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览表(精选8篇)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览表 篇1
附件2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问答
一、哪些人可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答:所有城乡居民,凡是在社区居住半年以上的,包括户籍及非户籍人口,都可以在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申请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二、0-6岁儿童健康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答: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婴幼儿健康管理,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三、0-6岁儿童接受健康管理有什么好处? 答:0-6岁儿童接受健康管理能为孩子一生的健康奠定重要的成长基础,医生根据儿童不同时期的成长发育特点,开展儿童保健系列服务,以保障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育,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通过对儿童健康监测和重点疾病的筛查,还可以对儿童的出生缺陷,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预防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提高生命质量。
四、0-6岁儿童健康服务具体有哪些内容? 答: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至少2次,4、5、6岁每年1次。要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6-8月、18月、30月龄分别进行一次血常规;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 —1—
次听力筛查。
五、妇女怀孕后,能享受到哪些健康管理服务? 答:妇女怀孕后,能从产前、孕期全程到产后42天都可以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孕早期健康管理、孕中期健康管理、孕晚期健康管理、产后访视、产后42天健康检查等健康服务。
六、孕产妇孕早、中、晚期健康管理有哪些内容? 答:孕早期健康管理要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型肝炎检查、梅毒血清学试验、HIV 抗体检测。高危评分10分以上,及时转诊到产科急救中心或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孕16~20周、21~24周、孕25~36周、37~40周各进行1次孕期健康管理,进行血红蛋白、尿蛋白检测。高危孕妇,必须及时转诊到产科急救中心或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
七、什么是产后访视?有什么好处? 答:产后访视是指基层医生在产妇分娩后3-7天,到产妇家中进行的第一次产后家庭访视,医生为产妇和新生儿进行查体、健康咨询和指导。通过产后访视,可以了解产妇的一般情况,如乳房、子宫、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也可以早期发现发现产褥期感染,达到早治疗、早康复的目的。
八、国家为6岁以下儿童提供哪些疫苗免费接种? 答:目前我国为6岁以下儿童提供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脊灰灭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白破联合疫苗、麻疹风疹联合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乙脑减毒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共15种免
—2—
费疫苗。这些疫苗可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等15种传染病。其中有的疫苗是在流行区才接种,如:钩端螺旋体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等。九、二孩是否跟一孩一样享受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 答:二孩同样享受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依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相关规定,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服务对象是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规定的免疫程序确定的,只要是在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0~6岁)内的适龄儿童,均享受国家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十、二孩不在户籍所在地出生能否免费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答:二孩不在户籍所在地出生同样享受免费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依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相关规定,免疫规划疫苗受种对象包括:本次应种者、上次漏种者及外地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中的未受种者。因此非本地户籍的出生儿童同样可在当地预防接种单位享受免费的疫苗接种服务。
十一、适龄儿童在哪里能够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答:适龄儿童可以在广西任意一个接种单位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各地的预防接种单位由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划和设置,家长可按照就近原则获得预防接种服务,相关预防接种单位的信息可咨询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者疾控中心。
十二、什么是手足口病?有什么危害?怎么传播?如何预防? 答: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急性传染病,每年4-7月发病人数 —3—
明显增多。约95%的病人为5岁以下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烧、不想吃饭、精神差和喉咙痛,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手、脚以及臀部出现红色皮疹。本病多数为轻症,不经过治疗7-10天后可自己恢复。但有少数儿童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会死亡。广西90%以上的死亡病例为EV71病毒感染。对手足口病目前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物。孩子得了病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如果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反复呕吐、嗜睡、易惊吓或烦躁、手足抖动、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应立即就医。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接触病人口鼻分泌物、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饮具等物品传播。预防手足口病,保持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家长需教育儿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不扎堆。此外,给5岁以下儿童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病例的发生。
十三、什么是流感?有什么危害?如何传播?怎样预防? 答: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以飞沫传播为主,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也能传播。通常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肌痛和咳嗽,可伴有肠胃不适。本截止7月31日,广西发生流感暴发疫情14起,波及人口数18252人,发病数927人。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学生容易得病。预防措施有:(1)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2)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可减少患病机会。(3)勤洗手,特别是用手遮掩口鼻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4)不要对人打喷嚏或咳嗽。患病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5)均衡饮食、多喝水,适量运动、充足睡眠,—4— 避免过度疲劳。(6)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十四、什么是肺结核?得了肺结核有什么症状? 答:结核病又叫“痨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人体除了毛发、指甲不能感染结核病外,其他任何部位都可得结核病。结核病主要是由呼吸道传播的,因此90%以上的病人为肺结核的易感者。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肺结核的全身症状主要是发热、盗汗、全身无力、食欲不振、逐渐消瘦等。呼吸系统症状为咳嗽、咳痰、咯血、胸部不适、胸闷等。如果出现咳嗽、咳痰2周或以上,或有咯血、发热或胸痛等症状,应怀疑得了肺结核。
十五、得了肺结核去哪里治疗?国家有什么免费政策? 答:当你周围的人出现咳嗽、咳痰2周或以上,或有咯血、发热或胸痛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应督促他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宜州市的结核病防治机构为:宜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查。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是国家设立的诊断、治疗和管理结核病的专业机构,医务人员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经过专业培训。我国省、地、县三级都设有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包括结核病防治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结核病定点医院(宜州市结核病定点医院是:宜州市人民医院)。我国对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免费提供主要检查和抗结核药物治疗。免费检查包括:初诊病人胸片1张,痰标本检查1次;确诊病人治疗期间的痰标本检查和疗程结束后胸片1张。免费抗结核药物包括:国家标准化疗方案中的抗结核 —5—
药物,而其他辅助检查和治疗费用仍需自付。
