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

2024-09-30

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通用8篇)

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 篇1

1、经济新常态下,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为什么要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供给侧改革主要内容是什么?

原因:

(1)需求管理政策的边际效应在递减。

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保增长或稳增长,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需求管理政策,如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政府投资政策等。这些政策确实取得了一定的保增长效果,但此后需求管理政策的边际效应在递减,虽然连续多次采取了稳增长措施,但GDP增速自2010年一季度达到12.1%的高度之后,一直在震荡下行,直至2015年三季度的6.9%,而且尚未扭转下行趋势。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为什么需求管理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其核心原因恐怕是没有完全找对病根,没有对症下药。中国经济当前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问题(中国目前的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六个方面的结构问题。其中,产业结构问题表现在低附加值产业、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的比重偏高;区域结构问题表现在人口的区域分布不合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偏低,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公平;要素投入结构问题表现在资源能源、劳动力、资金等一般因素投入比重偏高,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投入比重偏低;排放结构问题表现在废水、废气、废渣、二氧化碳等的排放比重偏高;经济增长动力结构问题表现在过多依赖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特别是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结构问题表现在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不同群体收入差距较大),而非周期性问题。针对结构性问题,不能用解决周期性波动的需求管理政策去应对,而要采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化解。

(2)需求管理政策的副作用和后遗症越来越大。

由于需求管理政策主要是通过政府投资和释放流动性等手段,拉动“三驾马车”来实现经济增长,属于短期刺激政策,故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产能过剩、高房价或资产价格泡沫、地方债务压力加大、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企业效益下降、影子银行、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等副作用和后遗症。钢铁、电解铝、水泥、建材、造船等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已下降到70%左右,许多城市的房价已大大超过多数居民的承受力,2014年中国债务占GDP的比重达到了235.7%,个别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超过2%的警戒线。这促使我们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3)推进供给侧改革与推进全面改革是吻合的。

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几乎包括所有重要的改革,如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税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价格制度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生态制度改革等。可以说,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相当于从“政府调控侧”转向“全面改革侧”。而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改革也正是要推进这些改革,故推进供给侧改革也就是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4)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们要追求的发展是综合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兼顾当代人和后代人权益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能源、保护环境,而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要做到少消耗资源能源、保护好环境,根本的出路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即以较少的资源能源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基本途径是发动“三大发动机”,即推进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而推进供给侧改革正是要培育“三大发动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故推进供给侧改革可以达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

1)调整完善人口政策,夯实供给基础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的这一论述,第一次从经济的角度,概括了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人口既是需求基础,也是供给基础。就当下中国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决策而言,调整和完善人口政策,是夯实供给基础的关键,是奠定中国经济调整转型和发展进步基础的关键。(2)推进土地制度改革,释放供给活力

合理的土地制度安排对于激励生产要素和公共产品供给,释放供给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的微观管理和宏观调控功能。2015年以来,我国城镇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去库存化和“后土地财政”的压力和挑战,农村则开始进入三权分置改革和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的试点阶段,推动城乡土地制度改革的合力基本形成,长期滞后的土地制度改革有望加速推进。

(3)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解除金融抑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单一到多元,不断发展壮大。20世纪80年代,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为主。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本框架为主。2002—2008年进入以健康化、规范化和专业化为特征的金融改革与发展新时期。当前,我国金融正处于市场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的阶段,面临着比以往更加复杂的局面。从国内来看,金融作为最重要的要素市场之一,由于改革不到位,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金融抑制,需要加以改革。

(4)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开辟供给空间

中国经济多年来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但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要素红利渐行渐远,投资驱动风光不再。“十三五”时期中国要继续发挥经济巨大潜能和强大优势,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5)深化简政放权改革,促进供给质量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与劳动力、土地、资本、科技创新一样,是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对世界历史横、纵两个方面的考察也表明,制度的内涵与制度质量是影响甚至决定一国经济长期绩效最重要的因素。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都可深入到体制机制层面上找原因,制度变革与制度创新刻不容缓。

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 篇2

回顾近年来,运营商加大网络建设力度,大幅提升了固定宽带网络速率,然而网络上所承载的业务却没有同步发展,造成了“硬件发达、应用不足”的状况。IPTV的发展,则是丰富通信运营商在内容侧的供给,实现网络供给与内容供给的两翼齐飞,最终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IPTV忽成“香饽饽”

“从去年各省市电信运营商的动作来看,2016年IPTV的增长极有可能与过去10多年的发展总量相当。”融合网创始人、总编辑吴纯勇预测道。

中国电信发展IPTV业务的决心已初显。2016年2月底,中国电信IPTV智能机顶盒集中采购项目启动,此次招标为中国电信集团2016年针对IPTV智能机顶盒的首次集中采购,采购数量约为1112.53万台。这次中国电信的集采不仅终端数量多,同时全部为支持4K超高清解码、3D高清解码、IPTV直播、点播、时移等业务功能的智能机顶盒。

