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侦查学教案

2024-07-22

刑事侦查学教案(共7篇)

刑事侦查学教案 篇1

《刑事诉讼法》教案

关于“辩护与代理”、“刑事证据”、“强制措施”、“附带民事诉讼”、“期间、送达”的有关内容

授课人:××*

时间:九月二十三日下午

首先我先对大家说:谈不上是讲课,因为我这几年一直在从事民事行政检察业务,对刑事检察包括刑法、刑诉法以及与刑事有关的新的司法规定和司

法解释近几年接触的比较少,今天在这也是跟大家共同学习。希望大家多鼓励,多批评指正。

一、讲一下辩护与代理:

我国的辩护制度作为现代法制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和保障司法公正,体现诉讼程序的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行辩护制度,有利于司法机关正确处理案件,防止办案人员的主观片面性;有利于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利,体现司法活动的公正性,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还有利于更好地完成行使诉讼的教育任务。

那么,辩护人和代理就是我国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说一下辩护人: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辩护人的范围:律师、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同时,也规定了被宣告缓刑和刑罚尚未执行完毕的人、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请登陆政法秘书网)身自由的人,和无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公、检、法、国家安全、监狱的现职人员、人民陪审员等不能充当辩护人。

在这,我说一下:

虽然刑诉法对辩护人的职责作了明确的规定:是依法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实体辩护,维护他们的程序权利,为他们提供法律帮助,进行法制宣传等。但是由于修改后的刑诉法扩大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选择范围,不再限定为近亲属和监护人。凡是亲戚、朋友都可以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接受辩护。

就是因为刑诉法扩大了委托辩护人的选择范围,在近些年,使一些接受辩护的人不是能够很好地按照律师职责通过诉讼活动来体现法律的公正,使得辩护士去其真正的含义,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为此,我们自治区高级法院对刑事诉讼中就辩护人的要求作了进一步的规范。(公诉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委托的辩护人要求是由律师资格证的律师才能参加法庭辩护。那么,没有律师资格证的辩护人不允许充当公诉案件中的辩护人。)如,前几年,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法律工作者经常忙碌与公检法等部门——

辩护的种类:一是自行辩护,这好理解。二是委托辩护,就是有人向法院状告自己后就可以委托辩护人为自己辩护;还有公诉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自案件移送到检察院审查之日起,就有权委托辩护人。三是指定辩护,指定辩护只适用于审判阶段,被指定的辩护人只能是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如:聋、哑、盲人、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开庭审理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或可能被判处死刑的人都可享受指定辩护。

二说一下代理:在这,我们说的代理是刑事代理。刑事代理包括法定代理和诉讼代理。

法定代理就是法律规定产生的代理。如未成年人的父母。父母就是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

诉讼代理人主要是:一个是在公诉案件中接受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后或亲属的委托,一个是在自诉案件中(指轻微的不需要侦察的刑事案件)接受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或是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接受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以维护受害人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人。都是诉讼代理人。

辩护人和代理人他们的职责范围:

辩护人是根据法律和事实,充分阐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后者应当减轻、免除刑事责任的各种理由和根据,反驳不实的指控,帮助法院查清案情,促使诉讼项公正方向发展。以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代理人就是帮助受害人、自诉人、当事人主张权利。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讲一下刑事诉讼证据

刑事诉讼证据是指公安、司法机关或诉讼当事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用以证明或者认定案件的事实的根据。

法律规定证据的种类有7种:

1、物证、书证;

2、证人证言;

3、被害人陈述;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5、鉴定结论;

6、勘验、检查笔录;

7、视听资料。以上七种证据是法定证据。目前学理上公认的证据有:控诉证据与辨认证据;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言辞证据与实物证据。

由于庭审方式的改革,将原来的纠问式改变成现在的控辩式。也就是说原来由法官在法庭上讯问被告人并对证明案件事实进行调查和必要的取证、核对证据,做出裁判。而现在是,公诉机关对于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必须向法庭提供确实、充分的证据加以证明,法官以控、辩双方举证、辩论为主的审判方式之下,以控、辩双方当庭提供的,并且经过庭审查证属实的证据为基础做出裁判。因此,从总体上看,公诉机关就是公诉案件证明责任的主要

刑事侦查学期末复习资料 篇2

第一部分 概念

刑事侦查学 刑事侦查 侦查主体 刑事侦查客体 刑事技术 刑事技术鉴定 同一鉴定 种属鉴定 痕迹检验 笔迹鉴定 犯罪现场 现场勘查 枪弹勘验 牙齿咬痕 犯罪事实 犯罪痕迹 刑事照相 车辆痕迹 现场分析 侦查实验 刑事特情 立案 并案侦查

第二部分 基本要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 刑事侦查学的研究方法 刑事侦查主体的种类

人民检察院的侦查与公安机关侦查刑事案件的主要区别 刑事侦查的基本任务 刑事案件的基本特点 刑事侦查原则 鉴定的权属和鉴定资格 刑事技术的鉴定对象 刑事技术鉴定的基本任务 刑事技术鉴定的种类 形象痕迹的形成要素 痕迹的分类

手印的分析判断的主要内容 脚印的分析与判断

工具痕迹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 刑事照相的基本内容 物证照相和辨认照相的区 犯罪现场的分类及特点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形成工具痕迹的因素 侦查计划的内容 构成犯罪现场的要素 搜查的适用和要求 通缉的适用 跟踪守候的适用 早期现象尸体 晚期现象尸体

成为刑事侦查客体的条件 侦查机关与侦查人员 鉴定权与鉴定资格 刑事照相的基本内容 指纹的纹线系统

同质和异质整体分离物体的区别 并案侦查的条件 破案的条件

侦查终结和结案报告的基本内容

第三部分 简 答

1、侦查的基本含义;

2、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进行刑事侦查的主要区别;

3、如何认识侦查与侦察;

4、种属鉴定的作用;

5、痕迹检验的意义

6、痕迹检验的任务

7、形象痕迹的分类

8、工具痕迹在侦查中的作用

9、车辆痕迹检验的意义

10、现场勘查的任务

11、现场分析的内容

12、搜查的适用条件及法律规定

13、通缉通报的适用条件

14、跟踪守候的适用对象 第四部分 基本题型

一、不定向选择

1、《刑事侦查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

A刑事侦查方法 B痕迹检验 C刑事技术手段 D刑事侦查措施

2、刑事侦查的基本任务是()。

A查获犯罪人 B查明犯罪事实 C制止和预防犯罪 D收集证据

3、刑事鉴定的基本任务是()。

A查明客体的性质,确定事实 B确定某案件或某犯罪现象形成的原因; C查明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D确定被检验客体与犯罪案件或犯罪人的关系。

4、刑事现场照相的基本内容是()。

A现场概貌照相 B现场中心照相 C现场痕迹照相 D现场工具照相

5、犯罪现场手印分析判断的主要内容有()。

A是否犯罪嫌疑人所留 B手别及手指 C身高和体态 D职业特点

6、犯罪现场脚印分析判断的内容有()。

A遗留的位置与犯罪过程是否一致 B与其他痕迹物品之间的关系 C新旧程度与发案时间是否一致 D附着物与犯罪现场的内在联系

7、勘查工具痕迹的作用()。

A分析作案人的职业特点和作案手段 B认定作案工具 C利用工具痕迹揭露伪造现场 D串并案件

8、枪弹痕迹是指枪支在射击过程中()。

A弹头上的痕迹 B弹壳上的痕迹 C枪管内膛上的痕迹 D射击附带痕迹

9、收集笔迹样本的对象,只限于()。

A在侦查过程中自动投案自首的人 B经过侦查而确定的犯罪人 C经过侦查确定的犯罪嫌疑人 D在侦查过程中被群众举报的人

10、刑事犯罪现场的类别主要分为()。

A伪装现场和伪造现场 B中心现场和外围现场 C主体现场和关联现场 D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

11、现场勘查就是对犯罪有关的()进行勘查和检验。A痕迹和物品 B场所 C人身 D尸体

12、侦查机关决定立案或者不予立案所依据的材料来源于()。

A公民个人的检举和控告 B侦查机关直接发现或获得的材料 C犯罪嫌疑人的自首 D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控告、检举

13、侦查计划的主要内容有()。

A侦查力量的组织分工 B对案情的初步分析和判断 C制止现行破坏和避免损失措施 D制度和规定

14、案情分析结论是()的结果。

A可能性研究 B现场勘查 C论证假设 D现场访问

15、形成工具痕迹的因素主要有()。

A犯罪嫌疑人使用犯罪工具 B承受客体 C造型客体 D作用力

16、收集笔迹样本的对象,只限于()。

A在侦查过程中自动投案自首的人 B经过侦查而确定的犯罪人 C经过侦查确定的犯罪嫌疑人 D在侦查过程中被群众举报的人

17、侦查终结时对案件提出的处理意见是()。

A.立案 B.撤销案件 C.起诉 D.撤诉 18.下列侦查措施哪些需要见证人()。

A.现场勘验 B.搜查 C.辨认 D.侦查实验

19、构成犯罪现场要素的内容是由()组成。

A.犯罪行为 B.犯罪时间和空间 C.犯罪现象 D.物质形态变化。20、犯罪现场的特点具有()。

A.刺激性 B.留痕性C.反应性 D.复杂性;

