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

2024-05-16

加入WTO(共12篇)

加入WTO 篇1

摘要:加入WTO后, 我金融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国外金融企业的大举进入, 使国内金融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以前那种坐等顾客上门的市场策略不能适应新的市场形势的要求。因此, 在新时期条件下, 研究金融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对我国金融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金融企业,金融市场,金融营销,市场策略

【文章摘要】

加入WTO后, 我金融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国外金融企业的大举进入, 使国内金融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以前那种坐等顾客上门的市场策略不能适应新的市场形势的要求。因此, 在新时期条件下, 研究金融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对我国金融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金融企业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

金融企业的市场营销是金融企业以金融市场为导向, 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 通过运用各种营销手段, 把可赢利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引导并销售给经选择的客户群体, 在满足客户的需要和欲望的过程中实现金融企业的利益目标。

金融营销策略的选择与实施是整个营销过程的核心与关键, 其他阶段活动的开展都是为这一阶段服务, 而金融企业营销战略的最终经营目标--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实现有赖于适当的金融营销策略的选择与实施。

二、我国金融企业市场营销概况

(一) 首先是银行业出于争夺存款的目的

开始在营业网点门前拉横幅广告, 媒体宣传银行市场营销活动日渐增多。然后是保险公司推行的代理人制度, 近期, 证券基金的发行也引入了市场营销的理念。

(二) 由于传统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健全和完善, 各种体制性的约束大量存在, 国民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不高, 传统金融行业的高度垄断性等, 使得我国金融营销管理的水平参差不齐, 总体上尚处于初级阶段。

1、营销服务观念不强。

受传统卖方市场观念的影响, 不注意及时转变观念, 摆正自己的位置, 官商意识浓厚, 经营方式消极被动。

2、风险防范意识薄弱。许多金融企业

好大喜功, 忽视资金约束和成本因素, 脱离资金和管理能力, 盲目拓展业务, 乱铺摊子, 资产增长过快, 导致不良资产比例过高, 风险加大。

3、不重视市场研发, 一些金融企业既

不善于发现市场, 也不注重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而是盲目地模仿竞争对手, 致使金融营销行为趋同。

三、我国金融企业面临的形势和应对策略

(一) 入世后我国金融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

1、政治与法律环境。

在金融政策方面, 国家将更多地采用各种信贷、利率、汇率、公开市场业务等经济手段对金融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国家将在完善各种金融法规的基础上, 依法监督和管理金融机构的经营和营销行为,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2、市场环境。

一是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金融企业原来垄断经营的市场格局将被打破, 取而代之的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形成。二是金融市场体系的扩张速度会加快。这将极大地丰富金融市场的内容, 使金融产品的种类和金融部门的门类迅速增加;三是融资渠道拓宽, 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关系作用将发生新变化, 金融机构单方面决定资金价格的状况将不复存在。四是金融商品和投资需求多元化趋势会加强。对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商品的要求更高, 进而就对金融业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是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性会进一步加强。资金投资收益的地域差异会增大, 由于受利益最大化的驱使, 会出现资金倒流的“马太效应”, 一定程度上会加大不发达地区的融资难度, 影响金融业的协调发展。

3、金融商品价格杠杆作用。

在WTO金融服务协议规则的指导下, 金融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透明度会提高, 金融商品的价格将更能真实地反映资金的供求和企业经营业绩, 从而更好地起到引导金融商品消费者的消费及投资行为的作用。

4、与相关产业关系。

加入WTO对我国各产业会带来较大的影响, 使金融业与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发生新的变化, 金融企业如何适应各产业新的发展, 也将成为新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5、人才争夺更为激烈。

人世后金融服务业的人才争夺战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外资金融企业经营机制灵活, 实力雄厚, 有较健全的激励机制, 会吸引走中资金融企业中一批优秀的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以及高校的一批优秀毕业生, 同时还会带走一批优良客户, 对我国金融业造成的冲击不可低估。

(二) 我国金融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1、加大金融营销力度。

首先, 实施营销对象的全方位战略, 走社会化、国际化之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入, 大批的三资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自营出口企业和跨地区跨部门的企业集团、行业集团纷纷兴起, 以市场为导向的优胜劣汰机制初步形成, 这都给金融企业调整客户结构, 选择新的效益增长点提供了条件。金融企业的经营范围不应当受行业分工的限制, 应当走出以企业规模和性质作为金融机构支持与否的误区, 确立只要有较好的经营效益、顺畅的资金周转即可支持的经营观念。其次, 从简单的资金融通到全面开展“关系营销”。

2、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金融创新是指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 改变金融体系基本要素的搭配和组合而提供新的金融功能的过程。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制胜之道, 发展之所在。近年来, 我国金融企业在业务创新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但模仿创新多, 主动创新少, 并且创新成本较高, 利润率低。针对以上情况, 我国金融企业的金融创新战略, 应从以传统业务为基础的金融创新, 转向以经营环境相吻合的业务开发: (1) 分清金融层次, 抓住以核心产品作为创新的重点金融产品; (2) 密切注视金融产品之间相关联的特点;

3、加大科技含量投入。

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的需求, 开展金融创新, 对金融产品实施开发, 新世纪我国的金融业面临着来自非金融业、国内与国外、网上业务与网下业务的多方面挑战, 必须充分利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 持续创新以避免非中介化和机构同质化, 改变竞争策略, 加快自身的技术更新和网络化建设, 为获得有利的市场地位打下基础。

加入WTO 篇2

俄罗斯何时加入WTO

七大工业国的财政部长前不久在一次高峰会议上一致认为,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俄罗斯经济的.表现却非常出色.俄罗斯财长阿列克谢・库德林估计今年俄罗斯的经济增长率可以达到5.5%.他在会议上表达了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的“强烈兴趣”.

作 者:许小飞  作者单位: 刊 名:金融信息参考 英文刊名:FINANCIAL DIGEST 年,卷(期):2001 “”(10) 分类号: 关键词: 

加入WTO 篇3

关键词:WTO;跨国物流企业;物流市场;

中国加入WTO后,我国现代物流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快。2005年,中国港口实现集装箱吞吐量达5423.4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3.9%;上海、深圳和青岛分居集装箱吞吐量前3位。据预测,到2010年,世界货物海运量将达70亿吨,其中,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近4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约1.1亿标准箱。

一、加入WTO后中国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环境分析

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在2004年12月底,中国物流市场全面放开;从2005年12月11日起,外资公司可在中国独资经营国际快递业务。WTO关于货物、服务、投资、知识产权保护各领域的规则,都与物流业有关。一旦加入WTO,我国物流业市场必须在自由开放、平等公正、透明互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全面的开放,也就必将对我国物流业带来积极影响和巨大冲击。按中国与美国、与欧盟达成的协议,我国现代物流企业将面临新的发展环境。

1.产品分销方面:我国将首次向外国公司提供分销权,取消现有的法规限制,并将于3年内取消大部分产品的分销服务限制,外国商人可以分销进口产品和本地制造的产品。分销权将会在我国目前限制最严格的分销行业,例如批发、运输、维修等行业中实施。

2.物流服务业方面:我国承诺所有的服务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不限制外国服务供应商进入目前的市场,不限制所有服务行业的现有市场准入和活动。同时在辅助分销的服务方面也做出了类似的承诺,具体包括租赁、速递、货物储运、货仓、技术检测和分析、包装服务等方面,这些方面的限制将在以后3—4年内逐步取消,在此期间,国外的服务供应商可以建立百分之百的全资拥有的分支机构或经营机构。

3.电子商务方面:根据协议,我国允许国外网络公司直接拥有我国网络公司49%-100%的股份,并允许相关的银行、运输和服务等领域的开放,这极大地刺激全球各类网络公司以收购和兼并或直接投资的方式涌入我国。

二、加入WTO对中国现代物流企业的积极影响

促进物流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入WTO可以使国外企业和国内企业共同参与竞争,在公平竞争的促动下,我国物流业无论在资本结构、服务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的调整方面,都会有一个革命性的飞跃。

加入WTO会使我国物流企业加快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人才及管理经验。

加入WTO有利于我国物流企业走向世界。加入WTO后,国际物流服务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现代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会在不久的将来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在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发展壮大。

