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规模猪场的成本控制(精选7篇)
如何做好规模猪场的成本控制 篇1
如何做好猪场的成本控制
猪场的效益高低取决于猪场的成本控制的好与坏,对于规模化猪场来说,提高能繁母猪年断奶仔猪数量及降低单位增重的生产成本,是猪场成本控制的关键。而采购成本和生产过程成本的控制也不可忽视。
一、提高能繁母猪年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
能繁母猪年生产能力强,即年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多,单位产出的成本就低,生产效益就高;反之,断奶仔猪每少一头,就会将母猪及公猪的各种饲养成本分摊到断奶仔猪上,成本就会提高,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种猪的生产性能,提高种猪的产生能力,才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1、减少母猪的非生产天数
非生产天数是影响每头母猪年供断奶仔猪数的最重要因素。非生产天数是存栏母猪既非怀孕,又非泌乳的天数。影响非生产天数的最重要因素是分娩率,分娩率与非生产天数成反比,分娩率高,非生产天数就少,年供断奶仔猪数就多。
2、缩短断奶配种的时间
体况良好的断奶母猪,断奶后七天内,大部分都能发情、配种完毕,体况差的断奶母猪往往要十多天后才能发情配种。因此,必须重视母猪的饲养管理,降低哺乳期失重,保持良好的体况,使其断奶后能准时发情、配种,降低反情率及流产率。
3、提高母猪的窝产活仔头数
3.1、提高公猪精液品质。
3.2、发情检查。对断奶母猪实行驱赶公猪查情,可有效地查出母猪的发情,及时发现发情的起始时间。每天查情二次,应是每个猪场的配种制度之一。
3.3、适时配种
适时配种有赖于每天及时的查情,最佳的时机进行输精配种。输精过程应特别注意,严格按照输精的操作规程进行。
4、加强饲养管理,按各阶段的不同要求,做到精细饲养。猪是多胎家畜,要防止胚胎早期死亡,提高产仔数,就必须加强饲养管理,精细饲养,科学饲喂。哺乳和断奶至发情阶段,应增加母猪的采吃量,以降低哺乳期的体重损失,促进断奶母猪卵泡发育,增加排卵数;妊娠期应按各妊娠阶段的不同要求严格饲喂量,精准饲喂,保持良好体况,促进乳腺发育。
二、降低单位增重的生产成本
降低单位增重的生产成本,是规模化猪场控制成本的有效措施。它又与能繁母猪的生产能力密切相关,只有产出的最大化,才能使生产成本最低化。
1、注重饲料品质,提高饲料转化率。养猪成本中,饲料成本占70%左右,其余为人工、水电费、药费、折旧等。因此只有降低饲料成本,才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但在选择饲料特别是饲料原料时,不能只考虑价格,选择便宜的原料,而是要考虑饲料原料的品质。
1.1决定饲料成本的不完全是价格,还要考虑饲料转化率。饲料转化率受很多因素影响,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品质。
1.2优质的、营养均衡的饲料能提高猪自身的抵抗力,提高生产性能;饲料中缺乏营养物质,短时间内不会有严重问题,但会严重影响生产性能,降低生产成绩,使单位产出的成本升高。
2、加强疫病控制能力,确保猪群健康。
疫病控制是猪场的生命线。所以,很多场长喜欢把猪场的经济效益不好的责任推给疫病流行。其实猪病问题归根结底是饲养管理问题,饲养管理搞得好的猪场病就少。产房保育全进全出、免疫程序、预防保健都做不好,何谈猪病控制?猪场疫病控制的关键是全进全出、免疫程序、预防保健、生物安全。要改变传统观念,要实现从治疗兽医向预防兽医、预防兽医向保健兽医的转变。
2.1养猪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猪场对疾病的控制能力,控制各种疾病的发生始终是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只有健康的猪群,才能达到最好的生长速度和最佳的料肉比,才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2.2加强免疫接种。根据猪群抗体水平的监测结果,制定符合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度,重点控制好病毒性疫病。
2.3合理的药物保健。
2.4落实消毒制度,注意消毒药液的选择。
2.5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3、降低环境因素的影响,减少各种应缴。高温、低温、有害气体、运输、频繁的接种各种疫苗等各种应激,都会影响猪的抵抗力,造成饲料转化率降低,从而增加成本。因此,必须尽量减少各种应激,为猪群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减少生产过程中各种浪费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无论是散养户或规模化猪场,都普遍存在各种浪费,人为地增加了生产成本。
1、饲料的浪费
1.1怀孕舍母猪没有按怀孕期各阶段的不同要求,严格饲喂,造成母猪过肥或过瘦。
1.2断奶仔猪没按要求少喂多餐,添加量过多,仔猪采吃时将饲料吮出。
1.3产房母猪没加“回头”料,往往一次性添加,母猪采吃时将料吮出。
2、产房仔猪非正常死亡。比如压死、饿死等,每死亡一头仔猪最少损失150元人民币。
3、操作不规范,引起病原体感染而造成的损失。如仔猪有剪牙、断尾时消毒不严格,感染猪副嗜血杆菌,发生关节炎;又如重胎母猪进产房待产,没按要求清洗消毒、或清洗消毒不彻底,使哺乳仔猪感染大肠杆菌或寄生虫而发生下痢。
4、体况差、有伤、有病的母猪没及时护理而造成淘汰的损失。
5、添加药物搅拌不均,引起母猪流产的损失。
6、各种应激而引起的损失。如注射疫苗,引起公猪精液品质的改变,母猪流产等。
四、管理者经营理念的转变
1、规模化猪场管理者理念转变的第一点是将环境提升为第一要素。环境的好与坏,它决定着猪场的成与败。规模化养猪场,各类猪群均处于强度生产状态下,环境条件对其生产力和健康影响极大。
1.1环境是防控疾病的首要因素
1.1.1猪生长在适宜的环境下,机体抵抗力增强,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1.1.2不良的环境可直接导致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不良的环境应激可使猪造成疫病的暴发。
1.1.3不良的环境和应激是蓝耳病、圆环病毒、黄、白痢、呼吸系统疾病、寄生虫等疾病发病的先决条件。1.2环境是提高生产成绩的关键
1.2.1 在适宜的环境下,猪才能充分发挥其遗传潜力。
1.2.2在适宜的环境下,猪的维持需要最少,营养的转化率最高。
1.2.3 在适宜的环境下,猪的各项生产性能才能正常表现。
1.2.3不良的环境严重制约着猪的各项生产性能
低温,高湿环境可加剧猪的冷应激,也明显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增重,长期 饲养在高湿环境中,猪的食欲下降,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降低,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缓慢,增重小。
高温环境中,高湿妨碍猪的蒸发散热,很易使体内积热过多,体温升高而导致热射病,而低 湿又使猪的皮肤和粘膜干裂,引起皮肤和呼吸道疾 病。
据研究,高湿环境中猪血液中的血红素减少,饲 料利用率和氮沉积能力下降,猪增重减慢。高湿对猪的繁殖也不利,饲养在潮湿阴 暗的环境中,母猪产仔数减少,仔猪断奶窝重降低。
2、规模化猪场管理者理念转变的第二点是将猪种健康状况做为重点。
2.1 我国现在引进的品种无论是原种还是配套系其生产性能都很高。
2.2 相同的品种各品系间差异不大,如:加系、美系、法系、英系、丹系等其生产性能都很接近,只不过是各有不同特点。将猪种健康状况做为重点。
2.3 个人观点不要一味地追求从国外引进品种,进行种猪的炒作。而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种猪资源,通过选种选育,杂交组合培育出适合本场特点的品系来。
3、规模化猪场管理者理念转变的第三点是营养平衡的高档饲料是最好的药物。
3.1 营养平衡的高档饲料,不仅是生长所需,而且对免疫系统发育也有重要作用,可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所以说是最好的药物。
3.2 母猪的营养决定着仔猪的发育,确保仔猪在出生后12小时内吃到尽可能多的初乳。初乳提供保护能力,防止仔猪感染本场现有的疾病。
3.3 断奶后供给优质饲料,维生素的营养尤为关键,保育猪死亡率增高,可考虑添加VE(50—100克吨),以减少由于断奶造成的应激。
3.4 免疫系统的完善需要良好的营养供给,在仔猪饲料配合时添加血浆蛋白粉,可提高免疫力。
3.5 现在许多猪场疾病的发生后移到生长育肥阶段,前期营养和保健及环境比较好,后期环境和营养较差造成的。
4、规模化猪场管理者理念转变的第四点是将“预防为主、治疗为辅”转变为“养重于防”。
规模化猪场要将工作的重点从以预防疾病为主,转变为养重于防。养不是指单纯的饲养,包括环境、营养和管理。畜牧技术人员的工作重于兽医。兽医的工作重点转到预防保健上。
5、树立科学的“消毒防疫”理念
5.1树立消毒防疫理念
消毒是疾病预防和控制最有效方法
5.2建立适合自己的《消毒防疫管理规范》
5.3建立严格、科学的消毒防疫制度及标准操作规程SOP
总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猪效益,首先是经营理念的转变,因为理念决定行动。充分发挥种猪生产性能,使每头母猪提供的年断奶仔猪达22头甚至更多;提高饲料质量,降低增重成本,做到产出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低化,同时减少生产过程中人为的各种浪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如何解决猪场的利润平衡点
猪场的利润=猪场的收入-猪场的费用。我们做为猪场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实现利润最大化是我们的经营目标。怎样实现利润最大化关键是提高收入、降低费用、找到利润平衡点。
近期,受生产周期性波动影响,生猪价格大幅度下跌。为缓解生猪生产的周期性波动,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稳定生猪生产。1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2009年1号公告联合发布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
此《预案》是根据2000-2008年历史数据测算出来的盈亏平衡点,猪粮比价关系是6:1为盈亏平衡点。当猪粮比价高于9∶1时,表明生猪生产出现供给不足,价格过度上涨。当猪粮比价低于9∶1时,具体分为五种情况:一是绿色区域:猪粮比价在9∶1—6∶1之间,表明生猪生产和价格处于正常情况,无需政府采取调控措施;二是蓝色区域:猪粮比价在6∶1—5.5∶1之间,表明生猪价格出现轻度下跌,生猪生产效益下降,政府要适度采取措施;三是黄色区域:猪粮比价在5.5∶1—5∶1之间,表明生猪市场明显供大于求,价格出现中度下跌,生猪生产明显亏损,政府需要加大政策力度;四是红色区域:猪粮比价低于5∶1,表明生猪市场严重供大于求,价格出现重度下跌,生猪生产出现严重亏损,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五是生猪价格异常下跌的其他情况,其他因素引发生猪价格过度下跌的情况,需要及时研究采取相应措施。
国家以猪粮比价6:1做为盈亏平衡点来宏观调控,而我们猪场自己如何确定本场的盈亏平衡点,采取哪些措施使我们在逆境的条件下也创造利润。这就需要我们对所在的猪场进行全面的解剖分析,把利润挖掘出来。
一、通过市场营销提高收入:
每个企业,他的目标是产品有没有市场,往往是生产出产品后寻找市场,等到有了市场后,产品又不合格,在某种环节上又衔接不到一起。一个企业要有好的效益,就是让市场寻找产品,让市场寻找客户。
猪价行情好的时候,养猪场基本都能挣钱,基本上不考虑其它因素。猪价低的时候,产品质量和定位尤其重要,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来提高收入,创造盈利。
二、通过管理降低费用:
管理是第一位,控制成本,减少浪费。有人的管理和猪的管理。
人的管理是人性化管理,办好一个猪场的前提条件是有一个真正懂得猪场正规化管理的场长尤其是规模化养猪,让他们知道养猪不是为了养猪而养猪,不是为了挣钱而养猪,要有责任的干好自己的工作,这是每个人的职责。
大部分管理人员常常是财务报表出来,看看损益表才知道过去的一个月或一年盈利、亏损多少,是市场猪价的高低,还是生产成本高低或者是生产成绩好坏带来的,各占多大比重,往往不知。
猪的管理首先了解猪场设计的是否合理,遗传育种的生产性能,安全生物体系对猪的健康,根据猪的生活习性,制定符合猪的生产环境,了解各阶段猪只合理配制营养饲料。
三、猪场利润平衡点的控制
猪场利润平衡点是由种猪生产成本和各项费用决定的,降低成本和费用将利润平衡点控制到最低点,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一)、提高能繁母猪年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
能繁母猪年生产能力强,即年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多,单位产出的成本就低,生产效益就高;反之,断奶仔猪每少一头,就会将母猪及公猪的各种饲养成本分摊到断奶仔猪上,成本就会提高,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种猪的生产性能,提高种猪的产生能力,才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1、减少母猪的非生产天数
非生产天数是影响每头母猪年供断奶仔猪数的最重要因素。非生产天数是存栏母猪既非怀孕,又非泌乳的天数。影响非生产天数的最重要因素是分娩率,分娩率与非生产天数成反比,分娩率高,非生产天数就少,年供断奶仔猪数就多。
2、缩短断奶配种的时间
