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别电影影评

2024-06-07

国别电影影评(共11篇)

国别电影影评 篇1

很久以前,大约是19世纪50年代末期,在法国塞纳河左岸寄居着一批富有实践精神的专业电影工作者和小说作家,他们和对岸团结在安德烈.巴赞周围以特吕弗、戈达尔为代表的“电影手册派”遥相呼应,成为西方现代主义电影“新浪潮”中两支最为主要的力量。他们虽然在职业经历的背景上不尽相同,但其作品在思想内容和创作手法上却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存在哲学和弗洛伊德哲学地影响,特别在电影和小说的表现形式上更是具有强烈的独创性和探索精神。

过去、现在、杜撰、现实、回忆、想象……错综交替地表现时间和人的精神世界一直是左岸派所有影片的脉络。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广岛之恋》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这两部影片。

《广岛之恋》主要讲述在日本拍戏的法国女演员与日本建筑师的异国恋情,其间穿插遭遇原子弹的广岛和二战时期女演员少女时代在法国小城纳韦尔与德国士兵的爱情悲剧。影片中首次使用了大胆而新颖的叙事技巧以及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的介入,大胆地同传统的、以设置一个全知型的讲述者为基础的现实主义表演实行了决裂,取而代之地是一个或多个人物的独白世界。不再是被描绘的了,而是反映在人的脑海中,这迫使着观众也不得不以新的方式去感受这些影片。

在《广岛之恋》中,导演并不对“头脑中的现实”和“眼前的现实”这两种不同的现实做人为的区别和加工,往往从“记录式的现实主义”中使观众一目了然,然后,再转向纯精神的现实主义中去。他赋予某地、某种政治的历史事件、某一艺术以“见证人式的画面”,同时以个人的见解作为影片的基础,让那些见证人或画面自己说话。虽然他在表现思维状态上显得很复杂,但其手法却并不因此而堕入抽象与僵化之中。这不仅是阿仑·雷乃的风格,也是“左岸派”的风格。

影片主题的暧昧多义,使《广岛之恋》明显区别于传统电影而成为现代电影的开山之作。爱情、反战、忘却,对影片在何种层面上进行读解,取决于读者自身的理解力和经验。这种读解方式符合现代哲学重心由作者向读者方向转变的思潮。意识流的表现手法被完整的从文学借鉴到电影当中,并且贯穿影片始终,决定影片本文呈现顺序的不是故事本身的因果和情节,而是人的无法控制的下意识的涌现,正因为如此,也使本片使得大多数观众觉得晦涩难懂。这也正是弗洛伊德主义所体现出的思想。

在剪辑上影片打破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种时空,从而淡化了过去和现在的界限,同时使用音画对位,画面是纳韦尔,而声音却是广岛,使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人们清楚的看到过去的那场战争对人从外部生活到精神世界的侵蚀和异化,这种由剪辑而带来的震撼效果,在1958年的电影界还是别开生面的。

而同样由阿伦·雷乃导演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这部电影中,从一开始导演就运用了极特殊的镜头方式,导演将镜头剪辑规律中的“动接动,静接静,动静结合”的原则搁置在一边,在这座空旷的巴洛克式建筑中来回游走。就移镜头而言,不按规则的穿梭在走廊里、大厅中、房间里,偷窥一切人的一切行为,仿佛只是观察,镜头从不在某一位演员身上停留很长时间;其中闪回镜头多次使用,有时甚至闪出一个镜头时,仅在银幕上停留一秒钟,使得习惯了舒缓镜头剪辑过程的观众有时甚至怀疑是不是剪辑师出了问题。完全不同于《广岛之恋》电影从一开始导演不顾观众视觉是否能够接受,完全忽略剪辑规则以及视觉接受规律,抛弃信息含量小的静止镜头,先带领观众,将这座建筑逛了遍,不留给观众任何神秘与新鲜感。

当男女主人公基本被锁定之后,导演炫耀其叙事技巧的欲望发挥到了极致:多次的重复、无规律的跳切、超出常规的静止镜头等等,使得整部影片神秘但又乏味,这也让试图从影片中寻找答案的观众失望到了极点。导演故意放慢叙事的速度,拖长叙事的时间,不是为了故意拖沓,而是让试图作为全知者,洞察故事进展、预料结局的观众在他精心营造的这座叙事迷宫中越走越远。电影的后半段,镜头都是围绕着男主人公枯燥、令人厌恶、不合逻辑的讲述进行的。在这一段里,导演沿用了开始跳切的手法,而且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不符合规律,就是是这种意识流使得剪辑发挥到极致。此外,造成此片艰涩难懂的最大原因是全知式镜头的缺失。观众再也不是积极主动的控制事态发展的旁观者了,观众连同主人公一起陷入了剧情谜局。这种急于寻找答案而又没有丝毫线索只能被动跟着故事主人公摸索的狂躁心态,才是导演真正想要的。

这种全知式叙事镜头的缺失,就割断了观众与导演认知并产生同感的渠道。无法超脱现实,是囿于现实试图从电影这一娱乐工具中寻找愉悦和快感的电影观众最大的痛苦。就观演关系而言,激发观众观影的积极性,诱发对于现实世界深刻的思考。阿伦.雷乃是让.雷诺阿所说的那种“用一生的电影讲述一个道理”的导演,对于他来讲,形式就是风格,形式就是内容。从《广岛之恋》到《去年在巴里昂巴德》,他在现代主义的“语言”道路上渐行渐远。他消解传统的叙事模式,将电影、文学、剧情、记录、拍摄、剪切、声音、画面乃至表演等方面的界限完全打破,不断地尝试使各种形式的交错成为可能。

但是他在视觉和语言之间却找到了非常完美的平衡,他拍摄的影片使用大量现代色彩十分浓郁的时空倒错的“意识流”手法,更注重探索人的内心意识,探讨现代人的迷惘和心理过程,很好地突出了“左岸派”偏爱回忆、遗忘、记忆、杜撰、想象、潜意识活动,试图把人的这种精神过程、心智过程搬上银幕的特点。

国别电影影评 篇2

随着2006年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网络上“走红”, “短片”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在这之后, “短片”的制作日趋成熟和规范, 影响力也日渐扩大, 于是被冠以了一个新的名字——微电影。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微电影在近几年取得了飞速发展, 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技术的角度讲, DV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微电影拍摄和传播的基础;从社会的层面出发, “巨制”仿佛不再适合这个生活、工作节奏如此之快的时代, 而微小说、微博、微电影、微信等“微事物”, 恰恰契合了“读图时代”的大众需求。并且微电影的“门槛”低, 专业与非专业人士均可拍摄;剖析大众的心理, 很多人都有“成名”的梦想, 而微电影正好可以圆他们的“明星梦”, 因此有数量庞大的人乐于加入到微电影的拍摄行列。

