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精选11篇)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 篇1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1.什么是国家利益?
答:(1)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2)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其中,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2.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1)每个人都渴望安居乐业、家庭和睦,都期盼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企盼就是人民的切身利益,它离不开国家利益。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2)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
3.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答:(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影响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
(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国家发展为我们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应该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维护国家利益贡献力量。同时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4.如何捍卫国家利益?
答:(1)虽然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二者不完全等同。国家利益是关系全局的、长远的利益,有时难免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2)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在革命战争时期,无数人民英雄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流尽最后一滴血;在和平发展时期,一批批优秀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繁荣富强,无私奉献出自己的全部。
(3)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5.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表现在哪里?
答:(1)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定,我们才能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才能获得安全感,进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2)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政权和主权受到威胁,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国家的生存就会受到挑战。国家安全有保障,经济社会才能不断发展,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6.怎样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答:(1)今天,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2)面对国家安全形式的新变化,我们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7.怎样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贡献?
答:(1)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作出贡献。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只有人人为国家安全积极贡献力量,才能筑牢坚如磐石的堤坝,使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无法得逞。
(2)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既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也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既可以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也可以监督和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
8.怎样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
答:(1)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我们要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
(2)每个公民都应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9.祖国的伟大成就有哪些?
答:(1)飞驰的高铁大大方便了人们出行,异彩纷呈的演出和展览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听证会的召开和新闻发布制度让政府决策更加透明,我们的衣食住行用条件也更加充分……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感受到国家所取得的巨大进步。
(2)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文化建设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科技创新成就斐然;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陆续出台,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祖国的伟大成就令世界瞩目,让我们倍感自豪。
10.为什么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答:(1)在看到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要正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例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排名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面临一些困难,等等。
(2)国家正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着力解决各种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取得积极成效。这让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和期待。
11.劳动的重要性有哪些?
答:(1)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素以勤劳智慧闻名于世。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
