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药的诗歌

2024-08-17

关于中医药的诗歌(共12篇)

关于中医药的诗歌 篇1

江苏省话剧院简介

江苏省话剧院隶属江苏省演艺集团,建立于1953年,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专业话剧团体。现任院长杨宁,副院长李青青、解涛,党支部书记彭林刚。1954年,随着曹禺改编的名剧《家》的上演,江苏省话剧院的影响播及全国。六十年代初,又先后推出田汉的《文成公主》及《天京风雨》、《雨花台下》等重要剧目,更加受到全国话剧界的关注。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上演了《峥嵘岁月》、《江山恋》、《阿Q正传》、《下里巴人》、《路,在你我之间》、《这个女人是非多》等一大批现代剧目和《吝啬鬼》、《爱的徒劳》、《琼斯皇》和《天边外》等一大批外国名剧。九十年代又上演了《江东门人》、《芝麻绿豆官》、《开庭之前》、《甲申纪事》、《热线电话》、《城市女儿》、《生命》、《家教》、《世纪彩虹》、《今年我们十六、七》、《今天我是升旗手》、《金陵作女》等创作剧目。至今上演了大小剧目230余个。多次获得“文华”、“梅花”、“白玉兰”等大奖和 “五个一工程”奖。

近年来创作排演的话剧《人在屋檐下》获第八届中国戏剧节目剧目奖;话剧《啊,娘亲》全省巡演60余场,深受观众好评。话剧《理想主义三部曲》全国巡演,并赴维也纳艺术节演出,受到国外观众的热烈欢迎。

丰富的艺术实践造就了一大批艺术人才,使剧院形成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导、表演和舞台美术创作阵容。剧院在艺术上追求个性、特色,形成了有江南韵味的、以现实主义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严谨和谐的风格,近年来又积极探索,吸取国内外各流派之长,尝试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关于中医药的诗歌 篇2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中医药院校,教学现状,分层教学,以考促学

目前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大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除各理工科院校之外,中医药院校也在师资培训、计算机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加大了投入,计算机基础教育得以蓬勃发展。但随着计算机普及教育的深入发展,计算机课程教学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

1 当前中医药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问题

1.1 思想认识不足

由于中医药院校自身特点,从广大同学到部分教职员工对计算机课程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多局限于教材,老师基本上是按照课本的编排结构将内容按部就班地传授给学生,学生按图索骥地记住基本原理和理论,最后通过考试就算完成任务了,并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计算机课程学习对丰富学生知识层面的重要性。

1.2 软硬件资源相对落后

因为计算机课程并非中医药院校的专业课,所以在教师人员配备上相对其它专业课程严重不足,但计算机课程面向全校同学,这就造成了计算机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直接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同时,随着各中医药院校的不断扩招,学校计算机硬件资源不足也成为计算机教学展开的难题。

1.3 教学方案和考试方式不合理

计算机课程是中医药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与其他传统的必修课程相比,在教与学上都存在相当大的难度。高校的生源情况复杂,各地计算机教育普及程度不同,导致学生在中学所接受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深度及应用能力参差不齐。入校新生计算机水平差距很大。然而目前我们的计算机教学仍然是以传统上大课的方法教学,不利于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

另外中医药院校的计算机课程考试工作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1)只重视计算机等级考试,完全忽视校内课程考试。(2)考试的形式往往单纯采用笔试或机试,试题的质量不高。(3)评分不客观,信息不反馈。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期末拿高分的同学未必能通过等级考试;还有些同学,考试笔试得高分,可是上机操作连简单的”复制”和”粘贴”都不能完成,这就是明显的理论脱离实际。

2 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探索

如何使学生学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识,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合专业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医学领域计算机课程教学应该怎样开展?结合笔者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就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2.1 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结合本专业的特点

广大教学工作者都遇到过相似的情况:在学生刚接触计算机课程时,常常觉得计算机课新奇而产生暂时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抽象的概念、定理、程序越来越多,往往使学生应接不暇,学习兴趣自然就渐渐淡薄了。怎样才能把学习的暂时兴趣转化成长久稳定的兴趣,调动学生潜在的能力呢?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加上计算机同专业知识的结合,就可以很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除了要让学生学到教学大纲上规定的内容外,还要向学生多介绍一些本专业领域的实际用途。在医学实践过程中,计算机的辅助作用应用相当广泛。比如以计算机为手段辅助医生进行医学诊断工作,通常把各种征象或指标(如病人的病史、症状、脉象、实验室检查结果)输入计算机,计算机运行已编制好的各类有关程序做出各种可能的诊断。这样学生就可以把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并会通过自己查阅一些资料,积极地了解医学职业中计算机给工作带来的便利,学生学起来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课堂知识的学习,将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2.2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统一规划”、“分层教学”

