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务工作总结

2024-09-17

小学校务工作总结(通用12篇)

小学校务工作总结 篇1

小学校务工作总结

小学校务工作总结

2014年秋季我主管教务工作,同时兼管理小学部的日常工作。回想半年来的工作,有成绩,有喜悦;有失败,也有不如意。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成绩。

1、教学管理逐步完善,每月评选的优秀教师活动,既规范了教学常规管理,同时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2、小学部成绩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综合排位较上期相比前进了两位,居全镇中游位置;在统考的16个学科中,位居前三位的学科有10个,其中四年级数学和六年级语文位居第一位,没有一个学科居倒数第一位。

3、教学教研成果显著,潘**、柯**、丁**、章**等教师在各类教学刊物上发表的教育教学言论和论文有13篇;李**老师获得了全县说课二等奖;方**、罗**等教师辅导的学生有9人次分别获得市级奖;教学线工作受到了镇期末检查通报表扬。

4、教研活动开展顺利,并有一定的成效,本期组织了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活动;使一批新教师逐步成长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同时在初中部开展了“人人一堂课”活动,在小学部进行了“校本研究课”,教师参与率极高,收获极大。

二、存在问题。

1、违反日常教学常规的现象还存在,部分教师有旷课,上课迟到等现象,本期教师被处罚的金额达318元。

2、教研组长月查有不到位的现象,月查中不能发现、反馈问题,致使有些问题在期末抽查中才被发现。

3、有些活动开展不到位,如“第二课堂活动”等。

三、明春思路。

1、进一步落实课堂常规,规范常规教学、常规管理;以提高课堂效率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成绩。

2、改革月查制度,以行政人员为小组,各组循环检查;月查以常规检查为主,抽查为辅;同时更新检查方式,以查教师和查学生相结合。

3、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建议学校投入一定的教研经费,加大校本教研力度,鼓励教师撰写经验论文或材料。预期开好一场经验交流会,办好一期专栏,感动一群教师,培养一批骨干。

4、合理成立各“兴趣小组”,将“第二课堂活动”落到实处。

小学校务工作总结 篇2

一校务公开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作为一种民主管理制度,实行校务公开是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依法治校的重要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职工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实行校务公开,是对法律规定的教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力的具体落实,是保证和维护师生员工合法权益的有效措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实践。

实行校务公开也是学校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实行校务公开,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学校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校务公开工作的困境

1传统管理观念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高校干部和普通教职员工的关系常被理解为官民关系。在校务公开的推行中,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有的领导层认为,传统的少数人决策的工作方式拍板快,效率高,而实行“校务公开”程序繁琐,会影响办事效率甚至影响安全稳定;对于广大的教职员工而言,受传统文化“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观念影响,认为学校决策是领导的事,“领导咋说咱咋办”,校务公开不过是学校管理的形式之一,学校不会公开关键性、敏感性的信息,不认为自己是校务公开的权利主体,缺乏民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2以信息公开代替校务公开

信息公开是指在法定范围内,学校将自身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及学校事务管理过程中形成或获取的信息,以一定的形式向包括校内人员在内的社会公众公布,其目的在于增加全社会对学校的了解,加强学校同社会的联系。一句话,信息公开是一种静态公开,是各项职能活动所产生的结果的公开。信息公开是校务公开的基础和前提,但校务公开绝不只是信息公开。校务公开本质上是民主管理制度,着眼点在于职权运行过程本身的开放性,换言之,是要求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的公开。如果把校务公开简单等同于信息公开,在实践中就会将“校务公开”作为学校管理的一般举措来认知,从而简单化、形式化,达不到使教职工和学生广泛参与学校事务、保障教职工和学生的根本利益,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目的。2008年,上海市教育系统在上报教育部的上海市校务公开工作调研报告中就提出建议,要科学界定和规范使用“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开”的概念,理清二者的关系,才能更明确有力地推进校务公开工作。

3制度建设缺乏刚性

教育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发文要求推进校务公开工作,教育主管部门也有相应的指导文件,但文件总的来说较为抽象,对校务公开不到位的情况也没有规定如何监督、如何处理。所以基层单位虽然建立了校务公开制度,但对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评估、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都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由于制度建设缺乏刚性,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校务公开常视为软任务、软指标,校务公开的实施程度更多地取决于领导层的认知多少和决心大小。

三加强校务公开,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作为新时期民主办学、依法治校的具体实践,校务公开还处在逐步深入推进的阶段,问题和困境的存在是客观的。校务公开关系重大、政策性很强、涉及内容广泛,要逐步建立健全校务公开的各项内容、制度和监督检查办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1提高思想认识,努力形成浓厚的民主政治氛围

从目前国内高校形势来看,提高思想认识仍旧是全面推进校务公开的重要因素。校务公开作为推进校园民主建设的重要制度,这一意识还需牢固树立。特别是学校领导层对校务公开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抽象空洞的民主名词上,而应该明确在哪些领域和环节上学校全体教职工可以以主人的身份参与管理学校事务,以什么方式参与管理;以什么方式直接对学校工作实施群众性监督,既科学维护学校发展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又科学维护教职工自身的合法权益等,都需逐步细化,并在全校形成共识。对于普通教职员工来说,还要养成权利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积极融入到学校的改革和建设中。

2加强教代会建设,着力发挥两级教代会的作用

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校务公开的主要渠道。教代会要充分履行自身的四项职能和四项职权,即维护职能,参与职能、建设职能、教育职能、审议建议权、审议讨论权、审议决定权、评议监督权,要配套落实具体制度,如教代会各专门工作委员会工作制度、代表培训制度、调查研究制度、提案处理制度、咨询沟通制度、干部评议制度、教代会报告制度、巡视质询制度等。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对一些关键环节作出明确规定,如要明确教学科研一线的教职工在代表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明确教职工代表对提交审议的事项要有充分酝酿讨论的时间。随着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发展,还要细化二级教代会的有关规定和工作条例,从而有效推进校务公开工作。

