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品味书香。诵读经典

2024-09-12

婷婷品味书香。诵读经典(通用10篇)

婷婷品味书香。诵读经典 篇1

关键词:诵读,意义,方法

一.“万马齐喑究可哀”——诵读教学的现状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地位不容忽视, 但它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言, 课上少朗读、不朗读的现象不在少数。国家语委检查团曾经对部分省市师范大学二年级以上的学生进行普通话检查, 其中一项是朗读课文。结果, 理科生读得层次分明、表达清楚的为数不多;就抽查的中文系学生, 读得也不尽如人意。出现这种现象, 中小学的语文诵读教学难辞其咎。数量少, 此其一;其二, 即使有朗读, 教师也多让学生一读了之, 缺少方法指导, 朗读成了走过场, 长期停留在低水平上。

二.“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悠久的传统

其实, 我国的语文教学有着悠久的诵读传统, 诵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春秋时期的孔子教弟子就用诵读法, 《论语·子路》篇有“子曰:‘诵诗三百’”的记载。唐代的韩愈和白居易也非常重视诵读。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自己读书时“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白居易在他的《与元九书》中更提到他读书读到“口舌生疮”的地步。“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的古训更是妇孺皆知。

三.“四两拨千斤”———诵读的意义

关于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前人之述备焉。朱熹说:“古人云:‘读书千遍, 其义自见。’谓读得熟, 则不待解说, 自晓其义也。”叶圣陶先生也有类似的看法。他在《认真学习语文》一文中说:“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 光凭手写, 还要用嘴念。读人家的东西, 念出来, 比光看容易吸收。有感情的文章, 念几遍就更容易领会。”

四.“功夫在诗外”———诵读的方法

朗诵需要一定的技巧, 要在语势、重音、停延、节奏等方面下功夫, 这些被称为“外部技巧”。而外部技巧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作品的理解, 对生活的感受, 还有你的想象力, 这些也叫“内部技巧”。下面, 笔者将重点论述内部技巧的培养。

(一) 加深理解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 在说话读文章时, 假如对所说的话、所读的文章理解不深刻, 你会觉得自己不知所云。想“以己昏昏, 使人昭昭”是办不到的, 更别说吸引人、打动人了。

一段朗读材料拿到手后, 首先要反复研读。而在研读时, 抓住立意是至关重要的。杜牧认为, “凡文以意为主, 以气为辅, 以辞彩章句为兵卫。……苟意不先立, 止以文彩绕前捧后, 是言愈多而理愈乱, 如入阛阓 (街市) , 纷纷然莫知其谁, 暮散而已。”意思是说, 写文章如果不先立意, 只是堆砌辞藻, 写得越多越混乱。就像来到一个熙熙攘攘的街市, 谁也不认识, 傍晚一哄而散, 各自回家, 毫无收获。

读文章也是如此。

比如要朗读好杨朔的散文《荔枝蜜》, 就要先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即借赞美勤劳的小蜜蜂赞美辛勤的劳动者。假如只把它理解为一般的写景状物的文章, 朗读时就仿佛进入了一个语言的“闹市”:忽而荔枝, 忽而蜜蜂, 忽而农民, 忽而自己, 脑中乱作一团, 读完后不知道这篇文章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寄托什么感情。因此, 朗读前抓住立意是朗读的根本。

另外, 斟酌个别字句也是朗读中的重要一环。《荔枝蜜》最后一句话, “这天夜里, 我做了个奇怪的梦, 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在朗读时如果只是把它当作“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来理解, 就很可能用一种轻快的节奏来朗读。显然, 这样的处理太肤浅了。如果能理解这是作者由赞美蜜蜂转入赞美劳动人民, 再产生了向劳动人民学习的强烈愿望, 由物及人, 由彼及己, 你就会用沉稳的节奏来读, 这样就使朗读深刻了许多。

(二) 增强感受

朗读要以情动人, 朗读者要用心去真挚地感受作品中所蕴藏着的丰富情感。著名导演陈颙说过, “一个演员要想在舞台上创造出一个火热的艺术形象感染观众, 就必须首先是在生活中有火热般激情的人, 不是冷漠的人”。确实如此, 试想一个在生活中缺乏感情的人怎能演绎出作品中的情感?一个不爱祖国的人怎能读好《最后一课》?一个对父亲缺乏情感的人也很难把《背影》读好。

一篇优秀的作品, 无疑是作者智慧与情感的结晶。要读好它, 准确地表达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就应该用自己的心去体会作者的心, 去体会作者在创作时心灵所受到的一次次的震动。这样, 对作品的真挚感受就会油然而生, 就能进入作者创作时所具有的那种精神状态中去。诗人徐迟在谈到诗歌朗诵时说:“不通过诗人的人格, 不以诗人的代表自居来朗诵诗, 是无法正确表达这首诗的。”他的意思是说朗诵者要把自己定位为诗人的“代言人”, 所朗诵的作品仿佛是自己的作品, 是从自己内心深处发出来的。

我就有切身感受。两年前, 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朗诵比赛, 我朗诵的是现代诗人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 获得了第一名。初读此诗, 我没有太多的感觉, 甚至觉得前半部分太平淡。后来, 我读了诗人的传记和他的另外一些作品, 了解到他写作这首诗的处境———身陷牢狱, 想象着诗人所受到的种种酷刑, 感受到他对祖国无限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恨。渐渐地, 诗人的形象在我脑海里清晰起来, 那个饱经忧患、五内俱焚而又充满激情的诗人从我心中走了出来。我忍不住要倾吐:“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次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 要想读好一篇作品, 必须花大力气, 通过对作品的反复体会, 对诗人创作心境的反复揣摩, 以诗人的代表自居来朗诵, 才能获得成功。