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采用“理论授课+上机实验”模式,基本上大一结束后,往后的几年里就很少有相关的计算机教学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结果轻过程,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培养。对于广大新生,我们可以将计算机课分为A、B班,A班除了大纲规定的内容外并讲述一些课外的相关知识,而B班以大纲内容为主强化基础,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班学习,这样就可以满足各自需求以提高教学效率,这就是“分层教学”。但是两个班的教学目的都要达到保证同学顺利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这就是所谓的”统一规划”。同时,我们不仅要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要重视学习的持续性。所以希望学校能够在规定教育范围之外,增加教学的课时和内容,在政策方面给予计算机课程支持。例如,在后期的学习中,学校可以开设计算机的选修课,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并且对计算机知识有兴趣同学的需求。此外,学校还可以积极组织举办一些与计算机相关的课余活动和比赛,如:多媒体课件比赛、Flash动画制作活动,网页设计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极大的提高同学们对计算机应用的认识,充分发挥并挖掘中医药院校学生在理工科方面的才能,使之成为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3 改革考核方式,提出“以考促学”

为使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掌握21世纪必备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和应用技能。目前,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开考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考试分笔试和上机测试两部分,笔试和上机测试都通过的学生可以获得CCT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考试证书。

等级考试的试题质量高,考核面广,真正能够体现考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现在各大院校都成立了等级考试的考点。笔者认为高校计算机课程的期末考试可取消,直接以计算机等级考试来作为评测标准。对于老师来说,教学目标统一,任务明确,又可以减轻出卷改卷的负担。对于学生来说,获取证书,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2.4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过程应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供循序渐进的途径。通过实验、演示、参观、实习、技能训练等实践性教学的有效方式,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感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理解和接受知识。

3 结束语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计算机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使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真正的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从根本上了解计算机在以后工作学习当中的重要作用,笔者从思想、软硬件资源、考试等三个方面指出了目前中医药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弊端,同时提出了思想上提高认识、教学上“统一规划、分层教学”、以考促学等新的教学模式,加上在平时的一线教学活动中不断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我国中医药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提供了一个改革的新思想。

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不断地进行改革,中医药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师要提高认识,加强教师自身修养、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才能实现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真正变革,才能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人生观、远大的目标和创新精神的综合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慧英,蔡芳.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24).

[2]王艳红.浅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J].科技资讯,2007(10).

[3]林菊英.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4]王勇.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若干经验[J].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5]谭彩明.浅谈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论坛,2008(10).

[6]张文峰.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平原大学学报,2006,23(4):111-112.

[7]周建丽.浅议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计算机基础教育[J].渝西学院学报,2004(4).

关于中医药的诗歌 篇3

一、充分认识中医药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真落实国家与省相关政策法规。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围绕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强化政府责任,加强宣传,坚持中西医并重,重视中西医结合发展。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的政策法规,真正把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重大疾病防治、农村卫生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发挥好省中医药工作协调小组作用,把中医药工作列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考核目标,对发展相对缓慢和困难较大的地区要加大扶持和督查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明晰统计口径,确保对中医药的投入增长比例不低于对卫生投入的增长比例,确保中医事业费占卫生事业费的比例达到10%以上。省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完善中医投入机制,推广宁波市按中医服务量进行财政补助的做法。进一步完善医保政策,建立科学的中医药服务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省政府要督促各地按省条例规定设立中医药管理机构和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建议设区的市单独设立相关机构,以利于加强宏观管理和行业指导。

二、大力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挥省级医教研机构的龙头作用。省政府要加强对我省相关高校、省级中医医疗机构及省级中医药研究机构的支持,充分发挥省级医教研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推动省级中医医疗机构建设成为综合服务能力强,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优势明显,管理科学规范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成为全省中医医疗技术指导中心和临床教学科研基地。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培育中医药领军人物和骨干人才。深化中医药高校的教学与课程改革,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设置,继续加强中医药类名牌专业、示范专业、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省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落实配套资金,大力促进国家级中医药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学科及研究室建设。总结省政府建设“重中之重学科”的成功经验,充分支持利用和发挥我省医学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力量的优势,整合中医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大力鼓励其进入各类科技园区建设,提高中医药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服务临床能力,切实提高中医药产学研结合的实施效果。

三、不断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县级中医院建设。省政府要督促各地落实“县级及以上政府应重点举办好一所中医医院”的规定,做到“县县办好一所中医院”。各级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要明确本地中医院发展目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研究制定县级中医类医疗机构的基本建设和基本设施配置标准与计划,大力推进县级中医医疗机构的标准化建设,使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的需求相适应。要学习推广长兴县重视中医院建设、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的做法,进一步改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中医药基础设施条件,按要求设置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中医药诊疗器具和必备中药,提供中医药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把中医药技术服务贯穿到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的全过程,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四、努力优化中药产业发展环境,提升中药现代化水平。省政府要根据当前中药产业发展实际,增加省中药现代化专项资金规模。研究建立促进中药产业发展的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加大对经典、有效传统中医处方和民间验方整理、开发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文件保护、鼓励使用院内中药制剂。加大对龙头骨干中药企业和重点品种、独家品种政策支持力度,促进转型升级,在药品集中采购和省级医保目录调整中给予必要的倾斜,同时优先推荐申报列入国家医保目录,为我省中药企业提供生存发展空间,推动中药产业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扶持壮大“浙八味”等道地药材和铁皮石斛等珍稀特色药材项目,挖掘传统中药优势、促进中药成果产业化。加强对农村种植中药材的指导,鼓励引导建设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中药材基地。加强中药材市场监管,提高中药材质量。

