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诗意地栖息

2024-10-04

主题词诗意地栖息(通用13篇)

主题词诗意地栖息 篇1

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之上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主题培训心得交流 山下湖镇詹家峧完小 黄锦峰

三天培训可不止三天的收获,若论收获,无法用时间衡量。牟旭兵、黄吉鸿、吴春玉、陈可英、莫国夫、赖正清……一堂堂充满着诗意的课堂教学展示,一个个洋溢着内涵的专题讲座,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神奇魅力的古诗词世界。宁静下来,脑海里就会有那一幅幅充满艺术气息的培训场景,耳边是不是还回响着老师们的谆谆之言。

牟旭兵,一位有着独特嗓音并充满艺术家气息的老师,让我见识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游戏,真的,只是游戏,没有让人觉得是在上课,风趣幽默又不失睿智的课堂几乎可以作为我听课经历的最经典!

黄吉鸿,从他那里我第一次知道:桃花、鱼、苍苔等等原来是一种文化符号,是有特定含义的,我第一次听到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世界充满劳绩,人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并深深爱上了这句诗。我还第一次知道《游子吟》里的经典画面、经典习俗、经典意象。还有很多的第一次听到……啊,这就是内涵!文化内涵!从黄老师这里我明白一个以前懵懵懂懂的事情: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首先应该是一个诗意的人。

吴春玉,我立马想到了小沈阳,过一会儿又想到了李玉刚。但两人都不及小吴老师的洋洋诗情。东北人在上海,北人南事,钢极致柔。无论怎么解释都不能掩盖吴老师熠熠生辉的阆苑诗才!一颦一笑间,斯言漫语中,让我感受了渤海之滨的知识涵养和风舞清雪般的诗词情怀。陈可英,诸暨人,自豪一下。听她的课,信息量大到爆棚!把古诗词中的鸟都找出来研究一下,这样的组织思维方式,给我许多写作和思考的灵感,值得好好回味和珍惜。

莫国夫,那大气磅礴的:“为民族的未雨绸缪!”至今还萦绕在耳边,久久没有散去。当时听见更是莫名激动和振奋。他所介绍的罗才军老师的《伯牙绝弦》让我心潮澎湃;他所主张的例如绍兴“投醪河”之类的本土小本课程文言文教学让我更是向往不已。

赖正清,洒脱自如的讲座让我感觉到了“治大国若烹小鲜”般炉火纯青的内涵修养。最为精彩的是最后和听课老师的有趣互动,其实就是一个个有趣简单、经典有效的古诗词教学范例,可模仿性和可操作性很强。

另外,我们的徐老师,真是一个认真负责的组织者,同时三天的培训也让我发现原来徐老师更是一个开朗洒脱、大气磅礴的人。

再另外,城西小学环境幽雅,闹中取静,真是一个很好的培训地点。最后改编一句诗结尾吧:

教师充满劳绩,语文教师却诗意地栖居在课堂上。

主题词诗意地栖息 篇2

一、诗意的水乡风情

“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 发着银光, 软软的, 滑溜溜的, 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 通红的, 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 紫浮萍。长脚蚊子, 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 (一种水鸟) , 擦着芦穗, 扑鲁鲁鲁飞远了。”

作者在小说中对环境的描写多采用绘画的技巧, 如同一幅泼开的水墨画, 画家在拿着毛笔细细地勾勒, 轻轻地渲染, 如此活灵活现, 令人神往。姹紫嫣红的庄院里花香四溢, 清澈透明的河水洁净和谐, 明丽清新的芦苇荡意趣盎然, 雪白的芦苇花摇曳在水乡里, 独自飞翔的野鹤追逐着七色的云彩, 高大的柳树环绕着古朴的寺庙, 勤劳淳朴的人儿徜徉在宽敞的农舍田园……这样一幅风云多姿、恬淡和谐的自然美景图, 通过作者的画笔穿过高高的芦苇荡呈现给人一种温馨、纯朴、清雅的美感。

其次, 作者在小说中对环境的描写运用听觉来加强画面感。“大伯一桨一桨地划着, 只听见船桨拨水的声音:‘哗——许!哗——许!’伴随着划桨的旋律, 明海和英子初次见面的场景在我们面前就展示得更加真实, 那划桨的声音使得我们的眼前呈现出整个水乡的情形。”

像缓缓流淌的清溪, 散漫而从容, 宁静而悠长, 质朴而清雅, 和谐而优美。汪曾祺说 :“语言的美不在一句一句的话, 而在于话与话之间的关系。”“语言像水, 是不能切割的。”也就是说, 语言是文学的本体, 并非文学的工具。而汪曾祺就是这样将语言变成文学的, 就是这样将水乡的风情写得如诗如画, 也就是这样让笔下的世界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二、诗意的和尚风情

在《受戒》的民俗风情中, 最有诗意的就该数和尚的生活了吧。作家笔下的僧侣生活没有清规戒律, 没有青灯黄卷, 人们自由而随性地生存着, 与自然完美地融为一体, 让人感觉平生最幸福的事情, 就是去荸荠庵当个和尚。在这里, 和尚们的行为遵循的是人的自然的本性, 热爱并享受着俗世的多彩生活, 焕发出的人性人情的欢乐与愉悦。

在这庵里, “和尚不兴做什么早课、晚课”, 明子的“三声磬就全都代替了”;在这庵里, 和尚都是有老婆的, 有相好的, 甚至二师父仁海的老婆每年夏秋之间来住几个月;在这庵里, 和尚可以吃水烟, 仁海师傅“连出门做法事也带着他的水烟袋”;在这庵里, 打牌是一种娱乐的行为, 大殿“是个打牌的好地方”;在这庵里, “他们吃肉不瞒人”, 年下“杀猪就在大殿上”, “一切都和在家一样, 开水、木桶、尖刀”。

