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内容(精选9篇)
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内容 篇1
出院病人窗口满意度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电话回访结果,以达到改进和监督作用,提高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来成病人服务中心收集到的出院病人的意见、建议,根据性质进行分类总结。结果: 共收集有效电话4160个,占回访病人的86%。病人对医院各方面表示满意的为96.5%。病人对医院工作不满意意见有142条。三个主要问题表现在服务态度、医疗技术水平和工作作风。结论: 电话回访具有真实性,易实施性,调查面广泛性,可以收集到全面的信息,管理者可以从中掌握源自病人的第一手真实信息资料,可以更好的改进我院的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病人。
人们都知道,医院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高超精湛的技术水平和良好全面的医疗服务同等重要。为了有利于提高医护质量,全面、真实地了解病人满意度,发挥群众监督作用,我院于2007年1月成立了病人服务中心,组织专人负责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随访, 广泛收集住院病人的意见、建议,真正体现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核心内容“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九个月来,通过充满人情味的跟进服务和人文关怀,不但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对我院医疗、护理、后勤工作起到了监督和促进作用,现将有关随访结果汇总分析如下。l方法
医院成立全方位、多功能的病人服务中心,中心每天由专职护士到病史室收集前一天出院病人的详细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联系电话、诊断、所住科室、入出院时间、预后等,然后通过电话调查出院病人在住院期间对医院医疗、护理及后勤工作的意见、建议等,并将回访结果详细填写在专用的登记本上。随访内容重点围绕以下3方面:跟踪病人服药及愈后情况,及时掌握信息;根据病情做好健康宣教及告知复诊时间;征求病人及家属对医疗工作的意见、建议;通话结束,向病人对医院工作上的支持表示感谢,并送上祝福的话语。院部每月收集1次电话回访信息,核实后通过本月院务例会反馈到基层,并与相关科室的质量考核挂钩。
2结果
2007年1月-9月共对4848位出院病人打出回访电话,其中有效电话4160个,占回访病人的86%。对医院各方面表示满意的满意率为96.5%。对医务人员
拒收红包尤为满意,点名表扬医生9次,护士11次。病人对医院工作不满意意见有142条,其中反映的问题及建议涉及护理的 57条,占40%;涉及医疗的70条,占49%;涉及后勤服务保障的15条,占11%。
2.1 护理问题、建议及排序等见表1
表1 护理问题统计分析
问题
态度差
收费存在问题
加强病房管理
穿刺技术不高
护理质量差工作粗心
责任心不强
健康教育不到位
人性化服务不够
不能随叫随到 例次(n)百分率(%)17 16 8 5 3 3 2 2 1 30 28 14 9 5 5 3.5 3.5 2 排序 1 2 3 4 5 5 6 6 7
2.2 医疗问题、建议及排序等见表2
表2 医疗问题统计分析
问题
对治疗不满意
态度差
责任心不强
看望病人少
解释、交流不够
检查项目多
字迹潦草
未及时开诊
3结果分析和讨论
采用电话回访,具有真实性,更易实施性,调查面更具广泛性,可以收集到更例次(n)28 17 8 6 6 3 1 1 40 24.3 11.4 8.6 8.6 4.3 1.4 1.4 1 2 3 4 4 5 6 6 百分率(%)排序
为全面的信息。由于回访方式背靠背,病人不会受到医务人员的干扰,可以真实地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管理者可以从中掌握源自病人的第一手真实信息资料,了解病人的需求,从而动态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弥补医疗技术服务方面存在的不足,同时潜在性的对全院的工作起到监督和督促作用,这样可以不断充实人性化服务的内涵,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由于电话回访具备上述优势,国外对病人满意度的调查多采用此种方式[1]。本院进行电话回访九月来,其已经直接地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同时对医院的各项工作也起到了较好的监督和督促作用。从随访结果来看,病人对我院的医疗护理服务整体是满意的,满意度较孙凯[2]报道的94.9%高出1.6个百分点,可能源于医院拒收红包现象已蔚然成风。但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我院的整体服务态度和医疗水平及人文理念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3.1服务态度需长抓不懈
从回访结果中可以看出,病人反映最多和较为集中的为服务态度问题.在表1和表2中虽然分别位居第一位和第二位,但有文献总结[2,3]在临床工作中服务态度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医务人员工作不积极、不热情,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冷淡。2:医务人员沟通不够或沟通不当。一些病人反映,病情反反复复,不能治愈,医生又不耐烦解释原因。3:细节上缺少技巧。如讲话欠婉转,未注意病人的感受,容易引起病人和家属的误解。因此,回访中反映的诸如收费、责任心不强、看望病人少、人性化服务不够等问题也应或可以归纳为服务问题。因此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仍是我院长抓不懈的重点问题。文献指出[1,2],服务态度不满意的深层原因主要是医患双方对服务内涵及期望值认识的不同。对病人而言,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病人牢固树立了“病人优先,患者至上”的观念,因此病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医护人员来讲,虽然已经认识到医疗服务模式已从传统的被动与主动结合的生理医学模式转变成社会医学模式,但在日常工作中,仍将病人放在一个求医的位臵上,多数情况下仍然是见病不见人,对病人缺乏同情心,没有真正地关心病人。甚至借口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去关心病人。
服务态度的好坏是病人及家属最直接的感受,可能会成为影响治疗效果的一个因素,可能会成为对医护人员信任与否的一个焦点,最终可能其会成为影响选择就医单位的最大因素。当然,在回访中我们也发现,对此投诉反映比较多的集中在一些病人多,工作繁忙的大科室。因此管理者除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服务理念和人文关怀教育外,也应适当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的提高,病人有权选择医院就诊,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权要求医院提供最好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服务理念和观念,吸引病人。
3.2良好的医疗技术是病人对医护人员的高度期望
