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支小学校务会制度

2024-06-04

鲁支小学校务会制度(精选4篇)

鲁支小学校务会制度 篇1

鲁支小学校务会制度

校务会是学校行政决策的咨询审议机构,是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组成形式。

一、校务会的主要任务。

1、审议学校的办学方针、专业设置、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招生计划。

2、审议学校的重大事情,机构设置、重要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废除。

3、审议学校经费的预算和决算报告。

4、审议其它重大问题。

二、校务会人员组成。

校务会由校长李凯、教研员周桂美财务人员:王斌

三、会议的召集。

校务会由校长召集,一般每学期召开一至二次会议,根据需要也可临时召开会议。

四、议题的产生和处理。

校务会审议的事项和重大问题的讨论方案,均由校长或其他教师提出,审议结果要记录备案。

经校务会审议需报学校上级主管机关审批的议题,由校长负责上报;需经学校全体教师会议审议通过。

鲁支小学2010年9月7日

小学校务公开制度 篇2

凡有关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普遍问题、社会、家长普遍关心和反映敏感的问题,除党的工作要求和国家法律规定应当保密的事项外,都应当在适当的时间和适的范围内,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公开。

一、校内公开事项

1、学校发展规划以学校近期办学目标及思路。

2、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收支情况。

3、学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过程、结果及工程款结算情况。

4、大宗物资或贵重仪器采购过程、价目、总额。

5、教职工评先、评优、奖惩及年度考评的过程、结果。

6、教师和干部职称评定、聘任和任用方案。

7、教职工工资调整,资金分配,福利安排、住房、医疗和养老保险金提交情况。

8、民主评议校级领导的情况和结果,校级领导的廉洁自律的情况。

9、其它应公开并应该和可以公开的事项。

二、社会、家长公开事项

1、学校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

2、师德承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3、每学期各年级的课程设置、课时计划和教学作息时间安排。

4、收费公开。含收费依据、项目、标准、办法和收支结算。

5、教材及教辅用书征订计划,其他代办收费项、办法、标准、收支结算情况。

6、省、市、县、镇优秀学生及优秀学生干部等评选条件办法和结果。

7、新生入学的录取方法、原则。

8、学籍管理办法和结果公开。含择校、借读、转学、休学、复学常规和手续。

9、学生伙食、点心管理办法。月(季度)伙食费开支情况或学校后勤服务管理社会化的办法、过程和结算。

10、学生及家长测评师德行风的结果。

三、校务公开的基本形式和方法

1、校务公开以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

2、学校建立永久性公开栏或公示橱窗。

3、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参加的座谈会,或通过家长会、社区教育委员会等形式推行校务公开。

4、学校认真使用收费登记卡,公布每学期学生应交费用的标准和收支标准。

5、有特定需要时,学校印发告家长书,向社会、家长公开部分特定项目。

6、根据特定需要。召开不同层次的校情发布会,分别公开相关事项。

邓州市城区一小 校务公开制度实施

为切实加强学校民主管理,规范教育管理行为,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工作,完善公开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依法治校的措施,树立教育良好的行业形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校务公开制度:

一、校务公开制度是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是推进以法治教,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教育行风建设,深化学校民主管理的措措施。

二、校务公开坚持实事求、突出重点、循序渐进、规范持久的原则。

三、重点公开的内容为:一是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二是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让教职工清楚、明白的事项;三是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的问题;四是涉及教育收费、招生及学籍管理和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五是除按法律、法规属保密范围及暂时不宜向社会公布之外的其它工作。

四、校务公开坚持以教代会为基本载体,凡涉及学校重大决策、重要任务、重点工作必须在教代会上向代表公开,并听取教职工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五、学校都要设立永久性的公开栏或公开橱窗,对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有关政策、规定、程序、办法及结果等情况,都要通过校务公开栏进行公布。

六、设立民主监督信箱,公开举报电话,指定专人管理,定期开启,并做好记录和反馈工作。

七、建立健全校务公开档案,将学校的计划、总结、会议记录、每次公开的内容、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学校整改措施等形式成文字材料,存档备查。