三、加入WTO后中国现代物流企业面临巨大冲击

商业旧体制受到冲击。WTO的所有原则都是市场经济原则,非歧视原则、公平竞争原则、透明开放原则等,都对我国旧的外贸、内贸、供销流通体制提出了挑战。受益于旧体制的企业或利益集团应有新的对策才能继续生存。

企业法律制度受到冲击。WTO的规则对我国现行企业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而企业法律制度国际化后,将有利于各类企业公平竞争,受益于旧体制的企业或利益集团必须适应新的竞争。

国内市场受到冲击。我国物流企业面临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的外国公司和跨国公司的上门竞争;同时,商业、运输、仓储、速递、维修、信息技术、广告、包装、检测、租赁通信、技术服务和自然人服务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我国物流企业只有加快发展,才能适应国际竞争的新形势。

对信息制度和信息技术的挑战。及时、准确、全面的公开信息是物流企业的生命,物流企业不能建立在假的数量统计、迟到的信息、经常不准确的各类预报的基础上。

四、加入WTO后中国现代物流企业的竞争对策

中国加入WTO后,我国现代物流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物流企业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以下述几个方面为重点实施发展战略,同时要具有强烈的客户服务意识和先进的物流服务能力、要建立面向为客户服务的信息系统、还要紧跟客户需求,提高自己的营销能力,在竞争中不断成长。

第一,我国现代物流企业应形成网络优势,在硬件系统上逐步形成较大的营运规模及有效的地区覆盖。

第二,我国现代物流企业应实现信息化改造,在软件系统建立指挥能力强、控制能力强的管理层及具备高水准综合技术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我国现代物流企业应积极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在服务理念上逐渐树立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的经营思想,积极开展第三方物流实践。

第四,我国物流企业应大力引进和培养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物流管理和物流服务水平。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成金.跨国公司在我国物流市场的新动向[J].综合运输,2004, 11:26-29.

[2]雷芳芳.加入WTO后我国第三方物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北方经贸, 2004,7:56-58.

Talking on the Influence of Joining into WTO on China’s Modern Logistics Enterprise

Wang Aiwen

(WeifangCollege)

Abstract: With our country joining into WTO, more and more open policy provides the best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for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magnates contending for China’s market. Many Logistics enterprises have began to establish Sino-foreign Joint-venture or Single-ownerinvestment Logistics corporation, andexpanded to all the country, an international battle contending for China’s Logistics market has pulled ope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joining into WTO on Chinese modern Logistics enterprise, and quotes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WTO;Logistics enterprise; Logistics market

加入WTO对我国经济法的影响 篇4

一、对外贸易管理制度

为了入世, 我国首先调整对外贸易管理制度。这不仅要求我国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税减让原则大幅度降低对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 而且还应当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减少非关税壁垒的原则, 进一步取消对各种进口商品的配额限制和许可证限制。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透明度原则, 我国必须建立一个公正的和透明度较高的外贸管理体制。否则, 我们在国际贸易中就可能遭遇其他国家依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而提起的各种诉讼。

二、外商投资法

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一揽子协议中关于投资行为的规范将对我国的外商投资法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 (TRIMs) 和《服务贸易总协定》 (GATS) 中关于国民待遇的规定对我国外商投资法的影响最大。我国现行的外商投资法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外商投资和不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例如, 在市场准入方面, 长期禁止或者限制外商在服务领域进行投资。这种保护性的做法不仅导致我国金融、保险、电信等服务行业长期处于低效率状态, 损害了我国消费者的利益, 降低了社会福利, 而且也不利于我国服务行业的成长和发展。因此, 我们应当逐步开放服务市场, 在这些领域引入竞争机制。我国对外商投资的不合理限制还表现在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各种限制。例如, 要求外商投资企业购买或者使用国内生产的产品, 要求出口产品或者为出口而销售产品, 或者要求它们实现外汇收支平衡等, 这些都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定, 从而应当予以废除或者修改。当然, 我们对外商投资的国民待遇不是绝对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对外国资本实行全面和绝对的国民待遇。然而, 我们对外商投资的任何限制或者禁止, 应当通过《外资法》做出明确的规定, 提高外资在市场准入方面的透明度, 使外国投资者对其投资行为的后果有可预见性。

三、市场准入

就市场准入来说, 即使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 一些特殊的经济部门例如电信业、银行业、保险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进入市场的限制, 例如在注册资金或者技术方面的要求, 从而实行许可经营制度。我国现在的问题是, 国家对进入市场的限制包括进入一般市场的限制, 都是太多太滥, 透明度低, 这不能适应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的贸易自由化、便利跨国投资流动和保护自由竞争的要求。据统计, 北京市各委办局在涉及生产经营和市场准入方面的行政审批事项有500多项, 仅工商登记前的审批事项就高达443项, 许多本来应当由企业自主决定和由市场调节的事情现在仍大包大揽在政府手中。例如, 我国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程序不仅要求企业向其主管部门呈报合营企业的合同和章程, 而且还得呈报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多种文件。事实上, 一个企业能否盈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主要取决于市场, 政府从而也没有能力判断企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正确。因此, 在这个方面我国应当通过立法,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四、服务贸易立法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面临着开放服务贸易市场的问题。而当前我国在这些领域大多处于无法可依的局面。例如, 随着开放电信市场和对电信业的政府管制体制进行重大改革, 我国亟待需要颁布电信法。电信法的目的是对电信服务市场进行有效管理, 给竞争者提供平等资源和公平的竞争机会。例如在授予经营许可的条件、批准申请的期限、国家实行监督和管制的领域以及号码和频谱等资源的分配等方面, 应当本着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做到有章可循, 实现管理透明化。

五、反垄断法

为了迎接入世的挑战, 我国还应当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竞争法, 特别是要尽快颁布我国的反垄断法。当前, 为了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经济界人士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政策性建议。例如就国有企业的改革来说, 提出了兼并、重组、股份制、债转股、抓大放小、搞活搞死 (即破产) 、多种所有制兼容等。这些政策从短期看是非常必要的。然而, 从根本上和从长远的眼光看, 要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我国应当尽可能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引入竞争机制, 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因为只有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 企业才会努力降低价格, 提高质量, 不断地开发新技术、新工艺, 改善经营管理。这从企业的角度看, 就是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从社会的角度看, 就是优化配置了资源。

加入WTO我国会计面临的挑战 篇5

入世后,为加快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的进程,必须使我国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与国际会计接轨,从而对我国的传统会计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会计在会计准则、电子商务的发展、会计假设、会计人员素质及会计教育体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设想,以使我国会计最终融入世界会计发展轨道.

作 者:何立文 作者单位:大连财贸职工学院,财会金融系,辽宁,大连,116023 刊 名:财经问题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年,卷(期):20xx “”(5) 分类号:F230 关键词:会计 会计准则 电子商务

加入WTO 篇6

一、加入WTO对教育的影响及挑战

1986年9月开始的关贸总协定的乌拉圭回合谈判首次将服务贸易列入谈判议题。教育是12个服务贸易大类中的一个。教育服务贸易和其他类服务一样,存在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等4种服务提供方式。2000年前,在当时的128个世贸组织成员中,有30个成员缔结了教育服务贸易协议,但他们对教育服务的承诺不尽相同。

我国加入WTO对教育服务的承诺是部分承诺,承诺的具体内容如下:在项目上不包括军事、警察、政治和党校等特殊领域的教育和义务教育,即以上领域不对外开放。除上述特殊领域和义务教育外,我方在初等、中等、高等、成人教育及其他教育服务等5个项目上作出承诺,许可外方为我提供教育服务。在教育服务提供方式上,对跨境交付的教育服务未作承诺;对境外教育消费未做任何限制;允许商业存在,即允许中外合作办学,但不一定给予国民待遇;对自然人流动,承诺具有一定资格的境外个人教育服务提供者应中国学校或教育机构聘用或邀请,可以来中国提供教育服务。因此,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所作出的教育服务承诺将使我国教育面临许多新的情况。