以上意见,请省政府研究处理,并于2012年5月底前向省人大常委会提出研究处理情况报告。

关于中医药的诗歌 篇4

国中医药发〔2008〕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军队各有关单位:

综合医院(含专科医院,下同)中医药(含民族医药,下同)工作是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对于提高综合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学术继承与创新,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和要求,现就切实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卫生和中医药改革与发展的中心工作,突出特色优势,注重继承创新,加强中西医合作,提高队伍素质,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明确发展重点。坚持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坚持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将中医药服务拓展到医院各临床科室。坚持中医中药并重,统筹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进。

(三)工作目标

到2015年,综合医院均按照要求设置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齐全、人员配备合理、服务能力有较大提高,医院各临床科室通过与中医临床科室建立协作机制等形式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使人民群众在综合医院接受西医药服务的同时,能够享受到安全、有效、及时、方便的中医药服务。

二、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与科学研究水平

(四)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要发展成为带有全科性质的临床科室,根据临床需要提供中药饮片、中成药、针灸、推拿等多种中医药服务。要紧密结合医院的发展重点和优势专科(专病),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形成特色和专长。

要注重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注重传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理念,与中医治疗相结合,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服务。

(五)要探索建立中医临床科室与其它临床科室密切配合的协作机制。综合医院要集全院力量,针对中医药治疗有优势的病种,通过专家共识、临床路径、诊疗方案等方式,找准中医药切入点和介入时机,明确中医药参与治疗的方案;要完善会诊、转诊制度,把中医药服务拓展到其它临床科室。中医临床科室要主动参与医院常见病和重点病种的治疗,发挥中医药在优势病种和优势环节上的作用。其它临床科室要主动邀请中医临床科室参与本科室病种的治疗;要根据中医药理论合理应用中成药;要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应用中医适宜技术。

(六)综合医院要根据《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的发展思路、原则和重点任务,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充分利用医院西医人才、技术、学术以及现代设施设备条件,在坚持中医药自身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注重多学科参与,结合医院最具优势的现代医学相关领域,积极开展中医药科研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创新和优化临床诊疗方案。

三、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七)综合医院要根据当地医疗服务的实际需求,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形成结构合理的中医药人才队伍。要以强化中医药基本功、提升中医药临床技能为重点,开展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业务素质,造就一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积极开展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和整理工作,通过临床跟师、名中医工作室等方式,系统总结并传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鼓励有条件的老中医药专家著书立说,带好接班人。要加强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对西医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了解西医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重点,更好地开展中西医的交流与合作。

(八)综合医院要充分利用医院的中医药资源,组织开展西医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并将培训纳入继续教育要求中予以考核。中成药合理应用以及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要作为培训重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设立高级西医师学习中医培训专项,每年主要从综合医院中遴选一批高级职称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进行中医药知识与技能专门培训。

(九)综合医院要开展中医临床科室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使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全面掌握中医护理常规、操作规程,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护理,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中医药服务条件

(十)综合医院要依照满足临床需求、方便病人就医的原则,合理设置中医门诊和病房,并达到《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的要求。要按照《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的要求加强中药房建设,保证中药质量和调剂水平。有条件的医院还要设置中药制剂室,积极研制开发医院中药制剂。《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和《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另行制定。

(十一)综合医院中医药科室要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门诊、病房和中药房等区域内的设施和内部装修、标识、科室简介等要体现中医药文化风格与特色,便于人民群众了解中医药知识,提高对中医药的认知度。要将中医药文化融入中医药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从语言、举止、礼仪以及服务方式、服务流程等方面,建立并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形成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促进服务价值、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升。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独特的中医药服务。

五、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中医药服务行为

(十二)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和军队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综合医院中医医疗质量的监督管理,把中医药服务质量情况和中医药行业标准规范执行情况作为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价的重要内容进行定期评价。

(十三)综合医院要切实加强中医医疗质量管理,制定完善中医医疗质量控制措施与方法,严格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中医药行业标准规范,不断提高中医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十四)综合医院要加强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质量管理,严格采购、验收、储存、调剂、煎煮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设有中药制剂室的综合医院要加强医院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与监测。要建立中药临床使用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对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使用。

六、加强组织领导,为中医药工作的发展提供保障

(十五)推进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军队各级卫生部门的重要职责。要切实加强领导,制定保障和促进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具体措施,为中医药科室的发展提供和创造条件。要支持并督促综合医院建设好中医药科室。要将中医药工作纳入综合医院建设发展目标和管理评价体系以及院长责任目标考核体系中。要将中医诊疗科目作为综合医院执业登记及校验的必要条件之一。要将具备条件的综合医院中医诊疗科目核定到中医科所属二级科目。