八、成立由党政工等方面负责人参加的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定期对校务公开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总结。

依据学校章程,实施依法治校,保障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特制定校内监督制度:

1、学校党支部书记定期向党支部汇报工作。

2、学校校长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汇报工作。

3、畅通学校渠道,学校所有职工都有权向校长反映问题,对学校教育、教学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4、全体教职工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对学校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5、全体教职工、全体学生及全体家长都可监督学校工作,可采取多种方式,如电子邮件、电话、信件等。

邓州市城区一小 校务公开领导小组

组 长: 袁洪吉

副组长:侯亚臣 李桂莲

成 员: 安桂娟 姜立辉 张 波 张晓艳 民主监督制度

作者:扶余市实验小学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间:2015-1-26 21:52:58

更新时 184

邓州市城区一小 “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精神,规范集团公司的重大决策行为,提高决策水平、防范决策风险。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业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保障科学发展,结合集团公司的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凡涉及集团公司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必须由集团公司领导班子集体作出决定。

(二)坚持依法决策,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党内规章制度及集团公司相关规定,保证各项决策合法合规。

(三)坚持民主决策,领导班子成员要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进行决策,保证权力正确行使。

(四)坚持科学决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点强化决策的调研、论证、程序、执行、监督等关键环节,有效防范决策风险,增强决策科学性,避免决策失误。

(五)坚持规范决策,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按照议事规则和各自职责、权限进行决策。

邓州市城区一小 “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

(一)酝酿阶段

1、充分征求意见。决策“三重一大”事项,前期要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事项,应进行专家提议、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和综合论证;对与本单位干部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应广泛征求意见。

2、适当进行酝酿。决策“三重一大”事项前,领导班子成员可通过适当形式进行酝酿,但不得作出决定或影响集体决策。内容涉及多个部门的,应事先做好沟通协调;未协调或经协调仍存在较大分歧的,不得提交有关会议讨论。

3、按照程序提议。提请会议决策的“三重一大”事项,需经分管领导同意后,提前报项目主管领导确定。除遇重大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外,不得临时动议。

4、做好相关准备。相关部、室应在有关会议召开前,将会议议题及有关材料送达参会人员,以证参会人员有足够时间了解相关情况。

(二)决策阶段

1、保证出席人数。领导班子决策“三重一大”事项,必须有应到会成员的2/3以上出席方能召开有关会议。

2、充分发表意见。审议“三重一大”事项,应安排分管领导或相关部门介绍、说明情况,并留出足够时间进行讨论。

对有关决策建议,参会成员应逐个表态。领导应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最后汇总、发表决策意见。

3、逐项作出决策。对多个“三重一大”事项,会议应逐一表决。对“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经到会2/3以上成员同意,方可形成决定;发现有重大问题尚不清楚的,应暂缓决策;分歧较大的,应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根据不同议题内容,表决可分别采取口头、举手、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进行。有关会议纪要,应以书面形式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会议文件及有关讨论情况应如实记录存档备查。

4、组织列席旁听。决策“三重一大”事项,可视情况组织相关人员或服务对象等列席有关会议。列席人员可就议题发表意见,但不参加表决。

(三)执行阶段

1、分工组织落实。经领导班子决策的“三重一大”事项,应由班子成员按职责分工组织实施;遇有职责分工交叉的,应明确一名班子成员牵头。

2、严格执行决策。任何领导班子成员都不得擅自改变集体决策。个人对决策有不同意见的可以保留,也可按组织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但在未作出新的决策前,应无条件执行。

3、加强督查反馈。要建立健本单位决策督查制度,对“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并及时向领导班子及主要负责人报告。

邓州市城区一小 加强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建设

一、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三、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四、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

五、不断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

六、着力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

七、切实加强党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加强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建设