微电影尽管“微”, 但它毕竟是电影, 因此具有电影的一切特质。例如前期筹划、中期拍摄、后期制作、推广, 以及最终的上映等。但这里的“最终”, 仅针对电影的“技术”而言, 对于作为艺术的电影来说却没有结束。因为电影的上映, 只不过是影片的出品方将一个客观存在通过银幕这一媒介展示出来, 能否被观众接纳、认可, 则是另外一回事。一个艺术品只有为大众理解、或引起欣赏者情感上的共鸣, 并将“理解”和“共鸣”反馈给艺术家, 艺术创作才可以称为完成。在这一过程中, 艺术评论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是艺术家获得反馈信息的途径;另一方面, 艺术评论可以帮助大众更好地进行艺术欣赏, 以提升一个国家、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电影的评论简称影评。影评对于很多人而言并不陌生:无论是专业性的影视刊物, 还是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的报纸杂志, 都可找到影评的“踪迹”。在世界范围内, 最早的一篇影评出现在1896年的美国;1897的上海, 则出现了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由中国人发表的影评 (《游戏报》第七十四号) 。众所周知, 1895年是电影诞生的年份, 因此可以说, 影评与电影“相伴而生”。影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一种文体, 丰富了人类的文学创作, 同时也涌现出一批知名的影评人, 如法国的拉尔夫·里舍、美国的肖恩·索普、英国的托尼·雷恩等。他们培育了人们的观影意识、鉴赏能力, 促进了稳固观影群的形成, 因此带动了电影的创作。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 微电影在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但这里的“发展”, 只是狭义的维度, 即“创作”。依照上文思路, 微电影的影评也应纳入“发展”的考量范围, 这就是一种广义的维度了。对事物、现象的评价, 不应仅看其本体, 与本体相关领域的呈现往往更具参考价值。因此, 如果从广义的维度考察中国微电影的发展, 就没有那样乐观了。因为从目前的情形看, 中国微电影的影评相较于创作来说, 处于严重滞后的状态。很多优秀的微电影作品, 或是没有影评或是在一些关于微电影创作的理论文章中顺带一提, 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篇幅。既然微电影在当下已经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艺术现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就应该完善起与之相关的“配套体系”:包括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在内的很多“重量级”电影节已开辟微电影的竞赛单元;搜狐等有影响力的网站也相继举办了微电影的“电影节”等。这有助于微电影的创作朝着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的趋势发展。但在此基础上, 还要重视一点, 那就是搭建微电影的影评平台。

微电影的影评和传统电影的影评具有某些方面的共性。例如对故事进行读解, 辅助观众理解影片等。但与此同时, 微电影的影评也存在自己的个性。正如上文所提, 由于微电影具有“低门槛”的特点, 所以非专业人士构成了微电影拍摄的“主力军”。他们的拍摄热情高涨, 在题材的选择上不存在严苛的禁忌, 所以时常可以讲述一个立意新颖、意味深远的故事。但由于电影专业理论知识的缺乏, 往往在拍摄和制作上相对粗糙, 或编导难以意识到还有更深层的涵义有待挖掘, 因此在无形中丧失了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表达。如果能形成微电影的评论机制, 想必影评人会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而拍摄微电影的非专业“编导”也可从影评中看到存在的不足, 以便找到适合的改进方法, 提升自己的水平, 从而有助于从整体上将微电影的创作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同时, 由于微电影创作团队的“非专业化”, 使得它传达出的往往是一种根植于普通百姓中的人生体验, 是一种“纯”现实主义。在“史诗巨片”、“娱乐时尚大片”将银幕“分割”的今天, “电影”已很少去关注普通人的生存际遇, 因此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显得凤毛麟角, 而微电影可以成为这一缺失题材的补充, 例如关于梦想的《老男孩》、关于孝心的《天堂午餐》、剖析人性的《爱疯5》等。此外, 因为微电影的时长短、冲突集中, 其内涵精髓可以很快为观众接受, 所以教化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影评人尤其是专业的影评人应该清楚, 微电影不仅是“草根”自娱自乐的工具, 而是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

但如今, 微电影的影评资源严重匮乏, 具有权威性的影片数量更是少之又少。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 首先一点在于专业影评人对微电影的态度。尽管目前中国的微电影创作势头发展强劲, 从国家到个人的层面都意识到了这是一个极具拓展价值的空间, 但真正落实到个体上, 尤其是专业的影评人身上, 微电影仍是“草根”、“业余”的代名词, 因此很多专业的影评人“不屑”进行微电影的评论, 仿佛进行了微电影的评论就“身价暴跌”, 至多是从宏观角度夸一夸微电影的“好”, 或憧憬一下其美好的未来。这种满是空话的评论价值不大, 但鲜有以学术、文化的视角去评论一部微电影的影评出现。其实, 随着微电影创作在中国的发展, 很多知名的导演也加入到了微电影拍摄的行列。例如姜文就在2011年拍摄了时长5分钟的反映亲情的《看球记》;而贾樟柯成立的西河星汇影业在2011年共拍摄微电影17部。在国外, “名导”更是有拍摄微电影的“优良传统”:例如被誉为“新好莱坞电影”开山之人的阿瑟·佩恩就曾拍摄过微电影 (短片) ;大卫·林奇也在2002年参与制作了系列微电影The hire。从这一点也可看出, 微电影绝不是“小儿科”, 因此更能凸显搭建微电影影评平台的重要性。

当然, 也应该承认, 如今的微电影在拍摄质量和思想深度上确实良莠不齐, 粗制滥造的作品也不在少数。但同时, 如果再没有人以较高的格调去关注、关心、关怀它们, 这种作品将很难获得提升的空间;反之, 如果有相关影评的存在, 局面也许会有改观。因为影评可以使这些微电影的拍摄者 (非专业) 感到一丝因获得关照而产生的“温暖”, 进而激发他们向“精品”迈进的历程。此外, 如果有一位专业的影评人率先将微电影影评作为自己的主要评论方向, 势必会掀起一阵风潮, 通过个人的影响力来带动微电影影评的发展。

但是, 因为艺术创作具有主观性, 所以艺术品不可避免会带有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和心理诉求。由于“草根”构成了微电影拍摄的主体, 所以所发出的多是一些来自“底层”的声音, 以及揭露了一些“真实”。而“底层”与“上层”的矛盾、直面真相的难度, 是转型期中国存在的并在短时间内难以调和的一对矛盾。因此很多专业的影评人为了明哲保身而将此类微电影进行了有选择性的忽略。正如前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所言:“我们承认光明正大的行为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压力, 甚或与我们的环境格格不入。” (1) 也如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视觉艺术系副教授格兰特·凯斯特所说:“艺术家作为一个在统治社会权限外发挥作用的人物的观念, 在后现代的审视下, 作为一种立场或者甚至一种理想, 已变得越来越站不住脚。” (2)

其次, 作为微电影的普通观众——“草根”, 他们看过之后也许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但不一定会产生写影评的“冲动”, 也就是缺少影评写作的意识;即便有这个想法的观众, 由于影视鉴赏能力和文字功底的不足, 很难成文。因此, 微电影的影评写作还是应该依靠专业的影评人, 但又出现了第三个存在的问题——发表渠道。

应该承认, 如今为影评发表搭建的平台越来越多, 除专业刊物外, 很多娱乐性、综合性的报刊也定期或不定期开辟影评的版面, 提供给“草根”影评人一展才华的空间。因此, 如今的中国影评人是一个多类型的群体:专业影评人, 影视专业的大中专教师和在校生, 以及爱好影评写作并具有相关能力的“草根”;此外, 除纸质媒介外, 网络也是一个影评发表的重要平台, 例如“豆瓣”、新浪博客中的“影评博文”等, 都为影评人尤其是“草根”影评人提供了发表机会。但看似庞大的影评人群体、数量和发表渠道, 却几乎没有微电影影评的“生存之地”。特别是专业的影视学、电影学刊物, 刊登的绝大多数是“大片”、“热片”等“电影”的评论, 或是“象牙塔”、“脱离群众” (北大学者王一川语) 。以近期 (2013年4月、5月) 出版的两种专业性的电影刊物为例, 刊登影评类文章近50篇, 但只有三篇文章与微电影有关, 其中两篇还不是针对具体微电影的评论。既然微电影也是电影, 为何不“号召”微电影的影评写作, 并开辟相应的专栏将其收入呢?

