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教案设计

2024-12-08

《盘古开天地》教案设计(共14篇)

《盘古开天地》教案设计 篇1

苏醒――分开――倒下

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中容易读错的字词有:混沌、血液。反复再现,学生才达到了全部读准。第二课时中学生的朗读很充分,而且每一次朗读都有进步,这是一大收获。在动画激情下,学生的感受很多,通过朗读充分表现了出来。仿说不错,每个孩子都能根据课文,再加上自己的联想来表述。但是复述的指导不足,虽然学生能说上,总觉得不够完美。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四附反思,盘古开天地,希望对你有帮助!

《盘古开天地》教案设计 篇2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8课

教材简析:《盘古开天地》是一个神话传说, 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用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故事, 歌颂了盘古的献身精神, 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文章通过丰富的想象, 塑造了一个神奇的人物, 展示了一股神秘的力量, 揭示了创造是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更是无私奉献的过程。全文语言优美凝练, 形象生动, 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形象感。

设计理念:“教学文眼”就是文本中的关键词句, 具有刺激性、新奇性和发展性。它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吸引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抓住“教学文眼”引导学生品读感悟, 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本教学设计以“创造”为教学文眼, 紧扣“创造”一词, 让学生在朗读、想象、拓展中, 揣摩并领悟、体会盘古的创造过程, 感受其间的动人情愫。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词语导出神话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嫦娥奔月

1. 读词语, 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2. 小结:这是五个神话故事的标题, 这些神话都是我们祖先通过大胆的想象创造出来的。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通过再现学生已读过的五个神话故事的标题, 使这些神话故事在学生头脑中快速闪过, 把学生带入神秘、瑰丽的神话世界中, 从而对神话这种文学体裁有总体上的感知, 知道神话具有“大胆的想象创造出来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提炼中心

1. 导语:有专家说, 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

2. 思考:学生默读课文, 想想这篇课文能读成哪句话并把它画出来。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 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3. 问题:“读书更高的境界是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 这句话能读成哪个词? (创造)

4. 一边板书词语“创造”, 一边引导学生从两个字的偏旁上推测、理解创造的涵义。 (“创”是“刂”旁, 表示创造时要用刀劈开东西, 用刀斧披荆斩棘!“造”是“辶”底, 表示需要走一段遥远的路程。)

5. 小结:咱们中国的汉字就是这样有意思, 两个简简单单的偏旁就把这个词的意思说明白了。“创造”就是通过大刀阔斧地改进, 长时间地努力做出新的事物来。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首先让学生从整体入手去感受全文, 找到中心句。再引导学生从中心句中找出中心词“创造”。这个词也成为本堂课的教学文眼。最后引导学生从字形上去理解“创造”一词的涵义。层层深入, 步步紧扣, 在教学初始就把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交给学生, 引起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潜心品读感受创造

1. 学习第二段。

(1) 盘古是怎样开始他的创造之路的?请学生读读有关的段落。

有一天, 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 就抡起大斧头, 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 混沌一片的东西 (渐渐) 分开了。 (轻) 而 (清) 的东西, (缓缓) (上升) , 变成了天; (重) 而 (浊) 的东西, (慢慢) (下降) , 变成了地。

(2) 指名完成填空。

(3) 从填写的词语中发现了什么?

(4) 师生合作读所填中的三组反义词。

(5) 从这三组反义词里读懂了什么?

(6) 从“渐渐”、“缓缓”、“慢慢”这三个词语里, 能发现什么?

小结:如果在一段话里, 多次出现同一个词, 就会让人感觉重复, 乏味。所以, 课文里用了一组同义词。这也正是我们汉语言的魅力所在。

(7) 指名读第二段。

(8) 全班齐读。

(9) 思考:这一段能让我们感觉盘古创造天地的过程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板书:漫长)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通过让学生填词, 并对所填词语进行分组、辨析, 一方面巩固复习近、反义词知识, 同时使学生知道天地是怎样形成的。接着, 重点对所填词进行朗读指导,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盘古创造天地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 学习第三段。

过渡:天地终于缓缓地分开了。因为天地初开, 厚重的天总是要向下坠, 盘古咬牙向上顶着;结实的地又似乎不忍与天分离, 一个劲儿地向上挤, 盘古只好奋力向下蹬着。天每天升高一丈, 地每天下沉一丈, 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盘古就这样顶天立地地站了很久很久。到底有多久, 课文中是怎样写的呢?

(1) 引导:“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 天地逐渐成形了, 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这个“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到底是多少年呢?谁来大胆地猜一猜。

(2) 默读:古文中的描述:

天日高一丈, 地日厚一丈, 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天数极高, 地数极深, 盘古极长。

———徐整《三五历纪》《五运历年纪》

(3) 师生共同对概数“一万八千岁”进行单位换算。一万八千年=6570, 000天=157, 680, 000小时

(4) 自由发言:“万八千岁”, 多么庞大的数字呀, 盘古就这样默默地、日夜不休地站了这么长时间。如果这时候盘古就站在我们面前, 你想对他问些什么?

盘古呀盘古, ?

