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爆炸事故反思材料

2024-10-16|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天津爆炸事故反思材料(精选8篇)

天津爆炸事故反思材料 篇1

安全反思材料

安全引导安全生产,安全建设是预防事故的基础工程,对保障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为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深刻吸取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教训,切实做好公司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深刻反思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制订具体的整改措施:

一、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安全第一”的思想没有摆在第一位,对于惯性的违章违纪不够重视。

原因分析:主管物业工作中,对标准化执行的要求不高,在物业日常管理中,对危及人身安全的隐患抓得较紧,但对一些细小环节的不规范听之任只,安全基础工作不扎实,没有认识到任何细小的不规范都有可能酿成大祸。对长期的惯性违章违纪存在着看惯了,见惯了的思想。

整改措施: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把安全工作摆在首位,当安全与效益发生冲突时,处理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从自身做起,从细小环节入手,严格规范各种作业行为,认真执行标准化作业,决不允许违章蛮干,加强基础管理,提高作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深入现场,切实履行好监督、检查、指导和解决问题的职责。

二、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

管理方法简单,存在一定的好人主义思想。

原因分析:对管理知识学习不能持之以恒,管理工作多是凭工作经验来实现完成,遇事缺乏思考,作业中的不规范行为,对于安全生产的深层次影响没有深入剖析,认为只要能保证安全,其他的都不关紧要,导致了好人主义思想的滋生。

整改措施:要加强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提高自身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严格落实各项标准化制度,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分清管理与爱护职工的界限,深入剖析惯性的不规范行为,认识到它会造成的不安全隐患,杜绝好人主义思想的滋生和蔓延。

三、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安全管理制度重视不够,落实不到位,作业过程管理存在死角。原因分析:对作业纪律和岗位责任制认识移位,认为规章制度是死的,凭工作经验干活和指挥,基本规章执行和现场实际工作存在脱节,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上打折扣,安全可靠性不高,未能充分调动副班组长的积极性和管理职能,作业过程中动态管理流于形式。

整改措施:严格执行各岗位、各工种的作业标准,把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从制度、措施上来调动物业员工的积极性和管理职能,加强对现场的巡视检查,对关键时间、关键地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加大检查力度,彻底整改安全死角,保证安全生产。

天津爆炸事故反思材料 篇2

面对事故, 我们需要反思, 反思如何避免事故重演, 如何把损失降到最低。通过分析媒体公开发布的信息, 笔者对此类事故的应急救援有如下思考。

媒体信息整理

天津港有6个专职消防大队, 各自有负责区域。位于吉运二道附近的瑞海公司属于天津港消防支队四大队的辖区。四大队的吴巍称自己是第一个发现集装箱起火的, “大约在22时50分左右, 当时还没有接到119指挥中心的电话。”“当时感觉好像是什么罐子爆炸了, 不知道具体是什么爆炸物。但看见起火了, 第一反应肯定是先去救火。”

第一批进入现场施救的开发区消防支队消防员是在12日23时左右接到消防中队的通知, 要求赶往现场施救。

首批进入火场的开发区支队三大街中队消防战士杨克凯称, 当日22时30分许, 中队接到警情——塘沽开发区一带发生火情。中队30余名队员立即赶往现场灭火。现场看到起火的是一堆集装箱。“好多个集装箱摞在一起, 全部燃起了大火, 占地面积大概70 m2, 火苗蹿得足有10 m高。”30余名战友展开队形, 手持水枪朝火苗喷射。

现场发现多处白色晶体, 记者用矿泉水浇到该物上立即燃起火苗, 并伴随火星四溅, 与拍摄的爆炸场景类似。

信息分析

从媒体发布的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爆炸现场是露天集装箱区, 占地面积约70 m2;救援人员到现场没有确定着火物质, 没有企业人员指导;消防员使用的是传统的喷水灭火方法;爆炸发生在用水灭火后的30 min左右。

对应急工作的反思

预防为主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预防为主就是企业, 尤其是从事危化品生产、运输的企业, 要从设计、施工、验收、运营各环节, 都要突出预防工作。企业应建立应急预案, 进行消防演练, 做好仓库的着火源控制等。

科学救援危化品泄漏、火灾事故的抢险要科学、有序, 这是着火物质特殊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所决定的。盲目的, 无组织、无秩序的救援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根据企业的应急预案、根据该企业的危化品种类、数量、分布及特性开展救援是科学救援的体现。

天津爆炸事故之后 篇3

12日23时20分左右,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区域内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根据国家地震台网的记录,12日晚间共有两次爆炸,间隔约30秒,第二次震级更高,相当于21吨TNT,其能量接近46个战斧式巡航导弹落地爆炸。

截至13日21时,此次爆炸事故共造成50人死亡,其中消防人员17人;住院治疗701人,其中重症伤员70人。

工业区密布

在天滨公寓楼下,眼睛布满血丝的冯先生一言不发地蹲在马路边,眼神呆滞地望向地面,这和周围熙熙攘攘、前来观看事故现场的人群大相径庭。

13日凌晨,赶了100多里路,冯先生从天津市西的杨柳青镇横穿整个城市,一路冲向渤海海滨。他的弟弟冯广杰就在距离事故地点不到2公里的建筑工地打工,工地宿舍距离事故地点只有大约1公里。

他指了指封锁线内最近的房子:“看到这些房子了吗?他们的宿舍就在这些房子前面。”

他所指的房子,是建筑工地常见的活动板房。经历了爆炸的冲击,三排板房的墙体和门窗大都不翼而飞,只剩下房屋框架孤零零地伫立着。他弟弟的宿舍也是这样的活动板房,比这三排板房离事故现场更近。

事故发生地点紧邻东疆保税港区。这是继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后,中国批准成立的第二个保税港区,设立于2006年8月。2012年9月,海关总署批复同意该港区10平方公里实施封闭监管,东疆保税港区正式实现整体开关运作。截至2014年10月31日,港区内有各类企业2834户,注册资本达1547.45亿元。目前,这里正是加速建设时期,因此,事故周围有不少工地和活动板房。

“泰达医院、塘沽医院、塘沽二小的安置点,能找的地方我全都找了一遍,但是没有任何消息。”冯先生说,“我只知道他第一次爆炸后撤出来了,但是后来他的手机丢了,就再也联系不上了。”

冯先生背后的天滨公寓,共有8栋6层楼房,住有大约1万人,都是附近工业园区的工人。

此次事故单位天津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位于天津港内,紧邻东疆保税港区。除了港口固有的装卸搬运、仓储、货物中转联运、分拨等业务外,天津港的主营业务还包括商品包装加工、工属具制造、物资供销等业务。因此,在事故发生地附近,分布着大片工业园区,工厂密布,人群密集。

虽然比活动板房坚固得多,也距离爆炸现场更远,但天滨公寓依然受损严重。据园区的保安介绍,经过12日晚爆炸的冲击,公寓门窗95%都被损坏。

数千辆汽车报废

编号为ZA0031的秩序员站在天滨公寓楼下,不断劝导人群:“这不是闹着玩儿,快撤吧,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爆炸。”

从事故发生后,他就在附近负责维持秩序。不远处,事故爆炸地点依然冒着滚滚浓烟,他不时会剧烈咳嗽一阵。

就在他疏散人群时,国家核生化应急救援队的217名官兵正陆续赶到2公里外的事故现场。

这名秩序员向《瞭望东方周刊》讲述爆炸见闻:“先是爆炸的光,照得就像白天一样,然后听到巨大的爆炸声,最后是滚烫的热浪。”