回访结果显示,病人对医护反应的第二个焦点是医疗技术问题。具体表现在对医生的治疗不满意,对护士的穿刺技术不满意。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治疗的不满意位居医疗问题的第一位。有作者的调查结果与我们回访结果一致[3]。所以,医生的技术水平是影响病人对医疗服务满意度和对医生评价的最重要因素。分析其内在原因,可能因为人们往往把疾病的治疗作为基本的和重要的健康需求,他们对医生的技术看得比较重。这样他们会认为医疗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命,所以对医院进行评价时,往往成为其首要因素。刘伟[3]等进一步分析不同文化水平的人对技术的评价后发现;文化水平低的人群对医生的技术更加看重。所以,我们在努力提高技术的时候,应加强心理学的学习。对于护士的技术而言,虽然其不会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命,但其技术水平与病人的痛苦和健康也息息相关[4]。本回访结果显示,反映对护士穿刺技术意见较多的主要集中在小儿患者。众所周知,婴幼儿的血管穿刺难度大,对护士的穿刺技术要求非常高,但患儿家长仍是期望一次成功,可见病人对护士的操作技术看得较重。所以,全体医护人员应把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看成是病人对我们的高度期望。而对管理者来说,着力提高医院和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
3.3 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不容忽视
在表1和表2中,病人零星或分散反映的一些问题:字迹潦草、责任心不强、未及时开诊、健康教育不到位等等,其实是一些在我们平时工作中很简单、很不以为然的事,是我们很容易解决的事。俗语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所以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不容忽视。孙凯[2]等也认为工作作风贯穿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每一项行为中,可以表现为责任心,如每天的医生查房制度。个别医生不认真执行,查房时走马观花,草草了事,不仔细询问病人的病情。也可以表现在细枝末节上,如字迹潦草令人头疼,讲话随心所欲等。所以,改善工作作风,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才能进一步拉近医患间的距离,减少摩擦,获得患者的满意。
开展电话回访,虽然已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效益,让我们了解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给我们改进工作和服务带来了深层次的思考。但如何改进电话回访方式,提高回访结果的效应,充分发挥电话回访的最大作用,还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蔡湛宇,陈平砚.病人满意度的概念及测量[J].中国医院统计,2002,9(4):236.[2] 孙凯,宋志丽,谭家驹.出院病人电话回访的实践[J].中国医院,2007,11(6):49-51.[3] 刘伟,李君荣,刘静,等.影响医疗服务满意度评价因素初步分
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2,5(11):883.[3]刘玉馥,陈 健,张庆玲.应用电话调查出院病人满意度的做法与效果分析
[J].护理管理杂志,2005,5(2):12-14.
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内容 篇2
关键词:电话随访,出院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效果,满意度
电话随访是一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而出现的开放式、延伸性的护理服务形式, 是将护理服务延伸到家中的手段之一[1], 利用通讯工具即电话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康复情况、心理状态等实施指导与监控, 在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庭成员间建立有目的的互动[2]。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 我们对96例出院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进行电话随访, 取得良好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188例随机分成两组, 其中研究组96例, 年龄16~72岁, 平均年龄35.38岁。受教育程度:小学10例, 中学72例, 大专及以上12例, 上肢骨折44例, 下肢骨折46例, 其他6例。对照组92例, 年龄17~74岁, 平均年龄36.13岁。受教育程度:小学13例, 中学69例, 大专及以上10例, 上肢骨折42例, 下肢骨折45例, 其他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相同护理方法 (已排除电话随访因特殊原因未参与实验的患者) 均接受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在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末接受电话随访, 了解患者病情, 自护行为, 功能锻炼等并提供相应的康复指导。对照组患者仅接受6个月末一次电话问询, 未涉及系统指导。在第12个月末所有患者均接受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进行效果评价。 (1) 建立专科随访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 住院号, 诊断, 出院时间, 联系电话, 主管医师, 一般情况, 住院期间简要病情, 出院时存在的问题, 随访日期, 随访内容及处理意见, 护士签名。 (2) 选择随访护士:由有扎实理论知识和临床护理实践技能, 语言表达能力强, 掌握电话沟通技巧[3]的护师及护师以上职称的责任护士担任随访工作并完成相应培训。 (3) 随访准备工作:随访环境安静无外界干扰, 先对患者一般资料、诊断、手术方式和本次随访前存在问题进行回顾式预览了解, 从而能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与对方交流。 (4) 随访中:电话接通后礼貌做自我介绍及陈述来电目的, 确认接听电话者是否是随访对象, 确认并经同意后进行随访主题内容交谈。 (5) 随访内容:询问包括手术肢体感觉、活动及是否有肿胀情况, 伤口是否有红、肿、热、痛感染症状, 关节活动度, 是否有关节活动僵硬。是否每日坚持功能锻炼, 本人对肢体康复情况的满意度, 有无定期复查, 对康复指导的满意度, 康复过程的疑惑等, 随访护士做进一步康复指导及对存在问题的处置意见, 如早期避免做与骨折面对抗的运动, 避免易产生疼痛的负重运动, 防止因过度运动导致内固定物钢板断裂引起二次骨折。出现患肢肿胀适当抬高肢体, 主动活动, 无疼痛者可加强功能锻炼, 不能主动活动者被动行肌肉、关节活动, 循序渐进, 并讲解功能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有合并周围神经损伤者重点宣教在功能锻炼和生活自理时加强安全性的, 避免烫伤, 冻伤, 跌倒等危险因素。助行器的安全使用方法。饮食方面戒酒戒烟, 根据患者营养情况和骨折愈合的分期, 指导患者合理膳食。 (6) 随访频率:根据骨折内固定时间的专科性, 在患者出院后满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四次随访。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项目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两组间各项目比较结果见表1, 可见两组间定期复查率 (P=0.000) , 二次返院率 (P=0.014) 正确功能锻炼率 (P=0.036) , 无并发症发生率 (P=0.005) 和满意率 (P=0.026) 均有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示:通过电话随访, 患者情感乐于接受, 对医护指导遵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 并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满意度。详见表1。
3 讨论
3.1 电话随访对骨折出院患者自护能力和康复效果的影响
