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多令古诗阅读鉴赏

2024-06-01

糖多令古诗阅读鉴赏(共4篇)

糖多令古诗阅读鉴赏 篇1

一、调动语言积累, 准确理解诗句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说:“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读古诗也不例外。理解诗句是鉴赏诗歌的基础。古诗用的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差异较大。诗人为使作品更为简练、含蓄, 常常采用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修辞手法、巧用典故等方法。

1.古今异义。古诗中古今异义词不少, 如“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 , 其中“国”指的是京城, 诗人说“山河依旧存在, 京城已经陷落, 春天草木丛生, 闹市已成荒园”。又如“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其中“书”指的是书信, 杜甫说:“战火连绵, 整整三个月不断, 家信可抵万金, 欲得难上难。”

2.词类活用。读诗不知词类活用, 常见词也会变成拦路虎, 例如“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 这里的“春”是“争春”的意思, 名词活用为动词。

3.修辞手法。如“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中的“婵娟”本指月中嫦娥, 用她代指月亮。

又例“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中的“烽火”是古代有战事的警号, 用以代指战争, 以上两例都是用局部代整体。也有用专有名词代一般事物的。如“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中的“轮台”并非实指新疆轮台县, 而是代指北方边疆的防守据点。

4.古诗多数有严格的字数限制, 在有限的字数内还要表达极为丰富的内容, 诗人常常巧用典故。所谓典故是指引用古代书籍中的话 (“语典”) 或所记载的故事 (“事典”) , 读古诗时, 若不明某些词句是用典, 有可能作出错误的解释。如“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中的“八百里”不能按字面义理解成部队行进八百里。《世说新语·汰侈》上说:王恺有一头爱牛, 名“八百里”, 后来“八百里”成了牛的代称。明白了这是用典, 将此句理解为“部下的官兵食烤熟的牛肉”便不难了。

二、调动生活积累, 悉心体察形象

意象就是诗人心中的事物形象, 即含情蓄意的形象。诗人往往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 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如“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 , “花落”、“月出”、“鸟呜”这些动态的景物, 饱含诗人的感情, 渗入了诗人的人格、情趣。以动衬静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夜间山涧中“空”和“静”, 进入一个清幽静谧的境界。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 只要设身处地, 悉心体察“风”、“雨”和“铁马”、“冰河”, 就可通过那天深夜“风雨大作”, 体会这种现实的“风”狂“雨”暴、电闪雷鸣的声势, 造成冲锋陷阵、杀声震天的战场氛围, 激发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情怀。

三、调动背景资料, 关注诗题内涵

古诗阅读鉴赏方法探究 篇2

一、吟诵诗歌,感悟诗歌语言的魅力

苦吟诗人贾岛曾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说明诗歌是千雕万琢的语言艺术。古典诗歌以其凝炼的语言、铿锵悦耳的节奏、丰富强烈的感情、优美生动的意境给人以美的愉悦。古诗的语言魅力是教师在诗歌教学中不能强加给学生的,学生只有加强吟咏诵读,反复涵泳咀嚼,才能品味出古典诗歌流转的音韵,律动的节奏,精当的用词及深厚的蕴蓄,生成学生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所以,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非但不可剥夺学生的诵读时间,而且务必充分保证,目的就是让学生尽情地感受古典诗歌语言的艺术魅力。

在对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一诗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引领学生从诵读到精读至美读,最后品读。经过四个阶段的诵读,学生由初读无味到渐入佳境。上片的“灭”与“雪”二字为仄声,与后两句的“眉”与“迟”的平声形成一种抑扬顿挫、错落有致的节奏。下片两句尾字分别押“ing”韵和“u”韵,也富于韵律的变化。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得到不同的感受和领悟。这不仅将个性化的阅读落到实处,也为后面深入探讨诗歌情感与形象作充分的准备。