他掏出手机,里面是一张伤员的照片。这名伤员在公寓外被冲击波掀翻,上身满是鲜血。

“今天上午,Mobis和奔驰的高管都来过了,他们有工人在这里。”他说。

尽管正是天津市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仍不断有人群涌到现场。天滨公寓东面的一片废弃工地,与事故现场隔着一块杂草蔓生的水塘,这块工地因此成为封锁线的一个缺口。人们纷纷进入工地,走到水塘边,举起手机,对准大约1000米外的起火点。

一眼望去,距离爆炸点越近,冲击波的威力就越明显:远处的活动板房,如同被蒸汽打湿的纸张,趴在地上;原本码放整齐的集装箱,也形状各异地散落开来。

据媒体报道,在距离爆炸现场南侧不到400米处,四五个约足球场大小的进口汽车停车场上,数千辆停放在此的全新汽车,几乎全被焚毁,仅剩框架。

而此次受损最为严重的,是位于爆炸核心区域的汽车仓库。据报道,天津滨海新区大爆炸导致数千辆进口新车报废,临近爆炸中心的雷诺、大众损失最大。其他还涉及丰田、本田、三菱等多个进口品牌。雷诺方面称,目前可以确定过火车辆不少于1500辆。雷诺车型55%~60%从天津港进关。

遣散工人

天滨公寓以南约1.5公里外的第五大街,连绵不绝的工业园区消失,住宅区和商业区集中出现。地产巨头万科投资的万科金域蓝湾和日本最大的零售业集团永旺集团投资的永旺梦乐城购物中心,显示着此处的消费水准。这亦是天津港和东疆保税港区的规划特色:港区的综合配套服务区可提供办公、生活、商务、休闲等服务。

永旺梦乐城的商铺在13日已全部停业,对面的万科金域蓝湾也已人去楼空,留下爆炸后的满目狼藉,楼下几乎看不到任何居民。

万科金域蓝湾东侧紧邻海滨高速,跨过海滨高速往东,又是封锁区。和其他封锁区域一样,这里也聚集了大量人群,有人跑了十几里路“来看看现场”,还有人聚在一起,分析为什么会有那么剧烈的爆炸。

戴着蓝色口罩、穿着红色上衣的杨小姐坐在路边,不停地摆弄着手机。“我住在那栋楼里。”她指了指封锁线对面,“今晚得住酒店了。”她和室友一直在封锁线外等待,想进去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

杨小姐是一家装饰公司的员工。爆炸使得公司损失惨重,公司决定撤回天津分部。

受到爆炸影响的企业不在少数。在万科金域蓝湾东南方大约1公里外,天津港六号门,封锁线拦下了救护力量之外的所有人员车辆。门外的草坪上,爱兰德物流公司上百名工人正在领取遣散费。

除了爆炸核心区域的仓库,与其业务最为密切的物流公司也是重灾区。

据爱兰德物流公司的员工介绍,公司所在地距离事故地点不过一公里多。爆炸使得公司的200多辆车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只能暂停运营。

领到遣散费的工人,登上了路边的两辆依维柯。这两辆还能被调用的汽车,外壳都皱皱巴巴,其中一辆的挡风玻璃已完全消失。

据媒体报道,进口汽车仓库中的车已经完成检测、报关,进入到物流阶段,受损失最严重的应该是中运、元顺、克运这类物流公司。由于这些库房一般为物流公司的临时租赁场所,如果物流公司有全额保险,部分损失应该由保险公司支付。

官民救援

13日下午4时30分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公安消防局局长周天介绍说,为抢险救援,天津市公安消防局共出动46个中队、151辆消防车、1台无人机、1000名消防士兵,已疏散400余人。

天津市卫生局主任王建存介绍说,115名医疗专家到医院支援,与滨海新区医护人员共同救治伤者。天津市全面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全面医疗救助,还安排了心理康复专家。

更多社会救援力量在自发动员起来。

据报道,从13日早上开始,天津很多出租车司机自发来到各个收治伤员的医院门口,免费接送伤员及家属,并协助医院搬运货物和医疗设备。截至下午3点半,天津已有近150辆出租车加入“志愿车队”。

“平时打车从杨柳青过来也就100多元,今天司机看我着急,竟然要了260元,可惜没记下他的车牌号。”正在焦急等待弟弟消息的冯先生忿忿地说。

说这话时,一辆出租车正从他面前经过。车身上贴着一张纸,写着:免费乘坐,爱心专车。

汲取天津爆炸事故教训 篇4

记者从8月19日召开的忻州市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暨重点工作目标部署会上获悉,为认真汲取天津港“8.12”爆炸事故教训,认真贯彻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市政府安委会第四次扩大会议精神,按照郑连生市长的指示要求,忻州市交通运输系统将立即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公路工程建设、公路桥隧运营管理、水上交通、城市客运、客运场站消防及人员密集场所等领域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全市交通运输安全形势稳定。市交通运输局领导班子全体、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局长参加会议。

大检查采取生产经营单位全面自查自整、行业监管部门组织检查、市局综合督查的方式进行。主要以企业自查与监督检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现场查验与听取汇报相结合,查阅台账与当面问询相结合,查找隐患与整改隐患相结合。

会议强调,要充分抓住大检查的重要契机,迅速展开行动。根据监管企业、行业类别,对本区域内的所有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一次全覆盖、地毯式大排查。要组织不同行业的技术组,既要搞好排查,又要把隐患处理控制在萌芽状态,同时帮助和指导企业做好风险源辨识,扎实推动我市的交通运输安全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形成一种长效的安全监管体系。

会议要求,一要摸清底数,全面摸清所管辖的企业多少,施工路段多少,车船多少,从业人员多少,薄弱环节多少,做到有的放矢;二要注重动态管理,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控,加大养护薄弱路段、危桥险涵、车船人员密集场所巡查;三要善于研究监管规律,寻找出隐患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解决问题;四要分解责任,责任到人,责任到位,工作留痕,发现问题,挂牌督办;五要安全生产紧盯不放,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不要过高估计安全生产形势,时刻绷紧安全之弦;六要健全监管机制,完善制度设计,严格目标考核,推行安全监管常态化。

忻州市交通运输局

赵军

天津爆炸事故反思材料 篇5

随后北京卫戍区防化部队、国家级核生化应急救援队赶赴现场。目前爆炸现场存在大量易燃易爆的有毒物质,但随着污染物扩散,当地空气污染会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防化团官兵携专业设备抵津支援

爆炸事故发生后,由于火灾原因、现场有毒物质情况不明,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确定工作思路是暂缓扑灭,派防化团进场,划定封锁区范围。继上一次在俄罗斯参与竞赛之后,驰援天津的防化兵再一次走进人们的视野。昨天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致电北京卫戍区时,第二批前往天津滨海新区的防化兵正在路上。经过3个多小时的摩托化行军,以北京卫戍区应急指挥组和以北京卫戍区某防化团三营的200余名官兵为主体的国家级陆上核生化应急救援队抵达天津投入抢险救灾。

北京卫戍区应急指挥组、先遣组于昨天下午1点45分抵达天津滨海新区,先期展开事故现场勘查。

先遣组由某防化团副团长季书民带领20余名官兵,携5台专业救援车辆组成。后续救援力量由该团政委杜江带领。

该团携带3G指挥方舱、红外遥测车、化学监测车、遥控机器人等54台专业救援装备赶赴爆炸现场,能够实现监测、遥测、侦检、化验和洗消等功能。截至记者发稿时,该团表示,待情况进一步明确后,官兵随时准备进入核心区域施救。

