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2024-09-17

2024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共10篇)

2024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篇1

2014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本组教材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当今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和我们息息相关。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走进信息世界”分成“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我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家庭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信息的有关知识。学生还可以自己去搜集活动的材料,教师也可以提供。活动前要制订计划,活动中要发扬合作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活动后要展示和交流成果。每个板块后一些要求认读的字,可以让学生结合阅读认读,并在活动结束时盘点巩固。

这次综合性学习建议开展的活动有:本次教学我主要做到:

1、引导学生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及其变化。

2、开展调查,了解现在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信息,认识信息与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

3、通过讨论或辩论,能够正确使用媒体,辨别信息的良莠,自觉抵制不良信息。(4)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第二篇研究报告是比较正规的的写法,统一要求学生用第二种方法撰写研究报告。

本课教学中学生虽能按老师的要求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但自己去搜集相关资料的能力有待加强,有些资料仍需老师举例子辅导收集,才能将活动开展下去,必须在以后加强辅导和训练,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学习活动,提高知识质量和阅读能力。

2024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篇2

班级:姓名:得分:

一、看拼音,规范正确地写词语。(5分)

Wǎngluòqiǎngjiébùshǔtújìnghuìzhì

()()()()()shǔ míngkān dēngmùyìpíngmùdàoxiè

()()()()()

二、我会改。找出错别字划上“2分)

公无前490年,希焟人在马拉松平源打败了波斯浸略军。()()()()

三、辨字组词。(6分)

童憧瞳蜂峰烽

()孔()装()憬蜜()山()()火

惕剔赐形型刑

()牙赏()警()发()()法图()

三、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4分)

入 侵(qīnqīng)瞬 间(shùn sùn)灼 痛(zhóuzhuó)赐 予(cìsì)骨 髓(suíshuǐ)两 肋(lèiliè)猝 死(cùzù)憧 憬(chóngchōng)

四、选择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3分)

平安无(是 事)如(临林)大敌绘 生)绘色长途跋(社涉)网络资(原源)不能自(拔拨)

五、补充词语。(8分)

()()如焚按兵()()()()流长故伎()()如临()()铤而()()()()无事一落()()

六、补全下半句。(11.5分)

1、秀才不出门,2、海内存知己。

3、良药苦口利于病。

4、鞠躬尽瘁。

5、折花逢驿使。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6、网络可以 _____________,也可以 _____________,我们要做到文明上网,有节制上网,不发布虚假信息。

7、古代,人们用各种方法传递信息:《烽火戏诸候》用_____________ 的方法传递胜利的消息。《装在瓶子里的信》用_____________ 传递一封信。我还知道古人传递信息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我也知道现代人们传递信息方式更多了,如___________。

8、通过课内的阅读材料,我发现研究报告一般包括、、、四部分。

9、__________是一篇在“警惕电子杀手,告别网吧”活动上的。

10、信息传递方式在变化,在发展。远古 古代近代_________→现代_____________ →当代。

七、选择题(4.5分)

1、我们说的普通话以()为标准音,以()为基础的。A、北方话B、北京话C、北方语音D、北京语音

2、下面音节错误的一项是()

A、女nǚB、缕lǚC、趣qǜD、御yù

3、“华”字作为姓氏时,应读()A、第一声B、第二声C、第三声D、第四声

4、叙述的方法有四种,“中间插人其他的叙述”是()A、顺B、倒叙C、插叙D、分叙

5、我国古代官方文书的主要通信方式是()。A、鸿雁传书 B、信鸽传书 C、邮驿 D、烽火传报

6、()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A、19世纪20年代 B、19世纪3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7、建设“信息高速路”的计划是1993年()政府提出来的。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8、我们现在举行的马拉松比赛,就是为了纪念希腊人()。A、褒姒 B、菲迪皮茨 C、哥伦布

八、我会判断。(3分)

1、第一台多媒体电子计算机是在1983年诞生的。()

2、西周的灭亡是因为周幽王昏庸无能。()

3、19世纪30年代,莫尔斯发明了电话,贝尔发明了电报。()

4、李姓在唐朝成为第一大姓的主要原因是“李”为国姓。()

5、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的优点是速度快,信息量大。()

6、《奇怪的东南风》作者归纳的做法是:分析信息→记录信息→请教别人→得出结论。()

九、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8分)

1、太阳升起来了。(改为拟人句)

2、天这么冷,穿一件单衣怎么行吗?(不变句意,换个说法)

3、红红的柿子挂在树上。(改为打比方的句子)

4、非典型肺炎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战胜它。(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连成一句)

5、各路诸侯看到了烽火。各路诸侯火速率兵出击。(请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6、多媒体电脑是一个神奇的变化莫测的魔术师。(缩句)。

7、电报、电话的出现,使信息的传输比以前更方便、更便利、更快捷了。(修改病句)

8、多媒体电脑,真是个神奇的魔术师!(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十、阅读选文,完成练习。(23分)

(阅读一)书(9分)