体况良好的断奶母猪,断奶后七天内,大部分都能发情、配种完毕,体况差的断奶母猪往往要十多天后才能发情配种。因此,必须重视母猪的饲养管理,降低哺乳期失重,保持良好的体况,使其断奶后能准时发情、配种,降低反情率及流产率。
3、提高母猪的窝产活仔头数
3.1、提高公猪精液品质。
3.2、发情检查。对断奶母猪实行驱赶公猪查情,可有效地查出母猪的发情,及时发现发情的起始时间。每天查情二次,应是每个猪场的配种制度之一。
3.3、适时配种
适时配种有赖于每天及时的查情,最佳的时机进行输精配种。输精过程应特别注意,严格按照输精的操作规程进行。
4、加强饲养管理,按各阶段的不同要求,做到精细饲养。猪是多胎家畜,要防止胚胎早期死亡,提高产仔数,就必须加强饲养管理,精细饲养,科学饲喂。哺乳和断奶至发情阶段,应增加母猪的采吃量,以降低哺乳期的体重损失,促进断奶母猪卵泡发育,增加排卵数;妊娠期应按各妊娠阶段的不同要求严格饲喂量,精准饲喂,保持良好体况,促进乳腺发育。
(二)、降低单位增重的生产成本
降低单位增重的生产成本,是规模化猪场控制成本的有效措施。它又与能繁母猪的生产能力密切相关,只有产出的最大化,才能使生产成本最低化。
1、注重饲料品质,提高饲料转化率。养猪成本中,饲料成本占70%左右,其余为人工、水电费、药费、折旧等。因此只有降低饲料成本,才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但在选择饲料特别是饲料原料时,不能只考虑价格,选择便宜的原料,而是要考虑饲料原料的品质。
1.1决定饲料成本的不完全是价格,还要考虑饲料转化率。饲料转化率受很多因素影响,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品质。
1.2优质的、营养均衡的饲料能提高猪自身的抵抗力,提高生产性能;饲料中缺乏营养物质,短时间内不会有严重问题,但会严重影响生产性能,降低生产成绩,使单位产出的成本升高。
2、加强疫病控制能力,确保猪群健康。
疫病控制是猪场的生命线。所以,很多场长喜欢把猪场的经济效益不好的责任推给疫病流行。其实猪病问题归根结底是饲养管理问题,饲养管理搞得好的猪场病就少。产房保育全进全出、免疫程序、预防保健都做不好,何谈猪病控制?猪场疫病控制的关键是全进全出、免疫程序、预防保健、生物安全。要改变传统观念,要实现从治疗兽医向预防兽医、预防兽医向保健兽医的转变。
2.1养猪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猪场对疾病的控制能力,控制各种疾病的发生始终是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只有健康的猪群,才能达到最好的生长速度和最佳的料肉比,才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2.2加强免疫接种。根据猪群抗体水平的监测结果,制定符合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度,重点控制好病毒性疫病。
2.3合理的药物保健。
2.4落实消毒制度,注意消毒药液的选择。
2.5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3、降低环境因素的影响,减少各种应缴。高温、低温、有害气体、运输、频繁的接种各种疫苗等各种应激,都会影响猪的抵抗力,造成饲料转化率降低,从而增加成本。因此,必须尽量减少各种应激,为猪群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减少生产过程中各种浪费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无论是散养户或规模化猪场,都普遍存在各种浪费,人为地增加了生产成本。
1、饲料的浪费
1.1怀孕舍母猪没有按怀孕期各阶段的不同要求,严格饲喂,造成母猪过肥或过瘦。
1.2断奶仔猪没按要求少喂多餐,添加量过多,仔猪采吃时将饲料吮出。
1.3产房母猪没加“回头”料,往往一次性添加,母猪采吃时将料吮出。
2、产房仔猪非正常死亡。比如压死、饿死等,每死亡一头仔猪最少损失150元人民币。
3、操作不规范,引起病原体感染而造成的损失。如仔猪有剪牙、断尾时消毒不严格,感染猪副嗜血杆菌,发生关节炎;又如重胎母猪进产房待产,没按要求清洗消毒、或清洗消毒不彻底,使哺乳仔猪感染大肠杆菌或寄生虫而发生下痢。
4、体况差、有伤、有病的母猪没及时护理而造成淘汰的损失。
5、添加药物搅拌不均,引起母猪流产的损失。
6、各种应激而引起的损失。如注射疫苗,引起公猪精液品质的改变,母猪流产等
猪场如何合理科学使用药物
在养猪生产中,合理科学用药不仅可促进猪的生长,而且可达到预防保健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然而,如果使用不当不但达不到防病的效果,反而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目前许多猪场在药物的使用上存在着误区,乱用药、多种药盲目混合、超计量等现象。造成药物中毒、加剧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以及药物残留等,既贻误病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又会产生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问题。因此,猪场如何合理科学用药是管理人员必须要掌握的。
一、掌握合理科学搭配用药的原则
1、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与克拉维酸(棒酸)、舒巴坦、TMP合用有较好的抑酶保护和协同增效作用。
2、青霉素类与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壮观霉素、安普霉素等)药理上呈协同作用(如有理化性质变化,分开使用)。
3、四环素类(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等)与同类药物及非同类药物如泰牧菌素(泰妙灵)、泰乐菌素配伍用于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时有协同作用。
4、四环素与氯霉素类合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阻碍蛋白质合成的不同环节)。
5、甲氧苄啶(TMP)、澳美普宁(OMP)、阿的普宁(ADP)、巴喹普宁(BQP)、二甲苄啶(DVD)对磺胺类和绝大部分抗菌药物有抗菌增效协同作用。
6、丁胺卡那霉素与TMP合用对各种革兰氏阳性杆菌有效;氨基糖苷类与多黏菌素类合用(阻碍蛋白质合成的不同环节)。
7、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北里霉素等)与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嘧碇、磺胺间氧甲嘧啶、TMP的复方可用于治疗呼吸道病。
8、红霉素、泰乐菌素与链霉素联用,可获得协同作用;北里霉素治疗时常与链霉素、氟苯尼考合用;泰乐菌素可与磺胺类合用。
9、喹诺酮类(氟哌酸、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达氟沙星、二氟沙星、沙拉沙星)与杀菌性抗菌药(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及TMP在治疗特定细菌感染方面有协同作用,如环丙沙星+氨苄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相加作用;环丙沙星+TM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有协同作用,可与磺胺类药物配伍应用。
10、林可酰胺类林可霉素与四环素或诺氟沙星配合应用于治疗合并感染;林可霉素可与壮观霉素合用(利高霉素)治疗呼吸道病;林可霉素可与新霉素(用于乳腺炎)、恩诺沙星合用。
11、繁殖期杀菌药与静止期杀菌配伍 常获得协同作用如:青霉素与链霉素配伍常用于草绿色链球菌性心内膜炎和肠球菌感染。羧苄西林与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阿米卡星)联合应用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用于绿脓杆菌感染。但二者不可置同一容器中,应分别滴注。
12、氯曲南与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等)联用,对绿脓杆菌、不动杆菌、沙雷杆菌、克雷白杆菌、普鲁威登菌、肠杆菌属、大肠杆菌、摩根菌等起协同抗菌作用。此种配伍尚有:青霉素+其他氨基糖苷类;氨苄西林+氨基粮苷类;万古霉素+链霉素或氨基糖苷类;其他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利福平+氨基糖苷类。
13、静止期杀菌药与快速抑菌药配伍 常获得协同或相加作用。如:四环素 链霉素(或其他氨基糖苷类);米诺环素与链霉素配伍用于布氏杆菌病。
14、静止期杀菌药与慢速抑菌药配伍 常获得协同或相加作用。如:CoSMZ+氨基糖苷类。
15、快速抑菌药与慢速抑菌药配伍常获得相加作用。如:多粘菌素类或阿米卡星+ CoSMZ;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利福平+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利福平+万古霉素或头孢唑啉;万古霉素+头孢唑啉或氯唑西林;美西林+-内酰胺类;磺胺类+甲氧苄啶。
二、牢记不能配伍应用的药物
1、同类药物不要配伍应用。
2、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要与抑菌剂如四环素类药物配伍应用。
3、两者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制剂不可混合在一起应用,如酸碱、氧化剂与还原剂。
4、两者之间发生物理变化如有吸潮、融化的制剂不可混合在一起应用。
5、两者的药理作用相互拮抗(除非作为解毒剂)不可配伍应用,如兴奋剂与抑制剂、拟胆碱药与抗胆碱药、拟肾上腺药与抗肾上腺药等。两者在一起产生毒性增强作用尽可能不配伍使用;如强心甙与钙剂等。
青霉素类最好不与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等抗菌药合用(青霉素类为快效杀菌剂,四环素类等为抑菌剂,合用干扰了青霉素类的作用)。
青霉素类与维生素C、碳酸氢钠等也不能同时使用(酸碱度变化,理化性配伍禁忌);头孢菌素类忌与氨基糖苷类混合使用。青霉素类和头孢类在静脉注射时,最好与氯化钠配合。与5%或10%葡萄糖配合时应即配即用,长时间会破坏抗生素的效价。
氨基糖苷类不可与氯霉素类合用。
链霉素与磺胺类药物混合配伍应用会发生水解失效;碱性物质如A1(OH)
3、NaHC03,氨茶碱以及含钙、镁、铝、锌、铁等金属离子(包括含此类离子的中药)能与四环素类药物络合而阻滞四环素类吸收。
红霉素不宜与B-内酰胺类、林可霉素、氯霉素、四环素联用。
氯霉素类与林可霉素、红霉素、链霉素、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等具有拮抗作用。氯霉素类也不可与磺胺类、NAHCO3、氨茶碱、人工盐等碱性药物配合使用。
氟喹诺酮类与利福平、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硝基呋喃类合用有拮抗作用;氨茶碱的血药浓度升高,可出现茶碱的毒性反应,应注意。泰妙菌素不可与聚醚类抗生素如莫能菌素、盐霉素配伍应用。
阿莫西林+四环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产生药理性拮抗,杀菌作用无从发挥。氨苄青霉素钠+葡萄糖输液、青霉素钠(或氨苄青霉素钠)+维生素C——酸碱度改变,使抗菌药物降解。
杆菌肽锌禁止与土霉素、金霉素、北里霉素、恩拉霉素等配合使用。
三、合理科学用药
1、建立完善的药物保健预防方案
树立保健观念,预防用药,尽可能地控制细菌性继发感染。1)、母猪保健方案
产前一周和产后一周,每月保健一次3—5天。
(清除或减少母猪体内的带菌,降低或杜绝哺乳仔猪感染的机会)。2)、哺乳仔猪与仔培猪的保健方案 断奶前一周和断奶后2-3周。3)、育肥猪的保健方案
转群后1周,根据发病情况提前1-2周。
2、合理、规范治疗用药,不要滥用药物 1)、辩证施治、综合治疗,对症下药;
2)、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应由兽医负责,有针对性的选择药物,充分考虑药物的特性,尽量选用效能多样或有特效药物,效果不确实的药物不要使用。
猪场人员的管理与新酬
猪场人员的管理与新酬,与其他企业一样的,人员的管理也是最根本的。要想养好猪,首先要管好人,因为猪靠人去管,提高了人的工作积极性,人再管理猪当然就能管理好了。
猪场人员的管理与新酬,与其他企业一样的,人员的管理也是最根本的。要想养好猪,首先要管好人,因为猪靠人去管,提高了人的工作积极性,人再管理猪当然就能管理好了。
我们可以通过对水浒“宋公明”三个字的解读来理解猪场人员的管理与新酬:干事业,最要紧的是聚拢人心,群策群力。而要聚拢人心,最基本的事情是要合理回报(新酬),说白了就是一个字———“送”(宋)。送的过程中,还有两个要害必须把握,否则送得越多,效果越差。第一个要紧的事情是要“公”,公正无私。第二个要紧的事情是要“明”,明察秋毫。所以梁山头领就叫宋公明。
下面我就猪场人员的管理与薪酬的几个具体问题谈一下看法:
1、选人
猪场的人员有场长、生产场长、技术员、后勤人员、饲养员组成。
管理人员中最重要的是场长的选任。从专业角度讲,当场长一定要内行。不是内行的场长也要通过不断学习、实践逐渐变成内行,因为外行的场长是不能管理好猪场的。所以场长应具备以下能力:高尚的品德、管理能力、用人能力与技巧、决策能力、明辨是非能力、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把握市场的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高尚品德是十分重要的,品德能使管理者有个人魅力,有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德能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
生产场长是基层管理人员,选拔也应慎重,因为生产场长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水平,还要有管人用人的能力和指导饲养员搞好生产的能力。