(三) 丰富想象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用形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朗读者通过有声语言的描绘让听众感受到形象。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朗读者心里要有形象。用什么方法呢?运用想象。朗诵者要像作家创作时那样, 通过想象去获得一个个形象。

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 得塑造好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的形象。为了丰富这两个人在我们心中的形象, 除了反复朗读作品外, 还可以到生活中去观察、去摄取。生活中有如少年闰土般天真活泼、口齿伶俐、聪明能干的孩子, 有如中年闰土般忠厚木讷、自卑麻木的人, 也有如杨二嫂般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的小市民形象。朗诵时, 我们把自己的观察所得与作者的传神刻画结合起来, 就能在内心塑造出他们的形象, 就能清晰传神地把这些形象传达给听众。

有些作品所描绘的场景、所塑造的形象与我们的生活有较大的距离, 如神话科幻作品, 历史、战争题材的作品, 还有很多凭我们的直接经验无法体验到的东西。朗诵这些作品更要借助想象。

有经验的朗诵者在诵读前常常喜欢翻阅一些图片和连环画, 为的是能找到适合作品的材料, 以便在大脑中构建形象。这是非常好的做法。比如要朗诵苏轼的《题西林壁》, 这对于脑中没有庐山形象的人来说是件难事。但如果你去过庐山, 或认真看过庐山的图片资料就不一样了。诗中“各不同”三字也许不仅仅只是白纸黑字, 它仿佛化成了成千上万幅千姿百态的美丽图画了。那“远近高低”也不再是字面上的长度高度, 而是包含了色彩、氛围、形象、境界。想象展开了, 形象清晰了, 再朗诵就与先前大不相同了。

朗诵是对作品的再创造。如果教师本人喜爱朗诵, 且具备了较丰富的诵读知识、较深厚的朗诵功底, 在教学中, 重视朗诵实践, 加强朗诵指导;那么, 必能激发学生对作品、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教学也定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①《叶圣陶集》 (卷13) 江苏教育出版社

②杜牧《答庄允书》

诵读中华经典,品味书香人生 篇2

父母从小就要求我每天背诵一句论语,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思想也追随前辈的足迹,得到升华: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令我敬佩壮士们胸怀天下的壮志;读“朝闻道,夕可死”,让我感叹先知们为真理而生、为真理而死的强烈求知之心;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助我领悟学习的真谛,感受求知的快乐;谈“礼之用,和为贵”,启我体会圣人为人处世的奥妙,传播以仁对人,以礼待人的儒家思想;论“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教我学习君子的相处之道,做脚踏实地者……

《论语》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的思想,更深入到我的生活中。

四年级的时候,舅舅送了一辆自行车给我作为生日礼物,我迫不及待地跨上自行车,想在亲戚面前露两手,威风一下。殊不知,自行车却一点也不领情,还没等我找稳重心,就左摇右晃地向前直冲,我吓坏了,赶紧“弃车逃亡”。“啪”的一声巨响,自行车撞到了墙,我一时不知所措。看着我狼狈不堪的样子,一旁的弟弟妹妹偷笑起来。我顿时火冒三丈,吼道:“笑什么笑,谁的第一次不是这样,看着,我再试一次,哼!”我粗暴地把自行车扶正,信心满满地再一次踏上踏板,结果摔得比第一次更惨。自行车像一个顽皮的小男孩,到处横冲直撞,根本不听使唤,往左侧一翻,在强烈的冲击力下,我被甩出车外,双手和膝盖与地面来了一次亲密的接触,留下了一道道恐怖的伤痕。

我艰难地爬起来,朝自行车就是重重地踹了一脚,还觉不解恨,正当我想再补一拳时,妈妈大声喝住了我。她走过来把自行车扶好,然后对我说:“还记得孔圣人的那句话吗?子曰:‘我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句话就是想告诉人们,与其做一些无谓的事,乱发脾气,折磨自己,对事情毫无帮助,甚至适得其反,倒不如用那些时间来学习;与其胡思乱想,还不如来点实际的,勇敢地去克服困难。”随后,妈妈告诉我一些骑车技巧和注意事项,并骑上自行车演示了一遍。看到妈妈娴熟的车技,我又有征服自行车的信心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重新跨上自行车,有模有样地学起来。可是在妈妈手中的自行车温顺轻巧,怎么到了我手里就退化成野牛了呢!车头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我泄气了!妈妈见状,走过来安慰我:“孔子十分谦虚,曾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孔老先生曾反复强调过自己不是生来就知道所有知识的人,而是用心寻求知识的人。我经常阅读《论语》,又怎能忘记!”“那你明白了吗?”我一拍脑袋,恍然大悟。

我再次自信地骑上自行车,想想孔子为了实现理想,与有志之士周游列国,我这点小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一次不行,我就试了第二次、第三次……期间妈妈还不时提醒我:“欲速则不达哦!”一天下来,尽管练得精疲力竭,但有满满的收获,我的心情十分舒畅!训练结束后,妈妈还不忘教导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我拍拍胸口,自豪地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带给我的启发和改变远不止这些。爸爸妈妈常常建议我用孔圣人的话来约束自己:当我抱怨同学不理解我时,爸爸开解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我与好友“嚼舌头”时,妈妈善意地警告我:“道听途说,德之弃也”;当看到我有不文明行为时,父母总会异口同声提醒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虽是两千年前的作品,但其精髓依然对现代颇具启发性。参与编写《新论语》的钱宁老先生曾说过一番颇具意味的话:“今日中国的局势与当年孔子所处环境,有许多相似之处:都面临着社会和文化的巨大转变,以及价值观的重建。理解孔子,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时代;追寻传统,是为了探索未来之路。”的确,在这个变幻莫测,灯红酒绿的世界,我们更应该向圣人学习,踏着先辈的脚步,向更高的境界靠近;不受外界的干扰,坚守自己的信念,做个以仁为本的人,继续弘扬中华经典文化!