书籍就像繁茂的大树,伟人之书是根,大家之书是干,名家之书是枝,其余不过是叶,树叶落了,枝干犹在。长江后浪推前浪,书林新叶催陈叶。

书籍就像浩瀚的海洋。涉足沙滩者可以拾到漂亮的贝壳,至于海中蕴藏的无数珍奇,只有勇敢无畏的探海者才能得到。

书籍就像无价的宝石,有的价值连城,有的弃之不惜。

有可读之书,有可用之书。有可读而不可用之书,有可用而不可读之书,有既可读也可用之书。

耳读是极为重要的读书之法,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也。但神读才是读书的最佳境界。神读方能神解,神解方能彻悟。读书能神解,下笔才能有神。

读书的过程,是个审美的过程,也是个再创造的过程。读书而无创造性思维的介入,不可能把书读活。(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彻悟:价值连城:

(2)文中写书籍像,这运用的是(2分)(3)文中叙述的书有五种:、、(2.5分)

(4)重要的读书之法是1.5分)(5)文中画“”的句子怎样理解?(1分)

(阅读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5分)

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chā chà)的人走向无底深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对同学们的毒害很大,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的同学因每天长时间上网,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视网膜脱落;有的同学受不良信息的影响,竟铤而走险,走上了盗窃抢劫的犯罪道路,甚至发生了杀人或自杀的恶性事件。

青春年少的我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而未来就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些沉迷于网络黑洞里的同学们,当你坐在电脑前、手握鼠标时,请先调(tiáo diào)整好自己的心态,要利用好网络资源,而不是被它所控制、所奴役。切勿让网络这张大网网住手脚,束缚心灵,不要被网吧里那些看不见的陷阱埋葬自己的花样年华。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同学们,希望大家能够告别网吧,把握自己。把握自己,就是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航向;把握自己,就是给自己的未来一片蔚蓝晴空!

1、文中画“——”的部分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1分)

2、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1分)

3、网络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有哪些不利影响?(1分)

4、上网时,我们应具备什么样的良好心态?在你认为正确的后面打“√”。(2分)①好好利用网络资源,而不是被它所控制、奴役。()②分辨是非,不登陆不健康网站,不接受不良信息。()③不沉迷于网络游戏。()④长时间上网。()

(阅读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9分)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lóng lǒng)头人。”古时候,人们要给远方的亲友送去问 [ 候 侯 ],大多要依靠驿差(chà chāi chā)的长途跋涉。到了近代 □ 轮船 □ 飞机 □ 等交通工具逐渐问世 □ 世界上有了 [ 油邮 ] 政系统 □ 信件 □ 报刊都可以通过这些交通工具运往世界 [ 个各 ] 地 □ 19世纪30年代,莫尔斯 [ 发现 发明 ] 电报。后来,贝尔 [ 发现 发明 ]了电话。电报、电话的 [ 呈现出现 ],使信息传输比以前更方便、更快捷了。

1984年,第一台多媒体电子计算机诞生,随后很快普及开来。1993年,美国政府提出建设“信息调整路”的计划,把全世界的计算机联网,让人们可以随时接收任何地方传来的文字、声音和图像,这个计划受到各国的重视。如今,坐在家中的计算机前轻点鼠标,远在万里之外的友人便可在瞬间收到你发去的电子贺卡。计算机网络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

1、在“□”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3分)

2、用“/”把括号里运用不恰当的拼音划去。(1分)

3、请用“√”选出“[]”里正确的字、词。(3分)

4、全世界计算机联网的好处。(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我会说。(2分)

你的一个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成绩下降,你知道后会怎么劝导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30分)

2024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①能够运用...is....及 I’m doing like...核心句型完成句子,描述动物正在做的事情并能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能够理解生词excited 和like在语境中的意思。

②学生能够在教师和图片的帮助下读懂故事,并能正确的朗读;能够按正确的语音、语调、意群阅读和复述故事;能够在单线上正确书写句子。

2.过程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歌曲 <> 进入本单元,明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通过让学生观察、听、快读、跳读和细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注意语言结构,理解对话的内容。整体重读,深层理解,掌握语言结构。

学生结合图片及小提示,重现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及创作学习的能力。

教师通过Read and write和Look and write的练习方式,巩固所学习的句型。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爱护动物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运用...is...及 I’m dancing like..核心句型完成句子,描述动物正在做的事情。

难点:能够按正确的语音、语调、意群阅读和复述故事内容。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光盘,课件

四、教学步骤:

Step1: Pre-reading 1.Listen a song.(热身,活跃课堂气氛)

T: What’s the song about? Animals

2.Review

T: Is the elephant eating?

Ss: No.The elephant is drinking water.T: What’s the tiger/elephant/rabbits/birds/monkey doing?