在距核心区一公里外,能感到明显的刺鼻气味,可见核心事故区浓烟滚滚。据团政委杜江介绍,红外遥测车、化学监测车和3G指挥车已经部署在核心区周围,防化团副团长季书民正带领20名官兵现场值守,即时监测有毒有害气体种类、浓度和面积。

4个监测点分布于核心区域的4个方位,重点对核心区域进行监测。红外遥测车重点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实时掌握有毒有害气体扩散情况。

前不久,该团官兵代表中国防化兵参加在俄罗斯举办的“安全环境”比赛,获得两枚金牌。这次参加救援的官兵中,很多人参加过北京“7·21”暴雨救灾、APEC会议安保及日遗化武打捞等任务。揭秘

防化兵是如何对付“毒魔”的? 防化兵是一支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队伍,密实的隔离式防护服和防毒面具总给人一种神秘、危急的感觉,他们也被称为与“毒魔”打交道的部队。

这次涉及化学品的爆炸事故,消防官兵执行任务后,为防止化学有毒物质扩散,就要靠防化团来进行更专业化的处理。

防化兵在战争时担负着遂行部队的防化保障任务,是军队对核、化、生武器防护的技术骨干力量,并可担负燃烧武器的使用、防护任务。战斗需要时,也可担负施放烟幕,保障部队战斗行动的任务。平时则担负有害化学物的处置和地方有害化学物的监测与安全防范工作。近年来,为应对生化战争、核化泄漏和地震、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防化兵的任务也逐渐加重。

防化兵进入事故现场后的任务是什么?北青报记者咨询防化兵得知,防化力量的介入主要是防止后续产生有毒物质或气体。根据指挥人员的安排,防化兵要首先进行化学侦察。侦察小组的防化兵一般需要穿着隔离式防护服,背着氧气瓶进入现场,“摸清楚事故现场的物质种类,是否有毒,如果有毒到何种程度。”

将这些情况汇总给指挥员后,再由控制小组上场。待情况稳定住,最后由洗消小组携带设备对毒剂进行消除。洗消设备通常包括燃气射流洗消车、自动喷洒车、淋浴车等。

该名专业人士强调,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毒剂或许不能立即消除,可能存在衰变周期。国家级核生化应急救援队赴现场

13日11点,北京军区214名官兵组成的国家级核生化应急救援队自北京出发,在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峥嵘的带领下,摩托化急行军赶赴天津爆炸现场,配合当地政府开展救援。据《解放军报》此前的报道,北京军区司令部某核生化防护所与某防化分队一起,组成了我军唯一国家级陆上核生化应急救援队。该核生化防护所在高毒高危的特殊战场上,曾完成国际化武履约保障、侵华日军遗留化学武器泄漏伤人事件处置、奥运安保和日本福岛核事故辐射监测等重大任务达百余次,应急处置各类废旧弹药10万余枚。在救援方面,核生化应急救援的官兵为了确保每次应急处置采取最佳方案,平时会掌握我国核生化防护救援重点目标的方位、当地水文地质植被、抢险装备性能等。

他们还开展“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等课题研究训练,拟制出各种核生化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聘请两院院士为顾问。

此外,核生化应急救援队所依托的核生化防护所,曾先后研发出“便携式防化消毒机”等成果,据称具有“不经准备,即可遂行各种应急救援任务”的保障能力。现场灭火为什么不能用水

据此前央视报道,爆炸8个多小时后火还没有熄灭,原因之一是因为易燃物中含有电石,目前正用沙土掩埋。

一位资深化工研究员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贸然用水施救可能会导致二次爆炸。

瑞海国际官网信息显示,该公司仓储业务商品类别中包括第三类易燃液体(甲乙酮、乙酸乙酯等)及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硫磺、硝化纤维素、电石、硅钙合金等)。这两类着火都不能简单用水扑灭。易燃液体有的比水轻,用水无法灭火,极端情况下,比如火势很大,用水不太多,就会不仅不灭火,还助燃,所以要看比重大小及能否溶于水来确定扑灭方法。第四类物质一旦燃烧,扑灭需要用干粉和干沙,禁止用水和泡沫,否则可能引发爆炸。

西北大学化学系教授谢刚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称,第四类中的“电石”即碳化钙,遇水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乙炔易燃易爆,氢氧化钙白色,碱性,空气中飘浮的白色物质有可能有它。

中国青年报记者称,在医院见到两名重症的化学中毒病人,即为碱性化学中毒。为何爆炸区域“空气未见异常”

不少网友从现场报道中明显看到不同颜色的浓烟,为何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数据未见异常?一名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布设的环境监测站点可能距离爆炸区域较远;另外目前各地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监测数据仅有6项,爆炸后产生的污染物并不在监测范围。天津市环保局局长温武瑞昨日通报称,事故点周边5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6项常规污染物未受到明显影响。天津市环保局官网显示,滨海新区的5个监测站点分别是第四大街、塘沽营口道、永明路、汉北路、河西一经路。北青报记者查询发现,5个站点中距离爆炸中心瑞海公司最近的有约10公里,最远的有约50公里。前述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如果监测点位与爆炸点位距离在10公里范围内,爆炸对监测点位获取的数据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如果在10公里范围外很难有影响。该工作人员还指出,我国颁布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33项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浓度标准,但依照现有空气质量标准,目前各地环境监测总站监测的指标只有6项,即PM2.5(细颗粒物)、PM10(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臭氧等常规污染物。危险化学品爆炸后产生的污染物大部分不在监测范围之列,因此空气质量监测站的常规监测数据未见异常也很容易理解。

根据天津市环保局局长温武瑞的通报,事故发生后,天津市环保局在事故现场周边布设环境空气监测点位17个,通过监测初步确定刺激性气味气体主要为甲苯、三氯甲烷、环氧乙烷。其中,甲苯浓度超过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相关规定。上述工作人员表示,这些污染物浓度超标也属于空气污染范围之列,不过污染有时效性,其浓度随扩散会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爆炸区域内存放哪些有毒化学品

据媒体报道,8月12日晚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后,有关部门对爆炸物品进行了调查。据现场消防指挥部消息,爆炸事故的发生地点存放着硝酸钾、硝酸钠等硝酸盐物质,且目前已检出液碱、碘化氢、硫氢化钠、硫化钠等4种物质。氰化钠为剧毒物质,专家建议民众不要靠近爆炸区域。据新华社报道,武警8630部队官兵在距离火点500米处未检测到氰化物。

爆炸现场存在大量有毒物质

沈阳化工大学研究化学原理的退休教授李庆禄告诉北青报记者,硝酸钾是制作炸药的原料之一,燃烧后会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硝酸钠和硝酸钾一样属于硝酸盐物质,遇热且受到撞击后容易产生爆炸。

而液碱虽不容易产生爆炸,但是腐蚀性强。碘化氢的腐蚀性也强,与其他化学物质接触后容易产生爆炸,对人的呼吸道会有强烈的刺激性。硫氢化钠属于自燃物品,易燃。硫化钠受到撞击和高温可产生爆炸。“只要有某种物质出现爆炸,就会产生连环爆炸效应”。由于现场易燃易爆物质和有毒物质集中,李庆禄提醒,没有防护的民众尽量不要靠近爆炸现场。

