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生态建设调查报告

2024-07-14

山西生态建设调查报告(通用8篇)

山西生态建设调查报告 篇1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

在2015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我通过网络看了央视记者柴静拍摄的环保纪录片《穹顶之下》,作者从多个污染源寻求雾霾出现的根源。引起广大网友对环境的重视。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号角,为了深入了解我省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对策与举措,我们先后深入吕梁市兴县2,晋中市灵石县,朔州市应县三地的国土,林业等部门进行了调研,听取了有关情况汇报,后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实质性的改变: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建设“三晋大水网”的决策部署,把山西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生态文明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明显进展。

1、生态文明理念逐渐形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农业、手工业、重工业均有较大发展。近年来,省委在贯彻党中央及水利部的战略决策,使生态环境建设的思想认识不断深化。特别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建设新型生态文化,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于经济社会生活和管理的各个领域,广大干部群众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新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步形成。

2、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省委、省政府计划在5——10年中建成“两纵十横,大河联通”的十大骨干供水系统,覆盖全省十一个中心城市,供水面积7.66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2%,从此实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由水瓶颈向水支撑转变。到2015年引黄入晋地表水达61亿立方米,地下水总体得到保护,由目前地下供水35亿立方米减少至25亿立方米,全省总体供水达85亿立方米。

3、生态文明基础工作不断加强。去年九月,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全省开展了包括优化规划工程、绿洲建设工程、环境净化工程、流域治理工程、污染减排工程、水资源保护工程、生态环保工程、河道治理工程、矿山整治工程、能力建设工程在内的十大工程。这些工程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黄河支流的环保效果,规定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集中处理的节能减排活动。

4、生态文明建设成效逐步显现。全省有29处全市性公园,27处区域性公园,125处社区公园,全市综合公园面积10公顷至160公顷,服务半径2000米,区域综合公园面积5公顷至10公顷,服务半径1000米。森林覆盖率68.2%,万元地区总产值下降3.8%,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8.8%。如今三晋大地碧水蓝天,环境优美,生态宜人,良好地生活环境已成为我省的核心竞争力。

二、生态文明建设仍存在的矛盾:

在可肯定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发现当下存在的环境治理矛盾也不少。

1、可持续发展要求与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抢抓机遇发展不顾当地生态状况的观念仍不同程度的存在。例如吕梁市兴县晋中市灵石县的许多矿山仍是先开发,后办证客观程序混乱。况且有很多企业只开发,不恢复。给生态带来极大地污染。化工原料不加以处理直接向河道倾泻,水资源的不合理调配利用,也还是目前存在的较大问题。

2、集约化发展与粗放经营间存在的矛盾。在经吕梁晋中两市的考察得知:许多煤矿,铝矾矿的开采仍处在初级采掘变卖原矿的阶段,在经过煤矿资源整合的大潮过后,铝矿的开采显得越发难以治理。在旅欧资源产品开发中,晋中市的旅游已成规模化,集成化模式,而应县木塔景区的一些开发者中各搭各的台,各唱各的戏,旅游产品开发中资源没有很好的整合,产业链不完整,长期停滞在观光旅游的阶段,难聚人气、财气,不能大限度的产生效益。

3、生态环境优化发展方向与保护管理体制滞后,存在矛盾。由于对资源保护的合理利用管理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和行业,存在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管理不到位的现象,直接影响到文物保护,矿山管理等方面的力度和成效。林业方面重造轻管问题严重,出现“年种树不见树”现象。

三、生态文明建设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指示,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采取如下对策与措施。

1、规范矿业秩序。严禁非法开采,按照“禁采区关停,限采区收缩,开采区内集聚的要求”缔在风景旅游区内的采矿点,对采富弃贫,乱挖滥采,无证开采的要予以打击。坚持可持续发展。严格遵守“开采法制化,污水要净化,废渣无害化,生态要绿化”的要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和谁开发谁复垦,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耕地、草原、林地因采矿而受破坏的,矿山企业应当因地制宜采取补救措施,履行赔偿责任。加快科技进度。全力推进企业技改,提升产业层次,重点开发矿产品深精细加工,实现从原料输出型的浅层次开发向综合利用的深层次开发转变。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优秀的管理技术人才,提高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2、发展新型工业。在承接对接产业过程中,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大力发展消耗少,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的生态型工业和无污染的特色工业。在项目引进上,严格项目管理,严把项目审批关,坚决杜绝新的污染源产生。要引导企业进园发展,实行工业污染集中控制。在技术改造上,要鼓励企业研究、开发新工艺,新产品,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工业源头和生产全过程控制工业污染。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实现废物资源化。

3、加强土地管理。严格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严禁随意调整和占用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强化对土地的集中统一管理,进一步管理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和交易制度,全面实行政府统一规划,统一收购,统一开发,统一储备,统一出让。严格控制划拨用地范围,对经营性用地一律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进一步明确用地导向,新增用地计划要向重点行业,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工业园区倾斜。通过依法回收和收取闲置费等办法制止土地闲置和粗放浪费,挖掘现有土地潜力。加大土地开发复垦工作力度,对限制性项目坚决不供地,对耕地要占补平衡。

4、加大宣教力度,强化生态教育,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广泛宣传生态文明观。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要教育广大干部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强化资源忧患意识,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5、强化政府调控。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规划等手段和产业政策,对全省生态资源的总量、配置及开发方式、规模、强度进行控制。据国家和省里主体功能区规划,进一步明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类别和范围,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从根本上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资源间的矛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6、健全相关制度。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对生态资源统一管理调度,调剂。将以往资源使用权的分配改作资源收益权的分配,使生态资源高效利用,效益好的企业和个人优先获得使用权,确保生态资源收益最大化配置市场化。、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体系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每一个团体肩头的责任,完善相关制度,将考评结果纳入各级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和评优创先环保一票否决制,促进三晋大地的碧水蓝天有进一步的改善。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太原)造价13312班 2015年3月9日

山西生态建设调查报告 篇2

改革开放30年来, 山西林业生态建设以生态文明为目标, 坚持走建设生态、改善生态之路, 林业建设成绩斐然。据第五次全省森林资源调查结果, 截止2005年, 全省森林面积已由1975年的108.72万hm2增加到221.11万hm2, 森林覆盖率由6.94%提高到14.12%;林地面积由412.38万hm2增加到760.78万hm2;活立木蓄积和林分蓄积分别由4 356.26万m3和3 634.10万m3提高到8 846.96万m3和7 643.67万m3。通过各项生态工程项目实施, 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全国和周边兄弟省份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仅以森林覆盖率来说, 截止2005年, 全国森林覆盖率18.21%, 河北23.25%, 内蒙古17.50%, 河南22.64%, 陕西33.90%, 而山西仅为14.12%。因此, 实现建设山川秀美新山西的生态省的目标任重道远。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 立足区域内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 以提高人民收入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为基础;以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为动力;运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 对核心产业、重点工程、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建设进行统筹规划, 形成布局合理、环境承载能力不断提高的产业体系, 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生产力, 促进区域内的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逐渐走向生态文明。

