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申请书

2024-08-12

加入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申请书(精选6篇)

加入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申请书 篇1

加入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申请书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的领导:

您们好!

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合理规划和配置乡村卫生资源,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能力,促进新农合制度的巩固和完善,推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我叫江抗洪是一名乡村医生,自从98年自办诊所以来,在市卫生局、县卫生局及乡卫生院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农村卫生发展大局,认真开展各项医疗工作,全面贯彻执行各级领导安排和布置的各项任务,全面履行了乡村医生岗位职责。自99年负责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真落实各项方针,使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及时有效地落到实处。07年开展农村合作医疗,能积极协助村干部做好宣传工作,主动向村民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内容及补偿办法。能够做到小病不出村,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能认真做好门诊病志及处方管理,详细填写门诊补偿登记表,及时上报。本人能够认真并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在工作中,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基层卫生所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为能够更好的为做好农村卫生工作所以我真诚的想加入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中来,希望领导能够批

准。

如果我有幸能够加入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的工作,我一定会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学习一丝不苟;对待患者热情周到,尽自己最大努力,更加扎实地做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希望各位领导能够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2011年11月5日

加入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申请书 篇2

关键词:卫生,服务,一体化,调查

为了解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现状,进一步加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我们从乡村卫生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乡村卫生队伍建设和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等3个方面对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某市A区、B区14个乡镇的906名乡村居民和130名乡村卫生服务人员,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三个变量进行了调查。在906名乡村居民中,男性484人,占53.42%,女性422人,占46.58%。在年龄层次上,18~35岁的有268人,占29.58%;36~45岁的有347 人,占38.3%;46~60 岁的有216 人,占23.84%;60岁以上的有75人,占8.28%。在文化程度上,小学150人,占16.56%;初中366人,占46.4%;高中221人,占24.39%;大学79人,占8.72%;其他90人,占9.93%。在130 名乡村医生中,男性55 人,占42.31%;女性75人,占57.69%。年龄层次上,18~35岁的有65人,占50%;36~45岁的有58人,占44.62%;46~60岁的有4人,占3.08%;60岁以上的有3人,占2.3%。在文化程度上,小学0人;初中4人,占3.08%;高中16人,占12.31%;大学98人,占75.38%;其他12人,占9.23%。

1.2 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以乡村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整群抽样法抽取了某市A区C镇的全部47个村庄,并根据各村庄的户籍人数,通过定额抽样法和偶遇抽样法以1∶30 的比例调查了1 000名居民。向其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6份。以乡村医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了某市A区、B区14 个乡镇的150名乡村卫生服务人员。向其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0份。本次调查两类问卷共发出1 150份,回收1 150份,有效问卷1 036份,有效回收率为90.01%。

2 结论

2.1 乡村卫生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但服务效率需要提升

某市A区、B区通过积极推行一体化管理,乡村卫生服务水平有所提高。调查发现,2010 年以来,A区、B区对乡镇卫生院的门诊楼、病房楼进行了全面的改扩建。乡镇卫生院的改扩建又进一步带动了村卫生室建设。近年来,A区村卫生室提档升级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基本能够按照“每个行政村应有一所村卫生室”[1]的标准设置一所规范化村卫生室。乡村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使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乡村的医疗条件,村卫生室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中的网底功能初见成效。当前,在乡镇卫生院就诊住院后,“起付线以上部分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80%”[2],使80%左右的乡村居民就诊时首选基层医疗机构(见表1),基本扭转了“无论大病小病,一生病就跑大医院”的现象。乡村居民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时报销比例提高了,支出更少了,使广大乡村居民感受到了医改实惠。

乡村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得益于乡村卫生一体化的顺利推进和实施。“在没举办合作医疗的地方,村医和卫生院在门诊服上本是医疗市场的竞争者关系。”[3]但在乡村卫生一体化中,乡镇卫生院通过对村卫生室统一实行行政管理、人员管理、业务管理、财务管理、药品管理和新农合管理,明确了村卫生室职责和功能定位,“强化了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职能和中心地位,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关系从竞争对手变为合作伙伴”[4],较好地解决了乡村医生“重医轻防”的现象。