Ss: It’s/They are walking / running/ jumping/ flying/ climbing…

[设计意图:通过动物动画提出问题,复习上课的重点句型,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Step2: While-reading

Today, Robin is excited.Why? Listen and answer.1.Fast-reading.T: Now Sarah and Robin are at the zoo.They are talking about animals.Please guess what animals are they talking about? Read the story as quickly as possible and find the answer.[设计意图:通过简单问题的提问,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整体感知,培养学生快速找到问题的答案。]

2.Skip-reading.Read careful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1.Where are Sarah and Robin ? They are at_________.2.What are the animals doing in the story? The bear is_________.The rabbits are______.The tiger is_________.The elephant i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这一次阅读的任务难度比第一次有所增加。教师通过布置任务培养学生跳读的阅读策略,获得所需信息。]

3.Listen to the tape and imitate.[设计意图:在听录音跟读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的语音与语调,掌握朗读的技巧。师生互动,形式新颖,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4.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⑴The Ss ask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I’m dancing like a bear.I’m walking like an elephant.⑵ I want to be a bird.I don’t want to be fish.[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问问题,学生解决问题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老师只起到解疑答惑的作用。]

5.Intensive reading.1.Does Robin want to be a bird? Why?

2.Does Robin want to swim like a fish? Why?

[设计意图:第三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细读对话,培养学生抓关键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共享学习信息。]

Step3: Post-reading

1.Fill in the blanks

Robin is at the___.He is so excited.He is looking at a bear.He is ___ like a ____.He is looking at the rabbits.He is ___ like a ___.He is looking at a tiger.He is ________.He is looking at an elephant.He is ________.He is looking at a ____.He is climbing like him.He wants to be a bird, because he likes_____.He doesn’t want to swim like a _____, because he is a ______.[设计意图:对所学文本进行输出练习,梳理、巩固提高。]

2.Read and Write

The zoo

Look at the animals.What are they doing? The panda is _________.The horses a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ow, how funny!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重点句型进行复习巩固,强调单复数的区别。]

3.Task 3: Look and write

The children are _________ like the ________.[设计意图:复习本节课所学并拓展应用,巩固新知。]

Step4: Summary and emotional education

Love animals , they are our friends.爱护动物,它们是我们的朋友。

Step5: Homework.Draw pictures or collect the pictures of animals.Describe what are they doing and what are you doing.[设计意图:画动物或者收集动物的图片,描述动物和你正在做的事情。巩固本节课所学。

板书设计: Unit5 Whose dog is it?

B Read and write

2024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篇4

新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对今》教学设计及反思范文

本课为小学语文新部编教程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此课教学反思,如果您还想要此课的教学设计,请与站长联系。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由此,本课设计依据文本特点,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同时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教学中,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争摒弃“单纯识字”的教学弊端,开创识字教学新视野,使识字教学呈现“趣味性”和“文化味”。1.从“识字”到“方法”,形态灵活,妙趣横生。针对本课生字较多的特点,教学中把汉字按照结构分类梳理,采用编字歌、猜字谜、加一加、换一换、编故事等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引领学生遨游于汉字的美妙世界里。这样既使学生习得了识字方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2.从“学文”到“传承”,且学且放且渗透。依据文本的特点,在初读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每句中都含有“对”字,并以此为节点,画出每句中相对的词。这样,在师生灵动的交流中,使学生发现文本特点,并依据特点大胆寻找文中相对的词语,渗透“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形式,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反思范文:新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反思大全

2024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篇5

教学设计

滁州市逸夫小学 武丽 二零一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一、教学内容

本说课的内容是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A Field Trip B部分Read and write,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听、说、认读本部分的对话,并且掌握四会句子“Is he(she)„„?Yes, he(she)is./No, he(she)isn’t.”, 并能在具体的情景中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

A、让学生能够听、说、认读Read and write的对话,完成相应的活动。通过听、说、操练等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四会句子“Is he(she)„„?Yes, he(she)is./No, he(she)isn’t.”,并且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灵活运用。

B、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应对实际情景的能力。C、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四会句型,并且能够熟练运用。

四、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在情景中选用正确的人称代词表述。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本单元A、B部分Let’s learn 的卡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流程

(一)热身导入1、2、3、Greetings.Let’s sing(播放课件)Let’s review(使用卡片复习本单元A、B部分Let’s learn的词汇,为下面的新课呈现做铺垫。)

4、Let’s chant(课件展示自编文本,带领学生打节奏说唱)(设计意图:上课伊始,通过歌谣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距离,对旧知的巩固,为下面新知的呈现做好铺垫。)

(二)新课呈现

1、创设情境,呈现新知

A、用讲故事的方法创设新知即将发生的情境(带着Mickey和Minnie去郊游),首次呈现“I’m coming”,“She’s over there.”,“She’s running to us.”,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理解句意。B、通过观察情境中人物的行为学习本课重点句型“Is he(she)„„?Yes, he(she)is./No, he(she)isn’t.”并大量操练,使学生熟能生巧。(板书)

C、用故事即将结束的题材,呈现“It’s time to go.Tell him we’re leaving.” 展现宾格的人称代词的表述,在此归纳总结him、her(板书)并对leave及其ing形式进行简单解说整理(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融入角色,对于即将发生的故事充满好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更加高效地完成新知的掌握。)

(三)理解新知

播放课件中Read and write部分文本的录音.•学生一听:第一遍略听。学生能够在这一遍播放录音的过程中对文本有个大概的印象,能够回答出两个非常浅显的问题:

