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与制度

2024-06-07

规范与制度(共12篇)

规范与制度 篇1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改革社会管理制度的做了重大部署, 习近平更是提出要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而除了网络技术不断精进外, 对网络社会的法治化规范也势在必行。网络募捐制度作为网络社会管理制度, 进行系统规范具有前沿性。随着网络的日趋发达, 网络募捐在不到几年的时间以极其繁荣的状态进入公众视野, 目前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所谓网络募捐是指通过网络这一媒介, 募集捐款或物品。网络募捐迅速崛起的背后有着多重的社会因素, 其本身的有效性和缺失性也引起了广泛讨论。网络募捐监管是网络募捐这种新兴募捐形式的存在并发展下去的保障, 建立规范的募捐网站是一个可行方案。

一、网络募捐现状

网络募捐的产生是公民的受帮助的权利的体现, 我国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募捐网站的建立正是对我国公民权益的保障。

网络募捐相较于传统的募捐形式存在许多优点, 如成本低、影响力大、参与主体广泛、帮扶及时。但它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如立法上的缺失、发起人主体资格的模糊、募捐真实性的难以辨别、善款的使用不透明等。这些问题也是对其进行规范化研究的逻辑起点。其中最为根本和显著的问题便是对网络募捐监管的制度缺失。以目前来看, 首先法律监管缺失, 也缺乏监督评估机制。我国涉及慈善事业以及公益捐赠的法律法规总共有六部, 分别是:《红十字会法》、《社团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所得税法》、《公益事业捐赠法》、《基金会登记管理条例》以及《个人所得税条例实施细则》。但是在这些法律中都未对网络募捐有系统规定。个别地方立法机关根据本地慈善事业发展也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 如2011年《湖南省募捐条例》、2012年《上海市募捐条例》、2012年《广州市募捐条例》等, 但是这些法规也只是对传统募捐进行了相关规定, 规范效果并不明显。网络募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其次, 基于多种原因, 网络募捐秩序混乱。如网络社会舆论易受干扰、募捐的民间评估机构利益倾向较大、公民个人监督力量薄弱等原因, 社会监督难以保障。再次, 自我监督匮乏。许多发起网络募捐的主体资格模糊, 真实性难辨。导致捐助主体认识混乱, 继而后续捐助无力或捐助纠纷产生, 产生非常恶劣的社会效果。针对上述网络募捐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监管对策、探索构建规范化网络募捐制度, 对实现依法治理网络募捐监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募捐网站构成要素、特征和组织结构

(一) 募捐网站作为一种社会组织, 应当具有以下构成要素

首先, 组织目标。社会组织都有明确的目标性。明确的目标是组织的灵魂, 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 也是衡量组织活动成效的标准。根据功能主义的观点, 募捐网站就是人们为了实现社会公益而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所以募捐网站的组织目标应当是“保护人的尊严和健康, 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促进和平慈善事业发展。”

其次, 规章制度。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 是关于特定组织的性质、目标、任务、结构、组织原则、组织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组织活动规则等的规定。募捐网站自身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组织规章制度的复杂程度。募捐网站的性质、目标、任务、结构、组织原则、组织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组织活动规则等应当通过规章制度来界定和规范。

再次, 组织成员。实现社会组织的价值, 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成员, 但人们要加入这个社会组织, 成为组织的成员, 必须要有一定的进入程序或手续。募捐网站的组织成员应当包括:内部成员和外部成员。内部成员是指网站内部的管理人员, 外部成员是指致力于保障募捐网站运行的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

最后, 权威。也即一种合法化的权力。募捐网站通过合法的程序而形成、具有合理性的权威, 即诚信度、公信力和美誉。

(二) 特征

首先, 慈善性: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良性运行。其次, 自愿性:成员参与都以自愿参与为原则。再次, 目的性:募捐网站建立以社会公益为目标。再次广泛性:募捐网站是向全社会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最后, 规范性:募捐网站具有自己的规章制度。

(三) 募捐网站的内部组织结构

由图1可以看出, 内部组织结构合理是保障募捐网站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因此, 政府组织应当在符合相关法制法规的基础上, 坚持支持、指导原则与从事慈善事业的非政府组织一起合作建立募捐网站这一网络社会组织。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作为募捐网站的建立机构应当以信任、托管原则设立网站的“决策部门”。决策部门的决定将通过“事务部门”执行。“监督部门”在受到网站权力机构的引导的基础上监督决策部门和事务部门。由此, 募捐网站建立了决策部门、事务部门、监督部门, 分别行使组织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

由图2可以看出, 事务部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部门分工章程、运作规程、协作机制, 做到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数据共用、职能互补、无缝对接。事务部门的下属各部门:人事部、对外联络部、网站管理技术部门、捐助物资管理部门、受捐人档案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各司其职, 保障募捐网站的内部机构的正常运作、协调和管理。

三、募捐网站的运行

(一) 募捐网站的运行模式

网络募捐网站外部运行是其构建的关键, 也是保障其可以成为独立组织的条件。首先, 主体包括募捐网站、受捐人、捐款人、网络慈善审计部门。

其次, 运行的流程。

受捐人在募捐网站上发布求助信号, 捐款人接收信号后自愿捐助。募捐网站由行政部门初步建立, 但不负责其运行, 整体运行具有独立性。网站主要职能是公开捐助信息, 并且保证捐款人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受理受捐人的求助信息, 并将其规范化投放在网络这个平台上。

具体说来, 受捐人首先向网站提供基本的募捐申请, 并提供其真实的个人情况、受助理由及账户。同时必须提供受助规划书 (规划书包括捐助启动资金低额, 受助最高额等, 保障受助金额的全面运用) 和最后的资金使用发票, 接受社会监督。募捐网站在受到募捐人的募捐申请后, 审核其真实性并规范受助计划书。其后将募捐信息发布到网站之上。捐款人在看到募捐信息后自愿提供捐款并直接汇财务到受捐人提供的受捐渠道上。募捐申请书和受助规划书必须备案于网络慈善审计部门。整个过程遵守公开、自愿原则。

外部运行的组织保障:主要包括后续执行部门对物资的使用到位的监督, 项目运作是否公平、公开、公正, 有质量的保障。后续执行部门对物资的使用是否到位, 可以通过募捐网站的内部监管部门与外部审计组织相结合, 通过社区组织提供的受益人使用资金的实际情况说明证明物质使用是否到位。通过政府机构对募捐网站的支持、指导和外部监督以及社会组织的监督来保障项目运作的公平、公开、公正。为了保障募捐网站的管理目的性、运行的公平性等, 应当建立一个募捐网站和受益人以外的第三方的、具有相关资质和权威的社会组织对受益人的受助规划书进行评估, 所图3所示:

(二) 募捐网站的公司化运行机制

前面已经对募捐网站的内外部构建进行了一个较为具体的阐述。通过募捐网站的内部管理, 负责搜集、整理、汇总捐款和物资, 收集、审核受捐人信息真实性, 建立捐助人和受捐人之间的纽带。在其内部通过在组织内部建立监管机制来对捐赠物资的使用情况、受捐人需求的实际情况进行监管。同时在募捐网站的外部, 通过政府部门的和社会的舆论对募捐网站的运行进行监管, 对于受捐人可以考虑通过受捐人所在的社区组织对其资金的使用情况的真实性进行监督。归纳起来说其运行机制是采用公司化管理制度, 负责人责任制, 组织内部自律与外部监督为主的保障监督体系。其管理机制、协调机制、治理机制都有应当具体的规定, 值得进一步探索。当然行政性质的监委会是一个可信任的、有公信力的、紧密合作的“第三方机构”。

摘要:网络募捐的产生是公民的受帮助的权利的体现, 符合我国宪法规定。随着传统募捐机构的衰弱, 网络的不断发展, 网络募捐开始蓬勃发展。募捐网站是一种新型的网络社会组织, 募捐网站是网络募捐制度逐步建立的一个可行方案, 但其本身的有效性和缺失性也不容忽视。探讨网络募捐的法治化途径, 首先必须要建立募捐网站这个社会组织。其次, 合理规范募捐网站的内外部结构。最后, 才能在此基础上建构募捐网站的监管体系。网络募捐监管是这种新兴募捐组织的存在并发展下去的保障。

关键词:网络募捐,社会组织,监管,公益性

参考文献

[1]孟洁, 李梦璇.中国公益信托法律架构建设的探讨[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4 (5) .

[2]伏蓉.社会募捐善款余额的归属问题探析[J].知识经济, 2011 (5) .

[3][美]贝奇·布查特·阿德勒.美国慈善法指南[M].NPO信息咨询中心主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4]宋伟, 孙明姝.慈善立法如何走出“停滞”困局-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郑功成[J].学会, 2011 (11) .

[5]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M].刘萃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4:34-45.

规范与制度 篇2

一.1.8点准时到店,8点零一分后为迟到,扣1分,10点以后扣2分,12点以后扣6分,全天不到者为旷工扣12分。注:扬琴星期一至星期五8点30,星期六星期天准时。

2.每个月每人有两天休假。临时请假在不妨碍工作的情况下,根据情况给与时间,最多不超过一个半小时,超出者安半天时间计算,扣除相应工资,半天假,上午,在前一天请假,半天假,下午,在当天11点前请假,全天假应在早上8点前请假,批准后写请假条交给店长。未批准不上班事为旷工扣12分。

3.店内产品卫生与补货有营业员负责,要求及时补充空缺产品,表面干净摆放整齐,4.两台电脑电脑桌卫生操作者各自清洁。不允许在上班时间离店购买早餐,违反扣1分。自带食品在不妨碍工作情况下请到楼上食用。

二.客户进店有孙俪负责介绍产品,与记录产品。完成后,抄在电脑单副本上。认真核对。(内容有误,负责给客户解释)

2,孙俪正在接待客户,有朱献玲,荣春燕,扬琴…..接待客户,介绍产品,与记录产品。完成后,抄在电脑单副本上,认真核对。(内容有误,负责给客户解释)

3,接待客户开销售清单的,如有调货,开单人可以安排他(她)人协助。(清单总金额错误,造成损失,扣1分。)

4.刘志勇打电脑单,(1)产品名系数量单价金额认真核对,(内容有误,负责给客户协调解释)造成损失扣1分(2)接电话和电话记录刘志勇为主,孙俪,扬琴负责协助。

5.电脑库存数量管理有扬琴负责,及时核对实物数量。

6.货物装配,有朱献玲,荣春燕,负责完成。数量准确无误后在白单上签名。《建议一人负责市内,一人负责市外》,负责市内配货数量的应做到准确无误………….7,发货有赵中华,李磊,负责,出现发货错误,造成损失各扣1分。

8,仓库管理有老潘负责,做到货物整齐,卫生干净,数量准确。

三.1,负责出货 发货 送货的员工应对货物安全负责,货物丢失相应人员需做出金额40%的连带赔偿责任。

2.收现金的员工,要做到辩解真钱的能力,如有收到假币需承担相应金额50%的连带责任。如有丢失需承担全部责任。

规范与制度 篇3

本文关键字 张继武 研发管理 预算管理

企业搞研发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研发预算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研发能力的强弱及研发成果的成败,然而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对研发预算管理的认识还很模糊,管理手段也相对落后,原因是什么?出路又在哪里?