正如作者所说, “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 连这两个字也没人提起。”在小说中, 所有的佛家禁忌都被无形的淡化和消解了, 荸荠庵的世界里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清规戒律, 他们只要诗意地栖息, 在本应该属于他们的世界里。

“我写的是美, 是健康的人生。”汪曾祺如是的说, 在他的眼里, 和尚也是人, 和尚的生活也是一种生活。

三、诗意的明英恋情

如同点水的蜻蜓, 轻轻一下便飞走了, 却引起心潭阵阵涟漪, 久久无法平静。我想这就是汪曾祺小说的动人之处吧, 在那样一个乌托邦的世界里, 也只有用这样的手法才可以将少年少女那纯真的恋情写的丝丝入扣, 摄入人心, 如同一条溪水, 慢慢地流入, 静静地流入, 等到你发现的时候, 它早已汇成了一潭深水, 在你的心口挥之不去。

“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了, 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明海看着她的脚印, 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 脚掌平平的, 脚跟细细的, 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 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这一段细节描写写出了明子和英子之间朦胧情愫的萌芽, 感情的发展像春天的芦苇一样蓬勃生长, 初恋的痕迹像流水一样自然。在这样清新纯净的情愫里, 或许不应该给它定义为爱情, 它是这样的干净, 不应该给它戴上任何有规定的花冠。正如有的人认为的那样, 小说主要写明子和小英子之间的爱情故事, 可他们的爱情却仿佛从未真正开始过。

在《受戒》中, 大自然是明英恋情的另一存在, 这种存在也诗化了明英的恋情。明海和小英子的相识从水上开始, 在水上深化, 小说的结尾, 青梅竹马的少年少女也是在那片茂盛的芦苇荡中私订了终身, 他们纯真的恋情如同芦苇荡的自然风光般清新纯净, 让我想起了宫崎骏的《天宫之城》、《千与千寻》, 他们的情感都是一样的自然、和谐, 都是一样在自然的生命节律中滋养起来的, 都是一样具有生命的活力, 深深地植入人心。

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之上。”诗意的栖居, 是要率性而没有束缚, 沉静和乐而没有喧嚣纷争。汪曾祺的《受戒》以舒缓的节奏、轻快随意的笔调将自然美、风俗美、人性美、人情美诗意地呈现, 将人性的解放与回归贯穿在纯净洁美的人情人性中, 告诫我们要自由而真诚地生活。所以汪曾祺曾坦言:“我写《受戒》, 主要想说人是不能压抑的, 反而应当发掘出人身上美的诗意的东西, 肯定人的价值, 我写了人的解放。”

摘要:汪曾祺的《受戒》以明英恋情为中心, 通过孩子的浪漫纯净, 展开了明丽的田园牧歌式的水乡生活画卷, 并以此构建出了诗意的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本文致力于探求《受戒》一文中诗意的自然风光、诗意的生活结构、诗意的人文气息以及诗意的明英恋情, 以此寻求每个人的心灵家园。

关键词:诗意,和谐,栖居,《受戒》

参考文献

[1]汪曾祺, 关于受戒[A], 汪曾祺全集 (第六卷) [C],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

[2]汪曾祺, 汪曾祺文集[C],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

让灵魂诗意地栖息 篇3

散文要“美读”,读出散文的随意、自然。散文阅读教学,根本点就在于“反复朗读,品味体验”。只有反复朗读,才能培养良好的语感,才能体会到散文语言的魅力;只有“品味体验”,才能领悟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在意境中层层开拓,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

一、读作品:理解内容,品味语言

读形象,一篇散文作品总有表达作者情感的载体——某人或某物,因此感知文章就要从分析形象入手,概括文中形象的特征,形象的特征概括出来了,文章内容概括就迎刃而解了。

读语段,有的散文主要信息集中在某一关键语段,只要把这个语段的内容概括清楚了,整篇文章的内容就尽在其中。

读语句,有些散文所蕴含的道理往往就集中在某一关键语句上,只要能把该语句的含义分析清楚,文章的主旨自然而然就显现出来了。

散文为了能够完美地表情达意,作者会在遣词造句上下一番工夫。一是含有形象生动的形容词、动词、名词等词语,二是意蕴丰富、含义新颖的词语,我们只有多留心,多认真品味这些词语,才能更好地领会文章的内容。

二、读作者:分析主旨,把握情感

读文题,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眼睛,往往比较容易把握作者的感情,朗读时就比较容易把握感情的基调了。

读文眼。文眼往往就是作品中最精彩、最传神、最使人动情、最耐人寻味的语句,是作者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同时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作用。好的散文总是以眼显神。阅读时只要抓住这个眼,就可以把握文章的主旨。

读基调。感情基调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感情基础,或者说是这篇文章所透露出来的感情,有的散文从第一个字或第一段开始,就已经定下了一个基调。开头往往为通篇铺下全篇语言的底色,如《济南的冬天》《夏》。有的散文在篇末,如《阿里山纪行》。所以我们对于散文的开头和结尾不可掉以轻心。文本中议论抒情句往往是一篇散文中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地方,所以朗读时要细细品味这些句子,读出它们在文章中的特殊意蕴,从中把握文章的情感。

读作者。要熟悉散文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倾向、作品风格以及散文创作的时代背景等。

每个语文教师都知道,文本和作者是息息相关的,读文如读人,文如其人,尤其对于具有特殊时代背景的散文。借助作者简介帮助解读文本,有利于把握文本情感,深刻地领会作者在文本中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文本朗读教学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巧妙地不落窠臼地相机推出作者简介,并选择与文本相契合的相关信息来读一读,可以使文本的核心价值得到提升,使作者情感世界更加饱满而丰厚。同时也给予了学生更深刻的情感体会,不仅达到了深刻全面准确解读文本的目的,还达到了自然培养学生情感价值的目的,给他们人生之路以深刻的启迪。

