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帮助为作文经典

2024-10-26

以帮助为作文经典(通用11篇)

以帮助为作文经典 篇1

疑惑:孩子对事物时而沉静时而易怒

初初一看, A是一个长相清秀、小巧灵活的小男孩。虽有点内向, 却也不失六七岁男孩的天真、可爱。下课时, 他也会与班内熟悉的小伙伴玩游戏并玩得不亦乐乎。可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他的孩子在班里结识了越来越多的朋友, 课余时间也会在一起聊聊天、玩玩游戏。而他的朋友却仍然只是原来同一个幼儿园的同学, 有时甚至只是一个人在座位上静静发呆。

在一次大扫除中, A的手指不小心被其他孩子手中的工具划破并流血了, 小朋友们急匆匆地跑来告诉笔者。对于这么一个“严重”的伤口, A的表现很平静, 即便是处理伤口时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适与不快。于是, 笔者表扬了A的大度和勇敢。然而有一次, A与班里的一名男生发生激烈的冲突——两个男孩子竟然动起手来。等到他们都冷静下来后, 笔者问及他们为什么动手时, 原因居然是对方在走路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A, 而他一下子生气起来, 一拳打到了对方身上。笔者问他原因, 他则说那个同学是故意打他的, 可周围的同学都说那个同学的确是无意的。

笔者将A经历的两次事件进行了对比, 感到非常奇怪:同一个孩子, 都被其他小朋友“伤害”了, 为什么他的反应会有怎么大的差别?

探寻:孩子行为的与众不同究竟为何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 也为了尽量避免同样事情再次发生, 笔者决定走进这位孩子的家庭, 向他的家人了解他的成长经历以便找到适合他的教育方法。

这次的家访是一次被泪水浸润的家访。孩子的奶奶告诉笔者, 当孩子只有三岁的时候, 他的母亲就因病去世。他的父亲也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 因此心思一直用在工作上。这几年, 孩子一直是在爷爷奶奶的悉心照顾下长大的。奶奶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 他就越来越感到自己与其他孩子的不同。每一次出去玩, 当他看到其他孩子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时, 就会低下头走开;当他听到同学在谈论一家出游的经历时, 总会不自觉地沉默。所以这个孩子有时候会非常敏感, 只要他觉得有小朋友对他不太客气的时候, 他就会变得暴躁, 即便小朋友们对他真的没有恶意。”原来这个孩子的成长经历如此与众不同, 难怪当其他孩子玩在一起的时候, 小小年纪的他也会流露出孤独的眼神;也难怪, 他很少像其他同龄人一样, 有真正发自内心的欢笑。

这一次家访让我真正体会到家访的意义——只有走入孩子的家庭, 才会知道孩子的成长环境, 才能够在今后的教育活动中, 真正做到和孩子进行“交心”的交流, 能够“对症下药”。

实践:用关心爱护提升孩子的归属感

单亲家庭的孩子, 在集体中容易产生孤独感, 是因为大多数的孩子都成长在三口之家, 学校里开展的同学之间的交流活动较大一部分的内容是有关三口之家的, 这恰恰是单亲家庭孩子所缺少的。久而久之, 他们会产生“我和大家不一样, 大家不会接纳我”的心理。就如A同学, 其实其他孩子的交谈只是无心的、随意的, 而他却感觉是因为大家都知道了他的情况而特意在他面前炫耀。因为有了这样的心理, 他自然与每一名同学产生距离, 不愿与他们靠近, 久而久之, 就会越来越孤独, 从而对孩子的性格和心理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在接下来的教学生活中, 笔者增加了对A的关注, 也让班里的孩子更加主动地和他成为朋友。

1.教师带着他参与集体活动

秋游那天, 当笔者和另一位带队老师邀请同学们玩游戏时, 孩子们开心极了。当大家玩“摸脸认认”时, 笔者观察到A没有参与到活动中来。他的眼神中有点失落也有点向往。于是, 笔者就蒙上眼睛朝着他的方向走去。笔者一边摸着他的脸, 一边描述着他的面部特征, 最后才说出他的名字。当其他的孩子都说猜得正确时, 笔者摘下蒙住眼睛的布, 看到A笑了, 笑得很灿烂。随后, 他开心地蒙上了自己的眼睛, 继续和大家玩起了游戏。秋游结束后, 他竟然主动地拉住笔者说:“我今天玩得很开心。”简简单单的一句话, 让笔者充满了期望, 也让笔者相信:今天的尝试是正确的, 接下来更要努力。

