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电影影评

2024-10-15

香水电影影评(精选11篇)

香水电影影评 篇1

十六世纪前,自香水被意大利人创造后,它之于绝大部分人只是纯粹的动词,一个吸引人并陶醉人的动词。但对于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一个气味天才,却是和“存在”相同的名词。

格雷诺耶的诞生除开死神的意愿显然还带了讽刺的意味。他的童年,没有爱,只有流离辗转和挤落。他渴望爱,却得不到爱,甚至无法遇见爱。但气味却让他体验一派生机勃勃,领悟生活的喜悦。于是他凭这巴黎最灵敏的鼻子捕捉它、创造它,构筑自己的王国,为之开疆拓土。

尔后的际遇更使他不得不琢磨自己存在的价值。他当然清楚自己扮演的角色――像扁虱一样渺小地存在,毫不起眼;而他只消情迷于自己创建的气味王国。

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由此不过是本能的求生欲望驱使他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如此,他才能存在于这世界,才能选择自己的行为。这时格雷诺耶对于“存在”的意义还很模糊。“存在”对他来说和“生存”没多大区别。他所考虑的仅仅是自己如何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中活下来,不至出局。关于香水的梦想也只是基于“活着”的上一层建筑。对格雷诺耶来讲,这比探究“存在”显得更加现实。

他情愿避开人类,这压抑了十八年的人的气味,一种臭味,终于得以化解。他孤独,仍寻求孤独。独自一人让他无比宽心,安全、自由,不提防、无仇恨。

这个国家最远的火山无人问津,它纯洁、干净。他迷恋它,留恋它。七年,他栖息于此,彻底远离人的气味。但当他发现他自己根本没有气味时,恐慌,如空气将他包裹。在格雷诺耶的气味王国里,一切都应该有气味。但是他没有。

西方哲学家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无法被感知的事物(包括被神感知),就无法证明其存在。对格雷诺耶来说,他自己就是不存在的。他的王国里一切都有意义,但这个创建者――他自己――却没有,或根本不存在。他不存在,那么他无法给自己下定义,他什么都不是,他无法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

于是他制作了一种模仿人的气味的香水,第一次传播人的气息。他成功了,骗过了所有人。他不再是那个擦身而过却毫不在意的人,也不是相视而笑后转头即忘的人。只是一种气味,便将他的邪恶、阴险完美地隐藏在人群中。

略施手段就让自以为是的人们上了大当,在他看来,人不过是愚蠢的动物,其他什么都不是。他们凭呼吸思考,而气味却同呼吸捆绑一起。气味能够刺激神经将其和感情或者经历联系在一起,以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格雷诺耶认为只要控制人的呼吸,便可控制人心。人的气味远远无法满足他,他要超越它。他要制作一种香水,一种凌驾于任何气味的香水,这种香水使人入迷甚至激发爱欲。而他,就是这种香味的载体。

对于这种香味他再无法忍受只能存于记忆。他要占有,哪怕最终失去。这香水,需要等待、需要雕琢、需要牺牲。

对于后者,他毫不在乎,反觉理所当然。根据弗洛伊德的陈述,格雷诺耶的行事规则几乎即是本我的“快乐原则”。绝世的香味使他获得满足感,同时激起他从未有过的爱欲;以这香味为主体的香水又是他证明自己存在,并折服众人的关键。这是他所有行为的直接动机,也是欲望的源泉。而“自我”不过是处理他在达成目的过程中与外界规范发生冲突时的协调机制。他不喜与人交往,却游刃其间;他尽量避开人类,只当他的目标存在不得不跨越的鸿沟时,方与人磨合。

香水的代价是25名少女花一般的生命。她们被摘掉时,香味在最全盛的时刻凝成点滴的精华。正如格雷诺耶构想的那样,香水激发了人类灵魂里最原始的爱欲。这一刻,在万人面前,他确实证明自己真的存在了,因为众人正深深地爱着他,神化着他。他应该满足还是狂喜?不,他反而嘲笑和憎恨。他的目的确已达到,人们臣服于他伟大的香水,宣布他的无罪与神圣。但与其说人们爱上他,不如说爱上这种香味。除却表层的浮华,暴露的还是那个丑陋、无味的内里。他创造了这情愫,如今恨不得摒弃它。他们因香水而爱他,而他对他们丝毫没有爱,只有恨。但无论他怎样恨他们,在香水的作用下,他们只能爱他。

格雷诺耶得不到真实的感情,更无法容许它虚假的存在。凭这香水,他可以为所欲为,但他反觉已钻进了死胡同,前方再无路可走。于是他回到巴黎,在全年最热的一天,像他出生时一样,所有臭味以最大程度传播,以这香水的慑力结束他的生命。

少时的经历对一个人一生的塑造作用极大。格雷诺耶后来的排斥、憎恨,以及对这个世界的诸多疑惑与这段时期的惨淡生活不无关系。他的一生充斥了数不尽的矛盾与冲突。他渴望爱,却无法享用,绝望后他将对爱的追求转化为对人类的憎恨。他本身没有气味(尽管一开始他浑然不知),却对气味情有独钟。他厌恶人的气味,却仍渴望拥有它,像个正常人,于是他仿制这种气味。当他带着上帝赐予的天赋和撒旦赠与的灵感周旋于世时,他决心用香水愚弄、报复所有人,却仍无法像个常人般爱与被爱。

在他的一套气味理论中,格雷诺耶一直试着向自己解答一个问题,即“我是否存在”。但他无法解答,直到最后仍在困惑。他从扁虱开始,逐渐成为旁人心中一个伟大的存在,却最终无法被自己接受,归于往来的尘土。

香水电影影评 篇2

聚斯金德小说的空前成功使得很多电影制作人都试图将这部小说搬上荧幕, 然而因为拍摄难以用视觉来传达细致入微的气味, 多年前《香水》就被库布里克定性为“一部无法被搬上荧幕的小说。”但在2006年, 有“德国的吕克.贝松”之称的新锐导演汤姆.提克威在对剧本进行了20多遍的修改过后, 成功地将《香水》搬上荧幕, 并在2007年获得德国电影银奖。

在电影的改编上, 编导们大胆地删改了原作, 使的影片的线索更清晰;并且影片紧紧围绕着“香水”展开故事, 将小说中对嗅觉的描摹通过视觉与音响的方式表现。这与巴赞对电影改编的观点相一致, 他认为:“电影改编的关键在于电影制作者们是否有足够的视觉想象力去创造出与原著风格相匹配的电影作品1。”

笔者将通过小说与电影的对比, 分析并探讨电影改编的成功之处。

一、人物与主旨

首先, 小说与电影《香水》在人物塑造上有所差异。

聚斯金德在小说中将格主人公造成一个残忍、冷漠的形象。在蒙彼利埃, 格雷诺耶出于自己的野心配合侯爵的活力气体实验, 制造出模仿人的气味的香水, 并想以此控制人类, 他的疯狂和工于心计就可见一斑;在格雷诺耶被捕的那刻, 他打开那混合着少女体香的香水, 所有人都臣服于他的脚下, 停留在他唇上的是嘲弄式的冷笑, 他突然明白了自己只有在憎恨中才能找到满足。心灵的阴暗与冷漠的笑进一步将他残忍的本性突现。

在电影中, 编导则展现了格雷诺耶的人性与温情。电影将“小说中格雷诺耶恶意杀死马雷街的红发少女改编成误杀2”, 随着剧情的发展, 格雷诺耶的脑海里不断闪回少女的面庞;当格雷诺耶用香水征服了人群之后, 他的脑海里回忆起了切李子的红发少女, 他似乎感受到了爱的美好, 而他眼中的泪让他蓦然明白自己亲手毁灭了最美的事物, 这一切不过是毫无意义的征服。