(十六)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把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纳入到整个中医药工作当中,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要切实加强对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强化对综合医院中医药业务管理的培训,督促综合医院严格执行中医药行业的标准规范,建立和完善中医医疗质量控制体系。要切实加大对综合医院中医药业务建设的支持力度,在中医药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项目中,把综合医院纳入实施范围,统筹考虑。要建立与卫生行政部门和综合医院沟通协调机制,主动关心和支持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为综合医院中医药科室的建设与发展服务。

(十七)综合医院要将中医药的发展纳入到医院整体发展规划中,根据自身实际确定中医药业务重点发展方向,统筹规划中医药工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对中医药科室诊疗设施设备、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费投入,改善中医药科室的工作条件,保证中医药科室与其它科室同步发展。

要注重从中医药服务的数量、质量和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等方面对中医药科室进行绩效考核,避免以单一的经济效益作为考核依据,以鼓励综合医院中医药科室开展中医药服务。

要积极鼓励和支持中医临床科室与其它临床科室开展合作,建立协作机制,为中医药服务拓展到医院其它临床科室提供制度保障。

要在职称晋升、进修学习和学术交流等方面为中医药人员创造条件,保证与西医药人员同等待遇。对中医药人员技术职称的评聘要实行同行评议,以中医药理论掌握程度和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处理疾病的实际能力为主要指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卫生部 总后勤部卫生部

关于中医药的诗歌 篇5

关于成立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通知

各科室、村卫生站:

为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业务质量管理,保证发挥我院中医特长,促进我院中医工作质量不断提高,经院委会研究决定成立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现将小组名单通知如下:

组长:

刘邦成 副组长:李宗文

成员:

敬勇志

陈 江

古小梅

张良平

汤小涛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羊山贵兼任。

2010年10月22日

主题词:成立 中医药 领导小组 通知 抄送:市卫生局

市创中办

江油市新安中心卫生院

2010年10月22日印(共印15份)

新卫[2011]35号

关于调整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通知

各科室、村卫生站:

根据江油市卫生局关于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文件精神,为顺利完成中医工作的各项任务,结合我院人员结构及变动情况,经院委会研究决定调整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现将小组名单通知如下: 组长: 刘邦成 副组长:李宗文 成 员:敬勇志 张良平汤小涛 古小梅 赵文琼 周炳红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工作由中医科牵头承办。2011年11月24日

主题词:调整 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 通知 抄送:市卫生局

江油市新安中心卫生院

2011年 11月24日印(共印12份)

新卫[2012] 号

关于调整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通知

各科室、村卫生站:

根据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相关文件精神,为顺利完成“创中”迎检任务,经院委会研究决定调整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现将小组名单通知如下: 组长: 刘邦成 江油市新安镇中心卫生院院长 中医师 副组长:王治勇 江油市新安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 中医师 李宗文 江油市新安镇中心卫生院支部书记 中医师 成 员: 汤小涛 江油市新安镇中心卫生中医科主任 中医师 古小梅 江油市新安镇中心卫生院住院医师 中医师 赵文琼 江油市新安镇中心卫生院药剂师 药师 段有云 江油市新安镇中心卫生院门诊医师 助理中医师 唐 永 江油市新安镇中心卫生院住院医师 中医师 江油市新安镇创建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李宗文同志任办公室主任,主要管理中医科文化建设、负责中医科科室各项资料收集、整理和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工作,其他各项工作由中医科人员承办。2011年11月24日

主题词:调整 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 通知 抄送:市卫生局

江油市新安中心卫生院

关于中医药的诗歌 篇6

2014届全体毕业生同学:

根据《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中医药学院各本科专业2014届毕业生均须完成毕业论文方可毕业。为了各位同学能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按照《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现将相关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1选择导师

同学们从即日起根据各自所学专业选择导师,备选导师名单以附件1《中医药学院2014届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总表》为准。同学们请在前选择导师,并以班级为单位将选导师情况报送至教学科(可由班级负责人发送电子版)。由于学校对每位老师的指导人数有限制(普本、科技各可指导8人),故最终的指导老师安排以教学科统筹调整后公布的为准(11月20日之前公布)。2论文开题

教学科确定指导老师安排后,各位同学即可与导师联系论文开题事宜;并须于12月20日之前完成开题,填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模板见附件2《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样表》。

3论文撰写

开题完成后即进入论文撰写阶段。论文字数要求不少于5000字,格式排版见附件3《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书写、排版规范》。论文内容除须与所学专业相关外,其他基本要求可参见附件6《答辩评分参考标准》;另外所有论文都将进行重复率检测,与他人已发表论文相似度不得高于30%,否则视为不合格论文,不得参与答辩。论文撰写期间至少经导师指导修改3次,并填写《湖北民族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记录表》(见附件4)及《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见附件5)。

4论文上交

论文须与2014年3月21日前完成并以班级为单位上交电子版。纸质版上交时间及要求届时另行通知。

5论文答辩

答辩时间届时另行通知。首次未通过答辩者须根据答辩专家意见重新撰写或修改论文,并申请再次答辩,直至通过答辩。

6论文装订

通过答辩者于答辩后一周内按附件7《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装订要求》装订论文(铜版纸封面格式见附件8),以班级为单位上交教学科。

