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下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2024-10-02

中学下学期德育工作总结(共11篇)

中学下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篇1

本期来,学校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办学方向,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德育系列化方案为主要内容,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贯穿始终,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扎实德育展示实效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我们通过行政会、班主任及教研组长会和例会这“三会”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并在会上交流教育学生的经验,使教师牢固树立“三个面向”、“以德育人”的思想,为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在每周四的教职工例会上,坚持组织学习时事,学习有关文件,使先进的、典型的案例成为广大教师实施德育的参照,为教师坚持依法执教、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奠定良好的基础。

2、学科渗透,提高效果

坚持以周一晨会、政治课、班会为德育教育主渠道,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功能,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有目的地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使学科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并在各科计划和教案中要求具体体现德育内容。

3、创设活动载体,大力开展活动

通过开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学生喜欢的老师”为主题的师德建设活动,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变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动。扎实每周一升旗仪式和早会、班会活动,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守则、规范,狠抓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使守则、规范最终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我们紧紧围绕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不断赋予德育工作以新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分别为各年级制订了《德育系列化方案》,并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结合“三八”妇女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等相关节日开展各有关主题系列活动。如三月份,开展“学雷锋活动月”活动,学校里出现了层出不穷的好人好事;四月份,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学生观看爱过电影写好读后感和观后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结合德育系列化方案的实施,我们开展了“做合格中学生”、“理想与人生”、“爱祖国、爱家乡”征文比赛,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净化了学生的思想,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为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在教职工中开展了“神圣的事业”演讲及师德建设大讨论,促进了学生文明习惯的形成,增强了教职工爱岗敬业的精神。配合“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我们始终坚持组织学生文明执勤、多次组织学生上街清扫街道,清理非法张贴物。为激励学生的意志,我校开展了“制作座右铭”活动。每个学生的课桌上都贴出了自己的座右铭(包括三部分:崇拜的人,追赶的目标,信奉的格言),每个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伟人的语言时刻激励自己上进,学校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4、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整体合力

我们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区教育为依托、以家庭教育为基础,要求每班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家长会,利用家长会开展“家长教育进课堂”活动,让家长走进教室为学生传授各种丰富的知识并进行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别具一格的教育;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教育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假期中号召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活动中感受到多方位的教育,使校--家--社会形成教育的整体合力,提高了教育的效益。

二、法制教育常抓不懈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制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矗因此,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我校始终把法制教育摆在重要的地位。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使学生不仅掌握一些重要的、基本的法律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大家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大家的脑子里装上法律这根弦,遇事知道用法律作为准绳来衡量。

我校经常利用校报、板报、手抄报、墙报、广播对广大师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我们每学期至少两次聘请司法局干部或公安干警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聘请交警并利用校会、班会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学生安全教育录像带。每周每班开设一节法制课,由政治教师主讲,主要讲解与青少年关系密切的法律知识,如《义务教育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教师讲解时理论结合实际,特别是结合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讲解深入浅出,学生认识到上学既是自己的权利,也是自己的义务,真正懂得了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广大师生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强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法律知识考核中全部合格。这样,增强了大家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自觉性,为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创建优良的教学秩序,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学下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篇2

一、网络为中学德育工作提供的机遇

1.网 络 为 中 学 德 育 工作开 辟 了新 的 空 间 , 提 供 了新 的方法和手段。首先, 互联网普及性, 将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连为一体。其次, 网络信息极大地丰富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资源。

2.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 使中学的德育工作更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方便快捷的网络使中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时间和场所接受教育, 而是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知识, 迅速了解各方面的信息。

3.网络使中学德育工作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网络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思想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多媒体的应用为学 生提供了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泼的三维动画, 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其效果是传统德育方法不可比拟的。

4.网络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综合能力。一是有利于促进中学生发展独立意识。二是促进学生树立开放精神。三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培养创新精神。 四是网络有利于促进学生强化民主意识和道德法制意识。

二、网络给中学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处于身心发展中的青少年, 辨别是非、自控能力较弱, 加上好奇心强、喜欢追求刺激, 在虚拟世界中容易迷失方向, 不仅学业荒废, 甚至导致犯罪。可见, 网络对于中学德育工作而言, 既是机遇, 又是挑战。

1.网络的开放性对中学德育工作的挑战。互联网是一个开放性的网络, 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垄断信息资源和系统, 导致多元文化的产生。如西方反华势力为对中国进行“西化”、“分化”, 不惜花费巨资, 采用网络技术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等各个领域。这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

2.网络的虚拟性对中学德育工作的挑战。中学生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特点, 成人生活节奏快, 竞争激烈, 父母与子女的接触日趋减少。青少年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他们学习压力大, 无端的烦恼和孤独感不时侵袭他们。互联网的出现, 使许多人很快成了“网迷”。在现实中是一个沉默寡言的“愣头小子”, 在网络世界里却可能是一个活泼、幽默的“英俊少年”;在现实中是一个失败者, 在虚拟世界里可能是一个风云人物。当他们在虚拟世界里获取的快乐比现实世界多时, 便“乐不思蜀”。每当在现实中寂寞难熬时, 或遇到挫折时, 便会逃避现实, 一头钻进那虚拟世界, 久而久之, 不能自拔。这对中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又一挑战。

3.网络的隐蔽性对中学德育工作挑战。 互联网具有很强的匿名性, 在那里, 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但由此引发了一些人性的劣根性。对一些中学生, 网络的隐蔽性导致他们无拘无束, 恣意妄为, 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据统计, 国外80%的“电脑黑客”是青少年。一些青少年或成为网上犯罪的受害者, 或沦为网上犯罪行为的实施者。这种严重状况已引起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关注。

总之, 网络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诸多新的课题。然而, 面对网络的挑战, 中学德育工作在教学内容的整改、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远远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发展步伐。

三、网络环境下中学德育工作的新要求

网络既给中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 又带来了挑战。如何充分利用这一独特的教育资源, 形成防范机制, 做到趋利避害, 就成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