(5) 小结:你们看, 盘古粗壮的手臂开始颤抖了, 他的有力的双腿变得僵硬了, 他的眼睛困得不停地眨呀眨, 他的嘴唇干渴得裂开了一道道口子。可是他仍然咬紧牙关, 一动不动地矗立在天地之间。孩子们, 你们觉得盘古创造天地的过程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过程呢? (板书:艰苦)

(6) 齐读第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文本内容中有许多空白, 需要教师去补充。一句“不知过了多少年”, 很难让学生感受时间的漫长、过程的艰辛。所以在本教学环节中, 古文的引入, 很好地填补了这个空白。为了带给学生更强烈的感官刺激, 教师把概数“万八千岁”进行单位上的换算。通过让学生数数位, 读数字。两组庞大的数字带给学生的心灵震撼是巨大的。学生此时情绪高涨, 急需抒发。这时因势利导, 让学生向盘古提问, 借此表达对盘古创造天地的过程的心疼、崇敬、赞美。

3. 学习第四段。

(1) 默读:第四自然段。

(2) 问题:这一段让你知道了什么?

(3) 你们还能从课文里找到像“奔流不息的江河”这样的短语吗?

(4) 自由发言:说说带“的”字的短语。

(5) 完成连线题。

呼出的气息 太阳和月亮

双眼 辽阔的大地

肌肤 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四肢 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汗毛 滋润万物的雨露

发出的声音 茂盛的花草树木

血液 隆隆的雷声

汗水 奔流不息的江河

(6) 师生合作进行有无修饰词对比读, 感受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

(7) 拓展。

(1) 你们的朗读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盘古创造的伟大。大家来猜一猜:世界的屋脊“珠峰”是盘古的什么变成的? (鼻子、头)

(2) 欣赏图片进行句式练习。

a.展示图片。

b.用“的”的短语说话。

c.它们都是盘古的什么变成的?展开想象的翅膀, 同桌之间交流。除了图片上的事物, 你还想到了些什么?

d.句型:盘古的变成了。

(3) 小结:的确, 盘古把他的身体化做了璀璨的星空, 汹涌的大海, 巍峨的高山, 美丽的花海。所以盘古创造世界的过程也是的过程。 (板书:奉献、牺牲)

【设计意图】在本教学环节中, 教师从词入手, 通过让学生读、找、说、练, 感受语言的节奏感与形象性, 帮助学生感悟、积累语言。在句式训练上, 遵循教师从扶到放、学生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对盘古创造世界的过程有了更全面的感受, 对盘古创造世界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对盘古的情感逐渐得到了升华。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 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感悟寓意升华情感

1. 总结:因为有了盘古漫长的创造, 我们才能看到高远的蓝天, 听到小鸟婉转的歌声;因为有了盘古艰辛的创造, 我们才能听到泉水叮咚, 闻到花儿的清香;更因为有了盘古无私的创造, 才有我们现在这多姿多彩、神奇美丽的大千世界!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8课

教材简析:《盘古开天地》是一个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用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故事,歌颂了盘古的献身精神,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文章通过丰富的想象,塑造了一个神奇的人物,展示了一股神秘的力量,揭示了创造是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更是无私奉献的过程。全文语言优美凝练,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形象感。

设计理念:“教学文眼”就是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具有刺激性、新奇性和发展性。它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吸引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抓住“教学文眼”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本教学设计以“创造”为教学文眼,紧扣“创造”一词,让学生在朗读、想象、拓展中,揣摩并领悟、体会盘古的创造过程,感受其间的动人情愫。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词语导出神话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嫦娥奔月

1读词语,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2小结:这是五个神话故事的标题,这些神话都是我们祖先通过大胆的想象创造出来的。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通过再现学生已读过的五个神话故事的标题,使这些神话故事在学生头脑中快速闪过,把学生带入神秘、瑰丽的神话世界中,从而对神话这种文学体裁有总体上的感知,知道神话具有“大胆的想象创造出来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提炼中心

1导语:有专家说,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

2思考: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能读成哪句话并把它画出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3问题:“读书更高的境界是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这句话能读成哪个词?(创造)

4一边板书词语“创造”,一边引导学生从两个字的偏旁上推测、理解创造的涵义。(“创”是“U”旁,表示创造时要用刀劈开东西,用刀斧披荆斩棘!“造”是“辶”底,表示需要走一段遥远的路程。)

5小结:咱们中国的汉字就是这样有意思,两个简简单单的偏旁就把这个词的意思说明白了。“创造”就是通过大刀阔斧地改进,长时间地努力做出新的事物来。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首先让学生从整体入手去感受全文,找到中心句。再引导学生从中心句中找出中心词“创造”。这个词也成为本堂课的教学文眼。最后引导学生从字形上去理解“创造”一词的涵义。层层深入,步步紧扣,在教学初始就把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交给学生,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潜心品读感受创造

1学习第二段。

(1)盘古是怎样开始他的创造之路的?请学生读读有关的段落。

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2)指名完成填空。

(3)从填写的词语中发现了什么?

(4)师生合作读所填中的三组反义词。

(5)从这三组反义词里读懂了什么?

(6)从“渐渐”、“缓缓”、“慢慢”这三个词语里,能发现什么?

小结:如果在一段话里,多次出现同一个词,就会让人感觉重复,乏味。所以,课文里用了一组同义词。这也正是我们汉语言的魅力所在。

(7)指名读第二段。

(8)全班齐读。

(9)思考:这一段能让我们感觉盘古创造天地的过程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板书:漫长)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通过让学生填词,并对所填词语进行分组、辨析,一方面巩固复习近、反义词知识,同时使学生知道天地是怎样形成的。接着,重点对所填词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盘古创造天地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学习第三段。

过渡:天地终于缓缓地分开了。因为天地初开,厚重的天总是要向下坠,盘古咬牙向上顶着;结实的地又似乎不忍与天分离,一个劲儿地向上挤,盘古只好奋力向下蹬着。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盘古就这样顶天立地地站了很久很久。到底有多久,课文中是怎样写的呢?