21、辨认是()的一种形式。

A同一认定 B.同步认定 C.同性认定 D.同类认定

22、刑事侦查中的强制措施包括()。

A 拘传 B 取保候审 C 监视居住 D 拘留和逮捕

23、刑事诉讼法规定,侦查主体主要是指()。

A 公安机关 B 检察机关 C 监狱 D 军队保卫部门

24、可以进行同一鉴定的有()。

A 指纹 B袜子印 C 弹痕 D 汽车轮胎痕迹

25、痕迹检验可以作为()的依据。

A 分析案情B 确定侦查范围 C 查缉犯罪嫌疑人 D 痕迹鉴定

26、指纹主要有()系统构成。

A 根基线 B 外围线 C 内部花纹 D 中心线

27、赤脚印的大小是指()。

A 脚印全长 B 前掌宽 C 脚弓宽 D 后跟宽

28、下列属于同质整体分离物体有()。

A 螺丝与螺丝帽 B 碎骨 C 被肢解的尸体 D 玻璃瓶与塑料盖子

29、下列属于异质整体分离物体有()。

A 螺丝与螺丝帽 B 碎骨 C 被肢解的尸体 D 玻璃瓶与塑料盖子 30、可以根据()尸体现象判断是否移动尸体。A 肌肉松弛 B 尸僵 C 尸斑 D 尸绿发生

31、可以推断死亡时间的尸体现象有()。

A 尸冷 B尸僵 C 尸食性昆虫 D尸斑

32、可以确定生前伤或死后伤的尸体现象是()。

A 尸体干燥 B尸体痉挛 C尸体腐败 D 尸体干枯(木乃伊)

33、刑事特情可以根据其承担的任务分为()。

A 线索特情 B 控制特情 C 情报特情 D专案特情

34、收集犯罪现场痕迹的主要方法:

A 原物提取 B 现场照相 C 制作模型 D 测量记录

二、判断

1、刑事侦查的主体,就是依法具有侦查权限的机关和部门的侦查人员。

2、刑事技术鉴定是一种用于认定犯罪事实、揭露和证实犯罪的一种侦查措施。

3、刑事技术鉴定只能由具有鉴定资格的鉴定人来实施。

4、刑事技术鉴定中的“同一”或“相同”,是指现场客体和嫌疑客体的特征完全一样。

5、比较检验的目的在于:确定现场客体和嫌疑客体的符合点和差异点。

6、现场物证照片和现场辨认照片都要突出反映物体本身的细微特征。

7、步法的特殊性是步法分析和步法追踪的主要依据。

8、牙齿咬痕的数目特征决定于口角和食物的大小。

9、工具痕迹是一种立体痕迹,而造型体是形成痕迹的决定因素。

10、对器械形成的分离痕迹检验,既要进行工具痕迹检验,又要进行整体分离痕迹检验。

11、在枪弹案件的现场分析中,只要确定了是自射情况,即定性为自杀。

12、笔迹细节特征所具有的稳定性是笔迹鉴定时赖以认定书写人的主要依据。

13、可以将犯罪人连续作案形成的几个现场分为第一、第二„„现场。

14、赃物持有人就是犯罪嫌疑人。

15、由中心向外围进行现场勘查,是指勘查人员直接进入现场中心部位开始勘查的方法。

16、发现案件的地点,就是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地点。

17、立案标志着刑事诉讼的开始,是每个刑事案件必经的诉讼程序。

18、有权决定立案的机关就是具有侦查权的机关。

19、只要查清了主要犯罪事实,就可以决定破案。20、犯罪主体现场遗留的痕迹和物证一定多于关联现场。

21、留有犯罪痕迹的现场就是主体现场,剩下的均为关联现场。

22、关联现场的作用不如主体现场的作用大。

23、第一、第二、第三„„犯罪现场是以发现现场的先后顺序来划分的。

24、鉴定人在证物进行鉴别和认定,不适用刑事诉讼法有关回避的规定。

25、笔迹鉴定属于动作习惯痕迹鉴定。

26、侦查计划一经制定不可更改,以便于执行。======

27、刑事技术鉴定属于刑事侦查的内容,有鉴定权的机关就是有侦查权的机关。

28、同一鉴定的目的,就是将任何两个事物进行比较、鉴别,以确定其是否位同一事物。

29、同一鉴定的过程,就是从被鉴定客体的特征入手,进而认识特性的过程。30、围绕认识被鉴定同一客体的特性,是同一鉴定一切活动的目的。

31、刑事特情是用于刑事侦查的隐蔽力量,侦查主体都可以建立和使用。

32、三、案例简析

1、案情:1997年12月27日上午10时许,三名歹徒窜入某市某偏僻邮电所,用刀具等威逼两名当班的职工跪于地上,抢走现金现金两万余元,并用凳子砸伤一名职工后扬长而去。受害人立即用电话报警,公安机关接报后迅速赶到现场。据受害人反映,歹徒中一名身高约1、8米,脸上有许多粉剌;另一名个矮,同伙叫其为华仔,口音为本地口音。

问题:本案应采取什么侦查措施开展侦查,为什么?

2、案情:某市下午5:10分发生一起持枪抢劫银行案。该市公安机关迅速组织相应的警力在市区周围设卡、布岗,将犯罪嫌疑人围堵在该市区内。据目击者和知情人提供线索:作案人男性,持枪,身高1.7M左右、平头、圆脸,约30岁,蓝茄克、白球鞋。

问题:为了及时抓获该犯罪嫌疑人,防止其继续作案,你认为应采取何种查缉措施?为什么?

3、案情:某单位发生一起凶杀案。公安机关机关根据知情人提供的线索,顺藤摸瓜开展侦查工作,迅速查清了作案人是死者生前的恋人张某,同时还获取了张某作案的大量证据,但是,犯罪嫌疑人张某已逃离它乡。根据侦查人员分析,张某可能在沿海一带躲藏。

问题:为了及时捕获张某归案。你认为应采取何种查缉措施?为什么?

4、案 情:2000年10月17日,巴中市巴洲区公安分局获得线索,公安部督捕犯罪嫌疑人郑美英的儿子陈玉林在巴中做生意,郑有可能已逃往巴中(年满60周岁的郑美英曾拐卖儿童10余人,1999年就被公安部列为督捕逃犯。)。获报4小时后,侦查人员找到了陈的店铺,以“买东西”为名与陈交谈,但是没有获得有价值的线索,便立即撤出。

问题:作为本案的侦查员,你拟采取何种侦查措施抓获郑美英?为什么?

5、案情:2002年9月27日,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张某某因为博士论文的需要,赴四川凉山自治州的盐源和木里两县,考察一种叫高山栎的植物。其后,下落不明。该研究所派人寻找无果后向当地公安机关报了案。10月29日木里县公安局在山里找到一具男性尸体。尸体已经腐烂,但通过其衣物和眼镜等随身携带物品判断死者是一月余前失踪的张某某。

问题:你如何根据现场情况分析判断张某的死亡时间?

6、案情:2001年10月29日10许,四川安岳县公安局报案:该镇子镇的姚海群被人枪杀,子弹自后颈射入,从右前胸穿出。离地面越1.5M 处的墙体上有一个小孔,洞壁有烟熏痕迹;据姚丈夫讲,晚9点过,他躺在床上抽烟,妻背对床坐在桌边看电视。突然,从床边墙后传来一声巨响,屋内闪出一团火花,姚头一歪倒在地上;带孔墙体外地面有若干脚印;天亮后,警方在床边渣滓里找到一粒类似“五四式“手枪的子弹头。据此判断,这是一起枪杀案件。

问题:根据现场勘查情况刻画本案犯罪嫌疑人。

7、案情:×年5月20日,×市一公共场所发生爆炸,7人当场死亡,数人受伤。市刑警支队经过一个多月的侦查,发现一重大嫌疑对象陈×,并发现陈有出逃迹象。由于时间紧迫,支队决定立即组织人员拘留陈×。当侦查员一行7人火速赶至陈×家时,陈×不在家,陈的妻子称不知陈×的去向。为防陈×突然返回,两名侦查员在陈家外警戒,两名侦查员将陈妻带到其邻居家继续询问,三名侦查员关上门立即对陈家进行了仔细的搜查,最后从卧室的床底搜出用牛皮纸包裹的少量的炸药和两根雷管。侦查员制作完《搜查笔录》和《扣押物品清单》后,从邻居家叫来陈妻,让其在笔录和清单上签字。陈妻一口否认炸药是从她家搜出的,拒绝签字。

问题:侦查人员的工作是否有误?为什么?