3加强机制的刚性建设,着力保证制度的可落实性

为彻底改变校务公开工作中少公开、假公开以及可监督可不监督的消极态度,要加强校务公开制度的刚性建设,如制定咨询制度、重大事项听证制度、公开工作考核、监督和奖惩制度。特别是要加强考核和监督,重点针对领导对校务公开的重视程度,相关制度是否科学健全,监督机构是否监督到位、群众是否满意等,并根据结果实施奖惩,以使校务公开工作更加深入。

4细化公开内容,着力提高校务公开工作的可操作性

要保证校务公开的及时性、真实性,须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抓住六个关键环节,即是办事权限公开、办事依据公开、办事纪律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标准公开、办事结果公开,确定校务公开工作的重点内容与形式,然后编制手册,发至全校。在实施中,以下七个方面应当充分做到公开: (1) 有关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策、发展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等重大事项公开; (2) 基建、修缮工程、大宗物资采购、图书教材、医药品的采购项目全过程公开; (3) 人事管理及分配制度公开;(4)财务收支公开,包括财政拨款、学费、科研收入、产业上交等,教学、科研支出、办公经费支出等; (5) 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公开,包括住宅调配、购 (建) 房方案;物业管理收费标准;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和其他社会保障金缴纳情况等。 (6) 涉及学生利益的有关事项公开; (7)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情况公开。

小学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探寻 篇3

一、用新制度解决教师自主选择岗位问题

随着学校民主管理制度的不断深化,学校教师自主选择工作岗位,实现自我发展的意识逐渐增强。这让学校管理层感到既兴奋又担心。兴奋是因为这是教师生命自觉意识不断强化的必然结果,担心的是教师的个人意向可能会对学校基于整体层面的岗位设置与人员安排造成操作上的压力。

为此,学校建立起规范的岗位制度。比如,2012年,面对很多学校都很头疼的“岗位晋级”问题,学校巧妙地应用“新制度”解决了“新问题”。既对各级岗位的标准、要求做了明确解析,又对教师从教成效做了相对科学的基础评估,并产生了所有教师可以自行对照、自主申报并自我评估的积分制岗位申报制度,合理的制度既获得了大家的拥护,又引领了教师往更明确的方向发展。

2012年7月初,学校开始公布各学年的《岗位职数方案》,对该学年所有岗位设置及职责进行一一解释,并引导广大教职员工按照自我意愿和学校要求开展双向公开竞聘,每人按照自己的教学风格、特点依次填写三个岗位意向,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这种作法一方面尊重了教职工对重要事宜的知情权、选择权,另一方面也为每一位教师不同时期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可能。

同时,这一新制度也为学校把好教师入门关提供了有力支持。教师团队具备较高的师德水准和专业素养,是一所学校得以持续有效发展的原动力。随着明强小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确保每年招录和引进一定量的高素质教师,是摆在学校领导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此,学校制订了公开、公正、公平、规范的教师招录和引进机制。不管来自哪里的应聘者,都要经历“学校主要领导面谈了解情况—课堂试教并由学科组给出专业评定一经教师录用领导小组集体面试评议~校党政联席会议审核通过”四个关口,从而保证了招录和引进教师能够符合学校教育变革实践的需要。

二、用新制度解决中层干部选拔决定权问题

2012年,学校针对两个校区的管理特点,明确了“一校两区、同理自强”的校区发展定位。为此,学校需要吸收一部分优秀教师充实到管理团队中,一方面是要满足学校的内需发展,补充西校区中层管理团队力量;另一方面,作为区级窗口学校,还应承担起为区域教育发展推荐优秀的学校管理人才的重任。那么,如何选拔中层干部?为此,学校走上了一条“让愿意担当的人自己申报、民主公开”的评聘之路。

学校先公布多个中层新岗位的要求,让全体教职员工自荐申报、部门推荐,再接受管理层和教师代表共同组成的考核评聘小组的现场答辩,进行群众个别访谈、教代会审议、公示、岗前谈话等程序,虽然比较繁琐,但最后的效果非常好。因为这种作法一方面使大家看到了整个选拔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增加了对学校领导管理的信任,另一方面确实把真正想干、能干的人才吸引到领导团队中来。

对于竞聘没有成功的教师,参与竞聘本身就是体验民主的过程,是一种自我历练。事后,学校会向他们发放书面告知,感谢他们积极参与、自我提升。

同样,每学年,学校中层干部和主要领导都要进行公开述职,接受全体教职员工的民主评议,让教职工了解领导在做什么,给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将结果作为第二年工作的参照。中层民主评聘机制的建立,使每个教师都有机会选择自己的发展路径,又使管理者勇于担当,高度负责。

三、用新制度解决教职工健康体检机构选择问题

近几年,学校教职工的体检费得到了成倍的上调,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教职工的关心厚爱。上级教育工会也针对此项工作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教师体检管理的意见》,要求基层单位用好专项经费,认真执行上级的政策,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

关于体检问题,学校经常接到许多体检单位的来电、来访,纷纷表达了希望与我校合作的意愿。因此,“如何在多家单位体检机构中选定最好、最合适”的问题摆在了决策者的面前。

往年教职工体检结束后,学校都会收到一些教师对体检机构的意见,如体检报告内容搞错、服务态度不好、质量不高等,使得原本造福于教职工的体检工作,到头来却得不到他们的肯定与理解。为此,学校工会与党政部门沟通、协调后认为,一定要站在教职工的角度,充分发扬民主机制,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来选定体检单位,具体操作如下。