(1)引导:“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这个“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到底是多少年呢?谁来大胆地猜一猜。

(2)默读:古文中的描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徐整《三五历纪》《五运历年纪》

(3)师生共同对概数“一万八千岁”进行单位换算。一万八千年=6570,000天=157,680,000小时

(4)自由发言:“万八千岁”,多么庞大的数字呀,盘古就这样默默地、日夜不休地站了这么长时间。如果这时候盘古就站在我们面前,你想对他问些什么?

盘古呀盘古,________?

(5)小结:你们看,盘古粗壮的手臂开始颤抖了,他的有力的双腿变得僵硬了,他的眼睛困得不停地眨呀眨,他的嘴唇干渴得裂开了一道道口子。可是他仍然咬紧牙关,一动不动地矗立在天地之间。孩子们,你们觉得盘古创造天地的过程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过程呢?(板书:艰苦)

(6)齐读第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文本内容中有许多空白,需要教师去补充。一句“不知过了多少年”,很难让学生感受时间的漫长、过程的艰辛。所以在本教学环节中,古文的引入,很好地填补了这个空白。为了带给学生更强烈的感官刺激,教师把概数“万八千岁”进行单位上的换算。通过让学生数数位,读数字。两组庞大的数字带给学生的心灵震撼是巨大的。学生此时情绪高涨,急需抒发。这时因势利导,让学生向盘古提问,借此表达对盘古创造天地的过程的心疼、崇敬、赞美。

3学习第四段。

(1)默读:第四自然段。

(2)问题:这一段让你知道了什么?

(3)你们还能从课文里找到像“奔流不息的江河”这样的短语吗?

(4)自由发言:说说带“的”字的短语。

(5)完成连线题。

呼出的气息太阳和月亮

双眼辽阔的大地

肌肤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四肢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汗毛滋润万物的雨露

发出的声音茂盛的花草树木

血液隆隆的雷声

汗水奔流不息的江河

(6)师生合作进行有无修饰词对比读,感受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

(7)拓展。

①你们的朗读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盘古创造的伟大。大家来猜一猜:世界的屋脊“珠峰”是盘古的什么变成的'(鼻子、头)

②欣赏图片进行句式练习。

a展示图片。

b用“________的________”的短语说话。

c它们都是盘古的什么变成的?展开想象的翅膀,同桌之间交流。除了图片上的事物,你还想到了些什么?

d句型:盘古的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

③小结:的确,盘古把他的身体化做了璀璨的星空,汹涌的大海,巍峨的高山,美丽的花海。所以盘古创造世界的过程也是________的过程。(板书:奉献、牺牲)

[设计意图]在本教学环节中,教师从词入手,通过让学生读、找、说、练,感受语言的节奏感与形象性,帮助学生感悟、积累语言。在句式训练上,遵循教师从扶到放、学生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对盘古创造世界的过程有了更全面的感受,对盘古创造世界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对盘古的情感逐渐得到了升华。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感悟寓意升华情感

1总结:因为有了盘古漫长的创造。我们才能看到高远的蓝天,听到小鸟婉转的歌声;因为有了盘古艰辛的创造,我们才能听到泉水叮咚,闻到花儿的清香;更因为有了盘古无私的创造,才有我们现在这多姿多彩、神奇美丽的大千世界!

2再一次充满感情地品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盘古开天地》教案设计 篇4

第一组:

混沌

飘动的云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滋润万物的雨露

气息声音汗毛汗水四肢肌肤血液

上面哪个词语是盘古开天地以前的世界?在课文第儿个自然段写着?

上面哪些词组是盘古开天地以后的世界?--就是我们现在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而剩下的这些词语是盘古自己的什么?(他自己身体上的所有东西)--盘古就是用他自己的身体来创造这片美丽可爱的天地的。这在课文第儿个自然段写着?

板书:混沌------------------美丽

创造世界

第二组:抡起大斧头猛劈过去

顶着天蹬着地

轻而清上升升高

重而浊下降下沉

上面哪些词语是盘古开天地的动作?

哪些动作是盘古开天地的第一件事?在课文哪个自然段写着?板书:开天辟地

哪些动作又是盘古开天地的第二件事?在课文哪个自然段写着?板书:顶天立地(出示课文插图投影)

小结:盘古的混沌世界改变在美丽可爱的宇宙,做了哪三件事情?

用斧头开天辟地

用身子顶天立地

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形成板书:

混沌------------------美丽

开天辟地

开天辟地

创造世界

宁波市蔚斗小学傅碧亚

《盘古开天地》教案设计 篇5

1.知识与技能

(1)    引导学生围绕“不怕鬼”这一主题讲故事。

(2)    引导学生做小实践,解开自然界中的谜团。

(3)    指导学生围绕四个选材进行写作。

课时划分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老师讲述故事引入

1.老师讲述故事。

2.学生听后谈谈感受。

二.揭示本课教学内容

完成“畅所欲言”和“初显身手”。

三.开故事会

1.小组内讲故事。

2.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3.评议

4.谈谈故事会给你的体会。

5.评选“小小故事家”。

四.做试验

1.过渡。

从故事中,我们懂得世界上根本没有鬼,可是,生活中却有不少人故弄玄虚,表演“特异功能”,使许多人上当受骗。面对这一切,我们应该作些什么呢?怎样做一个有胆量的,懂科学的人。

