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学生《绿野仙踪》读后感

2024-09-06

三年级学生《绿野仙踪》读后感(通用15篇)

三年级学生《绿野仙踪》读后感 篇1

今天我读了《绿野仙踪》这本书。

主要讲了一个叫多萝茜和自己的房子被龙卷风“芒奇金人的国度”,她的亨利叔叔和爱姆婶婶也不见了。“芒奇金人”告诉她,她可以去找“奥芝大王”帮忙。于是,多萝茜就出发了。一路上,她遇到了许多伙伴,它们也要找“奥芝大王”帮忙。可“奥芝大王”给他们提了个要求:杀死“东方恶女巫”。最后,在她们一起的努力下,她们终于杀死了东方恶女巫,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在故事里,我非常喜欢书里的“稻草人”。它用自己的“不死之身”帮助了身边的同伴们。而且它很有勇气,为了实现伙伴和自己的梦想,不顾一切地奔向“翡翠城”找“奥芝大王”请求帮忙。

从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做什么事,只要团结一致,一起努力,就一定能完成的。

三年级学生《绿野仙踪》读后感 篇2

针对作文教学的这一现状, 如何引导三年级学生迈过作文的起始门槛, 进入作文的殿堂, 做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呢?我个人认为, 从淡化“清规戒律”、丰富生活体验、阅读培植根基、评价树立信心这四方面入手, 能够破解作文教学的难题, 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

一、降低难度, 激发兴趣

为什么在二年级让学生写一段话他们人人都能写出来, 而到了三年级一部分学生却连笔都动不了呢?究其原因, 主要是作文的要求太多———既要求结构完整, 又要求过程具体、语言生动……这些“清规戒律”使得一部分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 不敢写, 也不知道怎么写。这就要求教师先要淡化“清规戒律”, 培养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 让他们知道:写作无非是自己心灵的表达, 是让别人了解自己内心的一种方式, 是用文字和人沟通交流, 就像平时聊天一样, 想说什么, 就写什么。《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写作没有统一要求, 强调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喜欢写作, 爱上写作, 自发地写, 开心地写, 这才是重中之重。写作没有兴趣的支撑是肯定不行的。教师要先培养学生的兴趣, 然后再教写作的技巧, 万万急不得。

二、观察生活, 丰富体验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盈, 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学生的生活丰富了, 感受才会深刻, 写起文章来才会左右逢源。尤其是小学生, 作文以记叙文为主, 就是写身边的人和事。如, 写《第一次》, 很多学生都不知道该写什么。一是好多学生都忘记了第一次是怎么做的, 二是觉得没有值得写的第一次。大多数学生写的是《第一次洗碗》《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骑车》……只有个别学生与众不同, 写《第一次独自睡觉》《第一次独自在家》《第一次自己乘坐公交车》……单从这些题目就可以看出, 学生们缺少生活体验, 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因此,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就显得很重要。笔者曾先后给学生讲过定向观察和随机观察, 讲过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 讲过对比观察和长期观察, 等等。通过讲解, 使学生普遍做到了变无意观察为有意观察, 变走马观花为具体细致。我还曾以讲座的形式给学生讲如何观察大自然、留心身边的科学现象、注意平凡的日常生活、观察人的外貌、了解人的内心世界等。同时, 还注意把方法指导给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指导、训练, 学生对事物的观察细致了, 有话可说了, 习作篇幅明显拉长, 内容较前充实了, 而且在结构安排上、语言组织上也有了明显进步。

三、广泛阅读, 培植根基

学生从二年级刚升入三年级时, 阅读能力差, 平时读书都是教师帮扶着完成的, 大部分学生只是会背诵课本上有限的几篇课文。对于三年级要求的写整篇作文, 他们基本上没有接触过。教师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写一篇短文, 他们的头脑中空空的, 又怎么能写出来呢?鲁迅先生曾说过:“文章应该怎么做, 我说不出来, 因为我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读多看, 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当下, 三年级学生不爱读书是一种普遍现象。为了引导学生读书, 我平时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介绍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 上好阅读指导课, 举办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如读书之星、读书笔记、读书手抄报等评比活动, 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 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勤于读书, 大量阅读, 必能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四、积极评价, 树立信心

积极地评价学生的习作, 也是提高学生习作兴趣和水平的有效手段。教师评价学生的习作要坚持鼓励的原则, 应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 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评价作文的形式可多样化, 按程度不同进行评价, 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首先是当场评价。出示写得好的作文, 让学生评价, 教师肯定好的地方, 委婉地指出存在的缺点。其次是书面评价。教师批改时找出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以及需要修改的地方, 并针对各类学生作文, 按层次不同给予分数, 重在鼓励。学生都喜欢高分, 我们可以按进步程度来打分, 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分数, 都有自己成功的一面。再则是口头评语。对那些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当面辅导, 使这些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护, 树立起作文的信心。

