出诗歌的情感、意境。同时,在校园文化活动周期间,学校组织各班级学生进行“诗配画”创意活动,并创办手抄报和展示台,把一件件创意生动、想象丰富的作品悬挂在楼道间显眼位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作激情,展示了学生创作成就,丰富了古诗文创意活动的内涵。
五、比赛促激励——腹有诗书气自华,让学生充分汲取古诗文的养分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经典文化,学校借助全区广场文化艺术月这一平台,在全校语文教师的组织下,以年级为单位,举办了形式多样、别开生面的诵读比赛活动,从学生个人的展示到学生集体的参与,从语文教师的展示到全员教师的参与,活动中融入了演唱、舞蹈、器乐合奏、武术、相声等表演形式,你刚唱罢我登场,场面声势浩大,气氛热烈,激情高涨,诵读比赛已不仅成为全校不设门槛的活动,而且已成为全区校园文化的特色精品活动,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一样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树立了工作学习的信心,展示了自我的风采,为创建书香文化校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少年传承中华美德征文 篇11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生活中的文明礼仪吧!
文明礼仪是从我们日常的小事表现出来的,例如:乘坐公共汽车时,我们应该主动给老弱病残孕等乘客让座;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打闹,做文明的小公民;尊老爱幼,不铺张浪费,保护动植物,不乱扔垃圾,节约资源……这都是我们该做的。
李坤在《悯农》里说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是,在当今社会,有些人们不但不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还浪费用一滴滴汗水辛苦种植出来的粮食。为此,一些餐馆用各种办法让顾客把没吃完的菜打包带走。
据统计: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可养活约3.5亿人,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只是说了几个数字,就可以让我们吓一大跳。所以我们要珍惜粮食,永远记住李坤说的话。
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在乘坐公共汽车。突然,老爷爷羊癫疯发作,顿时倒在了地上,口吐白沫昏迷不醒。车上的人都吓傻了,司机见了赶紧掉头往医院跑。这时,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跑过来。先用餐巾纸把嘴里的脏东西掏出来,在一边为他做人工呼吸,一边掐他人中,让老爷爷清醒。不久,医院到了,老爷爷被抬进了重症监护室,那位青年一直守在老爷爷的身边,直到老爷爷康复为止,他才离开并没有留下姓名。就这样素不相识的两个人,传递了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
诵读国学经典正当美德少年作文 篇12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友爱和谐的精神家园,近日,招宝山街道后大街社区关工委开展了纪念“5.15”国际家庭日暨文明楼群创建30周年活动。
参加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的13支队伍来自精英小学、仁爱中学,以及辖区内有朗诵爱好特长的家庭。大家通过近半个月的精心准备,呈现了一台朗诵内容各异、表现形式多样的节目,深受观众喜爱。精英小学的师生带来了穿越剧《七步诗》,让大家顺着圣贤的足迹,聆听古人教诲,铭记手足情深。六年级的学生更是带来了充满生机的散文诗《春》,犹如一股清风。除此,现场社区的其他选手带来了《中华少年》,以新时代的视角抒发了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强烈情感;以及明月如镜、映照环宇、与月同歌、映照心灵的《荷塘月色》等。
此次活动让大家领略优秀的传统文化魅力,文明相伴,薪火相传。社区关工委一直注重国学经典文化的颂扬与传承,以“童真”的理念打造书香文化的建设,也将继续依托社区平台,让经典陶冶灵魂,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征文 篇13
家风是什么?家风就是所有的父母在自己家里随时随地用言传身教所传递出来的一份信念。如何言传声教呢?孝敬长辈,爷爷奶奶家离我们较远,但逢年过节及爷爷奶奶生日爸爸妈妈总会专程带礼物回家陪他们,最近爷爷身体不适住院,爸爸很忙,是妈妈一个人照顾我们全家老小,每天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学,还要陪侍爷爷输液、送饭。爷爷奶奶很过意不去,说太辛苦妈妈啦,爸爸工作很忙,但进门就会做家务,很体贴妈妈,但妈妈从不说累,总是笑眯眯的,她是我们家的福星,也是我和弟弟最好的榜样。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还要求我做到起居有节,守时守信,做一个对自己有担当的人;公众场合吃饭要用公筷,在家吃饭要小声交谈,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一粒粮食;零用钱自己保管,平常做家务有奖,但是妈妈要求零用钱不能乱花,要做到勤俭节约从小事做起。不论在哪儿,遇到长辈先问好,遇事请求时,要谦恭有礼。
家训是什么?家训是老祖宗给我们留的规矩,我们能世代传承并发扬光大。黎明即起,庭堂内外打扫整洁;到了黄昏查看门户。一粥一饭,当想着来之不易;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这些道理粗浅易行,但在当下来看确是渐行渐远,我要紧记这些家训,严于律行,世代传承。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14
李雪花
一、设计理念
以较强的整体意识,在教学中展示一个思维放飞的过程,一个情感激荡的过程,一个言语转换的过程。重点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去体会普罗米修斯对众神之王宙斯的态度。普罗米修斯对火神大力神等众神的态度,人类对普罗米修斯的态度,并以此为路径,去阅读发现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决不动摇、决不妥协、决不改变”的态度的一致性,以及人们对为人类带来“火种”的英雄的敬佩之情和感激之恩的一致性。
二、教学目标
1.在体会人物心情和拓展阅读的同时,培养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在浏览、复读和绘声绘色的朗读中,记住普罗米修斯这个故事,构建“为人类造福,誓死不变”的英雄形象。
3.理解“气急败坏”、“饶恕”、“惩罚”、“驱寒取暖”等新词,积累“忍受、遭受、承受”、“决不会-更不会”、既不能——也不能“”尽管-就是“等词语和句式。
三、教学过程
1.大家自由的、放声的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读出一幅一幅的画面来。
2.读着这一个感人的故事,想象着这一幅一幅感人的画面,你的心有没有被打动。仔细读读课文6、7、8三个段落。翻来覆去读,翻来覆去想,直到能把这“最严厉的惩罚”一点一点地说清楚了,你就停下来。(提醒:把能够反映这是最“严厉的惩罚”的句子用浪线画下来。)
(1)谁用一句话谈谈你对“最严厉的惩罚”的感受?
