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效分析报告范文

2024-10-18

能效分析报告范文(共8篇)

能效分析报告范文 篇1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苏建质〔2012〕27号

关于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中开展建筑能效测评工作的通知

各市建设局(委):

为加大建筑节能监管力度,提高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暂行办法》、住房城乡建设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江苏省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实施细则》以及有关规范、标准要求,现将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中开展建筑能效测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筑能效测评是指对建筑物能源消耗量及其用能系统效率等性能指标进行检测、计算和评估,并给出其所处水平的活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中开展建筑能效测评是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值阶段。建筑能效测评达到设计要求是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的必要条件,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应进行建筑能效测评的建筑工程项目未经建筑能效测评,或者建筑能效测评不合格的,不得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二、下列工程应进行建筑能效测评:

(一)新建(改建、扩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单体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及以上);

(二)新建(改建、扩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

(三)实施节能综合改造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

(四)申请节能示范工程的建筑;

(五)申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

三、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委托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认定的建筑能效测评机构进行建筑能效测评,提供以下资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一)项目立项、审批等文件;

(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审查合格的工程施工图节能设计文件;

(三)工程施工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

(四)具有相关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围护结构保温材料性能检测报告及外窗保温性能、气密性检测报告;建筑物外窗(包括透明幕墙)传热系数和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玻璃遮阳系数进场复验报告;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证书和标签以及《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测评报告》;

(五)冷热源设备及相应水泵等主要产品合格证或性能检测报告;

(六)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报告;

(七)外墙墙体、屋面、热桥部位和采暖空调管道的保温施工做法或施工方案,及与此有关的隐蔽工程施工质量中间验收报告;

(八)建筑节能设备运行调试报告及节能系统检测报告;

(九)使用地源热泵作为冷热源时应提供当地相关部门出具的环评报告;

(十)应用节能新技术的情况报告;

四、建筑能效测评机构应根据委托合同和有关技术标准要求,及时对受委托的建筑进行建筑能效测评,出具建筑能效测评报告,并对测评结果的公正性、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五、施工单位应配合建设单位收集相关设计图纸和配套资料,并做好建筑能效测评现场配合工作。

六、监理单位应对建设单位提供给建筑能效测评机构的设计图纸和配套资料予以确认,并根据建筑能效测评机构出具的报告,将建筑能效测评情况和结果写入工程监理评估报告。

七、质量监督机构应加强对建筑能效测评的监管,并将建筑能效测评结果记入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八、建筑能效测评结果未达到节能设计标准,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

(一)建筑能效测评机构应在测评报告中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初步建议;

(二)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建筑能效测评机构,对测评结果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证,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设计单位应出具设计整改方案,施工单位应在通过施工图审核机构审核的设计整改方案基础上编制施工整改方案,施工整改方案应经监理单位审批后方可实施;

(三)施工整改完成后,应按照设计整改方案和验收标准进行质量验收,并重新进行建筑能效测评,直至结果合格后方可进行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二○一二年一月十八日

主题词:建筑节能验收能效测评通知

抄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各省辖市质监站。

能效分析报告范文 篇2

1 测试概况

应南方水泥某有限公司的要求, 本测试中心于2013年6月22日至6月25日, 对南方某水泥有限公司的余热发电系统进行了能效测试。测试内容包括余热发电系统的气体量, 热量以及含尘等。本次测试的具体的范围为AQC入口到A Q C出口为止, 以及SP锅炉入口以及SP锅炉出口为止。

2

生产线主机设备规格、型号 (如表1)

3 余热发电系统基础参数测试

3.1 概况

检验测试中心应南方某水泥有限公司要求, 以检验测试中心为主, 并通过南方水泥某有限公司生产人员的配合, 于2013年6月23日以及6月25日对该生产线进行测试, 测试期间系统正常、连续、稳定运行, 测定结果如下。

3.2 标定结果

3.2.1 余热发电系统测试风量及含尘结果 (如表2)

3.2.2 余热发电系统气体成分分析 (如表3)

3.2.3 标定时余热发电系统可利用热能 (如表4)

3.2.4 余热发电系统设计指标 (如表5)

4 余热发电系统测试结论

从表三和表四可以看出, SP锅炉发电总量与设计参数比较接近, 但是入AQC这边的可用热量明显偏低, 使得整个余热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偏低。在加大抽风量之后, 可用热量大于设计指标。说明余热发电系统本身并没有问题, 需要解决的是熟料生产以及余热发电用风的协调, 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烧成系统产质量指标和能耗为主, 余热发电为辅的总方针, 不能以增加热耗为代价提高发电量。

从国内目前已投入运行的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来看, 大部分运行情况良好, 但也有部分存在问题, 一是不分余热发电系统设计过于保守, 没有充分利用余热资源, 二是发电系统实际运行结果与设计指标不符, 限制了发电能力。综上, 为余热发电提供准确的废气参数至关重要, 可以对生产以及改造提供重要参考。

摘要:对南方某水泥厂生产线的余热发电进行了人工检测, 从实际测定客观分析了水泥生产线如何保证熟料系统稳定运行的情况下, 充分利用余热废气来进行余热发电。

关键词:热工测试,余热发电,锅炉

参考文献

[1]陆雷.宁国水泥厂4000 t/d预分解窑生产线热工检测报告[R].南京:南京工业大学, 1995, 41.

[2]唐金泉.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评价方法的探讨[J].中国水泥, 2007, 5.

[3]曲业岭.2500 t/d水泥窑纯低温余热电站简介[J].节能, 2007 (7) .

内河高能效示范船能效水平分析 篇3

【关键词】 内河船舶;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CO2排放限值

2014年4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的《内河船型标准化补贴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规定了新建“高能效示范船”的补贴条件,补贴条件之一是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满足《内河高能效示范船EEDI基线要求》(以下简称《EEDI基线要求》)的要求。在《EEDI基线要求》中,干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船等的EEDI基线值引用的是《营运船舶CO2排放限值及验证方法》(以下简称限值标准)[1]中“第一阶段”的限值要求。

本文基于限值标准,分析按照其要求新建“高能效示范船”的能效水平。

1 限值标准中限值的确定方法

限值标准定义了“船舶CO2排放指数”,其物理意义是船舶在设计吃水状态、75%主机最大持续功率、无风无浪的平静海况下航行时,单位载质量、单位航行里程所排放的CO2质量(单位为),与国际海事组织(IMO)根据船舶排放CO2衡量船舶能效水平的EEDI基本思路一致。[2]

限值标准限值按船舶适航区域和类型的不同分别确定,以抽样调查2004年1月1日―2009年10月26日期间审图批准建造或建造完成的适航同一区域、不小于400总吨的同类型船舶(下称基础船舶)的CO2排放指数值和载质量值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控制水平要求确定。如果希望按照限值标准建造船舶的排放水平优于基础船舶中排放水平较差的30%同类船舶,则应按照“30%控制水平”确定船舶CO2排放限值标准:在基础船舶CO2排放指数值―载质量值坐标系中确定一条以幂函数方式表达的限值线,该限值线涵盖整个船舶载质量变化范围且保证位于线上部的基础船舶数占基础船舶总数的30%左右,即CO2排放指数值大于相应载质量船舶CO2排放限值的基础船舶数量占基础船舶总数的30%左右;“50%控制水平”相当于平均水平,类似于EEDI基线值的水平。

