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高效课堂教学展示心得体会

2024-09-17

学习高效课堂教学展示心得体会(精选10篇)

学习高效课堂教学展示心得体会 篇1

学习高效课堂教学展示心得体会

二道河小学:谭淑艳

2010-10-27

教师对有效教学的追求是无止境的!相对来说,有效教学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你上一节课,总应该让学生有点收获,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优质教学一定的高效的,而有效教学则未必是高效教学。提倡高效课堂教学,目的就是让我们意识到,这个追求确实是无止境的。在听课学习之后,我对高效课堂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是我的个人体会: 首先要让课堂活起来。从“闷课”走向“活课”,让学生动起来,让教材也变得活起来,让整个教学活动、教学程序开放起来。然后要从无效、低效走向有效。每节课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最后还要有更高的境界,就是高效教学。我对高效教学的定位就是优质、高效、高境界。要想做到高效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学生情绪状态。具体的说,就是判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是很浓厚,学习热情是不是很高涨,学习情绪是不是很饱满,学生是否具有很好的精神状态,是否非常认真的投入学习。如果整个学习过程是非常愉快,非常开心,甚至感到非常甜蜜和幸福,那一定是高效的课堂教学。

2、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状态。在高效课堂的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全程参与,每个学生都参与,每个学生都全身心的参与,还有学生不仅参与了学,而且参与教。整个教学是互动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自己的看法,这对老师也是一种启发。这种参与状态,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当中要互教互学,学生不仅在学,而且在教,这是最高层面的参与。

3、学生的交往状态。一是倾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学生可能最缺乏倾听的品质和习惯。合作学习的前提就是要学会倾听。如果不培养,合作学习就很难行得通,很难有成效。二是发表。你听完以后有自己的想法、意见要发表出来,你就能不说,如果大家都不说,就不是交往了。三是互助。同学之间包括师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欣赏。

4、学生的思维状态。一节课是不是好课,关键还是要看学生的思维状态怎样。学生思维是否有深度,如问题提得是否中要害;是否有广度,有很多不同的见解;当然最重要的是,是否有创造性思考和个性化的见解等等。

学习高效课堂教学展示心得体会 篇2

带着这样的思考, 我结合《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并查找了相关高效美术教学的书籍资料。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技能, 我认真解读教材与学生, 在能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 制定出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

在2012年5月, 我参加了“高效课堂青年教师大赛”活动, 进行了一堂展示课——小学美术一年级《好吃的水果》。

一、导入部分

师:今天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客人, 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

教师出示小猴子。

师:这只小猴子叫甜甜。甜甜特别勤劳, 它种植了一处果园。今年果园大丰收。 (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简笔画水果造型)

生:……

师:“甜甜”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水果, (教师出示水果实物) 今天我们就来仔细感受一番这些“好吃的水果”。

【教学思路:神秘嘉宾的出现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 直观感知是获得对事物印象认知的有效途径。同时创设水果果园的情境, 通过直观的欣赏, 让学生对物体的形状初步形成表象, 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二、教授部分

1. 初步感知

师:你喜欢哪种水果?为什么?

生:……

师:那你能用语文课学的知识, 如用“……像……”来描述一下你喜欢的水果吗?

师:我最喜欢苹果, 它圆圆的, 有红有绿, 特别是粉里透着红的, 像同学们红扑扑的小脸蛋。

生:我喜欢……

2. 深入观察

(1) 游戏:猜一猜。

师:课件出示谜语。

A.身穿黄衣裳, 弯弯像月亮, 撕开黄外衣, 肉白甜又蜜。

B.皮儿有红又有黄, 身子圆圆好模样, 连皮带肉一起吃, 味道甜甜有营养。

生:香蕉、苹果。

师:谜语里从哪些方面描述这种水果的?

生:形状、颜色、味道……

(2) 课件展示水果。

师:我们来欣赏图片, 谁能够说出这种水果的特征?

教师让学生自编水果谜语, 其他同学来猜测。

【教学思路:通过猜谜语游戏让学生开动脑筋根据描述进行猜测, 启发学生思考、联想生活中常见的水果, 使他们对平日里常吃的水果外形有了具体的认知, 了解到对事物的描述要紧抓特征。】

3. 真切感受

(1) 师示范品尝水果。

(2) 生表演:谁愿意上来表演一下你吃水果的样子?

师:谁来描述一下他吃水果的样子, 动作是什么样?他的表情告诉你什么?

(3) 学生集体品尝水果, 观察自己和别人的吃相?

师:请大家在吃的时候对照镜子仔细观察, 看谁的神态最能证明水果好吃!

【教学思路:大家一起在课堂上品尝美味的水果是很少见的, 更何况有老师带头, 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仔细观察了对方吃水果的样子, 狼吞虎咽、大口大口……学生描述, 词语和绘画两种语言相互促进交流, 为完整构成一幅画面, 拓展学生表现能力增色不少。】

4. 欣赏

(1) 课件展示学生作品:《西瓜女孩》

师:从这幅作品中你能看到什么?她为什么会在西瓜里?

(2) 其他同学是怎样表现好吃的水果的?你能看出他们爱吃什么水果吗?

【教学思路:由于一年级孩子年龄较小, 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对孩子们自己创作有很大帮助, 孩子们会推陈出新, 创作出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同时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三、激情创作 (作画时配乐)

(1) 师:把你吃水果的样子表现出来, 让大家一起看看你吃水果的作品, 分享你吃水果的快乐!

(2) 学生绘画, 教师巡视指导。

四、评议升华

1. 评价他人

师:这么多作品中, 你喜欢哪幅画?

2. 评价不足的画

师:你认为哪些作品稍加改动就会变得更好看?

3. 自我评价

师:你觉得甜甜会不会喜欢你的画呢?为什么?

【教学思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反思与评价”, 采用比以往更为感性和直接的办法, 让学生自由欣赏和评论绘画作品, 对自己及自己认为喜欢和需要改动的作品给予评价, 在评价中反思自己和他人的创作, 获得新的感悟和提升。】

五、激情延伸

(1) 师:面对善良、勤劳的甜甜, 你最想对它说些什么?

(2) 师:甜甜也有一句话给大家。

课件出示:会观察、会想象, 再加上爱劳动, 就能创造美!

(3) 课后拓展。

师: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现这个内容?