一是公开招标。学校工会从区教育工会推荐的9家体检单位中挑选了4家有合作意向的单位,邀请他们参加由学校组织的“体检产品推介说明会”。工会牵头组成了由校党政主要领导、工会干部、年级组长、教工代表等人员参加的评审小组。说明会上,4家单位背对背分别对自家的体检产品作了推介和说明,评审小组成员听取推介后,就专业程度、特色项目、人性化服务等方面对各单位进行了详细的咨询,并进行打分。推介会后,评审小组汇总各位评审员的评定分值,审核4家单位的社会声誉、特色项目后,产生了初步的综合评判。

二是专业咨询。招标会后,学校工会利用教职工家属资源,请专业医生对各家单位的体检方案进行进一步的甄别,给校方提供具有专业性的参考意见。

三是实地考察。由工会派出教职工代表、工会干部到体检单位进行实地走访,对各家单位的环境、设施、服务等进行现场检验,以实地印象和直观感受检验评价的置信度、可靠性。

四是综合确认。学校工会与党政一起汇总“评审、咨询、考察”的综合情况,集体研究最终选定的体检单位。随后,向各家体检单位反馈评审结果,并在教职工大会上由全程参与选定工作的教职工代表向大家介绍体检单位选定的全部过程和重点细节。

五是检后反馈。在教职工实地参加体检结束后,工会请每位教职工填写《体检隋况满意度测评表》,向体检单位反馈,并将此作为今后是否继续和该单位合作的依据。

这种公开、透明、规范的体检机构选择制度,又一次把权力下放给教职工,践行了“大家的事情由大家来办”的主旨,既确保了教职工对体检工作的满意度,又达到了教职工自行决定利益分配的目的。

综上所述,民主管理的成效从根本上尊重了教职工的人本发展需求,激发了教职工的教育自觉、文化自觉及生命自觉,不断丰厚着新时期明强教职工的涵养。

小学校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4

一、规范化、制度化接受民主监督

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了《屯东小学校务公开实施方案》,方案较详尽地阐述了校务公开指导思想、组织机构、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程序等,具有可操作性。校务公开使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制度上得到了保证。

二、教职工会是校务公开的基本形式

要真正发挥教职工大会的作用,就必须提高教职工大会的质量。学校的重大事宜、规章制度、涉及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必须提交教职工大会审议,表决。学校领导对教职工大会十分重视。

三、校务公开做到了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一)公开形式:

我校一贯坚持民主公开的形式主要有:教大会,每周教师例会,行政班子会议决定,党政工团队联席会议研究,年级组长会议讨论,校务公开栏,家长会,学生集会、校园网,QQ群,小黑板等多种途径。

(二)公开内容:

1、公开学校重大决策。

如学校的工作计划及学校的发展规划、奋斗目标、办学特色以及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这些关系到学校发展或与教职工密切相关的重要内容都要经过教大会审议通过并及时公开。比如我校的考核方案中老师们对考核计分、各类得奖的奖励、代课费等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并充分地说明理由。学校领导在广泛地听取意见后,作了重新修改并在教大会上进行审议,最后获得了职工们的一致通过。

2、公开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

学校在认真执行财务政策,合理使用经费的同时,每月列出学生食堂收支清单,每月老师的加班费,并在教大会上作财务工作报告。办学收费严格按上级要求执行,不多收一分钱,并做到及时公开张贴告知家长。

3、公开招生、转学情况。

4、公开学校基建维修等项目的情况。

校长对学校建造维修的进程,经费的使用情况在全体教师会议上予以公布,让老师们对学校的扩展工程也能了如指掌。

5、教师的职称评定及评优情况公示。

教师的职称评定是老师们非常敏感的问题,为此学校专门成立职评小组,然后公示职评的条件,再对符合条件的老师进行审议,通过民主评议以及各项指标打分最后落实职评人员,并进行述职、公示,接受全体老师的监督。对于各级各类评优、评先的对象、条件、名额、上报人选都及时公开。年度考核程序规范,全体教师参与评议,并公开结果。

6、公开学生就餐费收支情况。

我校制订了严格的收费制度,每月严格按照收费金额进行收费。并及时向家长公开收费标准和投诉电话,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严格杜绝乱收费。对于特殊情况的学生经核实有一定困难,学校作适当的补助,其名单和金额都予以公示。在每月末向每位家长公布就餐费收支清单。做到收支分明,家长满意。

四、校务公开调动了干部和教职工的积极性

校务公开并不仅仅在于形式,而在于它的内涵。通过形式,我们要达到的是凝聚人心。

1、校务公开缩短了教职工之间、领导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大家都以学校荣为自己荣,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而努力工作。

2、校务公开提高了学校办学的透明度。

广大教职工对学校的事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

3、校务公开增强了干群关系的亲和力。

进一步提高了学校领导贯彻“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方针的思想认识,畅通和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校务公开增强了教职工的凝聚力。大家把学校的发展与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胶乳相融,荣辱与共”的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的工作氛围,现在学校的每位老师都感到有压力,但这种压力并不完全来自于外部,而是出于每个人的工作责任心和主人翁的意识。

五、不断总结,努力提高,把校务公开工作持之以恒做下去。

东庄白山小学校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5

(2010——2011年下学期)

实施校务公开,加强廉政建设,是新形势下认真贯彻落实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在学校推行校务公开有利于加强教职工和群众的的民主监督,发挥师生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它的顺利开展,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根据期初拟定的计划,本学期我校校务公开工作开展如下。

一、加强领导,全面推行

学校高度重视校务公开工作,期初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提高教职工对推行校务公开制度的思想认识。同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立了校长为组长,学校教师及为成员的领导监督机制,保证了校务公开工作有效开展。在开展过程中积极稳妥地推进校务公开工作。

二、公开标准,增加透明度

对照学校校务公开制度,我校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了公开内容,给教职员工和群众以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本学期公开内容如下:

