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侦查学

2024-09-19

刑事侦查学(共12篇)

刑事侦查学 篇1

摘要:为了有效地对付新形势下日益狡猾的刑事犯罪分子, 必须研究当前犯罪活动出现的新情况, 新特点, 新趋势。科学地进行刑事侦查决策。刑事侦查工作, 是刑事侦查部门针对刑事犯罪这一特定对象而进行的一切侦察和调查活动。侦查破案, 包括立案, 现场勘察, 部署侦察计划, 实施侦查活动, 辑拿罪犯, 侦查询问, 应用刑事技术等直接为侦查破案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刑事侦查学是研究刑事犯罪分子实施犯罪活动的规律, 特点, 研究揭露、预防、证实犯罪的策略、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关键词:刑事侦查,刑事侦查学,侦查手段

刑事侦查工作是刑事侦查部门针对刑事犯罪这一特定对象而进行的一切侦查和调查活动。刑事侦查学是随着近代国家制度、司法制度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在封建专制国家中办理刑事案件, 采取纠问主义的诉讼程序, 实行坐堂问案和刑讯逼供。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反对封建审理体制的罪行擅断主义, 代之以侦查和公诉的制度, 将侦查列为诉讼程序载入法典, 并在侦查实践中日益广泛地运用科学技术的成就, 随之在学术上也出现了刑事侦查学。中国近代曾出版过有关警察科学的著作。这些著作多限于各种侦查技术手段的介绍, 还没有形成刑事侦查学的科学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为了研究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的有效方法, 加强同刑事犯罪的斗争, 在总结中国侦查工作经验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建立了刑事侦查学。在大学法律系和政法学院中, 刑事侦查学是必修课之一。

一、刑事侦查学的历史沿革

我国的《刑事侦查学》在汲取了古代侦查活动的精髓和学习国外先进的刑事侦查理论的基础上, 历经五十多年的发展, 形成了独立的知识体系。

早在原始社会后期就有许多著作对刑事侦查学作了较为细致的阐述。如《尚书·尧典》载:“帝 (舜帝) 曰:‘皋陶, 蛮夷滑夏, 寇贼奸宄, 汝作士”’, 这是我国有关侦查活动的最早记录。秦代的《封诊式》、宋代的《疑狱集》、《折狱鬼鉴》、《棠阴比事》以及唐宋时期的《洗冤集录》是我国刑事侦查学的主要文献, 记载了刑事侦查的程序、方法、技术以及策略等, 为《刑事侦查学》的知识结构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1893年, 奥地利的汉斯·格罗斯集当时刑事侦查理论与实践之大成出版了《司法检验官手册》 (又译《犯罪侦查》) , 把犯罪对策与法医学、法毒物学、司法化学、人体测量法、指纹鉴定法、笔迹鉴定法和枪弹检验等技术融为一体创立刑事侦查学。随后, 刑事侦查学得到迅猛发展, 先后有各类刑事侦查教材面世出版, 刑事侦查研究机构也相继建立。

在我国, 从1954年开始新中国刑事侦查学进入创建时期, 一些政法院校相继开设了“犯罪对策学”课程 (即为现在的“刑事侦查学”) , 并翻译了一批前苏联刑事侦查专家的讲稿和教材, 成套的刑事侦查教科书也相继出现。1966—1976年十年动乱期间, 刑事侦查学研究遭到严重摧残, 尽管在1974年左右一些院校开办了刑事侦查培训班, 开设了刑事侦查课程, 但这一时期的教学研究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79年9月, 公安部治安局组织编写了第一本系统总结建国以来刑事侦查工作经验的教材《刑事侦查学》。同年, 公安部委托司法部在西南政法学院开办刑事侦查系, 其设立的刑事侦查专业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我国第一个侦查学本科专业, 在建立之初即开设《刑事侦查学》课程, 系统介绍刑事侦查学知识。1981年后, 各政法、公安、警察院校陆续编写了各自的刑事侦查学教材, 该课程建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目前, 全国已有百余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刑事侦查学》课程。

二、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 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我国刑事侦查工作的历史和现状, 不断探索刑事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和趋势;

2.研究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侦查对策;

3.研究刑事犯罪得逞的主客观原因, 制定预防犯罪措施;

4.研究他国刑事侦查学的理论, 经验和技术, 以丰富我国刑事侦查学的内容和提高刑事技术水平。

(二) 刑事侦查学的内容

1.侦查技术。研究如何发现、固定、收取和检验痕迹、物证的原理和方法。其中有:同一认定的理论、刑事照相、痕迹检验、枪弹检验、文书检验、笔迹检验、刑事登记、外貌识别等。侦查技术又称刑事技术, 是在综合利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等科学技术原理和成就的基础上, 为了解决对一定的人或物进行同一认定而形成的一类专门技术。

2.侦查措施。研究实施各种侦查措施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其中有:现场勘查、侦查实验、调查访问、查缉人犯、辨认、讯问等。

3.侦破方法。研究如何根据各类案件的特点, 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侦查措施, 以组织力量、查明案情、收集证据、缉捕罪犯。其中包括:杀人案件侦破方法、放火案件侦破方法、抢劫案件侦破方法、强奸案件侦破方法、盗窃案件侦破方法、诈骗案件侦破方法, 等等。

刑事侦查学所研究的技术手段、侦查措施和侦破方法是密切联系的。侦查措施往往要利用种种技术手段, 侦查方法必须综合运用种种侦查措施和技术方法。其运用是否正确, 直接影响侦查和调查手段的有效性。运用得好, 可以收集到能够据以肯定或否定犯罪事实和审查嫌疑人是否有罪的证据。所以, 研究刑事侦查学, 有助于提高侦查办案的质量, 使国家的侦查权、审判权的正当行使, 获得方法上、技术上的保证。

三、科学地进行刑事侦查决策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者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科学的实践观点作为认识论的基础, 把辩证法用于反映论, 正确在阐明了认识的全过程。它是指导我们正确进行刑事侦查决策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新时期刑事侦查决策的指导思想。在侦查过程中必须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

1. 坚持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才能揭示犯罪规律。

刑事侦查工作中经常出现刑事犯罪活动在暗中进行, 难以发现, 无法对付的情况, 有些同志会觉得难破案是因为时间地点没有恰倒好处, 这些想法往往会给刑侦工作更带来肓目性。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 人们具有主观能动性, 是能够透过现象抓住规律的。刑事犯罪活动也不例外, 犯罪嫌疑人在进行各种犯罪活动, 必然要留下犯罪痕迹、物证, 要占用时间、空间。各种犯罪客体被侵害, 总要改变正常状态。只要我们掌握认识论思想武器, 对犯罪的种种现象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比较分析, 去伪存真, 去粗取精, 分析研究就可揭示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正确地做出分析判断。因此, 只要我们认真勘察, 仔细研究每一个可疑点必然能找到蛛丝马迹。

2. 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

科学地进行刑事侦查决策, 不仅要用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作指导, 还必须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 (1) 调查研究, 发现问题。所谓问题, 即应有现象和实际现象之间出现的差距。所有决策工作的步骤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要想发现问题, 必须调查研究。要多依靠群众的力量, 走群众路线是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侦查员必须首先去发现问题, 系统分析确定目标。收集信息, 科学预测, 全面衡量, 制定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安, 并善于抓住关键问题。这样, 才能为正确的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提高刑事侦查决策能力, 及侦查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决策者的决策能力, 是科学进行刑事侦查决策的关键一环。在新时期, 作为刑事侦查的决策者首先应认真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次, 侦查员要搞好自身建设, 掌握系统的刑事侦查专业知识, 丰富的社会认识和必要的科学文化常识, 学习和掌握各种现代化的决策方法。其次, 要善于博采众议, 集合各方面专家和广大群众的意见, 大家一起互相讨论, 互相研究, 互相补充, 集思广益, 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不可犯主观主义错误, 认真听取不同意见。要勇于负责, 敢于决断。刑事侦查时间性强, 最忌优柔寡断, 在关键时刻应有主见, 当机立断。不可坐失战机, 不失时机地进行决策。

做为一个现代社会的侦查人员, 应是政治上坚强、有政策水平、懂法律、能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掌握现代科学理论和工作方法、能善于运用科学技术手段的有文化、有知识的侦查专家高业务素质和侦破水平。

要做到这些, 首先要改变现有的侦查队伍的知识结构、文化结构, 有计划、有步骤地系统培养现有人员, 逐步提高文化水平水平。其次, 对新假如招侦查队伍的人员的条件应作必要的限, 提高整体侦查队伍的素质, 多为他们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

四、科学的刑事侦查决策的意义

刑事侦查是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重要手段。要使犯罪得到及时有效的发现、证实, 制止犯罪的继续, 使犯罪嫌疑人依法受到法律的制裁, 首要的任务是要取得确实充分的证据, 事实准确的证实犯罪, 查获犯罪嫌疑人等。所有这些都要靠侦查工作来实现。

侦查是起诉和审判的基础, 侦查作为形势诉讼工作的特殊重要阶段, 需要全面收集证据、揭露和证实犯罪、制止犯罪, 都开始于此阶段。它是起诉和审判的基础, 所以说, 没有审查, 便没有起诉, 没有起诉, 审判工作就无法进行。只有侦查工作进行了, 准备充分了, 起诉和审判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如果侦查不及时, 导致证据灭失, 就会使刑事案件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审判。

科学的刑事侦查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 实行科学的刑事侦查决策可以成功地侦破案件。一切侦查活动都离不开决策。制定刑事侦查的大政方针需要决策, 侦破一起刑事案件也需要决策。决策的正确与否, 又关系着刑事侦查工作的成败。一起刑事案件之所以能及时侦破, 决策正确是其首要条件。主要原因是侦查主体是否善于选择和运用最优决策。任何一个案件的侦查, 都存在着选用最优决策问题。侦查人员要努力提高决策的自觉性, 克服侦查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

其次, 科学的刑事侦查决策是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必要条件。一些重大的刑事侦查战略决策, 不仅制约着整个刑事侦查工作发展方向, 而且也影响到社会其他方面。在“综合国力的快速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进程中, 我国的经济实力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人民的生活水平正进一步提高, 但总有极少数不法分子不劳而获、投机取巧, 绞尽脑汁地想通过保险及家庭、社会的同情来骗取财物, 以满足其对金钱的欲望。刑事侦查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有利措施, 是制止惩罚犯罪的有利手段, 严厉制止犯罪活动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 通过侦查活动可以发现犯罪的漏洞和安全隐患, 震慑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 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

刑事侦查学 篇2

广东警官学院《刑事侦查学》课程组编

广东警官学院侦查系 2006年5月18日

《刑事侦查学》教学大纲(本科非侦查专业使用)

一、综合

1、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刑事侦查学》是研究刑事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和侦查对策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是公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院各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于公安、司法人员,尤其是公安民警必须具备的知识板块。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2、本门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刑事侦查学》的学科体系内容;了解和掌握刑事犯罪与刑事案件、刑事侦查工作机制和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基本原理以及学科发展历史,明确刑事侦查学与刑侦查工作的关系;准确理解常用侦查措施的内容和适用范围,熟练掌握其在侦查实践中的运用技巧;熟悉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基本程序;熟悉多发性刑事案件的规律和特点,并掌握各类刑事案件的侦查方法;能制作各种常用的符合要求的法律文书;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

3、教学内容选编的原则和依据

本教学内容是在原有《刑事侦查学》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对现代侦查工作和人才素质所提出的新要求,严格依照相关的法律规定,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大胆创新体例,充实更新知识内容,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侦查学的基本原理和侦查工作的基本业务知识,注重教材体系和内容的完整性、新颖性,反映侦查工作的现状,突出当前侦查实践的实际需要,特别是针对广东的刑事犯罪活动富有典型性,侦查工作富有特色的实际选择确定教学内容。

4、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原理;刑事侦查学与刑侦查工作的关系;刑事侦查工作机制;犯罪现场勘验、犯罪现场的访问、犯罪现场分析;侦查常规措施;公安机关办理刑事程序规定;杀人案件的侦查、盗窃案件的侦查、抢劫案件的侦查、绑架案件的侦查。

难点: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原理;刑事侦查学与刑侦查工作的关系;刑事 侦查工作的方针;犯罪现场勘验、犯罪现场的访问、犯罪现场分析;侦查常规措施的在侦查实践中运用技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程序规定、杀人案件侦查、盗窃案件侦查、抢劫案件侦查、绑架案件侦查。

5、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建议

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有:课堂讲授、案例讨论、专家座谈、多媒体教学、模拟侦查、综合实训。

二、实践性教学环节

1、模拟现场勘查、侦查辨认、跟踪盯梢、公开搜查、侦查讯问和心理测试多种侦查措施。

2、模拟刑事案件侦查过程,进行模拟侦查综合训练。

三、有关问题的说明

1、本大纲供公安非刑侦专业使用。

2、本大纲按《刑事侦查学》(本科电子版教材)编写。

四、课时分配与教学内容

本课程总课时为72。课堂讲授:58节;课堂讨论:6节;课堂模拟侦查6节,课外校外模拟侦查6节。

总论篇

第一章 刑事侦查学引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刑事犯罪与刑事案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体系和基本原理以及发展历史。教学重点:

刑事犯罪与刑事案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体系和基本原理。教学难点:

刑事侦查学与刑侦查工作的关系;《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原理。课堂讲授:4节。

第一节 刑事犯罪与刑事案件

一、刑事犯罪的概念

二、刑事犯罪的特点

三、刑事案件的概念

刑事案件,亦称刑事犯罪案件,是指触犯刑律,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并经侦查机关立案侦查的犯罪事件。

四、刑事案件的构成要素(一)作案时间要素(二)作案空间要素(三)案件相关人要素(四)案件相关行为要素(五)案件相关物要素

五、刑事案件的发案规律(一)起伏变化规律(二)斗争消长规律(三)季节相关规律(四)区域分布不平衡规律(五)辐射蔓延规律

六、刑事案件的基本特点(一)外在表现为直接侵害形态(二)多数案件存在明显的犯罪现场(三)案件因果联系复杂多样(四)案件形成具有阶段性与突发性

七、当前刑事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严重暴力性案件十分突出

(二)侵财型和经济犯罪案件所占比重增大

(三)犯罪手段的智能化程度愈来愈高

(四)犯罪主体构成较为集中

(五)犯罪方式构成为流窜犯罪和团伙犯罪突出

第二节 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

一、刑事侦查的概念

刑事侦查是指侦查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二、刑事侦查学的概念

三、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

四、刑事侦查学的体系(一)理论研究(二)对策研究(三)比较研究(四)发展研究

五、刑事侦查学的研究方法(一)社会调查法(二)经验总结法(三)案例分析法(四)科学实验法(五)比较研究法(六)移植借鉴法

第三节 刑事侦查学的发展简史

一、国外刑事侦查学发展概况

(一)形成时期

(二)发展时期

二、中国刑事侦查学发展概况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前刑事侦查学的发展概况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刑事侦查学的发展概况

第四节 刑事侦查学的基本原理

一、物质性原理

(一)犯罪行为具有客观实在性

(二)犯罪行为必然具有一定形态

(三)犯罪行为必然造成物质的互换

(四)物质互换在侦查中的应用

二、因果关系原理

(一)因果关系原理的概念

(二)因果关系的特性

(三)因果关系原理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

三、同一认定原理

(一)同一认定的概念

(二)同一认定的理论根据

(三)同一认定在侦查实践中的应用

思考题:

1、刑事犯罪和刑事案件的概念,刑事案件的构成要素? 2、当前刑事犯罪的规律特点?

3、刑事侦查学研究的对象和基本原理?

第二章 刑事侦查工作机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刑事侦查工作的任务、方针、原则和工作体制,能够运用刑事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去分析当前刑事犯罪活动形势,增强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意识。教学重点:

刑事侦查工作的任务、方针、原则和工作体制。教学难点:

刑事侦查工作方针、原则。课堂讲授:2节。

第一节 刑事侦查的任务

一、侦查破案,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

二、侦查防范,制止、减少刑事案件发生

第二节 刑事侦查的方针

一、“依靠群众”是刑事侦查工作的基础

二、“抓住战机”是刑事侦查的关键

三、“积极侦查”是刑事侦查的要求

四、“及时破案”是刑事侦查的目的

第三节 刑事侦查的原则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

二、重证据的原则

三、快速反应的原则

四、侦查协作的原则

第四节

一、刑事侦查的机构

(一)侦查部门的纵向机构

(二)侦查部门的横向机构

二、刑事侦查的管理制度

(一)刑事案件的管辖

(二)立案标准

(三)刑事侦查管理制度(四)刑事侦查责任制

思考题:

1、刑事侦查的任务、方针和原则?

2、如何理解刑事侦查的管理制度?