生:橡皮泥、剪贴画……

师:那大家可以下课后去尝试一下用其他材料和方法创作。

下课。

【教学思路:这一部分, 是本节课的升华, 要让学生认识到, 好的事物不要自己独自享受, 要与大家一同分享, 共同体会其中的快乐;同时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富含很多想象与创造, 拓展学生的思维。】

通过这堂展示课, 我认真自评、反思, 认为一节生动有趣又充实高效的课堂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创设情境, 激发情趣

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 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听、视、感、触的环境、氛围。包豪斯体系认为:“如果期望学生表现情感的话, 必须先唤起学生的情感, 非得使这种情感能遍及并渗透到胳膊、手指和全身不可。”在艺术活动过程中创设情境, 将学生情感体验的感知、丰富、深化融于一体, 能更好地打开话题, 丰富学生的想象。

艺术来源于生活, 在教学中设计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猴子甜甜“带来的水果园”环节, 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引入学习内容, 能使他们感到亲近, 兴致极高!这样, 学生会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 而知识又用于生活;艺术美化生活, 艺术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2. 精心设计问题, 处理好预设与生成

预设要以教学目的为依据, 在课前对课堂教学流程进行预见性的设计。而生成是师生与生生在合作、对话、碰撞中当时现场产生的超出教师预想的新情况和新思路。美术教师设计问题时必须考虑本节课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 适当安排不同认知水平的问题并适合学生整体认知水平, 这对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有效性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提出的问题要明确, 因为教师表述问题的清晰度和明确性, 将影响学生答案的清晰性、明确性和一致性。在美术课堂上, 由于美术专业问题的学科性特征, 教师提出问题时要措辞精练、具体明了, 一次只提一个问题, 尽量避免复杂、模棱两可、含有歧义的问题。鉴于美术学科的问题具有不确定性, 教师需要把握问题答案的动态性、开放性, 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本课中的谜语环节, 让学生在谜语里找一找老师是“从哪些方面描述这种水果的?”这一问题 (学生总结出从物体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进行介绍) , 使学生了解到在出谜语时一定要紧紧抓住事物的特征。然而有些孩子不能很好地进行介绍, 描述模糊不清, 很难猜测。这时, 教师可以让他直接先说出谜底, 或者将谜底悄悄告诉身旁的同学, 大家一起帮助这位学生完善谜面, 更好地勾勒这一事物。

3. 引导学生体现高效的主体实践

教师要把教学过程中发现、探究等活动凸现出来, 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要改变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让学生去发现、去观察, 自己去寻求答案, 不是告诉他们该如何, 而是让他们乐意主动去探究学习, 培养他们既要善于动脑, 又要善于动手。这样,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 使学生在激励、鼓舞和自主中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 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4. 教学评价由单一转向多元化

在传统的美术评价中, 美术教师具有绝对的评价权威, 是唯一的评价主体, 他们掌握着打分的“标准”, 所以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美术新课程标准》专门提出了评价建议:改变过去的评价由教师一人定论、学生处于被评为地位的评价形式, 构成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参与的整体多边评价, 引导大家通过合作式的互评发现亮点, 揭示问题与不足, 促使评价更为全面、科学、客观地发展。通过多元评价, 能让学生为自己的成绩而自豪, 同时能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激发他们内在的向着更高目标的动力。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 所以我采取了生生互评与自我评价两种方式相结合:通过生生互评让学生们获得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顺应了他们的心理需要;通过自我评价,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分析判断, 再创造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和评价, 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 直到这一问题真正地解决。自我评价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学力的标志。

浅谈高效课堂之课堂展示 篇3

展示具有参与面广、互动性强、效率高等特点,所以,要想上出高效的课改课,就必须用好展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但自主学习探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易错的或理解片面而不完善的问题,怎么办?如何去发现?对于这点,在传统的教学中是不会理睬的,而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中,这个问题则得到了很好解决,那就是要通过课堂的展示来暴露。先让展示组指派成员进行板演,然后口头展示,即可以将小组内独学、对学与群学中的学习成果呈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喜悦,但同时也是将展示组在前面的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暴露出来的最佳途径。然而,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并不是让教师马上急于去回答,在这个展示的过程中还有一个让学生发扬个性的好机会,那就是让非展示组的成员来对展示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的点评,或质疑、或补充、或提出异议。所以此环节不仅仅是让学生对知识的完善和提升,达成共识,更使学生的胆子大了,表达能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高涨了,这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基于这一点,我再来谈谈小组

展示的实际操作问题。

一、展示的主要形式

(一)组内小展示

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安排下,把前面的学习结果再次呈现出来。此时,组长要做好统计,将重点问题、疑难问题汇总报给教师。其次,教师根据学情确定大展示内容,并把任务根据各组掌握解决的程度分配下去,各小组围绕本组任务展开探究活动,为下一步大展示做好准备。

(二)班内大展示

1.问题性。指展示的内容是全班共性度高的问题(即普遍存在的问题)、容易错的知识点。

2.互动性。是指展示时要体现师生、生生的交往,可以是疑难求助、对话交流、质疑对抗、文本批判、合作表演等多种形式交流。

3.创生性(即生成性)。在展示时对知识的拓展、延伸,如学习方法的总结、学习的新发现、新思考、新感悟、新成果展示等。

大展示是生生、师生、组组互动的过程,它是预习成果的展现,是知识、能力的提升。主角是学生,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阐述观点和见解。教师只作适时点拨、引导、追问、鼓励、激励,澄清一些原则性的错误。展示的内容是学生普遍困惑的、易错的,能够归纳、总结出规律或方法的。

二、 展示前的准备

1.教师就要根据确定的目标,给小组分配任务,任务必须明确,要求必须具体,然后巡视。巡视的任务是督促和发现,不应对学生形成无谓干扰,可以参与学习小组中提示、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确定合适的展示方式。

2.学生在接受任务后,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解决问题,对本小组内展示的内容进行人员分工,确定展示方式,进行预展。通过预展,力争做到脱稿展示,声音响亮,富有激情。

三、展示中的工作

1.教师要根据分配的任务组织展示,保证展示问题的共性(知识的重点、难点、出错率高的、多解的、培养思维的、拓展联系的重点展示),提高课堂的最大效率;允许学生充分发言,保护学生积极性;把握优、中、差学生的展示机会,尊重、鼓励每个发言的学生。通过追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实现知识的拓展、延伸、提高;通过点拨促成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通过举一反三总结归纳出知识的规律、方法;通过评价手段促成学生的积极参与、大胆质疑、合作分享、借鉴提升。

课堂点拨、答疑解难则是体现教师教学智慧的有效教学之举,更是教师主导作用最直接的体现。因此教师精讲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学生的疑难问题能否解决,教学目标能否达成,是课堂效益高低的关键之举。这一环节最重要的不仅是释疑解难,还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现学生特别是有待激励学生的闪光点,表扬学生,激励学生,激活求知欲,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体验成功、激发兴趣,使每一节课都作为下一节课的“加油站”,持之以恒。从而真正让每一位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了。

2.学生展示要积极踊跃,语言表达力争简洁明了,体态大方得体;要敢于提问、质疑、讨论,“兵教兵”、“兵练兵”的合作学习中,达到对学习目标的整体把握;要尊重发言者,学会倾听;要动作迅速,组织有序。进入展示时,全体学生要立即起身,坐凳要小心、轻声、快捷地放入课桌下,任务组的学生要快速走上展示讲台,其他学生要立刻围拢上来;板书要工整、美观,书写要快速流利,省时、效率高;展示形式要多样,参与学生要占多数,没有不认真倾听和捣乱破坏行为,没有不站到展示台前就乱发言的现象。