对于孩子们来说, 一年一度的亲子活动是一件让他们更加开心的集体活动, 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参加。因此, 当笔者向大家发出活动号召时, 绝大多数的孩子踊跃报名, 唯独A显得异常平静。放学后, 笔者问他:“你想参加亲子活动吗?”他摇头。“为什么?”笔者很想知道原因。A轻轻地说:“其他人都是爸爸妈妈一起参加的, 而我没有妈妈。”是啊,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 他们所理解的亲子活动就是三口之家一起参加的活动。那A是不是就不能参加这次亲子活动了呢?不行, 这是孩子们的第一次亲子活动, 真的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参加。因此, 笔者利用午间谈话向大家重新定义了“亲子活动”——亲子活动是一项让自己的家里人参与进来的学校活动, 大家可以邀请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来参加。下课之后, 笔者再次邀请了他。这一次, 他迟疑了一下回答:“我回家和爷爷奶奶说一下。”亲子活动那一天, 笔者看到了班里每一个孩子都邀请了自己的家里人参加, 特别是看到A带着爸爸和奶奶来参加的时候, 感到特别开心。

2.同学主动邀请他参加游戏

亲子活动时, 集体性的游戏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项目——孩子们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踢毽子, 以大组为单位进行拔河比赛。其他的孩子正和爸爸妈妈玩得不亦乐乎时, 只有A和家人坐在一边看着大家。正当笔者要上前去邀请他们的时候, 班里的几个女生已经一起走到A的面前, 热情地说:“大家都很想你也参加游戏, 你和我们一起玩吧!”说完, 她们还主动地拉起A的手, 和他一起踢起了毽子。此时, 其他的家长也盛情邀请A的家长也参加游戏。在大家的邀请下, A和家人终于跟大家一起参加了各种游戏和活动。这一次的亲子活动, A从一开始的不参加到后来的愿意试着参加, 这就是一种跨越。因为A感受到了同学的热情, 大家都非常希望他能够真正地融入到他们中间。

3.妈妈们说我们是你的妈妈

经过两年的时间, A已经融入了班级这个大家庭, 孩子们也非常愿意和他一起玩游戏、参加假日小队活动。笔者真的为他的改变而感到高兴。

到了三年级, 学校开展“献给妈妈的歌”的活动, 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所有的妈妈和孩子一起合影留念。其他的孩子都兴高采烈地站到自己的妈妈身边, 只有A又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这时, 笔者走向他:“老师和你一起拍照, 好吗?”就在孩子还在犹豫的时候, 妈妈们走过来和他说:“孩子, 来拍照吧, 我们都是你的妈妈!”A终于和大家站在一起, 来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以帮助为作文经典 篇2

疑惑:孩子对事物时而沉静时而易怒

初初一看,A是一个长相清秀、小巧灵活的小男孩。虽有点内向,却也不失六七岁男孩的天真、可爱。下课时,他也会与班内熟悉的小伙伴玩游戏并玩得不亦乐乎。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的孩子在班里结识了越来越多的朋友,课余时间也会在一起聊聊天、玩玩游戏。而他的朋友却仍然只是原来同一个幼儿园的同学,有时甚至只是一个人在座位上静静发呆。

在一次大扫除中,A的手指不小心被其他孩子手中的工具划破并流血了,小朋友们急匆匆地跑来告诉笔者。对于这么一个“严重”的伤口,A的表现很平静,即便是处理伤口时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适与不快。于是,笔者表扬了A的大度和勇敢。然而有一次,A与班里的一名男生发生激烈的冲突——两个男孩子竟然动起手来。等到他们都冷静下来后,笔者问及他们为什么动手时,原因居然是对方在走路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A,而他一下子生气起来,一拳打到了对方身上。笔者问他原因,他则说那个同学是故意打他的,可周围的同学都说那个同学的确是无意的。

笔者将A经历的两次事件进行了对比,感到非常奇怪:同一个孩子,都被其他小朋友“伤害”了,为什么他的反应会有怎么大的差别?