此外,中国联通对2016年IPTV的发展也寄予厚望,据悉,联通集团2016年计划发展IPTV业务用户1000万户。内蒙古联通发布了IPTV 4K机顶盒设备采购信息,预计采购33万台;河南联通启动150万台4K高清IPTV智能机顶盒招标;重庆联通也启动了30万台IPTV高清智能机顶盒招标。

即使目前尚未获得IPTV传输牌照的中国移动也有大动作,日前完成了互联网电视机顶盒的集采,数量约为1069万台。虽然中国移动集采的互联网机顶盒没有直播功能,但是相比互联网企业的盒子,中国移动渠道和服务占绝对优势。

IPTV推动改革试水

回顾IPTV10多年的发展,只能用不温不火来形容,但是,IPTV潜在的巨大市场并未因其发展缓慢而被忽视。

自2010年“三网融合”政策出台后,IPTV业务的区域市场、用户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以集采规模来看,三大电信运营商已放开手脚开展IPTV业务。

近年来,IPTV逐渐打破了人们对电视传统的看法,推动了客厅大屏幕互联网化的进程。专家预测,2016年很可能迎来IPTV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互动模式的普及将带动中国传媒、通信、IT等行业的全面升级,是推动视频传播领域供给侧改革的新举措。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各大电信运营商的基础电信业务覆盖率已经很高,在基础业务上再做精细化服务已经很难,随着网络优化的推进,IPTV可以成为新增点,提高宽带利用率。

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思路 篇3

十八大以来的教育发展,核心是公平、立德和改革,而公平和立德是教育质量中最本质的内容,改革改什么、怎么改是关键。

学生是公共教育服务的最终体验者和消费者。改革要取得成效,要将“以学生为本”落到实处。建立服务于学生成长的“统一战线”,就必须努力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尊重和贴近学生的消费习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此外,还必须努力改善教育供给结构,形成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新供给侧结构,实现教育改革从“需求侧的拉动”到“供给侧的推动”的根本转变。而“高精尖创新驱动和鼓励学生创业创新”丰富和替代传统僵化、过时、单一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其中的关键。

我国创新创业面临四大根本问题:

1.80后、90后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不利于创新创业

中国孩子的背诵能力并不差,但孩子年幼的时候就被教育什么事情都要听话,按照规矩办事等,这就造成教育结果的差距,总体缺乏想象力、创造力。同时,很多80后、90后,娇生惯养,好高骛远,怕失败,怕竞争,享乐成为追求。他们仍然更倾向于到机关或者收入稳定的单位去上班。

2.创业教育扶持、监管政策不足

目前,在高校要求推广创业教育,并纳入学分,进行了深入尝试。各级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但是将创业教育单独作为专项政策来制定的还不多。

3.高校创业教育尚未对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作用

很多高校尚未形成将培养创业精神与开展创业实践融为一体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基本上只在MBA课程中开设系统创业教育课程,显然与需求相比严重不足。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大学生就业指导主要由高校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承担,多是宣传一些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应聘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很少有专业、专职老师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创业指导。而在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里,师资多缺乏创业经历,纯理论知识讲授难免陷入“纸上谈兵”。财政性投入和学校自筹经费对创业教育的支持十分有限,而且社会投入也因创业教育的回报存在长周期性和不确定性而积极性不高。创业教育模式封闭、内容陈旧、方法单一,不成体系,缺乏创业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教育。

4.社会上的创业教育开展很少

除部分经济发达城市,其他地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培训机构较少开展创业教育。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仅仅是偶尔发放宣传资料、培训技能技术,基本处于盲区。

加快我国创业教育改革的四点建议:

1.加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率先重点突破和经验示范

各高校要大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定期举办创新创业教育交流周、创新创业教育展示交流会或学术年会,开展创业大讲堂,对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突出业绩的学生和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营造积极向上、勇于争先的氛围。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育,鼓励专职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实践创业过程,研究创业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各高校要选聘一批企业家、职业经理人、投资家、校外学者担任兼职教师,或者直接聘任“校外创业导师”,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建议和指导,分享自己的成果和经验。完善MBA教育课程体系,在MBA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

2.加快职业学校创业教育转型,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专才

进行以“择业指导”为主要内容的一年级教育,以“创业指导”为主要内容的二年级教育,以“就业指导”为主要内容的三年级教育。注重以就业为目标,以求职知识和技巧为手段,以调整就业心态为主线,使学生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主动与被动等关系,尽快地适应社会。

3.广泛开展面向社会的创业教育,构建包容创新的学习型社会、城市

以创业教育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并纳入城市信息化建设,建立互联网、移动电话、数字电视、卫星等多网合一、优势互补的远程学习网络、服务平台和学习资源库。由地方教育、人力资源等部门牵头,开发创业教育网,将各类创业教育资源集成到网上,实现网上视频课程学习、图文知识浏览、专家在线辅导、项目网上申报和辅导、创业经验在线交流、创业活动报道等功能。