2.学生自由汇报。

3.动手做试验,请注意安全。

(1)    书上的试验。

①    老师表演。

②    谈谈关后感受。

③    阅读课文。

(2)    学生做一个课外的试验。

①    分组做试验。

②    说说试验中的“小把戏”。

③    谈谈试验后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评讲作业

1.指名读上节课的仿写。

2.点评。

3.投影好的仿写作品共同欣赏。

二.            出示本次作文要求

1.投影“笔下生花”要求。

2.齐读。

3.说说题目要求。

4.选择自己的意向。

5.按选择的题目分小组讨论。

三.            写前辅导

(一)选择“报告”的如何写作。

1.出示范文《××××的报告》。

2.齐欣赏。

3.说说看懂了什么。

4.重点汇报“报告”的格式。

5.辅导学生拓展思路,寻找写作材料。

6.整理材料,列出写作提纲。

(二)选择“经历”的如何写作。

1.复习前面的练习“试胆量”――《第一次××的经历》。

2.投影1至3篇。

3.欣赏读。

4.说说读后感受。

5.指导“用来头的语气”描述值夜哨的经历。

(1)    注意语气。

(2)    口头描述一件事。

(3)    串讲。

四.            习作过程

1.学生写作,老师巡视指导。

2.评讲片断,再次指导。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点评此次作文情况

对同学的习作进行整体评讲,并将优秀的习作挑出评析。

二.            投影佳作,共同欣赏。

1.投影。

2.齐读。

3.评价。

三.            投影病文或片断,指导修改。

1.投影。

2.自由读。

3.共同修改。

(1)    指名修改。

(2)    多处修改后串读改后习作。

(3)    对比原作,谈谈启发。

四.            课堂活动。

1.分小组修改。

2.各自读读改作和原作,进行对比。

3.抄正习作。

五.            课堂总结。

好文不厌百回改。

六.            布置作业。

抄正习作。

《盘古开天地》教案设计 篇6

1.知识与技能

(1)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心愿。

(2)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心愿或有情趣的事情写成小诗。

(3) 大胆交流自己的兴趣和读书心得。

重难点、关键

1.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进行口头交际。

2.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心愿或有情趣的事情写成小诗。

课时划分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揭题

板书:谈心愿

二. 自由读题目要求

1.自由读要求。

2.说说有什么要求。

三. 回忆前四篇课文中主要人物的心愿

1.自由汇报。

2.小节。

四. 小组互动交流

1.心愿有没有“高尚”、“低诉”之分?有没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分?

2.小组交流。

3.交流汇报。

4.汇报自己的心愿。

五. 完成“金钥匙”

1.出示“金钥匙”的提示要求。

2.自由读。

3.每个同学就自己所带的书进行汇报发言。(推荐书、交流心得。)

4.探讨自己的阅读方向正确、合理与否。

5.同学间交换自己喜爱的作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1.回忆上节课同学们所谈的心愿。

2.指名读读上节课布置的小练笔――心愿。

二. 揭题

如果把大家的心愿写成诗,那一定很美,很有趣。

三. 投影书上的小诗

1.投影。

2.指名读诗。

3.评议。

(1) 读诗的情况。

(2) 诗的内容。(①趣事;②心愿。)

4.齐读六首小诗。

四. 写作前谈话

1.写诗并不难,关键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2.把刚才汇报的小练笔心愿进行改写成诗。

3.引导学生通过将练笔与小诗对比,了解写诗的窍门。

(1) 可分节写。

(2) 每一行的字数不一定要相同,句子要活泼简练。

(3) 如果可能,末字可押韵,但不作要求

(4) 要表达真情实感。

4.本次习作基本要求。

(1) 尽量写诗。

(2) 内容为:①心愿;②趣事。

5.如果实在有困难,可以换其他内容,也可以不写诗。

五. 活动过程

1.学生习作,老师巡视指导。

2.修改。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投影佳作,指导欣赏

1.齐读佳作。

2.评议。

3.请作者谈谈创作心得。

二. 投影病文,指导修改

1.自由读。

2.小组讨论修改方案。

3.读读改后作品,前后对比。

4.谈谈修改的体会。

三. 活动过程

1.分小组修改作文。

2.指导,鼓励学生将佳作投稿。

3.对自己在本单元中的学习做个合理的评价。

《盘古开天地》教案设计 篇7

华润城万象天地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中区,项目用地面积为77185㎡,其中建设用地面积66797㎡,绿化用地面积3237㎡,道路用地面积7150㎡;总建筑面积789452㎡,其中办公274500㎡,公寓40000㎡,地上商业1974760㎡,配套设施1070㎡,地下商业、车库及设备用房266659㎡。本项目为融合办公、公寓、商业为一体的超大型综合体,包括6栋超高层塔楼,分别为:T1-178.20m、T2-107.30m、T3-149.46m(公寓)、T4-196.90m、T5-160.05m、T6-231.70m。项目由市政路科润路分为南北两地块。其中北区包括T1、T2、T3三栋塔楼及5层商业裙房;南区包含T4、T5、T6三栋塔楼及7层商业裙房(如图1所示)。地下四层,主要为地下停车库、设备用房、商业。本项目设计目标一为GB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设计★)。目标二为SZJG30-2009绿色建筑评价规范(设计铜牌)。