骨折康复护理为患者身体和精神健康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将功能锻炼实施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 最大限度提高自理能力, 为防止并发症和二次残疾的发生所采取的护理措施[4], 自理能力缺陷和长期的功能康复训练对骨折术后患者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 这种护理措施在患者出院后仍需进行, 通过电话随访掌握患者的自护行为, 功能锻炼和病情状况, 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行为引导, 对早期预防并发症具重要意义。
3.2 电话随访可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满意度是评价护理服务质量最有说服力的指标之一[5]。本调查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社会的发展, 患者对健康服务有了新的需求, 护理行为直接关系到患者对医疗工作的满意度, 电话随访让患者感受被重视, 被关怀, 促进护患有效沟通, 拉近了护患距离。
3.3 电话随访提高护理干预的延续性和可及性
调查结果显示患者二次返院率得到明显提高, 不仅是患者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信任, 也是各项医学研究连续性观察的有利条件。护理干预不仅仅局限于在院患者, 根据骨折患者的特性需求这种干预方式延伸至出院后, 甚至又循环至二次返院、二次返院出院后, 直至患者康复或功能稳定, 逐渐完善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同时有助于患者加深对护士角色的认知度[5], 通过对患者的连续性效果追踪和康复指导, 提高了护士的专科能力和沟通技巧, 从而提升了专业护理水平。
骨科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后患者, 骨折稳定性好, 功能锻炼开始时间较保守治疗早, 减少了骨折并发症和缩短了康复时间。院内康复介入已被接受, 但部分患者因个人原因不能在医院行康复治疗[6], 只能出院行家庭康复训练, 利用通讯工具促进患者的康复与自理, 掌握控制疾病发展的方法, 建立健康生活行为, 提高生活质量, 也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医疗护理工作拓展一个新的思路[7], 满足患者出院后对康复知识的动态需求。医疗卫生服务从观念到工作模式的转变, 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8], 从而提升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菊华.电话追踪访视普外科患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 2005, 12 (3) :87-88.
[2]屈检纯, 廖光辉.心血管病患者出院后电话随访健康教育[J].当代护士:学术版, 2007 (1) :82-83.
[3]刘彩凤, 王娟, 张金玲.电话随访在出院精神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下旬刊, 2012, 18 (6) :91-92.
[4]徐继红.四肢骨折护理问题评估与护理干预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 2011, 4 (11c) :164.
[5]俞桃英.护士对出院患者实施电话随访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3) :246-247.
[6]俞桃英.电话随访出院患者的现状与进展[J].上海护理, 2009, 9 (1) :75-79.
[7]曹曼林, 程安龙, 谢光柏.家庭康复训练在四肢骨折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3, 25 (12) :750.
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内容 篇3
【关键词】 冠心病;电话随访;依从性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17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553-02
据WHO统计,每年死于冠心病(CHD)的患者高達1200万人,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4,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第一杀手”[1],而心肌梗死是冠心病危重症之一,是导致心源性死亡的重要原因。许多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得到积极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病情康复很快。但患者出院离开病房以后,随着时间的推延,对医生护士的嘱咐将逐渐淡忘,依从性降低,成为当前出院患者的较普遍的现象和健康教育的重点。对冠心病患者进行随访是利用电信工具,在护士、患者、家属之间直接建立互动关系,在了解病情的同时,关注疾病的转归,对患者实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护理干预,将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及预防保健紧密联系在一起,可满足患者个体化的护理需求,得到患者的欢迎。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0-2011年在心血管介入科治疗出院的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50),2组平均年龄(62)岁,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心绞痛、心肌梗死例数方面,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给予一般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由专职的护理人员建立医患联系卡,单独保管,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及时记录患者疾病的信息,为患者随时提供电话服务。电话随访的内容包括: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情况;是否遵从了出院时的健康指导;提供防病治病知识及心理生理支持;指导患者合理运动;提供健康的饮食指导,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急救意识。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2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病死率、再次住院率。
1.4 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见表1-3)
本研究显示,在观察组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病死率、再次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对出院患者电话随访,为其提供系统科学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自觉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3 通过对出院患者的电话随访,发现了不少的影响因素
3.1 话号码登记有误 电话号码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随访效率。
3.2 随访人员 随访人员的语言、语气会影响到电话随访、陌生的声音也会影响到随访。
3.3 访内容 随访内容不切合实际也有一定的影响。
3.4 随访时间 随访时间和打电话的时间对随访也有一定的影响。