教育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和基础性工程。因此,我们还必须从经济建设全局的高度来分析加入世贸组织对教育所提出的挑战。加入世贸组织将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起推动和激励作用。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不仅要从我国现代化本身的需要出发,而且要面对入世后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在入世后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而那些竞争力不强的行业则将面临巨大挑战。据分析,入世后我国的纺织、服装、轻工、家电、工艺品、建筑等行业将有更大的发展机遇;农业和汽车、化工、机械、电信、医药等行业将面临较大冲击;IT产业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保险等服务业将在迎接挑战中提高水平。从一、二、三产业来说,我国农业由于生产效率低,面临的形势将十分严峻;加工工业和一般的工业因具有劳动力便宜的优势,入世有利于这类产品出口的扩大;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和汽车制造业等因缺乏竞争力将面临巨大挑战;第三产业将有较大发展。国际竞争的加剧和经济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无疑将对人才提出新的需求。

由此可见,加入世贸组织将使我国教育面临新的情况,对我国教育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全面、科学地分析机遇与挑战,及时制定正确的对策,才能抓住机遇,变挑战为动力,取得主动权,使利大于弊。

加入世贸组织对教育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维护教育主权的任务十分艰巨。教育主权涉及国家基本的政治文化经济利益,是每一个主权国家都必须坚决维护的基本权益。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必须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成为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学校从来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实现其西化、分化图谋的重要目标。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后教育开放度的加大,将有更多的西方教育机构进入我国,并带来其思想和文化影响。特别是一些带有明显意识形态目的的教育机构会趁机进入,教育领域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反对西化、分化的任务将更加艰巨。此外,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在吸收国外先进文明成果的同时,保持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也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2.教育市场的竞争加剧。首先,高等教育将受到很大挑战。近三年来,通过大幅度扩大招生,虽然我国高校在校生翻了一番。但总体来说,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还相当短缺。近年来,许多国家十分看好中国教育市场,纷纷采取办教育展、放宽签证和工作条件等多种措施吸引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我国学生出国留学人数不断增加。加入WTO将放宽国外机构进入我国合作办学的条件,并允许其在资金投入上占大头。这些高等教育机构具有较强吸引力,并在我国境内直接与我国现有学校竞争,将对我国高校形成挑战。其次,国外在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方面经验丰富,具有明显优势,这块教育市场的竞争也将加剧。

3.教育的地区不平衡性加大。入世将使人才需求更加旺盛,境外教育资源的介入也有利于加快人才的培养。但是,境外教育机构必定会考虑其利益回报,他们办学的重点将放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教育方面原已存在的东西部地区的不平衡性将加大。

4.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加大。入世总体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加大。我国第三产业相对落后,占GDP的比重还不到36%,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这一比重已达70%-80%,即使是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平均也达45%。由此可见,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不仅比发达国家低得多,连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都未达到。加入WTO后,我国对服务贸易的承诺将大大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据有关部门测算,未来五年我国将新增就业岗位数千万个,这些岗位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国外公司的大量进入及其本土化经营,将大大增加对高新技术人才及懂得世界贸易规则的金融、管理、贸易、法律、会计等方面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那些熟练掌握外语,精通涉外业务的高级专门人才将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技能过时的城市劳动力将失去职业,大量过剩。

5.人才流动出现新的特点。由于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加大,外国公司将高薪聘用高层次人才,现有的一些高层次人才会流入外国机构。金融、保险、医疗卫生等服务业的开放将不仅使这些行业在经营上受到冲击,而且在人才上也面临严峻形势。据测算,入世后我国金融系统预计有20%的专业人才流失。西部地区人才流失问题将更严重。

二、教育应对加入WTO挑战的对策研究

面对加入WTO后的新情况,教育工作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高质量,迎接挑战,为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作出应有贡献。为此,应采取以下对策。

1.要有对教育战略地位认识的新觉醒,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将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对教育战略地位认识的新觉醒。接受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大的文化利益。各级政府要真正把提高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水平作为第一要务,加大投入,加快教育的发展。现在有些地方对形象工程十分重视,却把发展教育当成包袱,其结果将十分严重。可以肯定,哪儿不重视教育,哪儿的劳动力素质就低下,在竞争中就必然处于劣势地位,并被淘汰出局。

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我国虽然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综合国力还不强,因此除了由国家为主办教育,增加对教育的投资外,还必须吸引社会力量办学,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充分利用加入WTO的教育服务承诺,吸引海外资金和优质教育资源进入我国,补充我国教育资源的不足,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2.调整人才培养结构,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入世后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是一个突出问题。因此,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是当务之急。必须采取超常规办法培养急需的高新技术人才和高层次金融、贸易、会计、管理、法律等方面的人才,以适应我国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当前还要抓紧培养懂得WTO规则的各类急需人才。

大力发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新型服务业相适应的新型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实际工作第一线的专业人才,满足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第三产业发展,以及外资企业大量进入对人才的需求。完成高中阶段教育将成为许多新职业和岗位的最低门槛。因此,要在巩固和发展“两基”成果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3.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增强我国教育的竞争力。

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十多年来,教育体制改革虽有了突破性进展,但教育观念、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仍比较陈旧。加入WTO后,要在教育领域引入新的竞争机制,促使一批学校提高质量和效益。要借鉴海外先进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使我国教育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顺应教育发展的世界潮流。依法落实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使我国高等学校具有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灵活应对新情况,迎接新挑战的能力。入世后留学人员回国数量将大幅度增加,要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用事业、感情和较高的待遇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为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

学校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突出地位。改革课程、教材、教学模式、考试和评估体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材,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聘请高质量的教师,包括境外专家教授任教。要把让学生熟练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工作来抓。近年来一般的金融、会计、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已出现就业难现象,但这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仍十分紧缺。一些专业人员不仅不懂国际通行的规则,甚至连外文文本都看不懂,更谈不上依法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并为企业争得最大利益。因此,一批重点建设的学校都要尽快在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等课程中使用汉语、英语双语教学。

4.加强职业培训,建立终身教育体系。

入世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要求不断提高职工的素质;行业转移,职业流动的加快要求对下岗人员再就业进行及时的培训;农业上未来几年所释放出的数千万劳动力必须经过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工人;国际劳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对劳动力的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切都呼唤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要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开展灵活多样的职前、职后和转岗培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远程教育。未来社会将是一个学习化社会,因此必须建立不同类型及层次教育相互衔接、贯通的教育体制和更为开放、灵活的学校制度,形成完善的社会化教育网络,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和学习需求。

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需要,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使农村教育真正为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服务,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服务。

5.扩大教育开放力度,积极开拓国际教育市场。

教育的对外合作交流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是邓小平同志的战略决策。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先后已有35万人出国留学,学成回国的有近12万人。目前,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出国留学,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留学派出国。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来华留学人员已达30余万人。我国教育的对外合作交流有利于我们学习国外先进的科技成果,了解最新发展动态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也推动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加入WTO并作出有关教育服务承诺,将使我国教育开放的程度进一步加大。要继续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政策,提高公派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取切实措施,吸引海外优秀专家学者以各种方式为国服务。鼓励他们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和中介机构。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要解放思想,大胆使用优秀专门人才,提高执政水平、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

制订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制定政策,鼓励和规范中外合作办学。为尽快提高急需人才的培养水平,并建立适应经济建设发展和入世需要的新学科,特别要支持鼓励我国高等学校和国外高水平的大学采取多种形式合作办学,迅速培养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管理、金融、法律、高新技术等方面的紧缺人才。抓住入世后知识流动和知识共享障碍减少的契机,加强国际合作研究和交流,充分地利用发达国家的知识、信息资源。

发挥我国在中国语言文化、中国传统医学和某些学科方面的优势,利用我国学费较低,基础教育和本科教育扎实的特点,更大规模地吸引境外学生来华学习。适应入世后我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交流的进一步全面发展,对汉语教学的需求剧增的需要,积极提供教育服务,开拓国际教育市场。

6.加大对西部教育支持的力度,促进地区相对均衡发展。

加入WTO 篇7

(一) 双边贸易总量

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 2012年, 中国连续三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俄贸易额为875亿美元, 比2011年增长5.1%。据中国海关统计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2013上半年, 中俄贸易额达431.77亿美元, 与2012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2%, 与第一季度3.9%的跌幅相比有所收窄。数据显示, 1—6月中国对俄罗斯出口219.40亿美元, 同比增长10.9%;自俄罗斯进口212.37亿美元, 同比下跌11.2%。6月, 中俄贸易额达78.10亿美元。其中, 中国对俄罗斯出口40.33亿美元, 中国自俄罗斯进口37.77亿美元;中国对俄贸易顺差2.56亿美元。