(l)职称评聘公开。

(2)财务管理公开,我校每季度的财务预算计划、财务收入情况,学校每月的资产负债表。

(3)办事公开。学校办学指南、教师联络电话地点等都公开。

(4)收费公开。我校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严格按照市物价局和财政局联合下发的有关文件执行,实行亮牌收费,并公示了免受杂费的通知。

(5)职工奖惩公开。各级各类先进评选奖励范围、对象、条件、名额、评选程序要求,评选活动过程,确定上报人选和评选结果均实行公开。

(6)人事管理公开。

三、本学期校务公开成效。

一学期以来,我校的校务公开工作通过精心组织、广泛宣传、科学实施,取得良好的成果。

1、组织教师员工社调群众反馈意见满意度高。

2、学校期初收费工作顺利,家长、群众对收费意见以及文件精神知晓率高。

3、我校教师均感到学校开展的各项工作民主公开“阳光”程度高,同时促进了教师员工的积极的参与学校各方面建设。

4、对于学生评先的公开促进了学校各项比赛成果丰富、学生间产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

四、工作不足

小学校务公开工作计划 篇6

2011.3.6

一、指导思想:

以加强民主管理、依法治校为重点,全面推行校务公开,进一步推进学校民主建设,确保我校教育工作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二、公开内容:

1、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主要条文。

2、学校主要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政策依据;

3、学校全员聘任制方案、教师职称评定情况、评优情况等。

4、学校财务收支情况;

三、具体措施及要求:

1.提高认识,狠抓落实。

推行校务公开是学校的一项长期性工作,学校要把这项工

作作为加强学校民主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2.为了加强对学校校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校务公开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国明友为组长,郑学泽为副组长,对于公开的内容要确保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

3.明确要求,讲究实效。学校要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组织实施,坚决克服形式主义,确保校务公开

健康、稳定、顺利推行。

高校电子校务建设的保障制度研究 篇7

一、电子校务的涵义和建设目标

电子校务是电子政务在学校中的具体应用。总的说来,电子校务就是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将高校的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利用Internet和校园网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从而促进办公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高效率的管理,为师生和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服务的系统总和。

电子校务的建设目标:将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服务等校务活动整合到通用的、统一的系统平台下,提高学校、教学水平、科研和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教职员工的工作效率,并最终实现数字化校园。

二、电子校务现今发展阶段

近几年来高校信息化投资基本保持平稳增加,2004年在各高校启动的“教育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带动了高校电子校务建设的发展。目前我国很多高校拥有千兆级的主干带宽,部分院校甚至已建立万兆级校园网。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教务教学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科研系统、人事系统和财务系统等业务系统在高校应用已成型;电子办公与信息交换系统、教育视频会议系统也已经在多所部属高校获得应用,并逐步向其他高校延伸。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网、高考和研究生网上招生网、高等教育学历认证网等全国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建立并发展迅速,各高校门户网站建设成绩突出,在公众服务、网络互动方面,都表现出了较高水平。另外,各高校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也逐渐加大。多数高校能够不定期为教师提供信息技术培训和技能培训,少部分高校开始定期提供技能培训。

三、电子校务建设保障制度缺失的现状

1、电子校务建设中,资金投入不足

电子校务建设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其目标是通过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最大程度地为教学、管理和社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为满足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下的应用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是信息资源建设的必然。但是,我国国情决定了高校在电子校务建设上的资金尴尬。只有少数高校能够获得相关部门的电子校务建设资金支持,大部分高校只能通过自身筹措来解决电子校务建设的资金问题。各高校传统教育资源建设投入本来就不足,再加上比较普遍的债务问题,使得高校在电子校务建设上资金的投入非常有限。资金的缺乏极大地阻碍了电子校务建设的步伐。

2、电子校务建设中,组织机构建设不足

组织机构是电子校务建设的基本保障。电子校务建设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涉及学校的各个部门。但是,各高校的电子校务建设缺乏常设的,整个学校层面上的组织机构。或者有电子校务领导小组,但因为不是常设机构,组织协调功能弱化,工作效率不高。

3、信息资源共享差,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存在

信息资源共享差是我国高校电子校务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缺乏统一的应用平台,无法或很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目前,学校各部门拥有各式各样的管理信息系统,而这些管理系统有着不同的来源,数据类型各异,导致大多数可共享的数据重复录入,而又不能共享,成为典型的信息孤岛。高校早期的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各院、系、职能机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自成一体,导致了校园内低水平重复建设带来的巨大浪费。由于各部门采用的软件接口不一致、没有遵循统一信息标准,造成各应用系统之间难以连通,形成信息孤岛,使全校范围内更高层次上的信息处理,如信息挖掘等所需数据采集比较困难,对整个高校校园内应用系统的集成、数据的整合产生重大影响。

4、电子校务建设中,人员保障不够

高校中因为人员配备不够和培训不足问题,使得电子校务系统全部或部分无法应用的现象比较普遍。信息资源共享是在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库的整合应用,对技术的依赖较大。不仅对人员年龄、知识结构要有规划,更要健全培训制度,以适应技术的高速发展,这是电子校务建设责任主体的人员保障制度的要求。但是,各高校电子校务建设中没有充分注重人员配备和人员培训问题,常常出现各单位没有专门的电子校务管理人员,已有人员频繁更换和工作职能多样化。这使得电子校务建设的执行力度大打折扣,极大的延缓了电子校务建设的进度。

5、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不能满足应用建设的需要

虽然各高校极为重视制定关于校园网安全的管理条例和确定安全责任人,但实施力度不够。从具体实施手段来看,目前主要采取基于网络层面的安全措施,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应用系统对业务的支撑作用越来越重要。传统的用户身份认证,并不能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抗抵赖性。电子证书,电子签名等身份认证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用户身份认证安全级别,且能够有效保障网络信息安全,但有实力建设数字认证的高校,在数字证书的应用方面采取自建方式,不仅投入巨大,而且不符合国家主管部门关于第三方认证的合法性原则。