1 坚持运用生态系统方法, 指导生态建设的途径

生态系统方法就是用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生态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去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论体系。归纳起来, 在实践中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生态工程与生态设计。生态工程就是把生态学的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结合起来, 建立起一系列生态工程设计的工艺和技术, 使得生态系统的目标、结构和功能在特定环境下变得能适应其所在的环境而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生态系统管理。就是将生态系统纳入到人口、资源与环境, 生态、经济与社会统一考虑的过程, 综合运用多学科、跨学科的原理和方法来管理生态系统, 以保持生态系统完整及长期理想状态, 可持续地发挥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的过程。

今后, 全省的生态建设框架构建, 应当在构建生态系统多功能、复杂性、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体现景观生态异质性的总体要求下, 根据全省社会经济重点工程布局框架, 在巩固已有生态建设成果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以通道、河道防护林为廊道、以现有森林和灌木林地为基底, 以平原林业、城郊公园、城镇 (矿企) 村庄绿地为镶嵌板块的绿化景观格局。通过不懈努力, 建立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林业体系, 为实现生态文明奠定坚实基础。

2 坚持分类经营, 保护和利用好森林资源

实行林业分类经营, 就是科学划分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 并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 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建设方式。要科学确定公益林和商品林的比例, 搞好区划界定, 确保地类、权属清楚、经营主体明确。主要发挥生态效益的公益林业, 应当作为社会公益事业, 以政府投入为主进行建设;主要发挥经济效益的商品林业, 应当充分依靠市场机制, 吸收社会资金进行建设。目前, 按照林业分类经营的原则, 山西省现有森林90%属于公益林, 其中国有林区公益林面积比例达到92.90%。公益林所占比例偏大, 管护的成本和负担过重, 已经影响了森林资源的经营和林业的发展。根据山西森林资源的特点, 应适当调整公益林、商品林的比例和划分标准, 并赋予特殊的政策扶持。一是针对山西特殊的生态区位, 将京津风沙源治理区和汾河、沁河、滹沱河、漳河、文峪河等黄河、海河上中游区森林资源纳入国家重点公益林管理。二是增加一个区划范围———煤炭采空区塌陷区, 将该区域的森林资源全部划入重点公益林加以保护。三是将国有林区和集体林的浅山、低山、缓冲带和村镇交错过渡区的森林资源划分为一般公益林或兼用林, 参照商品林的做法在保护为先的原则下, 进行适度利用。四是除自然保护区及水源涵养林核心区等特种用途林外, 在可持续经营原则指导下, 以提高林分质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为经营目标, 适度进行科学抚育采伐。

3 坚持封造并举, 恢复和重建更好的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群落的演替, 是指在一个地段上森林群落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在森林次生进展演替即森林复生的过程中, 如果外部干扰如垦荒、采樵、山火等方面的破坏少, 人畜危害轻, 森林复生的速度就快。根据有关调查, 目前山西宜林的无林土地 (包括宜林荒山荒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等) 共有368.52万hm2, 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历史上或近期森林砍伐后的宜林荒山荒地。因此, 首先应当把封山育林放到林业建设的重要位置, 对一些高山、远山、土石山等人工难以造林的地段采取封山育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法进行植被恢复。通过封山禁牧、拉网管护、山庄窝铺下山并村、禁绝山火、垦荒和乱砍滥伐一切散生林木的行为等方法, 充分依靠林地自然恢复能力, 提高封山育林的科技水平, 加速森林恢复进程。其次是提高人工造林的质量和速度, 建立新的人工林生态系统。林业建设和人工造林的重点应当转到“身边增绿”工程上来, 在各廊道第一山脊线的荒山荒坡上通过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造林技术, 适地适树, 大力选育使用优良乡土树种, 营造混交林。推广节水整地抗旱保水造林新技术, 加大人工幼林抚育管理力度等。与此同时, 针对干旱缺水、雨量集中的气候特点, 坚持治山治水相结合, 在山坡流域塬面科学规划, 修造人工集水设施, 通过相应工程措施, 解决幼林春季浇水问题, 促进森林尽快郁闭。第三是树立人工林“天然林化”营林理念。按照近自然林业理论, 运用天然林发生、发展自然规律, 培育、经营与利用人工林。通过适地适树, 宜造则造、宜封则封、封造并举, 多树种块状带状混交, 发展人工、天然混交林等多种途径, 尽量促进人工林“天然林化”进程, 更好地发挥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多种效益。

4 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山西省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在祁县召开的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推进会上, 试点县的成功经验已经看到了明显成效, 主体改革和配套改革的开展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明了道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 进一步解放了林业生产力, 激发了群众造林绿化的积极性, 增强了群众的爱林护林意识, 拓宽了林业融资渠道, 搞活了林业产业开发, 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 国有林场和重点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将会稳步推进, 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国有林权改革将有重大突破。

5 积极发展碳汇林业和生物质能源

科学研究表明, 中国森林固碳能力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36.42 t/hm2增加到21世纪初的150.47 t/hm2。世界科学家评估认为, 1995年~2005年, 中国是世界上森林资源增加最快的国家, 吸收了大量的CO2, 为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态价值。当前要抓住了这一机遇, 率先加入国家碳汇林业行列, 拓宽生态建设渠道。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和林地的优势, 大力推进林木生物质能源林建设步伐。据调查, 适宜在山西发展生物质能源林的树种和立地条件主要集中在晋东南、晋南地区, 如黄连木、黑椋子、翅果油、文冠果等;栎类作为富含淀粉的林种在山西也有分布;核桃、山桃、山杏、沙棘等优质食用油料树种, 在山西广为分布;还有约30余万hm2的盐碱滩涂和20万hm2的柠条灌木林是优质的固体燃烧和饲料林资源, 培育和发展新型能源林木的潜力和空间很大。

6 积极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山西省林业生态建设的探讨与分析 篇3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自然

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认清这一基本目标,就要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从大局出发,按自然规律办事,从整体效果出发,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统筹规划等原则,进行生态经济分区,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在总结退耕还林、封山(沙)育林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未来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角度出发,制定以县级为基本单位的工程规划。制定规划要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中心、兼顾近期经济发展和保护基本农田的要求、以培育和提高群众的长远生活能力及生存发展能力为最终目的。

