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最后的玉米》教学设计

2024-09-28

小学《最后的玉米》教学设计(精选6篇)

小学《最后的玉米》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哗、棒、褐、唉、烤、淋、腐、怨、荣、誉”10个生字;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棒、烤、淋、怨、荣、誉”;积累本课词语,并能在老师的提示下初步了解词语的归类。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描写玉米心情变化的句子。

3、读文的过程中能尝试提出问题,并通过释疑懂得:对自己要有信心,有本领的人一定会被发现,本领越强,用处越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围绕课题质疑。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交流师随机在课题下加上问号。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最后的玉米”究竟是怎样的玉米。

1、自读课文,找一找课文是如何描写玉米的?用直线划出有关词语或句子。

2、集体交流,师随机出示词组。

胖胖的深褐色的漂亮胡须鲜嫩的、黄灿灿的果实

胡须干透变白果实像石头那样坚硬

很棒最差(自信心灰意冷不灰心抱怨)

教学生字:褐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注意“衣字旁”

3、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词语的归类。

师:请你们轻声读一读这两组词组,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生自读词组,指名交流。

4、练习说话,感受玉米的内心感受是随着它的外形变化而变化的。

师:是啊,这一组是描写玉米外形的,而另一组是描写玉米的内心感受的。那下面就请你们用上这些词组,借用老师提供的句式,试着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玉米的一系列变化。

生自由准备,交流说话:这个玉米真棒啊!你瞧,他,可是后来他,于是他觉得自己是最差的!

师:通过刚才的说话练习,我们可以发现玉米的感受是随着它的外形变化而变化的。

三、再读1~9节,了解玉米的心情变化。

1、出示“自信、心灰意冷、不灰心、抱怨”,引导发现。

师:刚才你们还提到这些词语(自信心灰意冷不灰心抱怨),想一想这些词语又是描写什么的呢?生:描写玉米的心情

2、快速读课文1~9小节,找一找哪些小节描写了玉米的心情,在相关小节前做上记号。

师:这些都是描写玉米心情的词语,他们就藏在课文的1~9小节中,下面就请你们快速读一读课文1~9小节,找一找哪些小节描写了玉米的心情,在相关小节前做上记号。

3、集体交流。出示相关小节。

4、同桌互相读读这四个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指名四人读。教学生字:怨整体认读音节,读准字音。

6、齐读第九小节。

7、师生配合读文,了解玉米心情变化的原因。

师:玉米的心情由原来的自信、不灰心到之后的心灰意冷、抱怨,为什么会发生这一系列的变化呢?下面让我们配合着来读读课文的1~9小节,老师来读玉米心情变化的这四个小节,请你们来读其余的小节,边读边想一想玉米心情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的?

(1)同桌讨论——指名交流。

(2)学生上台摆放词语,感受到玉米的心情也是随着它的外形变化而变化的。

师:那现在老师想把这些心情的词语也放到黑板上,该怎么放呢?

追问:从这里你又发现了什么?(我们可以发现玉米心情的变化也是随着他的外形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

8、师生配合串读板书。

9、指导朗读,读出玉米的心情变化。

师:情况在不断变化,玉米的心情也在不断变化着。你们能不能把它读好呢?那下面就请你们学着刚才老师的样子,同桌两人配合着读读课文1~9小节,特别读好玉米心情变化的句子。

(同桌配合读——指名交流——齐读)

10、练习说话,理解“心灰意冷”的原因。

师:是啊,当玉米孤零零地站在田野里时,他越看越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由连声叹气,不断抱怨,心里绝望透了。课文就用了这样一个词来形容——心灰意冷。读到这里,请你联系课文,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玉米心灰意冷的原因。

生自由准备,交流说话:因为玉米觉得,所以他心灰意冷。

四、学习课文10~13节,通过质疑、释疑,了解题目的含义。

1、引导质疑。

师:玉米觉得自己是最差的,可老婆婆看到它后,对它的评价却是“最棒”,(板书:最棒)看看板书,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读文划句,尝试释疑。