探寻:孩子行为的与众不同究竟为何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也为了尽量避免同样事情再次发生,笔者决定走进这位孩子的家庭,向他的家人了解他的成长经历以便找到适合他的教育方法。

这次的家访是一次被泪水浸润的家访。孩子的奶奶告诉笔者,当孩子只有三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因病去世。他的父亲也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因此心思一直用在工作上。这几年,孩子一直是在爷爷奶奶的悉心照顾下长大的。奶奶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就越来越感到自己与其他孩子的不同。每一次出去玩,当他看到其他孩子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时,就会低下头走开;当他听到同学在谈论一家出游的经历时,总会不自觉地沉默。所以这个孩子有时候会非常敏感,只要他觉得有小朋友对他不太客气的时候,他就会变得暴躁,即便小朋友们对他真的没有恶意。”原来这个孩子的成长经历如此与众不同,难怪当其他孩子玩在一起的时候,小小年纪的他也会流露出孤独的眼神;也难怪,他很少像其他同龄人一样,有真正发自内心的欢笑。

这一次家访让我真正体会到家访的意义——只有走入孩子的家庭,才会知道孩子的成长环境,才能够在今后的教育活动中,真正做到和孩子进行“交心”的交流,能够“对症下药”。

实践:用关心爱护提升孩子的归属感

单亲家庭的孩子,在集体中容易产生孤独感,是因为大多数的孩子都成长在三口之家,学校里开展的同学之间的交流活动较大一部分的内容是有关三口之家的,这恰恰是单亲家庭孩子所缺少的。久而久之,他们会产生 “我和大家不一样,大家不会接纳我”的心理。就如A同学,其实其他孩子的交谈只是无心的、随意的,而他却感觉是因为大家都知道了他的情况而特意在他面前炫耀。因为有了这样的心理,他自然与每一名同学产生距离,不愿与他们靠近,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孤独,从而对孩子的性格和心理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在接下来的教学生活中,笔者增加了对A的关注,也让班里的孩子更加主动地和他成为朋友。

1.教师带着他参与集体活动

秋游那天,当笔者和另一位带队老师邀请同学们玩游戏时,孩子们开心极了。当大家玩“摸脸认认”时,笔者观察到A没有参与到活动中来。他的眼神中有点失落也有点向往。于是,笔者就蒙上眼睛朝着他的方向走去。笔者一边摸着他的脸,一边描述着他的面部特征,最后才说出他的名字。当其他的孩子都说猜得正确时,笔者摘下蒙住眼睛的布,看到A笑了,笑得很灿烂。随后,他开心地蒙上了自己的眼睛,继续和大家玩起了游戏。秋游结束后,他竟然主动地拉住笔者说:“我今天玩得很开心。”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笔者充满了期望,也让笔者相信:今天的尝试是正确的,接下来更要努力。

对于孩子们来说,一年一度的亲子活动是一件让他们更加开心的集体活动,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参加。因此,当笔者向大家发出活动号召时,绝大多数的孩子踊跃报名,唯独A显得异常平静。放学后,笔者问他:“你想参加亲子活动吗?”他摇头。“为什么?”笔者很想知道原因。A轻轻地说:“其他人都是爸爸妈妈一起参加的,而我没有妈妈。”是啊,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所理解的亲子活动就是三口之家一起参加的活动。那A是不是就不能参加这次亲子活动了呢?不行,这是孩子们的第一次亲子活动,真的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参加。因此,笔者利用午间谈话向大家重新定义了“亲子活动”——亲子活动是一项让自己的家里人参与进来的学校活动,大家可以邀请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来参加。下课之后,笔者再次邀请了他。这一次,他迟疑了一下回答:“我回家和爷爷奶奶说一下。”亲子活动那一天,笔者看到了班里每一个孩子都邀请了自己的家里人参加,特别是看到A带着爸爸和奶奶来参加的时候,感到特别开心。

