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制作(数学)(共4篇)
微视频制作(数学) 篇1
用“做中学”教学模式培训教师微课制作
——以灵石县几何画板微视频课程制作为例
张维山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 榆次 030600
摘要:本文以灵石县几何画板微课制作培训为案例,用中小学教师喜闻乐见的“做中学”教学模式培训中小学教师制作微课。说明了什么是微课,为什么要搞微课制作培训,如何搞好微课制作培训以及微课的应用,以及微课制作培训成功的保障。
创新之处:新技术微课的进入给灵石教育的班班通、组组通、人人通的实验增添了新的方法手段,更有利于学生们自主学习,教师因材施教。
关键词:做中学;几何画板 ;微课;教学模式
一、什么是微课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的界定学术界众说纷纭,我们用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黎加厚在《微课的含义与发展》中的论述。文中指出:在教师培训翻转课堂的项目中,根据教学论的系统观,我们给“微课”(或者称为“微课程”)的定义是:“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1] 用全国首届微课大赛网的说法:“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2]“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笔者认为中小学教师初学微课制作要理清什么是微课,如何制作微课,了解微课的作用。用最简单的技术解决微课的制作。明白微课的基本特点就是短小精悍。
二、为什么要搞微课制作培训
(一)微课制作培训的时机成熟
前一段,全国搞的轰轰烈烈的“全国微课大赛”(http://)引起了我的注意。通过亲身体验,我敏感的觉察到这项技术是灵石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切入点。信息技术培训与教师的核心业务相结合,在灵石已有了极肥沃的土壤。师生的信息素养也是其他地区参观的人们所羡慕的。在灵石开展的试验在其它地区不能开展的原因不是缺少计算机,不是缺少网络环境,而是缺少师生的信息素养。我们开展这项活动,必须和师生的日常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结合灵石县技能大练兵宣传考核平台中的“作”让每位教师在中国微课网学习微课制作技术,把制作的微课上传到技能大练兵考核平台,以考核促建设,一举数得。全员参与,这将是灵石教育的又一创新之举。
去年对全县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几何画板初级培训已有成果。一些教师自觉地在教学中应用自己所学几何画板制作课件,已从最初的笨拙到现在的能根据学生的需求现场制作,解决教学问题,所以我决定从数学学科做起,用微课搭建一个新的教研教学平台。
(二)微课在中小学的运用具有时代的意义,价值、作用和好处(1)对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调查发现,如果是网络课堂,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时间是10分钟内。学生认为网络课堂通常都是45分钟左右,很难集中精力,通常是打开视频几分钟就关掉了。通过微课视频的播放,学生清晰地明白某一知识点别人有着怎样的观点和思考,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2)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如何搞好微课制作培训
(一)培训模式做中学
“做中学”最早是由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做中学”主张从做中去学习,从经验中积累知识。这种学习方式使学习者有机会亲历探究科学的过程,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习者素质的全面发展。[2]符合教师学习的需要。根据教育心理学可知,学习动机是有效学习和教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是推动师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其心理因素包括:学习的需要,对学习的必要性的认识及信念,学习兴趣、爱好或习惯等。因此,要做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模式的设计之前需要了解学习者喜欢的培训途径与方式。林雯(2006)[3]根据问题调查,教师对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途径与方式喜欢的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实验操作、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课堂讲授、教学软件开发以及其他。由此可得,对于教育技术能力的学习,教师喜欢在实验、实践中进行学习,这符合与教育技术能力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规律。同样适合与微课的培训学习。