其次, 笔者认为电影《香水》相比于小说, 其主旨更为深刻。

小说通过格雷诺耶为格里马、巴尔迪尼、阿尔努菲寡妇卖命, 反映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极端残酷。而电影在改编后, 人物的命运更有戏剧性——拉加尔夫人将格雷诺耶卖给制革匠, 这笔不义之财也让她送命;而制革匠格里马用卖格雷诺耶获得的钱财喝得酩酊大醉, 也跌入水中淹死;巴尔迪尼满心欢喜地拥着格雷诺耶所写的香水配方入睡时, 因为房屋倒塌而殒命;而寡妇的情人也在参议会的调查下, 屈打成招被吊死。格雷诺耶都曾为这些人创造过财富, 而他们却从未真心对待过他, 因为爱的缺失, 他才不断地去占有少女的香味, 渴望征服一切, 因此电影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对爱的追求;格雷诺耶的成长环境十分艰难, 然而他却像有抵抗力的细菌那样顽强地存活下来, 而一旦他离开昔日利用过他的那些人, 他们的命运就走向死亡, 格雷诺耶也在一定程度上象征了不竭的生命力。

二、文字与电影镜头

聚斯金德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每一缕细腻的气味;而导演提克威则用镜头、蒙太奇的力量, 营造出另一个香氛世界。

首先来看小说中气味描写的语段:“这种气味有热量, 但是不像香柠檬或麝香, 这种气味像一段闪闪发光的薄绸, 但又不像薄绸, 而是像牛奶里融化了饼干…她的汗散发出海风一样的清新味, 她的头发的脂质像核桃油那样甜, 她的生殖器像一束水百合花那样芬芳, 皮肤像杏花一样香3。”人的气味微妙而难以形容, 它们似乎是某种特定的感觉。而小说中, 文字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将气味的温度、浓稠度、甜度融合在一起表达出来, 作者运用了一系列我们所能认知的散发香味的事物来描绘马雷街少女的芳香, 还原出那极具诱惑的香。

相比小说, 电影的表现手法则更为丰富。

“电影表现的力量, 就在于它通过摄影机总在努力尽可能地抓住每一个影像的本质的东西4。”《香水》也正是采用多种拍摄技巧, 如长镜头剪辑, 快慢镜头组合, 以及环绕拍摄。电影在表现少女的悠长的体香时, 用长镜头拍摄少女挎着一篮李子向前行走的背影。而当格雷诺耶循着气味找到红发少女, 他凑近少女, 在她背后嗅着芬芳。摄影师葛力说:“我必须看到她的身体和他的鼻子靠得非常近5。”因此摄影师竭尽所能地接近少女的皮肤来拍摄, 他将镜头放在格雷诺耶鼻子的方向, 在女演员的颈部、肩部曲线之上的几英尺范围内, 环绕拍摄。影片的后段, 格雷诺耶站在山顶, 嗅着气味寻觅洛尔的踪迹, 快镜头的拍摄象征了主人公的视线穿越了高山、平原和树林;而洛尔在骑行之中被风吹散了头发, 则采用了慢镜头。这一快一慢的组合表现出少女身上美妙浓郁的气息。

“吸引力是戏剧的一切进攻性要素, 即能够从感觉上和心理上感染观众的那一切要素6。”因此蒙太奇的运用使得香味的表现更具吸引力。《香水》中有一段运用得十分巧妙的蒙太奇片段:巴尔迪尼深嗅格雷诺耶为他调制的香水, 画面旋转切换, 他所处的昏暗的仓库不见了。巴尔迪尼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那里有啁啾的鸟鸣, 有鲜艳的玫瑰, 黑发少女向他款款走来, 在他的脸颊亲吻。电影通过蒙太奇切换的手法, 巧妙地将香水带给人的想象以画面的形式呈现在荧幕上, 使观众仿佛嗅到了芬芳, 而蒙太奇的运用也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格雷诺耶具有超人的嗅觉天赋。

三、文字与电影音乐

聚斯金德在小说中用文字描绘人物复杂的心理和美妙的香味, 虽然细致入微, 但在表现效果上却不及电影音乐具有感染力。音乐有上千种演奏方式, 有音调的高低起伏, 不同的旋律也传达出情感的差异, 因而它能更好地引起观者的共鸣。

电影艺术是视听盛宴, 不仅需要高超的画面表现手法, 听觉享受也必不可少。导演提克威与澳洲籍的强尼·克莱米克、德国籍的瑞荷.海尔合作, 共同进行电影音乐的创作。“他们以高贵华丽的交响乐, 神圣的男女高音演唱与唱诗班和声, 再搭配深具空间感与意象感的电子合成乐, 赋予这部电影意乱神迷的气息7。”

主人公行走在通往格拉斯的薰衣草边, 音乐呈现出紧张的氛围, 并且步步逼近, 与格雷诺耶紧张的心理相契合。达达的马蹄随之响起, 当他嗅到马车里坐着的是一位红发碧眼的美丽少女, 由弦乐与女高音组成的神圣的旋律响起, 并混杂着十分微弱的节奏, 暗示出格雷诺耶被少女的香味所吸引并渴望占有它。美丽的洛尔沐浴后披上精致的蓝色绸衣, 眨动着迷人的眼眸, 此时惟有干净婉转的弦乐不露声色地将洛尔纯净柔弱的美融化其中。当洛尔推开木质的窗户, 女高音再次响起, 并逐步升调, 终于在洛尔摘下白玫瑰时, 达到了音高的顶峰, 象征着少女的美无与伦比, 令人窒息。少女在长短不一的虫鸣声中, 拿着洁白的玫瑰走向母亲的墓碑, 此时女高声伴随着悠扬的弦乐趋于降调, 将洛尔庄重的心情展露无余。

埃亨鲍姆在电影修辞问题里曾说:“音乐在某些方面具有语言的功能语言的功能, 伴随着内心语言的发展, 它承担了加强情绪的作用8。”音乐的旋律变化、高低起伏不着痕迹地将观众带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与电影的节奏和基调相契合, 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小结

聚斯金德用笔创造出一个气味王国, 他用最细腻的文字让读者在思维的世界里无限想象;而提克威则是将文本从抽象转变到具象, 从自在的个体阅读转变到仪式感的集体观赏以及生活化的个人观看, 从而使观者获得全方位的审美体验。

提克威在保留小说故事主线的基础上, 将人物、主旨进行了一定的改编, 使电影更能被大众所接受;他巧妙地用各种媒介把虚无缥缈、难以形容的嗅觉在荧幕上以音乐与画面镜头的形式传递给观者, 给人以美的享受, 而这些都是电影超越小说的特别之处。

摘要:本文将《香水》的小说原著和电影进行比较, 通过二者在人物塑造、主旨表达, 文字与电影镜头、电影音乐传达的效果这三个方面, 分析并探讨电影《香水》改编的成功之处。

关键词:香水,人物,电影镜头,电影音乐

参考文献

[1]安德烈.巴赞.电影改编理论问题[M].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8.

[2]帕特里克.聚斯金德.香水[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3]让.米特里.电影美学和心理学[M].大学出版社, 1973.