在制定限值标准时,为了强调抑制内河干散货船运力过快增长的目的,“第一阶段”限值按照“50%控制水平”确定;对于其他类型内河船舶,“第一阶段”的限值按照“30%控制水平”确定。

2 高能效示范船的能效要求

《管理办法》第20条提出“高能效示范船”的唯一能效指标,即“新建船舶应当满足《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要求,船舶能效设计指数满足《EEDI基线要求》的要求”。在《EEDI基线要求》中,干散货船(A级航区和B级航区)、集装箱船和油船等的EEDI基线值均引用了限值标准中“第一阶段”的限值要求。与B级航区船舶比较,C级航区同类型的相同载质量船舶自重轻,EEDI更容易满足限值要求,因此,在《EEDI基线要求》中,C级航区船舶借用B级航区同类型的相同载质量船舶的限值标准;化学品船与油船设计要求类似,在《EEDI基线要求》中,两者采用相同的限值标准。

在《EEDI基线要求》中给出的EEDI基线值Imax由下述计算公式及相关参数(见表1)确定。

申请政府补贴的高能效示范船舶可达到的EEDI值要求不大于相应基线值的0.7倍。此外,船舶所能达到的EEDI值计算和验证方法要求按照中国船级社颁布的《内河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执行。

3 高能效示范船的能效水平分析

在制定限值标准时,可达到EEDI值不大于相应基线值0.7倍的基础船舶数量与满足不同能效限值要求的基础船舶数量(见表2)相比之下有大幅度减少。

此外,根据限值标准确定集装箱船舶CO2排放限值时,参照IMO最初EEDI计算的处理方式,将基础船舶CO2排放指数值计算公式中位于分母部分的载运能力(Capacity)取船舶载质量的65%;相应地要求在计算集装箱船舶能达到的CO2排放指数值时,载运能力以船舶载质量的65%计算,以便反映该类型船舶通常实载率在65%的实际状况。根据世界航运理事会(WSC)提供的全球集装箱船舶实载率达到71%的情况,IMO最终确定在EEDI基线和船舶能达到EEDI值计算时,载运能力以船舶载质量的70%计算。对于集装箱船载运能力要求,《评估指南》EEDI的新规定与限值标准不一致。与限值标准要求比较,按照《评估指南》计算得到的船舶可达到EEDI值偏小7.1%。试验数据表明,可达到EEDI值满足“高能效示范船”能效要求的基础船舶份额因此而增加到28.7%,这表明如果集装箱船舶的设计建造仍停留在2004―2009年间的水平上,仍会有28.7%的船舶满足可以申请政府补贴的“高能效示范船”的能效水平要求。

根据上述可申请政府补贴的“高能效示范船”的能效水平分析结果,我国船舶设计建造水平可以达到“高能效示范船”的能效水平,但是要使设计建造的船舶达到能效水平,大部分的设计建造单位需要付出切实的努力。在国家节能减排和油价高企的双重压力下,与2004―2009年情况相比较,我国船舶能效设计水平已有所提高,实际船舶设计建造达到可申请政府补贴的“高能效示范船”能效水平的压力并不像本文数据分析结果表现得那样严重。

参考文献:

[1] 彭传圣.谈我国的《营运船舶CO2排放限值及验证方法》[J].航海技术,2013(1):67-69.

[2] 彭传圣.营运船舶CO2排放限值与船舶能效设计指数标准比较[J].水运管理,2013(4):10-11,21.

【摘 要】 基于《营运船舶CO2排放限值及验证方法》标准,介绍限值确定方法和高能效示范船的能效要求,分析能效水平,指出干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等能达到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满足“高能效示范船”能效要求的基础船舶份额很少,但在实际船舶建造设计中,达到政府补贴申请要求的压力不像数据分析表现得严重。

【关键词】 内河船舶;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CO2排放限值

2014年4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的《内河船型标准化补贴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规定了新建“高能效示范船”的补贴条件,补贴条件之一是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满足《内河高能效示范船EEDI基线要求》(以下简称《EEDI基线要求》)的要求。在《EEDI基线要求》中,干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船等的EEDI基线值引用的是《营运船舶CO2排放限值及验证方法》(以下简称限值标准)[1]中“第一阶段”的限值要求。

本文基于限值标准,分析按照其要求新建“高能效示范船”的能效水平。

1 限值标准中限值的确定方法

限值标准定义了“船舶CO2排放指数”,其物理意义是船舶在设计吃水状态、75%主机最大持续功率、无风无浪的平静海况下航行时,单位载质量、单位航行里程所排放的CO2质量(单位为),与国际海事组织(IMO)根据船舶排放CO2衡量船舶能效水平的EEDI基本思路一致。[2]

限值标准限值按船舶适航区域和类型的不同分别确定,以抽样调查2004年1月1日―2009年10月26日期间审图批准建造或建造完成的适航同一区域、不小于400总吨的同类型船舶(下称基础船舶)的CO2排放指数值和载质量值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控制水平要求确定。如果希望按照限值标准建造船舶的排放水平优于基础船舶中排放水平较差的30%同类船舶,则应按照“30%控制水平”确定船舶CO2排放限值标准:在基础船舶CO2排放指数值―载质量值坐标系中确定一条以幂函数方式表达的限值线,该限值线涵盖整个船舶载质量变化范围且保证位于线上部的基础船舶数占基础船舶总数的30%左右,即CO2排放指数值大于相应载质量船舶CO2排放限值的基础船舶数量占基础船舶总数的30%左右;“50%控制水平”相当于平均水平,类似于EEDI基线值的水平。

在制定限值标准时,为了强调抑制内河干散货船运力过快增长的目的,“第一阶段”限值按照“50%控制水平”确定;对于其他类型内河船舶,“第一阶段”的限值按照“30%控制水平”确定。

2 高能效示范船的能效要求

《管理办法》第20条提出“高能效示范船”的唯一能效指标,即“新建船舶应当满足《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要求,船舶能效设计指数满足《EEDI基线要求》的要求”。在《EEDI基线要求》中,干散货船(A级航区和B级航区)、集装箱船和油船等的EEDI基线值均引用了限值标准中“第一阶段”的限值要求。与B级航区船舶比较,C级航区同类型的相同载质量船舶自重轻,EEDI更容易满足限值要求,因此,在《EEDI基线要求》中,C级航区船舶借用B级航区同类型的相同载质量船舶的限值标准;化学品船与油船设计要求类似,在《EEDI基线要求》中,两者采用相同的限值标准。

在《EEDI基线要求》中给出的EEDI基线值Imax由下述计算公式及相关参数(见表1)确定。

申请政府补贴的高能效示范船舶可达到的EEDI值要求不大于相应基线值的0.7倍。此外,船舶所能达到的EEDI值计算和验证方法要求按照中国船级社颁布的《内河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执行。