二、把握意境,感受深情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但从来不止于语言。笔者在古诗词教学中,总是在不断地引导和告诉学生,诗歌是作者运用语言这一工具,通过意象的组合而描绘出的一幅幅生动可感的生活图景,它是与诗人的审美情感合而为一产生出的一种艺术境界,也就是常说的意境。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从文本的内容出发,通过不断开动自身思维,找准正确的方向,通过想象与联想进入诗画中,力求将静态的文本读成鲜活灵动的生活画面,进而走进作者的艺术空间。在这特定的情境中真切地感受诗歌中人物心灵的律动及内在情感,深刻把握作者对文中人物与事件的褒贬态度及情感倾向。学生从生动的情境画面,读懂人物形像,读活人物心灵,并得出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在一次听课过程中,笔者看到授课教师用苏东坡、苏小妹与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的例子让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及蕴味。问题是“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这一诗句,把前句中的“摇”字改为“舞”或是“扶”字,把后句的“映”字改为“隐”字或“失”字,然后让学生分析改变之后诗句的蕴味有什么变化。笔者在课后也认真揣摩起这几个字的不同之处,及由此带来诗歌意境及情感的变化。“轻风摇细柳”的“摇”字,写出了轻风的吹拂,让细柳摇动起来。此时的风是主动的,细柳却是死的,是没有生命的顺从,没有灵魂。而“轻风舞细柳”的“舞”字,不仅写出了轻风来后,柳条动了,而且让柳树活了过来,随着轻风的节奏舞动起来,主动应和着轻风,风给柳带来了生命。但这两个字都不如“扶”字来得好。首先,“扶”字写出了轻风的柔情蜜意,它对柳条是那么有感情,它充满浓浓的爱意,生怕柳枝会折腰或跌倒,所以他是扶着她。其次,轻轻的风却让柳枝摇得要人扶。这柳枝啊,是多么的轻柔,多么的纤细呀。就如同那要人呵护的娇弱女子。风与柳,他们之间难道不是一对让人羡艳的恋人?男的多情温柔,女子柔美娇羞。而诗的后一句“淡月映梅花”,其“映”字,写出了淡淡的月光之下,梅花身影的清浅,因为月光不那么明亮。然而这句诗只是对月光下梅花的一种客观写实。而“淡月隐梅花”的“隐”字,不仅写出了梅花的不清晰,同时把月色也写出来了,月色很朦胧。在此基础上,通过隐着的梅花,可以给人一种朦胧缥缈的感觉,让读者想象那隐藏着的梅花是多么美好。有如齐白石画的虾,看似随意几笔的点染,却更显真意。但笔者认为“淡月失梅花”来得更加完美。理由是“失”写出了月的淡,因月淡看不清梅花才感觉是失去了,又有我因月之淡而使我原以为美好东西的梅花在现实情境下却看不清其美,从而带来一种心理的失落与沮丧。那讨厌的月光啊,今天你是怎么了,为何弄丢了我的梅花。这不就仅仅是境了,而是饱含着真情。诗中的情感也就更加曲折而丰富。轻风、细柳、梅花多美的景,而所有的美好都因那轮淡淡的月光显得失落和遗憾。这正是诗歌语言含蓄、意味隽永、言近而旨远的高妙之所在。

三、感悟形象,丰富体验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生命感悟向语言形式的转换。它表现的是人的生命体验,向读者展示人们渴望向往的生活,是富有人生情趣的生活世界。诗文中的字句都必然含有作者情感的烙痕,浸透着对现实的感触和生活的体验。所谓“愤怒出诗人”,诗歌的生命之气来自于诗人的生命灌注。读者更要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通过感受、体验、想象、移情等心理活动走进诗人的世界。读诗当读出诗中之人。

在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文的教学中,师生都认为本词表现的是一个矢志不渝的爱国者的高尚情怀,值得人们颂扬。但除此之外对辛弃疾的其它评价却鲜有涉及。不妨再来品品文本。首句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江山本来说“千里”,怎么又把它说成是“千古”呢?实则江山本来就包含着地理上的广度,而“千古”却着眼于时间的跨度,着眼于历史。“千古”与“江山”是从历史的悠久和山河的广阔两方面着眼,一纵一横,时空交错,让作者站在了历史与江山之上,面对着悠悠历史和广阔山河,联想到历史上让人千古称颂的英雄人物——孙仲谋、寄奴。时空与历史人物一对接,辛弃疾的形象自然也就不是一般爱国文人的形象,而是充满着文人之外所独有的宽广胸怀。整个作品的境界与气魄就开阔高远了。他要在千古的历史当中,为江山社稷留下超越现实的伟大业绩。不愧对江山,更荣耀千古。而文章接着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留给今天的却是残阳下、杂草中的不知名的“寻常巷陌”,连上文“孙仲谋处”也无从寻觅。联系辛弃疾的生平我们知道,他有多少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但更有赋闲在家的无奈与愤懑。可以想象,孤独悲愤的作者站在京口北固亭,面对着千古的悠悠历史和广阔的锦绣河山,传递给读者的是一种让人喘不过气的孤独寂寞之感。他寻觅着,用他那深邃的目光在时空中寻觅着无愧历史、无愧江山社稷的功绩机会,而他的身影却只能孤独地树立在北固亭旁。

分析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特别是诗歌中的形象,定要从诗歌凝炼的语言中,仔细感悟与揣摩。语言可以简约,但人物性格却可以多重复杂,形象可以丰富高大,思想内涵更可以蕴藉深刻。当然,从探究中也能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

诗歌以其诗意的语言、高妙的意境让读者无限回味。同时,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读到隐藏在诗歌后面血泪而歌的诗人。在阅读鉴赏中得到生命的滋养,培养生命情怀,提升生命境界。

参考文献:

[1]陈亨言.以诗解诗——古诗词教学的一点尝试[J].读写月报:高中版,2011,(7).