因此可以看出, 目前中国对于微电影关注, 多停留在了形式层面, 例如专家、学者的“鼓励”, 在综合性的电影节中加入微电影的竞赛单元, 或举办专门的微电影电影节等。这当然是一个个积极的信号。但理论的缺失势必会导致一种畸形发展。微电影电影理论的构建, 影评是关键一环;而理论的构建, 又可以促进电影的拍摄。例如上世纪80年代关于电影观念的讨论。“大讨论中涉及的许多理论问题很快就会在实践中反映出来;同时, 创作又促进了理论的发展。这是中国电影史上值得怀念的一段时光。” (3) 对于微电影而言, 如果有大量的影评存在, 就可以从影评中抽象出促进微电影拍摄规范化、专业化的理论, 由此带动中国微电影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 陈丽贵、李涌泉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年, 第212页。

[2][美]佐亚·科库尔、梁硕恩:《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 王春辰、李之亮译,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年, 第9页。

电影《跑出一片天》影评 篇3

它讲述了李小天是一个善于跑步的孩子。小天的爸爸李飞雄没文化,一直以卖砂锅为生。他希望小天在班级和学校里成绩能够名列前矛,赢在别人前面,通过学习变得有出息,不要像他一样每天为别人做砂锅,像自己一样没有出息,所以经常教育小天要多学习。在学校里,因为小天身材矮小,即使有体育方面的突出才能与成绩,就算一次次超越他人,也进入不了田径队,接受不了专业训练,还经常被同学们讥笑甚至被称为“矮冬瓜”。他很气馁,为了自己的愿望,为了不被同学嘲笑,为了赢回自尊,小天下决心在跑步方面超过别人,他代替叔叔去给爸爸送沙锅外卖,最后和大眼仔赢下了夜跑之王,发挥了自己很久以来的潜质。之后,大眼仔对他进行了专业的训练,平常,他经常边学习边进行简要训练。虽然没有校田径队那么整齐划一,但却让李小天进步。在有一天训练中,一个同学因为自己跑得很快,故意去羞辱李小天,说他输在了起跑线上,可正是因为这位同学的一席话,使李小天更加努力与大眼仔一起训练,即使高强度训练再苦再累,汗水再多,李小天都努力坚持下来了,他终于获得了进入比赛的机会,可对手马晓却比他成绩要多出两秒左右,他做了什么呢?更加努力训练,并且在最后冲刺关头跑赢了马晓,赢得了冠军。但这对于小天来说其实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他还要继续努力训练,争取拿下一个又一个冠军。

在比赛结束的时候,李小天看到了垂头丧气的马晓同学,他并没有像之前马晓同学羞辱他那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是微笑着走到马晓面前,安慰马晓同学,并同他击掌、握手,相约下一次在一起比赛。李小天同学虽然曾被马晓同学羞辱,但他并没有任何不满,而是将这种羞辱化作激发自己的力量,努力前进,跑得更好。他安慰马晓同学,不仅说明他大度,他更是善良的。

这部影片之所以说是一部励志影片,是因为它教会了我们许多哲理,而这些哲理,却隐含在一个小学生励志跑步,努力奋斗,不怕吃苦的小事中。

首先,李小天同学可以赢得比赛,他的天分是一方面,其次他很努力的训练,从替叔叔偷偷送爸爸做好了的砂锅外卖,到遇见,结识了大眼仔,和他一起训练,接受专门的高强度训练,即使项目再多,再苦,再累,他也为了跑步咬牙坚持了下来。这与他勤奋训练、不怕吃苦的训练十分不开的。

不过我认为他能赢得比赛,不仅靠自己,更因为有大眼仔正确的指导培训,使他进步飞快;有家人、老师、同学们等那么多人的支持。所以说明成功需要他人正确的指点,需要他人的支持,同时更要游戏机辛勤的历练,努力,为之奋斗。

怀揣梦想,为之奮斗,不怕吃苦,努力追求!——只为心中的梦想

李小天同学之所以会有那么强大的跑步决心与动力,自然是与他人的不懈、羞辱有关,因为身高,老师、同学不相信他,父亲却又只想他好好学习,不相信他会跑步。可是,正是因为这么多人的看不起,这么多人的不懈,他被激发,他要让不懈的人看一看自己是可以的,他想证明给所有人看:身高低,又怎样?我努力了,我肯定可以跑好,我要证明给你们看,身高不算什么,我就能跑得很快!也正是:不借别人的光自豪。当然,结局是成功的,这也是全片最令人感动的地方。——输在起跑线上,赢在终点!

李小天同学起跑比别人慢了8秒,观众因此都失去了信心,但是,他在冲刺关头,却通过支持激发出正能量,超越了马晓,夺得了来之不易的冠军。这说明起跑晚没关系,只要后来冲刺,拼搏努力赶上,仍然会赢。就好比许多同学学习,之前漏洞比较多,可只要即使认识到了,并努力查漏补缺,一定可以超越自我,赢得“终点的胜利线”。再比如,大家身上的不足,既然发现,努力改正,依然是可以“赢”的。

其实,这个赢在终点,不一定是让别人输给了自己,更重要的是,自己通过不懈的努力,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又一个巨大飞跃,这,才是真正的“赢”。因为,我超越的曾经的那个自己!

国别电影影评 篇4

多少人爱你年轻欢畅时的容颜,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脸上苍老了的痛苦的皱纹,爱你那朝圣者般纯洁明净的灵魂。——叶芝《当你年老的时候》

无论是三十年前还是三十年后,多多都这样一如既往地守护着自己的感情,这不同于象牙塔中的最真挚的情感。《天堂电影院》里的多多从来也没有放下过等待与追求,那是一种任何岁月、任何破坏也无法抹去的永恒的印记。影片的结尾是多多独自一人看那盘童年时禁放的镜头剪辑的放映带,当一个个快乐或悲伤或感怀或调侃或忧郁或深情的接吻镜头在屏幕上纷至沓来时,不禁感叹时光荏苒,年轻时曾拿着摄像机拍艾琳娜的一颦一笑,在无数个夜晚等待艾琳娜的窗子朝自己打开,在三十年后初见酷似艾琳娜的女孩时的心动与刺痛,在海边静静地说出“你还是那么漂亮”,一点一滴都重回心头,我最后理解了片末在只为他一个人放映影片的影院里哭泣的多多。导演在片末的处理确实有其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与震撼力。