三年级《绿野仙踪》读后感 篇3

桃乐丝一开始被龙卷风吹走,不得已踏上了冒险旅途,途中他遇到了,铁皮人、稻草人和狮子,铁皮人需要心,稻草人需要脑子,而狮子需要勇气,桃乐丝则需要回家。他们经过了许多地方,经历了很多冒险,终于找到了法师奥芝,法师奥芝让他们杀掉西方恶女巫,他们通过自己勇敢的行动杀掉了女巫,但他们发现奥芝只是一个普通人,虽然他们的愿望都实现了,但是桃乐丝却错过了回家的热气球,但是最后,她通过银鞋的魔力回了家。

我相信凡事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之后,才能有所收获。如果没有劳动的话,就根本没有果实。果实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赚来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每一分付出都会等于一份回报。

绿野仙踪读后感三年级作文 篇4

很多同学早已读过美国作家莱曼·弗兰克·鲍姆所写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绿野仙踪》。一直以来我总盼望着自己有时间也能看一看。

这个暑假,我终于如愿以偿了。《绿野仙踪》中的狮子、稻草人和铁皮人也闯进了我的生活,我和他们共呼吸,一起经历了一场艰难而充满挑战的人生旅程。

作者以奇特的想象力描述了小女孩多萝茜被龙卷风刮到了奥芝国,于是多萝茜便和她的三个朋友:狮子、稻草人和铁皮人,团结在一起,共同克服困难,战胜险恶,为了不断实现自己的愿望,他们开始不屈不饶地同恶魔斗争,最终获得了人生的幸福。

一本小小的书籍,却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为了追求幸福生活,几个素不相识的人因此而成为了好朋友,在险恶面前,大家团结一心,互相帮助,在一次次的磨难面前,谁也不抛弃,不放弃,最终到达了幸福的彼岸。

看着熟悉的面孔,品读着散发墨香的文字,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着同一个人的面庞——俞泽鑫。

说起这个俞泽鑫可真是咱班的头号人物,上课时插话有他,下课追逐打闹有他,同学间磕磕碰碰有他,真不知他到学校是来干嘛的,说句心里话,我有时还真挺讨厌他的,就像是《绿野仙踪》中的那些恶魔。我想在老师眼里也一定会有些碍眼吧!我一直就这么认为。事实上,我全想错了!

班里依然有人关心着他,对于他,并没有抛弃,也没有放弃,而是始终如一地指导着他,帮助着他,她就是咱们的孙老师,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对于调皮大王俞泽鑫,孙老师并没有放弃的念头,而是一心一意地循循善诱。用自己的爱鼓励着他,感染着他。

识字注音对于我来说是小菜一碟,但对于懒惰出名的俞泽鑫来说,似乎比登山还难。可他自己却怎么也急不起来。

马上就要举行注音比赛了,怎么办呀?这样的成绩可会影响总分的?作为学习委员的我也不知从何下手。

中午时候,孙老师把我们几个班干部叫到了办公室,交给我们几个一项特殊而有意义的作业——为俞泽鑫当小老师。

很快,我们便分好了工,我负责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生字。张辰怡负责第三、第四单元,邓天琦则负责第五、第六单元,孟展兆指导最后两个单元的生字。

课外辅导马上进行!

可能是因为俞泽鑫被我们的认真模样所感动了吧,我发现他学得特别认真,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和写,每天重复相同的练习,每天大声朗读学过的生字,我也时不时地在一旁不停地鼓励他:“加油啊,俞泽鑫!我们相信你一定行!”经过两天的突击训练,他居然把一、二单元的生字,一字不差地全部写了出来,太神了!这鼓励的作用竟然如此之大!

其他的小老师也是如此得尽心尽力,根本没有因为他的调皮和懒惰而放弃,也没有因为他的霸道而抛弃了他,相反,一个个都像孙老师那般负责而有爱心。

在大家的相互帮助下,俞泽鑫进步很快,在校识字注音比赛中,还取得了96分的好成绩呢!真是不简单!大家为俞泽鑫的成功而欢呼。

是呀,一个人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的道路上,总会遇到一些不如意,也必定会经历不少的挫折和磨难,如果是这样,那我建议你好好看看这本《绿野仙踪》吧,它会告诉你该怎样去面对这一切,怎样摘取幸福之果!