首先,目前很多企业对于研发项目的关注仅停留在其技术层面,在很多人观念上并没有认识到研发活动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而现实中又有两方面的直接原因,一是由于研发活动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而使一些企业认为其预算管理难以实施;另一种情况是有的企业自认为资金比较雄厚,也就没有必要对研发活动的资源消耗进行约束,从而将研发预算从企业预算中剥离出来。

其次,企业缺乏有效的研发预算管理方法,目前很多企业采用的研发预算方法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不适用,企业中采用零基预算方法的较多,而这种状况不利于预算效率的提高。

另外,企业普遍缺乏规范、严格的研发预算管理制度。仍有一些企业未建立预算管理制度,企业处于无制度的约束状态。而已建立预算管理制度的企业,在所指定的预算制度中则基本上看不到有关研发预算的内容。由于制度的不全,制定预算的主体即预算制定机构存在着随意性和不合理处。

最后就是企业研发预算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研发预算的编制需要大量的信息,而目前企业普遍在研发预算信息管理上缺乏有效的手段,信息获取渠道少且不通畅,特别是一些基础数据信息缺乏,另外,有些企业在研发预算管理中未使用管理软件,因此导致了很多不良后果,必须提高企业研发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未来企业在研发预算管理方面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

第一,在企业的研发预算管理中树立资源有效性与价值链的思想。

第二,研发预算管理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和企业机构设置相适应。

第三,建立与研发活动特点相契合的研发预算模式,比如打破以往不加区别地只对项目做整体预算的方式,而根据项目特点采取分阶段预算的方法。

第四,建立健全研发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研发项目具有的不确定性且风险高等特点要求信息的细致程度和可靠程度都很高,而且对信息沟通、信息取得的及时性要求也比较高,这使得研发预算管理需要一个符合其要求的信息平台。

规范与制度 篇4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数量上得到迅速的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 截止2010年3月底, 全国的合作社已经达到了27万家。[1]但在这一表面繁荣背后, 很多学者及民间基层工作者发现了“假合作社”泛滥的现象, 并对此进行了研究和分析。2008年12月27日发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指出:“目前已经发现, 有的地方出现了套取国家扶持政策的‘假合作社’”。对此, 有的研究者也指出绝大部分合作社并非是“假”的, 相当一部分应该用“不规范”来定义。总之, 这些“假”或者“不规范”的合作社的的确确是存在的, 占用了国家的政策资源, 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各界对合作社法律制度的认可与支持, 其危害不容忽视。那么如何进行规范呢?笔者认为, 首先要确定规范的标准。

二、合作社的规范

2009年10月, 农业部等11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的意见》, 2010年“一号文件”也提出“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在此基础上, 农业部2010年6月11日发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标准 (试行) 》, 希望通过示范社建设规范合作社发展。

但是细细考量示范社标准会发现, 成为示范社必须满足民主管理好、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社会反响好等5项要求。除了民主管理方面基本按照法律的强制规定进行要求外, 其它方面均用“大、强、优”等比较级的词语进行要求, 比如在经营规模中, 要求“高于本省同行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水平”。可见示范社建设的初衷是表彰先进, 而且其先进性也更多地体现在效果性指标上, 并非是判断合作社真假或及格的标准。

近年来,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研究日益增加, 出现了很多对合作社绩效进行评价的文章。研究者普遍认为用指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绩效进行评价, 是评价其适宜性、成功性的关键, 可以提高政府扶持资金的导向性和使用效率。[2]那么绩效评价的指标是否可以作为评判合作社是否规范的标准呢?绩效的评价标准基本上被认为是个综合体, 注重从全方位多侧面去评价合作社, 甚至于将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都进行考量。例如有的研究界定了组织建设、运营活动、社员收益、组织发展和社会影响5方面指标;[3]有的研究选用了成长能力、赢利能力和社员满意度三个指标来反映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4]有的是三重绩效的综合评判, 强调坚持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环境责任三者有机统一。[2]尽管合作社自产生之日起就被人们赋予了很多美好的愿望, 然而从现实合作社的发展, 尤其是我国合作社的发展来看, 将社会影响、生态效应等理想性的指标作为评判合作社是否成功的标准, 似乎有些超越实际了, 如此评价难免会加大合作社负担。同时, 绩效考核也同样注重产出性 (收益或效益性) 绩效的考量。综合性以及效益性考量的特点使得绩效的评价与示范社的评价具有异曲同工的功效, 可以看作是合作社评优的标准, 是选拔具有发展空间和成长潜力合作社的方法, 而不能作为合作社规范的要求。规范要求是要建立一个合格评价的指标或标准。

既然是针对合作社合格的评价标准, 就只能是直指合作社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内核, 是合作社之所以为合作社的本质要求, 是合作社区别于其它组织体的基本属性。只要是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是规范的合作社, 就应该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与支持。事实上, 在我国合作社发展的初创时期, 对规范的要求应该重于对优秀的评价。对符合合作社本质属性要求但规模比较小, 效益不是很好, 尤其是那些由小农自发组建 (一般这种合作社都很难与那些大户组建或政府参与的合作社抗衡而成为示范社) 的合作社更应该进行扶持和鼓励, 以实现更多小农的合作与获益。国家政策的扶持可以锦上添花, 但更应该是雪中送炭。

三、合作社的制度创新

事实上, 西方合作制专家已不太关心合作社的绩效问题, 而是更多地关注合作社的制度创新和调整以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形势 (刘滨, 陈池波, 杜辉, 2009) 。我国学者也逐渐认识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 尤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今天, 合作社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根据外部环境和农民的变化不断调整、完善制度设计, 以开辟合作社发展的新路径。

在我国合作社法律制度初创时期, 中国农民在实践中的某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社制度创新和设计还没有被更多地提升到理论研究的层面, 更多的研究集中在对北美“新一代合作社”的关注上。事实上, 无论是中国农民的实践创举, 还是“新一代合作社”都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农民的需求而产生的, 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但我们仍然要进行研究的是, 这些创新之后的合作社还是不是合作社?如何判断一种制度的改革是创新或是本质的改变?这就涉及到创新的边界问题。任何制度的创新都不应超越一定的边界, 合作社创新的边界就是要看其变革是否保留了合作社的本质属性, 合作社的变革与制度创新不能改变合作社的基本内核。

总之,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既需要进行规范, 也需要制度创新。规范是为了健康成长, 制度创新则是为了满足发展需要。但不论规范的标准还是创新的边界, 都离不开对合作社本质属性的认识, 都需要对合作社基本内核的把握。

四、合作社规范的标准与制度创新的边界

选择何种标准进行规范?设定怎样的边界进行限制?涉及如何看待合作社基本特征的标准问题, 即什么样的合作社才是真正的合作社, 这个标准和边界直指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性, 比较集中地表现为合作社的基本原则, 进而在各国立法中加以体现。

关于合作社的基本原则, 在合作社制度发展的100多年以来不断地发生变化, 在各个国家也都各有不同的表达。从罗虚代尔原则、1966年原则到1995年原则, 再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北美地区出现的“新一代合作社”, 其基本原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有很多甚至是根本相反的规定。我国合作社立法也没有固步自封, 借鉴了“新一代合作社”等的创新之处, 对传统的合作社原则进行了修订, 在坚持了合作制的基本规定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合作社法律制度。我国有学者对各国合作社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总结性研究指出, 100多年来合作社的原则只有三条基本未变, 即成员民主制、按惠顾返还盈余和资本报酬有限。[5]合作社经历了100多年在各国的发展, 不论基本原则如何描述和重写, 只是为了适应不同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调整和改革, 且总有些核心的要素没有发生变化, 合作社也就没有发生变质, 依然保持着它的本质属性。合作社的这一本质属性即是“合作制”的规定性要求。合作制是合作社作为民事法律主体存在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特征, 是合作社之所以为合作社而区别于其它经济体的制度规定性, 具体表现为“合作机制”的存在与完善, 合作机制的存在与否即是考量合作社是否坚持其本质属性的唯一标准。凡是体现了合作制的基本特征, 存在完善的合作机制的组织体即可以被看作是合作社。合作制的基本属性可以归结为:自我服务、民主管理、民主控制。这三点也即合作机制完善与否的判断标准。

五、合作机制的评价

自我服务、民主管理与民主控制毕竟是过于原则的表达, 应该有具体的制度表现, 以对具体合作社进行评价。这些具体制度和评价指标不能以仅具表象意义的派生特征作为判断标准, 依然是要从本质出发来分析和判断。同时也不排除对现行立法具体规定的重新审视与批判。

1.自我服务

合作社制度设立的初衷即是弱势生产经营者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互助合作、联合自救, 无论其如何发展与创新, 成员自愿联合、互助合作, 自我服务的理念不应该发生变化。自我服务的本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并进行评价。

(1) 合作社成员具有同质性。

关于合作社的成员资格问题, 我国合作社法强调了从数量上以农民为主体, 但对于成员质的属性作了及其宽泛的规定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2、14、15条) 。在我国, 合作社成员分为三类:农民;非农民的公民;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不仅成员本身的属性可以不同, 而且对于合作社的利用方式也可以不同, 只要“从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直接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 或能够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服务”即可成为合作社成员。从世界各国合作社法来看, 绝大部分国家规定合作社成员为自然人, 即便允许法人成为社员, 也要求是非营利性法人 (比如台湾合作社法) 。我国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 主要考虑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初级阶段, 希望能够吸收非农民自然人、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入社, 有利于发挥它们的规模优势、信息优势以及人才优势, 以提高合作社生产经营水平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现实中,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也是由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牵头, 小农自行创办设立的合作社数量较少, 且大多规模较小, 效益不高。然而, 判断合作社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应该是规模和效益, 我国合作社发展的动机源于大量兼业小农期望联合起来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以整合后的形态参与市场竞争并获得有利的地位。如果以追求规模效益为主要目标的话, 不如大力发展农村的企业公司, 在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中千万不能丢弃了其最初的宗旨。合作社的“人合”属性主要指的是“自然人”。

合作社实践中参与主体在资源禀赋、参与目的和主要角色[6]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的成员结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现实, 可以说与法律的宽泛规定具有很大的关系。当成员存在不同性质 (主要是指龙头企业等单位成员与农民的不同, 大户在本质上还是农民) , 利用合作社的方式通常也不相同, 甚至于常常是处于合同相对方的地位, 其利益追求不同且常常是相反方向。这种非同质的成员在本质上很难合作, 出现损害多数农户利益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由于“我”不是一个具有相同利益取向的集合概念, 就很难实现自“我”服务的根本宗旨。对此, 我国合作社立法应该有所反思与应对。

(2) 原则上基于使用进行分配。

合作社向来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不以“按资分配”为原则, 这一公认的原则是合作社区别于公司等组织体的基本制度特征之一。对于这一点更多的表述为“按惠顾额返还”, 其背后隐含了自我服务的本质规定性, 我国立法对此也加以认可。但是“按惠顾额返还”原则并不能看作是合作社的本质属性, 它仅仅是自我服务本质规定性的外在表现及派生特征, 仅仅是为了实现自我服务目的而进行的最优化选择, 实际上其更准确地表述应该是“基于使用进行分配原则”。在此判断的基础上, 就存在着变革此项制度的可能性。

一是基于使用进行分配的实践创新。我国实践中有很多合作社实行的通过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或者降低农资供应价格的方式提前预支了合作社收益, 并没有实行返还盈余的分配方法, 如果按照“按惠顾额返还”原则进行判断, 这些合作社肯定算不上是合作社。之所以世界各国合作社法律制度均规定是通过返还的方式来实现惠顾者受益的目的, 主要是考虑到提前预支的方式会使合作社面临危机, 尤其是在我国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机制不够健全的情况下, 合作社要承担成员仅享受了预支的福利却最终不履行交付产品、不守约的风险。尽管一次的不守约可能导致社员权利的丧失并被强制退出, 并且熟人社会的约束机制也在起着控制的作用, 但毕竟还是会造成合作社的不稳定状态, 按“惠顾额返还”即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如果我们使用“基于使用进行分配”这一原则进行分析, 就会发现预支方式也是符合合作制的基本规定性的, 实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也将惠顾作为成员承诺而实现自我服务, 只是这种承诺是依靠人情、道德等不太稳定的机制来维护。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政府等部门进行引导, 而不是一味地认定其不合法或者是“假合作”, 当然合作社立法也需要对此原则进行再次斟酌。

二是关于资本获取报酬。考虑到合作社的经济目的以及合作社壮大的需求, 当今各国合作社立法均不同程度地承认资本获取报酬的权利, 但也都对其进行了一定的限制, 以体现合作社的基本属性。在我国合作社普遍存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 必须要警醒夸大合作社资本获取报酬意义的论调, 此论调认为在资本缺乏的情况下, 资本必然要获得高于劳动等资源的利润。如此理念不加限制, 可能会导致合作社“唯利是图”, 为了规模或经济利益而放弃了自我服务的本质要求。资本的趋利属性在资本报酬率高甚至于决策权强大的情况下或许会吸引更多的资金介入合作社经营而使得合作社经济效益增加, 但是增加的利润更多地又被资本获取, 劳动者仅分配到很小的利益, 甚至于被边缘化, 合作社就无法体现为劳动服务的本质。当然资本报酬率到底规定为多少需要掌握一个度, 这个度是交给法律统一规定, 还是按照农民意愿根据自身对资金的需求而自行确定, 可以进一步斟酌。

即便是基于合作社扩大规模和效益的需求而产生的“新一代合作社”, 在制度规定上仍然没有很大程度地放开资本报酬有限原则。为了获得及扩充资本, “新一代合作社”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会员必须购买惠顾额的方式来增加合作社启动资金。这种资金是与会员资格及惠顾额度相联系的, 本质上还是属于按劳分配的范畴, 社员出资主要是为了社员责任和义务, 而不是取利工具;第二种方式是以优先股方式吸纳资金, 但是报酬率与决策权均有严格限制, 依然强调限制性规定, 防止资本占优, 为会员利益服务, 以实现资本被劳动控制而不是相反。

吸引资本介入, 保护资本积极性的方式有很多。在我国大量小农户资本能力弱的情况下, 除了直接吸引资金的优先股设计外, 国家政府扶持资金的雪中送炭、政策性金融的资助以及税收等减免政策在我国政府主导型的合作社建设初期, 正可以发挥重大的功用, 没有必要为了经济目的屈从于资本而牺牲自我服务本质。

三是退出能力强。传统的合作社理论认为, 符合条件的成员具有完全自由自愿的进入及退出权, 我国合作社法也基本继承了此项原则。研究者普遍认为不加限制地吸纳更多的符合法律条件的成员加入合作社是扩大合作社受益群体的必要条件, 退出权更是被认为是基本权利, 并且普遍被理解为是对于合作社经营能力好坏的直接评判, 较高的社员退出权也可以起到对管理者的威慑作用。