(2)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正是无数劳动者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12.怎样理解实干创造未来?
答:(1)今天,国家建设展现出光辉灿烂的前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接近现实。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
(2)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 篇2
1. 第2课《芦花荡》一文中的第54段写道:
“我打他们不用枪, 那不是我的本事。”这句话表达模糊不清。结合上下文来看, 意思是要写老头子的过于自尊自信和机智勇敢, 但是却没有表达出来, 误将双重否定和反问两种句式糅合在了一起。不妨将原句改为:“我打他们不用枪, 那才是我的本事!”或:“我打他们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这样就能更准确地表达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了。
2. 在第11课《中国石拱桥》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 篇3
摘 要:随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颁布,初中地理新教材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并且取得一定成果。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为研究对象,对新旧地理教材中的图像系统及活动系统分别进行比较,分析新教材的优点与不足,并对此提出教学建议,对教师明确新教材侧重点并转变教学方式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地理教材;改革;比较分析
随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地理学科进行了新一轮教材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果。但如何把握教材改革的优点与不足,教师的教学方法怎样转变仍值得人们关注。为探讨以上问题,本文将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九年制义务教育教科书”(后文称旧教材)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后文称新教材)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在图像系统、活动系统两大系统上的差异,探索新教材的侧重点。
一、地理图像系统分析
彭晓风对图像系统作了界定:地理图像是指地理教材中所插入的视觉化呈现。本文将图像系统定义为:地理教材中以视觉的形式呈现,直观形象地表述地理信息的各图画的集合。图像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形象化,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知识,起到语言文字难以表述的作用。根据杨向东对图像系统的分类方法及本文所研究的教材内容将图像系统分为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表格、漫画、话框,对新旧教材图像系统进行比较分析,详见表1。
1.图像数量多,类型丰富
经统计,旧教材中图片数量为224幅,新教材图片数量为217幅,二者图片数量相差不大且数量多,对图像的运用都很重视。同时,地图、景观图、统计图、示意图、漫画等多种多样的图像形式都在两套教材中使用,只是所占比例不同。丰富多样的图像的直观形象呈现更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新教材中还出现了充满人文风格的艺术绘画等,丰富了教材,体现了教材图像的美育功能。
2.新旧教材各类型图像比重存在的差异
新旧教材中地图、地理景观图、示意图比重均較大。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景观图数量显著增多,由表1可知,在旧教材中地图、景观图、示意图分别占图像总量的22%、37%及17%,在新教材中分别占19%、48%及10%。景观图直观生动、真实性强,对于不能亲眼感知真实地理景观的学生来说,其功能作用和表达效果更强。
(1)新旧教材中漫画比重均最小
但新教材的漫画比重增加,在旧教材中漫画占图像总量的1%,在新教材中增加到了3%。漫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地理的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话框的数量由25幅减少到12幅,减少了一半。旧教材中话框的内容文字表述较为呆板生硬,实际上是对课文知识的补充,没有增强趣味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新教材减少了话框数量,虽然话框的内容得到简化,但趣味性仍然不强。
(2)统计图数量少,比例低
新旧教材中统计图所占比例均不高,在旧教材中统计图占图像总量的9%,在新教材中占10%。统计图反映地理事物明确具体,科学性与实践性强,使学生能较容易地从中得出所需的信息,能训练学生分析图表及提取信息的能力,统计图的数量过少则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
(3)图文结合,图像、课文及活动三大系统整体性增强
多图结合,随图设问,引导学生按步骤读图,引导学生揭示图片的内在含义,学会寻找不同图像之间的联系,在过程中逐步让学生学会读图、析图的方法,以达到教学目的。图像与文字叙述并重,采用图文互补的方式来阐述地理知识,地理问题因有图像而变得形象直观,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图像系统与其他两大系统相互联系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并实现教学目标,使三大系统的整体性增强。
二、地理活动系统分析
根据彭晓风对地理活动的分类方法及所研究的地理教材内容,将活动分为认知性活动、体验性活动、操作性活动三个类型,对活动数量的统计得到表,详见表2。
1.新教材活动化繁为简,注重创造力、综合性与兴趣的培养
新教材中活动数量比旧教材少,新教材共有83题而旧教材设置了94题。但新教材简化了活动系统,更注重活动效果。
第一章第一节“地理位置”所设置的活动,新教材活动数量比旧教材少,新教材将旧教材的前两题合并成了一题,活动的目的是读图并比较我国与图示几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新教材采用一幅整体的世界地图,而旧教材用的是割裂的国家简图,新教材更利于学生对各国的地理位置的把握且容易对世界形成整体概念。旧教材第3题要求学生根据前面活动的分析填表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与其相对应的新教材第2题要求学生写介绍我国地理位置的小短文。写小短文的综合性远远强于填表,由此可见,新教材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创造及综合能力。
第一章第一节“行政区划”所设置的活动,新教材活动题量比旧教材题量少,但新教材对学生学习产生的效果更好。旧教材用严肃的语言让学生通过“找”来熟悉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及分布,而新教材更注重图文结合,提供给学生简单易学地记住省级行政区简称及分布的方法。例如“找邻居,沿线路,按方位,顺口溜”这样的活动,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
2.问题层层递进,注重学生思维的过渡与深入