Is John taking pictures? No, he isn’t.What’s Sarah doing? She’s running to us.•学生二听:第二遍详听。在这一次听之前出示问题: Is John playing chess? Is Amy counting insects? 学生有了第一遍的印象,在第二遍听的过程中就能够把握重点,抓住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并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句子。•三读:要求学生听录音,跟读对话。(设计意图:有了前面个别难点突破的铺垫,这段文本的难度大大降低。如果直接呈现文本让学生阅读,对于已经掌握了新知的学生们来说就会毫无难度,毫无挑战。所以,这一段中我设计了两次“听”。所不同的是,我给两次“听” 的任务由易变难,把教学目标具体化,突出重点,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最后也把读和写的任务加进来,锻炼了学生的朗读和书写能力。)

(四)巩固新知

游戏:Let’s Guess 通过呈现一些被遮掩了部分的图,让学生猜猜途中人物在做什么。在引导的过程中,我不断使用“Look at him/her.What’s he/she doing?”的句型,让学生用本课重点句型“Is he(she)„„?”来提问,最后得出答案。(设计意图:好奇心强烈的小学生对于猜谜的游戏总是乐此不疲。在此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了兴趣,巩固了新知,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五)拓展拔高

创设情境,展示自编对话。学生先阅读,再小组活动,练习并表演。师及时评价。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学习了新知,就要能够在面对实际问题中顺手拈来。此处我创设了Donald Duck生病了,Mickey和Minnie去看望他的情境,复习了一些在第五册书中出现的动词ing形式短语,另外也对本课的重点句型加以了巩固,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熟练运用新知,内化为自己的需要。)

(六)课外延伸

Homework:要求学生利用所学句型词汇创编对话,并在下一节课堂中进行表演。(设计意图:良好的课外延伸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更能够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能力。此项任务的设置,难度适中,题材新颖,目标明确,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七、板书

Unit 6 A Field Trip Part B Read and write

Is he„„? I’m coming.Yes, he is.She’s over there.No, he isn’t.She’s running to us.Is she„„? Tell him we’re leaving.Yes, she is.Tell her we’re leaving.No, she isn’t.(设计意图:良好的板书就是一个微型的教案,是课堂教学的缩影。本板书教学内容重难点突出。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培养学生的自豪感与成就感。)

2024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篇6

①各小组向全班汇报:近视眼情况的调查结果,并展示本小组所填的统计表。

②学生分析发生近视眼的原因。设计意图:与数学合理进行整合,运用统计图、表展现有说服力的数据,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师活动:

①帮助学生将各组汇报的数据形成表格。

②和学生一起口算,填写合计的数据。设计意图:建立多维互动的师生关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活动:分组分析全班统计的数据,讨论:为什么会有近视眼?

⑷ 借助资料,处理信息:学生活动:上网了解近视眼的有关知识。

4、调查方法:(1)自制调查问卷,随机发放到一部分小学生手上,了解一下他们在平时的用眼情况,制成统计表(见副表)。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一般小学生的用眼卫生情况,获取本校同学体检时的视力记录。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小学生做眼保健操的情况。

5、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说明:

发放调查问卷100余份,收回100份。有效问卷88份,统计结果如下:

(1)患有近视眼的同学:34人(38.64%)在近视同学中,用眼卫生情况分别如下: ①你作业时的姿势怎么样?A很好1(2.94%)B一般29(85.29%)C很差4(11.76%)

②你一天花多少时间上网?A不上网19(55.88%)B半小时3(8.82%)C一小时5(14.71%)D二小时以上7(20.59%)3.一天花多少时间看电视?A半小时11(32.35%)B一小时13(38.24%)C二小时以上10(29.41)

③ 做完作业会不会到窗口往外看?A经常3(8.82%)B偶尔23(67.65%)C从不8(23.53%)④做眼保健操认真吗?A非常认真10(29.41%)B偶尔22(64.71%)C不认真2(5.88%)⑤经常躺在床上看书吗?A经常28(82.35%)B偶尔4(11.76%)C从不2(5.88%)⑥是否经常在摇晃的车厢中看书?A经常0(0%)B偶尔7(20.59%)C27(79.41%)⑦看电视时是否把电灯关掉?A是9(26.47%)B不是25(73.53%)

(2)不患有近视眼的同学:54人(61.36%)在未近视同学中,用眼卫生情况分别如下: ①你作业时的姿势怎么样?A很好9(16.67%)B一般42(77.78%)C很差3(5.56%)

②你一天花多少时间上网?A不上网33(61.11%)B半小时4(7.41%)C一小时14(25.93%)D二小时以上3(5.56%)3.一天花多少时间看电视?A半小时11(20.37%)B一小时24(44.44%)C二小时以上19(35.19%)

③做完作业会不会到窗口往外看?A经常13(24.53%)B偶尔28(51.85%)C从不13(24.07%)④做眼保健操认真吗?A非常认真27(50%)B偶尔26(48.15%)C不认真1(1.85%)⑤经常躺在床上看书吗?A经常44(81.48%)B偶尔6(11.11%)C从不4(7.41%)