1.在 德 育 理 念 上 , 应 从 防 范 型 德 育 观 向 自主 发 展 型 德 育观转变。无论是家长还是德育工作者, 都希望青少年远离一切无益身心健康发展的载体, 并试图在学生和现实生活中筑起一道无形的围墙, 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种种限制, 这也不行, 那也不准, 让孩子们永远做好孩子、好学生。事与愿违, 这严重违背青少年心理特点的粗暴做法, 反而激起青少年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 一味地用“堵、隔”等方法是不能奏效的, 只有积极地面对现实, 主动正面引导, 青少年才能将网络作为知识的来源、学习的手段和生活的帮手, 从而使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2.加 强 校 园 网 站 建设 , 努 力 营 造 健 康 向上 的 校 园 文 化 氛围。首先, 要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其次, 要注意发挥校园网络的积极示范和引导作用, 指导学生文明有效地使用网络。再次, 可利用黑板报、主题班会、辩论会和相互讨论等形式, 大力倡导文明用网的道德观念。最后,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计算机操作、网页制作等比赛活动, 让学生充分领略通过网络学习和创造的乐趣。

3.改变德育方法, 提倡平等对话的方式。过去, 一些德育工作者往往以“道德化身”的姿态面对学生, 这样学生往往成为一群无思想、无主见的被动接受道德教育的机器。网络背景下的德育工作方式, 必须一改以往的做法, 从居高临下的教育者走向平等对话者。与学生平等相待, 交流沟通, 尊重学生, 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被教育者的苦心和真诚所感动。

4.加强网络技术学习, 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互联网的发展迅猛, 使得青少年网民与日俱增, 当他们兴奋地体验着网上聊天、网络游戏甚至网恋的乐趣时, 德育工作者对于网络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明显滞后。大多数学生在上网时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指点引导, 深受不良信息的毒害, 引发一幕幕网络悲剧。德育工作者必须了解网络, 懂得网络技术, 才能关注学生的上网动态, 对他们进行网上监督,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教育纠正。

5.建 立 健 全 学 校 、家 庭 、社 会 三 位 一 体 的主 体 教 育 网络 , 开放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单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 它必须联合全社会的力量, 重视、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德育工作。首先, 各网站要加强管理, 利用《中国墙·互联网过滤器》截堵各种有害信息。其次, 学校应当争取家长的配合, 让家长采取措施控制学生上网内容和时间。最后, 网吧经营者有义务监督学生上网, 禁止学生查阅不健康的内容。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协同一致的教育力量, 才能消除网络危害, 发挥网络优势, 使中学生成长为有道德的“网上新一代”。

总之, 在网络背景下中学德育工作有受到挑战的不利因素, 但我们更要看到网络给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操作, 趋利避害。德育工作者应面对新形势更新观念, 及时调整工作手段, 掌握信息技术, 拓宽知识面, 这样才能加强德育工作。

摘要: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中学德育工作带来了冲击, 使中学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认为, 改变中学德育工作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 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应成为网络时代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走向。

关键词:网络,中学德育工作,机遇,挑战,新要求

参考文献

[1]袁圣东.网络环境下的中学德育探究.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4、7.

[2]卢丽刚等.网络时代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江西教育科研, 2003、1、2.

新课改下中学德育工作的创新思考 篇3

【关键词】新课改 中学生 德育工作 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61-02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要求,在教好书的同时,要落实育人的工作。班主任德育工作是育人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行的主要途径。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中学生的思想行为已发生了较大转变,如何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更好地开展中学生德育工作,成为每一位教育一线工作者的难题,也是不断发展初等教育事业的重要因素。笔者结合多年的德育工作经验,从以创新管理方法、完善管理理念等方面,阐述了新课改下强化中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新思考,以促使中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以爱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尊重、理解学生的人格发展

爱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构建师生相互尊重、理解的基础。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理解中学生的心理实际与思想实际。也就是说,在新课改理念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要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强调学生德育素质的综合培养,以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1)尊重学生的意见与要求,特别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是师生建立平等关系的基础。当前,学生多以独生子女为主,学生将人格看得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开展班级德育工作的前提,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以人为本”开展德育工作。作为班主任,谆谆教导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对于学生的错误,一味的进行批评教育,反而会恶化师生关系,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教师要讲究方式方法,不应讽刺或挖苦学生,这容易造成学生出现逆反心理。也就是说,以“尊重”为工作基点,有助于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引导学生的行为思想。

(2)以爱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溶化内心的“冰墙”。爱是相互的,教师爱学生、学生尊重老师,这种相互爱与尊重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德育教育、行为引导的基础。班主任要让每一位同学,真切的感受到自己对大家的爱,班主任批评大家,也是“恨铁不成钢”的良苦用心。师生之间坦诚相待,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消除学生生活学习上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行为思想的形成,逐渐将师生间的“冰墙”溶化,深入开展学生德育工作。

二、落实班级量化管理,严格要求学生

创新班级管理一直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点,但如何管理,依托何种管理方法,可以实现有效的德育工作,是创新德育工作的前提。近年来,经济管理中的量化管理方式,已在初中德育工作中有所使用,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道:“无论改掉学生身上哪一个坏习惯,在一开始都要以一定的压力来强制。”也就是说,落实日常班级德育工作,严格要求学生,是务实德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对于量化管理而言,其具有强化的效果,也体现管理中的民主性,比较适合中学生德育工作。中学生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时期,已具有一定的自控力和独立性,那么其已成为德育教育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对此,量化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量化管理的出发点非常明确,以提高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为出发点,并在管理中体现管理的严格性,突出管理细致入微。在开展量化管理的过程中,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为基础,落实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引导、正确的思想的培养,以提高中学生的德育素质。这样,才能从本质上强化德育工作的效果,实现学生良好德育素质的培养。例如,对于学生“迟到”、“早退”行为,教师可以通过登记、点名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惩罚,进而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当然,中学生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也需要家庭、社会的积极参与,共同为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德育工作开展创造条件