十六、结核病是怎么传染的?怎么能避免这种传染? 答: 结核病是呼吸道传播疾病。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周围健康人群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传染。一个传染性肺结核病人一年中能使10-15人感染结核菌。一般来说,感染结核杆菌并不一定都发病,只有当身体抵抗力降低时,才能发展成为肺结核。咳嗽喷嚏掩口鼻、不随地吐痰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勤洗手、多通风、强身健体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开发出针对成人的有效疫苗,因此作为肺结核病人,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不要对着别的人咳嗽、大声说话或打喷嚏。
十七、高血压患者如何才能保持“健康血压”? 答:高血压,是一种典型的生活方式病。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高盐饮食、超重(肥胖)、过量饮酒、缺乏运动、吸烟和长期精神紧张等。如果不加干预,健康的人就会发展到易患人群,到高血压患者,到心血管病患者,在这一链条上逐步进展,治疗的效果也越来越差。高血压的预防,我们可以:(1)坚持运动:维持适度的健身体力活动,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如园艺劳动,走路,家务劳动,太极拳和游泳等。(2)限制食盐摄入:高盐饮食显著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6克。(3)多吃蔬菜和水果。(4)少吃快餐:尽量在家中就餐,可利于控制脂肪、盐和糖的摄入量。(5)限制饮酒:不饮酒或少量饮酒。(6)戒烟:吸烟有害 —6—
健康,吸烟者应尽早戒烟。高血压的治疗,我们可以:(1)大多数患者需要服用降压药长期规范化治疗。(2)降压治疗目标: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老年(≥65岁)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年轻人或糖尿病、脑血管病、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慢性肾病患者如能耐受血压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以下;部分老年人和冠心病患者的舒张压不宜降低至60mmHg以下。(3)不盲目相信小广告或伪科学宣传;不能用保健品、保健理疗或食疗替代降压药治疗。(4)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
十八、如何通过自我管理来避免糖尿病带来的长期健康问题? 答:很多人都能够通过自我管理来避免糖尿病带来的长期健康问题。患者需要做好以下事情:(1)执行您的糖尿病饮食治疗计划如果没有这样的计划,请与医生一起制定一份,包括以下主要内容:*食用健康食物。如水果和蔬菜、鱼、瘦肉、去皮鸡肉、豆类和谷类、低脂或脱脂奶;将鱼和瘦肉及家禽的分量维持在100克(2两)。烘、烤或焙制作。*食用脂肪和盐分含量较少的食物。*食用高纤维的食物。遵循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根据血糖水平调整食物的总量。*每周的大多数日子,做30~60分钟的身体活动。散步是增加运动量的好方法。(2)通过选择食物和多运动来保持健康的体重(3)如果感觉心情低落,就请求帮助(4)戒烟(5)即使感觉良好,也应服药(6)每天检查双脚(7)每天刷牙(8)检查血糖。
十九、哪些人能享受到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7—
答: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对象指的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包括65岁。凡是在辖区居住半年以上的老年人,无论户籍和非户籍人口,都能在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享受到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二十、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有哪些内容? 答:每年对老年人进行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①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②每年进行一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肾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和腹部黑白B超。③告知本人或其家属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二
十一、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有哪些内容? 答:①对自愿纳入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免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②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并进行危险性评估;③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分类干预。④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征得监护人与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压、体重、血常规(含白细胞分类)、转氨酶、血糖、心电图等。—8—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览表 篇2
1 落实两项组织措施
1.1 加强领导, 齐抓共管
舒城县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 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 县发改委、财政、卫生、民政、教育、计生、妇联等部门为成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组, 同时各乡镇都成立了相应的项目领导小组, 每个项目年度结束, 县政府都召开总结表彰会, 项目年度动员会。层层召开会议进行动员, 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有力推动工作的局面。县卫生局不定期的召开项目调度会, 阶段通报会, 有效保证了项目的按时实施, 有序推进。
1.2 明确责任, 严明纪律
为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的质量和进度, 一方面加强项目的组织领导, 另一方面进一步明确各相关单位的实施责任。从第一个实施年度就反复重申规范化管理是一条铁的纪律, 坚决杜绝弄虚作假、不按规定去做, 甚至截留服务等错误的做法。明确乡镇卫生院长是项目工作第一责任人, 分管院长是直接责任人, 实施人员是具体责任人。疾控、保健两单位作为项目实施的主体单位, 负责对全县项目实施的组织, 指导、督导、考核和奖励等。形成一级抓一级, 层层负责、层层落实和监督的局面。始终强调以民生工程的纪律来严格要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 只要发现弄虚作假、骗取、套取项目资金等情况, 坚决严肃处理到位, 增强各项目实施层面人员的政治意识、任务意识、时间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
2 加强两项基础工作
2.1 强化业务培训, 加大宣传力度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需要有健全的服务体系和较高的服务水平, 这也是保证群众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对此, 舒城县大力培养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 把培训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重视各级培训工作:县对乡镇的培训、乡镇对村卫生室的培训;重视不同人员的培训, 尤其是公共卫生人员的培训。县疾控中心和保健所多次组织开展项目业务培训, 各项目实施单位也按照项目要求制定培训计划, 认真组织开展再培训工作, 保证培训效果, 努力打造一支合格的公共卫生队伍, 切实提高乡村公共卫生人员的服务水平, 确保了各项目建档资料的充实完善和项目的实施质量。各单位采取多种方式, 加强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宣传, 让广大城乡居民了解自身能够免费享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提高群众的知晓率, 鼓励群众参与。实施中, 各乡镇卫生院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 本着抓紧、抓实、抓好的工作精神, 通过县电视台、乡村广播、过街横幅、入户宣传、散发宣传单等多种形式, 开展广泛宣传, 形成了良好、持久的宣传氛围。
2.2 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
各项目管理单位结合实际, 规范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办法和程序, 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多项工作制度, 对有序、规范、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在第一个项目年度刚开始时, 基层医疗单位普遍采取以往对待中心工作临时抽人的老办法来做项目, 一度工作质量不高, 实施进度慢。为解决此问题, 项目管理部门提出了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即必须建设一支稳定的从事公共卫生队伍, 保证从事项目工作人员的稳定, 保证项目工作的连续性。此举既有利于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的改革, 也有利于调动两个基本工作层面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使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此, 各实施单位围绕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 转变工作观念, 转变服务模式, 实现了第一个项目年“建队伍、打基础、完任务”的目标。
3 强化四项保障措施
3.1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因此, 舒城县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项目管理体系, 形成了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网络, 主动开展与乡、村和计生部门的协作。明确了谁是工作主体、实施主体和管理主体。明确责任, 各司其职, 履行职责。尤其是2010年第二个项目年度, 坚持补助经费向村卫生室调整,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向村卫生室的延伸, 进一步明确乡镇卫生院仍然是实施主体。因地制宜, 及时在全县推广“镇中心院主导实施, 镇村医疗机构联动参与, 项目任务分解到服务体系, 目标责任具体落实到人”的项目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使卫生院重视镇、村两级医疗机构在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的有机结合, 镇、村两级医疗机构都紧紧围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具体要求, 有分有合、相互支持、相互依托、优势互补。乡卫生院加强对村卫生室的业务培训、指导和督查。同时也依托村卫生室开展传染病报告、免疫规划、健康教育、慢病随访等工作, 充分发挥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与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两个一体化”的共建作用。