刑事侦查的体制

侦查措施篇

第三章 犯罪现场勘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犯罪现场、现场勘查的概念,掌握保护犯罪现场的方法和勘验现场、现场访问和进行犯罪现场分析的技巧,能够制作现场勘查记录。教学重点:

保护犯罪现场、勘验现场、现场访问、犯罪现场分析、现场勘查记录。教学难点:

犯罪现场分析。

18课时。课堂讲授:14节;课堂讨论:2节;模拟侦查:2节。

第一节 犯罪现场的概述

一、犯罪现场的概念

犯罪现场是指犯罪分子作案的地点和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相关场所。

二、犯罪现场的分类

(一)根据案件发生后到勘查前现场有无变动,可分为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

(二)根据案件事实真假,可分为真案现场和假案现场

(三)根据现场与犯罪活动联系的程度,可分为中心现场和外围现场

(四)根据犯罪分子的作案过程。可分为预备犯罪现场、实施犯罪现场和掩盖犯罪现场

第二节 现场保护

一、现场保护的概念及意义

(一)只有保护好现场,勘查人员才有可能看到现场的原始状态,并据此分析犯罪分子在现场上的活动情况。

(二)只有保护好现场,勘查人员才有可能发现犯罪分子遗留的痕迹、物证,并完整地 提取下来,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和证据。

(三)只有保护好现场,才能封锁现场情况,严守现场秘密,以便将来更好地甄别犯罪嫌疑人的口供。

二、现场保护的任务

三、现场保护的方法

(一)露天现场保护方法

(二)室内现场保护方法

第三节 现场勘查的概述

一、现场勘查的概念

(一)现场勘查是一项侦查活动,只能由侦查人员进行。其他任何人都无权进行现场勘查。

(二)现场勘查是一种执法行为,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

(三)现场勘查是一种专门的工作,必须运用一定的侦查、技术手段进行

二、现场勘查的目的

(一)查明事件性质

(二)查明犯罪分子作案的情况

(三)发现和提取犯罪痕迹、物证

(四)判断犯罪分子的个人特点

(五)确定侦查范围和方向

三、现场勘查的要求

(一)及时

(二)全面

(三)细致

(四)客观

第四节 现场勘查的组织指挥

一、现场勘查的组织指挥

(一)现场勘查负责单位

(二)现场勘查人员组成

(三)现场勘查指挥员

(四)现场勘查人员的分工

(五)现场勘查的指挥

二、现场勘查的纪律

(一)要严格服从现场勘查指挥员的统一指挥,按照分工、各负其责、互相配合,有秩序地进行现场勘查工作

(二)要严格按照现场勘查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工作

(三)要保护现场上的公私财物,不得私拿、丢失或无故损坏现场物品

(四)要尊重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

(五)要严格保守现场勘查秘密

第五节 现场查访

一、现场查访的概念及意义

二、现场查访的对象和内容

(一)访问报案人和发现人的主要内容

(二)访问事主或被害人的主要内容

(三)访问被害人家属的主要内容

(四)访问现场附近知情人的主要内容

三、现场查访的策略

(一)访问报案人和发现人的策略

(二)访问事主、被害人及其家属的策略

(三)访问现场附近知情人的策略

四、现场查访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坚持“现场查访必须个别进行”的原则

(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要全面细致

(四)要认真制作现场查访笔录,客观准确地记录被访问人所谈的内容

第六节 实地勘验

一、实地勘验的概念及对象

(一)现场状况

(二)尸体

(三)人身

(四)痕迹

二、实地勘验的步骤

(一)巡视现场

(二)初步勘查

(三)详细勘查

三、实地勘验的方法

(一)沿着犯罪分子的行走路线进行勘查

(二)从中心向外围进行勘查

(三)从外围向中心进行勘查

(四)分片分段进行勘查

(五)沿着地形、地物的界限进行勘查

(六)分部位分层次进行勘查

(七)从现场入口处开始,顺着物体的摆设顺序进行勘查

四、实地勘验的顺序

(一)先地面后高处

(二)先静观后动手

(三)先宏观后微观

(五)先拍照后提取

(六)先易消失后稳定

五、实地勘验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边勘查边研究,反复勘查反复研究

(二)对于留有明显痕迹、物证的现场,切忌粗枝大叶

(三)对于变动现场,切忌草率简单

第七节 现场分析

一、分析事件性质

二、分析犯罪时间

三、分析犯罪地点

四、分析犯罪工具

五、分析犯罪人数

六、分析犯罪目的和动机

七、分析犯罪分子在现场上的活动情况

八、分析犯罪分子的个人特点

九、确定侦查范围和方向

第九节 现场勘查记录

一、现场勘查记录的概念和作用

二、现场勘查笔录

(一)现场勘查笔录的内容结构

(二)制作现场勘查笔录应当掌握的要点

三、现场绘图

(一)现场图的种类

(二)绘制方法

四、现场照相

(一)现场照相的内容

(二)现场照相的方法

五、现场录相 思考题:

1、犯罪现场、现场勘查、实地勘验的概念。

2、实地勘验的步骤、方法和顺序?

3、现场分析。

4、现场访问的内容和方法。

5、制作现场勘查笔录和现场图。

第四章 侦查常规措施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各种常规侦查措施的概念,熟悉各种常规侦查措施运用的条件和注意事项,能够在侦查实践中综合运用各项措施手段。教学重点:

调查访问、追缉堵截、通缉通报、控制销赃、公开搜查、侦查辨认、并案侦查、网络侦查和心理测试技术。教学难点:

公开搜查、侦查辨认、公开搜查和侦查辨认。

16课时。课堂讲授:12节;课堂讨论:2节;模拟搜查:2节。

第一节 调查访问

调查访问是侦查机关为了查明案情,弄清犯罪事实与情节,发现犯罪线索,筛选嫌疑重点,收集犯罪证据查缉犯罪嫌疑人的一项侦查活动。

一、调查访问的作用

(一)审查立案,分析判断案情的重要途径。

(二)是发现和搜查嫌疑线索的重要途径。

(三)为查明事实,揭露犯罪提供证据。

(四)是查证、核实嫌疑人的重要方法。

(五)是查缉犯罪嫌疑人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二、调查访问的形式

调查访问可分为公开调查询问和秘密调查询问两种形式。

(一)公开调查访问 1、个别走访 2、座谈会 3、通知询问

(二)秘密调查访问

1、侦查人员以其他身份和名义为掩护,直接与询问对象接触进行有目的,有策略的交谈,了解所要调查的情况。

2、在被询问对象所在单位或其它治安积极力量的配合下,物色可靠人员、与询问对象接触,了解情况。

三、调查访问的方法

(一)了解被访问对象

(二)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

(三)稳定访问对象的情绪

(四)消除访问对象的思想顾虑

(五)帮助访问对象回忆有关案情

四、对调查询问结果的分析与评断

(一)从被询问对象提供情况的过程进行研究,(二)从陈述内容的来源进行研究;

(三)从陈述事实的情节进行研究;

(四)从询问对象与嫌疑人的关系进行研究;

(五)从被询问人现实表现和生理状况分析研究;

(六)从被询问人的感知事物对外界条件分析研究;

(七)从与其他案件证据之间的关系分析研究。

第二节 追缉堵截

一、追缉堵截概述 追缉和堵截是两项不同的侦查措施,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在一起使用。结合使用时,可以形成前后夹击的有利于查缉侦查对象的局势,故此,这两项侦查措施往往连结在一起使用。

追缉堵截是侦查破案中经常使用的紧急查缉措施,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追缉堵截,迅速查缉正在逃窜的犯罪分子或重大犯罪嫌疑人,达到及时破案的目的。

二、追缉堵截的条件

(一)时间条件

(二)特征条件

(三)空间条件

(四)人员流量条件

(五)交通工具条件

(六)痕迹条件

三、追缉的方法

(一)单向尾追

(二)两线策应

(三)多路迂回

四、堵截的方法

(一)设卡堵截

(二)定点堵截

(三)寻查堵截

(四)围捕堵截

第三节 通缉通报

一、通缉

(一)通缉的概念

(二)通缉的条件

(三)通缉的使用范围

1、已经拘捕的犯罪嫌疑人,在讯问、押解和关押期间逃跑的;

2、经过侦查已掌握证据或获得部分罪证,应该拘留或逮捕但已潜逃的犯罪嫌疑人; 3、在服刑期间逃跑的劳改犯;

4、在重大和特别重大案件的侦查中,嫌疑有据但已潜逃的重大犯罪嫌疑人。

二、通报

(一)通报的概念

(二)通报的使用范围:

通报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犯罪嫌疑人通报 2、流窜犯通报 3、赃物通报 4、不知尸体通报 5、案情通报

三、通缉通报的使用权限

(一)发布通缉通报,必须由县(市)以上公安机关办理,并加盖公章。非公安机关不得发布通缉通报。

(二)在本辖区范围内发布通缉通报的,由该县(市)公安机关的负责人审查批准,直接发布。

(三)超越本辖区范围的,应层报上级公安机关,由上级公安机关审查批准和发放。

四、通缉通报的要求

(一)严格按照公安部对使用通缉通报批准权限的规定执行。通缉通报是重要的侦查措施,尤其是通缉,直接关系到公民人身权利问题,必须根据案件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执行,防止滥发滥用。

(二)通缉通报,文字要简练,语意表达准确,所用照片必须是近期而清晰,使人一目了然,便于接报单位协查。

发出通缉通报的单位要写明本单位名称,并加盖公章,注明文号和联系回复方法。

(三)注意保守国家秘密。为了保守国家秘密不准用明码电报发通缉通报。

(四)如发现新的情况,可以再补发通缉通报,但要注明前次的编号与发布日期,各地公安机关接到通报后,必须及时布置,落实协查工作,一旦查获犯罪嫌疑人或查清其他情况,应及时回复。

第四节 查控赃证

查控赃证,是指侦查机关在侦查有赃物可查的案件时,在有关部门和人员的配合下,通过对有关行业和场所进行严密控制,发现赃物进而发现犯罪嫌疑人或侦查线索的一项侦查措施。

一、查控赃证的作用

(一)可以直接破案

(二)可以直接提供犯罪证据

(三)可以减少或追回损失

二、查控赃证的范围

(一)场内控制

1、各类收购部门,如废品收购站、旧货回收门市部、文物商店、珠宝玉器商店等等。2、各类修理行业,如家用电器、照相器材、钟表维修部、汽车、摩托车修理行业等。3、金融部门,如银行、金银和外币兑换处、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等。

4、公共复杂场所,如车站、码头、机场、公园、歌舞厅、电子游戏娱乐场(厅)、旅游区、影剧院等。

5、饮食服务业,如旅馆、招待所、饭店、酒店、冷饮店、停车保管站(场)等。6、寄卖、典当、信托部门、行李寄存处。7、贸易集市、非法交易场所。

(二)场外控制

1、窝主或窝点。犯罪分子作案后,将赃款赃物放到亲友或同伙家里隐藏起来,逃避侦查,待风声过后,等待时机进行销赃。

2、赌博场所。有些犯罪分子将作案所得赃款赃物作为赌资进行赌博,以便尽快脱手,以免引起我们注意被抓获。

3、犯罪分子经常聚集的场所或复杂的居民区。这些场所和地区是犯罪分子经常活动的地方,他们互相交流作案“经验”,策划犯罪活动,同时也是窝赃销赃的场所。4、刑事犯罪嫌疑分子的住所。这是犯罪分子进行聚集和窝赃销赃的场所。

三、控制销赃的方法

(一)布置有关部门,依靠行业职工进行控制。

(二)布置秘密力量,做好重点控制

(三)依靠治安、工商等部门,加强公开的行政管理控制

(四)组织基层治安积极分子,严密社会面控制

第五节 侦查实验

一、侦查实验的作用

(一)可以证实被害人对案件或案件的某些情况的陈述在某种条件下能否发生;

(二)可以证实被害人或证人在某种条件下能否听到某种声音,看到某种情况,闻到某种气味接触到某种物品;

(三)可以确定某种痕迹在某种条件下能否形成;

(四)可以确定现场某地点是否是犯罪分子出入或拿走某物件的地方;

(五)可以确定某种物品在某种条件下能否自燃;

(六)可以确定某种爆炸物的性能,引爆方法和危害程度;

(七)可以确定犯罪分子是否具有作案时间;

(八)可以确定被害人的伤痕与犯罪分子的行为动作有无联系,或由什么行为动作造成;

(九)可以甄别犯罪嫌疑人——口供是否真实;

(十)可以确定辨认结果是否准确可靠。

二、侦查实验的组织与实施

(一)侦查实验的准备工作

1、明确实验目的,拟定实验方案。首先要确定通过实验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认真细致地研究案件的有关材料,详细询问事主、被害人、证人和有关人员,把疑点和通过实验要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制定出包括实验内容、实验次数、变换实验条件的不同方案。2、确定实验的时间和地点。在确定实验的时间、地点时,要尽量选择与案发时相同的时间地点和天气状况,以保证侦查实验的可靠性。

3、确定参加实验的人员及分工,侦查实验自始自终由侦查人员指挥主持,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专业人员参加,通常由指挥员、侦查员、见证人、被告人、被害人、知情人等人参加。

4、准备好实验所必须的一切工具、技术材料和其他物品。5、邀请两名与案件无关的人员作为见证人。

(二)侦查实验的实验的实施

(三)、侦查实验的记录

1、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简要案情、实验的目的和要;

2、实验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的姓名、职业、职务及实验主持

3、实验的实施过程和方式

4、实验结束的时间

5、见证人鉴名盖章

四、侦查实验的原则

(一)尽可能地使用原地、原物的原则

(二)选择相同自然环境的原则

(三)坚持同一情况反复实验的原则

(四)遵守法律原则

(五)坚持保密原则

五、侦查实验结果的评断

(一)实验的条件与案件形成的条件是否相同

(二)实验中发生偏差和错误的原因

(三)实验结果与真实情况的比较

(四)相同或分岐的原因。有关专业人员的意见

第六节 公开搜查

公开搜查,是指侦查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为了收集犯罪证据,缉获犯罪嫌疑人,在被搜查人或有关见证人在场的情况下,对犯罪嫌疑人及可能隐藏犯罪嫌疑人或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场所,进行搜索与检查的一项侦查措施。

一、公开搜查的作用

(一)直接查获犯罪嫌疑人

(二)获取罪证和赃物

(三)获取犯罪痕迹

二、公开搜查前的准备工作

(一)明确搜查目的

(二)详细了解搜查目标的情况

(三)制定搜查方案

(四)做好物质保障

(五)履行法律手续 1、可能随身携带凶器的

2、可能隐藏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的 3、可能隐匿、毁弃、转移犯罪证据的 4、可能隐匿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5、其他突然发生的紧急情况

三、公开搜查的方法

(一)人身搜查的方法

(二)住所搜查的方法

(三)露天场所的搜查方法

四、物证的扣押与搜查记录

(一)物品的扣押

(二)搜查记录

五、公开搜查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执行搜查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搜查时,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

(二)搜查时,应当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一般邀请两名,并在他们的见证下进行。

(三)搜查时应提高警惕,特别是人身搜查时,对犯罪嫌疑人应严密控制,防止其行凶、逃跑或自杀。

(四)在搜查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被搜查人或其家属的神态表情,从中发现可疑情况。

(五)搜查女性犯罪嫌疑人的身体,应当由女侦查人员执行,见证人也必须是女性。

第七节 侦查辨认 侦查辨认,是指侦查机关在侦查活动中,根据案件侦查需要,由侦查人员组织被害人、犯罪嫌疑人或者知情人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场所或者犯罪嫌疑人等,进行公开或秘密的辨别与认定的一项侦查措施。

一、侦查辨认的作用

二、公开辨认

(一)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

(二)对物品的辨认

(三)对场所的辨认

(四)对不知名尸体的辨认 1、直接辨认尸体 2、对尸体照片辨认

3、对尸体所穿衣着和随身携带物品的辨认

三、秘密辨认

(一)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

(二)对可疑物品的辨认

四、侦查辨认的原则

(一)事先询问原则

(二)分别辨认原则

(三)混杂辨认原则

(四)自主辨认原则

五、侦查辨认结果的评断

(一)辨认人的生理因素

(二)辨认人的精神因素

(三)自然环境条件因素

(四)被辨认对象的特征因素

(五)是否遵循辨认原则

六、侦查辨认记录的制作

(一)辨认笔录和报告 1、辨认的时间、地点和条件 2、辨认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 3、辨认客体的情况。4、辨认的结果

5、有关人员签名或盖章辨认笔录应力求客观、详细、准确

(二)拍照

第八节 查询冻结

一、查询、冻结的权限和对象

(一)权限

(二)对象

二、查询的程序与方法

(一)报请审批

(二)通知执行查询

1、正页; 2、回执; 3、存根。

(三)执行查询

(四)查询处理

三、冻结的程序和方法

(一)报请审批

(二)通知执行

(三)冻结期限

1、重大、复杂的案件,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

2、对犯罪嫌疑人可以判处10以上有期徒刑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 3、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等情况的。

(四)不需要继续冻结存款、汇款的情况 1、经审查,该款项确实与案件无关的

2、曾与案件有一定的联系,但不是本案的赃款,不是用于犯罪的资金 3、案件已经审结,依法需要发还给被害人的,或者需要作其他处理的 4、人民检察院对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的 5、人民法院宣告被告人无罪的

(五)不得重复冻结

(六)解除冻结期限

(七)冻结处理

四、查询、冻结应注意的问题

(一)不能盲目滥用

(二)处理好查询与冻结的关系

(三)不能冻而不查

(四)及时解冻

第九节 并案侦查

一、并案侦查的概念

并案侦查是指侦查机关将两起或两起以上相互关联的犯罪案件合并起来一起侦查的谋略形式。它在实际工作中被侦查机关广泛使用。

(一)侦查主体的协调性和多样性

(二)犯罪主体的同一性

(三)案件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二、并案侦查的依据

(一)犯罪行为人作案手法的习惯性

(二)犯罪行为人犯罪活动的连续性

(三)犯罪有关线索和证据的相互印证和补充

三、并案侦查的作用

(一)有助于发挥侦查主体的整体合力,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有助于发挥线索和证据的合力优势,加速案件侦破。并发掘侦破隐案。