3 高能效示范船的能效水平分析

在制定限值标准时,可达到EEDI值不大于相应基线值0.7倍的基础船舶数量与满足不同能效限值要求的基础船舶数量(见表2)相比之下有大幅度减少。

此外,根据限值标准确定集装箱船舶CO2排放限值时,参照IMO最初EEDI计算的处理方式,将基础船舶CO2排放指数值计算公式中位于分母部分的载运能力(Capacity)取船舶载质量的65%;相应地要求在计算集装箱船舶能达到的CO2排放指数值时,载运能力以船舶载质量的65%计算,以便反映该类型船舶通常实载率在65%的实际状况。根据世界航运理事会(WSC)提供的全球集装箱船舶实载率达到71%的情况,IMO最终确定在EEDI基线和船舶能达到EEDI值计算时,载运能力以船舶载质量的70%计算。对于集装箱船载运能力要求,《评估指南》EEDI的新规定与限值标准不一致。与限值标准要求比较,按照《评估指南》计算得到的船舶可达到EEDI值偏小7.1%。试验数据表明,可达到EEDI值满足“高能效示范船”能效要求的基础船舶份额因此而增加到28.7%,这表明如果集装箱船舶的设计建造仍停留在2004―2009年间的水平上,仍会有28.7%的船舶满足可以申请政府补贴的“高能效示范船”的能效水平要求。

根据上述可申请政府补贴的“高能效示范船”的能效水平分析结果,我国船舶设计建造水平可以达到“高能效示范船”的能效水平,但是要使设计建造的船舶达到能效水平,大部分的设计建造单位需要付出切实的努力。在国家节能减排和油价高企的双重压力下,与2004―2009年情况相比较,我国船舶能效设计水平已有所提高,实际船舶设计建造达到可申请政府补贴的“高能效示范船”能效水平的压力并不像本文数据分析结果表现得那样严重。

参考文献:

[1] 彭传圣.谈我国的《营运船舶CO2排放限值及验证方法》[J].航海技术,2013(1):67-69.

[2] 彭传圣.营运船舶CO2排放限值与船舶能效设计指数标准比较[J].水运管理,2013(4):10-11,21.

【摘 要】 基于《营运船舶CO2排放限值及验证方法》标准,介绍限值确定方法和高能效示范船的能效要求,分析能效水平,指出干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等能达到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满足“高能效示范船”能效要求的基础船舶份额很少,但在实际船舶建造设计中,达到政府补贴申请要求的压力不像数据分析表现得严重。

【关键词】 内河船舶;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CO2排放限值

2014年4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的《内河船型标准化补贴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规定了新建“高能效示范船”的补贴条件,补贴条件之一是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满足《内河高能效示范船EEDI基线要求》(以下简称《EEDI基线要求》)的要求。在《EEDI基线要求》中,干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船等的EEDI基线值引用的是《营运船舶CO2排放限值及验证方法》(以下简称限值标准)[1]中“第一阶段”的限值要求。

本文基于限值标准,分析按照其要求新建“高能效示范船”的能效水平。

1 限值标准中限值的确定方法

限值标准定义了“船舶CO2排放指数”,其物理意义是船舶在设计吃水状态、75%主机最大持续功率、无风无浪的平静海况下航行时,单位载质量、单位航行里程所排放的CO2质量(单位为),与国际海事组织(IMO)根据船舶排放CO2衡量船舶能效水平的EEDI基本思路一致。[2]

限值标准限值按船舶适航区域和类型的不同分别确定,以抽样调查2004年1月1日―2009年10月26日期间审图批准建造或建造完成的适航同一区域、不小于400总吨的同类型船舶(下称基础船舶)的CO2排放指数值和载质量值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控制水平要求确定。如果希望按照限值标准建造船舶的排放水平优于基础船舶中排放水平较差的30%同类船舶,则应按照“30%控制水平”确定船舶CO2排放限值标准:在基础船舶CO2排放指数值―载质量值坐标系中确定一条以幂函数方式表达的限值线,该限值线涵盖整个船舶载质量变化范围且保证位于线上部的基础船舶数占基础船舶总数的30%左右,即CO2排放指数值大于相应载质量船舶CO2排放限值的基础船舶数量占基础船舶总数的30%左右;“50%控制水平”相当于平均水平,类似于EEDI基线值的水平。

在制定限值标准时,为了强调抑制内河干散货船运力过快增长的目的,“第一阶段”限值按照“50%控制水平”确定;对于其他类型内河船舶,“第一阶段”的限值按照“30%控制水平”确定。

2 高能效示范船的能效要求

《管理办法》第20条提出“高能效示范船”的唯一能效指标,即“新建船舶应当满足《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要求,船舶能效设计指数满足《EEDI基线要求》的要求”。在《EEDI基线要求》中,干散货船(A级航区和B级航区)、集装箱船和油船等的EEDI基线值均引用了限值标准中“第一阶段”的限值要求。与B级航区船舶比较,C级航区同类型的相同载质量船舶自重轻,EEDI更容易满足限值要求,因此,在《EEDI基线要求》中,C级航区船舶借用B级航区同类型的相同载质量船舶的限值标准;化学品船与油船设计要求类似,在《EEDI基线要求》中,两者采用相同的限值标准。

在《EEDI基线要求》中给出的EEDI基线值Imax由下述计算公式及相关参数(见表1)确定。

申请政府补贴的高能效示范船舶可达到的EEDI值要求不大于相应基线值的0.7倍。此外,船舶所能达到的EEDI值计算和验证方法要求按照中国船级社颁布的《内河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执行。

3 高能效示范船的能效水平分析

在制定限值标准时,可达到EEDI值不大于相应基线值0.7倍的基础船舶数量与满足不同能效限值要求的基础船舶数量(见表2)相比之下有大幅度减少。

此外,根据限值标准确定集装箱船舶CO2排放限值时,参照IMO最初EEDI计算的处理方式,将基础船舶CO2排放指数值计算公式中位于分母部分的载运能力(Capacity)取船舶载质量的65%;相应地要求在计算集装箱船舶能达到的CO2排放指数值时,载运能力以船舶载质量的65%计算,以便反映该类型船舶通常实载率在65%的实际状况。根据世界航运理事会(WSC)提供的全球集装箱船舶实载率达到71%的情况,IMO最终确定在EEDI基线和船舶能达到EEDI值计算时,载运能力以船舶载质量的70%计算。对于集装箱船载运能力要求,《评估指南》EEDI的新规定与限值标准不一致。与限值标准要求比较,按照《评估指南》计算得到的船舶可达到EEDI值偏小7.1%。试验数据表明,可达到EEDI值满足“高能效示范船”能效要求的基础船舶份额因此而增加到28.7%,这表明如果集装箱船舶的设计建造仍停留在2004―2009年间的水平上,仍会有28.7%的船舶满足可以申请政府补贴的“高能效示范船”的能效水平要求。

根据上述可申请政府补贴的“高能效示范船”的能效水平分析结果,我国船舶设计建造水平可以达到“高能效示范船”的能效水平,但是要使设计建造的船舶达到能效水平,大部分的设计建造单位需要付出切实的努力。在国家节能减排和油价高企的双重压力下,与2004―2009年情况相比较,我国船舶能效设计水平已有所提高,实际船舶设计建造达到可申请政府补贴的“高能效示范船”能效水平的压力并不像本文数据分析结果表现得那样严重。

参考文献:

[1] 彭传圣.谈我国的《营运船舶CO2排放限值及验证方法》[J].航海技术,2013(1):67-69.

