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品味书香,诵读经典的征文

2024-11-08

有关品味书香,诵读经典的征文(通用11篇)

有关品味书香,诵读经典的征文 篇1

“经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典诵读随处可见,“经典”听起来像一个年迈的老爷爷,但他会长生不老。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这些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会背一两句了,但一直不知道其中的含义。渐渐的我们上了小学,老师就开始把这些知识传授给我们,我也慢慢的懂了。

我渐渐被诗词所吸引,我喜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明洁。我敬佩“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悲壮。书香带我走进文学的殿堂,让我知道古人的事迹,明白人生的道理。

我们在星光灿烂下倾听时代的钟声,我们随着诗书的陪伴走向文学的殿堂,诗歌像朵花为我们展现人间美好的生活,诗歌的一半像海水,波澜壮阔诗歌的一半像火焰,明亮激昂。

其实现在人的生活离不开读书。衣着只能赋予你外在的美,而诗书能赋予你气质上的美,人不能靠直接经验来感知世界,而读书里的间接经验能使你大大加快走向世界的脚步。只有在书的世界里,我们才会走向另一个世界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经典的书读多了,自然书里的知识也就可以更好地掌握,就可以运用到我们的写作、谈话中去。

每当我的生活中遇到不愉快或压力时,除了我最喜欢的美术,就只剩书来陪伴我i,书就是我的挚友,他能让我的不愉快烟消云散。

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只有这样才能寻找梦的方向,让我们行动起来,让经典成就我们的梦想吧!

★ 诵读经典品味经典作文

★ 品味书香优秀作文300字

★ 关于品味书香的议论文作文

★ 畅游书海品味书香作文400字

★ 中心小学品味书香快乐成长活动方案

★ “经典诵读”优秀征文:氤氲书香醉我心

★ 品味《读者》,书香满径作文1600字左右高三

★ 品味暑假

★ 经典诵读读后感

★ 国学经典诵读

有关品味书香,诵读经典的征文 篇2

关键词:诵读,意义,方法

一.“万马齐喑究可哀”——诵读教学的现状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地位不容忽视, 但它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言, 课上少朗读、不朗读的现象不在少数。国家语委检查团曾经对部分省市师范大学二年级以上的学生进行普通话检查, 其中一项是朗读课文。结果, 理科生读得层次分明、表达清楚的为数不多;就抽查的中文系学生, 读得也不尽如人意。出现这种现象, 中小学的语文诵读教学难辞其咎。数量少, 此其一;其二, 即使有朗读, 教师也多让学生一读了之, 缺少方法指导, 朗读成了走过场, 长期停留在低水平上。

二.“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悠久的传统

其实, 我国的语文教学有着悠久的诵读传统, 诵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春秋时期的孔子教弟子就用诵读法, 《论语·子路》篇有“子曰:‘诵诗三百’”的记载。唐代的韩愈和白居易也非常重视诵读。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自己读书时“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白居易在他的《与元九书》中更提到他读书读到“口舌生疮”的地步。“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的古训更是妇孺皆知。

三.“四两拨千斤”———诵读的意义

关于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前人之述备焉。朱熹说:“古人云:‘读书千遍, 其义自见。’谓读得熟, 则不待解说, 自晓其义也。”叶圣陶先生也有类似的看法。他在《认真学习语文》一文中说:“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 光凭手写, 还要用嘴念。读人家的东西, 念出来, 比光看容易吸收。有感情的文章, 念几遍就更容易领会。”

四.“功夫在诗外”———诵读的方法

朗诵需要一定的技巧, 要在语势、重音、停延、节奏等方面下功夫, 这些被称为“外部技巧”。而外部技巧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作品的理解, 对生活的感受, 还有你的想象力, 这些也叫“内部技巧”。下面, 笔者将重点论述内部技巧的培养。

(一) 加深理解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 在说话读文章时, 假如对所说的话、所读的文章理解不深刻, 你会觉得自己不知所云。想“以己昏昏, 使人昭昭”是办不到的, 更别说吸引人、打动人了。

一段朗读材料拿到手后, 首先要反复研读。而在研读时, 抓住立意是至关重要的。杜牧认为, “凡文以意为主, 以气为辅, 以辞彩章句为兵卫。……苟意不先立, 止以文彩绕前捧后, 是言愈多而理愈乱, 如入阛阓 (街市) , 纷纷然莫知其谁, 暮散而已。”意思是说, 写文章如果不先立意, 只是堆砌辞藻, 写得越多越混乱。就像来到一个熙熙攘攘的街市, 谁也不认识, 傍晚一哄而散, 各自回家, 毫无收获。

读文章也是如此。

比如要朗读好杨朔的散文《荔枝蜜》, 就要先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即借赞美勤劳的小蜜蜂赞美辛勤的劳动者。假如只把它理解为一般的写景状物的文章, 朗读时就仿佛进入了一个语言的“闹市”:忽而荔枝, 忽而蜜蜂, 忽而农民, 忽而自己, 脑中乱作一团, 读完后不知道这篇文章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寄托什么感情。因此, 朗读前抓住立意是朗读的根本。