给电影洒点香水 篇3

《胡佛》

配乐: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胡佛》讲的是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创始人J·埃德加·胡佛的传奇人生,电影舞台主要聚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电影色调偏灰暗,电影配乐也是安静的、柔和的交响乐和钢琴曲为主。里面采用了不少意大利作曲家Ludovico Einaudi和德国作曲家Max Richter的作品,使得整张大碟颇有一种现代古典的味道。

《亡命驾驶》

配乐:克里夫·马丁内兹

去年最大惊喜的一部电影,看片名以为又是炫耀车技之类的荷尔蒙电影,其实不然,虽然车在整部电影里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是很显然导演并没有太多着墨于车技上,相反,不多的台词和冷静的叙事风格缓缓道来一段有情有义的故事。电影配乐充满了浓浓的复古风,怀旧中带着特别的浪漫。特别喜欢其中第4首《Oh My Love》,第一次听到,只想到两个字:圣洁。

《汉娜》

配乐:化学兄弟

来自英国的著名电子组合化学兄弟(The Chemical Brothers)的首张电影原声碟,化学兄弟秉承其电子乐的鬼才创意,整张专辑由电子乐曲构成,并加入了女声吟唱,冰冷之中夹杂着迷幻幽怨,和这部酷劲十足的电影相得益彰。

《龙文身的女孩》

配乐:特伦特·雷诺、阿提戈斯·罗斯

这两位配乐深为导演大卫·芬奇钟爱,他们对上一部合作的正是《社交网络》。这张原声大碟第一首主打片头曲Immigrant Song配合《龙文身的女孩》炫酷开头实在酷到爆了,其原曲出自Led Zeppelin,《摇滚校园》中曾使用过该配乐。一如大卫·芬奇以往的电影作品,激烈的摇滚、幻变的电子乐是主调,片尾带点蓝调风格的《Is Your Love Strong Enough》作为收笔,起了一个转合的作用。

《艺术家》

配乐:路德维克·伯斯

众所周知,她是一部怀旧复古的黑白默片,向过去的无声电影时代致敬。因为没有对白,所以整部电影配乐起到的作用可想而知,温婉的乐曲缓缓道来一个动人的故事。整张大碟充满了复古怀旧的气氛,俏皮跳脱的风格让人想起了卓别林时代。

左小祖咒首张DVD广州首发

3月26日,左小祖咒在广州方所书店发布了《2010万事如意Live》DVD。这张DVD收录了2010年3月19 日左小祖咒北京演唱会的精华,那场演唱会在艾未未、孟京辉、朱文、贾樟柯、宁浩、李延亮、方无行、陈珊妮等文化明星的协力下完成。为了精益求精,历时两年时间打造了这张Live DVD,是左小祖咒发行的第一张现场DVD。演唱会制作人方无行和左小祖咒携同好莱坞后期电影混音大师胡必烈,运用六声道杜比环绕声编码,在内地演唱会DVD里较为罕见,值得珍藏。

电影《香水》观后感 篇4

节日里一整天都在断断续续看这部电影——《香水》,这片子太让我震撼了。

这电影能坚持看下去于我而言不容易,观影的过程极不舒适。

开头是几段平行蒙太奇的快速拼接剪辑,在灰度浓重的冷色调里,导演为观众铺开了主人公格雷诺耶一开始就沉重阴暗的人生:

巴黎秽臭的鱼市场里,女人在其贩鱼的摊位底下生下来一个孩子,这是她的第五个孩子。每个孩子都会生在这里,足见女人的生活之窘迫。像以往一样,这孩子照例被丢弃在案头下一堆鱼肠鱼杂堆起来的腥臭污秽之中,等着自生自灭,然后铲进河里。他的母亲已经用同样的方式处理了前面几个孩子。也许她是一个穷得无力养活自己以及孩子的女人,也许这孩子来路不正见不得光,且不知道究竟这是一场痛苦还是欢愉的产物。总之他的到来,是女人的剧痛与累赘。生完孩子后女人挣扎爬起来,想继续卖鱼。女人看起来很虚弱,大汗淋漓,摇摇欲坠。

这叫人生出来悲悯之心。

放眼望去,生孩子是女人的罪过与劫难。享受爱情的明明是两个人,承担后果的却偏偏是女人的柔弱之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所有的苦痛我们都可以在宗教故事里面得到解释——在伊甸园里,亚当和夏娃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在蛇的引诱下,违背了上帝的禁令偷吃了禁果。上帝大怒,决定惩罚他们。诅咒蛇终生要用肚子走路,世代与人为仇;亚当被诅咒要一辈子劳作辛苦,汗流满面,才得糊口;夏娃被诅咒要备受怀孕的苦楚,生产时更是要受尽苦难,而且终生被丈夫管辖……

这是宗教故事,也是社会人赋予生命的神性解释。

影片中女人的异常很快引起了一个经过鱼摊的男人的注意,他问她究竟怎么了,这个时候,那个在污秽中挣扎的男婴发出来他生命的第一声啼哭,他表现出来异常顽强的生命力。原来这孩子是一个有着不同寻常的嗅觉的人,鱼腥味等强烈的恶气味刺激,激发了他的生命力,他没有顺利夭亡,而是在挣扎中发出了奋力地哭声。这声音出卖了他的母亲,人们循声找到他,人群哗然。这个贫穷的鱼贩母亲居然想谋杀自己的孩子!这是世俗与宗教都不能允许的事情。男婴的第一声啼哭,就把他的母亲送上了绞刑架——女人以谋杀婴儿罪被绞死了。

然而,没有人深究这个虚弱贫穷的母亲经历了什么苦难,是什么原因致使她一次次怀孕又一次次弃婴,这都不需要深究,人们所不能忍受的仅仅是她企图任孩子自生自灭。行刑时候女人的脸上没有悲伤没有太多表情,只有空洞的眼神紧闭的唇,也许她来不及表现她的恐惧,也许她把命运早就交给了上帝。

男婴被送到了育婴堂,有了名字——格雷诺耶,这是社会的善举。然而送进去之后就无人问津他将遭遇什么,会有怎样的成长与命运。他一被送进去,就险些被几个七八岁的衣着肮脏的孩子们用一块破布捂死。他们不欢迎他的到来,这意味着又来一张嘴,又来一个抢地盘睡觉的活物。孩子们不乐意“添堵”,毫无善念,只想快些弄死他。人性在异常的生存环境中滋长出来恶行似乎也再正常不过,从没得到过爱的滋养的心,又怎么会爱别人。

然而男婴在各种陌生气味靠近的时候就从熟睡中惊觉,他开始扭动啼哭,惊醒了育婴堂的管家婆,老妇闻声过来救下了他,鞭打了那群孩子。在老妇眼里,每个孩子都是劳力,她要养大他们,再暗中卖掉可以卖掉的,换取生活。这一切都是暗中完成的。这个社会在慈悲之举——收留弃婴之后,就没了下文。没人去在乎这些生命后来怎么样了。

男婴表现出来异乎寻常的生命力。这多亏了他的天赋异禀,他对气味有强烈的分辨力。影片中有一个特写镜头,男孩初次闻到了苹果的香味,他贪婪地嗅着苹果的香气。这苹果也是隐喻,暗合撒旦手中那枚令欲望觉醒的苹果,来自味道的诱惑。他像野草一样顺利、简陋、顽强地存活与成长,终于到了可以被卖掉的年纪。育婴堂管家婆把他卖给做羊皮生意的满脸横肉的商人做苦力,可一转身老妇就被商人杀死,这一桩买卖人财两空,还叫她送了命。

似乎格雷诺耶的每一任主人,在他离开之后均死于非命——首先他的哭声把母亲送上绞架;然后卖掉他的育婴堂老妇送了命;辗转卖给各个商人做童工,他靠天赋驱使,成功使得自己被卖给香水商,他爱那香味,想储存世间美好的味道。但香水商人们亦死于意料之外。得到他配方的商人死于老屋垮塌,揭发他杀人的商人死于众人审判,甚至他尾随接触到的第一位有着青春体香的少女也被他慌乱中意外捂死……这些微妙的情节若说是纯粹的巧合,未免有失偏颇,其实别具匠心。是作者借上帝之眼给了贫穷与无助的下层人民悲哀的一瞥;亦是用因果关系给那些贪婪的只会榨取利益的小资产阶级人物难逃的罚与劫。直到最后一刻,格雷诺耶都没有被看作一个人,都只是商人眼中没有人格,只有商业利用价值的工具。

少女的意外死亡,促成了格雷诺耶潜意识中人性的长眠不醒。也召唤着他更为疯狂的举动。

格雷诺耶也仿佛闻不见自己的味道。只在跋涉中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山洞里面,他第一次没有闻见任何“味道”,差点让他忘记此行目的,最终一场雨浇醒他,他还是醒悟他要继续追寻。他并不知自己缘何生而为人,仅仅如兽类本能,只知道自己要寻找味道分辨味道制作并储存味道,这成了他生命的唯一意义。