三年级学生《绿野仙踪》读后感 篇5

美丽可爱的多萝茜非常勇敢,而且聪明、善良、机智,她适事《绿野仙踪》里的主角。我很喜欢她。

《绿野仙踪》讲述了多罗茜和小狗托托被龙卷风吹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开始她们惊慌失措,很想回家。好心的北方女巫告诉她只有找到伟大的魔法师奥芝,请求他的帮助就能达成心愿。于是,她们开始寻找之旅。半路上,多罗茜救了稻草人,并成了朋友。稻草人很想要一个聪明的脑子,于是,就跟着多罗茜一起去寻找奥芝。走着走着,他们又先后救了铁皮人、遇到了胆小狮,铁皮人很想拥有一颗心,胆小狮想要胆量,他们都成为多罗茜的朋友,并跟随多罗茜一起在丛林冒险。历经千辛万苦,克服了各种困难,他们终于找到了伟大的魔法师,在奥芝的帮助下,都实现了各自的心愿。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到很惭愧,想到自己做事经常没有耐心,半途而废,今后,我要向多罗茜学习,要团结同学,取长补短,善于助人,遇到困难不能放弃,一定要勇敢面对,不再逃避。

让三年级学生轻轻松松写作文 篇6

一、激发兴趣,上好作文起步课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三年级作文要侧重训练写好一段完整、连贯、通顺的话。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练好这个基本功。在学生掌握写好一段话的技能前,教师要“扶”他们一把:降低写作坡度,架设“阶梯”,让学生能攀上去,摘着果子。

我的作文起步课从听记训练开始。我先讲述了一个学生最熟悉的故事《龟兔赛跑》两遍,然后理清这段话的三层意思:(1)小白兔自以为跑得快,瞧不起乌龟;(2)于是,乌龟与兔子比赛跑步;(3)比赛结果却是小白兔输了,乌龟赢了。我让学生先练习口述,再用笔记下,只要文句通顺,能写清三层意思的都给高分。有浅显的故事引路,学生不怕了,很快便轻轻松松迈出了写作的第一步。

另外,我让学生依照课文的重点段仿写,把中心意思写清楚,内容写具体。例如,仿《晨读》第一段的“时、地、人、事”四要素写来校早读的欢愉;仿《师生情》写写自己平时是怎样尊师的。

我的另一次作文课是以《狐假虎威》为引例进行训练。我根据儿童爱听故事的特点,激发他们自编童话的欲望。我对学生说:“同学们,老虎本是兽中之王,上次却被狐狸当着众兽的面给耍了。你们想想老虎会就此罢休吗?”学生都摇头说:“不会。”“那么,他们之间又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我这一问,学生的兴趣就来了。于是,我启发他们想象,然后在说的基础上让他们以《老虎和狐狸的新故事》为题写作文。

经过两次的浅近易学的练习,很快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我做画龙点睛的小结和评改:作文就是用“我手”写“我口”,怎么想,怎么说,就怎么写,一点也不难。这样,学生在作文起步阶段就有兴趣了。

二、创设情境,诱发强烈的作文欲望和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和动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动力是作文成功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欲望和动力呢?我认为,在作文教学时教师应努力创设作文情景,即进行“情景作文”,引导学生观察奇异的自然景象和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我平常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文娱、体育、科技、参观旅游、义务劳动等活动,丰富见闻,开阔视野,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深刻,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如有一个单元要求写一处景物,为了便于指导,我把学生带到一个花坛前进行观察,让学生按顺序观察花坛的形状大小,花坛里种了些什么花,花叶、花朵的形状、颜色等,再看里面的小草、花朵,花丛中间清脆的龙柏……经过这样观察,学生获得的关于事物的印象是深刻的,内涵是丰富的,也为学生创造了“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情感。又如写一次活动,为了让学生写好这次作文,我组织学生和同级的另一个班进行了拔河比赛。比赛时,学生既紧张又兴奋,一张张小脸憋成了红苹果。经过“现场表演”,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使学生情感激越,不吐不快,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这样,学生就能在情境中写好了这一次作文,使一起步就能有所得。

三、动笔之前,理清思路,先说后写

学生在动笔之前,会比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而起步作文指导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按从说到写的顺序进行训练,用口头语言的训练带动书面语言的训练。怎样指导学生说呢?我让学生进行“步骤层次”的讲述表达,并让学生结合作文题目,确定一个想说的中心内容,再说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要写哪几个方面内容,每个方面具体说些什么事情。

比如指导写《洗衣服》,在事前我先布置学生回家学洗衣服。作文课上,我请几位学生说说是怎样洗衣服的,怎样洗就怎样说。有些学生对洗衣服的过程说的不清楚,经过指导才说清洗衣服的过程。如果仅仅是把洗衣服的步骤写下来,未免像记流水账,过于简单。怎样让学生说的更具体一点呢?是,我接着提问:洗衣服重点洗哪个地方?领口与袖口,你是怎么洗的?(用刷子)最难洗的是什么衣服?厚的衣服如牛仔裤,你又是怎样洗的?(也用刷子洗)洗衣服时漂衣服先漂什么?(先漂内衣内裤,后漂外衣外裤)漂时还要注意什么?(会褪色的衣服不要与白色衣服混在一起)怎样晒衣服?(衣服要抖直,不要弄皱了)通过启发,学生理清了思路,明白了层次,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一写就有收获,就有成就感,作文的兴趣浓,效果也好了。

综上所述,小学三年级作文是小学生用母语作文的第一步,起步如何,关系到每个学生以后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甚至人生之旅,不能不重视。但是,指导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不是件容易的事。只要在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和先说后写等几方面深入浅出的诱导、训练,才能使学生有成功感,使学生轻轻松松地“上路”,走好第一步。

摘要:小学三年级作文是小学生用母语作文的第一步。起步如何,关系到每个学生以后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甚至人生之旅,不能不重视。但是,指导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不是件容易的事。可只要在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和先说后写等几方面深入浅出的诱导、训练,学生便有成功感,便能轻轻松松的“上路”,走好第一步。

关键词:作文起步,听记训练,创设情境,激发动力,先说后写

参考文献

[1]付亚娟.引导三年级学生跨进作文的大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35).