在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中,尽管通过一系列努力,提高了基层医疗结构的服务水平,但仍然存在服务效率需要提升的问题。调查发现,一些村卫生室的基本医疗药物售罄后没有及时补给,客观上导致村卫生室药品不全。一些村卫生室医务人员不能很好地遵守劳动纪律,在正常工作时间存在着从事农忙等其他非医疗事务的现象,给村民就医带来不便。同时,乡村居民对村卫生室服务态度持满意和非常满意的不足60%,对乡镇卫生院服务态度持满意和非常满意的还不到40%(见表2,表3)。

2.2 乡村卫生队伍得到巩固,但人员数量不足

通过实施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对乡村医生了实行聘任制、工资制和养老保险等三种基本制度,整合了乡村卫生人力资源,给乡村医生带来了切实的改革红利,使乡村卫生队伍得到巩固。许多乡村医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卫生服务人才销蚀和外流的趋势得到扭转,乡村卫生队伍的地位也明显提高。

但在巩固队伍的同时,乡村医生的数量仍然不足。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乡村居民认为乡村医生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居民就医需求(见表4)。当流行性疾病高发时,医护人员短缺尤其短缺,导致基层医疗服务效率跟不上。乡村医生数量不足,成为当前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

由于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历史欠账较多,全方位落后面貌尤其是乡村医生人员不足的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当前,需要大批医学毕业生充实到乡村医生队伍中,服务基层,扎根基层。但是,由于引导医学生基层就业的各项优惠措施、实施细则“落地”效果不佳,导致一些医学毕业生即使待业甚至转行也不愿到基层医疗机构就业。使乡村医生的“整个年龄结构没有形成梯队,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5]。乡村医生队伍的新鲜血液迟迟得不到充分补充,是造成乡村医生人员不足的根本原因。

2.3 乡村医生的工资待遇有所改善,但与期望值有较大差距

推行一体化管理后,对乡村医生实行工资制,规范了乡村医生的收入来源,工资待遇有所改善,解决了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调查发现,目前乡村医生的月收入集中在2 000~3 000元左右。但大部分乡村医生对自己的月收入不满意,近80%的村卫生室的医生期望月工资在4 000元以上,而乡镇卫生院近半数医生期望月工资在5 000元以上(见表5,表6)。乡村医生的工资待遇总体不高,导致乡村卫生服务人员的实际工资与期望工资存在较大差距,对他们的工作热情产生较大影响。

为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某市有关部门提出了要建立健全乡村医生多渠道收入补偿机制,试图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贴、基本医疗服务收入和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绩效补贴中加大对乡村医生的收入补偿。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相关实施细则缺失,导致多渠道收入补偿机制落实不到位。另外,由于乡村医生的诊疗费等收入差别不大,导致多服务几名患者与少服务几名患者在月收入上差别不多。基于以上原因,致使乡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对农村患者就医时以技术水平有限或医疗设备简陋为由,向上级医疗机构推诿。

3 讨论

3.1 要进一步提高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推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是规范农村卫生组织管理的重要举措,是医改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载体。在一体化管理的过程中,由于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推行方式,导致广大乡村居民对改革的参与度不足,没能很好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导致他们缺乏了解相关政策的热情和动力,造成管理成效有所折扣,科学化水平有所欠缺使相关改革措施,没有很好地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因此,要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必须扩大乡村居民的参与度,发挥广大乡村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广大乡村居民对一体化管理更加了解、支持,调动起积极性、主动性。比如,在对村卫生室的监管环节上,如果发挥好乡村居民的监管作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各项改革的主体。提高乡村居民在一体化管理上的参与度,也是提高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科学化的根本。

3.2 要进一步加大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实施乡村卫生一体化须保障好乡村医生的利益”[6]。首先要落实好基层岗位补贴等收入补偿机制的改革,通过提高绩效工资比例调动经验丰富的乡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的价值得到认可和实现。其次,要认真落实“对长期在城乡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7]的政策,“加大对村医农村服务项目补助,提高财政补助额度,力争使乡村医生的收入总体上保持在与当地小学教师或村干部相当的水平上”[8],稳定并巩固现有乡村医生队伍。再次,要通过设立业务培训或转岗培训质量监控制度、患者医疗反馈评议及奖励制度、乡村医生临床技能竞赛及奖励制度等形式来确保乡村医生业务培训的效果,逐步提高乡村医生的业务技能。

