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折纸教学案例

2024-09-29

樱花折纸教学案例(精选5篇)

樱花折纸教学案例 篇1

1.将A4纸裁成四个相同大小的正方形。

2.去其中一张小正方形纸,间距最长的两角对折,如下图所示:(其余三张也一样)

3.将折好的.三角形最宽的底部朝向自己,如下图所示

4.右边的角折向顶端的角,左边的也一样,如下图所示

5.将左边最上面的中间的边对其左外侧的边对折,右边也一样。如下图所示

6.将右边凸起部分拉起,食指从顶部进去镂空拇指按压下去。如下图所示

7.左右两边突出的角齐底部的边往里折叠,如下图所示

8.将外侧的角往里折再次成为一个正方形,如下图所示

9.然后将下图1.2部分黏在一起,如图

10.这样的花瓣折叠4至5个,然后将全部黏在一起折纸印花就成功了。

樱花折纸教学案例 篇2

针对以上教师的几点困惑, 我做出了如下探索。

一、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 调动幼儿多种感官, 激发其折纸的兴趣

趣味性的语言符合幼儿的心理和语言发展的规律, 可帮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生动浅显易懂的语言不但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而且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例如:在教幼儿折三角形时, 可以先出示一个“正方形”, 然后说:“今天来了一只小蜗牛, 要爬到那里去, 小朋友, 你们要仔细观察它是怎么爬的哦!”教师演示正方形变三角形的过程, 短短的几句话和演示, 使幼儿感到新奇、有趣, 他们一个个兴致勃勃地跟着教师动手折了起来。

教师在讲解折纸时, 可以将枯燥的折纸步骤用生动有趣的儿歌或简短的故事情节, 帮助幼儿理解并掌握。如, 折“房子”时, 孩子们对两边向中心折这句话不能理解, 尽管教师要求他们要把纸的两边与中心线对齐, 但总有部分幼儿不是折歪了就是中间留有缝, 虽几经纠正, 但效果仍然不佳, 于是教师就风趣地说:“妈妈不在家, 请你帮小白兔把门关紧, 两扇大门要和中间的线对齐关下去, 可别歪了, 中间也不能留有缝, 要不然大灰狼就会进来把小白兔吃掉。”一听这个, 孩子们都非常小心, 看到同伴发出了声音也会提醒, 他们怀着保护小白兔的情感, 认真地把两扇大门合了起来, 并且与中心线也对齐了。后来, 只要教师一说把大门关紧, 小朋友们立刻知道是两边向中心折, 而且折叠得很整齐, 而这也为以后理解相关的折叠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折纸活动, 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折纸活动不同于其他美术活动那样形式多样, 它是最枯燥、最具有挑战性的美工活动, 更需要教师用心钻研, 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教学内容, 真正发挥它的时效性, 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

(一) 循序渐进, 分类归纳教学内容

折纸有一定的规律, 折纸作品都是在一定的基本形的基础上, 进行千变万化, 构成不同的作品, 根据这一个特点, 我们在教幼儿折纸时, 不能单个地教, 而是要从基本形入手, 掌握基本技能。如: (1) 对边折:将正方形或长方形纸两边相对折叠, 成为两个长方形。 (2) 对角折:用正方形纸, 将两角相对折叠, 围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3) 集中一角折:在正方形纸的对角线上, 移相邻的两边相对折叠。 (4) 集中一边折:在正方形或长方形的中线上, 将相邻的两边相对折叠。 (5) 四角向心折:将正方形纸先折两条对角线, 找出中心点, 然后将四个角分别向中心点折。 (6) 双正方折:用正方形纸, 先对边折, 再根据中线一边向前, 一边向后折, 从中间撑开, 压平。 (7) 双三角形:用正方形纸, 先对角折, 再根据分角线一边向前, 一边向后折, 从中间撑开, 压平等。

孩子手指动作的发展是从不协调到协调, 从协调到灵活。所以教孩子折纸应该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如:小班以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角折的基本折法上进行变化;中大班则可以在四角向心折、双三角形、双正方形、双菱形的基础上进行变化。这些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 不至于让幼儿产生畏难情绪。

教师可以将折纸内容按折纸基本形进行分类以后, 折法相近的内容放在一块教, 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 小班幼儿在练习对角折“正方形→三角形”可先折成红旗、热带鱼、花、杯子、船、手提包等内容, 在循序渐进中掌握折纸技能。

(二) 运用口令, 提高折纸效果

在折叠过程中, 幼儿往往还没有将前一步折齐抹平, 就急于折下一步, 结果折出来的成品很粗糙, 作品容易散开。于是在教学中, 教师要强调幼儿折完一个步骤将右手放在折线上, 运用口令“一、二、三”抹三次, 将折线压平。一方面可以提高折纸作品的效果, 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折纸常规。