(2)这些句子让你有了怎样的感受?
3.哪些词语让你对“最严厉的惩罚”的感受更加真切?
(有四个层次,特别要体会3、4两个层次。A“锁”;B“啄”;C“不是一次,而是天天啄”;D、“不是一年两年,而是许多年”。让学生加上自己的联想,具体说说这“最严厉的惩罚”。)
4.面对最严厉的惩罚,普罗米修斯是怎样的态度?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读读;理解“屈服”、“决不屈服”、“尽管――就是”,“如此”。
师生轮读“最严厉的惩罚”和“宙斯的态度”。
想象一下普罗米修斯的表现吗?面对普罗米修斯的态度,你有什么想法?
四、普罗米修斯决不屈服的态度,我们还可以从课文的其他地方感受到。
1.课文第5段
2.课文第一节“冒着生命危险————”。
五、互文阅读
1.(补充情节资料1)假如你是一位演员,你会如何朗读普罗米修斯的话?用“决不——”来说说他的态度。
2.(补充情节资料2)假如你是一位导演,你会要求演员如何来朗读普罗米修斯的话?用“决不——”来说说他的态度。
3.读课文最后一段。假如你是一位编剧,你会让普罗米修斯怎样对大力神说?
小结:(看板书)普罗米修斯为了给人类带来火种,在宙斯最严厉的惩罚面前,决不屈服,当火神劝他归还火种的时候,他表示决不——————,当他的好朋友河神要去向宙斯求情的时候,他还是——————,即是宙斯的心腹前来劝他的时候,他仍然是决不————。普罗米修斯就是这样一位真正的英雄,现在人们习惯叫他“取火英雄”。
六、在咱们中国的神话中,也有一位取火英雄,他的名字叫“燧人氏”。比较读读,这两个故事有哪些相同的东西在里面?
1.学生练习
2.交流:都是讲取火的事;都是讲取火艰难的事;都是讲人们怀念取火英雄的事。
3.为什么人们都如此怀念取火的英雄,而且5000多年来,一直传颂?(宜联系课文1、2段,理解火给人类带来了幸福和光明,火让人类远离了悲惨和黑暗)。
4.小结: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幸福,带来了希望和理想。现在,当我们读到普罗米修斯这个名字的时候,不仅仅觉得他是一位神,一位英雄,更觉得他是人类的理想和希望。当我们叫着普罗米修斯的名字的时候,我们就会想到人类充满了希望,充满了理想。
七、总结:
普罗米修斯是大家都应该记住的故事。当然,我们今天学习普罗米修斯也是为了打开一扇门,打开一扇通往古希腊神话世界的门,课文后面的资料袋给我们列举了几个故事,大家都去读一读。
31课《普罗米修斯》第二课时(共案)
李雪花
一、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要体现新课改精神,由课内到课外,开拓学生的语言思维,老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努力尊重学生的观点。必须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去出马语言文字,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才能收获对文本个性化的体验。
二、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火种、喷射、火焰、驱赶、领袖、惩罚、敬佩、造福、违抗、狠心、双膝、啄食、肝脏、驱寒取暖、气急败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精神,从有关语段描写中体会人物心情。
三、教学重难点:
1.体会感悟普罗米修斯精神。2.从有关与段中体会人物心情。
四、教学方法:
多种形式的读,通过创设情景、填空补白等方式体会普罗米秀体会普罗米修斯精神。
五、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大家知道,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行了举世注目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运动会举行之前有一项规模较大的活动——圣火传递,那么你知道圣火源自哪个国家吗?(学生若不知,由教师告知)对,是古希腊。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火是一位叫普罗米修斯的天神带给人间的,火是希望的象征,火是普罗米修斯精神的象征,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普罗米修斯(板书课题)意图:引领学生关注课题,2.熟悉课题。初读感知课前同学们已预习过课文,这是一篇怎样的课文(神话故事)你曾经读过那些神话故事?生自由谈,(大多谈中国神话)神话故事就像世界文学星空里一颗璀璨的明珠,相信大家都喜欢来欣赏它,下面请同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想一想课文讲了普罗米修斯的几件事?