镇流器能效标准 篇4

GBl9573—2004《高压钠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l9574—2004《高压钠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第三章 荧光灯电子镇流器性能要求

GB/T15144-2005管形荧光灯用交流电子镇流器性能要求

1)认证用标准:

GB14045-1993 放电灯(管形荧光灯除外)用镇流器一般要求和安全要求

GB/T15042-1994 高压钠灯泡用镇流器性能要求

GB19574-2004高压钠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CCEC/T07.1-2001高压钠灯泡用镇流器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要求

CCEC/T07.2-2001高压钠灯泡用镇流器交流电子镇流器一般要求、安全要求和性能要求

2)2)认证单元划分:

高压钠灯电子镇流器:一个型号作为一个认证单元,具有相同的电子线路结构图,相同带灯数,规格不同的产品可作为一个系列。

3)受控部件/材料:

高压钠灯电子镇流器的受控部件/材料为:功率管、滤波电解电容、磁芯和线路板图。4产品检验

1)送样原则:已完成设计定型,并形成批量生产的合格产品。按产品型号送样。

2)样品数量:每个型号送样3只。电子镇流器,每个系列确定一个型号进行耐久性试验,增加样品3只。

3)产品检验要求:见表1。

表1 检验项目和要求

电子镇流器

检验项目 要求 检验项目

要求 能效因数BEF

应不小于GB 19574-2004中表1的节能评价值

能效因数BEF

应不小于CSC/T07.1-2005中表1的节能评价值

绕组耐热性

经30天耐热试验后镇流器应符合(GB14045-1993中第5.2.7条款):

a)额定电压下的灯电流不得超过试验前测量值的115%;

b)绕阻与镇流器外壳之间在500V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MΩ。

耐久性

测试环境温度65℃

经300h耐久性试验后镇流器应能仍应能使灯正常启动与稳定工作。

(CSC/T07.1-2005中第5.5条款)

输出功率和电流

工作电流与额定工作电流的偏差应不大于±5%。

输入基准灯的功率在该灯与基准镇流器配套工作时的相应数值比,功率不得小于92.5%。

(GB/T15042-1994中第5.4和5.5条款)

异常状态 镇流器在下述异常状态时,在1.1倍额定电压下连续工作各1h后应仍能保持正常工作。

a)输出端开路

b)输出端短路(CSC/T07.1-2005中第5.7条款)

5初始工厂审查

工厂审查内容为工厂产品质量保证能力审查,工厂审查应按《工厂产品质量保证能力要求》进行。根据工厂的生产规模以及所申请认证产品的数量和产品的复杂程度,确定审查人日数。

6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认证中心负责组织对产品检验、工厂审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合格后,由认证中心向申请方颁发节能产品认证证书,并与申请方签订认证证书和标志使用协议书,办理标志使用、认证公告等事宜。

7获证后监督

获证6个月后即可以安排监督,每次监督的间隔时间不超过12个月,监督包括工厂产品质量保证能力的监督审查及产品获证后的抽样检验。

8复评

获证组织在认证证书有效期截止之日前三个月提交复评申请。复评包括工厂产品质量保证能力的审查、新申请和获证产品的产品检验。

9认证范围的扩大

与已获证认证单元产自同一生产场地的新认证单元申请认证时,应按正常程序提交认证申请书及相关资料,认证中心受理后,要求申请方送样至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产品检验,一般情况下,不再进行现场的工厂审查,待监督时,对扩项产品一致性进行重点核查。

当获证产品增加一个新的生产场地时,应按正常程序提交认证申请书及相关资料,认证中心受理后,对新生产场地按3.4要求进行初始工厂审查。其生产的已获证的产品型号一般不再检验,其匹配受控部件应与原备案一致,不一致时,应按认证中心有关规定及3.3.4规定进行备案。

10认证范围的缩小

认证中心撤消/注销并收回该认证单元的认证证书,或更改(减少)同一认证单元所覆盖的产品型号。

认证中心撤销/注销并收回所有该生产场地生产的各型号产品认证证书。

11认证证书的保持

本规则覆盖产品的认证证书有效期4年,认证中心每年通过定期的监督确保认证证书的有效性,获得保持资格。未经有效性确认,则所持认证证书无效。

12认证证书的变更

获证后的产品,如果在产品原理、结构设计、生产工艺没有发生变动的前提下,其产品商标、名称、型号变更,或获证申请方名称、生产厂名、生产场所发生变更时,证书持有者应向认证中心提出变更申请。对符合要求的,批准换发新的认证证书,新证书的编号、批准有效日期保持不变,并注明换证日期。认证证书的延长

认证证书有效期截止日前3个月,证书持有者需继续持证的,可申请延长使用认证证书,并向认证中心提交延证型号产品的检验报告,认证中心确认批准后,颁发新的认证证书。必要时认证中心可对申请延证产品进行抽样检验。

14认证证书的暂停、撤消和注销

当证书持有者违反认证有关规定或认证产品达不到认证要求时,认证中心将按《批准、保持、扩大、缩小、暂停、注销及撤销认证的规定》对认证证书作出相应的暂停、撤消和注销的处理决定,并将处理结果进行公告。

15认证标志的使用

证书持有者必须遵守《认证证书和标志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并应认真履行与认证中心签订的《认证证书和标志使用协议书》。16收费

认证收费由认证中心按国家有关规定统一收取。

电子镇流器受控部件/材料备案清单

(按产品规格型号填写)产品规格型号:

一、受控部件/材料

序号 名称 牌号及 规格/型号 制造商(全称)1 三级管(功率管)2 滤波电解电容 3 磁芯 注:如果上述材料属多个制造商,均应按上述要求逐一填写

二、样品描述

产品重量产品外形尺寸

三、提交材料 1. 产品铭牌(贴于本页背面)

2. 产品线路板图

四、申请方声明

本组织保证该规格产品与认证中心最终确认的样品描述及受控部件/材料清单保持一致。产品获证后,如果受控部件/材料需进行变更(增加、替代),本组织将向认证中心提出变更申请,未经认证中心的认可,不会擅自变更使用,以确保该规格型号在认证证书有效期内始终符合节能产品认证要求。本组织保证该规格产品只配用经认证中心最终确认的上述受控部件/材料。

家用燃气灶具能效检测比较分析 篇5

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提出的国家标准《家用燃气灶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不久将颁布实施。该标准适用于仅使用城市燃气的单个燃烧器额定热负荷≤5.23k W的大气式燃气灶、红外燃气灶和集成灶, 规定了家用燃气灶具的能效限定值、节能评价值、能效等级、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该标准的实施将促进家用燃气灶具生产企业研发节能性更好的产品, 加速低能效产品的淘汰。

1 新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能效指标

为满足当前更高的节能要求, 新标准相比于国标GB16410-2007《家用燃气灶具》, 提出了更高的节能技术指标。GB16410-2007 规定燃气灶及组合灶具的燃气灶眼的热效率:台式灶≥55%, 嵌入式灶≥50。

