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局规范性文件公开征求意见制度

2024-09-20

市局规范性文件公开征求意见制度(共10篇)

市局规范性文件公开征求意见制度 篇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规范性文件公开征求意见制度

第一条 为确保公众对我局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参与,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我局行政管理行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我局规范性文件的制发质量,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有关规定,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的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是将拟定以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厅文件形式制发的,用以调整本行政区域内的社会关系,涉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领域,对不特定的人和事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抽象行政行为,通过文件、网络等形式征求和吸纳公众意见和建议的一项制度性规定。

第三条 下列情形之一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草案,应当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

(一)涉及城乡经济及社会发展重大事项的;

(二)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

(三)应当向社会公布的其他规范性文件草案。

第四条 征求意见采取以下方式:

(一)发出征求意见函;

(二)召开部门座谈或专家咨询论证会;

(三)在网络等媒体公布规范性文件草案;

(四)举办听证会;

(五)其他能够充分反映群众意见的方式。

第五条 相关下属单位或职能科室具体负责办理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征求和采纳意见工作。具体职责是:

(一)公布规范性文件草案;

(二)发放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函;

(三)组织召开规范性文件座谈会或听证会;

(四)在网络上发布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稿;

(五)收集公众发表的意见。

第六条 征求意见函应明确征求意见的内容、反馈意见的形式和反馈意见的时限等内容。

第七条 座谈会参加人员必须是熟悉相关业务的领导或工作人员。要做好座谈会签到登记和会议记录,对重大问题又不同意见的,必要时提意见单位要出具书面意见函稿。

第八条 专家咨询论证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提出咨询论证事项;

(二)确定专家咨询论证组成员;

(三)向专家咨询论证组成员提供相关文件及背景材料;

(四)召开咨询论证会或通过网络、电话、书面形式,听取专家咨询论证组的意见和建议;

(五)根据专家咨询论证组成员的意见,行政决策建议。

第九条 网上征求意见在公务网“公示公告栏”上全文公布,公

布期限不得少于7个工作日。

第十条 举办听证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

第十一条 相关下属单位或职能科室要认真倾听公众提出的意见,凡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规定、反应和代表大多数群众的意愿、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合理建议应当予以采纳。

第十二条 以市人社局名义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参照规定予以执行。

第十三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市局规范性文件公开征求意见制度 篇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既是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重要手段, 也是农业部门适应新形势开展公共服务的一个新领域。农业部组织起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 有利于从制度层面更好地规范各类监测工作, 加强分类指导, 实现科学管理, 并为研判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 开展风险预警和依法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提供有力支撑。

“农业部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 既是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需要, 也是做好《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两法衔接的需要。”农业部有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说, 农业部从2001年开始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 同时对于一些潜在危害因素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普查工作, 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这些工作对于了解和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状况,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尚无完整的制度来规范, 尤其是监督抽查工作还存在执法依据不足等问题。“制定出台《监测管理办法》, 有利于从制度层面更好地规范各类监测工作, 加强分类指导, 实现科学管理, 并为研判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 开展风险预警和依法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提供有力支撑。”该负责人说。

1以实践为基础确定立法思路

有关负责人对立法思路的解释是:在总结农业部近年来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结合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 充分考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 根据现有法律法规和“三定”职能,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监测工作, 实现监测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和效用最大化。

1.1强化监测制度

将现已开展的例行监测、监督抽查、普查、调查和评价等监测工作科学合理划分为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两大类。同时, 明确规定建立风险监测网络、加强质检体系能力建设和完善监测工作保障机制, 进一步强化监测制度。

1.2完善监测工作

通过办法明确规定建立风险监测形势会商制度、风险监测预警机制、风险监测与监督抽查联动机制以及监督抽查抽检分离制度、检打联动机制等, 使监测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更好地为生产和监管服务。

1.3规范监测程序

通过对监测计划制定、监测工作方案内容、抽样检测程序、异议处理程序、结果处置程序以及监测机构和监测人员的行为约束规定等程序和制度规范, 实现监测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提高监测工作效率、监测数据可靠性和监测结果的公信力。

2监测分为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

本办法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分为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两类。监督抽查强调,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中对一些突出问题进行检查, 是一项执法活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管, 并以监测与风险评估的结果作为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确定检查对象和检查频率的科学依据。有关负责人说, 为了统一协调和统筹规划农业部的监测工作, 本办法把现有的例行监测、普查、调查与评价和专项监测等相关监测统一归类到风险监测中, 这是适应国际上当前在食品风险管理中风险监测的普遍发展趋势, 也是落实国家出台的《食品安全法》对风险监测的法律要求。

3明确监测数据和信息的管理主体

以往的监测数据分别由各级农业部门和不同的技术部门掌握, 利用率较低, 为了加强对监测数据和信息的汇总、统计和分析, 准确研判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状况和发展形势, 本办法规定了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和信息管理平台的内容。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农业部负责统一管理全国范围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和信息, 并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负责建立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平台, 承担全国范围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和信息的采集、整理、综合分析和结果上报等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和信息。

为了保证检测工作的客观、科学、公正, 本办法规定监督抽查工作实行抽检分离制度。有关负责人解释说, 抽样任务主要由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执法机构负责, 检测任务主要由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负责。其目的是保证样品的公正性, 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可靠, 保证检验结论的公正、科学。这也是国外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监测活动普遍采用的方法, 符合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要求, 也是确保执法公正、保障人民利益的科学做法。

4速测技术及产品将有认定办法

“速测技术在基层监管实际工作中应用广泛,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速测技术及产品缺乏认定和监管, 我们拟制定专门的速测技术认定办法予以规范。”有关负责人说, 在本办法第十八、十九、二十四和二十六条中均对采用速测技术开展监测和监督抽查进行了相关规定, 并将及时启动速测技术认定办法的制定工作。

市局规范性文件公开征求意见制度 篇3

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灾区广大教师始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舍生忘死,奋不顾身,保护学生,以爱与责任,见证了人民教师的伟大师魂,在全社会赢得了高度赞誉,也引发了对教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深入思考和广泛讨论。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8.31”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和大力弘扬抗震救灾英模教师的崇高师德精神,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和师德建设,《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研究小组将研究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公布,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

(教育部网站2008年6月26日)

新闻出版总署:第五次向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

5月20日至21日,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教委等单位的儿童文学作家、青少年教育和儿童读物推广等方面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召开了评审会。从全国279家出版社报来的1171种图书中,专家经过认真审读和充分论证,最终确定推荐图书100种。

为了推动青少年阅读活动顺利开展,新闻出版总署从6月中旬开始开展“红色书香活动”,将百种青少年优秀图书送往革命老区的中小学校;9月新学期开学后,还将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一起联合举办“呵护心灵成长重建精神家园”活动。宋庆龄基金会将通过向全国募集资金的方式购买图书,新闻出版总署通过全国出版社捐助图书,向重灾区中小学捐助10万册。

(《人民日报》2008年6月2日)

福建:“乡土艺术进中小学校园”活动启动

福建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积极开展“乡土艺术进中小学校园”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综合素质。

福建省教育厅表示,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开展“乡土艺术进中小学校园”活动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综合素质。

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学校和乡土艺术师资等具体情况,可开设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以及开展课外艺术兴趣小组活动,送戏或送画进校园演出或展览,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乡土艺术的热爱和乡土感情。