一、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调整农业结构,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目标。目前山西尚有一部分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靠消耗自然资源为生,这是造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恶性循环的主要原因。作为传统的农牧业地区,农民对土地的依附性很强,这一特点决定了调整农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是西部经济起飞的关键和生态建设的切入点。應结合当地情况,寻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农村能源建设和优质饲草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农民逐步改变靠烧柴做饭取暖的传统方式,鼓励和帮助农民使用煤炭、天然气、沼气、太阳能、风能和电能,首先解决农民的吃饭、烧柴和饲草等问题;第二步还要致富,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为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由于山西大部分地区的自然条件恶劣,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恢复植被的直接经济效益的重心不能放在木材生产上,而应该放在非木材产品尤其是果品类等不破坏生态环境的采摘性产品的加工升值上。因此,需要在对经济林发展进行宏观规划和指导的同时,积极开发利用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有关的植物资源,扶持其产业化发展和市场培育,逐步做到依靠市场和经济利益来带动山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二、加强对现有植被的保护力度

要切实加强对现有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植被的保护,扭转管护不力的现状,强化管护体系建设,巩固多年治理的宝贵成果。全面认真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重点区域实施封山禁牧的意见》精神,严格按照国家和省上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依法护林、依法治林的工作力度,促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有序健康发展。要以林业公安局、派出所、乡镇林业工作站为依托,组建各级封禁管护队伍,实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同时林业企业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林业经营思想与模式,提倡以生态效益为中心,兼顾经济效益,利用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良机主动寻找和发展替代产业,提高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山西生态脆弱,又十分敏感,属于抗干扰性脆弱。在人为干扰下极易退化,而且退化后不易恢复。因此,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应以人工辅助为主,封育是关键,否则难有成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与耕地、草地大不相同,造林后不进行较长时间的封育,其中的土壤微生物群落难以演替为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类型,导致其上的树木仅是长在农地或草地的树木群体,而难以形成有机的森林生态系统,其生态效能因而大打折扣,背离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所追求的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

三、遵循植被分布规律设计合理的林草植被

天然植被是依据水热条件有规律地呈地带性分布。山西自然植被丰富多样,既有水平分布的森林、森林草原(或草旬)、干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等植被体系,也存在垂直分布的森林、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等植被体系。这些植被分布是在相应气候带,经过长期适应和自然选择形成的,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恢复或重建被人为破坏的自然植被系统,而不是人为地改变其基本分布格局,不是“与天争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要把恢复植被/生态系统作为主攻方向。在山西,森林带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550mm以上的半湿润地区,在该地带建造大面积乔木林一般没有问题,但仍存在树种选择和结构配置问题。在森林草原地带,森林只能分布于水分条件较好的沟坡,梁岇坡因水分原因大面积乔木林生长己受限制,应以营造灌草植被为主,稀疏混交一些乔木树种,不能强行发展经济林;高海拔地区和退化严重的草场要推行封山绿化、退牧封育等措施;沙漠化地区不宜种植乔木,否则会加剧土壤水分的蒸散,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要谨慎从事,干旱、半干旱地区应以还草和恢复天然植被为主;在草原地带大面积营造乔木林,则因水热条件不足没有适宜树种而难以成功。目前在草原带甚或荒漠草原带建造的人工乔木林多为小老树,其根本原因是连背了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在这些地带可以生长一些乔木树种,但并没有适宜成林的条件和树种,应建立以草灌为主的植被或稀树灌草植被。

四、结束语

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塑造景观,维持生态平衡,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理论依据是遵循森林生态学、环境保护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结合植物学、造林学、工程学、系统工程学和工程技术学等学科的理论技术,通过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应用,改变现有的林业生产结构,使林业的发展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障农、牧等其它各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礼先.林业生态工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马世骏,王如松.社会-自然-经济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2009,(4).

[3]马世骏.加强生态建设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

[4]汪敏,颜京松,吴琼.生态工程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4.

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 篇4

题目: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报告

****年 ** 月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态危机。工业文明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失衡等。要解决这些危机,人类就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因此,理解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容,对于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调查方法、概况

为深入了解**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现状,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对策与举措,在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我们先后深入**市国土资源管理、林业、环卫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调研,召开了座谈会,实地察看了部分企业,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向主体班学员和部分干部群众发放了问卷调查,来进行实践调查。

调查内容

一、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党的十七大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部署,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市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生态文明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明显进展。

1、生态文明理念逐步形成。近年来,全市上下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环境建设的思想认识不断深化。特别是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建设新型生态文化,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和公众宣传教育中,渗透于经济社会生活和管理的各领域、全过程,广大干部群众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新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步形成,“绿水青山比金山银山更重要,生态优良比生产增长更可贵,低碳绿色比高碳黑色更持久,花红叶绿比灯红酒绿更科学”的观点开始为多数人所接受。

2、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近年来,**市紧紧抓住国家、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的机遇,立足实际,科学规划,统筹布局,推出了包括规划优化工程、绿洲建设工程、环境净化工程、污染减排工程、水资源保护工程、生态环保工程、河道治理工程、能力建设工程等在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这些工程明确规定了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节能减排、森林覆盖率、水质、噪音等生态指标,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正以新的理念、新的标准、新的规模全面展开。

3、生态文明基础工作不断加强。相关工作机构、人员配备以及管理制度、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法治先进城市,以及生态文明示范村镇、生态文明社区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河洛风光带工程等综合治理活动不断推进,全民植树全面启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生态文明实践扎实推进。

4、生态文明建设成效逐步显现。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资源合理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市以山区生态林、农田防护林、廊道绿化、城郊森林、村镇绿化等为主要载体,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2008年至今已累计完成造林280万亩,完成森林抚育和改造10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由42%提高到46%以上,9个县(市)成功创建省级林业生态县,10个县(区)被授予“河南省绿化模范县”称号,初步形成了重点生态工程为骨架,绿色廊道和农田防护林带为网络,城乡绿化一体化为依托的林业生态新格局。如今的河洛大地,碧水蓝天,环境优美,生态宜人,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发展的重要核心竞争力。

二、**生态文明建设尚存诸多问题

在肯定**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调查中我们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不可忽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反差”。

1、可持续的发展要求与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存在反差。调查结果显示,“重发展、轻保护,重眼前、轻长远”的观念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许多矿山是先开发后规划设计,开发程序倒置,加之企业普遍存在着只开发、不恢复,重开发、轻维护现象,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同时,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湿地资源利用过度,水资源的不合理调配与利用等现象也屡禁不止。