师:你们提的问题都很好,那就让我们读读课文的10~13小节,划划句子,找找答案,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课题的含义你们就能明白了。

(1)交流、出示§11 指名读,读出夸奖的语气。板书:种子

(2)补充资料,加深认识。

师:为什么留作种子的玉米要最后采摘呢?老师这里有一段资料,请你结合资料,说说原因。

(3)小结。

师:是啊,只有晒干晒透的才是好的种子,也只有这样的种子,播种以后才能保证明年的大丰收。玉米到此时才明白,之所以被留到最后,恰恰是因为它获得了最高的荣誉!(随机正音:荣誉)难怪它会感激地说:————

3、借助板书提示,说说课题的含义。

师:玉米在有了这样一段经历后,它明白了最后才采摘它的原因,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恢复了它的信心。如今再来看看这个课题,你明白课题“最后的玉米”是什么意思了吗?

4、齐读句子。

师:是啊,留到最后的,不一定是最差的,很有可能是最棒的!

出示道理,师生配合读,齐读。

五、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开火车读词语,齐读。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烤、誉”。

六、第二课时学习内容预告。

师:下一节课,我们要来尝试着默写这节课积累的一些词语,还要请你把自己当作玉米,借助板书的提示,把你的经历告诉大家。

板书: 30、最后的玉米

最棒 种子 最高的荣誉

玉米最初样子的词组 自信 很棒

不灰心

玉米最后样子的词组 心灰意冷(最差)

抱怨

小学《最后的玉米》教学设计 篇2

小学语文跨越式教学中的“精加略”课型, 就是根据文章主题和特点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结合起来进行讲解, 以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精略结合的教学优势在于培养学生将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学法、写法迁移到略读课文的学习实践中, 逐步培养独立读写能力和整体赏析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在选择精略结合的课文时, 可以从多方面考虑, 深挖两篇课文的结合点, 如主题相关、内容相关、写法一致、结构相同或相近等。同时, 网络环境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从单元入手分析教材, 巧抓结合点, 确定课时目标

《最后一头战象》和《金色的脚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的两篇课文。本单元主要通过讲述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人的故事, 让学生深切感受动物的可爱、聪慧、善良。本单元课文的共同教学目标有二: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同时深刻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并学习作者描写真挚情感的具体方法。其中, 精读课文《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的动物小说, 记述了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 在生命终结前再次披挂象鞍、凭吊战场、最后庄严埋葬自己的故事;略读课文《金色的脚印》主要讲述了男佣人从山里捉来一只小狐狸, 老狐狸知道后, 想出种种办法拯救小狐狸的故事。这两篇课文都是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来表达情感的, 课文内容紧密联系, 写作方式十分相似, 学习方法也可以迁移, 因此, 笔者将这两篇描写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情感并且在主题思想和写作方法上类似的课文结合在一起进行讲授。

●借助多媒体, 品析课文, 突破重点

小学六年级学生具有明显的直观形象思维特征, 已初步具备了独立学习的能力, 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等, 在经过近三年的跨越式教学实验后, 他们热爱阅读, 具有较广的知识面, 学习兴趣特别浓厚, 朗读能力、写作能力都较强, 思维活跃, 具有良好的自主探究与合作能力。根据学生的特点, 在设计与实施教学过程中,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环境, 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课堂伊始, 笔者通过配乐朗诵节选自《泪的重量》的一段文字创设情境:“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 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 它们也有悲伤, 更有痛苦, 只是它们因为没有语言, 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音乐可以激发人的潜能, 激活人的思维, 给人以最大限度的联想, 再加上朗诵文本内容蕴藏的意境与韵味, 学生身临其境, 尽情想象、感受文字的无形力量, 走进嘎羧丰富的内心世界;这种配乐朗诵的方式也促使教师跨越课堂的藩篱, 不断拓展自身的创造力。学生入情入境之后, 教师适时抓住本课重点, 有侧重地品析了重披象鞍、再回战场、光荣归去这三个场景中的重点语句和词语, 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 并探讨朗读感受。