3.2 强化公共卫生项目经费保障机制
公共卫生的公益性质决定了公共卫生的出资人是政府, 所以要根据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目标, 建立并强化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的稳定机制。为此, 舒城县不断增加公共卫生投入, 做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项目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 对于乡村基层卫生机构承担规定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补偿。2011年在财政预算中又增加了村级公共卫生服务补助,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制定相关的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对项目资金实行精细管理, 采取项目开始预拨经费, 项目结束考核清算经费的模式管理使用好经费。各单位都设立了单独账簿, 专款专用, 保证专项资金足额、安全、有效地使用到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上, 努力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3.3 强化督导检查
面向基层、面向百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每一项服务最终要落实到城乡居民身上, 要确保群众满意、政府满意。各单位都加强了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监督检查, 坚持按照省项目方案要求开展一季度一督导与重点督导的形式, 加强项目的质量和进度管理。在全面督导的基础上, 开展重点调度, 重点问题督促整改。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 及时纠正并限期整改到位, 做到边督导、边指导、边整改、边规范, 确保服务不缩水, 建档不漏项, 惠民不偏颇, 保证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水平, 促进了项目均衡、协调、规范发展[2]。
3.4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顺利实施的有效手段, 也是体现公共卫生政府购买的重要保证, 因此, 舒城县制定和完善了《舒城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考核评估细则》, 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职责、目标和任务, 考核履行职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情况, 保证公共卫生任务落实和群众受益。建立公共卫生服务手册运行体系, 健全跟踪督查、考核评估制度, 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月报制度, 促进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实施。强化业务指导和监管责任, 通过平时专项考核与年终综合考评, 评定工作实绩, 并把月报数据与资料收集的相符性和工作完成的进度作为考评的重要内容, 突出相符率和完成率两个指标, 真正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做细做实。并将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以及单位年度考核和干部任用挂钩, 与基层医改的人员聘用挂钩, 不搞照顾情绪和其他因素, 通过考核激励机制形成创先争优的导向, 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工作高质量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吉俊敏.常州市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0, 30 (11) :914-916.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览表 篇3
【关键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管理;北京市某区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是指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的补助资金。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则是落实此项惠民政策的有力保障。各级政府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 合理确定各项服务补助标准,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服务数量、质量,在绩效考核后安排和拨付资金。虽然财政和卫生部门在资金的管理、项目实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但也存在着项目成本测算不科学、会计核算不严谨、财务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因此必须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保障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一、北京市某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现状
1.经费来源
公共卫生资金来源主要为三个方面:一是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承担对全国居民健康危害较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的防治经费,以及对一些特定卫生问题、特定地区和特定人群的公共卫生费用;二是市级资金,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承担不同比例的公共卫生费用;三是区县政府资金,主要用于负担部分公共卫生人员的工资和运行经费。2014年国家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原30元提高至35元。主要用于部分项目覆盖人群、服务类别、服务内容的调整。北京市某区由于经济实力较强,2014年补助标准为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辖区补助标准人均8元,购买服务运行模式辖区补助标准人均45元,按照辖区人口374.5万人计算,补助金额为10825.20万元。全部资金来源于区县政府资金。
2.成本补偿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模式的不同分为两种补偿方式,一种以项目耗材消耗作为成本测算依据进行补偿,一种以收费价格作为成本测算依据进行补偿。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于财政部门已负担了全部人员费用和机构运行的公用定额支出,所以采用仅给付耗材成本的补偿方式;购买服务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于财政不完全负担人员及公用定额支出,所以采用购买服务的补偿方式,以《北京市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98版)为依据测算补偿金额。根据11项国家基本卫生服务项目的43个服务内容分别进行计算。
3.经费分配
卫生部门通过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内部考核与外部考核;综合考核与专业考核相结合进行“12+1”频次的绩效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兑现经费。2014年国家基本共公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分配包含两个部分内容:
(1)根据工作当量分配
根据工作当量分配金额占前三位的项目为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儿童健康管理。这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在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特殊人群的健康管理;居民对相应服务项目的认知程度以及项目在医生的日常工作中便于开展都有不分重要的关系。排名最后的为中医藥健康管理,该项目为2013年国家新增项目。统一项目服务标准、成本测算、信息系统升级对该项目工作的年度开展都有所影响。
①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出现非均等化的现象。该模式的分配不能完全体现工作的完成情况。第一,该模式受成本补偿因素的影响较大,成本补偿高的项目在分配金额中所占比例也高。第二,由于有些工作的开展没有耗材支出,故在分配中没有体现。第三,部分农村地区受拆迁的影响,随着服务人口的减少服务当量的提供也相应减少。
②购买服务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出现非均等化的现象更加严重。第一,该模式的资金分配基本能够体现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第二,由于该模式的财政投入与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存在差距,仍然存在绩效收入与业务收入挂钩的现象,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更愿意开展基本医疗服务。第三,领导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是影响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
(2)根据考核结果分配
卫生部门综合日常考核(30%)及年终考核(70%)成绩进行年终奖励分配。这一方式避免了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考核前突击完成工作,不能实现工作常态管理的问题。不同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终奖励明细表,如表1所示。奖励分为优秀(≥95分)、良好( ≥ 85分且<95分)、及格( ≥ 80分且<85分)和不及格( <80分)四个档次。连续两年考核不及格将退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成本补偿不科学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是一种成本性补偿资金,资金量的多少与提供服务量的多少是相一致的。以北京市98年制定的医疗收费价格作为成本补偿的依据,已严重背离了现在的市场规律,不能科学的反应提供服务的价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补偿应包含人力成本、材料成本、公用经费三部分,缺一不可。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社區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了许多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由于没有耗材支出故没有得到相应公用支出补偿。同时也会给财政部门造成错觉,认为开展基本公共服务只需要物资消耗,从而影响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偿政策的制定。