8、案情:2001年7月26日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发现两部电话从7月21日中午至7月26日中午拨打至越南的国际长途电话巨额电话账单达:184万元人民币。到了第二天两电话号码资费已经飙升到234万元人民币。经查,该两个电话号码是上海电信公司还未投入使用的空号码。很明显,这是有人在盗用国际电话线路,该局立即向上海市公安局报了案。上海警方与上海电信公司经过严密监控和追踪,查清了确有犯罪嫌疑人盗用国际电话线路的犯罪事实,同时了解到:进行这种犯罪,从技术上讲需要卫星接收器、中继线路等电信专用设备的支持。围绕着这一作案条件,查出了犯罪嫌疑人肖浦宁,并在其家中查获了刚已拆卸了的设备。在事实和证据面前,肖浦宁承认了自己盗用国家通讯资费的犯罪事实。

问题:至此,本案是否全部破获?为什么?

四、案例分析

1、案情:2001年5月12日早晨7:00过,家住平陆县辛下路4巷的山西省全国林业劳动模范毛鸿喜起床后,习惯地用条帚一路扫到大门,门外不知谁堆了一堆垃圾(以往也有这种情况),毛鸿喜不快地唠叨起来。此时,邻居丁银凤与儿子正在近邻巷子的厨房顶上清扫。丁银凤接过毛鸿喜的话骂了几句。毛鸿喜的妻子屈爱强听见后,从屋里出来站在大门外的巷子里,抬头与站在房顶上的丁银凤对骂。毛鸿喜赶紧推妻回家,刚一回身,一个黑影凌空而下,毛鸿喜没有看清是何物,只觉得扶着妻子的手一沉,妻子的身体向后倒去;他用力托住,看到妻子双目呆呆地看着前方,一根铁棍已深插入屈爱强的颅内。经医生检查,是铁棍击穿了屈爱强的颅腔;上午11点,民警到达现场:屈爱强倒地的地方有一滩血迹,血迹旁是那根从天而降的铁棍,其长约50CM,两头扁平,上面沾有血迹。民警对现场进行了照相和记录。

案件发展情况A: 5月16日14点,屈爱强死亡。运城地区公安处法医尸检结果:屈爱强头 顶部有1.5CM长的裂创,创深5CM,引起颅内出血、颅压增高、脑组织广泛软化、坏死,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案件发展情况B: 5月13日毛鸿喜在抢救屈爱强的医院时,有人悄悄告诉他,是丁银凤扔的铁棍;C 屈爱强住院的第二天,办案人员从栗家大门外的垃圾堆里找出已经糊满烂泥的铁棍。

问题:本案从2001年5月12日开始调查,但是久侦难破。你认为造成该案案侦困难的环节出在哪里,为什么?

2、案情:2000年10月18日凌晨,某地发生一起持枪、蒙面入室抢劫案。二名自称为是室主的朋友,敲开室主家门,抢劫室主(受害人)家中的财物后逃之夭夭。

现场勘查和访问:

1、受害人家中一片混乱,地面有血迹和带血鞋印若干;

2、受害人身上有钝器打击伤,手臂和面部有出血性伤口;

3、、案发过程中,受害者与犯罪嫌疑人在搏斗中将一名犯罪人的手臂咬伤、指甲盖咬掉;

4、室主人放在客厅茶几上的手机和装有现金的包丢失。

负责本案的专案组在现场勘查后,将血指甲盖交公安技术部门作过DNA鉴定,结论存档在案卷中。

问题:除专案组提取的指甲盖外,案发现场还有那些痕迹、物证应该发现、提取和鉴定?并获得相应的侦查线索?

3、案情:2000年10月18日凌晨,某地发生一起持枪、蒙面入室抢劫案。二名自称为是室主的朋友,敲开室主家门,抢劫室主(受害人)家中的财物后逃之夭夭。

现场勘查和访问:

1、受害人家中一片混乱,地面有血迹和带血鞋印若干;

2、受害人身上有钝器打击伤,手臂和面部有出血性伤口;

3、、案发过程中,受害者与犯罪嫌疑人在搏斗中将一名犯罪人的手臂咬伤、指甲盖咬掉;

4、室主人放在客厅茶几上的手机和装有现金的包丢失。

负责本案的专案组在现场勘查后,将血指甲盖交公安技术部门作过DNA鉴定,结论存档在案卷中。

问题:除专案组提取的指甲盖外,案发现场还有那些痕迹、物证应该发现、提取和鉴定?并获得相应的案侦线索?

4、案情:1994年5月19日上午11时许,华东农业大学女博士生徐某从校外回到学校9号研究生宿舍。当她打开自己313寝室(三楼13号房间)时,室友、女博士生兰莲芳倒在血泊中,徐尖叫着冲出房门报了案。现场勘查:这是一个典型的他杀现场。房内一片狼籍,有明显的打斗痕迹,地上血迹斑斑,兰莲芳仰面倒在地面血泊中,身体已经发凉;窗台内外和房内地上、墙壁上分别有带泥和带血的男式鞋印、纱窗被划破,一个烟头,经分析为作案嫌疑人所留。兰莲芳手表、钱包、随身听等财物被盗,二楼盥洗间一套男外套丢失生。9号研究生宿舍背面是一片通往南湖的茂密树林,树林里有一件带血的衣服,其旁边有不完整的鞋印,纹路与313室内男式鞋印花纹相似。

尸体检检:尸体僵硬、紫色尸斑布满枕、颈、背、臀等部位;头部被钝器打击,现场有的一个的木櫈腿上带着血;口鼻周围青紫,但无裂创;右手中指、无名指指头受损;右颈部被锐器刺伤,右颈部静脉大出血导致休克死亡;生前被强奸。

问题:提取现场相关物证和犯罪资料,并试析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路线。

5、案情:2001年4月30日上海市“110”接到一个报警电话:闵行龙柏路地区绿苑路桥边有一个日本人被汽车撞了,肇事司机已经逃跑,受伤日本人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

死者身份:佐藤善治,男,49岁,日本国籍,4月23日持旅游护照来上海,住某大酒店。与其同行的有:妻佐藤惠子、儿子佐藤公彦。后者称:29日晚21时许,其父独自离开酒店,迟迟不归,母子徒步外出寻找。30日凌晨1时30分在绿苑路桥边找到已倒在血泊中的佐藤善治。,当即打电话给其的上海籍贯女友兼翻译冯某,叫她开车来现场,冯很快驾车来到现场后三人合力将佐藤善治抬进轿车内送医院抢救,但是,佐藤善治还是因失血过多不治身亡。冯某即报警。

现场情况:现场散落着一件血迹斑斑的格子呢西服和脏皮鞋,地上有一小滩血迹,四周有一道道平行的车轮印痕。

尸体检验:死者身上多处机械性损伤:头部、背部有20余处损伤。现场调查:4月29日晚23时左右当地曾下过零星小雨。

问题:根据现场情况与尸体检验、现场调查的情况分析本案疑点,并提出下一步侦查方向。

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的衔接与配合 篇3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人、财、物的进一步大流动,使得刑事犯罪形势日趋严峻化;同时,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为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提供了有力武器,另一方面也被犯罪嫌疑人所利用,犯罪嫌疑人往往借助高科技手段,提高自身的犯罪能力及反侦查能力,智能化、高科技化犯罪现象越来越突出。因此,当前的刑侦工作必须实现侦查工作与技术工作的有效衔接与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破案效率,有效地遏制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关键词】:刑事 侦查 勘查 科学技术 犯罪

一、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衔接配合概述

刑事技术,亦称刑事科学,是侦查机关在刑事侦查活动中,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发现、记录、提取、识别和鉴定与刑事案件有关的各种物证、书证,为侦查、起诉、审判工作提供线索和证据的各种专门技术的总称。刑事技术检验是刑事侦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刑事侦查活动的一项重要措施。只有在刑事技术渗透到刑事侦查各个环节中去时,才能真正转化为物质力量,使侦查人员由单纯的体力型向科技型转化,使在刑事办案中获取的各类物证更具价值性和证据性,对犯罪分子的认定作用和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大。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加强及与国际法的逐渐接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对刑事侦查各环节进一步加以规范。面临如此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的刑事侦查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仍然墨守陈规,靠打“车轮战”、“人海战”,靠“程咬金三板斧”式的审查讯问方式,不计成本、不讲效益,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实斗争的需要,也无法向人民群众交出满意的答卷。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刑事侦查提供了获取科学证据的强大武器,为提升刑事侦查战斗力提供了广泛的空间。把科学技术提高到“第一战斗力”的地位,改变思路,从观念到行动上真正重视起科学技术的巨大潜力,通过加大侦查的科技含量,持续地增强控制、发现、揭露、制服犯罪的能力,无疑是刑侦改革的重要内涵。所以,各级刑事侦查部门越来越认识到刑事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提出了“科教强警、科技强侦”的战略措施,从而使刑事科学技术在侦查破案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实践证明:在社会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刑事侦查工作中,刑事科学技术是第一破案力。