通知还要求,各地要把“乡土艺术进中小学校园”活动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优先支持配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项目进校园。同时,学校要宣传动员学生主动参加乡土艺术课外兴趣小组,并为文化艺术单位到学校演出或展览提供便利条件。

公开征求意见公告 篇4

“十三五”规划是引领我市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依据,科学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是我市人民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我市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和民主参与度,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增强规划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从即日起到1月18日,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建议。请社会各界围绕津市“十三五”期间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重大问题,踊跃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畅谈您的兴市良策,勾画津市美好蓝图。对具有较强创新性、实用性的意见,“十三五”规划编制时将及时予以采纳。活动结束后,我们将组织专家评选出若干优秀建议奖,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您可以通过电邮、信件、面谈、电话、留言等多种方式与我们联系。

电话:0736-422

传真:0736-4207511

邮箱:js.fagaiju@163.com

Q Q: 3060874016

地址:津市市委机关大院内

附:津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津市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市局规范性文件公开征求意见制度 篇5

为规范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工作,维护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秩序,保护农业机械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农业部组织起草了《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讨论研究,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公众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登陆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网址:http://

3.传真:010-59192880

4.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南里11号 农业部政法司、农业机械化管理司 邮编:100125

请于2010年10月29日前之前,将修改意见及理由反馈农业部。

二0一0年十月十九日

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工作,维护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秩序,保护农业机械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业机械事故(以下简称农机事故),是指农业机械在作业或转移等过程中,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事件。

农机事故分为特别重大农机事故、重大农机事故、较大农机事故和一般农机事故:

(一)特别重大农机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的事故,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农机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的事故,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农机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的事故,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农机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负责农业机械事故责任的认定和调解处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所属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承担本辖区农机事故处理的具体工作。

法律、行政法规对农机事故的处理部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对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农机事故,农业部、省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地(市)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分别派员参与调查处理。

第五条 农机事故处理应当遵循公正、公开、便民、效率的原则。

第六条 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按照农机事故处理规范化建设要求,配备必需的人员和事故勘查车辆、现场勘查设备、警示标志、取像设备、现场标划用具等装备。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将农机事故处理装备建设和工作经费纳入本部门财政预算。

第七条 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向社会公布值班电话,保持通讯畅通。

第八条 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做好本辖区农机事故的快报和月报工作,将农机事故情况及时、准确、完整地报送同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和上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将农业机械事故统计情况及说明材料报送上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并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农机事故。

第九条 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农机事故档案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农机事故档案管理。

第二章 报案和受理

第十条 发生农机事故后,农机操作人员和现场其他人员应当立即停止农业机械作业或转移,保护现场,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报案;造成人身伤害的,还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抢救受伤人员;造成人员死亡的,还应当向事故发生地公安机关报案。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事故发生时机具和人员的位置。

发生农机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在就有关事项达成协议后即行撤离现场。

第十一条 发生农机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农机事故现场目击者和其他知情人应当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或公安机关举报。接到举报的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协助公安机关开展追查工作。

第十二条 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接到事故报案,应当记录下列内容:

(一)报案方式、报案时间、报案人姓名、联系方式,电话报案的还应当记录报案电话;

(二)农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

(四)农业机械类型、号牌号码、装载物品等情况;

(五)是否存在肇事嫌疑人逃逸等情况。

第十三条 接到事故现场报案的,县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立即派人勘查现场,并自勘查现场之时起24小时内决定是否立案。

当事人未在事故现场报案,事故发生后请求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处理的,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予以记录,并在3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

第十四条 经核查农机事故事实存在且在管辖范围内的,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立案,并告知当事人。经核查无法证明农机事故事实存在,或不在管辖范围内的,不予立案,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五条 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对农机事故管辖权有争议的,应当报请共同的上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指定管辖。上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在24小时内作出决定,并通知争议各方。

第三章 勘查处理

第十六条 农机事故应当由2名以上农机事故处理员共同处理。农机事故处理员处理农机事故,应当佩戴统一标志,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第十七条 农机事故处理员与事故当事人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应当回避。

第十八条 农机事故处理员到达现场后,应当立即开展下列工作:

(一)组织抢救受伤人员;

(二)保护、勘查事故现场,拍摄现场照片,绘制现场图,采集、提取痕迹、物证,并制作现场勘查笔录;

(三)对涉及易燃、易爆、剧毒、易腐蚀等危险物品的农机事故,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并协助做好相关工作;

(四)对造成供电、通讯等设施损毁的农机事故,应当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五)确定农机事故当事人、肇事嫌疑人,查找证人,并制作询问笔录;

(六)登记和保护遗留物品。

第十九条 参加勘查的农机事故处理员、当事人或者见证人应当在现场图、勘查笔录和询问笔录上签名或捺印。当事人拒绝或者无法签名、捺印以及无见证人的,应当记录在案。

当事人应当如实陈述事故发生的经过,不得隐瞒。

第二十条 调查事故过程中,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发现当事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对事故农业机械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先行登记保存。

发生农机事故后企图逃逸、拒不停止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农业机械的作业或者转移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可以依法扣押有关农业机械及证书、牌照、操作证件。

第二十一条 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可以对事故农业机械进行检验,需要对事故当事人的生理、精神状况、人体损伤和事故农业机械行驶速度、痕迹等进行鉴定的,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自现场勘查结束之日起3日内委托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当事人要求自行检验、鉴定的,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向当事人介绍具有资质的检验、鉴定机构,由当事人自行选择。

第二十二条 农机事故处理员在现场勘查过程中,可以使用呼气式酒精测试仪或者唾液试纸,对农业机械操作人员进行酒精含量检测,检测结果应当在现场勘查笔录中载明。

发现当事人有饮酒或者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嫌疑的,应当委托有资质的专门机构对当事人提取血样或者尿样,进行相关检测鉴定。检测鉴定结果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

第二十三条 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检验、鉴定的项目和完成的期限,约定的期限不得超过20日。超过20日的,应当报上一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60日。

第二十四条 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自收到书面鉴定报告之日起2日内,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对检验、鉴定报告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检验、鉴定报告之日起3日内申请重新检验、鉴定。县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批准重新检验、鉴定的,应当另行委托检验、鉴定机构或者由原检验、鉴定机构另行指派鉴定人。重新检验、鉴定以一次为限。

第二十五条 发生农机事故,需要抢救治疗受伤人员的,抢救治疗费用由肇事人和肇事农业机械所有人先行预付。

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拖拉机发生事故,因抢救受伤人员需要保险公司依法支付抢救费用的,事故发生地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书面通知保险公司。抢救受伤人员需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费用的,事故发生地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通知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并协助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向事故责任人追偿。

第二十六条 农机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由急救、医疗机构或者法医出具死亡证明。尸体应当存放在殡葬服务单位或者有停尸条件的医疗机构。

对农机事故死者尸体进行检验的,应当通知死者家属或代理人到场。需解剖鉴定的,应当征得死者家属或所在单位的同意。

无法确定死亡人身份的,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第四章 事故认定及复核

第二十七条 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依据以下情况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农机事故的,该方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无法查证事故事实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农机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农机事故的过错,属于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四)各方当事人均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致使农机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各方负同等责任。

(五)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第二十八条 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在进行事故认定前,应当对证据进行审查:

(一)证据是否是原件、原物,复印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是否相符;