邓州市城区一小

加强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建设内容

学习心得体会

(一)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网络和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兴媒体日益成为思想、信息和社会舆论的主要集散地,尤其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兴起,使社会舆论形成、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基本形态都发生深刻变化,一幅“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是麦克风”的社会图景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在此背景下,高校师生的思想空前活跃,有着很强的话语能力。这迫切要求我们加大工作创新的力度,更加讲究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首先,主动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提高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水平。一方面,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网络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借力新媒体新平台,主动融入师生关注度高、使用频繁的网络社区;另一方面,必须建设和掌握可信、可管、可控的网络阵地,这样才可能在丰富思想内涵、引领价值追求、提升审美品位、增强文化底蕴上下功夫,为高校党委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与领导权奠定基础。要主动走到意识形态工作前沿,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话语为青年学生答疑解惑,更好地向他们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度重视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充分用好各类网络平台,建好网络阵地,通过平等对话和高质量的发言,引导青年,赢得青年。

其次,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升青年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面对不良信息时的“免疫力”。北京大学通过整合管理实践和教学科研等各方面资源,规划建设全校性的“网络教研室”,着力推动网络素养教育进入课堂教学,将其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在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考量。一方面“系统讲授”,通过课堂教学的传统形式,全面、系统、深入地解读网络社会的各种新现象、新问题和新规律;另一方面“深度启发”,通过课堂互动、案例讨论、小组报告、课外实践等多种途径,使学生深刻理解课堂讲授要点,以加快养成网络社会中健康发展的基本技能和素质。

第三,进一步健全舆情综合防控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包括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舆情搜集机制、分析研判机制、应急预警机制、应对处置机制和总结评估机制等,切实提高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应对能力,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控能力。近年来,北京大学建立了24小时舆情报送值班制度,设立专门队伍,使学校能在第一时间掌握舆情动态,第一时间研究对策,第一时间开展工作,牢牢掌握了工作主动权,力争先行一步,尽早采取措施,确保有效控制和减少负面言论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第四,正确区分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政治问题与具体利益诉求问题,采取不同的应对思路和策略。近年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网络上推波助澜,把学术问题和群众的个别利益问题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联系,最终把矛头指向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对网络舆论和社会思想共识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对此,要沉着冷静应对,引导广大师生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对学术问题,要实事求是,加强引导,注意处理好学术与政治、淡化与泛化、堵与疏的关系。对社会问题,要客观全面,具体分析,不能把由个别利益诉求引起的群体性事件一概说成是敌对势力的煽动和破坏。对政治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对触及党和国家的原则、底线的言行,要及时、有效、坚决地进行斗争。

邓州市城区一小

加强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建设内容

学习心得体会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实践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实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历史性转变和创造性发展,为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思想保证、价值取向和精神动力。

(一)1978—1992年,中国共产党全面清理“文革”意识形态,在拨乱反正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创造性重构

历经十年“文革”浩劫,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遭到全面冲击,极大地削弱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不全面清理并彻底消除“文革”意识形态的影响,就不能从根本扭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航程,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崭新道路。肃清“文革”意识形态的核心和关键是如何对待被林彪、“四人邦”反革命集团歪曲、肢解、篡改和庸俗化了的毛泽东思想。为此,1977年7月邓小平就明确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与毛泽东同志的晚年错误区别开来,“拨林彪、‘四人邦’破坏之乱,批评毛泽东同志晚年错误,回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上来。”[1]并针对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继续奉行“两个凡是”的极“左”错误路线,为从根本上彻底“肃清林彪、‘四人邦’的流毒,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2]邓小平把恢复和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作为构建新型意识形态的突破口,号召全党开动脑筋、打破禁区,大力倡导事实求是和群众路线,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提倡物质奖励。彻底冲破教育战线的“两个估计”,深入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论”,廓清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明确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技是生产力等科学论断。通过对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艺等领域的方针政策的调整和整顿,“1978年夏季以后,各个领域的拨乱反正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影响下,„„逐渐汇成一股解放思想的潮流,对‘两个凡是’的禁区形成了强大冲击,从而加速了党和国家历史性转折的实现。”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然而,在解放思想进程中国际国又内兴起了一股“非毛化”的右倾错误思潮,借口毛泽东晚年错误全盘否定毛泽东思想,进而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同时,思想理论战线也出现了偏离马克思主义的抽象人道主义、异化论等理论观点,文艺界也存在着“热心于写阴暗的、灰色的、以至胡编乱造、歪曲革命历史和现实的东西”的错误倾向。[4]对此,邓小平在1979年3月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明确提出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前提”,厘清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等重大理论问题,并针对思想理论战线的精神污染明确提出“解放思想,也是既要反‘左’,又要反右”,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至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统一了思想,标志着党在意识形态领域拨乱反正的全面完成。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工作中恢复了正确的政策,并且研究新情况、新经验,制订了一系列新的正确政策。”从此揭开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要清醒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从社会结构说,任何社会都是在一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的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统一体。其中,作为统治阶级意志集中体现的意识形态是整个社会机体的灵魂,它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提供理论依据、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从共产党执政地位说,正因为意识形态能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提供理论依据、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意识形态工作就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这对于党的执政地位的维护自然十分重要。从综合国力构成说,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文化,是综合国力构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软实力,它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因此,我们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的事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规律说,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思想下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内的苏联的解体、东欧的演变就是有力证明。