(三)有助于加强侦查主体之间的协调与合作,锻炼刑侦队伍,提高侦查主体同犯罪作斗争的水平。

(四)有助于打击流窜犯罪、团伙及集团犯罪,抑制有组织犯罪的漫延。

四、并案侦查的条件

(一)犯罪人的体貌特征相同或相似;

(二)作案手法相同或相似;

(三)现场遗留有相同或相似的物证,或几个案件中现场物证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四)作案时空相同或存在某种联系;

(五)作案目标相同或相似;

(六)有相同的活动区域、联系网络、销赃途径或相同的教唆犯。

五、并案侦查的组织实施

(一)建立并案机制,主动并案

(二)组织专案班子,统筹作战

(三)认真分析案情,准确判断侦查方向,选准突破口

(四)多种措施并举,各个专破

第十节 网络侦查

一、网络侦查的概念

二、网络侦查的方法

(一)搭建网络侦查工作平台

1、网络侦查是一个以犯罪情报信息系统为核心的网络化环境

2、网络侦查是一个包含有大小不等,或者相容,或者并列的各种子系统和数据库网络化环境

(二)用数字化手段开展侦查

1、实行网上立案

2、利用数码设备固定记录现场情况

3、利用数字化测量工具对现场客体物进行测量

4、借助因特网传递信息,公布案情,利用内部专用网通报情况,实现网上调查摸排

5、用便携式电脑制作各种法律文书

6、利用串并案查询系统实行网上串并案件

7、利用人像组合系统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模拟画像

8、利用各种识别系统,借助各种数据库实现网上鉴定

9、启动专家系统进行网上会诊

10、心理测试

11、网上追逃

12、网上调控刑嫌

13、运用数字化通讯工具传递信息

第五章 侦查强制性措施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侦查强制措施的内容和适应条件,能够熟练掌握运用的方法。教学重点:

拘传、取保候审、和逮捕。教学难点:

拘留。课堂讲授:2节

第一节 拘传

一、拘传的概念

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专门机关依法强制未被拘留或者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

二、拘传的适用条件

三、公安机关适用拘传的程序

(一)承办单位需要拘传的,应当填写《呈请拘传报告书》,并附有关材料,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二)拘传应当由两人以上的侦查员执行。

(三)对被拘传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的地点,应在犯罪嫌疑人所在的市、县以内。

(四)被拘传的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应当立即对其进行讯问。

(五)拘传的特别程序。公安机关依法对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采取拘传的,应当书面报请该代表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许可。

(六)对犯罪嫌疑人执行拘传、押解过程中,可以依法使用约束性警械。

四、适用拘传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取保候审

一、取保候审的概念

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专门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且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二、取保候审适用的条件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四)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

(五)提请逮捕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

(六)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

(七)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

三、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

(一)保证人保证

(二)保证金担保

四、取保候审适用的程序

(一)取保候审的决定

(二)取保候审的执行

(三)取保候审的解除和变更

(四)取保候审的期限

(五)取保候审的特别程序

第三节 监视居住

一、监视居住的概念

监视居住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专门机关为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或者妨碍侦查、起诉或者审判等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依法责令其不得擅自离开住处或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一种强制措施。

二、监视居住适用的条件

三、监视居住适用的程序

(一)监视居住的决定

(二)监视居住的执行

(三)监视居住的解除和变更

(四)监视居住的期限

(五)监视居住的特别程序

四、犯罪嫌疑人在监视居住期间应遵守的规定

第四节 刑事拘留

一、刑事拘留的概念

二、刑事拘留适用的条件

(一)适用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重大犯罪嫌疑分子

(二)适用的情况必须是紧急情况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三、刑事拘留适用的程序

(一)公安机关办案人员认为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时,应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注明有关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和拘留的理由,呈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查批准,签发拘留证。

(二)公安机关执行拘留时,应持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拘留证》,向被拘留人出示《拘留证》,宣布对其实行拘留,并责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签名或盖章。被拘留人拒绝签名或盖章的,应加以注明。

(三)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四)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无法通知者外,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五)公安机关依法对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采取拘留的,应当书面报请该代表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许可。

(六)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时,应当通知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七)公安机关对于已经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要及时做出处理

(八)对犯罪嫌疑人执行拘留、押解过程中,可以依法使用约束性警械

四、刑事拘留的期限

第五节 逮捕

一、逮捕的概念

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或者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的进行,防止其发生社会危险性,依法采取的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二、逮捕的适用条件

(一)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这是逮捕的事实要件

(二)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三)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三、逮捕的实施程序

(一)提请、批准逮捕

1、公安机关提请逮捕

2、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

(二)决定逮捕

(三)逮捕的执行

第六节 继续盘问(留置)

一、继续盘问的概念

继续盘问是指人民警察法赋予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一项在执行追捕逃犯、侦查案件、巡逻值勤、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现场调查等外勤警务活动中,对在现场发现的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过当场盘问和检查后,仍不能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可以将其带至当地就近的公安机关,并经该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继续盘问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

二、继续盘问的适用对象(一)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二)有现场作案嫌疑的(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四)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

最新颁布的《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对此做了更为详细、具体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

(一)被害人、证人控告或者指认其有犯罪行为的;

(二)有正在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行为嫌疑的;

(三)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的;

(四)携带的物品可能是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的赃物的。

三、继续盘问的适用程序

(一)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

(二)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三)已满七十周岁的老年人。

四、继续盘问适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但未经当场盘问、检查的;

(二)经过当场盘问、检查,已经排除违反治安管理和犯罪嫌疑的;

(三)涉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法定最高处罚为警告、罚款或者其他非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的;

(四)从其住处、工作地点抓获以及其他应当依法直接适用传唤或者拘传的;

(五)已经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的;

(六)明知其所涉案件已经作为治安案件受理或者已经立为刑事案件的;

(七)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或者事件当事人的;

(八)患有精神病、急性传染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的;

(九)其他不符合本规定第八条所列条件的。

第七节 羁押

一、羁押的概念和羁押场所

羁押是指执法机关对被依法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强行囚禁看管,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性措施。

二、看守所对犯罪嫌疑人的收押

(一)根据《程序规定》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看守所应当凭公安机关签发的《拘留证》、《逮捕证》收押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二)根据《程序规定》第一百四十七和一百四十八条规定,看守所收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并制作笔录,发现不应当羁押的,提请案件主管机关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1、患有精神病或急性传染病的;

2、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在羁押期间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但是,罪行极其严重有极大社会危险性的除外,可在收押的同时进行必要治疗;

3、怀孕或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

三、对被羁押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和有关问题的处理

(一)对被羁押人患重病、逃跑、死亡的,在采取紧急措施的同时,应立即报告案件主

管机关;

(二)对于被羁押人的申诉、上诉,看守所应当及时转达有关机关处理,不得拖延、扣押或者阻挠。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聘请的律师、辩护律师或者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辩护人,依法要求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查验其证件及有关证明文件,并按照有关规定安排会见。

四、换押的概念和意义

(一)换押的概念

换押,是指主管案件机关在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移交另一机关管辖时,通知看守所交换羁押手续的一种执法活动。

(二)换押的意义

1、从办案的角度上说,它有利于执法机关严格执法、依法办案,防止久押不决,及时惩治犯罪,使无罪的人不受非法关押,有效地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2、从诉讼的角度上说,它有利于各司法机关明确各自职责,避免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出现意外情况时,大家互相推卸责任的不良现象,从而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

3、从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上说,它有利于律师根据不同的诉讼阶段进行其法律帮助工作,便于律师寻求执法机关的协助。

4、从看守工作的角度上说,便于看守所掌握诉讼进程,明确羁押期限,保证合法羁押。

5、从保障安全的角度上说,有利于防止不同办案机关或不同的办案人员随便提讯犯罪嫌疑人,便于安全管理。

五、换押手续的办理

(一)需要办理换押手续的情形

1、公安机关向人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时;

2、公安机关侦查终结案件,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检察院受理时;

3、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受理时;

4、检察院决定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时;

5、公安机关、检察院补充侦查完毕,重新移送审查或提起公诉时;

6、法院一审后有上诉或抗诉,移送二审时;

7、上级法院发回重审时;

8、案件改变管辖时。

(二)换押手续的办理

六、侦查羁押期限的一般规定

1、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2、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3、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4、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案件。

七、重新计算和不予侦查羁押期限的情形

(一)重新计算和不予侦查羁押期限的情形

(二)不予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的情形

思考题:

1、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强制措施有哪几个种类?

2、各种强制措施的适应条件审批权限。

第六章 侦查秘密措施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几种常见性秘密侦查措施的概念、使用范围,掌握其运用技巧。教学重点:

跟踪盯梢、守候监视、秘密逮捕的运用技巧。教学难点:

跟踪盯梢、守候监视、秘密逮捕的运用技巧。课堂讲授:6节,课外模拟跟踪:6节。

第一节 跟踪盯梢

一、跟踪盯梢的概念

跟踪盯梢是指侦查人员以运动的方式,秘密观察、监视犯罪嫌疑人的行踪,控制掌握其外部活动,以获取线索或证据的一种秘密侦查手段。

二、跟踪盯梢的原则

(一)严守秘密,严格审批原则

(二)不丢不露原则。

三、跟踪盯梢的任务

(一)掌握犯罪嫌疑人动态,通过监视其外部活动,证实案情。

(二)发现同案犯和其他与案件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人员,扩大线索。

(三)控制赃物的传销,获取物证或发现与物证有关的情况,防止毁灭罪证。

(四)发现并制止新的犯罪。

(五)通过密拍密录等手段,获取证据。

(六)配合内线侦查,物色考核特情。

(七)证实侦查中各种情报线索的可靠性,辩别真伪。

(八)执行密捕。

四、跟踪盯梢的准备工作。

(一)执行跟踪盯梢任务的侦查员要熟悉案情,明确任务。

(二)要注意识别侦查对象的特征,做到牢记不变特征,注意可变特征。

(三)明确内部分工,规定联络暗号,备好先进的交通、通讯、摄录等器材和化装掩护物品,携带好零钱、证件等。

(四)要事先熟悉有关的地区、场所及交通路线,有条件、有必要的还可建立临时据点,作接头、落脚之用。

(五)制定详细的跟踪计划,制定各种预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充分的分析,制定应急措施。

(六)需要沿途公安或其他有关部门配合的,要通过一定的途径自上而下传达要求协助的指令,对于事关大局的多方跟踪行动,可由指挥中心统一协调指挥。

五、梢的名称及几种主要梢位形式

(一)梢的名称

梢是指参与跟踪盯梢的侦查主体。根据任务的不同,梢的种类主要有三种:主梢、副梢和机动梢。

(二)几种主要的梢位形式。

六、侦查对象侧梢和摆脱盯梢的主要伎俩

(一)测梢伎俩

(二)摆脱盯梢伎俩

七、跟踪的方法

跟踪的形式有两种:一是直接跟踪。二是间接跟踪。

(一)交换跟踪

(二)接力跟踪

(三)迂回跟踪

(四)徒步跟踪为主,车辆跟踪配合(五)车辆跟踪为主,徒步跟踪相结合九、跟踪盯梢应注意的问题

(一)无论采取哪种跟踪方式进行跟踪,无论处于何种梢位,侦查员都要牢记目标特征,集中精神,高度警惕,密切注视对象行动,为防止意外,应佩带武器。

(二)跟踪盯梢中如发现对象实施现行重大犯罪活动,应挺身而出,加以制止。

(三)必要时预先办理有关法律手续,如搜查证等,以便在发现对象转移、藏匿赃证或对某一场所需紧急搜查时采取公开措施获取证据。

(四)要增强工作责任心,克服不耐烦情绪,同时要避免“出”则慌慌张张,“行”则三五成群,“停”则交头接耳,“攻”则一涌而上,要做到有层次、有攻防、有保护。

第二节 守候监视

一、守候监视的概念

守候监视是侦查员在犯罪嫌疑人的住宅、经常出入场所及可能进行隐身藏证、接头联络或实施现行犯罪的地点附近,设立秘密监视点,进行监控的一项侦查手段。

二、守候监视的主要任务

(一)监控侦查对象的来往关系,证实犯罪和扩大侦查线索,发现可疑人员;

(二)根据犯罪分子作案的规律特点,在其可能继续进行犯罪活动的地区和场所进行预伏守候,捕捉现行犯,保护可能被侵害目标;

(三)配合跟踪及内线侦查,及时发现侦查对象转移、毁灭证据行为,并采取措施人赃并获;

(四)秘密捕获在逃犯罪嫌疑人或罪犯。

三、守候监视地点的选择

四、守候监视的准备工作

(一)分工明确,任务及责任要落实;

(二)熟悉案情,了解侦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三)事先实地观察,熟悉地形地物,做好化装掩护工作,特别是职业化装时,要熟悉职业特点、基本业务,衣着打扮要合理;

(四)规定好联络方法、暗号,准备好交通、通讯、摄录等器材和工具,必要时随身携带武器,以备不测。

四、守候监视的方法

(一)定点守候

(二)伏击守候

(三)寻查守候

(四)拘捕守候

五、守候监视应注意的问题

(一)侦查员进住守候监视点时,要在化装上做到随乡入俗

(二)守候监视工作时间长、比较单调,有时候条件还比较艰苦,侦查员一定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怕麻烦、吃苦耐劳的精神,更不能麻痹大意,放松警惕。

(三)要警惕侦查对象利用关系人到守候监视点进行试探和反侦查。

(四)严守纪律、严格保密、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不得从事与所化装职业不相符的行为,以免暴露身份。

第三节 秘密逮捕

秘密拘捕是根据侦查破案的需要,对犯罪集团(团伙)中某个犯罪成员采取秘密捕获,突击审讯获取所需侦查信息或为打入侦查作准备的一项特殊侦查措施。

一、秘密逮捕的使用条件

二、密捕对象的选择

三、密捕的方法

根据不同案情和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

(一)预伏捕

(二)借故捕

(三)跟踪捕

(四)旅途捕

四、密捕后的突审

侦查程序篇

第七章 公安机关对刑事案件的管辖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刑事案件的管辖分工和受案、立案的程序规定。教学重点:

公安机关与其他机关、地方普通公安机关与行业公安机关、公安部有关职能部门案件管辖分工的规定。受案、立案的程序规定。教学难点:

公安机关与其他机关、公安部有关职能部门案件管辖分工的规定。受案、立案的程序规定。课堂讲授:2节。

第一节 刑事案件的管辖和立案

一、管辖刑事案件的机关

(一)人民检察院自行侦查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犯罪的刑事案件

(二)人民法院直接受理不需侦查的自诉案件

(三)国家安全机关依法立案侦查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犯罪案件

(四)军队保卫部门依法立案侦查军人违反职责的犯罪案件和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

(五)监狱依法立案侦查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

(六)其余的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管辖

二、地方普通公安机关与行业公安机关案件管辖分工

(一)走私犯罪侦查机关管辖我国境内的涉税走私犯罪案件和发生在海关监管区内的所有走私犯罪案件

(二)铁路、交通、民航系统公安机关

三、地方各级公安机关案件管辖原则

(一)地域管辖原则

(二)最先受理管辖原则

(三)协商管辖和指定管辖原则

(四)级别管辖原则

四、公安部有关职能部门案件管辖分工

(一)国内安全保卫部门管辖的刑事案件

(二)经济犯罪侦查部门管辖的刑事案件

(三)侦查部门管辖的刑事案件

(四)禁毒部门管辖的刑事案件

(五)治安管理部门管辖的刑事案件

(六)边防管理部门管辖的刑事案件

(七)消防管理部门管辖的刑事案件

(八)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刑事案件

(九)在看守所、拘役所服役的罪犯又犯新罪的,由看守所、拘役所立案侦查;重大、复杂的案件由刑事侦查部门立案侦查。

第二节 刑事案件的立案程序

一、刑事案件的受理

(一)受案的概念及案件来源

受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公民或单位的报案、控告、举报及犯罪人的自首等情况予以审理的过程。

1、单位及公民的报案、控告和举报

2、群众扭送

3、犯罪人的自首

(二)受案的程序

1、听取报案,制作笔录,必要时录音。

2、调查核实、审查材料,遇紧急情况应及时处理。

3、对超越权力范围的事项及受案后的情况报告上级处理。

4、如涉嫌刑事案件,应制作《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作为受理刑事案件的原始材料,并妥善保管,存档备查。

5、受案结果处理

(三)注意事项

二、立案程序

(一)立案的概念和条件

刑事诉讼中的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部门对来自各方面的材料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并需追究刑事责任时,依法决定交付侦查或审理的一种诉讼活动。

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有犯罪事实存在,即立案的事实条件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立案的法律条件

3、属于自己管辖范围,即立案的权力条件

(二)立案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

1、立案是有立案权的机关进行的一项刑事诉讼行为,是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由“受案”、“审查”、“办理立案手续”等环节组成。

2、立案是刑事诉讼的第一道工序,是侦查部门进行侦查活动的合法依据,是侦查的前提和基础。

(三)立案程序

思考题:

1、简述管辖的概念。

2、简述公安部有关职能部门案件管辖的刑事案件种类。

3、简述受案的程序。

4、简述立案的条件。

第八章 实施侦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实施案件侦查的基本步骤和程序,熟练的把握好侦查的节点。教学重点:

侦查工作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侦查途径的选择、有关侦查措施的适用。教学难点:

侦查途径的选择、破案节点的把握、有关侦查措施的适用。课堂讲授:2节。

第一节 制定侦查工作方案

一、侦查工作方案的概念及意义

(一)侦查工作方案的概念

侦查工作方案,它是公安机关开展案件侦查的总体部署和行动规范,并以书面形式出现,侦查工作方案,通常在现场勘查、现场分析的基础上制定。

(二)制定侦查工作方案的意义

1、有利于侦查工作有针对性、有目标地进行;

2、有利于提高侦查工作效率,避免失误;

3、有利于提高侦查工作的组织性和协调性;

4、有利于侦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不断调整策略;

5、有利于侦查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二、侦查工作方案的内容

1、对案情的初步分析和判断,包括对线索来源可靠程度和涉嫌范围的测定;

2、侦查方向和范围;

3、为查明案情需要采取的措施;

4、侦查力量的组织和分工;

5、需要有关方面配合的各个环节如何紧密衔接;

6、侦查所必须遵循的制度和规定;

7、如属预谋犯罪案件,还应当提出制止现行破坏和防止造成损失的措施。

三、制定侦查工作方案的要求

(一)内容要明确具体,不能含糊其词,否则就无法实施;

(二)措施要切实可行,要根据具体案件,因案施策,因地制定;

(三)部署要及时严密,要打破侦查常规,做到边勘查现场,边采取措施,及时缉捕案犯,各种措施之间要综合应用,协调一致,使罪犯无机可乘;

四、部署侦查力量

(一)知人善任,量才使用。

(二)整体作战,加强配合。

(三)点面结合,合理配置。

(四)侦技结合,优势互补。

(五)灵活指挥,果断决策。

(六)不断调整部署,创造破案条件。

第二节 选择侦查途径 发现犯罪嫌疑对象

一、选择侦查途径

(一)可供选择的侦查途径

1、从人身形象入手选择侦查途径;

2、从犯罪痕迹、物品入手选择侦查途径;

3、从作案时空入手选择侦查途径;

4、从紧急措施入手,选择侦查途径;

5、从控制赃款、赃物入手,选择侦查途径;

6、从犯罪因果关系入手,选择侦查途径;

7、从作案手段、方式所反映的职业特点入手选择侦查途径;

8、从并案侦查入手选择侦查途径;

9、从检索犯罪情报资料,查对犯罪前科入手选择侦查途径;

10、从内线侦查入手选择侦查途径。

(二)选择侦查途径的原则和方法

1、选择侦查途径的原则

2、选择侦查途径的方法

(三)侦查途径的选择与破案结果的关系

1、统一关系

2、矛盾关系

二、摸底排队,发现嫌疑对象

摸底排队是在分析案情的基础上,根据侦查工作方案,依靠群众组织,深入发动群众,发现犯罪线索,寻找犯罪嫌疑人的一项活动。

(一)摸底排队的对象条件

1、犯罪的时间、空间条件

2、犯罪的因果条件

3、犯罪的技能和使用工具条件

4、犯罪经验条件

5、知情条件

6、体貌特征条件

7、物证条件

8、心理特征案件

(二)摸底排队的范围

(三)摸底排队的方法

1、公布案情,发动群众提供线索

2、进行内部排查

第三节 筛选和认定重点犯罪嫌疑人

一、重点犯罪嫌疑对象的筛选和确定

(一)时间条件

(二)因果条件

(三)证据条件

二、补充、核实证据,认定犯罪嫌疑人

(一)依靠基层组织和群众积极分子进行控制

(二)秘密力量控制

(三)外线侦控

思考题:

1、侦查工作方案的内容

2、摸底排队的条件和方法。

3、侦查途径的选择方法

4、筛选和认定重点犯罪嫌疑人

第九章 侦查终结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破案的条件和程序、侦查终结的条件时机的把握,能够制作有关的法律文书。教学重点:

破案条件、破案时机、破案后的工作内容、侦查终结条件的把握。教学难点:

破案条件、破案时机、侦查终结条件 课堂讲授:2节。

第一节 破 案

破案是指对已经立案侦查的刑事案件,在查清犯罪事实并获得充分证据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将犯罪嫌疑人缉捕归案的侦查活动。破案是刑事侦查专案工作的基本目的。

一、破案的条件

(一)犯罪事实已有证据证明。主要指符合立案标准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明,并不是指全部犯罪事实已经查明;

(二)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三)犯罪嫌疑人或者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经归案。一人作案的,犯罪嫌疑人必须抓获;二人以上共同作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必须抓到;犯罪集团作案的,首要分子和主要实施犯罪的嫌疑人必须抓到。

二、破案程序

(一)制定破案计划

(二)破案时机的选择

1、提前破案的情形

2、推迟破案的情形

(三)缉捕犯罪嫌疑人的注意事项

1、开好《拘留证》或《逮捕证》,必须由两名以上侦查员执行任务,对缉捕多人的重大破案行动,要有足够多的警力和交通、通讯、武器、械具等设备。

2、事先要充分了解、掌握被拘捕人的行为规律和生活工作环境,防止扑空或造成犯罪嫌疑人逃跑。

3、必须对犯罪嫌疑人及其有关的场所进行认真搜查,获取证据。

4、注意保护,提高警惕,防止犯罪嫌疑人行凶。

5、做好保密工作,防止泄露行动计划。

6、对于行动中遇犯罪嫌疑人拒捕、挟持人质、煽动无知群众与公安机关对抗或逃跑等不测情形,应及时报告,并调动警力支援,重新布署缉捕行动。

(四)办理破案的有关法律手续 《刑事案件破案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案件侦查结果。即公安机关经过侦查后,根据所获证据材料得出的结论;

2、破案的理由和根据。主要写明公安机关经过侦查,犯罪事实已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的情形。

3、破案的组织分工和方法步骤。主要指破案的策略、方法等内容。

4、其他破案措施和下一步的工作意见。主要指在破案中除了使用一般措施外,还使用了哪些特殊手段,对破案后的讯问、取证等有何打算。

三、破案后的工作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

(二)及时取证

(三)处理遗留问题

(四)总结经验教训

第二节 侦查终结

侦查终结,是指侦查机关对于所受理的刑事案件,经过侦查后认为案件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涉嫌犯罪而决定结束侦查,并依法对案件做出相应处理的一项诉讼活动。

一、侦查终结的条件

(一)案件事实清楚

(二)证据确实、充分

(三)案件性质认定准确

(四)法律手续完备

二、侦查终结的程序

(一)制作结案报告,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别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文化程度、户籍所在地、住址、工作单位、职务及主要经历等。

2、是否采取了强制措施,并写明采取强制措施的理由和法律根据。

3、案件的事实和证据,包括有罪、无罪,罪轻、罪重的事实和证据。

4、法律依据和处理意见。

(二)对案件提出处理意见

1、提出起诉意见

2、提出撤销案件的意见

(三)对案件物品的处理

(四)对案件材料的整理

三、关于补充侦查

(一)需要补充侦查的主要情形

(二)补充侦查的要求、时限及次数

(三)补充侦查后的处理

思考题: 如何破案条件和侦查终结的条件?两者有何不同?

第十章 侦查讯问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侦查讯问的基本法定程序和审讯的基本技巧,能够进行讯问。教学重点:侦查讯问的法定程序和讯问的技巧。教学难点:讯问的技巧。注:由预审学讲授。

第一节 侦查讯问的基本程序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指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情真相,依法审问犯罪嫌疑人,以获取真实供述和辩解的一项侦查活动。它是一项基本及重要的侦查措施,是刑事办案的法定程序。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的一般方式

(一)传讯

(二)提讯

(三)拘捕后的突审

二、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要求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侦查员进行

(二)讯问同案犯罪嫌疑人,应当个别进行,以防止互相影响、串供,保证供述的客观和公正性。

(三)第一次讯问,应当问明犯罪嫌疑人的姓名、别名、曾用名、出生年月日、户籍所在地、暂住地、籍贯、出生地、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情况、社会经历、是否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理等情况。

(四)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

(五)讯问未成年的犯罪嫌疑人,应当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采取不同于成年人的方式

三、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几个主要环节

(一)讯问前的准备工作

1、合理组织讯问力量。

2、全面熟悉和掌握案件情况

3、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

4、制定讯问计划、列出讯问提纲

(二)选择讯问突破口

讯问突破口,是指对查清全案具有关键意义而又易于突破的薄弱环节或薄弱对象。正确选择突破口,是讯问能否旗开得胜的关键。在讯问实践中,通常主要从以下两方面选择突破口。

1、从案件事实和情节中选择讯问突破口

2、从同案犯罪嫌疑人中选择讯问突破口

(三)第一次讯问

第二节 侦查讯问的方法和策略

一、侦查讯问的主要方法

(一)教育规劝

(二)使用证据

(四)情感影响

二、侦查讯问的策略

(一)攻心型讯问策略

(二)震慑型讯问策略

(三)迷惑型讯问策略

(四)利用型讯问策略

三、讯问笔录的制作

(一)讯问笔录应当交犯罪嫌疑人核对或者向他宣读,如记录有差错或者遗漏,应当允许犯罪嫌疑人更证或者补充并捺指印。

(二)讯问笔录上所列项目,应按规定填写齐全,侦查人员、翻译及其他如监护人等,应在笔录上签名或盖章,不得代签名。

(三)制作讯问笔录的同时,还可根据需要录音、录相,以反映讯问的真实情况,增强讯问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也可防止犯罪嫌疑人翻供或诬告我侦查员进行刑讯逼供等。

(四)必要时也可由犯罪嫌疑人写“亲笔供词”,犯罪嫌疑人须在“亲笔供词”末页签名(盖章),捺指印,写上年月日。侦查员收到“亲笔供词”后应在首面右上方写明“于×年×月×日收到”并签名。

(五)讯问笔录和亲笔供词必须使用能够长期保持字迹的书写工具和墨水。

思考题:

1、侦查讯问的法定程序有哪些?

2、试述进行侦查讯问应当掌握的常用技巧?

类案侦查篇

第十一章 杀人案件的侦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杀人案件的概念、各种分类方式、杀人案件的特点,掌握侦查杀人案件的一般方法、几种特殊杀人案件的侦查要点等。教学重点:

以杀人动机对杀人案件的分类、根据死者身源和尸体状态对杀人案件进行的分类,侦查杀人案件的一般方法。不知名尸体案件的侦查要点。教学难点:

无尸体杀人案件的侦查要点、系列杀人案件的侦查要点。课堂讲授:2节;课堂讨论:2节。

第一节 杀人案件概述

一、杀人案件的概念

杀人案件,是指故意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案件。

二、杀人案件的分类

(一)以杀人动机目的划分,可以分成如下种类:

1、侵财杀人案件。

2、奸情杀人案件。

3、复仇杀人案件。

4、其他杀人案件。

(二)根据死者身源状况和尸体状态,可以分成如下种类:

1、尸体身份明确的杀人案件。

2、无名尸案件。

3、无尸体杀人案件。

三、杀人案件的特点

(一)多有比较明显的因果关系

(二)多有尸体伤痕可供勘验,痕迹物证较多

(三)多有比较周密的预谋准备过程

(四)作案手段残忍,方式多样、狡猾

第二节 杀人案件的侦查方法

一、侦查杀人案件的一般方法

(一)以尸体现场为中心分析判断案情

1、认真勘查现场,获取痕迹物证(1)尸体、伤痕勘验。(2)血迹检验。

(3)现场其它痕迹物证的勘验

49(4)外围现场勘验。

2、分析死亡原因,判断死亡性质

3、分析杀人案件的有关情况(1)杀人时间。(2)杀人地点。(3)杀人凶器和方法。(4)杀人过程。

(二)查明因果关系,判明案情性质

(三)依据犯罪条件,筛选重点嫌疑人

(四)综合运用侦查措施手段,设法取证破案

二、几种特殊杀人案件的侦查要点

(一)不知名尸体案件的侦查要点

1、不知名完尸案件的侦查要点

2、不知名碎尸案件的侦查要点

3、白骨尸案件的侦查要点

(二)系列杀人案件的侦查要点

系列杀人案件是指同一犯罪主体,连续实施多起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而形成的一串杀人案件。

系列杀人案件尽管造成的社会危害性很大,但可供侦查利用的痕迹物证和线索较多,侦查途径也较多。侦查此类案件的方法除参照个案杀人案的侦查方法之外,要注意抓住以下环节:

1、勘查现场,发现串案依据

2、串案分析发现侦查线索和证据

3、侦查措施采用上应注意“侦”、“控”结合

(三)无尸体杀人案件的侦查要点

无尸体杀人案件,是指公安机关根据举报或直接获知的失踪事件,通过调查,占有充分的事实和理由推断失踪者已被杀害的案件。

1、通报协查或公开寻查失踪人

刑事侦查学 篇3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公安;执法;分析

刑事诉讼法是公安刑事执法、检查部门进行起诉以及法院审判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法治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迫切需求,在2012年的全国第五次人大代表会议上通过了对我国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的提案,将对之前的刑事诉讼法进行内容的增加和修改,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与公安刑事执法有着紧密联系的条例进行修改。

一、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对公安刑事执法提出的新要求

1.公安刑事执法的理念

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公安刑事执法的以下4个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①人权的理念。在之前的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对人的权利和尊严进行强调,而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将人们权益和尊严的保障,以及公安人员在刑事执法中不得强迫犯罪人员认罪等权益进行了着重的强调,要求公安人员在刑事执法的过程中要对人权的观念进行树立,做到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②证据理念。在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不仅对证据的含义进行了明确的指出,而且还将犯罪的证据与确立案件的依据进行了明确的区分,面对这样的修改在要求公安人员在刑事执法的过程中要对犯罪现场的数据以及证据进行全面的收集,为案件的确立提供可靠的依据。③程序的理念。在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不仅对公安人员办案的程序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而且对申诉、控告等程序的相关制度和流程进行了规范和完善,该条例的修改就要求公安人员在刑事执法的过程中要将轻程序、重实体的错误观念进行转变,要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流程对案件进行规范化、流程化的办理。④监督理念。刑事诉讼法在修改之后对律师的辩护制度进行了完善,通过这次完善使得辩护律师在公安人员办案的过程中都可以向公安部门提出建议并进行辩护,而最为重要的是辩护律师可以要求法庭对检查部门提交的证据进行排除,对当事人的权利进行确保。

2.公安刑事执法的侦查模式

在之前的刑事诉讼法中对公安部门的侦查模式没有给出清晰的定义,使得公安人员在办案的过程中没有可靠的依据。而通过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为公安部门的侦查模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完善。首先,公安人员在对犯罪人员进行录口供时,不得采用强迫的手段让罪犯承认自己有罪,该项规定的增加为公安人员的办案难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在录口供的过程中办案人员如果出现压迫的询问语气和口吻,就会导致犯罪嫌疑人以及辩护律师控告办案人员使用强迫的手段进行逼供,从而拒绝供述,因此办案人员在录口供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对侦查的策略进行提高。其次,修改之后的刑事诉讼法对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公安人员在对犯罪现场的证据进行收集时必须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以及合法的流程进行,向法院提交的证据文件也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的要求,在收据证据的过程中一旦由其中的一项不合法,该证据在法庭中都可以进行排除。同时,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将公安部门的侦查手段以及模式由幕后转向了前台,给公安部门的侦查模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最后,在公安人员录口供的过程中必须对问询的场景进行全程的录音和录像,以防逼供现象的出现,并对公安侦查人员的权利进行保护。

3.公安刑事执法的规范活动

第一,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增设了口头传唤的环节,公安人员在办案时可以出示自己的证件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口头的传唤,使其配合公安人员的工作,在录完口供之后,必须对该情况进行标注。第二,对犯罪嫌疑人的穿缓和拘留时间进行了延长,在重大、复杂的案件中,公安人员有权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传唤、拘留和逮捕,但拘留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在拘留的时间内公安部门要为犯罪嫌疑人提供食物和休息。第三,对犯罪嫌疑人的拘留以及羁押制度进行了完善,当犯罪嫌疑人的被确立拘留之后,应在24小时内将犯罪人员送至看守所羁押。

二、公安刑事执法应对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的方法

1.公安部门的执法理念进行转变

公安人员在刑事执法过程中,首先不仅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严重的打击,而且还要树立人权理念的思想,并根据合法的制度实施侦查模式,从而对犯罪嫌疑人所享有的辩护权利以及其它的权利进行保护。其次公安人员在在刑事执法的过程中要将公平正义作为首要的工作,不能为了快速的破案,在办案的过程中不遵守相关的制度以及流程,从而造成无法挽救的错误和损失。最后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时要将办理的过程进行公开和透明化,自觉的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促使公安人员在办理案件时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文明、规范的办案。

2.公安部门对侦查模式进行改进

公安人员在办案的过程中要将口供为主的侦查模式进行改变,在犯罪现场必须要通过司法的科学技术采用全面、科学、合理的证据收集,并对侦查的中心主义进行摒弃,从接到案件之后,在办理案件的每个环节都必须按照案件起诉、审批的要求进行办理,从而对办案的质量进行提高。同时,在侦查案件的过程中要对落后的侦查方式进行抛弃,采用先进科学的侦查手法进行证据的收集、DNA的比对,并对办理案件的信息进行共享,提高公安人员办案的能力。