3.3 要继续加大对村卫生室的扶持力度

离开政府的扶持,村卫生室建设将困难重重。由于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每个行政村应有一所村卫生室”的规划建设目标仍在推进之中。该目标对于一些较大村庄较为适用,推行得较为顺利。但对一些小的自然村,或偏远的村庄,往往出现三四个自然村才能建设一所规范化村卫生室的现象,显然不能满足乡村居民就医的需求。另外,对于经济困难乡镇,在政策执行上不能一刀切。对不能按期完成规范化建设的村卫生室,要考虑乡情、村情,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综合评估,使其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能提高。要通过继续加大对村卫生室的扶持力度,继续推进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使村卫生室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中的网底功能充分发挥,进一步满足乡村居民就医需要。

参考文献

[1]山东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意见[Z].2010-08-16.

[2]日照市卫生局,民政局,财政局,审计局.关于2012年日照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指导意见[J].2012-05-25.

[3]邹珺.“乡村一体化”条件下合作医疗的博弈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05,8(5):200-202.

[4]杨百团,尹爱田,韩东,等.构建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的长效机制:以山东省海阳市为例[J].中国卫生经济,2009,28(11):13-16.

[5]王飞,毕校龙,朱洪武,等.乡村医生一体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医院管理论坛,2014,31(1):60-61.

[6]苗双虎.乡村卫生一体化中的利益博弈[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78(8):607-609.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9-04-07(1).

加入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申请书 篇3

新明卫生院于2009年9月全面启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项目。2009年是国家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年。我院今年上半年在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医院全体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医改为契机,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通过强化管理,深化内部运营机制改革,于2009年9月全面启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项目。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1:强化管理、理清思路:

为加强项目管理,进一步提高均等化服务质量,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根据《黄山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意见》要求,分别于2011年6月份及对属下的招桃村卫生室、葛湖村卫生室、樵山村卫生室、三合村卫生室、进行年中考核,考核结果均为合格。考核依据《黄山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考核细则》基本内容和要求,采用百分制评分方式。按资料、信息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等实行现场测评、现场打分并当场反馈。

2:目标明确、责任到位:

2011,在区卫生局的指导下,经过各村卫生室的共同努力,处理均等化领导实施小组,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分工细致,完善措施。我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得到全面、有序开展。截止2011年8月,已完成了2011(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的各项工作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完善了资料和信息管理。共建立档案2444份、其中精神病档案27份、65岁老人建档396份,高血压档案376份,糖尿病38份、印发宣传资料3200份、并且整理归档,信息分类清晰,数据统计及时、规范。

3:存在的不足、下一步的整改措施:

上半年,医院在提升服务、加强质量、控制成本、加快发展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完成了主要工作目标,但工作中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应加强村卫生室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应多开展医疗知识培训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理论知识,彻底摆脱陈旧的思想观念。在培训中及其自我学习、不断完善、更好、更方便的服务当地老百姓。加快步伐、积极推动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

2、医疗服务质量没有实质性的提高,资料管理欠规范。项目资料分类管理不明确,各项目资料混放且无明显标记区分,部分表格填写存在缺项、不符合逻辑,应该加强管理、加强责任心、更好完善一体化服务的各项工作。

3门急诊病人首诊测血压不完善、应该加强督查。

4、免疫接种不及时。不能按免疫接种程序及时完成免疫接种,导致接种率下降。

充分发挥村卫生室工作职能。加强村卫生室人员的业务培训,充分调动村医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完成各项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

黄山区新明卫生院

加入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申请书 篇4

工作总结

根据《乡卫生院村卫生室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和县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要求,结合我院实际自实施一体化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推行了对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实践证明,我乡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促进全乡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利于规范和加强农村医疗市场的管理,有利于农村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普及。今年我乡实行一体化管理,一体化管理率达到100%。各行政村卫生室达到合格标准。

二、严格标准,科学规划,规范卫生室建设

认真贯彻执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及有关文件规定,落实好“五统一,两独立”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即统一机构建设、统一人员管理、统一药械购进、统一收费标准、统一业务管理、,财务独立核算、责任独立承担。本着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原则,规范卫生室建设面积80平方米,各室分开,相对独立,分区布局合理。