4.普及中小学创业教育,提升素质教育效能

在中小学中推行创业意识教育,让学生了解社会,建立成本意识、资源意识等,并举办一些创业教育活动,重视对学生商业和经济意识、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向广大家长普及创新型家庭教育,推动家长有意识地向孩子灌输责任、诚信、乐观、自信、合作等思想,形成家庭创业教育热度。

创业兴,则地区兴,美国硅谷如是,中国中关村如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创业热催生了大量的创业教育需求,吸引和培育了商学院、培训公司、人才市场等各种供应商,使得各类人群能够及时完善创业知识、提升创业技能、拓展创业空间。

创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与九年义务教育之于提高全民基本素质一样,将创业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与政府责任,扶持创业教育优先、率先发展,尽快形成“多层级、多类型、广覆盖”的创业教育格局,吸引更多人关注创业、主动创业,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来说无疑是一条破局良策。

供给侧改革的理解与思考 篇4

关于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实际上是经济学中两大思想的分野。

需求侧管理来源于凯恩斯主义,Y=C+I+G+NX,其认为价格存在短期刚性市场无法出清需要刺激政策使得总产出达到潜在产出,比如货币政策降低利率 r 刺激投资 I,或者财政政策直接增加 G。

供给侧管理来源与新古典主义,Y=F(A,K,L),其认为市场能够出清不需要刺激政策。产出 Y 的提高可以通过增加要素投入 K、L(所谓的“要素投入驱动”),以及提高 A 实现。不过增加 L 不会提高人均产出(除非人口结构变化),资本投入 K 达到稳态均衡后便对经济增速没有贡献,因此经济增长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想办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A。

我国的形势是:

从需求侧看:增长主要动力源于投资和净出口。但从2010年开始,进出口贸易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连续下降,显示投资和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的边际效益已经在递减。在消费方面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举措,但消费需求依然不振,无论是居民消费率还是政府消费支出率都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对应的就是高达 50%以上的储蓄率及 40%以上的资本形成总额占比。消费率过低造成储蓄率过高,加上资本市场资产定价的失真,进而又促使高储蓄率转化为高投资率,这显示出了一个恶性循环。一方面传统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另一方面高端消费品本土供给又不足。通过刺激政策可以平滑经济的周期,但这种结构性的问题,凯恩斯主义似乎办法不多。

从供给侧看:以前中国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要素投入,特别是廉价要素投入,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自然资源等。但在这些廉价要素似乎已经不再“廉价”,所以只能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A,这也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其中技术是A中一个重要因素,长期来看技术发明提高了资本生产率,否定了利润率下降的规律但提高科技能力或者新技术的出现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而提高制度效率是一个可控的方向,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等。

供给侧管理有两个著名的例子“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图来自海通证券)

从整体来看 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管理永远是一致的。供给侧管理更加强调长期的潜在增长水平,需求侧管理更加关注短期的实际增长水平。当实际经济增速高于潜在水平时,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供给侧管理;当实际经济增速低于潜在水平时,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需求侧管理。从目前来看,严重的产能过剩以及结构性问题调整,转向供给侧管理应该说有一定道理。

实际上供给侧管理从新一届政府上台就开始了。

但存在两个重要的现实阻碍。

1.中国的“供给侧改革”需要产业结构进行由“重”到“轻”的转变——产能过剩的重化工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太强,过快出清容易导致经济增长断崖式下滑,这和短期的“保增长”政策是矛盾的

2.“供给侧改革”的精髓是减税,但一方面减税将导致财政压力,而一旦对财政的掌控力下降,反而可能制约其他改革措施的推进。另外减税的背后是财政赤字的大幅增加——解决办法是大规模发行国债,但这需要相当大的债券市场容纳空间才行,须配合人民币国际化和国家实力的提升。(来自广发证券:“供给侧改革”和“保增长”,也许只能二选一)

相较于凯恩斯主义的财政刺激“撒钱”,供给侧更多是解决经济的长期结构性问题,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不过新一届在威望塑造上的强势为操作打下了一定基础。

供给侧改革”是否确定?

十一月初,北京开始热议中央政府新推出的“供给侧改革”,学界给出的总判断是,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已经开始应用经济学当中的一个古典流派——供应学派的思想,来推动当下比较困难的经济改革。

在成为热议焦点之后,到十一月底,决策层以政治局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式向外界表明,当前推出的这一改革,是从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有经验的管理者会明白,这是“供给侧改革”经过热议之 后已经成为决策层改革新思路的标志。

那么“供给侧改革”将会给国内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首先,“供给侧改革”这一总思路,其对立面是经济学当中的凯恩斯学派。凯恩斯认为,经济不振,政府的对策就需要剌激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需求。

我们在九十年代之后的政府改革总思路当中,可以看到很多凯恩斯学派的影子。比如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带来国内经济不振,当时的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对医疗、教育、住房三大领域进行市场化,同时推动中国入世,提振出口需求,在此之后,国内经济的增长率快速上升;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政府推出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同样也使得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得到了相当时间的提振。