但是随意的加入以及随意的退出真的就可以保证合作社自我服务的本质吗?合作社是“人合”的组织, 相对熟悉并稳定的“合作者”群体更容易构建合作的基础, 而过于频繁自由的人员流动会造成合作效益的低下。不同质的合作社成员的随意加入会引起合作基础薄弱, 合作意识淡漠以及合作成效的降低;合作社成员随意的退出并带走公共积累或未分配利润势必会造成合作社组织在管理及效益上的不稳定, 危害群体利益。因此除了需要考量成员资格的同质性外, 对退出权加以修正保持成员的相对封闭并维护合作社资产稳定就具有必要性。

“北美新一代”合作社在这方面做出了很有益的创新。在新一代合作社里, 成员加入合作社需要认购交易权 (有的合作社还要对申请者进行挑选) , 一旦认购完成, 合作社就立刻封闭起来, 除非在需要扩大经营规模的情况下, 合作社不轻易接纳新社员。社员如果需要退出, 需要通过交易认购权的方式, 且合作社成员具有优先认购权。这些制度规定看似限制了进退权利, 但是认购权的规定恰恰保证了同质的成员构成, 也恰恰保证了成员对合作社的承诺。且通过合作社外部存在的具有股票市场功能的股权交易市场, 又赋予了农民进退自由的权利。[7]

从以上分析来看, 退出能力强并不必然意味着纵容不加思考的加入和不负责任的退出, 如果再将退社时是否退还社员出资额、是否分享合作社的公共积累以及是否分享合作社的未分配财产作为退出能力强弱的判断标准, 则不排除某些成员利用此规则滥用退出权而侵害合作社群体的利益。类似于“新一代合作社”的加入及退出权规定恰恰能保证社员的进退自由, 也能够保证社员个人及群体的经济利益均受到保护。

2.民主管理

合作社内部治理情况最能反映其合作质量, 影响到社员对其评价的高低。只要合作社能够坚持大多数成员管理, 并保证了知情权和监督权的落实, 就不失为民主管理, 对于具体的管理形式大可不必固步自封。

(1) “一人一票”制的反思。

合作社是“人合”的组织, 民主管理与决策是体现其“人合”属性的重要特征。关于这一点现代各国合作社法基本以“一人一票”制为基础, 为了吸引资金赋予了资本以加以限制的附加表决权。只要将附加表决权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 一定程度的妥协不会影响到民主管理的本质属性。现在的问题是“一人一票”制度真的能够体现民主管理的本质要求吗?我国的合作社实践中“一人一票”制度是否可以切实地落实?如果可以落实, “一人一票”是否因具有效率而具备先进性?如果无法落实, 如何来确保民主管理的实现?

由于搭便车情况的存在, 交易量小的社员缺乏参与决策的积极性, “一人一票”制存在的诸多弊端已被普遍承认, 把民主管理仅仅看作是“一人一票”显得过于狭隘, 承认成员表决权的差异是大势所趋。国内的民主讨论和民主实践已经告诉我们, 民主管理的核心概念是权利的民主表达, 民主不等于投票, 民主应该有多种表达方式。[8]

民主管理权交付与谁与合作社为谁服务有关, 既然合作社成员之间合作的基础是劳动 (表现为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关系) , 那么按照惠顾额 (交易额) 来分配管理权就具有必要性。尽管交易量每年都是变化的, 不像出资比例那样相对稳定, 也不如“一人一票”制来得简单, 但毕竟是最符合本质属性的方法, 而且也并不是完全无法操作和实现。可以仿照“北美新一代合作社”的作法事先确定惠顾额, 也可以以当年惠顾额或者几年的惠顾额平均来分配下一年的表决权。具体方式方法可以由合作社根据合作社类型和具体情况来选取和决定。

(2) 民主管理内容。

一是内部治理组织机构。关于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机构, 合作社法规定了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形式, 希望借用公司法的治理模式来规范合作社的治理。然而在实践中很多合作社即便看起来各种组织结构健全, 但也很可能是为了应对注册或者检查的需要, 这些制度框架对于中国农民来说可能更具有形式意义。况且合作社法也仅仅表明是“可以”, 如果以各种组织形式的设立与否来作为规范合作社发展的依据就显得过于机械和教条了。二是民主管理的形式。除了决策权的民主分配外, 民主管理还应该表现为知情权和监督权的行使及落实。可以通过社员大会召开的次数、参加人员 (按交易额分配的表决权计算) 的多寡、合作社财务信息公开的情况、社员查阅合作社会议记录、财务状况等权利的实现、社员对合作社运作的了解程度等进行评价和判断。

3.民主控制

自我服务与民主管理通常需要通过某些制度规定和设计等行为性指标考察, 民主控制则主要从结果上反映了合作社的产出性效益, 这些收益性指标也可以用来验证行为性要素对合作机制完善产生的效果。如果一个合作社能够体现绝大部分成员对合作社的控制, 合作社成员并因此受益, 就可以认为其体现了合作社的本质属性。反映民主控制的指标大致包括以下几项:

(1) 社员对合作社的满意度。通常认为在合作社成员能够较大程度地掌控本身权利的情况下就会具有较强的满足感和满意度。包括社员对合作社自我服务, 民主管理, 归宿感等方面的满意程度, 属于主观性判断。在保证数据科学采集的情况下, 可以从社员的满足感上来判断民主控制是否存在。

(2) 社员受益度。合作社是社员利益的集合, 合作社的利益必须服务于社员的利益, 是社员受益程度而非合作社经济效益才是判断合作机制是否完善的标准。社员受益度通过社员加入合作社后增加收益、社员农户通过合作社获得的年收入与其年总收入的比率、社员人均年纯收入高于当地农户平均纯收入的比率等效益型指标来加以考察, 以更好地体现合作社经营效益对社员农户收入的贡献程度, 从而从结果上体现合作机制健全与否。至于具体比率达到多少就可以认为及格, 可以再斟酌。不可否认的是,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发展, 在排除自然灾害等减产因素的情况下, 一个为社员服务, 实行民主管理且保证民主控制的合作机制健全的合作社必然会产生社员的受益, 反之, 社员受益一定源于民主控制的实现以及合作机制的健全。

六、结论

合作社的规范迫在眉睫, 合作社制度创新也势在必行。不论是规范还是创新都需要在合作社本质规定性的基础上确定一个标准和边界, 标准和边界的确定不能依赖传统的合作社原则, 也不能单纯从现行法律规定入手, 需要考察其本质规定性进行分析, 直指体现合作制基本属性的合作机制的完善。合作机制完善与否的判断与评价需要从自我服务、民主管理以及民主控制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个体现了成员同质性、原则上基于使用进行分配、成员退出能力强, 体现了按惠顾额分配管理权限原则的, 建立在知情权与监督权实现的基础上, 而不纠结于一人一票制、不纠结于组织机构的形式性建构的民主管理形式, 体现了多数成员民主控制, 成员具有较大满意度及受益度的合作社就可以被认为是合作机制健全的合作社, 体现了合作制的本质规定性, 就是规范的合作社。同时具备以上特征的合作机制创新就是应该被保护并推广的创新。我国政府相关部门需要考虑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性对合作社进行判断和评价, 并加以扶持。合作社立法应当重新审视合作社的本质属性, 对现行法律加以修正, 保留符合本质规定性的法律规定, 修改不适当的法律规范, 放宽对合作社制度创新的限制, 赋予合作社更多的自主权利, 制定出一部即坚守本质属性, 又留有创新余地的合作社法。

参考文献

(1) 韩乐悟.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三年全国合作社数量已超27万家[N].法制日报, 2010-07-05.

(2) (5) 赵佳荣.农民专业合作社“三重绩效”评价模式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 2010, (02) .

(3) 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体系及其验证[J].农业技术经济, 2009, (04) .

(4) 刘滨, 陈池波, 杜辉.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度量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9, (02) .

(6) 徐旭东.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M].北京:经济出版社, 2006.

(7) 崔宝玉, 陈强.资本控制必然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弱化吗[J].农业经济问题, 2011, (02) .

(8) 蒋云龙.北美新一代合作社的组织特征及绩效[J].安徽农学通报, 2010, (07) .

工厂操作规范与管理制度 篇5

为了合理利用公司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明确责任与权利而便于规范管理,提高劳动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为全员素质的提高并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前途,提高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特制定本制度。

(一)权利与职责

厂长:厂长全面负责厂里的各项生产和生活的管理,合理利用资源有效完成公司的生产任务,对全厂的安全有效生产负责。通过培训与学习提高全厂员工的综合素质及操作技能,提高全员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协同公司其他部门共同提高公司效益,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有权对全厂员工的工作进行考核与评定,并对员工进行奖励、处罚、晋升、开除等人事处理。

班长:在厂长的安排下全面负责本班的生产工作,带领本班认真执行厂里的各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在安全文明生产的前题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合理按排生产。对本班的人员安全和产品质量及设备安全负责。监督本班人员岗位技能的学习与提高,要求本班人员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违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给予批评指正。对本班人员进行考勤与考核,对于不服从安排,长期工作消极怠工不求上进的员工有权调离岗位,对工作积极,技能优秀的员工建议工厂给予奖励。对本班工作人员的各项表现作好记录以作为其奖、处、工资评定、晋升、除名的依据。

主机手及助手:在班长的安排下负责管理本工序的所有事务,积极主动学习各项操作技能,用精益求精要求自己,严格作好质量自检工作,生产出用户最满意的产品。作好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工作,做好设备及其周围的清洁卫生工作,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严重影响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的工作有权拒绝服从并主动及时向公司主管领导提出意见。

质检、库管、司机、厨师、清洁工等职责将在以后的制度中具体规定。

(二)、质量管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我们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为了保证质量的合格性、稳定性以及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以适应市场的需要,特制定本细则。

一、滴头的质量

1、滴头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下一生产线的顺利进行,以及滴灌带产品的合格性能,要求注塑机主机手认真学习操作技能并提高产品质量责任意识。

2、在生产过程中应坚守工作岗位,禁止东奔西窜,应仔细观察,精心挑选,发现断滴头、毛刺滴头、不完全成型滴头及其它颗粒异物要求全部挑选出。

3、发现连续几模都有不合格品时应及时停机查找原因并处理,不能处理好时应及时向主管领导反应,并配合处理好,以最大限度减少废品率为原则。

4、注塑人员首先应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自检,确认完好合格后,产品达到

一定数量及时包装并计量和标识,并按规定的方法堆放整齐。

5、质检人员对滴头的生产过程及成品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不合格品产出时要及时提出意见要求操作人员整改,并对成品进行定期定量抽检。抽检到某一包装内有2个及以上不合格品时可视为操作人员对工作不细心,要求该操作人员重新对其挑选;当连续抽检到2个及以上的包装内的产品都有不合格品时视为该操作人员对工作不负责,并及时汇报上级主管确认后将给予处罚。

二、滴灌带的质量

1、滴灌带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后,将给用户带来种植上的直接损失,同时也严重影响经销商与我们企业的信誉,从而关系到企业的存亡。首先要求全体员工从意识上领悟到滴灌带质量的重要性,生产过程中必须以国定标准作为质检的依据,严格按照标准生产与检验。

2、原材料的配比要严格按照指定配方混合均匀,滴头在倒入料斗之前

要进行认真挑选,防止不合格滴头进入下一生产工序。

3、在机头处的操作人员应随时监视滴头的排序正常与否,发现有卡住

时应迅速排除故障,保持间距平稳顺畅,最大限度减少有间断的可能,当发现滴头在进入粘合轮处有间断的时候要及时通知机尾处操作人员进行翻转并处理。

4、主机手应对本生产线的产品质量全面负责,严格做好质量检验工作,在开机调试时,对滴灌带的外观、内径、粘合、壁厚、间距等都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收卷,对于长时间不能调试到符合国标的质量要求时,应停机并报告上级主管,并配合其共同努力调试完好,做到不合格不上盘收卷。

5、在生产顺利时,主机手应指定专人对产品进行自检,专人监视打孔

是否符合要求,生产的成品做到每卷都要检测对外观、壁厚、粘合、间距,每3000米试水检验,每有一项检验不合格时当卷则不得入库,并对其前后各一卷进行再次检验,不合格不得入库。

6、先检验合格后包装緾膜,对于合格品要及时包装,包装时应仔细、准确、工整的填写产品标识,并贴在指定的位置,做到整体包装外观整齐、整洁、轮廓明显、无凹陷、无破损。入库堆放时应按规格整齐堆放,便于清点及出库,堆放高度不得超过八层。

7、质检对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不合格产品正在生

产时要及时提出意见要求整改,对未入库且已包装的产品进行抽检,发现有两卷及以上不合格品时要及时汇报上级主管,查实后将对当班生产人员作出处罚,质检对库存成品进行定期定量抽检,发现不合格品时及时汇报上级主管,查实后对直接生产责任人作出处罚。