三、履行职责,认真服务

村卫生室作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网底,在卫生院的指导下,认真负责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登记、报告;负责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协助做好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开展健康教育,向村民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参与农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更新,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等慢性非传染病的随访;协助做好儿童免疫规划疫防接种,老年人保健,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村级爱国卫生运动实施;积极宣传新农合政策,协助做好农民医药费用报销补偿情况的定期公示工作;使用适宜技术和国家基本药物,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急重病人的初级救护、及时转诊和家庭康复指导;基本上完成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院布置的其他工作。

四、规范执业行为,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村卫生室规范了执业行为,切实加强了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做到看病有登记(门诊日记)、用药有处方、输液有许可、收费有标准并上墙、公共卫生服务有台账、进药有凭证、转诊有记录、管理有系统。每月能及时向卫生院报送一个月财务报表和药品统一配送采购计划表。

五、强化卫生院的管理,加强督促检查

卫生院作为一体化管理的管理单位,建立了一体化管理工作制度和台账,每月认真召开一次乡村医生例会,每月对卫生室督查不少于1次和对一体化卫生室的乡村医生进行考核,并将村卫生室工作职责落实情况作为兑现公共卫生补助和补贴的重要依据。

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为促进我乡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单位的健康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必将为农民的预防保健、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康复提供价廉、便捷的卫生服务。

加入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申请书 篇5

创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示范县实施方案

各乡镇卫生院、管区医院: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贯彻落实省卫生厅《关于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意见》,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管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能力,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我县决定开展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示范县创建活动。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力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为载体,合理规划和配置乡村卫生资源,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强化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整体功能,促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综合改革,全面落实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任务,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创建目标

落实各项创建内容,加快工作实施进度,到2012年9月底前完成全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三、组织管理

1、县卫生局成立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一体化管理工作。制定本县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和相关配套文件。

2、做好组织管理和落实工作,全县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全部实行一体化管理。

四、创建内容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是指在卫生局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下,以乡镇为单位,对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行政、人员、业务、器械、财务和绩效考核等方面予以规范的管理体制。在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中,乡镇卫生院受卫生局的委托,负责履行本辖区内卫生管理职责,在向农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的同时,承担对村卫生室的综合管理和指导,对村卫生室实行行政事务、人员聘用、业务技术、药品器械、财务管理、绩效考核等“六统一”管理,村卫生室承担行政村的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初级诊治等工作。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统一行政管理

1、合理设置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1个村卫生室,人口较少的行政村可合并设立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命名规范,统一标牌。

2、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设备配置符合《国债项 目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意见》要求。80%以上的村卫生室达到标准化要求,建筑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上,诊断室、治疗室、药房三室分开,配备35件基本设备。

3、乡(镇)卫生院对所属行政村卫生室实行统一管理,承担对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

(二)统一人员管理

1、乡(镇)卫生院从事医疗、护理、公共卫生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具备法定的执业资格,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并在规定的范围内执业,非卫生技术人员不得从事医疗卫生专业技术工作。卫生技术人员原则上应占人员总数的90%以上。

2、乡(镇)卫生院院长公开选聘,人员实行全员聘用。

3、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必须具备法定执业资格,《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颁布后,新进入村卫生室的人员应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

4、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由村民委员会推荐,乡(镇)卫生院考核,县卫生局批准,由乡(镇)卫生院统一聘用,签订聘用合同。乡(镇)卫生院可在本乡范围内对乡村医生进行调配。

5、县卫生局定期组织对乡、村卫生人员的业务技术和医德医风等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记入个人业务档案。

(三)统一业务管理

1、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和诊疗规范。

2、门诊登记、病历、处方等各种医疗文书按规定全县统一。

3、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做到门诊有登记、住院有病历,用药有处方,转诊有记录,疫情有报告,并书写规范。

4、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要按照省卫生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有关要求,做好各自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5、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基本公共卫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培训等工作,统一安排、统一管理、统一考核。

6、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要加强服务质量管理,严格规范诊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无医疗事故发生。

(四)统一药械管理

1、乡(镇)卫生院应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和《河北省纳入基本药物管理的非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

2、村卫生室乡村医生配备使用药品,严格按照《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药物目录》规定的乡村医生用药范围执行。

3、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使用的《国家基本药物 目录(基层部分)》和《河北省纳入基本药物管理的非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

4、县卫生局将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卫生人员合理用药的教育、培训和日常监督管理。

5、县卫生局将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疗器械、卫生材料的购置、使用和管理。政府配备给村卫生室的医疗器械,由所在地乡(镇)卫生院统一验收,进行固定资产登记,并及时分发到村卫生室投入使用。