空气污染物多为烷烃类扩散后无大碍

8月13日下午4点35分,天津危险品爆炸事故新闻发布会召开。天津市环保局局长温武瑞公布了事故现场周边污染物的检测结果:空气中主要为甲烷、甲苯、乙烷和环氧乙烷等。李庆禄解释称,甲烷、乙烷、环氧乙烷都属于烷烃类,在一定浓度下遇火会产生爆炸。如果吸入过量会导致窒息,“这跟吸煤气是一样的,人吸入了大量的这些气体后,里面的有害物质就会进入血液里,挤掉血液里的氧气”。而甲苯对皮肤和身体黏膜有刺激性,并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爆炸发生后,一些当地人出现了全身红疹、呼吸困难等症状。李庆禄表示,危险品爆炸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增加,这些有害物质无论是对皮肤还是呼吸道都有伤害,一旦出现这种症状,就要赶快离开,前往空气相对好的区域。

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系的何洪教授对北青报记者表示,事发仓库的化学品在爆炸高温的环境下可能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但是经过扩散和空气流通,其对人体造成的影响不大。何洪建议,当地的民众应尽量避免进入爆炸现场及周围区域。如果闻到空气中有异常味道,要及时离开转移到安全区域。(记者岳菲菲李强孔德婧刘星邹春霞黄筱菁)

条条大道,免费b2b平台,免费b2b网站 fhjdbgdvhsx1693

爆炸事故教学反思 篇6

党和国家对安全生产三令五申,江西省也采取了大量防范措施,为何萍乡上栗县安全事故还是频频发生呢?

事出有“因”,因在何处

萍乡市及上栗县对“8·4”事故的最普遍解释是:事出有“因”。

上栗县县长王章龙:“8·4”事故与“3·11”事故有本质区别,这次爆炸事出有因。上栗籍业主黄乐享自80年代就在内蒙古做烟花爆竹生意。他千里迢迢运输和好的药料,等于拉着一个烟花爆竹移动车间。如果按规定不让运出,如果中间有人购买了药,如果不在县城里停放……只要有一个“如果”成立,事故就不会发生在上栗县。

上栗县县委书记黄国钧:“8·4”事故再次暴露了群众的安全意识还是不强。“3·11”事故发生后,我们再三强调安全生产,但群众认识还有很大的差距。业主把药料停放在县城时,也有人提出不能放。但就是没有人举报!如果接到举报的话,执法人员几分钟内就会赶到现场,一切就好办了。

萍乡市委书记刘南方:“3·11”事故发生后,我们对全市烟花爆竹生产环节的安全工作抓得很紧,但相关工作还是没有跟上。“8·4”事故发生的直接诱因是没有预见性。全国各地均在下大力气整治爆竹生产经营秩序,我们没有估计到萍乡市在外从事烟花爆竹生产经营的业主和从业人员会将原料、半成品、成品等带回来。这说明我们在易燃易爆物品等危险品的安全监管上还存在漏洞。

据了解,上栗县近年发生了大大小小几十起鞭炮烟花爆炸事故,死伤数百人,真正传到外面的却不多。个别干部甚至说,若不是中央直接过问,恐怕“3·11”也会大事化小,小事私了。

有关人士指出,事故造成这么多人员伤亡,这里的个别干部却反复强调三天三夜没有睡觉,强调实际工作如何如何困难,而对死伤者一点内疚与歉意都没有。这至少说明,个别干部还是没有真正把群众的生命财产放在心上,还想在客观上找原因,推卸责任!

江西省委书记舒惠国指出,萍乡市上栗县“8·4”重大事故的发生,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暴露出一些地方在安全工作方面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也说明抓工作落实不够,作风需要进一步改进。

3天一个文件,为何没有遏制爆炸事故

上栗县人多地少,相对贫穷,大力发展烟花爆竹,成为全县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这一现状决定了上栗县安全生产工作任务更艰巨,各级干部的责任更重大。

“3·11”事故后,上栗县县委、县政府等部门下发了46个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共召开16次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会议。全县进行了3次时间长、规模大、参检人员多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在过去的5个月里,上栗县每3天就下发一个加强安全工作的文件,每10天就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从形式上看,上栗县对安全生产不可谓不重视,工作不可谓不紧,但为何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呢?

王章龙说,“3·11”事故后,全县关停并转了一大批作坊。上栗县做烟花爆竹已有上千年历史,老百姓种地赚不了钱,就认准做烟花爆竹赚钱。我们大检查,一次警告,两次罚款,第三次强行拉走。可是,老百姓不理解,甚至围攻我们。其实,钱大多数是被业主赚走的,一出事故,政府就得当“孝子”!

8月8日才正式宣布为萍乡市代市长的汪普生说,萍乡市将烟花爆竹清理整顿作为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来抓,市、县层层检查,进行了为期3个月不漏一厂、不漏一户的拉网式大检查和清理整顿。全市累计检查烟花爆竹企业2871家,下达整改通知书2167张。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问到萍乡市一共有多少家烟花爆竹企业、检查的比例是多少时、如何监控时,萍乡市代市长、上栗县的七八位领导却没有一个能说出来。

“8·4”事故后,江西省省长舒圣佑作了深刻的反思。他指出,在安全大检查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的现象。从各地的汇报材料看,都说自己如何如何深入,进行了地毯式的大检查等等。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不少死角呢?这说明工作中走过场,敷衍塞责。这是严重官僚主义的表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一级骗一级,一级唬一级,结果酿成大祸。

事实上,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各部门以及江西省对安全生产都发了一系列的文件。萍乡市及上栗县也转发了这些文件,但在落实上存在很大的差距。从现有的法规、制度以及县政府的管理措施来看,只要真落实了,上栗县的几次事故完全可以避免。但是,由于检查走马观花,往往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停留在会上,以会议应付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安全生产检查在落实这个关键的环节上,形成“断层”和“真空”。

“3·11”责任人处理了,为何没有产生警示作用

爆炸事故反思3篇爆炸事故反思3篇目前,我国对重大事故的责任处理一般由地方主要决定。据了解,在“3·11”事故中,上栗县有28名党政干部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萍乡市及上栗县少数领导干部并没有真正从“3·11”爆炸事故中警醒过来。个别干部曾说,如果不是新闻媒体曝光,如果不是中央和省市各级领导特别关注这起爆炸事故,“3·11”事故充其量是业主自己“私了”,用不着政府费这么大劲去管。对于主管部门领导的失职责任,有关部门或记过了事,或撤消行政职务但保留党内职务,有的甚至调任升迁。即使如此,一些干部还认为处理过重,挫伤了干部的积极性,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萍乡市委书记刘南方说,“3·11”事故的责任处理不存在过重的问题。实质上这样的处理还是比较轻的。你在这个位置,就要承担这个责任。以前对安全的认识没有达到这个高度,现在对此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此间人士注意到,“3·11”事故责任处理是6月才正式向外公布的。记者在4月份向萍乡市纪委一领导询问时,这位领导支支吾吾,就是不肯正面回答。事实上,此时已有近30名干部受到处分。

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处理干部不是目的,只是警示的手段。但各级干部在其位,必须负其责,没有理由推卸责任。被处理的干部口服心不服,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影响警示的效果。有迹象表明,萍乡市及上栗县一些领导干部对待事故的态度不够坚决,还存在侥幸心理。有的人甚至认为,没有功劳,还有苦劳,不看现在,还看过去。