8、产品质量重在事前预防,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做好每一个细节,做到

以防为主,防止和检验相结合,产品质量是全员共同参与的过程,是全体员工共同的责任。

(三)安全与稳定生产

1、全工厂都将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组织生产,生产时首先确

保人员的安全,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障制度,全体员工都要有一种自我保护意识,对于严重影响人身安全的指挥有权绝拒执行,并向公司

领导提出意见。2、非专业电工严禁在配电柜里进行接线操作及修理作业 3、在设备预热时,设备附近应由班长按排值班人员看守,观察加热圈工作情况,并作好记录,禁止预热时无人看守。长时间预热后开机排料时禁止人员正对排料口,以防溅伤。4、车间内易燃物品较多,严禁在车间内吸烟及玩火,要求全员学会灭火器材的使用,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有电路老化、破损、短路等安全隐患时应及时告知电工并配合其整改。5、高空作业时应系好安全绳,高温作业时戴好防护手套 6、只有正确合理的使用设备,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益,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坚绝制止设备使用时蛮干滥用,使每台设备合理负荷,安全运转。7、在设备检修时保护好设备的每一个部件,拧动螺丝时工具位置要到位,力度要适中。将拆下的部件放在指定的位置,防止取下容易装回难,对于模具开口部位只能用铜器之类软金属敲击与调试。8、要求每一班都要给空压机排水排油、更换挤出机过滤网、清洗定径水环、清洗真空箱中的水垢、检查并补加风笔的润滑油,作好相应记录。9、生产过程中保持设备的清洁、润滑、整齐、安全,做好设备及周围的清洁卫生工作,指定活动部位加好润滑油,严禁在设备上堆放杂物及乱摆放工具。10、各种工具设备、测量仪器应放在指定部位,做到工具摆放整齐,归类明显,能够速用速取速还,严禁丢三落四。11、生产记录是对当班生产情况的总结,也是之后生产工艺和操作的指导依据,通过记录追溯之间存在的问题,总结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工艺,从而完善生产。所以要求当班主机手必须认真、仔细、客观填写各项生产记录,禁止不填或随意填写。

(四)废品的回收 1、在生产过程中应尽全力将废品降至最低,当不可避免而出现了废品时,当班操作人员应及时将废品放在指定位置,并保持回收物品的清洁。2、在机头处排出的废料在未冷却时应尽量拉细拉长以减小破碎机负荷。3、在混合原料时应尽量不让原料洒落在地面,对于地面上的带有灰层的塑料

应清扫到标有“外部回收”的口袋统一回收,对于干净无杂质的废塑料装在“本厂回收”的口袋统一回收。

4、严禁将塑料与其它杂物垃圾混装在一起。

5、在每个班下班之前应将试水后的废管放在指定地点,便于其水份晾干.对

于已上盘收卷了的废品应单独运到破碎区,不能与断带混合运输,破碎人员应小心拆出带子,防止纸盘损伤而不能再次利用。

6、废料破碎人员应严格控制回收料的清洁卫生,尽全力避免灰层、杂质、铁

屑等异物混入回收料中,在回收料中发现有明显杂物,公司将对直接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

(五)行为规范

本工厂是由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员工共同组成的工作与生活的场所,为避免地方文化的差异,规范生产班组及员工日常行为,增强员工自我管理意识,外树厂风厂貌,内隐于员工个人修养的提高特制定本规范:

1、诚实守信,严格自律,以诚待人,保守公司机密,办公室的文件严禁随意

翻阅。

2、工作听从指挥,自觉服从领导安排。

3、公司就是自己的大家庭,自觉维护公司利益,爱护公司财产,为公司树立

良好的形象。

4、每日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与生活,发现身边的小事积极主动做好,不要

斤斤计较。

5、在生产车间作业时严禁穿拖鞋、背心,着装应大方得体。

6、严禁带领公司以外的人员进入工作区与生活区,严禁打架斗殴。

7、上班时间应精神集中,严禁玩游戏,看小说,严禁嬉笑打闹,严禁坐立在机械设备与产品上面,严禁打瞌睡。

8、严禁乱丢垃圾,随地吐痰,乱写乱画。

9、禁止在车间及车间大门旁吸烟,吸烟人员必须到指定地点吸烟,上班时间

严禁以吸烟、上厕所等理由拖延工作。

10、工厂是两班倒工作,白天晚上都有员工在睡觉休息,严禁在生活区大声

喧哗,在寝室活动室娱乐活动时应保持音量低调。

11、娱乐活动室内可进行正规的棋牌娱乐活动,严禁赌博。

1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洗浴后及时清洗好现场,保持清洁的洗漱环境,保持好自己寝室的清洁卫生。

13,节约资源,在用完水电之后及时关水关电,离开寝室时检查室内的电器设备要求关闭电源,并做好防火防盗措施。

(六)上下班考勤

1、目前本工厂是实行两班倒作业,原则上每月休息两天,休息具体时间视生产任务而定,若因生产任务繁忙将不安排休假,但应多付员工当天的生产工资。若员工有事请假不超过半天时可向班长请假,同意后方可离开,若员工有事需请假一天及以上时,应先向班长请假再向厂长提出书面假条,经同意后方可离开。因请假而没来生产时将按请假的时间比例扣减当月工资,在没有请假或没有批准的情况下未来上班的视为况工,况工两天视为自动离职。

2、按时上下班,严禁迟到与早退,接班前严禁饮酒,白班上班时间为早上8:30,夜班上班时间为20:30,要求接班人员提前15分钟到达生产现场,先了解设备运转情况及设备周围有无异常,查看生产记录,作好接班准备工作。上一班交班人员下班前应做好设备及周围的清洁卫生,保持一个整洁的生产现场交给下一班,将生产时遇到的故障、生产问题、已处理的、未处理好的、以及生产任务等要清楚的交接给下一班。

3、本工厂的考勤将以生产记录表上的出勤人员为数字依据,厂长及班长监督出勤。

(七)奖励与处罚

1、全厂员工违反上述的规章制度,将处以20元至200元罚款,屡教不改的开除处理;对于成绩优异、技术突出、工作细心负责、生产产品质好量好的员工以及解决了某个技术难题的员工给予50元至200的奖励,并作为

年终奖励考核项目。

2、公司鼓励员工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提倡购买专业书籍学习,希望广大员工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滴灌产品做好做强做精。对于能够参加各项业务技能考试的员工公司将给予补助及奖励。

3、公司鼓励员工提出生产与生活中的建议,对于合理化建议公司实施后将给予50到500元奖励,对公司有特别贡献的将给予千元以上特别奖励。

本制度至公布之日起实行,望各位员工共同遵守,如有未尽事宜将在以下附则中公布且具有同等效力。在此之后有新的制度公布则以新制度为准本制度自动失效。

规范国库支付制度 篇6

建立财政集中支付制度,以国库单一账户为基础,财政资金不再拨付各预算单位,而由政府财政部门将资金集中支付到商品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

内容

东营市实行财政集中支付的主要内容可简单概括为:一取消,二不变,三统一。一取消即取消单位的银行账户;二不变即单位的财务收支自主权和单位预算安排的资金使用权不变,单位会计核算形式不变;三统一即统一办理资金结算,统一开支标准,统一办理财务公开。在不改变各单位资金使用权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财政资金的支付方式,实现对财政资金支出全过程监控,将财政支出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正规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运作模式

1组织机构

东营市成立了专门的支付执行机构-东营市财政集中支付中心,该中心具体管理支付中心账户,实行财政集中支付。按照部门预算的管理要求,统一办理各单位经费收支及往来款项等审核结算(包括工资统一发放、政府采购资金支出等),配合有关部门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中心的组织机构图如图1:

2单一账户管理

财政集中支付中心在代理银行开设单一银行账户,在这一账户下为各预算单位开设明细账户,各单位原有银行账户一律取消。各单位的现金、转账、汇兑等资金结算和经费的拨入、支出、往来款项的收付等均由集中支付中心统一办理。为了有效保证单位日常零星用款,支付中心为单位办理了存款卡,用于单位零星开支。

3收入管理

支付中心将各预算单位的拨入经费、财政补助收入、拨入专款、事业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全部纳入集中管理。

4支出管理

支出管理是财政集中支付中心的工作核心和管理重点。东营市财政集中支付中心根据资金支付性质的不同,将各项支出划分为:人员工资支出、政府采购支出、日常零星开支、上缴上级支出、其他支出等,并根据不同的支付类型采用不同的拨付程序。如图2。

人员工资支出

每月月底前,各预算单位将有关部门核准的工资信息报送支付中心工资发放科,由工资发放科进行整理汇总后,分别送财政局相关科室,经审核后据此将资金拨到支付中心账户中。然后由支付中心审核并向各代发工资银行出具付款凭证,委托其将工资款项划入职工个人工资账户。

政府采购支出

国库科、预算外资金管理处会计科将资金拨到支付中心账户后,由单位填制《支付申请书》交采购支付科,支付科审核后,交主管会计复审并出具付款凭证,资金由支付中心直接拨付商品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

日常零星开支

由单位通过存款卡办理,按时到支付中心办理审核报销。报销时,由单位填制《支付申请书》,附经单位审验签字后的原始票据及《原始凭证汇总表》,经中心审核、复审并打印《拨款委托书》,由代理银行将款项存入单位存款卡中。

上缴上级支出

上级部门如同在支付中心管理的,由单位提供上缴上级资金的有关情况说明,填制《支付申请书》,支付中心审核后办理内部账务调整手续;上级部门如未纳入支付中心管理的,主管会计复审签章后,办理有关结算手续。

其他支出

在资金到达支付中心账户后,由单位填制《支付申请书》,附有关资料,经中心审核后出具支票或《拨款委托书》等,办理结算业务。

信息系统支持

为了保证财政集中支付中心得以有序、高效的运转,充分满足支付中心服务与管理的双重职能需求,东营市财政集中支付中心建立了稳定而强大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为集中支付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如表1。

效益分析

实行财政集中支付意味着打破传统的财政资金拨付方式,建立起一套规范的制度、方法和与之相适应的运作体系。从实际效果看,财政集中支付改革,切实改变了原先财政管理监督弱化、随意改变资金用途、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状况,使财政资金从预算分配到资金支付使用各个环节始终处于有效监控之下,真正做到预算有依据、执行有监督、制度有约束,从根本上堵塞管理漏洞,强化政府预算的约束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规范与制度 篇7

一、村镇现行建房制度及无序化管理体制的特征

村镇现在的建房制度与无序化管理是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产物, 是由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 这种制度又反过来强化了传统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那么村镇现行的建房制度的表现和特征是怎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自建住宅

中国农村经历数千年的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传统社会, 与此相适应的住房也是自给自足的。20世纪进入社会主义制度以来这一模式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在20世纪的50年代, 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曾尝试通过人民公社的制度形式来改变这一现象, 然而, 因种种原因, 未能如愿。加上接踵而来的“文革”运动及其左的政策, 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加剧这种分散现象。建房住宅在农民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房和结婚是中国农民人生的两件大事, 相比之下, 建房是第一位。因为有无房和质量好坏与能否结婚关系极大, 所以农民一向把建房作为人生的最重要的大事。房子是人生价值的表现形式, 因此, 农民对建房是十分重视的, 甚至倾其囊而为之。农村建房沿用和遵循传统习俗, 准备建房之前总是先请风水先生, 择地点、择“吉日良时”再造屋。为了选取“风水”好的地方, 许多好地被占据, 良田良地、山林被破坏, 水利、水库等农用设施也遭到破坏, 农村生态环境遭到威胁。

(二) 村镇现行建房分散紊乱无规则

中国农民世代居住在土地上, 他们造房是从他们的生存环境出发, 适应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需要的, 小农经济分散的特点使他们建房一户一个园子, 每个家庭若干个孩子长大又分家另立门户又要一批新的庭园。全国所有的村庄都是由一家一园的分散家业生产和消费单位构成的。由于分散建房造的房屋不必顾及左邻右舍, 也没有统一协调平衡的习惯。各家各户想怎么建就怎么建, 不受任何约束, 只要不损害邻里的利益, 大家都相安无事, 否则便引起械斗。这样从村庄的整体来看分散的民房建造显然是混杂的。在建筑材料上, 富有人家全是钢筋水泥, 楼上楼下装饰考究, 而普通人家内建筑料虽然相同, 但大都是普通平民样式, 没有什么装饰。在老少边山穷的地区的农村还停留在传统的建筑材料上, 建筑物分散、紊乱。如同欧洲中世纪的乡村那样分散、沉静。