2 用水量及水量平衡计算

本项目可回收冷凝水资源丰富,拟回收处理后用于室外及景观屋面绿化道路浇洒,车库冲洗等使用。(1)绿化灌溉用水量计算。按照《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第3.1.6规定,景观设计选种草坪为冷季型,浇洒草坪、绿化年均灌水定额按暖季型一级养护取0.02m3/(㎡·次),均采用中水浇灌,本项目室外及景观屋面绿化面积共16043㎡。(2)道路冲洗用水量。按照《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规定,道路、广场,车库的浇洒用水定额可按浇洒面积2L/(㎡·次)计算,每月浇洒2次,本项目需浇洒的道路面积为57240㎡。(3)水景补水量。水景补水(全年运行365天),本项目水景补水量一共9150m3。(4)冷凝水收集水量。收集所有办公塔楼及商业中央空调冷凝水,每天按照10小时计算,全年平均按照夏季日的80%计算。本项目冷凝水收集水量一共27754m3/Year。

3 水量平衡及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

全年(水景补水和绿化灌溉,道路冲洗)共需要非传统水源20734m3,收集所有的塔楼冷凝水后能够满足要求既定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对于非传统水源回用的要求。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是指:采用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代替市政供水或地下水供给景观、绿化、水景冲厕等杂用的水量占总用水量的百分比。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可通过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Ru---非传统水源利用率,%;Wu---非传统水源设计使用量(规划设计阶段)或实际使用量(运行阶段),m3/a;Wt---设计用水总量(规划设计阶段)或实际用水总量(运行阶段),m3/a;WR---再生水设计利用量(规划设计阶段)或实际利用量(运行阶段),m3/a;Wr---雨水设计利用量(规划设计阶段)或实际利用量(运行阶段),m3/a;Ws---海水设计利用量(规划设计阶段)或实际利用量(运行阶段),m3/a;Wo---其他非传统水源利用量(规划设计阶段)或实际利用量(运行阶段),m3/a。

本项目的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为1.9%。

4 冷凝水回用系统设计

本项目的办公及商业区域中央空调设置空调冷凝水回收系统,经沉淀及紫外线消毒处理后利用重力或者加压供至用水点。塔楼设备层独立设置冷凝水收集水箱及回用机房,其中T1冷凝水水箱20m3,T2冷凝水水箱10m3,T4~T6冷凝水水箱均为6m3,处理后供本栋塔楼景观屋面绿化浇洒使用;裙房商业冷凝水集水箱20m3,设置于地下室,处理后回用水用于首层绿化、水景补水及车库道路冲洗(详情见图2、图3、图4)。

因采取了安全防护和监测控制措施,水质符合现行标准及相关规定。

5 节水效益评价

(1)环境效益。冷凝水循环设计,节省了水资源使用,减少了污废水的排放。(2)经济效益。本工程建成后,将大大节约原本消耗市政自来水的开支,节水所产生的效益估算如表1所示。年节省水费:(2.5+0.8)×20734=6.84万元;年中水系统运行费用:0.2×20734=0.41万元;年节省费用为6.43万元,即5.5年可收回设备投资费用,如表1。

6 结束语

深圳节水及回用水技术的推广有利于水环境与生态环境的修复,具有明显的环境、经济及其它效益。

参考文献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S].GB50014-2006.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GB50015-2003.

《卡通天地之自画像》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美术;中学;自画像;教学

授课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课 型:造型?表现

课 时:一课时

授课对象:八年级

一、设计思路

本课时内容是围绕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三章第一课《人与社会、卡通天地》的延伸,利用学生喜欢展现自我的心理而进行的一堂动手能力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画一张自画像,这符合国家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类容”的这一要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漫画作品之可爱,认识人脸的结构特征。

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卡通漫画有一定的尝试和掌握,并学会用一定的夸张和变形手法表现运用到自己的画上。

3.情感目标:尝试将卡通形象运用于生活实际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重、难点分析:

三、重点

学习卡通画的主要表现手段,包括五官、头像和人物表情的画法。(结构的合理夸张)

四、难点

五官、头像和人物表情的技法和能否生动的表现。(特征的准确把握)

五、教学准备

1.老师: PPT 课件、纸质范画若干张。

2.学生:素描纸两张,彩色铅笔、铅笔、钢笔、圆珠笔均可。

六、教学过程

1.通过观察和对比两张明星自画像,引导学生总结漫画的特点——夸张和变形。(2分钟。目的是通过对比观察让学生自己发现漫画的表现手法和特点,加深理解。)

2.欣赏漫画家的自画像,观察一张自画像的重点表现在眼睛、脸型和发型。

教师小结:其实自画像很简单,只要抓住特征我们也可以为自己设计一个自画像。(2分钟。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自画像的重点刻画对象,降低难度,让学生轻松的应对自画像。)

3.小活动 4分钟时间把喜、怒、哀、乐用简易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请4位学生到黑板上,分别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四种表情画出来。(PPT展示这四种表情的绘画作品)并随意请4个学生加以简单的点评,让课堂出现一个小高潮。(目的是先让学生尝试画夸张的表情,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学生信心。)

4.由学生画的这四种表情引出五官和脸型以及发型的画法,教师讲解并在黑板上示范出来,让学生用第一张素描纸跟着老师画。(5分钟。目的是让学生对漫画的画法有一定的了解,至少不是随便乱画,有一定的诀窍。)

5.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自身或者同坐同学自身有哪些特点需要画进自画像,让自画像更加真切。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法,并结合两种表情画出一张班上两个学生的头像,让学生猜是班上哪两个学生的自画像。同时并用第二张素描纸为自己或者为同坐画一张完整的自画像。同时循环播放“中国明星脸”幻灯片,以便于学生绘画技巧。(15分钟。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探讨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让课堂出现二个高潮,并让学生对表情的刻画进一步的了解。)