我国初中生的学习生活相对比较单一,多半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班级成为学生的第二个家庭,对于学生思想品行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德育工作务实开展的有力条件。班级学习环境主要包括教室环境与思想环境两部分。在教室环境的营造上,班主任可以布置“班级空间”,主要张贴班级集体照、运动会等照片;学生学习专刊等内容,这可有效的提高班级温暖感,让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团结友爱。在初中生的眼中,班集体是家、师兄弟姐妹共同奋斗的地方。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塑造良好的班风,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是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体现。

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活跃班级的德育氛围

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不是枯燥的形式化教育,而应该是践行于实际的教育过程。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活跃班级氛围,提高德育激励效果的前提。教师可以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合理地评比,并在评比的过程中设立“德育流动红旗”、“德育标兵”等荣誉奖励。让学生在良性竞争中,强化德育意识,并不断地规范自我的思想行为。同时,营造班级积极的学习之风,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要鼓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让其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激发努力学习的动力;而对于成绩好的学生,要进一步引导和强化。这样,班集体的学习之风蔚然,学生以学习成绩好为荣,以行为思想好为高尚。

教师这个职业普通,但又伟大,其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在教好书的同时,务实育人工作,是每一位班主任一天的忙碌。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在于强调“以生为本”,教育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的行为,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同时,班主任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需要班主任始终保持一颗“爱生”的心,投入到班主任德育工作中,以促使中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姚云舟.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J].新课程(教研版),2010(03)

[2]沈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要注重创新[J].成才之路,2012(25)

[3]李玉祥.陶人之常情,扬我之个性—初中班主任的德育艺术[J].教师,2012(34)

中学下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中共国务院关于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情况相符合,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使德育工作真正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规范养成教育为,德育工作的性、实效性,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德育模式,力争使德育工作。

二、组织机构

组长:赵家全

副组长:张学俊鲁观荣陈迪礼王有学彭仁贵

成员:丁胜利卢国元童明祥李运宏罗娟张明旺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目标:

1、强化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教育活动,使学生学做真人。

四、工作重点:

1、德育队伍建设,对班主任队伍,是年轻班主任有性的培训,班主任老师的理论和管理。教会班主任科学、合法、合情的班级管理。

2、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对学生日常规范的检查评比,班级建设。全员育人的作用。班校会上好新颖、主题鲜明的班会课,政教处将“推门听课”的抽查各班班会情况。

3、“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主题班会、演讲、广播、板报宣传及小型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及审美意识。

4、不同的家访,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理解,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利用资源对学生教育,办好家长学校,教育的合力。

五、具体工作:

(一)德育队伍的建设,营造全员育人。

1、校园德育环境建设。要花气建设好一支坚强的班主任队伍和全员抓德育的工作队伍,要求人人德育工作者。本学期将值班、值班教师和值周学生的检查制度,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地对学生教育。

2、班主任队伍建设。

责任意识。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责任人,年级组长是年级工作的责任人,要班主任、年级组长之间的。本学期班主任培训制,健全和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激励机制,从和内容两公正、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励班主任地工作。开好每月两次的班主任例会,的问题和的成绩批评或表扬。本学期将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学习、的目的。

3.团队工作的作用,班干部的。团员、班干部在学生中的是不可低估的,应该是同学的榜样。要对团员、班干部培训,的性,使带动更多的同学一起进步。

(二)常规教育常抓不懈

1、抓好规范教育。开学个月,各班要班会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规范》,政教处和团队组织将不同检查。对学生规范系列教育,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的强化训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使学生从“要我做”转变为“我应该做”,使的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益。以德育处、年级、班级管理为一体,的校风。值班、值班教师和值周学生常规检查反馈、督促作用,使常规管理精细化。

(三)抓好文明礼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

1、以校园礼仪为,上好“文明礼仪课”。举行校园礼仪风采展示、”手拉手、一帮一”等一系列的主题教育,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教育。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传承民族的美德。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规范学校升降旗制度,新学年开学典礼上好“爱国主义教育课”制度,并清明节、劳动节等重大节日对学生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传统美德教育。

3、感恩教育。本学期感恩教育活动,感恩要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身

边的人开始,对关怀和帮助过的人应抱有感激之心。主题班会等对学生教育,使学生学会、学会做人。

(四)学生年龄特点,抓好各年级学生管理。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抓好学生不同阶段的管理和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本学期要求各年级要学生的特点,安排活动,制定循序渐进的德育养成程序,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及诚信自立的意识。

(五)班级建设。

1、要求班主任老师年级、班级的情况,每一节班会课,设计班会内容,写好教案,多讲身边人,身边事。政教处要对主题班会、推门班会课等检查,并把评比结果列入对班主任的评价中。

2、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的班级,班级形象,争创班级。

3、以活动为载体,在班级、年级中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荣誉感、集体感。在班级中做文明事、说文明话、争当文明中学生的活动。活动中要给更多的学生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六)学科德育渗透功能。

学科德育渗透教育活动,各学科自身的特点,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学生思想修养相,灵活随机地对学生思想教育,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识别真善美的能力,理想与信念,进而转化为发愤学习,向上的内在动力。

(七)抓好“三”教育,学生健康地发展

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校外德育教育基地,德育教育的合力,举办家长学校讲座,多样的家长会。家教征文等活动,家教交流。班主任要家访工作,和家长一道学生细致的思想工作。不同,沟通学生在校和家庭情况,学生在家、在学习常规要求,使学生在教师、家长的下,能够沿着的轨迹前行。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教育,一切社区资源对学生全方位的素质教育。

(八)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

问题学生转化工作有计划,有措施,勤总结,重在,班主任要填写好问题学生档案。要求教师耐心细致地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不讲过头话,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帮助。

(九)法制教育紧抓不放,教育防范工作。

法制教育报告会、政治课、班会课、校会、国旗下讲话等普法教育,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