令人遗憾的是,萍乡市一些干部对安全生产工作产生了畏难情绪。有人说,一个月工资才几百元,这个官不做也罢了,甚至还提出调任别处。有人说,萍乡是烟花爆竹的传统产区,在这里做官,就如腰带上系着火药桶,屁股坐在火山口上,随时都会发生事故。这不是个人主观意志可以转移的,请上级理解。

天津爆炸事故反思材料 篇7

912号储罐在2005年8月投入运行, 液位计从一开始就经常不好用, 尽管如此, 不论是现场经理还是负责对系统进行维护作业的承包商都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该问题。IHLS的检核柄需通过挂锁使其保持在工作状态, 但该开关的供应商并没有将这一重要要求告知安装人员、维护承包商或现场操作人员, 因为没有人了解这一要求, 因此IHLS一直都没配锁。

发生漏油后, 要靠在储罐周围修建的防护墙 (二级防控) 和排水系统及集油池 (三级防控) 来防止储罐中溢出的原油泄漏到周围环境中。但事发时, 这两级防控措施都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从防火堤中泄漏的燃料和消防用水流入地下水。这些防控系统的设计及维护都存在缺陷。

溢流保护系统和液体阻挡系统的设计和维护问题是导致爆炸发生及污染物渗透到周围环境中的技术因素。但在这些问题背后反映出的却是更深层次的管理问题:一是HOSL建立的与储罐充装管理体系尽管通过了第三方审核, 但不仅体系本身存在着问题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未被正确地执行。二是事发前员工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加。该油库共有3条输油管线, 但对于其中2条管线, 控制室的操作人员基本上既不能控制流量也不能控制接收时间。因此, 信息的缺乏导致工人们无法对燃料的存储进行精确的管理。三是油库吞吐量的不断增加给现场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造成更大压力, 进一步影响了他们对燃料接收和储存的监控能力。此外, 由于总部不提供工程支持, 更加大了员工的工作压力。

所有这些压力导致该公司形成了一种将工作重点全部放在工艺操作上的企业文化, 而工艺安全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及资源支持。

邦斯菲尔德油库简介

邦斯菲尔德原油储存和中转库是一个罐区, 位于英格兰赫特福德郡赫默尔亨普斯特德, M1高速公路8号路口附近。2005年12月时有3家公司在运营:HOSL是道达尔英国公司 (Total UK Ltd.) 与雪佛龙公司 (Chevron Ltd.) 的合资企业, 日常管理由道达尔英国公司负责, HOSL的作业场所分为东西两个区;英国管道局 (BPA) , 是英国石油公司 (BP Oil) 与壳牌英国公司 (Shell Oil UK) 的合资企业, 但资产归英国石油管道公司 (UK Oil Pipelines Ltd.) 所有。BPA的罐区也分为两块, 一块是北区, 另一块是其主区, 位于HOSL的东西区之间;BP英国石油公司 (BP Oil UK Ltd.) 的罐区位于邦斯菲尔德库区的南端。

根据1999年版《重大事故危险控制法规》 (COMAH) 的规定, 所有这3个公司的作业区都属于“顶级”危险场所。该油库被批准的危险烃类燃料的储量为19.4万t。

在邦斯菲尔德油库内有3条输油管线:一条是Finaline管线, 起始于林赛炼油厂, 途经亨伯赛德郡到达HOSL的西区;一条是UKOP北线, 起始于斯坦劳炼油厂, 途径莫西赛德郡到达BPA;另外一条是UKOP南线, 从科利顿炼油厂起始, 经过埃塞克斯郡到达BPA。

这3条管线均分批运送燃料。在邦斯菲尔德油库, 各种类型的燃料按等级的不同分别存储在指定的储罐中。然后再用油罐车将大部分燃料运走, 航空煤油从BPA用2条管线运出, 然后并入西伦敦沃顿盖特威克管道系统后, 输送到希思罗和盖特威克机场。

作为英国第五大燃料运销区, 邦斯菲尔德油库负责向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运送燃料, 具有重要的战略性。英国东南部最大的工业区之一, 梅兰兹工业区与邦斯菲尔德油库西部紧邻。该油库坐落在白垩层上的燧石黏土上, 黏土层的厚度为2~10 m。白垩层是主要含水层, 不仅可以提供饮用水, 还包括私用、农用及工业用水。

2005年12月10日18时50分, 一批无铅汽油通过UKOP南线输送到912号罐。该罐的容量为6 000 m3, 罐上配有的自动液位计量系统 (ATG) 可以将罐内物料的液位值直接在控制室的屏幕上。12月11日凌晨3时05分, ATG的显示呈平直线, 即尽管储罐还在不断地进油, 罐内液位的升高情况却无任何记录。最后, 由于储罐的液位值一直低于报警值, 导致“用户液位”“高液位”和“高-高液位”这3个ATG报警器都没有动作。而控制室内的操作人员都是在接到报警后才会采取措施, 因此尽管液位一直在上升, 控制室内的作业主管却没有意识到储罐正面临着充装过量的风险。

在912号储罐的ATG报警器上方还安装了一个独立的高液位开关 (IHLS) , 配置这个开关的目的是使产品输入管线上的阀门自动关闭, 以终止充装作业;另外, 在罐内液位达到意外高度时, 还能发出声音警报。但在事发时由于IHLS未能记录下罐内液位的升高情况, 导致警报未被发出, 管线也未自动关闭。12月11日早晨5时37分, 912号储罐内的液位超出其最大容量, 汽油开始从灌顶的排气孔溢出。

从CCTV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上可以看到, 就在汽油溢出之后不久, 一团白色的蒸气云从储罐周围的防火堤中发散出来。由于周围没有任何阻挡, 这团由烃类物质和冰晶组成的白色蒸气云慢慢地扩散到直径大约为360 m的区域 (包括HOSL的库区、梅兰兹工业区的停车场及BPA北库区装有航空煤油的12号储罐) 。

库区外的民众及在油库内等待装车的罐车司机发现了蒸气云后, 对现场作业人员发出了警告。6时01分, 火警按钮被按下, 警报响起, 消防水泵开始启动。也几乎就在同时, 蒸气云发生爆炸, 这很可能是因消防水泵启动时产生的火花所造成, 此时泄漏出的汽油量已经超过了250 m3。

爆炸造成巨大破坏, 后果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虽然没有人员死亡, 但仍有40多人受伤, 有些受伤人员终身都无法康复, 如果事故不是在星期日的早晨发生, 对人员的影响可能会更大。爆炸引发的大火, 是英国在和平时期发生的最大的火灾, HOSL及附近库区有20多个燃料储罐在火中被吞噬, 大火持续燃烧了数日。英国各地的消防员纷纷赶来救火。从泄漏的防火堤中泄漏出来的燃料和消防液流入到罐区内外的下水井和排水坑中, 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社会及经济损失。

大火连续燃烧了5日, 灭火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水和消防泡沫。从防火堤泄漏出来的燃料、水和泡沫在BPA12号罐的东侧形成了一个大的液池。最后这些液体甚至流到了几百米之外的M1高速公路桥。

库区作业人员并不了解在附近的区域内有很多下水井和排水坑, 混合着燃料、水和泡沫的液体流入到这些下水井和排水坑后会渗入到其下面的泥土中。混合液的污染物中含有PFOS (磺化全氟辛烷) 及烃类物质如苯、二甲苯。这些污染物已经进入到库区下面的白垩层中, 白垩层是提取饮用水的含水层。库区附近的污染物对饮用水的供应并未造成影响, 但造成长期污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英国环境署制定了一个监测方案对含水层的污染物含量实施检查。