2.项目管理不规范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按照项目管理规范进一步细化项目实施方案,层层分解指标,整合项目资源,落实具体任务,从而使目标人群真正受益。项目工作开展只重表面形式,服务虚化,未形成日常管理机制,总是在年底绩效考核前突击完成任务。作为项目管理重要一环的资金管理也没有真正发挥经济杠杆作用。
3.经费拨付不及时
资金的及时、足额拨付,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工作的基本保障。财政部门每年项目经费拨付要在年终绩效考核后,经费拨付进度与日常工作开展出现脱节现象。造成财务核算不能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同时在各级政府部门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检查时,都需要重新进行数据调整,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
4.会计核算不严谨
在人员支出方面,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实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后仍列支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无关的各类津贴、补贴;在耗材支出方面,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耗材支出与实际规范化管理人群使用量存在明显差异;在公用支出方面,摊销不合理,没有制定科学的分摊比例。单项资金支出公用金额较大,无法判断支出与项目的相关性。
5.财务监管不到位
在项目资金管理中,财务管理角色被弱化,许多单位把项目资金管理当作是业务部门的工作,把财务管理完全隔离在业务管理之外,造成了财务管理在项目中处于从属地位,无法发挥财务决策、监督、控制职能。
6.社会效果不明显
社区居民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知晓率不高,即使已享受了其中的某项免费服务项目,但也未能与国家为促进城乡居民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联系起来,大部分居民并不清楚自己应享受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标准。
三、对策建议
1.科学测算成本,保障补偿机制
卫生部门每年应结合覆盖人群、服务类别、服务内容的调整,对每一个项目动作当量值进行调整,同时对每当量值所消耗的人力成本、公用支出以及耗材支出根据最新的人事工资政策和物价指数的调整进行精细化的测算,以确保成本补偿的科学性。做到“与时俱进”,并及时将测算结果反馈至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便于各项工作开展。同时通过科学的成本测算,对财政部门制定更加有利于公共卫生事业体系发展的补偿机制提供准确的依据。
2.规范项目管理,强化资金引导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辖区人口以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的达标率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的公共卫生服务计划,分解到部门和个人,落实责任制。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日常管理机制,将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工作进行有机结合,使项目管理常态化。充分发挥资金的杠杆调节作用,对于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重点工作以及全区的亮点工作适当提高当量值,通过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考核机制奖优罚劣,最终使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到实处。
3.加快拨款速度,提高资金效率
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快资金拨付进度,采取“先预拨、后结算”或“季度预拨”等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尤其是对实行零余额账户管理的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减少拨款中间环节,采用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以确保各项目工作按进度开展,按进度结算。同时便于财务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账务处理,保证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4.规范会计核算,提供精准信息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进一步加强会计核算,对项目设置明细账核算, 做到项目资金来源清楚,去向明确, 使用明白,及时提供精准的会计信息, 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截留和挪用。不得支出与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无关的各种津贴、补贴;耗材支出应符合项目管理人群的要求;公用支出应采用阶梯分摊法,首先根据工作当量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支出中分摊,第二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当量值所占比例进行二次分摊,保证公用支出与项目的相关性;严格按照基层医疗卫生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账务处理。通过耗材支出、公用支出、人员支出分层次的会计核算,使经费使用在财务报表上有一个完整的,更贴近于实际工作的呈现。
5.强化财务监管,确保全程控制
财务人员要将财务管理的职能定位于全面参与资金使用的决策和控制。树立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管理地位,不能只是承担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等简单的服务工作,还应了解具体的业务规范,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资金管理的全过程。根据业务进度合理安排资金支付,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努力做到事前积极参与、事中监督到位、事后及时结算。
6.加大政策宣传,提高参与意识
卫生部门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微博等渠道;通过健康教育讲座、上门面对面随访、义诊、发放各种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社区居民知晓并熟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服务内容和免费政策,促使广大社区居民积极主动参与,自觉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终让全区居民都能充分地、平等地享受到国家惠民政策的关怀。
参考文献:
[1]陈文珍.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3(20).
[2]姜颖颖.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测算模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3]雷丽琴.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的几点思考.商场现代化,2010(3).
[4]于梅,于润吉.对财政专项资金执行进度太慢的分析和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08(1).
[5]王永新,郑凤春,刘妍苏,王敏,于润吉.规范公共卫生项目经费管理行为提高补助资金使用效益[C].中国卫生经济,2014(9).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览表 篇4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识培训计划
为提高我辖区村级公共卫生人员服务项目专业知识水平,进一步搞好本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乡村医生服务专业技术水平,努力提高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结合我辖区实际,举办各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全体乡村医生就《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的内容进行了培训。
一、培训时间:2014年05月12日计1天时间。
二、参训对象: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全体乡村医生。
三、地点:中心会议室
四、培训授课人员:
乡村医生《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专业知识,由中心陈亚玲讲课,根据村卫生室日常工作服务要求,认真组织备课,认真组织讲课,做好充分准备,讲究实效。
五、培训内容:
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培训指导。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
六、培训要求:
要求各村室、服务站全体乡村医生按时参训,认真听讲,认真记录。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览表 篇5
为进一步推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城乡居民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与满意度,巩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开展成果,根据市卫生健康委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宣传方案。
一、宣传时间
2022年全年,日常开展和集中阶段性开展相结合。
二、宣传对象
(一)辖区内常住居民:重点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
(二)辖区村居(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及工业园区的所有人员。
三、宣传内容及目标
(一)宣传内容
1.宣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人群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不了解导致满意度不高的问题。
2.宣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提供的项目内容,积极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使不同人群了解、熟悉与自身相关应享受的服务内容,不断提高重点服务人群健康管理项目服务的到位率。
3.宣传乡村医生、全科医师签约服务,开展日常医疗卫生常识、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文明习惯等健康教育。
4.提升宣传工作服务能力。要重点为群众宣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特别是为重点人群所带来的实惠,引导全社区支持和主动参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同步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疾病防治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等内容,提高宣传的实效性。努力做到把有限的资源应用与居民健康关系最密切的问题上,提高群众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满意度。