“香水”的味道即是生命的味道、人生的味道、生活的味道、世界的味道。这是影片通篇的隐喻。

就这样,在天赋异禀的嗅觉引导下,男婴格雷诺耶走完了他从出生、求生、辉煌到毁灭的短暂一生。格雷诺耶寻找香味的过程,就是探索生命的意义的过程,这是一个哲学命题: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却以隐喻的方式完成。

与其说是格雷诺耶出于生命本能追寻香味,倒不如说是导演带领我们借香水这个喻体,探索人生而为人的意义,以及人类社会种种罪恶可有其源头。也许宗教会回答我们对生命的疑问,对社会的困惑。

一种美好事物却成就于另一种美好事物的毁灭。迷人的带有宗教般摄人心魄的香水制成了,格雷诺耶用杀死的十二个少女的体香,精制而成的香水最终引发了宗教式宽恕与爱慕,格雷诺耶先是用私藏的秘制香水迷倒了狱卒,接着迷倒了行刑的刽子手,又迷倒了观看行刑的众生……他不仅没有被钉死在十字架,就连最后一个死亡少女的父亲本想复仇,也在香水摄人心魄的味道下情不自禁跪在格雷诺耶脚下,称他为我的儿子……

影片最后,人们心底的爱欲被香水激发,彼此亲吻抚摸,脱掉衣衫……衣衫本是社会人的一层理智屏障与道德围栏,然而大家情不自禁地除去它,这是集体的迷情,集体的失智,集体的狂热,集体的失忆,这是更大的隐喻了。

站在行刑台向众生“抛下香水”的刹那,格雷诺耶从恶魔荣升为世人顶礼膜拜的神祇、天使、耶稣,他最终获得了虚幻的爱,刹那享受到为人的感觉。可他面无表情,若有所思……

影片没有就此打住,在“气味”的召唤之下,格雷诺耶回到了母亲生养他的地方,夜晚,他到了巴黎那个肮脏的恶臭熏天的街头,他把整瓶香水从自己头顶浇下来,聚在一起的妓女、强盗、乞丐和疯子发现了被香水沐浴的格雷诺耶,他们疯狂地扑上去,前仆后继,活生生将格雷诺耶分食了,连一根头发、一根骨头都没有剩下。

在看完整部电影之前,我完全无法预料影片结局竟会由食人的方式所呈现。这结局尖刻、震撼、赤裸裸地铺展在观众面前,让心避无可避。

影片结尾:当众人散去,隔天的清晨街头又支满了嘈杂脏乱的小摊,一切归于平凡之中;好像那个杀人犯、香水天才格雷诺耶从未出现过。然而世间众多的看不见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就像味道,无论香臭,我们无法拒绝闻见,因为味道与呼吸同在。

《香水》一开始观影的时候,我几乎是看不懂的,还以为是个犯罪片。等看到了结尾行刑处——影片的高潮迭起,才真正触及其丰富的精神内核。

这片子应该是属于批判现实的作品,只不过还披了一件魔幻与宗教的外衣。整个片子充斥着隐喻。我这愚笨的脑袋,要一下子看懂这个电影着实不容易。一遍遍回味的时候,才后知后觉,有所觉悟。片子借着“香水”这个壳,对社会的内核进行了非常深刻的揭示与批判。

“香水”可看作是上下阶层的一个隔离带,既是充斥着奢靡酒会和纵情声色的上流社会的象征,也是肮脏的仅以生存为终极目标的下层人民的痴心妄想。

“香水”所透视出的社会人的相互冷漠以及阶级地位等差,无不呈现出深刻的伦理与反思。这部片子思想太过厚重,内涵太过丰富,表现太过隐晦,还有诸多“难以描述”,太多的人生欲望,太多的尘世喧嚣,太多的人性曲直,都带着暗芒,隐隐约约地闪烁在影片灰暗的色调中。我不能一一尽述。原来我内心诸多的“感觉”亦如感知味道,有许多语言所不能及处,只可意会。

电影英语课影评写作电影名目 篇5

FORREST GUMP阿甘正传

Starred by Tom Hanks

YOU’VE GOT MAIL电子情书

Starred by Tom HanksMeg Ryan

THE FAMILY MAN居家男人

Starred by Nicolas CageTea Leoni

THE PRINCESS DIARIES I.II.公主日记I.II.Starred by Julie AndrewsAnne Hatthaway

THE RUNAWAY BRIDE逃跑的新娘

Starred by Juliet RobertsRichard Gere

FATHER OF THE BRIDE新岳父大人

Starred bySteve MartinDiane Keaton

BRIDGET JONES’DIARY I IIBJ单身日记

Starred by Renee ZellwegerHugh Grant

SEA BISCUIT奔腾年代

Starred by Toby McQuaire

MONA LISA’S SMILE蒙娜丽莎的微笑

Starred by Julia RobertsJulia StilesKristen Dunst

JERRYMAGUAIRE甜心先生

Starred by Tom CruiseRenee Zelleweger

REMEMBER THE TITANS热血强人

Starred by Danzel Washington

COACH CARTER铁血教练

Starred by Samuel Jackson

LIFE AS A HOUSE重建人生

Starred by Kevin ClineKristin Scott ThomasHayden Christensen

THE LEGEND OF 1900海上钢琴师

Starred by Tim Roth

LIAR LIAR大话王

Starred by Jim Carrie

AABOUT A BOY单身插班生

Starred by Hugn Grant

PATCH ADAMS妙手情真

Starred by Robin Williams

BICENTENNIAL MAN变人

Starred by Robin Williams

AS GOOD AS IT GETS猫屎先生

Starred by Jack NickelsonHelen Hunt

THE PERFECT MAN完美男人

Starred by Hilary DuffChris Noth

THE WEDDING DATE婚礼男友

Starred by Debra MessingDermot Mulroney

WHAT WOMEN WANT男人百分百

Starred by Mel GibsonHelen Hunt

BIG DADDY老爸向前冲/冒牌老爸

Starred by Adam Sandler

BIG FISH大鱼

Starred by Evan McGregor

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

Starred by Julie AndrewsChristopher Plummer

THE JANE AUSTIN BOOK CLUB简·奥斯汀书会

Starred by Mario BelloEmily BluntKathy Baker

THE PURSUIT OF HAPPNIESS追求幸福

Starred by Well Smith

KUNGFU PANDA功夫熊猫POUNDS七磅

THE PAINTED VEIL面纱

DEAD POETS SOCIETY厂死亡诗社

HILARY AND JACKIE她比烟花更寂寞

SHINE闪亮的日子

P.S.I LOVE YOU附注: 我爱你

AUGUST RUSH八月迷情

GRAN TORINO老爷车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本杰明巴顿奇事

BEFORE SUNSET爱在日落黄昏时

OUT OF AFRICA走出非洲IDIOTS三个傻瓜

FRONT OF THE CLASS叫我第一名

电影《归来》影评 篇6

归来不识焉

以社会底层平凡人物的悲与喜,反映特定时代下社会留下的哀与殇,也许这就是谋导“老谋深算”之处,从《红高粱》到《金陵十三钗》再到《归来》无一例外。毕竟,迫于某些因素,历史是不能太过直白地去批判,文革是不能太过直接地抨击。虽然剧中轻描淡写地将文革一笔带过,但此处无声胜有声,导演对当时社会人性被摧残的哀悼与鞭挞却尽显淋漓尽致。

《归来》是值得花时间去细细品的佳作。导演没有深刻描述时代背景,却写出了一个时代的悲惨共鸣;没有撕心裂肺的生离死别,却写出了扣人心弦的感动;没有繁琐的情节累述,却以无声般的细节表演战胜千言万语。感动之余,也会深思,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难道只有一个“陆焉识”吗?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社会,不得不造就这样的结局。

翘首盼归来,归来不识焉。

雨夜归来,一墙之隔,一把锁阻断了重逢,却锁不住相爱的心。长桥寻人,撕心呐喊,明明相见不能相拥,凄美缠绵。陆焉识的出逃,只为这久违的重逢,千里迢迢,就算最后换来的只是远远一瞥。