3.公安部门对执法程序进行规范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公安人员的执法程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所以公安人员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每涉及到的领域都必须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流程进行工作,在进行犯罪现场证据收集时不仅要对物证的痕迹进行提取,而且来源必须是合法的。同时,建立网络的执法平台,将执法的过程进行公开和透明化,接受群众的监督,防止办案过程中错误的出现。

三、结语

轻罪刑事政策与我国刑事检察工作 篇4

一、轻罪刑事政策在西方国家中的实践

轻罪刑事政策在刑事实体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是非犯罪化。即将以往作为犯罪加以处罚的行为不作为犯罪, 停止对其处罚。如德国在1975年进行的一项改革中排除了违警罪的刑事犯罪性质, 把违警罪只视为一般的对法规的违反, 处以行政罚款;在北美, 非犯罪化步伐迈得更大, 人们努力争取公共的和私人的帮助以及利用协调和调解程序, 并且通过非官方机构和团体的介入, 避免使冲突诉诸法庭。二是广泛适用罚金刑和缓刑。许多国家将罚金刑提升为主刑, 并逐步扩大其适用范围, 使之适用于一切轻微犯罪行为。以德国为例, 1991年对成年人犯罪案件判处罚金刑占判决总数的84%, 只有大约16%的人被处以自由刑, 而这其中又有68%的人被判处缓刑, 判处1年以下自由刑被缓刑的比例更是高达75%。

轻罪刑事政策在刑事程序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是辩诉交易。作为一种快速、灵活的结案方式, 辩诉交易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采用。二是转向处分。又称转处, 是指对于犯罪案件不以正常的刑事司法程序处理, 而改用另一种方式处理。二是刑事和解。这一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促进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进行和解, 犯罪人的和解努力和对损害的赔偿可以作为法院减轻其刑的情节, 若为轻罪, 甚至可以免予刑罚。四是恢复性司法。作为一种通过恢复性程序实现恢复性结果的犯罪处理方式, 在一些地方, 恢复性司法已经进入刑事司法的主流。

轻罪刑事政策在刑事执行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是广泛适用假释。日本成人的假释率大体在55%左右, 而青少年的假释率则超过了95%。二是非监禁化或者非机构化。最主要的非监禁化措施有两种, 即中间处遇和社区性处遇。前者是介于监狱服刑和社区性处遇之间的一种措施, 如周末拘禁处遇、释放前辅导中心等;后者是一种完全的非监禁化处遇, 如保护观察、混合刑、社区服务令等。

二、轻罪刑事政策在我国刑事检察工作中的应用

检察机关既是刑事法律的执行主体, 也是刑事政策的具体实施者。在检察环节, 落实轻罪刑事政策, 对于惩治犯罪, 保障人权, 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促进司法的公正高效,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轻罪刑事政策在刑事检察环节中的应用:

1、扩大不起诉范围, 引进缓起诉措施, 限制刑罚的适用范围。

不起诉是轻罪刑事政策在刑事立法中的反映。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不起诉制度在实践中运行不畅, 适用率较低, 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缓起诉作为一种介乎“起诉”与“不起诉”之间的中间措施, 实体上体现了刑罚经济思想, 程序上体现了起诉便宜主义。我国的一些基层检察机关虽然开始试行缓起诉制度, 但遭到理论界的众多质疑。为了从实质上限制刑罚的适用范围, 体现轻罪刑事政策思想, 检察机关应当扩大不起诉范围, 同时引进缓起诉措施。

2、借鉴恢复性司法的理念, 引进刑事调解制度。

我国现行的刑事司法是以国家起诉和对被告人判刑为主要模式的, 这种模式不仅带来监狱压力大、司法成本高的后果, 而且严重忽略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所应具有的本体地位。恢复性司法作为一种全新的刑事司法模式, 对大量的轻微刑事案件乃至邻里纠纷给予关注, 尽可能在犯罪的早期阶段介入, 通过化解人际关系, 减少社区矛盾来预防犯罪。在我国, 借鉴恢复性司法的理念, 引进刑事调解制度, 对于贯彻轻罪刑事政策, 不仅十分必要, 而且切实可行。

3、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保证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公正地执行。

200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 明确规定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和主要任务.作为与监禁刑相对的全新的行刑方式, 社区矫正不仅体现了“轻轻”的刑事政策思想, 更重要的它是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有效良方。

三、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借鉴社会服务的立法设想

在英国、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 将在一定条件下社会服务作为短期自由刑的替代刑罚规定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 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制度。我国现有刑罚体系本身较为完善, 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借鉴社会服务刑罚不应当破坏现有刑罚体系, 应当在维护现有刑罚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之上, 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也就是说通过对个别刑种及刑罚执行制度进行完善, 吸收社会服务的因素, 对其进行充实。对此, 笔者试作如下设想。

(一) 借鉴社会服务, 完善管制刑 (下转第50页)

(上接第123页)

我国刑法中, 管制刑是由人民法院判决, 对犯罪人不予关押, 但限制其一定自由, 在公安机关和群众监督下进行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目前, 管制刑在实践中难以执行, 适用率极低, 执行效果不明显, 客观上形同虚设, 因而在理论界也产生了关于废除管制刑种的争论。尽管管制刑存在着种种问题, 但其作为我国独特的刑种, 符合我国刑罚目的的要求, 同时也符合了刑罚发展的方向, 与刑罚轻缓化、行刑社会化、开放化相一致。因此, 对于管制刑有必要予以保留, 但必须进行完善。

(二) 借鉴社会服务, 完善罚金刑的执行

罚金刑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刑罚方法之一, 在现代社会的适用范围日益扩大, 在许多国家已经与自由刑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对于罚金刑执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可以通过吸收社会服务的因素来进行完善。对于罚金刑执行过程中出现难以执行的情况, 完全可以借鉴社会服务来替代罚金。在不剥夺罪犯人身自由的前提下, 通过无偿社会服务, 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折抵, 这样既解决了罚金刑执行难的问题, 又有利于罪犯的教育改造, 回报社会;特别是对于未成年罪犯来说, 真正地体现了罪责自负。

(三) 借助社会服务, 完善缓刑、假释等行刑制度

论刑事犯罪的刑事责任能力 篇5

论刑事犯罪的刑事责任能力

摘要在充分肯定新刑法历史性意义的前提下,对老年犯罪者刑事责任的特殊处遇、劫持列车罪的设立、刑法第102条的罪状以及刑法等395条的罪名等问题作了质疑,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刑法法典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刑事责任刑事责任能力刑事政策境外国家工作人员

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刑法是对1979年刑法典的一次全面修订。其立、改、废所涉条文之多、修订幅度之大,为中外立法史所罕见。新刑法颁行以来,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其中肯定性评价占绝对多数。笔者在充分肯定新刑法意义的前提下,对其作质疑性探讨,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刑法典的若干建议,以期求教于法学界同仁。

一、关于增设老年犯罪人刑事责任特殊处遇之建议

新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体现了从轻从宽原则。例如,将刑法典中的年龄明确界定为周岁,从而避免了司法实践中有意无意地借虚岁年龄错误追究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情况。又如,新刑法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不得适用死缓,从而使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死刑的行刑制度得以落实。原创:http:///这些均是在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殊性基础上所作的修订,旨在贯彻“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刑事政策,其意义不言而喻。

然而,新刑法典没有规定老年犯罪者刑事责任的特殊处遇,似有不完善之嫌。事实上,对老年人犯罪的处理采取从宽原则亦为必要。首先,这是由老年人刑事责任能力状况所决定的。人的责任能力不仅随着年龄之增长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而且随着成年人进入老年阶段,其责任能力还有个逐渐减弱甚至丧失的过程。(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修订版第262页)因此对于老年人犯罪的处刑原则与青壮年人犯罪的处刑原则就不能没有区别。其次,现代社会刑罚的目的决定了对老年人犯罪应予以从宽处理。教育、改造罪犯和预防犯罪是当代各国刑罚目的观之主流。人到古稀之年,往往神智不清,自我辨控能力大大下降,对其犯罪均一律追究刑事责任,这难于赢得社会认同,同时也会丧失或降低刑罚效果。鉴此,许多国家在其刑法中均作出了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理的特别规定:如1940年《巴西刑法典》第48条规定,对超过70岁的犯人从轻处刑。再如1961年《蒙古人民共和国刑法典》第18条第2款规定:“60岁以上的男人、妇女……不得适用死刑。”第19条规定,剥夺自由刑的最高期限不得超过15年。但对犯罪时60岁以上的男子和50岁以上的女子,剥夺自由刑的期限不得超过10年。再次,是刑罚经济性之要求。人到老年,其劳动能力减弱甚至丧失。对其犯罪的若均予以关押,不但不会创造社会价值,反而会给国家造成负担,即需要国家无偿供养,分出人、物、财力来照料其身体与生活。最后,从司法实践情况看,老年犯罪者在刑事犯罪人中虽占一定比例,但终因其占全社会人口比例小以及其行为能力弱等而使其社会危害性程度较低。笔者认为,我国现行刑法可以在其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将有关老年犯罪人刑事责任的特别规定补充进去。实践中,对那些年老力衰,神智模糊或身体有病,已失去再犯可能的老年犯罪人可依法分别予以从轻处罚或监外执行、保外就医。

二、关于新刑法第102条的修正建议

新刑法第102条第1款规定:“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处……”第2款规定:“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之规定处罚。”将两款内容进行比较不难得出:此处的“外国”非同于“境外”。本罪中的“外国”泛指本国以外的国家。而“境外”则实际特指回归之前的香港、澳门地区和统一之前的台湾地区。鉴于香港已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澳门也将于1999年12月31日回归,而海峡两岸的统一亦具现实可能性,因此不宜再将这些地区统而概之地称为“境外”,否则不但会不由自主地陷入理论误区,而且会在事实上给别有用心的国家或个人提供恣意侵扰我国国家统一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可乘之机。笔者建议,有权解释的部门可将刑法第102条第2款修正为:“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之规定处罚。”

三、关于增设“劫持列车罪”的建议

劫持列车的行为既可在一国境内发生,亦可成为一种跨国、跨地区的犯罪。本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上已发生过一些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劫持列车的事件。这种行为对公共安全危害极大,引起了国际刑事立法的普遍关注。许多国家适应国际、国内和平、安全之需,纷纷修改或补充其国内法,将劫持列车罪及其普遍管辖权制定为本国刑事法律规范。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之一,有率先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与

义务。然而,新刑法仅设立了“劫持航空器罪”和“劫持船只、汽车罪”,却独独未设立“劫持列车罪”,这不能不说是个缺憾。原创:http:///事实上,与航空器、船只及汽车一样。列车亦为大型现代化交通工具,承

担着运输大量人员和物资的任务,与公共安全联系甚密,如被劫持,则可能使不特定多数人伤亡和巨额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劫持列车的事件在国际上发生过,在国内发生的可能性亦不能排除。对这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必须予以严惩。鉴此,笔者建议将“劫持列车罪”尽快补充进刑法分则中去。

四、对刑法第395条罪名的质疑

刑法第395条第1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其说明来源。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等文件中,均将本罪罪名概括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笔者在分析本罪罪状的实质内涵后,认为该罪名提法欠妥。顾名思义,本罪当指罪犯本人对其巨额财产的来路不甚明了,但以罪状的实际内涵来看,本罪却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对罪犯的巨额财产之来源难以查清、无法核实。

近年来,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手中职权,进行贪污受贿、非法经商、卖官鬻爵等违法犯罪活动,攫取与其合法收入明显不符的巨额财产。司法机关对其讯问时,其本人又拒不如实说明其财产之来源,加之此类犯罪的方式隐蔽,手段狡猾,而我国又未建立相应的财产申报制度,这些均使司法机关查处此类案件困难重重、阻碍巨大。为严密法网,使司法机关易于证明犯罪以及使腐败官员难以逃避裁判,立法机关在设立本罪的同时,将举证责任转移到有巨额不明财产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上,从而大大加强了对该种犯罪的打击力度。

刑事侦查学 篇6

关键词:刑事和解;刑法基本原则;刑事责任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132-02

一、刑事和解制度简述

一直以来,犯罪都被视为“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阶级的斗争”,国家通过刑事司法程序对犯罪者加以惩处。这种“国家——犯罪人”的单向惩罚模式在打击犯罪的同时,也忽略了被害人应有利益的恢复。为此,20世纪中叶,西方国家的刑事理论和法律价值观逐渐发生变化,由单纯的“报复正义”走向“矫正正义”。如何更全面地保护被害人的利益,更有效地促使犯罪人改过自新成为各国刑事政策的难题所在。对此,西方的法律学者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刑事司法制度——刑事和解,并逐渐在美加英德法等国家的司法实践中得到适用。

按照我国刑事法学界的通说来看,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加害人与被害人及其亲属以认罪、赔偿、道歉等方式达成谅解协议后,国家专门机关不再追究加害人的刑事责任或者对其从轻处罚的一种案件处理方式。”[1]其在西方被称为“加害人与被害人的和解”(Victim-Offender Reconciliation,简称VOR)。

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立法并没有出台相关正式的法律文件加以规定,这让刑事和解在我国出现了理论探讨的火热与立法实践迟缓的鲜明对比,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的立法者,包括社会公众对刑事和解是否与我国相关的刑事实体法存在冲突留有质疑。

二、刑事和解在我国刑事实体法领域的理论质疑点辨析

(一)刑事和解与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否存在冲突

就刑事和解与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否存在冲突的问题,陈兴良教授,高铭暄教授和陈光中教授都有十分详细的论述。

首先,就刑事和解制度与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关系来讲,陈兴良教授认为“刑事和解制度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罪刑法定原则”[2],理由在于,刑事和解是采用案件当事人自愿协商的方式,在尊重一定程度上的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基础上,来追求达到被害人、犯罪人和社会都愿意接受的司法效果,它没有严格刑法条文的制约,也不拘泥于传统的刑事司法程序,以期实现多元化的价值目标[2]。在此情况下,人们往往很难得知同样或相似的犯罪情节会受到怎样的惩罚,无疑会使罪刑法定原则受到破坏。但是,陈光中教授则认为“刑事和解与罪刑法定原则不存在根本冲突”[1],他指出,“我国的现行刑事立法为刑事和解的实行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1],根据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173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4条:“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可见,某种程度上刑事和解制度是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

此外,陈光中教授还认为,“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不应当走向绝对化的极端,轻罪化以及刑罚个别化等新潮流的出现,预示着其正在向相对化方向发展。”[1]尤其是在现阶段,我国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处理刑事案件时,既要遵守这两个基本原则,又要充分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刑事和解制度允许加害人同被害人和解,犯罪人在认罪的前提下真诚悔过,道歉和赔偿损失,从而允许法官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对犯罪人从轻或减轻处罚。

笔者认为刑事和解制度与刑法的罪刑法定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并不存在根本矛盾。因为无论是刑事古典学派代表人物贝卡利亚的“罪刑法定”和“罪责刑相适应”中所强调的普遍正义,还是刑事实证法学派的刑罚个别化思想中所注重的个别正义都只能在相对条件下得以实现,双方一旦走向绝对化都会对公平正义造成严重破坏,所以我们应当做到普遍正义与个别正义相兼顾。在适用“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保护刑法确定性的同时兼顾到个人权利正当性的维护。“刑事和解制度正是体现了这一要求的”[3]。

其次,就刑事和解制度与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的关系来讲,陈兴良教授认为二者存在一定的冲突,相反,诸如高铭暄教授,赵秉志教授和陈光中教授等则认为二者并不矛盾。

概括来说,陈兴良教授认为二者冲突的原因在于犯有相同罪行的人可能因为经济基础等各异,使得最终的量刑有所区别[2]。即“有可能出现贫富差别导致的刑罚适用不平等的结果。”[4]

但是,其他持不冲突观点的学者认为,“和解并非仅限于经济上的赔偿,精神上的赔礼道歉,真诚忏悔等也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其次,“刑事和解作为一种制度设计,更多追求的是有分配规则所决定的机会上的平等,而非最终分配结果的平等。”[5]即并非绝对要求所有具有相同或相似犯罪情节的犯罪人得到完全相同的量刑结果,而是给予犯罪人一个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忏悔道歉或经济赔偿等实际行动来减轻刑罚的机会。

笔者同意后者的观点,认为刑事和解与“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不存在根本冲突。因为根源于启蒙思想“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是建立在一种人人都具有理性且身心两方面完全平等的理想自然状态下的。现实中这种完美的自然状态并不存在,机械地照搬只会导致刑法适用的僵化,甚至导致实质上的不平等,所以要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刑事和解制度恰恰满足了这种相对平等和实质正义的要求,根据具体案情有条件地赋予犯罪人和被害人双方意思自治的空间,最终实现具体案件中双方当事人追求的平等正义。

(二)刑事和解是否混淆了民事赔偿和刑事处罚两种责任

有的学者认为,刑事案件一般有两个环节——定罪量刑和民事赔偿,各自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即国家和犯罪人之间的刑事法律关系以及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其中一个法律关系受阻不会影响到另一个法律关系的存在”,即“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不可相互转换、相互替代。”[6]所以,其认为刑事和解制度在加害人主动对被害人的受损利益做出经济赔偿或者赔礼道歉后,量刑得以从轻或减轻,这相当于用民事责任干预到了刑事责任的承担,是将民事赔偿和刑事责任相混同的表现。

陈光中教授对上述质疑观点进行了批评,他认为“在刑事案件中,同一个犯罪行为同时产生了相应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没有犯罪行为当然也就没有民事赔偿的问题,所以,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1]笔者同意陈教授的观点,认为刑事和解制度并非将民事赔偿责任与刑事责任相混淆,并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找到了依据。即我国目前贯彻的是“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宽”是“对犯罪情节轻微或具有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情节的,依法从宽处罚”[7]。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对“某些严重的暴力犯罪、惯犯、累犯等,应当依法严惩”[8]。即“区别对待,该宽则宽,该严则严,有宽有严,宽严适度”[7],不能僵化适用。

我国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就必然涉及了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自由裁量权的问题。《刑法》中规定“自由裁量权”最为突出的一项就是“酌定量刑情节”,《刑法》第37条、第52条、第61条以及第63条第2款可以作为“酌定量刑情节”的法律依据。所以,犯罪人事后在认罪的基础上向被害人进行真诚忏悔,及时作出经济赔偿等都可以视为其犯罪后的态度,法官可以将其作为一种“酌定量刑情节”在具体个案中的量刑中进行考量。所以,刑事和解并非将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混淆处理,而是依照法律的规定将民事赔偿作为一种“酌定量刑情节”予以适用,这是我国《刑法》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题中之意。

三、结论

综上所述,刑事和解制度与我国刑事实体法在本质上并不背离。具体而言,刑事和解制度与我国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并不存在根本矛盾,其本质上符合罪行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刑事和解制度并未真正混淆民事赔偿和刑事处罚两种责任,而是在法律规定内将主动的民事赔偿等实际行动作为“酌定量刑情节”加以考虑,最终得到符合正义的适当的刑事处罚判决。在我国当代倡导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一种新的纠纷解决模式具有了更加突出的意义。所以,我们应当尽快制定相关统一的法律法规,将刑事和解制度纳入其中,以服务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光中.刑事和解再探[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2).