2.同学主动邀请他参加游戏

亲子活动时,集体性的游戏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项目——孩子们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踢毽子,以大组为单位进行拔河比赛。其他的孩子正和爸爸妈妈玩得不亦乐乎时,只有A和家人坐在一边看着大家。正当笔者要上前去邀请他们的时候,班里的几个女生已经一起走到A的面前,热情地说:“大家都很想你也参加游戏,你和我们一起玩吧!”说完,她们还主动地拉起A的手,和他一起踢起了毽子。此时,其他的家长也盛情邀请A的家长也参加游戏。在大家的邀请下,A和家人终于跟大家一起参加了各种游戏和活动。这一次的亲子活动,A从一开始的不参加到后来的愿意试着参加,这就是一种跨越。因为A感受到了同学的热情,大家都非常希望他能够真正地融入到他们中间。

3.妈妈们说我们是你的妈妈

经过两年的时间,A已经融入了班级这个大家庭,孩子们也非常愿意和他一起玩游戏、参加假日小队活动。笔者真的为他的改变而感到高兴。

到了三年级,学校开展“献给妈妈的歌”的活动,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所有的妈妈和孩子一起合影留念。其他的孩子都兴高采烈地站到自己的妈妈身边,只有A又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这时,笔者走向他:“老师和你一起拍照,好吗?”就在孩子还在犹豫的时候,妈妈们走过来和他说:“孩子,来拍照吧,我们都是你的妈妈!”A终于和大家站在一起,来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因为有了同学的邀请、关心,因为有了各位家长的呵护、关爱和包容,因为有了老师的陪伴,A终于慢慢融进了班级,终于能够开怀地与大家说笑、玩游戏。孩子的转变得益于他一年级时的第一次家访。因为有了那一次家访,让笔者了解了他的家庭和成长环境,笔者才能在往后的教育活动中根据他的经历去关心他、爱护他,让他感受到大家的爱,让他成功融入集体。

以帮助为话题的作文 篇3

一次一个小女孩拿着一个鼓鼓的手袋,走进校门时还东张西望的,见到保安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逃出校门。看到这一幕,谁都知道她干了什么事。终于,她被保安抓住,并要求开袋检查。果不其然,那手袋了除了放着一本本子和几支笔以外,其他全是零食。小女孩放声大哭,而保安视而不见,拿着那些零食进了保安室。小女孩向教学楼走去,一边揍一边擦眼泪:“坏保安,没收零食,要我怎么向同学交代啊!”

开始我也觉得保安做得太绝,可仔细想想,并不是这样的。保安其实是在帮她。她这次这么做,被保安抓住,下次就不敢再次帮同学带零食了,也算是帮她改了一个“坏毛病”。这个小女孩如果不再犯错,就不会再第二次干“坏事”时被管理的同学或保安抓住。如果管理的同学看到了,那可不是没收零食那么简单了。

反之,保安如果放她一条“生路”,她不但下次还会再犯,还认为这样并没有犯错,将这件事当成“英雄事迹”来讲,那这种方法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很多人都这么做,保安和管理员可能都管不过来。保安是想到了这一点,为了管住孩子们的馋嘴,就只能做的绝点了。

以帮助为话题的作文 篇4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奶奶一起去幼儿园接甜甜妹妹回家。到了幼儿园里,甜甜看见我们,高兴地向我扑来。我们就一起在幼儿园里玩。

突然,一个小妹妹跑过来跌倒在我的脚边,“哇哇”地哭了起来,我赶紧伸出手想抱起她,但又一想:小女孩的老师看见了会不会误解是我把小女孩推倒的呢?我正在犹豫间,“书帆”奶奶焦急地叫我;“你快去把她扶起来!”我急忙蹲下去轻轻地跟她说:“小妹妹你别哭了,姐姐帮你扶起来好吗?”小妹妹哭着点点头。我把她扶起来,帮她拍掉屁股上的灰尘。“老师。”小妹妹哽咽着说:“我一不小心跌倒了,是这位姐姐帮我扶起来的。”“谢谢你!小朋友。”女教师感激地说。我谦虚地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女教师用赞许的目光看着我。啊!我只做了一件小小的好事,怎么就像吃了蜜糖一样美滋滋的。

我想下次再做更多的好事,超过人们想像的数目,让大家看看我到底做了多少好事。因为得到帮助的人很快乐,给予别人帮助的人更快乐!