平反后的陆焉识颤颤地推开阔别多年的家门,拖着沉重的步子,没有多余的语言。当看到桌子上陈旧的照片,泪湿眼眶,二十多年的忍耐,二十多年的坚持,二十多年的屈辱,只为了能够回来,回到自己的家,一瞬间百感交集。有人会说归来的情节发展太慢,太煽情。殊不知也是这越平淡的故事,越让人刻骨铭心。面对失忆的婉喻,陆焉识没有放弃,想尽一切办法相伴左右,修琴,读信,只为照顾她,唤醒她沉睡的记忆。而她也以她自己的方式爱着焉识,几十年的等待,几十年的期盼,还有后来无数个5号风雨无阻的坚持。

电影中,谋导也并未将所有的故事娓娓道来。多次被婉喻提到的方师傅,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不言而喻。后来方师傅妻子当街谩骂,恐怕也称得上是电影中的一处“妙笔”,谁错谁对,留给观众自己去思考。

雪中,她依然盼着记忆中的焉识归来;雪中,他依然默默相伴,虽然她早已不识焉。他们都在等,在等待中一起慢慢老去。

电影《紫日》影评 篇7

《紫日》是冯小宁导演“战争与和平”三部曲的收山之作,他讲述了三个不同的人因为战争,命运被捆绑在一起,一同经历一段逃离战争,追求和平与人性的曲折而惊心动魄的故事。作品开头体现了国产片导演模仿西方大片的宏大战争场面的支离破碎和拙劣,场面真实性、观赏性过低,感觉只是学习到了人家的皮毛,完全没能再现出当年苏联出兵东北时百万铁甲洪流绞杀日本关东军残酷场面,不管是因为经费问题还是国产片取景调度的拍摄问题,都使我们看见在战争场面的刻画上还需要中国人更多的改进与学习。

除此之外,我们也不得不佩服导演客观的视角和人性的高度,以及对镜头下的细节的精雕细琢,力图运用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神态去刻画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以此来突出作品想要表达的战争与和平的思想,也以此吸引住观众的心,从而跳出了中国抗日题材的窠臼。这是一部看了让人宁静,让人思考,让人感慨万千的抗日题材电影,它唤起了人们对战争和对身处如此环境下的人的人性的思考,对和平的渴望,对善良的赞美。

一、人性本善——对人的真善美的颂扬

人之初,性本善,若是人性本善的话,不管面对何种仇恨,都掩藏不住其内心的善良的光芒,而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正好印证了真善美的光芒与力量。导演选择了一个小角度、小场景,选取了最最普通的小人物——杨玉富,娜佳,秋叶子,从这三个被命运偶然捆绑在一起的普通人身上去发掘去凸显内心的思想与变化,这是三个人共同建立爱与信任的过程,也是三个人各自认知改变的过程,因而我们可以把它拆分为三个部分,从三个人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场曲折动人的故事,即从杨玉福,娜佳和秋叶子三个人的内心描写与心路历程去洞悉每一个人内心的善与爱,去发现作者对人性真善美的颂扬。

杨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的形象,单纯而又善良,在被日本人捆绑起来之后还天真的相信无辜者会被善待,却残忍的目睹了自己的奶奶被杀,自己的同胞被活活地烧死,甚至是目睹自己将要被枪杀,所以他的内心早已填满了对日本人的仇恨,对日本人的愤怒早已超越了一切。当他们摆脱追兵,娜佳要求作为男人的杨去杀了害死苏联男兵的秋,杨想起了无辜被杀害的奶奶,想起了丧心病狂的日本人,权衡于复仇和内心的不忍与善良之间,痛哭流涕,看着充满恐惧不断哀求的秋,善良最终战胜了内心的仇恨,杨放过了他。甚至是准备让他自生自灭时,因为看见路边的羊骨而又心生怜悯,不忍心其被野兽蚕食而返回去救他,即使知道三个人分食仅剩的干粮可能谁也走不出森林时也不忍抛弃他。后来,秋掉进沼泽时,杨又一次犹豫在救与不救之间,他用征询的眼神望向娜佳,娜佳让他自己决定,几经犹豫的他叹了一口气之后还是选择了拯救这个生命,又一次强化了一个普通中国人内心中的善良与宽恕,所以,在最后他两次告诉秋好好回去过日子。而从娜佳来看的话,最明显的莫过于当他面对突然出现的麋鹿时,他的第一反应是举起枪准备射杀它,以填补他们食不果腹的窘境,可是面对麋鹿柔顺温和,毫不惧怕人类的场景,娜佳被感染了,他被麋鹿的神态吸引了,她最终放弃了自己的残忍的想法,善待了一个生命。另外,娜佳选择让杨杀秋叶子的时候,其实也暗含了他内心对杀害一个小女孩的不忍,所以在他看见杨放了秋叶子并打算带她一起走出森林时,他选择默默接受。而在娜佳与他们失散重逢后,娜佳开始和秋有了更多的信任,关系变得亲密起来,开始露出久违的笑脸。拨开这层外衣,掩藏在其之下的共有的内涵其实应该是对人类内心深处的善良的刻画与赞美。

而对于秋叶子,他的天性也本该是善良的,对于这场战争也是害怕和惊恐的,因此在一开始,秋叶子本打算跟姐姐一样,选择用毒药结束自己的生命,结束对这场战争的不解。在深陷沼泽的时候,当他拿着枪对着杨和娜佳的时候,他没有选择同归于尽,而是不放弃地用眼神乞求他们救他,当她从沼泽地里被救出来后,他开始重新理解这两个本该是敌人的人,他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获得原谅,即使是最后走出森林,当她发现自己的同胞早已离去,日本已经投降的时候,他最绝望的时候,用枪指着杨的时候,他也没能扣下扳机,她身声嘶力竭的大喊着“我知道你们是好人,我不能杀你们”,战胜了自己可怕的想法,用痛哭和泪水释放自己的情感。

他们都曾有过无数次的犹豫,无数次的选择,最终,在一次次的跌宕起伏中,善与恶的争斗,他们选择了相互依靠,相互信赖,共同面对。捍卫了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与信赖。

二、善与恶的徘徊——对残忍的军国主义的批判

在《紫日》的镜头下,我想我们不难发现,一切苦难和罪恶的根源都是日本的军国主义,是残忍的军国主义思想让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日本少年变成了一个恶魔,让一群本该好好读书的孩子成为帝国的战士,为了妄想的胜利而狂热,丧失自己的理性;让一群日本兵以杀人来取乐;让他们在绝望时互相杀戮,甚至是连小孩老人也不放过。受其荼毒的典型就是秋叶子,他以自身的行为和想法验证了军国主义对人性的摧残。

秋叶子是在混乱中被苏联兵救下的,可是他并没有丝毫的感激之情,而是抱着同归于尽的想法把他们带进了雷区,害死了苏联男兵。当他们在白桦林休息室,也无时无刻不再想着抢夺下机枪。而她所带的路,也是打算把他们重新带回日本人的军营,这种顽固不化的思想丝毫未曾动摇过。当他们走出森林,看到军营时,在他内心深处烙下的顽强的军国主义思想还是挟持着他,天真地告诉杨和娜佳:“你们是好人,就算做了俘虏也不会有事的,因为我是日本人,我会让他们放了你们。”直到最后当她拿枪抵住杨的胸膛时,她仍然顽固地保留着深深地军国主义思想,直到听到电台里用日语宣告日本投降后,她才彻底放弃了抵抗,对他曾经所信仰的一切轰然崩塌的事实痛哭不已。

也许,一切到这儿应该结束了,可是,战争并没有将她遗忘,他的简单幼稚最终还是倒在了军国主义的屠刀下。当她经历了那么多曲折之后,当她以为可以回到海的那边之后,他看见还被蒙在鼓里的同胞们以近乎残忍地自杀方式表达对祖国的忠诚时,她选择冲下山坡告诉他们战争已经结束的消息,然而,早已被军国主义荼毒的狂热分子把枪口朝向了她——当满捧的鲜花撒向天空,当可爱的八音盒无助地滚落山野,当秋叶子圆睁双眼中弹倒下时,她也许仍然不愿意相信,她会死在自己同胞的枪口下,竟然会死在已经从她口中亲耳听到国家战败的消息后却依然举枪的同胞手中。一个被军国主义荼毒的孩子最终倒在了残忍的军国主义的枪口下。