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看到,由于侦技人员所处的地位不同,各自的工作方法、方式和工作对象不同,相互之间难以形成有效地衔接配合,分离脱节现象严重。特别是在现场勘查、侦查讯问等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对刑侦工作中的侦查和技术人员来说,强调任何一方而忽视另一方都是不对的。必须清醒认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必须做到各局部的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的效能。在技术和侦查最应密切衔接的“一线”基层责任区刑警队,问题尤其突出。因此,刑事技术部门在思想上要强化与侦查工作衔接的意识,既注重本专业的发展拓宽,又注重与侦查部门的密切协作;刑事侦查部门则要紧密依靠刑事技术的科学力量,多联络、多沟通,使我们每一起案件的侦破和办理都存在技术因素。美国著名学者克里希南在《现代犯罪侦查导论》一书中专门论述了刑事技术与侦查工作的关系:“侦查员和实验室意见的交流。首先要会辨认、采集原物确凿证据然后把它们送抵实验室进行检验。侦查员和犯罪实验室检验人员问的密切合作,是充分利用相互间的才能的基础„„犯罪实验室在刑事犯罪侦查中所起的作用在日益增长,这大概是警察作假想训练时,在某个犯罪的实际侦查过程中,对警察的各种职责有了起码认识的缘故„„同侦查人员磋商,有助于实验室的科学家恰当地安排他们的试验,也有助于他们避免做不必要的工作。”

二、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衔接配合的表现 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应在现场勘查、审查讯问、发现和认定嫌疑人三个阶段有效地衔接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刑事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第一破案力的作用。

(一)行事侦查与刑事技术在现场勘查阶段的衔接配合

公安部常务副部长白景富同志指出:“现场勘查是侦查工作的门户,如果连这个门都进不了,其它工作都无从谈起。” 这个论断非常精准。现场勘查是侦查破案的第一道工序,是刑事诉讼活动的首要环节。刑事案件现场是犯罪行为的发生地,是犯罪证据的保留地,是犯罪信息的储存地。正是因为犯罪现场如此重要,所以长期以来公安部都是严格要求现场勘查要遵循“依法、及时、全面、客观、细致”的原则。

所谓犯罪现场勘查,是指侦查人员依据法律规定,为从犯罪现场收集证据,研究犯罪信息而进行的犯罪现场访问和犯罪现场勘验、检查的总称,是一项综合性的侦查措施。犯罪现场勘查的两大核心内容是犯罪现场访问与犯罪现场勘查、检查。现场勘查工作是刑事侦查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又是刑事技术工作的重头戏。但在实际工作中,现场勘查工作与侦查工作存在脱节现象,部分侦查员认为现场勘查工作仅是技术员的事,与自己无关,结果现场勘查时有些侦查人员不到场,绝大多数案件的现场勘查情况无人过问;部分勘查人员技术至上观念较重,侦查意识不强,常常是就现场看现场,就痕迹论痕迹,不能依据现场实际及客观态势对犯罪及其过程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判断、推理,以致在接下来的现场分析环节中不能切中要害、一针见血。也就是说技术人员只能谈技术ABC,而不能讲侦查一二三,不能科学地进行现场重建,更加有效地服务侦查,指导破案。在某些侦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眼中,现场勘查]_作是例行公事,仅仅起着弥补法律卷宗的程序作用及为已破案件提供一套现场记录的资料及出具鉴定佐证的作用而已,这种状况导致了侦查工作严重脱离犯罪现场。出现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于侦技人员的片面认识造成的。因此,如果在现场勘查中侦技人员有机结合、相互交流,技术人员同时加强侦查意识,既讲技术,又讲侦查,科学地重建现场,必能有效地服务侦查,指导破案。

要提高刑事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使刑事技术真正成为提高破案率的现实力量,把刑事技术和侦查破案有机结合起来,必须首先过好现场勘查关。侦查人员和技术人员都要改变观念,打破刑事技术人员只单纯埋头于现场勘查,侦查人员只管制作调查访问笔录,相互间不闻不问的状况,两者应是一个共同的战斗体,技术人员要有侦查意识,侦查人员要有刑事技术意识,共同来承担起现场勘查和现场调查访问工作。这样便于侦查人员在侦查的初始阶段就能“吃透”现场,了解现场,立足现场来看问题,分析案件研究侦破方案能从现场出发,避免了脱离现场的胡思乱想和无客观依据的乱想瞎猜。及时地对一起现行案件进行勘查,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在时空上缩短了到达现场的时间,既有利于现场的保护和痕迹物证的采集,又有利于技术人员及时了解案发情况,发现犯罪动态,提取有价值线索,并能及时将第一手的现场信息反馈给侦查员;对于侦查人员而言,既有利于侦查员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可使案件快速侦破,又利于侦查员熟悉技术业务,掌握科技手段,充分了解案件的发展动态和痕迹物证情况,及时把现场信息转变成活的侦查资源,从而增加了破案效能。可见,积极利用现场信息,可以将许多案件的侦破工作解决在现场勘查阶段。

(二)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在审查讯问阶段的衔接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指具有侦查权的侦查人员为了查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和犯罪情节的轻重而依法对其进行的一种面对面的审查活动。讯问的目的是为了查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和犯罪情节的轻重。审查讯问工作是对归案的犯罪嫌疑人,为证实其犯罪进行的面对面的强制性的调查活动,是侦查工作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侦”和“审”的统一。当前的模式是,审查讯问是侦查人员个体的事,勘查现场是技术人员的事,技术人员很少甚至几乎从未参与到对犯罪嫌疑人的审查讯问中去,导致了侦查人员审讯时就案论案,工作粗糙,在一些现场条件差,无过硬证据的案件中难以找到有效的突破口,审查讯问很容易陷入僵局,从而影响侦查效果。因此,初次审查讯问工作最好由侦查人员和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制定周密的讯问计划。在开始审讯之前,侦查员应该尽可能多地占有现场资料,了解串并案情况。关心技术人员的检验结论的依据是什么,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比如现场痕迹是如何形成的,受害人的致伤、致死原因,在多种伤并存的情况下,哪一种伤是主要致死因素等等。尤其要注意分析把握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痕迹特征、作案过程的细节特征和反常现象,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最大限度地深挖罪行。另外,技术员通过参与到对犯罪嫌疑人的审查讯问,从技术角度分析犯罪嫌疑人供述,反思和解决现场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这有利于对已勘查现场的得失总结,有利于技术人员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也有利于进一步的案件串并的汇总工作。

(三)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在发现和认定犯罪嫌疑人阶段的衔接配合

发现和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刑事侦查破案的主要目的,但在传统的侦查模式中,单纯依靠摸底排队、调查访问的做法已无法适应当前刑事案件的发案特点。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地区间不平衡和人、财、物大流动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外来流窜犯罪已呈逐年上升趋势,典型特点是“两头在外”,即受害人和犯罪嫌疑人都是外地人。且以侵财型、跨省地市、系列型为主要特征。犯罪分子异地作案、异地住宿、异地销赃,团伙作案、时分时合、交叉结伙,手段多样,对侦查破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侦查部门要想有效地遏制其扩张恶化,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机制,紧密依靠刑事技术中的科学技术力量。1.要充分发现和利用犯罪痕迹物证及各种信息

技术部门要及时将含有现场信息、手段特点、物证资料等串并汇总材料传递给侦查部门,便于侦查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去发现犯罪嫌疑人;侦查人员及时消化案件信息,将有关信息传递到特情耳目,并及时进行阵地控制等,当发现嫌疑人员时,及时将刑事资料送技术部门查对,便于及时认定犯罪嫌疑人,从而在调查审讯中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能及时地发现认定犯罪嫌疑人

以现代科技对付现代犯罪,应是刑事侦查破案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缩短破案时间的制胜捷径。当前,在全国各级公安机关逐步建立起了指纹自动识别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这一系统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破案力。此外,DNA检验鉴定、声纹鉴定、笔迹鉴定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更使公安机关破案如虎添翼。相信随着21世纪科技的迅猛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应用到公安工作中来。

三、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衔接配合的前景展望

刑事技术与侦查工作的有效衔接是靠人来完成的,作为主体的人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侦查员和技术员的业务知识应该互相融会贯通,这就需要两者加强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著名刑侦专家刘持平说过,未来刑侦工作发展的趋势是,侦查人员技术化,技术人员专业化。一名好的侦查员必须掌握现场勘查常规技术,包括勘验工作中所涉及到的有关痕迹,物品的寻找、发现、固定、分析、提取、包装、运送、保全等工作以及现场照片的拍摄、制作,现场图的绘制,现场勘验笔录的制作,现场录像的制作,侦查测量、登记等。