4 讨 论
通过随访调查可以看出,出院病人进行电话随访,病人很满意,也确实起到加强沟通,促进护患理解和信任的作用,提高了病人对医院、医务人员的信任度和忠诚度,促进了病人康复,但也可以看出有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提高随访效果。
4.1 为了提高随访效果要做到准确联系保证随访效率及随访的连续性,电话随访最关键的是要电话联系要准确,希望病人真实地填写电话内容,最好能与病人直接联系;要熟悉病人,保证随访内容的针对性,每次随访责任护士都要有计划、有目的,随访前要熟悉病人的治疗情况,查阅病人相关资料,以便随访时有的放矢。要因人而异,确定随访时机和时间,对于一些特殊病人、有工作的病人、农民、都应该根据其不同的作息时间安排好随访时间,对于病情较重、放弃治疗的病人应尽早随访,间隔要短,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给予康复指导和心理支持。要强化服务,提高业务素质水平,取得病人信任。最好是患者的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因为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熟悉患者病情,在住院期间已与病人建立信任,随访时病人愿意与之沟通。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强化服务意识,改善随访态度、语言、语气,改进随访技巧。
4.2 通过电话随访有助于促进患者对健康指导的依从性。患者的依从性是指患者对医生医嘱、指导的服从或遵守[2],表现在患者行为与医嘱的一致性,患者的依从是治疗有效性的基础。依从性低是当前出院患者的较普遍现象和保健重点,有人认为不依从是当今医学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3]。当患者出院离开病房以后,随着时间的推延,对医生护士的嘱咐将逐渐淡忘,依从性降低。护电话随访有助于促进患者对健康指导的依从性。护理电话随访能维持其对治疗的依从态度,使之继续较好地遵守医嘱。调查显示,100%的患者不同程度地遵从了出院时的健康指导,说明电话随访能督促患者遵从健康指导的内容,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有报道约84%的患者表示愿意接受随访和健康教育[4]。这种对出院随访的认识反映出患者与医护人员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意愿,使冠心病的治疗更加合理化和规范化,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更大的改善,真正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原则,从而使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4.3 通过电话随访,可使患者了解有关疾病的诊治方法和相关研究进展,提高患者急救知识。因此,患者急救意识的提高,早诊早治能降低疾病的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4.4 通过电话随访,可对冠心病出院后患者的再住院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①戒烟:吸烟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可使低密度脂蛋白增加,损害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5]。因此护理人员定期电话随访,积极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性,使患者思想上高度重视,主动放弃吸烟和减少被动吸烟,使生命质量提高,可减少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②控制血糖:糖尿病使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嘱患者及时监测血糖,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节饮食。③控制血压:高血压可使CHD的机率增加,特别对有家族史的患者。④控制体重:应控制每日的饮食总热量,维持热量平衡,保持适当体重,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⑤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钾、镁,其中的纤维素不但能减少胆固醇的摄入,且能防治便秘,从而减少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⑥低盐低糖饮食:无论有无高血压,均应低盐饮食,每日的食盐摄入量<6g,不吃或少吃咸菜和腌制品。高糖饮食可引起肥胖和高血糖,两者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降低上述危险因素的发生,相当于有效作好冠心病的二级预防,降低了再住院率。
4.5 电话随访可以给患者合理的运动指导和有效心理支持。运动锻炼是许多心脏病患者康复计划的基础,并可降低患者抑郁症状,降低死亡率。运动时间一般为20-30min,运动频率每周3-5次,还应根据患者的个体需要和兴趣功能状态而定。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是最有效心理支持常见的心理障碍,并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因此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具有重要意义。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使他们了解心理因素与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6]。教会他们使用想象疗法,音乐疗法和肌肉放松各种疗法。减轻心理负担并积极于家属沟通,使家属了解心理健康对疾病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家庭支持系统的作用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提高患者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提高自身价值,利于患者,降低心血管病时间发生率。
4.6 电话随访有助于患者加深对护士角色的认知。电话随访这种形式,发挥了护士善于沟通的特点,体现了护理人员的知识、才能和人文素养,树立了自身良好的职业形象,使患者对护士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扩大了护士的内涵,提升了护士的形象。
4.7 對心血管病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健康教育的意义。心血管病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反复发作性、易发生突发事件等特点。对出院后的心血管病的认识,从而也有效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宁,熊英.不稳定型心绞痛与急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况和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1):801-803.
[2] 刘琳,岳淑英,李金丽,等.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30-332.
[3] 刘贤臣.论患者的依从性.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8,5(4):327.
[4] 王银玉,姚必风,刘红梅,等.手术患者出院后随访与健康教育.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340-341.
[5] 赵光红,曹青.女性心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中国护理杂志,2003,38(10):778-780.