⑥是否经常在摇晃的车厢中看书?A经常0(0%)B偶尔8(14.81%)C从不46(85.19%)⑦看电视时是否把电灯关掉?A是16(29.26%)B不是38(70.37%)

6、结论通过调查统计显示,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7、原因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我们得出了会对视力下降造成影响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⑴做作业时的姿势不良。

⑵每天花在上网、看电视上的时间比较多。⑶做眼保健操时不够认真,时不时要睁开眼睛。⑷经常躺在床上看书的人数超过八成。

8、活动建议:

⑴尽量不要在傍晚5点30分以后不开电灯看书或做作业。

⑵做作业时要严格做到“一拳一尺一寸”的目标。⑶晚上看电视、或者使用电脑,尽量不要关灯,因为这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一个重点。

(3)不要长时间坐在电视、电脑前,更不要长时间玩游戏。(4)每天回家自己叫口令,做一遍眼保健操。

(5)不要轻易去戴其它同学的眼镜,这样对自己没有好处,反倒会使自己的视力慢慢下降。这就是我们小组一个简单的研究报告。限于水平,资料中难免有疏漏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习作范文3】 关于近视眼的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近千万人,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因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为什么患近视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眼睛到底是怎么近视的?仅仅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吗?为了解小学生近视情况及引起近视的相关因素,我针对我们学校的部分同学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问卷 1.你是不是近视? A.是的 B、不是

2.你是如何近视的?(不近视的可不答)A、看电视过度 B、坐姿不端 C.其它 3 你近视多少度? A.100以下 B.500以下 C.更高

三、调查分析:导致眼睛近视的原因:

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眼是人眼对当代环境的适应性改变,它的发生与发展与日益增加的近距离用眼活动的环境密切相关,与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密切相关。而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过长等)是现代儿童近视大增的主因。看电视距离太近2 看电视的时间太长 3 所看电视的画面浓度太深 4 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 5 在光线太强的阳光下看书 6 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 7 长时间的在电脑前 8 不合理饮食 9 看激光 10 在车厢里看书 11 遗传因素 12 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在当今的中学生近视率不断上升,而中学生们对近视这一现象并不加以重视。甚至有人认为近视怎样,戴副眼镜不就得了。还对近视无所谓,错上犯错。许多人常将其归咎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如看书距离不当、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诱发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

五、建议

(一)看书时作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读写要坐到离课桌一尺,胸离课桌一拳,眼离课本一尺。

(二)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不要躺下看书。读写1小时要远眺10分钟或到户外走动,调节眼睛肌肉。

(三)在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

(四)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D的食物。

(六)定期到眼科专医作检查,听从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加深。

六、体会

为有效预防近视等眼病: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三要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视眼患者,及时发现眼病,以便早发现、早治疗。视力关系着我们的一生,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眼睛,不让我们将来后悔!

视力为什么会下降——关于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调查及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现在才刚刚上小学。可我发现我们班戴眼镜的同学特别多,有的同学的视力甚至低于了4.5,这也许会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所以,我们小组想借助这次机会,去研究一下小学生的视力下降主要涉及到了哪几个因素。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为那些眼睛还未近视的同学提供一些帮助。

二、调查方法

1.自制调查问卷,随机发放到一部分小学生手上,了解一下他们在平时的用眼情况,制成统计表(见副表)。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一般小学生的用眼卫生情况,获取本校同学体检时的视力记录。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小学生做眼保健操的情况。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说明:发放调查问卷100余份,收回100份。有效问卷88份,统计结果如下:

(一)患有近视眼的同学:34人(38.64%)在近视同学中,用眼卫生情况分别如下:

1、你作业时的姿势怎么样?

A 很好 1(2.94%)B 一般 29(85.29%)C 很差 4(11.76%)

2、你一天花多少时间上网?

A 不上网 19(55.88%)B 半小时 3(8.82%)C 一小时 5(14.71%)D 二小时以上 7(20.59%)

3、一天花多少时间看电视?

A 半小时 11(32.35%)B 一小时 13(38.24%)C 二小时以上 10(29.41)

4、做完作业会不会到窗口往外看?

A 经常 3(8.82%)B 偶尔 23(67.65%)C 从不 8(23.53%)

5、做眼保健操认真吗?

A 非常认真 10(29.41%)B 偶尔 22(64.71%)C 不认真 2(5.88%)

6、经常躺在床上看书吗?

A 经常 28(82.35%)B 偶尔 4(11.76%)C 从不 2(5.88%)

7、是否经常在摇晃的车厢中看书?

A 经常 0(0%)B 偶尔 7(20.59%)C 27(79.41%)

8、看电视时是否把电灯关掉?

A 是 9(26.47%)B 不是 25(73.53%)

(二)不患有近视眼的同学:54人(61.36%)在未近视同学中,用眼卫生情况分别如下:

1、你作业时的姿势怎么样?

A 很好 9(16.67%)B 一般 42(77.78%)C 很差 3(5.56%)

2、你一天花多少时间上网?