新版的《家用燃气灶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将家用燃气灶具能效等级分为3 级, 其中1 级能效最高。各等级的热效率值不应低于表1 的规定。

注:多火眼灶具的能效等级根据最低热效率值火眼的能效等级确定。

家用燃气灶具能效限定值为表1 中能效等级的3 级。能效等级低于3 级的产品将不得上市销售。节能评价值为表1 中能效等级的2 级, 也就是只有能效等级达到表1 中规定的1 级、2级的产品才能称为节能产品。

2 对试验的环境条件提出明确要求

为了使能效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较性, 排除检测环境温度、室内空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空气水平流动速度等因素对家用燃气灶具能效值的影响, 《家用燃气灶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对试验条件进行了规定, 与GB16410-2007 的比较如表2 所示。

3 试验状态的差异

《家用燃气灶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与GB16410-2007相比对试验状态和试验方法进行了一些调整。

(1) 要求试验用灶边缘至墙壁等遮挡物距离应大于150 mm;

(2) 对试验用锅和加热水量进行了调整。GB16410-2007规定试验用锅及加热水量按表3 选用。

《家用燃气灶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对试验用锅及加热水量调整为按表4 选用。

(3) 当测试集成灶的能效值时, 应当开启吸排烟装置, 风机在最高转速下工作。

4 试验方法的差异比较

新标准的检验方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这将直接导致检验结果的差异。检验方法的不同之处如表5 所示。

新标准对能效检测中实验室温度、风速、测试用锅、关火后的温升等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使得检验结果更具可比较性。

摘要: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提出的国家标准《家用燃气灶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不久将颁布实施, 文章解读了新标准提出的能效指标, 分析了新标准对试验的环境条件提出的明确要求, 并且对新标准的检验方法进行了差异分析。

能效分析报告范文 篇6

关键词:起重机械;能效测试;节能;措施

引言:根据相关的资料,我国制造的起重机的自身重量要普遍大于国外先进起重机的重量,在相应的结构尺寸上也比较大,造成起重机在制造和运输以及安装过程,浪费了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例如,使用过程中,对于电能的消耗,以及由于轮压大小的影响,从而直接造成对于厂房结构的影响,进而造成建筑成本的增长。另外,我国的起重机械行业的制造技术水平相对初级,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对于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起重机械在能源浪费方面需要进行严格的限制。

我国的起重机械行业虽然做过一些节能方面的尝试,但是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节能机制,并没有完善的管理,监督体系。因此,当前国内对起重机节能意识的薄弱,监督的不足,投入资金短缺造成研发水平薄弱等问题,本文借助输入与输出的计算方式来完成起重机械的能效测试,从而分析相应的节能措施。

1.起重机械的能效测试

1.1.能效测试的系统。对于起重机械能效测试中相关的电压,和电流以及功率等参数的测试,可以采用高精度的智能化的电子测量的仪器,再加上较为完整的数据方面的分析,以及虚拟的仪器技术组成完整的自动测试系统。这是当今国际上测试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为了保障系统测量的精度,以及电磁良好的兼容性,试验台的主要的系统框架使用较为先进的LXI总线,结合USB,RS485等常用的通讯接口组成混合总线的测试系统。LXI,USB等都是较为通用的接口,而且LXI测试的总线接口的先进性,性价比,以及开放性更高,因此也很容易进行相应的功能性的拓展,而且它的相应抗干扰性也较好。系统的布局包括室外,室内两个部分,室外的设备包含调压器,变频电源,动力柜以及接线箱等;室内设备包含操作台,控制机柜以及测试机柜等。

1.2.能效测试的方法。鉴于起重机械作业的间歇性以及重复的周期性,可以在测试中使吊具吊起的载荷从最初的正常的操作一直加速至额定的起升速度进行运行,再到规定的高度为一个完整的测量周期。为了避免误差的存在,要多次重复测算,以便得到比较准确的数据,通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与比值,从而得出能效值。

最后进行能效的对比实验,在同样的负载的情况下通过不同的样品进行对比,从而更好的评判节能性。在不同的工作级别的样品中进行实验,还可以评定出各类型达到最优时的级别,从而发挥其节能的潜力。

2.起重机械的节能措施

通过以上起重机械的能效的相关测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节能措施。

2.1.降低相应的起升机构的重量。

降低起重机械的起升机的相对重量,便可降低整个机身的重量,从而可以相应的改善起重机械的结构设计,既可以减少机械自身材料方面的耗费,同时也可以相应的减少厂房的结构负荷。具体的措施主要包括:(1)使用较高性能的电动机。我国的相同容量的电动机自身的重量较大,鼠笼式的电动机的机座自身的重量较大,可以做相应的减轻,而且可以推广永磁式同步的电动机可以使体积减小大约30%,电机的效率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且可以节省10%的电量。(2)使用高效率的减速器。目前国外采用的减速器主要是闭式加工,但存在很多的技术困难。因此,应首先推广硬齿面的减速器,可以相应的提高机械的功率,齿轮等传动件的相应的承载能力也会大幅度提高。(3)改善卷筒的形式。使用大直径的卷筒,增加相应的容绳量,减小起重小车的尺寸以及重量。但是,难度较大,需要采取螺旋伞式齿轮传动以增加相应的减速比。(4)研究较为新型的起重小车。首先要降低小车的重量,从而降低移动的载荷重量;其次要降低小车相应的高度,这对节约建筑用材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运行的平稳以及可靠,可采取集成化三合一的传动系统。(5)推广葫芦式的起重机。葫芦式的起动机是针对于中小型起重机械,既可以相应的节约能源,又可以减小对于建筑物的高度要求。起重量小吨位的桥式起重机,都可以采用电动葫芦为起升的机构。

2.2.改进控制系统。

(1)将调速系统改进为变频式调速系统。采用变频调速,效率高而且节能效果较好,变频器可以迅速降低相应的工作频率,有效控制电动机的转速,控制相应的抱闸开闭时间,从而减少机械的冲击,制动轮的发热程度也大大的降低,从而延长其寿命。同时也会降低减速器等的噪音,钢丝绳的磨损也会相应的减少。(2)取消相应的转子电阻。转子电阻,长期发热,损耗大,效率很低。取消相应的转子电阻,改为变频电机,不影响性能,起到节能功效。(3)改善起重机的驱动方式。(4)汽车的起重机的调速控制采取变量式系统控制。当前的定量系统,油温升高较快,耗能较大,改为变量系统,节能效果较为明显。

2.3.使用新的理论,技术,材料,工艺以及新的方式。

首先要建立相应的绿色产品的设计理念,在整个周期内注重环境,注重对环境和对人的影响,在满足环境的同时,考虑产品的功能,寿命和经济性以及质量。(1)采用新型的材料,如使用高强尼龙,不仅可以延长寿命,而且可以减少噪音。(2)采用新型的工艺。例如,改善涂装的工艺,从而提高油漆的防腐的质量。再如,尽量采用压铸,粉末冶金,锻造等工艺,从而减轻零件的质量,节约相应的材料。(3)使用新进的设计理念,从而使结构得到优化,降低结构的自重。