6.课堂评价:教师抽选4位学生的作业,利用展台投影在屏幕上,邀请并引导学生们对4张作品进行点评。(10分钟。从构图合理化,线条流畅化,要能表现出自己起码一个特征,有一定的夸张的表情体现等方面进行点评。)

七、板书设计

卡通天地——自画像

一、特点:夸张和变形

二、表情: 喜、怒、哀、乐

三、重点刻画: 眼睛、脸型、发型

四、教师示范

八、教学反思

本课是根据教材第三章第1课《卡通天地》的内容自编而成,并非书上的内容,《卡通天地》中让学生从基础开始学习和掌握漫画的基本技法,从人像开始到全身像再到连环画的表现,根据这一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喜好我自己编了《自画像》一课,让学生能在掌握基础的漫画人头像技法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的自画像,或者同坐的自画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并能从画漫画中体会到会快乐,比教材上面画普通的人像效果要好。

整堂课上学生兴趣比较高,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致,课堂气氛还算活跃。教学思路还算清晰,循序渐进,让学生从观察到动手尝试,整体流程顺畅,学生的作业效果也不错。有一定的示范和范画作品展示,对学生的绘画技法的掌握起到了很大的效果。特别是范画展示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的自画像的大体样子以及色彩的表现和合体的构图等。

但是正堂课中还是有很多不足,学生的主动性还不够,课堂提问太少,大多都是老师自己说或者学生集体完成,主动探究较少。练习的时间也还不够多,美术课堂中学生的画画时间应该掌握在20分钟左右,这样才比较能让他们展示课堂中所学到的成果。要学生真正能画出和自己相像的自画像还是有一定难度,学生大多能表现出夸张的表情,但是要和自己的形象特征很好的结合起来还稍有欠缺,还需要不停的修改和琢磨。

九、点评(一等奖)

1.教案书写及格式较为规范,几大板块较为清楚。

2.教学重难点的定位准确。

3.教学过程较为清晰,遵循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教学环节相互联系,过渡自然。

5.本课设计注重了师生的互动,学生上台进行表情演示的环节设计成为本课的一大亮点。

6.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相互找出对方的形象特征,既培养了观察能力,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情谊与了解。

7.教法得当有效。如:对表情的观察、讲解与示范。

参考文献

[1]杨增群.谈如何优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0(34).

[2]陈袁聪.新课标下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的实践[J].才智,2012(5).

教育学知识

教育调查方法·访谈法

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儿童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和收集他们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访谈法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它的最大特点在于,整个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儿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以,在访谈中,访谈者应争取掌握访谈过程的主动权,积极影响儿童,尽可能使研究按照预定的计划开展。访谈法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具有特定的研究目的和一整套的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原则。访谈法的这些特点说明,访谈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比观察法获得有关儿童的更多、更有价值、更深层的心理活动情况和心理特征方面的信息,同时,也比观察法更复杂、 更难于掌握。近年来,访谈法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例如,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中,以访谈法作为主要研究工具,辅以其它研究方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盘古开天地》教案设计 篇9

教学目标:1、掌握字的间架结构,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2、能根据汉语拼音正确书写词语,巩固汉语拼音。

3、培养学生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描一描,写一写。

悲纸使劲

方法:(1)先说一说这几个字的结构。

(2)讨论: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二、拼一拼,写出词语。

Shíjiān

()()()()()

方法:(1)先读音节,读准确(自读、小组读)。

(2)把正确的词语写在书上。

三、猜一猜。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千斤万斤买不到。

(时间)

方法:(1)先自读内容,读通顺,指名读。

(2)猜一猜。

四、讨论:一分钟能做什么?

方法:(1)提问:一分钟有多长?感知时间概念。

(2)小组讨论:一分钟能做什么。

(3)亲自实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巩固练习。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评读

3、思考:小闹钟找到朋友了吗?谁是它的朋友?

二、学习生字:

1、认读字音:卡片出示

2、识记字型

用学过的识字方法选择生字,进行识记

重点指导:纸使劲

纸:左右结构,右下没点

使:左右结构,右边一不要丢

劲:左右结构,左上不能写成又

3、扩词练习

4、书写生字

三、课堂总结:结合写字,进行指导

板书设计:

小闹钟

naò zhong zhǐ zaǒ xí shǐ jìn chuáng

闹 钟 纸 早习使 劲 床

教学回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2、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小河流过我门前

一、读一读。

小河流过我门前,小河摇头不答应,

我请小河玩一玩,急急忙忙去发电。

小河摇头不答应,小河不肯玩一玩,

急急忙忙去浇田。小河不肯站一站,

小河流过我门前, 一分一秒也不停,

我请小河站一站,日日夜夜奔向前。

1、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诗歌,同桌讨论解决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小组互读、评议,推选朗读优秀学生,在班级竞赛。

3、评选朗读能手。

4、集体朗读。

二、讨论:这首诗歌告诉我们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你今后应该怎样做?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2、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3、积累谚语知识。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条条江河向东流去,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会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如果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到老年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1、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这段话,同桌讨论解决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小组互读、评议,推选朗读优秀学生,在班级竞赛。

3、评选朗读能手。

4、集体朗读。

二、讨论:这段话告诉我们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你今后应该怎样做?