品味书香诵读经典征文 篇3

最令我难忘的是竹林七贤,书云:“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中,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他们不落流俗,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个个都爱酒。刘伶生了病,仍不听妻子的劝告,畅饮至醉,阮籍更是为了酒而不避男女之嫌。在那黑暗的社会里,他们靠饮酒放松精神,摆脱世俗的纷争,任凭朝廷如何利诱也不动摇,也可谓用酒与社会抗争。后来嵇康因此而死,王戎经过他们七人喝酒的酒垆,感叹道:“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可见他们喝下的不止是一碗酒,更是一碗情怀。

除了喝酒,清谈也是名士们聚会的内容,魏晋时期社会上的“不论政”使文学艺术达到了一个高峰。其中乐广、潘岳的佳话最让我印象深刻,他们二人一个善说,一个善写,说和写结合在一起,做成好文章。还有王羲之等人在会稽山阴兰亭的那场诗会,流觞曲水,映带左右,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下,创造出了绝世名篇《兰亭集序》,行文如流水一般,可谓是千古绝唱。这潇洒飞驰的文风和书风,更体现了当时独特的文学艺术风格,以及魏晋时期名士文人的气质与文化素养。

婷婷品味书香。诵读经典 篇4

一、活动主题

心系中国梦与经典同行

二、活动时间

2013年6月中旬至9月上旬

三、参加对象

二——五年级学生(新三-六年级)

四、征文要求:

根据本次征文活动推荐的图书(见附件二),围绕“与经典同行”主题撰写读后感,题目自拟,文章字数要求控制在800字以内。

五、活动要求

1.请各班主任认真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征文活动。根据组委会推荐的40种图书(具体目录见附件1),组织学生阅读指定图书,形成阅读经典读物的良好习惯,陶冶情操、端正品行。

2.征文要求。参赛学生选择一本推荐图书围绕“与经典同行”主题撰写读后感,(超出推荐书目范围的征文不参加评比。)题目自拟,文章字数要求控制在800字以内。

3.围绕着“心系中国梦与经典同行”主题,积极开展暑期假日小队主题实践活动;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之后,各班召开“心系中国梦与经典同行”暑期读书实践活动汇报会,并上传校园网报道。

4.请各班班主任在9月10日前,将本班优秀读后感(每班推荐3篇)上传FTP/德育处/2014品味书香诵读经典相应文件夹。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按要求进行网上投稿。地址:xhsd87924800@163.com

5.征文上交要求:题目宋体三号,文章内容宋体小四,A4纸打印;电子稿的文档要以班级、作者姓名、题目命名。上传FTP/德育处/2014品味书香诵读经典相应文件夹。

6.学校将根据征文上交情况、校优秀征文获奖率以及开展实践活动、社会报道等方面情况进行优秀组织奖的评比奖励。(具体见附件一)

六、活动进程安排

1.6月10日下发“心系中国梦与经典同行”读书活动通知给每个学生。2、6月11日至25日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开展读书征文撰写指导。各年级上传活动通讯一篇。(二、三、四、五年级)

3.6月28日——8月25日 新三至六年级根据推荐书目,开展读书活动,撰写以“与经典同行”为主题的读后感。(题目自拟)

4.9月1日——9月9日将征文上交本班级的语文老师。由语文老师帮助指导、修改、评选。

5.9月10日,各班将3篇优秀征文上传FTP/德育处/2014品味书香诵读经典相应文件夹。

6.9月11日——2013年9月15日由德育处组织骨干教师对全校优秀征文进行评选。(选送20篇优秀征文由学校上交主办单位。其余文章鼓励学生自行投稿。

杭州市第十届中小学生“品味书香、诵读经典”读书征文活动推荐书目

阅读经典 品味书香 篇5

温总理曾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读书、学习与发展,是一个人一生永恒的主题。在我的心目中,一本好书,是一种精神享受,让心灵归于平静;一本好书,更是一位良师益友,于水穷处指点迷津,指引方向。

最初爱上读书是家庭的熏陶。幼时家境困难,我经常穿着大人的衣服改小的衣服,零食也往往不舍得给我买,但是我家却是左邻右舍中唯一订阅了《小朋友》、《智力世界》的,至今我还认得一些繁体字,喜欢数独,偏爱逻辑游戏,都拜赐于当年那些港版的《智力世界》。每逢春节回家过年,我都会抱着一摞摞的少儿杂志,带给老家的小姐妹看,在清凉的夜里,伴着一盏老式的小油灯,几个小朋友躺在一个被窝里,映着窗外的皑皑雪景,成了我记忆深处最静谧而悠闲的回想。