三、读自己:进入散文情境,抒发个人感悟

散文无非就是景物情理的一种混合物。作者总是由一些事物或生活现象生发出一些的态度或感悟,这些态度或感悟是否正确呢?一般来说,作者的观点与看法有他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正确性,但每个作者受生活阅历、个人、认知标准的限制,这些观点与看法有时也明显地带有作者的思想倾向。学生如果能结合生活阅历与知识水平认真地分析与揣摩,对文本发表自己独特的认识或见解,并且理由充分,令人信服,这何尝不是一种进步呢?这不正是一种个性化的认识吗?既培养了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又培养大胆挑战的创新精神。

美读散文,在美读中体验,在美读中理解,在美读中感悟,我们的灵魂也就会在美读散文中升华!

参考文献

[1]韩向东.散文“教学内容”应如何定位[J].语文学习,2008(1).

[2]郑桂华.散文教学内容开发的路径与原则——以《听听那冷雨》为例[J].语文学习,2008(5).

[3]李乾明.散文教学的逻辑起点与方法论[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3).

[4]刘占泉.散文阅读教学路径新探[J].语文教学通讯,2010(3).

[5]張桂芹.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人性养育的殿堂[DB/OL].人教网.

诗意地栖居着 篇4

十月末的北京,接连几天都是大雾,灰蒙蒙的天空里铺满雾水,阻隔着人们的视线,看不透的东西太多太多,身后的,前方的.....我只是停在那里,闭上双眼向天空仰望,一瞬间,好像所有的雾水都融化了,湛蓝的天空凝成一抹微笑印在我的脸上。我总是喜欢这样,一个人走走或停停,感动于细微,只为寻找内心深处的一抹触动。

即将跨过人生的第二十个年头,二十年,似乎改变了很多东西却又不曾改变。还是会像孩子般贪玩、爱笑,觉得笑一笑,没有什么过不去的,闲暇时去北湖散散步,逗逗那些鸭子就觉得不亦乐乎了。也会像初中时那样叛逆,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想法,却免不了头脑发热,吃些苦头,那股倔劲像是与生俱来,黏在身体里,赶也赶不走。也还会像高中时那样,喜欢在书本里寻求哲理,感悟人生,感觉明白很多道理,却还不够成熟,总会犯点小迷糊。而此刻的我更想追求一份恬淡,我喜欢大自然里的一切,蓝天白云、青草绿树,在它们的环绕里,我感觉自己的生命也可以那么自由的呼吸,贪恋每一寸阳光,像是接受一份完美的赏赐。

十一月的北京,一天比一天冷,外面的风呼呼地刮着,像是要卷走所有的温度,风大的时候人会有漂泊的感觉......我总是一个人,害怕一个人,喜欢一个人,习惯一个人,每天忙忙碌碌,走走停停,有时候会突然不知道要去哪里,你说,如果我走得太远,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我知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明天要继续,很多人很多事注定要成为过去,再深的记忆也会有淡忘的一天,可我的心却总是怀念。越长大越是害怕失去,我怕老朋友的问候会越变越少,我怕回到家看见的是我不知道的变化,我怕看到父母额头渐渐爬上的皱纹,我怕自己的努力有天得不到回报,我怕自己会变得不敢放纵,我怕会失去那份天真,变得不再相信很多东西,我怕有天我也会变得世故,会害怕做不到自己心里的那个位置。

而时间总不喜欢人偷懒和发呆,每一分每一秒它都在让现在成为过去,让未来成为现在,我们一直都在路上,在前行,在奋斗,无论要付出多少,我都会拼尽全力去守护我想守护的,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我想生命有很多种味道,很多种姿态吧,我们还在不断地尝试,还有很多的风景没有看过,我们正青春,勇敢和放纵还要我们去描写。多年以后,我也许会看尽各种各样的天,但我始终会记得留在心里的那一抹湛蓝,还有我们最美年少的青葱岁月,以及那段纯净的时光。

我一直都很喜欢文字,它们总能留住一些记忆,就像一段时光的剪影。翻开以前的日记本,看看那时记载的一些心情,岁月和记忆便会随着纸张的翻动静静地流淌出来,风轻云淡的感觉,像站在河岸上看岁月流过的痕迹,一切淡然......思绪总是这般散落,大概是因为骨子里是个太爱自由的人吧,我喜欢把自己比作一片叶子,喜欢阿桑的那首《叶子》,“叶子,是不会飞翔的翅膀;翅膀,是落在天上的叶子。”能放任自己随风起落的态度,是我向往的洒脱。一世沉浮,繁华或沧桑,永恒或短暂,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都渴望成为天使,最终的最终,我们谁也成不了天使。我只是一片叶子,终有一天会归为尘土,却一样渴望曼妙的飞扬。趁年轻,出发吧,去想去的地方,看想看的风景,即使依旧漂泊孤单,只要梦还在前方,心就要上路......这个世界并不大,有一些我牵挂的人,有一些牵挂我的人。生活其实很简单,说说我们的柴米油盐,告诉彼此我们的期盼,我们的祝福。我不是圣人,只是想努力让自己幸福,也让身边的人幸福。总有忙不完的事情,总有借口去原谅自己忘记对家人朋友的关心。可是,在这长长的岁月里,人来人往的凡俗间,有多少记忆可以留存,有多少人值得让你一生牵挂,不要等到青丝变白发,才发现已留下太多遗憾。这个世界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只要你敢迈出那一步,一切都会变得不同。