第二章第三节“长江的开发与治理”部分(旧教材为第二章第三节“长江的开发”部分)所设置的活动,旧教材用到大量的文字描述,最后让学生根据描述发表自己的观点,看似在启发学生运用材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际上这种方式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难度过大,问题没有层次性和梯度性,在实际教学中较难实施。新教材则简化了活动的难度,文字部分简短并附有长江干流各河段示意图,直观简洁。活动先让学生填入长江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再根据示意图分析长江上游与中下游面临的环境问题之间是否有联系性,最后针对长江不同河段的问题谈谈看法。问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注重学生思维的过渡与深入,此为新教材的进步。
3.新旧教材均注重培养认知能力,新教材侧重于培养读图及阅读能力
旧教材认知性活动占总活动的60%,新教材占68%,均超过了活动总数的一半,说明新旧教材均注重培养认知能力。新教材中读图思考类与阅读思考类活动比例都增加,而问题思考类活动比例减少,旧教材中读图思考类活动、阅读思考类活动及问题思考类活动分别占活动总数的24%、9%及28%,新教材中三者分别占37%、14%及17%,说明新教材侧重于培养读图及阅读能力。旧教材中问题分析类活动所占比例最大,而此年龄段的学生抽象思维及综合概括能力较弱,让学生运用抽象思维进行问题分析,难度过大,活动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而新教材在课文系统采用图像能增强教材直观性,在活动系统采用图像能培养学生的用图能力,因此较多地采用图像和阅读材料则避免了旧教材出现的问题。
4.新教材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以及情感培养仍然不够重视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弊病就是过于重视学生认知和理论知识,而轻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且轻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操作性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所学到的地理知识运用于实际,体验性活动能让学生在直接感知过程中培养自身情感。旧教材中操作性活动占活动总量的24%,新教材中操作性活动占活动总量的占20%,比例略有下降;老教材中体验性活动占活动总量的16%,新教材中体验性活动占活动总量的占12%,比例略有下降。由此可见,八年级地理新教材在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以及情感培养方面所做的努力还不够。
三、结论及建议
1.结论
图像系统设置方面,旧教材的优点在于图文结合,随图设问,图像各具特色且与其他系统相互配合;图像系统数量丰富,类型多样,地图、景观图、示意图比重较大。但统计图比例过低,画框设计仍较传统。新教材传承了旧教材优点,并且增加了景观图比例,从而增加了教材的现实性与直观性。
活动系统设置方面,新教材的优点在于读图思考类活动增加,问题设置简洁化,具有层次性和梯度性,对学生的启发性增强。缺点在于与旧教材一样过于重视认知能力发展,而轻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2.建议
教材编制时,图像系统中应适当增加统计图的数量和比例,画框设计的语言应增强生动性及趣味性。活动系统中应该多设置操作性与体验性活动,问题的设置不要过于严肃与学术化,而应多考虑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感性认知。
地理教學中,教师应善于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好奇心。充分运用教材图文结合以及景观图数量多的特点,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呈现图像,指导学生学会看图,避免干瘪的讲述,通过景观图了解不熟知的地理现象与地理环境,通过示意图学习抽象的地理规律及原理,通过统计图学会提取地理信息及分析地理问题。及时指导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合作、相互探讨。在授课过程中,尤其是进行综合性活动时,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彭晓风.中学地理教材图像系统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2]杨向东.中学地理新教材图像系统分类与实践应用研究:人教版初中地理为例[D].山西师范大学,2006.
[3]张逢成.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若干问题商榷[J].教学与管理,2009(19).
[4]刘宏光.浅析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人文教育功能的体现[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10).
[5]李永治.评人教版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的新特点[J].许昌师专学报,1996(4).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复习提纲 篇4
once a week每周一次 twice a month每月两次 every day每天 be free有空
go to the movies去看电影 use the Internet用互联网 swing dance摇摆舞 play tennis打网球
stay up late熬夜;睡得很晚 at least至少 have dance and piano
lessons上舞蹈课和钢琴课
go to bed early早点睡觉 play sports进行体育活动 be good for对„„有好处 go camping去野营
not„at all一点儿也不„„ in one’s free time在某人的业余时间 the most popular最受欢迎的
such as比如;诸如 old habits die hard积习难改 go to the dentist去看牙医
morn than多于;超过 less than少于
help sb. with sth.帮助某人做某事 How about„? ......怎么样?/ „„好不好?
want sb. to do sth.想让某人做某事 How many+可数名词复数+一般疑问句? „„有多少„„?
主语+find+that从句. „„发现„„ spend time with sb.和某人一起度过时光
It’s+ adj.+ to do sth. 做某事的„„的。 ask sb. about sth.向某人询问某事
by doing sth. 通过做某事 What’s your favorite„„?你最喜爱的„„是什么?
the best way to do sth.做某事的最好方式
词语辨析:
1. how often 多久一次,用来提问动作发生的频率。回答用:once,twice, three times 等词语。
how long 多长,用来询问多长时间,也可询问某物有多长。
how for 多远, 用来询问距离,指路程的远近。free 空闲的,有空的, 反义词为 busy. be free 有空,闲着,相当于 have time.
I’ll be free next week. = I’ll have time next week.
还可作“免费的、自由的”解。be free to do sth. 自由地做某事。 The tickets are free. You’re free to go or to stay.
2. How come? 怎么会? 怎么回事?表示某件事情很奇怪,有点想不通;可单独使用,也可引导一个问句, 相当于疑问句 why, 但 how come 开头的特殊疑问句使用的仍然是陈述语序。
How come Tom didn’t come to the party? = Why didn’t Tom come to the party?
3. stay up late 指“熬夜到很晚,迟睡”。 Don’t stay up late next time. stay up 指“熬夜,不睡觉”。 He stayed up all night to write his story.
4. go to bed 强调“上床睡觉”的动作及过程,但人不一定睡着。I went to bed at eleven last night.
go to sleep 强调“入睡,睡着,进入梦乡”。 She was so tired that she went to sleep soon.