三、提供丰富的折纸材料, 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

(一) 提供多种纸

材料是幼儿动手制作的物资条件, 在幼儿折纸时, 教师可用丰富的材料, 如各种纸质 (废旧挂历、报纸、包装纸等) 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如:先完成作品的幼儿, 可以尝试用不同纸质的纸张练习新本领, 也可以复习学过的折纸, 不再无所事事。

(二) 提供图解

图解可以提高幼儿的自学能力, 使其摆脱对教师的依赖, 因此教师可以先将范例的每个折叠步骤画下来, 制成一张完整的、规范的大折纸图。让幼儿先观察作品是怎样的, 有哪几步组成, 接着观察一共有几步, 看看哪一步有困难, 针对幼儿的困难, 教师重点讲解示范, 并准备一些小张的折纸步骤图, 让幼儿按需选择, 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教师还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成品材料, 如:折好形状的物体 (可让幼儿拆开重折) , 让幼儿在拆折中观察并学会折纸。

四、创设折纸作品展示区, 对幼儿进行美的熏陶

环境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大资源。蒙台梭利曾大力提倡环境带给孩子的教育作用, 也有许多教育家都说过“环境即教育”的思想。于是我们将折纸作品与环境相互作用, 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 成为真正的主人。

(一) 折纸作品与环境整合

零散的折纸作品不便于收集, 导致幼儿随处乱丢, 不爱惜作品, 于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级展示墙与室内空间悬挂, 将幼儿的作品形成主题布置, 成为班级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根据主题活动《春天来了》, 教师事先在展示墙布置好一幅简单的春天背景图 (蓝蓝的天空, 清澈的小河, 发芽的柳树, 绿油油的草地……)

通过开展系列折纸活动, 让幼儿将折纸作品不断丰富, 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河里一群群小鸭快乐地游来游去, 草地上盛开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蝴蝶在花中飞舞。一朵朵盛开的牵牛花象一个个小喇叭吹着动听的歌。

(二) 折纸与多种形式的手工活动结合

在折纸教学中, 我们可以将折纸与贴、剪、添画相结合。如:折好房子可将房子贴在图画纸上, 并引导幼儿在周围添画栅栏、小动物或花、草、树等。这样既美观又方便幼儿保存作品。还可以将折纸与手工制作相结合。如:妇女节时, 教师可以教幼儿折花, 并将花粘贴在吸管上, 进行装饰, 送给妈妈, 这样不但使折纸作品变得丰富多彩, 而且增强了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 并激发了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折纸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观察力、理解能力、灵活手指的动作、发展幼儿的目测能力、训练大脑的记忆, 还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和欲望。通过折纸, 幼儿还可以了解我国古老的文化, 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和教育。

折纸教学策略初探 篇3

一、改变传统折纸教学计划的制定,使折纸數学循序渐进

折纸活动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对边折、对角折开始,逐步增加难度。制定折纸计划时,往往是一个系列活动,而不是独立的折纸活动。折纸总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累加少部分技能,变成新的物体。教研组在集体备课时,梳理了各年龄班应该掌握的技能。讨论了最基础的技能是什么,逐步累加什么技能!,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将折纸技能初步分为:小班——对边折、对角拆、集中一角对边折,中班——继续集中一角对边折、双三角折、四角向中心折、对中线折;大班——继续双三角折、继续四角向中心折、双正方折、双菱形折,使内容既有联系性,又有相对的分类。通过折纸计划的制定,使折纸活动循序渐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日常生活中认识折纸符号,减少折纸教学中的难度

通常折纸教学是通过一定的图示和折纸符号进行教学的,一个活动往往有许多的折叠符号,如果放在教学中学习符号,既浪费时间,又增加了孩子的学习任务,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难点多,难度大,你在教,孩子们在喊:老师,我不会折。活动无法进行下去。降低孩子学习折纸的难度,就要在日常中,设计折叠符号时使符号拟人化、情境化;将折叠符号挂在班级门上或走廊上,让孩子们进门、出门、走过、路过都能看到折叠符号,加深对符号的认识;每一到两天换一个符号,不断累加。除此,我们还在饭后、课间休息时,用符号玩游戏,随意抽出一张符号,看谁说得对,以此巩固学习对符号的认识,为学习折纸做好了准备。