时光总是匆匆,转眼间大学的生活已被抽走了四分之一,而握在我们手中的岁月还剩多少呢?我希望能过好现在的每分每秒,去留下更多值得回忆的东西,即使现在的我们也会彷徨会茫然,但不能堕落,要相信,路其实一直都在脚下。

每个人都不知道未来的自己要走向哪里,但或许人生就要这样,看不到未来的模样才会好奇地走向前去。

我们每个人都不同,生活背景不同,经历不同,能于千千万万人中走进同一个校园,只因我们都是追梦的人,也是一种缘分。能有这般唯美年华,和一群能共同追梦的人,是上天的一种恩赐。我是无神论者,但我还是坚持每个人的心里都应有一份寄托,无论我们在哪里,都不能忘记感恩,苦难或幸福,都是我们成长的过程,我们要学会享受这一切。

还有很多感动在继续,还有很多味道要慢慢品尝,还有很多的遇见,还有很多的重聚与别离,还有很多的记忆要慢慢收集,很多很多......诗意人生,我们渐行渐远......电 影 艺 术

姓名:程 蓉 蓉 班级:03211002 学号:1120100669

诗意地生活 篇5

暮色将至的云霞上,那一轮夕阳很温暖。

跟着爷爷若有若无的脚步,漫步于杨柳岸边。夕阳小心翼翼地躲在爷爷面狭里,偶尔探头寻望,爷爷偷偷看了它一眼,满怀希望地笑了。刹那间夕阳放大了胆儿,调皮地伸展了全身,爷爷的笑容灿烂无比。那一片晚霞铺上了河滩。

星星探露出脑袋的瞬间,那一轮夕阳早已搁浅,那一片晚霞却铺上了河滩。

冷月总是悄无声息的,搬出小凳,和爷爷一块儿赏月。虽无十五望月般的思念,可庭院深深中,寂寞梧桐却锁住了温暖。细细品位时,别是一番滋味。

池塘里,月亮总是踟躇地摸着脑袋,无独有偶,竟谁是真的。梧桐叶打破沉思的瞬间,月亮傻傻地笑了。这令池水不禁打了一个寒颤,荡出无数涟漪……

太阳费力爬上山坡的树梢时,柿子“扑通”一声掉进了草丛。

爷爷用稻秸编了一个草垫,我拿一根麦杆去逗了逗秋蝉。碧波荡漾的荷塘里,荷叶接天连叶般曲曲折折地挤满远方。粉红的荷花羞涩地打着朵儿;淡白的花苞甜甜地做着美梦;紫红的花瓣默默地滴出了露水;莲子早已瞪大了眼呆呆地望着。映着绚烂的阳光,别样红润,惹人怜爱。

赤着脚丫,采一筐莲藕,抓一条黄鳝,听房檐的燕子耳边呢喃。

麦田带着暖暖的香味,如波涛般呼啸而来。涌动着,翻滚着,似一只无形的巨手,把麦田掀起了一层又一层。

北风呼急的原野上,雄鹰翱翔自若,愿俯瞰这苍茫大地,就必须得直穿云霄。似箭般比拟风速的同时,却忘了回首相望。殊不知,爷爷豪发的聊兴,弯弓早已对准了它……

爷爷的蒲扇摇出一个寓言,我卷一只烟叶是爷爷的炊烟。

飘散的身躯,叫耳朵细听。生存的奇妙,死亡的不可思议,清泉流上岩石的叹息声,明月穿透柏林的零星声。最初的清晨,宁静的窗,不断被丝丝清烟充满。

山脚下,茅屋中已升起了袅袅炊烟,麦田中,割麦人孤独的等待着。晚风拉长了影子,木桥下,流水潺潺地奔向远方……

钓一只螃蟹,喝一口老酒,听咯咯的白鹅岸边蹒跚。

爷爷侧头悄悄告诉我:其实我就是那朵小小的,淡淡的花。冰冷风雨中的洗礼,荒野无人的寂寞,草长鹰飞的空阔。路灯始终越走越远,但抱一颗诗意的心上路,去面对生活,一路上将永远花香。

那一轮夕阳再次铺上河滩时,走远了的是我的思念,飘近了的是爷爷的鱼船;

诗意地生活作文 篇6

朦朦胧胧的初春,在婉转的鸟啼声中停下匆匆的脚步,看路旁的迎春花在和暖的阳光下微微睁开双眼。烈日炎炎的夏天,觅一浓郁大树,将自己隐藏于大树的阴影下,顿时,原先倍感烦躁的蝉叫声也变成了美妙的音乐,而自我,就在这份惬意中自由飞翔。黄叶飘飞的秋季,茫然地坐在校园一角,让自己经历过酷暑后疲惫的心如落叶般弛然,感受那种对待死亡的平静与恬淡。寒风呼啸的冬日,坐在温暖的火炉旁,在父母的鼾声中轻轻翻着一本书页泛黄的《安徒生童话》,重温儿时旧梦。大自然其实就是一组最神奇真实的诗,而春夏秋冬,就是它的章节,只要我们用心品位,便能寻觅到生活中的诗意。

热情是一种诗意,让怯懦的心在碰撞间摩擦出友好的火花,冷漠也是一种诗意,以旁观者的心态观庭前花开花落,唯有此,才可有“世人皆醉,唯吾独醒”的大彻大悟。欢乐是一种诗意,诗意就像是一阵风,播撒快乐的蒲公英;痛苦也是一种诗意,诗意是一艘小船,载着痛苦穿梭于时光的海港。其实,生活本来就是一首动人的诗,我们要学会诗意地生活,才能够真正读懂这首诗的内涵。