如此惨无人道的军国主义毁灭了人性,毁灭了人性中的真善美,毁灭中国人的安宁生活,也最终毁灭了自己,毁灭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三、直面战争的残酷——述说对人性的摧残

战争,从来就不是仁慈的,就不是不会流血和牺牲的,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杀戮和罪恶,哪里就有仇恨和伤痛。面对苏军的滚滚铁甲洪流,日军用自杀式的方法去对付坦克,死亡无处不在。茫茫林海上的敌我空战,注定要有一方的战机被击落,一个生命又将陨落。浩瀚的大海上,兵力早已空虚的日本海军被迫用战机去撞击美国的航母,近乎绝望疯狂的牺牲生命。一个士兵被长官强迫着去杀害一个手无寸铁的妇孺来练胆量,一群群的中国老百姓被日本人任意的杀害,一个鲜活的生命被日本兵当成日常生活的消遣娱乐,罪恶,到处都是罪恶,到处都是战争阴影下人性的扭曲与摧残,战争就像一个收割生命的机器一样,不分民族,不分大小,不分男女,收割一切生命并且扭曲着人性。

那一望无际、饱含大自然韵致的北国林莽;有着童话般迷人景色的白桦林;闪烁着金色阳光的河流;浸透着瑰丽色彩的落日,无不展现着浓郁的诗情画意,令人神驰心醉。然而这一切都被法西斯刽子手惨绝人寰的暴行所改变,被一场本不该发生的战争所毁灭,一块圣土,被他们弄得污浊不堪。本该是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农民,本该是在遥远的苏联跟孩子一起快乐生活的母亲,本该是在学校努力读书的孩子,一切的一切,都被那该死的军国主义思想和战争所破坏,让罪恶和杀戮蔓延在茫茫的大地上,让他们充满了伤痕,充满了仇恨,充满了对世界的绝望。

电影《活着》影评 篇8

2014年12月25日 电影《活着》的影评

——人生如戏

张艺谋导演的《活着》改编自余华的小说《活着》,与小说倒叙的方式不同,电影采用的是按时间顺序播放,其中时间标识十分明显,从最开始的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再到文革后期,各个年代的人物性格都十分鲜明。剧中男主人公福贵一开始是一个纨绔子弟,有些家底,却整日沉迷于赌博,最终家破人亡(其父因其败光家底,一气之下身亡),妻离子散。后痛改前非,妻子也带着子女归来,唱起了皮影戏,以此来谋生活。在一次下乡唱戏时,被国民党抓了去打战。后被共军抓了做俘虏,为共军唱了一段时间的皮影戏,后返还家乡,而与福贵一块被俘虏的老乡春生跟着共产党南下开汽车去了。福贵回家后只见母亲已因病逝世,小女凤霞也因病致哑,内心十分内疚。时间前进到五十年代,中国的大跃进时期,每家每户都要献铁炼钢,并建立了公共食堂,福贵一家都参加到了炼钢活动中。福贵之子有庆,在一次区长检查学校炼钢中,不幸被推到的墙砸到,身亡。而这倒下的墙恰是此时已成区长的春生开的汽车所撞倒,福贵及福贵妻子家珍痛不欲绝。时间到了文革时期,福贵和家珍已老,凤霞也长大成人。文革批判旧事物,故福贵家唱皮影戏的工具被烧,而春生也被判成走资派,生活惨淡。不久凤霞嫁给了城里腿有残疾的万二喜。不久之后怀有身孕,在医院生产过程中意外死亡。凤霞产下一子馒头。电影的最后在福贵,家珍,馒头和二喜的吃饭的场面结束。

贯穿整个电影中的皮影戏是我们理解这部戏的关键。皮影戏,既是福贵一家的戏,也是皮偶的戏,更是整个社会的戏一场。人本身是双重角色,一方面,是玩偶的牵引者;另一方面,也被这个社会的强大力量所牵引。电影中的福贵并非只是一人,而是当时那个时期的所有像福贵这样的一类人。他们一开始是玩偶的牵引者,最后却变成了别人的玩偶。

戏中,有多处暗讽那个时期所发生的事情是多么荒谬。首先,福贵把家产输光,无家可归,父去母病,妻离子散。这点出了当时那个时期的中国人隐藏在人性当中的惰性与残忍。而在文革时期,因为拥有福贵的祖屋的龙二而被判成了地主,被枪决。这似乎又交代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道理。

到了国民党奔溃阶段,福贵与春生被国民党抓进部队。遇到一个叫老泉的老兵,在遇到共产党冲锋时,老泉告诉他们俩,遇到共产党只要把手举起来就行了,共产党优待俘虏,管吃管喝还发光洋。战争中犹如蝼蚁的生命就是如此,胆小懦弱,退却。为共产党唱过戏的福贵归家后社会地位从此不一样,因为全中国解放了,可是福贵身不由己的命运仍在继续。他的身不由己致使自己的亲身儿子死去。在大跃进时期,身份卑微的福贵,希望能够好好表现,不落在大家的后面,于是把本该可以在家里睡一觉的儿子有庆背去了学校,过度疲惫的有庆因躺在墙角落睡觉而被倒下的墙砸的血肉模糊。福贵其实就是导致有庆死亡的间接谋害者,而在得知有庆死亡的消息时,福贵正在唱着皮影戏。在无法抗拒的命运面前,福贵本人多像被他玩弄在手间的皮偶,受人操控却又无可奈何。而在张艺谋戏剧性的安排下,福贵其后又间接性地导致了其女儿凤霞的死亡。文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思想错乱。医院也由学生当班,凤霞在生产时大出血,本该可以救凤霞一命的王教授因吃了福贵买的7个馒头而无法行动。这是多么的让人哭笑不得。其实,这也讽刺了文革的错乱使多少生命遭到了伤害,使多少个家庭遭到了破坏。命运又是多么的捉弄人。电影中,家珍多次和富贵说,我只是想和你安身过日子。可是在那动荡的岁月,好好过日子其实也是奢望。因为生在大环境中,你会不由自主地被社会中那双无形的手所牵引,卑微的生命连存在都是那么艰难。福贵在看到国民党的士兵横尸遍野时曾对春生说,我是能活着回去,老婆孩子比什么都好。这也体现了普通老百姓对活着的渴望,对生的希望。可是,可笑的是,他活着回来了,自己的孩子却一个一个都没了,命运是多么的反复无常。

电影中其实也不乏积极的东西。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福贵对有庆和馒头都说过的那句话“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牛以后就会过上好日子啦。”生活总是要充满希望的,无论所处的环境是多么让人绝望。最后被馒头拿在手上的小鸡其实也象征新生代的希望与力量,现实无论多么惨淡,都会迎来新的生命和有希望的未来。电影最后是一个全家在一起吃饭的场景,张艺谋把小说的结局进行了改变,他让家珍,馒头,二喜都活了下来,这也是我十分喜欢的结局,毕竟不会让人对生活太过绝望。

电影告白的影评 篇9

日本遇到海啸了,人们吵成了一片。有的表示同情,一把鼻涕一把泪,有的破口大骂,活该,说钓鱼岛是他们的,海都“笑”了吧。

姐妹薇薇被小琳嫉妒了。薇薇很委屈,不知道哪里做错了。而小琳说,凭什么都是女生,她就那么好看,我就这么丑,必须让她吃些我没吃过的苦头,这才公平。

我于是迷惑了,到底什么是正确?什么是慈悲?什么是公平?