四.加强电子校务保障制度建设

1、电子校务建设的组织机构保障

组织机构的建设组织机构是电子校务建设的基本保障。电子校务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涉及到学校内的各个部门。如何站在全院的高度统筹规划电子校务的建设;如何协调各部门间的关系,保证电子校务建设的顺利推进,应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领导和决策项目建设。具体说来,电子校务领导机构成员除了学校领导,还要有应用子系统的部门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电子校务建设领导机构负责全校电子校务建设的决策和领导。具体负责全院电子校务建设的组织和协调的机构应当是校办。学校的网络中心(或类似的信息技术业务单位)负责全校电子校务系统建设的规划、实施和运行维护等具体工作。包括全院网络硬件平台和基础服务的建设、维护和管理;面向全校的应用系统的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全校电子校务应用培训的规划、组织和实施,协助其他部门业务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维护等;多媒体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服务和管理等等。

2、电子校务建设的持续性资金投入保障

电子校务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的建设,并非终一蹴而就的,其目标是通过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最大程度地为教学、管理和社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为满足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情况下的应用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是电子校务建设的必然。学校根据电子校务建设及发展需要,应将建设资金纳入到年度财政预算,根据电子校务建设累积投入的资金总额,按一定的比例投入运行维护费用,并根据建设需要,按项目投入专项建设费用,专款专用,形成有效的资金投入制度。

3、电子校务建设的人员配置保障

电子校务建设是一项对技术依赖较强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建立一套技术人力保障制度,包括专业的人员队伍建设,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定,人员培训制度的建立,各部门电子校务管理员及信息发布员队伍建设等。网络信息中心等相关职能机构的建立是人员队伍建设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按照工作内容的不同制定岗位职责,明确工作分工是电子校务得以协调发展的基本保障。同时,应建立和完善对各岗位人员的培训制度,为电子校务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夯实技术基础。部门电子校务管理员和信息员队伍的建设是为了使电子校务在全校范围内的有序推进,及全校范围内的协调发展建立的一支协同工作的队伍,将有利于电子校务建设的顺利发展。除了要有一支专职的队伍,还要依据电子校务建设的需求,在人员编制、在岗人员专业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方面做到合理,否则会导致电子校务建设依赖性很强,一方面是对内部部分人员的依赖,另一方面是对供应商的依赖太强,这都将成为电子校务发展的障碍。

4、电子校务建设的安全制度保障

电子校务系统的安全管理特别重要,应充分重视。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以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这些制度包括校园网络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数据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系统软件管理制度、信息采集与发布管理规定、管理员管理制度、用户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处理制度、以及备份恢复、日志、审计等方面的规范。

5、电子校务建设的信息资源共享标准保障

标准作为对活动或其结果进行规范的文件,其自身特点是统一性、无歧义性。因此在标准的表述形式、结构层次等方面都应该按统一的、无歧义的方式予以规范。信息资源标准化、数字格式和表示的一致性是当前信息发展的一个核心议题,同时也是电子校务建设的一个重点,整个校园的数据表示需要按照统一的标准编码,方便学校内数据和系统之间数据流通。

电子校务建设要想更深入,更有效地展开,保障制度建设必不可少,相信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随着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我国高校的电子校务建设必将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蒋东兴,许庆红,谢矜等.高校信息化建设一体化思路与实践[J],教育信息化,2003(12)

[2]杨溢.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调查[EB/OL],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5-11-04

浅谈校务管理的角色 篇8

【关键词】学校管理;扮好角色;率先垂范

On the role of school management

Yang Fulin

【Abstract】School leadership, school management team to run the hub, is the key to good schools. In the school system, the principal is a leader is to be a leader, not only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cision-makers who play a leading role both in singing and a supporting role. How to identify the principal coordinates, the role of a good speech, it is necessary to achieve: a clear responsibility, being a good assistant, practical work, setting an example, unity, cooperation, tolerance, generosity, indifferent to fame and wealth.

【Key words】school management; play a good role; set1

校务管理,扮好角色 班子成员在一起合作共事,好比演唱一台大戏,演好了满堂喝彩,演砸了将是一片倒喝彩声。正确的心态是保持良好工作行为的基础。一个班子就象一挂马车,特别是遇到沟沟坎坎时,拉偏套的力量尤为关键。创造性的工作。独当一面大胆工作,而不能存有“你说我听”、“照搬照套”或“干好干坏我不负主要责任”的电棒思想。不固执已见。在讨论重大问题时,不能坚持错误意见而固执己见;既不能对问题轻描淡写,也不能恃理强争。我们从事的是一项崇高的职业——教育人的职业。教师处处要严于律已,不谋私,不贪利,不图名,凡事率先垂范。

2 审时度势,管理的行家 职责明确,把分管工作做得尽善尽美,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责任田。自觉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做到既不炫耀自己,也不贬低别人。反之,若不注意时间、场合总想“露一手”,时间久了,就会给人留下卖弄、肤浅、目中无人的印象,影响班子成员的关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注意会有马失前蹄的时候。不当旁观者和局外人,尤其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工作或得罪人的事情,不能有意往正职身上推,而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在事关长远性、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上,更不能含糊不清,立足现实,着眼全局,承担责任,决不敷衍应付。当取得成绩时,把成绩归功于集体。