或许,心中有诗,才能明其意。将诗歌的灵魂播种于我们的心灵,才能够意从心生。读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股豪情热血便气冲云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的这句诗振聋发聩,响彻心灵。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普希金的这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如力量的源泉一般,不断地支持我前行。品诗———品诗之精华,品诗之蕴意,品侠肝义胆,品豪情万丈,品小桥流水,品花前月下。读诗品诗,心中有诗,诗意便伴你左右。

守望书店:诗意栖息之地 篇7

童年的许多幸福时光凝固在街头的书摊上。摆摊几的大爷将自制的书架放在街头一隅,上面陈列着有限的十几本连环画,好像是两分钱看一本,五分钱看三本吧。五分钱就是一个幸福而惆怅的下午。幸福是因为满足了好奇心、求知欲,惆怅是因为从精彩的他乡回到现实。回家的路,总是很长,因为恋恋不舍。年少的心,穿过花荫,越过墙头,仿佛要直奔书中的世界而去。《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的跌宕起伏里多少孩子有了真善美的懵懂记忆。

上大学时,有了相对充沛的零花钱。校园门口的书店成了我流连忘返的港湾。记得书店的老板是个艺术青年,沉默,爱用随手的一首小诗,一幅漫画做成书签,插放在书丛中,给你一份小小的惊喜,或者一段无声的交流。我的第一套《三毛全集》《汪国真诗集》……至今珍藏在家中书架上,是意气风发而又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岁月见证。

有人说,图书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历史。那么,一个人阅读的历史大概就是他成长的历史。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人们,如果回忆起曾经乐不思蜀的书店,大概可以细数家珍,眼波里流转的,全是感慨与幸福。这,就是阅读的快乐,书籍的魅力,二者凝聚在某年某月某一天的黄昏或午后,你在街边拐角的书店淘到了心爱,如获至宝地买下。回家的途中,刚巧路边的栀子花开了,你随手拈来夹在书中,岁月静好,永恒于此。

人们为什么爱读书?为什么喜欢逛书店?多年后,也是在一本书中找到了答案:“人生的幸福与快乐,从根本上讲,只能来自于人的心灵的快乐,来自于心灵的智慧……人必须始终追寻或守护‘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些基本的精神理想。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既要有物质的追求,财富的消费,还要有精神的生活、心灵的关怀和意义的追问,既要关切眼下的生存状态,以务实的态度和脚踏实地的生存努力去面对眼前的自然世界与当下的社会生活,又需要有浪漫的情怀和向往无限的意义追寻去获得心灵的充实与超越。这种心灵的充实与超越,实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大快乐……”

两千多年前,柏拉图曾说过,“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照看好自己的心灵。”所以,那一家家或大或小,或精致或简约的书店,原来就曾经是多少人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港湾。失意时,可以选择励志图书;痛苦时,可以选择宗教图书;进取时,可以选择名人传记。总之,这是一个以书来温润心灵、舒缓压力、涵养品格的地方。不管你走到哪里,蓦然回首,书店就在灯火阑珊处。有了它,哪里都可以是故乡。

可是,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曾如此眷恋的书店都渐行渐远。据统计,2005年全国共有国有书店网点11,897处,供销社网点3,200处,集体和个体零售网点108,130处,而到2009年,国有书店网点减少为9,953处,供销社网点减少为1,636处,集体和个体零售网点减少为104,269处,三类网点4年就分别下降了16.34%、48.88%和3.57%。近年,已经迁址的北京第三极书局因连续亏损,关门停业;重庆经典概念书城关门;去年开张仅几个月的季风书园上海徐家汇概念店关门大吉;上海博库进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公示的《第十批拟认定“特殊困难企业”名单》……10年来,全国近50%的民营实体书店关张,且这一趋势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而幸存的一些书店要么是在苦苦维持,要么是寻求多元经营。传统书店自有的清高、天生的狷介不仅荡然无存,而且还要为柴米而折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当今社会是一个市场经济的时代,是出版产业化、图书电子化、阅读碎片化的时代。这种时代背景暗示了传统经营方式的落伍、纸质图书的式微,以及以往阅读方式的陈旧。在这种经济和文化的大背景下,传统书店曲高和寡的孤寂与落寞也是自然的。传统书店拥有一种追求理想、超越现实的个性气质与精神品格,这使它常常与现实社会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与独立性,而这种距离与独立性却恰恰正是传统书店的魅力所在。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古时还是现在,开书店的人多属爱读书的人,书店开出味道的尤其如此。逛书店的人多属爱读书的人,书店逛出习惯的更是如此。所以,书店往往不需要广告,也不需要旁余的服务,多数情况下,老板是不会殷勤招待你的,一个微笑即可,但书店图书的风格与品味,煞费了他的苦心。

近年来,传统书店何去何从一直是不少文化界人士关注的问题,多数人主张传统书店要顺应形式改变经营方式。为什么开一个书店曾经是许多人的理想?因为经营书店对于许多人而言,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清静、从容、与世无争。这在当下,实属难得的性情。为什么人们爱去书店?很多时候,尤其在人为物役,心为形役的现代社会,人们去书店,不一定买书,就是想坐一坐,看一看,回忆过往,或与心灵深处的自我两两相望。书店,更多的时候,代表了一种价值选择和人文关怀。所以,当静处的清宁被喧嚣的广告所打破,当油墨的清香被浓烈的咖啡所淹没,当书店的清纯被文化百贷的丰饶所取代,就将是传统书店黯然离去的时刻。