其他未尽事宜,届时将另行通知。

湖北民族学院中医药学院教学科

关于中医药的诗歌 篇7

关键词:中药专业,中医药思维,大学新生

当今社会,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医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中医药产业迅速发展, 社会对于高等中药学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为适应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 本文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大学新生为例, 探讨和思考培养中药学专业新生的中医药思维的实践方法和教育模式。

一、中医药思维的概念界定

目前对于中医思维的诠释已经比较完善。据文献记载:冯广义、张养生等认为中医思维即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委思想基础去观察、认识世界,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诊断疾病, 并按照学习中医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实践行为和文化环境等要求, 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中医药学术思想的传承模式[1]。陈涤平认为, 中医思维即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思想基础去认识世界,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诊治疾病, 并按照学习中医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实践行为和文化环境等要求, 创立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中医药学术思想的传承模式[2]。

二、及时转变思维方式, 培养中医药思维

结合已有的对于中医思维概念的界定, 以及对于中医药思维的思考和总结, 笔者认为中医药思维就是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背景, 以中医理论为依据, 在对生命活动、疾病规律, 药物的发现、使用、作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 建立、形成的一种起经常性作用的思维习惯与方式。中医药思维是中药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应该具备的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模式, 对于中药学专业的新生而言, 建立中医药思维对于今后的专业知识学习, 乃至以后的科研、工作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转变思维方式, 是顺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必然。思维方式的转变是深刻领会中医药基本理论的基础。转变思维方式, 就是要求每一位中药专业大学生从根本上找准学习的出发点与着力点, 找准学习定位。中西医学、中西文化发源不同, 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 即各自建立在不同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 中医学有其独特的辩证论治体系,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专业新生初入校门与其他专业学生思维习惯无异, 中医药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 要通过教育来培养的, 因此想要培养中药学新生的中医药思维, 必须在认识论、方法论和知识结构加强培养以尽快适应中药专业需求。

三、中药学专业新生中医药思维培养的思考和实践

思维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形成的, 因此想要培养中药学新生的中医药思维, 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育者们应该在学生的教学、第二课堂, 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层面积极进行探讨和实践。

1. 在教学环节中对中药学专业学生进行中药思维的培养。

(1) 将中医药思维贯穿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是高等教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大学生收获知识、养成思维定式的有效途径。在课堂学习中要想培养中药学专业新生的中医药思维, 专业教师在对中药学专业新生讲授课程时应该做到:在课堂上注重历史文化意境的重现, 营造浓厚的传统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氛围, 授课时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 从而达到加强对学生的传统人文思想的教育和熏陶的效果。与此同时, 专业教师还要要求中药学新生重视对经典的学习, 要养成研读中医药经典著作的习惯, 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地促进并最终形成中医药思维, 做到对中医药理论精髓的扎实把握。 (2) 创新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中医药思维。对于中药学新生的教学中, 提倡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即“PBL”教学法。任课教师在上课时设计一套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 这种学习方法通常将学生分成小组, 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出发, 解决中药学专业新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疑惑, 提高他们对于专业知识的兴趣。这样一来, 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对于教学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增加课堂的互动, 而非传统教学中偏重于任课教师讲授的“独角戏”模式;另一方面, 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引导学生对于专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思考, 促进学生思维模式多维度发展, 加深对于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和认识, 有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

在网络发达的当今社会, 网络学习资源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忽略的, 比如MOOC。在对中药学专学生尤其是新生的教学中, 可以采取传统授课和MOOC相结合的方式进行。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是大型的开放式网络课程, 通过MOOC可以完成教学中的答疑、测验、作业、考试等多个环节, 也可以通过它对于学习效果进行自动的评分、评级, 以及有效的反馈。这种利用网络的新型教学模式, 摆脱了传统的在线教育模式中单向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和灌输式学习的局限, 鼓励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自主学习与思考, 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2. 拓展第二课堂培养中医药思维。

对于新生而言, 想对自己的专业有所了解, 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举办新生专业入门教育。如天津中医药大学, 每年在新生入学的时候, 中药学院为了让中药学新生了解自己的专业, 会举办一系列新生专业入门教育, 如刘昌孝院士“新生入门第一课”与学生面对面地开展交流会。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 让中药学新生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念, 主动寻求知识的增长, 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教务处的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制度, 让学生了解了中药专业学习任务、成绩查询, 以及其他和自己相关的信息, 借此新生们能迅速掌握中药学的知识架构, 他们能为自己设立初步的学习计划, 课程开始后进行学习会更加有重点。这些行为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即将面对的大学学习生活, 也让他们对于自己的未来有更清楚的认识, 便于进行人生规划。

在新生的课余时间, 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 比如为夯实中医药学生中医理论学习的基本功, 加强该班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培养学生形成中医药思维, 以“读经典、做临床、多读书, 通过实践加深对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的认识”为主题举办了经典背诵比赛, 既不枯燥记忆, 又能达到理想的背诵效果;举行“校园药植行”、参观标本室活动, 带领学生参观校园中的药用植物园、参观药用植物标本展室, 通过专业教师的讲解, 让学生了解身边的药用植物, 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促进中医药思维的形成。