三、将折纸平面图示转换为立体图示,设置折纸图示情境

孩子的思维是具体、直观形象的,而学习折纸的图示是平面的,要让孩子们看平面的图示折出立体物体,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们尝试将折纸平面图示转换为立体图示,对照平面图,将每个步骤用纸折出,在折出的步骤图上画上折叠符号,就变成了立体图示;平面图示转换成立体图示后,将图示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表现出来,用情境性的故事语言帮助幼儿理解图示,既有趣味,又容易记住。如:小班刚学折纸时,角对角对折——可以这样设置情境,下面的角朋友和上面的角朋友紧紧地抱在一起,变成了小山;折好打开,留下一条印子——就是两个好朋友走过后留下了一条小路;使孩子们较快掌握了难以理解的图示,增加了折纸的趣味性,为成功折纸奠定了基础。

四、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让孩子自主探索学习

孩子都有好动的特点,喜欢动手操作,在与物体的交互作用中获得技能和知识经验,只有充分地相信孩子,敢于放手,才能使孩子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在一个折纸教学活动中,往往前几个步骤是原有经验,可以大胆地放手让孩子自己折,如:黑板上1步-3步是孩子们以前学过的,让孩子们自己看图折。1步-3步折好后,4步-6步是新的内容,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是老师折一步,孩子学一步,而是放手让孩子探索,自己阅读图示折纸,孩子能看懂哪一步,就让孩子说出这一步的折法,讲给大家听。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再让会折的孩子帮助解决困难,让孩子帮助孩子,充分相信孩子,让孩子自主探索学习折纸,使孩子满足于折纸的过程。

五、将折纸成果运用到日常活动中,体现折纸成功的喜悦

要使孩子对折纸活动保持持续的兴趣,就要使孩子获得折纸的成功与满足。为此,我们将孩子折的成品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使孩子看到他们折的东西是有用的,从而感到折纸的成功与快乐,而对折纸产生更大的兴趣。用孩子的折纸布置幼儿园的走廊环境,收集了孩子折的郁金香、热带鱼、七星瓢虫、鹅等,写上孩子们的名字,布置在精致的镜框中,就成了折纸的艺术长廊;将折纸当玩具,运用到晨间活动中,如:“青蛙过河”游戏;将折纸当学具,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如:体育活动,练习肩上挥臂投物,通过游戏“火箭上天”练习肩上挥臂投物,效果非常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了孩子们的折纸成品,使孩子们保持了持续的兴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我们经过近两年的折纸教研活动,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初步探索了一些折纸教学的有效策略,通过教学策略的改变,使孩子喜欢折纸,体验折纸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正如教育家赞可夫所说:“教育方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育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樱花折纸教学案例 篇4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手工制作,立体纸工

一、立体纸工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意义

在美术教学中, “手工是运用手的技能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与创造的造型活动, 同时手工又是一种培养创造意识、设计思维、动手动脑能力的教育活动。”[1]

“立体纸工, 是以纸制品为材料进行立体的造型训练, 在三维空间内进行设计、制作的造型活动过程 (具有长、宽及纵深的空间。) 折纸, 纸花、纸浮雕, 造纸型等形式的造型都属于这一范畴。”[2]立体纸工需要学生大胆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各种纸张材料的可能性, 运用各种不同质地、纹理、厚薄和色彩的纸质制作的作品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是不同的。

折纸, 只有通过将纸张折叠所创造出来的并且是具有造型特征的实物才能叫做折纸。纸是你可以从身边得到的最便宜而且最常用的材料。不同的纸张有不同的厚度、纹理和不同的保持折痕的能力, 所以折纸的时候对于纸张的选择很重要。“设计折纸是一个复杂的程序, 因为你要在折纸定义限制的基础上来实现自己的思想。”[3]折纸有多种技法如内翻折、兔耳型折法和沉降式水槽折法等, 这些需要在反复实践中探究、掌握其规律、熟能生巧。通过学习折纸能很好的提高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并且还有其实用性, 可应用于家具装饰、节日装饰等中, 美化环境增添生活情趣。

纸浮雕是通过对卡纸、绘画纸、瓦楞纸等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厚度的纸材料进行裁切, 弯曲, 插接、黏贴等技法, 形成半立体造型和浮雕效果。

在立体纸工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制作技法同时也需要具有三围立体思维以及立体造型能力。所以是有其重要的教学意义的:其一, 立体纸工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沟通协作的能力, 解决矛盾问题的能力。其二, 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形成一定的设计意识。立体纸工要涉及到各种不同的纸质材料, 在三维空间内进行设计、制作, 这需要学生充分发掘其创造潜能, 敢于突破习惯思维, 乐于创新, 制作出具有创意的作品。

二、立体纸工教学课程开发

1. 立体纸工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纸质废旧物的再利用

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刻不容缓, 在立体纸工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从生活中收集各种纸质材料, 就地取材, 巧妙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尝试不同的工具, 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 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 大胆的自由的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情表现出来, 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4]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材料都可以作为立体纸工的材料, 如:包装纸盒、挂历纸、招贴、杂志、报纸、瓦楞纸等等。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废旧物进行组合创造, 打破原有的思维习惯再以一种全新的概念、方法, 重新组合出一种新的形象。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感受到动手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也能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去发现美和创造美。