选人首先要会识人,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不任人为顺,不任人为亲。选任要适任、适已、适群。
2、育人
育人包括自我学习、培训及在工作岗位上的实践。育人很重要,现代化的猪场都是规模化、集约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且在猪场的实际运作中,涉及的学科范围更广。尤其是养猪市场风险、疾病风险加大,利润微薄,加之现代知识更新又很快。所以畜牧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和培训,如会议、学习班、技术交流、专题讲座、实践操作、现场指导等,以适应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需要。所以猪场领导层的培训学习更为重要,要“众高一尺,道高一丈",只有这样,才能管理好下属,管理好猪场。
对员工的培训实际上就是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基础的管理工作,也是人性化管理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大量的培训,可代替控制式的管理,让员工知道不仅按要求去做,还要知道为什么按要求去做,进而实现自我控制,自我管理。
3、用人
对于使用人是有技巧的,有学问的。用人要用如下原则:(1)量才使用,知人善用。(2)尽量做到用人之长,克已之短。(3)要看看能力并参考学历,但不唯学历,不搞论资排辈。(4)任人唯贤,不任人唯亲,不任人唯顺。(5)实施放权,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4、留人
选人难,留人更难。“栽有梧桐树,才能招来金凤凰”。要想留住人不外乎有三个因素:一是有好的薪水和福利;二是有和谐的环境能实现自我价值;三是猪场有发展前景,本人有发展空间、有发展前途。
我们知道,猪场多数远离城镇,购物、医疗、小孩上学等有诸多不便,又加之封闭管理,环境差,工作辛苦,故猪场的人员流动性大,尤其是能在猪场一线干上几年、十几年很不容易。
5、猪场员工的薪酬管理
猪场人员薪酬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猪场的生产成绩和效益,也是留住人才的必备条件。要留住人才。许多养猪场员工薪酬待遇有待提高。刚毕业的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刚到养猪场时,可以做1-2年饲养员,然后是技术员、班组长(或车间主任),那么2-3年后,如果没有再大的发展空间(副场长、场长),他们多数要离开或被挖走,除非你给他的薪酬待遇很理想。
目前国内养猪场薪酬待遇普遍很低,留不住人才。也有几个养猪龙头企业做的较好,普通员工及管理人员薪酬待遇比较合理。一般地说:规模化养猪场饲养员月工资1200-1800元,班组长月工资1800-2500元,生产场长、场长月工资3000-10000元,而类似养猪龙头企业养猪事业部总经理岗位的年薪要10-50万元,这样才能留住人才。
猪场管理人员的薪酬制定: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股份制。
猪场员工的薪酬制定: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补贴。员工的基本工资不应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6、员工的人性化管理
1)、改善生活条件,完善娱乐设施。
由于猪场生活及工作环境条件较差,又实行封闭管理,使得员工缺乏与亲朋好友相聚沟通的机会,特别是适龄青年的恋爱、婚姻更是一大难题,因此在猪场招收新员工时,要按一定比例招收一部分女工,并鼓励员工在猪场内外交朋友、谈恋爱;鼓励夫妻在场一起工作。员工每月要有带薪休班的时间4天。
猪场使得员工既吃得好,而且伙食费又低,员工每人每月伙食费在150-200元。员工居住条件也有很大的改善。每年中秋节、春节公司都发价值在200至300元的福利品,年终评选先进不仅是发奖状、送家庭喜报,而且给以物质奖励,激励员工积极向上创造优异成绩。
在娱乐设施上,公司设有乒乓球室、台球桌、篮球场、羽毛球拍、扑克牌等,职工宿舍都有电视机,这样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缓解了因封闭管理给员工带来的孤独和寂寞。
2)、正确对待员工,对员工关心和尊重。
在猪场里,每位员工都受到尊重。猪群每批次的生产情况,由统计员列好清单发给员工,月终员工以此给自己计算工资,和统计员核算的工资表进行对照看有无差错,这样工资的计算透明度较强,当然每月按时发放员工的工资。
场长把员工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伙伴,对他们平等相待。在员工有病时,我们的场长都会亲自去探望;员工结婚场长也会送礼祝贺,而且在员工过生日时,猪场也会组织员工庆贺。这样在猪场中形成了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关系,创造了令人舒心愉快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1)对员工要多赞扬少批评,批评要注意方式,以理服人。
(2)对部属不要申斥,即使申斥要在冷静的时候,在单独的情况下,适可而止,斥责中带激励,让其有闻过必改的意欲。
(3)科学地制定工资方案,员工工资之间的差异要合理,工资要向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倾斜,确实体现出高付出就有高回报。
(4)评选先进、人员转岗、人员调动、人员提升要符合条件,做好工作,避免思想波动。(5)员工家中遇到困难,如父母、子女生病,或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及时发现,及时帮助解决。
(6)帮助职工解决婚姻问题,对失恋者及时进行思想沟通。(7)加强安全教育,清除安全隐患,保证安全第一。
(8)不要轻易收回员工的既得利益,给员工的利益只有逐步增加而不能减少,空头支票或员工不愿接受的替代物都会遭到反对。
(9)不要轻易向员工许诺,尤其是许诺那些不易做到的事情,要言出即从,恪守信用。(10)经常换位思考。多站在员工的立场上看问题想问题,揣测员工的感受,如果你把“莫须有”的看法套在员工身上,员工就会对你失去信心。这样会因为不了解他们而受到各种伤害。
7、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猪场要制定员工守则、奖罚条例、员工请假考勤制度、员工岗位责任制度、生产例会制度、班前会制度,生产指标效益管理制度、卫生防疫制度、检查制度等。要完善生产工艺流程和各类管理操作规程。
规章制度的制定要科学合理、先进实用,制定过程中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制定后要通过培训学习,使规章制度深入人心。执行过程中要检查督促,看是否真正落实。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况的变化要进行修订和完善。
一定要使员工养成规则意识,使规章制度得到不折不扣地执行。“无威不足以立规,不惩则无人守规”,对那些无视制度不守规范的人要严惩。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管理者要带头执行。多数场都有规章制度,但对制度的执行却是不得力、不到位,有的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就是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应该尽快改变这种状况。
总之规模化猪场的用人之道在于优厚的待遇吸引人,良好的环境留住人,共同的事业感召人,学习的氛围催促人, 进行人性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人才并留得住人才。
猪场如何合理科学使用药物
在养猪生产中,合理科学用药不仅可促进猪的生长,而且可达到预防保健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然而,如果使用不当不但达不到防病的效果,反而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目前许多猪场在药物的使用上存在着误区,乱用药、多种药盲目混合、超计量等现象。造成药物中毒、加剧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以及药物残留等,既贻误病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又会产生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问题。因此,猪场如何合理科学用药是管理人员必须要掌握的。
一、掌握合理科学搭配用药的原则
1、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与克拉维酸(棒酸)、舒巴坦、TMP合用有较好的抑酶保护和协同增效作用。
2、青霉素类与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壮观霉素、安普霉素等)药理上呈协同作用(如有理化性质变化,分开使用)。
3、四环素类(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等)与同类药物及非同类药物如泰牧菌素(泰妙灵)、泰乐菌素配伍用于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时有协同作用。
4、四环素与氯霉素类合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阻碍蛋白质合成的不同环节)。
5、甲氧苄啶(TMP)、澳美普宁(OMP)、阿的普宁(ADP)、巴喹普宁(BQP)、二甲苄啶(DVD)对磺胺类和绝大部分抗菌药物有抗菌增效协同作用。
6、丁胺卡那霉素与TMP合用对各种革兰氏阳性杆菌有效;氨基糖苷类与多黏菌素类合用(阻碍蛋白质合成的不同环节)。
7、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北里霉素等)与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嘧碇、磺胺间氧甲嘧啶、TMP的复方可用于治疗呼吸道病。
8、红霉素、泰乐菌素与链霉素联用,可获得协同作用;北里霉素治疗时常与链霉素、氟苯尼考合用;泰乐菌素可与磺胺类合用。
9、喹诺酮类(氟哌酸、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达氟沙星、二氟沙星、沙拉沙星)与杀菌性抗菌药(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及TMP在治疗特定细菌感染方面有协同作用,如环丙沙星+氨苄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相加作用;环丙沙星+TM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有协同作用,可与磺胺类药物配伍应用。
10、林可酰胺类林可霉素与四环素或诺氟沙星配合应用于治疗合并感染;林可霉素可与壮观霉素合用(利高霉素)治疗呼吸道病;林可霉素可与新霉素(用于乳腺炎)、恩诺沙星合用。
11、繁殖期杀菌药与静止期杀菌配伍 常获得协同作用如:青霉素与链霉素配伍常用于草绿色链球菌性心内膜炎和肠球菌感染。羧苄西林与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阿米卡星)联合应用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用于绿脓杆菌感染。但二者不可置同一容器中,应分别滴注。
12、氯曲南与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等)联用,对绿脓杆菌、不动杆菌、沙雷杆菌、克雷白杆菌、普鲁威登菌、肠杆菌属、大肠杆菌、摩根菌等起协同抗菌作用。此种配伍尚有:青霉素+其他氨基糖苷类;氨苄西林+氨基粮苷类;万古霉素+链霉素或氨基糖苷类;其他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利福平+氨基糖苷类。
13、静止期杀菌药与快速抑菌药配伍 常获得协同或相加作用。如:四环素 链霉素(或其他氨基糖苷类);米诺环素与链霉素配伍用于布氏杆菌病。
14、静止期杀菌药与慢速抑菌药配伍 常获得协同或相加作用。如:CoSMZ+氨基糖苷类。
15、快速抑菌药与慢速抑菌药配伍常获得相加作用。如:多粘菌素类或阿米卡星+ CoSMZ;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利福平+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利福平+万古霉素或头孢唑啉;万古霉素+头孢唑啉或氯唑西林;美西林+-内酰胺类;磺胺类+甲氧苄啶。
二、牢记不能配伍应用的药物
1、同类药物不要配伍应用。
2、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要与抑菌剂如四环素类药物配伍应用。
3、两者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制剂不可混合在一起应用,如酸碱、氧化剂与还原剂。
4、两者之间发生物理变化如有吸潮、融化的制剂不可混合在一起应用。
5、两者的药理作用相互拮抗(除非作为解毒剂)不可配伍应用,如兴奋剂与抑制剂、拟胆碱药与抗胆碱药、拟肾上腺药与抗肾上腺药等。两者在一起产生毒性增强作用尽可能不配伍使用;如强心甙与钙剂等。
青霉素类最好不与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等抗菌药合用(青霉素类为快效杀菌剂,四环素类等为抑菌剂,合用干扰了青霉素类的作用)。
青霉素类与维生素C、碳酸氢钠等也不能同时使用(酸碱度变化,理化性配伍禁忌);头孢菌素类忌与氨基糖苷类混合使用。青霉素类和头孢类在静脉注射时,最好与氯化钠配合。与5%或10%葡萄糖配合时应即配即用,长时间会破坏抗生素的效价。
氨基糖苷类不可与氯霉素类合用。