3. 建设校园文化浓厚中医药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环境往往能给学生, 尤其是新生带来温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在中医药高等院校中,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也是培养学生中医药思维的必要条件之一。 (1) 从物质层面讲, 完善的校园设施可以为学生展开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供阵地, 使学生学有其所、乐有其所,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启迪和教育。对于中医药高等院校而言, 想要培养中药学专业新生的中医药思维, 校园环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 如天津中医药大学新校区, 以“校在园中, 园在校中”为理念, 将整个校园建设成药用植物园, 徜徉在校园, 身边的花草树木均是自己专业课将会涉及到的,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会养成对于专业的认识、理解和学习的习惯, 对于促进中医药思维的形成会起到良好的作用。另一方面, 可以在校园中建立相关中医药历史名人、常识知识、标本展示等的宣传栏, 或是在教室中建立黑板报, 这些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中医药思维也会有正相关的刺激。 (2) 从精神层面讲, 培养中药学专业新生中医药思维, “三风”建设要紧抓。首先是校风建设, 这主要体现在校训、校歌、校徽、校旗等方面, 良好的校风往往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 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无形中会受到一种感染和约束。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为例, 除了学校层面在校风建设上的努力, 中药学院每年都会在新生入学报到后组织班旗设计大赛, 学生们通过查阅文献、结合自己的专业、结合自己的班风, 设计出班级特有的班旗, 一方面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医药思维的形成。其次是教风的建设。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体现出的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等, 对学生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 对于中药学专业的教师来说, 具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积淀、扎实的专业技术、优秀的工作作风, 是培养中药学新生中医药思维的强有力的基础和保障。最后, 中医药高校要有优良的学风。任何一项教育行为, 如果只有教师单方面作为, 学生不积极主动, 是无法正常进行的, 起码结果不会令人满意。紧抓中药学专业新生的学风建设, 能让他们在内心深处增强对于中药学知识的渴望, 对于他们建立起自己的中药学思维有推动作用。 (3) 从制度层面来说, 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维护教学行为正常进行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在校园中, 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能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 他们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要依照规章制度办事, 这样有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如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建立本导制培养模式, 从新生入学开始, 给每个学生配备专业导师。中药学专业讲究传承, 本科生导师制度, 定将会形成老师心口相传, 学生心领神会, 老师举手投足, 学生潜移默化的效果。这种手把手的传承方式, 容易使学生得真传, 让中医药思维在新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这也是普通的课堂教育难以达到的, 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和临证水平能尽快得到培养和提高, 科技创新意识及科研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冯广义, 张养生, 丁然, 等.从中医思维方式探究中医学的发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33 (1) :11-13.

[2]陈涤平.用中医思维培养优秀中医人才[J].中国中医药报, 2008.

关于心脏,中医是这样认识的 篇8

西医学认为,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给身体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便供应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废物,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鉴于心脏具有强大的推动力,人体内的各种激素也是借助心脏的力量,推送到各个细胞,调节身体内的液体,以维持机体内稳定的环境。

一个人的心脏只有像其自身的拳头那般大,在左边胸口的正下面。所以如果你的右边胸口疼痛,这与心脏无直接的关系。

中医所说的心脏位置跟西医所提非常接近。不过,在中医里,心和小肠、脉、面、舌组成一个心系统。

中医认知心的功能有两个:一主血脉;二藏神。

心主血脉,可以理解为心具有管理血和脉的作用。血,指的是血液;脉指的是脉管,也称为经脉。经脉是血逗留和运行的通道。这也是现代医学说的血管,不过它多了一个经络。这脉管可以和心组成一个精密的系统,成为血液循环的枢纽,让血液顺畅无阻运行到全身各处。

心脏功能良好有赖于3个因素,即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心脏才能有规律的跳动。可是,在西医,他不会跟你说心气,只谈心脏功能好不好,血管有没有阻塞。此外,在临床上,如果中医说你的心没有力,他指的是你的心气不足而引发的疾病,而不是西医所说的心脏衰竭。所以,别一听到中医说你的心没力,就觉得自己就快不行了。

关于台湾的诗歌 篇9

<<乡愁>>

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放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

往事

丘逢甲

往事何堪说?征衫血泪斑。龙归天外雨,鳌没海中山。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

天涯

丘逢甲

关于医药商业的企业发展思路探讨 篇10

[关键词]医药商业,企业,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416—01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出台,对于国家在推动新医改新政的步骤和目标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

1.“一个目标”将成为构筑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长期指导思想和基本国策

“一个目标”,即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制度为总体目标,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一目标必将成为我国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长期指导方针,其全面贯彻实施将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医药市场消费结构,打破各区域中心城市、重点医院对药品和其他医疗资源的绝对垄断局面,实现医疗资源在全国城镇、乡村全体公民范围内的均等化导向、合理化配置。