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内容 篇4
外科
2017出院患者随访总结与改进措施
对出院患者的随访,是医疗护理工作在院外的延伸,是健康教育的新的理念。与患者及家庭成员建立有目的的互动,以促进和维护患者的健康。对出院患者的随访,是医院走向社会的一种形式。近年来,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护理、病情的观察、及健康保健等方面知识的需求的增加,我们随访可以随时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疾病的护理、病情的观察、及健康保健等方面知识的需求。特别是在随访过程中,一对一的、面对面的、对患者个体自身疾病的咨询和有针对的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我们通过随访可以了解到患者病情康复的程度、康复期服药的状态,康复期功能锻炼的情况、生活状态、及健康指导、患者回到家中是否有遵医行为和依从性、使患者能顺利预防疾病、促进康复、减少疾病的复发,而实施的一项人性化的治疗护理措施,同时也赢得了患者和家庭成员的信任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在随访时,恳请患者为在住院期间对医院自身所在科室的医疗、护理工作中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或对自身所在科室的主治医生、责任护士、治疗护士、医技科室的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是否满意,建议患者能以主人翁的态度为我院的建设添砖加瓦,这样做,是为了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针对我科患者中的康复期患者、老年患者、合并慢性病患者、沛县城区内患者进行家庭访视,对路程较远的康复期患者我们进行电话回访。
一.随访内容:
1.首先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如何康复、何时回院复诊等医疗信息,做好登记,以备为家庭访视中患者信息所用。沛县鹿楼镇中心卫生院
外科
2.患者在住院期间,对就医环境、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医疗效果满意度等服务信息。这样可以因对患者的了解做好面对面的家庭访视,随访后做好登记。
3.随访时,随访医师应仔细听取患者或家属意见,诚恳接受批评,采纳合理化建议,做好随访记录。充分理解患者和家属、听取批评是为了今后能更好的工作、接受批评,勇于改进才能更上一层楼。
4.随访中,对患者的询问、意见,如不能当即答复,应告知相关科室的电话号码或帮忙预约专家。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
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随访后对患者再次提出的意见、要求、建议、投诉,及时逐条整理综合,与相关部门进行反馈,并有处理意见和处理结果。只有这样患者才能感觉你是重视他的、理解他的、是信任他的,他也才能对你产生依从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与患者和相关科室的主治医生架起一条绿色通道,一条与主治大夫、主治科室方便、快捷的绿色通道,提高主治医生、主治科室与经治患者的信息沟通,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依从性,从而提高康复期患者疾病的康复率。同时提高我院的品牌形象。
2.在随访康复期患者与科室主治医生信息沟通上,做的欠缺,今后在这方面努力,准备专门的随访康复期患者与主治医生信息沟通的登记本使该项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内容 篇5
各临床科室:
为了贯彻“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持续进行,加强优质服务,增进医患之间的信任与沟通,提高患者对我院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切实对出院患者回(随)访的管理。经院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制度:
1、主管医生作为随访工作第一责任人,务必积极做好患者的电话回访工作,确保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满意。
2、随访方式:首先进行电话回访,医生需对电话回访的情况要作登记,不能回访的要注明原因,遇到可疑病情、特殊病情需要医院救助的,向院办公室报告后可派车前住协助解决。
3、随访间隔时间:患者出院后7-14天内完成患者的随访工作。
4、监督情况:院办公室将不定期对病人随访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将检查情况向院长汇报及全院通报。
5、奖惩情况:医生对病人回访率达到95%以上的,每月奖励100元,对回访率不足75%的,每月扣款50元,三月连续不足75%的,每月扣款100元。
6、本制度从发文之日起执行,请各临床科室认真组织学习。
成都新都协和平康康复医院
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内容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确诊慢性心衰患者700例 (包括重复入院后出院的患者) , 经临床症状和心脏超声诊断为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 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 (ACC/AHA) 指南慢性心衰分期为C期和D期患者, 年龄49~86岁, 平均 (67.0±7.2) 岁, 男345例, 女355例, 住院期间均接受个体化最佳的抗心衰药物治疗 (不包括CRT或CRT-D治疗患者) , 治疗遵循欧洲心脏病学会 (ESC) 、ACC/AHA、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 (CCS) 和美国心衰学会 (HFSA)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颁布的最新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处理指南, 包括常规的利尿剂、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2,3,4]。根据电话随访情况, 分为早期电话随访组 (250例) , 年龄49~79岁, 平均 (66.0±6.45) 岁, 男122例, 女128例, 心功能Ⅲ级123例, Ⅳ级127例, C期112例, D期138例;常规电话随访组 (260例) , 年龄52~86岁, 平均 (68.0±8.45) 岁, 男124例, 女136例, 心功能Ⅲ级129例, Ⅳ级131例, C期127例, D期133例;未随访组 (190例) , 年龄54~82岁, 平均 (69.0±8.57) 岁, 男99例, 女91例, 心功能Ⅲ级101例, Ⅳ级89例, C期98例, D期92例。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分期的构成比上无显著性差异 (P均>0.05) 。
1.2 方法
早期电话随访组为出院1周内进行随访, 常规电话随访组为出院1周至1月进行随访, 未随访组未接受随访。电话随访内容为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 由心内科患者主管医生电话随访对患者常规指导院外生活方式、健康保健、普及医学常识、监督用药, 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 及时指导患者调整用药。观察30 d内3组患者由于心衰加重再次住院率、再次住院死亡率, 并分析再次住院的诱因。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0 d内3组患者的再次住院率、再次住院死亡率情况
早期电话随访组30 d中因心衰加重而再住院的比例显著低于常规电话随访组和未随访组 (P均<0.05) ;30 d中由于心衰加重而再住院死亡比例低于常规电话随访组和未随访组 (P均<0.05) 。见表1。
注:与早期电话随访组比较, *P<0.05
2.2 3组患者心衰加重再次住院诱因分析
结果显示早期电话随访组的中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及地高辛应用不合理的比例明显低于常规随访组、未随访组 (P<0.05) ;感染、心律失常及其他原因3组无明显差别 (P>0.05) 。见表2。
注:与早期电话随访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心衰患者出院后目前仍没有固定的随访模式, 如患者出院后何时随访, 用什么方式随访, 随访什么内容等等。本文回顾性研究了700例慢性心衰住院患者, 研究证实7 d内电话随访患者30 d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未随访的患者, 且明显低于7 d后随访的患者, 早期随访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 d再次住院率明显下降。30 d中由于心衰加重而再住院死亡比例低于常规电话随访组和未随访组 (P均<0.05)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的Hernandez等[1]也同样证实早期随访率与30 d内再次住院密切相关。国内研究者也报道了随访能降低再次入院率[5,6]。
本研究通过对再次入院的诱因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发现早期电话随访的患者中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及地高辛应用不合理的比例明显低于常规随访组和未随访组, 由此可以推测早期电话随访可能通过提高患者院外的药物依从性, 从而减少患者的再次住院率及再次住院的死亡率[7,8]。早期电话随访除提高了药物依从性, 减少了心衰的诱因外, 还能规范药物的合理应用, 强化心衰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变, 并可能影响患者康复治疗及心理康复等。
通过电话随访对出院患者进行全程跟踪, 应不仅仅局限于患者住院期间, 而且应延伸到出院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中, 随访可以在医生和心衰患者之间架起实时沟通的桥梁, 从而减少心衰患者因心衰加重而再次住院的发生率, 提高慢性心衰的治疗效果, 改善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9,10]。
目前全世界都面临着医疗资源紧缺, 医务人员匮乏的问题, 所以符合我国国情的临床指南建议对慢性心衰患者的随访为每1~2月1次一般性随访, 3~6月1次重点随访, 但本研究证实早期电话随访可能更能降低近期再入院率, 因此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的随访模式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Hernandez AF, Greiner MA, Fonarow GC, 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early physician follow-up and 30-day readmission among medicare beneficiaries hospitalized for heart failure[J].JAMA, 2010, 303 (17) :1716-1722.