(十)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下的内容,要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学生心理的疏导,教师要创设的课堂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化、规范化,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十一)科技教育

科普活动,旨在培养和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将科技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地起来,学生发展。

(十二)抓好卫生工作

校园环境是对外的窗口,搞好卫生工作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常规工作。具体抓实:

1、加强卫生教育,提高卫生意识。

2、健全卫生工作制度:制定《卫生制度》、《卫生打扫标准》。

3、做好班主任卫生工作专题培训、保洁员培训、服务周工作培训工作。

4、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功能,协助学校卫生管理。

5、加强检查抽查工作。

(十三)抓实安全工作

“学校安全重于泰山”,校园安全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可以说,安全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和学生不有害身心健康的电子游戏、网吧上网,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防范意识教育,创建安全文明的校园。具体抓实:

1、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2、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学校内保制度、门卫制度、消防制度、巡视制度及学校各类安全应急预案。

3、问题学生的处理与跟踪管理。

4、每周学生放学时校门口的值班工作。

5、平时有序上下楼梯及疏散演练。

6、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适时进行心理干预。

在新学期将计划,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地、创新性地工作,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附活动安排:

八月份:

1、召开班主任会议

九月份:

1、入学教育

2、开学环境整理、卫生大检查

“感恩老师,畅想明天” 黑板报

召开“文明监督员”会议;召开全体寄宿生会议

3、开展 “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

4、学习守则、规范,开展学生养成教育训练。

十月份:

1、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国旗下讲话、板报等)

2、“国庆节”主题庆祝活动;组织学生田径运动会

国庆黑板报

组织出庆国庆墙报、文明宿舍评比

假期治保值班工作会议

国庆放假:安全教育

校园首届“朗照”杯书画大赛正式启动

3、参与德育科研研讨会

4、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5、学生内务整理活动

6、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十一月份:

1、开展法制教育月

2、疏散演练

3、田径运动会

4、班主任工作交流

5、感恩教育活动

十二月份:

1、举行师生恳谈会

2、接受德育工作的考评

3、考风考纪教育

4、“行为规范达标竞赛”月

5、内务整理、文明礼仪教育总结表彰

一月份:

1、对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

2、德育工作总结

3、学生评优工作

4、安排好寒假活动

5、收德育论文、班级小结 班主任填学生素质报告书

政教工作总结及假期工作安排 收集政教资料,归档

周家店镇中学

中学学期末德育工作总结 篇5

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创新德育工作思路,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的工作思路,积极研究德育工作内容,针对新时期德育新问题,提出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力宣扬优秀教师先进事迹,使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努力打造一支经验丰富、方法独到的德育工作者队伍。

(二)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适时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与班主任老师一起探讨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布置每月的工作重点和主题教育,及时反馈、处理班级中发现的问题。并不断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考核、奖励制度,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月查,加强班主任工作的过程化管理,并把班主任工作的实绩作为晋升、评优、发津贴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家校联系、构建同步教育网络德育工作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为此学校积极构建社区、家庭、学校德育工作。《政教简报》,每月出版一期,及时传达学校工作,各项主要活动,教育教学成果,指导家教工作等等。为广大学生、家长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努力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默契配合。网络

(四)加强三困生帮扶工作本学期,各班都能结合本班实际,做好三困生的帮教转化工作,建立帮教档案,并制定了具体的帮教措施,记载好帮教情况,努力做到用爱心去关怀他们,用耐心去感化他们,尽量把一些苗头性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政教室做了大量的工作,对重点的问题学生“一对一”个别谈心,对本校的三困生进行排队摸底,落实结对帮教教师和措施,增强教育转化的责任感。同时利用10.19救助捐款、彩票基金和国家财政资金救助学生达三百多名,救助金额达三十万多元。

二、强化行为规范训练,改变学生精神面貌

本学期的行为规范教育继续加强。

(一)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开展诚信从身边做起活动。对学生的学习习惯、遵章守纪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劳动卫生习惯进行训练和教育。

(二)强化行为规范教育的检查、评比、量化措施。

本学期,对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措施进一步完善与落实。进一步细化无缝管理,重新制定一日常规的评分内容和标准,重新设计较合理、较规范的评比版面。对清洁卫生、自习、就寝违纪情况的检查评比落实到位。采取定岗定人定点检查的方式,对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布置采取定期检查的方式。

(三)充分发挥值班人员、督查人员、学生会、班级干部的值日监督作用。一学期来,各部门认真负责,检查公平公正,值周工作到位。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让他们养成文明礼仪、劳动卫生习惯等。通过对行为规范教育的检查、评比,形成班级竞争,促进了全校的行为规范。

三、细化德育活动,切实转变校风

(一)安全第一,加强教育,防患于未然

本学期先后进行了安全知识讲座,法律知识讲座,安全疏散演练,消防安全演习等一系列活动,加强了安全教育,提高了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家长会

本学期,成功召开了全校学生家长会,家长出席率达90%。在家长会上,校以具体事例宣传了家庭教育的方法;每位班主任认真准备、精心布置教室,主题鲜明突出。每月印发了家教联系卡及时通报学生情况,拉近了家庭与学校的距离,沟通了家长与老师的情感。

(三)系列主题教育

本学期,根据上级的要求以及学校的工作安排,政教室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德育活动:“首义精神耀千秋”系列活动,“永远跟党走”建党91周年庆祝活动,“我身边的榜样”演讲比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爱心·亲情·感恩”主题月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大大推进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爱国、爱党、爱父母、爱自己。

总之,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不尽人意。如上下楼梯不按要求去做,成在安全隐患;学生抽烟现象也屡见不鲜;一些学生卫生习惯较差,随意丢弃脏物,这也是造成学校卫生状况保持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班级之间存在不平衡,班风、学风参差不齐,某些班级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三)少数值日教师上岗履职的责任心还有待提高。

在新的学期,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无缝管理,加强德育工作的创新,努力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中学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篇6

