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华育中学初三英语

2024-07-26

上海华育中学初三英语(共3篇)

上海华育中学初三英语 篇1

清平乐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这是怀人念远、忧思难禁之作。上片点出春暮及相别时间,那落了一身还满的雪梅正像愁之欲去还来;而下片由彼方措意,说从善留宋难归,托雁捎信无凭,心中所怀的离恨,就好比越走越远还生的春草那样无边无际。两者相形,倍觉愁肠寸断的凄苦和离恨常伴的幽怨。歇拍两句从动态写出离恨的随人而远,尤显生动。

定**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谱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在艺术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个性。——(中)林语堂

艺术并不超越大自然,不过会使大自然更美化。——(西班牙)塞万提斯·萨维德拉

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法国)罗曼·罗兰

上海华育中学初三英语 篇2

一、农村中学初三英语听力、口语现状

在人机对话听力训练过程中, 往往是通过教师反复播放录音, 学生听完后答题来训练听力。由于听力内容深浅不一,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他们理解句子和听力材料的速度存在时间差。而在听力播放过程中, 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监督, 很难及时发现学生听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导致不少学生“掉队”, 对听力失去兴趣甚至开始反感。

口语方面, 在实际教学中, 由于农村教师自身口语水平的局限, 又担心学生听不懂, 课堂上多以英文中夹杂着中文的方式进行授课, 平时对口语的训练力度不够, 大部分学生口语发音不准, 说话不流利。加上多数农村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平时很少甚至从不跟读录音, “开口难”成了农村学生的一大难题。

二、人机对话对现行农村英语教学提出的挑战

第一, 教师自身英语素质有待提高。按照新课标的要求, 英语老师在课堂上要尽量用英语来组织教学, 用英语教英语应当成为英语课堂教学要求之一。这对英语教师, 尤其是农村或偏远地区的教师来说, 自身的素质是否过硬, 能否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语音、语调是否准确优美, 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点上, 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在口语方面是有优势的, 我每堂课尽量用英语讲课, 每天课前进行热身对话, 把学生带入轻松活跃的教学活动中, 让学生远离了怕开口的毛病。刚开始学生不太适应, 但坚持下来后, 学生的听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逐渐增强。这点我深有感触,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 学生的听力口语成绩平均比其他两个班高了一分。

第二, 对学生适应能力的挑战。人机对话虽可以避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打分的偏差, 非常公平客观, 但是这也会给考生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 在测试过程中如果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 错过或没有看清、听清就会给自身造成更大的压力。而在以前的“人人对话”口试中, 学生对老师的语音、语调、语速是非常熟悉的, 即便没听清, 也可以请老师重复一遍。突然要换一个环境, 戴上耳麦, 对着电脑屏幕做题、说话、录音等, 都是一种全新的适应。农村学校设备不如城市齐全, 学生缺乏适应性训练, 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克服这些困难, 农村学生得从自身方面努力, 多听录音, 熟悉机器播放时的语音语调, 培养注意力, 避免人机对话时因听不懂而手足无措。

三、人机对话实施策略

(一) “听”的策略

第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基于学生对人机对话的恐惧心理, 教师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引导他们明白人机对话和人人对话性质相同, 只是转变了形式。我明确告诉学生, 听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 听力理解虽然有一定困难, 但只要正视它, 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是可以克服的, 以此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提高他们对听力训练的积极性。

第二, 对常见的答题技巧、线索进行说明。比如, 碍于听力水平的局限性, 农村的学生经常会一听到某个单词或者某句句子就开始沾沾自喜, 以为听到了答案, 便开始答题, 却不知根本是所答非所问。因此, 我指导他们在听前快速浏览, 对题目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也能降低在听力过程中出现慌乱的可能性。

第三, 打好词汇基础, 很多学生因为记不住词汇而错过了听力中的关键信息, 听得出单词却不知其意, 结果只能在听力选项中瞎蒙一个。词汇教学过程中, 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 进行优差生互助学习。我班共有45人, 根据学生的成绩和能力, 我把学生分成了A、B、C三组。A组16人, 学习成绩较好, 学习主动性较强;B组19人, 学习成绩一般, 能按时完成任务;C组10人, 学习能力较差, 自控能力也较差。然后把各组学生平均分配到各小组, 使每个组都有A、B、C三个层次的学生。最后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内互相督促, 各小组间互相监督, 每周一次评比出“词汇默写优胜组”, 每月总结出“当月明星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C组学生词汇量明显增长。

(二) “说”的策略

第一, 要培养学生完整的语言表达习惯。在教学实践中, 我经常会遇到学生在表达时“卡壳”的情况。此时如果立即救助, 常常会使其产生依赖心理, 导致学生无法独立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 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知识水平的前提下, 采取问题的方式, 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 给予他们时间将自己的思维完整地表达出来。

第二, 结合多种方法训练。

1. 以话题为基础的训练。《江苏省初中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纲要 (试行) 》 (以下简称《纲要》) 中提供的二十个话题都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兴趣爱好等密切相关的。有些教师会采取默写的方式要求学生强行记住, 这种方法一方面内容量大, 学生靠死记硬背得来的记忆是短暂的, 很快便会遗忘, 另一方面有违人机对话中口语考查的初衷, 不利于学生动口表达。事实证明, 很多默写全对的学生, 说起来却是错漏百出, 一点都不流畅。对此, 我要求学生根据话题, 首先在脑海里积累相关词汇。如话题五简述“饮食Diet”, 学生随即会想到vegetable、fruit、fish、bread、hamburger、coke等与食物相关的词汇以及unhealthy、improve等与diet搭配的词汇。如此一来, 学生再根据中文要点进行英语口述会顺畅很多。