(二)证据的形式、取证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三)证据的内容是否真实;

(四)证人或者提供证据的人与当事人有无利害关系。

符合规定的证据,可以作为农机事故认定的依据,不符合规定的,不予采信。

第二十九条 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自现场勘查之日起10日内,作出农机事故认定,并制作农机事故认定书。对肇事逃逸案件,应当自查获肇事机械和操作人后10日内制作农机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农业机械鉴定的,应当自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5日内,制作农机事故认定书。

第三十条 农机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事故当事人、农业机械、作业场所的基本情况;

(二)事故的基本事实;

(三)事故证据及事故成因分析;

(四)当事人的过错及责任或意外原因;

(五)当事人向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申请复核、调解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期限;

(六)作出农机事故认定的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名称和农机事故认定日期。

农机事故认定书应当由事故处理员签名或盖章,加盖农机事故处理专用章,并在制作完成之日起3日内送达当事人。

第三十一条 逃逸农机事故未查获的,农机事故受害一方当事人要求出具农机事故认定书的,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在接到当事人的书面申请后10日内制作农机事故认定书,并送达当事人。农机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农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害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有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确定受害人的责任;无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确定受害人无责任。

第三十二条 农机事故成因无法查清的,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出具农机事故证明,载明农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分别送达当事人。

第三十三条 当事人对农机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农机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向上一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

第三十四条 上一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自收到当事人书面复核申请后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决定。任何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经法院受理的或案件已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的,复核申请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上一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受理复核申请的,应当书面通知各方当事人,并通知原办案单位5日内提交案件材料。

第三十五条 上一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下列内容进行审查,并作出复核结论:

(一)农机事故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9

(二)农机事故责任划分是否公正;

(三)农机事故调查及认定程序是否合法。

复核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当事人提出要求或者农机安全监理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听取意见。

复核期间,任何一方当事人就该事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经法院受理或案件已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的,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终止复核。

第三十六条 上一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经复核认为农机事故认定符合规定的,应当作出维持农机事故认定的复核结论;经复核认为不符合规定的,应当作出撤销农机事故认定的复核结论,责令原办案单位重新调查、认定。

复核结论应当自作出之日起3日内送达当事人。

上一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复核以1次为限。

第三十七条 上一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作出责令重新认定的复核结论后,原办案单位应当在10日内依照本办法重新调查,重新制作编号不同的农机事故认定书,送达各方当事人,并报上一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备案。

第五章 赔偿调解

第三十八条 当事人对农机事故损害赔偿有争议的,可以在收到农机事故认定书或者上一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维持原农机事故认定的复核结论之日起10日内,共同向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第三十九条 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按照合法、公正、自愿、及时的原则,采取公开方式进行农机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但当事人一方要求不予公开的除外。

农机安全监理机构调解农机事故损害赔偿的期限为10日。调解次数以2次为限。对农机事故致死的,调解自办理丧葬事结束之日起开始;对农机事故致伤、致残的,调解自治疗终结或者定残之日起开始;对农机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调解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

调解涉及保险赔偿的,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提前3日将调解的时间、地点通报相关保险机构,保险机构可以派员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调解。经农机安全监理机构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可以作为保险理赔的依据,被保险人据此申请赔偿保险金的,保险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进行赔偿。

第四十条 事故调解参加人员包括:

(一)事故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或损害赔偿的权利人、义务人;

(二)农业机械所有人或者管理人;

(三)农机安全监理机构认为有必要参加的其他人员。

委托代理人应当出具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参加调解的当事人一方不得超过3人。

第四十一条 调解农机事故损害赔偿争议,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告知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11

(二)听取各方当事人的请求;

(三)根据农机事故认定书的事实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调解达成损害赔偿协议;

第四十二条 调解达成协议的,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制作农机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送达各方当事人,农机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共同签字后生效。调解达成协议后当事人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农机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调解的依据;

(二)农机事故简况和损失情况;

(三)各方的损害赔偿责任及比例;

(四)损害赔偿的项目和数额;

(五)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一致的意见;

(六)赔偿方式和期限;

(七)调解终结日期。

赔付款由当事人自行交接,当事人要求农机安全监理机构转交的,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可以转交,并在农机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上附记。

第四十三条 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终止调解,并制作农机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终结书送达各方当事人。农机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终结书应当载明未达成协议的原因。

第四十四条 调解期间,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调解或者放弃调解的,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终结调解。

第四十五条 农机事故损害赔偿费原则上应当一次性结算付清。对不明身份死者的人身损害赔偿,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将赔偿费交付有关部门保存,其损害赔偿权利人确认后,通知有关部门交付损害赔偿权利人。

第六章 事故报告

第四十六条 省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按照农业机械化管理统计报表制度及时报送农机事故月报。农机事故月报的内容包括农机事故起数、伤亡情况、直接经济损失和事故发生的原因等。

第四十七条 发生较大以上的农机事故, 事故发生地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及时向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报送农机事故快报,并逐级上报到农业部农机监理总站。每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必要时,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农机事故快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二)操作人姓名、住址、持证等情况;

(三)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及伤亡人员的基本情况、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四)发生事故的农业机械机型、牌证号、是否载有危险物品及危险物品的种类等;

(五)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13

(六)已经采取的措施;

(七)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农机事故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第四十八条 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每月对农机事故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向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提交事故情况和分析评估报告。

农业部每半年发布一次相关信息,通报典型的较大以上农机事故。省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每季度发布一次相关信息,通报典型农机事故。

第七章 罚 则

第四十九条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及其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法处理农机事故或者不依法出具农机事故认定书等有关材料的;

(二)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

(三)阻碍、干涉事故调查工作的;

(四)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第五十条 农机事故处理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立即实施事故抢救的;14

(二)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三)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

(四)索取、收受贿赂的;

(五)故意或者过失造成认定事实错误、违反法定程序的;

(六)应当回避而未回避影响事故公正处理的;

(七)其他影响公正处理事故的。

第五十一条 当事人有农机安全违法行为的,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在作出农机事故认定之日起5日内,依照《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作出处罚。

农机事故肇事人构成犯罪的,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当在人民法院作出的有罪判决生效后,依法吊销其操作证件;具有逃逸情形的,应当同时依法作出终生不得重新取得农机操作证件的决定。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二条 农机事故处理文书表格格式、农机事故专用印章式样由农业部统一制定。

第五十三条 涉外农机事故应当按照本办法处理,并通知外事部门派员协助。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规定的期限以工作日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市局规范性文件公开征求意见制度 篇6

近日,省政府法制办发布了《辽宁省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其中规定,禁止在发电厂、变电站围墙外缘500米内烧窑、烧荒或者焚烧垃圾等,违者将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8000元罚款。

《条例(修订草案)》提出,新建住宅小区应当预留公用配套电力设施用地、用房和通道。公路、铁路、城市道路、城市地下管网、隧道、公用涵道、桥梁等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应当考虑电力空间布局规划和相关设计规范,预留相应的电力通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或阻碍电力设施所有权人对电力设施的巡视、维护、检修,抢修故障和处理事故。