[2]鞠九兵.悦读:诗词教学中的智性魅力[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3,(12).

[3]王金芳.文本个性解读之我见[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3,(11).

高考古诗文阅读鉴赏题应试策略 篇3

学□校张

玉, 甘冰肃

兰州

7300) 30

从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看, 全国卷的古代诗文考题分值为32分, 其中文言文阅读题19分, 诗歌鉴赏题8分, 古诗文默写题5分。文言文阅读与诗歌鉴赏题是高考考生考试复习的重点、难点, 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 现笔者将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古代诗文阅读鉴赏题应试策略总结如下。

一、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的应试策略

文言文堪称当代学生学习语文的头等难题, 而高考试题中这部分最难的就是文言句子翻译题。文言句子翻译题是按“点”给分, 在做题时考生一定要本着一个“细”字认真答题。

1.把句子放到原文中了解大意, 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语。

2.看看句子有无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如果有, 按还原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后的意义用法翻译。

3.逐字翻译句子, 句中不理解的词语要根据上下文, 借助已有的词汇储备为该词选一个恰当的解释。

以2009年全国高考II卷的文言文阅读翻译题为例, (1) “自以不能广施, 至使此人颠沛, 乃于此植竹处沟上立小桥, 令足通行。”句中要注意的词是“施”、“颠沛”、“乃”、“立”。首先, 把整句话放到原文中了解其大意;其次, 发现此句无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第三, 逐字翻译全句, “施”可译为“施舍”, “立”可译为“建立”、“树立”等, 再根据语言习惯, 确定为“建起 (小桥) ”, 虚词“乃”套用它常见的两种用法:一承接, 一般译为“于是”、“就”, 这里应该是表承接关系。则全句译为:自认为不能广泛施舍, 致使这人跌倒, 于是在种竹处的沟上建起小桥, 让人足以通行。 (2) “若以其贫老邪, 耋齿甚多, 屡空比室, 非吾一人而已。”句中要注意的词是“其”、“耋齿”、“比室”。“其”是指代自己的用法, 在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一文中学过“而予亦悔其随之”。“耋齿”则可以联想“耄耋老人”一词, 可以判定此处意思为“老人”。古人习惯用“发”、“齿”一类的词表示年龄, 比如《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 《祭十二郎文》中的“而视茫茫, 而发苍苍, 而齿牙动摇。”“比室”的“比”在《促织》一文中学过“纳比笼中”, 意思是“并在一起”, 还有“比肩接踵”、“天涯若比邻”等, 那么“比室”就是“在一起的人家”。则全句译为:如果因为我又穷又老的话, 老人很多, 家家户户经常贫困, 不止是我一人而已。

二、古诗词鉴赏题的应试策略

下面笔者谈谈古诗词鉴赏题的选材规律和应试策略。

(一) 选材规律

1. 体裁以诗词为主, 兼有元曲。

2. 朝代多以唐宋为主。

3. 大多为名家的非名作或非名家的名作。

(二) 鉴赏步骤

第一步, “五读”。“五读”要读细读准。

1. 读诗歌题目。

仅仅是题目就能提供给考生很多重要信息, 如诗歌类别、主要内容、诗人的思想感情等。2009年的考题《军城早秋》, 从题目上可以得到两个信息:时间和地点。地点表明了作者诗情所起———“军城”, 要写军旅生活;而“早秋”一词与下文的“秋风”照应, 反映秋高马肥季节边关的紧张意味。由此考生能够初步判断本诗的题材和主要内容, 进而确定该诗的题材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读作者。

熟悉作者可以帮助我们大致了解诗词的语言风格及创作背景。

3. 读诗前小序和诗后注释。

2009年全国I卷中《次石湖书扇韵》一题对石湖、姜夔的注释不但让考生了解了该诗的创作背景, 还让考生大致了解到诗歌中的人物范成大归隐的思想倾向。

4. 读正文。

绝句要一句一句读, 律诗要一联一联读;词要先分上下片, 然后按句号读。

(1) 判断每句的表达方式 (描写、记叙、议论、抒情等) 。 (2) 分析诗词中意象的声、色、度以及各句所用的表达技巧。 (3) 分析诗词意境, 把诗词中的意象联系在一起,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想象, 感受诗词意境。 (4) 根据以上分析, 总结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感情和写作技巧。