要了解科学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运用情况,要在详细占有现场资料的前提下与技术人员分析现场情况,交流意见,为准确分析案件确定侦查方向、范围打下基础。同时要增强侦破案件的证据意识,结合侦查获得的线索,提醒技术人员注意现场证据的提取,为破案积累更多的条件。一名好的技术员应该也是一名好的侦查员,应该具有良好的侦查意识。将侦查意识和思维运用到现场勘查中,将勘查现场的情况客观完整地提供给侦查人员,并及时了解侦查人员工作中发现的可疑情况,结合现场勘查,为侦查工作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分析意见,为案件侦破打下基础。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在基层侦查部门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技术人员,这些基层的所谓的技术人员与侦查人员通称为侦查员。刑事技术部门应直接参与到侦查办案中去,真正实现技术与侦查的接轨。作为基层刑事技术部门,太专业化了并不利于技术工作的开展,会狭隘技术人员的视线。考虑是否让技术人员来参与案件的侦查和办理,不能只局限于只让技术员参加案情分析会,而不让其参与后续的侦查工作。对刑事案件尤其对一些恶性的大要案件、系列流窜案件及一些含有技术手段的案件,有技术员的参与,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想,积极参与案件的侦破,将有利于我们技术员开拓思路,有利于现场勘查、案件串并工作,有利于提高技术人员突破案件的能力,有利于实现技术员专业性和实战能力的统一。当然,该建议的提出,必须建立在有足够的技术人员配置的前提下。

刑事侦查学教案 篇4

【摘要】刑事科学技术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对犯罪活动有关的各种物证材料进行检验鉴定的一种专门性的技术,刑事科学技术在刑事侦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刑事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对刑事科学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笔者在本文中对刑事科学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其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进行了总结,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刑事侦查中定位刑事科学技术和促进其作用发挥提供指导。

【关键词】刑事科学技术;刑事侦查;作用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1-095-01

作者简介:梁英、于清乙,辽宁省本溪市公安局溪湖刑警大队。

一、引言

从学科的特性角度来看,刑事科学技术是以物证为研究对象的涉及多项学科知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侦查中运用刑事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必要手段,并且这一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明显,刑事科学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二、刑事科学技术概述

(一)刑事科学技术的概念

刑事科学技术简称刑事技术,由于刑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就是物证,因此刑事科学技术也被称为物证技术,是公安、司法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收集、分析、检验和鉴定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各种物证材料,为侦查、起诉、审判工作提供线索和证据的专门性技术手段。

(二)刑事科学技术的内容

刑事科学技术是属于公安司法鉴定学科体系中的一项综合性学科,包含着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和形式侦查理论的知识。从应用上刑事科学技术包含着公安、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其他有侦查权的部门中的犯罪侦查技术。从具体内容上来看刑事科学技术包括以下内容:痕迹检验、文件检验学、声像技术、刑事化验、法医检验、警犬技术、心理测试、生物物证和电子物证等九大部分。

二、刑事科学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自古就有,例如在《洗冤录》中就记载了用科学的方式断狱的案例,在社会的发展进步中,科学技术的水平逐渐提高,为刑事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促进,为刑事侦查也提供了有利的支持,现代刑事科学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刑事科学技术的应用整体作用在于有力的打击各种犯罪,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稳定,为社会主义建设保驾护航。

(一)对于案件定性具有重要的依据指导作用

对于案件的发生首先是需要对案件进行定性,通常在案件定性阶段会遇到三类案件,一是确定需要立案侦查的刑事案件;二是一些自然现象或者单纯额意外事故,需要移交有关部门进行相应的处理;三是谎报的虚假案件。刑事科学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通过对现场和证物的各种科学手段勘验,确定现场和证物的性质,从而依据其本质特征认定其是否属于刑事犯罪案件,对案件定性是案件侦查的基础,在案件定性问题上,刑事科学技术具有重要的依据和指导作用。

(二)有利于案件侦查和侦破中线索的获得

在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案件的侦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找寻线索,以便还原案情和技能型案情分析,对犯罪活动的发生时间、地点、作案动机、作案方法以及作案过程进行侦查获得,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同时,刑事科学技术还能够对犯罪活动造成的损失和损害进行确认,对于确定案件性质的确定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刑事科学技术的侦查,从犯罪活动现场获得线索和材料指引着办案的走向,也决定着案情分析的最终结果,对于案件侦破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通过刑事科学技术能够获得认定犯罪事实的证据

我国刑事政策中奉行“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刑事案件上,要对犯罪分子进行法律制裁,就要侦查清楚案件的真实情况,而真实情况又必须通过证据加以证实。无论是犯罪现场,还是犯罪分子及受害对象,都可能留有相关的证据,尤其是犯罪现场的证据更是具有着较强的客观真实性,对于认定犯罪事实往往具有较强的证据力。对犯罪现场,尤其是较为复杂或者较大的犯罪现场,在证据采集过程中,依靠刑事科学技术具有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全面性的重要作用。

(四)刑事科学技术能够为串并案提供指引和依据

刑事科学技术中包含着现代科学技术设备如电子计算机、扫描仪、录音、照相、录像等,在刑事侦查的过程中将收集到的信息输入电子设备中,通过储存和积累,能够建立和扩大犯罪痕迹、物证信息库,再利用现代管理软件系统进行管理,在任何案件的办案过程中,通过查对各种痕迹、物证的档案资料,能够为串并案件、提高侦查的效率和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提供科学的依据,刑事科学技术的这一作用越来越明显。

三、结论

综上所述,刑事科学技术在刑事侦查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案件侦查和侦破效率的提高和准确率的提高,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也让犯罪分子意识到,刑事案件的侦查具有强大的技术支持,案件侦破是必然的,犯罪分子的行为终将会被侦破并得到法律的制裁。刑事科学技术还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进步,其作用也将逐渐扩大,对该问题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刑事侦查学教案 篇5

陈书冉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在民事诉讼中,为了更好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几乎普遍使用了财产保全制度,但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迄今为止,还很少有法院适用财产保全制度,给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执行造成了一定困难。笔者就此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刑事附带民事的审判和执行工作有所裨益。

一、刑事附带民事财产保全未能正常适用,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启动在刑事受理案件之后,公安及检察机关在起诉前一般都对赃款赃物予以扣押,受害人对提起诉前保全时间无法掌握,诉前保全难以实现。

2、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审理中,多数法官以刑事审理为主,对附带民事部分仅动员被告人尽力进行民事赔偿,以减轻处罚,或以有无调解可能进行审理,对将来能否执行很容易忽略。

3、因受害人与被告之间在被告犯罪行为实施前不必然存在关系,除了因经济纠纷或邻里纠纷引起的伤害案件外,原告很难提供被告财产线索,且被告人在押,对是否被告人财产查明难度较大。

4、法官没有明确告知受害人有提起财产保全的权利,受害人也不知道行使该权利。

5、有的法官对法律理解偏差,认为已经扣押了赃款赃物,附带民事案件不适用诉讼保全。

6、刑事案件一般没有诉讼保全要求,法院在采取保全措施后,在卷宗中无法显示,相关材料无法移送。

二、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财产保全的必要性: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同普通民事案件一样,从人民法院受理到作出生效判决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而且在执行判决时,法院首先执行对刑事被告人的人身判决。法院判决生效后,被告人或家属不履行义务,受害人申请强制执行又需要一段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被告人家属隐匿、转移或者挥霍被告人的财产得不到制止,可能会使生效的判决不能得到执行,受害人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造成隐患。而采取适当的保全措施,则可防止当事人在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前处分判决生效后用以执行的财产,以保障生效判决得到顺利执行,有利于充分保障受害人合法权益。

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财产保全的条件: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财产保全,应当进行严格的审查,一般应注意以下问题:

1、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诉讼请求必须具有具体的财产给付内容。如给付医疗费用、财产赔偿金等。

2、将来的生效判决因为主观或者客观的因素可能导致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主观因素有,当事人或相关人员没有主动赔偿意愿,有转移、毁损、隐匿财物的行为或者可能采取这种行为;客观因素主要是诉讼标的物有灭失可能,如果不及时采取保全措施将会造成更大损失。

3、财产保全应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受理后,法院尚未作出生效判决前作出。在一审或二审程序中,如果案件尚未审结,就可以申请财产保全。如果法院的判决已经生效,当事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不得再申请财产保全。

4、财产保全一般应当由当事人提出书面申请。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5、人民法院依据申请人的申请,在采取诉讼中财产保全措施前,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提供担保的数额应当相当于请求保全的数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可以驳回申请。在发生财产保全错误给申请人造成损失的情况下,被申请人可以直接从申请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中得到赔偿。

四、财产保全的范围

《民事诉讼法》第94条规定:“财产保全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也认为,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保全的范围应当限于当事人争执的财产、附带民事被告的财产及于本案有关的财产(刑事案件中与本案有关的财物应包括涉案赃物、被告人本人财产,特殊情形下涉及限制行为能力人监护人财产、被告人所在单位财产、共同致害人的相关财产、其它具有特殊关系的人的财产,如雇佣、代理关系等)。对案外人的财产和善意取得的与案件有关的财产,不得采取保全措施。所以,财产保全的范围,不能超过申请人请求的范围,也不得超过请求赔偿的价额。这样既能使申请人的权益得到实现,也避免给被申请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五、财产保全的措施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财产保全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