(二) 双边贸易构成

投资合作快速增长, 中国累计对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44.2亿美元, 近十年来年均增长40%以上。中国为俄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俄罗斯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其中, 机电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对俄出口的第一大类商品。俄罗斯是资源大国,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例如, 天然气开采量占世界的30%, 石油占12%, 煤炭占16%。俄罗斯的主要出口商品为矿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化工产品。2012年出口额分别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68.7%、11.9%和5.8%, 为2423.2亿美元、418.2亿美元和204.9亿美元。两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基本反映了两国经济结构和市场需求的特点, 同时也体现了各自的比较优势。

(三) WTO框架下的中俄贸易

俄罗斯已经加入WTO, 这将为两国在WTO框架下进一步发展双边贸易与投资关系, 提供更加透明、更加规范的体制环境。“加入WTO”后俄罗斯已承诺高达57项货物的准入协定, 几乎涵盖了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主要领域。在协定承诺下俄罗斯平均关税总水平将由目前的10%下降至7.8%, WTO框架下贸易环境的改善和贸易秩序的建立, 大大降低两国企业的贸易成本, 提高了企业相互投资和开展贸易的积极性 (梁昭、丁振辉, 2012) 。例如中国的通信设备、家电等产品已逐步为俄罗斯消费者所接受, 俄罗斯的油气企业已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合作伙伴。这些企业合作的成功范例, 增强了两国更多企业开展合作的意愿和信心。

二、中俄经贸存在的问题

(一) 相互投资水平低, 贸易结构问题突出

中俄相互投资处于较低水平、投资规模较小, 大合作项目较少。当前贸易模式还主要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贸易为主。商品贸易仍是俄中经贸关系的主体, 且私营贸易公司居多, 大型企业在双方合作中所占比重较小, 资本装备程度较低, 对贸易的拉动尚不明显。

双方贸易结构问题也比较突出, 服务贸易、金融合作水平较低, 缺乏现代的合作方式。俄中双边贸易秩序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 贸易主体无序竞争较为严重, 银行结算制度、法律仲裁制度、信用保险制度、质量监控制度还不够健全, 特别是“灰色清关”现象和“倒包”贸易、“集装箱”市场的存在, 严重影响了我国对俄贸易发展。经贸合作衍生出的加工业科技创新不足, 产品中的高科技含量比较低。虽然俄罗斯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但对俄罗斯而言, 关键是应从原料和能源为主的出口转移向更高层次的贸易水平。

(二) 政治经济不稳定, 设施更新落后

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同苏联时期相比, 已今非昔比。苏联解体后导致俄罗斯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的状态, 国力下降, 政治经济不稳定。

俄罗斯的加工业发展缓慢, 工艺技术落后于西方, 许多产品在性能、质量、外观设计等方面均不能与外国商品相竞争。大多数仍缺乏竞争力, 主要设备已严重老化磨损 (达60%-81%) 。其次是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 其中能源载体价格和运输费用上升尤为显著。最后, 俄罗斯没有足够资金和人才开发新的投资项目, 而且人才流失问题也较为严重。

(三) 基础设施, 贸易制度不完善

边境贸易尚存在许多限制性因素其中包括:贸易制度不规范, 两国边境贸易管理和服务质量不高、银行结算渠道不畅、结算秩序混乱、基础设施环境、商品检验和结算的制度和渠道不完善、非法移民、通过不正常渠道向俄输出劳动力, 以及鱼类非法贸易和针对俄罗斯鱼类资源掠夺性的开采等等, 投资环境尚不佳。

(四) 俄罗斯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 由于国防原因过去一直处于对外封闭状态, 开发程度低, 运输和其他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资金短缺, 基础设施不完善, 生产能力不足;生产费用和运输费用高, 远东市场发育不健全, 尚不能完全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

以上因素加大了中国企业界去俄投资经商的风险, 而俄罗斯的许多产品也不适应中国市场的需要。因此, 俄罗斯国内经济状况是导致阶段性发展和中俄双边贸易发展缓慢的原因。

(五) 俄中贸易互信度低, 民族文化交流和民间沟通不足

由于早期对俄出口一哄而上, 不少个体经营者存在强烈的短期意识, 中方出口商品中夹杂着低劣成分, 导致大量假冒伪劣商品流入俄市场, 破坏了“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和中国商品的声誉, 也是贸易受阻的原因之一。至今这种大众偏见难以改变。对彼此政策、法律、文化不甚了解, 会产生很大的误解。这些差异与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权益之争互相纠缠, 再受到国际上一些片面宣传的影响, 产生了不少误解。

三、中俄贸易前景及改善措施

(一) 扩大相互投资, 发展大型项目, 优化贸易结构

在投资合作方面, 双方还应扩大相互投资规模, 发展大型项目合作。俄中可以在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建设、科技项目等方面发展大项目合作, 逐步落实的能源领域大型双边合作项目, 包括油气和电力合作项目、核能项目, 同时还应巩固和发展俄中在能源领域全面、长期的战略协作关系。

提高两国企业相互投资的水平和质量, 改善、优化投资结构。加强服务贸易和金融领域的合作, 增加银行间合作的项目。运用更多更新的现代合作方式, 如生产领域的合作、来料加工和组装、建立俄中全资企业等, 要加大在俄本土就地加工、销售的力度。

(二) 加快投资立法, 完善贸易制度

加强对两国边境贸易管理, 提高公共管理和服务质量, 建立规范的通关、商品检验和结算的制度和渠道, 加大打击非法移民力度, 通过正常渠道向俄输出劳动力, 提高通关效率, 提升口岸合作模式, 实行贸易结算本币化。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形成风险分担机制, 建立“跨国经济特区”, 建设出口加工区、建成现代化物流保税区, 加强跨界河流的污染防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严把质量监督关, 加大打击伪劣产品的力度。加强对民贸市场的管理力度, 树立边境贸易、互市贸易与国家贸易同等的质量观念, 重塑我国商品在俄罗斯的形象。强化“以质取胜”意识。

(三) 优势互补, 重视科技合作

俄罗斯在很多方面, 特别是重工业方面有非常好的基础, 科学家和工程师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加强俄中共同研究和开发高新技术, 制定中长期科技合作规划。俄罗斯是科技强国, 在许多领域拥有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 其中许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例如, 在宇航技术、激光技术、微生物工业、人造晶体、新材等方面居世界前列。中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些年来也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大进步, 在科技成果市场转化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俄中在此领域积累了格外丰富的经验, 定能创造出新的成果。这一切形成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良好环境。双方可通过共建科技园区等多种形式的合作,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以达到互利双赢的目标。

(四) 跨境产业链延伸, 加强互信, 探讨边境新的合作模式

边境合作是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边境贸易占两国总贸易额的60% (其中滨海边疆州占27%) 目前中国居日本、韩国之后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第三大贸易伙伴。随着俄远东地区经济缓慢回升, 经济秩序和投资环境逐步改善, 两国经贸合作面临重大机遇, 俄远东地区购买力显著提高, 各种耐用和高档消费品市场需求旺盛, 中国企业对远东的兴趣也相应增加。在中俄两国中央政府的共同推动下, 中俄边境地区经济贸易不断发展, 在区域合作进程中发挥着日渐显著的作用。

加强两国跨国公司的合作, 加强大金额相互投资, 在中国、俄罗斯、独联体国家共同建立企业, 生产基地。积极地吸引中国的公司企业参与潜力巨大的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的特大型开发项目, 关注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中国公司承包俄建筑和农业生产项目应加大合作力度。

积极扩大两国人文领域合作, 包括逐步落实双方在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旅游、新闻、电影和档案等领域商定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利用各种契机扩大宣传中俄交流, 优化信息互通机制, 民间交流机制。

四、结论

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稳步推进, 俄中经贸合作已经进入了互利协作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今后几年应该是发挥中俄合作巨大潜力的黄金时期。双方将进一步挖掘俄中经贸合作的巨大潜力, 改善贸易结构。在俄中两国良好的政治基础和外交环境下, 在经济互补的内在动力驱使下, 使两国经贸更上一个台阶。

一方面, 尽快完善俄中贸易中的体制问题, 创造更有利的法律、金融环境;另一方面, 中国必须继续升级产业结构, 提高产品质量以及科技含量, 节约资源耗费, 走高附加值、低耗能的发展路径。俄中贸易如果以工程推动产业链跨境延伸为特征, 在整个产业链序列的各个环节上展开贸易, 不仅贸易总量将因结构拓展而增大, 而且具有了可持续存在的潜力。毫无疑问, 俄中两国贸易大幅度增长的潜力正是在合作生产领域与科技合作领域。

参考文献

[1]梁昭, 丁振辉.普京再次执政后中俄经贸关系走向展望”[J].国际贸易, 2012 (10) .