第二,要科学把握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的,意识形态领域面临世界范围社会思潮激荡的局面。在此背景下,正确认识和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极为重要。要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这些年来的总形势有个全面判断。从主导方面看,党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面对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全面推进理论武装、新闻宣传、文艺出版、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工作,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得到巩固。另一方面,各种敌对势力加紧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活动。国内也出现了一些噪音杂音,既有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也有否定改革开放、否定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再次,要清醒认识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活动的特点:一是各种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组织越来越周密,方式越来越多样;二是他们总是拿自由、民主、人权、民族、宗教这些议题大肆炒作,鼓吹普世价值(实际上是鼓吹美国的价值),利用一些重大事件和活动,对我们党和国家进行造谣攻击;三是他们的基本手法是把个别问题扩大化、把单一问题复杂化、把一般问题政治化,最终把所有问题都说成是我国“社会制度弊端”造成的,始终把矛头指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四是他们利用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等现代媒体作为渗透的重要渠道,散布大量有害信息,极力抹黑中国、丑化中国、妖魔化中国。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认识和冷静分析。还要清醒认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复杂形势。高校处在意识形态斗争和较量的前沿,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难度很大,高校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第三,要大力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本质上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斗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也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要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主要方面的建设。

大力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资产阶级、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必然会去占领。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坚决反对“意识形态趋同论”和“意识形态终结论”。许多西方学者站在各自不同立场,对意识形态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意识形态趋同论”与“意识形态终结论”。“意识形态趋同论”故意抹煞各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区别,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随着发展,相似点越来越多,两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可以相互妥协、交融,直至趋同。

20世纪50年代以后,“意识形态趋同论”向完善、成熟的理论形态发展,并且为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提供理论说明,其实质在于把社会主义演变成资本主义。20世纪30年代,德国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最先提出了“意识形态终结论”,他认为意识形态是“乌托邦”,应当把它“排斥”或“置于一旁”。二战以后,一些西方学者掀起了否定意识形态的高潮,提出要把意识形态从“西方社会中排除出去”。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后,“意识形态终结论”更是甚嚣尘上。“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共产主义已经死亡”等类似的标题和口号在欧洲国家出版的一些论著和报刊中随处可见。某些别有用心的西方政客大肆吹嘘资本主义的“胜利”,宣告马克思主义已破产”,称“20世纪是最后埋葬共产主义的世纪”。西方的一些思想家也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最后一个宏大的意识形态就要终结”,人们的思想观念将在没有党派和阶级性的社会共同意识中统一起来。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意识形态终结论”的荒谬性不言而喻。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是一定阶级、国家和政党根本利益的体现。只要阶级、国家和政党还存在,意识形态就不会“趋同”,也不会“终结”。因此,无论是“意识形态趋同论”还是“意识形态终结论”,其实质是要消除、否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以实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一体化。因此,我们要坚决抵制和反对“意识形态趋同论”、“意识形态终结论”等错误观点,在这个关系社会主义存亡的问题上不能有任何含糊。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重视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力量建设。值得重视的是,目前在我国某些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中,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盛行,马克思主义往往被边缘化。本应作为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的高校,有些成了错误思潮传播的场所,这对社会和青年一代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对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国高校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学,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这个思想文化阵地,坚定不移地强化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和学校出版社的建设,严格社团、课堂、讲座和网络的管理,坚持研究无禁区、讲课有纪律,坚决反对否定、诋毁、淡化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绝不以任何理由为借口,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以确保导向正确。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特别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高校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高校建设成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要组织高校理论工作者开展联合攻关,及时总结我们党带领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努力拿出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理论成果。要组织高校理论工作者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大力促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理论体系。努力在高校造就强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为其提供良好的条件,以便他们充分发挥在巩固马克思主义阵地中的作用。