市局规范性文件公开征求意见制度 篇7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 建立健全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制度, 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师德突出问题, 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 近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办法》明确规定, 教师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处分: (一)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言行的; (二)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时, 不履行保护学生人身安全职责的; (三) 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评价中不公平公正对待学生的; (四) 在招生、考试、考核评价、职务评审、教研科研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 (五) 体罚学生的; (六) 以侮辱、歧视、孤立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 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 (七) 骚扰学生或者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的; (八) 索要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家长、学生财物的; (九) 开展或者组织参与针对学生的经营性活动, 或者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报刊等谋取个人利益的; (十) 不听劝阻, 组织、要求、诱导学生参加校外有偿补课, 或者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的; (十一) 其他违反职业道德应当给予相应处分的。

(来源:教育部网站)

市局规范性文件公开征求意见制度 篇8

【发布文号】龙政办〔2008〕160号 【发布日期】2008-07-23 【生效日期】2008-07-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的意见

(龙政办〔2008〕16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5月1日施行以来,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阶段性的成效。参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程(试行)》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暂行办法》等规定,结合我市2个多月来的实践,现就进一步规范有关工作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关于主动公开

1、公文类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纳入公文正常办理过程。

认真界定公文的公开属性。公文拟稿科室在公文拟稿时必须在公文处理单上填写“公开属性”。“公开属性”分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公文的审稿人和签发人在审核公文时,还应审核“公开属性”、“内容概述”、“不予公开理由”等内容,对公开属性定性不准确等情况应及时予以更正。

从公文类别、用途上区分:请示、报告、会议纪要、内部明电、工作联系的函、涉及敏感事项的领导讲话等,暂定不主动公开。但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没有涉密内容的领导讲话应主动公开;布置工作、没有涉密内容、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以“电报”形式印发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会议纪要中有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事项,应当在剔除保密内容后上网主动公开,或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公开。

2、各发文单位要做好定密工作。公文的审稿人和签发人在审核公文时,要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

3、领导签发后,参照《龙岩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试行)》,确定信息类别,编制索引号。

4、公文印制后,在20个工作日内进行主动公开,主要通过三条渠道公开,即政府网站(含单位网站)、档案馆及图书馆的公共查阅场所。

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公文类主动公开的信息,同时通过以下三条渠道公开:

(1)市政府网站公开:按市数字办提供的后台管理帐号,进入后台管理系统,将公文传至“龙岩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已经建立网站的部门单位,同时在单位网站相关栏目公开;

(2)将纸质公文抄送市档案馆,并按《龙岩市政府公开信息送交办法(试行)》的要求,办理交接手续。同时,将电子文本拷贝或传输市档案馆(zwgk.longyan.gov.cn);

(3)将纸质公文抄送“龙岩图书馆”,以邮递、交换等方式送达。

二、关于依申请公开

依申请公开将是今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按照“谁生成、谁公开、谁答复”的原则,各单位要根据各自的实际,对依申请公开的受理、审查、答复等流程进行科学设置,对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必须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并应建立以下工作制度:

1、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电话咨询记录制度。对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就有关政府工作的咨询,应及时回应,并做好记录。如咨询已涉及到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则应提醒咨询者填写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登记表,进入受理、答复程序。

2、建立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信函(包括传真件)登记制度。凡收到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信函,经办人员均应实行登记,符合申请要求的,进入办理程序。

3、建立网上受理制度。经办人员登录政府门户网站及部门单位的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网页,查看并进行登记。能立即作出答复的直接在网上答复,不能立即答复且符合申请要求的,进入办理程序。

4、建立来访申请受理制度。申请人专程来访,能当面答复的应当面答复,不能当面答复的,由申请人填写申请表,申请人确有困难不能填写的,由经办人代为填写,符合申请要求的,进入办理程序。

5、建立申请告知制度。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进入办理程序后,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由部门单位直接答复;不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由相关业务科室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处理意见,报分管领导审批,经单位保密办审核后,根据具体情况填写各类《告知书》作出答复,并按申请人指定的方式向申请人提供相关信息。

6、市政府信息公开办收到的公开申请,视申请内容转相关部门单位答复,并向申请人及承办单位出具《受理(转办)告知书》,承办单位在答复期限内答复,并将答复内容抄送市政府信息公开办。

各部门单位依申请公开登记表可参考《龙岩市政府信息公开办依申请公开登记表》(附后)自行设制。

二○○八年七月二十三日

市局规范性文件公开征求意见制度 篇9

(为了进一步广泛征求意见,集中广大选调生、关心选调生的朋友及读者的智慧,请不吝赐教。赐教方式:QQ:261608422、电话:***,附:

选调生出书框架、顶层设计及全面规划

目录:

出书指导思想 出书工作目标 四个一的顶层设计

出书具体框架及全面规划

书名

框架各部分及内容提示 与框架相关的问题

一、出书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中央和中组部保持高度一致,不违反选调生相关政策规定、新闻出版相关法律和宣传相关纪律。

二、出书工作目标

我们秉着志愿者和爱好者的精神,没有组织部门的授权,凭借自己的力量,自动自发的走到一起,(利用业余时间),自创自编自费出版《选调生》一书,目的是为了弘扬青春奉献、扎根基层主旋律,加强选调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得到组织部门肯定);纪念那段逝去的青葱岁月,反映我们对选调生那份不可割舍的、珍藏在心中的人物和情感;总结我们的选调生涯,更好的成长,给我们的选调梦一个交待;与对选调生感兴趣的朋友分享我们难忘的记忆。我们争取成功摸索出一条在体制内出书的道路,即使未成,也无怨。具体目标:

(一)全景展现在不同岗位上奋斗的选调生工作、生活面貌;

(二)深入探究各级政府关于选调生政策引导及培养情况;

(三)增强选调生扎根基层、努力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四)发出选调生的心声,增加社会各界对我们的认知;

(五)加强各地选调生交流,打造一个相互学习的平台。

三、“四个一”的顶层设计

以选调生出书为载体,通过出书工作,达到出版一本书,建立一个网站,组织一个联谊会,固定一个交流群的目的。“四个一”工程是一项浩大、长期的工程,其中出版一本书是载体,是基础工作,因此目前只对出书工作做具体设计、规划工作。

四、出书具体框架及全面规划

第一部分、书名:选调生眼中的官场

立意:抓住普通人想看选调生的命运和他们所处的基层官场的江湖的心理,围绕着选调生的江湖,选调生所看到的基层官场江湖,真实记录选调生和基层官场生态,即选调生和基层官场的所有复杂情况,包括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困惑、他们的升迁之路、他们对基层官场的改变和被改变,不仅仅是好和差。通过这种“庸俗、表面、贬义”但吸引眼球的选择,达到积极扩大选调生宣传面的目的。给新来者信心,让适应者淡定,让管理者思考。最后书名,需要与出版社沟通交流后确定。普通读者买的畅销书(重点),而不仅仅是选调生的工具书。江湖、生态的意思就是指各种情况,官场的意思是政治人的所有政治活动的总称,选调生是官场的一部分,官场包含选调生。文体:励志,纪实文学,众人合著,注意全书文法的整体性、统一性。

等各部分的书稿完成并汇总成书后,编委会成员亲自与有关方面联系,亲自登门拜访关心支持选调生的大领导,请他(她)作序或题写书名。

第二部分、框架各部分及内容提示

(一)、封面设计:一定要吸引人

(二)、序:编写团队为序的落款。只要参与主要工作的,积极付出的,都要写上姓名和单位。这一方面可以看出编辑出版本书的工作量和发起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动员全国的选调生参与此事;一方面可以看出选调生是个庞大的集体、是个团结的集体、是一个组织不可忽视的集体。