5. find + 宾语 +名词, 发现 : We have found him (to be) a good boy. find + 宾语 + 形容词, 发现: He found the room dirty.
find + 宾语 + 现在分词, 发现 : I found her standing at the door.
6. percent 百分数, 基数词 + percent: percent 没有复数形式,作主语时,根据所修饰的名词来判断谓语的单复数。 Forty percent of the students in our class are girls. Thirty percent of time passed.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 篇5
第一课:别把自尊丢了
1、什么是自尊?
答:自尊也称自尊心,是自己尊重自己,也希望得到别人尊重的一种心理。
2、学习成绩差就矮人一等吗?
答:学习成绩只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能力,不能代表人格尊严。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不能因此认为自己的地位就高,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能因此认为自己就矮人一等。
3、贫穷就是没有尊严吗?
答:贫穷不是耻辱,耻辱是因为贫穷而自卑颓废。一个人无法选择家境,但一个人可以选择改变家境。那些不畏贫穷,立志改变贫穷的人,更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5、怎样做到尊重他人? 答:(1)、尊重他人首先要善于欣赏他人、接纳他人;(2)、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3)、尊重可以产生无法估量的效应,我们要自尊、自重、自爱。
6、怎样做到自尊、自重?
答:(1)正确评价自己(2)尊重他人(3)培养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
7、当我们尊严受到侵犯时该怎能么办呢? 答:(1)我们不能自暴自弃,要经得起考验;(2)面对现实抬头挺胸做人;(3)必要的时候应该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尊严;(4)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
8、盲目追星、追求明星或权势的危害性是什么?
答(1)迷失自我;(2)、扭曲自我(3)、丑化自我,从而丧失自我第二课:生命的滋味
1、什么是挫折?
答:挫折是指个体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体动机不能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
2、为什么说挫折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答:因为影响挫折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人们不可能避免这些因素。
3、影响挫折的因素有:客观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主观因素(自我因素)。
4、面对挫折,不同的心态会带来不同的结果。积极的心态会看到乐观,进步、向上的一面;消极的心态只看到悲观、失望和灰暗的一面。不同的心态导致了不同的后果。
5、怎样积极走出挫折?
答:(1)正视现实和挫折,不回避,端正态度(2)认真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3)理想和目标是走出挫折的驱动力(4)树立信心,增强勇气。
6、遇到挫折你想过要轻生吗?为什么?
答:(1)没有。(2)因为①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遇到我们暂时不能解决的困难,只能说明此路不通,并不能说我们已经走上绝路,我们要静下心来感受人生的多味与美好。②每个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它同时属于父母、亲人、朋友、还属于关受过我们的人,更属于社会。③面对挫折我们要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只要我们在努力,生活将会充满阳光。所以我们应该做好自己的主人,善待自己的生命。
第三课:你就是一道风景线
1、什么是自卑?
答:自卑就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人。
2、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都对自己的长相和体形而自卑,你会怎样开导他们?
答:(1)不必太在意自己的长相或体形(2)转移注意力(3)、将自己的劣势化为优势(4)要积极的自我暗示。(5)、要正确认识和接纳自己。
3、为什么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为什么我们要学会正确地接受自己?)
答:因为大自然造就了每一个,就赋予了每个人的独特、不同于别人容貌、身材、气质和智慧,也许你会觉得自己有某些缺陷。但是你不必为自己的生理特点而烦恼,应该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4、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也有潜能吗?
答:(1)有。(2)科学研究表明,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但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人的潜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而处于闲置状态,而那些有效开发的了自身潜能的人就是那些成功的人,杰出的人。潜能并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只要我们坚信号自己有潜能,并为之付出努力,我们就能找到并能挖掘埋藏于自身的潜能。
5、开发潜能的钥匙是哪些?(怎样开发潜能?)(1)磨练(2)自问(3)、自信(4)明确理想(5)选择积极的环境(6)燃烧成功的希望。
第四课:生命共舟
1、什么是合作?
答:就是2个或2 个以上的人合伙做同一件事。
2、合作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生活中处处都有合作。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1)学校合作(2)家庭合作(3)国际合作
3、不合作的危害是:两败俱伤、自己受损
4、合作的好处有哪些?