2、集约化的发展方向与粗放经营模式存在反差。通过实地考察得知,**市矿山的开采仍处于“初级采掘、变卖原矿”阶段,缺乏精深加工的企业和产品;在旅游开发中,大家各搭各的台,各唱各的戏,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且产业链条不完整,长期

停留在过路式观光旅游阶段,难以凝聚人气、财气,不能最大限度地产生效益

3、生态环境优化的发展方向与保护管理体制滞后存在反差。由于对资源保护的合理利用管理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和行业,存在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管理不到位等现象,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和成效。同时,林业生产上“重造轻管”的问题仍突出。一些问题,像那种“春天栽树轰,秋后管理松”、“年年栽树,年年在同一个地方栽树”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三、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市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采取如下对策与措施。

(一)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工业

1、规范矿业秩序。严禁非法开采,取缔在风景旅游规划区内的采矿点,严禁在铁路、重要公路、堤坝两侧近距离开采,对采富弃贫、乱挖滥采、无证开采的要予以打击。坚持可持续发展,严格遵守“开采法制化,污水要净化,废渣无害化,生态要绿化”的要求。加快科技进步。全力推进企业技改,提升产业层次,重点发展矿产品深、精、细加工,实现从原料输出型的浅层次开发向综合利用的深层次开发转变。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优秀的管理、技术人才,提高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2、发展新型工业。在承接对接产业过程中,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大力发展消耗少、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的生态型工业和无污染的特色工业。在技术改造上,要鼓励企业研究、开发新工艺、新产品,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工业源头和生产全过程控制工业污染。要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实现废物资源化。

3、加强土地管理。严格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严禁随意调整和占用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强化对土地的集中统一管理,进一步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和交易制度。通过依法收回和收取闲置费等办法,制止土地闲置和粗放浪费,挖掘现有土地潜力。加大土地开发复垦工作力度,对限制性项目坚决不供地,对不合理的用地规模坚决压缩,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二)围绕农民增收,发展生态农业

1、优化农业结构。结合主导产业、区域特色产业,依托现有农业龙头企业或无公害蔬菜基地等载体,本着因地制宜、相对集中、规模经营、提高品质的原则,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进农产品的就地加工和转化,形成“闭合”式生态

产业链。积极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特色”,不断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

2、狠抓质量安全。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推行安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加强质量监管,建立质量安全依法监管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强安全农产品申报认证工作,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的创评活动,多创名牌产品,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坚持科技兴农。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实施种子、植保以及科技入户工程,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资金投入和财政资金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制订相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补偿政策。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化肥农药使用、废弃地膜处理、秸杆焚烧等问题,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实行秸杆还田,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

(三)加强生态管理,促进生态文明

1、加大宣教力度。要强化生态教育,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要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要教育广大干部牢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强化资源忧患意识,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强化政府调控。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规划等手段和产业政策,对全市生态资源的总量、配置及开发方式、规模、强度进行控制。根据国家和省里主体功能区规划,进一步明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类别和范围,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从根本上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资源间的矛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健全相关制度。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对生态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调度、调剂。将以往资源使用权的分配改作资源收益权的分配,使生态资源利用率高、效益好的企业和个人优先获得使用权,确保生态资源收益的最大化、配置市场化。要抓紧建立完善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相关制度,促进**市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快速发展。

调查结论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规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文化意识的支撑和公众的参与。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观念,推动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深入落彻科学发展观,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当中去,为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学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2、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张晓航;论建设森林城市在**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河南林业科技》;2010年01期

生态建设宣传报告 篇5

一、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生态是生产力、生态是竞争力、生态是品牌力”的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把生态市建设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幸福大丰的重要内容,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环境整治、工业污染治理、环保执法监管、基层绿色创建、自然资源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至底,建成盐城首家省级生态县(市)。至此生态市建设的5个基本条件和22项建设指标已全部达到国家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建立健全机制,合力共建生态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不断完善生态市建设的组织领导、考核奖惩、公众参与和资金投入机制,在全市形成镇(区)、部门整体联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合力推进创建的工作格局。一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生态市建设指挥部,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总指挥,各个常委、副市长结合工作分工,承担相应创建任务。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宣传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组、资金协调组、考核督查组等“一办四组”。各镇(区)、部门也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体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创建组织网络。二是建立健全责任考核机制。制定出台《大丰市创建国家生态市实施意见》等文件,将考核指标和重点项目分解落实到相关创建部门和镇(区),并签订目标责任书。由市重大事项督查办、监察局等相关部门组成考核督查组定期组织开展生态市创建督查活动,及时发现问题,督促限期整改。三是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精心制定创建生态市宣传方案,将创建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基本要求及相关知识作为重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报道。在市主要媒体开设专栏和专题,定期宣传报道创建动态。精心编制环保教育读本,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环保教育。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等重要节日和纪念日,组织干部职工、环保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社区,举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城市主要路口设立创建宣传牌,镇村张贴宣传标语,印发知识手册,举办培训讲座。四是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机制。20,全市环境保护投入累计达15.87亿,占GDP比重达3.56%。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两年来争取各类补助资金2.6亿元。落实分级负担机制,坚持以市级财政投入为主,镇级财政配套为辅。市财政承担60%的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同时承担30%的管网配套资金。镇配套本镇污水管网建设资金。在垃圾管运方面,按千分之三落实保洁人员待遇和运转费用。

2.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增长。把生态资源变成产业资源、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一是优先发展生态工业。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意见》,鼓励企业通过生态设计和研发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引进循环技术、工艺和设备,深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消耗少、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生态型工业。大力发展风电产业。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风光互补”绿色能源基地,每年可节约标煤14.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1.4万吨、二氧化硫1.25万吨、氮氧化物0.62万吨。做大做强海洋生物产业。在江苏沿海率先建成海洋产业研究院,加快创新引领产业集聚。加速发展创意产业。建成苏北地区首个文化创意产业园——东方1号创意产业园。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积极开展企业循环经济试点和清洁生产审计工作,对化工、印染、酿造、造纸、电镀等行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运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进行改造。对超标排污的企业和达标排放但排污总量仍然较高的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利用政策性资金,支持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持续实施清洁生产,培育一批污染物“零排放”企业。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切实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三品”基地建设和高效农业发展。建成江苏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有机大米、早酥梨、荠菜、紫菜、碱蓬等五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三品”种植面积达221.66万亩,占耕地面积85%。全市高效农业面积达105万亩,列全省第二位。荣获“省高效农业规模化先进县(市)”称号。三是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围绕建设“长三角地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沿海新兴的生态旅游名城”,重点打造“麋鹿生态、海洋休闲、动漫欢乐”三大板块,海洋世界、丹顶鹤珍禽园等蓝色旅游景点及荷兰花海、恒北梨园风光等乡村旅游景点建成开放,海盗王国、熊猫馆、威尼斯人海鲜城、麋鹿博物馆等核心景点及滩涂风光国家湿地生态公园加快建设,建成国家级景区8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江苏四星级乡村旅游点2个,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50万人次。