在课文讲授过程中, 通过对课文的研读引导学生抓住以上几处重点描写, 尤其是神态动作的描写, 细细品读, 深深感悟,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之后又充分利用多媒体, 为学生营造抒发感情的音乐背景, 在音乐的渲染下, 学生的情感和文本达到高度统一。通过这种方式, 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增强他们热爱自然珍爱动物的情愫, 活跃课堂气氛, 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方法迁移, 情感延展, 由学到练

精略结合主要是让学生将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到略读实践中。《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表面上是在写动物, 其实更多地是在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 作者认为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 在特定的环境下, 许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 这种情怀震撼心灵, 荡涤灵魂。同样《金色的脚印》也是如此, 因此, 将两课精略结合之后, 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学法与写法可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中及时巩固与发展, 学生思维也一直处于活跃状态。

在略读课文《金色的脚印》学习中, 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时间和交流读书心得的机会。因此, 笔者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 并和学生一起梳理有价值的问题。以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哪几件事为核心问题作为切入点, 然后提供表格作为支架, 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在计算机上共同完成表格, 方便全班及时反馈和交流。这种精略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从而使学生真正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最终提高学生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表格如下) 。

●拓展阅读, 由练到用, 步步深入

第三课时以掌握作者的表达方法为目标, 加强习作。通过这两篇课文的学习, 让学生学会抓住对人物 (动物) 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描写, 以此表达思想情感和文章的中心思想。

学生从课文中获得的信息远远不能满足分析问题及表达的需要, 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网络教学就可以提供丰富的适合儿童阅读的大量材料, 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执教时, 让学生进入网络平台阅读相关的动物小说, 如《红奶羊》、《第七条猎狗》等文章。网页图文并茂, 有声有色, 适合儿童年龄特点,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的阅读需求得到满足, 维持了阅读的兴趣, 网络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学生由精读课文的学习, 再到略读课文的练习, 学生拓展阅读结束后再进行网络习作, 主题是: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并要抓住动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整体学习由浅入深, 学生兴趣很浓, 在比较轻松、愉快和有趣的环境下完成网络习作, 并可基于网络进行自评和互评。学生在修改别人习作作品的过程中, 不断发现自己习作的不足, 进而加以修改完善。最后, 评出最好的作品共同欣赏。这样, 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在快乐中提高读写能力。

●反思与总结

小学《最后的玉米》教学设计 篇3

1.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10个“确、棒、褐、奈、烤、淋、腐、怨、晃、誉”;重点关注读准“棒、烤、淋、怨”的字音;重点反馈“褐、怨、誉”的字形;理解“一无是处”的意思;积累一些“()的玉米”的词组。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表示玉米心情的语句。

3、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读课文提出问题,培养初步提问的意识。

4、能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到:一个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对自己充满自信。

2.教学重点/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表示玉米心情的语句,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读课文提出问题,培养初步提问的意识。

2、能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到:一个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借助图片,引出课题:

1、小朋友,这是什么呀?

你们把米的第三声读准了

2、板书:玉米

师边写,边慢慢说:写“玉”这个字最后这个点千万不能漏了

一起读-----玉米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名字就叫----30、最后的玉米(板书)注意词组要连读,来,再读一遍----生:最后的玉米

二、检查预习,初步了解题意:

1、课题中的最后是什么意思?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看?(生)最后被摘走的、被留在最后的玉米„„

2、借助词组,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读文划词,积累偏正词组

那么,这个被留下来最后摘走的是怎样的玉米呢?请你再读课文,找一找有关的词语,用这样的词组来介绍。(2)交流: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读得都很认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时我们挨着课文顺序说,别人在说的时候,你要认真听,说过的就不重复了。

生交流:胖胖、自信、很棒、心灰意冷、鲜嫩、黄灿灿、坚硬、一无是处的、最差、最棒的、„„ *随机学习:

A、很棒的玉米:学习

(出示词卡)来读好这个词组!(齐读)你们读得也很棒!