[2]陈兴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80.

[3]谢望原.恢复性司法在于实现刑罚个别化[N].检察官日报,2006-06-15.

[4]黄兆明,罗俏兰,许惠玲.刑事和解的适用成效、困境及出路[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9,(1).

[5]高铭暄,赵秉志.新中国刑法学研究60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91.

[6]杨忠民.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不可转换——对一项司法解释的质疑[J].法学研究,2002,(4).

[7]薛剑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及其司法实现[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9.

[8]贺曙敏.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J].法学论坛,2007,(3).

新刑事诉讼法的刑事证明标准探讨 篇7

一、关于刑事证明标准的规定及学者所谓的弊端

新《刑事诉讼法》第160条规定, 侦查终结的案件, 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 证据确实充分。第172条规定, 检察院认为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 证据确实充分, 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 应当作出起诉决定;第195条规定, 法院对案件事实清楚, 证据确实充分, 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 应当作出有罪判决。由此我国法律对侦查、提起公诉、审判定罪的证据标准都是“事实清楚, 证据确实充分”。这种通用证明标准, 法律未作层次性区分。这样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表现出如下的弊端:

1.标准要求太高, 不符合刑事诉讼规律。刑事诉讼是一个渐进过程, 在立案、侦查、逮捕、提起公诉与判决各个阶段应有不同的程序证明标准。要求移送起诉、提起公诉时就要掌握“确实充分”的证据, 这显然不合乎诉讼规律。

2.将侦查、提起公诉与审判定罪的证据证明标准混同, 不利于节约诉讼成本, 不符合法律适用中的及时性原则。

3.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的三个不同阶段适用同一证明标准, 如果各自都坚持自己认定的才是“事实清楚, 证据确实、充分”, 极不利于诉讼进行。

4.在侦查、提起公诉阶段, 一旦侦查机关、检察机关认定嫌疑人犯罪“事实清楚, 证据确实充分”, 容易造成社会公众将嫌疑人事实上作为有罪的人对待, 这有违“未经审判, 不得定罪”的刑事诉讼原则。

5.对侦查、提起公诉的证据证明标准要求过高, 会束缚侦查机关、检察机关的手脚, 影响其发挥追诉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责。一方面, 侦查、检察机关极力追求定罪的成功率, 强调有罪判决率, 对没有十足把握指控成功的案件不愿起诉。此举极易导致对一些犯罪疏于追究, 不利于打击犯罪。另一方面, 又可能造成侦查、检察机关滥用权利, 为了达到证明标准, 可能会非法取证, 甚至造成冤假错案。

二、学界提出解决方法和笔者建议

正是基于上述问题的存在, 有的学者提出在刑事诉讼的不同阶段可适用不同的证据标准, 如可将移送起诉标准规定为“有定罪可能”, 提起公诉标准规定为“合理的根据” (美国) , “有足够的事实根据” (德国) , 而定罪标准采用“事实清楚, 证据确实充分”或“排除合理怀疑”。

上述观点有一定道理。但笔者认为, 考虑到司法实务, 当前移送起诉标准、提起公诉标准和定罪标准应该相同。

(一) 有利于保证刑事诉讼的有效性, 防止由于侦查机关的

侦查结果不被法院采纳将使得国家刑事追诉失败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 同时也弱化百姓对于司法机关公正及时办案的形象。

(二) 从公检法三家关系来看, 是“相互配合”, “相互制约”

的线性关系, 都是为刑事诉讼服务, 目标有趋同性, 因此, 执行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证明标准在实践中不存在障碍。

(三) 检察机关独立行使公诉权, 不实行对公诉的司法审查

和预审法官预审制度, 且公诉后检察机关通常都不再搜集新证据, 因此有必要在移送起诉、提起公诉环节设定比较高的严格标准, 防止错捕、错诉、错判, 切实保障人权。

三、关于刑事证明标准本身的等级性

笔者不赞同刑事证明标准阶段性的观点, 并不意味着否定刑事证明标准应有多元性和层次性的特点。相反, 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不同的证明对象运用不同的证明标准。

1.对于犯罪构成的事实, 由于其关系到定罪, 影响到刑罚权是否正确运用, 故应适用“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在此结合新《刑事诉讼法》第53条的规定, 我们认为确实充分应理解为符合下列条件:一是单个证据已查证属实, 二是证据之间相互印证, 三是证据矛盾得到合理排除, 四是证据组成形成体系, 构成锁链, 五是证据指向具有惟一性。

2.对于非必要的构成要件事实可以采用“盖然性”的标准, 所谓“盖然性”, 形象性表达就是一方提供的证据总量有50%以上可能性的状态, 就达到证据优势盖然性的证明标准。其中必要的构成要件与非必要的构成要件应根据刑法条文的具体规定划分。这样既符合客观实际, 又符合诉讼经济。

3.对于“有关程序法的事实”可采用“可信释明”的证明标准。即其仅需产生薄弱之心证, 信其大概就可以了。司法实践中, 对于“回避、管辖”等程序问题, 往往依侦查机关或有关部门的说明便可, 无须作进一步的举证和印证, 当然, 我们有必要在立法层面上予以明确。

四、关于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内涵

“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是实践中最普遍使用的关于证明标准的说法。由于规定比较原则, 这往往是公检法三家意见分歧的核心。为了解决可操作性的问题, 我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与标准, 如不矛盾、相互印证、形成锁链、证明结论具有排他性等, 但上述标准同样无法在认识上将各方观点统一, 实践中也往往由办案者根据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去掌握, 这无疑增加分歧, 影响办案效率。鉴于此, 新刑事诉讼法对“证据确实、充分”予以细化。特别是加上了“排除合理怀疑”的解释。我们认为, 司法实践中应坚持并正确理解“确实充分”的证据标准, 并充分吸收“排除合理怀疑”和“内心确信”标准的合理内核。

第一, 不能照搬外国的“排除合理怀疑”和“内心确信”的证明标准, 因为这两种标准都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 内容也不够稳定, 而且缺乏监督。目前我国司法人员素质普遍还不高, 且司法工作易受案外因素干扰, 如果不顾具体情况实行上述标准, 可能导致判断时的主观随意性和判断结果的混乱。

第二, “确实充分”具有丰富的内涵, 具体从四方面理解:一是据以定案的证据均已查证属实;二是案件中全部证明对象均有证据予以证实;三是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不存在任何合理怀疑, 如果有, 应当得到合理排除。

为防止实践中出现偏差, 笔者认为要解决以下四个认识上的问题:

首先, 如何理解“两个基本”。最高检于2001年4月发布《关于检察机关积极参加“严打”整治斗争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意见》, 将“两个基本”明确界定为“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只要符合上述两个条件, 就应该及时批捕、起诉、判决, 不应在枝节问题上纠缠, 久拖不决。作为司法工作人员, 应该认识到“两个基本”不仅是“严打”斗争中一项重要刑事政策, 而且其内容实质就是刑事证明对象和刑事证明标准, 它在一定程度上对刑事证明对象内容进行明确限定, 对范围进行了相应缩小, 但在证明标准问题上与刑事诉讼法是一脉相承, 没有降低的。那种把“基本证据确凿”理解为“证据基本确凿”的观点实际上降低了证明标准, 是不符合“两个基本”的刑事政策的, 也不利于刑事证明任务的完成。

其次, 证据确实充分不等于证据完备齐全。众所周知, 案件是已发生的事实, 不可能一丝不漏地复制下来, 特别是较长时间才侦破的案件在证据上大都有缺欠。因此, 法律对证据只要求确实充分, 而不要求完整齐全。对于案件中哪些证据是必须查证属实, 哪些证据在不影响定罪量刑的情况下是可以不予考虑的, 《刑事诉讼规则》关于起诉的条件已明确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可以确认犯罪事实已经查清: (1) 属于单一罪行的案件, 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已经查清, 不影响定罪量刑的事实无法查清的; (2) 属于数个罪行的案件, 部分罪行已经查清并符合起诉条件, 其他罪行无法查清的; (3) 无法查清作案工具、赃物去向, 但有其他证据足以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 (4) 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被害人陈述的内容中主要情节一致, 只有个别情节不一致且不影响定罪的。

再次, “证据确实充分”是对实体法上事实的证明要求, 对某些程序法上的事实, 如有关回避、强制措施、羁押期限等问题则可采用上文所提到“可信释明”的证明标准。

最后, “证据确实充分”是对案件事实作出肯定结论时的要求, 而不是对案件事实作出否定结论的要求。

我国实行的是无罪推定原则, 是由检察机关寻找证据证实被告人有罪, 而被告人不“自证其罪”, 如果公诉部门无法向法庭提供确实充分的证据, 则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实践中, 指控机关需要大量的证据组成完整的证明链条才能证实被告人有罪, 而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要否定犯罪只需否定链条的任何一环即可。因此在办案中, 没有理由在案件将作出否定结论时, 也要求证据确实充分, 这不符合刑事证明责任的要求。

摘要:刑事诉讼过程的侦查、提起公诉、审判三个阶段对案件事实的认定都需要运用证据加以证明。新旧刑事诉讼法对这三个阶段适用的证明标准是同一的, 没有层次性区分。这样的规定是否符合司法实际, 已经引起了司法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和争论。笔者认为刑事证明标准在侦查、起诉、审判三环节是否应有所区别见仁见智, 但应有多元性和层次性。为有效适用于司法实践, 对证据确实充分的理解也应准确, 符合立法原意。

关键词: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确实充分

参考文献

[1]何家弘.论司法证明的目的和标准.法学研究, 2001, (6) .

[2]黄达亮.我国刑事证据标准之不足.人民检察, 2001, (3) .

[3]徐静村.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 1997:69.

[4]陈碧.关于刑事审判中认证问题的思考.中国检察出版社.证据学论坛 (第二卷) .

[5]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若干问题.刑事审判网, 2006-7-1.

[6]龙宗智.相对合理主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440-441.

刑事侦查学 篇8

关键词:刑事和解,评析,争议,构建

2013年1月1日, 新刑事诉讼法正式生效实行。新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 其中将作为四大特别程序之一的刑事和解进行了专章规定。刑事和解, 从狭义上说就是“私了”, 即纠纷双方不经过国家专门机关自行协商解决纠纷。从广义上说, “刑事和解, 作为新型的解决刑事案件的方法, 是一种平和的、协商的、合意的结案方式, 是程序分流的重要途径, 是解决刑事纠纷、确定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一种方式。”[1]应该说, 将刑事和解写入刑事诉讼法具有进步意义, 有必要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解读。

一、对现有刑事和解制度的评析

(一) 刑事和解入法有着一定的制度基础和历史必然性

在新刑事诉讼法之前, 我国在自诉程序中就有类似“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 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 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的“刑事和解”之规定。在公诉案件中, 同样存在“对于犯罪情节轻微, 依照刑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 人民检察院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等微罪不起诉的规定。这就说明以往的制度中就存在着刑事和解的价值理念和基本框架。从历史发展来看, 纠纷解决经历了从私力救济到公力救济的过程, 但是仅仅依靠公力救济存在着诸多弊端。在刑事诉讼中, 由于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法律人, 被害人往往被边缘化。公力救济难以顾全各方面的利益, 因而适当软化刑法, 引入私力救济, 能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二) 新刑事诉讼法对刑事和解进行了严谨的规定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严格限定了刑事和解的条件和范围, 二是严格限定了刑事和解的方式、结果和程序。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是:“因民间纠纷引起的, 涉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和侵犯财产罪的案件, 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除渎职犯罪外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 不适用刑事和解程序。刑事和解的条件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新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和解的,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 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 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 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 不需要判处刑罚的, 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三) 现有制度中刑事和解并不必然引起诉讼终结

在自诉程序中, 如果双方自行和解或者经法院调节撤诉的, 则诉讼程序终结。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九条的规定, 刑事和解的后果是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从宽处理。这里用的是“可以”而非“应当”, 也就让刑事和解的法律效力缩水。更关键的是, 刑事和解并不必然引起诉讼程序的终结, 在整个程序中, 公权力依然干涉着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笔者认为这与刑事和解所要达到的私力救济的立法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同时在实践中也不利于缓解双方当事人的冲突。

二、对现有刑事和解制度的争议

(一) 刑事和解与花钱买刑

自刑事和解入法以来, 质疑声一直不绝, 其中声浪最高的莫过于“花钱买刑”。许多民众和学者都有这样的担忧:刑事和解会否成为有钱人逃避法律责任的“合法途径”。这种担忧是有一定原因的, 其一就是在过去的刑事诉讼中的确存在个别司法不公的现象;其二就是在当下贫富差距较大的背景下, 弱势群体及其同情者对富人、权贵阶层保持极高的警惕, 对法律规定产生了误解。要解除这一误解, 必须深入了解刑事和解制度保护被害人权益的初衷。在刑事案件中, 公权力能够实现对犯罪分子的惩戒, 但在救济被害人方面往往力有不足, 这种救济往往更依赖于加害人。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孝清曾专门指出, 刑事和解与“花钱买刑”最根本的界限, 就在于加害人是否真诚悔罪、赔礼道歉, 获得被害人的谅解。经济赔偿是真诚悔罪的应有之意, 但是如果当事人以降低刑罚标准作为赔偿数额的条件, 那么就证明其赔偿之意在于“买刑”, 也就违背了刑事和解的前提条件, 是不被允许的。

(二) 刑事和解与刑罚目的

刑罚目的, 是指国家的刑事立法采用刑罚作为对付犯罪现象的强制措施及其具体适用和执行所预期实现的效果, 又分为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有些学者认为刑事和解对一般预防造成了冲击。一般预防, “是指通过对犯罪人适用一定的刑罚, 对社会上的其他人, 主要是指那些潜在的犯罪人产生的阻止其犯罪的作用。”[2]无可否认, 刑事和解因为引入了当事人的意思因素, 对一般预防的确造成了冲击。然而, 刑罚目的包含着对社会秩序的恢复, 在这方面, 刑事和解相比惩戒具有明显的优势。现代刑法的内容包含着对人的尊严、价值、自由和权利的执着追求, 洋溢着深厚的人文关怀。执法者应处理好法律条文与法律精神的关系, 在多元价值体系中 (公正、正义、自由、平等的价值考虑) 寻找法律和公序良俗的平衡, 最大程度地实现两者的一致。[3]现有刑事和解制度在实现刑罚目的时可能不尽完美, 但却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三) 刑事和解与罪刑法定

罪刑法定原则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依照法律定罪处刑,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不得定罪处刑。这一争议主要是对该规定前半句的误解, 即认为只要是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就一定要定罪处刑。笔者认为, 该规定前半句强调的是“依照法律”, 如果存在宽宥的事由或是犯罪情节、性质本身较轻, 是可以从宽处理的。另外, 刑事和解与罪刑法定原则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罪刑法定原则的产生, 是为了反对罪刑擅断、保障人权, 而刑事和解, 则是从被害人角度出发, 使得被害人对侵犯自身权利的犯罪行为有了自由处分的权利, 打破了公权垄断, 实现了对司法权的限制, 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自己的权利。这一点上刑事和解与罪刑法定原则有了契合点。

三、对现有刑事和解制度的建议

(一) 明确刑事和解的法律后果

笔者认为, 刑事和解的法律后果应该与自诉程序中的和解一样, 表现为某种形式的程序终结, 即放弃追诉或者放弃惩罚。因此, 应该规定刑事和解成功能引起诉讼程序终结, 这样一方面大大节约了司法资源, 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刑事和解的法律效力。关于刑事和解不成的后果, 笔者认为有必要确立“和解不成不加重处罚原则”。对于当事人为了达成和解而披露的案件, 以及犯罪人、被害人的相关信息, 在和解不成时能否在以后的刑事诉讼, 或者相关法律程序中使用的问题, 法律应当作出明确回答。

(二) 力避刑事和解成“花钱买刑”

新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刑事和解制度, 必须防止一些有钱有势的刑事加害人与个别公安、司法人员联手操作, 将“花钱买刑”交易“做”成符合相应条件的刑事和解。为防止“花钱买刑”潜规则借刑事和解制度合法化, 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要不断完善刑事和解制度, 尤其注重增强刑事和解的透明度, 防止腐败滋生;二是司法机关要严格审查当事双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 充分尊重双方的意思自治;三是人大机关、有关监督部门、新闻媒体和公众舆论对于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和解案件中的作为要进行严格的监督, 最大限度地保证刑事和解案件的程序合法与实体正义, 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 完善刑事和解的配套制度

一是引入多元主体提高刑事和解效率。刑事和解中居中调解的角色不单单由司法工作人员担任, 也可根据双方当事人的具体情况, 由邻里、朋友、老师以及单位领导等与当事人关系密切的人担任“和事佬”。二是建立起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在刑事和解适用初期, 基于贫富差异的情况可能出现“有钱的赔的多, 没钱的赔的少”的问题, 而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价值在于消除了被害人的担心, 弥补了刑事和解的这一缺憾, 也能有效地避免新的司法不公正的出现。三是要完善社区矫正等帮扶、帮教机制。在适用刑事和解后, 要通过执法机关和受害人的监督跟进, 以加害人亲属及其所在社区为主, 确保实现修复已破坏的社会关系和预防社会关系再次被破坏的刑事和解效果。

参考文献

[1]卞建林, 王立.刑事和解与程序分流[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0-6.