另外, 斟酌个别字句也是朗读中的重要一环。《荔枝蜜》最后一句话, “这天夜里, 我做了个奇怪的梦, 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在朗读时如果只是把它当作“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来理解, 就很可能用一种轻快的节奏来朗读。显然, 这样的处理太肤浅了。如果能理解这是作者由赞美蜜蜂转入赞美劳动人民, 再产生了向劳动人民学习的强烈愿望, 由物及人, 由彼及己, 你就会用沉稳的节奏来读, 这样就使朗读深刻了许多。

(二) 增强感受

朗读要以情动人, 朗读者要用心去真挚地感受作品中所蕴藏着的丰富情感。著名导演陈颙说过, “一个演员要想在舞台上创造出一个火热的艺术形象感染观众, 就必须首先是在生活中有火热般激情的人, 不是冷漠的人”。确实如此, 试想一个在生活中缺乏感情的人怎能演绎出作品中的情感?一个不爱祖国的人怎能读好《最后一课》?一个对父亲缺乏情感的人也很难把《背影》读好。

一篇优秀的作品, 无疑是作者智慧与情感的结晶。要读好它, 准确地表达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就应该用自己的心去体会作者的心, 去体会作者在创作时心灵所受到的一次次的震动。这样, 对作品的真挚感受就会油然而生, 就能进入作者创作时所具有的那种精神状态中去。诗人徐迟在谈到诗歌朗诵时说:“不通过诗人的人格, 不以诗人的代表自居来朗诵诗, 是无法正确表达这首诗的。”他的意思是说朗诵者要把自己定位为诗人的“代言人”, 所朗诵的作品仿佛是自己的作品, 是从自己内心深处发出来的。

我就有切身感受。两年前, 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朗诵比赛, 我朗诵的是现代诗人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 获得了第一名。初读此诗, 我没有太多的感觉, 甚至觉得前半部分太平淡。后来, 我读了诗人的传记和他的另外一些作品, 了解到他写作这首诗的处境———身陷牢狱, 想象着诗人所受到的种种酷刑, 感受到他对祖国无限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恨。渐渐地, 诗人的形象在我脑海里清晰起来, 那个饱经忧患、五内俱焚而又充满激情的诗人从我心中走了出来。我忍不住要倾吐:“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次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 要想读好一篇作品, 必须花大力气, 通过对作品的反复体会, 对诗人创作心境的反复揣摩, 以诗人的代表自居来朗诵, 才能获得成功。

(三) 丰富想象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用形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朗读者通过有声语言的描绘让听众感受到形象。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朗读者心里要有形象。用什么方法呢?运用想象。朗诵者要像作家创作时那样, 通过想象去获得一个个形象。

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 得塑造好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的形象。为了丰富这两个人在我们心中的形象, 除了反复朗读作品外, 还可以到生活中去观察、去摄取。生活中有如少年闰土般天真活泼、口齿伶俐、聪明能干的孩子, 有如中年闰土般忠厚木讷、自卑麻木的人, 也有如杨二嫂般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的小市民形象。朗诵时, 我们把自己的观察所得与作者的传神刻画结合起来, 就能在内心塑造出他们的形象, 就能清晰传神地把这些形象传达给听众。

有些作品所描绘的场景、所塑造的形象与我们的生活有较大的距离, 如神话科幻作品, 历史、战争题材的作品, 还有很多凭我们的直接经验无法体验到的东西。朗诵这些作品更要借助想象。

有经验的朗诵者在诵读前常常喜欢翻阅一些图片和连环画, 为的是能找到适合作品的材料, 以便在大脑中构建形象。这是非常好的做法。比如要朗诵苏轼的《题西林壁》, 这对于脑中没有庐山形象的人来说是件难事。但如果你去过庐山, 或认真看过庐山的图片资料就不一样了。诗中“各不同”三字也许不仅仅只是白纸黑字, 它仿佛化成了成千上万幅千姿百态的美丽图画了。那“远近高低”也不再是字面上的长度高度, 而是包含了色彩、氛围、形象、境界。想象展开了, 形象清晰了, 再朗诵就与先前大不相同了。

朗诵是对作品的再创造。如果教师本人喜爱朗诵, 且具备了较丰富的诵读知识、较深厚的朗诵功底, 在教学中, 重视朗诵实践, 加强朗诵指导;那么, 必能激发学生对作品、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教学也定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①《叶圣陶集》 (卷13) 江苏教育出版社

②杜牧《答庄允书》

诵读中华经典,品味书香人生 篇3

父母从小就要求我每天背诵一句论语,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思想也追随前辈的足迹,得到升华: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令我敬佩壮士们胸怀天下的壮志;读“朝闻道,夕可死”,让我感叹先知们为真理而生、为真理而死的强烈求知之心;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助我领悟学习的真谛,感受求知的快乐;谈“礼之用,和为贵”,启我体会圣人为人处世的奥妙,传播以仁对人,以礼待人的儒家思想;论“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教我学习君子的相处之道,做脚踏实地者……