查封,是指人民法院将需要保全的财物清点后,加贴封条、就地封存,以防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处分的一种财产保全措施。扣押,是指人民法院将需要保全的财物移置到一定的场所予以扣留,防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处分的一种财产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在财产保全中采取查封、扣押财产措施时,应当妥善保管被查封、扣押的财产。也可责令当事人负责保管被扣押物,但是不得转让、买卖。

冻结,是指人民法院依法通知有关金融单位,不准被申请人提取或者转移其存款的一种财产保全措施。人民法院依法冻结的款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准动用。财产已经被查封、冻结的,不得重复查封、冻结。法律准许的其他方法包括责令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等方式。责令被申请人提供担保,是指人民法院责令保证人出具书面保证书或者责令被申请人提供银行担保、实物担保的一种财产保全措施。此外,扣留、提取被申请人的劳动收入、禁止被申请人作为等,也属于财产保全的方式。

人民法院对季节性商品,鲜活、易腐烂变质和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采取保全措施时,可以责令当事人或相关人员及时处理,由人民法院保存价款;必要时,由人民法院予以变卖,保存价款。

六、财产保全的程序

法院在受理刑事案件时,即应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及时移交账款赃物,对没有追究赃款、赃物去向的案件,采取向有关机关出具补查提纲等办法,应建议并协助有关部门追查赃款赃物,退还受害人。

法官在受理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时,即应向被害人交代其权利和义务,被告人没有积极履行赔偿义务的意向指导受害人提供被告人的财产线索,积极采取保全措施以促进民事部分达成调解协议,确保判决后的顺利执行。采取保全措施的具体程序如下:

1.申请。财产保全,由利害关系人在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时或诉讼中向受诉法院提出申请。

2.担保。人民法院根据情况,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

3.裁定。当事人申请诉前保全的,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须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一旦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服不得上诉,可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对裁定的执行。

4.解除。财产保全裁定的效力至生效法律文书执行时止,如果诉讼过程中需要解除保全措施的,法院应及时作出裁定解除保全裁定,如申请人撤回保全申请,财产保全的原因和条件发生变化,不需要保全的;被申请人或家属提供相应担保的等。

刑事案件 篇6

2刑事案件侦查:又称案件侦查、侦查破案,指公安机关和其他有侦查权的机关,对刑事案件依法履行立案手续,综合运用侦查措施和策略以及刑事技术手段,收集证据,查明案情,揭露证实犯罪和缉获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诉讼活动。

3专案侦查是刑事侦查工作的中心和重点,侦查部门应将专案侦查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4刑事案件侦查的任务: a、查明犯罪事实 b、收集犯罪证据 c、查明和缉捕犯罪嫌疑人 d、制止犯罪活动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权对刑事案件进行侦查的机关是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铁路、交通、民航、林业公安机关、海关缉私部门和军队、监狱等单位。

6案件的来源: a、公民扭送、报案、控告和举报 b、犯罪嫌疑人自首、检举和揭发 c、公安机关发现 d、其他国家机关移送

7《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法律文书,其内容包括报案人和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报案方式、发案时间、发案地点、简要案情、领导批示、处理结果等项目。

8立案:是指对刑事案件具有管辖权的机关或部门对接受的报案、控告、举报或自首及自己发现的材料进行审查,判明有无犯罪事实和应否追究刑事责任,并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理的诉讼活动。9立案的条件: a、有犯罪事实 b、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c、属于自己管辖10侦查措施:摸底排队、公布案情、调查访问、检索情报资料、开展阵地控制等侦查基础工作、开展追缉堵截通缉通报等紧急侦查措施、守候监视巡逻盘查抓获现行、运用技术侦查手段、查询电子监控录像、依靠机关单位和基层组织

11重点嫌疑对象的侦查取证措施:调查询问,获取证人证言、获取鉴定样本,进行技术鉴定、电讯侦控、网上寻踪、跟踪守候、密搜密取、秘密辨认、测谎侦查12破案:是指侦查部门对立案侦查的刑事案件,在侦查已经成熟的情况下将已查明的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以便查清其全部罪行,对其作出相应处理的行动过程。

13破案条件: a、犯罪事实已有证据证明 b、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c、犯罪嫌疑人或者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经归案

14侦查终结:是指公安机关对于立案侦查的案件,经过一系列的侦查活动,认为案件事实已经查清,从而不再继续侦查,依法作出处理的一种诉讼活动。

15侦查终结的结果有两种情形:撤销案件、移送起诉16撤销案件的种类:没有犯罪事实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

17移送起诉:通过侦查,如果获取了足够的犯罪嫌疑人有罪并应受刑事处罚的证据,公安机关就应将案件向检查机关移送起诉。18移送起诉的条件: a、案件事实、情节清楚 b、证据确实、充分 c、定性定罪准确 d、法律手续完备

19杀人案件: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事实。

20杀人案件的类型:

(一)根据杀人动机来分 a、财杀案件(1)抢劫杀人案件(2)盗窃杀人案件(3)谋财害命杀人案件 b、仇杀案件(1)私仇报复杀人案件(2)报复社会杀人案件 c、情杀案件(1)强奸杀人案件(2)奸情杀人案件(3)婚姻、恋爱纠纷杀人案件(4)性变态杀人案件 d、遗弃杀人案件 e、迷信杀人案件 f、寻衅殴斗杀人的组织机构、有一定的经济

案件

(二)根据死者身份实力、有一定的控制范围、是否清楚来分 a、知名尸多有关系网和保护网、犯罪体杀人案件 b、未知名尸类型多样,手段狡诈,残忍 体杀人案件 c、无尸体杀

人案件

21确保人质安全是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22抢劫: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产的犯罪事件。23抢劫案件的类型:

(一)根据抢劫地点不同,可以分为入室抢劫案件、拦路抢劫案件和交通工具上抢劫案件

(二)根据抢劫的对象、目标不同,可以分为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案件、抢劫出租车案件等

(三)根据抢劫手段,可以分为伤害行凶抢劫、暴力强制抢劫、持械胁迫抢劫、恫吓威胁抢劫、爆炸破坏抢劫、药物麻醉抢劫、驾驶汽车抢劫、色情勾引抢劫等

24抢劫案件的特点: a、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一般有正面接触过程 b、有赃可查 c、抢劫之前大多有预谋准备活动 d、结伙作案居多,作案手法带有习惯性并且连续作案 e、抢劫案件现场一般有痕迹和其他物证可寻。

25盗窃案件: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密码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犯罪事件。

26盗窃案件的特点: a、多有预谋踩点活动 b、作案手段具有习惯性 c、盗窃现场一般留有破坏痕迹 d、现场大多留有手印、脚印等痕迹 e、有赃款、赃物可查

27黑社会性质犯罪案件:是指以作案人谋取经济利益为基本目标,按照一定组织形态而纠集起来的犯罪群体,以分工合作的方式有计划地实施犯罪所形成的犯罪事件。

28《刑法》第 294 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犯罪组织称为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

刑事诉讼法答案 篇7

1、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对被害人或国家、集体造成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1、刑事诉讼:在我国,刑事诉讼是指公检法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查证、核实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是否应当受到刑罚处罚以及应当受到何种刑事处罚的活动。

2、刑事诉讼法:国家制定的调整公检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所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

3、回避:是指,侦查、检察、审判人员等同案件有法定的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不得参与办理该案件或者参与该案的其他诉讼活动的行为。

4、被害人:人身财产以及其他权益受到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

5、自诉人:是指在自诉案件中以个人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

免受不公正对待和处理的一系列诉讼行为的总合。

11、立案管辖:又称职能管辖或部门管辖,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

25、强制措施:公安、检察院、法院机关为了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或者剥夺人身自由的各

34、侦查实验:为了去顶与案件有关的某一事件或者事实在某种条件下能否发生或者怎样发生而按照原来的条件,将该事件或者事实加以重演或者进行试验的一种侦查活动。

35、搜查:侦查人员对于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和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索检查的一种侦查活动。

36、扣押:侦查机关依法强行扣留和提存与案件有关的物品和文件的一种侦查活动。

37、通缉:是指公安机关通令缉拿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的一种侦查活动。

38、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移送起诉或者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经过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将犯罪嫌疑人作为被告人提请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的一项诉讼活动。

39、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阶段,为了确定经过侦查终结的刑事案件是否应当提起公诉,而对侦查机关确认的犯罪事实和证据、犯罪性质和罪名进行审查核实,并作出处理决定的一项诉讼活动。

40、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于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经审查认为不应或不必对犯罪嫌疑人定罪.从而决定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一种诉讼活动。

41、第一审程序:人民法院对于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公诉、自诉人的自诉案件,依法进行第一次审判应当遵循的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种方法和措施。