链霉素与磺胺类药物混合配伍应用会发生水解失效;碱性物质如A1(OH)
3、NaHC03,氨茶碱以及含钙、镁、铝、锌、铁等金属离子(包括含此类离子的中药)能与四环素类药物络合而阻滞四环素类吸收。
红霉素不宜与B-内酰胺类、林可霉素、氯霉素、四环素联用。
氯霉素类与林可霉素、红霉素、链霉素、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等具有拮抗作用。氯霉素类也不可与磺胺类、NAHCO3、氨茶碱、人工盐等碱性药物配合使用。
氟喹诺酮类与利福平、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硝基呋喃类合用有拮抗作用;氨茶碱的血药浓度升高,可出现茶碱的毒性反应,应注意。泰妙菌素不可与聚醚类抗生素如莫能菌素、盐霉素配伍应用。
阿莫西林+四环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产生药理性拮抗,杀菌作用无从发挥。氨苄青霉素钠+葡萄糖输液、青霉素钠(或氨苄青霉素钠)+维生素C——酸碱度改变,使抗菌药物降解。
杆菌肽锌禁止与土霉素、金霉素、北里霉素、恩拉霉素等配合使用。
三、合理科学用药
1、建立完善的药物保健预防方案
树立保健观念,预防用药,尽可能地控制细菌性继发感染。1)、母猪保健方案
产前一周和产后一周,每月保健一次3—5天。
(清除或减少母猪体内的带菌,降低或杜绝哺乳仔猪感染的机会)。2)、哺乳仔猪与仔培猪的保健方案 断奶前一周和断奶后2-3周。3)、育肥猪的保健方案
转群后1周,根据发病情况提前1-2周。
2、合理、规范治疗用药,不要滥用药物 1)、辩证施治、综合治疗,对症下药;
2)、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应由兽医负责,有针对性的选择药物,充分考虑药物的特性,尽量选用效能多样或有特效药物,效果不确实的药物不要使用。
猪场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
根据当地猪病发生情况与流行规律,结合猪场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效的药物进行预防,这是养猪场疫病防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特别是目前还有不少猪的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尚无有效疫苗,往往通过饲料与饮水添加药物喂饮可达到预防的目的。许多养猪场,在母猪、哺乳仔猪、保育猪及育肥猪四个阶段,针对某些病原菌选择敏感药物,预防猪群外源性和内源性的细菌性感染,减少了发病率与病死率,增加了产仔数,成活率和出栏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防疫效果。
但有的猪场在对猪病治疗中滥用抗菌药的现象也非常严重,把青霉素与磺胺类药物当作治疗猪病的“万能药”。治疗时也不合理配伍,科学使用,任意加大药物的使用剂量,致使猪的细菌性传染病病原的抗药性越来越严重,也使细菌性传染病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的危害性加重,防治难度加大。为此本文列举猪场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供养猪界同行们参考。
1、猪副嗜血杆菌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近几年对我国养猪构成最大的威胁之一。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关节肿胀、疼痛、跛行、呼吸困难、以及胸膜、心包、腹膜、脑膜和四肢关节浆膜发生纤维素性炎症为特征。治疗方案:
敏感药物:氟苯尼考、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复方庆大霉素、壮观霉素、增效磺胺。氟苯尼考为首选药物。
耐药性:四环素、红霉素、氨基糖苷类、林可霉素。
治疗用药方法:治疗:对发病猪采用上述敏感药物进行注射给药;
为了控制全群感染发病,可按每吨饲料添加氟苯尼考100g,连续使用1周,然后将剂量减半,使用1-2周。
2、猪大肠杆菌病
大肠动埃希氏菌包括产ESBLs大肠杆菌是目前致动物临床发病的主要革兰氏阴性菌之一,肠毒素大肠杆菌多属于血清型0,可致新生仔猪大肠杆菌腹泻病(仔猪黄痢和白痢),产外毒素溶血性大肠杆菌可致断奶后仔猪大肠杆菌腹泻与水肿病(大肠杆菌应激综合症)。血清型0大肠杆菌还可以引起猪全身感染和败血症,乳腺炎、子宫内膜炎和尿路感染,大肠杆菌应激综合症的平均发病率为30%-40%,最高达到80%,死亡率高达90%。治疗方案: 1)、万特肺灵 2)、阿米卡星+TMP 3)、头孢噻呋+克拉维酸或舒巴坦
生产实践中证明控制仔猪黄白痢的可靠又方便的方法:母猪产前一周混饲添加氟苯尼考100ppm,防止垂直传播感染;产后1-2周混饲添加氟苯尼考100ppm(仔猪通过乳汗获得药物),防止水平传播和环境因素感染。
3、猪沙门氏菌病(仔猪伤寒、副伤寒)
猪沙门氏菌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有2400多种血清型可以感染动物宿主。食欲减少、废绝。高热(41-42度),浅湿性咳嗽、呼吸困难。黄疸、死亡率高90%。脾肿大、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小肠结肠炎、溃疡。肺炎和脑炎。治疗方案: 万特肺灵注射剂,阿米卡星+TMP,磺胺-6-甲氧嘧啶+TMP,头孢噻呋+克拉维酸。注意:发病后只能注射给药才能达到一定效果。
4、猪喘气病(支原体肺炎、气喘病、地方流行性肺炎)猪喘气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是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咳嗽和气喘为特征。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大部分猪场都有发生,血清学阳性率在30%~50%。猪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都有易感性。但以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的易感性最高,发病症状明显,死亡率高。怀孕母猪和哺乳母猪次之,育肥猪发生较少。治疗方案:
(1)大环内酯类:泰乐菌素、替米考星、爱乐新(超级梯米考星)。(2)多烯类:泰妙菌素(支原净)。(3)氟喹诺酮类抗茵药物: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4)四环素类药物:盐酸多西环素(强力霉素)(5)林可霉素
磺胺类、青霉素类、链霉素、红霉素对治疗猪喘气病(支原体肺炎)无效。
泰乐菌素+多西环素:每吨饲料加磷酸泰乐菌素500g,盐酸多西环素150 g。连续混饲5-7天后,剂量减半,继续使用2周。
爱乐星(酒石酸异戊酰基乙酰泰乐菌素):每吨饲料添加爱乐星60 g,金霉素300 g(或盐酸多西环素150 g),连续使用7-10天。
泰妙菌素(枝原净):每吨饲料添加本品200 g,连续混饲7天:每1000升饮水添加本品100 g,连续混饮5天。然后将剂量减半继续使用1-2周。
5、猪链球菌病(临床上表现有5种类型)
猪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猪传染病 ,世界各国均有发生, 对养猪业的危害较大,但不属于烈性传染病,.发现病猪,不必恐慌,其实链球菌是一种常见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链球菌的致病力与荚膜、毒素和酶有关,引起猪的链球菌病在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败血症, 脑膜炎, 关节炎, 皮肤化脓性感染和淋巴结脓肿等。
治疗方案:
青霉素G钠盐(冲击剂量)+地米松联合用药。体重在50 kg以下的病猪按10万/kg体重肌内注射青霉素G钠盐,每日1次,连用三次为一疗程:50kg以上按10万u/kg体重肌内注射,疗程同上,地塞米松,肌内注射,1-2mg/头。
为了控制群体感染发病,可在猪饲料中按每砘饲料添加磺胺嘧啶500g,TMP100g,混饲给药,连续使用5-7天。
6、附红细胞的体病
近几年,对猪附红细胞体病原的基因序列(16SrRNA)分析表明,该病原不应属于立克次氏体,属于支原体属。猪附红细胞体无细胞壁,无鞭毛。对青霉素类、磺胺类药物不敏感,抗寄生虫药物治疗无效。因此,临床上必须首选对支原体特别是对嗜血支原体敏感的药物。首选药物四环素类;盐酸多西环素(强力霉素)、金霉素、士霉素、四环素。其中盐酸多西环素最有效。治疗方案: 1)对因治疗
盐酸多西环素(每吨饲料添加150g)+阿散酸(每吨饲料添加150g连续使用2周,连续使用5-7天。然后将剂量减半,再连续使用2周。
金霉素:每吨饲料添加300g,连用3-5天,然后剂量减半,再连续使用2周。可同时添加阿散酸。
二霉素:每吨饲料添加600g,疗程同上。可同时添加阿散酸。2)对症治疗
输液:附红细胞体病的一个显著病理特征是低血糖、酸中毒。因此可对发病母猪(种用)输流10%葡萄糖和碳酸氢钠,对发病群体(商品猪)在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每吨饲料1-2kg)。强心:使用安那加注射液:肌注0.5-1g/头.解热:对于高热(42摄氏度)发病猪,可肌注安乃近注射液。补铁、维生素:在饲料中补充铁盐和维生维C。目前,暂无有效疫苗使用。
7、猪衣原体感染
猪衣原体感染(胞内寄生菌),潜伏期3-11天;呼吸系统明显症状为肺炎、胸膜炎;全身性感染通常有关节炎(滑膜炎)、疼痛跛行、心包炎、眼炎(红肿);
种公猪表现有睾丸炎、附睾炎和尿道炎。母猪表现为繁殖机能障碍(怀孕后期流产,弱胎,死胎)。治疗方案:
对衣原体最敏感的药物是:四环素类药物:混饲:附优特乐100g/吨饲料。肌内注射:土霉素10/㎏体重。
8、弓形虫病
弓形体病属于原虫,人畜共患病;散在发生,发病率15%-25%;高热稽留(41-42.3度),便秘下痢交替;呼吸困难,发绀;母猪繁殖障碍:经胎盘感染的胎儿,出生时发育不全、死亡、弱仔,有的生后腹泻、共济失调、咳嗽、震颤。治疗方案:
只对磺胺类(加TMP)和大剂量的林可霉素敏感。青霉素、链霉素等绝大部分抗生素治疗无效,有“无名高热”。
磺胺类药物是控制弓形虫的主导药物,磺胺-6-甲氧嘧碇的抗菌效果居本类药物之首。TMP可使磺胺类药物的药效增加2-15倍。如果与甲氧苄啶(TMP)配伍应用则磺胺药物的剂量要减少很多。
磺胺对甲氧嘧啶混饲治疗有效剂量为1650g/吨饲料。磺胺对甲氧嘧啶500g+TMP120g;疗程为3-5天;疗程为2周时剂量减半。单用磺胺嘧啶注射剂量为75mg/kg体重。加MTP后磺胺嘧啶注射剂量为25mg/kg体重。
9、猪肺疫
本病病原为猪多杀性巴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为革兰氏阴性两极浓染的球杆菌。是由多杀性巴氏杅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散发性传染病,急性病例以出血性败血症、咽喉炎和肺炎为特征;慢性病例以慢性肺炎为特征。治疗方案:
(1)采用敏感药物(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进行肌内注射给药。
(2)为了控制群发感染,可进行混饲给药,每吨饲料添加磺胺嘧啶800g,TMP100g,连续混饲给药3天。
注:猪肺炎多杀性巴氏杆菌对万古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氨基甙类抗生素、林肯霉素、青霉素、壮观霉素等单方制剂都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
10、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胸膜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治疗方案
(1)对于发病初期,患猪群还有较好的食欲或饮水条件下,使用混饲或混饮给药。氟苯尼考;混饲剂量,每吨饲料添加本品100g(效价),连续使用7天,然后将剂量减半,连续使用2周。
头孢噻呋;混饲剂量、每吨饲料添加本品100 g(效价),连续使用5天,然后将剂量减半,再继续使用2周。
恩诺沙星(或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TMP:每吨饲料添加本类药物的包被剂,TMP50g,连续使用5天,然后剂量减半,继续使用1周。
对于因发病而不采食,但饮水较好的患猪可采作盐酸多西环素混饮:每100升饮水添加替米考星15 g,头孢噻呋钠5 g,连续混饮5天。(2)当猪己不能采食和饮水时,应进行注射给药
氟苯尼考注射剂(万特肺灵或呼必治):按20mg/kg体重肌内注射给药,每天一次,连用5 天。
头孢噻呋注射液:按5mg/kg体重肌内注射给药,每日次,连用3次。
复方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按1500u/kg体重肌内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为一疗程。
11、猪痢疾(猪血痢,猪痢疾密螺旋体病,SD)
猪痢疾典型症状:腹泻(含有血液、粘液、纤维素性 渗出物、胶冻样、黑色粪便)、脱水、消瘦、腹痛、运动失调、衰竭,15-70kg的猪多发。治疗方案:
(1)猪内服乙酰甲喹(痢菌净,猪痢疾首选药物)的剂量5-10mg/kg.b.w,每日2次,三天一疗程;
(2)肌内注射痢菌注射液:5mg/kg,每日1~2次;(3)即每1 吨饮料加痢菌净140`280g。猪痢疾发病具有周期性,可能每隔3-4周症状重复一次。在一个猪场表现周而复始,反复发作。全群饲料添加痢菌净100ppm连续预防用药2-3周。
12、猪慢性萎缩性鼻炎
猪慢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鼻炎、鼻甲骨发生萎缩、颜面部变形和生长迟缓。虽然死亡率低,但可使饲料转化率降低17%以上。治疗方案:
(1)用药方案(在发病猪场,为了净化,需配合对母猪的免疫,一般要进行2-3年的强化免疫);新附优特乐:每吨饲料添加2 kg,连续混饲3天;后剂量减半,继续使用2-3周。附优特乐;每吨饲料添加2 kg,连续混饲3天,然后剂量减半,继续使用2-3周。(2)母猪和仔猪