失控的根本原因

导致这起重大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912号储罐中的燃料液位升高后, ATG和IHLS都没有发出任何动作。这是失去了“一级”控制。

在火灾发生的过程中及之后还存在着“二级”和“三级”控制措施失效的问题。那么在直接原因及导致控制措施失效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即换言之, 在这个高危场所, 是哪些操作管理问题导致控制措施一次又一次地失效呢?了解了这些根源问题将有助于帮助高危行业的管理人员从邦斯菲尔德事故中汲取经验教训, 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独立高液位开关 (IHLS)

2004年7月1日, 912号储罐安装了一个独立的高液位开关。该开关由TAV工程公司设计、生产及供应。依据开关的设计方案, 其部分功能需定期进行检查。但由于该开关的设计、安装和维护方式给人以安全运行的假象, 而安装和使用开关的人员不太了解开关的工作原理, 或对其进行挂锁所起的作用, 在测试完成后, 该开关就不能用了。

高危作业设备的设计人员应该建立一套体系在确保设备在适用的同时还要保障其安全。

如果对设计变更进行过严格的审查, 则此设计缺陷在早些时候就会被消除。但无论如何, 给安装者和使用者提供清晰明确的指导 (包括对挂锁的重要性的说明) 都是必要的。TAV公司知道其生产的开关将用于高危行业, 因此其安全性应该是至关重要的。

设计商和安装商都应该充分了解其设备的使用环境。

开关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及未能告知用户及供应商有关挂锁重要性的变更情况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完全可以在供应链下游获得解决。马瑟韦尔控制系统公司从TAV公司订购IHLS时, 双方都忽略了在油库这种高危环境中对关键安全设备的要求。TAV提供的信息未能充分地说明IHLS设计及使用过程中的关键之处, 并且TAV应该先了解这种开关的使用目的后再确定其是否适用, 如是否可用于像邦斯菲尔德油库这种仅用于高液位控制的情况等。马瑟韦尔是一个管理层收购公司, 虽然成立的时间比较短, 其员工在其所属专业领域却具有十分丰富的工作经验, 但其对设备的检查和了解相关的制度存在着不足。

看起来马瑟韦尔公司内没有一个人了解挂锁的安全重要性。912号储罐安装IHLS后没有上锁是因为该公司的作业人员以为挂锁仅仅是为了“防破坏”。在经过定期测试后, 不知是否是有意, 检核杆被置于非作业位置。当然, TAV的相关人员有义务告知挂锁的作用, 但马瑟韦尔的作业人员也应该更加了解这个功能。马瑟韦尔公司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对其所供应及/或安装的开关的要求确认及说明程序不当;未从生产商那里获得, 也没能向客户提供必要的数据;不了解开关的漏洞或挂锁的功能;马瑟韦尔公司在关键安全设备的安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其过于依赖的TAV公司却未为其提供的足够的信息。

除了IHLS生产商和安装商的问题外, 库区操作人员对订购、安装及测试程序也没有进行足够的监督。在对开关进行定期测试时, HOSL库区没有一个人意识到需要更换一把锁, 以将检核杆置于正确的位置。现场的操作人员更应很好地监督关键安全作业及设备情况, 以更全面地了解其工作原理。

自动储罐计量 (ATG) 系统

ATG系统的失效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另一个直接原因。液位计卡住 (液位计显示水平线不发生变化) 不好用的情况已经不是首次出现了。实际上, 在912号储罐经过维修投入运行后的2005年8月31日到2005年12月11日之间, 该液位计就曾经发生过14次卡住不能用的情形。有时主管在发现系统出现问题后会采取一些纠正措施, 如把仪表移到较高的位置后再恢复到原位进行“充填”。有时还会请马瑟韦尔公司的相关人员来帮助解决, 但导致仪表卡住的原因却始终未能确定。并且仪表问题记录也不全。

未能建立有效的故障记录程序及能够可靠解决这些问题的维修制度, 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两大重要的管理及组织根源问题。此外, 马瑟韦尔公司的作业人员既没有对仪表的问题进行调查, 也没有分析那么多次被叫去帮助解决仪表的问题的原因, 并且从来都没有对系统的可靠性产生过任何疑问。

其他缺陷

该系统还存在着其他本应很容易解决的缺陷。

监控屏幕。多个储罐ATG系统提供的数据都在一个显示屏上显示, 因此每次只能看到一个储罐的完整状态。事发当晚, 与912号储罐相关的显示出现在其他4个储罐的显示窗口附近或之后。整个ATG系统只有一台计算机在运行, 没有任何备份。而主管人员主要都要依赖ATG系统来控制储罐的充装, 对于如此关键的控制过程不进行备份是不明智的。

冗余紧急停车系统。显示屏上的储罐模拟图上有一个红色的紧急停车“终止”按钮。按下这个按钮即表示将储罐的所有侧阀都关掉。但很多主管人员并不知道该按钮不好用, 且从未被纳入到该系统。如果这个按钮好用, 尽管关阀的过程可能需要几分钟才能完成, 但至少也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应急程序。这反映了该公司在管控方面存在的问题, 其主管人员根本不了解这个“终止”按钮的冗余, 马瑟韦尔公司的员工也没有对其进行过任何测试。这个按钮不好用意味着库区根本无法采取任何措施主动将3条进料管线中的2条UKOP管线关停。但在控制室内则可以用紧急停车按钮关停Finaline管线。

系统安全。尽管没有迹象表明系统安全问题与此次事故有任何直接的联系, 但ATG系统中的安全措施确实存在着不足。该系统内置的安全系统允许控制室内的所有员工对其参数 (包括报警设置值) 进行修改。

报警功能。ATG系统升级后, 当储罐液位测量值与充装数据不一致时可进行报警。如果事发前就有这个功能, 将会在储罐液位值发生“意外”停止时对控制室内的作业人员发出警告。若能早一点修改此功能, 不必等到罐内物溢出, 操作员就会知道仪表出现了问题。如果监控方案能够更严格一些, 也很可能会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让库区操作人员对ATG系统进行升级。

其他潜在原因

ATG仪表不好用及IHLS不工作是导致912号储罐溢出的技术原因, 但其反映出的是深层次管理问题。

入库燃料的控制

对于油库的管理员来说, 了解Finaline管线和2条UKOP管线在批量收油控制方式方面存在着巨大区别是非常重要的。Finaline管线是由管理员控制的, 而由于历史原因, UKOP管线是在其他地方控制的。另外, 这些管理员获得的有关3条管线的相关信息也都矛盾重重。对于两条UKOP管线, 管理员只能使用ATG系统, 无权进入SCADA监控系统, 无法了解UKOP管线是否在用, 也无法知道在用管线的流量。

从理论上来说, 通过储罐的充装速度就可以确定UKOP管线的流量。但实际上却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做到, 因为储罐在接收管线来料的同时还有可能在向油罐车送料。不止一个储罐在充装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流量发生变化。对UKOP管线进行预先计划不但很难, 而且有时是极其不可能的。因此, 没有制定任何预先计划制度。流量的变化幅度很大, 有时连HOSL的管理员都不了解具体的变化情况。例如, 就在爆炸前不久, 在管理员毫不知情的情况下, UKOP南线的流量从550m3/h增加到了900 m3/h。