(二)宣传目标
以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结核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孕产妇、0-6岁儿童、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等为重点宣传人群,确保有针对性的对各类人群加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和服务内容宣传,并逐步扩展到全县全部居民,达到以下目标。
1、增强群众意识。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加大我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力度,强化居民对国家公共卫生服务的认识,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内容及服务流程深入了解,主动参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来,提高群众对项目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2、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全面、针对性宣传,养成慢病患者、孕产妇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自我管理意识,积极主动配合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项目管理,提升我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3、规范机构服务能力。通过宣传活动,让居民认识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意义及政策措施,有效督促基层机构进一步强化服务能力,完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落实,提升项目工作成效。
四、宣传形式
各单位要突出重点,形式多样,鼓励创新,宣传到位,采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标语、街头咨询、举办讲座、短信、微信等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政策及意义,提高群众的知晓率与参与度。
(一)县直医疗机构
积极参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工作,重点对承担的项目进行深入宣传。
(二)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制作地图。各单位要制作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分布图、机构服务区域示意图,在辖区主要公共场所、居民小区显著位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宣传栏等进行发布,使群众能够方便地到居住地或工作地附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发放手册。向辖区居民发放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手册,实现辖区常住居民(包括流动人口)“一户一册”,老年人、孕产妇、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要“人手一册”。手册应包括辖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分布图、机构服务区域示意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主要科室联系方式、片区划分和责任医生联系方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健康教育知识情况等。
3、制作联系卡。主动与辖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建立工作联系,在居民小区和单元楼宇公共告示栏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张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联系卡信息内容。
4、张贴温馨提示卡。在入户为重点人群提供免费服务时,如未见到服务对象,应在其家门户张贴温馨提示卡,提示居民可以何种方式、何时、何地接受免费的服务。对同一服务对象多次进行温馨提示应换不同颜色的温馨提示卡,提高提示效果,促使居民主动接受国家免费提供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5、举办签约仪式。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院、村卫生室筹划举办一次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仪式,现场对有需求的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家庭、行动不便老年家庭等重点人群,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
6、更换宣传板(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围绕宣传活动内容,更换一期宣传板(栏)。指导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出一期宣传板(栏)。增强宣传板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时效性,在每期的宣传板上要公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地址、责任医生的联系方式。
7、悬挂(粉刷)宣传标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院、村卫生室要在门前悬拉一幅以上宣传标语,并在辖区显要位置、人群集中的位置粉刷宣传标语。
8、举办大讲堂活动。深入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大讲堂,开展健康教育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宣传活动。
9、举办宣传板集中展示、评选活动。在辖区内举办一次宣传板集中展示、评选活动,让广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和居民参与投票,评出群众最喜欢的宣传板。
10、建立沟通平台。各单位开通机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充分发挥其互动性强、参与度高、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使居民可以随时通过文字、语音等方式,与机构进行沟通交流。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县卫生健康局成立XX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卫生系统阶段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工作调度会,结合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和上级宣传要求,分析挖掘提炼阶段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宣传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纳入整体工作目标。各机构要提高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重要性的认识,指定专门科室、专业人员负责日常宣传工作,制定具体的宣传工作实施方案,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宣传活动。(二)创新形式,统筹协调。
各机构可结合自身日常工作及特殊的节日与契机,针对不同重点人群开展不同主题的宣传活动,确保每期活动主题的时效性,从而积极贴近群众,确保宣传工作获得实效。各单位要因地制宜,寻求突破口,努力求新,根据地区人口及服务对象特点,创作群众易于接受、针对性强的宣传方式。
(三)加强协作,提高宣传成效。
各医疗机构要主动与镇、街道党委政府加强沟通,共同推动辖区内单位、机构开展相应的宣传活动,与其他单位工作有效结合,提高工作开展频率,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四)做好资料留存及上报。
各单位要对开展的宣传活动做好影像资料的保存,做到分门别类、数据清晰、资料真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览表 篇6
前言
为了将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步入良性运行轨道,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用足用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更好地为全县人民的健康服务,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省、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标准要求,结合我县此项工作开展情况,经研究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写了此指导手册,旨在指导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乡(镇)卫生院(站)、县第二人民医院和村卫生室理清工作思路、明确职责任务,健全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更好地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请同行提出合理化建议。
编者 2012.4.5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组织管理
1、乡(镇)级成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导组 组 长:××× 院长
副组长:×××副院长(或会计)
成员:防疫员、妇幼员、健康档案管理员、统计报表人员、内、儿科相关人员、各村村医
乡级应分清11类服务项目责任人
2、出台乡(镇)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方案;写出年度工作计划及乡级集中体检日程安排。
3、乡(镇)级确定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3名以上专职人员。由乡级对村级摸底核实后确定1名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村医。对不能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村卫生室和村医,由乡级确定包村责任人或代管理医生。做到村级网底不能缺人。不能缺服务。城镇医院由乡医分片包街责任到人。
4、乡级组织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村级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总时间不少于18学时。组织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此项工作。
5、完善基本公共卫生规章制度(1)日常工作制度;