不过,这种提振在国内留下的问题是通胀,这使得普通大众成为改革的普遍受损者。通胀使得老实花钱,尤其是存款较多的人财富缩水,而使得有大笔贷款和提前消费的人债务压力减轻,成为受益者。

而“供给侧改革”强调的是从生产结构方面进行改革,供给学派认为,如果不对市场加以剌激,市场当中的供求和需求会自动形成匹配,形成市场的平衡,政府无需大规模剌激经济,那只会带来市场的不平衡。

在老郑看来,这就是“供给侧改革”与以往政府决策的关键差异。一旦中央政府已经决定以“供给侧改革”为总思路,那就意味着很难有大规模的经济剌激政策出台,也很难指望消费者会因为货币贬值因素而在短期内提升购买力。从中央政府随“供给侧改革”的一系列表态来看,决策层的思路是希望企业去抓住中产阶层在国外品牌上的消费,以及新生代人群在互联网上的新消费,以此为未来经济的核心增长点。

当然,决策层的表态当中,也给自己留下了余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对媒体公开的原话是:“适度扩大需求总量”,这意味着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过快,政府还会对经济进行微剌激。不过大规模剌激经济的政策,似乎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以前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的“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放在第一位的“稳增长”很可能退出了历史舞台。

非常显著的是,中央政府的这个思路,得到了经济学家吴敬琏强有力的支持。

“供给侧改革”的三个着力点

以新的“供给侧改革”思路而言,在月初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表态当中,有三个当下急迫的问题是被高度关注的。它们分别是地产库存,过剩产能和金融领域。

我们可以听听决策层的表态原话:其中关于过剩产能,他提出的是“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

而对地产,则提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

同时,针对金融业,他提出的是“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

先说地产

当下国内普遍引用的一个数据是,国内已经累积了6.86亿平方米的地产库存,按目前销售速度,要用8年才能把现有房子卖完,这个数字足够上千万人口居住。

有了这么大的库存数据,构成了经济发展当中的两大问题: 一方面,地产商手里库存因为成本居高不下而不得不维持高价格,大部分消费者无法得到住房,挡住了国内城市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而另一方面,由于存在这么大数量的地产库存卖不掉,地产商对新房的新增投资也在下降,这使得国内与地产相关的很多制造业产能也无法释放。

这就是决策层提出的“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的市场背景——用最简单的话说,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了够卖八年的房子了,销量也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再要地产商像前几年那样冒风险先盖房再卖,已经很难了。

再看过剩产能

现在产业内用得比较多的数字是钢铁,国内对于钢材的总需求量是7.1到7.2亿吨,但统计范围内的粗钢产能就达到了8.2亿吨,钢材产能则达到了12亿吨左右。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只有45%,造成大批钢厂亏损,中小的钢材批发商倒闭。

其实何止是钢铁,三十年改革开放,尤其是2000年中国入世之后的出口战略,在利用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进军全世界之后,所有的企业都在投资产能。而到现在,由于出口战略受到阻碍,几乎所有的这些行业都形成了产能过剩。这其中的数字很多听起来就非常吓人,比如说服装行业,现在登记在册的企业有十万余家;而仅仅一个白酒产业,就有一万家以上的企业在生产。

如果同样也用最简单的话来说,那就是中国生产所有商品的能力,都在过剩。相当一批企业所形成的生产能力,社会已经不需要了。

这样的局面,最后其实都形成了金融风险。因为无论是地产的库存还是各行各业的产能投资,很大一部分都是借用了银行贷款形成的,所以金融监管顺理成章地成为第三个决策层核心关注的领域。未来这一领域的改革,同时要考虑收放两个方面,既不能收得太紧,使得地产库存和过剩产能风险骤然释放造成金融**,当然也不可能放得很松,使得改革流于形式。

因此,十一月初我们看到决策层在金融领域开始了动作:证监会包括副主席姚刚在内的一系列大员被组织调查;另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官员提出,包括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在内的“一行三会”分业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下金融发展需求,建议合并成立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或者是隶属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实现金融业的统一综合监管。

在老郑看来,决策层对这三大领域的关注,提示企业管理者和创业者的是风险:未来在客户和合作伙伴的选择方面,要高度重视对方在产业领域的地位。未来国内可能将会有一批企业处于无法持续运营的状态。与这些企业合作,要高度重视风险。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未来产业格局

在老郑看来,国内前三十年经济改革,政府还是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供给侧改革”更为深层的含义是,政府将会更进一步地从直接干预者的角色,退出到宏观调控者的角色当中去。

这一变化,将会使市场更为正常化。因此管理者和创业者要研究的是,在一个正常化的行业市场当中,不同类型的企业要占据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这当然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在这里,我们只以电商行业为例,做一个简单的结构分析:

之所以用电商领域做比方,一是因为这一领域的政府干预很少,基本是自由竞争的。其次是它现在的发育状态,非常近似于一个正常市场当中的角色分布。

我们看到,在电商领域存在一个很明显领导者企业,它的客户几乎在国内形成全覆盖,而且无论在移动还是PC领域都是领导者,同时在电商的信用、支付、物流等功能上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案,这个公司是阿里巴巴;