3.当学生展示问题时,为了使他们对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不能一味地鼓励,要针对问题在明确肯定学生优点的同时,适当指明不足,科学指导,在不打击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是非观。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喜悦,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四、大展示和小展示的区别

1.展示的范围不同。前者是由教师组织在全班进行,后者由组长组织在组内进行。

2.问题的共性度不同。前者是班内共性,后者是组内共性。

3.内容的层次不同。前者是根据全班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后者展示的内容是组内成员独学、对学、群学的成果,也可以是对大展示前的预演。

总之,在“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好”的理念指引下,展示环节在高效课堂中就显得非常重要,它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展示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展示是对预习的一个检阅,通过展示可以发现学生的预习情况,看有无生成问题,就可说明学生的预习是否到位。展示也是达标检测的一个前置,通过展示,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学生能表达准确和流利,说明他们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所以,展示是预习和达标检测的桥梁。同时,通过展示可以让不敢开口说话的学生变成演说能手,可以让学生快乐的思绪得到自由地释放,可以让学生变成像样的小教师,可以让合作精神之花灿烂开放,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有声有色,可以让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得到培养。所以,展示给了学生一个舞台,使学生各种能力得到培养,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观摩高效课堂展示后的心得体会 篇4

3月5-7日,我们一行12踏进山东昌乐县。三月的齐鲁大地在冬季风的打压下失去了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景象,却是寒风瑟瑟、有幸参加了昌乐二中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几位名师为我们呈现出了一节节精彩纷呈的课堂,专家讲座更让我们找到了教学的方向。这次活动虽然时间只有两天,但是给了我们一次很好的学习提升的机会,为我们解决了教学中不少的困惑,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此次听课学习后的感悟:

山东昌乐二中的高效课堂给予学习者极大的震撼,也给学习者带来了更多的疑问。为什么昌乐二中的课堂可以变成学生的学堂?可以如此高效?在紧张而又充实的二天学习后,似乎有了答案。“271高效课堂”,功夫在课外;昌乐二中的大教育,高效课堂的内驱力。也给予我们很多启示,我们究竟应该给予学生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又是什么?

一、271高效课堂解读

1、赵丰平校长的教育观。赵丰平校长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应该也是一个成功的校长,但他毅然决定进行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一个校长有这样的魄力和决心,我想与他对教育的理解是分不开的。赵校长的教育观是——教育即成长,教育即解放;教育就是对人的成全,培养完整的人;深刻的教育来自学生深刻的体验 ;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陶行知说过“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我们不仅感叹,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不是真的在做教育呢。

2、“271高效课堂”的内涵。271的由来昌乐二中给予了如下的界定:1)学习内容方面:20%的知识——自学能会,70%的知识——合作学会,10%的知识——老师教会。2)学生组成方面:20%学生——特优生,70%学生——优秀生,10%学生——待优生。3)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20% 的因素——智商,70% 的因素——情商,10%的因素 ——行商。4)271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20%(约10分钟)——(老师)诠释学习目标,组织课堂教学,课堂引领、激励、点拨。70%(约3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展示点评,质疑拓展。10%(约5分钟)——(学生)总结反刍,当堂检测。当然给予我们深刻印象的就是课堂上的时间分配和学生在课堂上的高效学习。

3、高效学习的三个阶段和五个步骤。

三个阶段:预习自学 高效课堂 训练拓展。五个步骤:读书自学自主探究 完成学案训练应用 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总结反刍当堂检测。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感觉到学生基本上在此模式下认真的学习,主动参与学习,也惊叹于学生的学习精神和自主的学习能力。也想探寻高效课堂背后的故事。

二、271高效课堂功夫在课外

1、“三案”并举,铺就高效快车道。

高效课堂学习的载体之一是昌乐二中的学案。学案分为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预习案是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预习自学,为课堂探究学习做准备。探究案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案,强调学法指导,重在“导”字,解决“会学”的问题;训练案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提升的载体,立足实然目标,解决“学会”的问题。学案的设计和编制无不凝聚

着教师课堂之外的心血和集体备课的智慧,学案的学习和训练也给我们呈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课堂之外的风采。

2、“三驾马车”,保证课上课下 “双高效”。

学生的学习是每个学生自己的事。昌乐二中的三驾马车“高效学习小组,班级行政管理小组,高效学习科研小组”打造了“学习、管理”的动车组。人人都是学科的组长、人人都是都有事干、人人都参与学习科研,每个学生都是动车组的一节车厢,都具有动力,打破了传统的“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运行模式,是高效课堂的动力所在。

3、昌乐二中的大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赵丰平校长提出德育就是做人教育,就是人性的修炼。昌乐二中的大教育也是对德育工作的很好的诠释。

1)三大教育——让教育深厚:感恩、责任、自制教育。通过感恩,让学生体会了最最美好的情感,体会了父母的艰辛、教师的期望、国家的昌盛、民族的气节。感恩真正成为最好的道德教育。责任教育—最好的理想教育。昌乐二中的卓越班班主任徐振声老师说:责任就是理想,一个人有多大的责任感,就有多大的理想。责任教育不就是我们现在很多学生所缺少的吗?没有责任,哪来的理想。自制教育---最好的行动教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生活来的那么有序、富有生机。学生每日三省其身,每周计划管理、每月反思自评„„,都体现了学生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自制教育。

2)读万卷书。假如把阅读纳入高中甚至高三学生的课程里,并严格规定每周不少于四个课时,你信吗?在昌乐二中,这样的做法早已变成了现实。昌乐二中的海量阅读让我们学习者感到汗颜。阅读变课程——为阅读正名,师生同读——老师和我们在一起,活动促阅读——我读我秀,民间阅读——让每个班级书香弥漫。四线并举打造的书香校园,显现了这所名校的文化底蕴。

3)行万里路。赵丰平校长说:金子般的中学时光,要让孩子们金子般地走过。昌乐二中希望社会实践课程能让孩子们铭记终生,为他们人生的大厦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走进大学实现自己的梦想,通过揭秘火山、西瓜嫁接等活动探究科学的奥秘,校园华尔兹、乐器学习让学生感受艺术的熏陶,通过生存生活实践、长途野营拉练磨练学生的意志„„。在活动中体会生活、享受素质教育带来的乐趣。

4)班级文化。赵丰平校长说:“只有当教室里充满家庭式亲情关系的时候,学习才会产生。”昌乐二中的每个班级有自己的班名、班旗、班歌„„,每个学生都是班级这个大家庭的一员,这个家庭会给每个人过生日,这个家庭有自己的报纸、自己的相册、博客„„,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家庭式的温暖。我们很多学习者可能会说,好像昌乐二中的大教育有的我们也做过?但我们做的不如人家精细,不如人家深入,不如人家坚定。

三、我们的学校是个什么地方?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一个听来的故事:一名学生在学校表现不好,屡犯错误,老师很生气,感到教育不了。父母很无奈,于是把他送到一个教会学校。过了一段时间,这名学生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学习认真刻苦,遵纪守法。父母和很奇怪的问他:“你怎么变化的这么大呢?”这个孩子神秘的告诉他的父母:“我一进入这个学校,就知道这个学校是动真格的,在校门的地方有一个人被钉在了十字架上。”

我认为要给予可以触及到学生心灵的教育。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了看见太阳。我想把我的孩子培养成合格的公民。我想我们首先应该培养身心健康、有理想的人。

四、我们能做些什么?