A 不上网 33(61.11%)B 半小时 4(7.41%)C 一小时 14(25.93%)D 二小时以上 3(5.56%)

3、一天花多少时间看电视?

A 半小时 11(20.37%)B 一小时 24(44.44%)C 二小时以上 19(35.19%)

4、做完作业会不会到窗口往外看?

A 经常 13(24.53%)B 偶尔 28(51.85%)C 从不 13(24.07%)

5、做眼保健操认真吗?

A 非常认真 27(50%)B 偶尔 26(48.15%)C 不认真 1(1.85%)

6、经常躺在床上看书吗?

A 经常 44(81.48%)B 偶尔 6(11.11%)C 从不 4(7.41%)

7、是否经常在摇晃的车厢中看书?

A 经常 0(0%)B 偶尔 8(14.81%)C 从不 46(85.19%)

8、看电视时是否把电灯关掉?

A 是 16(29.26%)B 不是 38(70.37%)

四、结论

通过调查统计显示,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五、原因分析

1.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我们得出了会对视力下降造成影响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⑴做作业时的姿势不良。

⑵每天花在上网、看电视上的时间比较多。⑶做眼保健操时不够认真,时不时要睁开眼睛。⑷经常躺在床上看书的人数超过八成。

六、活动建议

⑴尽量不要在傍晚5点30分以后不开电灯看书或做作业。⑵做作业时要严格做到“一拳一尺一寸”的目标。

⑶晚上看电视、或者使用电脑,尽量不要关灯,因为这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一个重点。⑷不要长时间坐在电视、电脑前,更不要长时间玩游戏。⑸每天回家自己叫口令,做一遍眼保健操。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篇7

17.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这首古诗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读—理解—读—诵”这4个步骤学习课文。在第一个读中,学生做的很好,很快的解决了生字,还给生字找了一些课外的朋友。而在理解这一过程,也是本课教学的最难的部分,学生虽然可以用给字组词,通过借助课文插图理解了诗意,但很难体会到作者李白想表达的那种对庐山瀑布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为什么会这样,我个人分析了一下原因:部分学生没有见过瀑布,部分学生见过却没有仔细观察体会过,学生想象的能力有些弱。学生没有很好的体会到这种感情,只是知道作者想要表达这种感情,所以后面的有感情朗读也是比较失败的,而最后的诵,在朗诵方面也是失败的,而背诵是十分成功的,因为有部分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会背了。我想这次教学中,能够使用多媒体课件,在引出课题之前让学生观看瀑布的飞流直下的视频,听听瀑布所发出的巨响,在学生对瀑布的雄伟气势有所体会的基础上再进行课文教学,效果会更好。

《绝句》教学反思

是唐朝诗人杜甫闲居成都草堂时所作。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的春景。

这首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全诗每句一景,声、形、色,近景、远景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丽多彩、开阔生动的画卷。描写有动有静,鸣啼的黄莺,飞翔的白鹭是动景,千年积雪,停泊行舟是静景,动静相间,和谐完美。这明快开朗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欢快激扬的思想感情。全诗对仗工整,语言凝练,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通过激趣引题、整体感知、想象画面、感情朗读四个体会对仗之美由浅入深,层层展开,引导学生领会诗意、体味诗境,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注重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地想,尽情地读,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想象飞起来,语言活起来。

一、创设情境,诱发热情

上课伊始,我用充满热情的语言导入,我说:“公元七六三年,杜甫得知故人严武回到成都,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这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拨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由于事先未拟题目,写成后也不打算你题,干脆以”绝句“为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诗的美,景的美。把学生引入诗情画意之中。

二、想象画面,引入诗境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古诗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使学生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才能入情入境,正所谓“诗画一家”。本节课的教学亮点是引导学生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促使其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将零散的事物组织成一幅完整、隽永的图画,提高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

三、反复吟诵,升华诗情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诵”。读的活动在教学中是一以贯之,从自由练读到品析美读再到深情诵读,把诗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进而感受诗人欢快激扬的情感,升华了诗情。

四、找对子,体会对仗之美

这首诗,上联是一组对仗句,下联也是一组对仗句。因为学生学过对对子,所以在感受了课文后,我让学生去找一找哪句话和哪句话相对,哪个词和哪个词相对,来感受对仗的美。

18.雷雨》教学反思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了语文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因此,《雷雨》这节课的教学,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初读课文,自学生字的设计,我体现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学习思想。鼓励学生互相合作,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自主识字,如:

1、借助拼音自读、2小老师领读、3同桌互读4字形分析、组词„„将识字和积累语言、发展思维结合起来,提高识字效率,培养识字能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生字,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过程:学生按“雷雨前”的学习方法学习“雷雨中”和“雷雨后”两部分内容,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验到了自主、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验到了自主、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新课标强调“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雷雨》一课的教学中体现了:.紧扣重点,读中感悟。我从图入手,通过画面、音乐、观察比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雷雨前特有的“静”,雷雨中的“猛”和雷雨后“美”。我抓住文中重点句、关键词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再读。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也更加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比如问题设计过难使一大部分学生很茫然,耽误了课程进度从而在指导朗读上和学生积累运用好词好句方面上所花时间过少,缺乏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培养。再就是有些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我今后再进行训练。我想在今后我可以鼓励他们多读一些自己喜欢的