B、一无是处的玉米(词卡出示)

这个字你们可要看清楚,一无是处的“是”是——是否 再读!C、正音:

鲜嫩---你的前鼻音读得很准。心灰意冷---后鼻音你也读得很好。D、学习生字:褐

师:褐 是我们今天学的生字,来,连字读词:深褐色 记字方法:换部首记字法:渴、喝、揭、竭、歇

形象记字:(提醒:衣字旁)

师:刚才有同学说深褐色的玉米,再读读看,玉米的哪部分是深褐色的?

听老师说:有着深褐色胡须的玉米。来,跟着我说一遍。(3)媒体出示相关词组,朗读感知。(同桌互读—开火车读)师:小朋友都读得很认真,文中有那么多的词语来描写这最后的玉米,①同桌读读看!看清字形,注意词语的连读。②读得好,开一组小火车

师:大家都读得很好,字音都读准了,词组也连读了。

4、照样子排列词组,分类积累偏正词组。(1)引读词组,渗透词语归类。(媒体出示读)

师:是呀,这个被最后摘走的玉米,是一个长得怎么样的玉米?----胖胖的玉米,开始的时候他对自己充满信心,是-----自信的玉米,他觉得自己是---很棒的玉米。

(2)学生尝试照样子排列词组。

师:这个词组(胖胖的玉米)是写玉米的样子的,这个(自信的玉米)是写玉米的-----心情的(生),而这是最后的玉米对自己的----评价。上面还有那么多的词组,你能把它放到相应的位置上吗? [自己练说----指名交流(师:谁来介绍玉米的样子?)]

5、引导质疑。(1)引读词组: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最后的玉米曾经是个----自信的玉米,后来他变成了-----心灰意冷的玉米,以至于他认为自己是----最差的玉米,而老婆婆却说他是------最棒的玉米。(2)质疑:

①师:要读懂课文,就要善于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文章。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为什么最后的玉米先前很自信,后来却心灰意冷了呢?

为什么最后的玉米觉得自己是最差的,而老婆婆却说它是最棒的? ②师小结:你们真会动脑筋!

是呀!为什么最后的玉米先前很自信,后来却心灰意冷了呢?

最后的玉米感觉自己是最差的,而老婆婆却说它是最棒的?(板书:最棒)师:好!就让我们带着这2个问题,好好读读课文,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我们就能读懂课文要告诉我们什么了!

三、深入研读,圈划词句,释疑感悟。

(一)研读1~8节,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开始玉米很自信,后来却心灰意冷了呢?

1、开火车读课文1~8节,请你们想一想为什么最后的玉米先前很自信,后来却心灰意冷了呢?(随机正音)

2、自读课文1~8节,用直线把能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句子划出来。

3、小组交流。

四人一小组,把你找到的句子,以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师巡视、指导(先找句子再交流想法)]

4、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课堂小结

四、复习巩固

1、抽学号轮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将句子正确。

学习: 奈

理解:无奈

做动作:晃晃脑袋

课后习题

五、作业

1、读熟课文。

小学《最后的玉米》教学设计 篇4

1、学习课后田字格中的4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体会玉米地内心活动,懂得在任何

时候都应该自信。

教学过程:

一、预习交流,质疑问难

1、师:同学们,今天咱们接着学习第14课,一起来齐读课题。

2、师:上节课我们在玉米的带领下认识了一些词语宝宝,你们还记得他们吗?(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3、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个玉米长的胖胖的,到了收获的季节,他非常自信(板书)的说什么?(出示ppt,生齐答)

3、师:可是收获的第一天,老婆婆并没有摘他,第二天也只是看了他一眼,但他并不灰心(板书),他说什么?(出示ppt)

4、师:是啊,他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呢!明天,事情的发展会像他想得那样吗?他的心情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让我们赶紧翻开书本,自由的读一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找出描写玉米心情的词语。