所以,与其改变传统书店,不如珍惜和保卫传统书店,将它看作知识的给养站,心灵的休息室,有特色和历史的书店则应该被当作一个城市的文化风景线。事实上,传统书店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部分,是鼓励全民阅读和推广纸质图书的途径,更是普及知识和撒播人文关怀的象征。国家可以出台一些政策,比如城市社区的配套建设除了卫生所、托儿所等,还应该有一个书店。民营中小型书店应被列入文化企业扶持对象,可以享受优惠的房屋租赁费用、减免一定的税收,以及一定的图书进价折扣。鼓励社会团体资金的参与,成立实体书店建设基金。鼓励文化志愿者的参与,成为传统书店的义务工作者。总之,当传统书店被列为社会文化公益事业的一部分,接受社会的关怀与帮助,它会重新焕发朝气与青春。其实,帮助传统书店,就是帮助我们自己;保卫传统书店,就是保卫我们自己。不论世事如何变迁,人们总希望在物质与财富的世界之外,构建一个精神的家园,守护一个心灵的故乡,留下一个可以“诗意地栖息”的世界。

诗意地生活作文 篇8

从父母赐予我们生命,从我们开始坚定地踏上这方土地开始,便定格了我们必须有勇气来承载生命,必须用我们的激昂斗志去谱写一曲曲生命的赞歌。

我们正年轻着,我们正意气奋发,我们在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着。现在,我们都坐在教室里认真地学习着,为了高考。寒窗苦读十余载,我们用辛苦和汗水,铸造高考的辉煌。求学的道路艰苦而漫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用勤奋、求索、拼搏去挑战学生时代的生活,那种奋发的激情也可以称作是一种“诗意”。

当我们历经高考,当我们开始纷纷涉足于成人礼堂的时刻。我不禁问自己来自何方,又将何去何从?适应社会的潮流,站稳脚跟,再一步步地向前奋进,为自己的前途拼搏,为自己的事业拼搏。正如有歌唱道“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以改变未来。”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让我们带着自信的姿态,不屈不昂地走在社会大道上,生活亦是一番“诗意”吧!

在我们短暂的人生里,可以历经如此多的丰富多彩,不也是一种“诗意”吗?每一个全新的阶段都是我们对生命的一次跨越。每一个阶段都是我们一个奋斗目标的开始。给自己一个理由,给自己一条广阔的大道,给自己一场诗意的生活,让我们带着信念与拼搏无悔地生活。

我终于相信,每一条走过来的路径都有它不得不那样跋涉的理由;我终于明白,每一条要走的路途也不得不那样选择前进的方向。

诗意地生活作文 篇9

选取壮阔?选取显贵?选取平静?或是选取隐退?不如选取诗意地生活。

诗意地生活,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篷蒿人”的桀骜,是王维既知“都护来燕然”,还有心品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旷达,还是听凭“云卷云舒”的闲适?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像诗人一样记录完美的生活,但每个人都有权诗意地生活。

黑暗选取了她,她却选取诗意地生活,她用心体验大自然赋予她的一切,她用情为自己黑暗的世界画上太阳,画上彩虹,更用毅力充实着自己的智慧,完善着自己的.人生,她甚至还能够笑着写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诗意地生活着,享受着,更收获着,她的名字叫海伦凯勒。

财富选取了他,他却选取诗意地生活,他总是穿着古补的中山装,提着文具袋徜徉于燕园,他所追求的只是学术,功名利禄与他无关,富贵荣华也不能吸引他,他只爱看看北大的花花草草,爱看看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他是文学界的“常青树”,他的名字叫季羡林。

“丑陋”选取了她,她却选取了诗意地生活,她的脸是一张“奇怪”的脸,眼睛小得只是道缝,鼻子塌得仿佛容不下空气,而且是张“倒瓜子”,她乐观对自己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她乐观地欣赏着自己的独特,用内涵完美自己的人生,活在当下,她的名字叫吕燕。

诗意地生活,让人们体验自由,无拘无束地遨游于纷繁的世界。

诗意地生活,是对自己的肯定,是看遍人生的大起大落,处变不惊的淡定与从容。

诗意地生活,是对自己精神的负责,是在纷繁的物质生活的刺激下,坚持心灵的准则,是“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清醒。

诗意地生活,是对自己的褒奖,是在疲劳的奔波后,选取悠闲的方式体验简单与自在。

诗意地生活,更是勇敢的体现,不为利禄所羁绊,只为寻得心灵的享受,超然世外。

让初三学生诗意地学习 篇10

当跨进初三的大门,学生及家长的神经便开始紧张起来,作为老师,我也一样。这一年,让学生们在紧张中、压力下战战兢兢地学习吗?当然不!多年的经验让我发现:《语文报》可以让初三学生的学习一样富有诗意。

如果把学习比作丰富多彩的四季,语文的学习就是灿烂的春天,孕育着快乐与希望,喷发出勃勃的生机,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当我们在课本的百花园里已经采撷够了的时候,就应当到更广阔的原野中,才会有更多的收获。这时候,一定不要误入荒原,浪费大家宝贵的时间。《语文报》堪称理想的选择。

在这里,母语不是一种简单的工具,汉字不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方块符号;汉字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生命体。字字显智慧,句句是学问,汩汩流淌着的是我们民族的血液。

中考版的《语文报》,内容丰富,栏目有的放矢。中考状元的学习心得,诗意地解读语文,会帮助学生们更快地拿到开启语文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中考语文专题训练,练足了学生的胆量和底气,似一道道密不透风的封锁线,跨过这一坎,前面尽坦途。写作——这半壁江山,更在这里显尽了风流。“写作生命力三重奏”题目本身就富有诗意。一重奏:“作家写同题作文”、“考场同题佳作展”“优秀考生再创作”……在这些美文的盛宴之后,自然彰显了“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二重奏,“四十个考区分类巡展”,满分作文、一类文、二类文,在比较中尽显作文水平的高下;在阅卷心语中,更明确了自己的方向。不要忘了三重奏的20道“素材小点心”的加餐,也需要诗意的品尝哟……携手《语文报》,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一种终生使用的工具,还能顺利应对中考、高考及将来的学习与工作。