这部影片借着淘气的多多来诉说着人们童年的回忆。那是一个单调,平静的小镇子。多多是一个酷爱电影的孩子。人们在多多的身上看到了多多对电影的热爱,他把被剪掉的胶片偷偷拿回家,存放在铁盒子里,和爸爸的相片放在一齐,是什么造成了多多对电影的热爱,这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影片开头就自然流畅的阐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单调,乏味,战争刚过后的百废待兴,电影业的刚刚兴起,在一个老旧的电影院里,老人,年轻人,孩子聚在一齐,看期盼中的电影,电影似乎是小镇人们生活中惟一的乐趣。多多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成长,会热爱电影是有依据的。

整部影片似在写多多对电影的追求对感情的追求,是一个个人的奋斗历程的展现;但在我看来,影片却是在透过一个人写一部辉煌的电影史。影片描绘了小镇上空泛的日子,在一天一天中,慢慢提到了多多的父亲,那是一个参战的男人,透过对多多父母的关注,展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感情的葬送,生命的流逝,都透过那不经意的提起完全的表达了导演对战争的看法。而整个电影史也就是这样被展现的。先是老神父审查影片,有吻戏的统统剪掉,人们在这过程中被禁欲思想束缚着;老艾费多变戏法似的将影片投放在广场上那一场戏,人们对电影的热爱表露无遗;在老艾费多眼部烧伤后,戏院变成了新影院,不单是设备的翻新,整个经营体制到审查制度都有了新的改变,人们开始接触到以前所接触不到的电影。多多正式接手放映影片的工作后,片子的资料有了转换,禁欲主义再也不能横行,而在这个前提下,无须经过审查的片子更多地被放映,小镇人们的生活也不再是以前那样单纯又单调。这个时候,影院的影片和观众是呈互动情势出现的。影院里会有这种状况,比如性场面等等。再之后,多多外出寻梦,回来后,记忆中很新的电影院又成了断壁残垣,在那个时候,正是电影业萧条的时候,因此,与我个人而言,最佩服的便是这精巧的构思

,用一个小镇电影院的兴衰来展现一部宏伟的电影史的兴衰,在这之中,还将别有风格的“意式幽默”独具匠心的贯穿始终。不得不说,《天堂电影院》是有其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的。

电影《孔子》影评 篇5

看完本片我首先想到的一个词就是“三人成虎”,写这段文字前我又想到的另外一个词就是“众口铄金”,不幸的是这两个词因为某些影片之外的原因都被强加到了《孔子》身上。之所以说这些话,是因为《孔子》不但超出了我的意料,而且打动我了,尽管片中有不少谬误和不足,但是我还是坚定地认为这是一部诚意之作,它有应该被批评的地方,但是不应该被贬低到如此地步,因此我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唠叨几句。我首先理解本片的编导们对一些学者针对影片中出现的文史错误进行挑刺的反应,因为整个观影过程使我感到编导们已经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力了,在商业目的的前提下的确是想把本片做得足够好,这在影片的整体制作水准上是能体现出来的,因此当被人诟病时,免不了觉得委屈,问题在于反应方式上有过激之嫌,当然这不排除是在故意炒作。坦率地讲,作为一部反映历史人物的电影,除了一些可以接受的艺术加工和改编之外,《孔子》依然犯了很多文史方面的错误,这似乎成了国内目前这一类电影创作上的通病,这也反映了制作方的急功近利,这才是应该注意的问题。一些学者出于文史研究的严谨态度,对本片提出批评挑出毛病,这个是可以理解的,这样的“挑刺者”的存在是有积极意义的,他们对一些容易误导观众的常识问题提出修正,这是一件好事。只是就目前的现状而言,这二者之间无法形成积极互动和良性循环,这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影片中的孔子临终说了这样一句话:“后人对我的赞赏是因为这部书(应是指《春秋》),对我的误解也是因为这部书。”孔子生前颠沛流离如丧家之犬,死后极尽哀荣成万世师表,古今之人或膜拜之或鄙夷之都不过是从自身需求而产生的主观行为,孔子在世之时恐怕从来没想过自己如何伟大或者渺小,他只是拥有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并且为了一个理想不断前进而已,能够在困境中始终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这才是孔子的伟大之处,因此这部电影至少在这个层面上具备了应有的感染力。

应该大胆肯定的是演员的表演。爱耍宝的周润发在本片中一点都没耍宝,而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表演,不管影片之外关于他的其他评价如何,在《孔子》中他的表演很出色,气定神闲,举止有度,特别是老年孔子,更是一个白发苍苍流离失所的仁厚长者形象;他的对手陈建斌饰演的季孙氏也相当有性格,专断而不失大气,是个叫人无法恨之的反面人物;而任泉饰演的颜回更像个热血青年,单纯执着,也可圈可点;还有作为“香艳”作料和炒作话题出现的周迅版南子虽有卖弄风骚之嫌,但也叫人眼前一亮。一部电影,演员表演能叫人信服,就至少不能算失败,奉劝观者心胸要宽广,不能抱着对演员的偏见和其他因素去看待这部电影。

夫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恐怕谁都无法给出个确切的答案,因为毕竟那是两千年前的事情了,再加上孔子在中华文化圈中的显赫地位,以及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使得这个题材比之于其他传记作品的拍摄更有难度。本片把夫子塑造得文武双全,甚至刻意突出了他的武力和军事指挥才能,虽有夸大之嫌,但是作为电影作品,这种适当的夸张从娱乐性的角度去看是可以接受的,至少没有做得很过分,这和目前某些涉及到历史人物的影视作品中不负责任的夸张和演绎相比高明了很多。更何况,史载夫子身材高大、膂力过人且酒量不俗,因此这种艺术加工也算不无根据。至于片中的颜回之死,虽然进行了“乾坤大挪移”式的改编,但是考虑到是为了增加影片的观赏性而且并没有影响历史事件的整体面貌,因此也是可以理解的。编导的目的想是借这个戏份突出孔子、颜回之间的师徒情深,加重悲情戏份,并且藉此赚取一部分“意志薄弱”的观众的眼泪,而且这个目的也达到了,这些改动都不算过分,至少不叫人觉得无耻。

《孔子》的叙事手法上存在着毛病,但是这不足以否定影片全部。本片的票房恐怕不容乐观,在前期的宣传上就存在很大误区,如果我们把先前媒体上关于本片的一些话题视做是制作方的炒作的话。首先,制片方先前有意突出本片的视觉特效,事实上这样的影片再炒作特效也没用,支撑影片的又不是你的特效,况且再厉害的特效你能比得上近在眼前的《阿凡达》?这就等于以卵击石,不自量力。其次,在“子见南子”这个极具想象力的故事上的炒作很失败。夫子千百年来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他在一些人的眼中就是神圣的,而且近年来随着社会整体道德的失衡,人们很希望夫子的儒家思想来救市,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是不明智的,只会给人们造成“这又是一部胡编滥造的无耻之作”的错觉。