《论语》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的思想,更深入到我的生活中。

四年级的时候,舅舅送了一辆自行车给我作为生日礼物,我迫不及待地跨上自行车,想在亲戚面前露两手,威风一下。殊不知,自行车却一点也不领情,还没等我找稳重心,就左摇右晃地向前直冲,我吓坏了,赶紧“弃车逃亡”。“啪”的一声巨响,自行车撞到了墙,我一时不知所措。看着我狼狈不堪的样子,一旁的弟弟妹妹偷笑起来。我顿时火冒三丈,吼道:“笑什么笑,谁的第一次不是这样,看着,我再试一次,哼!”我粗暴地把自行车扶正,信心满满地再一次踏上踏板,结果摔得比第一次更惨。自行车像一个顽皮的小男孩,到处横冲直撞,根本不听使唤,往左侧一翻,在强烈的冲击力下,我被甩出车外,双手和膝盖与地面来了一次亲密的接触,留下了一道道恐怖的伤痕。

我艰难地爬起来,朝自行车就是重重地踹了一脚,还觉不解恨,正当我想再补一拳时,妈妈大声喝住了我。她走过来把自行车扶好,然后对我说:“还记得孔圣人的那句话吗?子曰:‘我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句话就是想告诉人们,与其做一些无谓的事,乱发脾气,折磨自己,对事情毫无帮助,甚至适得其反,倒不如用那些时间来学习;与其胡思乱想,还不如来点实际的,勇敢地去克服困难。”随后,妈妈告诉我一些骑车技巧和注意事项,并骑上自行车演示了一遍。看到妈妈娴熟的车技,我又有征服自行车的信心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重新跨上自行车,有模有样地学起来。可是在妈妈手中的自行车温顺轻巧,怎么到了我手里就退化成野牛了呢!车头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我泄气了!妈妈见状,走过来安慰我:“孔子十分谦虚,曾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孔老先生曾反复强调过自己不是生来就知道所有知识的人,而是用心寻求知识的人。我经常阅读《论语》,又怎能忘记!”“那你明白了吗?”我一拍脑袋,恍然大悟。

我再次自信地骑上自行车,想想孔子为了实现理想,与有志之士周游列国,我这点小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一次不行,我就试了第二次、第三次……期间妈妈还不时提醒我:“欲速则不达哦!”一天下来,尽管练得精疲力竭,但有满满的收获,我的心情十分舒畅!训练结束后,妈妈还不忘教导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我拍拍胸口,自豪地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带给我的启发和改变远不止这些。爸爸妈妈常常建议我用孔圣人的话来约束自己:当我抱怨同学不理解我时,爸爸开解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我与好友“嚼舌头”时,妈妈善意地警告我:“道听途说,德之弃也”;当看到我有不文明行为时,父母总会异口同声提醒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虽是两千年前的作品,但其精髓依然对现代颇具启发性。参与编写《新论语》的钱宁老先生曾说过一番颇具意味的话:“今日中国的局势与当年孔子所处环境,有许多相似之处:都面临着社会和文化的巨大转变,以及价值观的重建。理解孔子,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时代;追寻传统,是为了探索未来之路。”的确,在这个变幻莫测,灯红酒绿的世界,我们更应该向圣人学习,踏着先辈的脚步,向更高的境界靠近;不受外界的干扰,坚守自己的信念,做个以仁为本的人,继续弘扬中华经典文化!

有关品味书香,诵读经典的征文 篇4

一、活动主题

心系中国梦与经典同行

二、活动时间

2013年6月中旬至9月上旬

三、参加对象

二——五年级学生(新三-六年级)

四、征文要求:

根据本次征文活动推荐的图书(见附件二),围绕“与经典同行”主题撰写读后感,题目自拟,文章字数要求控制在800字以内。

五、活动要求

1.请各班主任认真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征文活动。根据组委会推荐的40种图书(具体目录见附件1),组织学生阅读指定图书,形成阅读经典读物的良好习惯,陶冶情操、端正品行。

2.征文要求。参赛学生选择一本推荐图书围绕“与经典同行”主题撰写读后感,(超出推荐书目范围的征文不参加评比。)题目自拟,文章字数要求控制在800字以内。

3.围绕着“心系中国梦与经典同行”主题,积极开展暑期假日小队主题实践活动;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之后,各班召开“心系中国梦与经典同行”暑期读书实践活动汇报会,并上传校园网报道。

4.请各班班主任在9月10日前,将本班优秀读后感(每班推荐3篇)上传FTP/德育处/2014品味书香诵读经典相应文件夹。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按要求进行网上投稿。地址:xhsd87924800@163.com

5.征文上交要求:题目宋体三号,文章内容宋体小四,A4纸打印;电子稿的文档要以班级、作者姓名、题目命名。上传FTP/德育处/2014品味书香诵读经典相应文件夹。

6.学校将根据征文上交情况、校优秀征文获奖率以及开展实践活动、社会报道等方面情况进行优秀组织奖的评比奖励。(具体见附件一)

六、活动进程安排

1.6月10日下发“心系中国梦与经典同行”读书活动通知给每个学生。2、6月11日至25日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开展读书征文撰写指导。各年级上传活动通讯一篇。(二、三、四、五年级)

3.6月28日——8月25日 新三至六年级根据推荐书目,开展读书活动,撰写以“与经典同行”为主题的读后感。(题目自拟)