一、加强师德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1、认真组织班主任进行学习,提高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切实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的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学生守则》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切实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2、通过学习培训,广大班主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善于把好的理论经验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善于进行反思和总结,学期每人完成了一篇德育工作的论文,提升了自己的工作水平。

3、认真进行了德育交流研讨工作,利用班主任例会对德育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专题讨论交流,集思广益,班主任要从中吸取好的经验做法,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水平。

4、加强了对班主任的管理。本学期继续严格执行《镇新中学班主任工作考核方案》,强化管理与考核,及时反馈考核结果,以管理促进了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继续加强对学生的常规教育

1、本学期工作的重点仍然坚持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利用校会、班会及其他途径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尤其要加强对起始年级学生的教育。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班主任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育规律,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及其他各种场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思想实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精心组织,积极引导。

3、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本学期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资源和条件,通过校会、班会、板报等形式和途径向学生广泛宣传和普及有关安全方面的要求,增强了学生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做到安全工作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4、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通过班团队会、校会、板报及其他方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力争做到贴近学生实际,在学生头脑中树立起较强的知法、守法的意识。

5、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6、班主任以身作则,注重身教。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树立个人的良好形象,做学生的表率。同时班主任在各种活动当中身体力行,深入到学生中去,对学生进行指导,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进了解,密切师生感情。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1、组织好每周的升国旗仪式,以此为重要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及其他方面的教育。

2、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举办了迎元旦手抄报、小制作比赛。成功举办了元旦文艺汇演。

3、组织初二学生到昆山市未成年人德育基地参加课外实践活动

4、加强对新团员的培训

四、定期召开了家长会,提高教育效果。

五、扎实进行了体、卫、艺工作,做好校运动会的准备工作。

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养成教育仍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学生缺少良好的行为习惯。

2、个别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工作方法简单。

3、我校德育工作还没有质的变化,方法不多,创新不够。

中学下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篇7

1. 网络环境带来的新机遇。一是拓展了德育教育的手段和方式,网络能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学习内容,从而能更加吸引学生的兴趣,实现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二是拓展了德育教育的范围和空间,在网络环境中,学生可以自由地与世界进行文化、思想等方面的交流,并且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在自由交流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三是提高了德育教育的效率和成效,网络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获取信息的即时性、便捷性,这也给中学德育教育带来了便利,及时便捷地获取到党政方针、国际国内大事要事、热门话题等,从而潜在地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目的。

2. 网络文化带来的新挑战。一是教师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被削弱,网络的出现让很多资料都可以唾手可得,并且这些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中学生的辨别能力又不高,思想很容易受到冲击,因此对教师权威性的漠视也就在所难免了。二是人际交往的正当能力被削弱,网络虚拟性的特征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并非一定要“面对面”,这就让一些中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正当的社交能力却被削弱了,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容易出现孤独、苦闷、焦虑压抑、消沉等情绪,造成心理问题。

二、当前中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道德修养、文明礼貌,一直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是我国德育教育始终秉承的目标,更是提高国民素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虽然我国的中学德育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

1. 德育教育地位“低人一等”。因为当前的中学德育教育还没有被纳入升学考试的主要科目,很多学校对德育教育工作重视还不够,导致德育教育在文化科目面前“低人一等”。

2. 德育教育方法“太过老套”。当前很多中学的德育教育仍以直接讲授思想道德修养或思想品德课等纯理论课程为主,学生提不起兴趣,没有达到预期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3. 德育教育功能“大打折扣”。德育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起到作用。校园黑板报、宣传栏、行为准则等方面本应是最好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载体,但是在很多学校却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起来,德育教育功能大打折扣。

4. 德育教育教学“力不从心”。德育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教育课程,但是现在一些学校根本没有专业的德育教师,多由班主任兼任,加上教学任务重,他们往往在德育教育方面力不从心。

三、中学生思想道德特征现状分析

中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他们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渠道变得多元化,思想道德呈现出一些新特征。

1. 心智不成熟引起的性情多变。中学生正处在对周围世界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的阶段,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模糊但又喜欢自以为是。这就导致了一些中学生性情不稳定,常常会因为一些极小的影响而发生急剧变化。

2. 青春期叛逆造成的早恋厌学。中学生相对小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父母的管制,生活相对独立,并且随着身体的发育,开始对跟异性交往有既追求向往又要固守本分的两难选择。如果在这个时候受到不良影响,就非常容易早恋厌学。

3. 纪律观念不强引起的违法犯罪。中学生开始有了独立思考的行为习惯,好奇心强,但是他们的纪律和法律观念还比较薄弱,缺乏必要的自我约束能力,一旦发生问题喜欢用极端的方式来解决,甚至产生违法犯罪。

四、网络条件下如何进行中学德育教育

毫无疑问,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提高德育水平有利于人的精神提升和人格完善,中学生恰好处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中学应该把德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1. 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根本是育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渗入德育理念,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教书育人观,要改变过去重传授、轻交流的教育理念,注重德育对中学生人生引导方面的积极作用。

2. 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跟身体健康一样重要,特别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性格尚未定型,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情绪化。因此,教师要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挖掘和提炼,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觉调节情绪,培养坚强意志,锻造良好性格等,进而养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要发挥好隐性教育作用。要改变过去在课堂上以灌输为主的德育教育方式,重点利用好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多种手段的效能,抓好德育教育。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习小组、兴趣小组的优势,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倾听,以理解沟通为目的学会交流,营造出良好的德育氛围。

4. 要善于运用批评的艺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是很正常的,但是没有学生天生就是问题学生,也没有一个学生会为了犯错误而犯错误。很多时候,中学生会通过宣泄或者其他问题方式来引起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因此,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一方面要以引导、疏导为主,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优点 ;另一方面要把握分寸、注意场合,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 要适当给学生一些挑战。中学生精力旺盛、内心需求强烈,如果能够给他们一些既有难度又能通过努力完成的挑战,再配合适当的肯定,就能让学生在挑战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调节能力,对其成长很有意义。