而事实上先前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子见南子”这个给人无限遐想空间的娱乐话题现在看来不过又是一个无聊之极的噱头,其实是什么都没有——就是一个女粉丝和自己的偶像见面聊了几句而已,当然女粉丝免不了有一脸崇敬和爱慕之情,而男偶像虽然也知道这个女粉丝美艳动人,但还是保持了应有的礼节,双方就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坦诚友好的协商,并在此基础上重申了双方的一贯立场,即女粉丝依然一如既往地仰慕男偶像,男偶像依然矢志不渝地坚持自己的志向——仅此而已,这里面没有丝毫亵渎夫子的地方。更何况,夫子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也有七情六欲,后人没有必要一定给夫子戴上“坐怀不乱”的枷锁,在“子见南子”这个问题上别说夫子没有任何问题,即便有又如何?允许别人追求幸福享受爱情,就不许夫子会见一个女粉丝,说不定南子还真是夫子的一个最谈得来的知音呢。一个流落在外的孤独的旅人,在偶然的机会下遇到一个大概是谈得来的女朋友就免不了多聊了几句,这个问题是个问题吗?实际上这个问题还是基于鄙视女性的男权主义而产生的,即夫子见过了一个名声不好的女人就可能“有问题”,这是卫道士们的一贯伎俩。因此后人再拿“子见南子”这个问题来说事才是真的无聊无耻,就电影中“刻意突出”的“子见南子”的情节而言不排除是出于吸引眼球的商业需求,但在实际演绎上做得并不过分。

本片实际上是试图把孔子拉下神坛,从一个凡人的角度去诠释这个“圣人”,比如他也有缺点,不经意间见了南子给后人留下口实;比如他也有爱好,爱喝酒好武术,这些表现手法都不失为操作性较强的办法。有家小而不能享其乐,惜弟子而不能全其身,爱国家而不能报其君,恋故土而不能立其足,怀理想而不能偿其志,孔子实际上真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但是就是这个“失败者”周游列国十四年,受尽风霜之苦离别之痛,尝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依然在坚持在求索,这才是孔子思想立足万世的根本,正是这个“失败者”奠定了中华文化二千年以来的文化核心,使后人受益匪浅。因此,当影片最后皓首霜须的孔子再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国之时,跌落尘埃痛哭失声,既符合一个受尽颠沛之苦的游子应有的情怀,也凸显了这个于平凡之中孕育伟大的生命个体的不同凡响之处,同样地这一手也深深拨动了我内心中那根最脆弱的弦,既然能打动人心,我自然会忽略它的其他不足之处,在此发出感喟,就算长歌当哭祭圣贤吧。

春秋割据,各国战乱,孔子的年代就穿插在这样的乱世中。他和他的弟子们颠沛流离,周游列国十几年。一直未曾放弃的是礼义仁和。

我带着并不是很高的期望去看这部影片。两个多小时,和场内的观众一起,很安静地看完。正如胡玫所说《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让你记住很多故事情节的影片”。但孔子带给我的,不仅是故事和情节那么简单。他留下的,是一个形象,一种精神,连同他身后的弟子一起,或许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读书人。但你感觉到的必定是如海涛般的千军万马,统领着一个时代。周润发饰演的孔子是影片的主线和灵魂。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终坚定淡定的眼神,礼义娓娓道来的神韵,仿佛孔子转世。颜回、子路、冉求,性格各异,但爱师如命,遵循礼仪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卫国,冉求回鲁国效命。最牵动人心的是颜回,颜回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却机智灵活、意志坚定。他死得那一幕,有很多人给出了负面的评价:矫情、假、搞笑。但我被感动了,我相信颜回不顾生命,甚至都没有想到生命,反复潜入水中挽救竹简的那一刻,很多观众也落泪了,我也相信当孔子一直抱着死去的颜回不肯放手的那个场面,震撼了万千人。

周迅演出了南子的神韵,她天生就是一个好演员,扮演的角色能逼真到骨子里。南子这个角色也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重要的角色是它存在,你觉得可有可无,它一旦不存在,你会觉得缺了很大一块。孔子其实是惊艳和动心于南子的美貌的,但他终以一句“可有些人就是好德如好色”决然截断了即将升华为暧昧的一种情愫。南子让世人看到了孔子并非神,孔子同时也是一个普通人,南子虽然简单出场,寥寥的情节铺陈,但巧妙地反射出人物在本性和信仰之间的取舍,实为一个看点耐人寻味,又怎么会是可有可无呢。孔子说:后人理解我,后人误解我,都因为—《鲁。春秋》

不难预料,《孔子》也一样,会在不同人心里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内心埋下不同的种子。但不可否认,胡玫是成功的,他抓住了孔子的神,抓住了那个时代的症结点,表现起来就不会像看历史书一样晦涩难懂和索然无味。这部影片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好的,故事情节和表现手法都没有打水漂。

电影搜索影评 篇6

这个假期看了很多影片,但我最想说的是《搜索》。随着影片的开始,剧情的不断深入。我也容入到故事情节中。这是一部贴近生活的作品,从一件小事入手,反映出整个社会的现状。

《搜索》着力于在“不让座”事件曝光后,被影响到的几个人物此后的命运。敢于深入报道的大记者堕入陷阱成为双失青年、单纯努力的实习记者抓住机会反客为主、因误会丈夫有小三而逐步认清丈夫本色的贵妇摆脱婚姻牢笼、被舆论绯闻影响的公司老总抓住机遇翻云覆雨、表面乖巧实则有心机的小秘书踩着前任上了位„„这样的都市众生相让人不禁看到了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子,非常接近生活。

片中“不让座”事件的主角叶蓝秋被设定为一个绝症患者,在刚刚得知病情后的极端情绪之下才做出了“不让座”的举动,此后遭遇一系列网友人肉和记者调查,声名狼藉,几乎成了“过街老鼠”。从《搜索》的各个人物预告片来看,这个角色似乎是最有深度最出彩的一个。然而在电影中,叶蓝秋在收获爱情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了自杀,很难说这完全是因为网络暴力所致,病情因素同样在干扰她,也干扰了阐述网络暴力的主题。

国别政策——智利 篇7

智利对外商投资的管制主要是在下述两大法规:《外资法》和《外汇兑换规则大全》第14章 (简称《外汇细则》) 。

(一) 《外资法》

《外资法》管制的主要是由外国个人或法人、或者不在智利居住的智利个人或法人, 在智利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依据《外资法》所进行的投资享有该法赋予的特权。

《外资法》规定任何自然人和法人, 以及定居国外的智利人均可在智利投资。投资者可以用可自由兑换的外汇投资, 但须以当时外汇市场的最高汇率卖给中央银行;也可用实物资本投资, 按一般进口规则对待, 但无需支付外汇, 其估价方法亦按进口估价规则处理;用技术投资的, 其估价由智利外国投资委员会根据国际市场上的实际价格确定。该法还规定外国投资者使用国外信贷投资, 须经中央银行批准。

根据《外资法》, 外国投资在智利进行投资, 应遵从以下程序:首先, 提出申请, 经公证机关认证, 附上2份副本及要求的文件;然后从智利外国投资委员会领取并填写申请表;再将申请及有关文件送交外资委执行副主席办公室。申请一旦批准, 投资者将收到一份外商投资合同草案, 由外资委 (代表国家) 与投资者签署。合同签署后提交公证机关公证。投资者可以随时要求修改合同, 或者要求增加投资, 或者要求将合同转让给其他外商, 但不能单方面修改合同, 必须双方一致同意才能修改合同。