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做些什么呢?是顺应社会潮流还是立足改革创新?我想我

们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首先我们自己也要有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其次应该给给予学生理想与信念的教育。让我们淡泊宁静、遵循教育规律、用爱感悟教育、用行动践行教育的理想。

一、导学案的编写是实现讲学合一、高效课堂实操阶段的重点。

1、导学案的编制要依据学科特点、教材特点、课型和学生水平等方面确定,切忌无原则的套用或搬用。

昌乐二中使用的导学案和发给我们的资料上的导学案是不一样的。在最后一天的分学科交流中我也问到了这个问题,当时交流的老师表达的意思是对外发行和展示的导学案确实和他们授课时使用的导学案是不一样的,并建议我们挑挑捡捡的使用,切忌全盘照搬。在随堂听课的过程中我就很关注学生们用的导学案,其实表面上看去相对简单,主要分为学习目标,重难点,课前预习部分,课上探究部分,随堂检测部分(当然各学科依据学科特点也略有不同)。这就使我想到咱们学校给的导学案的模版,老师们在编制的过程中也是需要根据课型以及学生特点和水平等因素适当的增加或者削减某些内容,其目的就是为了导学和助学,更要关注导学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课时导学案凝聚了团队的智慧,体现了团队的合作精神和教学改革的决心。

让我震撼的就是昌乐二中的导学案确实做到了每节课一份导学案,这其实是一件挺难得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个要从导学案的编制入手的团队来说确实是件艰巨的任务,因为我们人少任务重。但是每节课都有导学案的确是有很大好处的,各班之间的高度统一至少能够保证班与班之间不会有过大的差距,而且,每一个导学案的出炉都凝聚了主管领导、主要编写人员和本学科教师的全员参与,毕竟个人的智慧太有限,同时也为各教研组的活动提供了素材或课题。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昌乐二中编制和审核导学案的活动不是在某个年级备课组的层面上进行的,而是以学科为单位,在教研组活动的层面上开展的。仔细想想,这样做确实是有道理的。在一年中只关注本年级的教学活动其实是不够的,举个例子,初

一、初二备课组活动就要始终和初三的活动紧密的连接,所有的教师都要时刻关注中考动向,研究中考趋势,了解中考新要求,即使自己在非毕业班教学,也能够把最新的观念渗透在教学中去,这样就不至于等到学生初三毕业时再临时突击了。也许一个星期就研究一个导学案,但是日久天长后,这个数目就相当的可观了。当然我觉得昌乐二中这件事情做得很成功也是因为他们把领导都分配下去包干负责,直接保证了这件事情的顺利推进。更绝的是,在讨论一个导学案时,每一个教师是必须发言的,让你不思考都不行,由此想到我们最后在会所的研讨会也是采取这样的方式,老师们各抒己见,智慧的火花不断的碰撞,在阐述观点的同时,各种改良的建议也应运而生了。

3、精致的“问题导学”重在训练学生的后继学习的能力。

在昌乐二中的学习,我对“问题导学”深有感触。他们的探究学案上很少涉及知识点的讲解问题,好像所有的知识点学生们都要或都能在预习案中完成,而在课上探究案中更多的是题。由此我想到,也许我在一开始理解的问题导入是有偏差的。我们组在初二编制导学案的过程中感觉很头疼,原来需要教师上课讲解的知识点却一定要编成问题的形式,企图带领着学生一步一步的往下走。现在细想起来,教师还是不能放开手去,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特点和想法,老师还企图借着导学案的名号把自己可能多年没有变化过的思路或者解题方法强加给学生。教了这么多年的书,其实有一点让我感受很深刻的。多年前,学校总会在初三下半学期从各班挑出一部分优秀生独立组班单独学习,希望能增强学习的针对性,让这些学生的成绩能在原有优秀的基础上再提高一些。在这种班授课的时候,基本上能够实现昌乐二中现在上课的状况,学生可以把一道题目的很多种解决方法说出来,并且进行比较,最后总结出针对不同种题目的最优解决方案。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能真正的感觉到什么叫做教学相长

了。甚至我现在讲的很多的解题方法都是来源于那个时候学生们总结的方法。只不过是那个时候我们的学生不分组,全靠个人能力强大来完成的。而昌乐二中的小组学习不但能实现这样的效果,还能保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收获或提高,从这个角度看20%的特优生,70%的优秀生,10%的待优生不是梦想。再说问题导入。在昌乐二中学习的时候,乍一看学生们使用的导学案真的没什么,都是题。一开始我也心存怀疑,做的和说的不一样,但是几天的听课经历,越来越让我觉得他们的导学案确实有值得品位的地方。大家不要小看在他们课上探究学案中出现的题目,那决不是历年中考题目的简单堆砌,给学生的每一道题目都是教师们精挑细选的。每一组题目都用到了一个知识点,而这个知识点一定是在预习案中让你知道,在探究案中让你会用的。既体现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又体现了各知识点的联系。并且在每组题目中,利用同一个知识点解题也是有变数的,不但兼顾了广度,还照顾了深度。这才是我们应该重点体会和学习的地方,也是对教师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前些日子还在抱怨一件事情:晚上突然心血来潮想写一个导学案。家务事完毕已晚上十点半了,开工导学案,初步的模子出炉已经是凌晨三点了。最后还感叹导学案太难写了!带着这个疑问我特意请教了昌乐二中的物理教师:当我想交给学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我会找一道典型例题,然后把我的所谓的解题法拆成若干问,让学生们去做,最后就告诉学生们你们现在解题的步骤就是解决这类题目的方法,以后遇到这种问题时就采用这套方法就行了。昌乐一行,茅塞顿开!我设计的问题都是我个人解题思路的体现,我做的工作就是把我个人的想法强加在学生的思维之上。并且我也真的不确定我的方法就真的具有最优性?个人理解虽然有限,但是我的修改方案是:找几个典型例题放手让学生们在预习案中完成,在课上展示时,每组自由表达自己的做法,只有两种结果:要么对,要么不对。如果不对,正好给大家一个暴露问题,修改错误的机会,如果对,大家的解决方案可能不同,但是殊路同归。这样大家就机会讨论最优化的解决方案了。自己通过讨论得到的方法,印象自然更深刻一些。当然如果老师有更好的方法,在这个时候就可以起到引领提升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将会更加明显,同时老师霸占课堂的机会也大大的减少了。但是课堂达标检测必须跟上。当你总结出一种方法时,一定要再设计几个小题目,让学生趁热打铁,现学现用,才能做到堂堂清。