(五)统一财务管理

1、乡(镇)卫生院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村卫生室要做到收费有单据、账目有记录、支出有凭证。

2、要公开医疗服务和药品收费项目及价格。

3、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财务实行专账管理,建立村卫生室固定资产、药品购销等账目。

4、村卫生室建立财务账目,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六)统一绩效考核

1、县卫生局依据《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试点办法》制定考核实施细则,成立考核组织,负责考核工作。

2、县卫生局负责对乡镇卫生院进行绩效考核,乡镇卫 生院在县卫生局的统一组织下,做好对村卫生室的考核工作。

3、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考核结果作为政府补助经费的发放依据。

五、实施办法与步骤

(一)安排部署

2012年3月底以前,县卫生局制定下发《文安县创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示范县实施方案》。召开全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启动会。确定文安镇、孙氏镇为首批创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示范乡镇,2012年7月底前完成创建示范任务。

(二)组织实施

2012年4月1日—8月31日,各乡镇要严格按照本方案要求及《文安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考核评估标准》,组织实施本辖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三)考核验收

2012年9月1日--9月30日,按照《文安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考核评估标准》对各乡镇逐一进行自查考核评估,对标查缺,保证创建质量,迎接省级考核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单位要充分 认识开展创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示范县活动对于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管理,强化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整体功能,促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各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目标,做到领导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狠抓落实。

(二)制定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各单位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创建实施计划、保障措施和检查考核制度,创建实施计划要报县卫生局备案。各单位在开展创建活动中,要扎实工作,注重实效,防止形式主义,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加强督导,严格考核评估。县卫生局将对创建活动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督导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创建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严格按照《文安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考核评估标准》进行考核评估,确保创建质量。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把我县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及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附件:

1、文安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领导小组

2、文安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考核评估标准

加入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申请书 篇6

1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的基本含义及必要性

1.1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的基本含义

2010年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意见》中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基本含义是指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下, 以乡镇为范围, 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行政、业务、药械、财务和绩效考核等方面予以规范的管理体制。在乡村一体化管理中, 乡镇卫生院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 负责履行本辖区内卫生管理职责, 在向农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的同时, 承担对村卫生室的管理和指导职能;村卫生室承担行政村的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初级诊治等工作。其宗旨是进一步合理规划和配置乡村卫生资源, 规范服务行为, 提高服务能力, 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巩固和完善, 推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能够实现乡村卫生服务网络体系的构建, 提高农村基层基本医疗服务水平, 促进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为我国广大农民群体的健康事业保驾护航。

1.2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的必要性

1.2.1 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伴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大部分地区合作医疗保健制度相继停止, 大多数村卫生所由于失去集体经济支持纷纷解体, 个体诊所迅速增加。这一现象对于方便农村群众看病,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问题多多, 如农村卫生三级服务网内在的指导关系已不复存在, 乡级卫生机构对村级卫生机构的指导和管理功能无法行使;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条件落后, 人才匮乏, 服务能力差;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少数乡村医生超范围诊疗, 医疗事故时有发生;药品销售渠道混乱, 质量无法保证;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农村公共卫生活动在基层无法开展等等。农村医疗卫生状况的无序和混乱, 迫切需要对农村卫生机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 完善农村医疗卫生制度, 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1.2.2 方便农村居民看病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还比较低, 尤其是对于广大的农民来说, 其社会医疗保障制度还很不完善, 不要说预防保健, 就连看病取药都成了他们说不出的痛。许多贫困的农村地区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开支都保障不了, 更不用谈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 许多农村家庭一年甚至是多年的收入也抵不上看一次病所花的钱, 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农村脱贫工作中最大的障碍。另外, 农村的一些偏远地区, 医疗卫生条件很差, 有些地方甚至连一个像样的医务室都没有, 农民看病要跑到几十甚至是几百公里以外的乡镇卫生院。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推进, 使得每个地区在政府的统一组织与规划下都有属于自己的村医务室, 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看病取药的需要。再者, 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 充分整合有限的乡村医疗卫生资源, 大大提高农民看病的效率。