读《绿野仙踪》有感三年级作文 篇7

最近我又读完了一本书——《绿野仙踪》。

这本书主要讲了,聪明可爱的小女孩多萝西,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龙卷风刮到了芒奇金人的国度,并踏上了前往翡翠城的旅途.多萝西带着小狗陶陶先后认识了稻草人、铁皮人和小狮子。他们一起踏上了前往翡翠城找奥兹大法师的旅途。最后他们成功的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勇敢、坚强的真正含义。多萝西的精神十分值得我学习,偶尔我就是太胆小了,离开了爸爸妈妈就会感到很难受。所以我要加油。

六年级《绿野仙踪》读后感 篇8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书,给了我灵感;是书,给了我智慧的翅膀。暑假里,我翻出了姐姐以前买的《绿野仙踪》。

姐姐告诉我,这部书里所描述的故事极其精彩,我听了后,迫不及待地将书打开。刚读完第一章,我就被这部书给深深地迷住了。书中讲述的是:在堪萨斯大草原,住着美丽可喜欢的小女孩多萝茜和她的亨利叔叔,喜欢姆婶婶。他们的木屋底下有一个“旋风的地洞”,一天,多萝茜带着小狗托托进了洞内,可是却遭来了一阵可怕的旋风。多萝茜受了惊吓,就马上带着托托回到了屋子里。可是他们居住的小木屋却神奇的飘在了空中,并向前飞着。后来,多萝茜遇见了善良的芒奇金人,他们听多萝茜说她的经历以及她所需要的帮助,立即为她指出一条可行之路。多萝茜出发了,在路上,她遇到了稻草人,听了铁皮人的遭遇,碰到了可喜欢的胆小狮。他们在森林里遇险,却侥幸逃脱;因太大意,差点儿中了罂栗花的毒。经历了各种生生死死,他们终于找到了伟大的奥芝,并都都将自己所愿告诉了他,也都如愿以偿,而且,他们还揭开奥芝的真正身份。重返了家园。文中的多萝茜,稻草人,铁皮人,胆小狮,他们拥有一种不被困难所打倒的精神。

只要不怕困难,敢于坚持,成功的大门一定会向你打开的!

三年级学生《绿野仙踪》读后感 篇9

小学进入三年级, 学生面对的计算数据越来越大, 二年级数学学习的表内乘除法升级到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两位数乘以三位数的乘法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学生所接触的计算类型越来越丰富, 计算数据也越来越大, 学习难度也在逐渐加大, 随之而来的便是学生计算正确率的下降。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的多位数乘除法, 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乘除法的基础, 因此, 在教学中应注重计算知识的教学, 抓好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以下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学计算正确率下降成因及对策问题作简单分析。

一、计算正确率下降的成因

1. 学生缺乏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对一些学生来说, 数学的计算本身比较枯燥乏味, 小学三年级学生随着学习计算知识的难度不断加大, 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多或少都受到影响。特别是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 计算水平低下, 计算错误严重, 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 削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2. 不良的学习习惯影响计算的正确率

对于计算题, 学生普遍存有轻视的态度, 主要表现在粗心大意, 没有养成严谨、慎密思维的良好计算习惯。对计算题, 学生并不是不会做, 而是做题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 急于求成, 审题不仔细、不认真, 在计算时往往看错数字或运算符号等。例如, 把106看成100, 把6+6看成6×6等, 从而产生错误。有的学生除书写潦草、运算粗心、不及时检验外, 当计算数据大或者计算步骤多时, 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 缺乏耐心和信心, 这些毛病常常使学生在计算上出现失误。因此, 在计算教学中,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3. 基础知识不扎实

小学三年级学习万以内加减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计算失误, 主要是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计算不过关。有些学生计算失误的主要原因是计算法则不明确, 如1800-1700÷5, 计算成1800-1700÷5=100÷5=20。还有的是学生计算方法不明确, 学习掌握运用水平低, 没有形成基本的计算技能技巧, 从而造成计算失误。

二、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计算正确率的对策

1. 采用多种练习形式, 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

枯燥乏味的计算题很难让学生自觉产生喜欢的情绪, 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习兴趣。计算题虽然是枯燥的, 但在题型上设计形式多样, 符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助于提高计算题对学生的吸引力。例如教学《多位数的加减法》, 我采用“活动—竞赛”的形式。先组织学生模拟在家电超市购买家电, 然后采用“我是计算小能人”形式进行计算竞赛练习 (快速出示算式, 学生口答得数;在规定时间内, 看谁的计算又快又对) 。这样的“活动—竞赛”能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使计算内容“活”起来。既激活了学生的参与欲望, 又活跃了学习氛围。