每每回忆那些时光,那么多的充实与迷惑、喜悦与哀愁交织在一起,“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孟德斯鸠说过,“读书,是将生命力寂寥的岁月变成巨大的享受时光”。谁的年少不曾轻狂,爱散文之清幽静雅,也爱科幻小说之匪夷所思,爱历史居住之宏伟博大,也爱国外名著之自由奔放。那时既爱跟风一般的去读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也爱偷偷的独享小女生情怀般的《简爱》。那个时代的孩子,大多读过《东周列国志》、《红楼梦》,《呼啸山庄》、《红与黑》,哪里就是当年所能领会的,大抵是囫囵吞枣,图个好奇而已吧。

提到读书,不得不想起一位生于齐鲁大地,最终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人物——孔子,他的一生致力于弘扬书的文化,他的言行也被弟子记录成一本《论语》。然而,我心目中的孔子,更多的是一张老夫子的面具。读书时经人指点,善莫大焉,于丹的《论语感悟》就是这样一本书,为我介绍了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孔子:这里的孔子,首先是才华横溢的。据《孔子家语》和《史记》记载,孔子青年时代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场的小官),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三十多岁第一次西行拜望他崇敬的老子的时候,他已经带有鲁昭公赐予的车马童御。这里的孔子,同时是热血澎湃的。对如何治国,孔子用“富民、教民”四个字概括,这样最简单的回答方式表明,他早就考虑成熟,毫不犹豫。这里的孔子,也是贫困潦倒的。五十五岁那年,他踏上了西征跋涉的道路,这一走,就是十四年。这么一位大学者,却把垂暮晚年付之于无休无止的漫漫长途,这一路上,他遇到的,有冷眼,有嘲讽,有摇头,有威胁,有推拒,有轰逐,却没有动摇,实在让人震撼。这里的孔子,独独是健康乐观的。有一次是在郑国的新郑吧,孔子与学生走散了,独个儿恓恓惶惶地站在城门口,有人告诉还在寻找他的学生:“有一个高个儿老头站在东门外,气喘吁吁地像一条丧家犬。”学生找到他后告诉他,他却高兴地说:“说我像一条丧家犬?真像!真像!”这里的孔子,是善于谋划管理的。在他的团队里,有人负责吃穿,有人负责保全,有人负责外交,有人负责接应。有一次从陈国到蔡国,半道上不小心陷入战场,大家几乎七天没有吃上饭,孔子还不断抚琴,给大家打气,安慰着学生。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依然保持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型团队形象。通过于丹的讲解,枯燥而遥远的《论语》划过时空而来,将“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为我们娓娓道来。

张潮曾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一本经典的好书经得起一读再读,随着自己的心境阅历而跌宕起伏。如今年岁渐大,读书的经济压力没有了,但是读书的时间却不见了。现在不是书太少了,而是书太多了。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电脑和网络的普及,让人举手之间,就可以坐拥书城。可是,一个链接带着一个链接,一个网页连着一个网页,我常常在娱乐中忘了上网的目的原本是找一本好书。在浩瀚的书海里,浮躁的心哪有空闲?时至今日,又有几人能够领悟培根的博大,蒙田的淡泊,罗素的悠闲,海明威的刚毅,村上春树的隽秀?

如何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中把住方向,做知识的主人呢?作为青年人来说,最重要是的是读书要有的放矢,因业择书。针对自己的工作实际、专业特长,有针对性的选择读书的科目,而不是迷航在信息的海洋中。这样既能学以致用,事半功倍;又能切中要害,记忆犹新。参加工作后,税收征管对我来说,既新鲜又陌生。“胸涵春秋意方畅,腹有诗书气自华”。于是我不断阅读了《税收征管的系统理论与模式》、《现代税收征管过程模型》,品味书香,亲近书本,让我逐步为自己确立了“基础学牢,专业学精,理论学深,实践学博”的读书目标。读书还能帮助人树立梦想。在《你为谁工作》中有个小故事,有三位敲石工,干着同样平凡的工作,只有那位明确自己工作目标是一座象征着幸福的教堂的工人,最有责任感和创造力,最有成就感和满足感。税收管理工作也是这样,我们一点一滴的汗水,正在构建共和国基石上的一砖一瓦。有时,望着同事们热烈讨论业务的身影,我常常想,只有不断的相互学习,吸取营养,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开足马力,将迷茫与消极都抛在身后,不断前行。

婷婷品味书香。诵读经典 篇6

湖南省常德市滨湖小学建校于1987年,原名滨湖路小学,1989年改为现名。学校坐落于洞庭大道北侧与武陵大道中段交汇之处——滨湖小区,虽处城市中心地段,却避开闹市的喧嚣独寻幽静与安宁,是一处读书育人的理想佳园。学校先后获得常德市首批示范性学校、合格学校、安全文明学校、素质教育实验学校、模范教工之家、示范性家长学校、巾帼文明岗、芙蓉标兵岗、绿色学校等殊荣。学校被评为武陵区文明单位、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安全单位等荣誉称号,硕果盈枝,享誉社会。

环境熏陶,建设阅读园地,营设雅致书香氛围

著名学者朱永新说过:“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史。”这句话深刻地说明了阅读是人类得以进步的阶梯,学校教育离不开阅读,民族发展更离不开阅读。

环境育人,润物无声

校园环境是一部无声的教科书,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校园的每块墙壁都会说话。”揭示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创设一个浓郁、氤氲的书香环境,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进而让他们沐浴书香、陶冶情操、提升修养、拓展人生。