三、读一读,背一背。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盘古开天地》教案设计 篇10

一、学写字

“我”、“找”、“成”,注意他们的最后一笔是点,分别组词,再写一写。

二、照样子说句子。

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自由说。

1、句:马莎给爸爸倒水。(句式:谁给谁干什么。)

2、例句:马莎觉得自己长大了。(句式:谁觉得怎么样)

(教师要及时发现哪些有新意或能密切联系当前实际的句子。哪怕句子有毛病,在纠正的基础上也应大力赞扬,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以钻研为乐的学习态度。)

三、连线题,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

四、仿照课文编儿歌

1、想一想,自己今年和去年有什么变化?能不能仿照<我长大了一岁>再编一段?

2、学生自由发挥编儿歌,及时表扬学生今年的变化,让他们在对比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第二课时

一、诗歌《哪儿去了》

用各种形式的读中,让学生自己感悟诗歌的内容。明白冬天很快就要过去,美丽的春天就要来到了。

二、一年过去了。

在这学期里,你和许多同学成了朋友。对你最喜欢的同学说说,你喜欢他什么。(此题也可在口语课进行)

三、互相检查:

16、17单元学的字是不是会认了?

要求会写的字写对了没有?

课文背得怎么样?

觉得好,奖给自己三个大气球。

《盘古开天地》教案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自读自悟,领会构字、构词、写句的要诀。

2.自读互议,学会讨论。

3.自读自查,学会读短文、学习部首查字法。

教学重点难点:

仿例学句,学会讨论。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例子描红。

2.照样子组字组词。

3.选词造句。

教学过程:

一、描一描,写一写

1.教师强调“必”字笔划笔顺:一笔点,二笔卧钩,三笔点,四笔撇,五笔点。卧钩要写得弯一点才好看。

2.教师巡视,学生书写,随时给予指导。

二、比一比,看谁写得多

1.出示文中偏旁,你能举几个带有这个偏旁的字吗?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具体的字。

3.小结:这些字都与食物有关,这个偏旁在这些字里当形旁,形旁表义。

4.大家试着写写带有“纟”、“提手旁”的字。

三、组字组词

1.在黑板上板书“狮、懒、淋”

2.齐读后找找它们的特点。狮--师+反犬旁=狮(狮子)

3.自由找几个这样的字来练习。

四、选词造句

1.出示生词卡片:本领、劝告、依赖、刻苦、真正、勇敢、欢快

2.读议词意。

本领:本事。        真正:不假。

劝告:劝说。        勇敢:坚强、不软弱。

依赖:依靠。        欢快:欢乐、欢喜。         刻苦:认真、努力。

3.选其中一两个词造句。

4.自由造句后评价。

五、练习

1.写出带有竖心旁、草字头、木字旁、足字旁的字,至少写四个。

2.用以下词语造句:

本领     依赖      必须     勇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反义词。

2.学会讨论。

3. 仿句写句。

教学过程:

一、读反义词

1.板书反义词

饱--饿      勤--懒      快--慢      粗--细

2.自由读后填空。

饱(    )    勤(     )     快(    )    粗(     )

3、拓展延伸。

忙(     )     高(     )    长(     )     温暖(        )

高兴(       )      粗心(        )

二、说说你在家做过哪些事

1.出示12页词条。

2.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本12页词条。

3.请你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你做过哪些事。(提醒学生先想再说,说的话要完整,说话时注意发音清晰,态度大方)

4.小组里派代表发言。

5.师生共同评议。

6.试着把你说的写下来。

三、仿句写句

1.出示例句。

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在小雨中走回家。

2.读、议。这一句讲的是不要送伞,要自己冒雨走回家。

3.仿例写句。    不要________,______来,我_____________。

4.读句,评价谁的句子造得好,谁最懂得自立。

四、作业设计:

1.写反义词

矮(     )   生气(      )   忙碌(      ) 懒(     )  粗(       ) 坏(      )

2.仿照12页例句写句子。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自读短文《小猴吉吉》。

2. 学习部首查字法。

教学过程:

一、自读短文《小猴吉吉》。

1.学生边看插图边听故事。

2.自读短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用看上下文猜字的方法认读。

3.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4.故事大会:准备讲故事比赛。

5.讲故事比赛。

6.讲完后,请学生评一评讲得怎么样?

二、学习部首查字法

1.我们已经认识了字典,今天我们来学习怎么用部首查字。

2.了解部首查字法的主要环节:找部首--数笔画--翻页码--找到字。

3.示范怎么用部首查字法查字。

4.出示几个字,让学生自己按照这样的步骤练习查字典。

5.带领学生一起背诵部首查字法口诀。(部首偏旁掌握好,按照目录、页码找;除去部首数笔画,勤查多练效果好)

三、作业设计:

随机找10个字,练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出页码,标上拼音。

板书设计:

部首查字法口诀:部首偏旁掌握好,

按照目录、页码找;

除去部首数笔画,

勤查多练效果好。

《盘古开天地》教案设计 篇12

1.初步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特点,辨析组词。

2.积累带“刂”和“隹”的汉字,认识新部首。

3.进一步学习正确的默读方式。

4.表演《特殊的考试》,能完成有关环保的考题。

重点难点

1.字词积累,会用词语造句。

2.通过表演和做考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时目标

1.初步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特点,辨析组词。

2.积累带“刂”和“隹”的汉字,认识新部首。

3.能加部首组成新字,会用词语造句。

教学过程

一、描一描,写一写。

1.教师出示田字格里“特、持、拦”三个字。

2.学生观察讨论: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有多个横。)