12、审判管辖:是指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包括各级人民法院之间、普通人民法院与专门人民法院之间,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

13、管辖: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等依照法律规定立案受理刑事案件以及人民法院系统内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分工制度。

14、诉讼证据:公检法、当事人等依照法定程序收集并审查核实,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根据。

15、证据力:是指证据依法能够成为法律上的证据的资格和条件。

26、拘传: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未被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

27、取保候审: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

28、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查院和公安机关对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责令其不得离开指定的区域,依法对其人身自由加以限制并对其实行监督的一种强制方

16、证明力:,又称证据的证明能力,法。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的价值和功能,亦即证据的可靠性、可信性和可采性。

17、物证:是指以其外部特征、存在29、拘留: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过程中,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在遇有法定的紧急情况下依法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30、逮捕: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为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进行

讼,请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人。场所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的实

6、送达:公安司法机关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手续,将诉讼文件送交诉讼参与人以及有关单位的活动。

7、犯罪嫌疑人在立案侦查和审查阶段中,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

8、被告人是指因涉嫌犯罪被检察机关或自诉人正式向审判机关提起诉讼,要求审判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人。

9、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是由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或主要诉讼阶段,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10、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依法针对控方面的指控,根据事实和法律,从实体上和程序上,提出有利于被指控人的证据和意见,论证控方的指控不能成立,维护被指控人的合法权益,使其

物和痕迹。

18、书证:就是以文字、符号、图画等记载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来证明

案件的事实的书面文件和其他物品。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或者发生社会

19、原始证据:凡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

20、视听资料:以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以及其他高科技设备储存的信息正经案件情况的资料。

21、直接证据: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

22、诉讼证明:诉讼主体依照法定程序和标准,运用已知的证据和事实来认定案件事实的活动。

23、证明对象:是指司法人员和诉讼当事人及其律师在诉讼中必须用证据加以证明的各种案件事实。

24、证明责任:是指公安、司法机关收集或者提供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者有利于自己的主张的责任,否则,应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危险。

危险性,而依法剥夺其人身自由,将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31、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由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或者人民检察院所提起的,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引起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步骤和方式、方法。

32、立案: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42、终止审理:人民法院在审判案件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查证、核实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是否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以及应当受到何种刑事处罚的活动.

33、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过程中,遇到有法律规定的情形导致审判不应当或者不需要继续进行时候终结案件的诉讼活动。

43、延期审理:是指在法庭审判过程中,遇有足以影响审判进行的情形时,法庭决定延期审理,待影响审判进行的原因消失后,再行开庭审理。

44、中止审理:人民法院在审判案件过程中,因为发生某种情况影响了审

判的正常进行,而决定暂停审理,待其消失后,再进行开庭审理。

45、判决: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实体问题所作出的处理决定。

46、决定:公检法在诉讼过程中,依法就有关的诉讼程序问题所作出的一种处理方式。

47、裁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和判决执行过程中,对于诉讼程序问题和部分案件的实体问题所作出决定。

48、第二审程序: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人或人民检察院因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未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而提起上诉或抗诉的案件,依法进行重新审判的程序。

49、上诉: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或评审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声明不服,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活动。

50、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或发现判决和裁定确有错误,提请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并予以纠正的审判监督行为。

51、行事诉讼期间: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进行行事诉讼活动所需必须遵守的时间期限。

52、死刑复核程序:是指对经过普通程序一审、二审审结后判处死刑的案件,包括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和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准的一种特别程序。

53、审判监督程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提出并由人民法院进行重新审判的诉讼程序。

54、诉讼中止:办案机关在立案以后到案件审结的过程中,因为发生了某种情况而将正在进行的诉讼暂时停止,待到中止的障碍消除后,再恢复诉讼。

55、执行:公检法及刑罚执行机关等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所确定的内容依法付诸实施以及处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变更执行等问题而进行的活动。

56、暂予监外执行: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图形、拘役的罪犯因为出现某种法定特殊情形不适宜在监内执行,暂时将其放到监外由公安机关执行的一种变通方法。

57、证明标准:是指法律要求公安司法人员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所要达到的程度。

★ 案例分析题

1.某国有股份有限公司经理李立因公司偷税100余万元于1999年8月1日被虹桥区人民检察院向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经法庭审理,认为该公司的行为已构成偷税罪,判处被告人李立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对该公司判处了罚金。区检察院认为一审法院对被告人李立量刑过轻,直接向二审法院提交抗诉状,提起抗诉。李立未上诉。二审法院经不开庭审理后,认为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正确,但量刑过轻,裁定撤销原判,改处被告人李立有期徒刑5年。

请回答:该案中人民检察院、二审人民法院有哪些程序不合法?理由是什么?

答: 1.(1)虹桥区检察院直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的做法违法。刑事诉讼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抗诉,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且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院没有经过原审人民法院直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的做法违法。(2)二审人民法院对于检察院抗诉的案件不开庭审理是违法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故二审人民法院对于检察院抗诉的案件不开庭审理是违法的。(3)二审法院用裁定撤销原判的做法不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法规定,原判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是量刑不当,应当改判.二审法院用裁定撤销原判,改处被告人李立有期徒刑5年的做法不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2.被告人李某,1980年出生。1997年5月7日晚在一路口抢走了下班女工的提包时被抓获,后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该案于6月20日由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在法庭审理前,县人民法院认为应对李某实施逮

捕,于是派法警将其逮捕归案。?月15日县人民法院不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在庭审过程中,李某嫌辩护律师辩护不力,拒绝其继续辩护,要求自行辩护获得合议庭批准。法庭经审理认为李某构成抢夺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判决生效后,县人民检察院认为该案判决有误,李某应定抢劫罪,遂按审判监督程序向区人民法院提起抗诉。

请回答:本案中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有哪些程序不合法?理由是什么? 答:(1)人民法院认为应对李某实施逮捕而派法蒈将其逮捕归案是错误的.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逮捕应当由公安机关执行.(2)庭审过程中,李某拒绝辩护律师的辩护并要求自行辩护时,法庭批准了其要求是错误的。因为李某是未成年人,依法必须有人为其辩护,人民法院应当要求李某另行委托辩护人或为其另行指定辩护律师.(3)县人民检察院认为该案判决有误而按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抗诉是错误的。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本案应当由县捡察院报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按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抗诉。案例1.张某、王某、李某共同诈骗一案由县检察院提起公诉,县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审查后认为,案件事实不清,需要补送材料,遂决定将案件退回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检察机关补充侦查后再起诉。一审法院经过审

请回答: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此案在诉讼程序上存在哪些错误?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并简要说明理由。

(1)县人民法院在审查后将起诉书退回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是错误的。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公诉案件审查后,对于不符合规定需要补送材料的,应当通知人民察院在三日内补送。(2)二审法院经过审理后将案件发回一审法院重审是错误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3)原一审法院由原合议庭进行重审是错误的。(2分)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以诈骗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8年,王某有期徒刑5年,李某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一审宣判后,王某、李某、张某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经过审理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不当,裁定撤销原判,将案件发回一审法院重审。一审法院由原合议庭成员对案件重新审理后,改判张某有期徒刑5年,改判王某有期徒刑3年,李某维持原判。

☆★简答题

1.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哪些?

答:(1)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和裁定。(2)终审的判决和裁定,包括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的第二审和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切判决和裁定。(3)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判决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权核准的死刑判决。(4)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判决。

2、刑事案件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有哪些?(1)申请回避;(2)自行辩护和委托辩护;(3)有权参加法庭调查;(4)有权参加法庭辩论;(5)有权向法庭作最后陈述;(6)有权提起上诉;(7)有权提出申诉;(8)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对自诉人提起反诉。

3.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有哪些?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的刑事案件。(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入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4)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案件。

1.试述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权利。答:(1)有权自行委托辩护人(2)参加法庭调查;(3)参加法庭辩论(4)有权向法庭作最后陈述(5)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对自诉人提出反诉(6)有权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裁定提起上诉;(7)有权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依法提出申诉 2.刑事诉讼中的反诉应具有哪些条件? 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反诉的对象必须是本案的自诉人;(2)反诉的内容必须是与本案自诉人指控自诉案件被告人犯罪行为有因果关系的行为;(3)反诉的案件应当是人民法院依法可以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4)反诉只能在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宣告判决前提起。

3.试述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含义及其在适用上应受的限制。

答: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含义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仅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案件时,不得以任何理由改判加重原判决确定的刑罚。上诉不加刑原则在适用上受到限制有:如果是人民检察

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件,或者在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同时,人民检察院、自诉人也提出抗诉、上诉的,则不受此项限制,可以加重原审判决对被告人判处的刑罚。

2、简述刑事诉讼职能的含义。答:其含义有:①侦查职能;②控诉职能;③辩护职能;④审判职能;⑤执行职能;⑥协助诉讼职能;⑦诉讼监督职能。

3、现代刑事诉讼职能的基本结构和原则是什么?答:(1).控审分离(2).控辩对等(3).审判中立

4、简述外国行事诉讼制度的基本原则。答:

一、司法独立原则

二、无罪推定原则

三、控审分离原则

四、平等对抗原则

五、诉讼迅速原则

六、有效辩护原则

七、禁止重复追究原则

八、适度原则

5、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哪些?答:

一、加强惩罚犯罪,同时重视保障人权;

二、建立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诉讼制度;

三、确立了一系列科学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刑事诉讼原则;

四、实行职权主义与当事人相结合的诉讼模式;

五、赋予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权;

六、规定了一些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诉讼程序和证据制度

9、简述自诉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及其权利义务。答:权利:向人民法院直接提出自诉和委托诉讼代理人;申请撤回自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同被告人自行和解;作为原告人出席法庭参加法庭审判和同被告方辩论;申请回避;提出上诉;对生效判决裁定提出申诉,请求重新审判等。

义务:负有举证责任;应当亲自参加诉讼。自诉人经两次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按撤诉处理。

10、对哪些人可以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答: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3条的规定,任何公民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都可以立即扭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处理: 1.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2.通缉在案的;3.越狱逃跑的;4.正在被追捕的.11、简述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特点。

答: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进行刑事诉讼的基本准则,包含着丰富的诉讼原理,体现了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规

律。2.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法律原则具有法律效力。3.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一般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对所有参加诉讼的国家机关和个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2、简述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含义。

答:分工负责: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分别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使职权,各负其责、各尽其职,不可混淆也不可代替。互相配合: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检、法三机关应当用力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完成刑事诉讼的任务。

互相制约:是指公、检、法三机关在分工负责、互相配合的基础上,不仅应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且对其机关发生的错误和偏差应予以纠正,对重要的刑事诉讼活动或措施,有其他机关予以把关,已达到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的目的,防止权力的滥用导致司法腐败。

13、简述公开审判原则。答:根据《宪法》第125条中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和《刑事诉讼法》第11条中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这一原则进行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有关个人隐私和未成年案件不公开审理外,其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14、简述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事原则。

答:1.只有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有权行使侦查权、检察权和审判权,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利。2.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行使职权,必须遵守法定的程序。3.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三机关只能分别行使各自的职权,不能混淆或相互取代。

15、简述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答: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则终止审判,或者宣告无罪。即: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规定免于追究刑事责任的。

15、试列举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

件。答:1.贪污贿赂犯罪。2.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的犯罪案件,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才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16、试列举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答(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的刑事案件。(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18、我国确定管辖的原则有哪些?

答:1.依法管辖的原则 2.准确及时的原则 3.便利诉讼的原则4.维护合法权益的原则5.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19、试述回避的理由。

答: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但是人的近亲属的。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5.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私自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或者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的。

21、试述辩护人享有的诉讼权利。答:(1)职务保障权。(2)阅卷权。(3)会见、通信权。(4)调查取证权。(5)提出辩护意见权。(6)获得出庭通知权。(7)出庭辩护权。(8)拒绝辩护权。(9)要求公安、司法机关对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解除强制措施的权利。(10)其他诉讼权利。

22、什么是强制措施?强制措施与刑罚、行政处罚的区别有哪些?答:强制措施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或者剥夺人身自由的各种方法和措施。

与刑罚的区别:1.性质不同。2.法律根据不用。3.适用主体不同。4.适用对象不同。5.使用时间不同。6.稳定程度不同。7.法律后果不同。

与行政处罚的区别:1.性质不同。2.法律依据不同。3.适用主体不同。4.适用对象不同。5.稳定性不同。

23、试述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条件。答:取保候审的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1条的规定,取保候审在一般情况下,适用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使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虽然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监视居住的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1条的规定,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的使用条件相同,凡是适用取保候审的,也能适用监视居住,但是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不用同时并用,只能择其一而用之。

24、试述逮捕的条件。答: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这事逮捕的证据条件。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犯罪,这事逮捕的罪责条件。3.有逮捕必要,这事逮捕的社会危害性条件。在具备前两个条件的基础上,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才能依法逮捕。

25、保证人应具备哪些条件?答:(1)与本案无牵连。(2)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3)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4)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26、试述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答:1.合法性原则2.必要性原则 3.相当性原则4.适时改变原则 5.人道原则

27、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司法拘留的区别是什么?答:与行政拘留的区别:1.法律性质不用。2.法律根据不同。3.适用对象不同。4.羁押期限不同。与司法拘留的区别:1.适用对象不同。2.有权采用的机关不同。3.与判决的关系不同。4.期限不同

29、试述附带民事诉讼成立的条件。答:1.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须以刑事诉讼为前提。2.被害人或国家、集体的损失时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3.被害人或国家、集体的损失必须是物质损失。4.有赔偿请求权人在行事诉讼中提出了赔偿要求。

30、简述刑事证据的概念和特征。答:概念: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包括:1.物证、书证;2.证人证言;3.被害人陈述;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5.鉴定结论;6.勘验、检查笔录;7.视听资料。特征:证明力和证据能力。

31、完全依靠间接证据定案应当遵循哪些规则?

答:1.应审查间接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只有客观存在的、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且为法律容许的证据方可采用。

2.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即有关犯罪时间、地点、过程、手段、工具、后果、目的、动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个人情况等,都有相应的证据证明。

3.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如有矛盾必须得到合理地排除。4.间接证据的证明体系必须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唯一的,确凿无疑的32、简述公诉案件中证明责任的承担。答:公诉案件证明责任的承担,主要由控诉方承担证明责任,例外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才承担证明责任。即由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承担证明责任。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般不承担证明责任,但是在涉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案件时,则需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

33、简述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主要职权。

答:1.对依法应当由公安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立案、侦查、预审。2.对依法应当由公安机关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有权进行拘留,对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批准或决定的拘留、逮捕分则执行。3.对于被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剥脱政治权利、宣告缓刑、假释的犯罪及有关机关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犯罪,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监督或考察。

35、传来证据的运用规则有哪些? 答:1.没有正确的来源或者来源不明的责条件3.符合管辖的规定。这是立案的管辖权条件。

37、简述控告人对不立案的救济措施。答:1.控告人如果对司法、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决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2.控告人对不立案决定除申请复议外,也可不经复议而向人民检察院提出要求人民检察院予以监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38、试述简易程序法庭审判的特点。答:1.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2.公诉案件检察人员可以不出庭。3.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程序简化。4.应当在受理后20日内审结。

39、简述侦查阶段律师对犯罪嫌疑人帮助的内容。

答:(1)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2)会见犯罪嫌疑人,向其了解有关案件的情况。(3)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4)代理犯罪嫌疑人提出申诉和控告。(5)为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40、简述补充侦察的种类。

答:1.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的;3.犯罪嫌疑人的犯罪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刑事责任的。

46、试述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答:1.对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包括一罪和数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人民检察院建议或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2.告诉才处理的案件。3.被害人起诉的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47、试述自诉案件的范围和条件。答:范围: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条件:1.《刑事诉讼法》第176条和

答:(1)审查逮捕阶段的补充侦查。司法解释规定的可由人民法院直接受(2)审查起诉阶段的补充侦查。(3)法庭审判阶段的补充侦查。

41、简述通缉概念和条件。

答:通缉是指公安机关通令缉拿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的一种侦查活动。

条件:1.实质条件,罪该逮捕或者犯有依法应该逮捕的罪行 2.形式条件,有证据证明确已逃跑。

42、简述侦查终结的条件。

答:1.犯罪事实查清 2.证据确实,充分3.犯罪的性质和罪名认定正确4.法律手续完备5.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43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内容是什么?答:1.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

理的自诉案件;2.属于本院管辖的 3.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告诉的;4.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能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

51、简述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含义。含义: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仅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案件时,不得以任何理由加重原判决确定的刑罚。如果是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案件,或者在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同时,人民检察院、自诉人也是提出抗诉、上诉的,则不受此项限制,可以加重原审判决对被告人判处的刑罚。

52、试述两审终审制的含义。答:是指一个案件经过第一审人民法院审判后,如果有关的当事人或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对第一审人民法院所作的判决,裁定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或抗诉,由上一级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第二审程序的审理,并重新作出判决或裁定。经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一经宣告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也不得按照上诉审程序提出抗诉。简要地说,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次人民法院的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

传说、文字材料,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的认定是否正确。2.有无遗漏罪行和其2.只有在原始证据不能取得或者确有苦难时,才能用传来证据代替;3.应当收集和运用距原始证据最近的传来证据4.如果案件只有传来证据而没有原始证据,不能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

36、立案有哪些条件?

答:1.有犯罪事实。这是立案的事实条件,也是立案的首要条件。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这是立案的罪

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3.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4.有无附带民事诉讼。5.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44、人民检察院决定提起公诉的条件。答:(1)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2)证据确实、充分;(3)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上一篇:给祖国的一封信作文下一篇:农村中小学档案资料目录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