以帮助为话题的作文400字 篇5

那是在寒冷的冬天中所发生的一件事了。我发烧了几天,都不见好转。妈妈匆匆忙忙地带我去看病。看完医生,开了药,妈妈就去取药,我就在坐长椅上等待着。

这时,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背着一个老太太闯进了医院。随后,小伙子将老太太安置在一张长椅上。然后就叫医生过来,有匆忙去挂号。

医生和护士过来了,立即给老太太打针又打吊瓶。这时,老太太脸色苍白,嘴唇发紫,还到了口吐鲜血的地步。医生看到这种情况,立刻把她送到急救室,我也跟了过去。

去到急救室前,急救室的工作灯亮了。急救室的门前只有小伙子在走来走去,一副心急如焚的样子。几分钟后,医生出来,对小伙子说:“幸好能保住你妈妈一条命……,不过你为什么这么晚才送你妈过来呢?”老太太用微弱的声音来告诉医生;“他不是我儿子,是看见我在去医院时心脏病发,背我过来的路人啊。

医生听了,立刻向小伙子投来了敬佩的目光,我心里也很佩服他。

以帮助为作文经典 篇6

河南工业大学自2010年起, 以机关团委为依托, 以“工大青年沙龙”为载体, 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 紧紧把握青年思想脉搏, 创新活动形式, 丰富活动内容, 成功开展了一系列青年沙龙活动, 不仅促进了青年教工的交流与发展, 也实现了以人才的发展促进学校发展的目的, 得到了学校领导和青年教职工的认可。河南工业大学机关团委的成功经验对于高校工会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工成长成才,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工大青年沙龙”的创建与发展

近年来,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河南工业大学的青年教工数量逐年增加。目前, 全校仅非教学单位35岁以下青年教工就有148人, 其中28岁以下42人, 28~35岁106人。各教学单位尤其是一些成立时间不长的院、系和教研室, 青年教工所占的数量与比例更大, 很多学院35岁以下青年教工人数已占单位教工总数的50%以上。这是一个庞大的、充满朝气的、特殊的群体, 他们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

为了进一步团结和凝聚广大青年教工, 促进大家相互交流与共同进步, 充分发挥青年教工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 为学校改革与发展贡献青春和力量。按照有关文件精神, 学校于2008年10月成立了机关团委, 机关团委的成立充分体现了学校党委对全校青年教工的关怀和期望。机关团委以教工团员和35岁以下的青年教工为服务对象, 是青年教工自己学习研讨、聚会交流、开展活动、互助提高的地方, 为青年教工构筑了学习园地和活动平台, 是青年教工之家。

机关团委成立后, 为了方便开展活动和进行宣传, 设立了8个联合团支部, 设计开通了专题网站, 并策划推出了“工大青年沙龙”这个活动品牌。“工大青年沙龙”是在学校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与大力支持下, 经机关党委和校团委同意, 由校团委主办、机关团委承办、各团总支协办, 以全校青年教工为服务对象的各类活动名称的总称。“工大青年沙龙”包含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十分丰富, 有学习沙龙、文艺沙龙、体育沙龙、服务沙龙、其他沙龙等。全校青年教工借助这个平台, 交流学习, 共同提高, 共同建设, 铸造品牌, 致力于把“工大青年沙龙”打造成学校青年教工乐于参与并愿意依赖的温馨港湾和美好家园。“工大青年沙龙”创建以来, 先后开展了青年教工代表恳谈会、野外自行车拉练与联谊、2009年青年教工新年联谊会、青年教工义务植树、选调生考试专题讲座、家庭教育专题报告会等多期主题活动。沙龙活动深受广大青年教工欢迎, 参与活动的人数一期比一期多, 可谓有声有色, 红红火火。

二、“工大青年沙龙”对高校工会工作的启示

总结“工大青年沙龙”的创建与发展经验, 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 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影响, 主要原因在于它定位准确, 形式新颖, 抓住了关键, 突出了重点。