3.保护自然环境,放大生态资源优势。放大拥有112公里海岸线、太平洋西岸最大的湿地和建有麋鹿、珍禽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大独特生态资源优势,扎实开展自然生态保护、饮用水源保护、生态修复等工作,努力构建优美和谐的自然生态。一是严守生态红线。不断加强对海洋环境、滩涂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等保护,划定四级生态红线。按照“保护优先、合理布局、控管结合、分级保护、相对稳定”的原则,制定《大丰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实施方案》,划定省、市、镇级生态红线保护区域。生态红线保护区域总面积达1473.64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比例达48.17%。二是加强通榆河“清水走廊”建设。通榆河两侧5公里范围内严禁新上任何污染项目、坚决不设一个排污口。关闭搬迁通榆河沿线7家化工企业,实现了化工企业全部进区入园的目标。投资1.2亿元建设日处理能力2万吨的联丰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37公里主管网及4个污水提升泵站,彻底解决沿线刘庄、白驹、草堰、西团等四镇的生活污水对通榆河水质的影响。三是实施以绿化为重点的生态修复。在现有3.7万亩的省级森林公园基础上,利用亚行贷款修复湿地项目实施的契机,扩建1万亩林地,进一步提升生态功能。市区建成西郊生态公园、东方湿地公园、银杏湖公园等8个市民公园,形成10分钟水绿休闲区,提升了市民幸福指数。各镇加快实施林荫大道、河边绿带、园林式道路、街头绿地、精品水景等城镇绿化“五个一”工程。精心组织“绿色大丰”建设,全力推进绿化造林工作,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18.8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1.63平方米。

4.实施重点工程,美化城乡人居环境。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向农村延伸,精心组织实施一批重点生态工程,让城乡居民同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一是实施农村环境“3+1”综合整治工程。大力实施生活污水处理、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河道整治保洁和城乡供水一体化“3+1”工程,先后建成9个镇级生活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收集、输送管网130多公里,对农村居民集中区全部配套小型有动力污水处理设施。积极推行“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全市建设垃圾中转站12座,配置垃圾运输车13辆,新建垃圾房3.3万座,新增垃圾桶5000多只,建立环境卫生管理所,配备管理人员和村级保洁人员1950多名,农村生活垃圾得到规范管理、有效处置。累计投入12.3亿元,对农村河道的水面、河坡、青坎、圩堆进行全面治理,疏浚市属骨干河道和镇(区)大中河道82条,清杂中小沟1187条。

建成10万吨二水厂扩能工程,新建加压站16座,铺设市到镇区域供水主管道168公里、镇到村管网638公里,改造村级入户管网5500多公里,被表彰为“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二是实施农村废弃物利用工程。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以堵促疏”的方针,在“疏”上狠下功夫。引进推广秸秆工业化利用技术,重点发展秸秆建材、秸秆饲料、秸秆肥料、秸秆气化和秸秆发电等产业,拓宽秸秆工业化利用渠道。大力推进机械粉碎秸秆还田工作,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根据处理量对镇村实行定额补助。开展规模养殖污染防治。积极开展“一池三改”,全市户用沼气池达6500户,完成农村改厕17.08万多座、改圈14000多座、改厨25000多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6.68%。大力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实现粪污“无害化”和“资源化”,从而达到“零排放”。强化农村医疗废弃物处置。目前全市有医疗废物收集点40个,产生废物全部由盐城宇新固废处理中心收集处理,处置率达100%。三是实施“生态细胞”创建工程。大中镇建成国家级生态镇,白驹镇等10个镇通过国家级生态镇考核验收。大中镇恒北村等4个村通过国家级生态村验收,全市91%的村建成盐城市级生态村;建成绿色学校省级17所、盐城市级60所;建成环境保护示范教育基地省级1个、盐城市级2个;建成绿色社区省级5个、盐城市级13个。

5.严格监管执法,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实施积极的环境管理政策,通过严格执法、强力治污等手段,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和社会稳定。一是强化“三废”综合治理。在园区“三废”治理上下功夫。大力推进园区废气治理,聘请专家团队为园区企业废气污染进行个性把脉,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大力推广RTO焚烧处理技术,引进法国全天然高效除臭药剂用于含硫、含氨等特征废气的治理。大力实施废水处理“一企一管”、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企业清污分流等废水整治工程。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处置。建成9000吨/年危废焚烧处置中心项目,继续加大危险废物监管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进行检查。近两年园区环境综合整治投入资金累计达1.8亿元,园区质量明显提升,得到各层各级认可,成为全省化工园区整治工作的先进典型。深入开展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消除安全和污染事故隐患,促进化工行业持续升级和健康有序发展。在大气主要污染物减排上下功夫。先后出台《大丰市“十二五”及主要污染物减排实施方案》和《关于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大气环境的意见》,重点开展园区工业有机废气污染、农业秸秆焚烧污染、市区餐饮油烟污染和机动车尾气等专项整治。二是严格项目环保审批。

严守节能环保底线,仅2013年因环保不符合化工、重金属等重点控制行业准入条件或污染严重难于治理、对环境影响危害大而被否决或劝退的项目近30个。在建设项目环保审批中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013年共办理建设项目审批381件,全部履行环评程序。三是妥善解决环境信访纠纷。全面落实“12369”投诉热线全年值班制度、环境信访投诉热线保证24小时畅通,2013年共调处各类环境信访件613件,查处率100%,群众满意率98%。四是提升环境监管执法能力。先后成立江苏沿海平原大丰生态监测站、大丰市环境监察局、港区环保分局和开发区环保分局四个副科级建制事业单位,相应增加监管人员职数。建立完善监控中心,实现网络联网,对港区华丰工业园内所有化工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总排口和八中沟的清下水节制阀安装监控探头,在港区环保分局建立监控分中心,投资近300万元在市环保局建设环保监控指挥中心,实施24小时监控。投资1200万元在园区建设环境监测大楼并配备国内先进的长光程移动监测设备,确保监管全面到位。

二、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要求和群众愿望还有不少差距。主要是:污染防治和减排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市民生态文明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阶段主要措施