零零星星、点点滴滴的片段,“每周一典”、“文苑漫步”、“民风民俗”、“成语典故”,甚至是报纸最下面的“网络妙语”、“开心一刻”、“哲思妙语”等可以为学生们一生打下精神的底子,使他们成为一个个快乐的读书人,拥有丰富的精神食粮,开启诗意的生活方式;还可以传承民族的文明,固守民族的根本,让民族的血液成为一条永远流淌不息的河流。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们热爱母语的情感,让他们真正在血液里、骨子里热爱母语,热爱语文,这不只是关乎个人的发展,更是关乎民族的命运。

当离开课本的小天地,步入《语文报》的大世界,学生们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便行走,便收获,从大漠孤烟走向堤柳含烟,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从留连戏蝶走向踏浪沧海。只是这其中的伴奏少了些舒缓婉转,多了份激越慷慨。

诗意地栖居教师论文 篇11

摘 要:作为一线教师,有许多无奈,虽然无法改变教育环境,但却仍然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播撒爱的种子,并精心等待它的萌芽。

关键词:诗情;真善美;教育的艰难

教师节前夕,钱理群先生用自己的一本书《丰富的痛苦》来“告别”教育生涯,他曾有过这样的理念“一个真正关心、热心教育的教育家,就不能只关心、热心教育,而要超越教育,关心并参加社会变革。”

有人说,人生碌碌,欲海无涯,诗情到哪里去找?可是人内心的缝隙里都藏着一点诗情。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如果也丧失了最后的一点诗情,那么我们的学生将向何处去寻找宁静的天空?于是当学生带着挑剔的眼光将教师精心挑选的优秀文章批判得体无完肤之时,我微笑着告诉他们,我很欣赏他们的自信以及他们那种敢于发表自己不同见解的勇气。但是这所有的一切应该建立在真诚、尊重的基础之上,我们应该宽容而设身处地地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同学、朋友、老师和家人,“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不能为逞一时之快而口不择言,谋出彩之欢而违背原则。

当学生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与地坛》《花未眠》等文章中“生与死”的感悟不屑一顾时;当学习《名人传》,学生谈到了自己的偶像崇拜,应该是周杰伦的潇洒、周迅的玲珑的时候;我以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人生感悟告诉他们:诚然,现实社会充满“欲望”,充满诱惑,但是你们年轻得像清晨的露珠,谁能够否认这个世界没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当然老师也知道你们喜爱周杰伦、周迅,这一点很正常,但老师也同样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鲁迅,喜欢托尔斯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我们崇拜偶像,应该重在精神方面的参照和学习,而不是服饰、发型的模仿,我们尊重、学习他们,而不是痴迷到忘记、放弃自己的人生内容和目标。

当学生表现出自己的冷漠,并对身边的一切(包括老师)不屑一顾,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的距离感时;当有学生公开宣称“我不想写随笔,随笔是我的隐私,我为什么要给你看”的时候,我说:随手拈来的文字是心灵的印迹。没有规则,没有约束。当心灵沉静下来,文字才会静静地流泻,于是留下记忆,留下心痕,于是我们在文字中认识自己,品读自身。

一个人的外表无论多么坚强,多么阳光,内心深处都会有一条忧伤的河,河的两岸有芳草;有绿荫;有卵石;也有漩涡……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一名听众,静听心灵的声音。

关于成长,我说:幸福像花儿一样静静地绽放,散发出淡淡的芳香,而每一朵花儿终究都会凋零,那盈盈的花瓣随风而逝,但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依然会嗅到其淡淡的味道,它不在眼前,而在心底。

生命中最美好的景致有时并不是用浓墨重彩描绘而成的,它也许只是一个淡淡的印迹,但它深藏在我们心灵最柔软的机理中,裹在层层的重负之下,它与生命同在。一旦触动了它的密码,它便潮水般涌来,浸泡你,柔软你,感动你。

关于挫折和烦恼,我说:人活着最关键的是要把那个“人”字写得端,行得正。强者并不意味着压倒一切,人的一生变化无常,应该学会换位思考,所以不必因连连的成功而自负、自傲,也不能因连连的失败而颓废、丧气。连连的成功可能毁掉一个积累不多的人才,连连的失败也能铸就一个坚韧不拔的勇士,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泽,你的心灵不再滋润。还记得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吗?“哀莫大于心死”!

对于学生敏感的.恋爱问题,我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人生积累,以这样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和感受:我说爱情是一朵美丽的浪花,然而你生命的航船却要绕开它,小心翼翼地行驶,因为你稚嫩的双桨还载不动如此神圣的职责。……不要为一朵花停留太久。相信这条路的前头还有千朵万朵花在等你。你要知道自己究竟要去哪里,在你没有到达之前,不要为一朵花停住脚步,因为前面的路还很远很远……

生活中,处处有人生,时时有学问。我们应该用美好的人性去唤醒、去震撼每一个生命,创造生命的辉煌,用知情意、真善美谱写人生的华章。让我们的学生不仅仅充满智慧,更富有爱心,让他们自信但不自负,谦和却不自卑,让他们既有“水的灵动”,又有“山的沉稳”!

钱理群老师说:“现在不是教育大可作为的时候”“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建设,必须以社会的变革和建设为依托。”而我们只是最普通的教育者,很难撼动大环境,但我们仍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播撒爱与美的种子,我们相信有一天它会在我们的生命中萌芽,并在我们的记忆里永远地留下清香。

山西高考满分作文:诗意地生活 篇12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山西高考满分作文:诗意地生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的里奋力地拼搏。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而是在纷繁的现实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然后一刻不停去,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

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人生三境界。

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路。”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引得一片诗情到碧霄?