但同时,电商领域还存在着一个非常明显的挑战者,它有自己非常有力的特征——标榜自己全部是真货,同时有非常强有力的物流解决方案,在市场内获得很多顾客的认同,以高增长威胁着阿里巴巴的地位,这个公司是京东;

另外,电商领域还存在着一系列专家型公司:比如以卖书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当当,以卖电器为核心的苏宁电商,以奢侈品专卖为核心的唯品会,等等。

以上三类企业,构成了电商领域已经比较稳定的公司,因为他们已经进入了很多消费者的心智。在未来的“供应侧改革”的格局当中,它们很可能得到政府的支持,会得到发展。

实际上,各行各业当中,其实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这样的格局。不过,更多已经成熟的行业当中,则更存在着我们看到的第四类企业,所谓的“跟风者企业”,在电商领域,他们或者较晚进入,或者因为经营上的失误失去了消费者青睐。虽然电商还在发展,他们也可以生存,但在更多传统行业当中,这种被定义为跟风者企业的日子,就更难过。很可能处于被淘汰的行列当中。

因此无论是在传统总体增长放慢的行业,还是在新兴增长很快的行业当中,“供给侧改革”时代出现,意味着管理者和创业者都必须思考的是,我们现在处于市场供应结构当中的什么位置,我们未来可能的目标是什么位置。

供给侧改革含义 篇5

如果用一个公式来描述人们口头上所说的“供给侧改革”,那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含义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中国的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六个方面的问题。这六个方面的结构性问题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叠加,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去有针对性地解决。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低附加值产业、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的比重偏高,而高附加值产业、绿色低碳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的比重偏低。为此,需要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促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供动力;需要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去淘汰落后产能和“三高”行业等。区域结构

区域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人口的区域分布不合理。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尤其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偏低,且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大大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此,需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福利保障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推进农民的市民化进程,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区域结构的另一个问题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公平。例如,有些地方享有很多“特权”政策,有些地方发展严重滞后。为此,需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财税制度改革、区划体制改革等,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解决不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使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自由流动、优化配置。投入结构 中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一般性生产要素投入,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投入比重偏低,导致中低端产业偏多、资源能源消耗过多等问题。为此,必须要加快科技体制、教育人才体制等改革,优化要素投入结构,更多地实现创新驱动。排放结构

中国排放结构中废水、废气、废渣、二氧化碳等排放比重偏高。这种不合理的排放结构导致了资源环境的压力比较大。为此,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特别是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以及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动力结构

中国经济增长过多依赖“三驾马车”来拉动,特别是过度依赖投资来拉动。其实,“三驾马车”只是GDP的三大组成部分,是应对宏观经济波动的需求边短期动力,只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而非原因,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对应着改革、转型、创新)“三大发动机”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要更多地依靠改革、转型、创新,来提升全要素增长率,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分配结构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居民贫富差距都比较大,财富过多地集中在少数地区、少数行业和少数人中。因此,有必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和财税制度改革等,促进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缩小贫富差距。[9] 供给侧改革的逻辑与路径:

供给侧改革如何落实?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成本、消化地产库存和防范金融风险是最为关键的4 个“歼灭战”,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将分别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4 条主线上推进。

如何优化劳动力配置?具体路径有三条:一是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二是户籍制度改革并发展服务业,促进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动,同时也能消化地产库存、稳定就业;三是促进扶贫注重教育,从而提升人力资本。

如何优化土地和资本配置?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确权和加速农地流转,从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抑制地产泡沫。而资本要素改革的核心在于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盈利:资源品价改降低原材料成本,减税降费加速折旧降低财税成本,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降低财务成本,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人力成本。而提升企业盈利的另一项改革是淘汰落后产能,国企是主要承担者。

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首先是构建激励机制,提升创新意愿,这有赖于资本市场的建设和直接融资的发展。其次是为企业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提升创新转化率,具体措施包括推进产学研结合、提供资金便利和税费减免。

供给侧改革论文 篇6

摘要:供给侧改革作为20提出的改革方针,属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制必然的发展方向。本文浅析了供给侧改革的必然性以及改革的关键点,以图寻找供给侧改革的途径及方向,同时探讨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如何在改革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资产管理公司 供需错配 内容:2015年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到中央政治局会议,再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先后多次提出供给侧改革,这代表的是我国经济发展思路的根本性转换,即从重视传统“三驾马车”的需求动力转向依靠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全要素的供给动力。

一、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1、需求侧改革收效甚微,供给侧改制势在必行

由于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逐年下滑,今年甚至已经降到了7%的水平,而在之前通过拉动消费、拉动投资等的需求侧刺激已经收效甚微,而需求不足仅是一种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侧着手改革。从持续多年的`抢购海外奶粉事件、到今年的抢购日本马桶盖事件以及不断升温海外代购规模,虽然国内也有类似的产品,但是国内消费者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消费产品质量的选择,更折射出中国长期以来“供给侧”不足、供需错配的矛盾。