结束语

通过分析测试起重机械的能效,找出起重机械的节能途径,可以通过降低起重机械的起升机构的重量,改进控制系统,使用新的理论,技术,材料,工艺等有效方式节约能源,减少能耗。

参考文献:

[1] 杨俊,闫锦锋,陆周艳,张皓琨. 起重机械的能效测试与节能措施[J]. 起重运输机械. 2012(02)

[2] 葛翔,陈裕峰. 起重机能耗状况的实测与分析[J]. 起重运输机械. 2010(03)

[3] 李士林,价值工程[J],2012(03)起重机变频节能改造电机及变频器的选择

简易升降机能效测试与对比分析 篇7

简易升降机是以曳引机、卷扬机、电动葫芦、液压泵站等作为驱动装置, 通过钢丝绳、齿轮齿条、链条或者液压油缸等部件带动货厢, 在井道内沿垂直或与垂直方向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向装置运行的仅用于运载货物的起重机械[1]。该类产品结构简单, 技术要求不高, 同时对建筑物要求低, 价格相对低廉, 因而在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顺利完成研究, 掌握强制式和曳引式驱动简易升降机的能耗情况, 本研究在前期制定测试方案, 确定测试条件、测试仪器和测试程序, 并于2014年3月13日对两台参数基本一致的简易升降机进行现场测试。

1 设备情况

该两台简易升降机分别于2013年5月和6月制造, 一台为强制式简易升降机, 另一台为曳引式简易升降机, 两台简易升降机各项参数基本一致。强制式简易升降机采用额定起重量为5 t的CD1型电动葫芦作为驱动主机;曳引式简易升降机采用曳引机作为驱动主机, 调速方式为交流双速, 并在货厢的另一侧设有对重, 平衡系数为45%。该两台简易升降机驱动电机功率均为5.5 k W。两台简易升降机的基本情况表如表1所示。

2 测试方案的确定

本研究在确定能效测试方案时参考了国家标准GB/T 30222—2013《起重机械用电力驱动起升机构能效测试方法》[2]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电梯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征求意见稿) , 采用了“供给能”、“有效能标称值”和“能效标称值”3条定义。其中, 供给能是简易升降机按试验方法要求完成一个测试工作周期时实际消耗的能量, 有效能标称值是简易升降机按试验方法要求完成一个测试工作周期时提供的有效能量, 而能效标称值则是简易升降机在一个测试工作周期内的有效能标称值与供给能之比。

2.1 测试条件和程序

为保证测试效果, 实施现场测试时在相应产品标准规定的工作条件下进行测试, 测试条件和程序符合《电梯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征求意见稿) 和GB28755—2012《简易升降机安全规程》中的相关规定。

2.2 测试仪器

测试仪器主要采用法国Chauvin-Arnoux公司的C.A-8335便携式三相电能质量分析仪, 配用型号为MN93A的电流钳。

2.3 供给能的测试

供给能的测试通过C.A-8335电能质量分析仪测量, 并按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EG—供给能, J;n—一个测试周期内包含的测试阶段的个数;Di—一个测试周期内第i个阶段电能质量分析仪测量值, k W·h, 测量值为负值时, 为测试对象向电网反馈能量[3]。

电能质量分析仪输入端的接线在简易升降机起升机构馈线接入处, 具体接线位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4]。

2.4 有效能的测试

能效测试的核心部分是有效能的测试, 有效能的测试包括现场测试数据和理论计算内容。

2.4.1 有效能测试参数的选取

为了全面反映简易升降机实际运行中的各种载荷工况, 本研究对比了《电梯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征求意见稿) 的测试状况, 分别按简易升降机额定载重量的0%、50%、100%进行测量。简易升降机按指定的参考循环运行, 指定层站为最大运行行程最接近的层站;每个工况运行3个循环后停止循环, 测量并记录总能量值W0, 记录实际测量过程的楼层高度H1, 总能量除以3得到平均值并记录该值W1[5]。

2.4.2 有效能标称值的理论计算

有效能的计算应符合其物理过程和运动规律, 并能严格遵守能量转换和守恒的基本定律。根据能量转换和守恒的基本定律, 有效能的计算按下式计算, 计算过程中导轨与导靴的摩擦阻力忽略不计[6]。

式中:Eqs—起重机构有效能标称值, J;m—测试载荷, t;m1—货厢自重, t;h—带载升降时的实际升降高度, m;h'—空载升降时的实际升降高度, m。

2.5 能效标称值的计算

简易升降机能效标称值计算如下式所示:

式中:—简易升降机测量3次的能效标称值平均值, —简易升降机测量3次的供给能平均值。

3 测试结果

2014年3月13日, 本研究按照预定的测试方案分别对强制和曳引式简易升降机进行了测试, 测试结果如下。

3.1 能耗情况

本研究对C.A 8335电能质量分析仪中的数据进行整理, 得出各工况平均有功电能消耗情况如表2所示。

根据公式 (1) 由计算可得, 强制式简易升降机完成一个完整测试工况所需的供给能为86.5 Wh, 而曳引式简易升降机完成一个完整测试工况所需的供给能为71.4 Wh, 说明总体上曳引式简易升降机比较节能, 但节能效果不是很明显。另外笔者也看到强制式简易升降机在下降各工况的电能消耗平均值均为负值, 且随着载荷增加绝对值依次增加, 说明强制式简易升降机在下降过程中存在着能量反馈, 反馈能量的大小和载荷的重量成正比。

3.2 能效标称值

根据公式 (2) 可计算出完成不同测试工况所需有效能的标称值, 各分项分别表示一个周期内的空载运行、半载运行和重载运行, 然后根据公式 (3) 可计算出各工况以及完整测试工况的能效标称值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强制式简易升降机完成一个完整测试工况的能效标称值为103.85%, 而曳引式简易升降完成一个完整测试工况的能效标称值为127.56%, 这说明曳引式简易升降机的能源利用效率比强制式简易升降机的高。

3.3 有功功率

对电能质量分析仪中的数据进行整理, 得出各工况有功功率的稳定值如表4所示。

强制式简易升降机有功率变化趋势图如图2所示。曳引式简易升降有动功率变化趋势图如图3所示。

从表4和图2、图3可以看出, 强制式简易升降机下降各功况的有功功率最小值均为负值, 且绝对值在满载时最大, 这说明强制式简易升降机各功况是有能量反馈的, 能量反馈的大小和载荷的大小正相关。

4 测试结果分析

4.1 强制式简易升降机的能耗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 强制式简易升降机完成一个完整测试工况所需的供给能86.5 Wh, 而曳引式简易升降机完成一个完整测试工况所需的供给能为77.4 Wh, 说明曳引式简易升降机总体比强制式简易升降机节能, 特别是在空载上升和半载上升时节能更加明显, 这是因为曳引式简易升降机在货厢的一侧设置了对重, 平衡了一部分货厢的重量, 当货厢重量加上货物重量和对重相等时, 理论上电动机不用做功就可以使货厢作上、下运动。从表4可以看出强制式简易升降机在下降工况时电能消耗平均值均为负值, 也就是说在下降工况时电动机是不耗能的, 相反电动机处在发电状态, 即电动机在运转过程中向电网回馈了一部分电能, 因为下降过程中重物本身的重力加速度将使电动机转子的转速超过旋转磁场的同步转速, 从而使电动机处于再生发电制动状态, 当下降重量越大时, 向电网回馈的能量越多。