4、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导学服好务。

老师们是否有同样的感受:我们编制的导学案往往一节课讲不完?我就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现在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无非是一个导学案设计的内容太多了,如果象老式课堂教学那样全凭老师讲,那时间和进度是完全可以保证的,但是考虑到学生的展示可就要重新审视我们现在的导学案了。其实有学生展示的导学案并不费时间,只是我们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的思路还没有转变过来而已。记得在讲《物理防骗术》一节课时,校长就不住的追问:你这节课到底想让学生学会什么?到底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现在想来,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该是多么重要啊!教学目标的设计实在不该太宽泛,也大可不必把别人公开课的教学目标照搬过来,以课时为单位的导学案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主编写教师最先考虑的内容,然后所有的题目都要以这个目标为指挥棒来设计才对。当然,在设计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一切从学生出发的导学案才真正的能为学生的学习服好务。在昌乐二中的听课,这点感受就很深,对于一节课的目标和内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做到了心中有数,每一节课显得都是那么紧凑和充实,刚刚好的感觉,我想能做到这一点,教师在导学案的前期编制上一定是下了大力气的。值得我们借鉴、改良和发挥。

二、精致的且值得深思的课堂流程控制细节是实现讲学合一、高效课堂的关键。

昌乐二中的课堂,学生展示环节占了相当大的份额,并且学生能力的展现不得不让我感到震惊!这里暂不提学生能力的培养,有一个细节是和我们原来模仿的做法是不一样的。在初二物理课堂上我们也尝试设计学生展示环节,具体做法是哪组展示,哪组讲评,其他组再补

充。而昌乐二中的做法是:一个书写展示组,即把解题过程和答案呈现在黑板上,另外一个讲评展示组就用书写展示组的内容进行讲解和评价,其他组可以补充,教师可以强调或提升。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种做法的利弊。同一个组既展示又讲评,无疑可以把这道题目准备的相对充分一些,但是带来了一个弊端就是为了本组的成功,一节课上往往对这道题目过于专注而忽略或者削弱了对其他题目的思考,这样就造成了参与每一道题目的人数减少,并不是我们要的高效课堂。昌乐做法的好处:一个书写展示组必须要考虑他的过程的正确性、合理性和最优性,他不但展示了本组的成果,同时还要兼顾其他组的利用问题。一个评价展示组,首先要会这道题目,其次要看懂书写展示组的过程,并利用其来进行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就体现了挑错和优化的过程,对于学生能力也是一种锻炼。当然其他组可以再加以补充,这和咱们的做法是一致的。由此可见,细节的不同体现在认识的不同,这次昌乐之行,确实发现了很多精致的细节,真的是值得深思!一直以来,对于试卷的讲评工作很是烦恼,总觉得我认为该讲的题目讲完以后,原来会的学生还会,原来不会的学生不一定就会了,效率很低,但又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这次初三开学的检测试卷的讲评工作我就尝试完全由学生们来完成。我利用双排课的时间,挑选了错误率高,难度较大的4道题目,让4个组书写展示,另四个组讲评展示,前后两大黑板都写满了,各种颜色的粉笔不但标记了错误,还展现了优化方案,其效果出乎我的想像,其实学生们很愿意做这项工作,他们也深刻的意识到:书写的混乱或表达的混乱都在体现思维的混乱,因此每个人在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的带领下,都尝试捋清思路,流畅表达这个环节,不但复习了解题方法,还涉及了诸如勾画重点字词等这些细节的内容。整个试卷的讲评工作大约用了一节半课,黑板不擦,剩余的半节课就留给学生做整理的工作,最后还要把答题纸收上来,检查本节课学生们的完成情况。我想这样的授课方式也许效率会更高一些吧。当然很多事情都要尝试着来,不行我们可以再换一种方式或方法,教学的改革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尝试中达到高效的。

三、小组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

我不想从班主任的角度谈小组长的培训,只是从任课教师的角度谈一下感触。在昌乐听了一节高一化学课,讲的是硫各价态之间的转化。有可能这节课的知识点有些困难.上课前,任课教师就把各小组长叫到教室外,用了大约5分钟的时间针对难理解的地方给各组长进行了提前的培训,并告知在组内解决问题的时候组长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给自己的组员讲解。听后,连我这个外行人都知道哪些地方是重点,哪些地方是难点,哪些地方是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我们想,如果每个组的组长都能做到这么强,那么他的组员也一定会受益匪浅的。所以,我想到,作为任课教师,也担负着培训组长的艰巨任务,只有各任课教师紧紧的团结在班主任的周围,小组建设才能有成效,大概这也是集体的力量吧!

四、精细完善的评价机制充分的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为学生们积极、有序、智慧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动力。

昌乐的评价机制无非就是把条条框框进行了量化,事实上这一点我们学校很早就开始实施了,诸如我们的常规量化评比一样。但是我认为昌乐的成功之处在于: ①事无巨细,有要求,就有相应的量化标准出台。②严格执行,及时反馈,奖惩分明。

③深入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把量化意识深深的扎根在学生的心里,而不只是上墙展示如此简单。

谈到量化,我感到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有成效的事情,但是我又很担心它的繁琐。可以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来模仿,只是我觉得坚持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比较困难完成的。

学习高效课堂教学展示心得体会 篇5

青溪镇中心小学:刘启昌

2012年4月14日—15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凯里举行“黔东南州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展示研讨会”。这次会议邀请了贲友林、赵震、刘劲苓3位名师为我们展示了精品课并作了报告。通过此次活动我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数学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听了这些专家的课,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

下面我把观摩课中的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做法和我自己的一点感想与大家分享、讨论。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一起来做游戏,你知道老师叫什么,你想怎样向大家介绍老师等话题,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同时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名师执教的教的苏教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一课中,他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手段(粉笔和黑板),给我们展示了一堂真实的课,没有多媒体也使整堂课同样精采。这是一堂实实在在的常态的公开课,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逐步深入,教学效果显著。

三、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比如;赵震老师在《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中,先通过唱儿歌《数青蛙》,发现规律引入新课,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新知识,在快乐中学会某种本领的活动。

在这短短的2天时间里,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特级教师,聆听特级教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特级教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所设计的学习情景,不仅绚丽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蕴含着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主动地参与探究解决问题。在这些展示课当中这些特级教师不但关注学生把握数学的解题方法,而且更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人耳目一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

让展示成为高效课堂飞翔的翅膀 篇6

小学语文课堂的展示, 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重要环节, 要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 是体现语文学科特色的主要途径, 是检验课堂是否高效的重要标志, 更是锤炼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佳舞台。