(2)例会制度,要求每月召开1—2次;(3)信息报表制度,要求每月25日报回上月26日至本月25日的数据;(4)绩效考核制度;(5)工作指导制度。注:以上制度应包括对乡级从事基本公共卫生人员的管理、奖罚和对村级从事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人员(村医或包村责任医生)的管理、奖罚两部分。
6、有单项工作计划总结和全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7、档案分项分村归类存放、规范管理。
8、职责分工,分清乡(镇)卫生院职能科室的职能职责,分清村医的职责。
二、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
(一)村卫生室职责
1、填写居民健康档案封面(除外责任医生);
2、填写个人基本信息;
3、对一般人群进行常规项目体检(除辅助检查项目和带“※”号之外的项目);
4、协助填写、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5、协助医院组织重点人群体检、随访;
6、居民到村卫生室接受服务或复诊时村医要按服务能力诊治病人,并做好就诊登记,及时更新、补充相关信息;
7、要求掌握管辖行政村的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要求登记以下人员详细信息;
0岁儿童、1—6岁儿童、7—15岁人群、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重性精神病人、孕产妇、传染病人。并按重点人群管理服务管理规范进行管理登记。
8、按时将相关内容分类归档,按相关制度及时上报信息报表。
(二)乡(镇)卫生院、县第二人民医院职责
1、对重点人群集中时间在乡医院进行体检,按行政村(自然村)做出体检日程安排。
2、派技术人员深入行政村指导村级对未建档案的一般人群进行体检,每村不少于1次。
3、协助县级医疗机构组织特殊重点人群进行肝功能、肾功能等辅助项目检查。
4、日常医疗活动中做好就诊记录,符合条件的按《规范》要求建档、体检、随访、会诊,并将动态变化的健康档案资料及时归档。
5、负责纸质档案的管理、保存。
6、负责电子档案的网上录入与更新。
7、凭责任医生证明,负责对重点人群和特殊需要人群按照持有《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的情况调取档案,为重点人群和特殊人群提供就医时信息。此次医疗活动结束后由责任医生负责及时将此人档案一周内返回档案室保存。
8、按时将健康档案相关内容按重点人群的每一种分类建档;每月24—25日总结汇总上月26日至本月25日的工作量,以利及时准确报表。
9、月报表必须有基数来源,即具有行政村的原始报表和本院相关科室的原始报表,才能汇总月报表、季报表、年报表。
10、负责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要求的其他工作任务。
11、健康档案信息和实施体检时的注意事项。
(1)村级应在一般体检时具有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身高体重计、视力表、皮尺。
(2)乡级对重点人群体检时具有与开展项目相适应的器械仪器,如血糖仪、血常规、尿常规分析仪器,心电图机、X光机、B超等,有条件的可以开展肝功能、肾功能辅助检查。
(3)辅助检查仪器校准后,由经培训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4)表格填写不能有逻辑和技术错误,如男性不能出现妇科检查结果,幼儿不能出现老年人应检查的项目,视力不能出现视力表上没有的读数,身高不能按米(m)记,应按厘米(cm)记,体重不能按市斤记,应按公斤(kg)记。
(5)健康档案相关资料要统一编号,便于查阅和动态使用管理。即封面、体检表、健康档案信息卡、接种证、转诊单、随访表后8位编号必须一致。
附:确定建档对象流程图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流程图
三、健康教育服务
(一)村卫生室职责
1、发放宣传资料。将乡(镇)卫生院、县卫生局和专业机构印制的健康教育资料放臵到候诊区、诊室等处,向就诊者宣传。并留存宣传资料样本。
2、每两月对已设臵的宣传栏内容进行更换,留存宣传底稿。
3、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每两月一次。留存健康内容底稿、签到表。
4、对重点人群有针对性的开展个体健康教育,留被教育对象基本情况。
5、每次健康教育活动填写活动记录表。
6、全年总结中要有健康教育活动内容。
(二)乡镇卫生院(站)、县第二人民医院职责
1、做好本乡(镇)全年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按照《健康教育服务规范》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要求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3、汇总各行政村每月健康教育活动情况和乡镇所在地每月健康教育活动情况,及时报表。
4、全年有专门的健康教育总结。
5、注意事项:①健康教育内容与服务规范要求内容一致,不能出现无关的内容;②发放宣传资料全年不少于12种;③播放影像资料每年不少于6种;④宣传栏不少于4平方米;⑤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不少于9次;⑥健康知识讲座不少于12次;⑦个体化宣传有记录;⑧宣传技能培训不少于8小时;⑨每次活动都要填健康教育记录表,并将存档材料附后;⑩建立健康教育专门档案。
(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文件)
四、预防接种服务
(一)村卫生室职责
1、摸清本行政村0—6岁儿童的准确详细的基本情况
2、具有《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的村卫生室,具有《预防接种证》的乡村医生可以对适龄儿童实施预防接种。不具有条件的不得实施接种。
3、每月确定连续的1—3天时间,为适龄儿童实施预防接种。
4、协助乡(镇)卫生院及时上报新生儿,并为新生儿建证、建卡。建证、建卡后,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保管,预防接种卡由实施接种的村卫生室、村医保管。
5、接种工作完成后,在规定时限内将预防接种工作报表报告乡(镇)卫生院,以利乡(镇)卫生院汇总上报。
6、按照县疾控中心编制的《村级疾控预防控制工作综合档案》要求填写相关内容,填写完整备查。
7、注意事项:①预防接种前要先预约,要核查接种对象是否年龄不足,是否有禁忌症,是否提前接种(间隔时间不够),卡证填写信息是否与儿童真实情况相符,是否准备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急救药品。②接种时消毒要严格,部位要准确,操作要规范。③接种后要留观30分钟以上,并将接种情况按要求记录在卡、证上。④疫苗储运要符合国家技术要求。⑤按时给乡(镇)医院要求提供相关接种信息,以利计算机录入。⑥一次性医疗用品按规定处理。⑦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时报告。
(二)乡(镇)卫生院职责
1、负责对村级预防接种人员培训;
2、分发疫苗做好发放登记;
3、负责全乡预防接种情况统计上报;
4、负责全乡预防接种情况计算机录入;
5、对不具备实施预防接种条件的行政村派专门专业技术人员(可以乡级兼职,也可以由符合条件的村医兼职)承担村卫生室的日常预防接种服务。
6、按规定定时对流动儿童和院产新生儿实施预防接种。
7、其它工作按《预防接种服务规范》要求进行。
8、注意事项同村卫生室职责。
五、老年人健康教育服务
(一)村卫生室职责
1、掌握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基本情况;
2、掌握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情况(记录好已查出的异常指标、项目、初步诊断);
3、组织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协助医院进行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 4、65岁以上老年人的相关信息及时报乡(镇)卫生院。
(二)乡卫生院职责
1、按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进行健康管理与服务;
2、完成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任务;
3、准确及时地汇总上报相关内容;
4、如无条件开展有关辅助检查,请县级医疗机构协助检查。
六、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一)村卫生室职责
1、掌握管辖行政村高血压患者基本信息及联系电话;
2、日常就诊中通过门诊测血压、发现高血压患者;
3、协助医院对管辖高血压患者进行一年一次的体检;
4、负责对高血压患者的随访;
5、将新发现的高血压患者及每月对以往确诊的高血压患者的随访情况报告乡镇卫生院;
6、随访过程中发现高血压危象患者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
7、注意事项:①确诊高血压要符合诊断标准,不得出现误诊、漏诊;②原发高血压患者,每年至少提供4次面对面随访;③村级在高血压患者管理本上记录管理随访情况;④在乡级规定的时限内交回随访记录表,以利电脑信息录入。
(二)乡(镇)卫生院职责
1、对35岁以上就诊者做好门诊测血压记录,发现高血压患者及时登记,建档;
2、负责每年一次对高血压患者体检。体检时填写一次面对面随访表;
3、负责对高血压危象患者的诊治,如无诊治能力及时转到上级医疗机构;
4、负责对村卫生室人员培训高血压防治、管理、随访知识;
5、每月收集汇总全乡(镇)高血压患者的登记、随访情况,及时填写到月报表上;
6、完成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的其他工作任务;
7、建立乡级高血压患者管理、随访专门档案。
七、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一)村卫生室职责
1、掌握所辖行政村2型糖尿病基本信息及联系电话;
2、对工作中发现的35岁以上肥胖者,建议到医院测量一次空腹血糖;
3、组织本村患者协助医院对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体检一次;
4、协助医院对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随访不少于4次;
5、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危急情况及时报告,建议家属到上级医疗机构救治;
6、上报所服务和所掌握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数据。
(二)乡(镇)卫生院、县第二人民医院职责
1、负责每年对本乡(镇)的2型糖尿病人体检一次;
2、负责对本乡(镇)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面对面随访4次,并将空腹血糖化验单贴到随访表背面;
3、发现2型糖尿病危急情况要及时救治,如服务能力跟不上要按规定紧急转诊;
4、按月收集汇总、上报全乡(镇)2型糖尿病相关信息数据;
5、完成《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要求的其他工作任务;
6、建立2型糖尿病患者专门档案。
八、重性精神疾病服务
(一)村级职责
1、掌握所辖行政村重性精神病患者和监护人的基本信息和联系电话;
2、对新发现的疑似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相关信息应上报乡(镇)卫生院,并建议疑似患者到专业精神病医院就诊;
3、组织所辖行政村重性精神病患者协助医院对患者实施每年1次的健康检查;
4、按规定对所辖行政村的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补充信息登记和随访服务,并填写好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和随访服务记录表;
5、按月上报乡(镇)卫生院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登记、随访工作量。
(二)乡(镇)卫生院职责
1、掌握全乡(镇)重性精神病基本情况;
2、组织村医培训此病的登记、随访知识;
3、负责对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每年一次的健康检查;
4、按月统计上报全乡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登记、随访工作量;
5、建立重性精神病专门档案,便于查阅、管理、随访。