关于下降工况电动机向电网回馈的电能能否利用, 文献[7]中已有详细论述, 即起重机的起升机构在下降再生制动时都有能量回馈且能被同一厂房的其他设备利用, 而在GB/T 30222-2013《起重机械用电力驱动起升机构能效测试方法》中也规定测量时应把回馈能量从消耗能量中减掉。

4.2 曳引式简易升降机的能耗分析

从表2可知, 曳引式简易升降机无论在上升还是下降过程均未测得回馈能量, 这是因为曳引式简易升降机采用的是交流双速电机, 以空载上升为例, 电机在高速运行时, 接入的是高速绕组, 这时电机实际转速比同步转速要小, 因此电机始终工作在电动状态,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而电机在减速过程中采用低速绕组, 在减速开始的瞬间, 虽然快速绕组已从电网撤出, 并立即把低速绕组接入电网, 而电动机的实际转速因曳引式简易升降机机械传动系统的惯性, 仍维持在原快速状态时的转速。因此, 相对低速绕组而言, 此时电机的实际转速已大大高于低速绕组的同步磁场转速, 从而使低速绕组工作在再生发电制动减速状态。对低速绕组来说, 这时电动机恰好处于发电机的工作状态, 即把在快速运行时所具有的动能反馈到电网中去。但是和电动状态相比制动状态反馈的电能相对较少, 因此整体测得的电能消耗平均值还是为正值[8]。

5 结束语

综合以上数据, 本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由于强制式简易升降机采用的是交流异步电动机, 下降工况时将一部分货厢和重物的势能和下降时的动能通过再生发电制动转化为电能, 以“负能量”的形式反馈给了电网, 抵消了上升工况时部分用于作功的“正能量”;而曳引式简易升降机采用的是交流双速异步电动机, 下降工况时大部分时间都在作正功, 再生发电制动的时间较短, 向电网反馈的电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也是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强制式简易升降机和引式简易升降机电能消耗平均值对比不是很明显的根本原因。

通过对简易升降机的能效测试和对比分析, 本研究进一步掌握了两种升降机的能耗和能源利用效率情况, 为简易升降机能耗的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实测数据, 有助于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简易升降机节能方面的法规、标准, 从而为推进简易升降机节能产品市场的发展、降低简易升降机的综合能耗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光敏.GB 28755—2012, 简易升降机安全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3.

[2]刘元利.GB/T 30222-2013, 起重机械用电动力驱动起升机构能效测试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

[3]陈志溪, 余志林, 叶建钢, 等.电梯工作特性和与能耗形式分析[J].中国电梯, 2008, 19 (4) :43-45.

[4]王士琴, 朱昌明, 张鹏, 等.电梯能耗测量新方法[J].起重运输机械, 2009 (9) :35-39.

[5]COOPER D.Energy of various elevator drives[J].Elevator wored, 1997, 35 (3) :20-23.

[6]SCHROEDER J.Engery consumption and power requirements of elevators[J].Elevator wored, 1996, 34 (3) :28-29.

[7]曹光敏, 张志坚, 丁高耀, 等.桥式起重机能效对比测试与分析[J].起重运输机械, 2013 (8) :114-118.

数据中心能效分析及标准化建议 篇8

1.1 国内外数据中心能效现状分析

近年来, 在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 全球互联网数据中心 (IDC) 市场规模逐步增长, 但增幅下降。同时, 全球数据中心市场继续保持不平衡发展局面。在欧美市场逐步饱和的同时, 亚洲市场成为高速增长的新兴市场。例如, 中国数据中心规模2006年来一直保持40%以上的增长率。

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迅速增长, 数据中心的高能耗和高排放成为困扰全球经济和环境的重要难题。据IDC咨询公司的数据统计, 从2008年起, 数据中心能耗成本已经超过IT设施成本, 如图1所示。

据美国环保署2007年研究估计, 2006年全美国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的耗电量约为610亿KWh, 占美国总耗电量的1.5%, 比2000年翻了一倍多;相应的电力成本约为45亿美元。按目前的发展趋势, 到2020年数据中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翻四番。

我国的数据中心也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耗能大户。据估计, 如果按照当前的高能耗水平, 到2015年, 全国的数据中心将消耗掉三峡电站一年的发电量。当前我国高能耗小散数据中心所占比重较大, 使得我国数据中心整体能效水平偏低。有研究表明, 目前我国各类数据中心的电源使用效率 (Power Usage Efficiency, PUE) 大多在2.0~3.0范围内。

1.2 国内外数据中心的能效趋势

云计算模式给数据中心带来新的需求, 包括大规模和超大规模、模块化、安全可靠、可移动和高可伸缩,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高耗能高排放问题。规模大和能耗高是现在数据中心发展中的两个显著特征, 对各国政府和企业提出了挑战。构建大规模低能耗的绿色数据中心是数据中心持续健康发展的唯一选择。

为了降低能耗、提高能效, 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通过“能源之星”、“国家数据中心能效信息”等项目对终端设备和数据中心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关闭了大量小型高能耗数据中心。“欧盟数据中心行为规范”项目主要针对小型数据中心开发出减少整体能耗和碳排放的解决方案。新加坡政府发布了“新加坡绿色数据中心标准——能源与环境管理系统标准”。日本经济贸易与产业省和日本绿色IT促进协会提出了数据中心能效法规。

各大IT企业也纷纷提出构建下一代数据中心的发展战略, 如微软公司、思科、IBM、HP等。虽然各大企业对下一代数据中心的理解不同, 但是从节能减排的角度看, 这些数据中心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在数据中心的选址、设计、设备采购、技术选型到运维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 广泛采用绿色节能技术。

2 影响数据中心能效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国内外数据中心能效现状的研究分析, 影响数据中心能效的关键因素包括:数据中心的选址、耗能设备、机房建筑结构和运维管理等方面。

2.1 数据中心选址

数据中心选址主要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自然灾害和天气;二是政治环境;三是劳动力和商业环境。针对上述三方面因素, 有研究资料指出影响数据中心选址的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为自然地理条件、配套设施、周边环境、成本因素、政策环境、高科技人才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数据中心的选址对数据中心的能耗至关重要。从能效角度出发还应考虑温度、湿度、碳排放、水资源可获得性和可靠性、电网效率以及能源重用机会等因素。

2.2 耗能设备

(1) IT设备

IT设备包括计算、存储、网络等不同类型的设备。从能耗角度看, IT设备消耗电能约占总耗能的30%, IT设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通过多核芯片、虚拟化、冗余数据删除等先进技术手段降低能耗、提升计算单位、存储单位和网络设备的利用效率。目前对IT设备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运行速度和处理能力, 而对能效指标关注较少。

(2) 供配电系统

供配电系统主要包括以下设备:变压器、整流器、高低压配电设备、UPS、电池、机柜PDU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发电机等, 对IT设备供电一般会经过UPS和PDU设备等。供配电系统的能耗越高, 整个数据中心的能效越低。在数据中心能耗比例中, 这一部分占到大约25%的能耗。