学校在抓好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净化与现代化的同时,突出体现学校的书香特色,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校处处都昭示书香醉人、诗情画意。进入教学楼大厅内,左侧是刻有不同字体的“学”字的浮雕墙,右侧墙壁上则是《劝学篇》的木刻,步入古朴雅致的书香氛围;走在教学楼各层走廊上,抬头可见悬挂着的数百张匾额,上面书写着全校师生收集的中外经典名言警句和具有鼓励、教育、警示作用而有人性化的古人古语,让师生徜徉在书韵墨香的熏陶和感染中;教学楼后面,是实木修建的仿古建筑“静思亭”和“曲径通幽”游廊,建筑内木栏横陈连缀,石桌石凳静置,实在是读书思索的好去处。这样,师生的心灵时时处处接受着文化美、自然美、生活美的浸润和滋养,真正地实现了“处处景点会说话,面面墙壁都育人”。

创设书吧,氛围升华

在书海中遨游,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净化心灵。学校始终坚持把图书馆的建设作为“书香校园”建设的“根据地”。学校将极其有限的办公室和会议室辗转腾挪,在图书室的两侧新添了“学生书吧”“教师书吧”。“学生书吧”内添置了造型可爱的沙发、书架和桌椅数套,铺设木地板,安装了吊顶和灯饰,书架和书桌上摆满了最新购买的少儿图书,环境温馨宜人,好书目不暇接,孩子来这里总是流连忘返;“教师书吧”布置了古色古香的书架、宽大舒适的布艺沙发和摆放着精美茶具的茶几,可读书、可写作,宜静思、宜座谈。近年来,学校加大资金投入,有针对性地添置图书。学校现有纸质图书超2万册,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可以办理借书证,规定班级每两周一次集体借阅刷卡,其余时间全天向学生开放借阅,每人每班的借阅率一目了然。在着力做好学校图书馆建设的同时,狠抓班级、办公室“图书角”“书橱”的建设工作,丰富师生的阅读资源。班级成立图书管理小组,人手一张借书卡,保证图书借阅的有序进行。课余、午后,三三两两的孩子手捧喜爱的图书,沐浴着初春的阳光,吮吸着知识的甘露,这些场景成为校园中一道道迷人的风景。

习惯引领,保证阅读时间,书籍滋养师生生命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当今小学生课业繁重,教师教学任务繁多,在时间和空间上难以保障师生能够充分地阅读书籍、汲取知识、启迪智慧。针对这一现状,滨湖小学建章立制,全力培养师生的阅读习惯,助力师生远航。

提供阅读保障,助力师生成长

学校规定,每周为每班安排一节阅读课为大阅读活动时间,图书室每天开放,由各班组织学生在书吧、静思园或教室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或好文章,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利用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让学生自由地诵读经典诗文或教材精彩片段,利用每周二四午读时间通过校园广播推荐经典书籍,播送精彩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片段。规定学生的每天语文家庭作业里一定要有半小时的课外阅读或摘抄,相应减少其他笔头作业。通过这些措施,确保了学生能够有充裕的阅读时间,深化自身内涵。

上班和午休时间,“教师书吧”和图书室向教师随时开放,每个年级组都配备书吧钥匙,以便教师自由出入。提供多媒体室,或在教师春游秋游地点租用会议室,供教师举办读书报告会和研讨会。在每周三的会议时间里,学校也常常有意识地穿插教育类书籍和文章的学习。学校提出要求:全体教师平均每天读书半小时左右; 每学期精读教学专著一本,选读教学类或文学类书籍二至三本; 每周撰写读书心得或随笔一篇。学校每学期还为教师发放精美的笔记本和钢笔,鼓励教师勤摘抄、勤记心得。学校每学期检查教师读书笔记两次,由校长或副校长亲自批注评语,组织人员审阅、推荐优秀读书笔记。

nlc202309011332

改革教学举措,提升学生素养

每周一积。学校每个班的黑板都有一角“日积月累”的阵地,上面书写学生每天积累的知识,学校要求学生每周积累一首古诗、两个歇后语或谚语、三句名言或对联、四个成语,在每学期结束前三周进行考核,积水成渊,聚沙成塔,为学生的将来做好储备,为学生形成较深厚的文学素养提供高起点。

每周一抄。学生每周完成1至2篇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生将每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摘抄下来,还可以将每学期制订的读书计划、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记录下来,让其成为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最值得珍藏的记忆。

每周一课。常规教学中将读国学纳入校本课程计划,国学校本课程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特点配置了梯次递进的诵读内容——一年级诵读《弟子规》,二年级学习《三字经》,三四年级诵读《笠翁对韵》,五年级诵读《增广贤文》,六年级诵读《论语》。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通过“诵读化、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领悟传统文化,自塑优秀人格。国学教育,让学生把中国传统的文化道德、思想智慧内化为一种品质,外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使他们“我欲仁,斯仁至矣”。

每周一记。低年级使用方格本写话,中高年级每位学生要做到每周至少写读书心得一篇以上,每个班级按学生能力的差异,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将读书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学校其他德育活动相结合,实实在在地开展活动,切切实实地教育孩子,阅读让学生受益终身。

多措并举,开展特色活动,书香润泽师生成长

“读书成为习惯,书香成就人生”,为了让广大学生爱读书、乐读书,滨湖小学将建设书香校园活动纳入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内容来实施,成立了以樊永红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陈湘云、大队辅导员钟丽华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制订活动计划,组织、指导活动的实施。学校以“沐浴书香,厚学养德”为主题,通过有校本特色的系列读书活动,催生出精彩校园,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实施策略。