展示, 一般分为小展示和大展示。小展示是指在组长带领下进行的小组内的展示;大展示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全班学生参与的集体交流 (本文中所说的展示, 主要是指大展示) 。纵观当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的大展示环节, 大致概况如下:

一、从展示的时间看, 一般有三种情况

(一) 完成一个学习目标后的展示环节

一节课中, 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学习目标, 学生先围绕一个目标, 自学、对学、群学, 然后由教师组织针对目标的大展示;展示结束后再进行下一个目标的学习与展示。

这样安排展示环节, 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自学所得, 在全班交流和教师指导中进一步提升学习方法、学习能力, 有效完成学习目标;又有利于督促学生的自学, 因为学生知道自学后要有展示亮相, 在学习阶段自然会专心投入, 在保证学习效果的同时, 可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这种展示, 适合低年级和课改初期。因为低年级学生自学能力还没有形成, 展示水平较低, 分目标学习和展示, 便于指导学生自学, 而且也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课改初期, 学生还不太适应高效课堂的操作模式, 如果一下子大刀阔斧地改, 学生不适应, 会影响教学进度, 导致家长的一系列反应, 影响改革的推进。如果采用这种有计划有目标地推进方式, 分目标地学习与展示, 一步一个脚印地培养学生高效课堂的各种习惯和能力, 不但使高效课堂建设水到渠道, 还可以保证课堂学习效率。

这样的展示, 时间不太长, 多在十分钟左右, 就需要教师关注两个问题:如何提高展示效果?如何在展示中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

(二) 全部内容学习后的展示课

很多学校安排有自学指导课、展示反馈课。自学指导课, 主要是指导学生自学, 在自学后简单地对学群学, 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形成小组的观点, 整理小组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展示反馈课主要就是小组展示学习的收获。

展示课, 适合中高年级学生的学习, 因为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可以依据导学案进行识字写字、理解内容、思考问题;而且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展示能力, 能够保证展示有一定的精彩度。展示课, 也适合课改中期的教师使用, 因为这样便于教师全面指导学生养成展示的习惯, 锻炼出一定的展示能力;展示课, 也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系统完成学习目标。

但需要关注的是, 如何在展示课上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形成知识体系, 提升学习能力。因为展示课以展示为主, 容易出现学生热热闹闹地展示, 以展示参与为目的, 而忘记了展示也是学习, 不再进行深层次地思考。

(三) 自学一单元后的集中展示课

有些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自己对教材的把握, 尝试进行单元教学, 先指导学生围绕导学案进行每一篇课文的自学、对学与群学, 基本上是一课时学习一篇, 进行小组内的展示, 解决基本的学习目标, 一般是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掌握生字词, 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与内容。在一单元课文学习结束后, 集中安排几节展示课, 有的是围绕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一组承担一课的展示任务进行展示;有的是学生在几个话题的引领下, 综合本单元的课文内容进行展示。

这样的单元展示课, 体现了系统学习的观点, 一单元一得, 有利于集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解读教材整合教材的能力, 以及在展示课上引领、指导、点评的高水平, 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 一般是在高效课堂基本流程操作成熟后才能这样进行。

二、从展示的内容来看, 概括起来有三种

(一) 全部学习内容的展示

一课的学习, 围绕学习目标, 在导学案中设计了多少内容, 就展示多少内容。一般要展示生字 (包括多音字、易错字、形近字、同音字) ;展示词语 (包括生字组成的词语, 四字词语、不熟悉的词语) ;展示课文重点段的学习或者重点问题的理解;展示读课文后的感受;展示与课文相关的拓展的内容。基本上是一篇课文所学习的内容, 都要在展示课上呈现。

这样的展示, 首先可以让老师放心, 尤其是在课改初期, 因为所学的内容都展示了, 意味着都让学生学习了, 教师似乎心中有底了;其次是可以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三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展示能力, 因为具体内容如何展示, 学生可以在展示课上充分学习与提高。目前, 很多改革实验校的老师大多采用这样的展示。

但存在的问题是:展示内容多, 必然会出现蜻蜓点水不够深入的问题, 长久下去, 会让学生的思维浅表化, 不利于学生思维力的发展, 也会导致一课多得, 最终一无所得的能力上的欠缺, 需要引起教师的关注。

(二) 重点学习内容的展示

有的老师, 在展示课上只针对重点内容进行展示, 一般是围绕一至两个关键问题, 引导学生充分探究, 然后展示思考所得或者思考过程。而对于字词、读课文这些容易完成的目标, 在自学对学和小组展示中完成。

这样的展示, 内容集中, 设计的问题综合性强, 有合作探究的价值;展示时间充足, 便于教师进行追问、引导, 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探究, 学会思考。但展示问题具有生成性综合性, 就需要关注学困生, 适当地提供给他们适合的学习内容, 保证他们参与学习。

(三) 生成内容与拓展内容的展示

对于那些内容浅显, 学习目标难度较低的文章, 教师就会引导学生展示生成性的知识或者拓展性的知识, 比如学习方法的展示, 学习过程的展示, 相关内容的展示, 仿写内容的展示, 读后感的展示等。

这样的展示, 是超越学习内容后的展示, 学生很新鲜, 容易产生成功感。根据学习材料的不同, 适当安排这样的展示课或展示环节, 会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习空间的作用。

三、从展示的人员上看, 也有三种情况

(一) 全员参与的展示

全员参与, 就是每组都有展示任务和展示机会, 每一组的每一同学, 都要参与展示。一般是每一组承担不同的展示任务, 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参与展示;在展示中, 每一位同学再承担不同的展示任务, 有负责开头语的, 有负责过渡的, 有负责朗读的, 有负责讲明小组观点的, 有负责互动的, 有负责提前板书的, 有负责结束语的, 总之要人人发言, 人人参与。

全员参与, 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增强学生的小组集体荣誉感, 保证小组群学的学习效果, 尤其可以提升学困生的自信心、胆量、兴趣。但人人参与, 展示内容展示时间又有限, 会导致有些学生只有一句话的展示机会;如果聚焦的展台小, 还会出现人员走马灯式地交替, 自然一定程度上影响展示效果。如果分工没有调整, 还会出现组员展示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二) 小组代表参与的展示

小组代表参与展示, 就是只安排部分小组成员承担展示任务, 代表本组参与展示。这样的展示, 人员少时间充裕, 便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也可以提供全班学生质疑互动的机会。但容易出现口齿伶俐的学生展示多, 表达能力学习能力欠缺地学生锻炼机会少的现象, 需要教师建立展示机制,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三) 自由展示

自由展示, 是展示的最高境界。一般指自学群学后, 围绕重点问题, 展开自由的展示, 或个人, 或对子, 或小组, 不再有教师分配展示任务, 而是学生自觉地拿出来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翻看网上的视频, 杜郎口的很多语文课都是这样围绕一个个问题进行的自由展示。这个阶段的展示, 已经不再是形式, 而是成为分享, 成为自觉, 成为需要, 课堂真正呈现的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四、从展示的形式上看, 有四种情况存在