(二)典型引路树榜样
为推开微课,我率先在灵石二中开展了普及。韩老师就是第一试用者。他在教学中制作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三角函数、正方形、四边形、中考压轴题等大量的几何画板课件。利用一个晚上的时间,韩老师和我各自带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开始了微课制作的学习。我采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让韩老师体验微课制作的方法步骤。开始复制安装微课制作工具(视频录像软件Camtasia Studio)。由于初次使用新技术,韩老师非常认真地记了操作步骤的笔记,担心自己操作失误,这一点给我感受到一位老教师的敬业精神,同时也感受到老教师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的确要比青年人慢一些。我们按照以下必要的准备工作开始了学习。包括:
1.工具与软件 电脑、耳麦(附带话筒),安装微课制作工具(视频录像软件Camtasia Studio)(可在中国微课官方网址: 的“学习制作微课”中下载和学习,内有相关软件和使用说明。)
下载网址:http:///?c=main&a=showList&type=video。
2.过程简述
第一步,针对所选定的教学主题,搜集教学材料和媒体素材,制作几何画板或PPT课件;第二步,在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视频录像软件和教学PPT或几何画板,执教者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调整好PPT界面或几何画板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单击“录制桌面”按钮,开始录制,执教者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可以配合标记工具或其他多媒体软件或素材,尽量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第三步,对录制完成后的教学视频进行必要的处理和美化。
我首先做了示范,展示整个微课的制作过程。打开视频录像软件Camtasia Studio,准备好空白几何画板软件,单击“录制桌面”按钮。开始录制“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的微课。我一边讲解一边演示,画出三角形的三边,标注顶点ABC,度量三个角的度数,计算三个角的和,拖动任意一个角,观察三个角度数的变化,而三角形的内角和始终是180°。从而用几何画板验证了“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的定理。后期处理一步步形成MP4格式的微视频课程。然后韩老师在自己的电脑上亲自尝试了一遍,感觉有的地方不满意,又进行了第二次录制。掌握方法后,韩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拿出预先准备好的一道中考压轴题,开始制作几何画板课件,这道题需要学生有动态的思维,分类的思想,依靠黑板上讲解难度较大,不容易讲清楚。韩老师讲到录好微视频后,学生可自主学习,反复观看。这种方法省时省力。
(三)小面积推广辟战场
调研期间,教研室房主任讲几何画板的培训是最有效的培训,建议继续深度跟踪培训,同意开展微课制作试点。安排我与初中数学教研员武老师、吴老师两位教研员学习研究微课制作。
三个人首先共同选择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并进行教学设计。同样采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由我操作几何画板,两位教研员提出要求,共同制作几何画板微型课件,从导入到分类,从探究到演示,从静态到交互,层层递进,展示了三角形三边的和与差的关系。最后体现教研员特质的是通过这一问题,总结出数学的思想,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揭示出本质的原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给我也上了一节非常重要的思维课。吴老师尝试录了一次,后期制作好微课后,三个人又进行了研讨,找出其中的不足。吴老师又进行了学习,独自完成了这节微课的制作。兴趣所致她又独自录制了一节“二次函数”的PPT微课。目前这两节微课全部通过了专家的审核,发布在中国微课大赛网。微课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网址是http:///?c=video&a=play&id=168744。
吴老师微课《二次函数y=ax2+c与y=ax2的平移关系》。