九、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
(一)村卫生室职责
1、门诊就诊情况登记在门诊日志上;
2、发现疑似法定传染病人按规定报告乡(镇)卫生院,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3、协助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对本行政村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进行风险排查、流行病学调查、疫点处理、病人救治管理和密切接触者管理。
(二)乡(镇)卫生院职责
1、门诊入(出)住院登记本和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登记本上要记录相应的检查情况;
2、发现和临床诊断的传染病人,在规定时间内网上报告(启用传染病网络直报);
3、对本乡(镇)各行政村发现的传染病人在规定时限内进行网络直报;
4、组织相关人员协助县级共同对本乡(镇)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进行风险排查、流行病学调查、疫点疫区处理、病人救治管理和密切接触者管理;
5、完成《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要求的其他工作任务;
6、填写本乡(镇)传染病登记本,并建好专门档案备查。
十、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一)村卫生室职责
1、掌握所辖行政村孕产妇的基本信息;
2、协助乡(镇)卫生院(站)联系孕产妇搞好早期、中期、晚期健康管理和产后访视,产后42天、健康检查;
3、按时上报孕产妇的信息数据。
(二)乡(镇)卫生院(站)、县第二人民医院职责
按照《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对全乡(镇)孕产妇开展服务。检查随访项目要齐全,辅助检查要附检查单。
十一、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一)村卫生室职责
1、掌握所辖村新生儿和0—6岁儿童基本情况;
2、除血红蛋白检查项目外一般健康检查项目检查和随访由经培训合格的村医承担;
3、将一年一次的重点人群体检后,将0—6岁儿童血红蛋白值装入本人档案;
4、协助医院每年对0—6岁儿童进行一次体检和随访;
5、按时上报0—6岁儿童健康管理信息数据。
(二)乡(镇)卫生院(站)职责
1、掌握全乡(镇)新生儿和0—6岁儿童基本情况;
2、每年对0—6岁儿童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3、对新生儿28天后进行一次随访;
4、对村医进行0—6岁儿童体检随访知识培训;
5、收集汇总0—6儿童健康管理报表;
6、对0—6岁儿童分段0岁、1—2岁、3—6分别建档管理。并将辅助检查项目单等内容及时归本人原始档案。
7、完成《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完成的其他工作任务。
十二、卫生监督协管 乡(镇)卫生院(站)、各行政村按照《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搞好相关服务内容,及时上报相关信息数据。
附:
1、临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月报表(村级)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览表 篇7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EML)在内的一套具有法律强制意义的规范体系,是对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不同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制度范围广泛[1,2]。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同年颁布实施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规定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为城市中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前沿阵地。
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模型是一类描述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互动机制的心理认知模型,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健康行为促进研究,并表现出了较好的解释力[3]。运用KAP问卷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进一步采取宣传干预措施、提高整体的认知和行为水平提供依据,最终有利于促进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并改善人群的健康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次调研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形成样本,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调研场所。选择山东省济南、潍坊和聊城开展现场调查,每市随机抽取2个区,每区随机抽取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所社区卫生服务站。调查对象为所抽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所有临床医生。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57份,回收154份,回收率98.1%。三市(济南、潍坊、聊城)分别调查医生37、74和43名。
1.2 调查方法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情况等。问卷为自填式,采用独立和匿名的方式,由调查员现场发放并讲明填写的要求和意义。问卷当场回收,初步核验质量,保证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
1.3 质量控制
问卷形成后先在济南地区进行了预调查,及时发现问卷中存在的问题并修正;调查前对调查人员进行集中统一培训;数据由专人整理,双次录入,并进行逻辑纠错和检查,确保数据准确和完整。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双录入Access软件。运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154名调查对象中,男性71名(46.1%),女性83名(53.9%);年龄分布在23~79岁之间,均值(40.04±10.97)岁;截止到目前,工作年限最短1年,最长50年,均值(17.73±11.93)年;2010年个人总收入最小值5000元,最大值为109000元,均值(24400±14029.31)元;调查对象均具备中专及以上学历,其中,本科以上42人(27.3%),大专83人(53.9%),中专29人(18.8%);专业技术资格方面,副主任医师以上20人(13.0%),主治医师57人(37.0%),住院医师49人(31.8%),医士22人(14.3%),其它6人(3.9%);另外,有65名(42.2%)调查对象兼任行政职务。
2.2 研究对象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知识情况
本研究选取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的七个问题,准确答出的视为知道,答错或选择不清楚的视为不知道。结果显示,其中四个题目的正确率超过50%。具体结果见表1。
2.3 研究对象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态度情况
将选择同意的对象视为态度积极,不同意的视为消极,中性的视为中立。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医生对制度的态度积极。具体结果见表2。
2.4 研究对象对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习惯及意愿
143名(92.9%)调查对象表示在处方时会首选基本药物,首选的原因依次为价格低(122人次,79.2%)、报销比例大(97人次,63%)、疗效好(84人次,58.7%)、不良反应少(57人次,37.0%)、病人主动要求(45人次,29.2%)、文件要求(38人次,24.7%)、其它(5人次,3.2%);11名受访者对该问题持中立态度。137名(94.5%)调查对象表示在处方时愿意提供基本药物,愿意的原因依次为价格低(121人次,78.6%)、报销比例大(88人次,57.1%)、疗效好(77人次,50.0%)、不良反应少(55人次,35.7%)、病人主动要求(43人次,27.9%)、文件要求(34人次,22.1%)、其它(4人次,2.6%);另有17名受访者持中立态度。
2.5 调查对象接受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培训情况
154名调查对象中,有39名(25.3%)表示近两年来从未接受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培训,仅接受过一次的22人(14.3%),2次的36人(23.4%),3次的13人(8.4%),4次的11人(7.1%),5次及以上的有33人(20.2%)。
3 讨 论
作为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使用基本药物目录的终端操作者[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知识、态度及行为水平将直接影响着制度在社区的推行效果[5]。山东省自2010年3月首批试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至今已有1年时间,到目前为止,仍有部分医生对制度的认知度不高。分析原因:一是社区医生的信息来源渠道少且相对不通畅,二是部分社区尚未开展对医生的相关培训工作。调查中多数受访者对制度持积极态度,但通过深入交谈发现医生尚存在疑虑,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担心自己的收入没有保障。对于处方时是否会首选基本药物,多数受访者给予了肯定回答,但究其原因主要是认为基本药物价格低而非从内心真正认可接受基本药物。此外,医生接受培训的比例和次数均偏低。然而,既往研究表明医务人员培训是强化基本药物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连续的教育可以改变医生的处方行为,促进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并形成良好的氛围[6,7,8]。
在今后的工作中,首先,我们应扩大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范围、拓宽宣传渠道并加大宣传力度,从而保证社区医生的信息来源,为其全面了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客观条件;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本身及各项配套措施,增加社区医生对制度的满意度从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第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内部均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的开展培训工作,并保证其针对性、有效性和持续性,逐步改善医生对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从而提升合理用药水平,最终在制度的实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继同,詹思延.中国药物财政制度建设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J].卫生经济研究,2010,8:19-20.