第一, 职能定位准确, 服务对象明确。

“工大青年沙龙”以促进全校青年教工健康成长为己任, 以全校教工团员和35岁以下的青年教工为服务对象, 定位准确, 目标明确。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直接或间接地为广大青年教工提供各种服务和帮助, 进一步增强了青年教工的凝聚力, 促进了青年教工的健康发展, 较好地履行了职能, 发挥了作用。

第二, 抓住了关键, 突出了重点。

“工大青年沙龙”开展活动, 没有面面俱到、贪大求全。它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 紧紧把握青年思想脉搏, 突出做好了“能够传递党委关怀、体现党委意图的事”和“青年教工最关心、最喜欢的事”两大重点, 充分体现了校党委对青年教工的关怀与期望, 真实地搜集并反映了青年教工们对学校的合理诉求和建议。

第三, 搭建了活动平台, 创新了活动形式。

“工大青年沙龙”通过举办各种活动, 积极为广大青年教工搭建了沟通、交流、联谊、进步的平台。它创新活动形式, 丰富活动内容, 通过举办青年教工各类座谈会、研讨会、专题讲座、业务比赛、文体比赛、联谊会、歌舞晚会、派对、节日庆祝、社会实践服务等, 实现了青年教工之间的感情联络和业务交流。

第四, 促进了个人与学校的双发展, 实现了领导与教工的双满意。

“工大青年沙龙”系列活动的成功开展, 有效丰富了广大青年教工的学习生活, 有力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它在促进青年教工健康发展的同时, 也实现了以人才的发展促进学校发展的目标, 达到了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和青年教工满意度显著提高的双重愿景, 得到了学校领导和青年教工的双认可、双满意。

三、高校工会如何帮助青年教工健康成长

高校工会在加强青年教工工作方面, 也要抓住关键, 突出重点, 创新形式, 丰富载体。也只有如此, 才能切实帮助青年教工健康发展, 并以青年教工的发展促进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 最终实现个人与学校的双发展。

第一, 要抓住关键, 帮助青年教工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

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学校的生命源泉, 师德师风则是学校的灵魂所在。青年教工应具有高尚师德、优良教风和敬业精神, 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高校工会加强对青年教工的师德师风教育, 也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学习和交流活动来实现。比如:工会可以在每年纪念“五·四”青年节期间, 通过召开中青年教工经验交流会、青年教工与学生代表座谈会、青年教工“三育人”工作研讨会和系列主题纪念活动等, 交流教研工作体会和经验, 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与友谊, 同时向青年教工通报学校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和美好前景, 引导他们立志在学校建功立业。通过在全校广泛开展“十佳青年师德标兵”评选活动, 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等, 为青年教工树立学习榜样, 激励广大青年教工爱教乐教、爱生如子、刻苦专研、奋发进取的精神, 进一步推进青年教工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第二, 要突出重点, 帮助青年教工提高业务技能和水平。

青年教工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骨干力量, 促进青年教工业务技能和水平的提升, 对于增强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方面, 高校工会应该多为青年教工搭建平台, 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以促进青年教工自我提升并实现职业理想。比如:可以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各类“争先创优”活动、举办“青年教工教学基本功竞赛”等, 为青年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平台, 引导和教育青年教工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 加强业务理论学习, 苦练教学基本功, 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能力。在教学方面, 建立“一帮一”制度, 为每一位青年教工安排一名教学功底扎实、有良好师德修养和丰富教学指导经验、热心于青年教工培养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培养和引导。在科研方面, 适度扶持青年教工开展科研工作, 在省、校级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中, 适度向青年教工倾斜, 以锻炼其科研能力。

第三, 要履行职能, 帮助青年教工排忧解难、合法维权。

青年教工正处于人生最艰难的创业时期, 事业尚未成熟, 收入待遇不高, 住房条件不好, 既要赡养老人, 又要抚育孩子, 工作任务繁重, 生活十分艰辛。高校工会要积极主动给予青年教职工以更多的人文关怀, 关心他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存在的实际困难, 了解他们的情感变化与合理诉求, 坚持为他们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真正做到关心人、理解人、服务人、激励人、凝聚人和帮助人, 努力传递党的温暖。要满腔热情地服务于青年教工, 采取切实措施, 尽可能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营造鼓励青年教工脱颖而出的发展氛围, 满足教师的成长需要, 做到事业留人。要认真履行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 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 不断完善教代会制度, 切实推进校务公开, 认真听取和积极采纳青年教工对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合理建议, 并在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 切实维护好青年教工的各种合法权益。