[2]Yancy CW, Jessup M, Bozkurt B, et al.2013 ACCF/AHA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J].J Am Coll Cardiol, 2013, 62 (16) :e147-e239.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 (12) :1076-1095.
[4]Yancy CW, Jessup M, Bozkurt B, et al.2013 ACCF/AHA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executive summary: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J].Circulation, 2013, 128 (16) :1810-1852.
[5]余娟, 张玉芝, 张祖峰, 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0天内再入院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 2012, 14 (3) :1008-1372.
[6]刘庚, 李庆印, 刘华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标准电话访问管理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3) :201-203.
[7]徐丽, 骆明军, 邱乐, 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 2011, 25 (1) :87-88.
[8]钱方毅.老年心力衰竭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 2009, 23 (5) :334-340.
[9]Scherr D, Kastner P, Kollmann A, et al.Effect of homebased telemonitoring using mobile phone technology on the outcome of heart failure patients after an episode of acute decompensati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Med Internet Res, 2009, 11 (3) :e34.
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内容 篇7
方法 将2008年1月~2010年6月96例出院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出院指导和电话回访,对照组以口头教育为主进行出院指导。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复诊率及自我保健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电话回访能提高出院青光眼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电话回访;青光眼;出院患者;依从性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5-0577-02 中图分类号:R 775.0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5.031
青光眼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眼病,是视功能减退和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需终身护理。电话回访是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对出院青光眼患者实施电话回访,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防止复发,我科2008年1月~2010年6月对出院青光眼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本组出院青光眼患者96例,男51例,女45例,年龄31~80岁,平均(56.3±3.2)岁。文化程度:小学以下15例,初中35例,高中36例,大学以上1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方法 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口头疾病知识宣教,出院前1~2天,由主管护士针对患者具体情况为其讲解药物的用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自我保健知识及复查等内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出院时将出院健康教育资料交给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资料包括青光眼的概念、发病原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等内容。于患者出院后1周、2周、1、3、6、12个月进行阶段性电话回访,并记录回访内容。评价两组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的效果。
3.观察指标采用自设问卷,对患者出院6个月后进行与疾病相关的服药、复诊、眼压控制情况及饮食、活动、休息等进行调查,由同一名护理人员完成。
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观察组用药依从性明显提高(P<0.01),定期来院复诊率和自我保健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讨论
青光眼在我国发病率为0.21%~1.64%,致盲率为10%~20%,可发生于各年龄段的人群[1]。一般来讲青光眼不能治愈,但能控制,一旦确诊需长期随访,终身治疗。因此电话回访能进一步使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用药习惯,做到坚持规律用药,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复发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深受患者欢迎。
青光眼患者出院后还需要长期服药,但由于对该病知识缺乏,经常出现不遵医行为,用药、复诊依赖他人提醒、督促。而通过电话回访不仅能告诉患者不按时服药将造成的后果[2],改变患者的不遵医行为,还可以增进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主动配合药物治疗。另外,青光眼患者出院后如无不适,基本上不会自觉到医院复诊,这对临床医师及时了解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控制眼压并及时发现并发症非常不利。因此加强电话回访,促使患者自觉复诊是提高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为此我们对观察组进行了电话回访,提供疾病相关知识,强调复诊的重要意义。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复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青光眼患者都有一个认识误区,即认为出院后的饮食、休息、活动、情绪等日常生活可以不加以调节,致使再次诱发青光眼。因此电话回访给予生活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应指导患者劳逸结合,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避免举重、倒立等增加张力的运动,保证充足睡眠。一次饮水量不超过300 ml。饮
食要有规律,不宜暴饮暴食,宜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类的食物,忌食辛辣、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禁烟酒。不宜大喜大悲,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电话回访,青光眼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依从行为变被动为主动。本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自我保健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总之,仅凭住院时的健康教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3]。坚持电话回访能直接影响出院青光眼患者的遵医行为,达到提高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美玉.青光眼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88.