4.9月1日——9月9日将征文上交本班级的语文老师。由语文老师帮助指导、修改、评选。

5.9月10日,各班将3篇优秀征文上传FTP/德育处/2014品味书香诵读经典相应文件夹。

6.9月11日——2013年9月15日由德育处组织骨干教师对全校优秀征文进行评选。(选送20篇优秀征文由学校上交主办单位。其余文章鼓励学生自行投稿。

杭州市第十届中小学生“品味书香、诵读经典”读书征文活动推荐书目

品味书香诵读经典作文 篇5

书能通古今,纵横万里。书中所表达的万千气象,会使我们心驰神往,受益匪浅。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是何等的风流,何等的气魄!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又是何等的傲岸,何等的倔强!一本好书,能使我“乐而忘忧”,真能达到如痴如醉的地步。我越读越体会到古人谈到读书时,总是“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道理。

有的书,像甜甜的蜜桃,很好吃,咬一口,便品尝到它的甘美,有的书,却像那青春的橄榄,最初,并不爽口,甚至还有些苦涩,但细细咀嚼起来,便会感到一股清香,阵阵回味;有的书像风尘仆仆的流浪汉,又像走南闯北的旅行家,肚子里装满了稀奇古怪的风土人情和天涯海角诱人的风光。它磁铁般吸引着我,在我眼前展示了姿态万千的大千世界,使我认识了亚细亚、欧罗巴……认识了犹太人、吉普赛人……认识了自由女神和埃菲尔铁塔……认识了我们的地球和天空。

我爱曹子建《洛神赋》的“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赞同贾宝玉的“纵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推崇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感慨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爱读诗、散文和短篇小说,翻来覆去看同一篇品味、咀嚼,仿佛要从薄薄的书页里挤出人生厚度的醇酒来。作品背后的是作家,泰戈尔化平淡的生活枯荣为神秘的永恒;陶渊明把激烈坎坷的人生洗涤为最平和的诗句;鲁迅是中国人的镜子,更是他自己的镜子;席慕蓉则摆脱了甜腻,营造了一种清朗隽永的空间……于是,我几乎醉倒在其中,然后吸收,吸收,物我两忘。

“书是生命的源泉”,对我来说,真是说到心坎里去了。一本好书在手,我就不管不顾了。当我在图书馆里一排排落上些灰的书架间徜徉,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童话里的女孩,怀着激动不安的心情开启了闪闪发光的仙宫大门。有时,我并不着急翻检借阅,只在书垛给我留出的窄窄小径上慢慢地走来走去,以目光抚爱着每册图书。来到书店,面对着多得令人眼花缭乱的书籍,光那五颜六色的封面就足以叫人心醉神迷,一头扎进书堆中,一本本地寻找自己的意物,那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书让我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每当迷惑、彷徨时,书犹如一支明亮的火炬,指引我前进的方向,为我排忧解难,增加我的勇气和信心。当我悲伤痛苦时,它告诉我,悲伤是短暂的,它并不代表整个人生,只要勇于开拓便会发现乐趣不少呢!当我被人误解时,书会告诉我,勇敢地走你的路,他们会看到真实的你!

品味书香征文活动 篇6

《爱的教育》是一本感人肺腑的书。里面讲述了一件件充满爱的事情,从中得到了充满爱的教育。

这本书记录了恩里科一个在学期中身边的点点滴滴。他遇到了许多充满爱心的人,这些人教育了他,让他知道了蕴含在教育里的爱,用爱去感化别人。

记得作者在写一篇日记时,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一群调皮的孩子在打雪仗。突然一声惨叫划过每个人的耳畔。一位老爷爷捂着眼睛呻吟着,打雪仗的孩子们四处逃穿。一群大人们吼道:“是谁干的?赶快站出来!”加罗菲哆哆嗦嗦地站在一旁,脸色煞白,像死人一样。恩里科听见加罗内对加罗菲说:“赶紧去承认吧。”人们一见到加罗菲便愤怒地挥起了拳头,硬要加罗菲磕头认错。校长来了,对着人群说:“请不要这样,他既有勇气承认,就不应该羞辱他。”所有的人都不做声了。校长又对加罗菲说:“快去请求老人原谅。”最终老人原谅了加罗菲。

我从中感受到,犯了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担责任。我听说过一个故事,说华盛顿一失手,砍断了一棵樱桃树,他很害怕,但他承认了这件事,他的父亲并没有责怪他,反而表扬了他。做人要做一个勇敢的,说话算数的人,保证敢于承担错误。我觉得加罗内是一个正气,有责任感的男孩,坚持一是一,二是二。主动劝说加罗菲去承认错误,他的品质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还有校长校长为了维护加罗菲的尊严,出面劝说愤怒的人们,让人们放过加罗菲,体现出了校长风采。这个事例说明了宽容也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

科雷蒂是一位成绩优异,家中贫困的孩子。记得有一次,恩里科去科雷蒂家做客,他的母亲应病躺在床上。他帮着一边母亲卖柴火,一边背诵自己的作业。学习十分用功,十分刻苦。

科雷蒂学习用功,一丝不苟,没有半点马虎,有时间空下来,就读书写字。科雷蒂不仅学习有上进心,而且很孝敬母亲。帮助母亲做家务,给母亲煮药,让母亲在生病期间过的舒适。

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有关品味书香,诵读经典的征文 篇7

各有关单位:

又逢一年一度的深圳读书月,为促进全民阅读,推广阅读文化,营造书香横岗,横岗街道党工委宣传部以及横岗读书协会、文学创作协会拟于近期举办“品味书香 共享幸福”读书征文比赛,主要事项如下:

一、征稿内容:

1.围绕“品味书香 共享幸福”主题,结合作者自身的读书生活,讲述读书对自己成长产生的影响,好书对人生的启迪,描述读书的心路历程、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抒发对阅读的热爱之情;也可以对一本书、一篇文章撰写读书感受和读书心得。

2.文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字数在800-2000字之间。

二、征稿范围及要求:

1.分成年组和学生组。街道各机关事业单位、各社区、各企业人员和学校师生均可参加,请各单位积极组织人员参赛。

2.从即日起接受投稿,截稿日期:2012年11月15日,投稿地址:横岗街道办办公大楼414室宣传部,联系人:虞宵、明锐,电话:28698033,传真:28699684,邮箱:1106180631@QQ.com。

3.纸质来稿请注明“读书征文比赛”字样,并标明作者姓名、单位、电话和通讯地址,来稿文责自负。

4.凡投稿作品,主办单位将有权无偿拥有编辑修改、结集出版等用途的权利。

三、评选方法和奖项设置

1.邀请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颁发奖金和证书。

2.优秀作品将在街道机关大楼一楼大厅予以展示。

3.优秀作品将集结成册,并发放给干部职工阅读,同时上传“横岗文明网”供读者浏览。

附:推荐参考书目名单

横岗街道党工委宣传部

横岗街道读书协会

横岗街道文学创作协会

2012年10月22日

注:街道宣传部将为大家推荐一批阅读书目,有需要的朋友请到街道宣传部416阅览室办理借阅。

推荐参考书目

1《新论语》

2《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

3《深圳十大观念》邓小平南方谈话真情实录/记录人的记述》

5《红高粱家族》

6《生死疲劳》

7《蛙》

8《论中国》

9《为中国辩护》

10《旧制度与大革命》

11《大师眼中的大师》

12《宝贝,你们好吗?——梁启超给孩子们的400余封家书》 13《正能量》

14《发现之旅:历史上最伟大的十次自然探险》

15《重说中国近代史》

16《悦读经典》

17《青春读书课》

18《读书的“风景”》

19《帝国大涅槃——两晋南北朝真史》

20《大国策》

21《深圳当代短小说8大家丛书》

22(小屁孩日记)

23《远远的村庄》

24《皮皮鲁送你100条命》

25《种子,如此酣睡》

26《百年孤独》

27《生如夏花:泰戈尔经典诗选》

28《失恋33天》

29《革命逸史》

30《牛鬼蛇神》

31《相关何处》

32《春尽江南》

33《辛亥残梦》

34《强人治国:普京传》

35《知青》

36《品尝时光的味道》

37《于丹:重温最美的古诗词》

38《谣言粉碎机》

39《很老很老的小偏方,小病一扫光》

40《史蒂夫.乔布斯传》

41《大国航母》

42《杜拉拉大结局》

43《培养孩子好性格的80个经典维尼故事》 44《自由在高处》

45《席慕容经典作品》

46《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47《南音》

48《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49《金陵十三钗》

50《长歌行》

51《林书豪:梦想的力量》

52《雷锋箴言》

开展“经典诵读”,推行书香教育 篇8

大连市金州区红旗小学

金州区红旗小学建校于1948年,至今已有65年的历史。岁月的滋养也丰厚了这所学校的文化底蕴。学校以“用明天的眼光办今天的教育”的办学理念,追求“为每一位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基”的办学宗旨,遵循“文化引领发展,品牌带动提升”的发展思路。2004年确定将“经典诵读”作为学校的特色教育项目,以独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教师、家长、学生享受文化熏陶,获得生命的认识,提升人文素养。并逐渐形成了“文化熏陶、课程支撑、活动推进、知行结合”的特色教育模式。

依托“经典诵读”让校园弥漫书香,涵养师生品格。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环境熏陶,整体规划

为彰显环境育人的功能,学校努力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打造墙壁文化和读书走廊。学校一至四楼开辟八个读书区域。将原有56250册藏书,精挑细选分放在读书区,方便学生阅读。2011年至今学校先后花费近三十六万元购置图书26729册。新书源在学校图书室登记后上架,保证学生的图书借阅,平均每周借书数量达400余册。

自2004年始,学校将经典诵读确立为特色教育项目。制定了《红旗小学特色建设规划》《红旗小学课外阅读计划》及学期《语文教研计划》,将各学期的诵读阅读内容进行分解,保证各年段学生循序渐进的诵读积累。

学校实行“每日三读”。(即晨、午、晚三读)致力于学生诵读阅读常态化,帮助学生挤出读书时间,逐渐把阅读诵读变成生活里不可缺的一部分。此外,每个周五的中午是“校园之声”节目特播时段。也是全校学生最喜爱的时刻。无论是学生朗诵原创的作品,还是全校在广播的带动下一起诵读一首诗文,音乐悠悠,书声朗朗,都成了校园里最美的书韵。