举办读书节,培养阅读兴趣

为深化全校师生的阅读兴趣,学校每年4月举办一届滨湖读书节,将本年度的优秀读书成果做综合展示:读书节期间,校道两侧摆满了装饰精美的读书活动成果展示牌,有优秀读书手抄报、读书征文等;操场上,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各年级师生依次齐诵《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段落,琅琅书声响彻校园;舞台上,爱国诗朗诵、根据经典改编成的校园剧、读书知识抢答赛轮番上演;校长还给在本年度读书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师生和家庭颁发奖状奖品。

建立文学社团,促进师生交流

为了开启学生梦想的乐园、放飞理想的蓝天、发展能力的摇篮,学校根据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成立了“湖畔”文学社,由教师自愿报名参加文学社指导团,形成了以文学社小团体辐射大集体的发散式、双轨教学网络,全面提升书香校园的文化底蕴。定期组织会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写作指导讲座,为学生的读书、写作搭建一个更广阔的展示舞台,使文学社成为学校“美心出美文、美文育美心”的重要阵地。文学社的优秀作品被推荐至《小学生导刊》《科教新报》《常德晚报》及校刊等媒体上刊载。

为了引导教师读书,帮助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还成立了教师“湖畔”读书社。教师“湖畔”读书社成立三年以来,包括校长在内的超过半数的教师都报名参加活动。他们利用课间业余踊跃读书,记读书笔记、写读书征文、参加读书演讲和读书研讨,丰富生活、提高素养、净化和美化心灵。读书社制定了翔实的细则,学校专门拨出经费支持“湖畔”读书社的运作,每年都向读书社成员赠阅优秀教育专著。学校还专门组织读书社成员相约美丽的清水湖畔,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展读书报告会,每年的报告会主题都不一样,依次为“教育书籍助我们的成长”“文学、人生与教育”。湖畔读书社的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滨小教师热爱读书、热爱思考、积极实践、乐意交流,以自己的执着、热情与实际的努力获得成长,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成立校园媒体,搭建展示平台

滨湖小学还建立了《湖畔》校刊、滨小校园网和滨小广播站,为师生搭建展示平台。打开散发墨香的《湖畔》校刊,展示师生阅读写作风采及宣传优秀儿童文学读物的板块占据了半壁江山。彩页里,是师生阅读活动的剪影;“新荷初绽”和“教师博客”栏目中,是师生读后感及文学创作的天地;“名家名作”栏目,则重点推荐郑渊洁、秦文君、杨红樱等儿童文学名家的优秀作品。滨湖校园网和滨小广播站也不遗余力地报道学校读书活动的新闻,展示师生读书写作的成果,出示读书竞赛的公告,链接或诵读美文佳作。校刊、校网和校广播站的宣传为学校进一步培养书香氛围、提升内涵、增强核心竞争力、培育学校文化精神开启了一个窗口,为师生搭建一个相互交流读书心得和展示师生读书风采的平台。

开展评比活动,激励师生成才

为激励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每月每班根据学生的阅读量和读书收获评出一名“读书之星”, 张贴上墙,获得读书之星最多的同学被评为年度“读书之星”;每学年根据教师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文章写作评比出教师“读书之星”。每学期进行一次学生“优秀读书征文”评比,获奖文章刊登在校刊校网并在广播站播出。荣获以上荣誉的师生同时在校读书节上获校长颁奖,并在宣传牌上展示他们照片和读书成果。在榜样的带动下,滨湖师生竞相读书,好读乐思蔚然成风。学校向每个学生家庭发放了倡议书,发动家庭创建“书香家庭”,每学年进行评选,根据藏书量、书房的布置、亲子阅读时间和亲子征文水平评选出24个“书香家庭”, 家长和孩子一起登上读书节领奖台,为孩子创建了良好的读书环境和读书条件。

学校结合读书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定期举办读书成果展览(读书手抄报评比,采蜜集展览,读后感征文评比等),请文理学院教授为教师进行本土文学欣赏讲座,班级举行“我读书,我收获,我成长”主题队会,开展“我最喜欢的读书格言、读书名言、对联创作”有奖征集评比,引导师生、家长关注读书、思考读书、参与读书。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系列读书活动,增强了学生读书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知识带来的无穷快乐,为养成终身阅读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造就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人的文化底蕴、精神品质、人格魅力无不取决于其生命中的阅读历程。阅读能使一个人的生命和心灵变得越来越丰富和饱满。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言:“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瑞士作家凯勒曾言:“书籍像一艘船,能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滨湖小学通过打造书香校园、营设书香环境氛围,保障师生阅读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带领全校师生驶向了一片崭新的教育天地。在这里,书籍飘香四溢,启迪智慧,拓宽眼界;在这里,经典润泽人生,品味生活,育人成才!

婷婷品味书香。诵读经典 篇7

随着时代的发展,市面上出现的书籍类型也越来越丰富,有人爱读玄幻,有人爱看言情,也有人爱品诗歌,但是流传渊远的国内外经典名著,却变成众多学生口中的“死活读不下去”的书籍,更多的人更愿意追求有趣与速度,那经典名著呢?谁愿意去品读?