6. 引导学生由他律转向自律。通过引导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德育活动,让学生在这个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学生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运用到活动中来,从而增强他们在德育教育中的自觉性。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让中学德育教育既迎来了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地位“低人一等”、方法“太过老套”、教学“力不从心”等问题,中学德育教育亟待加强。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身心不断成熟、知识面越加丰富,加之网络、媒体等环境的影响,他们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日益增强。这就需要德育教育在树立正确育人观、抓好心理健康、发挥好隐形教育、善用批评艺术和适当给学生一些挑战、引导学生由他律转向自律等方面下功夫,抓好网络新常态下中学德育教育。

中学下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网络环境   中学   德育工作   有效性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和手机通信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丰富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让工作更加高效、生活更加轻松、信息更加快捷、交流更加自由……以QQ、BBS、飞信、E-mail、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为主要传播载体的网络世界,正史无前例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现实。但是,不可讳言的是网络和手机已经成为当前中学生的沉疴,许多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无不对网络、手机“谈网色变”,因为它们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业。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使德育工作走向多元化,网络不仅成为德育的必要手段和工具,也成为一种能够对学生产生持久、深远影响的德育环境。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完全打破了传统德育强行灌输的模式,改变了传统德育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封闭状态,使学生成为道德自主构建的主体性存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道德实践空间。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环境下的德育能使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融为一体,有助于实现德育的人本回归,构建人性化的德育理念,使学生在开放性的网络环境中得到全面、生动、自由的发展,这也是网络教育功能的真实凸显和网络教育的真实追求。

面对挑战和新局面,中学德育工作应以网络环境为出发点,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促进德育事业更好地发展,提升中学生的德育素质。

一、立足传统德育有效内容,丰富阶段性德育内容

为了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德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整体功能,我们必须加强中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

互联网的发展使中学德育既迎来了机遇,又面临着挑战。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身心不断成熟、知识面越加宽广,加之网络、媒体等环境的影响,他们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日益增强。这就需要德育在树立正确育人观、抓好心理健康、发挥好隐形教育、善用批评艺术和适当给学生一些挑战、引导学生由他律转向自律等方面发挥作用。

笔者认为中学德育的基础性目标应该先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如在小学低年级(1~2年级)学段,学生应学会适应、学会独立;在中年级(3~4年级)学段,学生应学会交往、学会文明;在高年级(5~6年级)学段,学生应学会担当、学会感恩等。通过六年的教育和引导,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行、为人处世的标准和能力,为他们后续人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从发展性目标来说,在中学阶段,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道德、劳动、遵纪守法、心理品质学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心理品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理想的德育目标是以人为本,把德育和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才能使德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机器的教育。

道德修养的成长具有阶段性,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师应从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等方面,提出适合他们的不同要求,从而分出层次,循序渐进,以求实效。

二、明确中学德育首位价值,强化学科德育渗透意识

德育是教育之本、学校教育之首,也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之道,它对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换言之,学校的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又要让学生学会做人。

学生是德育的主体,活动是德育的载体,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是德育实效优绩的关键。新课程改革倡导知识与能力目标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整合起来,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情感体验,认识真、善、美,辨别假、恶、丑,使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增长知识与能力的过程,又是学生健全人格和发展良好品德的过程。只有把教学与德育有机融合起来,才能全方位地提高学校教育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德育是智育的动力,是智育的重要保证。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除了能发挥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德育作用之外,还能通过其他教学环节和教学艺术发挥德育作用。如在组织教学、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复习考试等环节中都能渗透德育。

总而言之,无论是从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是教师发展的角度,教师都应该重视德育,必须具有较强的育人意识和渗透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把美好的情感轉化为对学生特殊的感召力,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包括个人思想、情感、品质、学识、水平等,对学生施以强大的影响力。

三、认识新常态德育形势,营造社会大德育氛围

在网络的冲击下,不谙世事的中小学生容易误入歧途,与亲人的沟通越来越少,朋友也会越来越少,孤独感和沮丧感的增加,严重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侵蚀他们的灵魂,使他们荒废学业。

学校和德育工作者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立体式、开放式的德育模式,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投身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

四、促进家庭教育品质提升,携手共筑学生美好未来

不同家境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不同的,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学校德育工作者可以发现优秀的家庭教育方式,并引导家长积极学习,创建学习型家庭、节约型家庭、环保型家庭等。此外,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家长教育,指导家长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重视对孩子的正面教育,通过各种宣传手段,积极宣传素质教育理念,促使家长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了解并支持学校为实施素质教育而做出的努力,并引导家长积极推进家庭素质教育,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五、与时俱进,创新德育方法,丰富德育内容,讲求德育实效

德育方法形式多样,但必须遵循由小及大,从小事做起;由近及远,从身边做起;由浅及深,由事及理;由表及里,由低及高的规律,所以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适宜的德育内容,发挥艺术、体育、科技等活动的育人功能,办好校园文化节、科技节,并通过校训、校徽、校歌、学校人文生态景观、电子屏幕等,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使德育润物无声,深入人心。

在网络环境背景下,教师更要拓展和创新德育方法和途径。第一,创建网络公众平台,及时发布德育资讯;第二,建立家校沟通或班级QQ群、微信群,既能及时公布和共享普识性的德育内容和消息,又能独立地与各位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与交流;第三,编辑家庭教育期刊,利用家长会和家校联合团体进行有效的宣传等。

在新时期,德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教师只有充分利用有效的信息平台,准确把握中学生的思想动态,深入研究德育工作的对策,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把德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才能创新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正确地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擅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何晓文.学校德育于德育课程化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3]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朱小蔓,其东.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4,(10).