1.2.3 提高乡村医务人员素质和卫生服务质量的需要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强化了乡镇卫生院对村级卫生组织的管理职能, 使村卫生室成为乡镇卫生院的分支机构, 村卫生室人、财、物由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 村卫生室人员由乡镇卫生院统一聘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共同承担辖区内的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任务, 合理配置乡村基层卫生体系的各项资源, 充分发挥乡村两级卫生组织的综合服务功能, 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其次, 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的规划与管理, 能使乡村卫生服务机构更直接地享受到政府的资助与补贴, 减少了中间环节, 降低了医疗风险与相关的犯罪行为。总之,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能够规范与提高农村基层医务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 提高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增加农民对各级医疗机构的信任感与满意度。这既有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入贯彻, 又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

2 河南省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取得的成绩

2.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情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是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选取了河南省光山县和内乡县18个行政村的360个不同年龄、性别、贫富程度的农民作为调查对象, 结果显示, 已经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有294人, 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1.7%, 另有10%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8.3%的群众因种种原因尚未办理。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的增加, 受益面扩大,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初步缓解。

2.2 一体化以后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提高卫生服务可及性, 是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目标的必要措施与重要体现, 调查显示, 自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实施以来, 其中有33%的居民在15分钟以内, 43.3%的居民在15~20分钟, 10%的居民在20~30分钟就能够到达离自己最近的卫生室, 只有约13.3%的居民到达时间在30分钟以上。农民就医总体上来说是方便了, 说明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取得一定成效, 尤其是一些贫穷偏远地区, 卫生室、卫生点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极大方便了当地农民的就医取药。

2.3 一体化以后农民对医疗现状的满意度

满意度是衡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最直观的指标,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对满意度的调研: (1) 您所就诊的医疗机构, 所属县医院/乡镇卫生院; (2) 您认为就诊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 (3) 您认为医生的服务态度; (4) 您认为就医方便度; (5) 您对医生的可信度; (6) 您认为收费情况; (7) 您需要的药品; (8) 就诊等待时间; (9) 总体满意度; (10) 您有哪些建议和意见 (不满意的地方)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 十分满意5%;比较满意23.3%;认为一般66.6%;不满意占5%。比较满意的不到调查人数的30%, 有66.6%的群众认为效果一般, 主要问题在于医疗服务水平不高, 从业人员服务态度差、专业素质低下等方面。

3 河南省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3.1 乡村医疗部门服务、管理水平不高

医疗卫生单位的服务态度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程度, 调查中发现一些乡村医技人员服务态度差, 服务质量低, 很难使广大农民群众满意。究其根源, 在于医疗服务行为不规范, 由于管理体制比较松散并缺少监管, 用人程序与制度不透明, 没有引入适当的激励、考核机制, 一些组织结构设置并不合理, 服务人员责任心不强, 吃“大锅饭”, 人浮于事。同时,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依然较差, 适用技术人才缺乏, 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相对薄弱, 影响了农村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开展, 从而影响了农民的满意度。再者,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宣传不到位, 农民了解不深, 保障水平低, 参加和办理报销的程序繁琐等问题, 亦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满意度不高。

3.2 乡村医疗服务人员专业素质低下

目前乡村医疗服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是不争的事实, 而且人员队伍结构老化, 基本上没有本科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有一项调查显示, 截止2008年10月, 河南省信阳市卫生人才不仅总量不足, 而且整体素质不高, 本科、大专、中专学历卫生人员分别占全市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总数的2.19%、17.09%和53.65%, 另外还有16.89%的无专业学历者[1]。由于卫生机构医疗条件差, 工资低, 出现专业卫生人才不愿意来、来了也留不住的现象, 导致医疗卫生服务跟不上去, 陷入恶性循环。现有人员中, 缺乏继续教育与培训, 对新技术、新方法缺乏了解, 影响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因为对于素质不高的农村卫生人员来说, 诊断常见病、多发病都成问题, 难以开展日常预防保健工作, 更不可能应付可能随时出现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3.3 农村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 农村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 近年来虽有所改善, 但依然达不到合理的标准。目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农村居民为对象, 由集体和个人共同筹集医疗预防保健基金, 并按一定比例进行多种形式的补偿, 它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一种主要形式。建立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资金来源问题, 医疗保障资金的筹集是实行农村医疗保障的一项重要前提。当前合作医疗的资金收集上依然存在很大问题, 如中央政府财政支持严重不足, 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一些地区地方政府财政困难, 无力承担相应的医疗费用;一部分农民仍然持观望态度, 不利于农村合作医疗经费的筹集, 等等。