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现实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

在最深的红尘里,诗意地栖居 篇13

一个人坐着,或许,心绪亦是惬意的。

厦门的天空,在11月入冬的季节里,依然有着灿烂的日头,阳光很好,偶尔会有风,细微着,透过街边凤凰木的绿枝,轻轻地洒落,柔和宁静,一任清白的天光在枝上、叶上、路上洒下淡淡的光影……

就着临街的位置,坐着,心是宁静的。

在流淌如逝水的韶光中,也会偶然的想起你,着暗纹青衣的身影,在灿烂的阳光下,或许,依然是俏丽着的。淡淡的年华,永远是会枯瘦着老去的,我想,你也会是的。

蓦然地,想起不知是谁说的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有时候,一个人的世界是低温着的,没有时间与年龄,身份,乃至生老病死的概念,独守在自己的寂静一隅,煮茶养花、读书听曲、写字修行,借一支瘦笔,为光阴结绳作记,为看过的书铭心的人句读遣词,让心素如简,在每一个低温的岁月里和婉了心境,写诗为文,就着文字的余温取暖,做文字里的伶人,这何尝不是一种真性情!

在最深的红尘里,诗意地栖居!

久居于繁华都市里,于我来说,是很不惯的。是故,于闲暇时,一个人总是喜欢去一些山村小镇里行走,看那些小桥流水人家的平凡日常,也体味山乡里桃溪近、幽香远远,谩凝望、落花流水的清寂的风景。时时的,一个人走得远了,也偶尔会遇见“松下清流浅,白云水畔生。花月何曾夜,溪小自缠绵”的山村意境的。当此时,溪流潺潺的音色,可陶冶有时浮躁的内心,让自己别去遗忘了,那岁月悠悠的红尘深处的香气四溢,以及四季荣枯香雪落梅的缤纷结局。

走着,走在生命的过程中,在四季的荣枯里飞度,终是会感受到人间的冷暖,体悟到每一程风景的诗意。

是的,人间的诗意,与心境无关,关乎入世的深情。

在这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活着而深情地爱着,那么,在芸芸众生的红尘里,诗意风雅,美丽便无处不在,正如秋高风急,满地的黄花离离,若气短萧索的人,看见的便是季节的衰微,而意气风发的人却看见了岁月的丰盈,如此,你或者我,选择怎样的生活与意趣,终究在于活着的姿态是否是一往情深。

喜欢那个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活着的雪小禅,喜欢那个从宋词里南渡而来的荷塘女子,也喜欢那个大漠琵琶声声催而风骨俏丽的蔡文姬,在散淡中,在碎语中,在春花秋月的日常里,在自己清明天地的一隅,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欢喜瓜菜米香的寻常,钟意青衣素面的打扮,不高调,也不刻意,清清凉凉的过着自己的日子。

记得,白落梅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我想,所有的等待,都是为了一场相遇!

于是,一个人,我清浅着,我散淡着,随性的过着自己的日子,不关注世情,不关注光阴,诗意地栖居在城市边缘的某个乡村小镇,只是想着,你终是会来的,因为,同道的人,终会相见。

如此,很多时候,便可以落落大方地放下城市的繁华,只与山水草木结缘,与旧书新茶作伴,在山村小镇里独守一个人的清宁,让路过的人,经过的事,通通融进这一方一俗的生活美学里,与浮华拉开一些界限,不理艳世的纷嚣,不耽声色的奢靡,不必作奇人,更不必作妙人,只喜是一个芸芸大千的俗人,闲时去游历在芸芸众生中,也偶尔混迹于阡陌红尘的最深处,心系大千,亦爱己及人,如此,让心在最深的诗意里,栖居!也如此,让我在最浅的禅意里,等你!

喜欢自己的低温岁月,清寂着的时光,总是静冷得让人心疼。

时时的,一个人,一部车,一支笔,徐行在天地之间,转山转水转千里,如此可以,去看厦门海滩开满的三角梅花,听古田陌上的风声萧条,闻南靖山泉的清音流转;如此也可以,去看北方的雪北方的你,与贝加尔湖促膝私语,悠游花香清逸的普罗旺斯……

草木葳蕤,花香盈盈,一处风景有人懂得,它便美若画卷!

有种深情,你读懂了,你便不会输给时间;有种诗意,你读懂了,你便会是灵魂的初见。

于是,深情地活着,活在芸芸的众生中,不让生活太过喧嚣,也没有太多功利化的迁就,随性地活着,活成一本文字温淡、意境闲适的书,里面没有盛大繁丽的烟火气息,只有寻常日子里的二三琐细,平常有一二知己,能够在文字中彼此映照,见心明性, 让清寂的日子盛开成一朵朴素的花,把人生活得如一幅古意的画,一首旧唐的诗,在最深的红尘里,诗意地栖居,在最浅的禅意里,等你,如此,足矣!

我想,你终是会来的了,在芸芸众生中,若你是那个唯一的女子,有着如莲的脾性,有一颗柔软的心,与我似的,是很多时候以文字为道场的,过着见素抱朴的日子,深情地活着,那么,你便是栖居于我灵魂里最深的诗意。

我在这世间,忙碌着一些为生活而生活的琐事,与友人聊吃食、文物、书籍、诗礼、茶道,在简而又简的寻常日子里,扬弃了浮世的清欢,独自悠然于心。于无声处聆听风声的熹微,浅唱一朵花开的宋词,让诗意一样的你,栖居在我最深的红尘里,让生命拥有一件奢侈品,人生从而变得厚实!

冬风又起,萧瑟的冷意,蹉跎了千里的关山,云卷云去,而季节依旧以一首诗的姿势,终究是姗姗来迟。

上一篇:采石场、石料厂施工方案下一篇:军训闭营式上发言稿(部队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