信息的缺乏影响了管理员对燃料管理的计划和控制能力。更为严重的是, 由于担心UKOP管线输送不力或中断会给库区操作人员造成经济处罚, 油库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认为应该给UKOP管线更多的优先输送权。并且要想紧急关停UKOP管线, 只能通过给另一个油库打电话、IHLS动作或按下附近BPA库区的手动报警按钮才能实现。

当然油库的管理员们并不了解UKOP管线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但正是这些问题让他们感觉到了工作中存在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 控制室内的操作从未进行过任何风险评价。

吞吐量的增加

自从该油库于20世纪60年代末投入使用以来, 其吞吐量已经增加4倍。增量的大部分源于其附近的壳牌公司油库在2002年关停后, 吞吐量都并入了HOSL油库, 同时加入的还有大量的油罐车司机及承包商, 所有这些都使管理员的工作负担大幅增加。此外, 由于为了防止储罐过满而要不停地倒罐, 也给储罐液面上的气相空间带来了巨大压力, 只有用罐车将油品拉走使储罐腾空后才能获得必要的空距。

有证据显示, 在事发当晚, 管理员们甚至都不知道哪条管线在充装哪个储罐。Finaline管线和UKOP南线都在接收大量的无铅汽油。出现这种局面主要是因交班程序问题及ATG系统的重叠屏幕所导致。鉴于工作人员日益增加的工作压力及控制室缺乏有效的数据, 出现这种状况也不难理解。

为了处理这些问题, 员工们不得不大量加班, 而这对于公司来说是很大的一笔费用, 为了减少支出, 管理层试图招募新的管理员, 但每次招到新员工后就会有别的员工提出辞职。

储罐充装程序

管理员的主要任务是操作并监控与燃料储运相关的控制系统, 包括对Finaline管线的控制。其最关键的一个任务是充装及清空HOSL储罐。ATG系统可以为管理员提供很多参数数据。管理员在一个屏幕上看完ATG数据后, 可以一个个地调出屏幕的图像。如前所述, 一次只能看一个储罐的状况。通常, 在计算机屏幕上会一个挨一个地堆叠三四个窗口, 管理员必须谨慎地决定所要看的屏幕。该系统为液位测量设计了一系列的视听报警, 根据储罐中不同产品的不同液位对管理员发出警报, 使其采取相关的行动。

“高液位”报警一般包括以下3种, “用户高”液位:该报警值可以由管理员进行设置, 表示需要采取干预措施;“高”液位:设置的液位值低于储罐的最大工作液位;“高-高”液位:设置的液位值低于IHLS的动作液位。

该油库共有8个管理员, 每人使用的报警液位都不同。例如有时储罐内的液位被允许超过“高”液位报警值。少数情况下, 考虑到储存空间的压力, 储罐中的液位会达到甚至高于“高-高”报警值。管理员都依赖于报警对充装过程进行控制。

该油库关于充装作业的操作规程也缺乏细节要求。没有说明如何选择被充装的储罐, 及如果可能的话,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储罐的充装高度超过“高”液位或“高-高”液位。即使该油库的管理层认为这个程序比较适当, 也缺乏相关指南的支持, 如该程序中没有关于其他安保措施的介绍、也没有要求对此类事件进行报告及对事件的原因进行有效的调查。

总之, 没有一个可称之为储罐充装的系统。鉴于储罐充装系统应该是防止燃料失控最重要的过程控制系统, 该油库在重大事故危险控制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管理问题。

应该建立一个健全的工作安全体系, 确保所有的管理员都能够以一致的、安全的方式来控制储罐的充装, 并且对于某些需要采取特殊措施的情况也要做好记录并获得管理层的审核。

工作压力

所谓的储罐充装系统, 因整个ATG系统的不可靠性而受到影响。管理员们不仅不能预测UKOP管线的工作参数, 也无法预测管线中所输送的燃料的性质。这些因素给他们带来了额外的压力。

加上油库吞吐量增加后的存储压力, 所有这一切都让管理员们处于巨大的压力下。他们建立了自己的一套系统来克服这些压力。例如, 他们在控制室内放了一个小闹钟, 用它来追踪Finaline管线的产品界面, 有时也用它来提醒储罐接近了最大罐容。在ATG系统不可靠后, 一名管理员还要求对IHLS备份, 这也表明他们对油库重装系统缺乏信心。

工作模式也是造成压力的一个方面。管理员们每个班的工作时间为12 h, 而且要不停地监测储罐的充装及腾空作业。他们一般要连上5个班, 加上加班的时间, 一般7天的工作时间大约为84 h, 并且没有固定的休息日, 只有在操作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才会休假。管理员们要大量加班, 但即使如此他们也拒绝增加新的管理员, 因为那样会使他们的收入降低。

尽管操作经理在事发前不久刚刚由于不堪忍受工作环境的压力而辞职, 这足以证明环境的恶劣, 但油库的管理层们却始终没能发觉这些令人无法接受的工作压力。

管理层有义务监测员工的工作压力并采取措施使他们的工作负担保持在合理、可接受的水平。

故障记录不当

调查显示, HOSL与关键设备和工作实践相关的故障记录不当。该油库的倒班体系导致问题只能短期解决, 而不能深究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管理员们的换班时间很短, 其实这段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交班的人可以把当班时的信息传达给接班的人员。他们争取用15 min完成换班工作, 并且他们清楚这15min是没有任何薪水的。交班文件主要用于记录Finaline管线, 而关于UKOP管线的记录一般都是临时要求的。并且信息记录的都是每个班结束时的信息, 当班期间发生的事故等一般不做记录。

业务协调人员曾经制作了一个电子故障日志, 但管理员们都没把它用起来。在事故发生前的3个月里, 912号储罐上的ATG仪表曾经有14次被卡住不好用, 但在故障日志上并没有这些记录, 业务经理也不清楚该仪表到底发生了多少次故障。该故障记录系统没有被坚持使用, 特别是当故障很迅速被解决后 (如对仪表进行充装或马瑟韦尔公司早期的访问) 更没有留下如何记录。库区的工作人员不了解关节安全设备的不可靠程度有多大, 也没有制定相关的制度让高级管理层对关键安全参数进行监控。

IHLS的情形也与ATG相似。故障程序及做法都未得到正确的处理。ATG系统的失效意味着对IHLS的依赖性会更大;但由于IHLS经常处于非工作状态, 实际上更多地依赖于ATG。鉴于这2个系统都不可靠, 大大影响了对储罐充装过程的总体控制能力。管理层没能对ATG系统及无法工作的IHLS共同引发的不可靠性进行详查。

例如, 在2004年4月的第一个星期, 明知912号储罐上的IHLS不好用, 储罐仍被使用, 且直到2004年7月1日才安装上新的开关。据查, 在此之前, 用于接收无铅汽油的911号罐也是在IHLS不工作的状态下运行了至少9个月的时间。如果故障记录系统健全, 并且得到高层的细致审查, 很可能会查处整个系统存在的严重不可靠性。

因此管理层应该建立制度以监控关键安全设备的可靠性。

马瑟韦尔控制系统公司

马瑟韦尔控制系统公司 (Motherwell Control Systems) 负责IHLS的供应和安装及对ATG系统的维护工作,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承包商伙伴关系。与马瑟韦尔签订的合同属于关键安全协议, 马瑟韦尔公司从事关键设备作业人员是否称职及其培训情况应经过评估, 但这些基本没有做过。道达尔公司曾经做过承包商现场绩效评估, 但主要是关于对现场个人防护方面的评估, 不是技术能力评估。