答:(1)可以从他人那里学到知识(2)可以激起思维的火花(3)可以增进友谊(4)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沟通(5)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5、合作的宝典(合作的技巧)有哪能些? 答:(1)为他人着想;(2)发挥每个人的长处;(3)尽自己的责任;(4)合作要遵守原则即要遵守法律和道德;(5)相互信任、相互帮助;(6)要有共同的目标。
第五课:当冲突发生
1、发生矛盾不能妥善解决会带来的后果有哪些?解决得好又有什么积极作用?
答:后果:①人际关系紧张②造成身心伤害③造成人身和财产的损害④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纪律的处分⑤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友谊。解决得好可以加深彼此的友谊。
2、冲突为什么会发生? 答:(1)性格好强、不肯服输(2)玩笑开过了头(3)同学之间的误会(4)以自我为中心(5)情绪冲动,自控能力差(6)心胸狭窄
3、解决冲突的办法有哪能些?
答;(1)宽容大度;(2)换位思考;(3)主动道歉;(4)控制情绪,冷静思考;(5)请人调解;(6)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4、调解员应具备的素质有哪些?
答:(1)公平正直;(2)在班上有一定的威信;(3)分析能力强,主意多;(4)做事稳重、考虑周到。
5、列举学校暴力事例。
答: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强凌弱等
6、校园暴力会给受害者带来什么危害?
答:校园暴力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身体的伤害,更严重的是危害受害者的心理健康,使受害者产生不安全感,产生恐惧和焦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提纲 篇6
【巧学不定代词】:不定代词美名扬,修饰成分后边藏;单数动词作谓语,何时何地都一样。
take带来 bring带走
feel like给……的感觉;感受到
feel like doing sth
buy sth. for sb. / buy sb. sth.为某人买某物
taste + adj. 尝起来…look+adj. 看起来…smell 闻起来 sound 听起来 feel 感觉起来
feed喂养 feed sb/sth with sth 用某物喂某人 feed sth to sb/sth或sb/sth on sth用某物喂某人/物
nothing…but 意为‘除了……之外什么都没有’nothing to do.but do sth/nothing but do sth
arrive in+大地点 / arrive at+小地点 意为‘到达某地’
try doing sth.尝试做某事
try to do sth.尽力去做某事
forget doing sth.忘记做过某事
forget to do sth.忘记做某事
enjoy doing sth.喜欢做某事
/dislike doing sth. 不喜欢做某事
want to do sth.想去做某事
start doing sth.开始做某事
stop doing sth. 停止做某事
/stop to do sth. 停下来去做某事
keep doing sth.继续做某事
keep on doing sth. 反复做某事
Why not do. sth.?为什么不做……呢?
so+adj.+that从句 意为‘如此……以至于……’
it is + adj. + for sb. +to do sth对某人来说做…怎么样
tell sb. (not) to do sth. 告诉某人(不要)做某事ask sb. (not) to do sth. 要求某人(不要)做某事
want sb. (not) to do sth. 想要某人(不要)做某事
1. seem + 形容词 看起来…..
·seem + to do sth. 似乎、好像做某事
·seems / seemed + 从句 看起来好像…;似乎….
·seem like ….好像,似乎…..