[2]李锋.关于构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若干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理,2010,(7):456-458.
[3]熊鹰.大学生基本药物宣传干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2010.
[4]李鸿浩,杨晓妍,王帅,等.成都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或业务骨干对09版国家基本药物认知与培训需求调查[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7):804-810.
[5]刘文彬,李跃平.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的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10):674-675.
[6]刘高伍,刘滨,刘华林,等.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现状[J].中国卫生经济,2009,28(7):63-65.
[7]张新平,金新政,王铁军,等.WHO促进合理用药的核心政策及干预措施.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3,10(6):40-42.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览表 篇8
2010年开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总结实施的特点:①中心所用药品全部为基本药物;②参加统一招标、统一配送,不允许单位自行采购;③全部零差价销售;④政府进行补贴;⑤各级医保对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提高了0.5个百分点。本文对国家基本药物在的实施效果及对社区卫生机构的影响和现存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议,希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可以不断提高和完善。
实施效果
次均处方药品价格下降:根据2010年6月~2011年6月同期次均处方药品价格比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药品价格有了较大幅度下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次均处方药品价格87.6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次均处方药品价格56.7元,同期相比药品价格下降了35.2%;基本药物使用率达100%;统计结果显示次均处方药品种数、含激素处方比例、含注射剂处方比例三项指标的年度变化不明显。
门诊诊疗人次增加: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由于药品价格、零差率销售的变化,带来了门诊诊疗人次较大幅度增加,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6月~2011年6月同期相比,门诊诊疗人次增加了46%。
促进机构合理用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后,根据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指南及处方集用药,促进了医师合理用药的积极性,为提高疗效,医师在给药途径、剂型剂量、给药时间间隔、用药时间及疗程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如以往术前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联合使用抗生素现象转变为强化术前消毒隔离控制及加强控制院内感染各项措施。
加强了药品监管责任:药品统一招标、统一采购使得药品质量有了保证,避免了各机构分散采购引起的不同剂型不同厂商不同价格问题,省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平台及药管中心成为药品质量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第一责任人,对药品的来源、质量等问题负责,明确了部门职责,做到了责权统一、管理有序。
产生的影响
建立了稳定完善的财政补偿机制:零差率销售取消了药品加成,机构缺少药品收入,其差额财政足额补助,同时,对机构运行经费、人员工资、设备购置、基本建设支出等也给予解决,通过药品零差率销售,扭转了以药养医的局面。
社区卫生机构功能定位趋于明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项目的实施,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回归公益性、强化了其保障居民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作用,社区卫生机构将以往以坐诊医疗为主体的功能定位转变为医疗、预防保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急救治等综合功能,社区卫生机构成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网底。
医务人员职业操守与社会形象得以提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切断了“医”“药”之间的利益链,大处方、药品回扣等问题逐渐消除,医务人员的职业操守与社会形象得以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患纠纷。
患者就医流向有了变化: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社区卫生机构用药受到很大限制,以前在社区就诊的老年人、慢性患者、普通急诊患者、妇科患者、儿科患者等由于无法再在社区卫生机构得到适宜药品而被迫流向专科医院或二、三级医院,统计数据显示,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社区卫生机构门诊人次增加,但住院人次无明显变化或呈一定幅度下降。
存在问题
基本药物目录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根据西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意见》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部使用基本药物”“不得再使用非基本药物”。但是,现基本药物目录与社区卫生机构的实际用药需求有较大差距,如已在临床长期使用的心脑血管病用药、消化系统药、肝脏用药、妇科用药、儿科用药等均不在基药目录内,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基本就医权利和保障医疗公平,也造成医疗资源与医保资金的不必要浪费。
基本药物配送不及时:因社区卫生机构药品使用量小,使用品种分散,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在药品配送上积极性不高,相关规定又不允许单位自购药品,机构常存在药品短缺现象,药管中心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但缺乏有效监管手段,影响了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
基本药物使用缺乏激励机制:虽然国家大力提倡使用基本药物,但在群众与执业医师两个层面均存在使用基本药物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原因为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宣传力度不够,仅有行政层面的强制要求,而群众对过度使用新特药及滥用抗生素损害健康认识不深,用药受药品广告影响深。机构尚未出台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执业医师使用基本药物,因此,基本药物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針对性建议
允许使用一定比例的非基本药物及自购部分急救药品:为满足临床需要可允许机构自购部分急救药品及使用一定比例的非基本药物,可规定年非基本药物使用量不超过药品总金额的30%。
鼓励开展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为保证疗效避免经验性用药,应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根据结果使用对应的抗生素及基本药物:①可以有效促进合理用药;②可提高社区卫生机构的医疗技术与服务质量;③有助于减少医保资金的浪费。
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有效使用基本药物的绩效考核制度:一项制度的确定和实施,需要广泛的宣传动员,需要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也需要有效的监督和激励,因此,有关部门需加强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可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制作公益广告等,多渠道宣传。对在执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主体执业医师建立有效地绩效考评及监管措施,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廖卫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对乡镇卫生院用药的影响[J].医学新知,2011,24.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览表】推荐阅读: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6-16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小结08-21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督导整改方案05-29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培训总结08-10
木岗镇卫生院国家基本药物培训工作计划10-22
年度驻店药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08-20
国家基本药物宣传活动07-03
国家基本养老金07-21
国家基本药物知识宣传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