(一) 读议为主式

在小学的语文课上, 大多是以朗读为主的课堂, 学生在展示中朗读、谈感受, 或者针对问题谈自己以及小组的理解, 然后个人或者小组之间展开朗读PK, 在读中进一步理解与领悟课文内容与感情, 体现了语文学科重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特点。这是当前语文课展示的主流形式。

(二) 板书讲解式

在展示字词及课文理解时, 学生大多会提前板书重点字词及理解, 会使用双色粉笔标注重点;在展示中, 学生会充分利用板书、结合板书来展示, 清晰地呈现本组观点。很多学校强调黑板的使用率, 平时加强学生粉笔字的练习, 都很好地起到了促进展示的作用。这种展示形式, 是对主流形式的补充。

(三) 导游式

对于一些写景的文章, 大多是改编成导游词, 学生以导游的身份来介绍景点, 在介绍中理解了内容, 掌握了写作方法, 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展示起来比较活泼, 展示效果较好。

(四) 角色扮演式 (课本剧)

对于一些故事性的文章, 大多是编成课本剧, 学生小组排练, 在展示课上展示。在表演的过程中, 学生理解内容, 积累语言, 领悟情感。学生最喜欢这样的形式, 但人物角色的板演有时不能表现人物性格, 需要教师提前指导。

除此之外, 也有一些展示形式的创新, 比如改编歌曲的演唱、快板、小品、绘画、创作等, 但大多是展示的点缀, 因为整体学生能力有限, 目前这些形式还不能成为展示的主流。

学习高效课堂教学展示心得体会 篇7

【关键词】交流展示;高中美术教学;高效课堂

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展示是主要环节,是学生满足表现欲、获得成就感的重要平台,也是刺激学生自主学习的长效兴奋剂和课堂成功的看点。展示以问题为纲领,以参与求体验,以合作换分享,以问题定反馈。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交流展示使课堂走向高效呢?

一、高效美术课堂展示原则

1.激励性原则:展示采取的形式和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有激励作用,让学生在展示的对比中认识自己,发现不足,激发斗志,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自己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公平性原则:给每个学生提供和创造展示的机会,不歧视任何一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 名同学。

3.适时性原则:选择合适的内容、时机展示,绝不能为展示而展示。

4.灵活性原则: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已,不同学习情况、不同的学生可采取不同的展示方式,让学生表现自己个人的特长和才艺,如擅长写的可以板演、擅长绘画的可以通过画的形式表现,口头展示可以说也可以唱、表演等。

5.全员参与原则:展示要顾及每个层次的同学,面向全体,决不能把课堂变成某些学优生的天地。

6.程序化原则:展示的组织要有一定的常规要求,形成一定的操作程序,避免因组织展示而消耗无谓时间,降低课堂学习效率。

7.效能性原则:展示要讲效率,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学习任务要当堂完成,因此课堂展示必须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落实好学习目标。

二、把握美术课堂展示内容

展示的内容应具有典型性,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展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如何展示,展示到什么程度,需要展示的问题如何分配,每一个问题按照什么方式或思路展示,在课前都要有适当的预设。每一个问题都有它的教学价值,只是展示的时机和程度需要老师掌控,有些问题只要一带而过,有些问题却需要深入追究,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可平均用力,泛泛而谈。

对于需要展示的问题,可要求学生按照以下几点进行展示:

1.解题过程(应该按照讲解的思路去写,便于其他学生看出问题的实质);

2.解答要点(解题思路和所用公式、定理、技巧和思想方法的提示);

3.解题总结(解题后简要的总结、提炼,提升自己对一类问题的归纳和思考);

4.疑错提示(解决此类问题极易出现的几种常见性错误和容易疏忽的问题)。

三、活用展示方法

为了体现学习的愉快而高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多用组内展示

此环节主要展示学生自主学习(以独学、对学为主)成果,其效果相当于自学检测。小组长根据教师课前编印的导学案,布置展示任务。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把自己学习的结果进行展示与交流。形成让学生在组内边展示边说出自己的思路、方法等,要求大声说,说普通话,培养学生敢说、不怕错的情绪,达到互帮互学的目的。如在小组内进行展示时,存在相互推让,互相责怪现象。为了杜绝这样种现象再次发生。在小组内进行展示时,我们规定按照4、3、2、1的顺序依次发言。展示时,可以一边说,一边在草稿纸上用线段图画出自己的思路。对声音响亮,说普通话的小组给予加分。对敢于说出自己的思路、方法的学生给予激励。使每个组员获得发言的成就感。

2.善用组间展示

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展示后,自己的思路更完善,想法更充分,并可从中选择优化策略,再开展组间的展示与交流。激发小组间的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展示的主动性。这种展示可以是无声的也可以是有声的:前者主要是组间的作业或检测题的交换批改,让学生在批改的过程中,感知他人的经验成果;后者主要是指组间的评价,评价可以有简单的辩论,在辩论中找到知识的区别与内在联系,加深理解。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精于思考,敢于否定或肯定的情绪,达到区别真伪,内化知识的目的。例如;我们在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时,采用小组PK的形式进行,可以相互找不足,也可以找优点,用充足的理由说明不足点和优点,没有充足的理由来证明别组的策略不足时,暂时不能参与PK。在PK时,对认真倾听的小组给予加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3.重用全班展示

指以小组为单位把探究结论在全班展示。方式有多种:①让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到黑板上演示;②为每个小组准备小白板,把小组综合的结果记录在白板上,进行展示;③在教室的墙壁上设计供学生展示的专用黑板,为每个小组或者每个组员提供展示的机会。如我们充分发挥小黑板的作用,让每个小组把组内综合的知识点、思路、方法板书在小黑板上。由一个组员举着,另一个组员介绍。按照先后顺序进行,做到展示有序,展示时间把握有度。组员展示时,对发言声音洪亮,讲普通话给予鼓励。对认真倾听的小组集体表扬。既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尊重他人发言的良好习惯。

同时要注意展示次数和时间的把握。尽量针对课堂重难点展示,做到展示次数少而精,展示结果有价值,培养学生少说废话、语言简洁精炼和概括书写的能力,力图省时高效。

四、提升展示效果

1.对学生的展示要给予适当的评价

评价是无形的激励,适时、恰当的评价能促进学生课堂展示的热情,提升展示的水平,它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多给学生鼓励,多用赞美的语言,多用欣赏的眼光鼓励学生踊跃参与。

2.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引导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展示的欲望

新课改的关键之一是学生手中的导学案,它既影响着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的效果,也影响着课堂展示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效果,所以,导学案的编制要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内容,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好说。因此,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关键。

3.设计多元化的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展示兴致

学生开始时出于新奇,对这样的课堂能表示出较高的热情,时间长了,新鲜感没了,热情会减退,势必影响课堂效果,此时需要老师们设计多元化的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展示兴致。