(三) 缺乏规范化的村镇管理体系

村镇作为基层社区组织缺乏社会化管理及社会性的服务, 造成农村居民生活的诸多不便。农民各家各户各自打扫门前雪, 不管他人瓦上霜, 农民可任意扔弃垃圾, 以及其他废料废物, 村子道路弯弯曲曲, 只能走自行车, 其他机动车不能走。农村社区的封闭性由此可见一斑。这种封闭性大大地加剧了农村社区的小农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顽固性。作为农村管理部门根本不管农民的建房问题, 不能给农民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这不能不说是管理上的一大缺陷。而农民本身不可能有效地自发地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建房, 按照现代化农村要求来建设新农村。

(四) 缺之社会性化的服务

在农村社区没有城市社区那样的服务功能, 农村靠的是自我服务。这就造成农村社区因缺乏社会性的有偿服务, 而造成社区人们生活的诸多不便, 强化农民的小生产和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以及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五) 农村房地产权是不流动的

农民住房全靠家族关系来继承住房和宅基地, 不能流通, 即使用权有转让也是在同一姓氏中家族人中进行, 农民建房屋基本不远迁, 建屋原地拆掉再重建而已。根据不同时代使用最大众化的建筑材料, 分散零乱、不规范、无秩序。由此构成和反映了一个中国农村传统社会性的分散、封闭、低效和贫穷落后的面貌。

二、现行农村建房制度的弊病, 及其对基层社区生态的消极影响

现行农村建房制度由于不用国家投资, 基本处于自由自开发状态。然而, 其对基层社区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至今未能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关注。这里很有必要指出其对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一) 占据面积大, 浪费土地

全国8亿农民分散在全国上千万个村庄, 而同一村庄或圩的建筑又再度分散。一户一个园, 园中不过放羊养些鸡鸭而已, 或是种些零星的果树而已。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养、什么也不种, 就堆放杂物, 或于脆任其荒芜, 很少有直接的经济利用价值。农民建房屋大都是平房式的或两层式的, 对土地空置占有的浪费是很大的, 许多农民在实行责任制后, 便在承包的责任田上挖坑造屋, 或打砖作为造屋材料把原就分散的土地进一步分割零碎。同时水田打砖把水田土质肥力下降, 使原本成片的士地又移入新的房屋和村庄。随着人口的增加, 村庄便由小变大, 不断地占用土地, 使土地面积进一步缩小, 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为规模化商品农业生产造成更大的障碍。我国有8亿农民占有宅基地, 相当于全国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而且农民占耕地建房每年仍以百分之十的速度递增。

(二)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由于大量人口在农村建房居住, 由于交通和家庭收入等原因, 他们大多数不能使用像城里人那样的液化气灶具。而使用传统的土灶以草木为原料, 这就加剧了农村的乱砍乱伐, 加剧生态森林资源的损耗, 而森林资源损耗又引起连锁的反应, 导致气候变化反常, 如下酸雨、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对农业生产造成极为负面的影响。尤其是村镇企业和工场作坊, 使用城里淘汰的残旧机器设备, 不但浪费资源, 而且产生大量有害有毒物质, 如废物、废气、废水等, 对农田庄稼地和人畜危害很大。它们没有像样的环境保护技术条件和综合治理能力, 一任环境污染。

(三) 无法进行社区化的管理

农民村镇社区是中国最基层的社区, 相对城市区的街道社区, 村镇基层社区的管理一直是社会管理的死角, 是被现代化生活方式遗忘的角落。村镇社区的环境污染, 不少地方脏、乱、差;社会治安混乱、赌博、嫖娼、械斗、打劫、封建迷信、宗派械斗等等, 总是不断产生, 而乡镇政府的派出所管辖范围广阔, 道路难走, 对乡镇社区治安是管不胜管的。而农村自发组织的联防队员素质低下, 知法犯法, 也为民众所憎恨, 对社治安管理能力很差。对分散的村镇社区进行管理一直成为基层政府的一个难题, 现代化管理在这里无法推行。

三、村镇建房制度改革和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一) 抑制了土地的散耗和浪费, 节约了土地

如果全国有一半左右的自然乡村搬迁并集中于小镇集中居住, 那么就可以腾出土地近亿亩, 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农村搬迁进行城镇化地居住。那么, 可腾空土地1亿亩可供扩大农业生产, 按现行的产量计算可增加占农业经济收入总量的20%, 可减少森林砍伐, 减少水土地流失。由于城镇化人口增加促进了城镇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拉动和扩大内需市场的发展。

(二) 促进规模商品农业的发展

小城镇的发展能使农村人口比例大大下降, 这样农业人口的人均种田面积就会进一步增加。由原来的人平均数的1.5亩提高到人平均数的3~5亩, 户平均数由原来的6亩提高到12~20亩, 这样意味农民人均收入增加一倍以上, 农民平均收入提高一倍多。而从宏观上看全国农业产值的商品率也将提高50%~60%。同时转移进城镇的劳动力人口又将创造一份新的社会财富。按现在城镇人平均数产值, 那么城镇产值将增加1.2倍, 真是一举多得的举措。虽然农业的商品率的提高部分仍然由进城镇的居民所消费, 但进城镇的居民已经又创了一份比在农村生产创造的多倍产值。而这一份财富是在维持传统分散的农业社区的状态下所无法取得的。

(三) 保护了生态、美化了环境

把农民相对集中在乡镇周围便于监督, 防止乱砍乱伐, 又便于在乡镇普及使用液化气灶等较先进的炊具和燃料。从而改变农民的饮炊习惯, 有效地抑制和停止对森林树木的砍伐。从根本上杜绝对生态资源的危害, 遏制土地沙化、水土流失, 防止和减少旱涝等自然灾害。为城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和条件。

(四) 改造农民的旧式生方式和生活方式

农民就近集中于城镇便于相当部分人脱离土地就业方式, 同时也就腾出大部分农地以便种田能手专业户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农业向规模化商品化机械化过渡, 并为信息化经营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这样, 手工艺操作将被淘汰, 传统农业人多地少的小农经济将彻底解决。随着农业人口的城镇化集中和转化, 农业人口的绝对比例将降至10%以下, 改变农业生产人多地少的局面。

(五) 传统的家庭承包小农户经济, 将被农场经济所取代

农村相对集中于城镇居住便于使用和享受现代文明的信息传播工具提供的服务, 受到潜移默化的改造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都有将得到全方位的改造。

(六) 使村镇压社区规模化社会性化和现代化管理过渡

农民住宅统一规划和相对集中提高了人口的密度, 便于实施现代化的社区管理方式和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 降低社区管理成本。村镇社区规模化、社会化、现代化管理的普及, 将标志着中国传统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向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过渡和实现全方位结构性转型。

四、村镇建房制度改革目标及举措

村镇建房制度改革的目标, 是通过建立村镇一体化规范化的现代化的基层社区, 达到有效地抑制土地的耗费, 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资源,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目的, 促进村镇农工商一体化的综合发展。根据这一目标, 需要采取如下举措:

第一, 统一规划, 分头筹建。把村镇住宅房屋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施措之一。村镇住宅房屋建设纳入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 作为一项中长期的发展计划和战略目标, 并把这个发展战略目标和规划作为考核乡镇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者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乡镇政府主持统一规划把村镇建房规划分阶段地实施。规划好的村镇社区由农民分头按照规划进行施工建设。这样可使农民做到有钱先建无钱后建, 无论先建后建都有要严格按照规划图纸进行。乡镇政府要组织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监督执行, 对违反规划者进行纠正和处罚。

第二, 乡镇一体化集中连片。我国有小圩镇、村镇有约十万个, 分布在广大乡村中, 一般乡镇没有生产功能只有交易功能和消费功能。而这种交易范围比较窄, 通常是限于农产品和普通商品。它适合乡村农民简单的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需要, 农民一般把自给有剩余的农产品拿到小圩镇市场交换, 然后购买所需的日用品, 因此这种小圩镇与农村关系密切。许多小圩镇的居民都是当地农村的农民, 他们一边种田一边做小生意。要以现有的小镇为基础、为中心, 进行整体规划, 将周边二至三十公里以内的农村农民统一搬迁至乡镇进行统建房居住。以原来的自然村为单位建街道, 并成立街道居委会以取代原来的行政村委会。

第三, 改革城乡二元住宅产权市场, 给予农民与市民同等的产权权益, 允许农民的“小产权”流动, 开放农民住宅和宅基地产权。过去有的地方以土地和宅基地换城市或小城镇的户口并不科学, 是对农民权益的损害。农民要取得城市和小镇的常住户口不能以交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为代价。但可以实行按市场价格进行转让, 不得强迫农民交出承包地和宅基地, 村委会和乡镇政府和企业不能以“政府征用”、“统一管理”或“开发需要”等为借口, 为了自身利益强征强购。但可按市场当时当地价格进行协商转让, 对土地进行公开评估, 按市场价进行协调收购。可以提倡迁居城市和城鎮的农民放弃农地和宅基地, 并负责培训他们转业, 为他们就地就业提供服务。原则上不让农民因为转入城市和城镇而吃亏。农民进城镇后仍然可保留种田的职业选择, 对继续种田的农民培训合格后才能颁发上岗证, 允许其继续种田, 可保留和享有在城市和农村“双栖”的权利。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 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人口。这样周边农村人口向小镇聚集后, 从总体上就减少了自然村落的分布, 腾出大片段的土地用于扩大农业用地的供给, 发展农业经济。如远离小镇的可用扩大农业种植面积发展农业经济, 用于修道路, 或用于举办公园、林地、公共设施等。

第四, 以小城镇为中心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交通网络。农村自然向小城镇集中后, 城镇规模扩大。需要通过公路和沟通城镇与乡村之间的经济联系。农民可以乘车或自己坐摩托车前往进行务农活动。自然村庄向城镇集中后并不会削弱城镇与农业的联系, 反而进一步密切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在城镇修路通往四面八方对周边农村起到一种纽带和桥梁作用。这一交通网络的建立将为农产品原料进入小镇加工提供了便利, 同时也为农民进一步走向城镇打下了基础。

规范与制度 篇8

系统、规范的电网事故预想制度, 能增强调度运行人员对事故的敏感程度、提高调度运行人员对事故的反应能力。当电网一旦发生故障时调度运行人员能借鉴或依照已有的正确预案及时、准确地处理事故, 缩短事故处理时间, 确保事故处理的正确性, 从而使事故影响面和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1 事故预想的主要功能及内容

事故预想制度作为一项行之有效的保电网安全的措施, 其主要功能有:发现事故隐患;查找电网运行的薄弱环节 (危险点分析) ;分析事故影响范围, 判明风险大小;为事故处理提供处理思路;提供事故处理的依据。

根据调度运行系统惯例, 一般将事故预想分成三类:事故处理预案汇编, 每年迎峰度夏前全面补充、修订一次;专项事故处理预案, 针对重大设备检修等特殊运行方式变化制定;调度员当值事故预想, 针对当前电网运行薄弱环节和危险点进行。其中, 事故处理预案汇编涉及的对象范围较大, 涉及层次较多, 专项事故处理预案次之, 而当值事故预想针对对象则相对单一;事故处理预案汇编原则性较强, 较为概括, 专项事故处理预案次之, 而当值事故预想操作性则较强, 较为具体;调度台层面一般使用专项事故处理预案和当值事故预想, 针对特定事故和当班危险点编制操作方案。

调度事故预想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部分:事故前运行方式 (电网一二次方式、开机方式、用电负荷、省际交换、可调出力、主要设备潮流等情况) ;故障设置;事故主要现象;事故处理原则;注意事项等;调度员当值事故预想内容可适当减化, 作为当值危险点分析的一项内容并做记录。

调度事故处理预案汇编主要包括以下预案内容:重要500kV线路或断面故障、发电厂及变电站500kV母线全停、发电厂及变电站220kV母线全停、重要220kV线路或断面故障、系统解列、电网振荡、低频率、低电压、电网超供电能力、失去厂 (所) 用电、失去通信联系、自动化系统失去、恶劣天气等。

2 事故预想的针对点

2.1 针对电网突发情况进行事故预想

导致电网突发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气候因素 (如雷害、污闪、大风、洪水等) 、非气候因素 (如鸟害、外力、树竹等) 、设备因素、人为因素 (如设计、施工、运行等) 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因素。这些事故具有随机性、突发性等特点, 需要调度员灵活把握。以突发恶劣天气为例, 尽管不可控, 但多少存在着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 调度运行人员可根据当地历史和近期气象资料, 在恶劣天气多发期前进行事故预测。例如, 浙江电网规定每年3月1日开始至10月31日为雷季, 可假想电网重要设备遭受雷击发生故障的可能后果和处理预案;台风高发季节做好相关防台风事故预案等。

2.2 针对电网薄弱环节进行事故预想

电网的薄弱环节是由网架结构及电源负荷水平决定的, 是电网日趋完善过程中的相对薄弱点。这些环节一旦出现问题, 有可能对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恶劣影响。浙江电网正逐步形成一个以500kV为主网, 220kV电网分层分区的省级强网, 然而在网架完善的过程中, 浙江电网仍存在一些相对薄弱环节。电网的薄弱环节伴随电网建设与改造会发生改变, 但在电网中将可能长期存在, 它们应成为事故预想的重点关注点, 任何可能的隐患都要引起调度员的高度重视。