网址是:http:///?c=video&a=play&id=169111
(四)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给灵石二中英语耿老师、化学张老师介绍有道云笔记的用法时,顺便给他们介绍了全国微课大赛的情况,他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表示也要学习制作自己的微课,感觉到微课将会在自己的课堂教学环节、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中的应用。经过试点后,我们将在灵石推广微课制作的培训和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未来的灵石教育微课将会百花齐放。
微课培训模式可概括为示范引路,典型试点,成功经验推广,成果网络分享。
(五)微课培训成果(1)“组组通”应用
灵石二中的“组组通”实验在全校两个年级展开,数学杨老师学会录制微课后,借助组组通网络环境,已应用到学生自主学习,习题解答等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个性学习特点,深受学生喜爱。
(2)“人人通”应用
灵石二中的“人人通”实验,在吴老师班,应用人手一台IPAD,用微课展示教学的背景资料,人物事迹,让学生一目了然。
(3)“班班通”应用
灵石二中的“班班通”电子白板微课应用,体现了交互式白板的特点。微课的价值为学生复习、重温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可能,为在课堂上当时没有听清楚的学生提供了回到课堂上学习的可能,为误了上课而没有学到这节课内容的学生提供了可能。微课为学生随时随地网上学习提供了可能。
四、微课培训成果
(一)任何新手段的推行,一把手工程都是成功的保证 走过许多的地方,凡是教育信息化搞的好的地方一把手都特别重视这项工作。灵石县分管县长亲自看教研活动,看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课。分管局长抓设备的配备。总工程师一岗双职,既抓学校的整体数字化校园建设,又抓全县的教研工作,这是灵石特有的领导方式,抓住了教育的核心业务,占领了教育的主战场。“三通两平台”的推进在灵石体现的非常明显。全国信息化会议,全省信息化会议在灵石一个小县城的召开都是最好的证明。领导对微课的重视,也是顺利推行的保证。
新生事物首先要提高重视程度,无论领导还是教师要有认识。只有认识到位,才能有所成就。
(二)专家的引领必不可少
上至中央教科所,中央电教馆,省教科所,省电教馆,市县电教馆,高等师范院校的专家学者都给灵石的教育信息化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从教师口中我们知道了几何画板是北京的专家率先引进的。是他们的新理念,新方法给灵石的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新变化。微课的引进给灵石的教育增添了新的活力。
(三)勇于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习成长的动力
灵石二中的师生执行力让我感受最深,上午给年级组长介绍了金山快盘的使用方法。下午检查各班的电教管理学生已经全部掌握。
指导教师要有亲身经历。为了搞好微课的教学,我学习了教育部领导的讲话,亲身体验制作了几个微课,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别人制作微课。
与此同时,从一线来的真实的案例成为我搞好师范教育的动力和素材。我尝试培训了师范在校的数学专业学生,让他们学做微课,学生们非常愿意做微课,他们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加班加点,制作的微课有的已上传到中国微课网,经过了专家的审核。他们是未来的使用者,今天就要让他们体会到未来的职业环境。尽管学生们缺乏教学经验,微课还很生涩,相信他们在职后会很快制作出优秀的微课。
来自一线的微课让在校数学系学生分析,发表看法,他们看了吴老师制作的“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的微课,学习委员代表同学们说技术我们不发愁,关键是上升不到理论的程度,像原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就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总结的数学思维方法“从特殊到一般”“假设-猜想-验证”等都是在校大学生做不到的。我很欣慰学生们能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