森口老师给了我答案。

无辜幼女被害死,作为老师的森口虽然怀疑是班上学生所为,但却无能为力,因为法律不会惩处未成年人。但是,请所有的人记住,道德会。森口老师的报复,出于恨,出于道德,出于明智,最重要的,是出于爱。对幼女的爱,对社会的爱,甚至对她所报复的学生的爱。任何作品,因为爱而有生命。

这些犯错的未成年人,是无辜的,他们只是不懂事。但是被杀害的可爱小女孩不是无辜的吗?诚然,报复很残忍,但是杀害不残忍吗?这报复的本质,是爱。是惩罚的爱。没有刻骨铭心的惩罚,这些未成年人无法理解生命的含义,无法理解爱的含义,结果就是,他们生而为人,却无法理解人的意义,无法体会人的感情,心里只有阴暗,没有安全感,没有道德感,这种对他们生存意义的剥夺,比杀害残忍,比报复也残忍。

而报复,让孩子懂得,这个世界,做错了事是要受到惩罚的,伤害了别人的人是会难过的。由此,他们将更加相信世界,相信人性的温暖,相信在这个社会,不会有无所顾忌的伤害向他们袭来。这不是一次复仇,这是一次教育。

所以我说,森口老师是一个强者。尤其是她复仇成功后难过地蹲在地上的时候,反而让她在我心里站立得更高。善良,在任何时代都是闪光的。

在这个价值观世界观疯狂多元化的时代,我们迷失了,很多明明是对的东西,却被说成胡说八道,要命的是,那些诋毁这个正确观点的人所说的话,我居然觉得,其实也蛮有道理的。有人说,很多东西都是没有对错之分的,不必非分辨出是非。我却不甘心,因为我明确地知道,是非的界限是确定的东西,不应该因为我们的思考能力达不到它要求的高度而模糊而消失。如果我们只用一句“世事无绝对”来搪塞它,来应付它,这未免太妥协了吧,这是思维对困难的妥协,我无法接受。

条条大路通罗马,是的,但是请记住,罗马只有一个。在我们的心里,它的名字叫爱。

话说关于腹黑女的片子总能让我在暗爽的同时倒吸冷气。总说摩羯是个腹黑的星座,律师是个腹黑的职业,我两样占齐照理说应该是黑得一塌糊涂。但事实上,我空有一个腹黑的架子却长了一颗单纯明媚的心,有鉴于此,对于那种腹黑得很有美感和造诣的人,我总是心驰神往,同时又很想远离——因为实在不是一个段位的,怕正面碰上被搞死——如果我真的也算一个“腹黑”的话。

文革电影《创业》影评 篇10

剧中使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没有运输工具的情况下,钻井机械的搬运成了很大的困难,周挺山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最终在周挺杉的带领下,大家肩拉人扛硬是把机械运到了指定地点。透过周挺杉,我看到了石油工人“铁人”般的精神。白茫茫的荒原里,他们如虫蚁般前行,但他们的灵魂足以俯视整个荒原。

然而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电影《创业》也注定了只能戴着镣铐跳舞,影片难逃套用阶级斗争概念,歪曲历史,丑化知识分子。《创业》中有这样一个场面:总地质师章易之对周挺山(以铁人王进喜为原型的钻井队长)说:“陆相层是不可能有大油田的。”周挺山听罢,眼睛放射出火一样的光芒,严肃而自豪地说:“我就不相信,石油就埋在人家地底下,咱们这么大的国家就没油。”从周挺山的豪言壮语中,已明白无误地表明总地质师是不相信松辽平原上有油的,而钻井队长却对地下的石油情况知之甚多。事实是,正是像章易之这样的老一代地质学家根据中国的石油地质情况,创立了“陆相生油论”,才找到了包括大庆油田在内的众多大型油田。

德国电影影评 篇11

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班级学号:姓名: 班序号: 日期

《罗拉快跑》影评

内容简介:德国柏林,黑社会喽罗曼尼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友罗拉,曼尼告诉罗拉:自己丢了10万马克。20分钟后,如果不归还10万马克,他将被黑社会老大处死。为了得到10万马克和营救曼尼,罗拉在20分钟之内拼命地奔跑。同时,曼尼在电话亭中不断地打电话到处借钱。精彩故事就在这扣人心弦的奔跑过程中层层展开。

本片采用了三段式的格局,不同于好莱坞的经典叙事模式,经典的最后一分钟营救在汤姆-提克威这里全不奏效。提克威把最后的镜头放慢,影片大约有1581个镜头转换,71分钟的运动镜头,平均起来每个镜头长达2.7秒。在德国电影低迷的岁月中,表现创新传统消失殆尽。而本片的假定性——命运的不可预知的结局让人不断关照自身。蝴蝶效应的真意隐晦的表达,混同电子音乐和罗拉狂奔的脚步,让人有一种释怀和爽快。

汤姆-提克威在34岁的时候便拍摄了这部电影,天才的潜质让众多影评人预测它将成为德国的吕克-贝松,将他看成德国电影的希望。而在复苏和振兴德国影业的路上,他确实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为何选择《罗拉快跑》:理由一:《罗拉快跑》是一部商业上大获成功的电影。1999年《罗拉快跑》在世界各地均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德国、欧洲之外,在美国,99年有两部资金投入不多,但是票房收入突出的影片,一部是美国影片《女巫布莱尔》,另外一部就是德国影片《罗拉快跑》。亚洲地区,日本,香港、台湾《罗拉快跑》的票房也不错。我曾经问一位德国朋友:是否看过《罗拉快跑》?他告诉我:他在德国《罗拉快跑》看过60遍。一部电影能让一个德国年轻人看了60遍!这个例子让我激动不已。首先,一部影片能够让一个人看60遍,这里面必有重要的原因。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考虑这个问题。一部电影,既使它的场面再壮阔,它的情节再曲折,它的故事再生动,它的演员表演再出色,它能够成为让我们看60遍的理由么?!“I M D B网站”上的一则报道,让我似乎找到了答案。该报道介绍了在美国的电影院中放映《罗拉快跑》的情形:“电影院仿佛变成了一个„迪斯科舞场‟。新一代的美国孩子,他们不是坐在座位上,而是站在座位前,他们在纷繁快速的影像和剧烈激荡的音乐中,与《罗拉快跑》„共振‟。”请注意这两个词“迪斯科舞场”和“共振”。理由二:《罗拉快跑》是一部崭新的电影。今天,我们已经跨入了21世纪。新的世纪,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化。那么,电影如何变化?或者说:21世纪的电影将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无法断言:21世纪的电影到底会是何样。而《罗拉快跑》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崭新的电影未来,原来电影道路依旧如此宽广。

我个人觉得,《罗拉快跑》是一部“末路狂花”式的电影。它在1999年的德国诞生,也正是二十一世纪的最后一年。34岁的汤姆提威克偶尔离开电脑桌,放下手头的游戏,摆弄下摄影机,就鼓捣出这样一部鬼才式杰作。有人评论,他是指对旧时代的反复重温;我却以为,它是对新时代的不倦探索。这样的争辩(或

且称之为“论战”)是很有趣的,“重温”给人以经验,“探索”给人以创新,而《罗拉快跑》似乎更偏向于“视听的一代”,包括它的导演也俨然一副新新人类的做派。一如电影片头打出的字幕:“我们不可能放弃探索,探索的终点将是开始时的起点,就让我们重新认识它吧。”如是探索精神,似乎正契合中国的发展现状,亦包括零八年奥运内在品格的发展轨迹。

为了拯救爱情,罗拉在20分钟之内拼命地奔跑。时间刻薄得像牙齿开合的短短一刹,丢给罗拉的难题是不言而喻的,有时候时间粘腻得磨人,有时候又张扬得可怕。电影游戏式地讲述了罗拉快跑,罗拉找钱营救曼尼的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快跑一:罗拉没借到钱,罗拉和曼尼抢超市,罗拉被警方击毙。快跑二:罗拉在银行抢到钱,曼尼被急救车撞死。快跑三: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罗拉和曼尼成为富人。