磺胺二甲嘧啶+TMP:每吨饲料添加磺胺二甲嘧啶800g,TMP100g,连续混饲3天,然后剂量减半,继续使用2-3周。土霉素:每吨饲料添加800g,连续混饲3天,然后改为每吨饲料每吨饲料加250g,继续使用2-3周。(3)肥猪
磺胺二甲嘧啶+TMP:每吨饲料添加磺胺二甲嘧啶500g,TMP100g,连续混饲3天,然后剂量减半,继续合用2-3周。盐酸土霉素+磺胺嘧啶+青霉素G钠盐:每吨饲料添加盐酸土霉素150g,磺胺嘧啶150g,青霉素G85g。混饲2周。泰乐菌素+磺胺二甲基嘧啶:每吨饲料添加泰乐菌素200g,磺胺二甲基嘧啶250g,连续混饲1-2周。林可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每吨饲料添加林可霉素220g,磺胺二甲基嘧啶500g,连续混饲1周,然后剂量减半,继续使用1-2周。
13、猪传染性胃肠炎
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各种年龄的猪消化道感染为特征,其中以仔猪的症状最为严重,主要症状表现是发烧,精神沉郁,排腥臭水样粪便,呕吐和高度脱水。架子猪,肥猪和成年猪的症状较轻,发生一至数日的减食,腹泻、体重迅速减轻,有时出现呕吐,带奶母猪泌乳减少或停止。一般3-7日恢复,极少发生死亡。治疗方案:
(1)做好冬季保温(最好32度以上,干燥环境);(2)供应洁净的钦水,减少饥饿;(3)提供电解多维营养液;
(4)防止脱水:葡萄糖200g,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用1L温水溶解后,让猪自由饮用。
(5)防止继发感染:广谱抗菌药物:万特肺 灵粉剂、注射剂。
(6)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苦参碱)猪呼吸道病综合征防治策略
随着季节的变换,猪呼吸道病将会逐渐成为猪场的主要危害。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是一种由多种细菌、病毒、支原体、环境应激和猪抵抗力降低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现代化养猪业最困扰的问题是呼吸道病,呼吸道病除了猪直接死亡造成的损失以外,还给养猪业带来饲料转换率低、生长缓慢、推迟上市、以及管理上恶性循环等严重的经济损失。呼吸道病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社会、环境、饲养管理、应激、传染病原、饲料、药物等等。在诸多因素中管理因素起重要的作用。改善管理和环境,许多呼吸道病可以减轻或控制。
一、猪呼吸道综合征的病因及规律
与猪呼吸道综合征相关的疾病主要有蓝耳病、气喘病、伪狂犬病、猪流感、圆环病毒2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萎缩性鼻炎。如果在猪场存在这些疾病,经常会继发猪肺疫、猪副伤寒、猪附红细胞体病、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弓形体病等。
一般规律表现为,支原体肺炎(气喘)感染后继发肺疫。肺炎支原体与蓝耳病感染易发生链球菌导致仔猪高死亡率。伪狂犬易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引起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
下列病原混合感染所导致的疾病,比两个单一病原感染所引起的临床疾病的简单相加更为严重:①圆环病毒2型+蓝耳病、圆环病毒2型+PPV、圆环病毒2型+腺病毒的混合感染.临床症状比单一感染严重;②猪肺炎支原体与猪巴氏杆菌混合感染.会加重支原体病变;③猪肺炎支原体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混合感染,能抑制巨噬细胞功能。
二、猪呼吸道综合症症状及危害
1、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断奶至育肥前期多发,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爱扎堆、食欲减退、生长慢、消瘦、皮毛粗乱、腹式呼吸,气喘急促,呼吸困难,咳嗽。急性发病猪体温个别出现体温升高40℃ 以上,眼结膜潮红,分泌物增多,后期耳部、腹部皮肤发绀,心脏衰竭。初步就可以判定为猪的呼吸道病综合征。
所有病猪和死亡猪剖检均可看到不同程度的肺部病变,急性可见肺瘀血充血、水肿、出血,肺臌胀呈气球状、间质性肺炎、肺肉样变和肝变,肺门淋巴结肿大、出血,气管及支气管内存留多量泡沫样物。慢性经过的病猪。由于感染的病原和病程不同,各器官的病变也不一致。
2、危害:猪呼吸道综合症发病期间,常出现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造成在诊断和控制上出现混乱,使药物应用和疫苗紧急注射不见明显效果,进一步增加了对猪呼吸道综合症的控制难度,使发病过程延长,短则1个月,长则2~3个月才能得到基本控制。
猪呼吸道综合症发病期间,母猪可能出现流产、产死胎、弱胎等;公猪可能出现跛行和睾丸炎等,进一步对猪场生产造成影响。康复猪生长明显受阻,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升高,推迟上市10~30天,甚至出现突然死亡的情况,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发病猪群的发病率和死淘率均升高。由于猪呼吸道综合症主要侵袭断奶后仔猪,而此时猪群正处于母源抗体保护力下降,自身免疫没有完全建立,消化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尚未健全,又处于断奶应激和饲料更替时期,所以猪呼吸道综合症发病场的猪群发病率高达30%~70%,死淘率高达10%~30%。
三、呼吸道综合症综合性控制策略
由于不同猪场管理条件不同.引起PRDC的病原体也有差异,但要有效控制PRDC的发生,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生物安全措施落实要到位
(1)、规模化养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猪场确需从外引种时,引入的猪只要先在隔离舍中饲养、观察,确认健康、无病并经过预防注射后方能转入生产区。
(2)、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做好消毒灭源工作,将卫生消毒工作落实到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由于病毒对普通消毒剂不敏感,特别是猪圆环病毒,一般消毒剂对它无效.因此,消毒时可选择“复合醛”等新型消毒剂,并坚持每周l次。2.加强饲养环境管理。减少应激因素发生
(1)、给猪群提供一个舒适、安静、干燥、卫生、洁净的环境。
(2)、适当降低饲养密度。保育舍约0.4平米/头,生长舍约0.8平米/头,育成舍约1.2平米/头。
(3)、重视温湿度的调节,加强通风对流,做好防暑降温或防寒保温。
(4)、猪场内严格实行封闭式生产,从妊娠母猪舍——产房——保育舍——育肥舍要做到养猪生产各阶段的全进全出,避免不同日龄的猪群混群,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以减少应激因素。
3.注重配制均衡的饲料,增强猪群的免疫力
根据不同日龄的生长需要,提供充足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保证饲料营养齐全,配比均衡,使猪群获得较强的抗病能力。密切注意观察饲料的品质.避免饲喂发霉变质或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4.做好预防控制方案
尽管呼吸系统综合症病因多而复杂,也主要危害保育和生长育肥猪,但母 猪是猪场PRDC的传染来源,因此加强母猪的药物控制和免疫管理是成功的关键。此外,仔猪的免疫预防和药物控制有利于整个猪群的安全。4.1母猪控制方案:
(1)、必须产前免疫接种伪狂犬、萎鼻、大肠杆菌等疫苗,以提高母猪健康水平,减少母猪在产房排出病原体的机会,同时提高母源抗体对仔猪的被动免疫 保护,降低或减少PRDC的感染机会。
(2)、母猪产前产后各一周饲料添加副猪立康+普治可以阻止或减少其在产房排放胸等呼吸道病菌。产后立即注射净宫益母多仔散预防子宫炎、乳房炎和无乳综合症,尤其是在夏季,此外也预防仔猪、母猪的附红细胞体病等。加强母猪营养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如添加猪健素(复合维生素)等;加强母猪产前产后的清洁卫生与护理,严格消毒、减少接触传播。(3)、后备猪在配种前做好各种疫苗的防疫,以减少其对后代及母猪群的威胁。(4)、公猪最好每年免疫三次(隔4个月)疫苗;母猪不免疫以防母源抗体(移行抗体)的干扰,此外母源抗体对呼吸道保护较差。4.2仔猪PRDC的预防控制方案:
(1)、哺乳仔猪免疫接种猪肺炎支原体疫苗:7-14日龄首免,两周后二免,每次 2毫升(颈部肌肉注射)。许多资料表明:猪支原体肺炎(喘气病)的发生主要来自产房内仔猪的早期感染,因此仔猪尽早免疫接种是预防喘气病引发PRDC发生的最有效地措施。另外对6-8周仔猪免疫接种猪伪狂犬疫苗。
(2)、仔猪三针保健(3,7和21天)打倍健(头孢噻呋)能有效防治猪呼吸道疾病,减少因蓝耳病PRRS和圆环病毒PCV2所引起的细菌继发感染。
(3)、来自于腹泻群(窝)的仔猪断奶后更易发生肺炎,同样,断奶重较小者也易引发肺炎。腹泻的恶性循环极易致使地板潮湿、圈舍阴冷和激发肺炎,进而循环往复导致更严重的腹泻,并最终必然产生消化道和呼吸道病的错综与交织。严格控制疥癣、沙门氏菌病、腹泻等将能使呼吸道病降到最低水平。
(4)、25日龄以上及保育猪的治疗性免疫是减少和维持猪群安全的重要保障。具体做法:先用广谱长效高浓度的抗生素如替米考星、强力霉素、泰乐菌素、氟苯尼考或现成产品爱乐星+氟康王或速康+聚肌圆环克等对此年龄段(此时,可能有部分猪已感染,但未发病或还未造成继发感染)的仔猪进行预防性治疗,以提高全群仔猪的健康水平和免疫状态。由于PRDC是慢性消耗性呼吸系统疫病,因此加强免疫有助于减少其它非免疫猪群感染的机会和时间,从而使猪群越来越健康,PRDC的威胁越来越小。
(5)、留种仔猪按照本场免疫程序操作。生长育肥猪没有免疫价值,可依靠间歇性饲料加药来控制病情和继发感染。
(6)、断奶前后各一周和保育结束转群前后添加利高霉素+阿莫西林预防与PRDC所相关的猪萎鼻、胸膜肺炎及其它细菌病。
(7)、加强产房和保育舍消毒、降低密度、减少住群和混群、改善通风、隔离或淘汰残次及病猪等。分批断奶 5.定期驱虫
由于猪蛔虫和鞭虫等寄生虫往往能损害猪体免疫系统,降低抵抗力,所以在仔猪断奶转入保育舍l周后.在每吨饲料中添加一定有效成分的伊维菌素、芬苯达唑复方制剂,连喂1周,间隔7~10d再喂一次。6.建立PRDC的监测制度
猪群定期对猪瘟、蓝耳病、伪狂犬、链球菌病、喘气病、猪流感、猪副嗜血杆菌、圆环病毒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进行免疫抗体监测,以了解猪群的健康状况。发现隐性带毒猪只应予以淘汰,从而净化猪群,达到防止PRDC在猪群中传播的目的。
四、引起呼吸道综合症的疾病分类及防治措施
1、蓝耳病防治措施
本病重在预防,建议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和抗体水平来确定是否采用疫苗防疫,如果防最好使用弱毒苗。重点应控制好应激及其他疾病的感染。
公猪每月或每季度预防一次:每吨饲料添加替米考星粉(速康)500g+多西环素500g,连用7-10天; 母猪妊娠70~80天,产前7天~产后7天:每吨饲料添加速康500g+多西环素500g,连续饲喂; 仔猪断奶前3天~断奶后2周:每吨饲料添加速康500g+多西环素500g,连续饲喂。
对于已发病猪,可以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有一定的效果,重点是控制继发感染。方法如下。
治疗方案1: 西药治疗:注射猪血清,口服替米考星粉,打干扰素,病猪隔离淘汰,所有的猪都做治疗。若有继发症,须使用混合血清,以增强效果。对蓝耳病毒引起的母猪乏情、久配不孕症,每头每天服用“净宫益母多仔散”100g(组方为益母草、当归、桃仁、干姜、甘草、消炎因子等),治疗方案2 :
猪干扰素,每40公斤体重用量1毫升肌注,每日一次,连用3日,重症加量。全群强力霉素与黄芪多康拌料,连用7天。
每1000kg饲料加入速康(替米考星、靶向剂、增效剂、金丝桃素等)1000g +聚肌圆环克1000g+葡萄糖3000g。同时每1000L水加入速康500g+多西环素散500g+葡萄糖1000g,连用7-10天。
方解:干扰素通过抑制病毒核酸的合成复制,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转移因子能增强肌体免疫机能,提高肌体抵抗力,二者协同使用效果加强。
2、猪喘气病防治措施:
猪喘气病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是疫苗免疫,疫苗建议采用进口的效果比较好,可在仔猪出生后7天和21天免疫两次,也可采用7天一针免疫。重点做好环境的控制减少应邀的发生。药物预防和净化:生产母猪,每1000kg饲料加入爱乐星1000g+氟康王500g于产前、产后各一周拌料喂饲。仔猪:出生后3、7、21天分别注射长效土霉素0.2毫升/公斤体重。保育猪,每1000kg饲料加入美奇散300g+氟康王500g于后备猪。、猪流感防治措施:
本病无有效疫苗和特效疗法,重要的是良好的护理及保持猪舍清洁、干燥、温暖、无贼风袭击。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康复的头几天,饲料要限制供给。在发病中不得骚扰或移动病猪,以减少应激死亡。
用板蓝根、大青叶、柴胡、100克、绿豆250克/ 10公斤猪,煎水服饮,或现成产品和气(板青颗粒)饮水有较好的预防作用。爆发时用支持疗法,解热镇痛、抗继发感染:15%盐酸吗啉胍(病毒灵)注射液,按猪体重每千克用25毫克;饲料或饮水中加替米考星和阿司匹林(速康),连用5-7天;病重猪用清开灵注射液+普治(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2毫升~0.5 毫升,混合肌肉注射,每日一次,连用3天。
4、猪2型圆环病毒(PCV-2)病防治措施: 对于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对有临床表现的猪,可用广谱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同时采用抗病毒制剂如黄芪多糖、新感清等治疗,可提高疗效。预防用药:每200kg饲料加入聚肌圆环克100g+速康100g。