4 河南省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的思考

4.1 提高乡村医疗服务部门管理水平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行使管理职能, 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行为的指导和监督, 加强对卫生经费使用的监管, 定期组织乡村医生培训;区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基本职能, 明确各自的公共卫生服务范围, 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技术流程, 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乡镇卫生院是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主体, 在我国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中发挥枢纽作用。合理设置乡镇卫生院组织机构人员的数量与职位, 明确用人程序与制度, 引入适当的激励、考核机制, 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及服务质量的改善。应加大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力度, 加强其对村卫生室的业务指导和日常管理, 定期对乡村医生及村卫生室的服务质量和数量进行考核。提高村卫生室电子信息化水平, 培养乡村医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使用, 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实行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统一的电子票据和处方笺, 提高乡村医生及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4.2 提高乡村医务人员专业素质

人才是保证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动力所在, 加快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的关键在于乡村卫生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树立现代人才资源观念, 从提高乡村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角度出发, 做好现有乡村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工作, 以提高其理论知识及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 逐步建立乡村卫生人才的长效培训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及后备人才队伍建设, 启动乡村医生大学深造计划。加大城市综合医院支持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力度, 抽调一定比例的专业技术骨干下基层帮扶。同时, 明确乡村医务人员的职业属性, 尤其是要在法律上明确其职能地位, 将乡村医务人员的人事关系纳入到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的管理与考核中, 以增强其职业归属感与竞争感。规范乡村医务人员社会保障制度, 解决乡村医务人员后顾之忧, 稳定乡村医务专业队伍。通过人力、技术、管理等多种支援形式, 提高乡村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逐步改变农村卫生工作的薄弱现状, 提高农村基层卫生单位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4.3 完善农村区域卫生服务网络

早在2006年, 卫生部联合财政部等部门, 提出建立起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 提高农村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效率, 满足农民群众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目前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已初步建立, 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发挥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与规划的牵头作用, 而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重点, 完善乡村卫生室建设, 整合各项医疗卫生资源, 建立健全各项相关的管理制度, 完成大部分的农村医疗卫生与保健任务。同时, 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社会和个人举办农村卫生机构, 推动农村区域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与发展, 从整体上为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提供保障条件。

4.4 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为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开始试行, 到2010年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它是我国针对农村情况, 依法制定的有关疾病预防、治疗等保护农民生命和权利不受侵犯的各项政策的总和, 涉及医疗设施、医护人才、医保资金、疫病控制等方面。在现有基础上, 继续加大对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 强化软、硬件水平建设, 达到环境温馨、服务到位的目标, 从而提高农民的受益程度。提高农民享受合作医疗的范围, 完善农村相对落后的医疗设施与技术, 启动农村卫生服务队伍建设计划, 吸引高水平的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工作。做好农村医务人员在岗培训工作, 提高服务能力。各级医疗卫生部门严格把关, 规范农村医疗卫生市场, 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市场的整顿, 加大监管力度, 对药品、医用材料实行公开招标制度, 降低价格, 杜绝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 减轻农民承担疾病带来的沉重经济压力, 改变既往“小病养, 大病扛, 重病等着见阎王”的局面, 做到“小伤小病不出村, 一般常见病不出乡镇”, 最终建立健全乡村一体化管理为基础的较全面的、较高水平的农村基层医疗保障体系, 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4.5 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宣传力度

在调研的一些地方, 农民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知晓率不高, 相当一部分农民群众知道或是听说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但是不知道具体内容是什么, 以及如何实现药费报销。目前有许多农民并不真正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 也没有风险意识,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持观望态度, 参加与否也是从短期得失考虑, 一些人认为自己身体好, 不生病, 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所以加大宣传力度, 扩大宣传覆盖面, 可以通过在日常工作中直接下乡进村入户, 面对面向广大农民群众讲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 发放相关宣传画册等资料, 加强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 各定点医疗单位要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内容宣传到病人等形式多样的宣传, 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及相关规定在全区域内的知晓率逐步提高, 打消广大人民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顾虑, 帮助农民树立风险投资意识, 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全是一种自主行为。

摘要: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制度,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文章通过调研了解河南农村医疗卫生现状, 分析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为加快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工作献言献策。

关键词: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班社会学期教学计划下一篇:医学英语词汇(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