4.培养学生自我展示的能力

学生的课堂展示能力与老师相比是有差距的,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展示培训。培训应按照课堂展示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必要时要敢于叫停。

5.修炼教师课堂驾驭的内功

导学案是教师驾驭课堂的真正抓手,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做到:

(1)选择重点问题作重点讨论,不要平均用力,简单容易的问题一带而过,着力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疑点。

(2)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你的打断会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从而影响交流而耽误时间。

(3)教师作为课堂互动的一员,应当在适当时候通过提问或追问的方式给出你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回答实现你的教学意图。

高效课堂展示活动总结 篇8

为促进运河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建设,进一步提升化学教师实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水平,促进我区初中化学教学工作的良性快速发展,运河区教研室于10月14日在十一中学召开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展示会。

作为会议承办方,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各方面因素,为会议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另外,学校用“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这个核心理念去解放教师教学观念,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帮助教师认识了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帮助老师们转变了观念,杜绝了满堂灌现象。不断完善“堂堂练”课堂教学模式,用有效的推进机制保证形成常态。

作为参赛教师,课前做了大量准备和精心设计,恰当安排教学情景,让学生的学习能自然融入到具体情景中,使学生既能轻松愉快的学习,又能体会到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实际中作用。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内容的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

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篇9

四小 李金平

通过不断学习了“高效课堂”这本书。这使我更清楚的认识到高效课堂的本质就是提高课堂效率,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把课堂真正的归还给学生。高效课堂是知识的超越,生命的尊重。我想,如果把基础知识当做牛奶和面包的话,那么当学生解决了温饱问题,来到我们的课堂,可以进行有选择的学习,这才是对生命的尊重。对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高效课堂改变了过去“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同学们可以大显风采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学生会的教师不教,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教。教师在课堂中抓住机会、创设条件让学生深入学习、合作探究。教师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师要设置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汇报探究结果。是学生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和创造性得到较好的发挥,真正体现“我的地盘我做主”。

二、建立高效的教学模式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面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而不是教师单方的输出和学生单方的接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了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学生是发展的人、生动活泼的人、有尊严的人,发展的人是具有巨大潜能的,最好的教师就是把学生的潜能开发出来。要改变以往命令式的、生硬的教育方法,要用商量、激励性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上这些观点体现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已有的经验着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三、重视弱势群体

以往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关爱有加,而对学习有困难、思想品质不那么端正的学生只有批评与责怪。因此上课只提问好生,给好生很多机会,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很少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觉得压抑,无形中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其实这样的学生,他并不是天生迟钝,只不过是这方面的潜能没得到很好的开发,只要教师给他机会,鼓励他,他会勇于发言的。避免成为置身于课堂学习之外的“看客”。

四、重视课后反思

有人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谓课后反思,即教师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后,对自身在课堂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反思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

以展示促进步,以展示促高效 篇10

关键词:探究;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踊跃展示;策略

展示解题过程,展示创新思维,展示学习效果……展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展示过程中不仅会展现出他们的学习效果,还会展现出他们的错误、不足。教师通过指正学生的错误、弥补学生的不足,并可以让他们有的放矢地再次学习。学生展示,是教师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然而,在一些小学数学课堂中,由于教师未采取一定的策略促进学生的展示,导致学生的展示只流于形式,展示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鉴于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极有必要采取有效的策略促进学生进行具有实效性的展示活动,充分发挥展示在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笔者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浅显地谈一些促进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踊跃展示的策略。

一、扎实的自主学习——展示的源泉

踊跃的展示是以扎实的自主学习为源泉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个三角形并观察三角形的特点。每个学生都在认真地画着,仔细地想着。片刻之后,教师让学生进行了展示。学生甲:三角形,顾名思义只有三个角。学生乙:三角形有三条边,并且这三条边都是线段。学生丙:三角形是由三条首位相接的线段组成的。教师总结归纳: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紧接着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认识了三角形的顶点、角、边……教师的循循善诱紧扣着教学重点,学生的细细揣摩突破了教学难点,扎实的自主学习成为学生踊跃展示的源泉。

二、多样的汇报交流——展示的舞台

踊跃的展示是以多样的汇报交流为舞台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汇报交流,让学生通过汇报交流在相互学习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如,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出示了例题:小妮和小华共有72张王牌,小华比小妮多12张,两人各有王牌多少张?教师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并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几分钟之后,教师让学生进行了展示。学生甲口头汇报展示:两人王牌的总数减去12,恰好等于小妮王牌总数的两倍,由此可以计算出小妮有30张王牌,小华有12张王牌。学生甲汇报完之后,一些学生听得还是不够清楚。教师又让学生乙上台进行了板演。学生乙在黑板上清楚地用线段画出了数量关系图,其他学生看了之后数量关系一目了然……教师的步步引领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学生的深入交流升华了所学知识,多样的汇报交流成为学生踊跃展示的舞台。

三、有效的评价手段——展示的动力

踊跃的展示是以有效的评价手段为动力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展示进行多元并有效的评价,通过多元评价让学生在感受成果喜悦的基础上夯实巩固所学知识。如,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出示了例题:阳光体育活动时,有28个男生在跳绳,有17个女生在跳绳,有23个女生在踢毽子,跳绳的有多少人?学生甲:28+17=45(人)。教师点头微笑对学生甲的展示进行了评价。教师继续问:还有其他算法吗?学生乙:17+28=45(人)。教师一句“你真棒”对学生乙的展示进行了评价。教师又启发道:上面两道算式得数相同,可以写成28+17=17+28,同学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吗?教师让三名学生到黑板上进行了板演。学生甲:△+○=○+△。学生乙:甲数+乙数=乙数+甲数。学生丙:a+b=b+a。教师在每位学生的答案旁边打“√”对他们的展示进行了评价。然后又问其他学生,谁的表示方式更好呢?教师请其他同學对三位同学的展示进行了评价……教师及时中肯的评价让学生备受鼓舞,同学积极诚挚的评价让学生信心倍增,有效的评价手段成为学生踊跃展示的动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锐利的眼睛督促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为踊跃展示提供源泉;教师要用自己灵敏的耳朵聆听学生深入的汇报交流,为踊跃展示搭建平台;教师要用自己敏捷的头脑对学生进行多元的评价,为踊跃展示积蓄动力。通过自主学习、汇报交流以及多元评价促进学生踊跃展示,以踊跃展示促进学生的长足进步,以踊跃展示促进课堂的步步高效。

参考文献:

[1]何娟.踊跃展示天地宽: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课堂展示策略探微[J].内蒙古教育,2015(3).

[2]陈冲.数学课堂学生展示策略探析[J].成才之路,2015(32).

[3]卓晓静.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展示交流的策略[J].都市家教,2014(4).

上一篇:输变电工程设计中节能技术分析论文下一篇:中小学教育杂志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