2.3 针对电网特殊方式进行事故预想

特殊运行方式指因某种需要导致电网运行接线方式不同于正常方式的运行方式安排, 特殊运行方式往往存在供电可靠性低、输送能力受限等情况, 如孤网、单线、单变、单母线、母线分列运行等。浙江电网的特殊运行方式安排往往发生在限制短路电流、防止弱电磁环网发生连锁反应等, 比较典型的是在一些负荷密集区将部分500kV、220kV变电所母线分列运行。

3 浙江省调事故预想编制流程

相比以往事故预想大多由调度员结合挡板操作, 分析电网危险点, 提出预控对策。目前省调调度台的事故预想大致分为当班分析、日分析、月分析、年分析, 相应的事故预想编制流程是:寻找隐患;制定编制计划;组织编写;组织审查;修改定稿;下发执行;跟踪修改。

浙江省调事故预想根据时间划分为当班分析、日分析、月分析、年分析。其中, 当班分析主要包括:根据电网运行方式进行必要的安全校核;结合当班操作, 分析电网危险点, 提出预控对策。成果形式主要包括调度员潮流计算结果、危险点分析结果或事故预想。日分析在当班分析的基础上, 还需结合日检修计划及相关电网危险点, 对电网安全影响较大的方式编制事故预案。月分析包括:根据重大检修事故预案, 形成相应的事故预想;结合电网运行情况, 开展有针对性的反事故演习;分析提出下月电网调度危险点分析和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对重大检修, 形成相应事故预案;结合月度自动化、通信设备检修计划, 分析系统运行情况, 找出危险点, 对重大故障形成相应应急处置预案。成果形式主要包括:事故预想、演习方案及评价分析报告、下月危险点分析材料及下月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专项事故预案等。年分析主要包括:提出下一年度电网调度危险点分析和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形成年度运行方式报告, 包括上一年电网运行情况总结, 下年度电网运行方式分析, 稳定计算等。成果主要包括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年度方式 (薄弱环节分析) 等。

4 浙江电网常见预想事故类型

规范与制度 篇9

一、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的制度内涵

信息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被审计单位的一种内控制度,而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则是对信息系统审计实践的一种制度安排。信息系统管理制度的不规范,系统间关联对比关系的不完善,系统重要功能尤其是校验功能的缺失等都是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发现薄弱环节也是信息系统审计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刘汝焯等,2007)。信息系统审计也是独立的第三者就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有效和效率性,以及信息系统能否有效地使用组织资源并帮助实现组织目标发表意见。信息系统审计是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是为了解除对行为人所给信息系统的怀疑与不安。而信息系统审计这种制度安排也需要一种制度安排来约束。倘若没有一种规范或制度来约束信息系统审计这种制度安排,也不能起到解除上述怀疑与不安。

根据青木昌彦(2001)基于博弈论对制度的定义,审计部门有两种行为选择:采取信任或谨慎的态度;而被审计单位也同样有两种行为选择:提供好的信息系统或者提供坏的信息系统。同时假设审计部门采取谨慎的态度都可以查出被审计单位的欺诈行为。因而,可以得到下页表1所示的一个假设收益矩阵。

利己主义是影响人类活动的主要动因,因此,爱尔维修把自身利益原则在人类世界中所起的作用视同为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世界中所起的作用一样,信息系统审计活动也不例外。信息系统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若采取(好的信息系统,信任)的策略,则双方都可获得8的收益。由于没有信息系统审计规范或准则对审计人员进行规制和约束,如果被审计单位构建坏的信息系统,对A的利益进行损害获得4的额外收益进行均分,加之没有任何惩罚措施,则审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的收益变为(10,10)。如果审计部门采用谨慎的审计态度,不与被审计单位勾结,假设会花去4的成本,审计部门的收益变为4,而被审计单位构建坏的信息系统被查处,被审计单位的收益变为0。对于审计部门来讲,不管被审计单位构建好的信息系统,还是坏的信息系统,在缺乏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对审计部门进行规制的情况下,因为存在10>4或8>4,于是,审计部门最好的策略就是采取信任的态度。而被审计单位的最优策略取决于审计部门所采取的态度,若审计部门采取信任的态度,被审计单位则构建坏的信息系统,若审计部门采取谨慎的态度,被审计单位则构建好的信息系统。在长期的重复博弈过程中,当被审计单位了解到审计部门的策略时,则会走向勾结的境地,共同侵害审计委托人的利益。这样,最优结果(10,10)便会实现,即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勾结共同侵害委托人的利益。

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的勾结使得被审计单位倾向于提供有欺诈行为的信息系统,将一些违规的内部控制嵌入到信息系统中,如在财务子系统中加入反记账、反结账等功能,从而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使会计信息处于混乱的状态。为规范信息系统审计行为,解除对行为人所给信息系统的怀疑与不安,需要信息系统审计规范这种制度约束或控制信息系统审计行为。假定存在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对审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的行为进行处罚。当被审计单位提供坏的信息系统时,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进行勾结的行为被查处,则给予审计部门或审计人员12的惩罚,被审计单位也同样给予12的惩罚;若信息系统审计部门或审计人员采取信任的态度,没有保持应有的谨慎态度,即使被审计单位在信息系统中没有欺诈行为,也给予5的惩罚,则表1就演变成为表2的矩阵:

对于审计部门来说,由于存在4>-2和4>3,在任何情况下采取谨慎的职业态度所获得的收益都大于采取信任态度所获得的收益,所以审计部门在进行信息系统审计时会采取谨慎的职业态度。同样,被审计单位由于存在8>-2和8>0,被审计单位会倾向于提供不存在欺诈行为的信息系统。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在信息系统审计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系统及其基础结构的日益复杂,使得信息系统审计变得越来越困难,对信息系统质量做出评价需要多方面的信息技术知识(Leon Strous,1998)。边泌认为利益不可能是天然和谐的,法官的职责就是通过仲裁实现利益一致。若无审计规范对审计行为进行控制,信息系统审计比财务审计、环境审计与绩效审计等更易出现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共同勾结的欺诈行为。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可知,信息系统审计市场将会是一个柠檬市场,审计规范的缺失无疑会导致整个市场只出现低质量的信息系统审计行为,加剧利益相关者的怀疑与不安。信息系统审计规范这种制度安排的主要作用在于控制审计人员的动机与行为,使审计人员在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受到相应规范与规则的制约。它通过处罚、社会道德以及社会舆论等手段使违规者付出高昂代价,由此保证信息系统审计工作开展,为人力资源、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等的优化配置服务,使得社会井然有序。

二、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的制度形成机制

在人类的思想史上,对“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不同的学者提供过两种答案,即自发演化生成和理性设计生成。而这两种答案在经济学中,则分别是沿着两条不同的理论进行展开的:一是哈耶克的演化生成论传统;二是康芒斯的“制度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的制度设计论传统。演化生成论传统在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以及诺齐克的“最小国家理论”中得以集大成;而后一种传统则在当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如赫维茨的激励经济学的机制设计理论,布坎南的以“同意的计算”为核心的宪政理论,甚至舒贝克这样的博弈论大师的数理制度理论中隐含地承传下来了。本文以哈耶克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的制度形成机制进行研究。

哈耶克在分析社会制度演进时有一个很强的行为假设,他认为人的行为既具有遵循某种行为规则的特征,又受着他自己所持有的观念的引导。所谓遵循规则与观念的引导,是指行为上两个不同层面的特征。行为规则存在于社会的文化、道德伦理、习俗、习惯之中,在潜移默化之中为该社会每个人所模仿和默会,又在无形之中规范着人的行为选择。行为规则主要是对人的行为施加禁令和约束,为每个人划出自由行动的范围,至于在这个范围内朝何处努力,则受到观念的引导。观念存在于每个人的思想之中,它引导人的努力方向,告诉人们达到何种人生目标,实现何种价值。在哈耶克的理论逻辑中,人们所持有的观念同人们所遵循的一般行为规则之间可能存在冲突。在这种情况下,观念对行为的引导将居于优先地位,观念将引导人们去改造同其观念不符的行为规则。哈耶克在运用这一假设时,主要针对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观念,一为进化论理性主义,一为建构论唯理主义。他认为这两种思想观念分别决定了两种不同的制度系统形成机制,即进化论理性主义制度形成机制和建构论唯理主义制度形成机制。

信息系统审计规范是社会制度系统中的一种制度安排,是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产物。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由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构成,那么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的这些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是什么呢?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的制度形成机制又是什么呢?而深刻理解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的制度形成机制对于信息系统审计规范体系结构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哈耶克对制度形成机制的阐述,信息系统审计规范体系的形成机制也存在两种状况,即基于进化论理性主义观念的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形成机制和建构论唯理主义的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形成机制(如图1、图2所示)。

基于进化论理性主义观念的审计规范形成机制建立的基础是自然法,也即基本价值观和道德伦理,在基本价值观和道德伦理的基础上,根据信息系统审计的一般行为规则形成信息系统审计的成文法,包括信息系统审计法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等。同时根据信息系统审计的成文法形成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的实施细则,包括信息系统审计的实务公告以及执业规范指南和法人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基本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是社会成员普遍接受的思想观念,据此形成的信息系统审计规范体系,信息系统审计人员会理性的运用并坚持,指导信息系统审计行为。当然以整个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和伦理道德作为信息系统审计规范体系的基础不排除借鉴国外先进的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同样也不排除对信息系统审计规范进行理性设计与改造。而全权社会中的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形成机制以理性设计的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取代由文化进化与竞争选择所形成的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由此形成全权社会的信息系统审计规范体系。

三、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信息系统审计规范体系结构

哈耶克关于制度演化思想的主要贡献就在于,从认识论上强调人类有意识地设计和指导我们的制度及其产生之后果的能力之局限性。在哈耶克看来,社会经济秩序问题实际上是某种沟通交流的问题。我们需要某种沟通交流的渠道,以使我们能互相学习,透过这种学习过程,就可以逐渐找到做事的较优办法。若信息审计规范这种制度安排也按照演化的思想,则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不能适应信息系统审计实践的要求。而以马克思为先驱“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则试图通过“计划和行政控制措施”来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和持续发展,主张制度设计生成。鉴于信息系统审计本身明显的特性,笔者还是倾向于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的正式制度安排应在借鉴哈耶克的建构论唯理主义制度形成思想的基础上,融入理性设计的思想,而不是仅仅靠制度的漫长演化的。

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则不同。由行为人的具体情感和感受状态决定的社会关系对于经济活动赖以产生的一般环境的形成也起着一定的作用(Weber,1968),情感或者传统不可能通过理性的行为建立出来,通常它是一个时间问题,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同样如此,需要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而不依靠理性设计可以完成。

根据哈耶克的制度形成思想以及上述对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制度形成机制的阐述可以推导出如图3所示的信息系统审计规范体系结构,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构成信息系统审计规范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正式制度安排对正式制度安排的设计与实施存在着潜在的影响。在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的正式制度安排中,以审计法规为基础,将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融入到信息系统审计规范体系中,让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成为审计规范制定的规范,对具体的信息系统审计规范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并提供应用的基本概念,根据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制定信息系统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审计准则与职业道德准则以及其他信息系统审计规范。

信息系统审计规范是从信息系统审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对信息系统审计主体做出规定,信息系统审计的各项工作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审计规范各要素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既有区别,又互相渗透,共同在信息系统审计工作中发挥引导和约束作用。这里主要阐述审计法规与信息系统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审计准则以及质量控制之间的关系。

1. 审计法规的主导地位。

审计法规在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的正式制度安排中居于最高层次,它统驭着其他各项信息系统审计规范,换言之,其他各项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的制定要符合审计法规的要求。审计法规的层次性高,适用性最广,例如《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不仅适用于传统的财务审计,也同样适用于信息系统审计。审计法规在内容方面一般不会非常详细,也不会面面俱到,而是一些原则性和抽象性的规定。审计法规的原则性是制定其他各项审计规范的依据,其他各项审计规范不能违背审计法规所确定的原则;审计法规的抽象性需要其他各项审计法规来具体化,或作必要的补充和解释,以使审计法规的精神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审计法规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在出现其他信息系统审计规范与审计法规相抵触时,应遵循审计法规的要求。由此可见,审计法规在信息系统审计规范体系的正式制度安排中是居于主导地位的。

2. 信息系统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与审计法规的关系。

信息系统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和审计法规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而发展。两者在发挥作用时相互促进、相互依靠。一方面,信息系统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和审计法规的社会作用是相同的,都是调整审计关系,维护正常的审计工作秩序。在发挥其各自作用的同时,信息系统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与审计法规互相依靠,互相促进。审计法规是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得以遵循的坚强后盾与保障,而审计职业道德为审计法规的实施奠定了思想基础。另一方面,信息系统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与审计法规也是存在着显著差别的。