(3) 制冷设施

制冷设施是为保证IT设备工作的温湿度环境而建立的配套设施, 主要有以下类型设备组成:

●机房专用空调、In-row空调、湿度调节设备等;

●如果采用水冷方式, 还包括冷水机组、冷却塔、冷冻水泵等;

●如果采用新风, 还包括送风、回风风扇等。

在数据中心能耗比例中, 制冷、加湿和空调大约占到耗能的45%, 这部分耗能最多, 并且属于非生产耗能, 严重影响了数据中心整体的能效。

2.3 机房建筑结构

机房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直接影响到服务器环境保温效果和制冷耗能, 从而影响数据中心能效, 同时还影响建筑内部的空气流向和制冷效率。

2.4 运维管理

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效一方面是采用高效能设备, 另一方面就是建立合理的运维管理制度。能效指标的测量、数据采集、节能减排的措施都要靠运维管理落到实处。

3 国内外数据中心法规和标准规范

数据中心法规和标准是提高数据中心能效的依据, 国外一些政府和标准化组织已积极开展数据中心法规和标准的建立。国内在这方面目前主要是参考国外标准或者是相关的标准规范, 还比较欠缺针对数据中心的法规和标准。

3.1 国内外数据中心法规

在国外有关数据中心的法规有美国环保部 (EPA) 能源之星项目。该项目是国际知名的以推动节能为目标的标准认证项目, 通过制定产品能效标准, 结合实施能源之星标识, 为用户选择高能效的产品提供支持, 在推动节能减排方面成绩卓著。2007年, EPA开始考虑拓展能效监管范围, 从仅覆盖产品级的能效法规, 走向推动设施级能效提高, 在能源之星的体系下建立数据中心能效标准和法规。

欧盟数据中心行为规范是在欧盟主导下, 由包括英国计算机协会、AMD、APC、Dell、Fujitsu、Gartner、HP、IBM、Intel等公司共同发起以提高数据中心能效为目的的项目。欧盟数据中心行为规范项目主要针对小型数据中心开发出减少整体能耗和碳排放的解决方案, 要求遵循行为规范的数据中心必须实施节能最佳实践方案、满足采购标准, 同时每年报告能耗。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 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的目标。工信部在《2012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中要求推动信息技术促进节能降耗。组织研究绿色信息技术发展战略, 推进绿色数据中心、绿色基站、绿色电源、绿色计算机评价标准的建立, 加大现有通信设备节能技术改造, 淘汰高耗能落后设备。

3.2 国内外数据中心相关标准规范

面对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的标准化需求, 许多标准化组织和机构正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国内相关标准情况

(1) 国内已有的相关标准有:GB 50174-2008《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和GB/T 2887-2011《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主要是关于计算机机房的选址、建设和环境的规范。该规范主要从机房选址、建筑结构、机房环境、供电电源、机房布线、监控管理等将机房分为三个等级。

(2) 全国信标委SOA标准工作组从云计算产业发展入手, 规划了云计算的标准体系, 并围绕数据中心的标准化问题开展相关标准研究, 提出了《绿色数据中心总体技术要求》、《数据中心能效评价指标》 (包括显性能耗测试评价和隐性能耗测试评价) 和《数据中心能效测试规范》等标准建议。

●国外相关标准情况

(1) 国际上关于数据中心的标准有LEED绿色建筑规范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 从建筑的角度考虑数据中心的节能和环保。

(2) 2009年10月, ISO/IEC JTC1成立了数据中心能效研究组, 研究数据中心能效的市场需求, 为在JTC1中成立相关的标准工作组提供基础材料。2011年11月, ISO/IEC JTC1批准成立了ISO/IEC JTC1/SC39 (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分技术委员会) , 其工作范围是从事与资源利用效率和支持可持续发展、应用、操作和管理方面信息技术相关的标准化工作, 旨在提出一套度量数据中心的关键性能指标、制定数据中心的最佳实践方法、以及数据中心的能源管理标准。目前已有三个新工作项目提案处于投票阶段:

(1) 电源使用效率 (Power Usage Efficiency, PUE) 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效率 (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 Efficiency, DCiE) 。

(2) 绿色ICT技术和标准制定的最佳实践和属性。

(3) 多层次分类法以及相关的数据中心成熟度模型。

(3) ITU-T/SG5是从事信息通信技术的电磁环境影响以及与气候变化关系的标准化工作组。在数据中心能效和环境影响方面, 致力于研究能效评价指标、最佳实践和测量方法。

(4) 美国通信协会发布的ANSI/TIA 942-2005《数据中心的通信基础设施》标准描述了对各类数据中心或计算机机房的建筑结构、供电系统、环境控制系统和网络布线系统等基础设施的不同可靠性要求和配置, 共分为四级。根据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供电、空气调节、综合布线及其他系统) 的可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将数据中心分为基本级、部件冗余级、在线维护级、故障容错级等四个等级, 可以看出该标准主要从可靠性出发来指导数据中心的建设。

(5) 在制定数据中心能效标准方面, 绿色网格组织 (The Green Grid, TGG) 是一个最有影响的组织, 很多现存的标准都引用TGG开发出的技术指标。TGG是一个由信息技术设备厂商组成、以提高数据中心能效为目的的协会。到目前为止, TGG提出以下指标:PUE、DCiE、碳利用效率和水利用效率等。利用这些能效指标, 可以全方位地对数据中心评价和比较效率, 并为提高能效提供技术方案。

4 数据中心标准化建议

数据中心作为云计算的关键基础设施, 其能效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和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从数据中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 一方面, IT已渗透至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 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 由此对数据中心的业务需求急剧膨胀;另一方面, 数据中心的能耗巨大, 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也在不断增加。解决这一矛盾唯一的出路就是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绿色数据中心。我国的国情是资源相对匮乏、环境压力较大, 因此大力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凸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核心理念, 是IT产业贯彻科学发展观, 切实落实“节能减排”的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

目前已有关于一些IT设备、电力设备、制冷设备和建筑设施的能效模型和能效指标, 但是缺乏把数据中心作为一个整体的能效度量模型和指标。相关国际标准化组织已经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国内相关标准化单位和组织也应该积极应对, 一方面紧密跟踪国际标准化组织关于数据中心的最新研究, 另一方面尽快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数据中心能效指标、评测和认证标准体系, 为云计算的各种应用提供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为了解决数据中心的能效和节能减排问题, 建议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 做好数据中心能效标准体系的总体规划;

(2) 构建统一的数据中心能效评价指标体系, 并形成配套的测评方法;

(3) 逐步形成数据中心能效等级认证体系;

(4) 建立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机制;

(5) 推动数据中心整合, 提高规模效益。

参考文献

【能效分析报告范文】推荐阅读:

能效提高10-15

能效策略05-21

系统能效05-25

能效提升08-24

能效利用08-30

网络能效09-02

能效项目10-13

能效数学模型07-16

建筑能效测评09-27

关键能效指标10-03

上一篇:生活部工作建议下一篇:公租房项目可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