3 明辨是非,敢于直言 首先应该大胆地表明个人观点,但要使好意见被主要领导所接受,在坚持个人见解的过程中,还必须罢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切忌得理不饶人,盛气凌人。当个人的观点不被理解和接受的时候,首先要回过头来冷静思考一下它是否全面、正确,必要时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错了,要勇于承认,要改正;确实是正确的,要敢于坚持。但坚持不等于固执己见,可换个角度、换个时间或换一种场合和方式向正职表明自己的观点。要站在有利于事业发展的角度,从维护团结的目的出发,慎重对待意见分歧。如果已经认识到正职的做法不妥,却难以改变,按正确的意图落实,但在落实细节上可做适当的变通,用工作效率和效果来说服,取得共识。如果发现为了个人私利故意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坚决制止,决不能为面子而唯唯诺诺,遮遮掩掩、放弃原则,一方面要在自己职权范围内自觉抵制,

4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在做人和做事方面,无论大事还是小事,脚跟都要牢牢地站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和工作上面,说实话、做实事、求实效。作为校务管理不但要会想、能说,更要去做,一件事一件事、一步一个脚印地做,这就是所说的实干精神,要记住古训“不爱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要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些纵横关节要打通。办事情的思路首先必须征得各级的同意,再次征得分管部门的理解、支持,先上后下,再从下到上,反复多次征求意见,将个人的思路变为大家的集体意见与行动。要有豁达的胸怀和娴熟驾驶复杂局面的能力,有较强的沟通艺术和团队协作精神。协调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容人的胸怀。明确其责任与分工,让其放手做事,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凡属中层干部职责范围内的教学教研工作,要坚决放手,让他们大胆去做,让他们感到自己有地位、受尊重。在属于自己的专业平台上,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5 互相尊重,团结的楷模 任何一个单位内部,大家没有意见与分歧是不现实的。我的感悟是:尊重人是团结人的基础,没有尊重就无团结可言。尊重他人的人格,与他人在政治上、人格上是平等到的,与他人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外,是同志的关系、朋友的关系。既是事业上的搭档,又是共同成长进步的同志,共同的事业追求把大家连在一起,要坦诚想见,和谐共处,相互尊重,而不应相互设防,互留一手。每个职位都要人去做,职位无高低贵贱之分。大家人格平等,只是分工不同。对人要以诚相待,要以宽广的胸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特别是团结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要胸怀坦荡,求同存异,顾全大局。真正的团结需要换位思考,需要相互尊重,需要有容人的宽广胸怀。有求同存异的良好心态以及单位整体“一盘棋”的思想境界。

6 互相信任,合作的伙伴 正副职之间在工作上磕磕碰碰是难免的,但正副职间只能有是非曲直之争,不能搞高低胜败之辨,即便有怨言也要委婉地表达出来,力求通过沟通消除误解,达成共识。副职应与正职主动形成一种默契:不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研究决策问题,不在没有商量的情况下单方决策问题,不在没有统一意见的情况下决策问题。副职既不能与正职争权冲击“核心”,也不能不讲配合放弃工作主动权,双方应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不因认识上的矛盾和分歧而影响工作大局。

总之,任何时候,我们不要做“唯权论者”,而要做“唯发展论者”。要做到到位不越位,听从不盲从,建功不居功。无怨无悔地在正职的“影子”下工作,共同把学校办好,把学生教好别无他求。

小学XX年秋校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9

一学期来,我校坚持依靠全体教师办学的思想,坚持加强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教职工民主管理和全员管理。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校务公开”的文件精神和部署,积极、认真推行校务公开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为了认真做好校务公开工作,我们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上级关于推行和加强校务公开的有关文件,提高教职工对于推行校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调动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健全组织,落实措施。

学校及时调整、充实校务公开工作机构和监督机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把校务公开工作当成学校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对学校的重大决策,评优评先、职称评定、财务管理、收费标准等均予公示。对一些需要作出解释的问题,专门设置了意见箱。校务公开工作有条不紊,得到大家的赞许。

三、规范程序,反馈监督。

在公开形式上,主要是以教代会为基本载体,以校务公开运行机制为基本形式。具体操作形式有三种:一是会议形式,召开教师代表会议、领导与教师的对话会、家长座谈会等进行校务公开事宜的通报。二是阵地形式,学校设立了“信箱”、“校务公开专栏”。三是通讯形式,学校以“公开信”或电话、短消息形式向家长通报相关的校务公开内容。在收费问题上,我们一直严格执行上级的收费规定,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每学期在校门口公示学校收费标准。学校在增添各类教学设施、办公用品、电脑、多媒体设备时,采购手续完备,公示信息完整。

四、突出重点,加大力度。

推行校务公开,重点在教师、家长关注的重大事项。为此,我们突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公开管理:

.突出对学校的改革发展规划和方案的公开。

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办学思路,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决策、规划、考核办法、工作项目等均由教代会组织全校教师讨论、认同、通过。

2.突出对涉及一些热点问题和党风廉政建设事宜的公开。

在财务管理方面,定期公布财务收支情况。在物资采购上由总务处专人管理。大金额教学设备以政府招标形式采购。校领导定期公开述职、民主评议、监督机构进行全方位评价等,有力地增强了校领导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拒腐变的意识。

3.突出对涉及教师利益的事项公开。

对教师的评优和晋升职称事宜,我们给予高度重视。每学期每位教师和领导的过程考核资料全部存档,评优,晋升职称,同等条件以考核成绩排序为依据。操作要求是:公开标准、公开名额、公开考核成绩、公开排序。

4.突出对家长关注的事宜公开。

对家长关心的收费事宜,我们向家长承诺,学校收费做到“四公开”:公开事由、公开金额、公开收费部门、公开咨询电话。对无文件的收费款项,学校坚决抵制。教师职业道德是家长关心的热点,对此,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公开向家长、社会承诺,不乱收费、不乱办班、不体罚学生、不挖苦学生、不接受家长任何形式的馈赠。

五、总结反思,不断提高。

通过推行校务公开,创造了一种党群、干群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氛围,调动了教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努力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东古城小学校务办事公开工作制度 篇10