2. 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保证。首先, 计算时要求学生认真审题, 做到“两看两思”, 即先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 有哪些运算符号, 然后想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 后算什么, 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 这样能使计算正确有了初步的保证。其次, 计算时要严格规范计算过程。解题时, 要求学生做到计算格式规范, 书写工整, 卷面整洁, 即使是草稿, 也要书写工整, 字迹清晰。再次, 要求学生勤检查, 一查抄题, 检查抄的数据和运算符号;二查竖式, 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三查计算, 检查计算过程;四查结果, 对计算过程中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验算。当发现计算错误后, 要让学生检查计算过程, 包括草稿, 让学生养成自我验算的良好习惯。长此以往地训练, 学生就能养成一种较好的学习习惯。

3. 加强基本功训练

一般计算能力的结构成分可以确定为以下五个方面:挖掘题目信息的能力 (即初步定向的能力) , 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等的运用能力, 选择合理方法的能力, 简化计算的能力, 估算能力。因此, 小学生要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 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注重理解算理和法则。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 要使学生会算, 首先使学生明确怎样算, 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 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 更要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算。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是正确进行计算的重要保证。例如, 小学三年级学习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时, 涉及口算、估算、竖式计算, 对于这一知识的教学, 我改变计算题以做题为主的惯例, 鼓励学生多动嘴说, 说一说算理, 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即数学思维过程, 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 做到真正理解算理。学生通过说算法、说过程进行对比、区别, 就会建立起清晰的表象, 计算的正确就得到了保障。

(2) 坚持口算训练。口算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计算技能。口算是估算、简算和笔算的基础, 因此, 要重视口算能力的培养, 加强口算的训练。每堂课上安排听算练习。每节数学课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 选择适当的时间, 安排3~5分钟的听算练习, 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听算本, 听算内容主要是课本里的口算题。这样长期进行, 持之以恒, 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多种形式变换练习。例如, 视算训练、抢答口算、开火车、接力赛等方式, 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 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3) 注意估算能力的培养。估算能力是学生根据一定的题目信息, 对答案的大胆假设与猜想。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数感的发展。估算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计算教学中应逐步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 指导学生养成“估算—计算—审查”的习惯, 有助于学生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 重新思考和演算, 从而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 提高计算正确率。例如, 计算49×79, 先估算, 把49看成50, 把79看成80, 50×80=4000, 那么49×79的结果接近4000且小于4000, 如大于4000必定错误,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的学习态度, 通过检验还可以加深理解题意, 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4. 重视错题分析, 让学生乐于改错

在教学中要重视错题分析, 做到对症下药, 让学生善于从错误中学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改错, 我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1) 订正作业。作业或试卷批改完下发给学生后, 我要求学生首先查看自己是否有错题, 如有错题找出错误的原因, 然后再订正, 并交老师检查当面批改。批改的时候, 针对学生的错误, 让学生说说错因, 讲讲解题思路, 使学生能充分理解所学知识。这样做有效地避免了学生抄袭作业、抄袭订正、不懂装懂的不良行为, 逐步养成独立完成作业、有错认真反思纠正的良好习惯。

(2) 错例评析。一般地说, 学生在课堂练习时产生的错误, 都具有相通性, 即具有普遍性。在教学中及时了解、收集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见的典型错例, 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小学三年级学生出现的错误一般有连续退位减法不熟练, 特别是被减数是整百数整千数减, 例如, 400-98, 4000-908, 在计算时, 第一题学生往往会算成312, 第二题会算成3002。运算顺序出错, 100÷25×4=100÷100=1等。让学生找出每道题的错误, 分析原因, 充分发挥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反馈作用。

(3) 收集错例。要想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就要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收集计算中自己容易错误的题目, 编成册, 勤反思。让学生对习题进行分析归纳和分类整理, 梳理常使自己出错的原因, 吸取什么教训, 今后注意哪些问题, 怎样才能避免下次不再犯同样类型的错误, 减少不必要的失误。日积月累, 积少成多, 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就会有很大提高。

绿野仙踪四年级优秀读后感 篇10

《绿野仙踪》主要里面的人物有可爱善良的多萝茜,聪明仁爱的奥兹法师和好心的铁皮人,聪明才智的稻草人及勇敢的大狮子。他们携手合作,历尽艰险,最终达成了他们各自的心愿。

他们走在黄石砖的路上,走得累了,就大家一起休息。有时候他们却会不知疲倦地一直走下去。一路上,如遇到危险,他们就会看看四周,谁都想站出来把这个危险给解决。他们大多每天都要遇到一个危险,但他们一直会坚持,一生不会放弃,因为他们是看着自己的希望去的,所以他们一定会坚持走下去。