二、课程支撑,小步经营

实施经典诵读特色教育的重要支撑和主渠道是学校的经典诵读课程。

1.设置了稳定的经典诵读课程,并采取小步经营策略,保证诵读效果。学校固定为间周二的第五节和第六节是学校的经典诵读和阅读课,并结合学科达到常态化诵读,既开展课前五分钟积累。每节语文课的开课前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诵读热身。为了保障诵读的循序渐进,学校按照年级将诵读阅读的内容进行分解,通过《红旗小学课外阅读诵读计划》下发给各年级,学期中通过活动进行评价激励,例如我们每个学期开展的经典诵读拉链赛已经作为常态的评价机制,保障了经典诵读的有效运营。

2.积极开发校本国学诵读教材。为了让国学经典在师生的精神世界中生根,学校对经典诵读的教材做了三个阶段的修改编制。最初是以《弟子规》《必背古诗文》为校本教材的蓝本。2013年我们编辑完成了第三代校本教材,选编了《弟子规》、《论语》《孟子》、《老子》《名贤集》《古今名家优秀诗文》等为主要内容,编辑成十二册校本国学教材,循序渐进指导学生涉猎优秀的中华文化精髓,在积累中积淀,熏陶养成。

3.对国学课程实施管理与评价。学校定期检查教师的国学教材的备课与上课,并每学期开展学生诵读评价。

三、活动推进,知行养成开展特色活动,知行结合是特色教育的助推器,是特色教育的生长点。几年来,学校坚持以“经典诵读”的知行活动为载体,以知养行,以行孕知,知行结合,积极培育新一代有根的中国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聚焦经典,多彩诵读。学校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展现学生多彩的童年。学校设有国学节、读书月、书香社团。设立“达人秀”、“我的讲坛我做主”、“书香伴成长读书会”。每学期开展“经典诵读班班拉练赛”、“我诵古诗MV”、《弟子规》吟唱、“古诗古韵吟诵”“创童谣、诵童谣”等,这些活动推动了学生对经典文化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卓越成长。

2.广辟渠道,共读共赢。为使“经典诵读”特色项目教育活动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学校在努力为学生搭建活动平台的同时,携手家长,将活动引入到家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用阅读引领家长与孩子的共同的成长。特别是寒暑假,学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书目,开展“小手拉大手,同读一本书”、亲子创编图书、亲子读书摘记、读后感评比、“我家的读书故事”等等活动,通过评选“优秀亲子读书家庭”和“阅读之星”,激发读书热情,打造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家园。在亲近书籍的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之间有了更多共同语言,为孩子的精神成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家长在“亲子读书星级评价表上”这样感慨:“关上电视,让读书成为习惯;亲子阅读,让幸福留在身边;开动脑筋让探索点亮明天”;3.5班的家长在亲子读书评价表中这样感慨:“谢谢学校开展这样的活动,孩子现在能自觉看书了,会看书了,爱看书了,相信长此下去,孩子从书中获得的知识会更多„„”)迄今为止,先后开展了五届“书香家庭”评选,124个家庭被评为优秀亲子读书家庭。

四、成效与展望

在经典诵读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有效提升。近四年中,学生征文、读后感类比赛先后有17人获得省级一、三等奖,有43位同学在大连市获奖多位学生的文章作品在报刊中发表。2011年“七色童年”全国小学生征文中全校有261名学生获奖。2012年有495名学生在“七色童年征文活动中获奖。2012年的全国“育灵童杯国学风采”展示活动中,20人获奖。2013年第三届辽宁省“华育杯”网络作文竞赛中,6名学生获奖。2012年11月在金州区副校长课题论坛中,我校的经典诵读经验在现场作交流,得到与会专家领导的认可。

底蕴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这是我们不变的信条;诵读文化经典,成就多彩人生也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有关品味书香,诵读经典的征文 篇9

徐家福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国学教育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有很大益处,孩子们在读写经典篇章的过程中会领悟到语言美和意境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加深文化熏陶,使其明理、睿智,懂得更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开展经典诵读的背景与意义

2013年秋,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师生文明素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彰显办学特色。我校确立了“立德树人,以安全为第一,以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经典诵读为特色,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线”的办学理念。但是在学校实施经典诵读,对于教师、学生、家长来说,还需要一个认识、了解和接受的过程。为此,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以领导班子、各班班主任、语文教师为成员的工作小组。校长负责经典诵读活动的全面工作,其他成员负责组织本年级、本班学生的经典诵读活动。做到分工明确、相互配合,责任到人,层层落实,保证了经典诵读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013年11月26日,总书记视察曲阜孔子研究院,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信息。总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意味深长,充分肯定孔子及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

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三、提高认识,教师先行

为了把经典诵读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师应认识它的重要性。为此,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习总书记弘扬传统文化讲话精神及教育部下发的弘扬传统文化指导纲要,开展教师读书沙龙,开展教师经典诵读比赛、征文比赛、书法比赛,开展师生同诵经典比赛,使教师认识到传承中华经典,弘扬中华经典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我们还组织优秀教师先后到郑州孔子学院、南阳伯元小学、油田五小、方城三小等考察学习这些学校开展经典诵读的成功经验。