我想,不妨把这部电影当作21世纪的宣言书吧。中国的未来就像卡夫卡小说的结局,因其不可知,便更需加倍努力探索。电影序幕中出现的“十字路口”,布满了那么多黑压压的人,人声鼎沸,若无头苍蝇般漫无目的地游走,莽撞得像错乱的机械钟。女职员,推车妇人,偷车男孩,梅耶叔叔.......故事中的主人公如此渺小地在人流中一一出现。先人常说,广场好比通衢,越走越宽广。但他们不曾想到,几百年后,人满为患,再宽阔的广场也照样拥挤无比。它问:“我们是谁?我们何往?人又是什么?”总是有那么多嘈杂的声音淹没你私人的呼喊。银行警卫脚下的足球又是否听得懂你的言语呢?它只会在被踢出的一刹那,宣布游戏开始了。

所谓的大人们说,80后的一代是“垮掉的一代”,他们透过鸟笼偷窥我们的食宿,又眼睁睁看我们撞击笼门而无动于衷。红头发的罗拉到底是我们的“巾帼英雄”,如此斗志昂扬地穿越了时光隧道。弹指芳华,时间吞噬了多少生命,她却一股作气地成就了她的幸福。这种幸福与“结果”无关,因为“过程”有言在先,只要不服输,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只有在飞翔中度过一生的人才拥有最丰满的胸怀。罗拉或许并不知道,她所拯救的除了爱情,还包括濒危的爱情和迷途的孩群。

《窃听风暴》影评

《窃听风暴》描述的是八十年代的东德,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里,国家安全局扮演着重要又特殊的角色。影片的主人公维思勒(代号HGW /7)就是为其服务的一名经验丰富的窃听人员。他现在离开了一线,在授课培训新的情报人员,但在已经当领导的前同事的邀请下,又重新出山,去监听一对作家演员夫妇。

近年来的几部优秀的德国电影,或写人或叙事,都带着对历史的重新审视和反思。无论是残酷的二战,还是荒谬的冷战时期,在批判和否定之余,更多了一层人性化的考量。

影片一开始,就从维思勒的授课以及大段当年审讯时的穿插画面,表现了他的冷静和专业。而到作家安装窃听设备的过程,更是让人印象深刻。但就是他这样的一个人,在窃听的过程里,也渐渐的起了变化。真正的艺术家,他们的真挚和丰富的情感,有着直击心灵的震撼。当他在无人的时候,走进他们的家,看到那些他听到的事物,钢笔,沙拉叉,感觉亲切而奇妙。他偷偷拿走了作家的诗集,并为之感动。他热爱那位美丽的演员妻子,在她无奈痛苦的时候,他以一个普通观众的身份,给她鼓励和支持。与之对应的是他自己的孤独以及对自我身份的怀疑,他无法回答失去爸爸的孩子的问题,而按钟点办事的妓女是无法宽慰他的。虽然受到了影响,但他依然尽职的做着他的工作。直到上司的一番话,让他意识到在这个时代,无论你做什么,没有人是绝对安全的。尽管尽公职守,但任何情感的流露,都可能给他带来杀生之祸。他考虑到自身的安危,也意识到了这个时代的荒谬和缺失。他藏起了原本要上交的报告,并开始为作家他们做起了掩护。

最后,在躲过了上司的怀疑的同时,维思勒偷偷拿走了那台作为重要物证的打字机。对作家的调查因没有证据,而以失败告终。因为没有完成任务,维思勒被调去查验信件。和他一起干拆信工作的,还有那位在食堂里开国家领导人玩笑的年轻情报员。

以作家为代表的艺术家们,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现实里,他们的自由主义思想,是被视为对国家政权的重要威胁。他们被监视、被窃听,从没有创作自由,到甚至没有人身自由。有人沉默,有人反抗,艺术家之间也相互指责,但其实每个人都是无奈的。那位受人尊敬的被禁了已经六年的老导演的自杀,将矛盾激化到最高点。作家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冒险发表了让人震惊的“东德自杀人数调查报告”,向世人宣告了另一种声音的存在。

而作为告密者的妻子,虽然她有著名演员以及作家妻子的特殊身份,但她代表的是那个时代背负着告密者恶名的数量庞大的社会存在。从出卖自己,到出卖别人,你可以说她不够勇敢和坚定,但不该亵渎其灵魂原本的纯洁和坚韧。死亡,是一种最无望的告别。但在那一瞬的碰撞和迷乱里,带着让人思索的自我救赎。后来,柏林墙被推翻。再后来,两德统一。

在剧院里,作家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他的妻子。逃到剧场外,他遇见了当年的死对头前文化部长。在交谈里,作家惊奇的发现他自以为安全的家其实被严密的监控着。回到家,他寻找着窃听器,疯狂,愤怒,更有一丝事后的不寒而栗。影片没有纠缠于对过去的控诉,而是顺着线索,让作家去寻找自己没有被发现的原因。他在档案资料里发现了监听他的“HGW XX/7”,当找到他人的时候,作家却止步了。两年后,作家出版了名为《一个好人的奏鸣曲》的书,献给“HGW XX/7”。最后是意味深长让人感慨良多的一幕。由拆信变成送信的维思勒,经过书店时,发现了作家的新书。他买了一本,书店的伙计问他是不是要包起来送人,他说不用是给自己的。是啊!这书不仅是作家献给他的礼物,也是他自己在那个寒冷的岁月里给自己留下的一份温暖的礼物!

《情陷非洲》影评

本片主要讲述在1938年1月,德国的政治空气越来越紧张,一种暴雨将至的恐慌感笼罩在犹太人的心头。沃尔特先行前往肯尼亚开发农场,并决定举家迁往非洲避难,举家踏上了陌生的非洲大陆。面对着生疏的面孔、恶劣的环境、贫瘠的土地,这一家人开始了艰难的适应过程。而充满好奇的蕾吉娜却对周围一切新鲜事物大感兴趣,她迅速接受了当地的风俗习惯,生机勃勃的大草原也令她着迷。

6个月后,英国正式对德国宣战,沃尔特甚至一度被关进一所英军营地。战争终于结束,沃尔特得到了回法兰克福的工作机会,然而他却开始犹豫究竟是该返乡还是继续留在非洲,尤其是蕾吉娜已经完全融入了肯尼亚。

我并不不要期待看到一部德国版的《走出非洲》。尽管影片的题材总会令人不自觉地联想到《走出非洲》《英国病人》之类经典的“非洲片”,但导演卡罗琳·林克很谨慎地避免陷入美景风光片+缠绵爱情故事的陷阱中。影片所展现的非洲不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异域风情,而是一片实实在在的土地,它对非洲风光的描写非常有节制和朴实,使之更接近于生活空间,而非旅游胜地。平凡琐碎的夫妻情感也代替了浪漫传奇的艳遇。整部影片并不以荡气回肠的史诗气势取胜,而是以细腻的刻画与细节呈现见长。

战争仅仅是背景,人物变化的过程才是导演真正关注的。影片着墨于一个流浪海外的家庭无法割断的根脉和浓郁乡愁,家庭中的每个人在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开始新生活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以及考验中的成长。在此间,他们的关系、他们对非洲的认识都在悄悄发生改变。在处理欧洲与非洲的关系上,它从欧洲人是如何去适应一种迥异的生活方式、风俗人情和文化传统的角度表现人与人之间,两种文化之间的张力。

本片不足之处是蕾吉娜作为影片带领观众走入非洲最重要的角色,所花费的笔墨还是不够分量。导演的改编既要基本忠实于原著,又试图注入自己的思考,即突出洁塔的角色。结果影片虽然以蕾吉娜的口吻开始叙述,最终却是透过洁塔的眼睛来观察的,反倒弄得有些不伦不类。某些非洲原住民角色的塑造也有过于简单之嫌。

影片在肯尼亚实地拍摄,尽管在这里拍比诸如南非等地风险更大、条件更艰苦,但为了可信度和气氛。两位主演朱莉安·科勒、梅波·尼尼兹都是舞台出身,多年的戏剧演出使他们的表演功力都比较深厚。而科勒还曾凭借《埃米与加格尔》摘取了柏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这也是她继《冰淇淋的滋味》后再度与林克合作。

上一篇:跨越记叙文下一篇:不好好工作才是最大的自私美文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