[2]罗诒珺.青光眼患者医院健康教育的实施与体会[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13(3):52.
[3]陈钰仪,刘雪琴.健康教育海报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9,16(3A):9-10.
(收稿日期:2010-07-20 修回日期:2010-09-03)
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内容 篇8
关键词:电话随访,改进工作,提高满意度
病人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病人满意度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金标准[1], 而出院患者对医院服务的评价是对医院工作最客观、最公正的评价[2]。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是医患沟通的延伸。2009年我们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 调查患者满意度, 及时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找到管理的侧重点, 为医院更好发展, 提高患者满意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 我院共出院患者2.8万人次, 电话随访3680人次。
1.2 方法
选择有丰富临床经验、良好交流沟通能力的医务人员从事电话随访。每月5日前从各科上月出院病历中按确定比例随机抽取额定数量病人的联系电话, 按照我院设计调查内容进行电话随访。调查随访内容为: (1) 跟踪患者的康复情况, 及时给与关心和指导; (2) 了解对医务人员满意度; (3) 征求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每月对随访资料分项按类地统计、梳理、汇总, 计算出科室和平均满意度、分类列出意见和建议, 有党群办公室对提出表扬和批评的医务人员按照医院奖罚规定提出奖罚意见, 对病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交有关部门拿出整改措施后在中层干部会上反馈。
2 结果
2.1 2009年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情况
产科1215人次, 妇科558人次, 儿科1907人次, 收集意见650条, 改进措施十多项, 病人满意度由年初的95.7%提高到98.6%, 经济效益同比增长32%。在2009年度安阳市卫生局组织的全市医院行风评议中我院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2.2 改进措施
一年来, 针对我院电话随访病人满意度调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病人的意见和建议, 采取了多项改进措施, 有效的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1) 公开承诺事项, 公示行业要求, 主动接受病人监督, (2) 加强信息公示, 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及时更新医疗公示内容, 患者可随时查询药品和收费信息; (3) 在全院范围内实行“首问负责制”, 提高了医院各级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 改善服务质量, 促进了医院优质服务工作深入持久的开展, 赢得病人的信任。 (4) 创新服务模式, 开展“三声四有五清楚”活动:“三声”是接待病人有迎声, 工作不周有歉声, 病人出院有送声。“四有”是看病有人引, 住院有人接, 手续有人办, 检查有人陪。让病人在住院过程中做到“五清楚”:清楚分管医生和护士, 清楚用药, 清楚检查, 清楚治疗情况, 清楚具体费用。 (5) 规范用药、合理检查:根据病人病情, 规范开药, 合理检查, 不开大处方, 不做不必要的检查, 努力减轻病人医疗费用负担。 (6) 为来我院就诊的病人实行“路径”服务:即每个在我院就诊的病人, 在尽短时间内完成必要的检查, 及早明确诊断, 实施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包括手术和药物治疗等) , 努力减轻病人的单病种治疗费用。 (7) 改进医院服务流程, 加强挂号收费窗口人员配备, 增设挂号收费“优先窗”和“差错处理机动窗”, 并由专人负责。 (8) 加强分诊管理, 重点缓解儿科、妇科的“围诊现象”。 (9) 实行无节假日制度和弹性排班制, 合理安排窗口工作人员, 加强节假日值班的力量, 有效缓解“三长一短”现象。 (10) 在门诊实行“十分钟”聊病制, 保证医生和病人聊病时间不少于十分钟, 通过充分的时间和病人沟通, 能更清楚更全面地了解病情并对症施治。 (11) 是改善就医条件, 完善服务设施, 在门诊、病房增设候诊椅、开水房, 儿科病房装饰儿童卡通组图、演义多个故事情节, 成为儿童乐园式的病房, 优化病房环境。 (12) 是医院有计划的、定期的、分层次地对医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考核, 加强技术操作训练, 制定临床操作带教责任制度、诊疗操作演示制度, 不断提高诊疗护理水平。
3 讨论
3.1 电话随访的必要性
(1) 患者对医院服务的评价直接影响医院的发展, 电话随访收集到的信息是重要的信息资源, 是来自患者的、社会的真实评价,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 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2) 研究表明, 采用现场调查方式对正在住院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的回收率固然高, 但其后果可能会因趋同效应而产生调查偏差, 且患者在住院期间会心存顾虑, 使调查结果没有很好地反映真实情况和问题。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 充分打消患者的思想顾虑, 真实地反映就诊患者的意见和建议, 真实地了解医院在患者心中的地位, 了解医院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作为医院工作改进的依据之一, 是非常有必要的。
(3) 指导、解决出院后的后续问题。如新农合直补报销手续的办理, 出院后的护理问题解答、新生儿疫苗接种等。
(4) 每一个电话虽然只是几句简单的询问和问候, 但让病人感受到的却是亲人般的关心和温暖, 充分感受到了我院人性化的跟踪服务, 拉近了医院与患者的关系, 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医患关系搭建了平台, 为医院赢得了声誉。
3.2 体会
(1) 在进行电话随访过程中, 发现患者提出的许多建议, 既方便又实用, 是管理人员容易遗漏的问题, 也是人性化服务欠缺的地方。
(2) 院长定期在院周会上反馈随访信息, 对表扬次数多, 患者反映好的医护人员在全院表扬并奖励, 反映不满意的通报批评, 以此约束、激励医务人员。还制定了十佳服务名星评比, 并以此作为奖励, 提升、年终评优的重要条件, 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 营造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3) 通过采取综合措施, 通过回访反馈持续质量改进[3], 对患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迅速作出反应, 使患者产生一种被尊重的愉悦心理, 即使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有意见, 通过沟通也会得到化解。
(4) 出院病人电话随访满意度调查结果具有时效性, 应当及时收集并分类汇总, 医院有针对性地加以教育和整改, 不断提高医院服务的层次, 完善医院的“服务环”, 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梅霞, 姚瑶, 李妙, 等.基于HOQ的患者满意度测评模型实证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 2007, 27 (11) :27.