3. decide to do sth.决定做某事
·decide + 疑问词 + 动词不定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篇7
1、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是我国(公路、铁路、航空交通)的枢纽。
2、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城内建筑排列成(棋盘状)状,(皇宫)居于城市中心,是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
3、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地处珠江下游入海口的东、西两侧,其中位于东侧的是(香港),西侧的是(澳门)。
4、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和(旅游)中心。
5、香港人多低少,而且(山地)多,(平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资源有限。“上天”-建筑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成为香港扩展城市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6、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7、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它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它也是一个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8、台湾岛属(亚热带、热带)气候,温暖湿润,西部的(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此外台湾岛还有(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的美誉。
9、从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 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其中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
10、位于我国(西北)边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这里是以(维吾尔)族、(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素有(歌舞之乡、瓜果之乡)的美称。这里有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最热的地方(吐鲁番盆地),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11、新疆境内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北有(阿尔泰山脉),中有(天山山脉),南有(昆仑)山脉,雄伟的天山南北分别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12、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在(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他们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
13、新疆(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人们利用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发展了特色鲜明(灌溉)农业。(小麦、玉米、高粱)等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基于特有的光热条件,(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成为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
14、在沙漠广布的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其中天然气占全国陆地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2)%。随着国家“稳定(东部),大力发展(西部)”的能源战略决策的逐步实施,新疆有望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基地。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 篇8
2、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意义:它是我国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三大改造(1953—1956年)(1)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形式:对农业、手工业是建立农业、手工业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和平赎买);(4)结果: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5)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初步建立,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中共八大(1956年9月);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内容: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3)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①两次会议的相同点:都提出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②不同点:实施的情况及影响不同。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正确的路线没有得到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迅速发展。
5、1958年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评价: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是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6、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1)原因: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2)表现: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3)影响: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使我国人民遇到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5)教训:正确认识国情,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客观经济规律。(6)左倾错误的纠正:1961年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1962年召开了“七千人大会”,使国民经济有了明显好转。
6、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和”人民的好战士”雷锋等,主要事迹见课本P28-P33。他们的精神品质:热爱祖国、艰苦创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1956年—1966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成就:①武汉钢铁公司、包头钢铁公司的建成投产;②包兰铁路、兰新铁路建成通车;③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④大庆油田建成投产;⑤在上海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
8、“”(1966.5—1976.10)(1)原因: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他希望通过““””防止资本主义复辟;(2)“”的领导机构是:“中央“”小组”;(3)导火线: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4)开始和结束:1966年,“五一六”通知的发表(或“中央“”小组”的成立)标志着““””的开始;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着“”的结束。
9、在“”中,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即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和王洪文的“_”);1971年9月13日的“九一三事件”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1976年,悼念周恩来引起的“四五运动”为粉碎_奠定了群众基础;
10、“”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迫害,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被中央开除出党,并遭非法监禁,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是党的历史上最大一起冤案。
11、“”造成的危害:①使国家政权遭到削弱,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践踏;②严重摧残了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阻碍了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③致使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 篇9
历史分期:
1、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49——1956年)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1956——1966)
3、文革十年**时期(1966——1976年)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中国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 1949年9月;地点:北平
(2)主要内容: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主席、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三年以来:1946年解放战争以来;三十年以来: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鸦片战争以来)
2、开国大典:
(1)时间 1949年10月1日,地点 北京天安门(从天安门指五四运动到天安门指开国大典)。(2)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成。(开国大典图)(3)意义: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 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新中国成立的启示: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取得的成果,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应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4、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
(1)西藏派代表阿沛.阿旺晋美到达北京,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2)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 抗美援朝
1、抗美援朝
(1)背景: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打到鸭绿江边;美军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美军的一系列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时间:1950年——1953年,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军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4)最可爱的人:以黄继光、邱少云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5)1953年,美国签署“停战协定”。(6)意义: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第3课 土地改革
1、土地改革(1950年——1952年底)
(1)背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2)法律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结果 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4)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准备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条件。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一五计划
(1)时间:(1953年——1957年);
(2)背景: 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3)目的:有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建设。(4)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5)成就:
重工业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厂、沈阳机床厂和沈阳飞机制造厂。
交通运输业:武汉长江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加强内地边疆的联系,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6)作用: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民主政治建设
(1)1954年,一届人大颁布《中华人共和国宪法》,简称五四宪法,《共同纲领》功成身退;(2)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5课 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1953年——1956年底)
(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 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2)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方式:是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公私合营,创举:赎买政策(4)历史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1、中共八大
(1)时间1956年(2)内容:分析了当时国内的 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 农业国变为先进的 工业国。
(3)评价: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2、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净、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评价:客观上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对我国国情认识不足;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2)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1959——1961年,我国的 国民经济 发生严重困难。1961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3、探索时期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模范人物: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作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
4、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毛泽东的晚年错误
(1)1966年,“文化大革命 ”全面发动起来。1976 年,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革”。(2)两大反革命集团: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3)四人帮: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3)对文革的认识:文革”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文革使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和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启示:我国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放到经济建设中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4)最大的冤案: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 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