学校成立了“国学大讲堂”,长期聘任社会上热爱传统文化的知名学者、教授、作家、国学大师为我校客座教授,为师生及家长宣讲国学。2014年暑期校本培训,我们特别邀请了教育部中小学教育培训项目专家、河南省教育学院任民教授,国学经典进课堂丛书主编刘国建,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十佳创新校长、郑州市二七区幸福路小学校长胡建玲,南阳师院国学教授、著名学者聂振弢先生,中华儿慈会“春雨行动”发起人李晴女士等国学教育专家,为我校教师进行国学培训,提升了教师的国学素养,使教师对经典诵读内容的文化意义和诵读的方法技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开展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开发校本教材,诵读走进课堂。

学校投入20万元购置、编写了经典诵读教材,将《经典诵读》、《国学经典》列为我校校本教材,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相应的诵读内容,如一年级《三字经》、《声律启蒙》,二年级《弟子规》、《千字文》,诵读方法推广应用。如:表演背诵法、熟读成诵法、吟唱结合法等等。

此外,为使学生有机会体会阅读成果的喜悦,学校积极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手抄报上的经典诗词和名言佳句体现了学生的阅读范围之广;“诵读卡”展现了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热爱和读书的感悟;《中国梦》读书活动演讲比赛则展现了学生读书的才华;各班以读书笔记为载体,让学生有了抒发读书心得的舞台;学校创设的“红领巾”广播站上有学生读书后的心声,班级文化墙上有学生读书活动的结晶;经典诵读比赛精彩纷呈;“阅读之星”、“书香家庭”、“书香班级”的评选,让学生获得了更多享受成功的机会。

为了培养学生诵读经典的持久兴趣,确保经典诵读活动取得实效。学校不定期对各班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对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成效显著的同学进行表彰,每背会20首(古诗词、篇或段),即可获得一颗星,学校授予“经典诵读之星”荣誉称号。为激励学生长期诵读,获得5颗星,累计背诵100首古诗词、篇或段的,学校将颁发“经典少年”荣誉证书。

2.利用传统节日,搭建诵读载体。

为激发孩子诵读经典的兴趣,让经典诵读开展得形式多样、有声有色,我校深入挖掘“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举行了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如:办节日手抄报、课间唱经典、师生同诵经典比赛、经典诵读书画展、节日作文竞赛等活动,师生们不仅读经典,写经典,还讲经典、唱经典、演经典。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推动诵读活动向纵深

年级50分,3-6年级100分,以填空、连线、选择、判断、拓展应用等题型为主要考查方式,提前组织考试时间,评定试卷成绩。学校专门设立了教师单科经典诵读成绩奖和学生奖。每期的经典诵读考试都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深受师生、家长的好评。

六、经典诵读的效果及影响

我校自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始终坚持: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诵读与践行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四千多学生发生着悄然的变化: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油然而生;圣人圣贤的智慧和思想在孩子们的心中潜移默化;爱国、团结、互助、诚信、友善、明理已成为校园的主流,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已根植于幼小的心灵中,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懂得了该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校园里更加干净整洁,行为习惯明显好转,学生见了老师主动鞠躬问好,主动帮助父母、帮助他人的同学越来越多。

经典诵读活动,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开创了多姿多彩的诵读天地。孩子们走进了古典文学,走进了与语文教材相关的课外读物。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的阅读和理解水平不断提高,校园里经典诵读的氛围越来越浓,不少学生能熟练背诵上百首诗词,对经典篇目的感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清晰,滋润了学生的心田。

有关品味书香,诵读经典的征文 篇10

中心小学是一所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农村小学,学校有14个教学班,442名学生,40名教职工。我校坚持以‚培养良好习惯,塑造高尚人格‛为办学理念,把‚让读书成为习惯‛作为我校的校风,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我校的校训,把‚营造书香校园、建设精神家园‛作为我校长期的办学目标。

我校自2007年组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工程‛,让孩子们从小读经典,学国学,注重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三年来,我们以中华经典诵读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特色化办学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走内涵发展之路,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人文基础。现将我们的做法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健全诵读组织。

小学阶段既是学生良好习惯得以培养的关键期,又是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启蒙阶段。读名著背经典,与大师对话,与名著中的主人公交流,不仅能使学生学到文化知识,还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一般来讲,一种好习惯,在13岁以前很容易养成,一旦过了这个年龄,就很难再培养了。为开展好此项工作,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班语文教师为成员的‚中华经典诵读领导小组‛,确保‚诵读工程‛落到实处。

二、多种举措,传承中华经典。第一、浓化经典诵读的氛围。

为配合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我们把校园文化建设定位为‚科学与人文并重,经典与时尚同行‛。在营造人文校园方面,字文》、五年级开设《论语》、六年级开设《孟子》。学校还以敬重儿童的乐趣和意愿为原则,为一至六年级学生推荐读书篇目。

一、二年级以短小、易懂的小诗、童话为主,三、四年级开始以中短篇小说、散文为主,五、六年级则以长篇小说、散文为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让经典诵读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既遵循了学生的发展规律,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又使得学生在自己诵读和老师帮助下逐步养成积极的审美情趣、丰富的想象力和较高的欣赏能力。

我们将经典诵读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安排有课时,有检查。同时开展晨诵、午读、课前诵读活动,用经典点亮心灯,用经典照亮人生,使学生在朗朗的经典诵读中健康成长。