本是中学生必读的四大名著,现在却被学生们拒之千里,名著是古代作者凝聚力量与汗水写下的`经典,他们更是我国文化的瑰宝,现在却遭到了广大学生的不重视,那经典该如何流传?文化将如何弘扬?经典将会被小说碾压于脚底。对经典的漠视,来源于个人。嫌名著太过冗长,厌名著太过枯燥,却更喜欢花时间去读无关学习的小说,说白了便是抵触精神文化,享受精神快乐,学生们不愿意花时间去品味经典,是个人自制力不行,不重视经典,便是出自于自身的惰性,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同样也是个人不重视弘扬文化。对经典的漠视,来源于家庭。出身于书香世家的孩子,会更愿意去接触经典名著,那是为什么呢?父母的行为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若是父母自身不重视品味经典名著,也不向孩子推荐此类书籍,那孩子对经典名著的认知也不会深刻,父母的指引与传授会是孩子。品读经典路上的指示灯。若父母不重视,那谈何孩子呢?对经典的漠视,来源于社会。走进书店,书架上进入眼帘的满是当下最火热的小说,散文,市面上各种各样的书籍已经占据了孩子们的心,就像是全世界都在引导你去阅读乐趣书籍。那经典名著呢?在哪个书架上?在书架的哪一排上,?名著就像是被人丢弃在黑暗角落里的娃娃,没有人会去怜惜,没有人会去关顾。全社会的不重视,让经典名著如何流传?诵读名著,品味经典,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养成积极阅读名著的好习惯,在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之外,挤出时间阅读经典名著;可以从家长做起,家长可以时常给孩子讲讲名著经典故事,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带领孩子读名著,诵经典;可以从社会做起,进行大量宣传名著的活动,让人们重视名著。

婷婷品味书香。诵读经典 篇8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像长者,谆谆教导;似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心心相印。积累语言,丰富知识,而且能陶冶情操,受益终生。”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增长知识,活跃校园文化,树立正气,营造清风屡屡满校园的书香氛围。我校在3-4月份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感受书香品味经典”读书节活动。我们的读书节活动宗旨是:在学校、在家庭营造热爱读书、支持读书、尊重读书的良好氛围,激发读书热情,感受读书快乐。2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读书节也落下帷幕,广大师生在短短的2个月时间里,每个班级创造性地开展读书活动,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逐渐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为了进一步推动读书活动,提高读书活动效果,使读书真正融入生活,成为师生们的日常行为习惯,现对读书节活动进行具体总结如下:

一、广泛宣传,营造书香氛围

根据学校读书节活动方案,我校于3月5日举行了隆重的读书节启动仪式。李校长致读书节开幕词,四(2)班全体同学发出了读书活动倡议,并率先展示了班级阅读水平;学校张贴了大量读书节宣传标语,各班以读书为主题设计黑板报,创建了书香教室,营造了读书氛围。通过多渠道、深层次的强势宣传,我校在营造了浓郁读书氛围的同时,更使校园文化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深入落实读书节的各项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落实责任,确保顺利开展读书节活动

为确保读书节活动有效、规范、深入开展,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构建了以政教处、少先大队部、教导处、后勤处、班级之间协同开展工作的活动网络,依据读书节活动方案,层层落实责任、分解任务,形成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的完整读书活动体系,确保读书节活动有效实施。

三、精心组织,开展各项读书活动

我校在读书节活动中,着眼于提高学生热爱读书,以形成人人好读书,人人读好书的终身学习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书活动,收到了非常好的活动效果。具体活动包括:

1.经典古诗文阅读活动

我校每周由教导处指定篇目的古诗文分发各班,以班为单位,利用早读、班会、课前1分钟等时间,进行了学习、背诵,每周三全校课间十分钟再集体诵读经典古诗文活动。除学校指定的篇目外,各班还根据实际情况也引导学生背诵了一定的篇目。

通过经典古诗文阅读活动,同学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经典诗词的意境美,初步培养起良好的诵读习惯和爱好。

2.“好书推荐”班队会活动

读书节期间,各班广泛开展班队会活动,以趣味读书、好书推荐为主题,丰富读书形式,提高读书乐趣,扩大读书范围。同学们读书的兴趣与爱好被进一步激发,在趣味活动中,切实感受读书的快乐,为形成长期、广泛的读书局面奠定良好基础。

3.亲自资料库建立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读书节活动的有效性,本次读书节活动还深入到家庭,要求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通过亲自阅读,既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同时也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实效,为此各班还建立了“亲子阅读资料库”,以便教师随时了解家庭阅读的情况。

4.读书节小报、采蜜集制作活动

围绕读书节主题,结合自身读书活动,我校还开展了主题小报、采蜜集制作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学生根据自己的长处,分别在读书过程中制作一张小报或摘抄优美段落,在以班级为单位制作成一本小报集获采蜜集。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四方白纸上尽情抒发自己读书的情感与认识,在方寸之间展现了文字美与读书美。学校共收集小报14本,采蜜集4本。

5.读书展板制作活动

围绕读书节主题,学校以年级为单位,结合年级学生特点及读书收获,制作一块读书展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搜集资料、书写,高段师生版面设计、精心制作,低段版面设计以教师为主。六块展板符合学生年段特点,版面精致,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同时也增进了年级班主任、配班教师之间的合作、默契关系。6.阅读之星评选

为激励学生热爱读书,宣传先进,根据学生在本次读书节活动中的综合表现,全校共评选出了一百二十余名阅读之星。

婷婷品味书香。诵读经典 篇9

“诵读国学经典、打造书香校园”实施方案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崇尚读书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社会,而一个崇尚读书的校园一定是一个健康而充满生机的校园。我们提出“诵读国学经典、打造书香校园”,目的在于大力倡导读书风气,打造读书品牌,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新路,希望借此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让我们的每位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让我们的每位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与书本为友,享受文化的财富;让我们的校园健康向上,富有生命活力。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基础,通过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探索以课堂为主,课外阅读为辅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校特色建设,努力营造“书香校园”,为学生创建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为教师搭建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为学校构建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把我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学校。

二、活动目的

1.新课程改革需要“与书为伴”的教师,积极倡导“与书为伴”的思想,拓宽教师的文化素养,树立高尚师德,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育生活,让教师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

2.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光。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读写能力,充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帮助学生领略读书的价值与意义,拓展知识,感悟人生,把读书的外显行为转化为内在心理需求。

3.促进学校内涵式、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努力创建“学习型学校”。

三、活动口号

畅游书海,塑造美好人生!