[2]А.Г.布雷 (俄罗斯远东与外贝加尔地区跨地区协作联合会副主席) .俄东部与中国东北地区一体化合作的现状与前景[J].西伯利亚研究, 2007 (5) :31.

加入WTO 篇8

1 加入WTO后的积极作用

加入WTO后, 我国经济将会加快与世界经济的融合, 为国内会计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1 有利于我国会计行业学习国际会计行业的先进管理经验

我国会计市场开放后, 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在国内开会计师事务所, 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将面临更多的业务。随着我国的入世, 国外会计中介机构的进入, 为我国会计中介机构的改革提供了参照物, 我们可以足不出户的学习国外会计中介机构成熟的管理经验, 加快我国会计中介行业的改革与发展。

1.2 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其会计

随着资本市场的开放, 到我国投资的外商将进一步的增加, 外资、合资企业不可避免地也会有大幅度的增加, 由于资本市场的建立及发展在很多方面都涉及会计, 故对于资本市场会计方面的研究就变得十分必要, 包括资本市场经济预测、决策模型的建立与完善, 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则, 资本市场财务会计报告的等, 而以上市公司为中心的会计研究将成为会计研究的热点, 另外, 向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集团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也是资本市场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可以说, 加入WTO不仅给资本市场带来繁荣, 也给会计研究带来新的课题和生机。

1.3 有利于中国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进程中, 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 同时也是企业进行管理与决策的依据。中国会计市场走向世界和世界会计市场进入中国, 将会使中国会计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交流更加经常。俗话说:水涨船高, 外国会计市场先进水平的进入, 必定会使中国的民族会计市场主体大受其益, 在竞争和交流中, 中国的职业会计人员必定会大口的吸收外国先进的理论和技术, 并洋为中用, 同时中、西结合, 将自己的职业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从而拉开走向世界的前奏曲。世界贸易组织是符合市场经济客观需要的国家贸易体系, 必然要求中国以完善的法制来作为保障。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为中国加入WTO后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化和国际化提供了依据, 为外国企业和资本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会计方面最基本的规范。

1.4 有利于会计行业开展新业务

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将有可能成为“世界级选手”, 要想成为世界的就必须走向世界, 在我国各种市场进入国际大舞台的时候, 也是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走向世界的契机, 他们将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国门去为世界经济服务, 去接受世界巨浪的锤炼和洗礼, 其中一部分将有可能在世界竞争中脱颖而出, 成为世界性的享有良好声誉的国际会计师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 从而为中国人在国际市场占有自己应有的地位做出贡献。

1.5 有利于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

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年的历史, 并且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但其软件部分主要是模仿手工会计核算方式进行核算处理, 缺少企业财务管理需要的管理与决策功能。致使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 还只是企业内部信息的孤岛。使企业的财务信息难以同其他功能信息相互融通。中国加入WTO后, 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所进行的商务活动将更多的依赖于虚拟的, 网络经济对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将促进企业的电算化会计系统从核算型变为管理型, 促进会计信息化。

2 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

加入WTO, 与面临的机遇相比, 但也会在某些方面带来严峻的挑战。

2.1 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存在一定差距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已经并将继续颁布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 具体会计准则的出台, 标志着我国会计改革已正式步入国际化的发展轨道。但是, 我国的会计准则在具体条款上与国际会计惯例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比如: (1) 产品成本核算方面。国际通行的做法是倾向于制造成本法, 而我国多采用完全成本法。会计核算的不同决定了产品的定价、关税等, 进而影响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 固定资产新旧方面。我国现阶段考虑到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 除了某些高行业外, 绝大多数行业都是采取直线法, 这是我国固定资产回收期相对较长, 不符合会计上的稳健原则, 且难以筹集资金, 造成固定资产更新缓慢, 经营风险加大; (3) 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方面。我国规定除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及在境内发行外资股的公司可自行确定集体坏账准备金的方法和比例外, 其他企业均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 而且还硬性规定了一些行业的计提比例。我国对坏账计提的规定比较保守, 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较低, 致使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时, 与同类企业相比经营风险加大, 容易陷入财务困境, 甚至导致破产; (4) 无形资产计量方面。从会计的角度看, 知识最大的特点就是无形资产在整个资产的比重中显著上升, 对一些高科技企业来说, 它的比重甚至已超过固定资产而位居首位。根据有关资料介绍, 经济学中涉及的无形资产多达29项, 目前美国评估公司所涉及的无形资产也达23项。而我国会计实务中运用单项评估和整体评估的无形资产只有12项, 列入财务会计系统的只有6~7项, 多数无形资产在财务会计中得不到反映, 这必然使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在更加广泛地进行联营、兼并以及商务交往中处于不利地位。

2.2 国际会计中介机构涌入抢占国内会计机构的市场份额

会计市场的“狼”真的来了, 虽然我国的会计市场开放已早有时日, 但这种开放充其量是半开放, 是不完全的开放, 中国会计市场的大门更多的是半掩着, 但我国加入WTO将表明我国会计市场的大门将完全打开, 那时外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和职业会计师将长驱直入, 几乎没有什么障碍和壁垒, 他们进入中国不再需要寻找“娘家”和依附, 也不需要再披虽是“副职”, 但却“垂帘听政”的面纱, 从而从幕后走向前台, 正大光明地进行“现身说法”, 这对我国本土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冲击是巨大的。目前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和职业会计师不仅财力和物力雄厚, 而且技术和理论先进, 他们在国际上的声誉也是如雷贯耳, 而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从从许多方面和前者相比还是“小字辈”;另外,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和和职业会计师执业时更像是“集团军”作战, 而我国的却象是进行“麻雀战”, “敌强我弱”的形势使我们不能不担心, 残酷的竞争中, 我们年轻的职业会计人员能不能抵抗住“集团军”的进攻?我国的职业会计队伍会不会被他们所吞并?会计市场的“狼”真的来了。

2.3 国内会计业的风险增加

随着入世, 我国的职业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确有了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怀疑:中国的职业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有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吗?前已述及, “敌强我弱”的形势是我国的职业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在国内的竞争困难重重, 他们怎么到世界市场上分“一杯羹”?另外, 由于中国的会计和审计还没有和国际完全接轨, 这就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更为现实和根本的问题:国际上对中国的注册会计师的资格和能力认同吗?如果别人连我们资格都不认, 哪么如何进入世界市场, 如何能参与竞争?