3.同桌互相说怎样写好这三个字。

4.教师指导:书写横比较多的字,写时注意横画的长短变化,其中突出主笔的横要长一些,如“特”字右上部第二横;“持”字右上部第二横;“拦”字右上部第三横。

5.学生独立练习书写。

6.小组内评评谁的字最漂亮。

7.选几份全班欣赏,师生共同评价。

二、比一比、看谁写得多。

1.教师出示部首“刂”“隹”,学生说出名称。

2.想一想哪些字还带这两个部首。

3.学生汇报汉字:刂--别、划、剑等。隹--难、准、谁等。

4.指导学生认读这些字。

5.选自己喜欢的写在书上。

三、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半--伴兰--拦代--袋当--挡干--赶人--认

1.前三组字有什么特点?(前三组生字读音完全相同。)

2.后三组字有什么特点?(后三组生字读音相近,字形不同。)

3.从每一组的两个生字中,你又发现了什么?(每一组的第二个字都是形声字,形声字偏旁表示意思,声旁表示他的读音。)

4.能举出声旁表音的形声字吗?(初步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并利用这一特点自主识字,自用阅读。)

四、加部首,组成新字。

1.教师出示第一组子卡,学生指名读、齐读。根据部首说说新字的意思。

2.学生给后四组字加部首,写出新字。

3.学生小组内交流,根据加的部首说一说每个新字的意思。

4.学生口头组词,练习说话。

五、读一读,选一个词语造句。

1.教师出示卡:准备、亲切、顺利、为难、吃惊、心爱。学生开火车读。

2.说一说每个词语的意思。

3.选自己喜欢的一到两个词语造句。

六、为本单元中的小动物写评语。

1.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本单元都有那些小动物?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小动物?

2.学生汇报交流。

比如:小马用实际行动验证了河水既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也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

小熊不爱护环境。

3.选自己喜欢的写下来。

七、表演《特殊的考试》。

1.学生再读课文,小组内讨论怎样表演。可以把人物内心的话用语言表达出来。

《盘古开天地》教案 篇13

(二):设境体验,感受“顶天立地”之苦

(三):想象迁移,领略“身化万物”之奇

四、拓展延伸,亲近神话

1、在我国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里,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神话故事,他是古代劳动人民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同学们,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

2、学后汇报交流后,教师出示《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图片,简介。

3、小结:民族精神,积厚流光,神话故事是人类艺术的瑰宝,让我们共同亲近神话故事。推荐阅读《中国神话故事》、《希腊古典神话》、《封神演义》。

五、作业设计:

1、把《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2、阅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

六、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宇宙混沌 → { 顶天立地 }→ 创造宇宙(奉献、牺牲)

《盘古开天地》的教案 篇14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拼读,会书写“创造”。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积累文中优美语句。

3、感受盘古高大英勇的形象,体悟他为人类造福、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

4、感受神话特有的语言特点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盘古开天地的具体过程,感受盘古的伟大品质。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都明白哪些神话故事呀

2、同学们真了不起,明白那么多,看来咱们都是爱看书的孩子。从古至今,神话故事因其特有的魅力而广泛流传,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天,就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神话故事,来感受感受它的神奇魅力吧!(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师: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老师相信文中的这些词语你也认识了。读词

猛劈缓缓一丈逐渐四肢肌肤辽阔祖宗

血液下降倒下去

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

三、把握中心,研读文本

1、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一读。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能不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交流,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板书:创造)理解创造的意思。

四、精读课文,在读中启动思维的发展。

1、师:深入学习课文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带着问题来读书。围绕着盘古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2、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文本。先来了解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宇宙到底是什么样的赶快从书上找到相关的语句。

(出示第一句: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板书:混沌,理解“混沌”,指导朗读

3、师: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看到了这混沌一片的宇宙,他会想些什么呢(预设:怎样会这么黑能不能让它变得更亮……)于是,盘古开始创造宇宙了。

4、四人小组合作:快速读课文的二、三两个自然段,找找描述盘古如何创造宇宙的句子,圈出动词。

5、反馈交流

(1)出示: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A.理解“抡”“猛劈”(指导朗读)句子比较(课件)

B.师:劈得够猛的!这一劈,可不得了啊,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宇宙发生了巨变。

C、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男生读上半句,女生读下半句,看看这两句话里藏着几对近义词和反义词

师:把天地劈开,可用成语“开天辟地”。(提示学生把成语写在第二段的旁边。)

过度:盘古为创造宇宙还做了什么

(2)出示: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齐,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A.结合插图,此时盘古会想些什么

是的,一年过去了,盘古生怕天地还会合在一齐,生读: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一百年过去了,盘古仍然——(生接)

师:一万年,一百万年过去了,盘古仍然——(生接)

师:盘古的动作,用哪个成语来概括。(顶天立地)

B.师:就这样,天地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出示:天每一天升高一丈,地每一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生读)

(3)小结:为了这个宇宙,盘古一向坚持着。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可盘古已经筋疲力尽了。最后有一天,“轰”的一声,盘古倒在了地上,永远地倒了下去。此时,你想对盘古说些什么

五、再次点明中心,书写指导。

1、师:是啊,我们都会忍不住要称颂这位人类的老祖宗,人们都不会忘记他,一代一代传颂着这个故事;人们忘不了他开天辟地的动作,忘不了他顶天立地的形象。所以,人们永远记得——

再次出示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生读)

六、课堂小结

师:盘古虽然倒下了,但他的创造之路并未结束。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混沌一片-创造

上一篇:混合式学习答案下一篇:责任护士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