山西的微课相比较全国才刚刚起步,全国微课大赛只有可怜的60个微课,还有我和学生们制作的十几个作品。由此可知,一线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和有益性。我相信微视频课程在个别教师和教研员身上的成功试验,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是一颗火种,他将让微课这朵奇葩在灵石这块教研氛围浓厚的土壤上开枝散叶、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2]教育部发布“微课”的参评项目及相关要求.中国微课.2012(10)[3]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80-186 [4唐加军,舒波,雷代勇,徐晓东.高等师范院校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模式与实施策略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4):82-87
微视频制作(数学) 篇2
一、微视频制作的原则
1. 逻辑性原则
这是指学习视频中教师讲课思路必须非常清晰。视频是学生自主学习最主要的学习资源, 如果教师讲课逻辑混乱, 思路不清, 画面内容和语言讲解互相干扰, 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自学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效果。
2. 科学性原则
这是指教师讲课内容符合科学性, 没有错误的地方。作为翻转课堂的学习资源, 视频显示了教师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 必须保证其正确无误, 否则会导致学生学习困难, 甚至误导学生。
3. 高效性原则
这是指学生通过视频学习能较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能较好地完成自主学习的任务。其高效性主要表现在重点突出、动态呈现两方面。重点突出就是对学习内容分块明确, 让学生对学习重点心中有数。动态呈现是指视频中画面信息的出现要通过动态呈现的方式来完成。动态的物体总是比静态的物体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 在视频中不能出现长时间的静止画面, 否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趣味性原则
这是指视频内容有趣生动, 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进行视频学习时, 如果没有其他人在旁边监督就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因此要重视视频讲解的生动有趣,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 教师语言幽默风趣、使用道具新奇独特等都可以增强视频的趣味性。
二、微视频制作的一般步骤
制作视频一般有下列步骤:前期准备→录制视频→检查修改→上传视频。
1. 前期准备
主要包括明确目标、划分模块、规划内容、制作脚本。
明确目标就是分析教材内容, 确定单位课时的教学目标。它是视频制作的核心, 整个视频的内容就是要落实教学目标。
划分模块就是将整个微视频按照内在的逻辑结构划分为几个模块。组建模块是关于视频制作的结构化思考, 可以帮助教师从整体上把握视频制作。
规划内容就是明确在视频中如何处理每个模块的内容以促进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它是对模块内容更细致的思考。
制作脚本就是对视频的各个画面进行设计, 是规划内容的更细致化。不同的录制方法制作脚本时需要考虑的重点也不同。比如用数位板录制微视频, 需要一个类似于板书设计的版面设计;用PPT录制微视频需要考虑每一个页面及其搭配的讲解词等。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组合式, 将各种录制方法混合在一起, 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2. 录制视频
按照脚本可以逐步录制视频。这是视频制作中最费事且最费力的一步, 对教师的计算机水平要求比较高。
3. 检查修改
视频录制完成之后, 回头再来审视, 总是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 为了保证学生看到的视频是教师讲课的最好水平, 就有必要对视频进行修改。可以从这些方面思考修改的思路, 比如:视频是否能一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视频中呈现的画面是否和配音同步;有无和讲课内容无关的画面等。
4. 上传视频
将修改好的视频上传至学生学习平台。
三、微视频制作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1.Camtasia Studio软件崩溃的问题
这是录制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可以先用Camtasia Studio录制屏幕压制视频, 再将该视频用EDIUS软件与其他视频拼接成一个完整的视频。如果用Camtasia Studio压制的视频很大 (超过200MB) 而不方便下载, 这时可以用软件“格式工厂”进行压缩。
2. 视频时间过长的问题