3. 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审计准则和审计质量控制准则之间的关系。

信息系统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审计准则与审计质量控制准则是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的主体,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显著的区别。信息系统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审计准则与审计质量控制准则之间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信息系统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主要从思想观念上对信息系统审计人员提出职业要求,信息系统审计准则主要是从操作技术上对信息系统审计人员提出执业要求,信息系统审计质量控制主要从内部管理上对审计机构提出质量控制要求,三者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种规范,都不可能构成完整的信息系统审计规范体系。职业道德规范是判断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如果职业素质差,则不能胜任信息系统审计工作,从源头上保证参与信息系统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审计准则主要是从操作技术上规范信息系统审计行为,对整个信息系统审计过程进行规范,若没有审计准则的限制,信息系统审计人员也无从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工作;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则是对信息系统审计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保证审计机构履行了相应的职责。因此,信息系统审计职业道德、审计准则和审计质量三者在审计工作中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审计规范体系的主体。

与此同时,信息系统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审计准则与审计质量控制准则之间又存在着区别:(1)信息系统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用于规范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重点是规范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审计准则用以规范信息系统审计人员,而审计质量控制用以规范审计机构。(2)规范的内容不同。信息系统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主要有职业道德原则、技术准则、对客户的责任、对同行的责任以及承接业务的责任等,信息系统审计准则规范的内容主要有一般准则、外勤工作准则、审计报告准则和技术方法准则,信息系统审计质量控制规范的内容分为全面质量控制和项目质量控制。(3)信息系统审计职业道德侧重于从社会道德上规范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要求从事信息系统审计职业,应遵守职业道德,审计准则侧重从执业技术上规范信息系统审计人员,要求审计人员在从事信息系统审计工作时应遵守操作程序,而审计质量控制侧重于从内部管理上规范审计机构,要求审计机构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做到全过程的质量控制。(4)作用方式上不同。一般认为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属于自律性规范,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属于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两律性规范,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属于自律性规范。

四、结束语

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应当包含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安排。同时,信息系统审计规范是一种公共品,国家审计准则的制定部门应当在这个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笔者认为,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体系的完善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①应当采用理性设计的方式完善信息系统审计规范,而不应当坚持进化论的观点,这样有利于加速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的制定进程,避免信息系统审计实践缺乏审计规范指导的问题。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往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理性设计的重点应当放在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的正式制度安排方面,完善信息系统审计法规、审计职业道德、审计准则以及审计质量控制准则,而不是放在非正式制度安排方面。②倡导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的理性设计并不排斥引进国外诸如ISACA、IIA等机构之类的先进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相反,我国应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引进国外先进的信息系统审计规范,以减少我国自行设计和制定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的时间。③信息系统审计准则主要是从操作技术上对信息系统审计人员提出执业要求,而信息系统审计职业道德是从思想上规范审计人员,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则是审计机构所提出的要求。为缓解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行为缺乏审计技术指导的现状,应当首先强调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制定,而不是职业道德与审计质量控制准则的制定。

参考文献

[1].刘汝焯等编著.计算机审计——概念、框架与规则.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刘杰,罗继荣.谈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制定的路径选择.财会月刊,2011;18

规范与制度 篇10

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收费票据的现状

这几年, 随着市场经济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加大,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办学的模式千变万化, 多渠道办学成为主流, 有全日制教育、培训式教育及半工半读式教育等方式。在多样化的办学渠道中, 催生出不同的收费方式,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不仅要按国家规定执行收费标准, 还要使用国家规定的财政票据。

目前而言, 国家规定的收费票据主要有两种:财政往来资金结算票据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往来资金票据, 主要是用在代收、代付、代扣、代缴及保证金或是押金等活动, 这种票据多数用来收垫学校为学生或是其它单位代垫水电费、学生的课本费、校服费等方面;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 主要是用在学校对学生收取的学费、住宿费等, 这种收费票据开具的项目收费, 需由省或是市物价局核准颁发的《收费许或证》上的收费项目方可开具。这两种票据基本上可以满足现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校非盈利目的的日常经济活动。

二、财政票据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财政票据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财政票据的认购、校内领用、票据清理核销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监督漏洞, 学校一般没有建立对财政票据整个流程的管理制度, 如没有设立专人管理票据, 没有设立台帐, 这使票据的管理和使用混乱, 容易发生票据混用、缺联、毁损等情况的发生, 甚至有可能会有收款没入帐的违法现象;财政票据的申购、领用没有规范可循, 导致发生票据发生缺失或是毁损或是缺联时, 无法界定清楚各责任人的责任, 对票据各个流通环节没有在各节点做具体的规定。

(二) 财政票据记录及使用手段落后

学校在对申领到的财政票据, 一般都是采用手工简单地记录票据的轨迹:申购后, 几时被领出, 然后就是等到票据清理时, 填写核销单, 全手工的方式, 相对应现在的电算化时代的各种工作模式, 都是极其落后而工作起来时间加倍、容易出现差错又难以查找错误点, 不符合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三) 财政票据使用者水平不高导致票据开具不符合票据法的规定

对于学校票据使用者, 一般领导都认为与普通收据是一样对待, 没有经过系列的专门培训, 这容易造成票据开具的不合法, 如:票面填写内容名称不齐, 票据不整洁、随意涂改、上下联或是小写金额与大写金额不符、开票性质随意等现象, 有时还有往来票据与财政收费票据串用的情况发生。

(四) 对财政票据没有进行稽查工作

票据稽查是对财政票据使用情况的检查、核实, 确保财政资金全额缴足, 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而当前, 许多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票据稽查岗位, 对票据使用后的原始凭证审核非常简单且粗糙, 只大概地核对两两之间是否内容一致, 发票总体的情况;票据的核销流程不够严谨, 只由使用单位核算一个总数, 再加上上缴凭证复印件;财务上, 只根据收费者的财政票据累计后上缴, 中间没有专人监督, 容易产生收费后没有开具票据全额上缴或是有些票据在核销时, 没有三联就予以核销造成票款被私吞等贪污犯罪行为的发生。

(五) 财务管理制度有失健全

缺乏有效的票据清理制度, 没有明确的规范规定单位票据应进行定期、全面、合理清查, 尽可能的避免各年度的财政收入交叉混乱。其次表现在缺乏明确的使用人, 在财政票据使用时, 应有专人使用票据, 对票据进行专柜保管, 这点在许多学校均未能做到。

三、完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财政票据的主要经验措施

(一) 对财政收费票据加强管理

1、遵照规范进行管理票据。

财务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票据管理制度对票据进行日常的管理, 包括业务流程及票据开具过程的控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财政部票据管理办法》等国家法规的要求, 建立适合本校票据的申请、购买、使用及核销等管理制度, 详细记载财政票据的始终等情况。

2、财政票据管理应由专人专库, 建立台帐。

学校一般由会计作为票据专管员, 负责财政票据的申购及核销手续、按照相关的法规对财政票据进行校内开票人员的发放、指导使用等工作, 此外, 财政票据管理员不得兼任日常的收费工作。学校应自觉遵守票据法的规定, 接受职能部门监督及检查。

3、对申购后的财政票据进行分类管理。

财政票据申购到校后, 应及时按往来票据或是收费票据等分类编号, 制定表格登记入台帐, 建议收费不多的学校, 一学期对票据的库存及使用情况做一次检查盘点, 计算台帐中的购入数量、领取数量及现存数量是否相符, 如有意外损坏或是丢失, 按按照票据法规定做相应的处理。除此之外, 申领者应由学校票据领导小组核定的特定人选, 在申领者申领票据时, 应当面点清本数、各票据联, 由申领者签名确认, 以便日后明确各自的责任范围。

4、规定票据的开具规范模板。

在开具票据时, 按照“真实、及时、合规、完整、准确”的原则, 对财政票据票号顺序按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先后顺序填列, 不得跳号或是涂改, 财政票据的内容应完整, 票据整洁;财政票据应填列内容包括:收款时间:年月日要填写完整、缴费者应全称填写, 不能简写、缴费金额小字与大写应一致, 票据应加盖学校的公章或是财务章, 由开票人:如出纳等如实填写。

(二) 利用现代化工具进行票据记录及使用

学校可以引进现代化工具, 如打票机、财政票据开具软件等, 对学校的收费进行现代化的管理, 也可以请软件公司为学校设置专门的管理软件, 处理软件的申购、领用、使用、库存、核销等情况建立台帐, 便于监督及查询, 大大提高了票据的准确性和工作的高效率。

(三) 对票据使用者进行系统培训

对开票人的业务水平及政治素质, 建议学校应定时开展培训工作, 通过管理手册、网站或是网上培训等方式, 宣传票据法各具体细项, 让使用者和相关人员都对此有所了解, 减少开票者和收票者的摩擦, 学校的财务部门应尽量安排耐心、细心、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此岗位, 对因为政策或是财务制度或是会计制度有变更的, 学校更需及时地进行培训说明, 使开票人能及时了解相关政策措施, 避免开具不合法的票据。

(四) 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对票据进行规范化管理

1、健全学校财务制度对票据的内控制度、明确职责范围。把票据管理列入学校财务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明确票据管理全流程的各个环节的责任人的职责, 如:申购者, 应在申购时, 清点申购票据的完整、数量等项;校内票据使用者在领用时, 也应检查相应的项目, 签字后, 票据的后续问题, 由使用者负责。

票据使用时, 管理者应定时, 如一个月或是一学期对其进行清理, 与会计人员进行金额的核对, 如有差错, 应及时查明原因。

财务人员应根据票据的开具情况, 分开往来票据或是收费票据的不同种类, 进行登帐, 对收费项目, 应记入财政上缴专户, 及时上缴收费, 一般不能超过两周。

2、设置专门的稽查岗位。针对学校内部的票据收支问题, 设置稽查岗位, 由对票据法、财务法规、财务管理等方面较为了解的专业技术人才担任, 对财政票据使用情况做不定时的检查监督, 杜绝票据使用不规范、收费不入帐或是收费票据缺失等情况的发生。在票据核销时, 应由稽查人员对票据进行全面的检查, 确认所有票据都符合核销的规定时签署稽查人姓名后, 财务票据管理人员, 根据这份清单, 再进行票据的核销流程。

3、对财政票据使用中的其它突发情况的处理, 应当根据情况, 报财务主管人员、主管的校领导, 甚至是学校的领导班子审议, 对相关的情况做相应的处置。

四、结语

完善财政票据的内部控制是国家、政府对行政事业单位收支两条线发展的具体要求, 它在规范事业单位收入管理, 提高事业单位工作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认真分析总结学校等事业单位在财政票据规范使用上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单位日常经济业务发生时, 寻找问题解决的方向, 总结经验, 推进财政资金规范化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摘要:根据财政厅2013年颁布实施的《财政票据管理办法》, 本文分析了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收费票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提高财务制度对票据的规范管理;提高执业者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建立财政票据的稽查管理制度;明确财务各职责岗位的责任;进一步规范学校财政收支收支管理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票据管理,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贾建设.江苏灌南:三项措施加强财政资金安全[J].财政监督2013 (7)

[2]财政部令第70号颁布了《财政票据管理办法》2013年1月1日起实施

[3]傅晓玲.浅谈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建议[J].甘肃金融.2013 (10)

[4]刘颖.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J].商情, 2013 (43)

班级制度规范的隐性德育分析 篇11

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环境中,班级是最能体现学校特征的组织形式。从德育的角度来看,班级是以一个“德育场”的形式在培养与发展学生思想、品德、情感、人格等方面发挥着强大系统整合式的教育力。马卡连柯认为这种教育力主要表现为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力、群体规范对个体的约束力、个性品质发展的内驱力以及班风等物质与精神环境对个体的感染力等德育因素的合力。这些德育因素既包括能直接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显性、外在的因素,也包括通过潜在方式对学生品德施加隐性影响的因素,即存在着显性德育因素与隐性德育因素两种形式。在班级中,学生首先接触并必须接受的是社会给予的计划性知识体系和直接的规范要求之类的显性教育,但在任何显性教育的背后,都隐藏着特定的社会人文背景、哲学基础、价值参照系、社会政治意识、经济参数等背景条件。这些背景条件以一种隐蔽的方式间接地影响和制约着显性教育,统整着显性教育的各个层次,使显性教育更加有效。

制度、规则的至高无上使儿童从进入班级之始就不得不面临着家庭中所没有的学习环境和个体地位。这些班级的规则、制度与社会生活所要求的规范、价值存在着结构性的“象”与“物”的对应关系。在家庭中,儿童处于独学环境和独享、独尊地位,而在学校班级中,则处于群学环境、共享与服从地位。面对这样的一种变化,儿童无论是对规则采取同步行为(遵守与容纳)、非同步行为(独立但不越轨)抑或反抗行为,无论是因为对规则的敬畏而形成服从心理还是因种种原因受到规则的惩罚而形成逆反心理,都是儿童在探讨规则、实践规则、内化规则的一种行为方式。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所感受到、接受到的规则、制度与价值在保证他们融入班级组织、顺利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的同时,还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班级的规则、规定和常规,为其在现在和将来适应范围更加广泛、内涵更加深刻的社会生活进行着预期的社会化过程。