19.最大的书》教学反思

1、语文就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沈大安指出语文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面对《最大的“书”》这一常识性课文,如何把握好语文的特质和特点,坚守语文的课程本位?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抓住本文对话较多的特点,让学生亲密地与文本接触,“潜心会文本”,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地诵读、感悟、发现、体验和创造,初步认识化石,感知地壳运动,再利用句式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介绍化石,利用给动画配音赏析文本。在师生、生生分角色对话朗读,情景表演、语言积累中又进一步认识这本最大的“书”,在科学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

2、挖掘想象资源--使文本活力充溢。让文本活力充溢,就要让学生多元地解读文本,学会想象。“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尤其是面对低年级学生,更应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培养他们想象力的舞台。这节课我让学生由雨点的脚印去想象雨痕,由波浪的足迹去想象波痕,再在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想象地壳运动的场景„„既展示了学生理解的多元,又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既避免了讲解科学常识的枯燥乏味,又为学生的智慧学习搭建了一个个平台。整堂课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活跃,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

3、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解决科学知识。多媒体计算机进入课堂教学,以其便捷、直观、丰富等特点开启了课堂教学的新天地,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由于有时在教学中往往出现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的现象,导致这个辅助工具“想说爱你也不容易”。在这节课中,我努力采用后置的方式呈现课件,既不使语文过于直白,失去了应有的语文味,变成了课件展示课;又比较准确地解决了常识性知识,使语文教学与科学知识的落实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当然在最后一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究大自然中更广的“书”时,我则采用前置的方式展示课件,利用精美的课件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

4、准确把握“书”的内涵,引领学生走向生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准确把握三个难度的“书”,即平常的书,文中最大的“书”,大自然中更广的“书”。我以平常的书引入,以大自然中更宽泛的“书”结尾,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又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大自然,使学生的视野不再被禁锢在本教室,使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本课堂。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反思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向孩子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很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要是在大自然的旷野中迷了路该怎么办?这首小诗就为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并使他们懂得只有留心观察,才能发现大自然的许多奥秘。我教学的是本课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字词以及了解了课文中所介绍的四种天然指南针,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开教学,让孩子们以四人小组的学习方式把课文中所介绍的四种天然指南针所在的时间,怎样辨别方向从书中找出语句进行填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每一个孩子,每个学习小组的孩子积极交流。而后我让学习小组分派代表上台交流最喜欢的一种天然指南针,在交流的同时解决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如:稀、稠、沟渠、忠实、向导等,并解决了课文中的难点:沟渠里的雪为什么化得快的一面是北方,化得慢的一面是南方?如何找到北极星?通过生动形象的课件演示让学生很直观地就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整堂课上下来,也发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一点不足:讲解不够到位。第一这首诗第二段中指出中午的太阳是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我在教学中没有抓住“中午”这个时间词,所以造成学生一说看到太阳就是南方,其实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以结合早晨升起的太阳,傍晚落下的太阳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不同时间段的太阳所指的方向是不同的,从而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第二在第四段中讲到大树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稀得一面是北方,我只是让学生上台从图片中指出了枝叶的稠和稀,如果再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南边的枝叶会长得稠,北边的枝叶长得稀,让学生来说一说更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碰撞。第三在第五段中沟渠里的积雪哪边的雪化得快,哪边化得慢,就可以分辨北方和南方。在课前说课时,和老师们一起进行了探讨,搞清楚了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是北方,化得慢的是南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通过课件点明沟渠的朝向和太阳的位置,利用课件进行了适当地解说,让学生对沟渠里的积雪究竟哪边的先化进行了理解。但是当孩子们先上台交流时说化得快的一面是南方时我如果能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来说说原因,会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课文中的内容。

二点不足:关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不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是否能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在这堂课上,学生显得比较拘束,说明我激励学生的水平有待提高。比如说小组汇报时,我把较多的注意力放到了汇报的同学身上,没有带动台上、台下的学生进行互动。课堂上,学生学习得很认真,小组汇报的同学也非常能干,我应该充分发掘优生资源,特别是有个别孩子提出质疑,我没有抓住这一点,如果抓住这些质疑点,让孩子去研究,去解决,会更好地带动全班学生投入课堂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点不足:课堂高效性不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填写表格的时间过于长,造成了最后的课外搜集资料的拓展练习没有完成。或者可以采用每个组选择一种喜欢的的天然指南针进行填写,在时间上可能会更充裕些,学生也会学得更自主些。

四点不足:读得不充分。语文的教学不等于自然课,虽然这是一篇自然常识的文本,但是还是要注重学生的朗读,在本课教学时,我只是在学生交流后和自己的讲解后进行了个别读和齐读,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很少,学生没有很好的去品味文本,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