有一天,他们终于成功了,他们达成了他们的希望。尽管有几次是翼天猴帮了他们,但总的遇到困难还是靠他们自己脱离的。因为他们有着一颗坚强的心去面对所有的敌人,去面对所有的困难,去面对所有他们遇到的危险。从中我也体会到了朋友是珍贵的。多萝茜与稻草人和铁皮人及狮子,从不相识到朋友,然后一同共度难关,互相帮助,结果达成了他们各自的目标。

《绿野仙踪》读后感二年级作文 篇11

《绿野仙踪》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弗兰克·鲍姆。这本书主要讲了主人公小女孩多罗茜和她的小狗托托、想要得到脑子的稻草人、特别盼望得到一颗善良的心的铁皮人和胆小而想要胆量的一只狮子,他们各自都有一个愿望,而他们的愿望只有翡翠城里的奥兹才能帮他们实现,他们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才到达了翡翠城。好女巫的帮助下,也回到了家乡德克萨斯,结束了这漫长的旅程。我以后在生活上、学习上都要向多萝西学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想办法去解决它。

从中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达到每一个目标,是必须付出艰苦劳动的,要不怕困难,带着一颗善良的心,与同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特别舒畅。因为所有的人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一定会到来。在这本书中,多萝西和她的朋友为了实现愿望,不怕困难,互相帮助,打倒敌人,朋友们先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三年级学生《绿野仙踪》读后感 篇12

近年来, 随着医学界的对外交流越来越多, 人们越来越注意医学成果以及英语表达质量问题。然而, 一直以来, 我国一直缺乏高水平的医学英语专业翻译人才, 造成了国内医学英语翻译混乱, 标准不统一及译文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 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医学成果在世界上的发布与交流。因此, 独具特色的医学英语专业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医学英语专业的发展要靠培养出的一届一届专业学生来实现, 因此医学英语专业学生的责任重大。本文从一次翻译作业为例, 详细分析医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在医学翻译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力求借此来一步步提升医学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翻译水准, 将来为医学界的对外交流作出贡献。

2.本次翻译作业内容:

1) 中国古代将人的寿命称为“天年”, 意指上天赋予的“寿数”。古代医家认为正常人的寿命在100至120岁之间。2) 按照生物学的原理, 哺乳动物的寿命是其生长期的5至7倍。人的生长期是以最后一颗牙长出来的时间 (20至25岁) 来计算。因此, 人的寿命应该是120岁左右。3) 心藏神, 主血脉, 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心脏患病会影响血脉的运行及神志功能, 从而加速衰老。4) 肝藏血, 主疏泄, 调节情志, 帮助消化, 又有储藏和调节血量的作用。肝患病会影响到血液, 情志, 消化等众多方面的生理功能, 故能导致人体衰老。5) 肺主一身之气, 肺气虚损或肺气阻塞, 全身功能都会受到影响, 出现不耐劳作, 呼吸及血液循环功能逐渐减退等衰老表现。

3.学生在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解答:

3.1 翻译多样化, 但有些为死译

例如1) 句学生对“天年”的译法最多, 有“natural span of life”, “God life”, “natural age”, “Heaven age”, “tiannian”等, 其中“Heaven age”就为死译, 是不可取的。其实这里对“天年”采取异化加解释的译法是最恰当的, 即“tiannian, which means...”, 这样不仅保留了中医文化的特色, 又达到了中医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目的。又如3) 句中“加速衰老”的译文也千姿百态, 学生分别译为“to speed age”, “grow old quickly”, “so speed to become old”, “advance the ageing process”, “expedite being senility”等, 其中“to speed age”和“so speed to become old”完全是死译, 而“expedite being senility”中几个词的意思没错, 用到了高级词汇, 但仍然没用正确, 亦属于死译。最恰当的译法应该为“accelerating ageing”。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医学翻译时要灵活, 适时变通, 才能译出最佳效果。

3.2语法功底不扎实导致对长句的误译

此问题最严重的当属5) 句里学生对“出现不耐劳作, 呼吸及血液循环功能逐渐减退等衰老表现”的翻译, 误译且汉式思维最严重的译文如下“The body will show that can’t work, breathe and blood circulate became weaker gradually and even slow death”, 语法问题也非常严重。参考译文为“...will occur such as intolerance to physical labor, gradual functional decline of respiration and blood circulation”, 供大家对比。针对此类语法功底不扎实的医学英语专业学生而言, 一定要在学习医学知识的同时努力提高语法知识, 否则再深厚的医学知识, 少了语言这个载体, 也无法达到最大限度的交流。

3.3其他问题

还有学生在翻译作业中出现拼写问题、时态问题、主谓不一致问题和词性用错问题, 例如将affect (v. 影响) 用成effect (n.影响, 作用) , 在此便不一一赘述。对于医学英语专业学生来说, 这些都属于低级问题。相信只要学生更细心一些便可克服这类问题。