二、创设氛围,主动学习

(一)学习第7自然段

1、师:玉米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

(1)指名回答“心灰意冷”(板书)。

师评: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找出了描写玉米心情的词语。还有谁和他一样聪明,也找到了,请你们也来读读这个词语。

(2)出示词卡,指名读词语,全班齐读词语。

(3)谁来说一说“心灰意冷”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师相机出示课件,指名读)

2、师:这个玉米曾经是那么自信,为什么现在会变得心灰意冷呢?(指名回答,理解“一连几天”、“只有”,相机指导朗读)

3、你们可真会读书,能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来理解课文,来和汪老师配合读一读第7自然段。

(二)学习第8、9自然段

1、师:这个玉米真的心灰意冷了,你们瞧!(出示课件,师配乐读第8自然段。)

2、师:“一无是处”是什么意思?(指名说,师相机点评)

3、师:你从哪儿看出来他是“一无是处”的?(指名说课文中的相关词句)

4、指名读师评:难怪这个玉米变得“一无是处”,谁再来读一读。(师评)

5、师:同学可真会读书,汪老师也想来读,咱们一起来合作读第8自然段吧!

6、师:同学们,如果你就是这个玉米,没有了漂亮胡须,没有了水灵灵,黄灿灿的果实,你会怎样呢?

(1)生自由读课文的第9自然段。

(2)指名答。(师出示课件)

(3)师评价。

(4)理解“连连叹气”、“抱怨”,指导朗读。

师:来,咱们一起来齐读这一段。

(三)学习第10-12自然段

1、师:就这样,不知多少天过去了,老婆婆又来到了玉米地里,这时老婆婆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呢?请大家默读第11自然段,用“~~~~~~”画出老婆婆说的话,用“-------”画出老婆婆怎么做的。

2、生默读勾画,师巡视。

3、老婆婆来到玉米地里说了什么?(指名答)

那她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答,引导体会“轻轻地”)

4、男女合作读第11自然段。

5、你们想不想看看这最后的玉米。(出示课件)

三、合作分享,点拨生成

1、师:那个获得最高荣誉的玉米终于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指名说“明白了自己一直没有被摘下来的原因------是为了留下来做种子。”)

2、师:此时玉米心情是怎样的?

(1)指名说“感激”,师板书。

(2)谁能来读一读他对老婆婆谁的话?(指名读,师相机出示课件)

3、师:“老婆婆,谢谢你!”他谢谢老婆婆什么呢?

(1)指名答-----最高荣誉、重获自信(如生说不出,可引导回顾前文)

(2)指导读,师相机评价。

4、来,你们就是那个最棒的玉米,用你们的读来感激、谢谢老婆婆吧!

5、师:同学们,这个玉米曾今那么自信,当老婆婆没有摘他时,他变得心灰意冷,如果这个玉米现在就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什么?(1)指名答。(师板书出示课件)

(2)师:是啊,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相信自己,来,咱们一齐来读读这句话。

6、现在,汪老师想请最棒的你们跟我一起到玉米地里去摘玉米好吗?

四、反馈评价,拓展生成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田字格中的4个字齐读。

2、用学过的记字方法,自己试着记一记,想记那个就记那个。

3、这些字书写时在田字格中的摆放。

4、师范写“差”字,生书空。

5、生描红,师巡视。

板书:

14、最后的玉米

自信 不灰心 心灰意冷 感激

小学《最后的玉米》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难点是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教学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历史,香港回归时的情景以及香港回归后的繁荣景象等。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出示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文中插图)。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幅图,这是一个特殊的地方,特殊的时刻,有谁知道?

2、据生回答随机追问:你是根据图中的哪些景物判断出来的?引导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说说对香港的一些了解。

3、揭示课题。

这幅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这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中华民族圆了一个期待了一百多年的团聚梦。这一刻,全中国人民的心沸腾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让人心潮澎湃的《最后一分钟》。(板书课题)

4、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这“最后一分钟”具体指哪一分钟?