为进一步改进学校工作作风,开展好我校办事公开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责任制,增强办事透明度,方便有关部门、单位、学生家长办事,认真听取群众的建议和意见,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特制定如下工作制度:

第一条 明确领导责任制度。成立东古城小学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及中层领导直接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度。

第二条 明确公开内容。各处室应最大限度地公开除依法保密和不适于公开事项外的应公开的事项。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外公开如下内容:

1、公开职责和管理权限。特别是校务公开窗口处室,要公开本处室的职责、机构设置、和办事人员的姓名、职务及工作范围、权限。

2、公开办事对象应当履行的义务。即公开所办事项应具备的资格、条件,需要办理的手续及其他要求。

3、公开办事的步骤、环节、公开办事时限和结果。

4、公开举报投诉部门和举报电话。

第三条 各科室、年级要根据本处室的业务特点,制定本处室的工作职责、工作人员守则、办事须知、程序等,同时,接受群众监督。

第四条 各处室工作人员要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对外来办事人员和学生家长热情接待,主动服务,做到语言文明、行为得体、服务规范、环境优美。

第五条 把校务公开分为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并对公开的内容通过多种形式,认真听取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对提出的合理意见都要积极采纳,对反映的问题要想办法及时解决认真督查督办。

第六条 将校务公开的各项内容在学校公告栏上公开,方便群众或家长办事。

榆中县东古城小学

小学校务工作总结 篇11

关键词:电子校务 数据共享 元数据 架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3.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7)11-0034-03

根据美国著名信息学专家诺兰的研究,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特点,他将这一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初始阶段、蔓延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这一发展理论便是著名的“诺兰模型”,它强调了任何组织在实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时都必须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不能实现跳跃式发展。

近年来随着电子政务的推进,教育信息化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高校已开发建设了大量的应用系统,这些系统的运行大大提高了办公质量和工作效率,对校务公开和辅助决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高校信息化建设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其中在当前阶段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整合现有应用,进一步增强系统的可操作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以及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实现校务数据的充分共享,是目前面临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重要问题。

一、电子校务建设现状

电子校务是电子政务在学校的具体应用,是在社会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利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建立起一个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改善领导决策支持和面向师生员工服务的校务体系。大力推进教育行政部门的电子政务和学校的电子校务(统称为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已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转变管理职能、转变工作方式和作风,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任务。[1]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的电子校务,由于技术和管理上的局限,造成了在新形势下电子校务的进一步拓展应用陷入了困境,主要表现在:

(1)应用建设投入不足,导致“路好车少”的情况大量存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已初见成效,但应用软件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造成目前这种网络环境越来越好,但应用却始终上不去的现状。

(2)缺乏统一的应用平台,无法实现资源共享。目前,学校各部门拥有各种管理信息系统,而这些管理信息系统有着不同的来源,数据类型各异,导致大多数可共享的数据重复录入,成为典型的信息孤岛。

(3)缺乏信息标准,影响网络应用的扩展和推广。规范化和标准化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前提,没有规范的接口和统一的标准,资源共享将成为空谈。尤其是作为网络信息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数据库的应用,其标准化进程依然很迟缓,数据库的应用受到严重限制,许多数据库不能交流或交流的范围非常有限。高校虽参照某些标准制定了编码规范,但较完备的信息标准仍没有建成。

以上这些现象的存在,给电子校务建设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多困扰,尤其是缺乏统一的信息标准。难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是当前电子校务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就目前信息技术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来看,使用元数据是一个较好的解决途径。

二、元数据及其技术实现

1.元数据概述

元数据在信息资源交换和共享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共享需要通过资源描述来实现,而资源描述需要依赖元数据。通常人们将元数据定义为“关于数据的数据”。但过于简洁的定义难以清晰地表达元数据的内涵,因而不同的应用领域对元数据有不同的观点。在图书馆及信息界,元数据被定义为提供关于信息资源或数据的一种结构化数据,它用来描述具体的资源对象,以便能对资源对象进行定位、检索和管理,帮助最终用户理解信息的内容、质量等,为各种形态的数字化信息单元和资源集合提供规范、普遍的描述方法和检索工具,并为分布的、由多种数字化资源有机构成的信息体系提供整合的工具与纽带。在数据仓库领域,元数据被定义为描述数据及其环境的数据,它有两方面的用途,一是提供基于用户的信息,帮助用户使用数据;二是支持系统对数据的管理和维护,保证系统以最有效的方式访问数据,等等。因而对元数据,我们可理解其主要目标[就是: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定义、保持数据间清晰明确的关系和数据间的信息共享,提供数据资源的全面指南。[2]

2.元数据标准的技术实现

随着元数据的日益标准化、规范化,少数元数据将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永远不可统一到只有少数几种格式,许多专业或专门领域都将会存在大量的元数据方案。在网络环境下,要实现数据互换和共享,就需要在不同元数据间建立某些机制,灵活地实现信息系统间的互操作。

(1)数据库技术,是实现元数据存储和管理的主要技术。元数据在数据库中的管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描述数据库内容的功能;定义数据抽取和转换的功能;描述数据同步需求的功能及衡量数据质量指标的功能。数据库内容包括数据库名、架构、表名、列名、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数、精度及是否允许空值等。[3]

(2)XML技术,是实现元数据共享和互换的技术。共享和互换是信息系统间互操作的主要体现,从这一需要出发,有必要对元数据的编码语言进行统一。元数据目前使用的编码语言有标准通用标记语言SGML、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和可扩展标记语言XML。SGML存储格式很好,但复杂难懂,不便于网络传输;HTML文档本身的结构性不强,扩展能力差,描述内容的能力也较弱;而XML实际上是一种定义语言,即使用者可以定义无穷无尽的标记来描述文件中的任何数据元素,从而突破了HTML固定标记集合的约束,使文件的内容更丰富、复杂,并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体系。它良好的数据存储格式、可扩展性、高度结构化、便于网络传输等优势,决定了其卓越的性能表现。在元数据方案中,选择XML作为编码语言,能够为信息的交换提供独具特色的解决方案,以实现元数据的共享和互换。