对于医药商业企业而言,未来的发展战略将面临巨大的方向性调整,面向城市区域中心医院等传统的第一终端市场,不可能再占有市场拓展和售后服务、资源配置上的绝对优势。为了维护大型医药商业企业在区域内的强大影响力和市场领导地位,企业必须向数量众多、位置分散、规模集约程度小的城市社区医院、县镇卫生院进行资源上的倾斜,这将使得大型医药商业企业采取的集中优势资源开拓高端市场、迅速争夺和巩固市场份额、实现高额产出的资源配置策略不再灵验。

相反,优势资源在面对被稀释的目标市场,如何科学配置,确保从第一终端到第三终端市场,在市场覆盖和市场占有上不断发展、突破,是医药商业企业在新的医改方案实现持续、和谐、稳健和快速发展必须破解的战略命题。

目前可预测的是,在第一终端,虽然大型具有区域强势的医药商业企业仍具有不可动摇的优势,但是医院的医药消费能力不可避免地会由于医改逐步到位,使患者分流,出现增长趋缓甚至负增长,第一终端对医药商业企业的增长贡献呈下降趋势;而在第三终端,限于市场拓展成本和配送成本效率上的困境,大型医药商业企业更多地选择目标机会市场,不仅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市场培育,而且在加大企业整体运营成本、承担资金运营风险的考验下谨慎前行,收获市场拓展的成果仍需假以时日。

2.“四大体系”是“一个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具体表现方式“四大体系”,是指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大体系为我国的医药商业“市场”组成结构勾勒出明确的轮廓,也为医药商业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开拓第三终端市场指明了方向。医药商业企业围绕国家在“一个目标”基础上对“四大体系”的医改思路,如何发挥自身的作用,促进国家医改目标的实现,适应新医改带来的医药市场变局,是赢得新的发展机遇的关键所在。

(1)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方面。医药商业企业可利用整合上游供应商产品资源的优势,开发疫苗产品线和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慢性病等药品供应渠道,建立突发卫生事件对药品的紧急配送服务预案,满足政府疾病预控中心对公共卫生疾病的救治预防。医药商业企业可发挥终端网络覆盖优势,协助政府疾病预控管理部门在加强健康、医药卫生知识的传播方面对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专题辅导宣传,扩大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促进对社区终端网络的市场开发,成为政府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合作伙伴。

(2)在医疗服务体系方面。医药商业企业可利用经营中药系列产品的优势,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中医院建设,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用技术,支持中医药的发展;促进中医药的继承和创新,搭建同生产厂家合作的渠道,传递产品研发信息,积极发挥通道增值作用,提升对中医院的客户服务能力。另外,还可利用开拓农村终端医疗卫生网络的成果,协助城市中心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实施医疗卫生工作制度,使大型中心医院在制定对口支援决策方面有的放矢,确保成果,在提升商业覆盖农村终端网络产出效能的同时,巩固和持续增进同中心医院的合作关系。

(3)在医疗保障体系方面。国家提出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体现了政府关心民生的决心,揭示了医改的最终目标,这正好是国有传统强势医药商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发挥药品供应主渠道作用的关键时刻。因此,在开发农村终端网络上,尤其是支持偏远和贫困地区的农村两网建设方面,国有医药商业企业要站在战略的层面上,牺牲部分利益、履行社会责任,为政府实现全覆盖的目标分忧解难,成为政府实现民生目标的得力助手。这样从长远看,必将赢得政府更有力的政策支持,从而为企业适应新医改带来的市场变局,持续快速发展、巩固企业的领导地位奠定基础。

(4)在药品保障供应体系方面。国家的基本药物制度成为实现“四个体系”发挥职能机制,进而实现新医改目标的基本载体。作为大型医药商业企业,拥有药物目录全部药品资源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因素,这些药品资源并非市场化的结果,绝不能通过市场竞争去获得,只有积极发挥企业的核心作用,成为政府推动新医改方案的排头兵,才有机会赢得政府赋予企业在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资源。

3.新医改为通过“八项支撑”,实现“一个目标”和确保“四大体系”预留了较大的探索空间。

“八项支撑”,即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使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从“八项支撑”对推动新医改的步骤和达成的具体目标看,还未提出细化方案,更多地是对原则和把握医改方向的描述;也未从医药产业供应链角度,提出如何实现产业上下游共同努力,探索新医改方案深入推进的有效联动机制。

深入推动新医改需关注的环节主要是:

(1)从医药产业供应链的角度,确认实施新医改方案的思路,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从我国目前的医药市场经营环境看,整个医药产业供应链是以公立医院作为药品主要销售渠道,通过市场化交易维护自身利益,而在运行和行政管理方面依附于政府,形成了一个畸形的市场化供应链。在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需要医药商业企业担负满足医院药品需求的重任,在满足人民群众求医问药的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方面,同医院共同承担着神圣的职责。

(2)从提升我国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对于使用高端新药特药给予必要的考虑。我国医药产业的创新能力、药品研发能力同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很大,在考虑基本药物的同时,不能缺少对于新药研发和高端药物市场的培育,否则新医改的实施将会成为制约推动医药产业升级的无形阻力。必须从政策上为高端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空间,培育良好的目标市场环境,促进国家医药产业链各环节同国际接轨,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实力。