3.读段落,检查生字词生说一说你在读课文的时候,那些字词读起来比较困难?(预设;赫拉克勒斯、普罗米修斯、、、、、、)生自由谈。外国人名较难读,出示幻灯片(普罗米修斯、赫拉克勒斯、宙斯、阿波罗)(男女生分别读)。读得不错,谁还能读好这些词呢?(惩罚、悲惨、喷射、驱赶、饶恕)把这些词的两个字分开,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字意思相近,发现了这点就能读好了)(分组读)另外,我找了两个四字词语:
驱寒取暖 气急败坏,能说说们的意思吗?
最后请同学读一读课文中的生字词(火种----------气急败坏)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考查:普罗米修斯做了一件什么事?(预设:拿取火种 为人类造福)然后呢?预设:宙斯惩罚普罗米修斯 最后呢?普罗米修斯被惩罚获得自由。我们把这些内容串连一下就是课文主要内容了。5.学习课文6-8自然段,体会普罗米修斯精神(1)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为人类拿取了一颗火种,遭受了宙斯最严厉的惩罚,请同学们默读课文6-8自然段,画出普罗米修斯遭受惩罚的句子,指3-4名同学谈,你为什么画这些句子?(预设,这些句子让你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了普罗米修斯的痛苦)(2)请看一眼现在的普罗米修斯
出示插图(录音旁白)一心为人类着想的普罗米修斯,此时,被锁在高高的悬崖上,脚下是万丈深渊,令人不寒而栗,再这极其恐怖的悬崖上,他将遭受怎样的痛苦和煎熬呢?
文字补白:炎炎夏日,山上五十度的高温他--------------寒冬腊月,北风刺骨,没有御寒的衣物,他——————
雷电轰鸣,暴雨抽打,他-----------------他遭受的苦难仅仅只有这些吗?不,他的苦难没有结束(3)师范读第七自然段
(4)比较句子a狠心的宙斯、、、、、、肝脏 b 宙斯、、、、、、、、、、肝脏 请两个学生分别读,你体会到什么?
(5)一年过去了,十几年过去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过去了,整整三万年普罗米修斯经历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你能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他的痛苦吗?预设:痛不欲生、痛苦万分、难以忍受、生不如死 是呀,在这可怕的悬崖上,普罗米修斯简直生不如死,整整三万年,他后悔了吗?动摇了吗?屈服了吗?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出示: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齐读)
(6)普罗米修斯是怎么想的?请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相信你从中会找到答案。幻灯片第5自然段: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归还火种。他是怎样想的?生自由谈,他的态度--------?(体会人物心情)普罗米修斯就是这样想的,(师生合作读第5自然段)引读:当火神悄悄让普罗米修斯向众神领袖宙斯承认错误时,生读第5段。师:听见了吧!这就是普罗米修斯坚定的声音作为人类,我们应该怎样称赞普罗米修斯呢?
(7)幻灯片:普罗米修斯,你为了人类身受酷刑却不害怕,你真-----------。
普罗米修斯,你对人类只有贡献却不图回报,你真-----------。普罗米修斯,你是甘愿触犯天条也要从天上拿去火种的-------。(8)是英雄,我们就要为他高歌:(板书英雄)
六、拓展阅读(诗人雪莱的英雄赞美诗)是谁?让漫漫黑夜跳跃希望的火苗? 是谁?让蛮荒时代沐浴文明的曙光? 是谁?甘愿触犯天条也要救人类于水火?
是谁?深受酷刑却无怨无悔?高山险峻,铁链加身。烈日如火,暴雨如注―― 但沉重的铁链只能锁住你的身躯,却怎能锁住那颗坦荡无私的心!难道仅仅是物质的火种吗? 不,你给予我们的 是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种!勇敢 坚强 博爱 无私 这就是你――普罗米修斯!
七、小结与板书设计
读到这里,相信你对这位英雄有了许多感受,勇敢、坚强、博爱、无私这正是英雄高尚品质的真实写照,板书勇敢、坚强、博爱、无私。除了这些,你或许对课文内容有一些疑问:比如宙斯为什么不给人类火种?宙斯为什么这样无怨无悔帮助人类?、、、、、、、那么就去阅读一本书《希腊神话》马克思说希腊神话是人类美丽童年的诗。希望你成为爱阅读的孩子。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推荐阅读:
诵读国学经典 争做美德少年10-21
《诵读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美德》主题队会09-15
有关品味书香,诵读经典的征文11-08
国旗下的演讲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文明10-03
经典诵读美文10-23
英文经典诵读10-17
热爱诵读经典08-02
经典诵读教学08-11
经典诵读活动09-27
诵读国学经典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