下一阶段,我们将充分发挥环保的牵头引领、综合协调、指导服务的职能作用,举全局之力,聚各界之能,全力打好生态创建攻坚战,为建设国家级生态市奠定坚实基础。

1.全力提升环保基础设施。一是加快推进城镇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抓好联丰污水处理厂、新丰(城北新区)、大中(城南)等9个已建成的镇级生活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全面推进17个被撤并乡镇集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集镇截污管网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实行污水处理全覆盖。二是加快推进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全覆盖。规范运营通榆河水质自动监测大丰站和草堰站,增强监测的及时性、实效性和预警性;加快推进新团河备用水源地整治提升工程,切实做到“用备结合、以备保用”,保障城乡饮水与供水安全。三是加快推进生活垃圾规范处置全覆盖。加快大吉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完成双月湾垃圾填埋场规范化封场,新建备用生活垃圾填埋场,同步建设规范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确保垃圾规范、安全、全面得到处置。

2.大力实施重点生态工程。一是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双退双还”工程。实施《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在严守省级、市镇级生态红线基础上,强化对土地、滩涂、岸线、海洋等资源的保护和有序利用。积极开展自然湿地保护与建设工作,实施珍禽保护区核心区退渔还湿和通榆河饮用水源保护区、新团河备用水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退耕还林。二是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做好大气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落实标本兼治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完善大气自动监测站改造,实现PM2.5监测全覆盖;在市区建成区范围内大力推广使用集中供热。深入实施第二轮“清水走廊”行动计划,改善重点河道水环境治理;加大市区和各镇河道综合整治力度,完成大四河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城区西子午河、朝阳河、新德中心河清淤整治和供电北沟污水管网截流等工程,消除城市内河“黑臭”问题。三是大力实施“绿化扩量提质”工程。突出重要路段、节点绿化美化,做好沿海林场、绿色交通、城市绿地、村庄田头等建绿补绿工作,加大市区、园区、乡镇公园建设力度,新增公园绿地23个;新增造林面积5万亩,让森林进城、上路、入村、到户,形成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庭院花园化的城乡绿化一体格局。

山西生态建设调查报告 篇6

加快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围绕“粮丰林茂·北国江南”的目标定位,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先后实施了林水会战、路域综合治理、“七个一批”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等一系列举措,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民综合致富能力和农村综合发展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但是我们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如:农业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高排放、高耗能、高污染现象还比较严重;不少地方村容村貌没人抓没人管,“脏、乱、差”问题还比较突出;农村文化生活还不丰富,农民生活习惯还不适应现代文明要求,等等。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突破瓶颈制约,实现良性循环,事

关滨州发展大局。我们必须把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使滨州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

加快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是深化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的需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愿望。随着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日益加快、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农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盼小康、盼富裕,更盼住得舒适、环境优美、生活便利,过上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我们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生”的总体要求,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薄弱环节做起,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这项“民生工程”,不断优化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着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让全市农民享有更广的蓝天绿地、更多的青山碧水、更好的生态环境。

山西生态建设调查报告 篇7

关键词:城乡,生态化,农村

20世纪90年代,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普遍被采纳, 是实现自然、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 生态化建设实践已在我国城乡蓬勃展开, 城乡生态化建设目标的建立是由于政府决策部门和广大群众越来越意识到城乡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牛慧娟认为:“城乡生态化意味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城乡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重构, 更涉及到发展观、价值观、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1]”美国生态学家Richard Register提出了关于建设生态城市的“十点生态重建计划”认为重建计划是“生态结构革命”即重建基础结构, 包括城镇耕地利用模式、交通系统、技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 这10项计划比较全面地揭示了西方世界生态城市建设的热点和发展趋势[2]。生态化发展模式为农村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 为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生态农业建设是农村生态化发展的开始和成功探索, 在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生态村、小康生态村、生态文明村等新思路、新模式, 促进了农村的生态化发展, 但这些概念在内涵上还停留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或就某方面的生态化, 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来指导农村的全面发展。如何在生态化发展的背景下, 在建设生态农业的基础上, 扩展生态村的建设内涵, 借鉴其他领域生态化发展的成功经验, 探索农村全面生态化发展的模式, 对农村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我们提出“生态农村”的概念, 其实质是农村的全面生态化发展。

1 建设“生态农村”研究背景

1.1 政策层面:城乡生态化建设

2010年, 山西省作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省、循环经济试点省、生态省试点省和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山西省未来实现“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3]。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施城乡生态化策略是在这些建设实践基础上发展的。在山西省城乡生态化背景下, 应如何建设生态农村, 生态农村建设是城乡生态化建设必然途径, 是建设生态省的重要举措。

1.2 现实层面:社会、经济、生态之间不协调性

山西省未来实现“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 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 但在这一发展进程中, 农村的社会、经济、生态之间也出现了种种不协调的现象, 经济发展往往伴随着资源的过度消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经济上虽取得了短期的增长, 生态上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1.3 发展层面:生态农村发展迫切需求

城乡生态化发展的背景下, 在“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发展进程中, 针对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协调问题, 按照“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思想, 来指导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基于上述背景, 对山西省榆次区、灵石县和保德县的5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村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探索切合实际的生态农村建设模式。

2 城乡生态化对建设生态农村的基本要求

从城乡生态化和建设生态农村两者的本质出发, 通过“投入和产出”作用机理连接了两者的内在关系。城乡生态化和建设生态农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一致的, 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新的融合。将城乡生态化策略的理念应用在建设生态农村中将是“新”的突破口和经济发展点, 形成“新农村生态化经济体系”新模式。

2.1 生态产业建设

2.1.1 榆次区城乡结合型的生态产业建设

围绕城乡同城化发展, 在村域范围内优化调整农林牧系统结构, 增强物质循环、能量转化, 提高生态效率;根据村域现代生态农业, 依托同城化发展进行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 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建设与城乡同城化发展相适应的生态农业科技园区, 以园区管理的模式运作。围绕同城化发展, 立足服务城市, 开发自然、农业、文化旅游资源, 使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农业、传统民俗与生态旅游相结合。依托城市发展生态工业, 尤其要对乡镇企业或村办企业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 按照产业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组建或新建生态工业园区。

2.1.2 灵石县资源型的生态产业建设

围绕资源禀赋, 立足资源现状, 在村域范围内优化调整农林牧系统结构, 增强物质循环、能量转化, 提高生态效率;根据村域现代生态农业, 依托资源进行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 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建设与资源开发相适应的生态农业科技园区, 以园区管理的模式运作。围绕资源, 立足自然资源开发自然、农业、文化旅游资源, 使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农业、传统民俗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利用资源发展生态工业, 对乡镇企业或村办企业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 按照产业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组建或新建生态工业园区。