2.4 国内会计行业将面临人才流失的压力

市场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 会计行业是高智商行业, 人才资源的资源。人才竞争的手段一是高薪, 二是提供发展的机遇。国际会计机构将以高薪、出国培训的机会、优越的工作环境等条件与过嫩会计行业进行人才争夺战。

3 积极采取对策,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中国加入WTO后, 从长远看有利于在参与世界经济分工与协作中获得比较利益, 有利于国际会计行业的发展。但从近期看, 我国会计行业受到某种程度上的冲击是难免的。因此, 必须积极采取有效对策, 迎接加入WTO的多种挑战, 把国外会计行业的冲击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3.1 建立一套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规范体系

目前我国会计的直接规范体系包括三个层次: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根据WTO设立协定第16条第4款规定, 所有会员国的法规应与WTO的会计规范一致。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制定发布了若干项具体会计准则, 但大部分仅限于上市公司, 其与国际会计准则仍有一定差异, 不利于国际间企业经营状况的比较, 也不利于来华投资合作的外方了解中方合作伙伴的经营状况;我国原有的分行业会计制度的存在, 又使不同行业的企业可以按不同的制度来提供会计信息。这与WTO要求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实行国际间的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不相适应。因此, 我们必须按照国际惯例, 建立统一的以会计准则为核心内容的会计规范体系。中国在制定具体会计准则的进程中, 应全面分析中国与西方国家环境的差异, 充分和借鉴国际会计组织和西方发达国家有关会计准则的内容, 是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基本一致。并且, 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滞后于实践的现状, 应该分轻重缓急。对于直接关系到我国企业“入世”所需了解的会计要素核算的相关准则, 如对企业影响较大的存货、工具以及保险、通讯、汽车制造业的会计准则应优先加快制定。此外, “入世”将会使不符合市场经济机制运行的会计管理政策和法规陷入困境, 政府管理部门必将对其进行改革, 从而使会计法规体系加以健全。

3.2 注册师行业要超常规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从状况来看, 难以同国外的大会计公司向抗衡。加入WTO以后, 我国现有会计市场的业务格局将会被打破。一方面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份额将会有所损失;另一方面, 其高级人才将面临流失的可能, 使得会计师事务所进一步失去与国际大会计公司抗衡的实力。因此, 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必须从现在起至完全开放服务市场这一过渡期内, 采用超常规的发展战略, 使注册会计师行业有一个大幅度的飞跃。结合目前的国情, 主要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第一, 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包括国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等;第二, 建立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第三, 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 提高执业水平;第四, 实行注册会计师产业化, 进行行业重组, 走“高效”和“规模”发展之路。只有这样, 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才有可能适应加入WTO的挑战, 中国会计市场才会出现真正的繁荣。

3.3 加快会计人才培养, 努力提高会计师的素质

目前,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数量的扩大与质量的提高不相匹配, 很突出的一个就是人员老化严重, 年轻合格人才缺乏, 行业整体素质不高, 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 我们必须下大力气, 采取多种形式, 加快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的培养, 造就一批具备国际水平的注册会计师,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 政府应对会计人才和培养引起高度重视。

政府应增加对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才的基础设施的投资, 支持会计师事务所与大学院校合作培养注册会计师人才项目, 开放注册会计师人才教育国际合作市场, 加快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才的培养。

(2) 认真办好注册会计师专业的高等教育。

目前国家已在23所高校举办了CPA专业, 有望培养造就一批中国的博士生、硕士生加入注册会计师的队伍, 并参与国际竞争。

(3) 严格注册会计师制度。

目前, 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资格教育要求低。且考试条不够深, 实务不够强, 有相当一部分非执业产权凭精通几本专业用书也能获得注册会计师资格, 对会计、审计业务知之甚少, 某些基础性、实务性工作几乎不得要领, 这说明目前的考试选拔制度不利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因此, 应提高参加注册会计师考生的资格教育水平, 并且应对考试的广度和深度加大, 并接近会计实务, 考试内容应向国际靠拢。

(4) 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入世”后由于WTO运行规则的需要, 会计信息效度标准所发生的新的变化, 必然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新要求。这就必须开展新一轮的会计培训, 且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在职会计人员进行后续教育, 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促使我国会计尽快走上规范化、国际化的发展轨道, 推进会计国际化进程, 促使精通会计业务, 通晓会计基本理论, 熟悉国际会计商务惯例, 了解世界主要会计模式异同, 建立能懂外语和计算机的国际型、符合型会计职业队伍。

参考文献

[1]张幼文.加入WTO后我国企业的发展[M].上海金融, 2005 (3) .

[2]周志新.入世手册[M].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3.

[3]王柄才.与狼共舞—中国加入WTO[M].中国书籍出版社.

[4]肖华, 彼特.西德科.二十一世纪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协调化发展战略[J].会计, 2002.

[5]何顺文, 李雪.入世对我国会计改革的影响[J].财会通讯, 2001 (2) .

[6]张惠忠.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挑战[J].上海会计, 2003 (5) .

[7]刘国武.中国加入WTO后会计目标的定位和策略[J].上海会计, 2004 (2) .

加入WTO 篇9

一、努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实用型会计人才

多年来,我们对会计教育要求太低,大多只为满足企业的一般记账、算账、报账的低、中层次会计人员的培养。而这些人,很难担当企业的高级管理和决策分析。当今国际贸易自由化,经济一体化,在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模式下,要求会计人员除了具备会计能力外,还要能够参与国际经济变化的分析、预测、决策和计划的企业管理。现在社会的变化,科学的发展,中央政府提出我国要构建与世界人才竞争的教育机制。可见,会计教育如何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全国各高校正努力找出自己的教学定位。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同样,教学质量也是学校的生命,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地位。所以,所有教育工作者一定清楚自己肩上的责任担当。这是国家的希望,人民的期待。我们国家是一个历史文明的大国,所以我们的教育定位:要立足于高水平,向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发展,展开我们的会计教育,努力培养出更多的学生业务精通,操作自如,能满足上市公司、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的人才需求,能竞得过国外同行的业务处理技能能力。

二、加大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

(一)做好教学课程的整改设置

以前,我们教学侧重于纯会计核算的专业内容,而对于相关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例如,财经英语,WTO的法律法规,要求不高。所以,我们要整合教学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一定从培养核算型向复合型转变;如果按原来教学框框,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文化素质是难于担当在国际贸易自由化,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解决当今国际经济贸易业务的要求。特别指出的是,全国很多高职院校的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变,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方面的实际工作。俗话说:见过不如做过,做过不如错过。就是说,缺乏操作能力。真正双师型教师不多,就是双师型也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使会计教育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接受的知识面更加广泛。只有能造就更多的复合型财会人才,形成青蓝相继,人才辈出,才能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相适应。教材尽量选用高质量、实用的教材

我国会计专业教材五花八门,有的高等院校还自编会计实用用书,但是层次不一。比如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还有电子工业部出版社出版的《财务会计》,里面错误很多,很多学院老师、学生对教材很不满意,他们都渴望得到高质量教材。我认为,教材还是名校用的教材或者实践教学自己编的教材为最好。

随着我国入世后经贸业务的增多,我们的财会专业教材尽量内容全面,能与国际会计接上轨,培养出来的学生能专业技术过硬,拥有丰富的国际贸易相关知识,在剧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经贸业务频繁,很多外国会计师事务所纷纷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的会计团队要健全,要壮大,要能参与国内外竞争,势必先从教育入手,把选好教材作为首要前提。

(二)做好引导学生跨学科和专业课程的学习

做好引导学生跨学科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当下每一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弥补学生知识结构上的不足,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比如,给他们加大对经济、金融、投资、外语、营销、物流方面学科学习,让他们知识具备多元化,处理业务得心应手,打造出一批批高能力、复合型的会计人才。这是培养更多的强有力的复合型会计团队的必经之路。

三、挖掘教学潜力,改进教学措施,争取更多的教育效果

(一)改变教学方式

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探索各种启发教学,给学生养成善于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能力的主动性。借助如今网络化教学,对他们进行更多模拟案例实习训练,尽量选用具有代表性的综合国际案例内容给以分析讲解。

除此以外,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探讨。建立“学院、企业、家长”三方联合对学生教育培养,因为,时间是企业的效益;同样,时间也是学院的效益。

学生顶岗实习,改变了学生对书本理论与实际的断层,缩短学院对学生的培养时间。长期以来,我国会计教育还不够重视学生实训培养,多采用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少接触实务,不少学生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后,总是这个不会,那个不行,只会核算报账,连简单的财务分析也不会写,很难满足工作需要!