2. 明确教学目标, 培养创造能力

在立体纸工的教学实施阶段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 加强其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教师在立体纸工的教学中应用心设计每一个环节, 特别是新课导入阶段应该尽可能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视线和兴趣点, 让学生有跃跃欲试的急切感。通过各种纸工的制作技法如剪、拼、撕、折、贴等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改变传统的以传授技能和模仿制作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 自主运用各种材料及变现手法展开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 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实践中学会观察和思考, 引导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立体纸工教学应以活泼多样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出现, 创设有趣的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老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从视觉、听觉各方面刺激学生, 给学生营造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自主探究。重视制作过程中的审美导向, 将其贯穿于纸立体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中, 浸透到纸立体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3. 培养创新意识, 让个性飞扬

信息时代需要每个人充分发挥其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因此, “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采取多种方法, 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 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是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2]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不能只教授某个作品的制作技法或步骤, 而是应该让学生通过认知材料的特性和基本的操作技法自主实践探索, 感受不同材料、不同方法所能产生的不同效果, 这样才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导致他们只会简单的模仿而不会创新。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大胆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质疑、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见解。鼓励学生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懈努力, 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人格。

4. 分享制作成功, 多元教学评价

评价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 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2]对立体纸工教学的评价应以学生个体的综合水平为基点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应该包括:学习态度、制作表现、协作精神、表达能力、作品创意等。对学生做出肯定的、积极的和客观的评价。评价应是多元的可以是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 让学生参与整个评价活动, 有利于让他们养成自我反省、自我检查的习惯而且能使他们在互评中发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 从而主动投入学习。在评价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鼓励不同想法, 关注学习过程、突出创新探究等特点。

综上所述, 立体纸工的教学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纸质材料是生活中最常见、最易得到的材料, 而且可塑性非常强, 如此平常的材料如何将其做成一件工艺品这促使学生对材料进行联想与想象, 积极地开动脑筋, 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把自己的想法在实践中动手制作出来, 从中拓展思维空间、使之更加宽泛、敏捷。

参看文献:

参考文献

[1]汪志萍.加强手工教学促进美术素质教育[J].教育教学研究, 2009

[2]孙小燕.中师手工课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研究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2010

[3]瑞克·比奇.折纸大全[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4

《樱花》教学反思 篇5

一、能够反其道而行之,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以往的此类音乐欣赏课中,我们常见的现象是将乐曲欣赏作为重头戏进行,而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所限,对乐曲的理解认识不够、不到位等等现象都会出现,教师为了达到欣赏目的,不厌其烦地讲解着,学生茫然地听着,最后再将所涉及的歌曲唱一唱了之。而在这节欣赏课中,教师却反其道而行之,先用学生所熟悉的歌曲抓住学生的兴趣,激起兴奋点,并以学生所熟悉的歌曲为载体,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演唱、探究、表演中,突破了难点,解决了重点,在此基础上再欣赏乐曲,大大降低了欣赏的难度,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二、由歌曲向乐曲迁移

《樱花》这首钢琴独奏曲是在歌曲的基础上创作的,歌曲旋律往往就是乐曲的主题旋律。欣赏一首乐曲,学生不可能将旋律全部记住,而音乐主题往往就是乐曲中最具特色并出现频率最高的,学生记住了它就会对整个乐曲印象深刻。因此,在本节课中,教师抓住了歌曲,也就是抓住了乐曲的主题旋律,所以,当学生再欣赏乐曲时,对主题旋律就会有“相识”之感,自然也就会理解乐曲。

三、在教学方法上,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无论是歌曲学习还是乐曲欣赏,都不是教师一味地讲解或学生一味地聆听,而是恰到好处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思考、参与、实践。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理想的欣赏方式。

四、处理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重、难点的处理上,教师的处理是先留下悬念,激起学生探疑的激情,再通过问题设计让学生去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解决重、难点,尤其是节调式出现后,教师马上让学生唱一下此调式,演唱后,就发现有的学生发出“啊”的惊叹声,一下找到日本音乐的民族特点所在。

但该课教学,有的地方显得拖沓不利索,如樱花的介绍,“樱花七日”证明樱花花期很短,日本人不在家里庭院中栽种等,没有必要在课上交代。如果学生不理解的话,还会与作为国花的高贵相抵触。

总之,这节课不失为一节比较成功的音乐课,课前的精心设计,课中的有效调控,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是一节比较成功的欣赏课。

上一篇:公司先进个人发言槁下一篇:入少先队申请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