承包商作业过程中, 为了保障安全应做到以下几点:应该与之签订正规的合同, 明确关键安全作业目标;应该建立有效的报告系统, 将所有重大故障及其解决方案进行记录;并且合同双方均应了解并实施该系统;对已建立及需要建立的系统应有一个可靠且实时的说明;最关键的是, 在2004年更换IHLS开关时, 应该有一个正规的“变更的管理”过程。该过程基本上应包括对变更的好坏进行的工程评价, 同时还应考虑到程序上 (如测试) 应如何做出相应的更改。

承担高危风险作业者应签订正规的协议, 明确相关各方的职责, 以确保在合理可行的情况下对关键安全设备执行最高的标准。 (未完待续, 见3期)

天津爆炸事故反思材料 篇8

2015年8月12日23時30分,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發生特別重大火災爆炸,截至9月11日下午3時,事故共發現遇難者165人,並造成高達數百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財產損失。有位台商客戶,當天有一批幾百萬元的貨物在發生危險品爆炸的主責單位瑞海國際倉庫附近的倉庫,也被付之一矩,便問筆者該如何處理。詢問後得知情況如下:該批擬出口貨物系與大陸一物流企業簽訂的物流合同,由該物流企業承接該批貨物運輸、租船、收貨、報關報驗、交接、倉儲、裝卸等一條龍服務,風險自客戶處收貨起至過舷由該物流企業承擔。該批次貨物不巧在等待裝船的前夕,放置在該物流企業租用的倉庫裏,現毀損後客戶不知道向誰追責,如何追責。

即便是身為律師的我,要幫這位台商梳理個中法律關係與責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是因為第三方物流複雜的特性、多重繁複的法律關係,與第三方物流責任規定的法律缺失造成的。

理清多重繁複的法律關係

對於買賣一方與第三方物流企業產生的法律關係,法律未對其專門規定,實踐中主以契約商定物流專案的內容、彼此享承的權利、義務、違約責任、賠償方式等事項。從服務方式來說,第三方物流有時將部分物流活動分包給其他專項的物流服務人員或企業,但基於與客戶的直接合同關係,往往對物流的全過程,包括運輸、倉儲、加工、裝卸等一系列活動承擔責任,但每一環節又分屬於不同類型的合同調整對象,所以物流企業對同一貨物進行物流活動時可能同時受制於多種合同關係,比如其與物流實際履行人或各專業分包方存在著委託代理關係,或其他專項合同關係,物流合同在適用中需參照委託合同、運輸合同、倉儲合同等規定。

客戶拿出其與物流企業簽訂的物流合同,基於激烈的市場競爭與客戶方的強勢,這紙簡單的合同中果不其然規定的,是與並不豐厚的物流費用不相匹配的完全是一邊倒的嚴苛責任,即對於貨物出客戶倉庫至過船舷中所有物流環節的法律風險,包括貨物毀損的風險全部由該物流企業承擔,對於不可抗力的條款卻規定得十分模糊。客戶問是否可以憑著這紙物流合同,追究物流企業的責任,我認為有難度;因為雖沒有明確的對第三方物流的關於責任限制的法律制度,但作為物流過程各環節的協調人,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存在空間比較小,利潤微薄,如對其經營責任風險不加限制或轉移的話,物流企業很容易不堪巨額賠償倒閉,這不利於物流行業發展。

就算物流企業可以在賠償後轉向直接責任人或分包商追償,但兩種不同的合同關係需分別進行,賠償條款不能做到無縫對接,更因追償的方式一般要通過訴訟仲裁更增加了時間、精力、錢財的負擔,增加了追償難度與結果的不確定性。故對於不平等的客戶方強勢合同,司法實踐中也會根據實際情況斟酌責任限制。比如,據現在的消息,爆炸事故是瑞海公司所屬倉庫對於危險品貨物管理不當造成的,客戶貨物存放倉庫不屬於瑞海公司,只是被波及,所以從侵權責任來說,爆炸非物流企業過錯造成;從委託關係來說,爆炸也非物流企業委託的倉儲公司過錯造成,不需要委託方承擔責任,故火災爆炸對物流企業或客戶來講屬於不可抗力事件,該物流企業可能被免責。但物流企業需要提供便利,積極幫助貨主向相關部門去追責(特別是保險理賠)。不過我認為,物流企業自有倉儲或委託的倉儲方,若存在依法依約應做強制保險而未投保,或存在著其他管理過錯 ,物流企業仍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飛來橫禍」找誰賠償

從侵權責任角度,對「飛來橫禍」客戶應找誰賠償呢?

我認為,在本事故中受到人身、財產損失者,都有權向對涉事「爆炸物」存貯負有安全責任的單位、爆炸物的所有者等主張賠償。根據《安全生產法》,生產經營單位必須遵守本法和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完善安全生產條件,確保安全生產;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內的安全生產狀況,組織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本行政區域內容易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生產經營單位進行嚴格檢查;發現事故隱患,應當及時處理。

天津爆炸目前看來屬於重大責任事故,瑞海國際及其主要負責人應是第一責任主體。但從現在的損失情況看,瑞海國際加上其主要負責人的所有資產,也不可能承受如此巨額損失。那麼一些間接責任主體,如負責管理天津港區的部門,對瑞海國際的資質、建設、安監、環評等進行審查、監管的相關部門,可能負有管理不善甚至瀆職的責任,可以成為後續列的賠償主體,財政資金也可能屬於賠償金的一大來源。

由此我提醒客戶,要在此次爆炸中獲賠,無論是從責任賠償主體方面,還是從客戶處衍生的合同關係鏈的端口,什麼單位投了什麼樣的相關保險,保險險種及賠償範圍為何是需要得到厘清的。一是倉儲貨物保險,投保倉庫貨物因為火災、颱風、暴雨等自然災害以及意外事故造成的損失與倉庫本身房屋及附屬設施的損失均在保險範圍內。二是企業財產險,屬於被保險人(如客戶)、由被保險人(如物流企業或倉儲公司)經營管理或替他人保管的財產有經濟利害關係的財產都可在保險標的範圍內,該財險對火災、爆炸、雷擊等原因造成保險財產損失承擔賠償責任。三是企業責任險,該險種以企業作為保險客戶的法律賠償風險為承保對象,由保險公司對其承擔保障在因企業失責造成事故時對第三方進行賠付。如果物流企業或倉儲公司投保該險種,也可能因此次爆炸非其失責造成而被拒賠,如瑞海國際投保此險種,則應獲得最高賠額下的賠付。四是物流責任險,從引起被保險人賠償責任的環節來看,其責任基本限於被保險人在運輸、儲存、裝卸、搬運、配送貨物過程中由於火災、爆炸等五種原因造成的物流貨物損失(但自然災害引起的不賠)。另外注意的是:堆放在露天的物流貨物也不能賠,其他限制也挺多的,該險種是一種契合現代物流業發展潮流的新型保險產品,但據聞投保的物流企業並不多。五是貨運險,客戶說物流企業只投保了貨運險,不知能不能獲賠。據我所知,貨運險針對的是運輸中的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因遭受保險責任範圍內的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損失能夠得到經濟補償,而此次事故是發生在倉儲時;如果沒有倉儲險、存倉險之類的拓展附加,恐難以獲賠。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如何降低新人离职率下一篇:《关于协警管理的思考》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