关于医药物流的几点思考 篇11

一、我国医药物流的发展现状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之后, 我国的药品关税税率曾逐步下降趋势, 药品医疗服务和药品分销服务市场也逐年开放, 吸引了大批国外药品, 人们也有了更多的市场选择和自由, 但我国的医药市场格局并没有随着国际医药企业的发展而得到根本改变。跨国医药商业企业在我国也逐渐进驻, 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也导致大量的小型医药企业面临着倒闭的危机。特别是医药物流配送不完善的医药企业, 更是寸步难行。

当前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 特别是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制度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相继实施, 国家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对医药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需求也持续增加。总体而言, 我国的医药物流有着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一方面, 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医药物流的客观条件。我国的医药行业虽然仅仅发展了短短几十年, 但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医药行业的每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7.5%。因此, 我国医药经济的发展为医药物流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另一方面, 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医药专业化连锁经营。医药零售行业的连锁经营, 促进了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医药产业规模发展。特别是国家近几年出台的一系列鼓励零售企业发展相关政策, 也为医药物流的发展营造了有利空间。

二、我国医药物流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医药行业虽然发展较快, 但由于国家严格控制医药产品的流通, 导致我国的医药物流发展缓慢, 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等等。

1. 体制不健全。

由于国家对医药市场进行非常严格的行政控制, 特别是地方保护主义非常盛行。有些地方的政府部门甚至盲目追求自身利益, 重点发展当地的医药企业, 对外地的医药企业采取极端的排斥与打压政策, 这种做法严重地阻碍了医药物流的发展。医药物流涉及到方方面面, 它就是要实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药品流通, 扩大药品的品种范围, 给人们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机会。

2. 技术落后。

我国信息化水平目前在全世界处于滞后位置, 信息网络技术更为落后。现代医药物流越来越趋向于效益化与自动化, 而这离不开信息网络系统的构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物流信息系统平台非常不完善, 许多药品物流企业没有与医药客户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过于注重企业自身的信息资源, 各个医药物流企业之间也没有进行信息资源共享, 造成医药物流的信息化水平非常低。

3. 观念落后。

我国的物流观念仍然是传统的, 对服务理念认识不足, 所有的医药物流都是大同小异, 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现代的医药物流理念强调的是以人性化、信息化、科技化为核心, 重视物流中心的作用, 提供更多的满足大众需求和市场需求的医药产品, 提高医药物流的效率, 而不是被动地受市场制约, 要积极掌握主动权。

三、医药物流的发展对策

1. 加强政府引导。

国家以及各地政府部门应该对医药物流行业进行总体规划, 及时制定有利于发展医药物流的各项政策,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从宏观层面上来看, 政府可以着手进行建设医药物流市场, 使其走向规范化、政策化。从微观层面来看, 政府要打破传统的地方保护主义, 加强各个部门关于医药物流的交流与沟通, 协调利益冲突, 为医药物流行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政府在完善医药物流的市场建设同时, 还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督与监管, 及时制止医药物流不正当的市场竞争行为, 保障医药物流市场秩序的稳定与和谐。

2. 完善物流信息系统。

现代的物流包括信息流、物质流、资金流和商流等等, 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对于医药物流来说至关重要。医药物流应该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物流标准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一方面, 各个医药物流企业应该完善本企业内部的物流信息网络, 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实现供应商、医院等信息资源共享, 快速、准确地传达有效数据, 提高医药物流中库存、采购、订单处理等各个环节的运营效率。

3. 构建物流服务体系。

医院物流业务由于其自身具有特殊性, 通常包括仓储、配送、第三方物流服务等多种功能, 而各种物流中心的性质并不一定相同。因此, 医药物流应该按照不同的业务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解决方案, 根据业务的需求来建立全国性的医药物流服务体系, 加快药品的流转, 提高医药物流服务水平。同时, 医药物流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提高物流管理的科学化、规模化, 扩大医药市场, 保证药品的安全与质量, 形成产业优势。

摘要: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 关系着人们的切身利益。医药物流的健康发展对药品的需求与供应起着保障作用, 本文针对医药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旨在完善我国的医药物流。

关键词:医药,物流,思考,对策

参考文献

[1]苏博.浅谈医药物流[J].陕西医药, 2012 (2) :37-39.[1]苏博.浅谈医药物流[J].陕西医药, 2012 (2) :37-39.

[2]甘碧娇, 郑文礼.关于在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思考[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5) :78一81.[2]甘碧娇, 郑文礼.关于在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思考[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5) :78一81.

[3]纪云鹏.敢问第三方医药物流发展路在何方.医药世界[J].2003, (9) :36一38.[3]纪云鹏.敢问第三方医药物流发展路在何方.医药世界[J].2003, (9) :36一38.

关于诗歌的分类 篇12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②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变成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成为乐府和拟乐府。如《敕勒歌》《木兰诗》《短歌行》(曹操)。一般来说,乐府诗的标题上有的加“歌”“行”“引”“曲”“吟”等。

③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1)怀古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2)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6)送别诗。

上一篇:初二生物论文下一篇: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女娲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