生:1997年6月30日23时59分-----1997年7月1日0时0分。师:这一分钟有着什么特殊含义? 生:这是香港回归祖国的庄严时刻。

师:这是激动人心的一分钟,应该怎样读课题?(激动地)齐读 师:我们永远也不能忘怀这历史性的“最后一分钟”,让我们深情地读-------《最后一分钟》。

二、初读感悟

1、阅读导读提示,想想怎样学习这首诗歌?

过渡:诵读诗歌与作者心灵相约,查阅资料读懂诗句深刻含义,感受诗歌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

2、出示阅读要求:

(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诗句就多读几遍。

(2)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叩问”“脊梁”、“骨髓”“铸进”“悄然落地”等词的意思。

(3)边读边思考:永载史册的时刻将要到来了,作者的心情怎样?(学生板书:激动、喜悦、自豪„„)

3、指名分节朗读。

三、走进历史

1、过渡: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诗人李小雨为何如此激动,所有中国人民有为何如此期盼?让我们走进香港的历史,了解香港回归的历程。

(出示相关文字资料,读一读)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于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

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

2、引言: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香港就是我们的亲人,香港一个漂泊半世纪的游子终于要回家了,所有的中国人都急切地盼望着等待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诗人李小雨也将自己的思绪以诗歌的形式记载了下来。

四、诵读感悟

1、学习第一小节 ⑴(课件)自由读,从这段中你感悟到作者在“最后一分钟”里怎样的思绪?从哪体会到的?“叩问”什么意思?作者在叩问什么?

⑵交流:作者此时充满期待。

⑶还有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们已经听到她越走越近的脚步,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情感是怎样的?(激动地)那就请你带着这种情感朗读这一小节。

过渡“这一分钟看不见,也摸不着,但作者把它描绘成真实的场景,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特区区旗相伴下冉冉升起的时候,作者眼前又浮现出了什么画面?

2、默读2—3小节。(默读圈画,质疑。)

⑴、师:这一分钟„„生读2小节。

这既是现场情景的真实描写,又是夸张的强调,强调了什么呢?(激动、自豪的情感)是啊,在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场景中,我们可以想象,激动、自豪的意味有多浓!谁来读一读。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一段影像资料,让我们再次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接庄严时刻的到来。(课件)如果此刻你就是交接仪式上的领导人,或是一名升旗手,或是一名记者,或者你就在电视机前亲眼目睹这一过程,你最想说什么?

过渡: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紫荆花旗的伴随下冉冉升起,此刻我们眼睛湿润了,泪光中作者的联想到了什么? ⑵、“虎门硝烟、发黄的旧条约、深入骨髓的伤痕”怎样理解?交流:

“发黄的旧条约”指什么?(《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指什么?(“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是说列强的侵略耻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为什么有泪珠在缓缓地流淌?”“使大海沸腾”怎样理解?(曾经的屈辱和痛苦让我们痛楚,而此时香港回归之际,压在中华儿女心头百年的耻辱终于雪洗。中国人民的心情是复杂的,酸楚、激动、自豪,喜悦所有有泪珠在缓缓地流淌;“使大海沸腾”是说人们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之时喷涌而出的爱国热情,非常强烈,非常深厚,仿佛能使大海沸腾似的。)

引读:这段历史是沧桑的一百年,也是屈辱的一百年,我们的心不仅有愤慨,还有酸楚,激动、自豪,喜悦,带着你的体会读此段;(指名读)

师:在这最后一分钟里,作者想到了虎门销烟,南京不平等条约,这些中国人百年的痛楚,百年的伤痕,在最后一分钟里得以雪洗,又怎能不让我们热血沸腾,我们齐读此段。

3、过渡:最后一分钟的跨越,香港揭开历史的新篇章。(出示第四节)