4.结语

三年级学生《绿野仙踪》读后感 篇13

这本书讲述了美丽善良的小姑娘多萝茜和亨利叔叔、艾姆婶婶居住在堪萨斯大草原上。一天,一场巨大的龙卷风把她刮到了一个陌生而又神奇的国度奥兹国。在那里,她陆续结识了想要脑子的稻草人、想要一颗心的铁樵夫和想拥有胆量的胆小狮,他们为了实现各自的心愿,互相帮助、携手合作,历尽艰险遇到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最后凭借他们自己非凡的智慧和顽强的毅力,都如愿以偿了的故事。

虽然开始龙卷风使多萝茜离开了堪萨斯草原,离开了自己的家,但多罗茜并没有慌张,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找到一切能帮助自己的人回家,她这种遇事沉着冷静的精神是我们很多人都值得学习的。也正是她那种沉着冷静造就了最后她与家人的重逢。虽然与家人重逢了是件幸福的事,但是我觉得多罗茜和奥兹国的朋友们那珍贵的友谊是用多少金钱也换不来的!当读到最终多萝茜与朋友们告别,要回家时,我虽然觉得多萝茜回家是一件好事,但我却哭了一场。因为她与朋友告别的场面实在是悲伤!要我的话,说不定就会选择与伙伴们一起居住在奥兹国了!即使我回家了,也会时常想起与朋友们在一起的那段快乐的时光!是啊,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既是我想说的,也是多萝茜对朋友们所说的。

三年级学生《绿野仙踪》读后感 篇14

读完这本书,我们应该学习多萝茜的.善良,学习狮子看见别人有困难要去帮助别人,学习稻草人发现别人有困难想尽办法去帮助有困难的人们,学习铁皮人发现有人攻击小动物赶紧去阻止。

在生活中我也有自己回家、自己做饭、卖东西、买东西等等,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尽量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

三年级学生《绿野仙踪》读后感 篇15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核心素养就成为全球范围内教育政策、教育实践、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由此带来数学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在《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中,明确要求数学学科用10%的课时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绝不仅仅是依靠10%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就能完成的,更重要的是,通过10%的综合实践活动撬动90%的数学课程,探索除综合实践活动之外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此,对于从事教学实践的一线教师来说,需要重新思考数学课程所承载的任务,全面挖掘数学课程内容的教育价值,将数学课程的学习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起来。

二、数学教育价值分析的框架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核心素养的框架不尽相同,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所带领的项目组就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12个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有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二级指标中社会参与里面有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自主发展里面有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文化修养里面有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等。

基于此,对数学课程教育价值的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学科价值、学生发展价值和文化价值。这三方面的价值分析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及三维目标的关系表示如下:

从学科价值、学生发展价值、文化价值三个方面进行教育价值分析,把数学学习与核心素养的培养联系起来,并与三维目标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三维并重到三维一体。

三、《面积》单元教育价值分析

1. 什么是面积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面积的解释为: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

张奠宙等在《小学数学研究》一书中对面积的含义这样描述:物体的表面是一个二维的图形,直观地感觉它所占有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大小。对一个二维图形的表面进行度量以后,用一个“数”标志它的大小,称这个数为该图形的面积。

人教版教材在修订时删去了面积的定义,采用描述的方式,结合具体事例说明“面积”的概念(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

从张奠宙先生对面积含义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面积的本质是所测物体包含几个标准单位,即度量。度量的核心要素是:度量的对象、度量单位和度量值。

2.《面积》单元学科价值分析

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这种飞跃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表现为“度量对象”的变化,由一维空间的“线段”转变为二维区域的“面”。对面的大小的直观感知比对线段长短的直观感知难,且对面积守恒性的认识更为复杂。对线段守恒性的认识表现为线段摆放形式和形状的变化;而对面积守恒性的认识同样表现为图形摆放形式和图形形状的变化,但图形形状的变化形式更加多样。从一维空间到二维区域,反映了人类探索视野的拓展。

第二是“度量单位”的变化,长度的度量单位是“线段”,面积的度量单位是“正方形”。长度度量单位的确定重在统一长度单位,而面积单位的确定重在图形形状的选择。通过面积单位的学习,体会到度量单位与度量对象的相关性,对今后认识体积单位、角的单位有重要作用。

第三是度量过程与方法的进一步拓展。度量长度的基本方法是度量法:先确定长度单位,将长度单位一个挨一个进行拼接,然后看度量对象中包含多少个长度单位;再有就是转化的方法———将曲线转化为直线段进行度量,其本质还是度量法。面积的基本度量方法也是度量法:确定面积单位,将面积单位按照两个维度密铺度量对象,看度量对象中包含多少个面积单位;其次也是转化的方法,将不规则图形(或曲面)转化为规则图形(平面)来度量,但面积的转化更为复杂;更重要的是在面积的学习中,出现了用公式计算图形的面积(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的本质还是度量法)的方法。