2.2 生态人居建设

2.2.1 榆次区城乡结合型的生态人居建设

围绕城乡同城化发展, 建设生态住宅。在建筑设计上充分根据同城化发展, 利用自然资源, 注重节能、节水、节地设计, 以3R原则 (reduce、reuse、recycle) [4]为准选取本土、环保建材, 注意太阳能电池板、热水器, 风能、沼气等新能源的综合利用, 采用屋顶、墙体立体绿化。根据庭院功能的不同, 建设绿化、美化、整洁的生态庭院和兼有生产功能的生态经济庭院, 注意优化庭院生产结构, 建设新型沼气池, 加强废弃物处理, 改善庭院居住环境。对村落按照景观生态学的原理进行景观生态设计, 各功能区合理分区、优化布局, 合理安排生活用地、生产用地、绿化用地、除污用地 (污水处理塘、垃圾回收站、堆肥厂) 。

2.2.2 灵石县资源型的生态人居建设

围绕资源, 建设生态住宅。在建筑设计上充分根据资源和立地条件, 利用自然资源, 注重节能、节水、节地设计, 以3R原则 (reduce、reuse、recycle) [4]为准选取本土、环保建材, 注意太阳能电池板、热水器, 风能、沼气等新能源的综合利用;根据庭院功能的不同, 建设绿化、美化、整洁的生态庭院和兼有生产功能的生态经济庭院, 注意优化庭院生产结构, 建设新型沼气池, 加强废弃物处理, 改善庭院居住环境。对村落按照景观生态学的原理进行景观生态设计, 各功能区合理分区、优化布局, 合理安排生活用地、生产用地、绿化用地、除污用地 (污水处理塘、垃圾回收站、堆肥厂) 。

2.3 生态环境建设

榆次区城乡结合型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灵石县资源型的生态环境建设包括自然资源管理, 退化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其中, 农业生态建设是指要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农田林网、道路、节水灌溉设施) ;提高生产资料、资源的利用效率, 采用新技术新品种, 减少化肥、农药用量, 推广节水农业,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农业废弃物做到资源化利用, 进行秸秆还田、堆肥、气化、食用菌生产等, 畜禽粪便生产沼气、堆肥、有机肥, 使用可降解农膜或农膜回收再利用。社区环境建设是指对固体废弃物实行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 (生产堆肥、有机肥) 、无害化处理, 用生物塘、湿地法、沼气污水净化池等处理生活污水, 建设生态厕所及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5]。

2.4 生态文化建设

榆次区城乡结合型的生态文化建设和灵石县资源型的生态文化建设可采用多种方式对居民进行生态伦理及生态意识 (生态系统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生物多样性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的生态世界观、价值观宣传教育。对居民的生活、消费方式按照生态行为的原则进行规范, 培养节约用水、用电, 珍惜易耗品的生活习惯, 倡导使用绿色环保产品、杜绝浪费、适度消费、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废旧物品二次使用, 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 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等。

3 生态农村建设机制

城乡生态化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农村建设作为一个发展对象, 城乡生态化经济模式势必对生态农村建设有一种潜藏的作用, 要求生态农村建设构建良性生态关系, 城乡生态化对生态农村建设存在着一定的运行机制, 决定着生态农村建设的手段和方法。

3.1 公众参与的生态农村建设机制

基于社会、经济、生态之间协调性, 在农村生态系统中, 存在着农业、农民和农村即所谓的“三农”问题, 在基于主动自愿原则的以农民个体为主导, 农民具有科学的环保意识, 按照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对农民自身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规范, 生态农村建设在构建良性生态关系中自觉参与建设的行为。

3.1.1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实施行为, 是资源高效利用, 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实施行为

要求农民自觉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沼气、太阳能) 、保护地栽培 (大棚蔬菜) 、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 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 以沼渣、沼液为肥源, 实现种植业 (蔬菜) 、养殖业 (猪、鸡) 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

3.1.2 农业循环经济行为

开展“节水、节药、节肥、节种”等清洁生产技术。在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 农药施用要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绿色控防技术, 农膜要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和安全农业, 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规模化生产。

3.1.3 改善住宅建设行为

在建筑设计上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注重节能、节水、节地设计, 以准选取本土、环保建材, 注意太阳能电池板、热水器, 风能、沼气等新能源的综合利用, 采用屋顶、墙体立体绿化。

3.1.4 发展庭院经济行为

建设绿化、美化、整洁的生态庭院和兼有生产功能的生态经济庭院, 注意优化庭院生产结构。

3.2 法律管制的生态农村建设机制

基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在农村生态系统中, 存在着农业、农民和农村即所谓的“三农”问题, 在基于制定环境法规对农民个人的行为进行限制的行为。对农民自身的行为进行限制, 生态农村建设在构建良性生态关系中行为进行限制。

3.2.1 排污限制

根据政府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实施意见》, 在已划定的畜禽养殖禁养区、适度养殖区基础上, 加强监督管理, 禁养区内不得从事畜禽养殖。适度养殖区内要引导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对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治污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入使用 (三同时) ”制度, 逐步实现畜禽粪污治理规范化、常态化的管理。规范畜禽养殖环境监管。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法规, 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环境日常监管, 禁止畜禽养殖场直接向河流、水体排放粪污;对未采取有效措施, 致使畜禽粪污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以及向水体超标排放、倾倒畜禽粪污等违法行为, 由相关职能部门依法查处。对规模化养殖场、畜禽养殖小区及庭院养殖户要根据污染的影响程度分类进行指导与治理。对分散的小规模庭院养殖, 主要依靠加强宣传, 推行人畜分居, 实行畜禽圈养或拴养, 鼓励建设沼气处理设施, 配套“一池三改”等技术措施, 引导粪污还田利用。对规模化养殖场, 要按照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种养结合、达标排放的要求, 指导养殖业主进行综合配套治理——采用节水措施, 减少污水排放;铺设污水管道、实施雨污分流、完善沼气池等粪污处理设施;建造与养殖量相匹配的防雨水冲刷 (流失) 的干粪堆仓和污水处理池, 保持养殖场整洁卫生等措施, 强化养殖面源污染的“源头控制”。