然而,我国融入国际市场以后,如今,我们中央政府发出号召,要求全国人民都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这样的情况下,会计教育要提高是必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不可。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克服过去“黑板式”的单一教学习惯。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

同时,多给已毕业出去的学生回校汇报他们工作情况,让在校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新事物、新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我们要克服单一的汉语教学,,力争用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外语任用能力,在与国际会计同行的竞争中得到锻炼和考验。

(三)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参与国际合作办学

在融入国际市场的大背景下,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与日俱增。我们应该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吸取国外好的办学经验,改进和丰富自己的办学技巧,去除糟粕,汲取精华。现在,全国各高职院校正努力寻找自己的办学出路,要打造文化强国,首先,从教育入手。国外会计师团队已经涌进我国市场,我国的会计师团队也可以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除以上建议外,我认为我国自融入国际市场以后,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更是不可怠慢。而我国原有的相当多的会计人才水平还很低,需要我们积极不断地对这批人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分批次,分层次加以培训。要培养出高水准复合型会计人才,首先,要有强有力的专业教师队伍,师资整体水平提高了,会计教育的效果就有希望了。这是我国政府和人民的深情期盼。

参考文献

[1]田国林.对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结构的理论思考[J].上海会计,2001(8).

[2]]杨敏,陆建桥,徐华新.当前国际会计趋同形势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J].会计研究,2011(10).

加入WTO 篇10

首先我们应当从政府立法方面出发寻求改革完善。薛荣久和樊瑛(2006)以朗讯(中国)“贿赂事件”入手,细致的分析了跨国公司的在华商业贿赂得原因,作者认为造成跨国公司在华贿赂事件经常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第一,行业垄断成为了跨国公司在华进行商业贿赂的基石;第二,巨大的利益驱动成为了跨国公司在华进行商业贿赂的诱因;第三,商业“潜原则”为跨国公司在华进行商业贿赂提供了借口;第四,监管不到位和法律缺位市跨国公司进行商业贿赂的客观因素。与此同时两位作者也就由贿赂引发的危害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商业贿赂对经济发展的最大危害就是阻碍了制度的创新,导致交易成本增加扭曲了市场规则,助长了腐败的社会风气。最后,作者就如何完善中国市场规则长造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要强化国内立法,由于我国的贿赂立法事项的不完善使其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所以只有堵住这些法律漏洞才能真正从源头上制止贿赂的发生。第二,以制度创新抑制商业腐败同时制度变迁要循序渐进,这决定了建立反腐败的法律机制市长期的任务;第三,针对电信的深化改革通过触动不合理的政府管制从而改变中国电信行业的垄断格局;第四,在前三者的基础上要加强同反商业腐败的国际法合作,我国应积极参与WTO成员国的反腐败组织,从而形成一种统一的国际打击态势。就我国而言我们要完善和提升自身的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合格合法的中国式的技术壁垒这不仅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允许WTO成员方的自主权,健全各项标准体系,消除空白点,加强国际与中国行业标准体系之间的衔接和协调。还要求强化技术标准体系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约束,严惩各类违规违法行为。第三部分是对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的要求。

其次,在另一个重要领域,国内的农业面临的改革也是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而农业恰恰是中国入世以后面临的挑战最大的行业之一。沈明其(2005)根据我国农业的现状,利用W T O规则对农业进行必要的合理的保护。文章由W T O规则着手对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四方面协议概括为:一、市场准入;二、国内支持;三、出口竞争;四、动植物卫生检疫。然后对这其中的要求减让承诺的国内支持措施和可免除减让承诺的国内支持措施进行了十分细致的总结。然后针对我国农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难题,就W T O其他国家采取的方法作为引导。

最后,环境引起的绿色壁垒也是中国入世在规则上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之一。国际贸易的增长可以提高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处理环境问题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而生态环境又是国际贸易得以存在并获得资源的基础。针对W T O的改革,我国下一阶段所应做出的努力:第一,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监督现行和新的贸易协议,努力使多边贸易体系与国际环境措施相融合;第二,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新贸易协议整合;第三,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现行的贸易协议整合;第四,大力帮助发展中国阿家到达可持续发展;第五,参与WTO平行的可持续发展国际机构;第六,有关环境与贸易的行动应遵守非歧视,可预见性、稳定性和透明行原则;第七,废除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补贴。

中国加入W T O已经将近6年,在这六年中中国经历了贸易额飞涨,人民收入的提高,生活水平的上升。但更多的是,贸易摩擦的增加,人民币的升值和永无休止的“反倾销案”。似乎中国只是在形式上加入了W T O,实质上期望的平的和谐却收效甚小。加入W T O虽然令中国得到了更多面对世界的机会,但实际上也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当我们享受W T O带给我们的好处时,我们必须清楚的意识到,我们所享受的好处是建立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上的。当我们努力用本国市场规则与W T O对接时,就是我们完善国内市场加强企业竞争力,参与世界经济贸易的一个成功。如此,中国的对外贸易将愈发的多姿多彩,我们将向世界交出一张“出色”的成绩单。

参考文献

[1]、吴兴光《WTO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律思考》

[2]、沈木珠《WTO法新发展与我国外贸法的完善》

[3]、王玉倩《WTO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缺失和改革》

[4]、薛荣久, 樊瑛《入世后中国市场规则的完善》

[5]、王小琼《试析WTO框架下与转基因产品相关的贸易规则》

[6]、沈明其《WTO“绿箱”政策与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7]、张颖《入世后我国环境法制建设思路》

加入WTO 篇11

一、 美方申诉

2002年2月13日即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64天,从大洋彼岸传来消息:美国轴承制造商协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和美国商务部(COC)提出申请,认为中国球轴承在美国市场以低于正常的出口价格销售,对相同产品的产业造成实质性的损害,要求对中国销往美国的球轴承产品及其零件进行反倾销调查。

二、 积极应诉

2002年2月28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紧急召集轴承行业80多家骨干企业商议对策。会上,各企业代表一致认为应赴美正面应对。会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派出精干力量迅速飞赴美国,选聘应诉律师,拜会美国政府和行业协会,约见美国生产商、进口商,为下面应诉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

面对美国轴承制造商协会的倾销指控,我方应诉代表据理抗辩,陈述了中国出口球轴承没有造成美国产业损害的三条主要理由:1. 美国轴承行业不景气的根本原因,是“9·11”以后美国经济萧条、市场疲软,由此带来用户对球轴承需求量的锐减,与中国球轴承进口没有太大的关系;2. 无论是生产技术还是产品档次,中国目前生产的球轴承与美国本土生产的产品的距离还相当大,对美国相关产业无法构成实质性的冲击;3. 美国轴承主要采用英制式,中国则基本上是美国企业不生产的公制式轴承。在这一系列证据面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最终不得不在初裁判决定书中承认“本次调查的初裁阶段有很多证据显示,受调查产品有可能未对美国内行业造成损害。”

在历次反倾销应诉中,能否争取到“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是我方胜诉的关键一环。为证明中国企业的出口活动完全是按市场经济规则运行,并无政府干预色彩,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应诉企业作了详尽、细致的工作:一方面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条文作为附件提交上去,以此证明中国法律保证公司企业的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另一方面,通过提交各种往来的文书和公司企业章程,来证明企业进行合同谈判和确定售价方面的独立性和人事任免上的独立性。最终美国商务部接受了我方提交的答卷和材料,肯定了我方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三、 美国商务部初裁结果对我方不利

2002年10月15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初裁结果:三个抽样企业皮尔、万向和慈兴的单独税率分别为2.39%、2.5%和2.32%;45家中国企业的加权平均税率为2.41%在;其他所有未应诉的中国企业税率为59.3%。

2002年底,美国商务部派管员前来中国,对皮尔、万向和慈兴三家公司进行了实地调查。2003年2月27日,美国方面公告了反倾销调查的终裁结果:皮尔、万向和慈兴的单独税率分别为8.33%、7.22%和0.59%;45家中国企业的加权平均税率为7.80;其他未参与本次调查的中国企业税率仍为59.3%。

四、 听证会获胜

尽管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对我国球轴承企业征收反倾销税,然而只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最终认定不构成损害,倾销指控仍不能成立。因此,继续应诉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产业损害调查已成为本案取胜的最后机会和惟一出路。

2003年3月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举行球轴承反倾销调查产业损害听证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与应诉企业带着最新的数据报告、证据材料赶往华盛顿。听证会上,我方律师在深入阐述初裁阶段观点的基础上,亮出了几大崭新的论点和证据:1. 美方称中方出口轴承3亿美元的事实不符,经在美方口岸登记取证,出口数额仅1亿美元;2. 根据美国2002年最新的企业年报显示,美国几大轴承巨头的销售和利润在增长,资金状况良好,没有任何产业受损的迹象;3. 中方出口美国的轴承是用于农机和修配,不影响美国企业高、精产品的销售;4. 中方劳动市场的价格、原材料价格与美方有着巨大的差距,并非低于成本价格抢占美方市场。