中学2015春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篇9

凉泉中学德育主任 徐根华

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制定本工作计划,德育处本学期着力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紧抓思想道德建设不放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教育,坚持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拓展教育大课堂。开好德育例会和班会,组织好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持续做好大课间德育教育活动;坚持抓好就餐、就寝、作业、做操等关键性环节,落实“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评选班主任之星和学生之星,评选学生会、广播站、记者站先进工作者,让优秀师生引领学校发展的主流方向。

进一步规范学生行为。坚持常规,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巩固日常流程管理模式,不断改进管理方式,进一步重视学生会文明督查工作,丰富德育管理项目并使之更科学、更富于创造性。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入进行德育课题的研究,继续组织班主任论坛,开展德育案例展示活动,推进班主任专业水准朝更高方向发展;继续推进各班级“美丽教室”评比工作,推进班级板报文化栏定期定主题刊出并力促质量提升,促进师生积极参与各项征文和文艺竞赛活动,继续出刊《凉泉清音》、《凉泉中学报》和其他校本教材,锁定特色创建,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不断完善校园广播站和学生记者站。

开展评价机制改革。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切实落实多元评价学生工作,注意思想品德评价、思维品质评价和学习方式评价相结合。以学生身心发展的评价维度和实验活动为支撑点,开展评价机制改革。培育学校各种学生社团,支持指导其开展活动,培植学生乐观自信、健康阳光、文明守纪、合作探究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创新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在认真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学习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培养现代公民的目标与“做让人想念之人”的办学理念融合起来。

中学下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篇10

中学2015——2016学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本学期学校综合治理有序开展,在德育、安全和卫生等工作有条不紊,教育效果非常明显。现将有关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狠抓德育工作 提高师生道德水平

1、坚持以德育为首,充分发挥其导向育人作用,注重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从德育的质量、管理及评价等目标入手,形成德育内容生活化,活动多样化,阵地序列化,评价多元化,并与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有机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考评,在学生的自评、互评、教师的评价中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依照《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和《班级德育评价细则》要求,认真进行常规教育、管理和评价。实行学校三级值日及德育部门的考评,采取“月评”“周评”方式,对各班教育、管理情况、班主任岗位目标完成情况及施教效果进行了逐月、周评定,注重宣传优秀班主任典型案例,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等全校师生集会的途径介绍先进事迹。根据每月的工作重点,分期分批表彰了各级各类先进班级、部门和个人。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组织开展了以下主题教育:“我的梦,中国梦”、“我与祖国共奋进”、“民族精神代代传”、“快乐健身”、“禁烧秸秆、保护环境”、“我为父母献爱心”、“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国防知识竞赛”、“宪法宣传日”的大型读书演讲活动,组织学生观看了国防教育片,开展法制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学生在国旗下进行守法宣誓,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组织部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些寓教于乐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我校学生自理、自治、自律、自护和自学的能力,校风、班风、学风进一步好转。特别是在“弟子规”学习活动中,表现出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好人好事。

3、多渠道开发教育资源,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倡导全员育人,在学科中渗透德育;发挥社区、街道、派出所的作用,搞好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与家庭的联系制度,强调家长必须知道班主任和校长的联系方式,定期召开家长会,坚持开办家长学校,“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开展正常,始终按照“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原则,积极探索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广播、橱窗、黑板报、横幅等阵地的作用,及时宣传报道。目前,我校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有明显进步,校园秩序井然,工作有条不紊,赢得同行和社会舆论的普遍赞誉。

二、狠抓常规管理 提高办学品位

1、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考核制度,严格考核,奖惩分明,促进教师敬业爱岗之风的不断形成,杜绝教师变相体罚学生和有偿家教等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规范收费管理,全学期未发生一起超范围、超标准乱收费行为;学校工作做到每月有计划、有总结、每周有行政办公会和周工作安排,间周有教职工大会;加强学籍管理,确保在校生的巩固率。

2、针对教职工普遍关注的学校绩效工资分配、学校食堂改造、学校文化建设、财务收支、校领导班子廉洁自律等重大决策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并及时公开,接受教职工的监督;各类考核、评先和表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勤等都做到第一时间公示,使各项工作透明化。

3、开展以“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为基本内容的“节约就在我身边”的主题教育;总务处着力管好学校财物,一方面加大检查力度,做好学校节水、节电管理,另一方面极力为教育教学服好务;学校领导带头节约。本学期,虽然天气渐热,学校用电却大幅下降,广大教职工有时在“蒸笼”环境下工作,但也享受了“节能”成果下的快乐!学校财物保管,制度完备,手续健全。

4、开展“说普通话,用规范字”活动;学校关心教职工切身利益,改善了办公和食堂环境。校党支部和工会关心离退休、体弱和困难教职工,能随时掌握教职工生病、结婚生子、痛失亲人等家庭重大情况,并及时进行慰问;采取多种措施,丰富教职工的文体生活,国庆节、元旦节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学校组建了教工篮球、乒乓球队,成立了相关社团,并跟兄弟学校进行篮球、乒乓球友谊赛。

5、开放运动场地,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资源的优势。课外时间,我校运动场前来锻炼的居民摩肩接踵,已成为校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开放工作虽然给学校安全管理带来了不便,但是方便了居民,学校与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的关系更加和谐了,此举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赞扬。

三、安全工作警钟长鸣,学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

1、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安全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领导组,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评比。学校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制定《学生安全教育细则》、班主任与学生签订《学生安全教育承诺书》,各班级张贴了《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手册》,学校确定每学期第一周为“学生安全教育宣传周”。安全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开展了学生安全教育宣传周活动,举办了“女生专题教育”知识讲座,班级开了以安全为主题的班会,出了班级安全专刊,每周班会,安全教育是必要内容之一,防患于未然。为此,学生的安全意识大大增强,未出现一起人为安全事故。

2、规范学校安全管理。24小时有人值班,节假日加强治安巡逻,中午教学楼有三名班主任和一名行政人员值班,责任明确,效果显著。

3、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效果明显。开展了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活动,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制定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办法。召开学生家长会并《致全体学生家长一封信》,能及时准确地校正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通过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形成积累零钱、不吃零食的习惯,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四、卫生工作常抓不懈。