虽然不同国家在确立班级规则的价值问题上有着不同的选择,虽然学生也享有并行使着程度不等的进入班级后协商制定活动规则的权利,但不可否认的是,所有的班级规则和制度都不可能脱离对儿童进行社会化的要求,即一种文化传递的、融入并适应社会的要求。因此,班级制度规则像 “双刃剑”一样,在使儿童融入并适应社会要求的运行过程中,也给班级管理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下面笔者试从隐性德育的角度分析班级制度规则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班级制度规范中隐性德育的消极影响

杰克逊认为班级充满着3R'S,皮亚杰从儿童的扑克游戏中领悟到即规则(Rules)、规定(Regulations)和常规(Routines)①。从性质考察,笔者持全面功能观,认为隐性德育具有积极、消极和中性三种功能。积极功能表现为隐性德育可以在受教育者的人格陶冶、政治社会化等方面具有正向作用。但由于教育者认识上的局限、组织上的失当,受教育者的态度、悟性等方面存在问题,也可能产生消极作用。此外,在很多情况下,隐性德育对个体品德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的影响,很难用正负两分法来决断。

首先,班级制度规范易使受教育者成为教师成人权威的服从者。班级在开始运作之时,其成员——儿童的地位和角色与儿童的意图无关,这是早已规定好了的,一切至关重要的规则也已制定,并要求成员必须遵守。虽然有的班级规则更多地体现出民主型人际关系和对学生个人权利的尊重,而有的班级所制定的规则是为了使教师能更加顺利地管理班级(从现实情况看,后者恐怕要占大多数),但班级规则社会本位的“普遍主义”都要求其成员采取与组织规则相一致的“同步行为”②,凭借规则对学生实施教育管理,从而达到同化和控制其精神和行为的目的。儿童在班级和学校面前,既没有选择上学或不上学的权力——上学是必须履行的义务,甚至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制度使得儿童选择学校的权力也不存在,也没有改变其在学校和班级中的服从地位,更没有自由退出班级、学校的权力。因此,儿童天然地被规定为制度权威、教师成人权威的服从者,且这一低社会地位将持续不变。

第二,班级制度规范是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存在的根本原因。作为社会价值要求的具体化,规范和纪律的作用是引导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向教育目标的理想方向发展,而且总是强调要自我抑制,追求更高的价值,儿童对这种来自于教师的“管理力”不一定都有接受的准备。而作为个人属性之需求的“自由力”往往倾向于追求安逸和个性张扬。这两种力在班级中,在教师与学生的管理与被管理中经常会发生碰撞。这是班级存续中必然存在的一个基本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运动变化决定了班级运行的模式和状态。

从两个方向上看,倘若组织的力量取胜,则儿童按照教育目标的方向行动,教师所期待的班级就能形成。反之,倘若自我需求优先的儿童取胜,则班级会朝着与教师期待相反的方向变化。当组织力量与个人需求达到和谐平衡状态的时候,应是班级运行的最佳模式了。教师在通过寻求学生的参与去实现教育目标时,应该具有明显的规范性,至少在原则上要力图以说服或感化为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规范性不是无条件的,而是以一定的强制性为不言自明的前提的。现代教育制度造成的学生对学校的“无权”状态以及教师作为社会代表者、文化传播者、班级领导者等等所带来的社会高位,客观上成为学校、班级对学生采取强制性手段的有利条件。事实上,现代社会中的学校并未根除物理的威逼手段。日本学者冲田等人的比较研究表明,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在所有国家的中小学中都存在,在不少国家中还相当普遍,至于强迫命令和训斥学生的现象则更是家常便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除了监狱之类的强制组织和军队之类的军事组织之外,没有哪一种社会组织的强迫命令与训斥行为更甚于班级对学生的同类行为。③

第三,班级制度规范易使教育管理绝对化,变成一种目的本身。从我国的情况看,对于学生而言,说班级是一个强制性色彩浓于规范性色彩的组织恐怕并不为过:班级规则的制定,无论是物理的威逼手段还是精神的监督手段,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控制”——控制班级的运行,控制学生的活动,以便能使教师更顺利地管理好班级。在这种管理观的指导下,班级管理实践更多地采取行政管理的手段,重视规则的“文本化”、制度化,重视纪律对人的干预、约束和限制,突出制度中心的权威性、强制性,体现出明显的“管理主义”倾向,即把作为教育手段和重要形式的教育管理绝对化,变成一种目的本身,把教育管理者所拥有的权力绝对化,以便使被管理者按照管理者的意图去行动。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是把对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作为评价班级质量和教师水平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是把加强班级管理作为解决班级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有时甚至是唯一手段。

三、思考与结论

首先,使班级规范对学生的控制模式倾向于人本主义型。如果说学生在组织生活中外在地接受了各种各样的规范的话,同时也内在地认可了规范本身之外的许多东西。学生们形成了权威服从观念,这是社会所需要的,但不同风格的权威却可以使孩子们产生不同的反应。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班级规范对学生控制模式愈倾向于监管型,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就愈低、对学业活动的参与程度愈低、师生关系愈冷淡,即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愈低。从德育的角度表现为班级制度对学生的过分约束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对集体活动的消极冷淡、漠不关心,产生“学校是地狱,班级是枷锁”的念头,并迁移到对教师的态度,进而产生情绪上的对立和行为上的阳奉阴违。而班级规范对学生的控制模式愈倾向于人本主义型,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就愈高,学生从内心视教师为知己,产生积极的向师性和群属感,参加集体活动的主动性高,并将班级荣誉与个人利益相联系,体现出一种健康、宽松、自控的氛围。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定向模式与学生的疏离感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一般来说,对学生的控制定向愈倾向于监管型,愈会形成一种沉闷、压抑、闭锁的组织气氛,表现为在重压下学生内心对自己行为和生活结局的无法把握的一种“无能为力感”,不知道学校教育对他们的未来是否会有所帮助,不知道对未来应抱何种信念的“无意义感”,不管行为合法与否,只管用自己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即使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也在所不惜的“无准则感”。而对学生的控制定向倾向于人本主义型,宽松、民主、开放的组织气氛非预期地、内隐地渗透进学生的生活态度中去,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就愈高,学生的疏离感程度较低,对前途充满信心,认为现在的学习对未来的生活十分有用,能够通过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体现出较强的亲社会行为。

第二,以制度的道德化实现管理的人性化。班级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是外在于学生的一种律令,对于维持班级正常运转,形成学生的规范意识、秩序感和班级良好气氛是必不可少的。但传统的唯理性管理中的班级制度具有绝对控制、单一灌输、地位分等、强调统一性、同步行为等特点,潜在地使学生缺乏主体精神、平等意识、探索创造精神,普遍缺乏自由感、独立意识和个性特点,使学生具有较低的“学校生活质量”。柯尔伯格指出,“不管我们说教些什么,学校的隐蔽课程是真正进行价值教育的课程”,而“灌输既不是道德教育的方法,同时也不是讲道德的方法”④。因此,班级管理者在进行隐性德育管理时,必须克服“管理主义”“文本主义”的做法,努力实践制度的“人本主义”,从制度的制定到制度的实施努力体现管理的道德化本质,实现管理的人性化。要更多地借助于平等交往、民主协商、情感沟通等非强制方式和非权力因素的影响让组织成员都参与到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之中,形成对于制度的积极态度,不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现为“顺从”,而且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逐渐认同、接受制度所内含的价值并内化为成员的价值观念,使制度规范从外在的强制力量转化为内在的引领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学生自觉行为的指南⑤。

第三,建立民主、平等、尊重、互助的人际心理环境,使之成为一种文化力量。师生关系旨在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⑥。因此,在班级教育管理中,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应是民主型方式,体现出亲密形态。班级人际心理环境的建设主要是通过处理好师生关系来进行的,而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是要解决好教师与学生交往方式问题。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于法定的权威地位,扮演着不同的权威角色。教育管理中,发挥教师的权威作用是必须的,但这种权威赋予教师的首先是一种“形式权威”,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可,从学生那里赢得权威才能发挥实质作用。师生互动应是平等地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共识、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营造平等、团结、尊重的组织氛围,克服以权力和服从为基本方式的理性管理给学生带来的自我缺失、责任贫乏的弊病,激励每个学生获得心理、人格的健康发展,避免产生因教师有意或无意中的角色变化、期待下降而在学生心中沉淀下来的挫折感、自卑奴性或攻击性。所以,保持师生之间适当的交往频率,而且增加交往次数,可以提高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对于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行使权威的问题,我们必须首先明确教师权威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自由,而是应该克服师生之间交往的疏远化和抽象化的问题,使儿童能够自制从而得到自由。我们重视教师权威的作用,但反对权威主义;我们运用权威,但反对滥用权威。

实现班级目标,规范的力量是不可缺少的。这股力量不仅有权威、处罚、批评,还有说服、表扬、组织气氛等因素,此外,还有教师的专业力量。这些力量有的是外显的,有的是内隐的。教师的任务或称之为教师的艺术就在于面对必然存在的组织之力与个人需求之力的矛盾,如何合理运用显性和隐性的合力,既通过制度的运用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又最大限度地尊重、满足儿童个人层面的需求,使班级既不掉入“管理主义”的泥淖,又远离“自由主义”的险境。

注释

①唐晓杰. 西方隐蔽课程研究的探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8(2)

②钟启泉. 班级管理论[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175

③吴康宁. 教育社会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254-255

④周作宇. 隐蔽课程浅探[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2(1)

⑤赵志毅. 中国民族德育论纲[M]. 民族出版社. 1998:258

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l38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规范与制度 篇12

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 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许多弊端

例如, 养老保险费用完全由国家和单位统包, 个人自我保障意识淡薄;实行现收现付方式没有积累, 无法应付人口老龄高峰的来临。

(二)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与企业存在差异

例如, 机关事业单位仍按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养老金;企业养老保险规定按照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例调整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同工资捆在一起调整, 标准高于很多企业的同类人员。办法不一样, 矛盾日益突出。

(三)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滞后不利于人员流动

在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险制度中, 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是有区别的。在养老保险改革中, 企业又是先行, 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相对滞后, 各种社会矛盾也已显露出来, 尤其是人员流动的障碍。企业职工调到机关或事业单位, 已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无法衔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到企业, 欠缴的费用没有来源。可见, 机关事业单位如果还实行传统的养老保障制度, 对劳动力市场形成就有阻力。要解决这些问题, 势必要求通过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建立真正的健全完善的、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与规范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既要考虑到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 也要着眼于养老保障体系的战略发展。目前,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还处在试点阶段, 但针对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需加快研究解决办法。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一制度的实施, 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供了契机和政策方面的参照依据。从制度一体化的角度考虑, 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应当与作为养老保险体系中主体部分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保持衔接。因此, 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是既要统一制度, 又要以政策调控方式适当照顾既得利益, 以减少改革阻力。因为制度设计必须是统一的、连续的和稳定的, 而政策则具有相对的随机调控性。

(一) 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基本养老保险+退休津贴”的保险模式

(1) 公务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规模、个人缴费比例及其计发办法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持一致, 替代率水平也应保持在58%左右。对在改革实施前参加工作、改革实施后退休的人员, 除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外, 还应有过渡性养老金, 并建立公务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2) 建立公务员退休津贴制度, 以解决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特别是公务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较高的问题。按照以上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 改革后参加工作的人员的退休待遇应是其基本养老金与退休津贴之和, 目标替代率在80%左右。

(二) 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同

由财政全额核拨经费的事业单位应纳入公务员养老保险体系;由财政部分核拨经费和自收自支 (含企业化管理) 的事业单位, 应纳入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体系。对后两类事业单位实行“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的保险模式。事业单位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实施分类管理。由国家全额核拨经费的事业单位, 可参照机关公务员退休津贴的办法和标准建立补充养老金;其他事业单位按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实施办法执行, 根据本单位经济效益情况, 确定补充养老保险的标准。

(三) 允许存在合理的待遇差别

科教文卫都属于国家事业单位, 以专业人员为主, 他们是国家富强的根基。实行阳光工资后, 各地事业性质人员收入已远落后于公务员的收入, 更低于一些搞活后的国有企业, 其整体收入顶多能达到社会平均工资线。在岗时挣的并不多, 而退休时又大幅降低工资待遇标准, 很难安心工作。长此以往, 其结果必然导致人才严重流失。事业单位创造的主要是社会效益, 它们的价值无法用经济效益来衡量, 因此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待遇应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有所差别。当然, 这种差别主要通过补充保险的形式体现, 而且必须在一个可控制、可接受的范围内。

总之, 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但是, 这项改革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应充分估计到可能出现的问题, 区别不同的具体情况, 分步骤分阶段地实施。

参考文献

[1]李文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探讨[J].财经界, 2010, (4) .

[2]孟长龙.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106) .

上一篇:斜井施工水利水电下一篇:膜侧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