2003年4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举行了仲裁听证会,四名听证官员一致认定中国出口的球轴承没有使美国产业遭到实质性损害,中国球轴承倾销售案不成立,中国产品可以继续以正常关税出口。至此,入世首起反倾销大案最终以“零损害”方式结案。

针对本次应诉过程,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基础件分会秘书长郝伟认为:本次胜诉是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全体应诉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大部分企业都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诉论,充分体现了中国轴承企业优秀的整体素质和应对反倾销调查的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积极应诉才是面对反倾销的惟一出路。

加入WTO 篇12

1 工程造价国际惯例

目前在计价管理和计价形式上分为:美国式、英国式、德国式、日本式等四种计价惯例, 它们有下列几个共同特点:

1.1 对政府工程计价管理和私人投资工程造价管理实施分而治之的方法。

政府的主要工作是要管好纳税人的钱, 其投资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上, 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不为一时节约几个钱而损害政府投资长远利益。

1.2 政府工程造价的宏观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些国家中, 政府直接财政投资的工程在其管理部门内都设有工程造价控制部门, 主要任务是确定和控制其直接投资的工程。另外, 政府还利用颁发标准、规范、图例的方式, 间接进行宏观控制。在政府投资的工程中, 一旦投资估算、概算经过批准, 在实施中, 宁可降低使用标准或少建, 也不允许超过既定额度。

1.3 在这些国家中, 计价时均有统一的工程量

计算规则、统一的实物量及设备清单以及供社会需要和政府工程参考来自不同渠道的工程计价资料。这些资料有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出版的, 资料供计价人员进行参考计价的目的是明确的。

1.4 计价方法上, 是实行量价分离原则, 量是

由投资者在招标文件中提供的, 价是承包商在投标或议标中自行确定的。价格的来源:来自供社会需要的参考资料;来自该承包商, 或其商会的既往资料;来自市场价格, 这主要是承包商与分包商与材料供应商的索价, 经过自己的整理, 用以计价。从这些国家看, 计价纯属于市场行为, 一旦造价确定, 法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法律和经济责任。

1.5 对计价人员有资格要求, 均需具备工料测量师或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

1.6 这些国家中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发达, 成

为服务政府、服务企业及工程造价咨询业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这些中介机构, 广泛承担着从可行性研究到工程竣工决算全过程工程造价监控, 成为业主和承包商的代言人。

2 加入WTO对工程造价的机遇及对策

对工程造价管理及有关方面的机遇可能为:

2.1 有利于提高行业的宏观管理水平

随着中国加入WTO, 中国的改革速度也会更快, 我们应借用改革开放的深入, 广泛的纠正我们过去的不足, 建立工程造价市场机制, 进一步确立工程造价管理中建设主管部门的中心地位, 消除以往管理中大家都在管、大家都不管的弊端。

2.2 有利于促进行业的价格机制改革

加入WTO, 可以促进我国尽快制定工程造价法律体系。参照国际有关国家标准, 制定我们的工程造价法律, 广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逐步以法律代替目前有关文件的做法。

2.3 改革现行工程造价依据的计价模式, 工程

造价取费标准要适应国际惯例, 必须对自己的费用定额内容进行修改。

2.3.1 调整综合部分取费标准。

过去的间接。费等有关取费是在建筑业供给制情况下形成, 即以国有 (营) 企业为基础建立的, 已不适应市场经济, 更不适应国际惯例, 确定施工企业的管理费用时, 资料来源企业的报表, 现已不适应建筑企业承担工程按新资质分类, 须改革原费用项目的划分及标准。

2.3.2 有关利润问题:

截止目前我国的工程中仍实行计划标准, 既使改为按工程类别取费, 也是以相应的标准进行套用, 不利于市场决定价格局面的形成。对于工程计价中的利润问题, 应以社会平均利润为标准, 考虑建筑业的发展水平和市场工程供求关系, 由企业决定利润水平, 这可能是发展市场经济并向国际计价靠拢的唯一出路。

2.3.3 劳动保险基金:

原指企业支付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 (包括提取的离退休职工老保统筹基金) 等费用, 我省作为专项费用从企业管理费中提出, 主要用于建筑企业离退休职工的养老, 现根据《劳动法》等国家有关法规、政策, 对企业聘用人员必须交纳劳保基金, 退休后进入社保, 那么该项费用是不可竞争费用, 由企业统交社保部门。可一些企业, 尤其是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 找种种原因, 借项目工期短、劳务流动性大且不稳定、收缴费用管理不规范等, 将本应给职工养老的费用转化为企业“利润”, 这很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需对该项费用进行改革。

2.3.4 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 推荐使用消耗量标准。

由国家建立起一套完善科学的工程量计算方法, 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量的实体消耗和施工性消耗标准不再由政府指令性的统一规定 (定额规定消耗量不能调整) , 定额的作用不再是指令性标准, 而是指导性依据, 工程招投标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

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的目的就是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 工程造价中的人工、材料、机械单价以及承包方的管理费、施工措施费、利润等费用全部由承包商根据自身公司具体的情况:即管理水平、人员技术水平、机械装备水平、资金物资和社会信誉等情况自身报价, 完全实现市场调节。所以这就要求管理部门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 适应工程量清单计价、报价的计价方法, 从而改变过去过分依赖国家发布定额和现有定额束缚企业自主报价的状况。

2.4 在开放市场中, 逐步提高现有专业人员的工作水准和业务能力。

2.5 加入WTO, 对我们的中介服务是一个很

好的机遇, 我们应借用这个有利时机, 不断发展和完善中介服务体系, 使中介服务真正成为市场的中坚。机遇是广泛的, 也是瞬间的, 只有抓住机遇, 不失时机地改善我们的工作这才是重要的。

3 加入WTO对中国工程造价的挑战

机遇的另一面就是挑战。分析WTO的有关规则, 国际并未要求我们以什么国家标准为依据进行计价标准改革, 但遵循市场规律, 按照国际惯例办事是我们今后工作基本出发点。我们认为进入WTO后的若干年, 我们遇到挑战首先主要是人们的观念思想认识问题。中国加入WTO, 使中国溶入世界经济二体化之中, 所以我们想问题不能从身边和以往的经验出发来观察事物、观察问题, 应换个角度, 从市场占有率的观点来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要解决这样的问题, 就要创造性的工作, 不局限于现有规定的禁锢, 突破一点, 带动全面。如果我们的思想永远停留等待政策上, 改革深入不了, 市场经济何日可以建立。要树立敢于破旧立新的思路, 结合计价工作实际, 开创性的进行工作。其二是在人才竞争方面, 按我国政府的承诺, 工程造价咨询业在2005年取消限制, 在该领域可设立外商合资合作企业, 也可建立外资独立咨询业, 这些企业 (咨询机构) 进入中国后, 肯定会聘用中国当地的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为其服务, 而且首先会在沿海及发达地区设立外资独立、合资咨询机构, 这些机构必将利用他们在技术、待遇和用人环境等方面的优势招揽人才, 这将导致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竞争流失, 这对于我们比较落后的地区来讲, 如不改变目前的一些痛疾, 奋起直追, 将有可能因不适应竞争而被淘汰。

适应时势、更新知识, 随着中国加入WTO, 要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知识, 必须不断的补充和更新知识, 更要了解和掌握WTO的基本原则、游戏法则、技术法规。我们应有危机感和责任感, 注意发展动态和趋势, 研究应对措施, 在国家统一政策的指导、在厅党委的领导下, 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加快我区工程造价改革的步伐。

摘要:中国加入WTO不可避免的要对中国的工程建设产生影响, 大量外资的进入, 将带来不同地区、不同方式的施工方法和计价方式, 这是对我国能否实现承诺的考验, 也是对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和改革, 如何适应世界潮流与国际惯例接轨, 接受加入WTO后的挑战, 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问题。

关键词:工程造价,发展,利润

参考文献

[1]尹贻林.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知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7.[1]尹贻林.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知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7.

上一篇:电气设备接地下一篇:黏膜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