[2]陈兴良.陈兴良刑法学教科书之规范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刑事侦查学 篇9

刑事责任年龄, 又称责任年龄、归责年龄, 是指刑法法律规定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负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按刑法的规定, 不是任何人都要对自己的危害行为负刑事责任, 而是要受年龄的限制, 年龄如果没有达到刑法规定的标准, 行为人即使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也不负任何刑事责任。

人是一切犯罪的主体, 除了人之外, 任何物品、动物、尸体都不能成为犯罪主体, 但不是代表任何人实施犯罪都须负刑事责任。犯罪是人的一种意识和意志的行为, 而人的这种辨认是非善恶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是受年龄制约的。因此, 即使他们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 也不应作为犯罪加以惩罚。随着年龄的增长, 机体和心理机能的发育, 知识的不断增长, 生活经验逐渐丰富, 才有正确理解和分析判断自己行为意义的能力, 到了少年时期, 这种能力已逐步具有。

二、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

(一) 我国大陆现行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

97刑法对此有相关规定, 第十七条规定: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故意

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 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

在必要的时候, 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同时刑法第四十九条还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二) 我国其他地区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

1、我国台湾刑法也采用“三分法”, 并辅之以一些量刑的特别规定。

(1) 绝对不负刑事责任阶段。未满14岁人的任何行为, 均不予处罚。

(2) 减轻责任阶段。包括两种:14岁以上未满18岁人的行为, 得减轻其刑;满80岁以上人的行为, 得减轻其刑。

(3) 完全责任阶段。即指18岁以上人的行为, 如无其他责任能力减轻事由, 应处完全刑罚。

2、香港也是采用“三分法”, 并在处罚方式上采取了一些保护未成年人的特别做法。

凡是被裁定犯有可判处监禁之罪的未满18岁的罪犯, 法院可判其入教导所羁留, 以代替其他刑罚;如属不准保释而被羁押候审的, 一般不送监狱而是送入教导所。

(1) 完全无责任阶段。7岁以下的儿童的任何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2) 限制责任阶段。指7岁以上未满14岁的儿童, 只是在有充分证据证明该儿童有犯意, 并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 而且这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又是较为明显的, 才负一定的刑事责任。

(3) 完全责任阶段。是指14岁以上的人犯罪的, 应负完全刑事责任。

3、澳门近年来也改为采取“三分法”。

虽然澳门现行刑法并没有明文规定下述划分, 但从第十八条和第六十六条是可以体现出来的。

(1) 绝对无刑事责任, 即未满十六岁的行为实施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认为犯罪;

(2) 减轻刑事责任, 即满十六岁未满十八岁的行为人实施任何犯罪, 法官在量刑时必须考虑该特别减轻刑罚的情节, 给予减轻处罚;

(3) 绝对负刑事责任, 即年满十八岁的行为人实施一切危害社会的行, 都须负刑事责任。

三、刑事责任年龄界定变更

(一) 我国刑事责任年龄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不断提升, 进而人的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因此,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人具有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年纪也越来越小。在这个时候, 我国现行的刑事责任年龄是不是应该有所变更, 便成为了要思考的问题。

随着这几年青少年犯罪的案件越来越多, 并且犯罪的青少年年龄也越来越小, 有许多学者提出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而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反对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四川眉山公安局局长认为“‘90后’犯罪的低龄化趋势, 进一步说明法律必须在早期介入未成年人犯罪。

(二) 刑事责任年龄是否应该有所变化

在我认为, 我国的刑事责任年龄应该有所降低。有学者认为刑事责任年龄降低是不人道的表现, 并且也无法制止青少年犯罪, 不是根本之道。但在我看来,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社会安全稳定、威慑不法分子的, 不是为了体现人道和仁慈的。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不是为了对年纪小的犯罪者进行不人道的惩罚, 不是为了让他们心灵受到伤害;而是实行刑法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威慑”。

近几年,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新的特点, 即犯罪成员的低龄化手段的成人化。未成年人初始犯罪年龄从1998年至2003年就平均下降两岁, 犯罪年龄的低龄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另外, 随着人类心智的成熟越来越早, 如果刑事责任年龄不进行适当的调整, 就会造成一部分的刑法空白, 也的确给了一些不法分子漏洞可钻,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进行, 不难发现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在现实运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 导致立法与司法实践严重脱节, 以至于出现“有罪不能罚”、“违法不能究”的不协调现象。

再者, 由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迅速发展。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新闻传媒, 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使得年龄在12到14周岁的未成年的生理和心理趋于早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具备辨别是非和控制自已行为的能力。

最后, 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是保护未成年人的需要。刑法的威慑作用极强, 因此通过刑法的威慑作用来遏制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率的上升, 这是当前一个明智的选择。刑事责任年龄降低后, 可酌情对青少年犯罪的刑罚措施进行一定的改变。

四、结语

只有正确认识青少年现状, 我们才能更好的帮助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危害性, 有助于确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政策观念。特别是在此犯罪低龄化已成为我国不争的事实的前提下, 无论从保护未成年人来讲还是从保障受害人的权益来讲,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都是必要的, 可行的, 也是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同时笔者在此也希望大家应当完善青少年司法制度, 使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保护。

参考文献

[1]《摘录公安部青少年犯罪比例统计表》

刑事侦查学 篇10

关键词:个人,国际刑事法院,国际犯罪,刑事责任,《罗马规约》

一、个人承担国际刑事责任的基础

( 一) 个人具有国际法主体地位

在目前的国际法理论中, 被广泛承认的国际法主体包括国家、国际组织和争取独立的民族。关于个人是否是国际法上的主体, 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个人又分为法人和自然人, 此处我们仅以自然人个人作为研究对象。

随着二战后国际刑法和人权法的发展, 个人作为国际法主体的地位才被逐渐地和有限的承认。但个人只是一种有限意义上的国际法主体, 具体来说这种主体地位的资格只出现在国际法的某些领域内。 (1) 而最明显的体现在国际刑法的领域, 例如巴塞奥尼教授就曾在《国际刑法典草案》中认为国际犯罪的主体包括: 国家、个人、团体或组织。[1]

根据王铁崖先生观点, 国际法的主体是指能独立参加国际关系并依国际法直接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行为者。所以, 独立性、直接性、权利义务承担性就是作为国际法主体所体现的特性。这些性质也决定了个人之所以能在国际刑法领域的具有主体资格, 是由于个人能够为其国际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2002 年《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同时标志着国际刑事法院的正式成立和运行。这是国际法领域内一大具有重要意义的创举。[2]并且《罗马规约》明确规定了追究个人的刑事责任。在序言的第5 款和第6 款还分别规定了关于“对犯有国际罪行的人行使管辖权”, “使有关罪犯不再逍遥法外”等内容, 又在第25 条详细规定了关于个人的刑事责任原则。由此, “个人刑事责任”这一为国际军事法庭所普遍接受和承认的原则, 在《罗马规约》再一次得到确认。

( 二) 个人是国际犯罪的责任承担者

国际法上, 国际犯罪的刑事责任是指因为实施了违反国际法规范、严重损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国际犯罪行为而产生的不利后果。

从近代国际法时期开始, 例如海盗、贩卖奴隶等都被习惯的公认为个人应为此类行为承担刑事责任。这类由个人以私人身份实施的的犯罪, 理所当然由个人承担刑事责任。

但是, 到现代国际法时期, 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审判对侵略罪和战争罪等国际犯罪的规定予以完善。明确了对战争罪、侵略罪此类难以靠私人的力量由个人独立完成, 需要依靠国家的力量来实施的罪行, 个人要承担刑事责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合约》中, 德国政府承认了协约国的军事法庭有权审判违反战争法规和惯例的个人。[3]第一次以条约的形式规定了以非私人身份行事的个人的国际犯罪主体地位。二战后, 在许多的国际条约和文件中都将个人作为承担国际犯罪行为的责任主体。如1948年《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1973 年《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和1979 年《反对劫持人质国际公约》等文件都将“任何人”“个人”等名词明确于规定中, 确立个人的犯罪主体地位, 而不论“其是以宪法进行的统治者、公务员或私人”。 (2)

二、实现个人国际犯罪刑事责任的条件

《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在序言中规定“对于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最严重犯罪, 绝不能听之任之不予处处罚。”、“对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最严重犯罪具有管辖权。”个人行为构成国际犯罪是其承担刑事责任的前提。《罗马规约》第5 条规定了国际刑事法院能够管辖的罪行仅有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和侵略罪四种国际社会关注的最严重的罪行。

( 一) 实施行为是国际犯罪

“国际犯罪”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17 世纪, 但是际法上对于国际犯罪这一概念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然而, 明确国际犯罪的内涵是十分必要的。参考1976 年《关于国家责任公约草案》第19 条第2 款: “国家违反对保护国际社会的基本利益极为重要的国际义务, 这种违反被全体国际社会都认为是一种犯罪, 而由此产生的国际不法行为即为国际犯罪。”以及巴塞奥尼教授1987 年在《国际刑法典草案及国际刑事法院归于草案》一书中的观点: “国际犯罪是这样一种行为, 即根据国际法的规定, 国家负有国际义务使其犯罪化, 并使有关行为人被起诉或引渡且最终受到惩罚的行为。”综合来看, 国际犯罪就是违反国际法, 严重危害国际社会根本利益, 并要承担相应责任的行为。所以, 构成国际犯罪要具有这样几个特性。首先, 严重的国际危害性。国际犯罪是危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行为。其次, 国际犯罪的刑事违法性。最后, 行为者的刑事责任承担性。[4]

( 二) 国际犯罪得到有效管辖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而深刻的伤痛后, 新的地区性的武装冲突仍时有发生。也危及世界的和平安全, 以及全人类的福祉。[5]一般来说, 要惩治犯罪行为、追究国际刑事责任可通过“间接实施”和“直接实施”两种方式。间接实施的方式即通过有关国际犯罪的公约, 只规定具体的犯罪, 而对于罪犯的起诉和惩处则由缔约国通过国内法进行实现。这种实施方式是惩处大多数国际犯罪时选择的方法, 以各国对某一罪行构成国际犯罪达成共识, 通过惯例或者公约的形式将其确认为国际犯罪为前提。[6]但同时, 这种方式也有其弊端。往往在国际犯罪的公约和文件中, 只规定了此类犯罪的构成, 但并没有规定具体如何惩处。所以这类犯罪只能由各国法院依据国内法进行管辖并惩处, 容易导致判处刑罚畸轻畸重从而显失公平的现象出现。[7]

然而, 国际刑事法院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根据《罗马规约》第17 条第1 款的规定, 当具有管辖权的国家“不能够”或“不愿意”公正有效调查起诉国际犯罪的情况下, 由国际刑事法院直接进行管辖。为了及时有效的惩处罪犯, 遏制严重的国际犯罪屡次发生, 历史上国际社会曾建立过多个国际军事法庭、临时国际刑事法庭对国际犯罪进行调查和审判。在此基础上, 常设性国际刑事法院的建立, 为国际刑事责任的实现提供了一个直接实现的方式。

三、《罗马规约》对个人刑事责任原则的完善和发展

( 一) 关于个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形

《罗马规约》第25 条的第3 款详细阐述了在何种情形下个人应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其中, 规定了具体的行为方式: 单独、伙同他人, 以及通过不论是否负刑事责任的另一人去实施犯罪。换言之, 就是单独实施, 共同实施, 通过他人实施三种方式。规定了辅助参与犯罪的形式: 命令、唆使和引诱。包括为了方便实施犯罪, 提供帮助, 进行教唆, 或者以其他的包括提供犯罪手段的方式协助或者企图实施犯罪。以及以任何其他方式帮助团伙实施或企图实施的犯罪。可以说, 第25 条第3 款的第1 至5 项几乎涵盖了所有实施、参与协助、意图实施的犯罪行为方式。相比起1996 年的《治罪法》草案、前南国际刑庭和卢旺达国际刑庭的规约规定更为细致和有层次。

并且, 法条的规定强调了犯罪的主观意图方面, 扩大了追究刑事责任的范围。这主要体现在第3 款的第4 项和第6 项。 (3) 其中“意图”实施, 说明行为人明知并有意促成犯罪的心理要件; “企图”实施则表明行为人具备罪行所要求的心理前提。如果开始着手采取行动, 但因意志以外原因犯罪被迫未能完成, 即为犯罪未遂, 若是自愿放弃, 则是犯罪中止。 (4)

( 二) 关于刑事责任的年龄

关于这一内容《罗马规约》在第26 条规定: “对于实施被控告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人, 本法院不具有管辖权。”国际法委员会在1991 年的《治罪法草案》和1994 年的规约草案都没有提及责任年龄的问题。虽然各参与国都承认许多国际公约都禁止对未成年人施以刑罚,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确定一个特定责任年龄, 毕竟依据各国国内法的规定, 责任年龄的规定差别很大。

根据《儿童权利公约》的规定, “儿童”被界定为年龄不满18 岁的人。而作为一个成年人, 也就意味着对于自己的行为能够有足够的认知。《罗马规约》最终将18 岁确定为刑事责任年龄。国际刑事法院对于责任年龄的规定主要是从管辖权的角度出发, 虽然法院对于18 岁以下的行为人, 不能行使管辖权。但是这并不妨碍国内法院刑事管辖权发生作用, 由国内法院对18 岁以下的人的犯罪行为进行管辖, 也许更为有利。也符合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补充性特征。平衡了国内管辖权和国际刑事管辖权之间的关系, 实现对犯罪最有效合理的管辖。也有助于国际刑事法院实现对犯罪行为的追诉和管辖。

参考文献

[1]贾宇.国际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105.

[2]李世光, 刘大群, 凌岩.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评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8.

[3]马呈元.国际犯罪及其刑事责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16.

[4]何秉松.刑法教科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507.

[5]李世光, 刘大群, 凌岩.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评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20.

[6]L.F.L.Oppenheim.Oppenheim’s International Law.Vol 1[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201, 202.

[7]贾宇.国际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145.