2、十一届三中全会:
(1)1978年底,北京召开。
(2)内容:思想上: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政治上:停止使用“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3、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为冤假错案平反:为刘少奇恢复名誉;
(2)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1、对内改革:(1)农村改革:
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方式: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最早实行的地区:安徽凤阳小岗村; 意义:解放了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城市改革:1985年开始,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改革的方式政企分开;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9课 对外开放
1、对外开放:
(1)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深圳 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夜崛起之城)。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最大)(2)意义: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3)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上海浦东开放区)——内地。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4)2001 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1)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2)1982年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1987年,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4)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5)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一位老人划了一个圈)(6)1997年,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章)(7)、怎样评价邓小平理论:
第一次比较系统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2、2002年,十六大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3、2012年,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产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4、2017年,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1、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内蒙古治区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2、民族政策——各民族共同发展
(1)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地区完成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度,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2)20世纪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代表性工程:青藏铁路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1984年,中英两国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交接仪式图)3、1987年,中葡两国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4、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1、改革开放以后,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的对台基本方针。2、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 ”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3、1992年,海基会与海协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4、2005年,连战率“ 和平之旅”访问中国大陆,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5、2015年,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6、2008年,两岸实现“ 三通”。(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
第15课 钢铁长城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后又陆续建立了北海、东海、南海舰队; 2、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3、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的,建立就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并取得辉煌成果,著名飞行员:蒋道平。1956年,仿制成功歼-5型歼灭机; 4、1966年组建第二炮兵部队(二炮),担任核反击任务。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5、五大军种: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6、五大战区: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1)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
(1)1955 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2)周恩来提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 团结与合作。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1、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乒乓外交——小球影响打球,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4、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5、中美关系从几十年的敌对到邦交正常化,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外交政策应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外交政策的变化必须符合国情;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1、1964 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 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
2、两弹一星——核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3、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杨利伟进入太空。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翟志刚实现太空行走。
4、代表科学家:邓稼先、钱学森。5、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是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和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被称为“ 杂交水稻之父”。6、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 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7、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双百”方针。8、2012年,中国作家 莫言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1、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居世界第二,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第一,高铁里程居世界第一。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篇10
【1】机械运动
常考点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
2.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
5.速度(常考点)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
单位:m/s、km/h;关系:1m/s=3.6km/h;1km/h=1/3.6m/s
6.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
7.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
公式:v=s/t
8.平均速度的测量
原理: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
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
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
【2】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常考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常考点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4.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常考点
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2.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3.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常考点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选择题)
【3】物态变化
一、温度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
常考点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⑵继续吸热。
②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
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达到凝固点。⑵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②液化:
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放热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
⑴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⑵将衣服挂在通风处。⑶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⑷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
☆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怎样学好物理
1.上课认真听讲
天才不是天生的。无论是新课、实验课,还是习题课、复习课,每一个“考试状元”都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聚精会神听讲,紧跟老师思路,积极思考,不时勾画出重点,标注仍不清楚的,或者记录又产生的新疑问,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的。
学习是一个过程,不断鞭策自己,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念,坚持不懈,才能到达“会学”和“学会”的境界。
2.坚持做笔记
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
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学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
3.整理好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比如x?、※、◎等等,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4.重视初中物理实验
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它对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实验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应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边学边实验和小实验。演示实验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通过演示实验可以通过分析物理现象,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在学生实验中,要接触实验器材,了解实验目的和原理,严格按使用规则和程序亲自操作。作必要的记录,根据实验内容得出结论,做到手、眼、脑并用。通过实验,自己去“发现”规律,学到探索物理知识的方法。
物理学习方法和技巧
(一)注重基础
要想学好初三物理首先要有基础知识的奠基,要清楚基本概念,熟悉基本规律,熟练基本方法,理解基本概念在做题的过程中才知道怎样解题,才有解题思路,知道从哪里下手。
(二)注重做题
光有基础知识是不够的,要想学好初三物理,一定要大量做题,在实践中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只有通过做题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已经熟练的掌握了知识点。
(三)善于总结
要想学好初三物理,遇到问题要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特别是物理问题要分析物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从物理过程中寻找物理规律和求解物理问题的方法,思路广了,方法多了,能力也就高了。
(四)掌握知识结构
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节。
(五)整理错题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篇11
1.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觅食行为:如蜘蛛织网等;
防御行为:对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十分重要;
生殖行为:能够是动物的子代数量增加,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社群行为: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的行为;
其他行为:某些鸟类的迁徙行为,某些鱼类周期性、定向性的洄游行为等。
2.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 后天性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又称为学习行为。
后天性行为主要与神经系统中的大脑皮层有关,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就越强。
⒊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动物的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动物的行为主要受神经系统(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激素)的调控。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推荐阅读: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分专题,表格版)07-28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提纲09-23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11-15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资料08-26
人教版7年级上册政治复习资料07-31
八年级上学期人教版思想品德(政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重点题11-07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08-30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11-14