2、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生存环境差需要供给侧改革

伴随着经济下行,许多问题更加暴露出来。由于我从事金融不良资产行业,遇到的企业多是遇到债务危机的企业,这些企业要么忙不扩大产生资金链断裂、要么高融资成本入不敷出、要么没有核心竞争力被淘汰、要么行业竞争太过激烈被迫倒闭,企业盲目扩张、融资成本高、无核心竞争力、产能过剩技术落后都反映出供应侧的一些顽疾。

3、供给侧改革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息息相关

供给侧改革是顺应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趋势。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供给侧搞个的大部分方针均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点相互交叉吻合。

二、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点

1、政府自身改革,简政放权

一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简化企业办事审批流程,由严格事前审核逐步发展为重视事后监管,可以改善高进入门槛低监督管理的模式,降低行政干预,严厉打击,降低企业隐形成本;二是落实财税改革方案,降低企业负税,能够直接提高企业盈利,也提高了企业投资意愿,从而也推动了投资与消费。三是落实金融体系改革,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程度,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改革融资体制,促进直接融资发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解

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四是逐步打破垄断、放松监管,让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同台竞争,从而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生产率。

2、化解产能过剩,消化地产库存

由于之前投资型的经济拉动模式及资源的错配,导致了许多行业产能过剩,这些行业既包括了钢铁、煤炭、平板玻璃、水泥等传统行业,也包括了光伏、风电等高新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不是一味淘汰,而应从“消化、转移、提升、淘汰”四个方向进行,鼓励优秀企业走出国门,防止新增产能项目,要多鼓励重组并购、减少破产清算,要促进产业优化重组、促进产业升级,同时要大力发展服务行业,消化下岗员工,尤其是国有企业更应承担起维护社会和经济稳定的职责,妥善解决员工问题。作为房地产行业供给侧的房地产企业,一是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成为租赁市场的房源提供者,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二还要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3、利用互联网手段,加快资源配置效率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概念,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相结合往往迸发出了极大了生产力。企业利用互联网手段,不仅可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沟通成本,提高供需两端的配置效率,还能通过大数据手段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发掘潜在的消费者,并及时向消费者推送产品信息,更能关注行业发展动态,指导企业行业发展方向,及时的进行产业调整及产品转型。

4、鼓励企业创新,提升创新转化

在市场竞争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创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持续发展。企业应当改变利益短视的行为,从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政府,则应当通过成立私募股权和专项基金等方式、实施针对创新型企业的税收优惠和费用减免措施、推进产学研结合等措施加大对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创新成果工业转化率。

三、资产管理公司在供给侧改革中的作用

目前,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以及20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组成了不良资产行业的核心产业链。在供给侧改革中,我认为资产管理公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1、继续发挥降低金融风险的作用,吸收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维护金融环境的稳定;2、在对债务企业处理上,着重运用债务重组为切入点,降低企业负担,考虑对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企业重组,盘活债务企业;3、对于过剩淘汰产能,发挥资源重新配置的作用,盘活资产;4、由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全金融牌照的金融集团,在降低市场利率、扶植企业发展等方面可以发挥良好的补充作用。

供给侧改革的真义 篇7

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后,市场上出现诸多专家解读,总的来看,真知灼见少,误解曲解或望文生义者多,有国际视野和历史纵深感的看法更少。

有人说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概念后,改革进入了新阶段。这个看法是错误的。供给侧改革的说法虽然中央刚刚提出来,但供给侧改革的思想和实践早在2013年3月份李克强担任总理时就已经开始了,突出表现就是简政放权,包括商事制度改革、行政审批改革、铁路体制改革、上海自贸区建设等。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更是一份完整全面的供给侧改革大纲,核心思想是“放松管制、对内搞活、对外开放、转型升级”等典型的供给侧改革思维。

然而,这远远不是供给侧改革的起点。事实上,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一场长期而艰巨的供给侧改革实践。有人望文生义,说计划体制主要是供给管理,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加强“计划”和发改委的地位,这显然是完全错误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减少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计划成分,增加市场成分,即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轨。广义上看,之前的中国供给侧改革共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个是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承包和个体私营经济合法化以及价格市场化改革;第二个是上世纪90年代邓小平南方讲话后的“解放思想”和“下海潮”、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随后的政企分开、撤销专业部委;第三个是本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后因为融入全球价值链而成为世界工厂。现在则是第四个阶段,主要内容是深水区的体制改革和开放。

既然当前的供给侧改革仍然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一部分,为什么要用“供给侧改革”的概念?根本原因在于,这是一种历史反思和纠正。