2024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篇8

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安排了《七律长征》、《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大江保卫战》等三篇讲读文。《七律长征》这首诗形象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赞扬了中国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塑造了彭德怀同志可信可敬的人物形象。《大江保卫战》写了抗洪抢险活动中许多动人的事迹,反映了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

本单元还安排了一次作文训练和练习六。这次习作训练是写“我最敬佩的一个人”。而练习六中所安排的内容也较为丰富,学生通过学习,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也将会得到很好的提高。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不够灵活,学习自主性不强。因此,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诱因,调动学生的积极自动性,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并结合背景资料来感悟文本,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理解文,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3、写一篇“我最敬佩的一个人”的习作。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品词析句,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

2、学习借鉴文的表达方法。

3、培养学生掌握写人的习作技巧。

三、情感目标

1、学习红军战胜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体会彭德怀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3、学习人民子弟兵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够灵活运用。

2、抓重点词句感悟文本,体会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掌握写人的习作技巧。

《七律长征》这一的教学,我依循以下思路展开:先揭题并简介相关知识,接着讲读结合,引导感知诗意,反复诵读,体会英勇无畏,最后联系实际,激励学生。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我侧重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具体描写,来体察人物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体会彭德怀更爱战士的思想感情。

《大江保卫战》这一,我着重抓住重点的词句,如“日夜兼程、全然不顾、劈波斩浪”等词语,以及文中的动作描写,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并观察插图,通过反复品读,体会到当时险恶的环境,感悟人民子弟奋勇的精神。除此之外,文“通过环境描写,突出人物品格”的表达方法,我们也应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习作六要求写“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教学时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主动表达,结合学生各自的观察、感受,指导学生掌握写人的习作技巧。

练习六中的“语文与生活”与“诵读与积累“中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长征,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自己体会其表达的感情。“口语交际”教学时,让学生回忆自己最喜欢影视剧,先分组和同学们说一说,再推荐代表上台作评说,最后师生再小结。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应注重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进行品读,感悟文本。

2、应充分调动学生自读自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3、应充分利用文插图及有关的语言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4、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读学写,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合作探究,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并给予鼓励肯定。

习题设计:

2024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篇9

一、寻找情感变化的线索

课的开始首先让孩子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接着在文中找到描写明明外貌言行的句子,概括特点。重点引导孩子们通过描写明明笑的句子感受明明的乐观坚强、热爱生活。然后,让孩子感悟明明的笑让“我”的心情发生了变化,从“阴暗——温暖——快乐——感动”,明明的笑给了“我”生活快乐的理由和生活下去的勇气。最后理解文中三处“番茄太阳”的不同含义。

二、感悟明明的“笑”

2024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篇10

一、抄写(两遍),生字注音。

量:铺:恶:

六、填量词

一柄胯下刺猬所谓潮汛生锈保佑皮袄跺脚毡靴祷告

撇嘴打搅邮筒暖炕支吾擂鼓呐喊欣然而至神机妙算一()猹一()风一()圆月一()话一()毡帽一()竹匾一()灯一()铺子一()暖炕 一()灯草一()箭一()音乐剧

醉醺醺虔诚毫不厌倦

二、默写

1、《少年闰土》第一自然段

2、《凡卡》第六自然段

3、鲁迅名言三句

三、近义词

郑重—讲究—稀奇—捉弄—打搅—省悟—懊悔—厮杀—

四、反义词

郑重—允许—指望—省悟—庞大—糊涂—

五、多音字

畜:佛:

一本正经熟识—慈悲—推却—害臊—熟识—妒忌—正义—摩:专心致志

无端—祷告—酬劳—赏识—伶俐—推却—耻辱—磨:伶俐—祈祷—迟延—颤动—清楚—庸才—注意—差:危险— 欺负— 呐喊— 闪烁— 慈悲— 齐备— 赏识—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少年闰土》节选自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先生的《》,刻画了(、、)的海边农村少年形象。

2、《凡卡》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著名短篇小说,反映了(),抨击了()。

3、《孔明借箭》节选自我国元末明初小说家()的长篇小说《》,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斗智故事,着力赞扬了诸葛亮()。

4、《战风车》节选自()著名作家()的伟大作品《》,讲的是西班牙穷绅士堂吉诃德沉迷语骑士小说,想入非非,他模仿古代骑士第二次出征中的一段故事,表现他()的形象。

5、《 童年乐趣》节选自()作家()长篇巨著《》,讲述的是克里斯朵夫童年时的一段生活,表现了他(、、)。

八、课文重点

1、《闰土》一课写了“我”与闰土的哪几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四角的天空”指什么?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一课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闰土》一课从结构安排看,是从回忆闰土形象起笔,接着按“()—()—()—()”的顺序叙述故事。从形象描绘看,主要是()和()、()来刻画人物。

5、《凡卡》按()记叙,分为三部分()、()、()。

6、《孔明借箭》一文按()为线索,按照()、()、()的思路展开情节。人物特点

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

7、判断下列说法关于读后感哪种说法对?

1、有“读”无“感”

2、有“感”无“读”

3、“读”多“感”少

上一篇:小学校务工作总结下一篇:订单式生产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