(三)、前言:第一本介绍选调生的书。我们是一群选调生,我们为什么要出这本书,我们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我们有什么样的希望。

(四)、正文

1、选调生是群什么样的人?(精炼)(1)、名词解释、历史由来:一个个很重要的选调生年份,比如1992年、少数省份选调生历史断断续续、扩招。过去特别是文革前后,改革开放初期的选调生,一笔带过。

(2)、社会对选调生的评价:通过评价,来了解是选调生是什么样的人,以正面为主。

ⅰ、组织部门给选调生的定位:①公务员光环,②党选拔培养干部的方式:后备领导干部、高级公务员、进人渠道、后备、源头、递补、储备,③就业,④高等教育,⑤基层干部队伍,⑥可作问卷调查。

ⅱ、选调生给选调生的定位:有理想的政治年轻人、政治抱负、为人民服务。从大的共性来讲我们是选调生,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人来,“选调生”的含义很不一样,有人是从城市去到农村,有人是从农村回到农村;有人是怀着热情,有人是贪图安稳;有人图做官,有人图做事。

ⅲ、社会对选调生的评价

社会上对选调生的看法也不一样。不仅仅是我们认为自己是谁,也要去考虑社会是怎么看待我们,社会是怎么定义我们。①高校:就业指标,②工作单位:飞鸽牌,③家人:找工作,④社会:走后门、特权阶级,⑤与知青、大学生村官的类比。前面3个方面可以一笔带过。ⅳ、选调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根据正面、负面评价,选调生应自我调节,反省、纠正某些行为(编者)

(3)、选调生工作的主要内容

①选调程序、内容,②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察、体检、录用、工作分配,③培养锻炼、日常管理、借调、遴选、调动,④选拔使用、工作机制、政策优惠解读,介绍其中的关注点,比如笔试、面试、分配、调动等,其他一笔带过。

(4)、代表人物:精神、来龙去脉

①选调生群体中的高官(正厅级以上),②官方树立的选调生典型:周新武、王媛媛、优秀典型还可再搜集,③引起争议的选调生人物:张辉、孙靓靓(还得跟出版社沟通是否使用化名)④平凡选调生

2、普通选调生的生存状态、选调生所处的基层官场江湖(重点)

个人事、选调事、社会事没有明确分界,但必须三者结合。不能写成全部是阳光、积极、正确,也不能全盘否定。可以适当的展示官场逻辑和描述斗争故事、人际关系。个人事:①感受类:希望、困扰、迷茫、挣扎、无奈,②体验类:生活、爱情、家庭,③个人选择、升迁之路、发展路径:晋升、调动、公选、离开、扎根,④为人处世:做官与做事,为所在单位或社会所做的贡献或创造的财富、参加急难险重任务的经历

选调事:选调生工作范围内相关事。①学历:本科、硕士、博士的不同选调经历,②地方本土:本省、外省发展,③性别:男、女选调生的不同路径,女选调生的心酸,④时间:三年发展、5年发展、10年发展情况,⑤来源:应届生、村官、志愿者考选调,⑥经济:民族、偏远、贫困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与城市,⑦发展模式:基层领导与机关干部

社会事:在具体岗位上的官场所见所闻,包括社会事、单位事、地区事、系统事、业务事。

3、选调生的影响和未来

(1)、选调生对基层官场的改变和被改变

①选调生对基层官场的改变:选调生工作的目的 ②选调生被基层官场改变(2)、选调生体制的得失总结。①选调生体制的成绩、优势。

②选调生体制需要改进的地方、批判不检讨、完善改良方法。站在历史和组织选拔初衷的角度,结合当前好的、坏的现实,深入思考,探讨解决当前一些不良的现象,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这一部分可采用调研报告的形式。

③选调生的未来。从宏观上,放在国家的维度,年轻脊梁,国家需要。从微观上,每个人心中的未来,个人理想;组织部门的殷切希望。

4、结尾是光明的、制度是有希望的

导向:把选调培养成什么样的公职人员,紧紧结合当前时代的脉搏、当前干部队伍建设主题。作为选调生的一员,有责任来维护好,发展好这个集体。向组织部门、向社会、向人民的表态,同时也是对在职选调生的鼓舞,对大学生的激励。提炼选调生群体独特的气质、精神和选调梦。选调生并不是一部分人所谓的太子党、无所作为、有后台有背景,而是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用青春和热血浇筑一方水土,为地方发展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我们都是有理想、有干劲的选调生。

(五)、附录:需要补充的资料

(六)、后记:介绍本书编辑出版的过程、列明感谢名单(领导、写作、编写、协调、讨论、审核、修改、提建议意见、提供资料的单位和个人,尊重个人意见,是否留名)。

第三部分、与框架相关的问题

1、跟之前我们讨论的框架的关系

这是一个比较新的框架,与旧的框架可能有很大的不同,之所以思考出新的框架,因为旧框架还不够吸引普通读者,上面目的也讲了,就是希望能自费出本普通读者买的畅销书,之前的框架可能只是选调生买的工具书。现正在一个一个的征求大家的意见,等一个一个征求完了,有了一些修改完善,再公开征求意见,保持开放性,不做集体聚在一起的讨论,防止编委会成员群变成交友聊天群。希望能得到你的支持,并接受这个框架,也恳请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

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哈姆莱特,每个选调生心中有每个人心中自己的“选调生”,每个人心中也有自己所期待成为的选调生形象,每个人心中还有自己所想表达、出版的选调生书籍。这都可以理解,但我们不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一般老百姓、普通人的角度来审视选调生及选调生所处的官场环境,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想看到什么。

2、要求大大提高,难度加大。

本书不要成为如何在官场混迹的指南,也不要写成官场小说,而是真实记录社会现实的纪实文学。纪实文学既是新闻,还是文学。纪实文学的事件骨干是真实的,肢体是可以靠一些小的虚构、想象完成的。尽量展现一些有个性选调生的真实的内心,以及他们折射出的这个变动的社会的若干现实。既有赞誉性的评价,也有一些相关人士基于亲身经历给出的负面评语。尽可能穷尽所有能找到的点,以使记录更接近于真实,事情的本原。所以,要做到基本事实和基本事实判断无硬伤,对于无消息源的个人主观意见要严谨求证,对于人名、地名,采取化名,不直接点名道姓,作者也可以采用艺名。注意时效性、写法、立意,叙事说理,不枯燥,不冗长,有具体的理论控制、篇幅控制指标。人物形象表现立体化,做好细节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抒情描写。文章要满足几个要求:典型性、真实性、积极性。纪实一般用第三人称。

以上这些就要求作者勤勉、文笔流畅、中性客观,叙述客观事实,不掺杂个人评判,想法不停留在体会、感受阶段。这就需要编写者做大量的采访、阅读选调生博客、资料搜集工作,对选调生了解透彻。要对自己所负责的内容章节板块熟悉,能参照相关理论指导书、案例。以上这些情况可能导致我们很难征求到合适的稿子,因此必须征稿与写稿结合,以写稿为主。不要依靠征稿,而要自己写稿,征稿有时只能提供一个素材。可以发动已经投稿的作者参与进来。确保通过出版社的初审。一鼓作气,赶在热情退却之前完成工作。