中国第一次使用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当时亚洲金融危机汹汹而来,中国出口部门下滑明显,为了刺激经济增速,时任总理朱镕基采取了放松银根、扩大基建投资特别是高速公路投资等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当然,需求管理政策在当时是“配角”,行政体制、国企改革等供给侧改革仍然是“主角”。到了温家宝总理任内,需求管理政策正式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角”,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频繁使用,城乡居民的住房和出行需求得以释放,带动了房地产、汽车、冶金等行业的高速成长。当然,最典型的需求管理政策,就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出台了被称为“四万亿”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这项政策虽然使中国经济呈现“V字”型反转,“率先”在危机后复苏,但问题是这项规模庞大的刺激政策,使生产部门形成了庞大的生产供应能力,一旦刺激政策退出,则必然出现巨大的“产能悬崖”和产能过剩。事实上,今天中国经济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包括产能过剩、僵尸企业、房地产高库存、实体经济衰微等,都与过去的需求管理政策有直接关系。需求管理政策着眼于短期,而中国改革需要的是解决中长期问题。把需求管理政策作为主角,是过去十多年间宏观调控政策的巨大教训。这也是中央说的“前期政策消化期”的真实含义。现在强调供给侧改革,并非完全否定需求管理政策,而是更强调“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主角”作用,更强调当前改革是过去改革史的顺延。

供给侧改革与高考 篇8

时政热点剖析:供给侧改革

一、提出背景 1、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通过需求侧改革实现,重点强调扩大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净出口增长即“三驾马车”,但一味地刺激需求导致了产能过剩、楼市库存和债务高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就需要用新的动力对冲下行风险。供给侧改革改革的核心是推出更能满足需求的好产品,以解决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问题。前段时间,日本的马桶盖,韩国的彩妆,澳大利亚的奶粉被海淘族哄抢,难道中国没有这些产品吗?有,但品质不太好。国内消费增速不断下降,但中国居民在海外却疯狂扫货;国内航空客运增速缓慢下行,但跨境出游却持续高增长。这种消费领域中呈现出的供需错配现象表明: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并不在短期需求,而在中长期供给。

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的条件下能实现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当前,我国供给侧存在六大问题:一是供给体系总体上具有外向型;二是供给体系未及时跟上国内中收入群体迅速扩大的消费结构;三是现在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较差;四是部分产业产能已达到峰值,产能难以消化,部分产业达到资源环境约束承载能力的峰值;五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六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

2、“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相对应的,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来促进经济发展。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有三点:一是去库存、化产能。如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二是要降低企业成本,激发企业活力与竞争力,通过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重大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提高创新能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

“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什么是全要素生产率?就是在资本、劳动、土地等有形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无形生产要素推动的生产率提高。在中国,由于普遍的技术进步还未到来,因此无形生产要素应当主要包括制度因素和组织创新能力。也就是说,制度因素、组织创新能力能否突破束缚,决定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空间,也由此决定着“供给侧改革”的成效。

二、热点解析

2016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之——时政热点专题二

1、经济生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质量和水平。供给侧改革强调通过提高生产能力来促进经济增长,做到精致生产,提高供给质量,实现“供需匹配。

(2)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资源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3)企业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供给侧改革要淘汰落后产能,去库存,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要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供给侧改革把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提高创新能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5)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供给侧改革要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率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四化)(6)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动力。通过供给侧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7)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8)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税收是调节经的重要杠杆。供给侧改革通过结构性减税引导企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9)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供给侧改革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10)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在发展生产力,增加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公平,重视效率符合我国国情,也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资源利用率。

2、政治生活

①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供给侧改革“目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给人民带来实惠。

②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供给侧改革”是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的要求。

③党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利益的领导核心作用。“供给侧改革”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④人大应科学、民主、依法立法,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法律依据。⑤人民政协应发挥独特优势,为“供给侧改革”积极建言献策。3文化生活

①、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能为文化发展奠定物质保障。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和高素质人才在经济中越来越重要;供给侧改革要发

2016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之——时政热点专题二

挥科技的作用和高素质人才的作用。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供给侧改革要重视人才的作用,创新的作用,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供给侧改革把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提高创新能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供给侧改革要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生活与哲学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当前,我国供给侧存在六大问题,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因此要用科学理论指导改革,才能取得实效。

③系统与要素是辩证统一的。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因此,要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

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要学会“优化结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

⑤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以前我们重视需求改革,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目前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⑥辩证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既肯定又否定。实质是“扬弃”,“供给侧改革”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不能否定一切。

⑦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要通过供给侧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三、创新试题

1、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下列选项中有助于促进粮食供给增加的正确路径是()

①加大对农业投入→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单位亩产粮食产量增加→粮食供给增加 ②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价格下降→粮食供给增加 ③人民币汇率降低→进口粮食成本降低→增加粮食进口→粮食供给增加 ④加大对农业的财政补贴→农民收入增加→提高粮食生产积极性→粮食供给增加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016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之——时政热点专题二

2、怎样化解产能过剩?不同的经济理论有不同的政策主张。基于凯恩斯的理论,化解产能过剩的经济政策的着力方向是()A.减少政府投资,压缩产能过剩商品的供给 B.放任经济自由,让市场自动实现供求平衡 C.调整产能结构,改善产能过剩商品的供给 D.实现赤字财政,扩大产能过剩商品的需求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的产能过剩有利于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然而,现阶段我国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已经超出正常的市场竞争范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中国全部产能利用率不到65%。这种状态持续发展下去,将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还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化解过剩产能需要()①淘汰落后产能与增加消费需求相结合②改革投资体制与机制 ③大规模发展高科技产业