3.2.2 技术限制

严格限制高污染的生产技术。开展正确施肥、科学用药、病虫害绿色防控、无公害生产技术;积极推广生草栽培、秸秆覆盖等环保技术, 提倡使用可降解薄膜;推广可循环技术, 制定果、菜无害化清洁化生产技术规范, 鼓励果农、菜农使用秸秆或可降解地膜覆盖等技术;推广合理施肥。鼓励农民沟施化肥和使用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特性和肥料效应, 制定出所需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比例和用量, 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在果、菜主要产区, 禁止使用高度高残留农药, 鼓励使用生物农药, 并示范推广农业生物综合防治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如推广黄板、频振式杀虫灯等。

3.3 激励机制的生态农村建设机制

3.3.1 强化激励, 加大投入

在资金投入上, 采取向上争取一点、镇财政拨一点、村里拿一点的办法, 层层引带, 拓宽了融资渠道。同时, 组织市、县、镇包村工作队与开展村结对帮扶, 在人力、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进行扶持, 走出了一条城乡结合、优势互补、文明共建的新路子, 加快生态村建设步伐。

3.3.2 按照“突出特色、典型带动”的原则, 打造一批精品示范村, 培植建设亮点

提高各建设村 (居) 的积极性, 争创生态村的高潮。每年将拿出专项资金对生态村进行补助奖励。具体标准是:申报建设生态范村的, 经验收合格后, 每村除享受上级财政补助外, 镇党委政府将拿出2万元对其进行奖励;申报建设生态村的, 经验收合格后, 每村除享受财政补助外, 镇党委政府将拿出1万元对其进行奖励, 验收不合格的村不再享受奖励补贴政策, 并进行通报批评。

参考文献

[1]牛慧娟.浅谈城乡建设的生态化策略[J].科技资讯, 2008, (1)

[2]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经验[EB].www.docin.com/p-52208852.html, 2011-08-04

[3]城乡生态化的核心是“四个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解读之五[N].山西日报, 2010-08-07

[4]张凯.经济转型期循环经济的探索与实践[J].环境保护, 2004, (3)

走进绿色山西感受生态文明 篇8

山西自古就有“表里山河”之称,自然风光雄奇秀美。全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8处。太行山、吕梁山峡深峰奇,雄秀壮美;五台山、恒山群峰环抱,形神通灵;中条山、管涔山林茂水秀,景色宜人;汾河流光溢彩,绣万千景致;黄河飞瀑穿峡,拥无限风光。另有长城雄关、遍地温泉,让三晋成为游览观光、避暑度假、休闲养性的理想之地。

现今,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增进环保、崇尚绿色、倡导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大众化旅游产品类型。2009年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生态旅游年”。山西省将以“走进绿色山西,感受生态文明”为主题,在充分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推出一批别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掀起“山西人游山西”的旅游热潮,增进山西人对山西旅游的了解,增强山西人对山西的热爱,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拉动内需中的综合带动功能。

“山西人游山西”生态游活动将以“太行山水、黄河风光”两大经典产品为龙头,推出“20条生态旅游线路”、“百家生态旅游景点”,真正形成“春看、夏观、秋赏、冬玩”,四季不断、月月精彩的生态之旅,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旅游消费新风尚。

来吧,随着春天的脚步,携亲朋好友,感知三晋神奇秀美的山山水水……

太行山水

阳泉藏山→娘子关→武乡太行龙洞→平顺太行水乡→平顺天脊山→壶关太行山大峡谷→陵川王莽岭→陵川锡崖沟→珏山→蟒河自然保护区

黄河风光

万家寨→老牛湾→娘娘滩、太子滩→碛口古渡→黄河壶口瀑布→永和乾坤湾→黄河大禹渡

天龙山、崛围山、蒙山、汾河公园、森林公园、晋祠、太原东湖醋园、太原莲花土雕群风景区、清徐白石葡峰山庄、汾河二库、中隐山生态旅游区、青草坡景区、龙池山庄

茂源牧场—神溪水乡—天赐山生态旅游区、北泉村—桃花山生态旅游区、水神堂湿地—白羊峪—圣佛寺—圣泉寺—甸顶山空中草原生态旅游区、黑龙寺原始森林—边塞古镇新平堡生态旅游区、大泉山—镇边堡生态旅游区、管家堡长城生态旅游区、得胜堡生态种植园、大同县乌龙峡景区、刘官庄晋北民俗文化村

平定冠山景区、藏山风景名胜区、娘子关景区、阳泉小蘑菇度假村、阳泉银园山庄、阳泉药林寺森林公园、阳泉龙海山庄自然风景区、阳泉翠枫山生态旅游区、滹沱河温泉(漂流)、狮脑山森林公园、桃河公园、北山公园

晋城山里泉旅游区、晋城珏山旅游区、陵川王莽岭景区、陵川黄围山生态旅游区、蟒河风景区、阳城皇城相府、九女仙湖景区、凤凰欢乐谷

贾家庄生态园、柳林县昌盛农场、北武当山风景区、柳林黄河三峡母亲景区、交城卦山风景名胜区、临县碛口风景名胜区、庞泉沟生态旅游区、玄中寺、苍儿会生态旅游经济区

右玉生态旅游区、怀仁金沙滩生态旅游区、清凉山生态旅游区、朔城区神龙海湿地公园、紫荆山生态旅游区

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五台山南梁沟、五台山驼梁风景区、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年冰洞国家地质公园、管岑山国家森林公园、山西省天池湿地自然保护站、汾河源头国家水利风景区、禹王洞国家森林公园、定襄东峪风景区、大营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汤头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前郝村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顿村温泉度假村、奇村温泉度假村、黄龙王沟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赵杲观国家森林公园、白人岩、黄河晋陕大峡谷、万家寨—老牛湾、娘娘滩、荷叶坪、五寨沟

壶口瀑布、临汾姑射仙洞风景名胜区、霍州陶唐峪景区、七里峪生态旅游区、曲沃太子滩农业观光园、舜王坪、古县牡丹园

长治天脊山生态旅游区、平顺太行山水、太行山大峡谷、长治百草堂景区、襄垣仙堂山旅游区、平顺西沟、长治城区塔岭山景区、黎城黄崖洞景区、沁源灵空山风景区、武乡太行龙洞景区、平顺井底民俗村、襄垣县宝峰湖景区、潞城高山流水风景区、长治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平顺华野漂流景区、武乡板山风景区

绵山、昔阳大寨、祁县九沟黄土风情园、榆次乌金山、榆社云竹湖景区、寿阳方山景区、灵石县天石公园、寿阳五峰山、太谷梅苑山庄、灵石石膏山景区、和顺云龙山、太谷龟龄山庄、昔阳龙岩大峡谷、左权县龙泉国家森林公园、榆次后沟

上一篇: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下一篇:鄌郚镇加快城市化进程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