3、纪实稿件真实性核查规定

凡纪实稿件,其作者应在发来稿件的同时担供主要被采访人准许发表并亲笔签名的授权文件,如稿件涉及法律问题,应出具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如判决书等,及被采访人的准确地址,电话,等有效联系方式。纪实稿件如不具备上述要求的可核查文件,即视为不真实或材料汇编,不能刊发或不按纪实稿件付酬。

采访可以采取一种草根采访模式,即,比如选调生之中的一些代表人物,可以指定某人联系对其进行书面采访。采访稿件可以多样化,要有代表性。

4、分工

分工与写稿结合,根据框架来分工,每人(多人)负责一章的编写,可以拉熟人、会写文章的组成一个小组。编委会成员能主动承担一些内容。分工合作,既要有写稿的,也要有修改、校队的。框架的每一部分单设编写小组、征稿邮箱,负责采访、搜集资料(图片)、组织团队、请人帮忙、达成协议,可以单独署名,要保障著作权、版权。编辑组改成编写组,宣传组、网站建设组、综合组为编写组提供各方面保障。每周开一次写稿例会。业余的,能写到啥程度就啥程度,就算留个纪念(一旦开动,必须坚持到底,当成正常工作对待),实在不行,面向社会公开约稿。能够写写最好,哪怕只字片语,承担一部分章节以后,可以自由安排写作时间,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不影响所在单位正常工作。

目前设置机构和岗位,今后根据形势调整。编委会设总召集人、执委会和智囊团。总召集人一般由核心成员担任,执委会一般由有空且具体参与事务的成员担任,可以向智囊团求援,设总负责人。下设各组及组召集人。智囊团:现在没空但将来有空参与具体事务的成员,设负责人。执委会具体分组:

编写组设各章节采访资料搜集编写员、资料真实性核查员、征稿员、著作权版权维护员等岗位。

第一章:采访资料搜集编写员 某某(综合自荐的+属意的+新征合适的来确定)

第二章:采访资料搜集编写员 某某 …… 最后章:采访资料搜集编写员 某某

宣传组设网上资料转载员、活动报道员、题写书名作序的领导联系员、就书号等与出版社联系员等岗位

网站组召集人设网站策划技术设计员、与网站相关备案政府联系员等岗位

综合组设秘书会议服务信息管理员、成员招募员、财务管理收入支出员、成员行程签到统计报告员等岗位

框架公布后,由编委会相关人员,马上做好第一次组织人事调整和框架培训,落实具体分工,有序推进到下一步。

面向社会公开征集10名写作高手,要求:2年以上工作经历,在8小时外有一定空闲时间投入出书工作,对选调生工作有一定研究,有一定写作、编辑、出版经验。

针对我们是松散团队的现状,我们要尽量用手机、电话、邮政快递等方式加强随时随地的联系。设立签到制度,有专门人员统计每位成员每天的出勤情况,每位成员也应主动到专门人员处报告,在群论坛公开每位成员的阅读写作进度情况。成员行程签到统计报告员应该公开个人照片、联系方式。解决“可不可以做”的团队方向问题、“愿不愿意做”的成员心态问题、“怎么做”的工作方法问题、如何才能使“工作效率最大化”的操作技巧问题、“做与不做不一样”的规章制度问题、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管理系统问题。

5、与出版社联系沟通

请有关系的成员去联系个靠谱的出版社(编辑),就书号、书名、内容、排版、封面设计、包装推广等事宜沟通。落实出版社后需要签订一个出版协议,这个协议要将关键内容落实好,这项工作应尽快启动,建议选择比较大的省级出版社,大学出版社也是可以考虑的,比如清华大学出版社,他们学校对选调生工作也是非常重视的,有可能联系成功。

6、框架公开,内容不公开

大的框架可以公开,但具体内容不适宜公开,只能由几个核心成员掌握,每个人负责的章节内容需要保密。稿件用密码+电子邮件传送。

7、面向市场后的作者版权报酬、编委会成员利益分配、出版成本问题(略)。

8、争取大领导作序。需要资源,在领导的选择上,也要注意。

9、风险规避。避免出现触碰组织人事禁区、拉帮结派、非法集资、经济利益纠纷等风险。

10、要想提高发行量,扩大影响力,宣传问题也很重要:一是在选调生内部宣传;二是可以通过组织部门宣传;三是社会媒体宣传。

11、时间要求:2011年10月底前拿出书稿(草稿),挤出时间,每天为出书工作1小时,与出版社联系,看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书号,需要多少资金,资金准备跟得上吗?

12、激励措施:留名、利益共享,可能很多人没有出过书吧?这是一个机会。

13、团队群体建设

14、与各章节采访资料搜集编写员签订协议,从头到尾负责。

市局规范性文件公开征求意见制度 篇10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复合装饰板开展生命周期评价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的基本规则, 包括适用的金属复合装饰板材种类、金属复合装饰板材生命周期建模、数据收集、计算所应遵守的规则和金属复合装饰板材生命周期报告所应遵守的规则。

本标准适用的产品种类为:以塑料为芯层、两面为金属板 (铝、铜等金属) 的三层结构装饰板材。

本标准可用于金属复合装饰板材的企业内部或对外公开的LCA报告, 也适用于经第三方独立验证的产品III型环境声明以及产品碳足迹报告。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是本文件应用的前提与基础。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748建筑幕墙用铝塑复合板

GB/T 22412普通装饰用铝塑复合板

GB/T 24040—2008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ISO 14040:2006,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Life cycle assessment-Principles and framework, IDT)

GB/T 24044—2008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 (ISO 14044:2006,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Life cycle assessment-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IDT)

GB/T 24050环境管理术语 (ISO 14050:2002,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Vocabulary, IDT)

GB/T 24025—2009环境标志和声明III型环境声明原则和程序 (ISO 14025:2006, Environmental labels and declarations-Type III environmental declarations-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IDT)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产品种类product category

具有同等功能的产品组群。

[GB/T 24024—2001, 定义3.3]

3.2 金属复合装饰板材Metal-plastic decorative panel

以塑料为芯层、两面为金属的三层复合板材, 并在产品表面覆以装饰性和保护性的涂层或薄膜作为产品的装饰面。

3.3 生命周期life cycle

产品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 从自然界或从自然资源中获取原材料, 直至最终处置。

[GB/T 24040—2008, 定义3.1]

3.4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对一个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输入、输出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

[GB/T 24040—2008, 定义3.2]

3.5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life cycle inventory analysis (LCI)

生命周期评价中对所研究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输入和输出进行汇编和量化的阶段。

[GB/T 24040—2008, 定义3.3]

3.6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life cycle impact assessment (LCIA)

生命周期评价中理解和评价产品系统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潜在环境影响大小和重要性的阶段。

[GB/T 24040—2008, 定义3.4]

3.7 功能单位functional unit

用来作为基准单位的量化的产品系统性能。

[GB/T 24040—2008, 定义3.20]

3.8 系统边界system boundary

通过一组准则确定哪些单元过程属于产品系统的一部分。

3.9 数据质量data quality

数据在满足所声明的要求方面的能力特性。

[GB/T 24040—2008, 定义3.19]

3.1 0 取舍准则cut-off criteria

对与单元过程或产品系统相关的物质和能量流的数量或环境影响重要性程度是否被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所做的规定。

[GB/T 24040—2008, 定义3.18]

3.1 1 特征化因子characterization factor

由特征化模型导出, 用来将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结果转换成类型参数共同单位的因子。