5. 读考题题干。

首先, 要明确每题涉及几问, 问的是什么, 题干中有没有提示语;其次, 要明确考题是单考一个知识点还是综合考查。

糖多令古诗阅读鉴赏 篇4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感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34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古诗词阅读鉴赏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引导,让学生走进诗词意境之中,多维度感受诗词魅力,受到心智体验陶冶,这也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古诗词阅读鉴赏并非要掌握多少专业技巧,只要能够从阅读中有新的感知,就是比较成功的鉴赏行为。古诗词鉴赏涉及诸多鉴赏点,如用典、寓意、起兴、设喻、象征等,都是很重要的鉴赏角度。在具体实施鉴赏时,要针对学生认知实际进行引导,并探索行之有效的模式,积累鉴赏方法,这对全面提升学生古诗词认知能力有重要促进作用。

一、择点导读,建立诗词初步感知

高中古诗词内容很丰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根据古诗词内容进行分类导读。首先要对古诗词背景进行分析。每一首诗词都有其独特的产生背景,掌握这些背景信息,对于准确领悟诗词内涵和作者情感都有重要帮助。其次是文字句意梳理。熟悉古诗词表面意义是鉴赏顺利进行的第一步。再就是寻找“诗眼”“词眼”,这是诗词鉴赏最需要关注的点,让学生抓住“诗眼”“词眼”不放松,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最后要体味作者情感。诗词都是有感而发,这个“感”自然是作者情感,了解作者情感才能形成认知共鸣,抵达诗词和谐真义。

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先让学生自行阅读,通过查阅资料,掌握作者、作品的相关情况,然后给学生提出几个思考问题:苏轼有什么样的词风呢?这首词你最喜欢哪一句?作者托物言志,托什么物,言什么志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词写的江水有什么特点?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解读,这个过程就是鉴赏。

二、创设情境,体味诗词情感意境

古诗词教学要注意创设情境,为学生认知创造有利条件。古时古人古事都是诗词构成要素,我们要体味诗词情愫意境,需要有一定的环境气氛渲染。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展示那时那事那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就可以与作者形成对话。不管时空跨越多大,一旦情感接通,就可以让学生触摸到时代的脉搏,倾听作者的心声。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还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思维一步步走进那个特定的时空中,完成对古人古事的探寻,建立起有形感知。

在学习《虞美人》时,我首先将作者李煜生平和相关介绍投放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建立初步认知。然后重点强调了李煜抒发情感的独特风格,学生很快就能够掌握这首词的感情基调,那就是一个“愁”字。随后,我播放了一首邓丽君的《独上西楼》,学生情感被充分感染,再来阅读这首词体会更深刻了。

三、方法设定,深度挖掘诗词内蕴

古诗词鉴赏并没有固定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阅读理解中总结,进行针对性指导。首先要弄清诗词要素构成。对诗词时代、背景、人物、事件、表达、结构、情感等,都需要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其次是特征筛选。每一首诗词都有一些显著的特征,写法、构成、语言、用典等方面,都能够找到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再就是情感把握。这是诗词鉴赏的最重要因素,挖掘作者情感因素才能掌握鉴赏方向。最后是掌握基本格式。鉴赏没有固定格式,但一般格式还是需要明确的,“鉴赏=角度切入+特征效果+作者情感或主题内涵”这个格式属于一般鉴赏思维程序,具体运用时还要有针对性地选择。

辛弃疾是宋朝高产词人,他的作品大多为爱国情调。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用典,借古论今,我让学生先找一找词中都提到了哪些古代英雄,然后对这些古人古事进行剖析,最后对当时社会背景进行比对。学生很快就有比较全面的认知。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赏析:这一句是用典,用“英雄”一词赞颂孙权,感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表达内心的惋惜痛楚,暗喻南宋统治者的昏庸无能。

四、拓展训练,实现认知能力迁移

古诗词鉴赏是情感感知过程,通过对诗词特征分析,找到鉴赏角度,进行情感渗透,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这样的认知才是鉴赏成果。教师要根据学生建立鉴赏认知情况,对训练内容进行科学筛选,提升针对性,这样才能确保诗词鉴赏成效。

李清照作为历史上的才女代表,她的词作显示的是阴柔之美。在学习《声声慢》时,学生特别喜欢作者的用词之独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叠词的应用体现的是作者深沉悲凉的心境。为了让学生对词义有深刻认知,我专门挑选了初中时学习过的一首李清照的词《醉花阴》,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对李清照情感有了更深刻的挖掘,鉴赏效果得以有效巩固。

清泉润诗情,秀景炼文意。古诗词阅读鉴赏,让学生在具体阅读体味中获得深切感知,获得性情陶冶。高中古诗词阅读鉴赏并没有固定模式,教师适时进行引导,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为学生建立诗词感知奠定基础。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还要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探索古诗词鉴赏方法,并通过相关训练设置,对学生认知能力进行迁移,最终建立完善的鉴赏认知体系。

上一篇:喜迎十九大、履职显担当下一篇:保持系的意思, 保持系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