第四, 要以人为本, 帮助青年教工缓解压力、增进健康。

青年教工是高校教工队伍的骨干, 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工作。大学及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 诸如学历学位、职称评定、教师聘任、年终考核、末位淘汰、按劳付酬等等。这些超长的压力不断威胁着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 直接影响到青年教工的发展, 关系着高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高校工会应切实关心青年教工身心发展, 大力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并努力为青年教工创造良好的健康条件。比如:成立教工健身休闲活动促进委员会, 制定教职工健身休闲活动方案, 坚持每年为教工做一次健康体检, 为教职工创造健康条件。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 引导教工学习保健知识, 增强自我保健意识。还可以经常组织青年教工开展篮球、足球比赛, 举办趣味体育运动会、青年教工联谊舞会、青年教工卡拉OK大赛, 组织青年教工旅游观光等, 搭建交流平台, 营造和谐氛围, 增进身心健康。

摘要:本文以河南工业大学“工大青年沙龙”的成功创建为例, 对高校工会如何发挥自身优势, 帮助青年教工在树立良好师德师风、提高业务技能和水平、合法维权和增进健康等方面, 作了积极探讨。

关键词:高校,工会工作,青年教工,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晓东.高校工会对加强青年教师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12) :199.

[2]王淑芳.高校工会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考[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6) :75~77.

以帮助为话题的小学优秀作文 篇7

阳光明媚的一天,兔妈妈让小白兔去给姥姥送萝卜去,小白兔兴高采烈的拿着篮子走了,它来到河边才发现,小木桥被一场大雨冲断了,小白兔过不去河,急的哭了起来,这是正在散步小花猫听到小白兔的哭声跑来过来,问明原因后,小花猫主动帮小白兔想办法。

它来到一棵大树下,发现了竹竿、救生圈、木盆和小木板,于是小花猫想到帮小白兔过河的办法。小花猫就让小白兔套上救生圈,然后把篮子放到木板上,小白兔顺着河水推着木板过河,小白兔试了试这个办法,果然过了河。她在河对岸对小花猫大声说:“小花猫,谢谢你!”小花猫大声回答说:“不用谢,好朋友应该互相帮助!”小花猫说完就高高兴兴地继续散步。

以奇葩为作文经典 篇8

有多喜呢?

一条河,一座山,一片丝样的阳光,这便是祖母的住处。祖母的木屋很小,小到只有一个宿舍大。可祖母的木屋很香,想到令痛苦失落的人心旷神怡,香到令疲惫不堪的人如释重负,香到令欲望膨胀的人心无杂念。

祖母不懂艺术,他也不知道自己周围的究竟是什么花,她只是,只是觉得这种东西很香,很美,很喜欢。她愿意在多风的黎明独自徒步到几十里外的小镇,购买琳琅满目的花子,带到山上去种植。她的双脚踏在黎明的道上,朝阳的金波向两旁溅开,她笑面如蜜。

清瘦的秋菊,浓郁的玫瑰,孤洁的百合,幽闲的素馨……就在她的手下占据了杂草萋萋的土地。当然,她什么也不懂,她只是觉得,种完了屋前,那就去种屋后,种完了屋后,那就去种更远的地方。

成群的野雁,在河滩的丛中歇宿着。紫色的山峦里,翠岚映着那轮红日。

“哇呜”一声孩子的哭啼撕破了那寂寂青山,祖母闻声而去,才晓得山里的一户人家的孩子闹肚子了,父母亲们正满头大汗地哄着孩子。

祖母不语,迈动着她那双三寸金莲,朝小木屋奔去作文Www.ZuoWEn8.Com/。她隐隐记得,她曾经似乎学过某些花可以治病。

她低下头,一朵一朵地嗅着那些不可计数的花,她的指尖轻触那些花瓣,双眼直勾勾地盯着,仿佛要把它们盯穿。记忆由远及近,愈发愈清晰,愈发愈闪耀,她的心怦怦直跳。

“是那个!”