师范读,多么优美的诗句啊!你也向老师一样深情地诵读,体会诗句深层的含义。

交流:感悟“午夜”、“清晨”表面指时间,寓意香港在最后一分钟历史的跨越,香港人是香港的主人,作者表达了对香港的美好祝愿。(板书:美好祝愿)

今天的香港(课件)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和港人治港方针的成功实践,在回归后的十三年里,香港特区政府和人民在中央人民政府及全国人民的全面支持下,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等困难,保持了香港的高度繁荣与快速发展,继续发挥着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作用。

师:紫荆花不仅是香港的市花,在古代传说中,它还寓意着兄弟间的团结与互助,而且香港的区旗紫荆花红旗,寓意香港是祖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当第一面紫荆花旗飘扬在香港的土地上,这个阔别母亲怀抱近一个世纪的孩子,又回来了。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永载史册的日子——1997年7月1日。(再读四节)

五、激情飞扬

香港能如期回归祖国,离不开祖国的日益强大,繁荣。继香港回归后,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现在还有台湾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我们祝愿祖国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让我们一起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吧!

六、板书 自豪

24、最后一分钟 激动 美好祝愿

小学《最后的玉米》教学设计 篇6

一、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

1.课前谈话。

2.多媒体播放2008年汶川地震的画面, 《无间道伤感曲》配乐。教师深情地配画外音:2008年的那次汶川大地震……

孩子们, 让我们再次走进那场大地震, 感受灾难降临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

3.板书课题:最后的姿势。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深情的旋律, 熟悉的画面, 感人的场景, 动情的描述, 把学生一下子带进文本, 使他们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激发了他们的情感渴望, 为本课的学习定下了情感基调。】

二、潜心会文, 体会情感

(一) 感受情况危急

过渡:山在颤, 地在抖, 现场惨不忍睹, 这样的情况课文是怎样描写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从字里行间去细细感受。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边读边用“———”画出有关的语句。

2.指名读, 大屏幕出示句子:

天空阴沉沉的。

忽然, 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 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 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 楼房塌陷了……

3.交流, 并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

4.我们不愿触碰那些画面, 记忆却已刻骨铭心。 (播放地震视频) 大灾无情, 让我们再读读这段文字。

【设计意图:一段视频, 几段文字, 给学生视觉以冲击, 使他们仿佛置身其中。在激情诵读中, 学生将静态的语言化为动态的场景, 这为了解谭千秋, 走近谭千秋, 领悟他的大爱千秋奠定了基础。】

(二) 体会谭千秋的恪尽职守, 无私大爱

过渡:教学楼即将坍塌, 在这紧要关头, 在这短暂的瞬间, 谭千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架起了不倒的丰碑, 他最后的姿势将永远定格在人们心中。

1.请认真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边读边用“———”画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 反复品读, 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同桌交流。让你的感动打动同桌。

3.汇报交流。要求先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 再说出你的体会。

以学定教,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句子。

●句子一: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 双手撑在课桌上, 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1) 指名读。

(2) 对这句话, 谁还有不同的理解?带着你的理解再读。

(3) 孩子们, 会读书, 能将一句话读成几个字。请小声再读读这句话, 哪几个字叩击了你的心扉? (拉、撑、护) 从这三个字中, 你又读出了什么?

(4) 孩子们, 此时此刻, 在你的眼中, 这三个字还仅仅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动作吗?我们一起来读———

(师引读, 生接读句子一)

师:它是一场殊死的战斗———

师:它是一次生与死的抉择———

师:它是一位普通老师对学生无尽的爱与责任———

(5) 师总结:在灾难来临的瞬间, 一双大手拉回了四个孩子, 一个身躯撑起了一片天空, 一个生命呵护了四个生命, 人民这样赞叹——— (出示) 谭千秋, 一位普通的老师, 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 精神千秋!”

●句子二:我们发现他的时候, 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 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 血肉模糊, 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1) 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让你的心为之一颤?

(2) 放开声音读一读, 从中你读出了一位怎样的谭老师?