第三、开展多种活动,促进读书习惯的养成 1.课前诵读美文。

要求各个班级根据实际,在教室黑板一侧设立‚美文欣赏‛‚唐诗诵读‛等专栏,诵读内容安排专门学生负责定期更换,诵读形式灵活多样。教师做到有计划,每周一、三更换诵读内容。诵读贵在坚持,一次诵读一遍一首古诗,这样不会因诵读内容多而影响上课。

为加强记忆,对学过的古诗采用同桌互背、小组抽背、班上表演、配乐背诵等方式及时复习,并加强反馈。鼓励学生提前预习、提前诵读,并及时反馈情况。教师给学生提供展示背诵的舞台,在班上勇敢地站在讲台上背,学校举行活动积极踊跃参加,过年过节在亲朋好友面前背诵等,锻炼学生的胆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放学路队诵读。

每天上午、下午放学站路队时,由各班送路队的教师统一组织,以班为单位诵读所学内容,学生边诵读边排队离校,学

写、续写、缩写、改写等,既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提高习作水平。

6.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经典诵读。

语文、地方课程、品德社会等学科的老师积极发掘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经典故事,将诵读与故事相结合,丰富了教学内容,增进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哲理性;经典诵读与作文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将诵经的感受、体会和变化写出来,丰富了作文内容。

第四:充实图书为经典诵读提供有力保障。

学校图书室新购图书3000多册,由责任心强的图书管理员负责,学生可凭学生证借阅,也可带回家阅读,能够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读书要求。学校阅览室宽敞明亮,桌凳整洁齐全,大课间学生们自由诵读绘本类、科普类、中外名著等书籍。课间去阅览室读书逐渐成为一些学生的习惯。

各班开展‚献五本,看百本‛师生共建图书角活动,及时充实更新班级图书。学生与学生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举行‚好书换着看‛等图书漂流活动,实现好书共享。教师通过‚图书导读‛向学生推荐必读和选读书目,组织借阅和管理。

三、经典诵读 初见成效。

开展‚经典诵读 营造书香校园‛活动,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点滴成绩,现在许多老师和同学都主动到校长室,图书室,阅览室借书,养成了藏书、读书、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通过开展此项活动,老师和同学们的精神状态明显改善,文明素养显著提高。

1.诵经典塑品格。

诵读活动开展以来,低、中、高年级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学习领会道德经典的深刻内涵,达到了行为上的自我规范、自我反省,懂得了兄友弟恭,体谅别人,孝顺父母,长幼有序。这些经典通过口诵、脑记、心悟,真正做到了入耳入心,时刻指导、警醒着学生,让他们在熏陶和影响中塑造心灵,形成品格。

2.诵经典提素养。

‚我读书,我快乐。通过读书,老师积累了很多教科书上没有的知识。‛学生们发自内心地赞赏。

诵读的益处还表现在孩子识字量增加得快,诵读中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中自动识字,随着诵读活动开展,识字量显著增加。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诵读对提高学生记忆力,专注力都有一定效果。诵读培养了学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现在平均每生每学年能背30多首诗,多的达100多首。学生作文的‚画龙点睛‛之笔,恰如其分的使用学过的经典名句,使一篇篇佳作栩栩生辉。比如,颜童同学在《春天来了》习作训练中写道:‚我来到小河边,看到河里的冰融化了,一群鸭子在河里游来游去。看到这情景,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这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呀!‛原来很多学生不愿意写作文,通过经典诵读活动,学生的写作思路更加开阔,想像力进一步增强。

3、诵经典促校风。

阅读经典品味人生征文 篇11

读书就要读经典。经典就是被世人公认的经过历史检验的最为优秀的、最有价值的著作。孔子、孟子、庄子、老子这些经典作家,每一部作品都是一座思想宝库,像太阳的光辉一样,几千年几万年都永远燃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经典的文学作品如 《红楼梦》《战争与和平》《约翰·克里斯多夫》《斯巴达克斯》……每一部名著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部书就是一个大千世界,既有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也有小桥流水的诗情画意。就是一首唐诗,一幅宋画,一帧碑帖,也可以让你读之十遍百遍,一寸一寸、一笔一画地细细欣赏,乐而忘饥。我文化修养不深,国学哲学的书读得不多,但文学名著一纵一横却读得不少。所谓纵的,就是中国文学的长河,从诗经、楚辞、乐府、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代杂剧、清代小说和楹联直到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经典作品。所谓横的,就是指世界文学。 经典好书如同深交挚友,让人受益匪浅。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常常沉醉在文人墨客的佳作中,仿佛和一群高尚的人促膝交谈,感动于他们为人处世时的洒脱。逆境时,催我奋进;烦恼时,教我淡然;顺境时,提醒我谦虚谨慎。

品读经典,增加了我的知识,让我懂得了许多人生哲理,让我知道了比海洋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品读经典,让我领略着人世间的奇峰异景,让我的思绪驰骋在广阔的宇宙空间;品读经典,有时轻松愉快、有时心重如磐。为作者的精彩描述而兴奋,为各种各样的故事而沉思默想,被字里行间的`真知灼见所启迪。读好书,让我朝着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处事断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的人生境界努力。好书,能跨越时空,引导我们走向新的辉煌。

上一篇:小学语文《咏柳》教学设计下一篇:第五节磁生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