注:共同单位使类型参数结果的计算得以实现。

[GB/T 24040—2008, 定义3.37]

3.1 2 影响类型impact category

所关注的环境问题的分类,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的结果可划归到其中。

[GB/T 24040—2008, 定义3.39]

3.1 3 不可再生资源消耗non-renewable resource depletion

以固定数量存在的、无法随人类时间跨度补充的非能源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铁、铜、铝、铅、锌等金属矿产, 盐、重晶石、磷酸盐、石灰石、高岭土等非金属矿产。

3.1 4 初级能源消耗primary energy demand, PED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3.1 5 水资源消耗water use

产品生产或服务过程中消耗的新鲜水资源。

3.16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

地球在接受太阳短波辐射的同时也不断向外发射长波辐射, 大气中一些气体具有吸收长波辐射, 使其重新返回到地表的特性, 因而使得地球外逸辐射减少, 气温升高, 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主要的温室气体包括CO2、CH4和N2O等。

3.17酸化acidification

酸性物质进入环境, 使土壤和水体的酸度升高 (即pH值降低) 的作用和过程即为酸化。造成酸化的主要物质包括SO2、NOx等。

3.18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在一定条件下, 经重铬酸钾氧化处理, 水样中的溶解性物质和悬浮物所消耗的重铬酸钾相对应的氧的质量浓度, 1mol重铬酸钾 (1/6K2Cr2O7) 相当于1mol氧 (1/2O) 。

[HJ/T399—2007, 定义3]

3.19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

由于人类活动, 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加, 引起植物过量生长和整个水体生态平衡的改变, 造成危害的一种污染现象。造成富营养化的物质主要是含N和P元素的物质。

3.20可吸入无机物respiratory effects on humans caused by inorganic substances

某些无机物和灰尘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3.21固体废物solid waste

处置的或者打算予以处置的物质或废品。

3.22认证单元certification unit

指认证所界定的范围, 通常包括一系列具有相同特性的产品或相同生产工艺特征的生产线。

3.23III型环境声明type III environmental declaration

按照相应产品LCA技术规范文件的规定、提供预设参数的量化环境数据的环境声明, 必要时包括附加环境信息。

注1:预设参数基于GB/T24040系列标准, 包括GB/T24040和GB/T24044。

注2:附加环境信息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GB/T 24025—2009, 定义3.2]

3.24碳足迹product carbon footprint

用以量化过程、过程系统或产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参数, 以表现它们对气候变化的贡献。

[ISO/WD2 14067-1, 定义3.4]

3.25产品碳足迹product carbon footprint

产品系统的碳足迹

[ISO/WD2 14067-1, 定义3.5]

4 生命周期建模与计算

基于GB/T24040—2008/ISO14040:2006、GB/T24044—2008/ISO14044:2006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并根据附件A所示的LCA分析结果, 金属复合装饰板的生命周期建模、数据收集与计算的基本规则如下。

4.1 功能单位

本标准规定以生产10000m2的金属复合装饰板作为功能单位。

4.2 范围定义

4.2.1 系统边界

本技术规范规定金属复合装饰板的生命周期系统边界为:从资源开采和能源生产到产品出厂为止, 并包含主要原材料的运输过程 (如图1所示) 。

本技术规范规定金属复合装饰板的LCA中包括下列单元过程:

1) 主要原料生产 (金属卷材、塑料芯材) ;

2) 其他原料生产 (高分子粘结膜、塑料保护膜、树脂涂料)

3) 能源生产 (电力、石油气) ;

4) 原料的公路运输;

5) 金属复合装饰板的生产。

因数据缺失, 未包括氟碳树脂涂料的生产过程

4.2.2 取舍规则 (Cut-off)

本标准的取舍规则为:对所选环境影响和清单指标的贡献均小于2%, 并因此舍去了化学试剂生产过程 (见附录A.3.3) 。

4.2.3 分配规则 (Allocation)

金属复合装饰板生产不涉及副产品, 不需要分配。

4.3 背景过程数据选择及质量要求

4.3.1 背景过程选择

本标准规定金属复合装饰板的LCA中应完整包括以下背景过程:

4.3.2 背景过程数据质量要求

1) 代表性:背景数据应优先选择代表中国国内平均生产水平的公开LCA数据, 数据的参考年限应优先选择近年数据。在没有符合要求的中国国内数据的情况下, 可以选择国外同类技术数据作为背景数据。另外, 如果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可以提供符合相关LCA标准要求的、经第三方独立验证的上游产品LCA报告, 也可以作为背景数据。

2) 完整性:表1所确定的所有背景过程均需提供完整的背景数据, 背景数据的系统边界应该从资源开采到这些原材料产品出厂为止。

3) 一致性:所有被选择的背景数据应完整覆盖本标准确定的环境影响类型 (如表3所示) , 并且应将背景数据转换为一致的物质名录后再进行计算。同一第三方机构对同类产品LCA的背景数据选择应该保持一致, 如果背景数据更新, 则LCA报告也应更新。

4.4 现场数据收集与质量要求

4.4.1 企业现场数据

本标准规定企业生产现场数据包括金属复合装饰板生产阶段的原材料消耗、能耗、污染物排放以及运输信息等清单数据, 需要填报的清单数据如下:

4.4.2 现场数据质量要求

1) 代表性:现场数据应按照企业申请单元收集过去一年全年的生产统计数据, 申请单元可以是一条生产线、多条生产线、整个企业或集团。

2) 完整性:现场数据应该完整包含表2所确定的所有需要企业填报的生产现场数据。

3) 准确性:现场数据中的资源、能源、原材料消耗数据应该来自于申请单元的实际生产统计记录;环境排放数据优先选择相关的环境监测报告, 也可以由排污因子或物料平衡公式计算获得。所有现场数据均须转换为单位产品, 且需要详细记录相关的原始数据、数据来源、计算过程等。

4) 一致性:企业现场数据收集时应保持相同的数据来源、统计口径、处理规则等。

5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的内容

5.1 生产企业/组织、第三方验证机构及产品的相关描述

5.1.1 生产企业/组织的描述

在依据本标准做出的LCA报告中, 生产方应提供公司/组织的名称、生产地点、联系人、联系方式等信息。

5.1.2 第三方验证机构的描述

如果本报告经过了第三方的独立验证, 应提供第三方的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等信息。同时应提供LCA报告审核员、验证过程所遵循的标准、验证报告有效期等相关信息。

5.1.3 产品描述

产品质量必须满足相应的国家标准, 如:幕墙用铝塑板满足GB/T 17748的要求, 装饰用铝塑板满足GB/T 22412的要求, 贴面板满足《塑铝贴面板》的要求。

应说明LCA报告结果所对应的产品的类型、规格、用途等。

●类型:按金属卷材材质分为铝塑复合板、铜塑复合板、不锈钢塑复合板, 其他金属复合装饰板材。

●规格:金属卷材和塑料芯材的材质、厚度等。

●用途:分为幕墙用、外装饰用和内装饰用。

5.2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的范围

包括功能单位、系统边界、生命周期流程图、系统边界内的过程、被忽略的过程、取舍规则、分配方法等。

5.3 产品的环境影响信息

5.3.1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指标

本标准建议浮法玻璃的LCA报告结果完整包括以下9类环境影响类型指标 (在产品的碳足迹声明中可只报告全球暖化指标) , 并建议采用表中相应的特征化模型计算影响潜值。