(3) 指导朗读。谁还想读一读这句话?谁敢和他比一比?谁还想读?举手的同学一起读。

(4) 你们的朗读也感染了老师。请闭上你们的眼睛, 边听老师读边想象画面:砖块掉下来了, 砸得谭老师鲜血直流, 但谭老师仍然张开双臂, 死死地护住学生;楼板压下来了, 谭老师后脑被砸得深凹下去, 但谭老师依然张开双臂, 死死地护住学生;鲜血喷涌, 疼痛难忍, 谭老师依旧张开双臂, 死死地护住学生。

(5) 睁开眼睛, 把你刚才看到的画面融入朗读中, 男女生赛读。

(6) 面对灾难, 面对死神, 谭老师用血肉之躯与之抗衡。救援人员看到这一幕已是眼含热泪, 他们被深深地震撼了。让我们再一起读。

(7) 此情此景, 怎能不震撼着每个人的内心?然而更震撼人心的还有, 还有废墟下谭老师的声声鼓励。孩子们, 假如你就是谭老师, 此时此刻, 你会怎样鼓励你的学生?

(8) 那声声鼓励, 成了人们记忆深处的绝响, 人们这样赞叹——— (出示) 谭千秋, 一位普通的老师, 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 精神千秋!”

●句子三:地震时, 眼看教室要倒, 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

(1) 你又读出了一位怎样的谭老师?

(2) 面对危险, 谭老师将生死置之度外, 他飞身一扑, 用他的双臂为学生牢牢地守住生命之门, 怎能不令人震撼? (男女生轮读)

过渡:面对这一幕, 被深深震撼的还有谁?

●句子四: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 论条件, 老师离门口最近, 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 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1) 理解“生死攸关”。

(2) 指导朗读。指一生读, 其余同学小声伴读。

(3) 渗透写法 (侧面描写) , 分角色朗读。

(4) 是啊,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齐读) “谭千秋, 一位普通的老师, 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 精神千秋!’”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体验读、默读、齐读、赛读、范读、引读、轮读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在读中理解, 读中感悟, 读中内化, 读中生情, 凸显了阅读教学“以读为主”的教学策略, 实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三、品味课题, 内化情感

过渡:谭老师是一位特级教师, 在学生眼里, 他讲课绘声绘色, 不仅妙语连珠, 而且很有幽默感;在老师眼里, 他是最爱孩子的, 他在操场上看到一颗小石子都会捡起来, 生怕学生玩耍时受伤。然而, 同学们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 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

1. 齐读课题。

2. 这最后的姿势不仅仅只是对学生的爱, 它还表达着一种精神, 一种为人师应有的精神, 那就是爱与责任。

●句子五: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 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师引读, 生接读句子五)

师:这最后的姿势将永远镌刻在四位学生的心中———

师:这最后的姿势像一座丰碑, 永远矗立在汶川大地震中———

师:这最后的姿势将永远矗立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

四、瞻仰丰碑, 升华情感

面对废墟中惨不忍睹的血肉之躯, 面对那钢铁压不弯的脊梁, 面对那羽翼下鲜活的生命……谭老师用生命铸就如天大爱, 诠释了最高尚的师德灵魂, 演绎了爱与责任最深刻的内涵。让我们全体起立, 共同瞻仰那座不朽的丰碑: (齐读) 谭千秋, 一位普通的老师, 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 精神千秋!”

五、自由表达, 抒发情感

地震无情, 人间有爱, 我们不愿去回想灾难来临时的惨烈场面, 但此刻, 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英雄老师谭千秋说。请拿起手中的笔, 写下你对英雄的哀思、钦佩吧!

【设计意图:“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以浓浓的情感架起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桥梁, 以情激情, 以情生情, 以情导情, 知情并育, 让学生获得了情融融、意切切的心灵感受, 使语言文字和人文精神的锤炼浑然一体。】

上一篇:水质监测岗位责任制-终下一篇:学联学习部评分细则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