刑事侦查学 篇11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刑事诉讼曾长期将惩罚犯罪作为自己的唯一价值。但是,随着人类人权意识的萌发,对人权问题的日益重视,当代刑事诉讼兼有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双重价值。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这两个不同的价值在刑事诉讼中何者为先?从抽象的理论层面来探讨这个问题实在是难以得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因为,惩罚犯罪是刑事诉讼的本来价值,而保障人权则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附加给刑事诉讼的价值。二者只是有着成为刑事诉讼价值时间上的早晚关系,却不具有实质上的谁优先于谁的关系。惩罚犯罪必须要以保障人权作为前提,而保障人权也只能通过惩罚犯罪才能实现。但是,从具体的实践层面来看二者的关系,就能得出谁优先于谁的结论。这是因为,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社会时期,根据其社会的发展状况,总会对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这二者之中的一个价值更加偏好。

一、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价值

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价值具有多重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在刑事诉讼中通过对犯罪的惩罚,保障了刑事犯罪中受害者的人权,这是一种最一般意义上的人权,是一种大众化的人权。因为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一时间遭收犯罪行为的侵害。第二层含义则是在刑事诉讼中,在对犯罪惩罚的过程中,必须要保障被追诉者的人权。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特定的人权,是一个特殊群体的人权。当然,如果对刑事诉讼中的被追诉者进行引申的话,那么这种人权也具有一定的一般意义,因为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同样也都面临着被刑事追诉的潜在风险,而不论其是否真正实施了犯罪。当代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价值主要强调的是上述人权保障中的第二层含义,即在刑事诉讼中保障被追诉者的人权。

刑事诉讼的制度设计以及权利和义务的分配都是围绕着确认被追诉者犯罪行为是否成立以及其应当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的问题来进行的。这其中又包含着两条主线,一条是为了实现惩罚犯罪的价值而展开的,另一条是为了实现保障人权的价值而展开的。由于当代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价值追求的主要内容是保障被追诉者的人权,因此,刑事诉讼中有关被追诉者权利的规定无不是为了实现这一价值而设计的,无论是宣示被追诉者权利的规定,还是保护被追诉者权利的规定,莫不如此。

二、我国对刑事被追诉者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1996年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大的修订,认可了刑事诉讼应当兼具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双重价值。为了实现刑事诉讼保障人权的价值,我国在保护刑事被追诉者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方面做了相当大的努力,主要表现在:吸取了无罪推定原则的合理精神,实行疑罪从无;确立了犯罪嫌疑人的称谓;规定律师提前至侦查阶段介入诉讼;确立了刑事被告人法律援助制度;严格规范了拘留、逮捕的适用条件和适用程序;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申请解除非法强制措施的权利;改革了庭审方式,引入控辩式审判方式的元素等。尽管如此,我国在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护方面仍然有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些不完善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诉讼中的控辩仍然处于失衡状态。当前,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对被追诉者权利保护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刑事诉讼制度上存在的主要缺陷

1、无罪推定原则在刑事诉讼中仍然没有得到完全确立。同国外比较则有所保留,有所顾虑,有所不足。首先,我国在刑事诉讼中并未对无罪推定原则进行明确宣示。在每一部法律的前部对法律的基本原则进行宣示,这是我国立法中的一大特色。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在第一章列明了十四项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但却没有无罪推定原则。其次,虽然刑诉法在第十二条当中规定了“未经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但该原则只体现了无罪推定原则的部分精神,并未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和一般意义上的无罪推定原则还有一定差距。

2、沉默权制度在我国仍未设立。所谓沉默权又称反对自我归罪特权,是指刑事案件中的被追诉者在接受警察讯问或出庭受审时,有保持沉默而拒不回答的权利。沉默权制度的缺失是当前我国刑事诉讼中仍广泛存在刑讯逼供的一个重要制度原因。

3、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完善。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刑讯逼供、非法拘禁等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在对非法证据排除的问题上规定不足。虽然,我国在2010年出台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但是,该规定主要针对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得来的言词证据,对于非法实物证据的排除规定比较原则。而且对于超期羁押或剥夺律师的会见、阅卷、调查等权利而获得的证据,也未规定排除。此外,当前我国对于非法取证的行为也缺乏监督机制,对于非法取证行为的处罚力度明显不够。

(二)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滥用羁押措施、超期羁押现象严重。

2、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这既有观念上的原因,也有制度上的原因。

三、完善我国对刑事被追诉者的权利保护

对我国刑事被追诉者的权利保护进行完善,首先要转变公安司法工作人员的诉讼观念,但更主要的还是要依靠对现有的诉讼制度进行改革。通过诉讼制度的改变能够促使人们转变诉讼观念,而人们诉讼观念的转变也能保障诉讼制度的改变。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去保障被追诉者的权利。

(一)诉讼观念上的转变。对于公安司法工作人员来说,主要是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想转变。一是有罪推定思想的转变。公安司法工作人员,特别是侦查人员必须切实转变有罪推定的思想,确立无罪推定的观念。二是刑事诉讼单一惩罚犯罪思想的转变。在刑事诉讼中,不仅要追求惩罚犯罪的价值,同时也要追求保障人权的价值。三是控辩不平等观念的转变。要明确被追诉者在刑事诉讼中的主体地位,确立控辩诉讼地位平等的思想。四是重实体、轻程序思想的转变。在刑事诉讼中要确立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的思想,实体公正只是一种个案公正,而程序公正才是一种普遍公正。五是口供至上主义观念的转变。随着刑事侦查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保障人权价值的需要,在刑事诉讼中侦查人员应将实物证据的收集放在第一位,降低口供在诉讼中的证明价值。

(二)诉讼制度上的改变

1、将无罪推定原则作为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予以规定,也就是在刑事诉讼法第一章中对无罪推定原则进行明确宣示。由于无罪推定体原则的核心内容解决的是被追诉者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地位问题,这就使得无罪推定原则成为被追诉者在刑事诉讼中所享有的一切权利的根本来源,所以,通过刑事诉讼法对无罪推定原则进行宣示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有利于公安司法人员办案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能够为被追诉者诉讼权利的赋予以及各种保障被追诉者人权制度的设立提供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理论依据。

2、在刑事诉讼中赋予给被追诉者沉默权。虽然现阶段我国在立法中并未确立沉默权,但是确立沉默权制度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必然要求。沉默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诉讼规则,也是一项独立的宪法性的诉讼权利,还是国际刑事司法的最低限度标准之一。因此,在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中迟早都是要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可是目前由于保证社会安全远高于维护个人权利这一传统的司法价值理念在我国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加之我国的犯罪形势严峻,而侦查机关的侦查能力又相对落后,所以,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只能采取渐进、持久的方式,进行有限度的确立,但最终目标还是要在刑事侦查阶段设立明示的沉默权,就是要允许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沉默对待侦讯人员的讯问,并且不得以此作为定罪量刑情节的行为。

3、进一步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设立对非法取证行为的监督机制。首先,对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要进一步予以明确。一是对于非法实物证据的排除规定还要具体化;二是对于超期羁押或剥夺律师的会见、阅卷、调查等权利而获得的证据,也要予以排除。其次,要完善对非法取证行为的监督机制,一是通过检察院的检察权对侦查机关的非法取证行为进行监督。检察院可以依法通过审查案件材料、调查核实违法事实、提出纠正违法意见或者建议有关部门更换办案人、立案侦查职务犯罪等措施进行法律监督。二是通过法院的司法权对侦查机关的非法取证行为进行监督。应当在检察院起诉后法院开庭前一段时间,由法院组织控辩双方进行各自的证据展示。法院在此时对于侦控方提供的证据的效力,要严格按照《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作出判定,特别是当辩护方对控诉方提供的证据有异议时,侦查人员必须出庭接受质询。

[1]柯葛壮.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制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刑事侦查学 篇12

一、刑事犯罪形势与特点

考察近几年的公安部门打击犯罪情况的统计、最高检发布犯罪嫌疑人数量统计以及最高法刑事案件受理案件情况, 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刑事犯罪情况在新形势下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

(一) 犯罪案件总量变化不大, 总体趋于平缓

2009年全国法院审理刑事一审案件情况统计表显示:收案总计768507件, 前三位的为侵犯财产犯罪案件302157件、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案件180677件、妨碍社会管理秩序案件犯罪案件134380件, 还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25240件。2011年的统计显示:收案总计845714件, 前三位的是, 侵犯财产罪案件314219件、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案件188147件,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171840件,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34577件。其中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案件由2009年25240件, 上升至34577件。而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 2011年1月至11月, 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837736人, 提起公诉1069280人, 分别比2010年同期增长了0.26%和5.7%。可见, 全国整体犯罪形势稳定, 刑事案件总量变化不大。这表明在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 我国经济平稳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 国家逐步实施的社会保障和救济政策也逐步显现成效, 潜在犯罪人和犯罪诱因会有所减少, 犯罪的绝对数量会降低。所以, 总体的治安形势较好。

(二) 不同犯罪类型特点不同

随着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暴力犯罪下降, 而新型的犯罪类型不断增多, 并呈现出新特点。

1. 传统暴力犯罪下降。

传统杀人、盗窃、抢劫类犯罪下降。根据《中国法治蓝皮书》 (2011) 显示2010年大盗窃案件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同比下降7.49%。根据全国公安机关的统计, 2012年, 全国发生的持枪、爆炸犯罪案件与2011年同比分别下降42%和27%, 处在历史的最低点。这与2009公安部开展严厉打击, 依法从严惩处涉枪涉爆犯罪的活动有关。而拐卖儿童犯罪有所下降。公安部统计自2009年4月9日全国“打拐”专项行动开展以来, 截至2011年3月14日, 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拐卖妇女案件12946起, 拐卖儿童案件7867起, 打掉4535个拐卖犯罪团伙, 解救被拐卖儿童13284人、妇女23085人。按照公安部部署, 全国公安机关集中警力、多策并举, 拐卖犯罪得到一定遏制。

2. 财产犯罪上升。2011年法院受理侵犯财产罪案件314219件, 比2009年增加近1.2万多件。

3. 经济犯罪增幅大。

首先, 涉银行卡犯罪、涉发票犯罪、网络诈骗、食品药品犯罪非法集资、非法传销、非法证券、内幕交易等比较突出。特别自2007年以来, 非法集资活动猖獗, 案件数量居高不下, 非法集资类案件每年以约2000起、集资额度约200亿的规模快速增长。2011年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活动尤为突出。根据公安部统计, 2011年, 全国非法集资案件共立案1600余起, 涉案金额达200亿元。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 2012年1—10月共批捕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53558人, 同比上升59.4%。可见, 经济犯罪中非法集资犯罪和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犯罪依然突出, 网络诈骗问题、食品药品犯罪形势依然严峻。随着经济发展, 涉及商业贿赂犯罪增多趋势。2011公安部统计近5年, 全国公安机关共查办商业贿赂犯罪案件6500余起, 涉案总金额11亿多元, 惩处商业贿赂犯罪人员5000余人, 有力震慑了商业贿赂违法犯罪活动。但是形势依然严峻, 特别在一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 如医药行业存在的一些“潜规则”, 手段比较隐秘, 犯罪手法翻新, 要进一步加大商业贿赂犯罪案件的力量投入。

其次, 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上升, 并多样化。公安部统计, 2006年至2010年, 共破获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9284起, 比前5年增长60%。其中涉及到网上侵权的案件达到了183起, 涉案价值近5亿元, 超过了案值总数的10%。侵犯知识产权案件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国家保护知识产权法律不断完善以及公安部门的“亮剑”行动, 取得了对网络侵权以及盗版、利用网络进行知识产权犯罪打击的效果。而另一类侵犯知识产权案件涉及民生领域。随着如假冒伪劣食品、假药品、假农资, 包括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等。据了解, “亮剑”行动开展以来截至2010年已经破获直接关系到民生的案件1300多起, 其中破获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115起, 抓获犯罪嫌疑人248名。这些类犯罪直接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危害国家战略安全、粮食安全、农业安全, 要继续重点打击。

最后,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中森林和野生动植物刑事犯罪不容忽视。由于自然环境变化, 自然资源的不断减少, 一些森林和野生动植物刑犯罪增多趋势。2011年全国森林公安局长座谈会上指出, 2011年全国森林公安机关共办理森林和野生动植物刑事、行政案件23.12万起, 比2010年上升了16.5%, 创造历史新高。全年森林公安机关共打击处理涉林违法犯罪人员34.49万人次, 收缴木材50.19万立方米, 野生动物89.83万头 (只) , 涉案金额40.1亿元。

4. 毒品犯罪形势依然严峻。

2010年, 全国禁毒执法部门保持主动进攻和严打高压态势, 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打击整治行动, 全年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8.9万起, 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0.1万名, 缴获海洛因5.3吨、鸦片1吨、冰毒9.9吨、氯胺酮4.9吨、大麻3.2吨, 查获易制毒化学品869吨, 整顿、取缔涉毒娱乐场所3800多家, 成功破获一大批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大案, 抓获境内外毒枭和重要毒贩40多名。同时, 各地、各有关部门进一步规范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秩序, 加强对网上易制毒化学品销售信息的管理, 打掉网上贩毒团伙46个。可见, 我国禁毒斗争虽然取得一定成效, 但形势仍不容乐观, 面临境外毒品渗透加剧、国内制贩毒活动较为活跃、新发现吸毒人数持续增加、非列管化学品流失问题比较突出的挑战和压力, 禁毒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艰巨。

5. 有组织犯罪出现新特点。

体现黑社会性质犯罪上, 根据《中国法治蓝皮书》 (2011) 统计, 2010年1—6月, 各级法院新收的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同比上升22.94%。其主要呈现“公司化”特点, 即借助于公司的形式与架构, 掩盖非法活动, 以公司的身份从事非法经营、强迫交易、开设赌场、组织卖淫、贩卖毒品等非法经营活动, 以获取暴利。

(三) 犯罪手段、方法、形式多样化

1. 利用互联网犯罪。

互联网犯罪类型增多, 犯罪分子利用网络“钓鱼”诈骗、电信诈骗、股票诈骗、电子币集资诈骗、快速洗钱、网络走私、网络诽谤、组织卖淫、网络色情、网络传销等犯罪案件增多, 其中分红式网络诈骗呈爆发趋势。

2. 犯罪跨区域化性、跨境化。

根据公安部统计, 2011年, 全国非法集资案件共立案1600余起, 涉案金额达200亿元。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广东等地连破亿元以上大案。非法集资案件涉及全国29个省区市, 涉及全国超过80%的地市州盟;担保公司、房地产中介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非法集资案件增多。一些民间担保公司出现了“挤兑潮”现象。非法集资类案件, 具有跨省性特点。

而电信诈骗案件往往跨境作案。犯罪分子往往将主机设到国外, 再通过网络VOIP电话从这些地区将诈骗电话打到美国和日本。

拐卖犯罪活动案件、互联网犯罪案件、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都同样具有跨区域化甚至跨国化特点。

3. 犯罪形式“合法化”, 主要体现在涉黑犯罪。

借助于公司的形式与架构聚敛财富、用经营活动掩盖非法活动, 用公司利润掩盖非法获利, 即涉黑犯罪继续呈现“公司化”特点。即同时, 根据《中国法治蓝皮书》 (2012) 显示:犯罪组织有松散化趋势, 组织者、领导者“幕后化”、“隐蔽化”, 一般成员“临时化”、“市场化”;使用“软暴力”手段威胁和恐吓被害人趋势明显;腐蚀农村基层政权的黑恶势力, 从事高利贷、暴力追债、“地下出警”等黑恶势力突出。

二、新犯罪形势下的侦查创新

犯罪趋势的新变化, 是与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也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而科技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 也为犯罪分子所利用。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积累, 社会分化, 人民价值观的变化, 利益驱使, 导致大量财产犯罪、经济犯罪、智能犯罪居高不下, 并呈现手段、方法的多样化等特点。刑事侦查工作必须进行创新, 才能适用新形势下对于刑侦工作的挑战。

(一) 把握犯罪的总体趋势, 有针对性制定预防、打击犯罪策略, 提升发现和打击犯罪能力

在近几年犯罪总体量上化不大, 总体趋于平缓趋势下, 针对个别高发的经济犯罪、侵犯财产犯罪、毒品犯罪等要加大打击力度, 继续实施已经开展的富有成效的打击活动。特别是针对新的一些涉及民生领域的食品、药品、农资犯罪、自然资源犯罪要联合有关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林业等部门开展专项打击活动,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同时, 针对呈增加趋势的犯罪, 尤其要做好犯罪预防工作, 特别是犯罪预测工作。要总结在打进犯罪活动中的经验, 继续加强社会管理, 减少犯罪诱因。

(二) 针对犯罪类型多变, 犯罪手段多样化、犯罪隐蔽化、区域化、跨境化等特点, 创新不同的刑事侦查模式、方法、手段

注重高新技术应用, 针对利用互联网犯罪, 特别是跨省、跨境作案, 要创新加大揭露犯罪的科技手段的运用, 注重电子证据的发现收集, 创新揭露犯罪的传统方法, 来有效打击网络犯罪, 维持社会秩序, 保障国家安全。对于涉黑案件的一些新的犯罪呈“公司化”发展趋势, 犯罪方式隐蔽化、等特点, 对其侦查取证愈加困难, 要提高多渠道发现犯罪, 要注意发动群众, 发现举报线索能力, 注意创新控制犯罪对策, 以掌握充足证据后一举消灭。对于商业贿赂案件增多趋势, 特别在一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如医药行业存在的一些“潜规则”, 手段比较隐秘, 犯罪手法翻新, 要创新多种侦查方式、方法。

(三) 创新刑事侦查全面预防、协作机制

要系统推进社会面各项防范工作、都要形成案件侦防协作机制。传统的单一型的暴力性犯罪下降, 而新的犯罪多元化, 涉及领域更深更广, 手段愈来愈隐蔽。传统的“拐卖儿童犯罪”犯罪组织职业化、集团化, 犯罪手段暴力化、多样化, 这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 综合治理, 无论预防, 还是发现、打击犯罪, 甚至是回归社会等均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因此, 要系统推进社会面各项防范工作。而有些类型的犯罪, 如经济犯罪, 互联网犯罪、国际犯罪, 都要形成案件侦防协作机制。联合多部门, 甚至与国际刑警组织、其他国家警方形成共同打击犯罪的合力。

摘要:公安刑侦部门作为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主力军, 为保护人民人身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重大贡献。与此同时, 公安刑事侦查深化刑侦改革, 刑侦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新形势下, 犯罪形势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新的发展趋势, 可以说公安刑事侦查工作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因此, 对于刑侦查工作来讲, 必须继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创新发展, 提升打击犯罪能力、提高执法办案水平, 切实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切实提高社会安全感。

关键词:刑事侦查,创新,犯罪形势

参考文献

[1]王国民, 李双其.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M].北京:2007.

[2]宋浩波、靳高风.犯罪学.复旦大学出版社[M].上海:2009.4.

[3]王胜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13) [R].2013-3-10.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王胜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12) [R].2012-3-11.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王胜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11) [R].2011-3-11.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王胜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10) [R].2010年3月1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上一篇:调度集控一体化下一篇:管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