第四是对度量值意义的理解。度量长度的结果与长度单位的单位名称是一致的,这一点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而在用公式计算面积时,两个长度相乘得到的结果却是面积单位,这一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在《面积》单元的学习中,既沿袭了长度学习中对三个核心要素和度量方法的认识,又有所发展。因此,从学科价值看,把握度量的本质结构,发展度量意识,对今后学习《体积》的内容(包括角的度量等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3.《面积》单元学生发展价值分析

《面积》单元的内容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载体,学生发展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

在《面积》单元的学习中,安排了大量的数学活动,如测量、拼摆图形、制作面积单位等,这些活动都为学生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2)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良好素材。

无论是对面积单位的选择,还是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认识,再或是对长、正方形面积的探索,都为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素材,学生结合这些内容的学习,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3)是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

现实生活中有关面积的问题比比皆是。《面积》单元中有对面积实际大小的感知,有对实物面积大小的估计,也包含如何解决生活中有关面积的实际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学习中,学生学习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进行表达,可以较好地发展应用意识、创新与实践能力。

4.《面积》单元文化价值分析

中国古代最早的面积定义,出现在《九章算术》中。《九章算术》第一章名曰“方田”。方田术曰:广从步数相乘得积步。这里“广”是指长方形的宽边,“从”是指长方形的长边,“步”是长度单位(不是平方步)。

关于面积的度量方法,在“方田”章中也有说明。古代的面积是用宽边为单位长度的长方形长边的数量来表示。古代的面积表示中,长方形的宽显然是有约定的长度,否则结果会出现混乱。如面积为“步”,自然是指长方形宽为一步的长的步数,若面积中单位有两个以上时,长方形的宽应取最大的单位长度。

我国古代用长、宽相乘的方法定义面积,对面积的教学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我国多年来在面积的学习中,更加注重用公式计算面积的方法,而对用面积单位进行度量的方法不够重视。从古代关于面积的度量方法来看,将图形分割转化成宽边为1的长方形的过程,体现了早期面积单位图形的萌芽。另外,我国古代没有面积单位,而是用长边的长度表示面积,反映出人类更习惯于借助长度去认识面积,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学生理解长度乘长度等于面积是有困难的。

为什么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除我国古代度量方法的早期孕育外,有学者研究还有如下一些原因:

(1)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时,可以密铺。

(2)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时,测量面积最方便。如正三角形就需要按照“一颠一倒”摆放才可能密铺,所以说“选用正方形最方便”。

(3)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科学。因为正方形的各边等长,如果取边长为1个长度单位(如1厘米)的正方形作标准时,各边长度均为1个长度单位,其面积规定为1个面积单位。这样做既满足了数与形的统一,又保持了前后定义的一致性(即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而且在计算上最简便(任何数乘1或除以1仍得这个数)。

(4)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时,其形状具有唯一性(如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就不止一种)。

由此看来,面积单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反映了人类对统一、简洁、对称以及规则的追求。

四、《面积》单元的教学建议

1. 把握度量的本质结构,发展学生的文化修养

刘加霞教授认为,学生对面积、体积等内容的学习和理解,一般都经历下述5个阶段:

阶段1:量的初步认识(直观感知“量”,直接或间接比较“量”的大小)。

阶段2:量的间接比较(用非标准单位或用另一个量为“中介”进行比较)。

阶段3:认识国际通用单位并用其描述大小。

阶段4:国际通用单位体系的认识与换算(化聚)。

阶段5:利用公式求量的大小(只有面积和体积有此阶段)。

基于这样的认识,对《面积》单元的学习应重在让学生感悟度量的本质结构,对度量对象、度量单位、度量值及度量的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予以高度重视,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同时把握好学习的阶段性。可以重新进行教学顺序的调整和课时的划分:在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后,先探索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再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此外,为强化“面积”概念的本质,应重视发展学生的面积守恒观念。

2. 转变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多种探究活动中自主发展

核心素养的培养势必伴随着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教师要为学生设计有价值的数学活动,提出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提供可操作的材料,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经历数学学习与问题解决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与能力。

结合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学习,需要让学生经历用面积单位度量长方形面积的过程,在直观的操作活动中,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操作方法与不同水平的认识,通过相互交流与方法的比较,进而沟通长度与面积单位个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特别注意要适时进行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抽象概括,避免过早进入形式化计算阶段。

数学教育家俞子夷认为,儿童求面积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2平方米×2=4平方米,这种方法最容易理解;二是2×2=4平方米,它是一种简写形式;三是3米×3米=9平方米。因此,建议教学中不过早进入到面积计算的简写形式,可以先用“2平方米×2=4平方米”的形式进行表征,使学生对这个算式及面积的实际意义有更好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概括形成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只有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学生才能学会学习,学会自我管理,学会合作交流,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发展。

3. 让传统文化浸润课堂,渗透与传承社会参与的责任

溯本求源,数学课程中既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有着数学自身的独特魅力。通过对民族文化与数学文化的认识与感悟,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渗透社会责任感,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一篇:《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文档资料下一篇: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