《外资法》规定, 外国投资者在投资后满1年后才可以抽回资本。不过, 投资获得的股利或利润并不受此限, 只要缴纳了智利规定的相关税款, 即可自由汇回。

(二) 《外汇细则》

所有从国外汇入智利、金额超过1万美元的借款、存款、投资及出资, 必须按照智利中央银行《外汇细则》第14章的规定进行。根据《外汇细则》的规定, 所有外资贷款、存款、投资或出资, 必须通过正式外汇市场汇入智利, 并向智利中央银行申报。

外资信贷可以在智利或国外支付, 均必须通告智利中央银行。贷款的本金和利息的偿还及支付条件, 包括贷款利率, 由债权人和债务人自由制定。如果债务人违约而亏欠债务本金或利息, 法律允许债务的保证人或担保人代替债务人支付并汇出欠款。如果债务保障是以外币议定的, 则必须通报智利中央银行。

二、海关

智利《海关法》授权智利海关总署对货物的进出口和携带商品出入境的人员进行检查, 监督其履行对外贸易的有关法规和支付应交的税款, 并防范欺诈和走私。

智利关税税则采用的是“协调制度”, 征收的是从价税, 一般按进口申报的CIF价计征。目前普通关税税率为6%。特别关税, 或根据国际协定规定的税率, 或根据财政部指示的税率计征。

智利的通关程序如下:货到后, 由仓库管理接收并由进口商检查、核对。进口商将所有有关进口的文件、资料交海关代理办理报关手续。所需文件和资料:《进口报告》、提单、商业发票、支付单据、保险单或保险证明、原产地证明及其所需文件、商品价格申报 (一般由海关代理提供) 、其它文件和资料如样本、技术资料等。海关代理根据上述文件和资料检查核对商品, 并要求提供收货文本副本, 如发现货物短缺或损坏, 由海关代理向保险公司提出交涉或索赔。海关代理有了全部所需文件和资料后负责准备《进口申报》和缴税支票, 并在规定的时限内正式提交海关当局。海关当局审查全部文件和手续合格后接收《进口申报》, 并从接受之时起, 48小时内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完成对货物的实查或抽查。然后是计征关税。缴纳关税、仓储费、港口费后, 海关代理办理提货手续。进口商从海关代理处得到全部所需文件后便可去商业银行对外支付货款。

对于特殊商品, 如禽畜, 进口通关时, 均同时还需有关监管部门的签证和批准文件。

三、税收

(一) 所得税

1. 企业所得税 (第一类所得税)

该税由在一个会计年度获有盈利的企业按照其实际会计利润缴纳。公司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可以用来抵扣业主或股东、按照公司的利润分配、应缴纳的年终个人所得税。

各企业必须每月支付月度临时税款作为公司年终所得税的抵减项 (公司营业的第一年则是每个月毛收入的1%) 。从第2年开始, 月度临时税款的税率则为前1年缴纳的17%的企业所得税的总额和所支付的临时款项总额的某个比例。

2. 劳动所得税 (第二类所得税)

该税是对劳动工资、薪金等年度总额征税的累进性税款。该税的税率是员工年度的收入总额的0%~40%。第二类税的纳税者没有其他的纳税义务, 除非在工资或薪金以外还有其他的收入。

3. 采矿特别税

该税主要针对采矿公司而征收。对于1年销售金额不超过优良铜5万公吨的价值的铜矿公司, 适用税率是最高到4.5%的累进性的税率。而对于超过该销售量的公司, 则适用5%的固定税率。

4. 个人所得税

该税是所有在智利境内的居住者按照其每年所有收入, 包括来自国外的收入, 必须申报及缴纳的税款。

5. 附加税

(一) 商务礼仪

按照一般规定, 附加税是对不在智利居住的个人或法人在智利境内获得的收入征收的税款。但是, 该税也对某些智利居民向国外支付的款项进行征收。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可以用来抵扣附加税。但是在计算附加税时, 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必须列入附加税纳税基数。

(二) 增值税

1. 税率及应纳税的交易

增值税的税率为交易价格的19%。如果价格明显低于正常市价, 国税局有权对其进行评估。

按照普通规定, 下列交易应缴纳增值税:有惯常性的动产销售及涉及动产所有权转让的合同;商业、工业、金融、矿采、建筑、保险、广告、数据处理及其他商业相关的服务;动产及备有工业或商业装备的房地产的租赁;对上述资产具有购买选择权的租赁;保险费 (有例外情况) ;某些情况下的建筑业务, 如建筑公司销售的新房屋等。

2. 免征增值税情形

智利的增值税法律中规定的免税情况不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出口;贷款利息及其他金融业务, 但是由于延期售价付款而收取的利息, 应缴纳增值税;国际货运、空运和海运、个人劳务。

(三) 印花税

汇票、期票、信用证及任何涉及贷款或信贷交易的单证必须交纳印花税。印花税的月度税率是票据面值的0.134%, 而最高税率是票据总额的1.608%。如果是即期票据, 税率则为0.67%。

商务

习俗

与客商会面, 事先必须约会。智利的商界人士比较守时, 会议应准时开始并且准时结束。智利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 一般施握手礼。与熟人相见, 施拥抱

礼, 智利女人一般是施亲吻礼。智利人最常用的称呼是先生和夫人或太太, 对未婚青年男女分别称为少爷和小姐。在正式场合要在称呼前加行政职务或学术头衔。在开始商业会谈前应先谈些轻松的话题, 避免谈论当地的政治和宗教。如去智利人家里拜访, 客人应在门外等候, 待主人邀请后进屋, 另外, 可以带一束鲜花作为礼物送给女主人。智利人会因客人对他们的家人, 特别是对他们的孩子表示关注而感到高兴。

(二) 习俗禁忌

《国别礼仪金说》等 篇8

金正昆/著

定价:29.80元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年7月

“礼出于俗,俗化为礼”。学习涉外礼仪,不仅需要掌握国际交往惯例,而且还必须对各国礼仪与习俗有所了解。否则,就会使“入乡随俗”、“客随主便”、“相互尊重”等国际交往的一系列惯例成为空谈。

选题点评:

本书选取我国涉外人员所经常接触的48个国家——或周边国家,或友好国家,或重要贸易伙伴,或在国际与地区事务中发挥一定影响的国家,以基本概况、国家标志、社交礼仪、服饰礼仪、餐饮礼仪、习俗禁忌等六个部分,具体而详尽地介绍了各国的各种礼俗及惯例。本书资料详实、观点权威,是出国经商、留学、外出劳务人员学习与掌握各国礼俗知识的权威读本,同时也是大专院校涉外各专业师生重要的教学参考书。

《奔跑人生》

[英国]约翰·W·凯迪/著

况志琼/译

定价21.00元

华夏出版社

2008年4月

埃里克·利迪尔是当时世界一流的运动员,有着世界级的声誉,而他在成名之后合弃一切名誉,前往中国服务,更是使他成为备受尊敬的杰出人物。现在,苏格兰还有利迪尔崇拜者俱乐部和基金会,在体育、教育、社区服务方面继续持守利迪尔的奉献精神。

选题点评:

本书叙述了埃里克·利迪尔体育的一面,内容丰富,令人印象深刻,与此同时,也结合了埃里克·利迪尔对信仰的献身、家庭、在中国的宣教事工以及对生命成材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切割营销》