笔者在访谈中向学生调查:你认为视频时间多长比较合适?大多数学生认为10 分钟左右的视频比较合适, 超过15 分钟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 如果不对视频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而是一股脑地在视频上事无巨细地讲解全部知识点, 那么视频时间就会过长, 学生观看视频的兴趣将大打折扣。
3. 吸引学生观看兴趣的问题
视频风格和教师个人的讲课风格非常相似, 但是视频是学生用来自主学习的, 如果不够有趣生动, 就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在访谈中向学生询问喜欢看视频的原因, 学生提到这些原因:重点突出且容易懂、图片丰富、动画有趣。征询视频制作的建议,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提到希望老师的讲解再有趣、再生动些。为了制作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视频, 教师要进入一对一的讲解状态, 就像给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那样亲切自然。讲解语言要注意文采, 如果有需要可以向语文老师请教讲解稿的撰写。教师语言可以幽默一些, 适当地打比方、类比、打趣等。课件中插入丰富的图片与有趣的动画, 尽可能地引发学生的互动, 如通过设问先引发学生思考后再讲解, 学生先尝试解题后再讲解等。
4. 视频画面美观的问题
微视频制作(数学) 篇3
一、教学分析
1.专业背景
本专业为我校与某影视公司联办专业,旨在为该公司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基础操作技能的半熟练工人。在专业建设方向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上,由企业指定导师全程介入。本专业授课教材丰富多样,有规划教材、校企合作开发配套电子教材和企业提供的项目教学资料。
2.学情分析
我的授课对象为数字影像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构成原理和数字摄影、摄像等课程,掌握了Photoshop、Premiere、AE等基础软件的使用技能,为项目教学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3.教学内容
本次课为项目教学,内容为依托教材项目四《青春纪念册》,我将按照企业工作流程,指导学生为学前教育专业1312班制作“青春纪念”微视频,作为该班级的毕业纪念册。
4.教学目标
根据数字影像技术专业课程标准,结合企业岗位需求,我确立了知识、能力、情感三维教学目标。根据项目特点和实际工作流程,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运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制作完整的视频,教学难点为如何制作让客户满意的视频产品和素材的选择以及剪辑技巧。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为:以教学产品为纽带,以项目任务为依托,对接课堂与实际工作,对接技能与岗位需求,在信息化环境下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三、实施过程
我按照企业工作流程设计的项目实施流程图,项目完成的过程也是教学产品生产的过程。我指导学生按照“分析任务→准备素材→制作视频→修改提升→交付客户→拓展考核”等环节完成该项目,共8个课时。其中制作视频、修改提升是本项目的重要环节,也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关键所在。
1.分析任务
课前通过微信客户端向班级群组发放项目说明书,告知学生该项目应面向真实客户,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产品,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完成任务。为了让学生了解实际流程,要求学生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并且在教学平台上放置由教师深入企业实地拍摄的企业工作岗位和工作流程视频,让学生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模式,提升学生职业认同感。
2.准备素材
学生与客户即班级负责人微信视频进行联络,双方经过沟通,确定微视频的类型和风格,要求客户提供符合主题的图片、视频素材,上传到360云盘。小组成员审核素材,剔除不符合制作要求的内容,并联系客户,指导客户拍什么、怎么拍。因此,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从而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制作视频
课上,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分析任务,并填写微视频制作分解表。经过分析,四个小组分别确立了本组的作品名称、作品风格等。