学校团委采取了明确卫生区划,公布卫生制度,责任到人,并与班级工作考核和班主任津贴挂勾。督促、检查、量分、评比,到位,公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工作积极性,使班级保持干净美观的状态。

五、普法工作有教师、有计划、有备课、有课表安排,普法教育形式多样,有模拟法庭,有知识竞赛,有关工委领导的“道德与法律”知识讲座,有小广播法律知识宣传等。

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德育问题浅议 篇11

关键词:网络环境;德育;疏导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4-0018-02

一、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

为了研究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学校专门成立了“网络德育专题调研组”。调研组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以无记名方式对399名在校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同时,还通过个案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召开了学生座谈会。通过调查和座谈我们发现以下特点:一是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二是网吧的主要客源是中学生;三是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四是网上交友已成为中学生乐于交往的形式,网友主要是同龄人;五是在网络这个多数中学生承认网上有健康内容也有不健康内容的虚拟社会中,大部分中学生保持了清醒的认识。网络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正面影响

(1)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强化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透过网络的窗口,他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使视野空前开阔起来。全球意识的增强,适应了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对于中学生们今后走入日趋一体化的世界,显然是大有好处的。

(2)互联网为中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3)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促进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网络上,电子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这对于舒解压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4)中学生常上网,激发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

2.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1)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

(2)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

(3)网上聊天引发网恋,调查显示,6.7%的中学生坦言自己有过“网恋”行为(实际比例会更多)。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

(4)网络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5)网吧管理问题依然严重,给中学生造成诸多问题。

二、多方面实施网络德育

网络是一个战略高地,我们作为教育者没有抢先占领这个高地(或者说教育在网络的占有率很低),使相当一部分学生被一些不健康网站、网吧侵蚀或毒害。我们不仅不能放弃这个高地,而是攻占这个战略高地,兴其利,去其弊,使网络德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网络为素质教育服务。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1.以“导”为主,避害趋利

大禹治水运用了“导”的方法,这值得我们借鉴。学校可以建立网络兴趣班开设网络活动课,将素质教育的阵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指导学生处理好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休闲娱乐与学习工作的关系。引导学生将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和创造当中去,让学生从被动地沉溺在营业性的网吧里接受各种信息转为主动地将精力用到学习网络知识技能,或利用网络学校学习各学科知识,如网上英语沙龙、数理化辅导等等。

另外,通过一些正面的例子,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现在在网络上有很多网络知识竞赛,其奖品也十分丰厚,可以鼓励和训练学生参加。同时,学校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舞台,让学生们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如定期举行Flash设计大赛,并将有创意的作品展示出来;又如建立学校网页,让学生承担部分专栏的网页制作。让学生在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努力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充分地获得成就感。

2.以“堵”为辅, 堵术高明

现在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家长主要采取的是一种“缚”的方法,是一种强制性的方法,通过剥夺学生的权利和自由来限制学生上网。这种方法有较多的弊端:一方面网络的有其进步的作用,禁止学生上网会使学生接受不到网络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使学生这方面知识十分欠缺,使教育没有面向未来,不利于学生提高素质,发展能力;同时,这种家长式的作风很难作到以理服人,近乎“残忍”的方式会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民主、平等、诚信的育人氛围必然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学生就会与师长更难沟通,就会向着反方向发展。

其实我们可以借鉴鲧治水的办法,以“堵”作为“导”的辅助。“堵”表明了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的鲜明态度,有利于让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堵”和“导”是辩证统一的,“堵”好比是防洪的堤坝,“导”好比是畅通的河道,“堵”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导”。但是,“堵”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要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如何堵呢?

要堵住恶流的源头,通过健全网络法律的建设,来保证网络的正常秩序。目前世界上几乎还没有一部完善的网络法规,网络秩序主要是依靠道德的约束力来维持。作为学生的师长,除了呼吁加速网络法制的建设外,要利用自己的威信,严正地向学生申明上网的最基本原则:不准主动地查找、浏览不健康内容,即使被动地收到不健康内容也要做到“非礼勿视”,否则严惩。

在技术上进行必要的堵,就是运用一些技术手段将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过滤掉,使学生们免受毒害。另外,可以运用一些防止青少年免受不健康侵害的软件,如《护花使者》,同时,在Windows系统的开始/设置/控制面板/Internet属性/内容/分级审查中,分级功能可分别从暴力、裸体、性和语言四个方面进行四个级别分级限制,还可以在许可站点设置任何时候都可以查看或无论如何分级都不可以查看的站点。

3.对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和心理辅导

青少年进入青春期的年龄阶段后,性成熟与性无知的矛盾日益突出。班主任教师应积极配合卫生教师、体育教师共同做好学生的青春期的教育指导工作。除了利用健康课或生理卫生课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外,可以通过开展专题知识讲座、播放幻灯和电影等方式做好青春期卫生知识和性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同时,可以开设青春期教育的家长培训班,争取家长的大力配合。这样,学生掌握科学的卫生知识和性知识,就会获得免疫力,自觉地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成长为体魄健全的人。

4.培养网络环保意识

“堵”、“导”并用,仍是治标,网络环保,方是治本。目前,网络上充斥着很多不文明行为,如发送垃圾邮件甚至带病毒的文件,捏造虚假信息散布含有不健康内容的邮件,欺骗或用不文明语言攻击他人等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网络环保意识培养,使他们懂得维护网络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网络环境,要从我做起,要具有公德心和责任感,绝不能有玩世不恭态度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报复心理。让学生们发自内心地认识到:全社会的人都应该自觉维护网络环境。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能上一个新台阶,学生才能健康地成长;学生才有明天,网络才有未来。

参考文献:

[1]薛文平.网络德育的回归:从灌输与服从到自主与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04,(5).

上一篇:用MATLAB回归非线性模型参数下一篇:2024个人商铺租赁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