5、猪伪狂犬病防治措施:
本病使用猪伪狂犬病活疫苗接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本病的暴发和流行。自繁自养是防止伪狂犬病传入的关键性措施。必要引种时,则到无疫区引种选购,严格按程序免疫,并隔离观察一个月以上,确定为阴性后才能进场。
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对感染发病猪可注射伪狂犬病高免血清,对断奶仔猪有明显效果,同时应用中药制剂配合治疗,也可用磺胺类药和抗菌素防止继发感染
6、副猪嗜血杆菌病防治措施:
本病给产前一个月的母猪接种副猪嗜血杆菌病疫苗能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严重的猪场建议仔猪也要进行疫苗防疫。改善饲养管理与环境消毒,减少各种应激,消除各种诱因,尤其要做好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等预防免疫工作。
药物治疗:副猪立康500克/吨料,连喂7天,停3天,再加喂3天。对隔离的病猪,能吃料者按以上方法处理,不吃料或食欲差者,肌肉注射,猪每1kg0.1ml,一日一次,连用3日。
7、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治措施:
本病使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接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重点是控制好猪舍的空气质量,减少有害气体的含量,加强通风。
在饲料中按600ppm的比例添加磺胺六甲氧嘧啶或盐酸土霉素,交替用药,连续拌料饲喂7d。发病猪上午用益尔乐注射液、下午用金奇氟康王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使用量按说明书),每天2次,连用4d。
8、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防治措施:
本病在母猪产前4周接种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因此猪场坚持自繁自养,严格消毒,密切观察猪群,若有可疑病猪要立即隔离。引种时一定要从未发生过本病的猪场引入
猪群用金奇氟康王拌料,每千克饲料拌入0.5g,现配现用,3次/日,连用5~7d。病猪肌肉注射超强针,1次/日,连用2~3d。
9、猪链球菌病防治措施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已有商品猪链球菌疫苗,必要时可用。但由于链球菌血清多,疫苗效果不理想,如能分离自家菌苗,效果最佳。
治疗:一旦发病,全群猪都要在饲料中添加敏感药物,预防继续传播造成更大的损失。有条件要做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用大剂量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Ⅳ、Ⅴ、Ⅵ,小诺霉素和磺胺嘧啶,磺胺六甲氧,磺胺五甲氧早期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如何做好规模猪场的成本控制 篇2
(1)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要遵循实用的原则,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
(2)要符合生物安全的规定,有利于疾病的预防。既要防止疾病传入、传出猪场,更重要的是防止疾病在猪场内传播。
(3)切忌盲目追求规模,缺乏整体考虑,规模不是越大盈利能力就越强,同样的管理水平,规模越大,管理的难度越大,发病率越高。要有利于管理,有利于生产。
2 场址的选择
(1)不要离居民区太近。因养猪过程易造成空气(臭味和氨味等)和噪声的污染,要避免与当地居民造成冲突,也要避免人员繁杂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一般要求1000m以上。
(2)不要离公路太近。道路上的运输车辆繁杂,其中不乏运猪,特别是运输病、死猪的车辆,还有运输粪便的车辆,这些车辆都是潜在的传播疾病的媒介。
(3)要远离其他畜牧场。很多疾病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也可以通过苍蝇、蚊子、鼠类、猫传播,有时传播途径不明。若猪场间距离太近,疾病很容易通过各种途径传进猪场。
(4)要远离屠宰及畜产品加工场。屠宰场是疫病的集散地,携带各种病原体的猪集中于此,运输车辆的污染也很严重,空气、污水中的病原很容易造成疾病向外扩散。
(5)要远离化工厂及其他污染源,因化工厂容易造成空气和饮水的严重污染。
(6)要选择水源好的地方,没有充足、清洁的饮水保障,很难养出合格的猪。
(7)要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燥、通风良好、电力通讯配套齐全、排水方便的地方,以利于猪群的保温、通风和污水的排放,并能绝对防止污水倒灌进猪舍,利于清洁和猪舍内部的干燥。
(8)避免占用农保地,最好周边有渔塘、果林或耕地。一方面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消纳一部分猪场的排泄物,减轻环保的压力。
3 场内建设与布局
3.1 采用两点分开饲养
种猪繁育建在一个地点,保育和育肥在另一个相对远的地方,相互隔开。原则上产房、保育和育肥猪舍要做到全进全出。配种舍、怀孕舍、保育舍、生长舍、育肥舍要从上风向下风方向排列。建议尽量缩小猪舍的规模,做到小群饲养,以利于降低猪的发病率。
3.1.1 各种猪舍的数量要配套
最重要的原则是产房、保育舍按生产节律分单元全进全出设计;猪栏规格与数量的计算,产房两栏对应保育一栏,保育与育肥栏要一一对应;先设计好生产指标、生产流程,然后再设计猪舍、猪栏。
3.1.2 最好按全进全出设计
现代养猪业疾病越来越复杂,原因之一是没有严格地做到各功能区地点分开;种猪繁育区和保育在一个地点,而育肥猪在另一个地点。这种饲养模式的优点在于容易控制疾病。缺点在于管理相对费事,运输成本提高。
3.2 采用三阶段饲养
三阶段饲养是指在一个环境中分三个区域饲养,分别是种猪和产房区、保育区以及育肥区。
3.2.1 围墙建设
猪场要建立围墙,明确猪场的范围,防止员工随意进出猪场,也能防止闲杂人员随意进出,还可以防止野生动物进入猪场。生活区和生产区要有围墙,或者以各种房屋隔开,以防止员工随意进出生产区。生产区和生活区只能有一个通道,而且要设立消毒池,员工只能从这一通道经过消毒池进出,以防止将疾病传人猪场。
3.2.2 生产布局
根据猪场计划的规模确定各阶段全进全出。虽然有些猪场按全进全出设计,但由于猪舍不配套,真正饲养时则很难做到。整栋猪舍全进全出,可提高生产性能21~25%。而整个猪场全进全出,可提高生产性能30%。
4 猪舍内部空间大小的确定
(1)一般情况下,一栋猪舍饲养的猪数量越多,发病率越高。除非能够很好地控制猪舍的环境,特别是空气,中小规模以一栋保育或育肥猪舍饲养一般以不超过500头为宜。
(2)目前的趋势是猪越养越大,因此在育肥舍的时间可能会延长3~4周,因此,育肥舍的数量可能需要增加,而且育肥猪在100kg以上时的占地面积要相应增加。
5 猪舍建筑质量标准和要求
(1)定位栏的硬件不好,造成损伤和生产力下降:配种舍和怀孕舍主要是降温和通风。配种舍顶都要有保温层,墙面最好也有保温层,并在一端安装湿帘,水帘的厚度一般在12cm以上,另一端安装风机,湿帘的面积和风机的容量需要根据猪舍的面积计算。另外,降温的能力与猪舍的密闭性能有关,四处漏风的猪舍不容易降温。经产母猪定位栏的宽度需要至少62cm (净宽),而后备母猪的定位栏需要小些,净宽56cm足够。地面需要平整,漏出的水能够流到粪沟内,坡度大约3~5°。母猪的后躯部位漏缝一定要足够宽,以利于粪尿的泄漏,保持后躯的洁净。现实情况下,很多母猪躺卧在污水中,造成严重的不适。定位栏的焊接一定要认真,不应留下太多的锐利的边角,防止肢蹄的损伤。饮水器太高可造成饮水喷到地面上,若位置低于中间,则影响母猪采食,因此建议不安装饮水器,而将水放在料槽内。以保证充足的饮水。
(2)公猪舍的栏位面积太小,不利于公猪的运动:公猪需要运动,因此建议至少每头公猪有10cm2的面积。保温和通风与母猪舍一样。采精栏要安装人员的逃生区,即建立隔栏,只允许人员迅速撤离,而公猪过不去,防止公猪对人的攻击。人工授精实验室应利于清洁,否则可造成精液污染,影响配种。
(3)产房过于潮湿,而且容易损伤仔猪。产床最好高架,以降低猪舍的温度,而湿度高是仔猪腹泻的原因之一。另外,产床的毛刺和锐利的边角更容易损伤仔猪,特别是在吃奶的时候,仔猪前指关节处的皮肤往往有损伤,就容易感染细菌。所以最好用圆滑的、没有毛刺的漏缝板,或者普通漏缝板安装后用钢制刷子充分打磨,去除毛刺,使之不能造成仔猪的损伤。
(4)保育舍保温不理想。寒冷季节,保育舍保温是重点,保温的方式很多,主要有热风炉和地暖,也有室内生火炉的,其中最理想的是地暖。但若锅炉太小,不足以将地板加热,特别是夜间,烧锅炉可能不及时,造成白昼的温差增大,对仔猪应激反应比较大。
6 饲喂设施配置
(1)无论是保育还是育肥猪舍的料槽在大部分猪场都存在问题,料位不足,而且小猪容易钻入,或者容易溢出,造成饲料浪费。这些损失往往容易被忽略,而这也是猪场最大的损失。
(2)根据每栏的饲养数量确定料位,一个料位有3~4头猪采食,若料位不足,容易造成栏内均匀度不理想。料槽太浅或者太窄是饲料溢出的主要原因,料槽出料口不能高出料槽的外沿,否则漏出饲料就容易溢出。
(3)每个猪栏最好安装两个饮水器,一高一低,有利于不同大小的猪饮水,饮水器高度与站立的猪肩齐平即可。
7 病猪栏舍设置
病猪是传播疾病的最重要源头,大部分情况下,病猪可以通过嘴鼻的直接接触传播疾病,也可通过污染的粪尿以及飞沫传播。因此,建议将病猪舍建在远离健康猪舍的位置,并由专人管理。每栋保育和育肥猪舍要设立病猪栏,病猪栏需要与健康猪栏完全隔开,不留空隙,以免病猪与健康猪隔栏发生直接接触。康复后的病猪不能回到健康猪栏。
8 无害化处理场的设置
病死猪一旦被打开或者处理不当,就容易将病原微生物暴露,污染环境,从而造成疾病的扩散。在规模场若建解剖台或解剖室不能离猪舍太近,设计应利于清洁和消毒,剖检后的尸体不能随意丢弃,要进行无害化处理。解剖室应建在无害化处理场附近,以便及时就近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减少污染和疫病传播。
9 装猪台的设置
装猪台应该是生产区与外界相通的唯一通道,然而这一区域也最容易被污染,成为疾病传入猪场的重要通道。
(1)装猪台应该设计成单向通道,到装猪台的猪不能再返回到猪舍。
(2)应该有利于清洗、消毒,而且污水和粪尿需要有专门的管道流入污水处理设施,不能倒流进入猪场生产区。
(3)应该有利于禁止猪场人员与外来装猪人员的接触,要安装门,划定界限,杜绝猪场人员上到装猪台上。
摘要: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场区良好的防疫条件及科学布局,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力,同时也能为猪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对猪群的健康和生产起到重要保障,从而影响到养猪的经济效益。本文针对当前中小规模化养猪场生产管理的实际,对如何做好规模化猪场的设计与建设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
如何做好规模猪场猪舍设计 篇3
1. 符合商品猪“全进全出”的要求
“全进全出”是生猪养殖的一个基本原则,它不仅有利于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因素管理统一同步,而且有利于统一配置饲养设施,更有利于采取统一实施消毒、免疫、药物预防等防疫措施,提高防疫效果。因此,猪舍设计要考虑“全进全出”的要求,确定合适的规格和数量,力求日龄接近的生猪在同一猪舍内饲养。考虑到实际情况,一般年出栏1000头以下的猪场,必须建造2栋商品猪舍,以保证猪舍更替消毒;年出栏1000~2000头的猪场,尽量保证2周以内出生的仔猪能单独安排在1栋猪舍内饲养;年出栏2000~20 000头的猪场,尽量保证1周以内出生的仔猪能单独安排在1栋猪舍内饲养;年出栏20 000头以上的猪场,尽量保证0.5周以内出生的仔猪能单独安排在1栋猪舍内饲养。
2. 舍内猪栏布局与设施配置
一要考虑舍内猪栏布局。猪场按照功能不同需设置公猪舍、配种母猪舍、妊娠母猪舍、哺乳母猪舍、保育猪舍、育肥猪舍等。各类猪舍内部猪栏布局不同,一般配种母猪舍、妊娠母猪舍、哺乳母猪舍按双列布局,公猪舍、保育猪舍、育肥猪舍按单列布局。根据猪栏布局可以确定走廊列数和宽度(人工清粪的比机械清粪的要宽一些),再根据猪栏的规格与数量,就能计算得出猪舍的长、宽度。二要考虑舍内设施配置。采用传统实地面猪床的,通风相对差,且要实行人工清粪,猪舍建造面积要求较大,走廊要宽一些,但长、宽要求不严,建设较为灵活;采用漏缝猪床的,通风相对好,不用人工清粪,猪舍建造面积可相对小一些,走廊可窄一些,但要考虑漏缝板长、宽,猪舍宽度应是漏缝板宽度的整数倍;饲养限饲饲养的,猪舍长度一定要保证舍内猪的采食位;安装降温水帘的,猪舍长度以40米以内为宜,因猪舍过短、过宽会造成安装风机数量多;安装刮粪机的,猪舍最好长一些,以减少机械数量,降低成本;铺设地暖的,猪舍长度最好控制在60米以内,以确保管内温度均匀。
3. 建造地形的影响
地形东西较长的宜建设长而较窄猪舍,地形南北长的宜建设短而较宽猪舍。
二、确定猪舍规格与数量的基本方法
1. 了解掌握基本参数
①生猪生产性能参数。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和现有生产水平,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的,母猪利用期为3~4年,平均每头母猪年产仔2.2窝,平均每窝产健仔9.5头以上,每年提供健仔209头以上;育肥猪体重达100千克的日龄为165天左右。②猪场生产程序。生猪工厂化流水生产作业程序分为4个环节,即空怀与配种母猪阶段、分娩母猪阶段、保育仔猪阶段和育肥猪阶段。空怀与配种母猪阶段,空怀母猪配种后在原舍饲养22~24天,妊娠检查怀孕的再转入妊娠舍饲养12周;分娩母猪阶段,妊娠母猪按预产期提前7天转入产房,在产房饲养5周,仔猪平均4周断奶、原舍饲养1周(也可直接转入保育舍);保育仔猪阶段,断奶仔猪在保育舍饲养6周;育肥猪阶段,育肥舍饲养12~13周,体重达100千克出栏上市。③生猪饲养密度参数。育肥猪舍饲养密度实地面的为1.0米2/头,漏缝地面的为0.75米2/头,半漏缝地面的介于二者之间;保育猪舍饲养密度实地面的为0.5米2/头,漏缝地面的为0.375米2/头,半漏缝地面的介于二者之间;哺乳母猪舍饲养密度为1.8×(2.1~2.4)米2/头;妊娠、配种母猪舍饲养密度为0.6×(2.1~2.4)米2/头;空怀母猪舍饲养密度要大于2.0米2/头;后备母猪舍饲养密度要大于1.0米2/头,每头限饲母猪的采食位置为0.6米。