路长全/著

定价:32.00元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7月

本书作者路长全是中国最具价值的营销实战专家,一位用20年实践推动企业成长的营销巨匠,中国一系列成功营销的设计师和操刀者,中国营销理论的思想家,现任北京赞伯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海尔商学院客座教授,曾任伊利集团营销副总、中国远大营销策划副总,中央电视台广告部策略顾问等。

选题点评:

本书是一部讲述竞争策略的书,它能帮助你在营销竞争中快速形成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具体来说,是站在竞争的角度,运用营销的手段将市场清晰地切割出有利于企业的人群、市场区域、新品类别、认知差异和品牌主线,让消费者接受自己,同时又规避与对手发生正面竞争,使企业赢得难得的成长空间和时间。这些思想是作者多年营销实践的凝结和升华,它深刻地提示了营销竞争的本质,简单、实用,非常适合企业家、经营者以及营销人员阅读。

《我是左撇子》

[德]赫尔曼·约瑟夫·左赫/著

刘悦/译

定价:19.80元

哈尔滨出版社

2008年6月

左撇子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理现象,一直受到人们关注。因为与众不同的习惯,他们曾经备受压制,也因为独特的天赋,他们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比例远远大于他们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例。

选题点评:

本书从历史的角度,为读者提供了丰富而有趣的关于左撇子的知识;对左撇子的感觉系统、思维模式以及性格特征和潜能等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并且从动手操作的实践角度有趣味地编排了一些测试方式。本书是人们了解左撇子以及左撇子认识自己的一本指南书。

《血型的秘密》

[德]约尔格·艾克曼/著

陈婕/译

定价:19.80元

哈尔滨出版社

2008年6月

血型与性格,一个近百年来被许多学者及统计学家热切关注的课题。本书是作者约尔格·艾克曼根据收集的大量反馈数据和临床观察,编写的权威血型指导书。在本书中作者紧扣该主题,描述了四种血型:A型、B型、AB型及O型,以及它们如何决定人的性格。

选题点评:

电影两生花影评 篇9

——《两生花》影评

人站在镜子前,总认为镜中的自己与自己一样,却不知道那其实是自己的反面。镜中的自己和现实的自己一个存在在现实的世界,一个存在于镜中的世界,演绎着相同却又相反地生活。这就像灵魂与肉体,肉体存在于现实,而灵魂却飘荡在我们所不知道的世界。

影片中,波兰的维罗妮卡坐在去克拉科夫的火车上,透过一颗玻璃球看车外的景物,看到的是折射在玻璃球上与现实相反地映像。而她自己不正也是法国的维罗妮卡在镜子中的映像。影片之后法国的维罗妮卡在镜子中看见了波兰的维罗妮卡在舞台上演唱,似乎也验证了这一点。

波兰的维罗妮卡和法国的维罗妮卡,她们有着相同的容颜,爱好,并且都会在心有所感时找自己的父亲述说。她们是如此的相同,一个在镜中,一个在镜外,是一个生命在同一时间存在于两个地方。但她们又如此不同,一个在波兰,一个在法国。波兰的维罗妮卡对音乐如痴如狂,她只有高中音乐文凭,而且也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却在一次选拔中胜出,从而在一场音乐会中担任女高音。法国的维罗妮卡有着出色的音乐天赋,却决定放弃音乐,成为一名音乐教师。在生活的十字路口,她们选择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如同镜外的人与镜中的人看似相同,其实是相反的。但在同与不同之间,又由一根神秘的线连接着。那位老妪、法国的维罗妮卡在车站遇到的曾经与波兰的维罗妮卡同台演出的妇女、那根鞋带、和那一直在法国的维罗妮卡耳边回响的歌,把两个本无任何关系的人连在一起。

卞之琳在《断章》中写道: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谁是我们镜中的自己,又或者,我们只是某个人镜中的映像?

如果从哲学的角度看,影片中阐述的则是人的肉体如何追寻灵魂。人的灵魂和肉体是分开的,正如开头所说,人的肉体存在于现实世界,而人的灵魂却存在于我们所不知道的世界。人之所以会痛苦,往往是因为灵魂与肉体的分离。对此叔本华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一是死亡,二是艺术。

波兰的维罗妮卡所代表的正是灵魂,她的生命是艺术的生命,最后也为艺术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法国的维罗妮卡代表的则是肉体,波兰的维罗妮卡猝然死去,也寓示着灵魂的死亡。灵魂与肉体彻底分离,因此法国的维罗妮卡才突然感到很孤独。之后法国的维罗妮卡在一次木偶表演中听到波兰的维罗妮卡演唱的曲子后,一直在追寻波兰的维罗妮卡,亦可说肉体在追寻与灵魂的结合。一根鞋带,一盒录音带,指引着她慢慢靠近波兰的维罗妮卡,也指引着她获得爱情。当法国的维罗妮卡看到照片中与自己相貌相似的波兰的维罗妮卡时,她心中大恸,痛哭失声。此刻两人终于四目相对,灵魂与肉体终于合二为一,并以一种新的形式存在于现实世界,就如木偶剧中的住在盒子里的芭蕾舞者,想跳舞却跌断了腿,最后变成了蝴蝶,以一种新的方式延续自己的理想。

电影《海洋天堂》影评 篇10

《海洋天堂》这个名字在影片一开头就以大片蓝色海洋给了人们完美的诠释以及深深的触动,癌症晚期的父亲放不下他的孤独症儿子,想带着孩子一起葬身大海——汪洋大海之上飘荡着一只孤舟,一位踌躇的父亲带着有天生缺陷的儿子,孤独地坐在船上,无望地看着辽阔的大海,然后牵起儿子的手,两人一齐跃身跳入大海……

整个影片导从导演的场景安排,无论是文章对自闭症患者的出色演绎,杜可风柔美的镜头语言,还是久石让浑然天成的配乐,似乎都将情感收得无比内敛。如果说本片有高潮的话,那么我认为,高潮就是父亲扮成海龟那一段„„“海龟的寿命是最长的,爸爸过两天就变成这个海龟了„„”那么令人心痛的一句话,为了自己深爱的儿子,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子以为自己已经走了,父亲精心的设计了这样的一个谎言——爸爸变成海龟陪着你。肝癌晚期的父亲,快要年过半百的年纪,背着自己制作的海龟壳,跟儿子一起在水族馆中游泳„„大爱不言,怎能不让人落泪,即使我走了,我也要变成海龟陪着你,整天陪着你,试问这种爱,除了父亲,有谁能给?电影的这段是我觉得导演设计最有自己风格及最有创造性的一段,催人热泪。

整个影片以父爱为主题,在很多人眼中,父爱大抵不过如此,是你在犯错后的一顿严厉的教训,在睡前的一次无声的探视,在无数次的家庭餐桌上,在那些索然无味的电视节目前,和父亲之间了然无几的几句对白,仅此而已。但是本影片却塑造了一个无微不至的甚于母亲的这个父亲形象,《海洋天堂》用自闭症这样残酷而恰到好处的载体,将这种别样的父爱慢慢地讲了出来,让人不忍卒视的同时,眼泪却欲罢不能。

“可有些事,我还是想让他弄明白,要不我不放心„„”

“当你听到上东路到了,你就说下车„„”

“大福,开门用什么啊?”