剪辑技巧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为此我们制作了形象生动的Flash动画,辅以教师课堂上的讲解,让学生牢固掌握剪辑知识。
按照企业岗位设置,小组成员根据自身特长协商分工,分别运用Premiere、AE、Photoshop等工具进行片头、片尾、音频、主体的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如果遇到问题,既可以自己上网查阅资料,也可以登录教学平台观看教师讲解重要知识点的微课程,还可以现场向教师提问并得到即时解答,真正实现了多维度、差异化、个性化学习。为了避免重复上传和下载,我们引入了“服务器”概念,利用服务器,可以使工作人员并行进行任务处理,优化项目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4.修改提升
视频合成完成后,小组成员内部讨论审定,教师组织各组讲解设计思路和项目制作的感受,并用红蜘蛛控屏软件进行作品分享。学生之间进行互评,教师结合各小组作品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及教学产品进行评价与总结。小组成员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作品调整。
5.交付客户
小组将作品小样上传至360云盘,联系客户审片,客户提出修改意见,小组再次修订作品,输出成片,最终将作品交付客户。作品在1312班级播放,熟悉的画面经过艺术再加工,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并给予作品充分的肯定。
6.拓展考核
最后连线企业导师对每组作品的技术与艺术水准进行评价,学生从导师处得到来自企业一线的指导。企业导师根据相同素材,制作示范作品供学生观摩学习,学生通过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最后,教师提供拓展项目,供学生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提升。
在考核阶段,我们对前期准备、项目实施、拓展提高三个环节分别进行考核,采取了过程评价、客户反馈、导师评价相结合的多维度考核方式,并制作详细的评分表进行量化考核,让学生通过考核明得失、正方向、增动力。
四、创新特色
1.手段创新
该课程中,学生利用视频、教学平台、微课程、Flash、思维导图完成自主学习,教师利用360云盘、服务器完成资源整合与分享,利用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学生、教师、企业、客户四方进行了便捷、有效的沟通。多种信息化手段在课程中各展其长,各尽其用,突破了教学重难点,保证了项目顺利实施。
2.理念创新
校企融合能够高效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该项目通过企业参与教学、工作流程演示、教学产品输出,让学生得到了真实的职业体验,提升了接洽能力、自学能力、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
多种信息化手段的使用,打破了学习时空的限制,学生就业后也可以得到来自老师的指导,为学生的职业成长和终身发展提供了保障。
(本课获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三等奖)
手机端自媒体微视频传播研究 篇4
1 自媒体微视频的传播特点
社交与视频融合是所有社交媒体都在追求和探索的未来发展之路。微视频天生就是与社交高度粘合在一起, 因此微视频传播体现出诸多与社交密切相关的特点。
1.1 三快一慢的传播特点
1) 制作快:操作门槛低, 熟悉智能手机应用的用户都可以很快上手操作, 视频效果添加也极为简单, 因此8秒钟的微视频很快就在指尖滑动中完成。
2) 上传快:无限网络的覆盖和移动4G的推广, 使得智能手机用户随时随地能够捕捉精彩瞬间并快速上传微视频到专属平台或朋友圈。
3) 传播速度快:由于自媒体微视频与社交平台高度的粘合性, 使得精彩“微视频”内容具有超高的分享特点。精彩的微视频内容就在如此强大的分享网络中传播开来, 速度也是非常惊人的。
4) 发现并处理问题慢:自媒体传播最大的优点就是自由, 绝对的自由也滋生了诸多污染网络环境的现象。也正是由于自媒体传播缺少专业把关人的环节, 导致一些有违伦理道德为视频内容进入了大众视野。
1.2 分类明显, 迎合多数受众口味
最容易火的微视频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类。
1) 明星炒作类。例如钟丽缇在美拍中天天更新个人生活瞬间, 尤其是她对赛车的爱好吸引了众多男屌丝的关注, 再如金秀贤春节期间亮相微视, 引得众多女粉丝尖叫不已。
2) 萌娃宝贝类。可爱萌宝宝的一个嘟嘴, 一声奇怪的笑声就能引得无数网友妈妈们感动的落泪。
3) 美女模特类。许多想要成名的模特也没有放弃微视频这么直观, 这么360度无死角的展示, 同样获得不少点击量。
4) 草根明星创意微视频。笔者在大量观看了诸多平台上的草根原创微视频后发现, 关注量破10万的都是以搞笑段子戏说为主。例如美拍人气较旺盛的“陈翔7点半”、黑龙江大学学生创办的“杨公子要上进”都是主要以段子戏说和演绎为主要内容。