四、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领导小组 组

长: 成员:

五、活动要求及措施

(一)教师读书系列

1.学校每学期根据教体局的推荐,确定必读书1—2本。每学期组织教师读书交流会1—2次。

2.加强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的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使之成为教师开放的读书港湾。

3.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期,静下心来,好好读点书,诵经典,品名著,充实自我。

4.在读书的基础上,要求养成写随笔习惯,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读书笔记或教育随笔。

5.积极开展读书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如读书笔记交流、读书知识竞 赛、经典诗文诵读、读书典型事迹宣讲等活动。

6.建立“师生读书日”制度,一学期集中半天时间,开展“师生读书日”活动,全校师生静静地读书,大力营造校园读书氛围,奏出校园最美的乐章。

(二)学生读书系列

1.继续完善班图书角、校图书库,让学生有书可读。要求班级的图书角天天开放、学校的图书库每周开放,并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兼职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出借、登记、归还等服务工作。提倡同学间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

2.开展中华古诗文诵读活动

每生每学年熟读背诵经典诗词10首;中华古诗文诵读的数量要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以上数量为最低限。

3.根据新教育文库的推荐书目,开展“大阅读”活动。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2本;

4.每周设1课时阅读课,课时从地方课时或语文课中调剂,在课程表中予以明确,或连排或分排。阅读课要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要形式有集体阅读、阅读指导、阅读交流等。

5.建立学生“读书成长册”,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每学期制定的读书计划、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及获奖情况等记录下来。每学期开展一次学生“读书成长册”展示评比活动。

6.积极开展关于学生读书活动的各类竞赛与交流(如经典诵读展示、赏诗会、诵读比赛、读书笔记评比、读书小报评比等系列活动),以增强学生读书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7.学校定期举办读书节活动。

(三)建立检查考评和表彰奖励制度,促进活动的正常开展。

学校成立“诵读国学经典、打造书香校园”活动组织领导小组,督促该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活动期间,学校将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竞赛评比活动。

七、保障措施

1、加强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的充实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使之成为教师开放的读书港湾。

2、开设“大阅读课”,保障读书时间。每周固定一节课进行阅读,可师生静心读书,也可进行读法指导或开展与读书相关的活动。师生在每周固定时间静校读书,大力营造校园读书氛围,奏出校园最美的乐章。

3、学校进行全方位文化建设,做好办公室、教室、走廊、绿地等校园文化建设,从文字到装饰,突出“书香”味。

婷婷品味书香。诵读经典 篇10

“诵读国学经典,营造书香校园”启动仪式方案

一、活动目的围绕“书香润泽校园,阅读丰富心灵”这一主题,启动广安区长乐小学2011年读书节主题活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丰富师生精神生活,带动教师、学生、家长参与读书活动,努力为学生、教师打造一个书香校园,形成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二、读书节启动仪式时间

2011年3月日8:00-8:30

三、启动仪式地点

学校操场

四、参加人员

全校师生

五、活动程序

长乐小学2011年读书节启动仪式开始

1、升国旗、奏国歌

2、学生主持

3、伍校长致词

4、李校长宣读活动安排

5、教师代表发言

6、请一位爱读书、写作好的学生代表向全校发出倡议。

六、宣布2011年读书节启动仪式结束

七、环境布置

1、标语:书香润泽童年,阅读丰富人生

2、警示牌: 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3、板报、橱窗:(以读书为乐)(各班班主任负责)

附件一:

长乐小学2011年读书节活动启动仪式安排

(女)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男)敬爱的家长、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男)今天我们集结一堂共同开启广安区长乐小学2011年读书节主题活动!

(女)广安区长乐小学2011年读书节主题活动现在开始!(男)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女)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男)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女)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男)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经典,给了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女)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

合:今天,我们学校启动2011年读书节活动的仪式,就让我们一起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吧!

男:下面我们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彭校长致开幕词,并宣布广安区长乐小学首届读书节开幕。

1、彭校长致辞

2、非常感谢彭校长为我们致辞,下面有请柏校长宣布活动的安排。

男:正是由于读书,让我们了解了博大精深的古文化。近段时间我们各班也都进行了学习,你们感受到进步了吗?请听听我们的老师在读书中有什么体会吧!

3、教师代表讲话

女:校长提出了希望,老师交流了心得,这都是他们的经验之谈,俗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们静静地打开一本书,让我们徜徉在书的海洋里、让知识伴随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这一定是我们长乐小学学子的衷心愿望。下面请听班同学带来的心里话。

4、4.1班读倡议书。

书中有光明,可以烛照我们的内心;

书中有天籁之音,可以让我们回到自然的怀抱,返朴归真; 书中有睿慧的心的跳荡,情怀的流淌,起伏跌宕的故事的延展,诗意盎然的表达……

合:长乐小学2011年读书节已经拉开帷幕,大家行动起来

吧!让书香溢满我们和谐的校园,让好书伴着我们健康地成长。

上一篇:写给父亲散文下一篇:520,有爱就大声说出来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