此外, 在金属卷材涂装过程中存在挥发性有机物 (VOC) , 作为特征物质也需报告。

5.3.2 附加环境信息

除上述必须报告的指标外, 其他相关的重要信息, 如采用的清洁生产工艺、节能减排技术、产品环境特性、企业环境管理等可以在附加环境信息中进行描述。

1) 铝卷预处理过程采用无磷、无铬型预处理药剂、无漂工艺等;

2) 涂装烘烤过程采用催化燃烧、余热利用技术;

3) PE挤出机采用双螺杆或三螺杆挤出技术;

4) PE挤出机采用电磁加热和挤出速率;

5) 热复合成型采用两辊复合法;

6) 热复合成型工艺的出板速率;

7) 原料回收利用率;

8) 产品成分清单:主要物质名称及含量, 尤其指出有毒有害物质, 如苯、甲苯、二甲苯等VOC, 重金属元素等;

9) 企业获得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开展的清洁生产审核、能源审计等。

5.4 产品LCA报告的数据质量声明

描述LCA报告数据质量的相关信息, 例如通过敏感性检查说明产品生命周期建模时忽略的过程、忽略的现场数据、以及主要的假设等相关因素可能对最终结果造成的影响;说明背景数据选择、现场数据收集与处理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金属复合装饰板材生命周期评价 (LCA)

A.1目的与内容

为制定本标准文件, 调查了国内典型技术、典型规格的金属复合装饰板材的生产过程, 并进行了LCA分析。以下以铝塑板为例, 说明LCA分析的过程以及对本标准文件内容的建议。

基于LCA方法对铝塑板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目的是明确铝塑板生命周期中主要环境影响产生的阶段, 找出铝塑板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流程, 从而为确定《生命周期评价技术规范文件-金属复合装饰板材》标准中的系统边界界定、背景数据的选择、企业填报数据的选择、铝塑板LCA报告的内容等提供依据和建议。

A.2铝塑板生命周期数据收集

铝塑板生产是将预热的聚乙烯作为芯层, 在其两侧通过热熔型粘接树脂与彩色铝卷面层和经过涂装或未经过涂装的铝卷材底层通过加热加压粘接、复合而成的过程。

A.2.1铝塑板的生命周期流程

生命周期是指与一个产品相关的从资源开采、原材料生产、产品生产、使用、直到废弃回收的过程。

A.2.2功能单位

生产1万平方米外墙用、板材总厚度为4.16mm、单层铝板厚度为0.08mm的铝塑板, 聚酯辊涂。

A.2.3系统边界

本研究确定铝塑板生命周期评价的系统边界内包括的过程为:铝卷的生产 (考虑了再生铝的份额) 、聚乙烯芯材的生产 (本研究假设芯材全部为再生PE) 、高分子粘结膜的生产、塑料保护膜的生产、树脂涂料的生产、化学试剂的生产、铝塑板的生产、电力的生产、石油气的生产。

A.2.4现场数据

现场数据指产品生产阶段的清单数据, 包括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

本研究收集了国内多家铝塑板企业的实际生产数据, 平均处理后得到的典型清单如下表4所示。

单位:/万m2

注:

1) 假设芯材全部为再生聚乙烯。

2) 对于污染物排放, CO2基于理论计算, 石油气CO2排放系数取63100kg/TJ (IPCC) ;假设VOC的排放量等于溶剂的使用量, 尾气净化采用催化燃烧, 处理效率为99%。

3) 假设铝卷和聚乙烯芯材的运输距离为700km, 运输方式为公路运输 (10t载重货车) 。

A.2.5背景数据

背景数据包括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开采与能源生产的清单数据, 以及原材料运输所需的公路运输清单数据。

注:

1) 铝卷的生产流程, 按照欧洲的铝冶炼技术混合了初生铝和再生铝的生产, 其中铝卷的回收率约为78%。

2) 聚乙烯的再生流程, 考虑了能耗为300kwh/吨PE废料, 水耗为10吨/吨PE废料, 假设公路运输距离为300km;没有考虑污染物的排放。

3) 高分子粘接膜的组成为60%EVA+40%PE, 由于缺少EVA的数据, 本研究采用混合20种有机化学品生产的平均数据代替。

4) 由于缺乏氟碳树脂的生产数据, 本研究假设所有涂层均为聚酯树脂, 且溶于同等质量的有机溶剂中。

5) 化学品主要用于铝卷化成阶段, 用量少、品种多, 本研究采用混合20种无机化学品生产的平均数据代替。

A.2.6建立生命周期模型

利用eBalance软件, 建立了铝塑板的生命周期模型并得到了计算结果。

A.3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A.3.1环境影响类型参数的确定

综合考虑国内外政策关注的重点, 尤其是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和环境保护规划中的相关政策目标, 并兼顾中国清单数据的可获得性、特征化模型的适用性等因素, 选取下列LCA指标:

1) 不可再生资源消耗

2) 初级能源消耗

3) 水资源消耗

4) 全球暖化

5) 酸化

6) 化学需氧量

7) 富营养化

8) 可吸入无机物

9) 固体废物

其他一些环境影响类型, 如“致癌效应”、“人体毒性”、“生态毒性”等, 目前国内可得的数据还不完整或者评价模型也不够成熟, 暂未考虑。

按照LCA方法, 计算生命周期模型中各个流程对上述9个环境指标的贡献值。基于各流程对各指标的贡献值, 以2%为取舍标准 (cut-off rule) , 判断需要保留哪些上游过程 (因此需要其背景数据) , 以及企业需要填报哪些数据 (即原材料消耗数据) 。

A.3.2铝塑板各流程的主要环境影响分析

各过程对不同环境指标的贡献量如表6所示:

A.3.3取舍规则:

本LCA分析中选择的取舍规则为对所选环境影响和清单指标的贡献均小于2%的过程。

A.3.4背景流程:

1) 符合取舍规则的背景过程有:化学品生产。

2) 由于缺乏氟碳树脂的生产信息, 假设所有涂层均为聚酯树脂, 溶于同等质量的有机溶剂中。

3) 铝卷、聚酯涂料、用于高分子保护膜和粘结膜生产的初生聚乙烯等生产过程对各项指标均有显著贡献, 对于这些重要过程, 在以后的LCA报告中应尽可能替换为国内数据。

综上所述, 最终确定的背景过程如下:

A.3.5现场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数据选择

除上述原材料消耗数据外, 企业填报的现场数据还应包含资源消耗、生产过程贡献超过2%的影响类型对应的所有排放物质、以及特征物质。

对于铝塑板企业而言, 需要填报水资源消耗和挥发性有机物 (特征物质) 。

注:特征物质判断规则, 如果一种物质不在9个指标的范围之内, 但出现在例如行业环境排放标准或清洁生产标准中, 则列为特征物质。

A.3.6对企业填报数据选择的建议

步骤A.3.2、A.3.3和A.3.4讨论了保留的背景流程。

步骤A.3.5确定了企业需要填报的现场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排放数据。综上所述, 建议企业填报的数据如下,

A.4 LCA报告中LCA指标的选取

如A.3.1.所述, 建议报告前述9种LCA指标, 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指标。

A.5附加环境信息

上一篇:《老王》下一篇:关于外来打工者生活工作情况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