[2]顾竹影, 骆啸, 李平, 等.省级医院住院病人的满意度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5, 21 (1) :33~36.
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内容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9月—2012年8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COPD病人100例, 其中慢性支气管炎19例, 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25例,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27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9例。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 男23例, 女27例;年龄61岁~79岁;高中及以上10例, 初中及以下40例;观察组50例, 男26例, 女24例;年龄63岁~80岁;高中及以上8例, 初中及以下42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学历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方法
两组病人均接受出院前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出院后电话随访, 具体内容如下。
1.2.1.1 随访方法和内容
科室成立电话随访小组, 由小组长、责任护士共同组成, 护士长进行督促检查。在病人出院1周后开始, 由责任护士按时进行电话随访。建立出院病人的档案和随访登记本, 访视护士收集病人资料, 向主管医生了解病人的整个治疗过程、目前存在的健康问题, 将病人的姓名、联系电话地址以及其家属的联系方式、病人目前的现状等进行记录。随访内容包括正确用药、自我护理与呼吸功能训练、门诊复诊提示、饮食、活动与休息、烟酒与情绪控制、并发症的预防、睡眠及排便等情况。随访时责任护士先询问病情, 了解病人对出院指导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病人目前的健康状况, 同时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再次进行健康教育, 解释、回答病人的问题, 对病人的复诊时间进行预约, 最后将访视情况进行记录。
1.2.1. 2 随访时间
出院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随访各1次, 病人有特殊情况时应根据需要适当地增减次数, 随时掌握病人的情况。
1.2.2 评价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 了解病人出院后的遵医行为, 问卷内容包括合理饮食、活动与休息、烟酒控制、正确用药、按时复诊、呼吸功能训练等方面。由访视护士到病人家中发放问卷调查表, 当场填写, 及时收回。共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00份, 有效率100%。
1.2.3 统计学方法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例 (%)
例 (%)
3 讨论
电话随访是新型护患模式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开放式、延续性的健康教育形式, 它进一步完善了现代护理的内涵[1], 使护理服务不仅局限于医院的病房, 还拓展到病人的家庭, 从而使病人及家属得到院内、院外的全面、全程、整体的健康教育, 普及了疾病相关知识, 对提高病人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的复发、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等有重要意义。电话随访是一种经济、方便、快捷、实用且病人及家属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 对于居住在农村、边远及交通不便地区的人群, 电话随访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在医院、病人与社会之间驾起了联系的桥梁。
COPD是一种慢性疾病, 其病因复杂, 容易反复发作, 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才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而COPD病人遵医行为程度的高低可直接影响其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所谓遵医行为是指病人求医后其行为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 为遵从医嘱的行为活动[2]。有文献报道, 病人在住院期间对治疗的依从性很高, 出院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治疗的依从性逐渐降低[3]。住院期间及出院时的健康指导虽然能暂时改善病人及家属的遵医行为, 但出院后如果不及时进行健康指导,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知识会被淡忘, 加上疾病处于控制阶段, 容易使人产生侥幸心理, 而导致不遵医行为的发生。医务人员通过电话随访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庭, 既能起到一定的干预、指导、督促的作用, 又能持续动态地了解病人的病情及用药情况, 随时发现病人存在的健康问题, 从而能及时地进行个体化的指导, 使病人及家属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有关COPD知识, 加深理解和记忆, 增强病人及家属长期控制COPD的信心, 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从而使其自觉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促进病人建立维护并增强自身健康的责任感[4]。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病人在合理饮食、活动与休息、烟酒控制、正确用药、按时复诊、呼吸功能训练等方面的遵医行为均高于对照组, 结果说明实施电话随访能增强COPD病人及家属的遵医行为, 使疾病复发率明显降低。
开展电话随访有利于增进医患关系, 减少医疗纠纷。通过有针对性、目的性的随访, 护士把服务延伸至病人出院后的康复, 使病人及家属获得了无形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支持。通过电话随访这种简单、快捷的联系方式, 既补充了出院指导的内容, 又及时满足了病人的需求, 让病人感觉到护士在继续关心他们, 从而融洽了护患关系, 使医院的服务更能体现人性化。
摘要:[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病人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0例COPD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两组病人均在出院前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 观察组病人出院后实施电话随访, 随访时间为1年, 对两组病人出院后遵医行为和疾病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后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电话随访能提高COPD病人出院后的遵医行为、降低疾病复发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电话随访,健康教育,遵医行为
参考文献
[1]邹林菊, 姚秋爱, 陈舒婷, 等.电话回访评价出院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J].护理研究, 2006, 20 (8C) :2236.
[2]刘美玲.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外医疗, 2009, 28 (1) :111.
[3]俞桃英.护士对出院患者实施电话随访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3) :246.
【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内容】推荐阅读:
加强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随访预约管理持续改进分析评价(2015年)11-25
出院患者10-16
妇科出院患者11-07
手术出院患者11-23
精神科出院患者01-13
癫痫患者的出院指导09-19
医保患者入院出院流程09-10
入院和出院患者护理10-06
出院患者温馨提示卡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