第四,加强党对宣传文化教育单位的领导

柳坪小学校务公开制度 篇3

(2011.3)

为了切实推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按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特制定我校校务公开制度。

一、组织领导

1.校务公开领导小组

组长:李雪民

副组长:唐林石燕

组员:刘黎明石杰艺蒋红伍

二、校务公开的内容

1.学校章程以及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具体目标公开

学校的近远期发展规划、办学目标、工作计划出台前,要经过校务委员会反复讨论,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计划。

2.教育教学改革方案

为适应学校的改革发展,学校组织教育改革的各类改革方案,经学校校务会议研究,并组织实施。

3.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公开

学校组织制订促进学校发展的各项阶段性管理机制,在得到校务会议讨论制订以后,并通过教职工反复讨论,组织实施并适时修订。

4.学校基建项目招投标、大宗物品采购供应情况公开 学校在重大基建项目和添置贵重教学设备时,必须经过校务

委员会研究决定,并向教职工公开招投标情况。

5.学校校长及校务人员分工及岗位责任公开

学校管理层级管理情况和具体分工情况公开

6.学校收费公开

学校收费工作要依据省、市有关规定,公开政策依据、项目、标准。

7.财务收支公开

财务收入指财政拨款、社会捐资、学杂费及学校其它收入。财务支出指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业务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其它费用支出。

财务收支情况每年向全体教职工(或教职工代表会议)公开。

8.教师职称评定公开

职称评定工作实行指标公开、条件公开、程序公开、评审结果公开。

9.涉及教职工利益工作公开

教职工的业务考核、评优、晋级、教职工聘任等公开。

10.涉及学生自身利益,办事标准公开

学生评优、奖惩、费用的减免、资助、办事标准等方面公开。

11.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公开

涉及群众普遍关心的事项公开。

三、校务公开的形式

1.召开会议

以教职工代表大会、教职员工大会、校务会议、等形式公开校务;通过召开全体学生大会、学生家长大会公开有关校务。

2.书面公告

以公告栏公告、通知、家长信等形式或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校务。

3.其它形式

以教学开放、班队会开放等形式公开校务。

四、校务公开的程序

需要公开的校务,应视学校具体情况,由各部门提交校务公开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凡需提交教职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或决定的各项议案,要事先发给教职员(或代表),让教职员了解实情,组织预审,广泛听取意见,校领导对议案进行修改完善后,再提交教代会进行审议通过,并写出会议纪要或决议。

五、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及专业部的工作职责

1.校务公开专业部负责校务公开的日常工作。

2.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校务公开需要处理的事情按分工由主管处室或部门进行解决。

中心小学校务公开工作制度 篇4

为进一步搞好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扩大教职员工和社会公众对学校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促进教育的改革、发展与稳定,根据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部署,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开的主要内容:

(一)、学校发展规划、重大决定、决策事项类:

1、学校中、远期发展规划

2、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策及实施方案

3、重大建设项目

4、工作计划与工作总结

5、涉及教职工、学生利益的重要规章制度

6、上级有关文件规定

(二)、领导班子廉洁自律事项类:

1、班子成员述职述廉报告

2、班子及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

3、班子及成员民主生活会意见及整改情况

4、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5、教代会民主评议干部情况

6、纠风、效能检查问题整改情况

(三)、职称评聘、晋级晋职、奖惩等事项类:

1、教师职称晋级参评、评定及聘任情况

2、校长、教师学习、培训、进修、挂职锻炼、支教、交流等情况

3、教师考核、评先评优、奖惩情况

4、优秀中青年骨干、学科(教学)带头人遴选培养等情况

(四)、教学改革项目申报、经费管理事项类:

1、精品课程、教改立项等情况

2、课题的立项及经费使用情况

(五)、收费事项类:

1、教育收费项目、标准、依据及监督机构、举报电话

2、代办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依据等情况

3、每学期每生簿本费“拾元”代办收费结算情况

(六)、招生

本学年招生一年级新生一次,“凡年满6周岁适龄儿童均可入学”。

(七)、财务收支、资产管理事项类:

1、事业费预决算情况

2、每月财务收支情况

3、公务接待、出差车里费使用、电话等各类经费开支情况

4、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5、大额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6、校财产报损等资产管理情况

(八)、工程招标、物资采购等事项类:

1、修缮工程招投标情况(校代会,财经领导小组联合招投标)

2、工程项目方案、预算、验收、决算审核等情况

3、基本建设投资完成情况

4、政府采购及其它采购的执行情况

(十)、涉及学生利益其他事项类:

1、学生各项评优、评先情况

2、学生干部推选情况

(十一)、涉及教职工利益其他事项类:

1、奖金、绩效工资分配发放情况

2、教师工作量安排、调整、完成情况

3、职称评聘、绩效工资安排分配方案

二、公开的形式:

校务公开要根据公开的内容、对象,选择适当的公开形式,主要形式有:(1)设立固定的校务公开栏、宣传栏;

(2)书面公告,以公告、通知、墙报、家长信等形式公开校务;

(3)召开会议,定期及时召开教职工会议(或教代会)、学生会议和家长会议公开校务;

(4)建立公开接访制度,学校开放日等形式公开校务;(5)民主监督小组审查;

(6)设立校长公开电话,建立校园网公开校务。

三、公开的时间:

(1)公开的时限依据不同事项采取长期、定期和及时公开相结合的方法。公开不得少于7个工作日。

(2)一年一公开的内容主要有学校工作目标和学校财务预决算情况;半年(或一学期)公开的内容主要有学期工作目标、教职工考核办法及结果等;一季度一公开的内容有学校财务收支管理使用情况。

(3)校务公开一般应在校务发生10日内予以公开。需要及时公开的事项,如职称评聘、评优树先、大宗物品采购等,要根据工作进展情况随时公开。

四、公开的要求 :

(一)细化公开内容,突出公开重点,增强校务公开的透明度。

学校要把工作的重点、难点、教职工和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校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做到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要将办事依据、程序、结果、时限、服务标准、纪律要求、监督投诉渠道、服务承诺等全部公开。除按规定必须保密的事项外,学校的发展规划、改革方案、经费预决算、收费、教职工考核、聘任、评优招生、奖惩办法等涉及教职工、学生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要通过多种形式让教职工参与和知晓。

根据校务公开内容的不同,具体可分为向校内教职工公开的内容和向学生、家长及社会公开的内容。

(二)拓宽公开形式,规范公开程序,增强校务公开的实效。

1、公开的形式。校务公开要根据公开的内容、对象,选择适当的公开形式。

2、公开的办法。校务公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公开办法。

3、公开的程序。一般按公开、议事、整改等程序进行公开。

(三)完善教代会制度,落实教代会职权,推进学校民主管理进程。

教代会是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也是实行校务公开的重要载体和基本途径。学校要完善教代会制度,增强教职工主人翁意识,调动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推进学校民主化进程。

五、组织领导:

1、成立校务公开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校长的领导下,进行校务公开工作。

2、成立校务公开民主监督小组。监督小组的任务是监督校务公开项目是否按时公开,内容是否落实,教职工关心的重大问题是否给予满意答复和解决,并收集

教职工对校务公开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做好信息反馈工作,确保校务公开的实效性。

3、建立校务公开责任制。学校的重大决策、发展规划、改革方案以及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由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决定公开的形式和范围。校务公开工作的核心是公开,目的是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学校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用改革和创新的精神不断拓展和充实校务公开的内容,把我校的校务公开工作努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校务公开工作制度

杨楼孜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医院医师下乡支农个人总结下一篇:磁村小学疾病预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