④加强监管,扩大政府审批范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2016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稳中求进”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事物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承担者 5、2015年10月8日,美团与大众点评正式宣布合并,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O2O即Online To 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公司诞生。两家企业为了争夺市场,曾以海量资金补贴用户,曾经的“冤家对头”,瞬间握手言和。推测两家公司合并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A.打破垄断,促进行业公平竞争 B.加强优势互补,推动行业升级 C.以优带劣,实现资源合理整合 D.提高创新能力,改善经营管理

6.在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减少背景下,国家对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了积极调整,既顺应了群众对生育二孩的普遍需求,也有助于优化人口结构。从唯物史观来看这体现了:()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统一关系 B.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全面地看问题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7、2015年11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具有完全白主知识产权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中国商飞公司总装下线。从2008年开始研制以来,C919共规划102项关键技术攻关,全国共有20多万人参与其中。这一成果的取得意味着我国在航空制造领域迈出重要步伐,正式跻身世界上少数几个具有大型客机研制能力国家的先进行列。大型客机的研发和生产制造表明:()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②是我国国家制造实力的重要体现,标志我国已经跻身世界飞机制造强国行列 ③高端装备制造业有利于带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增长

2016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之——时政热点专题二

④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重要成就,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出口贸易上不仅强调继续稳定一般性产品出口,还全力支持中国装备.中国技术走出国门。目前,中国企业在铁路.能源.基建.工程等方面 “走出去” 的步伐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①提升了高端装备的技术水平

②助推了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③改变了中国对外开放总格局

④促进了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颁诺贝尔医学奖。她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对提取方法的改进,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这一发现为医学做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屠呦呦的发现表明()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③认识是实践的目的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在我国面临生育率过低、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失衡、青年占比下降等问题的情况下,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至此,实施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布终结。只要是合法的夫妻就享有生育二孩的权利,不再受“单独二孩”政策或“双独二孩”政策的限制。生育是个复杂的过程,新的人口政策效果还有待观察。这表明()①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具有反复性 ②真理具有客观性,政府决策应坚持自己的态度 ③继续观察能促进谬误与真理的相互转化 ④追求真理应坚持严谨踏实的态度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1、新常态下,围绕“创新驱动、智慧发展、全域推进”的发展方向,用特色文化创意品牌延伸产业链条。标新立异的设计服务业、融合传统工艺和当代美学的艺术品业等正成为拉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引擎。这一事实说明()①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④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2015年10月29日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①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完善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 ②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③构建区域经济优势,实现主导世界市场的目的 ④平衡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2016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之——时政热点专题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2、材料一 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峰论坛于2015年10月在北京举行。近年,国务院连续推出系列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措施,各地陆续出现了一批模式新颖、高效服务、专业辅导、资源集聚、运营顺畅的众创空间,形成了“孵化+创投”、“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多种发展模式,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颠覆着传统的制造和消费模式,乃至产业布局和投融资方式,全国近30万项技术成果通过技术市场转移转化。总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了经济良性良好发展。

材料二:“创客”是一群酷爱科技、热衷实践的人群,是一群具有敏锐思维和创新勇气的追梦人,他们以分享技术、交流思想为乐,以创客为主体的社区则成了创客文化的载体。“创客”文化,是DIY文化的延伸,它在其中糅合了技术元素,它不认同随意消费,乐于在现有的资源下创造性的再利用。“创客”精神主要表现:

一、不满足现状,坚守创新;

二、勇于和善于持续实践;

三、乐于交流、乐于分享。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能推动经济良性良好发展?(10分)

(2)结合材料,分析培育“创客”文化,发扬“创客”精神的《文化生活》依据。(12分)

14、材料: 201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确立了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强调“引进非国有资本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还原国有企业作为真正市场经济主体的固有本色。此轮国企改革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重要抓手,将有利于提高国有资本放大功能,实现保值增值,提高国企竞争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如何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12分)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怎样才能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10分)(2)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十分重视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12分)

16、A集团创立于1999年,是一家提供电子商务在线交易平台的公司,它改变了传统商务模式,为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打造新的生意方式创造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现代商务世界;通过不断创新整合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集团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绩效评估的公司管理系统,为员工创造了积极、灵活和以结果为导向的工作环境;旗下公司整合数千家品牌商、生产商,提供100%品质保证的商品,7天无理由退货的售后服务,以及购物积分返现等优质服务;在国际交易市场上设有全球批发交易平台,成为全球首家拥有超过800万网商的电子商务网站,被传媒界誉为“真正的世界级品牌”。结合上述材料说明A集团为什么会成为“真正的世界级品牌”?

17、材料: 我国改革开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利用外资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不高,对外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不好„„2015年以后的未来经济转型,必须把改革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并且使质量、环境和资源节约有新提升,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上一篇:大学生撤销处分申请书下一篇: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新生报到注意事项以及天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