2. 推算猪场各类猪舍栏位面积与数量
①推算猪场各类生猪存栏数量。以年出栏10 000头猪场为例,每周平均出栏192头合格育肥猪。要确保每周出栏192头合格育肥猪,育肥期成活率按98%计算,育肥猪舍每周要存栏196头;保育期成活率按97%计算,保育猪舍每周要存栏202头;哺乳期成活率按96%计算,哺乳猪舍每周要存栏210头。按照上述生产程序和各类生猪占用栏舍的时间(哺乳母猪5周、妊娠母猪12周、配种母猪3.4周、空怀母猪1.5周、育肥猪13周、保育猪6周、哺乳仔猪5周),即需存栏近110头哺乳母猪、264头妊娠母猪、75头配种母猪、33头空怀母猪、2548头育肥猪、1212头保育猪、1050头哺乳仔猪。考虑到转群消毒以及出栏延迟应急备用,需要的猪舍栏位数量分别是:哺乳母猪132个,妊娠母猪286个,配种母猪75个,空怀母猪33个,育肥猪3136个,保育猪1414个,哺乳仔猪1200个。
②推算猪场各类猪舍栏位总净面积。根据猪舍栏位数量和面积,可以推算出各类猪舍栏位净面积分别是:育肥猪的3136米2(实地面)或2352米2(漏缝地面),保育猪的707米2(实地面)或530米2(漏缝地面),哺乳母猪的498.86米2,妊娠母猪的360.36米2,配种母猪的94.5米2,空怀母猪的88米2(实地面)或66米2(漏缝地面),后备母猪的200米2(实地面)或160米2(漏缝地面)。
③推算猪场各类猪舍数量与单个猪舍栏位净面积。对于育肥猪舍、保育猪舍、哺乳猪舍,如果1周内出生的仔猪安排在1栋猪舍,那么猪舍的数量分别是16栋、7栋、6栋;如果0.5周内出生的仔猪安排在1个猪舍,那么猪舍的数量分别是32栋、14栋、12栋。妊娠母猪舍、配种母猪舍、空怀母猪舍、后备猪舍的数量、大小要求不严,但若根据采食位置0.6米、0.6米、0.6米、0.5米推算,可以确定上述4种猪舍数量分别为4栋、1栋、1栋、1栋。
3. 推算猪场各类猪舍长、宽
育肥舍、保育舍设计较为灵活,考虑猪场布局美观合理,育肥舍长度为25米,其舍栏位宽度为8米(实地面)或6米(漏缝地面),加上1列走廊宽1.3米,舍内净宽度为9.3米(实地面)或7.3米(漏缝地面);保育舍长度为15米,其舍栏位宽度为6.7米(实地面)或5.1米(漏缝地面),加上1列走廊宽1.3米,舍内净宽度为8.0米(实地面)或6.4米(漏缝地面)。
一般哺乳、配种、妊娠、空怀、后备这五类母猪舍猪栏较为固定,1头猪占用宽度分别为1.8米、0.6米、0.6米、0.6米、0.5米。如果哺乳、配种、妊娠、后备母猪舍按双列布局,空怀母猪舍按单列布局,计算出上述五类猪舍栏位净长度分别为20.2米、21.6米、22.8米、20米、19.8米;考虑到哺乳、配种、妊娠母猪舍两端走廊,空怀、后备母猪舍栏门所占位置,以及猪舍布局美观等综合因素,猪舍长度以25米左右为宜。根据栏位面积可以推算出上述五类母猪舍栏位净宽度分别为4.2米、4.2米、4.2米、3.52米(实地面)和2.64米(漏缝地面)、8米(实地面)和6米(漏缝地面),哺乳、配种、妊娠母猪舍加上3列走廊宽3.3米,猪舍内净宽度至少为7.5米;空怀母猪舍、后备母猪舍加上1列走廊宽1.3米,猪舍内净宽度为4.82米(实地面)或3.94米(漏缝地面),9.3米(实地面)或7.3米(漏缝地面)。
4. 猪舍高度确定
猪舍高度的确定,一要有利于有害气体排放,猪舍越高越有利于有害气体排放;二要有利于饲养管理人员行走、操作:按照此要求,猪床上方1.8米内应无障碍物。综合上述情况,考虑建设费用和冬季保温,猪舍高度实地面的为2.5米左右,漏缝地面的为2.8~3米。
三、猪舍结构的确定
猪舍结构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经济条件确定,理想猪舍应该具有良好的保温、通风性能,一般为“人”字形或圆拱形屋顶,采用泡沫复合板(下层塑料,上层为彩钢)等保温面板;围墙尽量采用加气砖、珍珠岩砖、泡沫板等保温材料,以增加保温性能;猪床尽量采用漏缝猪床,以利于排粪清粪、通风换气、温度控制;窗户与通风口尽量多,但要注意保温和方便开关。如果安装降温水帘,应安装在上风向,以利冷风向室内流动。如果经济条件有限,产房和保育舍按照上述要求建造,其他猪舍可降低建造标准。
(作者联系地址:河南省陕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 邮编:4721000)
如何做好规模猪场的成本控制 篇4
2.1.2 限量喂饲 后备猪的饲养既要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又能保持肥瘦适宜的种用体况。后备公猪的饲喂量:体重在120kg以下时2.5~3.6kg/d全价颗粒料,当体重达到120kg时喂1.8~2.7kg/d全价颗粒料直到配种。同时可喂些优质的青、绿饲料,保证各器官充分发育。在后备公猪发育期间,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延缓性成熟,降低每次射精的精液量。
2.2 后备公猪的管理2.2.1 分群管理 为使后备猪生长发育均匀整齐化一,可公母分开,按体重大小分圈饲养,每圈3~5头,密度过高易出现咬尾、咬耳恶癖。后备公猪达到成熟时,可实行单圈饲养,避免造成自淫的恶癖。
2.2.2 运动可适度的运动,使其体质健康,猪体发育均衡,四肢灵活坚实。
2.2.3 调教 后备猪从小要加强调教管理,建立人与猪和睦关系,严禁打骂,要培养良好的生活规律,使猪感到自在舒服,有利于生长发育。对耳根、腹侧和乳房等敏感部位,触摸训练,以利未来的操作与管理。后备公猪的训练:后备公猪在配种妊娠舍适应饲养45d,使后备公猪熟悉环境。训练后备公猪进出猪圈及在道路上行走,在训练过程中可抓住公猪尾巴。当后备公猪第1次爬跨时,若方向不对须耐心调教。此时最好选择发情良好的1胎母猪训练后备公猪。另外,可选择后备母猪进行训练。要将公猪和母猪调整到圈内最合适的地方,辅助小公猪将阴茎插入阴道并保证公猪完成射精。配种完毕,记录小公猪交配中存在问题,检查小公猪精液品质。淘汰性欲低下、配种能力差、精液质量差的小公猪。
2.2.4 适时使用 后备公猪应在8月龄以上,体重120kg以上开始使用,最低使用年龄不得低于7.5月龄。使用前在配种妊娠舍饲养45d适应环境。年青公猪每周配种不得超过3次,配种休养期不少于3d。新公猪配种时,不要总人为辅助,防止公猪形成依赖行为。
2.3 种公猪的喂养种公猪每次射精250mL,总精子数达250亿左右,交配时间长。因此消耗较多的营养物质,为了提高与配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对种公猪要进行良好地饲养。种公猪的日粮必须以精料为主,适当搭配青饲料,控制能量饲料,要限量饲喂,防止猪体过肥,也不要吃太多的粗饲料,避免造成“草包肚”妨碍配种。常年均衡配种的公猪,饲料配方中含可消化能12.97MJ/kg,含粗蛋白15%,日喂量3kg,季节配种的公猪,配种期每天需要配合精料2.5kg左右。配种繁忙时,应每天补充鸡蛋、鱼粉等动物性饲料,以保证精液品质。非配种季节每天需要配合精料2kg左右。有条件者可给种公猪常年补喂青绿多汁饲料。建议种公猪饲料中有玉米、豆粕、鱼粉、青饲料、麦麸及4%公猪预混料。采用湿拌料,调制均匀,日喂3次,保证充足的饮水,食槽内剩水剩料要及时清理更换。
2.4 种公猪的管理种公猪应该生活在清洁、干燥、空气新鲜、温暖的生活条件下。同时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2.4.1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饲喂、配种、运动、刷拭等各项工作都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利用条件反射养成有规律性的生活习惯。
2.4.2 分群 种公猪可以采取单圈和小群两种饲养方式。单圈饲养、单独运动的种公猪,可以减少互相爬跨而造成的精液损失,节约饲料。小群饲养的种公猪,必须在有性欲表现前分群,一般一圈2头。
2.4.3 运动 加强种公猪运动,可以促进食欲,增强体质,避免肥胖,提高性欲和精液品质,从而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种公猪除在运动场自由运动外,每天应进行驱赶运动,上、下午各1次,每次行程2km。夏季在早、晚凉爽时进行,冬季在中午运动1次。
2.4.4 刷拭和修蹄 每天定时刷拭猪体,同时驱除体外寄生虫。热天可冲洗猪体,保持皮肤清洁卫生,促进血液循环并以此调教公猪。使公猪与人亲和、温顺,听从管教。注意保护肢蹄,对不良的蹄形进行修蹄,保持正常蹄形,便于正常活动和配种。每天清扫圈舍2次,保持圈舍和猪体的清洁卫生。
2.4.5 防止咬架 公猪好斗,偶尔相遇就会咬架。公猪咬架时应迅速放出发情母猪,将公猪引走,或用木板将公猪隔开,或用水猛冲公猪眼部,将其赶走。不能用棍棒抽打,那样会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
2.4.6 防寒防暑 公猪最适宜温度为18~20℃,冬季要防寒保暖以减少饲料消耗和疾病发生。夏季高温要防暑降温。种公猪的合理利用种公猪配种能力、精液品质的优劣和利用年限的长短,不仅与饲养管理有关,而且取决于初配年龄和利用强度以及正确的配种方式。
3.1 公猪初配年龄公猪性机能的发育分为初情期和性成熟2个阶段。性成熟之前,就有一定的性表现,甚至有交配动作,但还不同于真正典型的性行为。往往不射精或精液中无成熟的精子。公猪在5~6月龄性成熟时,虽然具备了正常的繁殖能力,然而身体仍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如果此时开始配种则精力消耗很大,必然缩短公猪使用年限,而且受胎率也低。合适的初配年龄,我厂一般8月龄体重达120kg以上时开始配种。但对种公猪也不宜使用过晚,不仅经济上不合算,而且使种公猪烦燥不安,影响性欲,不利于正常发育,甚至造成自淫等恶癖。
3.2 初配公猪的训练由于小公猪多是在隔离状态下长大的,往往没机会学习如何爬跨母猪并与之交配。如果遇上发情不太好的母猪或将其与许多母猪置于一栏的话,如果有数次不成功的尝试,很可能丧失再交配的勇气。因此青年公猪的首次配种,需要一位有经验的配种员,保证其交配成功。初次交配应选择体小的经产母猪,并且发情很好,公猪爬跨后不要急于手握阴茎,要等阴茎几番试探未成时,再用手协助交配,防止公猪不习惯而退下来。对有性欲不爬跨的公猪,要用手轻轻按摩阴茎,待情绪高涨时,协助其爬跨交配。
3.3 种公猪的使用公猪按品种、年龄、体质合理使用,尽量使用青年公猪配种。1.5岁以上公猪每周可配种4~5次,2~5岁公猪每周可配5~6次,当配种完成后公猪休息2~3d,方可再配种;配种后填写公猪使用卡。配种使用间隔:壮年公猪休养2d,青年公猪休养3d,所有公猪休养天数要多于配种次数。健康公猪休息天数不得超过2周,以免发生繁殖障碍。久未使用的公猪配种后,要加强复配。对于性欲差的公猪,可用前列腺素促进性欲。肌注175μg氯前列烯醇,在10min内可使交配行为增加,公猪正常爬跨、射精。但在炎热夏季,注射前列腺素可造成公猪过热,此季节严禁使用。老龄种公猪应及时淘汰。种公猪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种公猪的配种能力,使种公猪体质结实,体况不肥不瘦,精力充沛,保持旺盛的性欲,精液品质良好,提高配种受胎率。
3.4 正确给猪配种给猪配种最好在早饲和晚饲前1h,进行交配。最好远离公猪舍以免引起其他公猪骚动不安。交配时应给予必要的辅助。当公猪爬上母猪后要及时拉开母猪尾巴,避免公猪阴茎长时间在外边摩擦,受伤或引起体外排精,交配时要保持安静,严禁大声喊叫和鞭打公猪。
在配种时碰到公母猪大小不配套时,要选择斜坡的地势调整。交配结束后用手轻轻按压腰部,不让其弓腰或立即躺卧,防止精液倒流。配种后不要立即洗澡和喂饲。
公猪是多次排精的家畜,一次交配时间长达15~20min,射精时间累计5~6min,体力消耗较大。一般不必控制,任其配完退下。但当配种量大且较为集中时,为减少体力消耗,则可把每次交配的射精次数控制在2次为宜,到时可赶母猪向前走动,让公猪自然滑下来。公猪射精可根据肛门是否波动来判断。
3.5 种公猪的运动2d不参加配种的公猪,要场内运动800~1000m,可以通过试情来完成。运动和配种均要在食后0.5h进行。防止公猪的早衰种公猪必须有健康的体质,良好的精液和强烈的性机能,才能保证公猪配种能力,延长使用年限。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或配种技术掌握得不好等原因,常常会使种公猪早期衰退。
4.1 早衰的原因4.1.1 配种过早易引起公猪未老先衰。为此必须克服早配,作到适龄配种。
4.1.2 饲料单一,青饲料过少,种公猪营养不良或因配种过度,造成公猪提前早衰。为此应利用质量可靠的预混料,以及氨基酸含量齐全的蛋白质,配制成全价料,并要严格控制配种次数。
4.1.3 长期圈养运动不足,或能量饲料过高,使公猪过肥,性欲减弱,精液品质下降,丧失配种能力。为此要饲喂优质全价料,保证公猪每天做4~8km的充分运动,以降低膘情,保持旺盛的配种能力。
4.1.4 公母猪同圈饲养存在弊病。由于经常爬跨接触,不仅影响食欲和增长,更容易降低性欲和配种能力,减少使用年限。为此种公猪必须单圈饲养,保持环境安静,免受外界刺激,不使公猪受惊。最好使公猪看不见母猪,听不见母猪声,闻不到母猪味。
规模划养猪场的管理(精选) 篇5
[关键词]规模化养猪场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正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养猪科技的不断提高,规模化养猪所占比例会逐渐增多,传统的农村散养猪所占比例会逐渐减少,这将是中国养猪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也是世界上所有养猪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路。近些年,中国规模化猪场发展迅速,目前基础母猪500头、年出栏一万头以上的猪场约有1200个,但是这些规模化猪场相当一部分(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管理混乱、生产水平低、有规模无效益!①那么,怎样对这种规模化养殖场进行有效的管理呢?