“这个是长袖„„”

“把手放在这„„”

“这个是一百元,是很大的„„”

“拿一个鸡蛋放在里面„„”

“顺着往下拖啊„„大福,两个手„„”

这些都是李连杰扮演的父亲临死钱一步一步教这个孤独症儿子的话语,父亲教大福如何开门,如何脱衣服,如何整理衣物,如何买东西,如何乘坐公共汽车,如何煮鸡蛋,如何拖地板„„在这个过程中,父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大福真聪明!”而正是这句鼓励的话,最能刺痛每一位观众的心,如此简单一些小事,根本就不需要教的一些事,面对的是一个已经二十一岁的大小伙„„父亲却一遍一遍,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除了爱,我找不到更好的理由来解释。这些细节其实也反映了本片导演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及灵活运用与影片,这些细节无疑都在反映着影片中心思想——父爱。

从影片的结构来看我就不怎么认同。《海洋天堂》的开头是李连杰扮演的王心诚携大福跳海自杀的段落。最终因大福优异的水性和不明就里将自己和父亲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从剧作结构上来看,这样的安排可以制造悬念,引导观众往下看;从生活逻辑上讲,就有些不合理了。当王心诚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为什么一开始不是去想法将大福托付给别人,而是自杀呢?因为自杀后承续下来的戏是王心诚开始寻找各种收留大福的途径。如果说接下来的戏仍然是王心诚不断地寻找不露痕迹的自杀方式,但都因为大福的原因未能成功,王心诚觉得大福是上天注定不和他一起去死,最后只好采取托孤的方式。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结构。或者,一开始就是王心诚四处托孤,托孤不成,心灰意冷的他只好选择体面地结束自己和儿子的生命,儿子将他俩解救回来,让他意识到不应该剥夺儿子的生命权利,于是再次托孤,终于为大福找到理想的归宿。总之,现在的影片在设计王心诚安排大福的戏中缺少必要的转折,过于顺利。如果更极致一点,影片以王心诚和大福的自杀成功结束,像《深海长眠》那样追求生命的尊严,其意义将获得非凡的超越。

这部影片演员技巧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武打明星出身的李连杰饰演的父亲王心诚,还是在《奋斗》中出色演出的文章扮演的孤独症儿子,还有桂纶镁扮演的杂技团“小丑”女孩玲玲,都将自己的角色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了,特别是李连杰这个父亲角色,李连杰塑造的父亲王心诚,像绝大多数平凡的父亲,生活在不起眼的角落,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他终日奔波为大福寻找未来的归宿,耐心地教授大福煮鸡蛋、认钱、乘坐公车、拖地等基本的生活技能。导演用平实的镜头,将这些饱含深情的情节展现给观众。没有刻意的煽情,也没有矫情的渲染,表现了初执导筒的薛晓路极好的控制能力。王心诚还是一位负责的男人。面对寡妇柴嫂的感情,王心诚选择用沉默来拒绝。在即将搬家去康复中心陪伴大福的那一刻,王心诚吐露心曲,说出了自己为什么拒绝柴嫂的原因,就是不愿大福拖累柴嫂。也许是前妻无法面对自闭症儿子而选择自杀的猜测深深刺痛了王心诚,所以他选择了独自面对大福。王心诚与柴嫂的对手戏,恬淡不失温暖,影片的处理也非常到位。

影片中有一个画面是桂纶镁与文章一起仰望天空,机器从俩人背后打向天空,给人一种空旷辽远的视觉效果,配合桂纶镁饰演的玲玲对自己姥姥的回想,导演这个构图以及机位安排让我印象深刻。还有玲玲走了以后,文章饰演的孤独症孩子闹脾气出走的时候,爸爸王心成找到他时的场景构图,他靠在一个商店门口,身旁靠着一个小丑,从这观众都能感知他这个孤独症孩子对玲玲的想念,以这种方式表达更加感人,这也是导演场景设计高明之处。

集结号电影影评 篇11

集结的号角

—评电影《集结号》

血雨腥风的年代永久的驻足在了六七十年前的黑暗,今世的中国人,自强不惜的中国国人,用前人的骨肉和鲜血铸造了今日的辉煌。《集结号》仿若枪林弹雨般的呐喊,狂呼奏响了生命的赞歌,通过此部作品,冯小刚导演改变以往的诙谐幽默的风格,打破固有商业大片的模式,为观众再现了曾经的那段峥嵘岁月,勾起了人们内心的往日情怀和爱国热情,引发了无数人对生命的尊重。

本片讲述了谷子地作为一三九团三营九连连长率领残余部队在汶河口打狙击战,由于敌众我寡,敌情我若,结伙主力军队覆没,随后展开了漫长的为英勇牺牲无名的弟兄们正名的历程。由于谷子地从骨子透出的执着,使九连四十七名战士被追认为烈士的一个故事。至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尽分析:

首先,线索犹如人体中的脊梁,沟通着人体中各个要害部位,主导着全局。《集结号》作为一部文艺片,颇具有战争题材故事片的气息。在片头,激烈的战斗场面撼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灵,战士们的英勇无畏,顽强拼杀的精神无疑使所有人的心都漏了一拍,殊不知这看似惊骇的战争却埋下了导演深刻的用意。冯小刚导演以汶河口狙击战中除谷子地以外主体士兵阵亡作为本片的一条导火索贯穿始终未谷子地——这唯一的幸存者,为后半生的经历做铺垫,吊起了事物与事物、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潜在联系。随后以谷子地为九连无名兄弟正名作为明线引出一系列辛酸而令人无比叹服的讨公道、寻公平的坎坷征途。除此之外,人物执拗、固执的品性串联结合至暗线中去。因为谷子地作为九连战士的唯一幸存者,身上担负了太多的责任,导演便以此作为依托点,透过人物的苦寻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所以,冯导翠玉影片线索的设置上是十分精当的。

其次,人物的表演为影片增添亮更多的精彩。影片开始我们看到了一场中国电影过去没有呈现出的军人阳刚、激越形象,可以看出导演以及编导们对周围部分的影响塑造是煞费苦心的。影片邀请的韩国特效固然为影片的爆炸性场面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我们可以看出,电影也有意地借助于钢盔、军靴等国民党军队的军事装备来营造有别于我们旧战争片的战士形象。影片多次通过台词强调了对国军礼服的礼赞,并且谷子地还特意向团长请求,继续让“地兄们穿着国军礼服”。有了这些行头的支撑,影片中的解放军战士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风貌。过去我们战争片里的战士形象。可以用“土八路”的“土”来概括,多少年我们习惯了战士们平铺的装束、憨厚的笑容、质朴的表情,而在《集结号》中,我们重新审视了由行头重新打造的战士形象。在影片中,谷子地直削的鼻子、坚毅的腮帮、深沉的目光,都赋予了一种我们过去战士们少有的彪悍、勇毅标签。我们几乎似曾相识的看到了美国军事片《兄弟连》等人物造型风格,可以说冯小刚这次突破是改变中国战争片风格的一个重要的转折。

上一篇:村级选举下一篇:八月桂花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