由此可见, 专业型的微视频平台上的内容分类明显, 能够迎合大多数受众的口味。而这种迎合带来的道德困境也就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伦理课题
2 自媒体微视频遭遇的道德困境
自媒体的公共性是在自媒体传播过程中形成的舆论场对于受众价值观的影响过程中实现的。这样一来, 那些只管参与, 不管真假, 不辩是非, 追求个人利益故意制作有违伦理内容的自媒体就充当了反自媒体传播公共性的角色, 形成了一群“淡化舆论责任”、“去道德化”的自媒体人。“微视频”作为自媒体一种新型的表达方式, 因为“去道德化”而在内容上呈现出低俗化、追求商业利益显著化的伦理道德困境。功能型微视频平台内容低俗化更加严重, 尤以微信公共平台最为严重。例如微信订阅号xvip555打出了“请把节操留在门外, 未成年禁入”和“处女少女包你爽”这样露骨的口号。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 就是网络的快速消费性, 让自媒体不假思索的将一些并不恰当的内容上传网络。例如曝光他人私生活的影像, 严重侵犯他人隐私权;再如地震时, 有网友将血粼粼的影像信息直接上传网络, 这个时候人们或许不再考虑新闻的时新性, 而更多地是被暴力的镜头所震慑, 造成网络暴力影响。
以上的有违伦理的微视频内容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 尤其对青少年在价值观上起到严重的误导作用。
3 化解自媒体微视频传播道德困境危机的策略
在自媒体传播时代, 自媒体微视频在张扬个性和话语自由时, 却在做着有违自媒体传播公共价值的行为。技术的进步, 体制的宽松不一定意味着自媒体伦理道德的进步, 当自媒体“微视频”这样一个相较于文字、图片更直观、更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媒介形式发挥着强有力的舆论功能时, 更应该考虑自媒体微视频应当坚守的伦理道德底线。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
3.1 增加把关人
自媒体始终是依附于自媒体平台生存的, 因此把关人最先应当在这些社交平台建立。提高对庞大数据的管理能力, 实时监测自媒体上传的微视频内容, 对那些充满色诱暴力的镜头坚决抵制, 那些未经处理和证实过的新闻信息暂行管理, 加以证实和处理再行发布。这需要强大的数据管理系统方面的技术支持, 对于已经发布或者成规模的为视频内容进行筛选, 让其中好的部分留下, 有违伦理道德内容删除掉。
3.2 提升自媒体人的媒介素养
加大《网络文明公约》宣传力度, 让自媒体人更多的了解自媒体传播的公共性价值, 提高自媒体的自我管理能力, 和对公共舆论的责任感。自媒体“微视频”更多的展现了马斯洛需求当中生理需求的特点, 例如“美女”、“恶搞”等追求刺激的内容, 通过网络宣传和现实教育提升自媒体向更高的人类需求发展, 可以通过对阶段性微视频的评选活动或者体现人文关怀的微视频内容的征集等方式, 逐步提高自媒体向更高标准去制作和发布内容。
3.3 建立法制上的把关人制度
自媒体微视频想要在发挥公共舆论功能时既能保持充分的自由又避免少犯错, 必须有这样的一个专门机制来制约。笔者始终对于国内影视分级制度的到来摇首期盼, 因为任何作品在特定的环境下总是那样的合理。因此不妨站在法制的高度, 将分级制度在“微视频”领域实行, 将某些特定内容划归到特殊区域, 不能让其随意扩大和传播, 但同时可以满足特定人群的需要。
总之, 微视频遇上自媒体, 与社交联姻令微视频从一开始就是那么强大。视频社交语言在未来无疑是社交语言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一开始便应该种下健康的种子。无论是专业型的微视频平台还是功能型的微视频都应当把握好内容生产的尺度, 做对价值导向有意的运营商, 做坚守道德底线的自媒体人。
摘要:网络社交经历了文字、图片、语音时代, 如今社交语言再添新成员“微视频”。它对于中国网民来讲是一个时新话题, 传播机制并不成体系, 因此我们处于“微视频”社交的起步阶段。既然“微视频”与社交融合在一起, 那我们不得不关注自媒体传播中关于“微视频”的相关话题, 毕竟我们已然处于移动互联网自媒体传播时代。新兴事物必然经历一个逐步规范的过程, “微视频”在传播过程中同样出现了在微博时代的道德伦理困境困境, 本文通过对手机端自媒体传播下的“微视频”进行伦理道德困境的剖析, 试图为“微视频”寻找一片绿色的网络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微视频,自媒体传播,动态社交语言
参考文献
[1]刘景东, 孙岳.浅议自媒体[J].中国新信息界, 2011 (3) .
[2]陈进华, 张寿涛.论自媒体传播的公共性及其道德底线[D].2012 (6) .
【微视频制作(数学)】推荐阅读:
教学微视频制作05-24
制作视频字幕07-21
视频资源制作06-18
视频制作系统05-13
视频后期制作05-22
wps制作视频07-21
制作教学视频的艰辛之路08-31
微课视频制作的方法10-21
广告文案与视频制作大纲08-20
Iclass班级视频制作大赛策划书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