三、基于元数据的电子校务系统体系结构

电子校务系统涉及数据面广、信息量大、种类繁多,包括教务信息、人事信息、财务信息、资产信息以及办公事务信息等等,其使用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学生及社会大众。电子校务系统的架构设计,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信息资源的组织和流程的设计。

1.元数据在电子校务系统中的作用

(1)元数据可以确保电子校务系统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通过元数据的集中管理和控制,可以及时发现校务系统中数据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进而提高电子校务系统数据的质量。

(2)元数据可以用于集成各类复杂的系统信息,提供完整的校务系统数据现状视图。通过将分散在多个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库、程序和相关业务流程中的元数据集中管理,可以为用户提供完整、统一的校务系统数据视图。

(3)元数据可以提高电子校务系统建设过程中各环节的效率。在通常的电子校务系统建设过程中,数据关系缺乏规范、统一的描述,影响了系统管理、维护的效率和质量,系统的开发周期长。有了元数据,系统开发人员可以合理规划开发计划,确定工作重点,对改造和升级工作进行分析,提高系统建设各环节的工作效率。

(4)元数据有利于业务人员理解数据和完善数据标准。元数据可以帮助业务人员了解业务数据现状、定义、规范、业务逻辑和数据间的关联性,并能为业务人员管理、维护与业务数据相关的元数据提供专用工具。

2.基于元数据的电子校务系统的体系结构

电子校务建设中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设目标是:基于统一的技术架构、标准与环境,构建符合学校需求的各应用系统,并对学校各部门相对独立的数据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建立一个统一身份认证中心,一个安全性好、可靠性高、可用性强、可管理的校园门户中心,一个统一的能对全校数据信息实行集中管理、维护的共享数据库平台;从认证层面、信息的集中与个性化服务层面、数据层面上实现全校范围内数据的统一集中和共享,实现各级部门以及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全方位满足用户对学校有关信息资源的查询,以此来提高学校信息化的整体水平,为进一步实施其他管理及后续应用软件系统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这一建设目标出发,可给出如图1所示的基于元数据的电子校务系统的体系结构。

(1)校务存储元数据

电子校务系统功能的实现一般都是以校务基础数据为依据,因此灵活、高效地管理这些数据是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元数据管理机制,所有与基础数据相关的元数据都采用面向对象的三元组方式表示,数据库表结构存放在一个有序数组中,其中数组中每一个元素描述数据库表的属性信息,包括属性的基本信息、属性之间的关系、数据库表之间的关系等。采用元数据表示和管理方式,不但可以减少访问数据库的工作量,实现动态表管理,而且便于实现系统之间的元数据共享和重用。例如,对于教务信息,其模型可表示为:教务信息:=<学生基本信息,政治面貌,家庭基本信息,学生来源信息,入学考试信息,在校考试信息,学位论文信息,课程信息,教学计划信息,专业基本情况,专业所设课程信息>,教务存储元数据管理方式如图2所示。

由于电子校务建设中存在大量的异构数据库系统,为了保护原有的投资,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发和维护成本以实现数据共享,可考虑采取中间件交换模式,使用XML交换技术,将各个参与交换互通的应用系统连接起来,建成统一、共享的数据库平台。

(2)角色用户管理元数据

安全信任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当前流行的有关应用层的安全控制思想,往往缺乏与管理业务特别是校务应用的有机结合,很少从电子校务系统的内在机制和管理需求等角度给予深度的考虑。电子校务系统中信息量大并且具有不同的信息敏感度,因此产生了具有各种访问需求的用户,这使得其安全管理活动相当复杂。通过使用角色用户管理元数据分别对角色、可控对象、用户及用户组进行管理,然后在角色配置中再对这些元数据进行集成、融合,从而既可以处理千变万化的需求,又可以灵活有效地控制管理粒度,最终达到业务和安全技术相融合。

(3)校务展现元数据

电子校务系统设计的目标是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使用需求,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用户总是希望按照自己的风格设定输入输出界面,为此可使用满足用户个性化输入输出的元数据,诸如背景图片、背景音乐、颜色选择元数据的定义等,通过校务展现元数据的控制,使客户端的数据按照校务展现元数据的描述,灵活、动态并且按照用户的要求实现个性化显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http://www.edu.cn/20031111/3094203.shtml

[2]许永涛,王延章,陈雪龙.电子政务办公系统中的元数据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

小学校务工作总结 篇12

一、指导思想

以上级精神为指针,严格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加大校务公开的透明度,把学生教师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使广大教师、学生当家作主,从而使大家共同参与学校管理。通过校务公开达到加强和改善学校民主管理,科学规范管理的目的。现制定校务公开工作计划:

二、校务公开内容

1、公开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和校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校长对校务公开工作负总责,为第一责任人,任领导小组组长,使校务公开工作在群众监督下进行。

2、公开学校财务收支情况。

3、招收学生情况

4、教职工评优、评先情况。职称评定、受奖励、考核、考评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情况等。

5、学生收费标准及收费情况。

6、学校发展规划及重大决策。

7、群众意见:广泛听取大家意见以便改进工作,保证校务公开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公开形式

校务公开采取事前公开与事后公开相结合,以事前公开为主;固定公开与灵活公开相结合,以固定公开为主。在途径和方式上主要有通过全体教师会直接参与、设立了校务公开专栏和收费公示专栏、意见箱。

四、设立监督举报电话 : 87106661(纪委)88707521(教委)

88211239(学校)

上一篇:县义务教育调研报告下一篇:2024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