祖母掏起剪刀,从容地走向她所认定的花中,在那她沥尽心血而成的大片花中,毫不留情地剪下了一大片。她捧着那沁人心脾的精灵,微小地冲去那户人家,仿佛自己成为富翁一样。

夜空烁烁,祖母看着天上那灿如满园春花的繁星,看着远处山坳里微微摇晃的灯光,她落泪了,一个声音从风中来,从星光中来,从心底的潮声中来,那是师傅跟她说过的花的真正含义——愉悦他人,芬芳他人以及帮助他人。

以传承经典为话题的作文精选 篇9

从我们的牙齿,我们读到三个字符经典给门徒和家庭名,所有这些都是古老的中国劳工,他们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食物。国学经典,让我们知道更多,让我们在海洋中游泳的知识,人们必须赞美阅读古典中国经典的奥秘。

我们还记得三国的蜀传不要邪恶和小,不是小,不是这句话吗?这意味着不要做一个小坏事,做不,因为它是一件小事,做不做。因为一个小东西,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记得那是一个中午,我吃完饭,我看到桌子杯子凌乱,我父亲正在看电话,我妈妈正在看电视,哥哥已经睡觉了。我想:我把桌子塞好了。所以,我把盘子都放进厨房,在水槽里,碗里在水里。然后我拿了一块抹布擦了桌子。 我嘟嘟大声打扰父亲,他看着我清理桌子干净,不禁赞美我说:我是孩子真的勤奋,我长大了,知道如何帮助父母和干妈的家务朋友。不是吗,昨天汉汉帮我过里程。母亲的一边打断了。听我的父母,我很羡慕,我觉得我能做的小事情的力量,父母不认为我阻碍了事情,笨拙已经非常好,他们实际上赞美我!这真的违背了我的期望!

以帮助为作文经典 篇10

1、指导学生“多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理解问题的能力比较低,应用题中稍有抽象的内容,学生的思维就会受阻。因此,通过要求学生多读来帮助他们“悟”出题意,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第一遍读通题意,第二遍带着问题读,第三遍带着思考读。在读的过程中找出、圈出关键词。

2、让学生叙述题意

叙述题意,就是让学生在审题的基础上,把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变成自己的话,再复述一遍,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学生在叙述题意时,可以把题目中抽象的数学术语通俗化、具体化,把繁琐、冗长、情节性的描述进行简化,重点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叙述。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叙述时也可把反叙条件有应用题转化为顺序条件的题目。学生复述题意的过程,也就可以了解他们理解到题意没有。这样教学,便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

3、图示法

“最重要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基于这一认识,应用题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小学生擅长于直观形象思维,针对这一特点,我让学生通过画图来帮助理解题意。当然画图不仅只画线段图,只要能帮助理解题意画什么样的图都可以。图例的运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维,其目的在于促进小学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同,既培养了小学生的作图能力和良好的作图习惯,又能更直观地显示出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思维。通过画图和观察,让学生形象直观的明白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帮助为话题作文600字 篇11

那是星期五的下午,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必须我自己认为最好的作文发到“灵宝教研网”上。我那时很轻松,因为我早已把作文发了,我正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好朋友张茜彤,忽然看到她愁眉苦脸地坐在那里,似乎心事重重。

我走过去,关切地问她:“你怎么了呀?”

“我家没电脑,发不成作文。”她低着头小声说。

“哦,原来是这样呀,我以为是什么呢。”听了她的话,我毫不犹豫地说“那还不简单,你星期天来我家,我帮你。”

她这才如释重负,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星期天早上,我早早起床,在家等她。等她到来后,我立刻打开自己的邮箱,让她在上面打字,她有不会的地方,我就认真给她讲解。终于,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他打到了最后一段。她最后一段写的是“奶奶家的小白兔真可爱。”我觉得不够好,就带着她请教妈妈,妈妈给她推荐了一个语言优美、能点明中心的好句子,还帮她修改了文章中一些错别字。

经过我们三人的不懈努力,她顺利地把邮件发给了老师。而且后来作文也光荣地发表了。

上一篇:英语日常用语情景对话下一篇:北京市奥校试题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