2. 注重早读, 加大朗读力度。一日之计在于晨, 清晨的朗读不仅高效, 这朗朗读书声也在不经意间营造了校园浓厚的英语学习气氛。《纲要》中的30篇短文基本来源于牛津英语教材中和模块, 学生已有一定的熟悉度, 通过对个别难读生词的强化训练, 加之录音播放跟读, 学生读起来更是朗朗上口。如今, 我校早晨英语朗读已成了一种无法丢弃的好习惯。

3. 课前问答。人机对话口语中有情景问答环节, 学生在10秒钟之后听到两个问题, 根据情景提示的内容用英语进行回答。针对这一环节, 我没有刻意向学生说明要跟他们进行该题型的训练。相反, 我将训练穿插在每日的课前热身交流中。我制造的话题基本与生活密切相关, 比如, 有一次课前我对学生说:“昨天我妈妈给我买了一条新的连衣裙, 但是我没穿。”学生马上问:“Why?”我答:“Because it’s too short.”在这样一个情景中, 人机对话考试中电脑屏幕上的提示基本会是这一行字:“昨天××的妈妈给她买了一条新连衣裙, 但××没穿, 因为裙子太短了。”而耳机里将听到的问题之一很可能和学生的提问一致, 即“Why doesn’t××wear the newdress?”如此一来, 学生无形间知道了这样一个情景中会有什么类型的问题出现。至于需要用英语回答的部分, 基本都是简单用语, 学生自然会表达。

上海华育中学初三英语 篇3

【关键词】农村 初三英语 教学 思考

初三英语课堂不如初一、初二的英语课堂精彩 ,这是初中英语教学中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尴尬。特别是在农村,随着年龄、年级的增长,学生上课举手发言的次数明显的呈下降趋势,部分学生由于对英语不感兴趣,无心参与课堂学习,面对这个不争的事实我曾多次的反思,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几方面:

一、社会氛围是影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因素。在城市,有良好的社会氛围,人的知识结构、文化层次较高,思想比较开明,因此家长更注重子女的外语学习。各种英语教育形式应运而生,这就为整个外语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农村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人们对外语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再加上条件有限,学习外语的氛围无法形成。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学生到了初三对学习英语的目的还是很不明确,缺乏学习英语的热情和主动性。一部分学生家长也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只要学好语文、数学就可以了,还有一部分学生家长认为将来如果自己的孩子考不上高中,学英语就没有一点儿用处,更不愿意投资为孩子买录音机、磁带等学习用品,致使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

二、农村中学的大部分学生由于受到地域及家庭条件的限制,他们性格腼腆,不愿开口朗读或说英语,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怕出错受人耻笑而不敢开口,有些学生因基础差、缺乏远大理想,学习动机、态度不端正,对英语不感兴趣,无心参与课堂教学,久而久之,就慢慢地对英语失去了耐心和信心,特别是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后就更容易放弃这门学科。

三、教学条件简陋,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设备是教学质量的后勤保障。目前许多中学的英语教学设备仅限于大、小黑板和教师自制的图片、卡片、简笔画以及不成套的教学挂图和教学磁带,无法使学生形成身临其境的感觉。由于这些条件的相对落后,对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是比较困难的,且部分初中生毕业后因无法再继续读书而直接进入社会,学的英语知识又无可用之处,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长期以来,初三年级老师面临着学生的升学考试,备考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因此有部分老师为了省时间、赶速度,一切围绕着中考转,老师讲得多甚至满堂灌,老师一味地讲,学生盲目地听,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呆板,学生逐渐感到枯燥无味,开始走神,开小差,有的学生不但对英语失去兴趣,而且产生厌恶感,有时为了让某个知识点讲得清楚,老师不惜大量使用汉语解释,导致学生开口的机会相对减少,久而久之失去用英语交流的愿望。这种重量不重质的教学不但无法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而且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一种“应试”教育的产物。因此初三英语课堂教学进入了一种模式化的困境及尴尬。

面对这些现状,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給初三的英语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使学生在英语这门学科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呢?经过自己认真的学习、反复思考及同行们的交流,我认为应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努力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帮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英语教育更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若能得到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对学生的英语教育将有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关心帮助学生,使其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应该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只要有付出 ,就会有回报;只要肯努力,就会不断进步。“成就感”的获得可以消除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畏难情绪。使每个学生都深深感到老师无时不在关心和关注着他们,使他们变消极为主动,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从而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三、开展一些英语活动,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受年龄特征影响,中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兴趣,因此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英语游戏、英语歌曲演唱、诗歌朗诵、讲故事等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多种途径创造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时,教师不要仅仅把英语作为一门学科知识来教,让学生去背单词、学音标、记语法,而要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多听、多说、多玩、多演,在活动中接触语言信息。同时,恰当的语言实践训练是语言学习必不可少的过程,是培养听说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把每一课都导演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时而朗读,时而重述,时而提问题,创造语言情境,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质,让学生在比较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自然地达到训练目的,从而提高学生课堂语言学习的效率。

五、要注重教学效果,更要注重过程

教师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在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上,要善于设计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思考、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习惯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并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

六、吃透“课标”,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我们知道,教学的根本依据是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的依托和素材,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大胆而主动地去选择和增减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材,作教学资源的设计者和组织者。通过整合教材和其他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教学资源的利用,为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探索和实践。

上一篇:语言领域字条的妙用下一篇:做自己喜欢的事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