1、“三流的企业靠人管理人,二流的企业靠制度管理人,一流的企业靠文化管理人”这个在规模化猪场也同样受用。要想把一个猪场做大、做稳就必须要有一个依托,一个支撑点,一根顶梁柱,而这个依托、支撑点、顶梁柱就是这个企业的文化!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影响这个企业的团队,团队到底有多重要呢,这么说吧:靠个人创办的猪场无论如何都会有局限性,这个局限就有可能制约着猪场的发展,而一个优秀的团队具备了和谐
可以说一个团队的好坏可以决定你这个猪场的未来。那么,怎样创办一个一流的猪场?答案是——打造一个优秀的团队!
浅谈一些规模化猪场存在的问题 篇6
贵州省印江县农牧科技局畜牧技术推广站
戴友权
555200 贵州省印江云发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黄建明
555200近年来,一些猪场因对疫病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使得一些原来就有的猪病(如猪瘟、喘气病等)在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又继发了诸如猪副嗜血杆菌、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伪狂犬、蓝耳病等新病,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仔细分析原因大致如下:
一、对引入后备猪的隔离观察工作重视不够 有关单位在引种过程中的错误做法,易将外疫引入: 1.引种前,未对供种场供应的种猪进行疫病检测。2.对新引入的后备种猪,未经隔离就直接进了生产区。3.在饲料中添加广谱抗菌药物,掩盖了肺炎和痢疾等病症的发生。4.30天隔离期结束时,对无任何疾病症状的外来种猪,未按本场种猪群的免疫预防注射,或未采取饲喂本猪场存栏猪粪便、与本场淘汰母猪混养一段时间等措施,就进入了生产区,结果导致了猪只发病。
二、对初产母猪发生疾病的持续感染重视不够
近年来,一些猪场的繁殖障碍性疾病虽无大的暴发,但每月有数窝甚至几十窝发生的现象却时常不断。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猪场近年来或近期内发生的暴发性流行疾病(蓝耳病和伪狂犬病等)结束后,转入亚临床的持续感染所致。对后备种猪而言,则是进入生产群前未采取有效的隔离观察措施所致。而这些新引入的高度敏感猪,在发生持续感染后即向外排毒,进而成为了一个“接力” 帮手,再次感染
其它种猪,致使该猪场的繁殖障碍病永远无法得到根除。
三、对生产及疫病统计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工作重视不够 良好的生产记录、饲料记录、配种及产仔记录、防疫等记录既可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什么时侯发生、甚至可以知道发生原因,这样的记录用途也包括告诉我们将要发生什么。然而,在此方面常出现以下问题:记录不全;记录方法不一致,没有可比性;记录报表时间滞后;记录分析不全面;不注意保存等。对这些宝贵生产、防疫记录和报表一定要妥善保管,期限至少在五年以上。
四、生产衔接出现漏洞,导致种猪疫苗漏打
据笔者调查发现,种猪漏注苗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种猪免疫多由产仔舍和配种舍的饲养员操作,当饲养员更换频繁,在工作交换上不认真细致时,很容易疏忽和遗忘。二是购入的后备种猪无疫苗注射记录。三是基础母猪的疫苗注射时间,大多数都选择在断奶前的哺乳期间,而有的母猪在配种舍返情两三次或转到怀孕舍后流产又转入配种舍,根本未进入产仔舍,更谈不上有断奶过程,这种情况下母猪的猪瘟疫苗很可能就没打。
五、不做药敏试验滥用抗生素,未达到防制效果导致药残发生,影响食品安全
据了解,目前规模猪场很少有对抗生素类药物做药敏试验的,以至于使许多以往临床效果很好的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这些猪场不得不在防病治疗时经常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不同的抗生素,否则一经停止使用,疾病就会发生。在此情况下,抗生素也就变成了猪只的保健
药物不得不长期使用,降低了药物的治疗和预防效果,导致了药物残留,这也是近两年来猪场防制成本大幅增加的原因之一。
六、消毒工作不规范,导致灭源不彻底
认真做好规模猪场的消毒工作,是消灭传染源,防止疫病发生的关键措施之一。但在现实中,极少数猪场并未认真做到严把消毒这一关,如有些猪场在对各猪舍进行消毒时,未按清污→冲洗→消毒→转入的程序进行,而是在猪只腾空后,在未将前批猪留下的污物、垫草、粪尿、剩料等彻底消除的情况下,直接将消毒药喷洒其上,认为这样就是消毒。殊不知消毒药可与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作用,的使用效果;再如有些猪场未对病、死猪停留或走过的地方做严格消毒等。
七、采集病料及送检不规范,导致实验室结果不准,甚至出现误诊
每当疫病发生时,相当部分猪场常常采集病料或血清送实验室检验,以便确诊。但因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不规范做法或发现错误,那么实验室结果不准,甚至出现了误诊。如制作自家苗病料采自抗菌素治疗过的猪只,病料在保存过程中出现了冻结,使病原菌的分离出现困难;在送检活体时,有的选用症状不明显的猪只,甚至选用发病时间较长的僵猪,使送检的活体不能代表整个群体疾病的浒情况和典型症状;在自备血清过程中,一次性注射器制备后没有留下空间,致使血清无法分离,采血后未采取措施促进血液凝固,导致送检过程中出现溶血,还有些场血液采集后未在室温下放置两个小时或置于37℃的温箱内0.5—1小时析出血清,致使血液存放时间过长,产生腐败,无法进行抗体检测;还有些猪场的送栓人员对出现的临床症状、发病的死亡疫病民展情况、发病前后采取的哪些措施等说不清楚,这些情况下要使实验室根据化验结果做出准确确诊是困难的。
八、不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是许多规模猪场普遍存在的问题 定期对猪只进行了抗体检测,可达到及早发现疾病;对疾病作回顾诊断,了解本场曾发生过的疾病;正确了解并评估免疫状态,以便掌握猪场内传染病的流行和分布,及早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以及疫病的鉴别诊断等到,这是一项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工作。
然而,相当部分猪场,对免疫工作非常重视,而对免疫效果到底怎样却没有认真去考虑,或许是因为怕花钱耍未开展对疫病的抗体检测工作,这不能不说是目前猪场的防疫体系中,存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缺陷。
九、轻视对寄生虫病的防制
在规模代高密度饲养条件下,寄生虫对生产的影响日渐突出。擗了解,一些猪场未按要求对各生产阶段的猪只采取驱虫措施(有的场甚至数月或整不予驱虫),造成了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十、未对猪舍内空气污染造成的严重危害引起高度重视
近两年来,一些规模场保育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上升,巳经造成了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一是断奶仔猪调节体温的机能不健全,抗寒冷的应激能力差,二是断奶后自身免疫力偏低,在污浊的空气环境中极易受寒患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同样,因空气污浊,仔猪在炎热的夏季也易患厌食症和消化道疾病。
十一、未对霉玉米造成的严重危害引起重视
霉玉米中的霉菌毒素会造成猪只中毒,导致免疫抑制,继而发生其它疫病的感染,将会表现临床症状或潜伏性的非临床症状的发生。
十二、其它导致疾病发生的人为因素,在一些猪场也是存在的
做好规模养猪场母猪产后的护理 篇7
1 管理方面
1.1 圈舍的清理
母猪分娩结束后,要及时清除污染物,墙面、地面、栏杆擦干净后,喷洒2%来苏儿进行消毒,给母猪创造一个卫生、安静、空气新鲜的环境。
1.2 母体的清洁
母猪产后其子宫和产道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病原微生物容易入侵和繁殖,给机体带来危害。因此产后及时用消毒溶液清洗母猪的外阴部、尾巴及后躯,保持母体清洁。
1.3 母体的观察
母猪产后要随时观察采食、体温变化,注意有无大出血、产后乳房炎、瘫痪、产后无乳等情况。
1.3.1 检查胎衣
检查胎衣是否完全排出,胎衣数或脐带数是否与产仔数一致。胎衣不下的,肌注已烯雌酚10mg,等子宫颈扩张后,可每隔30min肌肉注射催产素30国际单位,连续2~3次。确定胎衣完全排出后,向产道深部投放青霉素80~160万国际单位。
1.3.2 及时消炎
对产后的各种炎症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子宫发炎,可持续注射青霉素2d后可痊愈;产道感染而拒食的母猪,可用青霉素800万单位,链霉素400万单位,混合在20ml安乃近中进行1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注2d。
1.3.3 产后无乳、少乳
如果母猪少乳或没乳,必须马上采取措施挽救仔猪,可先调制些催乳的粥饲料类,如小米粥、用小鱼和小虾煮的汤、豆浆、牛奶等,1d喂饲3次,泌乳量上来后再逐渐减少直至停喂。如果仍不见效,可用药催乳。催乳剂:王不留行40g、木通30g、益母草50g、六神曲40g、荆三棱30g,赤芍药20g、炒麦芽50g、杜红花30g,8味药混后加水煮汁,每天1剂,分2次投给,连服2~3d。
1.3.4 母猪产后跛行
有外伤时要抗菌消炎:用安痛定10ml,青霉素320万单位,VB110ml,每日2次,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0ml,日1次;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50~200ml,每日1次,连用6~10d。由于母猪光照不足,光线较暗的猪舍内,猪舍无窗,又无运动场,一年四季得不到太阳光的照射,致使体内VD严重缺乏,使食入的钙不能被吸收和沉积到骨骼内,导致母猪产后跛行。晴天将病母猪赶至或抬至舍外晒太阳。
1.3.5 母猪产后瘫痪
将猪骨头或其他新鲜畜禽骨头烘干轧碎,拌入饲料喂猪,每头每天喂30g。病情严重者,用5~10%氯化钙注射液40~80ml1次静脉注射。也可用高度白酒涂抹皮肤并进行人工按摩,以促进其血液循环,恢复神经机能。另外可适当加大日粮中麦麸的含量。对于米糠等含磷较多的饲料,加喂地瓜蔓等含钙较多的粗饲料,尽量多喂青绿饲料,对预防母猪瘫痪也有良好效果。
2 饲养方面
母猪产后消化机能很弱,应逐步恢复饲喂量。
(1)分娩时体力消耗很大,体液损失多,母猪表现出疲劳和口渴,因此,要准备足够的、温热的1%盐水,供母猪饮用。母猪分娩后8h内不宜喂料,保证供应温水。
(2)产后2~3d内不能给过多料,少给粗饲料,喂一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料,产后5d可恢复正常喂料。产后10~20d,每日投料量在3~4kg;21~30d每日投料量在4~5kg,产后31d后改为正常投料量,每天投料2.5~3kg。每天喂料3次。产后头2d控制饮水,以后保证有足够的饮水。除饲喂全价配合饲料外,母猪在哺乳期间最好补喂一些优质的青绿多汁饲料如苜蓿、胡萝卜等。
【如何做好规模猪场的成本控制】推荐阅读:
监理如何做好质量控制11-21
如何做好生产质量控制05-27
如何做好餐饮成本管理12-21
如何做好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12-03
如何做好一名优秀的员工10-06
关于如何做好课后辅导的反思08-27
如何做好班主任的工作10-24
如何做好群众的贴心人08-27
如何做好学校团的工作11-19
如何做好自我管理,如何提升自己的主动性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